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对联故事

告读者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我们的对联故事就讲到这里。少年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对对联有了些兴 趣?希望你们不单能知道一些对联故事,了解一些对联知识,最好还能试着 作一作。

这样有不少好处。一不逢年过节,或是碰上喜事丧事,都能用得着。二 是对联挺讲究文学性,讲究遣词造句、对仗用典,常作对联,能提高自己的 文学水平。三是对联都得用毛笔写,这也能“逼”着自个儿好好练练字。四 是可以作些自勉联,贴在自己屋里,来激励鞭策自己。可以说,作对联是一 举多得。

那么,对联应当怎么编写呐? 第一,得有针对性。看看是为节日写的,还是为人物、景物写的?假如是为人物写的,那还得看看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要写赠联、喜联、 寿联,还是挽联?这就得对写的人要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我们前边讲的故事 中的对联,象赞颂岳飞、郑成功、秋瑾这些英雄的,还有讽刺、痛斥秦桧、 魏忠贤、慈禧、袁世凯这些历史罪人的,都很有针对性。这样的对联就很有 现实意义,有价值。其他象写节日联、风景联,也应该有针对性。

第二,得有新意。不能老用那些“老掉牙”的话和那些俗套子,或者把标语口号也写上去。对联尽量要有新的角度、新的体会。 第三,要注意对联的特点,不能违反写对联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这么几点:

1.上下联的字数要完全相等。象第 150 中的“袁世凯千古”对“中国人 民万岁”,为的是造成特殊的效果,是极个别的。

2.上下联要对仗。词类要对仗。比如:

两个 生产 能手;

(数量词)(动词)(名词) 一对 劳动 夫妻。

(数量词)(动词)(名词)

上下句的结构要相同。比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下两联按词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

声调顶好也能对仗。平声字[第一、二声] 对仄声字[第三、四声]。 上联末尾的那个字应该是仄声字,下联末尾的那个字应该是平声字。比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上下两联的字不要重复,两联的意思也不能完全一样。有的对联 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个别字在上下两联的同一位置上重复,这是例外。 第五,上下联的意思,应该有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

另外,有不少对联还带有横批,开头已经讲了。横批是全联的总结或者 提示,应该是点睛之笔,不要随便就写上一个。应该仔细琢磨对联的内容, 配上恰当的横批。

这本书的最后,有一些关于对联的练习,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试着作一 下。

最后,再说说对联的贴法。按照习惯,上联应该贴在右侧,下联应该贴 在左侧。横批贴在上边。千万不要贴反。比如(贴法见图):

和风一拂千山绿; 南燕双飞万户春。

横批是:

大地回春

对于这本书,商务印书馆编审、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刘叶秋先生,在百忙 之中,写了序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热情地题写了 书名;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常江同志,认真仔细地审阅了书稿,提出了很多 好意见。还有,本书的责任编辑雪岗同志,给予作者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 这里,我要向以上同志表示深深的谢意!希望少年朋友们,还有大读者朋友 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九八五年六月八日 作者于北京实靡居。 一九八六年二月改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