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四诊心法

卷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四言脉诀,始自汉张仲景平脉法,宋崔嘉彦衍之,明李时珍删补。及李中梓又补其缺略,删其差谬,复加注释,固巳文简义赅矣。然犹有与经义不合者,今皆删去,其未备者补之。

1.脉为血腑,百体贯通,寸口动脉,大会朝宗。

【注】经曰:脉者,血之腑也。周身血脉运行,莫不由此贯通,故曰百体贯通也。《难经》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寸口者,左右寸,关,尺,手太阴肺经动脉也;为脉之大要会也。故曰:寸口动脉,大会朝宗也。

2.诊人之脉,高骨上取,因何名关,界乎寸尺。

【注】凡诊人之脉,令仰其手,视掌后有高骨隆起,即是关部脉也。医者复手取之,先将中指取定关部,方下前后二指于寸,尺之上。病人长,则下指宜疏;病人短,则下指宜密。因其界乎寸,尺二部之间,故命名曰关。

3.至鱼一寸,至泽一尺,因此命名,阳寸阴尺。

【注】从高骨上至鱼际,长一寸,因此命名曰寸。从高骨下至尺泽,长一尺,因此命名曰尺。寸部候上,故为阳也。尺部候下,故为阴也。

4.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关脾胃,左肝膈胆。三部三焦,两尺两肾。左小膀胱,右大肠认。

【注】右寸浮候胸中,沉似候肺。左寸浮候膻中,沉以候心。右关浮以候胃,沉以候脾。左关浮候膈胆,沉以候肝。两尺沉俱候肾,尺浮候小肠,膀胱,右尺浮候大肠。膻,膻中即包络也。五脏皆一,惟肾有二,故曰两尺候两肾也。然《内经》言腑不及胆者,以寄于肝也。不及大,小肠,膀胱者,以统于腹中也。不及三焦者,以寸候胸中,主上焦也;关候膈中,主中焦也?尺候腹中,主下焦也。此遵《内经》分配三部诊脉法也。至伪诀以大,小肠配于寸上,以三焦配于左尺,以命门配于右尺,其手厥阴包络,竟置而不言,悉属不经。滑寿以左尺候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候大肠,后阴之病,可称千古只眼也。浮外候腑,沉内候脏之说,详于卷末。

5.命门属肾,生气之源,人无两尺,必死不痊。

【注】两肾之中,名曰命门。命门居两肾之中,故两尺属之。命门之少火,即肾间动气,是为生气之源也。人若无两尺脉,则生气绝矣,病者必死不能痊也。

6.关脉一分,右食左风,右为气口,左为人迎。

【注】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一寸九分,寸,关,尺脉三分分之。今日关脉一分,乃关上之一分也。左关一分名人迎,肝胆脉也。肝胆主风,故人迎紧盛,主乎伤风。右关一分名气口,脾胃脉也。脾胃主食,故气口紧盛,主乎伤食。此创自叔和,试之于诊,每多不应,然为后世所宗,不得不姑存其说。观《内经》以足阳明胃经,颈上之动脉为人迎,手太阴肺经高骨之动脉为气口,足知其谬矣。

7.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竟下竟,左右推寻。

【注】浮者,轻下指于皮脉间所得之脉也。沉者,重下指于筋骨间所得之脉也。中者,不轻不重,下指于饥肉间所得之脉也。上者,两寸也:竟者,即《内经》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者,两尺也;竟者,即《内经》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胫,足中事也,左右者,左右手脉也。此七诊者,乃推寻取脉之法也,非谓《内经》独大,独小,独寒,独热,独迟,独疾,独陷下七诊之脉也。

8.男左大顺,女右大宜,男尺恒虚,女尺恒实。

【注】天道阳盛于左,地道阴盛于右。故男左女右,脉大为顺宜也。天之阳在南,阴在北,地之阳在北,阴在南,阳道常饶,阴道常亏。故男寸恒实,尺恒虚,女寸恒虚,尺恒实也。

9.又有三部,曰天地人,部各有三,九候名焉。额颊耳前,寸口岐锐,下足三阴,肝肾脾胃。

【注】此遵《内经》三部九候,十二经中皆有动脉之诊法也。三部,谓上,中,下也。曰天,地,人,谓上,中,下三部,有天,地,人之名也。部各有三,九候名焉,谓三部各有天,地,人,三而三之,合为九候之名也。额,颊,耳前,谓两额,两颊,耳前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颌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以候头角者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人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以候口齿者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之分,手少阳脉气所行,以候耳目者也。寸口岐锐,谓寸口岐骨锐骨也。中部天,乃掌后经渠之次,寸口之动脉,手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肺者也。中部地,乃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合谷之动脉,手阳明脉气所行,以候胸中者也。中部人,乃掌后锐骨下神门之动脉,手少阴脉气所行,以候心者也。下足三阴,谓五里,太溪,箕门,肝,肾,脾,胃也。下部天,乃气冲下三寸,五里之动脉,足厥阴脉气所行,以候肝者也。下部地,乃内踝后跟骨傍,太溪之动脉,足少阴脉气所行,以候肾者也。下部人,乃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动脉,足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脾胃者也。

10.寸口大会,五十合经。不满其动,无气必凶。更加疏数,止还不能。短死岁内,期定难生。

【注】寸口动脉,五十一止,合于经常不病之脉也。若四十动一止,一脏无气,主四岁死。三十动一止,二脏无气,主三岁死。二十动一止,三脏无气,主二岁死。十动一止,四脏无气,主一岁死。不满十动一止,五脏无气,若更乍数乍疏,止而不能即还,则可期短死,一岁之内,必难生也。

11.五脏本脉,各有所管,心浮大散,肺浮濇短,肝沉弦长,肾沉滑软,从容而和,脾中迟缓。

【注】上言五脏各有所管之本脉,必皆不大不小,从容而和,始为五脏不病之脉也。

12.四时平脉,缓而和匀,春弦夏洪,秋毛冬沉。

【注】此言四时各有应见之平脉,必皆不疾不徐,缓而和匀,始为四时不病之脉也。

13.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注】外因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邪,脉必洪大紧数,胘长滑实而太过矣。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伤,脉必虚微细弱,短濇濡芤而不及矣。

14.饮食劳倦,诊在右关,有力为实,无力虚看。

【注】凡病外不因六气,内不因七情,为不内外因,内伤饮食劳倦也。饮食伤胃,劳倦伤脾,故诊在右关。饮食伤形为有余,故右关脉有力。劳倦伤气为不足,故右关脉无力也。三因百病之脉,不论阴,阳,浮,沉,迟,数,滑,濇,大,小,凡有力皆为实,无力皆为虚。经曰:诸阳脉按之不鼓,诸阴脉按之鼓甚。此之谓欤!

15.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宁神,调息细审。

【注】经曰: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又曰:诊脉有道,虚静为宝。言无思无虑,以虚静其心,惟神凝于指下也。调息细审者,言医家调匀自己气息,精细审察也。

16.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平和之则。五至无,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则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注】医者调匀气息,一呼脉再至,一吸脉再至,呼吸定息,脉来四至,乃和平之准则也。然何以五至无乎人之气息,时长时短,凡鼓三息,必有一息之长,鼓五息,又有一息之长,名为太息;如三岁一闰,五岁再闰也。言脉必以四至为平,五至便为太过;惟正当太息之时,始曰无。此息之长,非脉之急也;若非太息,正合四至也。至于性急之人,五至为平脉,不拘太息之例,盖性急脉亦急也。若一息而脉三至,即为迟慢而不及矣;迟主冷病。若一息而脉遂六至,即为急数而太过矣,数主热病。若一息仅得二至,甚而一至,则转迟而转冷矣。若一息七至,甚而八至,九至,则转数而转热矣。一至,二至,八至,九至,皆死脉也。

17.迟数既明,浮沉须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忧怒,思悲恐惊。

【注】浮脉法天,候表之疾,即外因也。沉脉法地,候里之病,即内因也。外因者,天之六气:风(风淫末疾),寒(寒淫阴疾),暑(暑淫心疾),湿(湿淫腹疾),燥(燥淫涸疾),火(火淫阳疾)是也。内因者,人之七情: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也。

18.浮沉巳辨,滑濇当明。濇为血滞,滑为气壅。

【注】此上六脉,为诸脉之提纲。以浮沉统诸浮上沉下之部位也,以迟数统诸三至,六至之至数也,以滑濇统诸滑流濇滞之形状也。脉像虽多,然不属部位,则属至数,不属至数,则属形状,总不外此六脉,故为诸脉之提纲也。

19.浮脉皮脉,沉脉筋骨,肌肉候中,部位统属。

【注】皮脉取之而得者,谓之浮脉。筋骨取之而得者,谓之沉脉。此以上,下部位而得名也。凡脉因部位而得名者,皆统乎浮沉,故曰部位统属也。心肺俱浮,以皮毛取之而得者,肺之浮也;以血脉取之而得者,心之浮也。故曰浮脉皮脉。肝肾俱沉,以筋平取之而得者,肝之沉也;以至骨取之而得者,肾之沉也。故曰沉脉筋骨。肌肉在浮沉之间,故曰候中也。

20.浮无力濡,沉无力弱,沉极力牢,浮极力革。

【注】浮而无力谓之濡脉,沉而无力谓之弱脉,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沉而极有力谓之牢脉。

21。三部有力,其名曰实。三部无力,其名曰虚。

【注】浮,中,沉三部俱有力,谓之实脉。浮,中,沉三部俱无力,谓之虚脉。

22.三部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微脉可考。

【注】浮,中,沉二部极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谓之微脉。

23.三部无力,按之且大,涣漫不收,散脉可察。

【注】浮,中,沉三部极无力,按之且大,涣漫不收,谓之散脉。

24.惟中无力,其名曰芤,推筋着骨,伏脉可求。

【注】浮,沉有力,中取无力,谓之芤脉。推筋着骨,按之始得,谓之伏脉。以上十脉,皆以部位而得名者,故皆统于浮沉也。

25.三至为迟,六至为数。

【注】一呼一吸,谓之之一息。一息三至,谓之迟脉。一息六至,谓

之数脉。此以脉之至数而得名也。凡脉因至数而得名者,皆统乎迟数也。

26.四至为缓,七至疾脉。一息四至谓之缓脉,一息七至谓之疾脉。

27.缓止曰结,数止曰促。凡此之诊,皆统至数。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至数不乖,代则难痊。

【注】四至缓脉,时而一止,谓之结脉。六至数脉,时而一止,谓之促脉。结促之脉,动而中止,即能自还。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须臾复动,或十至或二,三十至一止,其至数不乖,谓之代脉。难痊,谓不满五十动而止,合经难痊之死脉也。以上五脉,皆以至数而得名者,故皆统于迟数也。

28.形状如珠,滑溜不定。往来濇滞,濇脉可证。

【注】形状如珠,滑溜不定,谓之滑脉。进退维艰,往来滞濇,谓之濇脉。此以脉之形状而得名也。凡脉以形状而得名者,皆统乎滑濇也。

29.弦细端直,且劲曰弦。紧比弦粗,劲左右弹。

【注】状类弓弦,细而端直,按之且劲,谓之弦脉。较弦则粗,按之且劲,左右弹指,谓之紧脉。

30.来盛去衰,洪脉名显。大则宽阔,小则细减。

【注】上来应指而盛,下去减力而衰,谓之洪脉。脉形粗大阔然,谓之大脉。脉形细减如丝,谓之小脉,即细脉也。

31.如豆乱动,不移约约。长则迢迢,短则缩缩。

【注】其形如豆,乱动约约,动摇不移,谓之动脉。来去迢迢而长,谓之长脉。来去缩缩而短,谓之短脉。以上八脉,皆以形状而得名者,故皆统于滑濇也。

32.浮阳主表,风淫六气,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表冷,浮缓风湿,浮濡伤暑,浮散虚极,浮洪阳盛,浮大阳实,浮细气少,浮濇血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弦风饮,浮滑风痰。

【注】浮,阳脉主表。风邪六气外因之病,皆从表入,故属之也。浮而有力,表实风病也;浮而无力,表虚风病也。迟,寒脉也,故曰表冷。缓,湿脉也,故曰风湿。濡,气虚脉也,气虚则伤暑,故曰浮濡伤暑也。散,气散脉也,气散则虚极,故曰浮散虚极也。浮洪,阳盛脉,故曰阳盛也。浮大,阳实脉,故曰阳实也。细,气少脉,气少不充,故曰气少也。濇,血少脉,血少枯滞,故曰血虚也。数,热脉也,故曰风热。紧,寒脉也,故曰风寒。弦,饮脉也,故曰风饮。滑,痰脉也,故曰风痰。

33.沉阴主里,七情气食。沉大里实,沉小里虚,沉迟里冷,沉缓里湿,沉紧冷痛,沉数热极,沉濇痹气,沉滑痰食,沉伏闭郁,沉弦饮疾。

【注】沉,阴脉主里。七情气食内因之病,皆由里生,故属之也。大,有余脉也,故曰里实。小,不足脉也,故曰里虚。迟,寒脉也,故曰里冷。缓,湿脉也,故曰里湿。紧,寒脉也,故曰冷痛。数,热脉也,故曰热极。濇,血滞脉,故曰痹气。滑,痰食脉,故曰痰食。伏,痛甚不得吐泻脉也,故曰闭郁。弦,饮脉也,故曰饮疾。

34.濡阳虚病,弱阴虚疾,微主诸虚,散为虚剧。

【注】濡,为阳分无力脉,故主诸阳虚之病。弱,为阴分无力脉,故主诸阴虚之病。微,为阴阳血气不足脉,故主诸虚。散,为元气散之脉,故曰虚剧也。

35.革伤精血,半产带崩。牢疝症瘕,心腹寒疼。

【注】革,内空之脉,故主男子亡血,伤精之病,妇人半产,崩。带之疾。牢,内坚之脉,故主诸疝,症瘕,心腹寒冷,疼痛之病也。

36.虚主诸虚,实主诸实,芤主失血,随见可知。

【注】虚,为三部无力脉,故主诸虚。实,为三部有力脉,故主诸实。芤,为营空之脉,故主失血。然此三脉,皆随所见之部位,可知其上下,内外之病也。

37.迟寒主脏,阴冷相干,有力寒痛,无力虚寒。

【注】迟,阴脉也,脏属阴,故主之。凡阴冷之病,皆属之也。有力为寒实作痛,无力为寒虚痛也。

38.数热主腑,数细阴伤,有力实热,无力虚疮。

【注】数,阳脉也,腑属阳,故主之。凡阳属之病,皆属之也。数为阳盛,细为不足,故曰伤阴。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亦主疮,故曰虚疮。

39.缓湿脾胃,坚大湿壅。促为阳郁,结则阴凝。

【注】缓,脾胃脉,又主湿邪,故缓主湿邪脾胃之病。若搏指坚大,则为湿邪壅胀之病。促,为阳盛而郁之脉,结,为阴盛而凝之脉也。

40.代则气乏,跌打闷绝,夺气痛疮,女始三月。

【注】代者,真气乏而求代之脉也。若不因跌打气闷,暴病夺气,痛疮伤气,女胎气阻者,而无故见之,则必死也。

41.滑司痰病,关主食风,寸候吐逆,尺便血脓。

【注】滑,阳脉,阳盛为痰,故司痰病。右关候胃,故主痰食。左关候肝,故主风痰。寸候上焦,故主吐逆。尺候下焦,故主便血脓也。

42.濇虚湿痹,尺精血伤,寸汗津竭,关膈液亡。

【注】濇,血少滞濇脉也,六脉见之,则主营虚受湿痹之病。若两尺见之,则主伤精伤血之病。两寸见之,则主汗多津伤之病。两关见之,则主噎膈反胃,液亡结肠之病也。

43.弦关主饮,木侮脾经,寸弦头痛,尺弦腹疼。

【注】弦,阴脉,阴盛为饮;弦,木脉,木旺侮土,土虚不能制湿,故饮病生焉。寸弦,阴乘阳也,故主头痛。尺弦,阴乘阴也,故主腹疼。

44.紧主寒痛,洪是火伤。动主痛热,崩汗惊狂。

【注】紧,寒实脉,故主寒痛。洪,热实脉,故主火伤。动,为阴阳相搏之阳脉,故主诸痛;阳动主发热,主惊狂,阴动主汗出,血崩也。

45.长则气治,短则气病,细则气衰,大则病进。

【注】长者,气之畅也,故曰气治。短者,气之缩也,故曰气病。小者,正气衰也。大者,邪病进也。

46.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吉凶可推。

【注】病有阴阳,脉亦有阴阳。顺应则吉,逆见则凶。此以下至其死可测句,凡二十七节,详分某病见某脉吉,某病见某脉凶也。

47.中风之脉,却喜浮迟,坚大急疾,其凶可知。

【注】中风虚见虚脉,以浮迟为顺。若反见坚大急疾为逆,决无生理。

48.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濇小,证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阳证见阴,命必危殆,阴证见阳,虽困无害。

【注】此节皆言伤寒之顺逆也。伤寒热病传里属热,脉以浮洪阳脉为吉;若见沉,微,濇,小阴脉,是证与脉反,故凶。汗后邪解,便当脉静身凉,若躁而热,所谓汗后不为汗衰,名曰:阴阳交,必难治矣。阳证而见沉,濇,细,微,弱,迟之阴脉,则脉与证反,命必危殆;阴证而见浮,大,数,动,洪,滑之阳脉,虽脉与证反,在他证忌之,独伤寒为阴邪还阳,将解之诊,病虽危困,无害于命也。

49.劳倦伤脾,脉当虚弱,自汗脉躁,死不可却。

【注】劳倦伤脾,脉当虚弱,为顺也。若自汗出而脉反躁疾,则逆矣。安得不死?

50.疟脉自弦,弦迟多寒,弦数多热,代散则难。

【注】疟为寒热之病,弦为少阳之脉。少阳主病寒热往来,凡寒热之病,多属少阳半表半里之界,故疟脉自应得弦象也。迟多寒,数多热,理自然也。若得代,散二脉,邪尚未解,正气巳衰,命则难生矣。

51.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数,发热则恶。

【注】泻痢里虚,宜见沉小滑弱之脉为顺。若反见实大浮数之脉,则身必发热而成恶候也。

52.呕吐反胃,浮滑者昌,沉数细濇,结肠者亡。

【注】呕吐反胃,脾虚有痰也。浮为虚,滑为痰,是为顺脉,故曰昌也。若沉数细濇,则为气少液枯,遂致结肠,粪如羊屎,死不可救矣。

53.霍乱之候,脉代勿讶,舌卷囊缩,厥伏可嗟。

【注】霍乱之诊,阳脉为佳,若见代脉,因一时清浊混乱,故脉不接续,非死候也。如脉伏不见,四肢厥逆,舌卷囊缩,为阴寒甚,则有可嗟之变也。

54.嗽脉多浮,浮濡易治,沉伏而紧,死期将至。

【注】嗽乃肺疾,脉浮为宜,兼见濡者,病将退也。若沉伏与紧则相反而病深矣。不死何待?

55.喘息抬肩,浮滑是顺,沉濇肢寒,切为逆证。

【注】阳喘多实,风与痰耳,故脉以浮滑为顺。阴喘多虚,寒与虚也,故脉沉濇,四肢寒者,均为不治逆证。

56.火热之证,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注】热证而得洪数,乃正应也。若见微弱,证脉相反,根本脱离,药饵不可施矣。

57.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濇小,必殒其躯。

【注】骨蒸者,肾水不足,壮火僭上,虚数二脉,是正象也。若濇小之脉,所谓发热脉静,不可救耳。

58.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细数。

【注】虚证宜见虚脉,若两关脉胘,谓之双弦。弦乃肝脉,右关见之,是肝木乘脾,故曰土败。劳证之脉,若见细数,乃阴虚火盛,上刑肺金,便不可治。

59.失血诸证,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中堪忧。

【注】芤有中空之像,失血者宜尔也。缓小亦为虚脉,顺而可喜,若数且大,谓之邪胜,故可忧也。

60.蓄血在中,牢大却宜,沉濇而微,速愈者稀。

【注】蓄血者,有形之实证,见牢大之脉,脉证相宜。倘沉濇而微,是挟虚矣。既不能自行其血,又难施峻猛之剂,安望速愈也?

61.三消之脉,数大者生,细微短濇,应手堪惊。

【注】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为下消。三消者,皆燥热太过,惟见数大之脉为吉耳。细微短濇,死不可救也。

62.小便淋闭,鼻色必黄,实大可疗,濇小知亡。

【注】鼻头色黄,必患小便难。六脉实大者,但用攻病之剂必愈。若逢濇小,为精气不化,死亡将及矣。

63.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象,沉急凶殃。

【注】癫狂二证,皆以浮洪为吉,取其病尚浅也。若沉而急,病巳入骨,虽有扁仓,莫之能救矣。

64.痫宜浮缓,沉小急实,但弦无胃,必死不失。

【注】痫本风痰,脉见浮缓,自应然也。若沉小急实,是病深也,或但弦无胃;则肝之真脏脉见矣,安望其更生耶

65.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速愈,浮大延久。

【注】九种心腹之痛,皆宜迟细,易于施疗,如浮而大,是为中虚邪盛,不能收捷功也。

66.疝属肝病,脉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注】肝主筋,疝则筋急,故属肝也。肝脉弦急,是其常也。疝系阴寒之咎,牢主里寒之脉,亦其常也。如且弱且急,必有性命之忧矣。

67.黄疸湿热,洪数便宜,不妨浮大,微濇难医。

【注】湿蒸热瘀,黄疸生焉,洪数浮大,皆所宜也。一见微濇,虚衰巳甚,必食少泻多,无药可疗矣。

68.肿胀之脉,浮大洪实,细而沉微,岐黄无术。

【注】水肿胀满,有余之证,宜见有余之脉,浮大洪实是矣。沉细而微,谓之证实脉虚,难言生矣。

69.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可生,沉细难愈。

【注】积聚皆实证也,实脉强盛,是所当然。沉细为虚,真气败绝,不可为矣。

70。中恶腹胀,紧细乃生,浮大为何?邪气巳深。

【注】中恶者,不正之气也。紧细则吉,浮大则凶也。

71。鬼祟之脉,左右不齐,乍大乍小,乍数乍迟。

【注】鬼崇犯人,左右二手,脉象不一,忽大忽小,忽数忽迟,无一定之脉形也。

72。痈疽未溃,洪大脉宜,及其巳溃,洪大最忌。

【注】未溃属实,洪大为正脉也。溃后则虚,若仍见洪大,则为邪脉,最所忌也。

73。肺痈巳成,寸数而实。肺痿之证,数而无力。痈痿色白,脉宜短濇,数大相逢,气损血失。肠痈实热,滑数相宜,沉细无根,其死可期。

【注】肺痈而寸口数实,知脓巳成矣。肺叶焦痿,为火伤也,是以数而无力。肺痈,肺痿得白色者,肺之本色,得短濇者,肺之本脉,均相宜也。若逢数大,是火来克金,贼邪之诊,故气损血失也。肠痈实也,滑数相宜;沉细虚也,证实脉虚,死期将至矣。

74。妇人有子,阴搏阳别,少阴动甚,其胎巳结。滑疾而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别左男右女,孕乳是主,女腹如箕,男腹如斧。

【注】此一节明女科胎前之脉也。阴搏阳别者,寸为阳,尺为阴,言尺阴之脉,搏指而动,寸阳之脉,则不搏指,回然分别,此有子之诊也。或手少阴心脉独动而甚者,盖心主血,血主胎,故胎结而动甚也。动者,谓往来流利之动而滑,非厥厥摇动为病之动也。疾即数也,滑而且数,按之而散,三月之胎也;按之不散,五月之胎也。左为阳,故左疾为男胎;右为阴,故右疾为女胎。五六月后,孕妇之乳房有核,吮之有乳者,则主有子也。女胎腹形,状如箕之圆也。男胎腹形,状如斧之上小而下大也。

75。欲产离经,新产小缓,实弦牢大,其凶不免。

【注】此一节明产中之脉也。欲产脉离经者,谓见离乎经常之脉也。盖胎动于中,脉乱于外,势所必然也。产后气血两虚,见小缓之虚脉为吉,若见实大弦牢,其凶不免矣。

76。经脉病脉,业巳昭详,将绝之形,更当度量。

【注】经常之脉,主病之脉,皆明于前矣。而死绝之脉,亦不可不察也,分列于后。

77。心绝之脉,如操带钓,转豆躁疾,一日可忧。

【注】经曰: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 ,曰心绝。前曲者,谓轻取则坚强而不柔。后居者,谓重取则牢实而不动。如持革带之,全失冲和之气,但无胃,故曰心死。,即洪脉也。转豆者,即经所谓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状其短实坚强,真脏脉也。又曰:心绝,一日死。

78。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注】经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刃。又曰:脉来急溢,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又曰:肝绝,八日死。

79。脾绝雀啄,又同屋漏,覆杯水流,四日无救。

【注】旧诀曰:雀啄连来四五啄,屋漏少刻一点落。若杯覆,若水流,皆脾绝也。经曰:脾绝,四日死。

80。肺绝维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注】经曰:如风吹毛,曰肺死。又曰:真肺脉至,如以毛羽中人肤。皆状其但浮而无胃气也。又曰:肺绝,三日死。

81。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注】经曰:脉来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又曰:肾绝,四日死。旧诀云:弹石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如解索。正此谓也。石,即沉脉也。

82。命脉将绝,鱼翔 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注】旧诀云:鱼翔似有又似无,游静中忽一跃。经曰:浑浑革至如涌泉,绵绵其去如弦绝。皆死脉也。

83。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

【注】反关脉者,脉不行于寸口,出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之经之。以其不顺行于关上,故曰反关。有一手反关者,有两手反关者,此得于有生之初,非病脉也。令病人侧立其手,诊之方可见也。

84。岐黄脉法,候病死生,太素脉法,阴阳贵清。清如润玉,至数分明,浊脉如石,模糊不清。小大贫富,濇滑穷通,长短寿夭,详推错综。

【注】脉法倡自岐黄,所以候病死生。至杨上善为风鉴者流,托名[太素脉法],以神其说,每多不验。然其中有近理可采者,如论六阳六阴之脉,以清主贵,以浊主贱。清脉之状,似玉润净,至数分明;浊脉之状,如石粗濇,至数模糊。小脉主贫,大脉主富,濇脉主穷,滑脉主通,长脉主寿,短脉主夭。如质清脉浊,贵中贱也;质浊脉清,贱中贵也。清脉兼大,贵而富也;兼滑,贵而通也;兼长,贵而寿也。浊脉兼小,贱而贫也;兼濇,贱而穷也;兼短,贱而夭也。清脉兼小,贱而贫也;兼濇,贵而穷也;兼短,贵而夭也。浊脉兼大,贱而富也;兼滑,贱而通也;兼长,贱而寿也。详推错综者,即详推此质清脉清,质浊脉浊,质清脉浊,质浊脉清,错综等说之理耳。

85。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注】[内,外]二字,前人有以尺部一脉,前半部脉,后半部脉为训者;有以内侧曰内,外侧曰外为训者,皆非也。盖脉之形,浑然纯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若以前半部,后半部为是,则视脉为两截矣。若以尺内侧,尺外侧为是,则视脉为两条矣。故佑二说皆非也。熟玩通章经文,自知其为传写之讹。岂有独于脾胃,则曰: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者耶?盖外以候腑,内以候脏,《内经》脉书,确然可考,故当以[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之句为正。其尺外之[外]字,当是[里]字;尺里之[里]字,当是[外]字。中附上,左右之[内],[外]字,上附上,左右之[内],[外]字,皆当改之。故不循旧图所列,以符外候腑,内候脏之义也。前以候前,谓关之前寸也;后以候后,谓关之后尺也。上竟上者,谓上尽鱼际也;下竟下者,谓下尽尺泽也。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