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2.8. 别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家人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2.8. 别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家人

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妹妹。

她喜欢一个人在家悠闲地画画、看书,远胜过外出与许多人交流,算是满怕生、低调的人。她从小就是我整理研究的绝佳目标,也可说是最大的受害者。

总之,学生时代的我都把重点放在“丢东西”上,但也还是有一些东西就是丢不掉。譬如说怎么看尺寸都不合、却还是很喜欢的衣服。即使我不死心地在镜子前一再试穿,很遗憾就是不适合。但这是爸一妈一才刚买给我的衣服,丢掉实在于心不安,所以始终没办法丢掉。

这时,我的绝招就是“全都送给妹妹整理法”。虽说是送,但其实也没有细心包装,只是拿着没办法丢掉的衣服走进妹妹房间,把正躺在床上看书的她手里的书拿起 来,问她:“喂,这件衣服妳要吗?如果妳要就给妳。”妹妹突然被我这么一说,一时还摸不着头绪,我就接着连珠炮似地说:“这还很新,款式也好看,如果你不要, 那我就丢掉啰?没关系吗?”不知爲何,我总是用语带威胁的说话方式一逼一她做出决定。被我这么一说,为人随和的妹妹也只好回答:“好啦!我收下就是了。”

由于这样的对话频繁出现,所以妹妹就算不常去购物,她的衣橱里也永远呈现爆满的状态。结果,我给妹妹的衣服,有的她当然也是会穿,但很多衣服从此就再也没看过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一直“送”衣服给妹妹。毕竟衣服本身也不差,而且衣服应该是愈多愈开心啊......

然而,直到我开始从事整理顾问的工作后,才终于发现这样的想法完全是个误会。

那是发生在我协助客户k小一姐(二 十多岁)一起整理衣服的时候。k小一姐在化妆品公司上班,住在老家。看着正在拚命挑选衣服的k小一姐,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她的衣服量大概就是装满一个稍大的衣柜,算是平均水准,但留下来的衣服却出奇地少。对于“是否心动”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多都是“不心动”。“那么任务结束。谢谢!”我话一说完,她脸上就露出一种松了一 口气的表情,然后把那些衣服丢掉。

当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她的衣服大多以t恤等休闲装扮为中心,但回答“不心动”的衣服,则大多是紧身裙或深v连身洋装等,风格迥然不同。我觉得有点不放心,,一问之下,她才说:“那全都是姐姐给我的衣服。”而且当全部的衣服选择完毕后,k小一姐不禁嘟嚷:“原来我一直都被这些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围绕着啊丨.”

最后发现,k小一姐所拥有的衣服有三成以上都是姐姐给的旧衣服,其中真正觉得心动留下的,只有少数几件而已。换句话说,其他几乎都因爲是姐姐给的,迫于无奈才穿,但若说自己喜不喜欢,答案却是否定的。我觉得这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事。

这样的状况不只发生在k小一姐身上。其实身为妹妹的人,与不是妹妹的人相比,前者丢掉衣服的量是绝对一性一的多。我认爲这与她们从小就习惯接收比自己年长者的旧衣物有关。

理由有二。第一,很明显地,她们会囤积太多因为是家人赠送而没办法丢的衣服。另一个则是,由于自己心动的基准还没确定,所以犹豫不决的衣服变多。因为有旧衣可以接收,不愁没有衣服穿,所以买衣服的机会变少,于是也难以培养出用自己心动的感觉来选择的能力。

我觉得旧衣服再利用的习惯本身很有意义。既节省,而且自己没办法有效运用的东西,身边的人却能乐意珍惜、一爱一用,再也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了。但若是因为自己丢不掉这种理由就轻易地送给家人,就値得商榷。而“送给一妈一妈一”“送给女儿”也同样应该禁止。

相信我妹妹也一样,就算没有说出口,但收下那些衣服时,心里肯定也不是滋味。我做的事,不过是表面上装作好意,实际上是把丢掉自己东西的罪恶感推到别人身上而已。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很过分。

当你想把不要的衣服给别人时,请不要用“来,给你”这种无条件的方式,也不要用“你不要的话我要丢啰!”的方式威胁对方,而是要先问对方想要什么类型的衣服,只给对方看符合条件的衣服。或是附加一些条件,譬如“如果有你就算花钱都相心买的东西,就请拿去”,再转让给对方,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们必须体贴一点,不要让他人承担多余的东西。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