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好父母 好孩子

写在前面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生活富足的孩子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还有6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这就是国情。

责任感正是从了解国情开始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实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

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再去重复我们的实践,正像我们自己,不可能去重复我们父辈的实践一样。

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用我们的思维去看待世界,因为他们有他们生长的环境,他们有他们走过的路。

以“找朋友、交朋友、看朋友”为主要内容的“手拉手”互助活动,自199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发起,几年来,一直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广大少年儿童交朋友的需求。

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城市的与农村的小朋友、生活较为富裕地区的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健全的与有残疾的小朋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通过“写信、寄书、赠报、走访”等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实践,结交成为好朋友。1994年,全国城乡孩子中,结成“手拉手好朋友”一百万对,1995年达到了一千万对,1996年达到一千五百万对!

香港《镜报》以《中国培养少年儿童的创举》为题,高度评价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认为“在少年儿童中坚持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无论对于少年儿童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民族未来一代的塑造,都是意味深长的”。

“手拉手”互助活动,还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因为它适应了孩子们成长的规律,满足了这代孩子求友的需求。

少年期,正是一个人从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些“想成为大人”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从小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不会有责任感的。在与同龄的“手拉手好朋友”交往的实践中,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他们自己写信寄给远方的朋友,,收到回音,便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得到了一种人的尊重,这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是难以得到的。因此,他们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那么,“手拉手找朋友”究竟让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呢?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