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吴三桂大传

吴三桂大传(117)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陕西方面,各郡邑随之骚动,叛乱纷起。同州(大荔)游击李师膺据神道岭起兵,连陷洛川(今仍名)、宜川(今仍名)、鄜州(富县)等城,延绥镇所属鬻水、鱼河、波罗各营、葭州(佳县)、吴堡(今仍名)、清涧(今仍名)、米脂(今仍名)等县先后叛,起兵响应。他们攻城略地,绥德、延安、花马池、靖边等相继失陷。【《逆臣传·王辅臣传》,卷2,14页,参见《清圣祖实录》,卷53,20页。】

由王辅臣带头起兵,引起陕甘连锁反应,绝大多数的地方将吏都参加了叛乱,只有甘肃提督张勇、总兵孙思克、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宁夏总兵官陈福未叛。因此,陕西全省未能全部失陷,只剩下西安一府及邠、乾二州了。甘肃仅保有辽西走廊一狭长地带。康熙十四年三月,圣祖为表彰他们尽忠朝廷,特晋升新职,授予张勇为“靖逆将军”、加孙思克左都督、加王进宝都督同知;提升陈福为陕西提督。【《清圣祖实录》,卷53,18页。】四月,王辅臣派人携带吴三桂授给张勇的札印,再次前去诱降,授张勇为“陕西西路总管平远大将军”。张勇大怒,不容分说,下令把来使推出斩首。王辅臣给王进宝送去一封信,劝其归降吴三桂。进宝断然拒绝。他们两人将此事如实报告了圣祖,圣祖大为高兴,为鼓励他们竭诚投效朝廷,特封张勇为“靖逆侯”、授王进宝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清圣祖实录》,卷54,8页。】康熙十四年十一月,吴三桂又亲自发给王进宝札文,他向圣祖报告,并把札文一并交给朝廷。【《清圣祖实录》,卷58,9页。】

圣祖已看出,将来恢复陕甘,必赖张勇、王进宝等汉将。还在二月,甘肃巡抚华善极言张勇可用。他在奏疏中说:“逆贼王辅臣今据关山以西,岐山以北,黄河以南,与蜀贼(指吴之茂等人)联结,加以西番、土回乘隙屡犯,河西危甚,其得免于沦陷者,提督张勇之力。目前情势,非提臣不能守,非提臣不能战,非提臣不能破贼恢复。第事权不重,未免掣肘。”他请皇上赐给敕印,得以“便宜行事”。【《贰臣传·张勇传》甲中,79页。】此疏正合圣祖之意,故立授“靖逆将军”,通知兵、吏部大臣:甘肃省“凡总兵以下官员,听从张勇调遣、提拔、补授”。【《清圣祖实录》,卷59,2~3页。】仍兼管甘肃提督事务;总督不得制约,一切征剿事宜,均由张勇便宜行事。【《清圣祖实录》,卷59,11页。】张勇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圣祖的完全信赖,把甘肃省的军事全部托付给他了。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宁夏突然发生兵变,张勇的得力助手和战将陈福被乱兵杀死。次年正月,圣祖迅即采取措施,改调西宁总兵官王进宝代替陈福的职务,出任陕西提督,暂驻秦州,继续兼西宁总兵官。宁夏总兵官缺,责成张勇和巡抚华善推补。【《清圣祖实录》,卷59,3页。】很快,张勇推荐他的原部将现任天津总兵官赵良栋到宁夏任职。圣祖立即批准,还把总兵官一职改为宁夏提督,由赵良栋升任此职。由于西北军情紧急,命令他兼程上任。赵良栋卸任的天津总兵官,由陈福的弟弟、现任涿州参将的陈奇破格出任。【《清圣祖实录》,卷59,11页。】赵良栋是甘肃宁夏人,骁勇善战,颇有机谋,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将才,他与张勇、王进宝并称为“河西三汉将”。在张勇的统率下,同王辅臣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最终完成了恢复陕甘的任务,并在平定三桂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十二、饮马长江

吴三桂同清朝的军事斗争,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三桂起兵,到十四年(1675年)底,三桂发动战略进攻,清朝战略退却;

第二阶段,从康熙十五年(1676年),到十六年(1677年)底,双方进入战略相持,展开了互有胜负的拉锯战,而清在局部地区如甘肃、陕西、江西、浙江等处逐渐转入战略性进攻;

第三阶段,从康熙十七年(1678年)到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清军战略反攻,吴军全面退却,直至被彻底消灭。战争的全过程,显示了它的内在规律性,颇有节奏地向前发展着,变化着。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的二年中,吴三桂乘清军无备,突然发动武装政变,并以迅猛的攻势,连续夺取了云南、贵州、广东、湖南、四川及江西部分地区,并把这些省份和地区置于周王政权的控制之下。吴军前锋直抵长江南岸。三桂“散布伪札,煽惑人心,各省兵民,相率背叛”【《清圣祖实录》,卷99,10页。】。福建耿蕃夺取了福建及江西、浙江大部分地区;王辅臣叛于陕西,除了个别地区,陕西与甘肃绝大部分都陷入叛军之手。康熙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从长城脚下又传来了警报: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也乘三桂叛变,“兴兵造反”。布尔尼为林丹汗后裔,太宗时被剿灭,扶植其子额哲为亲王,嫁一公主,为清朝额驸。布尔尼为公主所生,与朝廷是血肉至亲。布尔尼煽动蒙古各部造反,只有奈曼王扎木山响应,其参加叛变的,仅有二旗。四月六日,圣祖命将出师,以多罗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以大学士都统图海为副将军,护军统领哈克山、副都统吴丹、洪世禄同为军务参赞,率满洲八旗兵和调取蒙古诸部兵马讨布尔尼。【《清圣祖实录》,卷53,22页;卷54,3~4页。】

北疆出了事,西部也不安宁。西藏受到吴三桂的煽惑与收买,不时地挑起军事摩擦。它在政治上同情吴三桂,对清朝怀有动摇,若即若离。【《清圣祖实录》,卷54,16页。】从全国情况看,除了关外的辽东地区以及山东、河南等少数地区还较稳定,再也找不到一块安静的土地!叛乱所及,波连十余省,“贼势益猖獗”【《逆臣传·吴三桂传》,卷1,8页。】。战事仅一年,圣祖不禁惊呼:“逆贼得据大江(长江)之南!”【《清圣祖实录》,卷51,7~8页。】战事还在向北发展,直抵长城内外。所谓“东、南、西、北,在在鼎沸”【赵翼:《皇朝武功纪盛》,卷1,“平定三逆述略”。】。就是战争第一阶段的生动概括!

在王辅臣叛于宁羌州后,带动陕甘两省纷纷叛离清朝,圣祖深感局势的严重性,一时性急,打算御驾亲征。他对几位大学士说:“朕欲亲至荆州,相机调遣,速灭贼渠吴三桂。若吴三桂既灭,则所在贼党,不攻自息,生民得安。”他要求他们跟议政王大臣密议,大臣们当然不会赞同圣祖出征。因为此事关系重大,圣祖离京,京师为根本重地,倘生意外,谁也负不了这个责任!至祖接受了劝告,暂停亲征。圣祖的这个举动,足以说明当时局势的严重程度。

因战争而引起的混乱,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清朝所处的国际形势,也潜伏着危险。康熙十三年七月,两广总督金光祖密报:“交趾(越南)知孙延龄叛逆,乘机蠢动,陈兵边界,其情叵测,请加防御。”圣祖不得不增兵,“防守险隘”【《清圣祖实录》,卷48,23页。】。交趾陈兵边界,其意图不外是,担心中国内战蔓延到该国,以事先封锁边界,防止窜入。但鉴于它与中国的关系,欲乘中国内乱侵入,获取中国领土,这个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它毕竟力量不足,只能小心谨慎从事。

还有朝鲜李氏王朝,它原与明朝的关系密切,在受到清朝两次武力入侵而被迫称臣,内心一直不屈服。吴三桂发动叛乱后。它密切注视中国政情变化。一些大臣和知识分子(儒生)甚至上疏国王,要求乘时起兵复仇。儒生罗硕佐、赵显期等于康熙十三年(李氏显宗十五年)五月,相继上疏,大意是,吴三桂“既据南方,蒙古亦不亲附,天下事变,近在目前,乘此机会,练兵峙粮,大可以复仇雪耻,小可以安国保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2,3988页。】。七月,有一“布衣臣”叫尹,他进一长篇密疏,痛陈以往所受国耻,要求乘三桂起兵,朝鲜可与之配合行动,内称:“我国精兵劲矢,闻于天下,大炮飞丸,足以方行;得选卒万队,北首燕山,规恢进取,以拊其背,而扼其吭;开海洋一路,约郑人(台湾郑经)并势,以挠其腹里;以传檄燕、蓟、辽河以北野春诸部,日域诸岛,青齐(山东)、淮浙(安徽、浙江)等处,以通于西蜀(四川),使同仇疾,兴共奋起……我顾不难横据医闾(辽宁锦州北之山),薄逐幽沈,而为天下请兵矣!……”【《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2,3992页。】这篇奏疏,表达了朝鲜统治集团与知识界对清朝的愤激的情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未必顺利。国王持慎重态度,未予批答,要视形势而定。看得出来,南边的交趾,东北的朝鲜都对清朝抱有敌意。只是因为清朝很快转败为胜,形势见好,这些抱有敌意的国家才没敢采取行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