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名城名楼故事

星沙"飞仙桥"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说起楚南名城长沙之名的来历,还有一番学问呢。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认为,地理和星图是相配的,即所谓"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城"。楚地在星象中相当于轸星的分野,而轸星旁边有一颗小而亮的星叫做长沙。左人认为长沙城就与这颗小星相配,"长沙"一名就是这么取来的。因为这个名称来自星象,因此人们又把长沙雅称为"星沙"。

长沙是一座景色优美的城市,湘江绕城北去,岳麓山隔江相望。城内有天心阁、白沙井、开福寺、碧浪湖等名胜。平阔的湘江之中又有著名的桔子洲,这个数里长的江心岛上桔树成林。每年秋季,桔林中黄澄澄的桔子挂满了树枝,香气诱人。过了湘江,城西有著名的岳麓山风景区。只见绿树丛中,崇阔飞檐,台宇朗然,那就是著名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书院的背后,沿山径拾级而上,可以看到爱晚亭、舍利塔、麓山古寺、白鹤泉、蟒蛇洞、云麓宫等古迹名胜。旅客们来到长沙,可以于秋冬时节在蜿蜒山径之中,拾遍山红叶,看层林尽染;也可以泛舟湘江,望辽阔楚天,于月色溶溶的三五之夜,沐洞庭之秋风。

所以,长沙这个地方钟三湘之灵秀,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正如岳麓书院的门联所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块地方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远的如汉代文人贾谊,就在长沙写下了《吊屈原赋》、《鹏鸟赋》等名篇。晋代的政治家陶侃也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政绩。自宋代以后,岳麓书院创立,朱熹、张栻等大理学家都来此讲学,三湘弟子从此询学成风。到了近代,名人出得更多。曾国藩、左宗棠、蔡锷、黄兴等,文治武功,蜚声神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在这里读书求知,抒写了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长沙》。

这些历史名人不仅留下了许多赞美长沙的诗文,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陶侃射蟒"就是其中之一。一在岳麓山禹王碑下面的幽谷之中有一个洞,叫蟒蛇洞。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曾把一条兴风作浪、殃及百姓的大蟒降服了,关在这个洞中,还用那块具有神力的禹王碑镇压着,使大蟒无法出洞作害。可是年深日久之后,神碑失去了神威,无法再约束妖蟒。于是,妖蟒逃了出来,开始伤害上山敬香的男女百姓。

后来,这条妖蟒变了妖法。它在晚上把舌头吐出来,化成一座长桥,从蟒蛇洞口直架到对河的白鹤观。又把两只蛇眼瞪得大大的,像两只大灯笼。再呼呼地吹气,化成飘渺的白雾,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音乐。长沙城的百姓看到这个情景,还以为天上搭下来的"仙桥",引渡凡人登仙,有些想成仙的人们就走上了这座"仙桥"。那大蟒一见有人来了,就开始吸气,"仙桥"上的人顿时就飘飘地"飞"了起来,直"飞"进蟒蛇的肚子里。而旁观的百姓还以为这些人已经"飞升上天"了呢。于是就有更多的人走上这座"仙桥"。

有人把这事告诉了陶侃。陶侃感到不对,立即登上高台观看。果然如人们所说,只见一座桥从对河远远地伸过来,仙乐袅袅,两盏天灯闪闪烁烁。陶侃心想这一定是妖精作祟,就弯弓搭箭,朝两盏天灯射了过去。只听"嗖"的一声,天灯灭了,仙桥也无影无踪。天空中滴下了点点血迹。陶侃带人循血迹找去,发现一条大蟒被射死在洞中。

城里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感激陶侃。为了纪念他为民除害,就将他射箭的高台称为"射箭台"。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