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妙法莲华经浅释

第七卷 化城喻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卷 妙法莲华经 化城喻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化」是从幻化而来并不是实有的。它从佛彻底觉悟的一精一神显现出来。什麽意思呢?就是要二乘人发大心,远离现证一切相,佛现出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佛所说的「化城」本来是不存在的,如今却能化现出来,故此品名为「化城喻品」。

首先,我们应该要了解此座化城本来是一物也无。它是一个虚妄不实的,故名为化城,是佛所变化出来的。佛示现这个方便法门来救度众生,故此说二乘人的方便法门,都不是真实。大乘一实法门才是究竟的目的地。

有人问:「如果一切都不真实,那麽它的好处何在呢?」如果你不了解什麽是不真实,你也无法找到真实的。此座化城即为彼所现。此化城是比喻二乘的法门:声闻乘及缘觉乘之法。因为此二乘法都是佛方便引导之法,所以说,此化城是为二乘人说的有余涅盘不究竟的。涅盘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用方便智慧表示出二乘的法。为什麽?譬如:我们念书必须要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二乘人就橡小学的程度,菩萨乘属於中学的程度,佛乘就到了最高的程度,也就是大学。实非大学可比。佛法本来是没有什麽高下的,但佛用方便法门来接引一切众生,就像小儿童,先要让他在小学念书,吸收小学的知识。

在佛法中,最主要的观点和目标,就是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是,假使佛起初就对我们说这个法,众生必定有畏难怕苦不愿信受,心生恐惧不前,故佛示现权巧方便法门来教化诱导众生。

有四种方法来解释佛说此一品的意思:(一)根据因缘。(二)根据所需的教法。(三)根据众生的根性。(四)根据观察一切众生的心行。

(一)根据因缘:众生在修行的道路上停留,不愿往前进步,住空法中以为到达究竟之处,这就是小乘人存有的一个观念,把他们所得到的有余涅盘当作最高无上的境界,故佛开权显实,破其执著,令彼深入佛的大智慧藏,了悟真实法是没有体性。因为二乘人在修道上不再前进半途而废,故佛用方便法门,以「化城」为二乘人的「暂歇城」,免其堕落恶道,故暂示现「化城」的存在。

(二)根据所需的教法:二乘人把小乘的教法当作最圆满的教法,把有余涅盘当作究竟不生不灭的无余涅盘,故他们只愿自求解脱而不愿度脱众生,佛视此辈人为佛教的焦芽败种来呵责二乘,不像菩萨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菩萨深怕一切六道众生堕落恶趣,头头救拔群生,脱离苦海,菩萨有慈悲平等、倒驾慈航的无畏一精一神,发愿「度尽一切众生,方证菩提」,而佛愿二乘人也能回小向大,发大菩提心,学菩萨法。故必须为他们说出大乘的教法。

(三)根据众生的根性:佛是一位大慈大悲的世尊,当佛成道後,三七日内为大乘菩萨说华严经。这时二乘人有眼不见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可见二乘人的根性比较浅劣。但是佛不愿舍去不救度每一个众生,故为二乘人说四圣谛法及十二因缘法等,让他们都要一精一进修行,增长善根,超凡入圣,最後才显示开导给他们真实的一乘教法。

(四)根据观察一切众生的心行:佛观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惟有开权显实,佛说这部法华经,来破除众生的执著和自私自利的心,不使障碍他们成佛的机会和佛性。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

释迦牟尼佛告诉诸比丘众,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这时有一尊佛,名大通智胜如来,他有很广大的神通和大智慧,具足佛的十名号称之德,即是如来(如如不动,寂照常明,表体性德)、应供(所应作者,皆已办之,表慈悲愿德)、正遍知(理智无碍,圆融周彻,具足正知正见。无不遍知,表理智德)、明行足(明即得无上善果菩提,行足、戒慧满足,表修因克果德)(亦名表神通德)、善逝、世间解(入无余涅盘。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事,表断证智德)、无上士(一切众中,佛为无上,表住位德)、调御丈夫(以柔软语、苦切语,使人入善道,表教主德)、天人师(如日遍照,无不蒙益,人天导师,表普利德)、佛(三觉究竟圆满,表觉果德)、世尊(万德具、福智圆,为世出世间所尊,表圆满德)。

大通智胜佛有一个国土,名好城,因为他国土里的人民都很善良,此劫名为大相。诸比丘!这位佛已在过去世,不可说久远劫中,进入了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有多久的时间呢?以下佛就说出一个比喻。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於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於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不也世尊。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只劫。

譬如有人用此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磨成写字用的墨汁。如此经过东方千国土之时,点上一点墨点。又经过千国土,再点上一点墨点,如是这样的点尽所有磨成墨点,计算在每一点上的土地多吗?你们的看法如何?即使由算术家与他们的学生,一起来计算此数目,能算得出其数目吗?所有的比丘都说:「不能,世尊。」

诸比丘众,这人所经过的国土,在每一个点上和没有点到的国土,皆再磨为微尘。以一微尘等做一劫,而大通智胜佛进入灭度的劫数,还超过此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只劫。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佛是一切智人,以禅定三昧智力,故我释迦牟尼佛,观如是久远劫来犹如今日,并不长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边劫 有佛两足尊 名大通智胜

这时释迦牟尼佛欲重述以上的意义,故说偈颂:

我忆念在过去世,无量无边劫中,有一位佛,具足福慧圆满,此佛名大通智胜佛。

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 尽此诸地种 皆悉以为墨

过於千国土 乃下一尘点 如是展转点 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 点与不点等 复尽抹为尘 一尘为一劫

此诸微尘数 其劫复过是 彼佛灭度来 如是无量劫

譬如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国土都磨成墨汁,然後经过千个国土,点上一点墨点。再过千个国土,如前一样点上一墨点,乃至继续把此墨点点完,点满了三千大干世界土地为止。虽然他走遍了诸国土,散或不散尽所有的微尘,然後,以所有的点与未点到的中间所有国土,以一粒微尘为一劫,大通智胜佛灭度後,已经有如是无量劫了。

如来无碍智 知彼佛灭度 及声闻菩萨 如见今灭度

诸比丘当知 佛智净微妙 无漏无所碍 通达无量劫

佛具足圆融无碍的智慧,悉知大通智胜佛以及声闻菩萨已灭度,如见到他们现在正灭度一样。诸比丘!你们应当知道,佛的智慧是非常纯净、微细和奥妙,没有一切漏,也没有一切的罣碍,通达无量数劫。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於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坐。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於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於灭度。亦复如是。

佛告诉会上的比丘,大通智胜佛的寿命,有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

当大通智胜佛端坐其道场,破除一切魔军之後。凡是修道证果的人,都要经过魔考的一关。释迦牟尼佛如何成无上正等正觉呢?就是要经过魔考。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魔王派了一群变化成美艳的少女,来扰乱佛的禅定。这时,佛已断一切欲念和妄想,远离诸系缚。观宇宙间万事万物如梦如幻,何况面对著这一群美女?更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佛即时对她们说:「你们现在虽然长得青春美丽,但是当你们年老时,就会发白面皱,像老太婆一样,而容貌丑陋不堪,你们只不过是一些盛满污秽的臭皮囊9当魔女一听佛这麽说,便知道她们的美人计用不上,於是她们互相看看自己的形貌,果然,变得又丑又老,於是吓得拔腿就跑。

所有一切佛成道之前,都要经过这一种的考验,故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才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大通智胜佛结跏趺坐,身心不动,入甚深禅定,但还未成佛道,故佛法还未出现於前。如此经过了一小劫,乃至十个小劫,佛法还未现前。

当尔之时,忉利天上的天人,为此佛准备了天衣敷设菩提树下,师子之座,座高一由旬(四十里)。佛即时坐到此座上,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诸梵天王雨诸天华,散落於一百由旬的地方。一阵阵的香风把萎谢的花朵吹去,新的天华又缤纷而下,继续不停的满了十个小劫,如此供养於佛。乃至佛灭度以後,他们还是照常的雨下天华。

同时,四王诸天常击天鼓鸣天乐供养佛,甚至於其他的诸天也常作种种诸天之乐,如此满十个小劫,乃至佛灭度,无有停止。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诸比丘们说:大通智胜佛经过十个小劫,佛法才出现於前,他才真正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为众生,转大法轮。

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日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常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当这位佛还未出家之前,他有十六个儿子。第一个长子,名叫智积,他具足大智慧。每一个儿子都有他种种不同功德宝福德贵,具足奇异的享乐珍玩。可是当他们听到其父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立刻舍去所有珍贵的舒适宝玩,前往佛成道之处(菩提树下)。其母亲心爱不舍故痛哭流涕,和他们一起去见佛。为什麽其母如此伤心呢?因为她的十六个儿子,皆要离开她而去跟佛修道。

当时,其祖父是一位转轮圣王,带领著一百个大臣及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而至佛的道场,来亲近大通智胜佛,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佛。他们到达佛所,五体投地,头面接足,恭敬顶礼,向佛围绕三匝,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然後,以一首偈颂来赞叹佛。

大威德世尊 为度众生故 於无量亿劫 尔乃得成佛

诸愿已具足 善哉吉无上 世尊甚希有 一坐十小劫

身体及手足 寂然安不动 其心常憺怕 未曾有散乱

究竟永寂灭 安住无漏法 今者见世尊 安隐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称庆大欢喜 众生常苦恼 盲瞑无导师

不识苦尽道 不知求解脱 长夜增恶趣 减损诸天众

从冥入於冥 永不闻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隐无漏道

我等及天人 为得最大利 是故咸稽首 归命无上尊

世间上有最大威德的世尊,为救度十方一切六道受苦众生,而经过无量亿劫,庄严万行才能得成佛道,具足圆满从前所发的誓愿。所以说,若人真正要发心修道,必须要发大誓愿,若能在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发大誓愿,那是最好的。因为十方诸佛成就佛果皆发无上的誓愿及广大的菩提心,为什麽我们在修道上耐不得苦?或者生退转心?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拿出真心来修道,未曾发金刚坚固般若波罗蜜的誓愿心。我们不能坚持自私自利,趣向小乘法,那就不能作一个出类拔萃的受人尊敬者了。

佛是最善、最无上的吉祥殊胜者,世间上很希有的。佛能入甚深禅定,如此,经过十个小劫那麽长久的时间,但是他的身体手足,仍静然安住不动。他的心远离一切颠倒梦想,没有一点污染的尘垢,故无散乱。佛毕竟得到永恒的圆觉,安住在常寂光中,以无漏的法,开示二乘。如今我们得见世尊,安隐的成就佛道,故得到良善的利益,所以表露我们的庆祝和大欢喜。

一切六道众生常受尽苦恼焦迫,如一盲人,失去指引的导师,不认识离苦的要道,不知如何出生死轮回,在漫长的岁月中,造尽许多罪业。在恶趣中颠倒沉沦的众生被无明业缚遮盖了智慧佛性,罪业所障,故不能听闻佛的洪名。

如今佛得到最无上、安隐的佛道,我等及一切天人众如暗有灯,皆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五体投地,头面接足的一心归命无上世尊。

当我们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即是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首先要学习如何去除「我相」。譬如要舍己为人,不存损人利己的心等等...。一切烦恼,皆由执著我相贪欲而起,但是要做到无我相,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身心性命皈依三宝,依著佛所说的法去修行、去吃苦、去做。必定能舍离我执及三毒诸烦恼,得永恒的无为快乐和不受後有的自由。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於法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当十六位王子赞叹佛之後,他们又再请佛转妙法轮。何谓转法轮呢?演说四谛十二因缘,乃至六波罗蜜经典教义,解说佛法的义理,皆是转大法轮;还有多方面的离苦得乐、四禅八定等等。转大法轮,例如护持三宝、赞叹三宝、宣扬佛教、劝他人信仰佛教等等,这都是在转利益众生法轮。

十六位王子又异口同声的说:「世尊!请您为我们说无上的佛法,令我们一切众生得到安隐。请您怜愍和饶益一切诸天人。」接著,又说出偈颂赞佛:

世雄无等伦 百福自庄严 得无上智慧 愿为世间说

度脱於我等 及诸众生类 为分别显示 令得是智慧

若我等得佛 众生亦复然 世尊知众生 深心之所念

亦知所行道 又知智慧力 欲乐及修福 宿命所行业

世尊悉知已 当转无上轮

佛为出世圣雄。世间的大雄主,无能比的大圣尊!以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福田,万德庄严相好,圆满威仪。佛是世间无上的大圣雄,故能称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因为佛在三大阿僧只劫修福修慧,百劫中栽培圆满庄严的相好,佛所得到的智慧是无上的,故祈佛能为世间一切众生说出微妙法,令我等速离苦海,早登觉岸。为十二种类各种因缘所生众生,都显示分别明嘹,令我等得到无上的智慧,佛果菩提。

若我等皆成佛道,一切六道众生悉皆如是。世尊深深明了一切众生心所念和所愿,佛能全知他们有多少的智慧力,想要得多少的善乐,积集多少的福德,造了多少的罪业,故佛悉知悉见,现在应知是他当转大法轮的时候。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诸比丘:「当大通智胜佛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都现六种震动。这时,所有国土中间凡是幽暗的地方,日月常不能照射到的范围,如今都现出光明,在此处的众生,皆得明见一切,他们即说:『从何来的众生呢?』(其实,他们从前在黑暗中,有亦不见,故说没有众生存在。现在有了光明,才见到旁的众生。)

又在这些国土的范围内,所有天宫乃至梵天宫殿,皆现六种震动,得到光明普照,遍满了整个世界。这种的光明超胜所有天人光、日月光几千万倍。」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於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是时诸梵天王。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当尔之时,东方有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梵天宫殿皆得光明照耀,其光胜过通常的光有几千万倍。这时所有诸梵天王,都生出疑念:「如今我们的宫殿有如此的光明,这是往昔所未曾有的,是何因缘,能现出如此的瑞相呢?」

因此,所有的诸梵天王各自互相询问,共同讨论这放光照耀的一件事。这时在诸梵天王众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救一切,为所有的诸梵天众,而说出一首偈颂: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缘 宜各共求之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而此大光明 遍照於十方

我们所有的宫殿,得到光明普照,此不可思议的光明是从未曾有的,这是什麽因缘呢?我们都共同去找寻这光明的来源。依我推测,这也许是某一位大德圣人出世了,或者有佛出现於世,因而有如此的光明,遍照十方国土。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襟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於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当尔之时,东方五百万亿国土的诸梵天王,都随身带著他们的宫殿一起飞行。凡是天人都可以飞行自在,不但如此,他们还可以随身带著宫殿一起同行,非常方便自在。接著他们又用衣服盛满了天华,一同到西方去,寻找此光明的来源,见到大通智胜如来,在一棵菩提树下的道场,坐师子之座。当时一切的天众、龙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都一起来恭敬和围绕著佛。他们又见到佛的十六个王子,在请佛转大法轮。

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时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 难可得值遇 具无量功德 能救护一切

天人之大师 哀愍於世间 十方诸众生 普皆蒙饶益

我等所从来 五百万亿国 舍深禅定乐 为供养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宫殿甚严饰 今以奉世尊 惟愿哀纳处

这时所有诸梵天王,都头面接足,恭敬顶礼佛,然後又围绕百千匝,用他们的天华散在佛的身上,所散下来的华犹如须弥山的数量那麽多,又用天华来供养佛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高达十由旬,如是供养之後,诸大梵天王各自将其最喜爱的宫殿奉献於佛。然後说:「请佛慈悲哀愍我们,饶益我们,及接受我们所奉献的宫殿。」说完了之後,一切诸天王,就跪在佛前,一心异口同声,说一首偈颂:

世尊!您是世上最稀有、最难遇见的一位圣尊,佛是具足无量功德而成佛,我们一切众生也必须要具足无量功德,才有机会遇见佛。佛能救护一切众生,他是人天的导师,佛能慈悲哀愍世间一切众生,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我等一切诸梵天王从五百万亿的国土而来,因为看见此种光明,故顿然舍弃甚深的禅定乐。修道人若一天没有证到禅定乐的境界,态度总是马马虎虎,真正得到禅定乐的人,最喜欢参禅打坐。看一切世间万事万物都很安乐,而这些天人虽证得此种禅定,犹未了生死,脱离三界,於是当他们见到此种光明,个个都愿舍弃禅定乐而极尽他们的神通力去寻找此光明的来源,也因为要供养佛而来,又对佛说:我等从前在因地所修福报,才能得到此美丽庄严的宫殿,现在既能见到佛,我们愿把最心爱的宫殿奉献予佛,准愿佛能哀愍和接受我们的供养。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於法轮。度脱众生。开涅盘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 惟愿演说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恼众生

当尔之时,诸梵天王用一首偈颂来赞叹佛之後,他们一起对佛说:「惟愿世尊能为我们转大妙法轮,度脱一切受苦众生,请佛慈悲开示涅盘的大道。」这时诸梵天王,又一心同声,而说出一首偈颂:

世尊!您是世间无上的大圣雄,万德圆满,福慧双足。惟愿世尊为我等众生演说妙法,希望能以世尊大慈悲的力量,来度脱我们一切受苦缠缚众生,皆出离生死苦海,早登觉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 而现如此相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未曾见此相 当共一心求

过千万亿土 寻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脱苦众生

当尔之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缄口,答应诸大梵天王的请求,佛就说:在东南方有五百万亿国土,所有一切大梵天王都亲自见到他们自已的宫殿,现出光明和照耀,从未曾有的,因此他们都非常欢喜踊跃,生出稀有心。他们聚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此问题,就在这时候,在集会中,有一大梵天王,名大悲,就为一切诸梵天众而说出一首偈颂:

此件事必因殊胜的因缘,故能现出如此的瑞相,照射著我们的每一个宫殿,这种光明是从来所未有过的,必定是有大德从天上降生了,或者是有佛出现於世,这是我们所未曾见过的境界,应当共同一起推测他的来源。於是经过千万亿国土,去寻找此光明之来源。照我的推测,这多数必定是有佛出现於世,为度脱一切苦恼众生吧!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襟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於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这时,东南方的五百万亿诸梵天王和他们所住的宫殿,一起去找寻这种光明。每一位大梵天王的衣服盛满了天华,准备要用来供养十方诸佛,他们向著西北方去找此种光明瑞相。复见到有一佛的国土,即是大通智胜如来所住的道常佛坐在菩提树下师子座上,所有一切的诸天、龙王、乾闼婆(作音乐的神)、紧那罗(大鹏金翅鸟)、摩侯罗伽(大蟒蛇)、人非人(包括其他种种的众生)等,都恭敬围绕著佛,又见到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个儿子,在请佛转大妙法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这时所有的大梵天王都头面接足顶礼佛,又绕百千匝。绕完了之後,就用他们所带来的天华,散在佛身上,所散的天华供佛犹如须弥山那麽多,不但供养佛,而且也用天华来供养菩提树。供养了之後,每一位大梵天王都把他们所带来的宫殿奉献於大通智胜佛,且说:「唯独请佛慈悲哀愍我等,饶益我等,我们现在所献给您的宫殿,即是我们最宝贵的宫殿,请佛接受这一个供养。」这时,这五百万亿的大梵天王,就在佛前,一心异口同声,用偈颂来赞叹大通智胜佛。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希有 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 空过无有佛

三恶道充满 诸天众减少 今佛出於世 为众生作眼

世间所归趣 救护於一切 为众生之父 哀愍饶益者

我等宿福庆 今得值世尊

佛也叫圣主,即是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故又叫天中王。迦陵频伽是梵语,翻译为好声鸟。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这种鸟,常用牠美悦的声音来宣畅法音,佛说法的声音令人喜闻。闻得心静,好比这种鸟声音好听一样,而佛是哀愍一切众生的大慈悲音。我们五百万亿诸梵天王现在向您世尊敬礼。世尊!您是很希有的,是多麽的难遭难遇啊!因为佛经久远的劫数,才出现於世。依我们所知道,在一百八十劫中,都没有佛出现於世。由此众生堕落於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一天比一天多,但是诸天众们一天比一天减少了。现在佛出现於世,而从前堕落於三恶道的众生,皆由於他们闻不到音,不辨是非黑白,造诸恶业,因为没有人引导他们,所以在黑暗中摸索迷失。佛即是一切众生的明眼善知识,所以当佛一出现於世,一切众生即可得到佛的指引,脱离黑暗危险之道。这三恶道的众生会减少,而三善道(天、人、阿修罗)的众生,就会增加了。

一切世间的众生都会归依佛,趣向菩提善道,佛救护一切众生,所以佛即是我们的大慈悲父,而我们都是佛不孝之子,但是佛是多麽的哀愍饶益我们,愿度我们早登觉岸。我等天众皆因在宿世曾做过功德和善事,所以今世才这麽幸运能遇见佛,这是很值得庆贺的。现在我们能听到佛说法,都是宿世的善根、福德和因缘所致。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哀愍一切。转於法轮。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法轮 显示诸法相 度苦恼众生 令得大欢喜

众生闻此法 得道若生天 诸恶道减少 忍善者增益

这时,所有东南方五百万亿的大梵天王,用他们的偈颂赞叹佛之後,就说:「我们现在只希求,佛哀愍一切的众生,为我们转大妙法轮,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离苦得乐。」当时所有的大梵天王,一心异口同声,而说出一首偈颂:

我们现在请佛转大妙法轮,为教化众生。显明的告诉我们一切法的实相,来度脱苦恼的众生,令众等得大欢喜。众生悉闻佛所说法,便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若能修道即可生到三善道去。那麽堕落三恶道的众生就会减少。能修忍辱、持五戒修十善的人则日日增加。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无因缘 是相宜求之

过於百千劫 未曾见是相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当尔之时,大通智胜佛就默默答应。佛即说:「各位比丘!在南方五百万亿国土的诸大梵天王,各都亲自看见自己的宫殿光明照耀,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此种瑞相,於是他们都十分欢喜和踊跃,生出希有心,皆集会在一起,共同商讨此一件事情:是什麽因缘我等宫殿有这种光明呢?」这时候,会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字叫做妙法,乃为会中所有的诸梵天众而说出一首偈颂:

我们现在所住的宫殿,发出很威耀的光明,此种光明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必定有一种大因缘,所以我们要去求知如此光明瑞相的因缘。因为在过去百千劫里,都未曾见过如此的胜相,这大概是有大德行者从天上生到人间,或者有佛出现於世了。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襟盛诸天华。共诣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於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当尔之时,在南方所有五百万亿的诸梵天王,带著他们的宫殿,所有天人的宫殿都能遂心如愿的跟随他们,而彼等天衣都常盛满了天华,身体都能发出种种的华香,这是他们所受的福报,此次他们也用衣服盛满种种天华,共同到北方去寻找此光明之相,见到大通智胜如来,他的道场就在一棵菩提树下。佛坐在一个师子座上,成道而发出此无量不可思议的光明。这时所有的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都恭敬围绕著佛,又见到佛的十六个王子。这十六个王子都是生生世世发愿做佛的儿子,护持道场,等佛成道之後,又为一切众生请佛转大法轮。这都是有一种殊胜的因缘。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尔时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这时南方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五体投地,必恭必敬的向佛顶礼,绕佛百千匝,又用他们所带来的天华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华缤纷而下,如须弥山那麽多,而丘他们也供养佛的菩提树。供养完毕後,他们又用最宝贵的宫殿奉献给大通智胜佛,然後说:「惟愿世尊发大慈悲哀愍我们一切众生,利益我们。我们所奉献给佛的宫殿,愿佛慈悲接受这个供养,请佛住到我们的宫殿里。」这时所有的大梵天王即在佛前,一心同声的用偈颂来赞叹大通智胜如来。

世尊甚难见 破诸烦恼者 过百三十劫 今乃得一见

诸饥渴众生 以法雨充满 昔所未曾睹 无量智慧者

如优昙钵华 今日乃值遇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世尊大慈愍 惟愿垂纳处

佛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的,佛是已经破除一切无明烦恼的大觉悟者,也就是能破一切众生烦恼的大慈悲者。我们经过一百三十个大劫,如今才遇见佛,所有在三恶道如饥饿口渴的众生,都可得到佛的法雨充满,又遇往昔未曾见过的佛法僧。无量无边大智大慧的尊者,就如优昙钵华不容易遇到,而我等今得遇见佛。我们爱惜的就是我们的宫殿,如今遇见了佛,都愿舍去宫殿,承蒙佛的光明庄严我们的宫殿。请求世尊发大慈悲怜愍心,惟愿能接受我们所奉献的宫殿。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於法轮。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皆获安隐。而得度脱。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惟愿天人尊 转无上法轮 击於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无量众生 我等咸归请 当演深远音

当尔之时,所有的大梵天王用一首偈颂赞叹佛之後,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惟愿世尊为我们一切众生转妙法轮,使一切世间、诸天众、魔、梵天众、沙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出家修道人)、婆罗门,都得到安隐和快乐,而又能得脱离三恶道苦。」这时一切的大梵天王,又一心同声,用一首偈颂来赞叹佛:

我们惟愿天人所尊敬的佛世尊,为我们转无上的妙法轮,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如此的声音能遍满虚空界,甚至天上的天众都能听到此洪亮的法音。下天法雨,普遍一切处,唯有佛此种的微妙法,得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大家皆一起归依佛,请佛转法轮,当愿佛能为我等演说最深远的法音。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 我等诸宫殿 威德光明曜 严饰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闻见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当尔之时,大通智胜佛就默然许可,西南方乃至到下方,都是一样。这时,上方有五百万亿国土的诸大梵天王,皆亲眼睹见他们自已所住的宫殿,现出光明和威耀的境界,从前所未曾有,见了欢喜踊跃,生出希有心。他们都想知道此种殊胜境界的来源,於是此五百万亿大梵天王也集天王诸众开了一个讨论会。皆议论纷纷,互相询门,是什麽因缘,他们所有的宫殿都有这种的光明呢?就在这时,在此会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为一切大梵天众即说偈言:

现在以什麽因缘,我们的宫殿,得此种威德和光明的照耀呢?从来没有像如此的庄严,这种微妙的瑞相,是我们从前所未曾见过的,这大概是有大德从天上生到人间,或者是有佛出现於世了。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襟盛诸天华。共诣下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於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当尔之时,上方五百万亿大梵天王以偈颂赞叹佛之後,就随带著宫殿,衣服盛满了种种天华,共同到下方去寻找此相的来源。结果,他们遇见大通智胜如来,在菩提树下作道常佛坐在师子座上,所有的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又见到大通智胜王的十六个儿子,在请佛转法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时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这时所有的大梵天王都向佛顶礼,又绕佛百千匝,用天华散在佛的身上,他们所散下来的天华,犹如须弥山那麽多,数目是无边无际,不但用此天华来供养佛,而且又供养佛的菩提树。以华供养完毕之後,又各用他们最珍惜的宫殿,献给大通智胜王佛,就一起的说:「我们一心愿佛怜愍我们,饶益我们,我们愿在三宝的面前种福造功德,请佛接受我们所要供养世尊的宫殿,并住在此宫殿。」当尔之时,所有的大梵天王,就在佛前,一心齐声的用偈颂来赞叹大通智胜如来。

善哉见诸佛 救世之圣尊 能於三界狱 勉出诸众生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类 能开甘露门 广度於一切

於昔无量劫 空过无有佛 世尊未出时 十方常闇瞑

三恶道增长 阿修罗亦盛 诸天众转减 死多堕恶道

不从佛闻法 常行不善事

我们感觉十分的幸运,能遇见诸佛,佛是一位救拔世间众苦的贤圣和尊者,能令一切众生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牢狱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佛也是具足大智慧、慈悲,普遍天人的导师,怜愍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发大慈悲心,揭开甘露的法门,令一切众生悉闻法要而反迷归觉。佛是慈悲平等,故能广度无量恒河沙数的一切众生,在往昔经过了无量无边的大劫,未曾有佛出现於世,白白的空过去了,此时十方世界一片闇瞑无光,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众生一天比一天多,而阿修罗道就很兴盛,因为众生只会造业,为非作歹,不行十善,只行十恶,故诸天众也渐渐减少。由此可见,大多数的众生死後都堕落到三恶道里去。因为一切众生未得见佛,未得听闻佛法,所以,也不知如何去修行,严持戒律,广修善法,只懂得认贼为子,认黑是白,造出许多恶业,自然种下许多的恶因。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减少 罪业因缘故 失乐及乐想

住於邪见法 不识善仪则 不蒙佛所化 常堕於恶道

佛为世间眼 久远时乃出 哀愍诸众生 故现於世间

超出成正觉 我等甚欣庆 及余一切众 喜叹未曾有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今以奉世尊 惟垂哀纳处

愿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因此我们体衰力倦,智慧也都一天比一天减少。这皆由於造许多罪恶的因缘,自性本来的安乐也失去,落於邪知邪见,不认识善知识,得不到佛的教化,生生世世都轮回於三恶道中,佛是我们的明眼善知识,在久远劫来才出现於世。而佛是为了哀愍一切众生而出现於世,修道得成正觉。我等及一切众生都很欣庆,从来未曾如此的欢喜和赞叹。我们所有的宫殿得蒙佛的光明照耀,严饰得比从前更好更庄严,故现在我们愿将宫殿奉献和供养佛,惟愿佛大发慈悲接受我们这个供养,又发愿要把此供佛的功德,普遍回向於一切法界众生,愿我等与一切众生,共同成佛道。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白佛言。惟愿世尊转於法轮。多所安隐。多所度脱。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法轮 击甘露法鼓 度苦恼众生 开示涅盘道

惟愿受我请 以大微妙音 哀愍而敷演 无量劫集法

当尔之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用偈颂赞佛之後,一起向佛而说:「现在惟愿世尊,能为我们转大法轮,令我们得到安隐和解脱。」就在这时,所有的大梵天王,又用一首偈颂来赞叹佛:

我们及一切众生都乐愿请佛转大妙法轮,如击起甘露的法鼓,能度脱三恶道里的一切苦恼众生,开示我们如何去修不生不灭成佛之道路。惟愿世尊您能接受我们的请求,用您不可思议大微妙的音声为我们说法,并请求世尊哀怜我们,而演说无量劫以来佛积集智慧资粮,能修成佛道的法门。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轮。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龋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当尔之时,大通智胜如来接受十方五百万亿诸大梵天王及十六位王子的请求,即时先讲四谛法门,因为四谛各转三次,共转十二次,故叫三转四谛十二法轮。第一转叫做示转,即是告诉我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转叫劝转,即是劝我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转叫证转: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

无论是沙门(译为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婆罗门(译为净行)、天众、魔众、大梵天王,甚至於一切天魔外道,都不能转四谛的法轮,唯有佛才有此种方便,所说的即是苦、集、灭、道的法门。这四法又有苦法忍,苦法集,集法忍,集法集,灭法忍,灭法集,道法忍,道法集,故为八忍法集。

佛又广说十二因缘法,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众生皆顺著此流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还有还灭门,无明灭就行灭,行灭就识灭,识灭就名色灭,名色灭就六入灭,六入灭就触灭,触灭就受灭,受灭就爱灭,爱灭就取灭,取灭就有灭,有灭就生灭,生灭就没有老死忧悲苦恼灭了。声闻所修的是四谛法,缘觉所修的是十二因缘法。

佛於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诸漏心得解脱。从是已後。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佛为天上五百万亿诸大梵天王及百千万亿不可思议恒河沙数的众生,说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的时候,有六百万亿那由他的人,皆已弃舍一切的恶法,而得到一切无漏善法。什麽是「漏」?我们身体九孔常流不净,也是属於漏,如茶杯底下穿个洞,不能盛满水,一切众生一共有八万四千种诸漏,最大的漏就是贪瞋痴慢疑。有了此种种漏,就生出来烦恼,有了烦恼就生出无明,有了无明就没有智慧。若人能把无明去掉,便得般若智慧现前,若人能断尽烦恼,便能将烦恼化为菩提。这时身心都得到解脱,所谓得漏荆从漏尽而证得甚深微妙的禅定,而此种禅定的功夫并不是由外边所得来的,必要自性自入,自性自度,自修自了,故不须向外驰求。我们的本地风光,本有的智慧都是在每人自性里边,所谓「禅定」,即是得到静虑的好处,梵语称为禅那,译为思惟修。得到禅定的人即可得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能知前生的事)、漏尽明(所有的习气毛病都没有了,故与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断尽了。)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尔之时,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之身而出家作沙弥。他们的六根非常通利,智慧十分明了,已经在过去生中,供养百千万亿的诸佛,所修的都是清净梵行,一心所求无上正等正觉。

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听许。

这十六个沙弥即是大通智胜如来的十六个儿子,都一起跟随著佛出家修道,他们和五千万亿的大梵天王及百千万亿的天人等众齐声说:「世尊!现在在这个道场里有无量千万亿的大声闻众,他们在过去生中,曾经做过许多的功德和善事,故具有无量的福德。可是现在,却生出怀疑心,不知是否自己证了涅盘的果位。世尊!您应当为我等一切声闻解说佛的无上正等正觉法,让我们也一起趣向菩提的大道。我等听完佛所说的法之後,会一起依法修行。世尊!我们所有一切声闻有一个志愿,即是愿得到佛的正知正见。佛老早就知道了,所以希望佛发大慈悲心怜愍我们一切众生,而宣说此无上微妙的法。」

当尔之时,转轮圣王(大通智胜佛之父亲)命令八万亿人,一起去见十六位王子。因为这十六位王子发心舍弃国城财宝出家修道。後来,这十六位王子的诚恳心终於感动了八万亿个跟随转轮圣王的人,也发心要出家修道,当时,转轮圣王即很乐意的允许他们的请求。转轮圣王见他们那麽真心修道,於是也发心做他们的护法,供养他们饮食衣服汤药卧具。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於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

就在这个时候,大通智胜如来受到十六位沙弥的请法。果然,经过二万劫之後,他乃现前在所有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中,说出这部大乘的经典,此经名为妙法莲华经。是教化诸菩萨修学大乘的法,佛所护念。当佛说出此部经之後,这十六位沙弥马上证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他们都一心受持法华经,并且还能背诵得通利无碍,为人解说。

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佛说是经。於八千劫未曾休废。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住於禅定八万四千劫。

当大通智胜佛说这部法华经时,这十六位沙弥都欢喜诚信接受。在声闻众中,有一些人听到佛所说的法皆恍然大悟,可是也有千万亿种类的众生却心生疑惑。大通智胜佛说此部经,经过八千个大劫,在这长久的时间从未曾休息。一般人一定会这麽想:为什麽大通智胜王佛要经过八千劫才把法华经讲完,而释迦牟尼佛只不过花了八年的时间,就把法华经全部都说完了呢?这只不过是众生的知见,分别出时间的长短,实际上,菩萨能以智慧力故,小能做大,大能做小,能以千万无量劫为一日,又能以一日为千万劫,何况是佛?本来是没有长也没有短,能长也能短,而是众生用识心来分别一切法。所以说,大通智胜佛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同一部法华经,当大通智胜佛说完了此部经之後,他即入了禅定,住在禅定中八万四千个大劫。

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於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莲华经。一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时十六位菩萨沙弥知道佛已入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乃发心为佛弘扬此部法华经,开始登上法座,宣说此经。他们在八万四千个大劫中,为所有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详细分别广说妙法莲华经。度脱了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等众生,开示教导一切众生,令他们得到欢喜和利益,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从三昧起。往诣法座安详而坐。普告大众。是十六菩萨沙弥。甚为希有。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於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众生。令入其中。

经过了八万四千劫之後,大通智胜佛从三昧中出定,到他的法座上,安然正坐。告示诸大众:「这十六位菩萨沙弥是很希有的。他们能六根互用,明了通达一切诸法,往昔曾供养过无量千万亿数的诸佛,种植德本。在每一位诸佛的道场中,常勤修习清净的梵行,常受持诸佛的智慧,愿开示教导一切众生,共同得到圆融无碍的智慧光明。」

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所以者何。若声闻辟支佛及诸菩萨。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受持不毁者。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之慧。

佛告大众:「所以,你们应当常亲近供养这十六位菩萨沙弥。因为如此,假使有声闻、辟支佛或诸大菩萨,能信受这十六位菩萨沙弥所说的法,依法修行,不生毁谤,如是等人,皆当成无上正等正觉,开佛的大智慧。」

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莲华经。一一菩萨。所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从其闻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缘。得值四万亿诸佛世尊。於今不荆

佛又告诉所有的比丘众:「这十六位菩萨沙弥最欢喜说此部妙法莲华经,他们每一个都教化了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等众生,令一切众生都发宏愿生生世世要跟随著他们修道,再亲闻佛为他们解说此部经,以这种因缘,而能得见四万亿诸佛世尊,同集一处。如今他们还以大乘妙法利益众生,圆满他们的誓愿呢?」

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闪。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

诸比丘们!我现在要告诉你们,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位沙弥,早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皆在十方国土,现身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和声闻作为他们的眷属。有两位沙弥是在东方成佛,一名号为阿闪,阿闪是梵语,译为不动尊,即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此佛在欢喜国成就佛道。第二位沙弥号为须弥顶佛。又有两位沙弥在东南方成佛,一名号为师子音佛,一名号为师子相佛。

南方二佛。一名虚空祝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於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南方成佛的沙弥号为虚空住,一名又号为常灭。在西南方成佛的是帝相佛和梵相佛。西方也有两尊佛,一名号为阿弥陀佛。阿弥陀是梵语,译为无量寿无量光,即是其智慧及福德无量无边,一名号为度一切世间苦恼佛,这两尊佛即是其中两位沙弥的法身。又有两位沙弥在西北方成佛,一名号为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佛(多摩罗跋是梵语,译为性无垢贤,即是比喻他是一位自性没有尘垢的圣贤。栴檀香是一种香)。一名号为须弥相佛,在北方成佛的两位沙弥,一名号云自在佛,一名号云自在王佛。在东北方的佛名号坏一切世间怖畏佛。第十六位沙弥,即是我释迦牟尼佛(能仁寂默),在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诸众生。於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释迦牟尼佛又称一声,诸比丘!当我们为沙弥时,各人已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数那麽多的众生。这些众生从我们那里闻法,便趣向无上正等正觉。随其根性各别,迟速不同,但皆会到达究竟之圆满大觉。

这些众生,其中有些已住於声闻地位,我也常教化他们趣向无上正等正觉,令他们辗转皆入佛道。何以故?因为如来的智慧,是难信难解。难信,故不容易修,难解,故不容易证果。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後。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後。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盘。我於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於涅盘。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当时我们所教化无量如恒河沙数的众生,就是你等诸比丘,以及我入灭後,在未来世中的声闻乘,他们也将会证得阿罗汉果。

佛法都是讲因果,若无此因,则无此果。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之前,已教化无量众生。每次出世时,现比丘身,到处去弘扬佛法,讲经说法,博得这些信众的信仰,他们觉得佛比他们的父母还要亲切,便发愿常随这位「法身父母」。释迦牟尼佛用平等大慈悲心,摄受众生,他的法缘,日益增广,果位日益高大,直至今天终於功成德就,他成佛道,他的弟子与他的宿缘很深。他们生生世世都随从佛转法轮,拥护佛法。当佛成佛那一生,他的弟子皆来拥护。当然,有些也赶不上。这些人就是经典上所说「我灭度後,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

万事万物都是仗缘方生。故佛教里云:「诸法从缘起,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释迦牟尼佛继绩说:我灭度後,还有弟子不听闻这部法华经,因为他们好乐小乘法,故对於大乘菩萨法,均不知不觉。可是,从他们「所行功德」,或从坐禅等得来的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盘」。他们或会证得权巧方便的果位,即有余涅盘,而认为此是究竟解脱。

届时,「我於余国作佛」,更有其他的名称。这些声闻人虽然生灭度之想,认为自己已入於涅盘(不生不灭的境界),「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但由於他们在其他国土求佛智,也会听闻这部经。「唯以一佛乘,而能得灭度,更无余乘法。」唯一佛乘才是真正的涅盘,而不是声闻乘著於一边之空理。「除诸如来,方便说法。」有时,佛也会用方便法门来觉悟众生,但归於根本,乃是唯一佛乘,更无余乘。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盘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诸位比丘!假使佛知道自己将要入涅盘,所有座下的大众们都得到清净、信心和解悟,得到通达一切诸法空相,入甚深的禅定,便能召集一切菩萨及声闻众,为佛说此部法华经。因为世间上所有欲修佛乘的人,是不能以修二乘法,而得灭度。二乘人所谓的灭度并不是真正的灭度,唯有修佛乘,才真能得到佛的灭度和果位。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於涅盘。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佛又说:「你们一切的比丘应该要彻底了解,如来所说的法是权巧方便法,因为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利根的,也有钝根的。若一开始就跟钝根人说真实法,他们是不会接受和相信的,所以我用方便法门来教化他们。」因为佛的方便法门本来是与一切众生合而为一,所以一切众生有这种方便的机缘,他们的心志只知道小小的方法和道理,若说宇宙间深奥的道理给他们听,那就不懂了。

二乘人往往都执著在五欲的境界上,即财、色、名、食、睡。1、财能购买一切物,所以人人都放不下钱财。若能把钱当作毒蛇一样,不去贪求它,人就不会为钱财而发生斗争。有一首偈颂,形容「钱」字很恰当:「一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若会用者出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试看「钱」字有两个「戈」,就像两个人拿著戈在那里挖掘金子,又可以说二人动干戈争著金子。钱可带给人许多麻烦苦恼,但是一般人却视钱如命,贪而无厌,若会用钱者即可超出三界,不会用者就造下了许多的罪业。2、色欲,就是著住在美好的色物上。3、名欲,贪一个好的名誉,欢喜人赞叹,若受人毁辱如三百矛刺心,把名看得比什麽都重要。4、食欲,欢喜吃些好东西,满足口腹。尤其是修道人,不应该把食物看得那麽重要,应该把食物当作良药来维持血肉残身以疗乾枯成就道业。5、睡眠,有人欢喜睡觉,觉得睡得越多越好,可是愈睡愈迷,变成愚昧昏暗,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二乘人就是受到这五种欲念的支配,故还未到不生不灭的地位,我为他们说二乘法(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法的原因,只不过令他们心生欢喜而一精一进修行。事宣上,证到二乘法的果位,还未得到真正涅盘的境界,何异望梅止渴,要知画饼不能充饥啊!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

譬如有一段五百由旬(四万里)的路,凡是要经过此路的人,将会遇到许多危险和困难。如受到强盗的抢劫,蛇狼虎豹的攻击。所以,要经过这路的人都心生恐惧,但是唯有这条路才能达到一切珍宝所藏之处,因此,他们只好冒险的向前开步走。就在这时候,其中有一位导师,他非常聪明能干,具足智慧圆满,知道如何行走这条险道,才不会被种种险境困扰,於是他发心指引所有的人经过此路,但是这些人走到半途中,却生出懈怠心,而不想再往前走。於是他们就对导师说:「现在我们已疲倦到极点,在这怖畏的道路上,实在不想再向前走了,而且,前面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路,故我们还是不要再向前走好了。」

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

这一位导师有许多方便法门,他想:「这些人真是可愍!为何要舍去到佛宝国的志愿而往後退呢?」想到这里,他只好用他权巧方便的神力,在险道中过三百由旬的地方,化出一个化城。然後,告诉大众:「你们各位!不要恐怖,更不要生出懈退心。你们现在可到前面不远的一个大城里住下来,在这城里,可随意行动,假使能进入此化城,即可快速得到安隐,你们想再继续前进取宝,即可达到佛国宝所了。」

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於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

当这群行者身疲力倦到了极点,忽然得见这一座化城,能暂时逗留休息,故生出未曾有过的大欢喜心,说:「我等今日免堕天、人、地狱、饿鬼、畜生道,脱离三界火宅,得到快乐和安隐。」於是,一起往前进行入此化城。以为他们已经到了究竟解脱和安隐,十分的高兴和安乐。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这时领导师尊——释迦牟尼佛知道他们已经休息,恢复一精一力,不再疲倦了。於是,佛即毁灭此化城,对众人说:「你们应该再向前走,宝处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此化城只不过是我所变化出来的,鼓励你们前进,好让你们暂时休息。」也就是说,凡是证到四果罗汉的圣人应当要回小向大,修大乘的法门,才能达到究竟之宝处。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诸比丘们!此大通智胜佛所说的法,也就是我所要说的法,如今为你们做大导师,深知一切生死、烦恼恶道,是多麽险难和长远,故应离一切烦恼,越过生死的苦海,达到如来之家,成就萨婆若。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盘。若众生住於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於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盘。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别说三。

如果有众生听到佛说唯一佛乘的法,一定有许多众生,拂袖而去,不想见佛或亲近佛,因为佛法是难信之法,所以众生都不肯接受。因为他们想:「修行成佛必须要花很长久的时间,在三大阿僧只劫中勤修六度苦行,才有成佛的机会。」於是,他们都故意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识大导师(佛),更不用说教他们舍去七情六欲,一心修道了。

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一切诸佛,悉知一切六道众生的心念,是非常之怯弱和下劣。佛就用方便的力量,而说二乘法的有余涅盘,让修道上起懈退心的众生,暂时止息。故说出另一个中道涅盘。这时,佛又告诉他们说:「你们还未到达究竟的佛道。你们所住的地方,接近佛的智慧,你们应当观察和筹量,不论你们得到有余或无余的涅盘境界,都不是真实的。其实是如来的方便力量,於唯一佛乘,分别说出声闻、缘觉及菩萨三种的法门。」

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佛就像那一位导师,知道应用什麽方法来越过这危险中途的道路,并且告诉过路的入,到那里去休息。宝处就在附近不远,但是此座城并非是真实的。它只不过是佛变化出来,让你们休息一会儿,等到你们已恢复体力,就应离城而向前迈进。譬如:你要从你的家乡到国外,要经过很遥远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在这一段路程中,一定会觉得身疲力倦,那时你就要找一间旅店暂时住一宿,第二天又继续你的路程,这样才能到达你所要到的地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於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 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法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当尔之时,世尊欲重复此意义,故说一首偈颂:

大通智胜佛,在一个道场,坐在莲华座上,,入三摩地,如此经过十个劫数,但还未成正觉。这时,佛法未现於世,故他还不能得成佛道。一切天神、龙王、阿修罗众等,常雨天华,来供养这一尊佛,诸天王击打天鼓,奏出种种的伎乐,一阵阵香风把萎谢的华吹走,同时又雨美丽芬芳、新鲜的天华。

经过了十个小劫,佛才成道,所有天及世人都生出极端高兴踊跃的心情,歌颂佛的十六位王子,皆与千万亿的眷属,一起到佛所,恭恭敬敬的头面礼足,而请佛转大法轮,希望佛的师子吼,滋润的法雨,充实我们及一切众生的心田。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於一切

世尊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到的,不知要经过多长久的时间才能遇见佛出兴於世,佛为觉悟一切群生,他的不可思议威神智力即能震动到一切众生心性地上。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华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本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在东方诸世界,有五百万亿的国土,梵王的宫殿得到无量的光明照耀,这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当诸梵天王见此瑞相,皆来到佛所,寻找这种光的来源,并且散下天华来供养佛,然後又向佛奉上最宝贵的宫殿。然後再恭恭敬敬的请佛转法轮,於是他们又以偈颂来赞叹佛。

佛知道讲法的机缘还未成熟,故接受他们的请求而静坐默然,这时从南、西、北方及四维上下,诸梵天王悉皆散下天华及奉献宫殿,请佛转法轮。佛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而我们愿得到佛的大慈悲怜愍众生的心,能广开甘露的法门。为教化我们六道众生,而转无上的深妙法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亥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於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後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世尊具足无量的智慧,受到一切众生请求说法。佛能宣说种种妙法,故首先说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及十二因缘法,即是无明至老死,皆从十二因缘所生,由此招感来许多的过患,你们应当知道如是的法。当大通智胜佛宣化畅演此法後,有六百万亿梵天王等众,得离一切苦,皆证得阿罗汉果位。

当佛又在第二次说法的时候,又有千万恒河沙数众生,领悟诸法空相,皆得阿罗汉果及声闻、缘觉与菩萨的果位,其数是无有穷尽,即使经万亿劫长久的时间来计算其数目,皆不能知其数量无边际的啊!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遗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就在这时候,那十六位王子皆发心出家修道作沙弥。他们一起向佛请法,希望大通智胜佛能为一切众生演说大乘妙法,故问佛:「我们及所有随从者,皆应当成佛道,因为我们愿像世尊一样,能具足第一清净的智慧眼。」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佛知道这些童子心所想的是什麽,他们宿世的修行到了什麽程度,曾以无量的因缘,听过佛说种种诸法实相妙理,本生因缘譬喻,及六种波罗蜜。六种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一精一进、禅定、智慧。波罗蜜是梵语,翻译为到彼岸。他们也曾听过佛说种种神通修证妙用之事,所以,有大智慧来分别出真实的一佛乘法,他们修行菩萨所修的六种波罗蜜。因此,现在这十六位童子乐闻佛说大乘的妙法莲华经,皆悟知法华经里含有如恒河沙数的偈颂。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於佛宴寂後 宣扬助法化

当大通智胜佛说完了法华经之後,佛就回到静室中入甚深禅定,在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中经八万四千个大劫。这时,十六位沙弥及所有的阿罗汉,知道佛未出禅定,於是,他们就发心为无量亿诸众生说佛的无上智慧。每一位沙弥都登上法座,演说佛所说过的大乘妙法莲华经,在佛寂然不动的时候,助佛宣扬佛法,教化众生。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後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这十六位沙弥及诸大阿罗汉,各各所教化的众生,有六百万亿恒河沙数那麽多。什麽是阿罗汉呢?阿罗汉是梵语,翻译为应供、破恶、杀贼。1、应供:阿罗汉所作已办应该受人天的供养。我们如果没有得到人天的供养,是不能勉强别人来供养自己的,我们更要回光返照。假若往昔没有修福,纵使作了阿罗汉也受托空钵的果报。2、破恶:是破烦恼的恶。3、杀贼:杀无明的贼。因为无明能破坏我们的道业,使我们的智慧光明不得显现出来,虽然说阿罗汉已把无明杀了,其实是还未完全把无明杀尽,唯有佛才断一切的无明,甚至於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还未断尽,何况是一位阿罗汉呢?

当大通智胜佛灭度了之後,那些得闻十六位沙弥说法的人,皆能一同与其导师俱生在一个佛国。

是十六沙弥 具足行佛遗 今现在十方 各得成正觉

尔时闻法者 各在诸佛所 其有住声闻 渐教以佛道

由於这十六位沙弥具足修行佛道,他们出现於十方诸佛国土,各成无上正等正觉。当尔之时,若有听闻到佛法的众生,皆是往昔曾听过十六位沙弥所说过的佛法,故现在又现於每一国土,再来亲近闻佛说法。其中有许多是声闻众,渐渐受到佛的教化而入於佛道。

我在十六数 曾亦为汝说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趣佛慧

以是本因缘 今说法华经 令汝入佛道 慎勿怀惊惧

我,释迦牟尼佛,即是沙弥之中排行第十六者。在往昔中,汝等听过我说的法,故我以方便的法门,接引你们亲自修学佛智,到达佛的智慧。由此因缘,我今宣说法华经,令你等众生入佛的智慧藏,共成正觉。你们千万不要生出怀疑及恐惧心,我将会为你们分别的解释清楚佛法的实相真理。

譬如险恶道 迥绝多毒兽 又复无水草 人所怖畏处

无数千万众 欲过此险道 其路甚旷远 经五百由旬

时有一导师 强识有智慧 明了心决定 在险济众难

譬如在一段危险的恶道,那一道路是最危险的呢?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道。在这道路里犹如荒野,有许多毒蛇猛兽,连一点水一根草都没有,是一般人所恐惧的地方。这时候,有无量千百万数众生,欲要渡过此危险的道路,超出六道轮回,得真正的解脱,可是,必须要经过五百由旬的路程,才能到达究竟之处,所以还离道八万四千里,那麽的遥远呢?

这时有一位善知识,具足多闻知识,他有大智慧,明了一切事情的是非黑白。并且他能知道那一条路是正的,那一条路是邪的。因此,他常在危险的道路里救济一切有难的众生。

众人皆疲倦 而白导师言 我等今顿乏 於此欲退还

导师作是念 此辈甚可愍 如何欲退还 而失大珍宝

在这危险的道路上行走是很不容易的,助缘很少,逆缘很多,譬如一个修道入,原来无法付出力量,而有菩萨或者护法神来帮助他,使他再接再厉,修道圆满。或者有人以错误的方法修道,有善知识指导他,趣向正道,这都是助缘。什麽叫逆缘呢?譬如你正要发真正的菩提心,偏偏来了一个人,专门使你退菩提心,使你生出种种的欲念,而道心不坚固,故叫逆缘。就在这种不容易修的道路上,很容易生出疲倦,总觉得修了这麽久的时间,一点收获都没有,於是就对导师说:「我等现在都疲倦了,我们想还是不要再修行。」

这时,善知识作如是想:此类的众生实在可怜啊!为何要生退转心而不想修道呢?本来将要得到的珍宝,现在都丢掉了。

寻时思方便 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庄严诸舍宅

周匝有园林 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 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已 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随所乐

即时,善知识想出来一个方便法门,乃用他的神通智力,中途化出一个大城,里边有许多非常庄严的舍宅,周围有花园和树林,有澄清的水沟,七宝的浴池,重重的高楼阁,男男女女都充满欢喜。这一些境界都是变化出来的。这时善知识对大众说:「你们不要再生恐惧,现在可以到这个城里来,所要求的,必能遂心满愿。」其实,这一个化城就是各位二乘人所证到的有余涅盘,而法华经是开权显实引导二乘,所以佛不能不告诉大众,他们所证到有余的涅盘,只不过是到了一座化城一样,并不是真正得到究竟的涅盘。

诸人既入城 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隐想 自谓已得度

导师知息已 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 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 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 权化作此城

汝今勤一精一进 当共至宝所 我亦复如是 为一切导师

所有小乘人都欢喜离苦得乐,不发大心,修小乘法,所以他们到了此座化城,觉得心满意足,皆生大欢喜,自以为得到了究竟安隐,自己究竟度脱生死苦海。佛早已知大众会生如是想,於是又召集所有的大众而示知:「你们现在不再疲倦了,应当打起一精一神往前迈进!因为你们现在所住的地方只不过是一个化城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珍宝之处。而是我见你们太疲倦,心生退转,不想再修道,所以我用方便的法,神通的力量,变化出一个城,即二乘人的法。你们现在应当勇猛一精一进,即可一同达到佛的宝藏之处。我也是如此,为一切众生的善知识,教导他们早登彼岸,共成佛道。」

见诸求道者 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 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 为息说涅盘 言汝等苦灭 所作皆已办

既知到涅盘 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 为说真实法

我看到一般求道的人,修行到了半途,就觉得太辛苦,而生出懈退心,不想修道了。所谓「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一万八千,修道十年,佛在天边。」所以说,若我们由始至终,能保持著修道最初一精一进心,一宜勇猛一精一进,就能早成佛道。如果半途而废,那就一无所成,不能度过生死的苦海,烦恼的险道。所以,佛设方便法门,不是实法,乃对二乘人说:「你们也可证到涅盘,解离众苦,不受生死,你们所要办的都已办了,而得到涅盘证得阿罗汉。」尔时佛又召集大众,为他们说真实的法。

诸佛方便力 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 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 当发大一精一进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用尽方便法来教化众生,而佛法本来是只有佛乘,没有缘觉乘、声闻乘之分。因为众生的根性,不能一开始就明白和接受佛法,故佛为众生方便说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都是佛用大威神力所化出来的二乘法门,故为化城。所以说,唯有佛乘才是实乘。一切众生能得不生不灭究竟涅盘之处,唯有修行佛乘,才能实证真常。然而一切众生修行太久了,往往就生出厌倦心,所以佛以方便法门而造出一个化城,为众生说有余之涅盘和无余之涅盘。

现在佛要开权显实,说出真实的涅盘,因为以前佛对二乘人所说的有余涅盘,还未到圆融无碍的一佛乘上,故还不能了生脱死,至不生不灭。因为证到四果阿罗汉,虽然分段生死没有了,可是变易生死还未断尽呢!佛具足一切实相般若的智慧,你们应该求佛的大智慧,向前勇猛一精一进,求无上佛道,不应该停留在四果罗汉的果位而生自满心,不求上进。

汝证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实灭

诸佛之导师 为息说涅盘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当你们证得一切智慧,佛的十力法。何为十力法呢?十力法是佛所具有的十种力量。(一)佛有知觉处非处智力。觉处是一切合乎佛法的,非处是一切与佛法互相违背的,而佛就有这种智慧和力量,分辨是非。(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一切众生过去生中,造了什麽罪业,现在种什麽因,将来应结什麽果,未来受什麽果报,佛就有此种智慧的力量,知道三世的业报。(三)知诸禅解脱三味智力。包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谓「四空处」,还有所有的一切禅定,和八种之解脱。(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佛明白一切众生种种的境界,所以才能教化他们。譬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的信基督教、回教、天主教等等,其实每一个宗教都归入佛教,而每一个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也接受种种不同的法。(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就像修五戒十善,可生天。修禅定可证果,修六度万行,可成佛。造恶业,可变恶鬼、堕地狱。种什麽因,就结什麽果。(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这只不过略略解释,如详细的说,百千智力都从此生出来,无有穷荆

若修道人能证得三十二相,就得到真实的寂灭和快乐。诸佛是一切众生的大导师,见一切众生在修道中生厌倦心而说出菩萨、声闻、缘觉诸乘法及有余之涅盘。虽然知道这座化城是众生之旅客站,并非本来的家乡,故引导众等归入佛道,得圆满的智慧。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