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教育故事

哲学之王的气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黑格尔(公元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倾其一生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论的哲学体系,系统地阐述了唯心论辩证法。

1820年,黑格尔年逾半百,在柏林大学任哲学教授。此时的他,业已成为德国哲学界的执牛耳者,不仅是蜚声哲坛的哲学之王,其哲学还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声誉之隆掩盖住了同时代的其他所有德国哲学家。

此时,在紫丁香盛开的柏林大学校园内,德高望重的黑格尔却受到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充满进攻一性一的挑战,这个年轻人便是狂傲不驯的叔本华。叔本华刚刚获得在柏林大学任教的资格,便紧锣密鼓地欲与一代哲王试比高低。他声言自己最瞧不起的人就是黑格尔,有失风度地讥刺挖苦说,“像黑格尔这样的人进入哲学家的行列,是哲学界的耻辱与不幸”、“黑格尔的哲学有1/4是陈词滥调,3/4是胡说八道”。对叔本华这种蔑视名人,且咄咄相一逼一的进攻态势,柏林大学并未进行干涉,叔本华进而得以与黑格尔一争短长。他提出自己要和黑格尔在同一时间授课,拉开同台打擂,争夺听课学生,一举击垮黑格尔的架式。叔本华的作法,自然遭到一些人的异议与反对。但是黑格尔却不因为叔本华攻击自己而刁难他,且以磊落博大的胸怀给对方发表自己言论的一席之地。当时在柏林大学哲学讲坛上授课是黑格尔签字认可的,他便一视同仁地在叔本华的讲课议定书上签字,允许叔本华与自己同台对擂,去宣讲什么“黑格尔的哲学使整个德国知识界的心灵和大脑腐败”的观点。

叔本华的讲座每星期5次,每次1个小时。与此同时,黑格尔在另一个讲坛上讲授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没有多久,年轻的叔本华就再也讲不下去了,因为黑格尔的课堂上坐满了学生,而叔本华的面前最后只剩下3个学生。无奈之下,叔本华只好偃旗息鼓,悄悄溜出柏林大学。

当然30多年之后,在学术上历尽坎坷的叔本华终于撼动德国哲坛而一举成名。1820年两位哲人在柏林大学的这段特殊的经历中,人们固然感佩叔本华的斗士一精一神,然而黑格尔身为哲学之王的宽宏大度,尤让后人赞叹不已。

【大视角】

与人一席之地,非但无所损减,反而无限壮大了自我的时空。因此包容一切之后,一切也便内化于无形之中。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