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

129纵横捭阖(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129】纵横捭阖(中)

秦惠王显然是一个不怎么讲究恩情的君主,赶走公孙衍,是因为来了一个更大的大才。

秦惠王同样是一个眼光绝对一流的君主。这位大才,才是战国第一纵横家。

第三位:张仪。

又是魏国人。显然当时的魏国情势,已经留不住人才了,张仪来到了天下三强之一的楚国。

初来异乡,总要寻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张仪很自然地出现在了楚国令尹的宴会之中,希望能够引起楚国上层的注意。他倒是被注意了,却是以一种他绝不希望的方式。

第113节

宴会进行中间,令尹的一块宝玉丢一了。人们开始纷纷猜测究竟是谁偷了,结果,初来乍到的张仪成了无辜的替罪羊。被打了数百荆条,奄奄一息地回到家中。其妻痛哭失声,颇有怨怼地说到:“都是你,你要不是读书游说,非要跑这来施展什么抱负,哪会有今日之辱?”只剩下一口气的张仪却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舌头还在。”“足矣。”

张仪的舌头果然非同凡响,离开楚国,来到秦国,立刻就说动了秦惠王,让自己来取代公孙衍的位置。瞬间失势的公孙衍心有不甘,出走魏国。

这简直是一场赌一博,放弃一个破敌八万的大将,任用一个只动过舌头的说客,这几乎是任何一个君主都做不出来的事情。然而这就是我们第四位棋手做出来的事情。

第四位:秦惠王。

对于一个自幼成长于深宫的君主来说,由于缺乏历练,指望君主有何等的军政天才,是很难的。所以君主最重要的才能,是用人。

秦孝公用商鞅,秦国骤强。而秦惠王虽然杀掉商鞅,但随后果断地启用寸功未立的公孙衍,又果断地撤掉有功无过的公孙衍,再启用寸功未立的张仪。正是这种眼光和胆识,使得秦国没有成为第二个魏国,使得战国的天平进一步地向秦国倾斜。

很快,事实将会证明秦惠王的眼光,将会证明张仪的才华。

公元前329年,东边传来消息,魏国准备出兵攻打楚国。

对魏国来说,这个军事行动倒是成立的。五年前徐州相王,魏、齐结成同盟。楚国随即攻齐,也等于说是向魏、齐的战略同盟挑战。魏国攻楚,师出有名。可问题是,一年之前,魏国刚刚大败于秦国。显然,秦国一直对魏国虎视眈眈,反而楚国并没有表现出对魏国的直接威胁。弃秦攻楚,怎么说都不算上策。

魏惠王也好,惠施也好,他们的战略眼光充其量还是停留在伐交的层面,对于国家的未来,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谋划。

可惜的是,刚刚归魏的公孙衍也没有反对魏国攻楚的计划。或许他有他的苦衷吧,毕竟身为魏国的仇人,能够被重用已经不易了,大约也不好多说什么。公孙衍只是默默地接过了兵符,担当起了伐楚的主帅。他需要一场胜利,来稳住自己在魏国的地位。

听到这个消息,张仪乐了。他立刻向秦惠王进言道,虽然西河重镇我们以尽落入秦军之手,但还有一些西河之地魏国迟迟不肯交割。此时不如让正在河东攻魏并节节胜利的秦军暂停进攻,转而助魏伐楚。这样一来,魏国自以为没有后顾之忧,必然全力攻楚。若魏国胜,则军队疲惫,我们以邀功之名威胁魏国,要它彻底交割西河之地;如若魏军战败,则更加无力顾及西河,我们发兵取之,轻而易举。

什么是伐谋,这就是伐谋。张仪清清楚楚地知道,秦国目前首要的战略目的,就是将夺取东进中原的重要关隘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张仪又与商鞅一样,深谙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胜利的道理。不放过东边列国之间的每一个争端,总想办法加以利用,真是老谋深算。

公孙衍确实非等闲之辈,率魏军大破楚军,占领陉山(今河南漯河)。可是魏国胜利后,也果然老老实实地交出了所有的西河之地。

张仪初露锋芒,小试牛刀。

打铁要趁热,张仪立刻献出了第二条计策。公元前328年,张仪与公子华一同率军攻下了魏国的蒲一陽一(今山西隰县)。

要说这次军事行动很奇怪。我在地图上找了半天才找到蒲一陽一这个地方,发现它不但在黄河以东,还非常靠北,跟秦军刚刚建立的河东根据地相距甚远。突然打蒲一陽一,着实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张仪很快就像大家揭示了答案:他打下之后,立刻把蒲一陽一还给了魏国。

这是干什么?示威:我想打你哪就打你哪,不过我倒也不贪图打下来的地方,我把它还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果然,魏国震惧,决定把蒲一陽一背后,西河以北的十五县全部割给秦国。这等于说秦国完全占据了黄河天险,彻底断绝了东方六国西渡黄河,绕道攻秦的可能一性一。如此一来,秦国进可攻,退可守,东进中原与天下争锋的时机已然成熟。

公元前325年,张仪再度展示他的军事才华,率军拿下魏国陕地,筑上郡要塞。但随后的一个举措有些令人不解:张仪将陕地百姓尽皆逐回魏国。

我们还记得,商鞅第二次变法期间,三晋百万人投奔秦国。取其人口,是一抽一掉对方的国本,堪称上策。张仪如此行一事,或许说明了,他是一个顶尖的谋士,却不是一个顶尖的政治家。他的成就,还无法与他的前辈相提并论。

不过,不管怎样,秦国声威已足够震动天下,秦国也没办法再隐藏自己的野心和实力了。同年,秦惠王干脆自立为王。

发展到现在,秦国已呈不可阻挡之势,首当其冲的魏国究竟该怎么办?

惠施又出马了,他故技重施,于次年又搞了一个“巫沙相王”,尊韩威侯为韩宣王。再次年,又搞了一个“平阿相王”,魏、齐、韩三国互认对方为王。相当于惠施把韩国拉进来,打造了一个更大的同盟。毕竟虽然韩国比齐国弱得多,可是离秦国却比齐国要近得多,所以秦国来犯时,韩国要比齐国顶用得多。

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战略,东有齐国一个大靠山,南有韩国一个盟友,无论对秦对楚,局势大有改观。

可是会盟之中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齐威王太过傲慢。史载,魏惠王对齐威王极尽卑躬屈节。想这魏惠王也当过中原霸主,时下情势危急才撇下面子不要,但如此屈辱,心下难免忿忿,魏、齐之盟已然有了裂痕。

不得不说,这是齐威王的重大失误。齐国若要争雄天下,秦国太远,楚国显然是最大的敌手。送上门来的联魏制楚之策,齐威王竟然不好好珍惜。想来齐威王还沉浸在昔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的霸业梦中,他仍然没有意识到,时至今日,诸侯间所争的,已经远远不是霸业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是危机,让魏惠王比齐威王更早地成熟起来了。可魏惠王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终于导致了接下来的错棋。

以公孙衍和张仪为主导的纵横大戏,正式拉开战幕。

第一回合:合纵——五国相王。

公元前323年,公孙衍“五国相王”之策摆到了魏惠王的案头。哪五国?魏、韩、赵、燕、中山。

也就是说,魏惠王拉起韩宣王之后,又来把赵、燕、中山的国君都尊为王。齐国呢?被扔出了史上第一次“合纵”之盟。这样一来,魏惠王倒是爽了。这五国中,魏惠王是当然的盟主,足可以发号施令。可问题是,没有强大的齐国,这合纵的质量就大打折扣了。

最可怕的事情就在这里,本身没有足够的实力,加之新近结成同盟,关系也不牢固,可是声势偏偏还很大。

这个声势就惹怒了齐、楚两国。这俩大国没有什么明确的战略目标,但是对自己的地位却看得很重,对于这种合纵之事很是不满。

齐威王对于中山国王跟自己平起平坐极为抓狂,差不点就要兵发中山。中山离着齐那么远呢,足见老年齐威王已经根本不剩下什么战略头脑了。

而楚国则是动真格的了,上柱国(掌管军权,等于以前的司马)昭一陽一以扶立流亡楚国的魏公子高做太子为借口,领兵伐魏。两军会于襄陵(今河南睢县),楚军大胜,卷走魏国八座城池。

整个过程,韩、赵、燕、中山没人敢动一下。这合纵,根本就是纸糊的。

可是魏国又因为这个合纵把齐国抛弃了,两国的裂痕却更深了。

合纵的失败,魏齐的裂痕,终于给了张仪以可乘之机。请看下集——纵横捭阖(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