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

191独尊儒术(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191】独尊儒术(上)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辞世,他年仅十六岁的儿子刘彻继位,为汉武帝。

武帝即位的第二年,便在中国历史上首创了年号体系。后世一些著名时代的称号,诸如贞观、天宝、永乐、康熙,说的都是年号。

公元前140年,就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建元。而武帝一朝的大事,也从建元元年就开始了。

说起来,这还真的是一件大事,以至于直到今天,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仍在整个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这几乎是一件令我们每个人都头疼过的事情——考试。

而社会的怪现象就在于,虽然大家对考试恨之入骨,却都义无反顾地去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其原因不言自明:考试,意味着出路。

中国考试的传统,追本溯源,那正是从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的。

要是说考试真正形成一项稳定的制度,其实要一直等到七百多年后的隋朝。汉朝的人才选拔方式,仍以各级官员推荐为主。但在人才推荐上来之后,汉武帝加了最后一环:廷试。

也就是说,这些人才们有了直接面见皇帝,一展才学的机会。一旦被皇帝看中,便可一步登天,麻雀变凤凰。

这个场景看上去有些眼熟。是了,战国时期,士子游说诸侯国君,从而直接被委以重任的例子并不少。商鞅、张仪、苏秦、范雎等人都是经典范例。

但我们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这前后的状况并不相同。

之前的战国,诸侯并立,列强间竞争极其激烈。但凡有点抱负的国君,都在苦思富国强兵的良策,都在苦寻经纶济世的人才。这其中,各国国情不同、国君们喜好也不同,士子们献上的强国之道未必只有一种。这也就导致了历史上罕见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对于这些人才来说,他们修习的选择有很多。可学儒、可学道、可学法、可学兵,亦可钻研一陰一陽一、纵横之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决定自己在学问上走哪条路。只要在这条路上走得足够深、足够远,习得一身本领,便不愁没有施展才华的机遇。诸侯那么多,即便一时碰壁,他日也必定有机会找到赏识自己的明主。

如果我们仔细数数,战国时期半数的顶尖人才,都有过从一个国家转投另一个国家的经历。吴起、商鞅、孙膑、公孙衍、张仪、陈轸、孟尝君、乐毅、田单、范雎……这一长串光耀战国的名字,如果没有投向他国的机会,轻则才华被埋没,重则有一性一命之忧。

可现如今,这扇机会之门关闭了。普天之下,都是汉王朝的土地。一旦汉王朝不承认你,你便再难有出头之日了。

这会导致怎样一个结果呢?——学术的单一化。

也就是说,曾经的诸子百家,必然要出现合流的倾向。伴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学术统一的倾向也在所难免。

这下子,情势就逆转了。原来是诸侯争相求贤,士子身价甚高;现今是只有一个皇帝,士子必须合上皇帝的节拍。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商品该长啥样,就只能由买主说了算了。

所以,这也就产生了另一个后果——政治与学术的挂钩。

再加上考试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使得学习渐渐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而变成了谋求出路的一种方式。大家所学的东西,也由从前的五花八门,变成了具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内容。

学习为政治服务,并非中国首创。埃及、巴比伦的学校,一直都以培养政一府官员为主要目的。可是,你听说过埃及、巴比伦的学校里培养出了哪些人才么?没有。

再看希腊。米利都学派、苏格拉底学派、柏拉图学园、亚历山大城,人才辈出,群星闪耀,而这些都是与政治无关的学术一团一体。反观雅典城那些为政治服务的学院,出的人才就寥寥无几了。

于是乎,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政治早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学术专一化、政治化的代价。曾经的百家争鸣消失了。自此以后,中国历史上涌现的政治人才,对于其它学术领域,开始呈现压倒一性一的优势。

好,下面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汉王朝的学术,必然对这种积淀有着相当的继承。那么,究竟该继承哪一个分支呢?

我们不妨来简单考察一下这些年来中国思想界的发展状况。

其实诸子百家思想的合流,由来已久。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当然是一百年前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

按照吕不韦的宏愿,这应当是一个部无所不包的经典。但众多思想当中,自有主次之分。仔细究其内容,仍以儒家与法家为主。法家思想是秦国的国策,而儒家又是当时学术势力最庞大的一支。

到了景帝年间,又出了一部可与《吕氏春秋》比肩的综合一性一哲学著作。那就是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这也是把各家思想一揉一到一起的一部作品,但其中的主旨又不一样了。它明显受了文景时期黄老政治盛行的影响,从而具备了浓重的道家特色。书中最为经典的那则小故事,塞翁失马,就是这部书主题思想的一个绝妙缩影。

所以说,各家思想比拼下来,还是底蕴深厚的儒家、道家、法家最具夺冠实力。可是这里头,法家是前朝的治国理念。贾谊的名文《过秦论》里面直接把“繁刑严诛,吏治刻深”作为秦朝败亡的一大主因。如此一来,法家是要不得的了。

那么,还剩下儒家和道家。

第165节

几十年来,汉朝一直以道家思想作为治国之本,且成效显著,实在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可到了武帝时,风云突变。

首先,是武帝身边有很多儒家的人,其中就有他做太子时的少傅王臧、他的舅舅田蚡这些和他很亲近的人,很容易对他施加影响。

其次,汉武帝十六岁即位,许多权力还掌握在文帝之妻、太皇太后窦氏手里。而汉武帝急于夺权,当然要在学术上与信奉道家的窦太后对着干。

而且,汉武帝自身的一性一格,也属于那种急于建功立业的,跟道家的主旨也不大合拍。

这样一来,扶植儒家,打压道家,几乎成了武帝朝的必然。儒家的兴起,隐然有了契机。

时势造英雄。正是在建元元年的那场廷试中,一位大儒把握住了机遇。他的一番策论,深深打动了汉武帝。在汉武帝的支持下,他的学说广为流传,他也就此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没错,这个人,就是董仲舒。请看下集——独尊儒术(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