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玉岑山慧因高丽华严教寺志

慧因寺志卷之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檀那

多金长者,轧茁旃林;笃道荃臣,金汤法界。良因夙植莲胎,暂移蔗种,琳宫宝刹,仍是故栖。是以任事如己身,挥金如长物耳。苟不详徵名实,恐泯慈勳。若徒侈烈冠绅,几同化籍矣。志檀那。

吴越钱忠武肃王鏐

始建惠因禅寺於玉岑山北,是为兹寺之始。

宋神宗皇帝

以高丽僧统义天之请,受贤首教於晋水法师。敕遣主客郎杨杰送至钱唐慧因教院,兼有赐赉。

宁宗皇帝

初年,南北罢兵。万几稍暇间,同宰执一幸兹寺。检阅高丽所进金字《华严经》,赐金修阁,御笔书额。今尚存。

理宗皇帝

尝幸寺,听易庵禅师讲《华严》秘义。宠赉倍至,御书「易庵」二字赐之,今存妙应殿。

高丽国文宗仁孝王

以国中,天有雨花之瑞,每瓣现「晋水」二字,适其幼子义天辞荣出家,命入中国受晋水师教。明年进金字《华严经》三百部,银二千两。建阁於寺藏之。

义天

即仁孝王子,详别卷。附张伯雨《王蒲团传》:王蒲团者,武林山中人,无名字,人就所业呼之。庆厤间,居慧因院庑下,织蒲为业。团成售去,即以施僧及周道途莩者。恐不给,更约己以望其腹。身衣鹑衣,羸瘠仆仆於道,见者无不笑其愚。及齿衰且病,不能事所业,卒饿死,委屍道旁。一士人遇之,恻然曰:「是好施王蒲团也。竺乾之教,无有施而不报,今枉然矣!」书「果报」二字於其臂,买棺瘗之而去。後士人举进士,应制科上等,官主客郎。奉命使高丽时,高丽仁孝王当国,燕使於寝。觞数行,言笑绸缛,渐及宫中细事。王曰:「不谷数子,其一瘖,揣其智慧,绝胜言者。臂有夙记,彷佛『果报』字,未揣因缘何居耳?」使因请得一见之,王命引见。比至使前,骤言笑,如故相识。出臂示使者,宛然道旁凄恻也。王大骇异,使者具述以故。子启王,愿辞荣出家为僧。从之,更名义天,封「佑世僧统」。明年入中国,疏请受晋水法师「华严经教」。後见天竺慈辩,请问「天台教观」之旨,悉得其旨。比归国,建大刹,号「天台寺」,而奉慈辩为初祖。复启王施金书《华严》三译於惠因院,兼输赀建阁藏之。嗟乎!蒲团死,义天瘖;义天语,蒲团生。岂偶然哉!纤则殚庑下之佣,侈则分海藩之赋。等施也,广狭无论已。或曰:买棺士人即无为杨杰次公也。

蒲宗孟

以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出镇钱唐。率寮属敦请晋水法师住持慧因教院,施金建七祖堂。

许懋、孙昌龄

俱转运使。舍画「善财参善知识」五十四轴,并供具三十事。

李孝先、姚舜谐

俱朝散郎、通判军州事。舍经函六百枚。

苏文忠公轼

据文忠〈却贡疏〉云「自熙宁以来,高丽屡入朝贡,两浙骚然。皆因奸民徐戬等,交通诱引,妄谈庸僧净源通晓佛法,以致义天羡慕来朝,从源讲解。源死,其徒复持真影舍利,违禁过海,以致义天差人祭奠,兼进金塔探瞰。朝廷受之,则以贪示外夷,计构纷然,朝贡踵接。夷使所至,图画山川,购买书籍;不惟中国受疲,而边防亦疎。乞却金塔勿受,绝其来意」云云。则是文忠目晋水为庸僧矣。何以伽蓝之誓护持兹寺,如此其大且久也?大都文忠此时护国之心,甚於护法。因晋水之名高且远,恐以一高丽为诸岛夷倡,县官费且不赀,终酿祸衅,不得不加「庸」之一字,以杜夷使之来耳。若曰源非中国所尊,而远夷向往如此,不几贻笑中国耶?然玩其〈疏〉中云「从源讲解」,非善知识,何由得讲解?又云「持源舍利过海」,非真罗汉,何由得舍利?既已善知识、真罗汉矣,尚得谓之庸乎?是文忠故矛盾己说,以示此僧之不庸;而姑借一字之贬,以距外夷而安中国也。欲示中国之尊,即佛印之据座以为得体;欲弥中国之衅,即晋水之方来以为生事。总文忠护国之心,甚於护法耳。异日伽蓝之誓,不独补赤山,亦以谢晋水也。赘言以识观者之惑。

蒋之奇

以上柱国、弋阳郡公正议大夫,知杭州军事。捐俸助建华严经阁,兼为立石。

元瓘

高丽相。舍藏经一部於寺,有碑。

渖王璋

高丽驸马都尉。元佑四年,进香幡以奠晋水。为置田百余亩以奉香火。今碑尚存。

叶伸

两浙转运副使兼劝农使,权知杭州军。以蒲公改禅院为「教院」,捐俸助葺,兼为立石。

吕惠卿

镇南节度使、柱国东平郡公、知杭州。尊晋水法师教,为助葺教院,於其寂,为建塔立石。

杨杰

两浙提刑上轻车都尉。以常奉命谒晋水於本寺,护教特力。

元祖

於上都闻华严贤首教独盛於杭之慧因寺,遣使赉金兼颁戒谕,勒石以垂永久。

赵孟頫子昂

每至武林,必停桡赤埠,徘徊慧因。谓人曰:「吾独爱其古寂。」为手书碑刻数通,今一尚存。

黄子久公望

卜筑筲箕泉之旁,画七祖堂四壁(见绘乘)。皇明自嘉、隆以前,寺废僧散,文献零落,檀那功德一切无徵,未若宋、元犹延碑志。故录自嘉、隆以来,诸檀护之最宏钜者。若夫积壤滙涓,洪纤平等,并列丰碑,垂之不朽。兹卷不及详已。

十洲方九叙

钱塘人,承天太守。感寺之废坠,延滇僧悟玄入寺,意图修举。惜公乍歾,而悟玄孑力,未竟厥志。

抑庵陈洪蒙

仁和人,大中丞。复举僧如通、明慧共典修举,而悟玄遂得协力,以襄厥成。凡殿宇禅栖,恢宏倍昔。如通之力,居十之七。

敬亭陈善

钱塘人,方伯。优游林下,辄诣玉岑与如通结契。于寺之修建,大有施捐。

元洲张瀚

仁和人,大冢宰。虽位厯通膴,而邱壑情殷。时有物外之致,山僧野衲颇从之游。玉岑惠涧杖屦时,经如通、明慧引为法侣。於其修造,厚有施赠。故公之弟文学彦淩居士;子虚,子姓如玄、度世,张仲举三孝廉,悉因大冢宰遗泽、檀护之功,世世赖之。宋宁宗御书阁额,昔入公第,而诸孙竟能慨然完赵。虽公忠厚之传,而後人绳武,可称不愧清白矣!

胥峯陆杲

平湖人,秋官郎。尝于武林讲致知之学。如通从之游,质以禅语,言下顿契。谓:「六通三明,异名同归,不减法派。」手书《世说》一则于其壁,引为忘年之友。其子冢宰公光祖、孝廉公光宅,悉命与之游,故如通修复兹寺,陆氏檀施之力居多。

平泉陆树声

华亭人,大宗伯。每游湖上,与明慧交最厚。以慧有志移普门殿于千佛阁址,捐赀若干助之。更殿额为「妙应」。公在部时,剃度寺僧性贤等三人。

卓明卿居士

仁和唐栖人。捐赀修造伽蓝殿。

顺所胡孝

仁和人,新安太守。如通营修,多有捐助。钱塘邑侯姜公召,助给更优,胡公左右之也。

寓庸黄汝亨

仁和人,宪副。生平护沙门教,似有夙植。两山诸刹,无一不受其鸿庇。于兹寺之衰,尤深注悯。寺僧照微奋志兴举,公不惟倾槖;而於知交同志,缄函数百,旁午道途。至藩臬郡邑诸公,竭力从臾,故微得复华严经阁之旧观焉。

清远洪瞻祖

钱塘人,见任大中丞。平日护教笃挚,与黄宪副公如左右手。万厤辛丑,悯慧因大殿将颓,施百金。寺僧性贤修葺,凡栋梁朽腐者,一更新之。初,照微建阁,蓄意待时而未敢形诸口。洪公特发是愿,适与微合,遂殚力鼎新。因公奉持〈准提咒〉,故设准提像于阁。以是阁之成,虽黄公之左右居多,实公肇基也。迄今,诸公子皆相继护持,曾无倦懈,寺实永赖焉。

本如吴用先

桐城人,时为浙方伯。捐俸造经阁准提像。恐出庸手,托莲池大师命良工为之。庄严福好,得未曾睹。又,优婆夷高门许氏助装,金碧增丽。

灵河黄充谦

钱塘人。大参。谓:「先朝名刹,首当恢复。」厚施以助其成。

屺瞻葛寅亮

钱塘人,见任玺卿。诸山古刹,多其法护。密迩兹寺,檀施更稠。于宗相修建时,吹嘘之力尤钜。

益轩吕纯如

吴江人,大司马。进香天竺,忽于舟中梦伟衣冠丈夫谒之,以废寺相托。丰容举止,种种留目。比自天竺旋舆,中途暂止玉岑。舆夫怂慂入观古蹟,公勉从之。入寺瞻礼,凄其万状。颓垣毁像,什九垂尽。倚徙东庑,见坡公像,宛然梦中所接也。感而捐赀,修葺兹寺。凡大殿、藏阁、山门、钟楼,悉命寺僧宗相主其事。一切务为永久计,即所费不赀,不较也。宗相殚力承当,轮奂聿新,金碧映发,庶几追唐宋之旧矣。一时若宪长王公在晋、藩参胡公世赏、臬副陆公完学、郡守姚公之兰、郡丞唐公学仁、榷使宋公良翰,闻吕公感梦事奇,咸捐俸以助。而公外弟钱可,字无可,护持尤力。

霞标杨师孔

贵州普安人。以水部郎监南关榷。一年之中,兴废举坠,两山诸刹多受其荫。以松陵吕公之托,尤眷慧因。尝助葺钟楼,手书「潮音」颜之。

延禧柴绍勳

仁和人,见任夏官郎。当宗相葺殿时,宰吴之疁城。闻古寺兴复,捐俸寄助。

行可李事道

钱塘人。以孝义传家,为八闽鹾贰。生平信心之笃、护教之殷,真有丝缕不牵、千万吾往之槩。子兆勳仲休,奉道尤谨。平日遵云栖教,于放生掩骸、拯困斋僧等事,不吝捐槖。为之设常住放生钱法,以垂永久。于此寺之衰,极切眷注。重修妙应殿,助建华严阁,多赖其施予。每欲濬惠涧下流为池以放生,力未逮也。至率僧徒以戒律,澹泊劳勩,必身先之。

小江闻涞

孝廉。启祥子将其子也。父子护沙门教,诸山屈指在甲乙间。禅宫销歇,支撑多方,如策家政。于慧因尤为加意,凡有兴作,恃为庞公。

大玉徐时泰

钱塘人,太史诸生。时尝读书南屏,往来玉岑,与寺僧寂澄说「无生法」契合。悲照微蚤世,未竟厥志,剃度一僧法凝以嗣其传。尝勖之曰:「高丽之古不减净慈,而衰颓至此者,以无志乘可稽也。名山古刹时有兴替,藉以永延、令人兴起者志耳。往不可咎,来犹可追,是在子矣!」凝遂奋然承之。断碑残碣,搜剔靡遗;更老故闻,随笔传写,以供辑缀。帙成,公闻之喜,助赀寿梓,兼为序其简首。即巴音里调,得附青云以不朽矣。

盘初蒋如奇

宜兴人,见任宪副。即宋柱国颖叔之裔。遨游湖上,止宿寺中。见柱国遗碑,慨然乐输若干,以助碧鲜经始,仍为书额。

仲敷蔡仁洽

仁和人。读书寺中,登贤书。思以报佛之佑,乐为输助。

经宇蒋时

钱塘人。居士。捐助经阁四垣及寺中诸圣像。地狱变相,咸为装饰。所费金百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