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这10年,要做哪些准备?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一个球员要融入一个整体,光靠在场上是不够的。语言不通,无法和教练、队友沟通,球肯定没法踢好。

——张效瑞

笔者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在一家三星级酒店工作,做后勤部主管。

对业务,他纯熟精练,能力自然没得说;对工作,他也认真负

责,而且当时正20来岁,年富力强,所以酒店的老板对他信任有加,多年来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工资待遇自然不薄。

但这位朋友有一个缺陷:不会说普通话,而且方言太重。每当酒店高层开会时,他那夹生的普通话,总让各位领导似懂非懂、不知所云。

每次给老板打电话,他开口第一句话就让老板哭笑不得。原来,老板姓廖,酒店里上下员工都称他“廖总”,这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习惯尊称罢了。但是,堂堂的 “廖总”在这位朋友的嘴里,一咬舌头就变成了“廖种”,或者“尿肿”。反正,谁听着都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浑身上下哪儿都不舒服,更何况是老板了。

要是普通一个职员也就罢了,但对于他这个主管级的领导,这就成了致命的缺点。老板对他的业务能力一点都不怀疑,但每每想他那一声声不敢恭维的“尿种”,总 是不得不把提拔他的念头又按了下去。不会说普通话,对他来讲,虽是无心之过,却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因为这个无法逾越的坎儿,他的升迁自然成了遥遥无期的事 情。

多年后的今天,这位老兄依然趴在后勤部主管的位置上,既没升也没降。眼看着别人都从他的手下变成了他的上司,他是干着急没办法。如今他已年近四十,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倍增,想换工作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只好继续趴在这里,说不定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不会说普通话,并不会影响我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但一定会影响我们的交际和沟通,进而严重制约我们的发展和前途。

身处这个开放的世界、交流的时代,语言是我们最基本的沟通工具。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工具,我们就很难融入各种各样的圈子,甚至我们的生存都要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话已经成为在国内比较通用的语言。作为20几岁的年轻人,能够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已经成为进入社会的最起码要求。如果我们只会说 地方话,而地方话又正好是艰涩难懂的方言,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下定决心,学说普通话。这是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所必备的生存工具。

当然,如果我们确定了自己将来生存和发展的城市,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所在城市当地的方言。因为在一个城市里,如果我们连一句话都听不清楚,讲不明白,那么还谈何生存?谈何发展?

入乡随俗,要想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下去,真正地融入这个城市,我们就必须掌握这个城市的语言。这是我们进入一个城市、一个生存的圈子基本必备的条件。否则, 即使我们能够勉强挤进一个城市,也很难有什么大的发展。1941年初,为了逃避日军的侵略战火,李嘉诚随家人辗转来到香港。面对生存的现实,父亲李云经开 始要求他首先“学做香港人”。而要做一个香港人,就必须首先学会香港的主流语言。

在香港,大众语言是广州话,属粤方言,而李嘉诚只会讲潮汕话,属闽南方言,彼此互不相通。显而易见,如果一个人在香港不会说广州话,将寸步难行。而当时的 香港还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官方语言是英语,这也是香港上层社会的一种重要交流工具。要想在香港有长足的发展,李嘉诚必须攻克广州话和英语这两种语言。

从此,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好问,苦练不止。因为年少聪颖,没多久他就会讲一口流利的广州话了。这使他在以后的推销 生涯和创业过程中得心应手、受益匪浅。试想如果他不懂广州话,不要说在商场上游刃有余、自由驰骋,就连生存都很困难,更不必说赚钱了。

为了学英语,李嘉诚吃了不少苦头。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他边走边背单词。夜深人静之时,他怕影响家人的休息,独自跑到屋外的路灯下读英语。天刚亮,他就赶紧起床,拿起书来诵读英文。

父亲去世后,李嘉诚不得不中途辍学,四处打工。他先到茶楼打工,后到中南公司当学徒。在每天0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李嘉诚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仍然坚持学习英语,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学习,李嘉诚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在以后数十年的商场搏击中,英语也为他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财富。

在创业之初的关键时刻,李嘉诚正是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直接与外商接洽,谈妥了一笔笔订单,使塑胶厂在短期内迅速摆脱困境,获得迅猛地发展。

李嘉诚事业的第一次起飞,正缘于他对英语的熟练掌握。那时,他已经可以轻松地阅读纯英文版的杂志。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英文版《塑胶》杂志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在意大利,有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正在欧美市场迅速走俏。

他当机立断,决定经营塑料花。通过经营塑料花生意,李嘉诚以“塑料花大王”誉满香江,为自己打造未来的商业王国攫取了第一桶金。

至于后来李嘉诚一步步把自己的事业扩展到世界各地,就更离不开英语了。即使今天,年逾古稀的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仍然表示:“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 习英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加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已经成为新型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在某些地方,甚至有人已经提出了“不懂英语,就等于一个文盲”的 口号。

话说得有些绝对,但在各个高校,英语四级和六级已经成为所有非外语专业学生都要面对的一关,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在大多数学校里,如果你没有拿到四级英语证书,你将拿不到学位证书或者毕业证书。

在当前,如果有一个六级英语证书,我们找起工作来可能要顺利一些。如果我们还希望再往高处发展,比如打算出国的话,良好的外语基础更是必不可少的硬性要求。

至于学习外语的诀窍,专业的书籍里面有不少的介绍。

首要一条,就是要肯吃苦,即使语感极佳的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也必须下一番苦工夫,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

学习语言,是人生的基础性工程,即使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努力克服,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多看原版电影、多听原版磁0带、多读原版书籍,多与专业人士交流,哪怕只是简单的聊天儿,也会对提高我们的语感有极大帮助。总之,多练习,敢说话,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学好外语的。

对于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我们有志于长远的发展,同时又发觉自己在语言方面还欠缺许多,我们就必须尽早开始行动了。

毕竟,一个人的年龄越大,学习语言的能力就越低。

当然,我们学习语言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所侧重,量力而行。

如果我们将来从事的业务,对于英语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我们也大可不必每天去抱着词典背单词,我们可以把精力用在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与自己业务紧密相关的语种学习。

但是,最起码我们要会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够准确地表达。否则的话,我们一张嘴就是满口叽里呱啦的方言,别人听不懂不要紧,我们办不成事才是要命的。慢慢地,我们就成了“外星人”、“孤家寡人”,谁还愿意与我们交流呢?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