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日子(倪萍)

《牵挂》后序——爱的日子在临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西北风,今儿刮,明儿刮,后儿还刮,一直刮到下个星期六……”。就是这则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不足5分钟的一精一彩幽默小段《天气预报》,让北京的央视名主持倪萍与一江一 西临川市华东地质学院(今为东华理工大学)的5岁绝症盲童小海风演绎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母子”情缘。

1996年3月15日,一江一 西日报刊出题为《小海风———倪萍阿姨的电话》一稿,介绍了倪萍阿姨真情关爱绝症盲童小海风的事迹。迄今,7年即将过去,在这期间,倪萍阿姨是否还牵挂着小海风?小海风一家的近况如何?

2003年2月11日,顶着刺骨的寒风,记者走进了小海风家。

追忆起多年来倪萍对他们一家的深切关怀,徐东玺夫妇激动万分。他们满怀感激地说:“倪萍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关心,才使我们家一步一步走出逆境,步入一温一 馨……”

头枕着倪萍阿姨的那份一温一 馨,小海风静静地离开了

1997年3月1日,又一次收到倪萍阿姨从北京寄来的玩具录音机和变形金刚等,小海风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是倪萍阿姨买的玩具,小海风格外喜欢,玩起来特别小心,生怕碰坏。

倪萍时常惦记着小海风,,隔三差五会给孩子打电话,只要能让孩子高兴的,她都尽量去满足孩子。或许是倪萍阿姨预料到了孩子病情的严重,为此,倪萍阿姨还特别把她的联系方式给了徐东玺夫妇,叮嘱他们孩子有什么事或家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给她去电话。

徐东玺夫妇在拿到倪萍的联系方式那一刻起,便开始认真地教育起孩子:“倪萍阿姨很忙,要录制节目,不要轻易打扰倪萍阿姨。”并且反问孩子:如果倪萍阿姨正在用家乡话录制“天气预报”,你这时打电话过去,那全国的小朋友谁还能听到倪萍阿姨一精一彩的“天气预报”呢?

自此以后,小海风及父母亲谁也没有拨打过倪萍家及其办公室的电话,即便是小海风在生命终止的最后一刻。

1997年深秋的一天,小海风家的电话里又传来了倪萍阿姨的声音,此时孩子的眼睛已经完全失明了。

“倪萍阿姨,我听见你在‘综艺大观’上说话了。等眼睛有一天好了,我又可以看见你了,听见你比看见你好。”

听到小海风不能看见东西了,倪萍阿姨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倪萍阿姨,你在哭吗?”倪萍阿姨定了定神:“倪萍阿姨不哭。阿姨不也是只能听见你说话吗?我觉得听你比看你好。”

“不好,不好,不好。”倪萍阿姨想安慰孩子,孩子的倔强和任性,令在电话旁的父母茫然无措。

两年多了,小海风一直在病痛中挣扎着。此前徐东玺夫妇不知曾经访问过多少大医院及名医名家,查阅过多少医学资料,但他们诊断的结果都如出一辙:视网膜母性细胞瘤。倪萍阿姨也曾为小海风的病情专门到北京同仁医院找大夫咨询:“双眼视网膜母性细胞瘤在我们国家是一万二千分之一的发病率,而这其中只有万分之一的是无法治疗的恶性瘤。小海风得的这种病是极少见的。”倪萍还特别追问大夫,结果会怎么样。大夫语气异常沉重地说:“即使手术摘除了双眼,恶性毒瘤也会扩散,这实际上就是癌!”

1997年春节,倪萍阿姨在最繁忙时,也没有忘记给孩子打来电话问候。“小海风,你今年几岁了?”“90年生的,你自个算吧。”语气自信得像个大人,令在一旁的父亲非常着急,并不时地告诫孩子,跟倪萍阿姨打电话要注意礼貌。

“你每天都干嘛?”“打扑克。”“看不见怎么打?”“姐姐告诉我手里拿的牌是几,我就记在心里,我还会下象棋,用手摸字,一摸就对了。”

“你真聪明,小海风。”……每一次跟倪萍阿姨打完电话,小海风的喜悦溢于言表,对父母的追问,小海风也显得有些“飘”。

1998年2月初,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小海风的全身。徐东玺说,孩子在病重期间,梦里有时会操着山东口音念着倪萍阿姨教的那几句“天气预报”;清醒时,他要求爸爸妈妈把倪萍阿姨送的玩具放在他的身边,就是在最后弥留之际,小海风还生怕别人损坏他那心爱的玩具。

倪萍阿姨打来电话,何清告诉她孩子已经躺在床 上昏迷了好几天,电话里两人哭了许久。

1998年2月的一天,小海风枕着倪萍阿姨的那份一温一 馨,幸福地走完了他那短暂的生命岁月。

小海风的病逝,徐东玺、何清夫妇考虑到倪萍阿姨忙,不想让倪萍阿姨来分担本不该属于她的那份痛苦,所以,夫妻俩选择以普通信函的方式,给倪萍阿姨寄去了一封感谢信。

徐东玺说,选择不打电话是怕影响倪萍阿姨的工作,以普通信件告诉倪萍阿姨,让她看到后不易在做节目时失控,在时间的安排上也将更加充裕。

徐东玺夫妇的信件发出不久,便很快得到了倪萍阿姨的复函。倪萍阿姨在来信中这样写道:我实在没有勇气拨你们家的电话号码,害怕又是小海风外婆接电话,我怕我的悲痛会引起老人家对孩子的思念。我相信他会有再生,会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海风与我的相识,其实带给了我许多快乐。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他,又为什么那么心疼他,他即便走了,我对他的牵挂也没有终止,如同你们一样,生命中将永远拥有这个孩子。

好在小海风的妹妹出世了,这对你们,对小海风,对我都是极大的安慰。我还记得小海风8月(1997年)份刚从医院看小妹回来我们通的电话:“你知道吗?我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

“你们家两个孩子,把妹妹给我吧。”“不给,你自己生一个吧。”“你喜欢妹妹吗?”“她可好玩了,我一碰她,她就叫,可能是和我说话吧。”

小海风走得还算平静,你们就放下心吧,你们给予孩子那么多的爱,相信在天堂里的小海风也会祝福你们的。

小海风的妹妹叫海。徐东玺解释道:“,在新华字典上是“凉风”之意,“思”搭在“风”的肩上,其意为妹妹要永远追记哥哥,秉承哥哥的优点;而这“凉风”,则要小海向倪萍阿姨学习 ,做一个对社会充满爱心之人,让人人都能感受到炎炎夏日里的“凉风”。

小海风一家幸福地“走”进倪萍阿姨的《日子》

“你真是那个会讲天气预报的倪萍阿姨?”一个略带一江一 西口音的男孩在电话里大声地问我。

“是啊,我是倪萍阿姨。”我在电话这头说。

“不可能,你声音和电视上的不一样。”

“真是我,不信我给你说段天气预报,今儿刮,明儿刮,后儿还刮……”

“咯咯咯……”电话里的孩子笑得那么开心。我却忍不住流泪了,泪水滴在了我手里的那封孩子父亲写给我的信上。

这是倪萍著的《日子———牵挂》中的开头。从此,小海风便成了倪萍阿姨心中最牵挂的孩子,徐东玺一家三口成了倪萍阿姨生命交往中几位特殊的“亲人”,而被“搬”进了她的作品《日子》。山东青岛的朋友读到《日子》后,很快打电话告诉徐东玺说,倪萍已经把你们一家与她的事情,写进了倪萍的书里。听到这一消息后,徐东玺兴奋得失眠了一整夜。徐东玺在想:如果孩子还在世,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会有多高兴呀!

第二天,徐东玺夫妇跑遍临川市各大书店都没有买到倪萍阿姨的《日子》。最后,是在市区大公路地摊上用16元(原价22元)买下了倪萍阿姨的这本盗版书。

书虽然是盗版的,但徐东玺夫妇仍然爱不释手,当夫妇俩读到倪萍阿姨为自己孩子所付出的一切时,夫妇俩感动得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流。

为尊重倪萍阿姨的版权,徐东玺把在盗版书中勾出20多个错字的消息写信告诉了倪萍阿姨。为此,倪萍还特别到文化部一交一 涉,并妥善地处理了此事。

1998年3月10日,徐东玺何清夫妇收到了倪萍阿姨从北京寄来的《日子》。如今,3年过去了,徐东玺夫妇仍然把这本书保存得像新的一样。

珍藏着倪萍阿姨那份无私的“牵挂”,真情相伴到永远

倪萍关心小海风一家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宜春市钽铌矿厂有名40岁左右的女职工,是位非常崇拜倪萍的人。她在读到倪萍的《日子———牵挂》后,也牵挂起了小海风,多次上门探望小海风的病情,并亲手为小海风编织毛衣裤。小海风离去后,她又帮助小海。南丰有一医生从来不要任何报酬,主动为小海风采药治病。

徐东玺夫妇也记住倪萍的恩德,把真爱播洒到比他们更需要关爱的人。青岛市有位叫徐克勇的退伍军人,从小是孤儿,后来患上了一种叫重症肌无力的怪病。徐东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给他寄去1000余元,并捎去衣物,写信给他以鼓励,要他振作起来,战胜病魔。

如今,徐东玺夫妇已经把倪萍献给小海风的“爱心”当成了“珍藏品”,夫妇俩每每翻开,会随时提醒自己要对社会多奉献一点爱,同时他们教育女儿要学习 倪萍阿姨,做个充满爱心的人,让真爱广播人间。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