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冰点的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虚心未必总是好的(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如果你对他以及他的宏观经济学不感兴趣的话,大可不必看下面的这些东西,因为宏观经济学所研究仅限于纯粹的国民经济等问题,与我们的个人选择决策的思考方式并无太大的关系。不过你有心看完这些简单的介绍的话,附庸风雅、高谈阔论时,也可以有点东西说说,肚子有点墨水才能侃侃而谈,去吸引你想要的某些人的目光啊,哈哈!

约翰?凯恩斯,(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父亲是剑桥大学的教授,母亲曾担任剑桥市的市长。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1936年,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出版,创立了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部经济学巨著。他在政坛、商界、学术界都成绩斐然,他曾担任英国财政部长、英国首席谈判代表等高官,为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的经济复苏、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建立作了巨大的贡献,包括现在的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他的另一句名言就是,“政客都是经济学家的奴隶”。他也拥有自己的金融公司,非常成功的金融投资家,据说30岁左右已是亿万富翁了。

凯恩斯在《论货币改革》(tract on monetary reform)中论述了英国货币制度的改革。把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看作一种稳定价格、控制通货膨胀的手段。有些人认为凯恩斯主张牺牲长期经济绩效来获取短期利益,其实他的意思是与其等通货膨胀在遥远的将来自己解决,还不如采取经济政策现在就使它得到改善。对此他在书中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在长期里,我们都死了!”。

以凯恩斯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与我们这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中所阐述的个人选择的思考方式是有一定不同的。

经济学自凯恩斯之后被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一个则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各种选择决策的分析方法和市场的经济活动的互相关系;而宏观经济学则着重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如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总量、投资总量、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财政收支、货币供应等变量的运行规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不管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达到各种理想目标的最佳组合的一门社会科学。只是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多的是根据可观测的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消费函数表示为消费总水平依赖于可支配收入的总量,投资函数表示为投资总量水平取决于利息率、国民收入总量等等。所有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经济系统里可观测得变量,而且其模型的特点多为归纳法。正因为如此,,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社会经济变量既多又繁杂。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滞胀”现象,导致凯恩斯主义理论失宠,随后以货币主义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占据统治地位,新凯恩斯主义也随之发展起来,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等也各有一席之地。因此当今宏观经济学本身就是学派纷争,各个不同的学派之间的很多观点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所以你指望经济学家告诉你一个对于关于未来国民经济、国际金融、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走向的统一观点和看法,那是不可能的。很多问题上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的预测观点可谓是南辕北辙,预测的准确性也常常是媒体嘲笑的对象,呵呵!

所以现在宏观经济学还属于群雄逐鹿的年代,学派之多,模型之多,观点之纷繁也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大学时曾副修了两年物理,我的一个物理老师就曾经这样跟我们说过,如果你的一个理论模型可以解释50种以上的问题,你就可以拿诺贝尔奖了,如果你的理论模型只能解释一个特例问题,那么基本上这个模型是比较糟糕的,是不是属于垃圾还有待鉴定。所以现在宏观经济学的模型纷杂并非是一件好事啊,恰恰说明每一个模型的解释力都相当的有限。看看物理里的电磁学,整个电磁学的核心不过就是四个麦克斯韦方程式而已。狭义相对论也不过是两个条件,三个推论而已。这才是模型之美啊!不过这也好,给了媒体炒作不同经济学家间的观点冲突提供了新闻素材!

而微观经济学则不同,它有非凡的逻辑严密性,模型也具有必然的逻辑连贯性,一旦融会贯通之后,就不会再忘记了。而且它的乐趣就在于,它不仅可以分析经济问题,更可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是一套非常好的思考工具。正因为微观的这种特点,它凭借着这一强大的分析工具为经济学的开拓疆土起了不朽的功勋。现在社会科学内,几乎已经鲜见没有经济学涉足的领域了,也使经济学的基本思考方式成为个人选择决策的三大最基本的思考方式之一,而且是人类社会利益主体选择的理性主义巅峰之作。

当然当今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是有些矛盾隔阂的,学术上称为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也就是宏观理论不能用微观来解释,反之微观现象也不能用宏观来解释。要把两者统一起来也是一件颇费周折的事情,哪位仁兄有兴趣去搞定它吧,那么n年以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你的了,呵呵!这让我想起了物理学里的两个支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之间也有些矛盾过节不能调和。爱因斯坦在世时,两帮人就吵得不可开交,当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上帝是不相信赌博的!”,用来批评量子学派把概率论引入物理,因为爱因斯坦认为物理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怎么可以像赌博一样不确定的来研究其量子几率呢!而那帮量子派的年轻人则说爱因斯坦是老古董,老顽固,两家人老死不相往来,呵呵!搞得当今理论物理学家的最大难题就是把这两大理论体系融合在一起,这可是让所有当今理论物理学家伤透了脑筋,甚至有人戏称为,那是22世纪的难题不小心掉进了20世纪,呵呵!

但是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上爱因斯坦是因为他在量子力学上光电效应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并非相对论,对于某些评委而言,相对论太先进太冒险了。科技史学界戏称,那帮诺贝尔评委们拿了一样不起眼的小东西来给爱因斯坦颁奖。是啊,1905年,一个年仅26岁的伯尔尼专利局默默无名的小小职员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每篇论文都足以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一篇是关于狭义相对论的,一篇就是光电效应的。此后,在相对论派与量子派之间的争吵中,爱因斯坦也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从而推动了量子场论的发展和更加完善,其中有些观点直到近些年才通过更先进的实验得到证实。而且爱因斯坦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特例,牛顿是在伽利略这个巨人肩膀上总结出了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也只是把前人的电磁学思想数学化后提出麦克斯韦四个方程式,量子场论也是由波尔、海森堡等人你一篇我一篇的发展起来的,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是完全依靠自己构架出了一整套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这在整个科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