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冰点的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交一个网友与交50个网友的差异(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其实,规模报酬递增的思想在我们生活中,自己的“选择”中会时常的碰到。比如,你要去香港买ibm笔记本,还要买lanc?me的化妆品,你肯定不会愚蠢到分两次去香港分别买两样东西,你肯定会一次去的时候,两样都买回来,这就是一个规模效应啊,降低了每买一样东西的边际成本啊。知道这种边际变化有什么好处呢,据个实在点的例子吧!

如果你是一个航空公司的ceo,你会如何考虑一个航空公司决定对等待退票的乘客收取多高的机票价格呢?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一次飞行的成本是1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0万元除以200,即500元。有人会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元。

可是事实上,并不会如此,看看那些在国家三令五申严格控制打折票的禁令下,依然有好多航空公司会间接的给予乘客暗扣暗折,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

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而已。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类似的还有电影院、看现场足球等等到了开场半个小时后,票价就会明显下降,也是这个道理,我想你肯定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去捞便宜了吧,呵呵,,人之常情!

可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只要做这么一件事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理性而聪明的我们就应该去做,反之就不能去做,理论上最佳的最大化利润公式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能你会很好奇,觉得奇怪,为什么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最大化利润呢?不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才有赚头吗?

呵呵!如果你学过点数学微积分的话,就会很容易明白的,一阶导数为零嘛,极值求解的最基本方法,自然就能得出这个结论,但我相信这里读者中可能绝大多数没有学过微积分,所以我通俗的说明一下,而且我也觉得任何数学模型在现实中的运用都应该可以用现实中的意义来解释的,否则这个数学应用就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所以你就会像那个航空公司一样去做,增加自己的收益,但是我们知道啊,前面我们不是说过吗,再香的饭都会吃的撑死嘛,就是边际收益递减定律啊,所以,如果我们一直连续的去做这件事情的话,总会到边际收益下降到和边际成本一样的时候的,甚至是边际成本反而超过了边际收益那种肯定亏本的境地。比如,那个航空公司最多只有10个剩余空座位,它可以在起飞前以300元的折扣价格卖给等候登机的乘客,但等到10个空座位都坐满了呢?

航空公司如果再要增加一个乘客的话,边际成本就不是一包花生米和一瓶饮料这么简单了,因为没有座位了,为了飞行安全,不可能让新增加的乘客没有座位而站着,那是非常危险的,任何一个国家的航空主管部门都不会允许的,所以只能新开一家飞机去送这个乘客了,那岂不是变成了私人专机了,这个边际成本太高了,远远超过了那个乘客支付的300元机票的边际收益了,所以航空公司肯定不会做!

现在可以明白了,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正好10个空位被10个等候的乘客坐满,多一个都不欢迎,呵呵!事实上这个飞机座位正好坐满并不是严格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且真实社会中也很少出现正好是相等的情况,因为真实世界的多数事情的发生都是离散的,就是一个一个出现的,就像乘客只能一个一个出现,不可能出现半个乘客吧。而数学上的最优模型则都是认为连续的,数学嘛,它又不必管这个人是一个人呢,还是半个人呢,甚至几分之几个人都可以,想想把人都大卸八块了,这个就没人权了呀,对不?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对于我们个人的“选择”而言,往往是更多的领悟其中的思想,而并不需要真正的精确的去计算那些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我们又不是计算机,我们是人啊,对于我们个体而言,这种边际成本啊,边际收益啊,都只需要一个大概的衡量而已,这就是“模糊”论呀,现在什么“模糊电饭锅”、“模糊洗衣机”……都是这个意思,“模糊”可是意味着“智能”哦,呵呵!

幽默点评:

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本很繁琐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效率的提高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但交友这种维系情感的东西也如此规模化的廉价生产,那我们所能获得情感所得自然也会相应的下降……

不要只光顾着看mm,看看她拿着的杯子

你看到拿一个杯子与与拿两个杯子的差别了吗?

拿一个杯子也要走一趟,拿两个杯子也要走一趟,还不如一次拿两个杯子,这就是拿一个杯子和拿两个杯子的区别了呀!

这就是规模效应,记住了?

巧克力茶罐

画家:让·艾特尼·利奥塔生于瑞士(1702-1789)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在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中说道: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例如,假设一位朋友请教你,他应该在学校上多少年学。如果你给他用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他会抱怨这种比较无助于他的决策。你的朋友很对能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并要决定是否再多上一两年学。为了做出这种决策,他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通过比较这种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他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