简介
首页

思考中医

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少阴为三阴的枢机。病至少阴已然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为什么呢?这与少阴的内涵是很有关联的。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少阴的内涵。

1.少阴本义

少阴的本义其实就是水火的本义。按照常识,水火是不相容的,可是在少阴里,水火却要相依相容。

(1)坎水义

首先我们来研究水,水在易卦中属坎,故一习一 称坎水。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中有一首坎卦诗,颇得坎水之旨趣,姑录于下。诗曰:天施地孕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中。

1坎水之形成

易讲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哪三男呢?就是长男震雷,中男坎水,少男艮山。所以,坎水实为乾坤所生六子中的一子。郑诗首句“天施地孕水才通”即为此 义。乾天坤地,乾父坤母,故乾坤一交一 媾而有六子之生。那么,坎水中男这一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呢?就是由乾坤二卦之中爻相一交一 ,若乾一交一 坤,坤之中爻变阳,即生坎中 满。若坤一交一 乾,乾之中爻变阴,则生离中虚。乾之中爻一交一 坤而生坎,坤虽变坎,而余体尚在。故坤坎同一居 ,水土合德。坤德为藏,坎德亦为藏。藏什么呢?其实就是 藏的这坎中之阳。坎中之阳源自先天,故称真阳、元阳,亦称命门火、龙火。有关此阳,我们在太阴篇讲四逆汤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此阳此火宜潜藏而不宜飞越,那 靠什么来潜藏呢?除了坎德本身之藏以外,尚需依赖坤德之藏。所以,水土合德的关系不但在太阴篇里很重要,在少阴篇里仍然不能轻视这个关系。

2真阳命火上述坎水中之阳亦称真阳、元阳、龙火、命火,由这个称谓便知它是人身中绝顶重要的东西。有它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命可言。而这样一个绝顶 重要的东西亦就有一个绝顶重要的特性,这就是上面说的宜潜藏而不宜飞越。所谓真一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一人。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呢?因为潜藏了才能一温一 养生 气,才能让生气旭旭而生、煦煦而养,如此生命乃得久长。如果真阳不得潜藏,或者将真阳派作其他用场,那这个生气便得不到一温一 养,连生气都不得一温一 养,你想生命 怎么不危机四伏呢?所以,真阳、命火的涵藏性于生命是绝顶重要的。如果失于涵藏,那真阳外越的诸多危证便会随之发生。我们看少阴篇和厥阴篇,有相当多的内 容就是讨论的这个问题。少阴病为什么有戴阳证、格阳证?许多危重病人临终前为什么会出现回光返照?这其实就是真阳外越的一个征兆。在人身有这样一个真阳、 命火来一温一 养生气,使生命得以延续。而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有没有一个类似的真阳、命火,以使我们地球的生气得以不断延续呢? 有!这就是寄藏于坎水之中,埋藏于坤土里的,大家所熟知的能源。我们现在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煤与天然气,这些能源要么藏于海底,要么深埋于地下。这与 人身真阳、命火的涵藏处非常一致。而且石油是以液体的,也就是与水相似的形式存在的。煤虽为固体结构,可是其色黑,既然色黑,那就脱不了水的干系。石油、 煤、天然气,这些能源的蕴藏量都不是无限的,照这般开采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枯竭。等这些能源枯竭了,未来的人类用什么能源呢?2000年10月28日的 《参考消息》,有篇题为“未来能源在海底”的文章。文章指出,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在海底,它是以冰冷的冰块晶体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水合甲烷。由 上述讨论我们看到,无论是现在的能源还是未来的能源,都无一例外的蕴藏于坎水中、坤体里,这与人身之真阳、命火何其相似!这使我们联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题。我们这个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它有生气。有这个生气才会有生命,包括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要是没这个生气,一切生命都是泡影, 都不可能。而这个生气的来源就是上述的“真阳、命火”。可见,我们现在所开采和运用的这些深藏于海底和地下的能源是有专门用场的。地球的生气就要靠它来一温一 养,地球生命的前提就要靠它来保障。能源即是地球的“真阳”,能源即是地球的“命火”,所以,它就应该潜藏。惟有潜藏,方能一温一 养地球的生气。现在将这些 “真阳”、“命火”大量地开采出来以供我们日用,这个过程实际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实际是一个我们人为的使地球“真阳”、“命火”外越的过程。大家可以仔细 地思考,看是不是这么回事。随着地球“真阳”、“命火”的大量外越,地球生气的一温一 养来源也就逐渐减少。生气日少,生命的前提没有了保障,我们生存的这个地 球怎么不危机四伏呢?当然就危机四伏了。所以,我们看人类对待地球其实就像人对待我们自身一样。现代科学虽然不知道什么“真阳”、“命火”,可是她毕竟清 楚这样无限制的开采能源对人类的将来没有什么好处。而人呢?《内经》早就讲到人应该“恬淡虚无”,因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实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都知道“恬淡”的好处,可是他还是偏偏要贪嗔,要物欲横流,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像抽烟,没有几个抽烟的人不知道抽烟的害处。 更有趣的是烟草的广告。在所有的广告中,无不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都是一分好处说成十分。惟有烟草的广告不然,它只告诉你“吸烟有害健康!”可尽管 这样,烟草的消费还是与日俱增。这就提醒我们,人的问题,人类的问题不是光靠科学就能解决,还需要哲学,还需要宗教。世界应该是多极化,同样的,文化也应 该是多极化、多元化。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真阳”、“命火”正在遭受日益的外泄。现在整个地表的一温一 度为什么会逐年增高?冰川为什么日渐融化?这 其实就是地球“真阳”、“命火”外越的一个显兆。这其实就是“戴阳证”、“格阳证”。所以,如果我们从伤寒的角度,用六经的眼光,来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号一 号脉,那么,地球已然处于少阴病的阶段。我们怎样来为地球“回阳”?怎样来为地球“救逆”呢?这实在是全人类应该共同思考的大问题!

(2)离火义诗云:地产天成号火王,阴阳互合隐维皇,神明出入真无定,个里机关只伏藏。有关离火的意义,我们亦从郑氏的这首诗开始。

1离火的形成从郑氏离卦诗的开首句“地产天成号火王”,可知离火的形成亦是乾坤一交一 媾的结果。乾坤一交一 媾,由乾之中爻一交一 坤,坤之中爻变阳,即得到我们上 面讨论的坎水。反过来,由坤之中爻一交一 乾,乾之中爻变阴,即形成离火。因此,离火与坎水正好相反,它是以乾为体的。前面我们提到易有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 坎为水为阴却号男,离为火为阳却号女,为什么呢?这里面既有体用的关系,又有相依的关系,也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深层问题。阳言生化,阴言伏藏,此为常理。 可是于郑诗中,坎水却言生化,离火却言伏藏,这与中男中女之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中的旨趣若能参透,阴阳至理便在把握之中了。这是离火的形成。

2离火的自然性用前面讲坎水是先从人身开始,讲离火我们把它倒过来,先从自然开始。离火的自然性用与特征,概括起来至少有六个方面。其一,热性。其 二,明性。火之热明二性,皆为众所周知。其三,动力。火之动力性实在是造就现代科学的一个最大的因素。整个现代工业文明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从认识火 的动力性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四,熟物。生的东西经过火的作用就会变熟,可以说人类丰富的饮食文化就是由火来造就的。如果没有 火,那我们只好像其他动物一样食用生的食物。其五,变化。火的变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冰是固体,经火的作用很快就变成液体,而液体再经火的作用又可以变成 气态。学过化学,对火的变化作用会更清楚,为什么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加热的过程?为的就是加速变化,促进变化。其六,但见其用,无形可征。前面我们曾经谈 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能够主动用火。主动用火的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火他可以主动去寻找火,现在我们开采石油,开采天然气实际上 就是寻找火;另一方面就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火的上述性能并加以利用。而其他的一切动物都不具备这个能力。是什么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什么使社会如此 飞速的发展呢?说到底就是这个火。火的作用如此重要,而火在发挥这些作用的时候又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此处讨论的“但见其用,无形可征”。在 五行里,除火以外的其他物质,都有一个具体的形体供我们查征。比如木,它有一个很具体的形,我们可以拿它来做成方桌,也可以用它来做成圆桌,金土也有这个 “可形性、可塑性”。水虽没有这样固定的形体,可它还是有形可征的。而惟有火不具备这个共性,你只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作用,却看不到它“可形、可塑”的特 征。五行中独火无形,而《老子》里亦有一个无形,这就是“大象无形”。这个无形的大象有什么性用呢?《老子》又云:“执大象,天下往。”由此看来,火之所 以能够彻底地改变整个人类,火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此无形的特性,与此大象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3火之身用火的自然性用已如上述,正如《内经》所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故知火于人身,或者说阳气于人身的性用,亦不离上述六个方面。其一, 一温一 热身体。人活着的时候都有体一温一 ,这个体一温一 靠什么呢?就靠火的一温一 热之性。所以,我们只要从身上的冷暖、手足的冷暖,就可以知道人身的火、人身的阳气充不充 足。其二,视物光明。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这个世界呢?靠的也是这个火、这个阳气。我们只知道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这还不行。我们更应该清楚肝是体 阴而用阳。目之视物更在于这南明离火。人的岁数一大,两眼就昏花,就易生诸障,这就是因为阳火虚衰的缘故。其三,人身的机能活动。人的精力靠什么呢?主要 就是靠这个阳火。这与火的动力效应是非常相像的。人到少阴病的时候,为什么会但欲寐?为什么一动也不想动?为什么心脏的搏动力渐渐减弱?就是因为火在日渐 地衰弱。其四,人胃腐熟水谷的功能与火的熟物是很相应的。所以,我们就知道胃是靠火来腐熟的。如果胃火不足,那吃下去的东西就不能腐熟,拉出来的还是这些 东西。如果胃火太过了,那就要消谷善饥,吃多少都不知道饱。其五,人的一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用现代一些的语言,这就叫新陈代谢。变化也好,代谢也好, 它靠的什么?还是火。这与火在自然的变化性用是一致的。其六,上面我们谈到,“但见其用,无形可征”是火的一个最重要、最独特的地方,这一个最重要和独特 的地方在人身与什么相应呢?很显然,它是与神明相应。神明的作用可以说是人身中最最重要的,它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故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神明的作用丧失了,那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就如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言:“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 泉,徒为啼泣。”神明的作用如此重要,可以说有它才有生命,无它则无生命可言。但是,神明是一个什么形状?神明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却难以言清难以道明。 故《中庸》曰:“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故《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神其谓欤!五行中,火是但见 其用,无形可征的。而在人身,神明由心所主,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点好像前面谈到过,除心以外,其他各藏的造字都有一个月肉傍,有月肉就有形可 征,有形可鉴。所以,肝、脾、肺、肾各藏皆有一个具体的形状。而惟独心缺少月肉傍,没有月肉,那当然就无形可征,无形可鉴了。从五行火的特性,从五藏心的 造字,从神明的特征,我们对中医赖以建立的这个基础,对中医的基本理念,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中医虽然是有关人的医学,可是为什么《内经》却要强调 搞中医必须谈天论地呢?因为你不谈天,不论地,这个人就弄不清楚,人弄不清楚,怎么可能把中医搞好呢?

(3)同名少阴上面我们讲了坎水和离火,坎水和离火在人身它归到哪里呢?都归到了少阴。水火本不相容,可是在人身它不仅要相容,而且还同叫一个名字,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1水火者,血气之男女也水火同名少阴,一方面是强调水火在人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强调水火这两个东西一定要配合好。水火要相依,不能相离,如果一 相离,那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得很清楚,水火是什么?水火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呢?阴阳就是男女。所以,人身的水火就是人身 的阴阳,就是人身的男女。一对男女住在同一个宅子里,这是什么呢?当然是夫妻。是夫妻就要相依,就要夫唱妇随。过去妻到夫家都要随夫姓,所以,水火同名少 阴,这个涵义是很深刻的。阴阳、男女、水火宜和合、宜相依,前面讲太阴的时候,曾举过《易·系辞》的一段话:“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 生。”不和合,不相依,怎么絪缊?怎么构精呢?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阴阳和,故能有子。”上述的絪缊和构精有内外的区别,从外这一方面讲,前 者是大宇宙天地的絪缊,就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这一聗?,就化醇出万物来。我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都是这一絪缊的结果。构精呢?就是男女夫 妻间的构精,这一构精便有“万物”的化生,便生出新的男女。上面这个构精,在现代来讲,比较文明的称呼就叫“性行为”,而在孔子那里则可以笼统地归到 “色”的问题上。孔子曾讲:“食色性也。”又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是什么呢?性就是自然的东西,就是人所需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包括了两个方 面,一方面是食,人能不能不食呢?根本不能!人就靠食来维持生命。所以,古人常言: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的重要可以与天同语。另一方面呢?就是色,就是男女 之事,就是性行为。这一方面同样地重要,因为没有它人类根本就无法繁衍。况且色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繁衍,它还有其他的意义。这个意义我们从《素问·生气通 天论》中隐约可见,其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所以,阴阳之要,在“因而和之”,如果不和,则 如春无秋,如冬无夏。光有春而无秋,光有冬而无夏,这成什么体统,成什么世界呢?但,阴阳的和不是乱和,乱和则为淫。这个和很有讲究,很有学问,要不然岐 伯怎么会称之为“圣度”呢?上述的絪缊、构精、阴阳和,除了使万物化醇,除了繁衍生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外和引内和。通过外和引动内和, 使人身内在的阴阳、水火能够相依、相合而不相离。如此方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方能生化不息。所以,这样一个男女构精,这样一个阴阳合,除了繁衍后代 之外,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过程要有“圣度”,马虎不得。古代有一门学问叫“房中术”,就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人活着 要吃饭,不吃饭不行。除了吃饭,还有一样东西同样的重要,这就是男女。所以,一个饮食卫生,一个男女卫生,就成为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我 们对人类进行研究的两个基本点。人类如此重要的两个方面,孔子就用“食色”两个字给概括了,足见孔子的学问功夫了不得。综上所述,人身需要饮食,需要男 女。饮食的作用是为人身的阴阳、水火提一供给养。那么男女呢?男女就是实现人身阴阳、水火的调和。大家也许会问,对于在家这一族,饮食男女都好解决,那么, 对出家这一族,男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要通过修炼来解决。在道家的功夫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姹女婴儿,龙一虎一交一 媾,水火相济,取坎填离,其实这些都是内 和的方法。他是直接通过内絪缊,内构精的方法来实现人身水火、阴阳的和合。

2阴阳水火何以相媾人身的水火要很好的一交一 媾,两者须臾不能相离。但是,按照常理,水为阴,它是重浊而下降的,火为阳,它是轻清而上浮的。下降的下 降,上浮的上浮,两者只会越离越远,怎么能够相和、相媾呢?可见,水火的相媾确实是一个很巧妙的过程。《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前面我 们讲坎离形成的时候曾经谈到,离为火,离中虚的这一爻是从哪里来呢?从坤中来。坎为水,坎中满的这一爻从哪里来呢?从乾中来。所以,坎中满者,本乎天也, “本乎天者亲上”;离中虚者,本乎地也,“本乎地者亲下”。正是由于这样的因素,使上者能下,下者能上,才有水火的相济,才有坎离的沟通。因此,中医的问 题一旦进入到很深的层面时,就要借助“易”这门学问。在一般的层面,好像没有“易”也可以,但是,到深层次没有“易”就不行了。孙思邈为什么说“不知易不 足以为大医”呢?如果你只想做小医,那知不知“易”都无所谓。像当年的赤脚医生,需要什么“易”呢?当然不需要!可是你要想做大医,你要想在中医这个领域 搞到比较深的层次,那就必须知“易”。

3乾坤为体,水火为用要知“易”就必须先知八卦,而讲八卦就必须先明先后天。先后天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体用的关系。以先天为体,以后天为用。在先天 卦里,乾坤分居南北。可是到了后天卦,这个格局就变了,原来乾坤的位置让坎离给占据了。离火占据乾位,而演出天火同人;坎水占据坤位,而演出地水师。在讲 水火形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说坎水以坤为体,离火以乾为体呢?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先后天关系。在八卦的八方里,有四正四隅之分。东西南北为正,余者 为隅。先天卦里,乾坤居南北正,坎离居东西正。而至后天八卦,乾坤由正退于隅位,坎离则由东西正跃居南北正。由八卦的这样一个先天后的布局,我们应该清楚 地看到,卦虽分八,然“易”所独重的是坎离水火。是以八卦之中,惟坎离二卦得独居正位。于先天中坎离居纬正,后天中坎离居经正。易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而乾坤乃体中之体,坎离为用中之用。由先后天中坎离始终居正,则知易所重者用也。何以故?以先天不易变,而后天易变。易有三义,其中一义即为变易也。故易 重变革、易重当下的精神于此昭然若揭。易重坎离水火,是知言水火即言乾坤,言水火即言男女,言水火即言阴阳。而少阴之名,少阴之经已将水火赅尽,故知少阴 一经关系至重。若病至少阴,往往扰乱乾坤、气血,水火、阴阳,致使阴阳离绝。故病至少阴,即多死证。

4坎离水火,立命之根坎离水火的作用何以如此重要,何以独能居于四正?这个问题郑钦安于《医理真传》中讲得很清楚,其曰:“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 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由“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的这个道理,我们很容易理解为 什么坎离可以为人生立命之根。经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反过来,善言人者,亦必应于社会。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代代相传,帝王皆立长而 不立中,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少阴这个名包含了水火两方面的含义。以上我们从水火、阴阳、男女、乾坤等四个方面来谈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翻开《周易》就 会很清楚。《周易》是一个什么结构呢?它是以乾坤为首,所以,它的第一卦是乾,第二卦是坤。那易以什么作结尾呢?易之结尾有两个,一个是上经的结尾,一个 是下经的结尾。上经以坎离结尾。下经呢?还是这个坎离。只不过它是放在既济、未济里。所以,我们从整个《周易》的结构就可以看出,它是以乾坤为首,以坎离 为尾,以乾坤为体,以坎离为用的。因此,虽为一少阴,其实已囊尽了乾坤、天地、阴阳、水火。易以乾坤为首,以坎离为尾,这个结构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讨论 六经病的时候,就应该清楚,虽然厥阴是最后一经,但是,六经病最重要的结局还是看少阴。看看这一关能否透得过,这一关透过了,那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这一 关透不过,那就很麻烦。因此,三阴篇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在少阴这一篇。

(4)乾坤生六子乾坤生六子,过去对这句话没有很好重视,经过这次的仔细思考,才觉得它很重要。天地间的许多道理,其实就包括在这句话中。乾坤生六 子,是六子而非一子,这就显示出差别来。所以,孔子于《系辞》言:“天地絪缊,化物化醇。”我们看天地间的万物,它的差别很大,植物界的差别很大,动物界 更是千差万别。那么,由男女构精所生的六子呢?同样的是千差万别。我们看有的生儿当皇帝,有的生儿做乞丐,有的富可敌国,有的穷困潦倒。真应了杜甫的诗 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见天地与人的相应,人与自然的相应,你只要留心了,那是随处可见的。乾坤絪缊生六子,阴阳一交一 合化五行。现在的中医书往往阴 阳五行并称,但,五行与阴阳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却常常道不明白。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应该清楚,五行讲到最后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如此方能在理上立 住脚。乾坤生六子,居正位,但到了后天,到了启用的时候,乾坤到哪去了呢?退到四隅了。四隅与四正相较,当然是二线。孔子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 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我们看乾坤的退位,便知道这就是老子讲的“功成身退”。即如《老子·九章》所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及《老子·十 章》所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天地的功劳大不大呢?当然很大!六子是它生,万物是它生。可是六子一旦生出来,水火 当家了,它马上就退居二线。这样的德,老子称为“玄德”。这一点非常重要,天地为什么会长久呢?就因为有这个玄德。故《老子·七章》云:“天长地久,天地 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汉高祖刘邦的两个功臣,一个叫张良,一个叫韩信。张良是黄石公的得意弟子,是真正懂 易的。所以,汉朝的一江一 山一打下来,他就隐退了。而韩信呢?韩信不像张良。他功成而身不退,最后落得一个杀头的下场。我们再看看很近的一些历史,是不是这样 呢?全都是这样。都说要以史为鉴,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每个人功成都不愿意身退,都想居功,都想享受胜利的果实。做不到《老子》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 恃,长而不宰”,结果呢?以其自生而不能长生。大都落得一个不如人意的下场。足见易的东西真是广大悉备,里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参透了 易,做人的道理就都在里面了。

2.少阴经义少阴经义包括手足少阴。

足少阴于酉时起于涌泉穴。涌泉是少阴井穴,这是很奇特的一个地方。因为所有的井穴都位于趾(指)端,惟有少阴的井穴位于足底。涌泉这个名字,听起来 就知道少阴是主水的,泉水就从这里涌出。足少阴从酉初由涌泉穴开始,至酉末行至胸前俞府穴止。手少阴午初起于腋下的极泉穴,午末终于手小指端之少冲穴。

3.少阴藏义甲、心手少阴心,前面说得很多,这里补充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从造字上看,其他的藏和府都有一个“月肉”旁。这就意味着这些藏和府都是有形的,是 “有”;而心呢?它没有这个“月肉”旁,它是“无”。在道家的学问里,有无是很重要的一对概念。《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重不重 要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有”。可“有”却是从“无”中来。所以,道家的思想很注重无为。故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思想很可 贵,很有用场。用来做学问,用来为人处世,乃至于用来治国平天下都十分重要。如果真能够处于这样的境界,那确实是可以无所不为的。只可惜现在的人都做不到 这一点,个人做不到这一点,国家也做不到这一点。都想“无所不为”,可是却做不到“无为”。自己在某方面稍稍“长”一点,就拼命地想“宰”之。不能像《老 子》说的那样“长而不宰”。像现在的美国,科技发达一些,军事强大一些,就到处派兵,到处动武,到处想“宰”之。殊不知“兵者,不祥之器也”,“大军之 后,必有凶年”。靠军事强大,靠四处动武,就能征服天下,就能消灭恐怖?我看未必!到头来还是“玩火者,必自焚”。所以,很希望美国的当权者们以及其他试 图用武力征服世界的人好好地学习 一下《老子》的思想,打消这个用兵称霸的念头。兵霸是不能持久的,有这个称霸的念头,已然不能霸了。那么,靠什么才能真正 地众望所归,天下趋之?只有靠道莅天下,靠德化天下。这就是孔子所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五藏的造字可以看到,没有“月肉”傍 的心,反而是君主之官,反而是至高无上。透过这样的安排,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家思想。以前讨论医的起源,认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 中创造的,这种说法的政治色彩太浓,没有实际意义。那么,医究竟源于哪里?有说医源于易,有说医源于道,我想这些都有可能。从某种意义来说,医、易、道是 三位一体的。因为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很多易的东西,也可以看到很多道家的东西。最早给《素问》全面作注的是唐代的王冰,他的注到现在都有很大的 权威性。而从他的注释内容,看得出道家的韵味十分浓厚。更有趣者,王冰自号启玄子,这是一个地道的道家称谓。由此亦见医道之水乳一交一 融。

(2)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十九病机中,有五条是专门针对五藏的,其中心的一条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的这条病机非常 重要,它告诉我们,凡是痛、痒、疮,都与心有关,都是由心的毛病所致。痛与痒总的来说是讲一种感觉,一种觉受。感觉的问题很复杂,除痛痒之外,还有胀麻, 还有酸楚,还有更多的心灵感受,但是,痛痒是最典型的,是最容易觉察到的感受。所以,岐伯把痛痒提出来,作为一个代表。而实际的情况不仅仅是痛痒属于心, 其他的觉受亦属于心。痛痒与心的这样一个关系,使我们想到,痛痒以及其他的一切不好的觉受虽会给我们心身带来诸多不适,诸多痛苦,甚至会使我们坐立不安。 可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痛痒也不见得都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身体有一点点毛病,四大有一些不调,你就痛痒了,你就不舒服了,你就能感觉出来。这说明 心所主的这个神明不明?很明啊!说明这个君主是一个明君,它能明察秋毫。天下有一点点动静,它都能察觉,身体有一点点异常,它都能反映出痛痒。矛盾及早暴 露,及早解决,这就不至于酿成大祸。所以,痛痒是不是好事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成了好事。反映了君主很神明,能够神而明之。大家想一想,如果情况不是 上述这样,身体有毛病了,甚至是有了很严重的毛病,你也不痛痒,你还毫无感觉,这样好不好呢?这只能说明你的君主不明,是个昏君。心是主痛痒的,应该痛痒 的你不痛痒,不是昏君是什么?就像巴基斯坦的前总统谢里夫一样,政变变到头上来了,他还蒙在鼓里。这样的君能算明君吗?如果是明君,你稍微有点动作,他就 发觉了,就把你搞定了,怎么还轮得到你搞政变。现在许多疾病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些疾病在被检查出来前,往往没有什么大的感觉,既不痛也不痒。可是一检查出 来,就已经是晚期癌症或者尿毒症。为什么这样严重的疾病却感觉不出来呢?因为你遇上昏君了。你的君主不明,不能明察秋毫。其结果呢?那当然就像《素问·灵 兰秘典论》所说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主神明,神若明,则无所不见,无 所不察。而我们在太阴篇所讲的“谏议之官”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如此方能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 大昌。”为什么呢?因为你稍有变化,机体就察觉了,就能作出相应的处理。我们机体每天都面临着细胞的异常分化,可为什么它不形成肿瘤呢?因为它一异化,就 被发觉,机体就作出调整和处理。其他的一切疾病亦是如此,只要我们的“主”明,就能及早发现,就不至于使其形成大患。大家看一看:“君主之官,神明出 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样一些问题是不是很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并逐步地加以解决。那机体很多的大毛病,尤其是像肿 瘤这一类毛病,就可以得到杜绝。因此,中医里面不是没有课题,而是看你深入了没有,联系了没有。

(3)疼痛上面我们谈了痛与心的内在关系,并就这一关系作了引申。其实,我们只要从文字上多加留意,从平时的用词上多加留意,这样的关系亦显而易 见。比如跟痛常常连用的词是什么呢?是心痛,是痛心,是痛苦。前两词很明显地指出了痛与心的关系。后一个词的涵义,实际也差不多。以苦为南方味,为心味 也。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平常百姓的一些说法,对一些很平常的词语,我们不能轻视了。这里面往往含有很深的医理和哲理。我们看《周易》和《老子》、《孔子》 这些书,大多数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话。但是,从这些平常里却能见到非常深的道理。这就是大师们的所作,这就是圣人的所作!另外一个常常与痛连用的词是什 么呢?是疼。对这个司空见惯的词,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疼痛往往连用?为什么疼也叫痛,痛也叫疼呢?疼的声符用的是“冬”,冬气为寒。疼痛与寒有什 么关联呢?《素问》里有一篇专门讨论疼痛的文章,叫“举痛论”。这一篇里举了十多个疼痛的例子,所以,叫“举痛”。而这十多个例子中,除一例外,都是讲的 寒气致痛。另外,《素问·痹论》亦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说明《素问》对痛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就是“有寒故痛也”。由此我们就知道,痛为什 么以疼言?以疼言者,即言其寒也。此外,痛的造字亦很值得研究。痛的声符是“甬”,“甬”是什么意思呢?甬者,道路也。现在在“疒”旁里面加一个“甬”, 说明道路有问题了。道路有什么问题呢?道路是用来行走的,用来一交一 通的。现在道路有问题,当然是不通了。不通了就痛。这与中医常讲的“痛则不通,不通则痛” 如出一辙。所以,痛这个文字,以及疼痛这个词,实际上已完完全全地将痛的原因及机理告诉你了。只是你不明白,还要去“身”外求法。疼痛是众多疾病的共同表 现,也是疾病给人带来的最大一个问题。许多疾病,尤其像晚期癌症这一类疾病,由于疼痛太剧烈,很多病人甚至想用安乐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说明止痛确实是 医界很重要的一个任务,也是很迫切的一个任务。我想,我们上述所讨论的内容,应该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心的问题就谈到这里。

乙、肾

(1)上善若水有关肾这个“道”,我们仍然先从文字开始。肾的造字,古字上为“?”,下为月。“?”是什么意思呢?“?”古作“贤”,贤者,善也。 月的意思前面多处都作过讨论,它是水月相合,它是水之精气。故言月者,亦言水也。所以,肾的造字上下合起来,就正好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 水。”善在上,水在下,老子的精神尽在其中。

(2)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对肾这一官,我思考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才觉得对这个问题逐 渐清晰起来。要弄清这一官的作用,还是先得从文字着手。首先是“作强”,“作”的意思应该比较清楚,就是作为、作用。这里关键是“强”的意义。“强”是什 么?强在这里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本义,即米虫也。如《玉篇》云:“米中蠹。”又如《尔雅·释虫》云:“强,虫名也。”所以,强的第一层本义就是指的米中 的蠹虫。米中的蠹应该大家都见过,它像人一体 的什么器一官呢?就像男性的生殖器。这个东西就叫“强”。为什么呢?因为肾主二阴。从这第一层的涵义,已经很清楚 地将肾与外阴,与生殖器联系起来了。既然肾为作强之官,那当然就与生殖相关。大家想一想,在天下的诸多伎巧中,还有什么是比生殖繁衍更大的伎巧?这样一个 大伎巧又谓之造化,故王冰释云:“造化形容,故云伎巧。”第二层是引申义,就是坚强,刚强,强硬之义。我们看人身的哪一部分具有这样的性质呢?只有骨头! 人身中最刚强,最坚硬的东西,最能胜任强力,重力的东西,非骨莫属。所以,强的含义,第一是生殖器,第二是骨。而肾主骨,肾主外阴。因此,肾为作强之官, 是再合适不过的。肾主水,水是至柔的,为什么它反而能作强?这个道理十分深邃。我们看《老子·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七 十八章》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肾主水,又主骨。水与骨好像风马牛不相 及,可是在人身上它们却扯到一起了。所以,人身中至柔和至坚的,实际都聚集在肾里。又至柔,又至刚,刚柔结合在一起了,你说能不生伎巧吗?因此,在肾这一 官里,真正体现了《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理念。谁说医道不同源呢?医道确实同源。伎巧说深了,就是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是人的造化功能。 说浅一些,则为技艺、工巧一类。说深的能不能离开刚柔?我们生殖器的功能就最好地体现了这个刚柔。说浅的,技艺、工巧能离开刚柔吗?同样需要刚柔的结合。 所以,将整个肾的功能特征作一个归纳,就是这个“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3)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接下来,是《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蛰,蛰是什么呢?蛰就是封 藏。封藏什么东西呢?前面我们讲过,就是封藏阳气。结合前面谈到的坎水,对肾的封藏涵义就会更加清楚。肾为水藏,为坎藏。坎象是什么呢?就是两阴之中包涵 一个阳。所以,两阴之间封藏的一个东西,就是阳。那么,“精之处”呢?精实际就是指的阳的封藏状态。阳封藏的那个地方就是精所处的地方。所以,将“封藏之 本”与“精之处”联起来讲,这个精的涵义就更为清楚。现在我们国内的医生都很喜欢用激素,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激素的作用确实不可思议,它对很多的疾病都有 效果,像肾炎的病人一用激素,肿也消了,蛋白尿也消了;哮喘发作的病人一用激素,哮喘很快就能止住;有的高热病人用什么都不退烧,可是一上激素,烧就哗啦 啦地退下来。50年代的医学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发现激素的诸多临床 效用而获得的。激素为什么有这样显著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呢?结 合我们这里讲的内容,就应该知道,激素的作用点是在肾里,它主要是将肾所封藏的阳气释放出来。肾中所封藏的阳气就是精啊!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它就像原子 弹。原一子一弹 的能量你说大不大?所以,它可以干很多的事,可以对很多的疾病有“奇效”。但是,大家应该清楚,肾所封藏的这个阳,这个精,是用来一温一 养生气的, 是用以养命的。你现在把它动用出来,派作别的用场,一时的疗效虽然神奇,可是用多之后,封藏的阳气少了,精少了。随之而来的是,生气的来源少了,养命的东 西少了。所以,激素用多了,它所带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整个西方对滥用激素的危害十分清楚,因此,对激素的使用是慎之又慎,非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上激 素的。可是现在国内的医生,尤其是基层的医生,对激素的运用还正在劲头上,普通一个感冒发热都要上激素,更不要说其他了。庸医杀人不用刀,非但中医如是, 西医亦如是。激素的作用点在肾,滥用激素必伤肾。伤肾的什么呢?显然是伤肾的主蛰,伤肾的封藏。主蛰不行了,封藏不行了,哪还有“精之处”呢?所以,补救 的方法就是要在肾上下功夫。然而与其补救,不如防患于未然。这是医界应该共同呼吁的问题。

(4)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上面我们主要谈了肾的正常生理功能,下面接着谈病机。肾的病机是:“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前面我们说过,疼痛的主因是 寒。这里讲诸寒皆属于肾,此为其一。其二,前面谈到疼痛更直接的因素是“不通”。为什么会“不通”呢?因为收引了。经脉收引了,血脉收引了,变小了,就容 易造成不通。而这里讲收引也是属肾。这就给大家一个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疼痛与什么有关系呢?与肾有很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它的因在肾,果在心。从少阴 的讨论,我们就把疼痛的因果看得很明白了。这又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大课题,而这个课题完全可以结合现代的问题来下手。疼痛究竟是应该治因还是治果呢?要想彻 底治愈它,当然要因果两治。但是,有的情况因一时难以祛除,或者难以一时确定,那么,就只好在果上下功夫。因此,镇痛,特别是强力镇痛就恐怕要把重点放在 心上。这是肾的问题。前面我们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时候,曾经讲到心的作用确实就像《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一样,非常的重要。机体发生了疾病, 已经出现功能异常了,这个时候机体应该及早地发现它,并予以及时地调整与清除。这是人一体 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事实上,很多疾病,像感冒、腹泻等等,为什么具 有自愈性呢?就是因为上述这个缘故。人有了疾病,首先是要把它感受出来。这就要产生一些表现,一些证候。这其实就是一个识别过程。识别出来以后,再进行自 我调整,能够调整过来,这个疾病就好了,就不治而愈。实际上,是不是不治呢?不是的!不治怎么能愈。只是这个“治”不是他治,不是外治,而是自治。这个自 治的机制仍然是通过调节阴阳来完成,还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还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 宜掣引之”。不光是我们治疗疾病用这套方法,机体本身才真正是这方面的高手。你的火太过了,它会启动水这系统来“热者寒之”,而你的火不足了,它会启动另 一个系统来“寒者热之”。因此,机体内部实际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当系统的应对能力下降或出现障碍,以至不能自治,这个时候疾 病才轮到我们外治,他治。而我们所采取的外治、他治,不过就是模仿机体的这套方法。中医讲“上工治未病”,什么是“治未病”呢?我想其中的一个涵义,就是 不时地调节机体,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人一体 的自治系统非常复杂,包括如何识别,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而识别系统的主导,就是上面所讲的心。在正常情况 下,识别系统应该很灵敏,轻微的异常它都能够发觉。只有当这个系统不行了,瘫痪了,机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它没法识别出来,这就会酿成大患。我在农村的时 候,经常听到农民说一句土话,土话的大概意思是,烂墙经得住风雨。在农村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失修的房屋,只剩下一堵破墙,在那里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可是几 十年下来,这堵破墙还是那样,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而有些好的房子,看上去墙很坚牢,可一受风雨就倒塌了。用上述的涵义来比喻人,有的人经常毛病不 断,今天这不舒服,明天那不舒服,可是这样的人却不容易害大病,而且往往都比较长寿。而有的人平常一点毛病也没有,可一害起病来就不是小病,甚至是要命的 病。为什么呢?我想就与这个识别系统的灵敏度有关。不是没有疾病,而是你没有识别出来,反映出来。所以,我们对平素很健康的人,就应该懂得区别他的真假。 真健康当然好,要是假健康,那就很危险。因为你的识别系统出了问题,识别系统麻痹了,碰上昏君了,潜在的隐患没有办法揭露,你说危不危险呢?从上面的讨 论,我想大家对《素问·灵兰秘典论》的重要性会有更充分的认识。大家现在接触得更多的是社会,《素问·灵兰秘典论》实际上就是用社会观去看待人一体 。人就是 在君主之官的号令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讲五行也好,讲藏象也好,都是讲这个各司其职。少阴的藏义,我们重点谈了心肾。可以说,心肾 这对关系在人身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肾心是什么关系呢?用两个字来形容,是水火,是阴阳,是男女,也是精神。我们天天都在用精神这个词,可精神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是心肾。《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一个精之处,一个是神之变。一个主藏精,一个 主藏神。这就是精神。所以,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完全可以看出心肾的状态。当然也就可以看出水火、阴阳的状态。心属火、属离,肾属水、属坎。正常情况 下,水火要既济,心肾要相一交一 。心火下降的目的是一温一 暖肾水,也就是一温一 暖坎中之阳。肾水上升的目的是济养心阴,也就是离中之阴。坎离相一交一 ,各得其所。

4.少阴运气义

下面讨论第四个问题,就是少阴的运气问题。少阴在运气方面属什么呢?属君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的明和位在少阳篇中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 复。刚才谈心的时候,曾多次提到《素问·灵兰秘典论》,论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所以,少阴很大程度上是在讲主,由于主不明,而致十二官皆 危。为什么少阴这一篇有很多的危证出现,可见这一篇主要就是探讨这个“主不明”的问题。那么,君主为什么能明呢?它凭什么明?我们在讨论火的自然性用时曾 经谈到,火的一个很重要的性用就是明。能明物者,无非阳火。因此,君主要明,关键就是要阳火充足。为什么心属火而又主神明?为什么“君火以明”?很显然, 就是要强调火与明的关系。所以,只有阳火用事,君主才能神明。现在为什么主不明呢?很显然就是阳火虚衰了。我们看少阴篇中的危证和死证,也就知道它无一不 是由阳火虚衰引起的。少阴病总体上可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热化证里,危证死证都没有。危证和死证全都集中在寒化证里。寒化证也就是阳火虚衰之证。从整个 《伤寒论》来看,亦是如此。因热化,也就是因阳火过盛而危而死者,所占甚少,仅阳明篇中有数条。而绝大多数之危证死证存于少阴、厥阴篇中,皆由阳火虚衰所 致。由此便知,不管西医是什么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好,肿瘤也好,肺心病也好,最后导致险情出现,甚至死亡的,其主要原因大都属阳火不及。所以,从宏观上 看,不但是东汉末的建安年间,其死亡者伤寒十居其七,就是现在的死亡者中,伤寒亦占大多数,阳火虚衰亦占大多数。为什么呢?因为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 不明,则十二官皆危矣。回过头,我们再看十九病机。十九病机中,火热病机占九条,而风、寒、湿病机仅各占一条。什么道理呢?就是强调火热与诸多疾病的关 系。而这个关系并不是说火热一定亢盛。有火热会产生这些疾病,无火热也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热盛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热虚也会产生这些疾病。有关这一点,岐伯 在紧接十九病后的一段文字中说得十分清楚。而后世的许多医家,仅看到病机十九条,却忽略了这段将病机落向实处的至关重要的文字。故尔认为天下疾病火热盛者 多,危证死证亦多属阳火亢盛。只知阳火亢盛,热盛能致神昏,却全然不知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更何况神昏之证。所以到了后世,对于危证 险证医家但知以三宝来救逆,却不知四逆才是救逆的正法。宋·窦材撰有一本《扁鹊心书》,这本书虽然多谈灸刺,但是它的一个主干思想却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窦 氏认为,人身的疾病阳证比较容易解决,为什么呢?因为阳证易于发觉。阳火太过就像纸包火一样,包得住吗?包不住的。所以阳证它潜伏不了,能够得到及时的治 疗。而阴证则不然,阴证易伏易藏,我们不易发觉它。所以,到最后能酿成大患,造成危证险证的,往往就是这个阴证。为什么阴证易伏藏而不易发觉呢?根本的原 因就是阳火虚衰了,识别系统麻木了,对任何异常都反应不出来。一句话,就是主不明了。窦氏提出的这个思想,很值得我们结合现实来进行思考。总的来说,君火 在上,肾水在下。《老子》云: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君火高高在上,贵为君主,可是它的基、它的本在哪里呢?在下,在肾水。所以,君火与肾水又是这样的 一种关系。病至少阴,往往高高在上和低低在下的都不行了。没有在下的这个基和本,在上的君主也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疾病发展到少阴,就到了一个很棘手的 阶段。

二、少阴病提纲

少阴病提纲以原文281条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为依据。为与病机相合,我们仍可将其改为:“诸脉微细,但欲寐,皆属于少阴。”有关少阴病提纲,我们拟从三方面来讨论。

1.微妙在脉由六经篇题皆云“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可知仲景对脉是非常强调的。但是,具体地落实到六经提纲条文里,却非皆有脉。如阳明提纲条文云: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未云:“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实。”同样,少阳之提纲条文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而未云:“少阳之为 病,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可见六经虽皆重脉,然直接将脉落实于提纲条文里的,则仅有太阳少阴两经。故知脉与太阳少阴具有特殊的意义。脉的意义很微 妙,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所以,察脉关键的是看阴阳。前面我们讲过,阳加于阴谓之脉。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心脏不停地搏动,致血液在脉管里流动,并形成脉压差,这就有像潮水一样起伏涨落的脉搏出现。血属阴本静,为什么会在血管里流动,并形成起伏的变化 呢?这就是阳的作用。因此,我们将脉形容为阳加于阴,是十分恰当的。这样一来,我们诊脉其实就是察阴阳,察水火,从而也就是察心肾。心肾水火阴阳者,皆属 少阴。以少阴为心肾水火之藏。所以,脉与少阴的关系就很特别。而少阴与太阳又是标本、对待、表里的关系,因此,在整个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就只有太阳少阴谈 到脉。太阳少阴为表里,太阳是在外一层谈阴阳,谈水火。太阳为什么与寒水相连?就是要强调这个阴阳水火。火升则水升,火降则水降,这才有水的循环。而少阴 呢?少阴则是在内一层讲阴阳、讲水火。在外的太阳言阴阳水火之用,在内的少阴言阴阳水火之体。因此,太阳与少阴实际上就是体与用的关系。病到了少阴,显然 体用都衰微了。用不行了,脉势就显得很微弱;体不足了,脉当然就细起来。因此,“脉微细”实际上讲的是体用都不行了。“脉微细”的情况在《伤寒论》中有两 处,一处在少阴篇里(少阴篇不只一条),另一处在哪里呢?就在太阳篇。太阳篇60条云:“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太阳篇的这一条讲得非常形象,刚好将我们以上讨论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太阳病,经汗下之后,出现振寒,脉微细。为什么会脉微细呢?以内外俱虚故也。内则言 少阴言体,外则言太阳言用。用虚则脉微,体虚则脉细。故一个“脉微细”,已然将水火、心肾、内外、体用的病变揭露无遗。你说这个脉微不微妙呢?

2.但欲寐

(1)人之寤寐我们首先来看人的寤寐情况。人的睡眠和觉醒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谈到过。我们曾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清醒与睡 眠,就像白天的光明与夜晚的黑暗一样。故《内经》云:天有昼夜,人有起卧。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这个“天有昼夜,人有起卧”,我 想就是最大的相应,最大的合一。如果我们从天之昼夜及人之寤寐中,仍参不出这个合一,仍以为中医这个理念是虚玄的,那就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既然天 之昼夜即是人之寤寐,那当然人之寤寐就要与昼夜相应。现代几乎大多数人都不明这个道理,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行了,而这个睡觉的时间并不重要。其实不然, 天地白昼了,你醒了,你寤了;天地黑夜了,你睡了,你寐了,这个才叫相应,这个才叫合一。如果反过来,那就不是相应、不是合一了。相应、合一又叫得道,得 什么道呢?得天之道。得道多助。不相应、不合一又叫失道,失道寡助。因此要想养生保健,把握好寤寐的时间,其实就是很大的一个方面。昼何以明呢?以日出地 则明也。夜何以暗?以日入地则暗。由此亦知,人之寤寐也是因为这个日出地和日入地的关系。日出地则明,于易卦则为晋。晋者上离下坤,离在坤上为晋

(2)离为火为日,坤为地。日火出地,阳光普照,何得不明?故《说文》云:“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杂卦》云:“晋,昼也”。《彖》曰: “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日入地则暗,于易卦则为明夷(脁)。明夷正好是晋的一个相反卦。把晋卦倒过来,变成坤上离下,就成为明夷。明是光 明,夷呢?夷者伤也。明伤故晦。日出地上,其明乃光。此则为晋,为昼,亦为寤矣。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此则为明夷,为夜,亦为寐也。《易·系辞》曰:“古 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晋与明夷二 卦,远则以类天地,以类昼夜;近则以类寤寐。远类昼夜,经中已有明训。近类寤寐呢?我们略观双目即能知晓。双目外覆眼睑,上睑属脾,下睑属胃,合之共由脾 胃所主。故其属土也,属地也,属坤也。双睑打开,则目外露而能视物,此则为明也。《说卦》云:“离为目。”睑开而目露,这与什么相类呢?正与日出于地相 类。日出于地为晋,而人之由寐至寤,所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睁开双目进入晋的状态。可见晋之与寤确为一类。日入地为明夷,亦为寐。我们睡眠的时候, 首先需要的就是合上双睑,闭上双目。让双目覆于睑下,此非明夷为何?故寐之与明夷亦确为一类。从人之寤寐,与易卦之晋与明夷,我们看到了医易之间的关系是 非常实在的。本来寤寐的过程好像很玄,可是透过易象,透过晋与明夷,就变得很直观、很清楚。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第一,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 非常重要,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处于不良 睡眠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西医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镇静安眠,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作为中医,我们如何去解决这 个问题呢?我想就要从晋与明夷去考虑。认识到睡眠就是由晋进入明夷,从而帮助实现明夷的状态,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明夷的状态何以实现?就是要坤土 上而离火下。所以,要实现明夷,无非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依照这样一个思路,多年来以太阳篇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夏泻心汤在前面 已经讨论过,它主要针对痞证而设,多用于现代的肠胃病。这样一个方子为什么可以治疗失眠呢?关键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方中的主药半夏功善开 结,能够打开上下一交一 通的道路。上下的道路打开了,一交一 通起来就比方便。黄连、黄芩用于帮助离火的下降,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用于帮助坤土的上升。离火降 于下,坤土升于上,明夷的格局便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睡眠状态亦自然地形成。是不治寐而寐自治,不安神而神自安也。这便显出知易与不知易的差别。第二,研究 易学确实不能脱离象。故古称易乃象辞之学、象数之学、象占之学。理数象占,四者不可缺一。如果离开象,那易的辞理就很难落到实处。单就这个晋与明夷,我们 也很难把它们说清楚。而一旦结合象,易理是很通透的,而医理亦在象中得到很清楚地表露。

(3)日入地者,太阴也;日出地者,厥阴也日入地靠什么呢?从明夷卦可以看到,它靠太阴。太阴开,日才能入。从理论上至少可以这样来看。当然,太阴 开的这个过程还需要阳明来配合。那么,日出地靠什么呢?这就要靠厥阴。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太阳的配合。太阴与厥阴,一个开一个合。这个开合把握好了,晋与 明夷便没有问题。而这个开合靠什么来把握呢?靠少阴枢来把握。所以,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谈“但欲寐”的问题,其涵义是十分深刻的。但欲寐是什么意思 呢?但是只的意思,仅的意思;欲是想;寐是睡觉。合起来,就是一天到晚想睡觉。但欲寐,大家想一想,实际上能不能寐呢?不能寐!所以,但欲寐的实际情况 是,一天到晚都想睡,可是却不能入寐。不能寐,就应该是寤的状态,觉醒的状态,可是因为他昏昏欲寐,却又不能很好的寤。因此,但欲寐,实际上是寐也不能, 寤也不能,寐寤皆不能。若以易卦言之,则是明夷与晋皆不能。为什么不能?就是调节上述开合、调节太厥二阴的少阴枢出了问题。因此,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讨 论“但欲寐”,就正好反映了少阴主枢的特性。另者,寤寐的问题亦可以从心肾的角度来谈。寤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是阳气开放,日出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 应该是心所主。寐呢?寐是阳气收藏日入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理应由肾来主。所以,寤寐的问题无非又是一个心肾的问题。现在病人出现“但欲寐”,很想 睡但又不能睡,寤寐皆不能,精神萎靡不振。这样的状态标志着心肾都不行了,心肾都有虚衰的趋势。如果在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但欲寐”及前面所讲的“脉 微细”,这就是疾病转入危重的一个信号。所以,少阴病的这两个提纲证,于少阴病的危重性而言,是很具代表性的。

3.少阴病形少阴病281条的提纲非常简单,也许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所以,仲景在接下来的282条补充云:“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以下仅就本条所论,对提纲条 文作两点补充。

(1)但欲寐而心烦对于282条的内容,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个问题。在《伤寒论》中,心烦一证总是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呢?总是跟不眠连在一 起。如61条:“昼日烦躁不得眠”,71条:“胃中干,烦躁不得眠”,76条:“虚烦不得眠”,303条:“心中烦,不得卧”,319条:“心烦不得眠 者”,等等。心烦为什么老是跟失眠连在一起呢?这说明两者之间是很有关联的。两者之间甚至有一个因果的关系。而在少阴篇的282条里,却一反常规,心烦反 而与“但欲寐”连在一起。为什么呢?我想这样一个反常必定有它反常的原因。这就有必要对烦及其与但欲寐的关系作一番讨论。

1何为烦烦是什么东西呢?烦是心不能定静,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所以,往往称为心烦。心烦是内在的不静,外在并不表现出什么。而一旦内在的不静及于外 在,外在亦不静,这种情况就称为烦躁。烦是心神的不安定,是心神的扰乱。为什么会烦呢?从造字来看,烦的形符是火,右边是页。页是什么意思呢?首也,头 也。所以,《说文》将烦释为“热头痛”。为什么呢?因为烦就是火加在头上。因此,烦的造字及《说文》的释义是很直观的。当然,在这里我们不一定将烦作热头 痛讲,可是它必定与烦的这样一个结构有关联。因为页为头为上,所以,烦就必定与火在上、火浮于上的因素有关联。火在上为烦,在易卦中哪些是火在上的卦呢? 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晋就是一个火在上的卦。晋为寤,明夷为寐,故晋亦不寐也。为什么烦总与不眠相连呢?从烦之造字及易之晋象便十分清楚了。

2归根曰静火浮越在上则容易起烦,所以,火要归根。为什么中医要强调心肾相一交一 呢?心肾相一交一 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肾水来济心火,心火不浮越在上,火便 归根了。这是一个方面。而从我们上面讨论的明夷卦可知,要使火不浮越,要使火归根,太阴脾土的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火浮越则烦,火不浮越,火归根了则不 烦,不烦曰静。由此烦静,我们又一次见到了水土合德的意义。《老子·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 常,妄作凶。”所以,归根是很重要的,静是很重要的。考察我们人类,芸芸众生,怎么才叫归根?怎么才叫复命?归根曰静。以一天的24小时而言,什么时候是 静呢?当然是睡眠的时候。所以,人的睡眼其实就是一种归根,一种静,而静了则能复命。因此,我们每天都有一次复命的机会。否则,我们的生命怎么延续呢?对 这样一个复命的机会,大家都应该很好地把握。2000年11月8号的《参考消息》,有一篇题为“睡眠不足寿命短”的文章。其文曰“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 对健康的威胁与不良 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对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睡眠不足,或者在正确的睡眠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睡眠,都可能严重危害你的健康。”该文以猴子为 例,在很多正常的睡眠时间里不让它们睡觉,结果猴子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并很快死去。当然,上述研究对中医而言,并没有什么新处。我们在前面谈阴阳的工作 机制时就知道,睡眠实际上是人一体 阳气得到收藏,得到蓄养的过程。睡眠虽不像吃饭那样直接地给机体补充给养,但,相比之下,也许它比吃饭更重要。吃饭要是吃 得快一点的,几分钟就解决了,可是睡眠却不能在几分钟里解决,它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如上所言,人的睡眠实际上就是一种复命,恢复生命的活力。因此,没有这 个复命不行,生命就难以延续。为什么“睡眠不足寿命短”呢?原因就在这里。这一点,中医这样认为,现代医学亦这样认为。由于睡眠的时候,阳气收藏了,到阴 分去了,到根上去了。因此,睡眠实际就是阳归根的过程。提高睡眠的质量,也就是担高归根的质量。归根好,复命自然就好。如此不但生命的质量会提高,寿命也 会延长。《内经》云:“阳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因此,复命的过程也就是神藏的过程。道云:复命曰常,知常日明。而医云:神藏则主明,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故知道者医者,其揆一也。

3睡眠为大归根,吸纳为小归根睡眠是归根,而且是大归根。有大就有小,什么是小归根呢?就是呼吸过程中的吸纳。呼吸是一个非常玄妙的过程,而这个过 程说到底就是一个阴阳。呼吸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大事,当年阿难尊者请教世尊释迦牟尼,生死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世尊回答:生死是呼吸间的 事。故若能将这样一个生死大事置于阴阳中来讨论。我想对于阴阳的把握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我们说呼吸的过程就是阴阳的过程,其中呼出这个过程为阳,而吸纳 这个过程为阴。阴属体,阳属用。如果我们吸纳得很深,则呼出就必定很长,反过来,要是有很长的呼出,那就必须要很深的吸入。这便很好地体现了阴阳体用相生 的关系,也很好地体现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这样一个主导过程。呼出为阳,阳者言释放也,言功用也;吸纳为阴,阴者言收藏也,蓄积也。练过武功的人就 应该很清楚,我们发大力往往是在什么时候呢?都是在呼出的时候,而在吸纳的时候是发不出大力的。可是在发大力前,往往都需一口很深的吸纳。即便不练武功, 就是我们平常使大劲,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因此,以呼吸言阴阳,言体用是非常深刻的。道家与瑜伽的修炼都非常讲究呼吸,如《庄子》中就专门提出一个“踵息” 的概念。踵就是脚跟,是人一体 最下的地方,所以,踵息实际上就是指的很深的呼吸。而这样很深长的呼吸,道家又有一个术语,叫“息息归根”。这个功夫做好了, 基础也就打牢了,脚跟也就站稳了。因此,道家的筑基,主要就是锻炼这个呼吸。锻炼呼吸还有什么好处呢?因为锻炼呼吸就要“息息归根”,所以,锻炼呼吸其实 也就是锻炼归根。而“归根曰静”,因此,这样一个很深长的呼吸是很能够帮助我们入静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个相反的例子,在你跑动的时候,在你躁扰的时候,在 你烦乱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呼吸深不深长呢?这个时候的呼吸绝对不深长,都很浅表。从这个事例,你也就知道深呼吸是很有助于安静的。如果晚上不能很好睡眠的 人,在睡前不妨试着双腿相盘,做一会儿深呼吸,做一会儿归根的锻炼,这会很有益于你的入睡。深呼吸看上去是归根,是静,是保这个体。可是体厚则必定用强, 所以,静之后就有复命。复命是什么呢?复命其实就是讲用的过程。因此,深呼吸不但是练体,连用也得到增强。是体用双修,阴阳双修的一个好方法。古云:大道 不繁。做一个深呼吸繁不繁呢?当然不繁?可是在这不繁之中却有大道存焉。奉劝诸君,切莫小视之!在民间,对人的寿命还有另外一个很形象的称呼,就是“气 数”。如果说你的气数未尽,那说明你还可以活上一段时间。如果是气数已尽了,那就意味着寿命即将终结。气数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讲的人呼吸的次数。 一个人一生中的呼吸次数有一个相对的量,当然每个人的相对量是不同的,而这个相对量就构成了“气数”这个概念。这有点像一个电器开关,我们到五金公司买一 个电器开关,在开关的说明书里,它会告诉你这个开头可以正常使用的开关次数,比如说是三万次。那么,在三万次的使用期限内,如果开关坏了,那厂家会负责保 修。如果超过了三万次,那开关的使用寿限就到期了,这时若再发生故障,厂家就没有责任了。通过上述事例,我们现在来做一道算术题,我们把人的平均寿命定为 七十二岁。若将人的正常呼吸数,按每分钟十五次计算,那么,每天的呼吸次数为二万一千六百次,一年若按三百六十天计算,则每年的呼吸次数为七百七十七万六 千次。将这个年呼吸数再乘以七十二,就得到五亿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次。这就是人一辈子的平均呼吸次数,就是一个人的气数。既然人的气数是这样一个概念, 它有一个相对一定的范围,那这里就大有文章可做了。试想我们若将单位时间里的呼吸次数增加一倍,也就是三十次。那我们上述气数的使用期限就缩短到了三十六 年。为什么从事剧烈体育运动,比如足球运动的运动员,其寿命普遍低于人均寿命呢?原因就在这里。而反过来,我们若能像《庄子》讲的那样,息息都归根,将这 个呼吸的次数降到每分钟七次、八次,甚至更少,那上述气数的使用期限不就大大地延长了吗。尽管不会成倍地延长,可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却是毫无疑问的。 要不然,道家何以敢言“我命在我不在天”呢?踵息为小归根,归根曰静,静则不烦也。不烦则得寐得眠。能寐能眠又为大归根,大归根则得大静,静曰复命。故此 一过程,实为小静引大静也。诚如佛祖所云,生死乃呼吸间之事。既然生死是呼吸间的事,那么,把握生死何以不从呼吸开始呢?谚云:“君若识得呼吸事,生死海 中任游行。”信不诬也。

4烦则不当欲寐上面我们讲到,烦就是火不归根,就是火气上浮。而火气浮越了,烦了,就应该“不寐”,而不是“欲寐”。所以,前面讲的绝大多数条文, 都是把烦与不眠连在一起。烦为因,不眠为果。而在这里,心烦却与“但欲寐”连在一起。说明这是很反常的现象,不是一般的毛病。这个“心烦,但欲寐”既不是 一般的困倦,亦不是一般的失眠。以心烦者,真阳亡失而上越也;但欲寐者,心火虚衰,神明昏暗也。故而它是心肾将衰的一个信号,是少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用这个特点,就可以将它与上述的一般情况区别开来。

(2)渴而小便色白《伤寒论》中有许多讨论渴的条文,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渴多是伤津了,什么伤津呢?当然是热伤津。所以,连带地就会出现小便黄, 小便短赤。可是在上述的282条里,口渴却不是小便黄,而是小便色白。也就是又口渴小便又清长。为什么呢?“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所 以,这也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也是少阴病的一个特色。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的几篇,太阳篇里有没有讲口渴的?有。五苓散证就是讲口渴。如71条云:“若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所以,太阳病的口渴兼小便不利,兼脉浮。阳明有没有渴?更有渴。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就有口渴。而且这个 渴很厉害,要饮水数升,小便也一定短黄。少阳病里也有口渴,一个是小柴一胡一 汤的加减里有治口渴的;另外,就是147条的柴一胡一 桂枝干姜汤证也有口渴,这个口渴 也兼有小便不利。以上三阳病都有口渴,但各有各的兼证,各有各的机理。到了三阴病,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到太阴篇的时候就专门有一条条文谈到这个问题,如 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而到少阴病又开始讲口渴,故282条云:“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这就明确地与太阴病的自利区分开来了。到 了厥阴病,口渴更是成了它提纲条文的首证。因此,综观六经,只有太阴这一篇没有口渴,惟其不渴,这又成为太阴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现在临床 上的很多医生, 见到口渴就是花粉、麦冬一类的养阴生津药,这行不行呢?显然不行!如果这个渴是在阳明,那用养阴生津还算对证。如果是少阴的渴,你也用养阴生津,那就死定 了。这是我们从少阴口渴引出的一些问题,由这些问题,大家会不会有所感受呢?我想应该有所感受。少阴病提纲就讨论到这里。

三、少阴病时相

少阴病时相,即为少阴篇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所讨论的内容。子至寅就是子丑寅。一日之中,为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5点。一月之中,为初一到上弦的这7天半。一年之中,则为农历十一月至次年一月。以下从两方面来讨论少阴病时相。

1.子者复也

(1)七日来复三阴的欲解时与三阳的欲解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三阴中,每经欲解时的三个时辰有两个互为相重。如太阴的亥子丑中,子丑与少阴相重; 少阴的子丑寅中,丑寅与厥阴相重。故而在三阴欲解时的讨论中,开首的这一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太阴之于亥,少阴之于子,厥阴之于丑,皆具特别的意义。子 于十二消息卦正与复卦相应,复卦卦辞云:“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复者指的是阳气来复,阳气恢复之意。而这个阳气 的恢复需要七日的时间,故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为什么需要七日呢?我们只要将十二消息卦综合起来看就能明白。按照奇门遁甲的说法,十二消息卦共分 阴阳二局。其中复临泰大壮聎乾这六卦为阳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是一个阳在增长的过程;而姤遯否观剥坤这六卦为阴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为阴不断增长 的过程。一个阳局走完之后就到了阴局,阴局由姤始,若按每卦一天算,走完整个阴局正好是六天。阴局完结之后,继续往前走,就又重新回复到下一个阳局。阳局 由复卦始,由阴局到下一个新的阳局正好需要七天,这便是复卦卦辞所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其实,不仅是阳复,亦即由姤至复需七日;阴复,亦即由复至 姤,亦为七日。故七者,周而复始之数也。可见一周七日并非传自西方,《周易》里已经有这个周七之数。我们再回看六经传变,按《素问·热论》所云,伤寒一 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六日竟后,至七日又复太阳。故伤寒六经的传变,亦是七日来复。

(2)冬至一阳生复卦所在的月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就是冬至。复卦虽配十一月,但严格地说,必须要等到冬至节来临的时候,复气才正式启 动。所以,冬至的一阳,实际就是指的复卦的一阳。复卦的卦象是上坤下震,故曰地雷复。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至日就是指冬至 日。冬至为什么要闭关呢?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一阳初生的时候,正是阳气来复的时候,正是阳气归根的时候,正是阴阳转换的时候。这个来复、这个转换如果成功 了,下一个周期的循环就能很顺利的进行。如何保证上述过程能够成功呢?闭关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闭关也就是处静。通过闭关,杜绝一切烦劳之事,让机体在一 个很安静的环境里进行上述的转换、来复。其实,不但是冬至需要闭关,夏至也一样地需要闭关。故《后汉书、鲁恭传》云:“易五月姤用事,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 止者。”以五月乃夏至所居,姤卦启动之时也。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止者,即是“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故不但于冬至阴一交一 阳 时需闭关,于夏至阳一交一 阴时,亦需闭关。于此阴阳一交一 替之际,于此阴阳初生之时,皆需细心呵护。子午于一年为十一月和五月,于一日则子午时也。故子时亦有一阳 生,午时亦有一阴生。故子午之时亦需小闭关。午时怎么闭关呢?小事休息,或静坐,或小睡,皆为闭关之举。由是亦知,中国人的午休习惯可以上溯至周代。目下 有人遑论午休习惯无益于健康,是不知易者也。

(3)欲解要义子居正北,为水之所在,为体之所在。阳用为什么要归根呢?就是要归到这个体里面。阳归于体,方得休养生息。故子一交一 复以后,阳即得来 复,阳气即进入慢慢增长的阶段。少阴病为什么要欲解于子丑寅呢?因少阴病系阳气虚衰,阳不归根,以此病遇子丑寅,则正值阳气归根来复,阳渐增息的过程,何 得不愈?此为天道地道以助人道也。尤证“人禀天地之气而生”非虚语。少阴病很重要的一个方剂也是四逆汤,如太阴篇所述,其方以炙甘草为君,炙甘草气味甘 平,得土气最全,故其象坤也。干姜、附子辛一温一 辛热,颇得雷气,为臣使,其象震也。上君而下臣,上坤而下震,正好是地雷复。故知四逆汤一类,颇具复卦之象, 这便与少阴病的欲解时很好地对应起来了。此亦方时相应也。

2.欲解何以占三时以上我们重点地讨论了少阴病欲解时中的子,尽管子这一时对于少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但,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欲解时是由三时构成的 这个问题。欲解时为什么一定要由三时构成呢?这便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术数问题。三是一个什么数?它有什么特性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其生五,其气 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故知三而成气也。一年由四时组成,一时有几个月呢?三个月。故知三而成时。易之经卦,由三爻 组成,故知三而成卦。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三道俱乃为全,故知三而成道。《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知三而成物。前云时方合 一,时方统一。时遇三乃成,方亦然也。故亥子丑乃得北方,寅卯辰乃得东方巳午未乃得南方,申酉戌乃得西方。是知三而成方。为什么中医的走向最终是由单方发 展到复方呢?就是因为单味药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方,需多味药组合乃得构成全方为什么欲解时不是一个时,而一定要三个时呢?同样是这个道理。以一时不成方, 三时乃得成方。方成则气全,气全才有欲解之用。另外,有关三这个数,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三而成合。五行配地支,除了正行相配,即寅卯木,巳午火, 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之外,还有三合相配。怎么三合呢?即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申子辰合水这便又成就了一个三而成合,三而成行。三 合的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看五行的木火金水里都分别含一个辰、戌、丑未,———辰、戌、丑、未是什么呢?就是土!前面我们讨论五行的时候,曾谈到金木水火不 因土不能成;我们讨论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的时候,曾谈到四时的一交一 替没有土就不能成功,为什么呢?从这个三合里应该看得很清楚。三合的意义很多,比如我们临 床 辨证辨出了水虚或火虚,可是这个水火却补不进去。或者一补水,就有碍脾胃,一补火就口舌生疮。为什么呢?很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时机。如果我们 在三合的时候补,比如在申子辰的时候补水,在寅午戌的时候补火,以此类推,在亥卯未的时候补木,在巳酉丑的时候补金,我想没有补不进的。少阴的时相问题就 讨论到这里。

四、对ad病的思考

ad病也叫阿尔茨海默病,亦即我们现在一习一 称的老年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它的英文简称就是ad。ad病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 一,在北美及澳大利亚,6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6.6%~15.8%。过去认为,中国ad病的患病率远不如西方高,但九五期间的一项攻关课题显示,中国ad 病的发率与西方已经没有什么差别。该项调查显示,北京市6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7.3%,且每隔5年的年龄段,ad病患病率增长约1倍。如70岁为 5.3%,75岁为11.9%,80岁则为22%。据2000年11月6日的《健康报》报道,截至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按8000万计,则ad 病患者已达500余万。现代医学认为,ad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脑功能逐渐衰退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有效的能够治疗和阻断这一疾病的方法。所以,一旦 患上这个疾病,那就无疑只有等待其逐渐衰竭,直至死亡。21世纪,是中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世纪,同时也是老龄化的世纪。由于城镇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 今后家庭必定会面临两个青年四个老人的格局。如果其中一个老人患上ad病,那这个家庭的境况就够呛。所以,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迫切需要我们 医界同仁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医,我们怎么看这个ad病?ad病有没有治好的可能?对这个问题我是比较乐观的。其实ad病,我们如从六经的层面去思考它,它 就是一个少阴病。ad病的早期是由记忆障碍开始的,并逐渐发展到神志障碍。记忆的问题我们前面曾经谈到过,它实际就是心肾的问题。记为贮藏过程,这个过程 与肾的主蛰、封藏相应,故记的过程系由肾所主。忆则为提取过程,这个过程与夏日之释放相应,故忆的过程实由心所主。因此,记忆的障碍实际就是心肾的障碍, 就是少阴的障碍。而神志的障碍则更与少阴心肾相关,以心藏神,肾藏志也。少阴病的病机是:脉微细,但欲寐。寐的问题我们前面从寤寐的角度谈,这只是一个方 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即如《康熙》所言:“寐之言迷也,不明之意。”老年性痴呆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实际上就是一个迷而不明的状况。否则,怎么会连亲生儿女的 名字也不知道,连居住了几十年的家也记不住呢?既然老年性痴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寐”的状态,那它当然就应该从少阴病去考虑。少阴病固然危重,但也还是有 回转之机,救逆之法。因此,从少阴的层面去论治ad病,应该大有文章可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