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释名译注

释名卷第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释天第一

【题解】

天,既指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又指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庄子·大宗师》:“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成玄英疏:“天者,自然之谓……天之所为者,谓三景晦明、四时生杀、风云舒卷、雷雨寒温也。”

在古代文化中,神圣的天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已知世界的深刻认知和对未知世界的无穷追问,被赋予了丰富的哲学内涵、神秘色彩,宇宙、天象、天气、节令、四时、历法、灾异无不以天为核心。天的变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帝王到平民无不时时关注天的各种征兆。本篇解释涉及诸多与“天”相关的内容,包括日月星辰、昼夜寒暑、雷电雨雪等自然事物以及灾异变化等现象、天干地支等历法的得名之由。

1.1 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1,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2,天,坦也3,坦然高而远也。春曰苍天,阳气始发,色苍苍也。夏曰昊天4,其气布散,皓皓也。秋曰旻天5,旻,闵也,物就枯落,可闵伤也。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故《月令》曰6:“天气上腾,地气下降。”《易》谓之“乾”7,乾,健也,健行不息也。又谓之“玄”8,玄,悬也,如悬物在上也。

【注释】

1豫:即豫州。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区。司:即司州。辖区在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兖(yǎn):即兖州。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冀:即冀州。在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按,此段豫、司、兖、冀、青、徐各州,俱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言:发音。

2青徐:青州和徐州的并称。青,即青州。在今山东。徐,即徐州。大致在今淮北一带。

3坦:原作“垣”,据疏证本改。疏证本曰:“坦,今本讹作‘垣’,《玉篇》《尔雅》释文、《庄子》释文、《初学记》《太平御览》《尔雅》疏皆引作‘坦’,据改。”

4昊(hào)天:苍天,辽阔广大的天空。特指夏天。

5旻(mín)天:茫茫上天。特指秋天。

6《月令》:《礼记》中的一篇。礼家抄合《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而成。所记为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

7《易》谓之“乾”:《周易·说卦》:“乾,天也。”《易》,指《周易》。古代卜筮之书,后成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谓,称呼,叫作。乾,《周易》卦名。象征天。

8又谓之“玄”:《周易·坤》:“天玄而地黄。”孔颖达疏:“天色玄,地色黄。”

【译文】

天,豫州、司州、兖州、冀州的人用舌头中部发音,天,犹如说“显”,高大显敞。青州和徐州的人用舌头前端发音,天,犹如说“坦”,坦然广远。春季的天叫作“苍天”,温暖之气开始生发,色彩深青。夏季的天叫作“昊天”,炎热之气分布散播,皓皓盛大。秋季的天叫作“旻天”,旻,得名于“闵”,植物凋落,能让人怜惜哀痛。冬季的天叫作“上天”,寒冷之气上升,与大地隔绝。所以《礼记·月令》说:“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周易》把天叫作“乾”,乾,得名于“健”,天强健地运行而不停息。又叫作“玄”,玄,得名于“悬”,好像物体悬挂在上空。

1.2 日,实也1,光明盛实也2。

【注释】

1实:充实,充满。《说文解字·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

2光明:光亮,明亮。盛:旺盛。实:充足。

【译文】

日,得名于“实”,光亮旺盛充足。

1.3 月,缺也,满则缺也。

【译文】

月,得名于“缺”,圆满以后就逐渐缺损。

1.4 光,晃也1,晃晃然也2。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注释】

1晃(huǎng):明,明亮。

2晃晃:明亮貌。

【译文】

光,得名于“晃”,明晃晃的样子。又说的是“广”,照耀的地方广阔辽远。

1.5 景1,境也2,明所照处有境限也3。

【注释】

1景:亮光,日光。

2境:疆界。

3境限:界限。

【译文】

景,得名于“境”,亮光照耀的地方有界限。

1.6 晷1,规也,如规画也2。

【注释】

1晷(gui):日影,日光。后指日晷,测度日影以确定时刻的仪器。或指晷仪立表的投影。日晷计时的原理是这样的:在太阳照射下,晷针早晨的影子最长,在西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过了中午又变长,并且一直向东移动。晷针移动着的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日晷晷针的移动,就像用圆规作画一样。

2规:圆规,画圆形的工具。

【译文】

晷,得名于“规”,犹如用圆规画的一样。

1.7 曜1,耀也,光明照耀也。

【注释】

1曜(yào):日、月及水、木、金、火、土五星均称“曜”。

【译文】

曜,得名于“耀”,光明照耀。

1.8 星,散也1,列位布散也2。

【注释】

1散(sàn):分散,由聚集而分离。

2列位:位置。列,行列,位次。位,位置,方位。布散:离散。

【译文】

星,得名于“散”,位置离散。

1.9 宿1,宿也2,星各止宿其处也。

【注释】

1宿(xiù):星宿,我国古代指某些星的集合体。《淮南子·天文训》:“五星、八风、二十八宿。”高诱注:“二十八宿,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也。”

2宿(sù):处于。谓日月运行在空中所处的位置。

【译文】

宿,得名于“宿”,星宿各自住宿在自己的地方。

1.10 气1,餼也2,餼然有声而无形也3。

【注释】

1气:云气。指云雾,雾气。

2餼(xì):通“忾”。叹息。

【译文】

气,得名于“餼”,像感慨叹息一样有声音却没有固定的形体。

1.11 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1,风,泛也,其气博泛而动物也。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2,风,放也,气放散也。

【注释】

1横口:开口。指发音时嘴角展开。合唇:闭口。指发音时两唇间缝隙很小。

2踧(cù)口:合口。踧,通“蹙”。合拢。

【译文】

风,兖州、豫州、司州、冀州的人展开嘴角、微合嘴唇发音,风,犹如说“泛”,发出的气流宽泛能使微小的物体移动。青州和徐州的人说“风”,合拢嘴角、微开嘴唇发音,风,犹如说“放”,发出的气流向外放散。

1.12 阴1,阴也2,气在内奥荫也3。

【注释】

1阴:阴天,天阴。天空中十分之八以上的部分被中低云量占住。

2阴:通“荫(yìn)”。隐藏。

3奥:深。

【译文】

阴,得名于“阴”,水气在里面深深地隐藏着。

1.13 阳1,扬也2,气在外发扬也3。

【注释】

1阳:晴天。

2扬:显扬,传播。

3发扬:散播。

【译文】

阳,得名于“扬”,水气在外面散播。

1.14 寒1,捍也2,捍格也3。

【注释】

1寒:冷。也指寒冷的季节。

2捍:坚实貌。

3捍格:坚固。

【译文】

寒,得名于“捍”,因为寒冷而冰冻坚实。

1.15 暑1,煮也,热如煮物也。

【注释】

1暑:炎热。也指炎热的夏季。

【译文】

暑,得名于“煮”,炎热得如同烹煮食物。

1.16 热,爇也1,如火所烧爇也。

【注释】

1爇(ruò):烧,焚烧。

【译文】

热,得名于“爇”,如同被大火焚烧的感觉。

1.17 雨,羽也,如鸟羽1,动则散也2。

【注释】

1鸟羽:这里特指鹬(yù)鸟的羽毛。古代求雨时头戴、身披、手执鸟羽。

2动则散:水鸟常常扇动翅膀,抖落身上水珠,如同下雨。

【译文】

雨,得名于“羽”,如同鸟的羽毛,抖动水珠就像雨点散落。

1.18 春,蠢也1,蠢动而生也2。

【注释】

1蠢:虫类蠕动。

2蠢动而生也:“蠢”字原无,据许克勤、胡玉缙校补。周祖谟《〈释名〉校笺》:“《玉烛宝典》一引作‘蠢动而生也’。……吴本作‘物蠢动而生’,义较完备。”译文从之。

【译文】

春,得名于“蠢”,生物像虫子蠢蠢蠕动那样萌生。

1.19 夏,假也1,宽假万物2,使生长也。

【注释】

1假(jiǎ):宽容,宽饶。

2宽假:宽容,宽纵。

【译文】

夏,得名于“假”,宽纵一切生物,让它们成长壮大。

1.20 秋,緧也1,緧迫品物2,使时成也3。

【注释】

1緧:通“遒(qiú)”。迫,迫近。

2品物:犹“万物”。此指生物。

3时:及时。

【译文】

秋,得名于“緧”,迫使一切生物,让它们及时成熟。

1.21 冬,终也,物终藏也1。

【注释】

1终藏:原作“终成”。王念孙校:“‘终成’者为‘终藏’,此‘成’字盖因上节‘成’字而误。《乡饮酒义》云:‘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尚书大传》云:‘冬者,中也;中也者,万物方藏于中也。’《汉书·律历志》云:‘冬,终也,物终藏,乃可称。’”据改。

【译文】

冬,得名于“终”,物类最终收藏起来。

1.22 四时1,四方各一时也2。时,期也3,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止也4。

【注释】

1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

2四方各一时也:古人将四季与四方相对应:东方春,南方夏,西方秋,北方冬。也,底本原无,据吴志忠本增。

3期:时期,日期。

4应(yìng):符合,顺应。节期:节令,节日。古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八节;后分一年为二十四节。止:至,到。

【译文】

四时,东、南、西、北四方各有一时。时,得名于“期”,物类的生与死各自应时而至。

1.23 年,进也1,进而前也。

【注释】

1进:前进,行进。

【译文】

年,得名于“进”,行进而上前。

1.24 岁,越也,越故限也。唐虞曰“载”1,载生物也2;殷曰“祀”3,祀,巳也4,新气升、故气已也5。

【注释】

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也指尧与舜的时代。载(zǎi):年,岁。

2载(zài):生长。

3殷:朝代名。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世因称。祀:原指遍祀先祖、先妣所用的时间,引申指岁、年。

4巳(yi):《小学汇函》本作“已”,下同。“巳”“已”为古今字。《说文解字·巳部》:“巳,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段玉裁注:“辰巳之‘巳’既久用为巳然、巳止之‘巳’,故即以巳然之‘巳’释之。……汉人‘巳午’与‘巳然’无二音,其义则异而同也。”

5升:张步瀛校作“生”。丁山说:“升,《御览·十七》引作‘生’。”已:停止。

【译文】

岁,得名于“越”,逾越旧的界限。唐尧、虞舜时代称为“载”,生长万物的意思;殷商时代称为“祀”,祀,得名于“巳”,新的气候升起、旧的气候停止。

1.25 五行者1,五气也2,于其方各施行也3。

【注释】

1五行: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2五气:五行之气,五方之气。

3于其方各施行也:古人将五行与五方相对应:东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中央土。

【译文】

五行,是五方之气,在与其相应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自施行。

1.26 金1,禁也,其气刚严,能禁制物也2。

【注释】

1金: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西方、秋天为金。

2能禁制物也:原作“能禁制也”,据疏证本等增一“物”字。疏证本曰:“今本作‘其气刚严,能禁制也’,据《太平御览》引改。”周祖谟说:“毕本据《御览》引改为‘气刚毅,能禁制物也’,义较完备。”

【译文】

金,得名于“禁”,它的气质刚强严峻,能够控制约束别的物类。

1.27 木1,冒也2,华叶自覆冒也3。

【注释】

1木: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东方、春天为木。

2冒:覆盖,笼罩。

3华(huā)叶:花与叶。华,花。

【译文】

木,得名于“冒”,花与叶能够把自身覆盖。

1.28 水1,准也,准平物也2。

【注释】

1水: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北方、冬天为水。

2准平:均等,均衡。准平,或称“准”,是古代测量水平、平面的仪器,故有“均等”“均衡”义。此指“衡量”之义。

【译文】

水,得名于“准”,衡量其他物类。

1.29 火1,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

【注释】

1火: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南方、夏天为火。

【译文】

火,得名于“化”,能够熔化其他物类。又说是“毁”,其他物类进入火里都毁坏了。

1.30 土1,吐也2,能吐生万物也。

【注释】

1土: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中央为土。

2吐:长出,生出。

【译文】

土,得名于“吐”,能够吐生一切植物。

1.31 子1,孳也2,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于《易》为“坎”3。坎,险也。

【注释】

1子: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可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等十二地支,叫“十二辰”。太岁由东向西运行,运行到某处,这一年就叫“太岁在某”,由此顺推。也可用以纪月。农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余类推。

2孳:滋生,繁殖。

3坎:《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征险难,代表水,为北方之卦。《周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译文】

子,得名于“孳”,温暖之气开始萌发,万物在下面繁殖滋长。子在《周易》里属于“坎卦”。坎,得名于“险”。

1.32 丑1,纽也,寒气自屈纽也。于《易》为“艮”2。艮,限也,时未可听物生3,限止之也。

【注释】

1丑:十二地支的第二位。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2艮(gèn):《周易》卦名。八卦之一,也为六十四卦之一。《周易·说卦》:“艮,止也。”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艮为山,山是静止不动之物,故艮为止。”

3听:听凭,任凭。

【译文】

丑,得名于“纽”,寒冷之气自动纽结。丑在《周易》里属于“艮卦”。艮,得名于“限”,时机还不能听任万物生长,对它们有所限制阻止。

1.33 寅1,演也2,演生物也。

【注释】

1寅:十二地支的第三位。用以纪月,即农历正月。

2演:蔓延。

【译文】

寅,得名于“演”,繁衍生长万物。

1.34 卯1,冒也,载冒土而出也2。于《易》为“震”3。二月之时,雷始震也。

【注释】

1卯:十二地支的第四位。用以纪月,即农历二月。

2载(zài):开始。

3震:《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征雷。《周易·震》:“象曰:洊雷,震。”孔颖达疏:“洊者,重也,因仍也。雷相因仍,乃为威震也。”

【译文】

卯,得名于“冒”,开始冒出土壤萌发。卯在《周易》里属于“震卦”。二月的时候,雷开始震响。

1.35 辰1,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2。

【注释】

1辰(chén):十二地支的第五位。用以纪月,即农历三月。

2伸舒:伸展,舒展。

【译文】

辰,得名于“伸”,生物都伸展而出了。

1.36 巳1,已也2,阳气毕布已也3。于《易》为“巽”4。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

【注释】

1巳(sì):十二地支的第六位。用以纪月,即农历四月。

2已:完毕,完成。

3毕:统统,全部。布:遍布,散播。

4巽(xùn):《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征风。《周易·巽》:“象曰:‘随风,巽。’”

【译文】

巳,得名于“已”,温暖之气已全部散布完毕。巳在《周易》里属于“巽卦”。巽,得名于“散”,生物都蓬勃生长并分布散播。

1.37 午1,仵也2,阴气从下上,与阳相仵逆也。于《易》为“离”3。离,丽也4,物皆附丽阳气以茂也。

【注释】

1午: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2仵(wu):迕逆,违背。

3离:《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征火。《周易·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4丽:附着。

【译文】

午,得名于“仵”,寒冷之气从下面上升,与温暖之气对抗。午在《周易》里属于“离卦”。离,得名于“丽”,生物都依靠温暖之气而生长茂盛。

1.38 未1,昧也2,日中则昃3,向幽昧也4。

【注释】

1未:十二地支的第八位。用以纪月,即农历六月;纪时辰则相当于午后十三时至十五时。

2昧(mèi):暗,昏暗。

3日中:正午。昃(zè):日西斜,即太阳偏西。

4向:趋向。幽昧:昏暗不明。

【译文】

未,得名于“昧”,太阳正中就偏西,趋于昏暗不明。

1.39 申1,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2,使备成也。

【注释】

1申:十二地支的第九位。用以纪月,即农历七月。

2申束:约束。

【译文】

申,得名于“身”,生物都长成了它们的体格,各自约束自己,使之齐备成就。

1.40 酉1,秀也2,秀者物皆成也。于《易》为“兑”3。兑,悦也,物得备足,皆喜悦也。

【注释】

1酉(you):十二地支的第十位。用以纪月,即农历八月。

2秀:植物结实。

3兑(duì):《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征泽。《周易·兑》:“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说(yuè),同“悦”。

【译文】

酉,得名于“秀”,植物结实就长成了。酉在《周易》里属于“兑卦”。兑,得名于“悦”,生物生长齐备充足,都很快乐喜悦。

1.41 戌1,恤也2,物当收敛3,矜恤之也4。亦言脱也5,落也6。

【注释】

1戌(xu):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用以纪月,即农历九月。

2恤(xù):体恤,怜悯。

3收敛:收获农作物。

4矜(jin)恤:怜悯体恤。矜,怜悯,同情。

5脱:脱落,掉下。

6落:凋落,衰败。

【译文】

戌,得名于“恤”,农作物该收割获取了,令人怜悯体恤。又说的是“脱”,农作物要凋零衰败了。

1.42 亥1,核也2,收藏百物,核取其好恶、真伪也3。亦言物成皆坚核也4。

【注释】

1亥:十二地支的第十二位。用以纪月,即农历十月。

2核:查对,审查。

3好恶(hǎo è):好坏。真伪:真假。

4核:真实,坚实。

【译文】

亥,得名于“核”,收集保藏各种物类,考核选取它们的好与坏、真与假。又说的是生物长成都很坚实。

1.43 甲1,孚甲也2,万物解孚甲而生也。

【注释】

1甲:十天干的第一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2孚(fu)甲也:原作“孚也”,据段玉裁、疏证本等校补出“甲”字。周祖谟说:“毕本据段校本作‘甲,孚甲也’。案《史记·律书》云:‘甲者,万物剖孚甲而出也。’”孚甲,植物籽实的外皮。孚,谷粒的皮壳。后作“稃”。

【译文】

甲,得名于孚甲之“甲”,千千万万种生物破解皮壳后萌生。

1.44 乙1,轧也2,自抽轧而出也。

【注释】

1乙:十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2轧(yà):挤压,压抑。

【译文】

乙,得名于“轧”,物种自己艰难曲折地抽芽萌出。

1.45 丙1,炳也2,物生炳然,皆著见也3。

【注释】

1丙:十天干的第三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2炳:明显,昭著,鲜明。

3著见(zhù xiàn):明白呈现,显现。见,同“现”。

【译文】

丙,得名于“炳”,物种萌生粲然鲜明,都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

1.46 丁1,壮也,物体皆丁壮也。

【注释】

1丁:十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译文】

丁,得名于“壮”,生物的形体都很强壮。

1.47 戊1,茂也,物皆茂盛也。

【注释】

1戊:十天干的第五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译文】

戊,得名于“茂”,物种的生长都很茂盛。

1.48 己1,纪也2,皆有定形,可纪识也。

【注释】

1己:十天干的第六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2纪:通“记”。记载,记录。

【译文】

己,得名于“纪”,物种都具有固定的形状,可以记忆识别。

1.49 庚1,犹更也2。更3,坚强貌也。

【注释】

1庚:十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2犹:好比,如同。

3更:原作“庚”,据吴志忠校改。吴翊寅曰:“吴本作:‘庚犹更,更,坚强皃也。’案:此与‘云’同例。《史记》:‘大横庚庚。’徐锴曰:‘庚庚,坚强之皃。’‘庚’‘更’古通。”皃(mào),同“貌”。

【译文】

庚,得名于“更”。更,强固有力的样子。

1.50 辛1,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

【注释】

1辛:十天干的第八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译文】

辛,得名于“新”,新生的物类都收敛成熟了。

1.51 壬1,妊也2,阴阳交,物怀妊也,至子而萌也3。

【注释】

1壬:十天干的第九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2妊(rèn):怀孕,身孕。

3子:指十一月。参看1.31条的注释。

【译文】

壬,得名于“妊”,天地间化生万物的阴阳二气两相接触,物种怀孕,到十一月就萌生了。

1.52 癸1,揆也2,揆度而生3,乃出之也。

【注释】

1癸(gui):十天干的第十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2揆(kuí):度量,揣度。

3揆度(duó):揣度,估量。

【译文】

癸,得名于“揆”,物种揆度萌生,就冒出来了。

1.53 霜,丧也1,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注释】

1丧(sàng):灭亡,死亡。

【译文】

霜,得名于“丧”,寒冷之气残忍狠毒,一些物种都死亡了。

1.54 露,虑也1,覆虑物也2。

【注释】

1虑:结缀。

2覆虑:同“覆露”。荫庇,养育。

【译文】

露,得名于“虑”,结缀在一起覆盖庇护生物。

1.55 雪,绥也1,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也2。

【注释】

1绥:通“妥”。下垂。

2绥绥:垂落貌。

【译文】

雪,得名于“绥”,水汽降下遇到寒气而凝结,徐徐垂落的样子。

1.56 霰1,星也,水雪相抟2,如星而散也。

【注释】

1霰(xiàn):雪珠。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圆锥形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

2水:一说作“氷(冰)”。抟(tuán):聚集。

【译文】

霰,得名于“星”,冰水与雪粒聚集,像星星众多而分散。

1.57 霡霂1,小雨也,言裁霡历沾渍2,如人沐头,惟及其上枝3,而根不濡也4。

【注释】

1霡霂(mài mù):小雨。

2裁:通“才”。仅仅。霡历:犹“迷离”。模糊不明,难以分辨。

3枝:通“肢”。四肢。

4濡(rú):浸湿。

【译文】

霡霂,就是小雨,说的是模糊不清、仅能沾湿,就像人洗头发,只能达到上身,而底下不湿。

1.58 云(雲)犹云云1,众盛意也2。又言运也,运行也。

【注释】

1云云:周旋回转貌,众貌,盛貌。

2众盛:谓人物众多,气势盛大。

【译文】

云(雲),就好像说“云云”,众多繁盛。又说的是“运”,运转行走。

1.59 雷,硠也1,如转物有所硠雷之声也。

【注释】

1硠(láng):雷声,石相击声。原作“硍”,据卢文弨、疏证本、黄丕烈校改,下同。疏证本曰:“硠,《太平御览》音‘郎’。《说文》云:‘硠,石声也。从石,良声。’”

【译文】

雷,得名于“硠”,就像转动物体发出的硠硠的声音。

1.60 电1,殄也2,乍见则殄灭也3。

【注释】

1电:闪电。

2殄(tiǎn):灭绝,绝尽。

3乍见(xiàn):突然而短暂地出现。殄灭:消灭,灭绝。

【译文】

电,得名于“殄”,突然一闪现就消失了。

1.61 震1,战也,所击辄破2,若攻战也。又曰“辟历”3。辟,析也4,所历皆破析也5。

【注释】

1震:雷,响雷。

2辄(zhé):立即,就。

3辟历:即霹雳。辟,通“霹”。

4析:劈,剖。原作“折”,据疏证本、苏舆等校改。苏舆曰:“《御览·天部十三》引正作‘霹雳,析也’。”下同。

【译文】

震,得名于“战”,击中的东西立即破裂,就像战斗一样。又叫作“辟历”。辟,来源于“析”,所经过的东西都破裂分开了。

1.62 雹,炮也1,其所中物皆摧折2,如人所盛炮也3。

【注释】

1炮:用来发射石弹的机械装置。

2中(zhòng):击中。摧折:毁坏,折断。

3炮:炮击。原作“咆”,据上文校改。

【译文】

雹,得名于“炮”,它打中的物体都损坏折断,就像人大量抛掷石弹一般。

1.63 虹,攻也,纯阳攻阴气也。又曰“蝃”1,其见,每于日在西而见于东,啜饮东方之水气也2;见于西方曰“升”,朝日始升而出见也。又曰“美人”,阴阳不和,婚姻错乱,淫风流行,男美于女3,女美于男,恒相奔随之时4,则此气盛,故以其盛时名之也5。

【注释】

1蝃(dì dong):虹的别名。

2啜(chuò):原作“掇”,据疏证本、巾箱本等校改。啜,饮,吸。

3美:喜欢,爱慕。

4奔随:谓女子跟随男子私奔。奔,旧指女子私自与男子结合。

5名:指称,称名。

【译文】

虹,得名于“攻”,纯一的阳气攻击阴冷之气。又叫“蝃”,它每次出现,当太阳在西方的时候而它出现在东方,吸饮东方水上的雾气;出现在西方的时候叫“升”,是在朝阳开始升起时出现的。又叫“美人”,夫妇不和睦,配偶杂乱无序,淫乱的风气盛行,男人喜欢女人,女性爱慕男性,常常互相跟随私奔的时候,这种阴阳之气兴盛,所以在它大盛的时候来为它命名。

1.64 霓1,啮也2,其体断绝,见于非时3,此灾气也,伤害于物,如有所食啮也。

【注释】

1霓(ní):副虹。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比形成虹时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比虹淡。

2啮(niè):咬,啃。又指侵蚀。

3非时:乱世。古人认为虹、霓是邪气,是乱世灾祸之兆。

【译文】

霓,得名于“啮”,它的形体被隔断,出现在乱世,这是预示灾祸的阴邪气象,伤害生物,就像啃蚀咬啮的一样。

1.65 晕1,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俱然。

【注释】

1晕(yùn):日月周围的光圈。

【译文】

晕,得名于“卷”,云气在外边围裹卷绕,太阳、月亮都是这样。

1.66 阴而风曰“曀”1。曀,翳也2,言掩翳日光,使不明也。

【注释】

1风(fèng):刮风,吹。曀(yì):天阴而有风,天色阴暗。

2翳(yì):遮蔽,隐藏,隐没。

【译文】

天色阴沉又刮大风叫作“曀”。曀,得名于“翳”,说的是遮蔽阳光,使得天色昏暗不明。

1.67 风而雨土曰“霾”1。霾,晦也2,言如物尘晦之色也3。

【注释】

1雨(yù):降雨。引申为像下雨一样降落。霾(mái):飞沙蔽天、日色无光貌。

2晦:昏暗。

3尘:污染,蒙尘。

【译文】

刮着大风又落沙土叫作“霾”。霾,得名于“晦”,说的是像物体蒙尘晦暗的颜色。

1.68 珥1,气在日两旁之名也。珥,耳也,言似人耳之在面旁也。

【注释】

1珥(ěr):日、月两旁的光晕。

【译文】

珥,云气在太阳两旁的名称。珥,得名于“耳”,是说珥像人的耳朵在脸面两旁。

1.69 日月亏曰“食”1,稍稍侵亏2,如虫食草木叶也。

【注释】

1亏:欠缺,不足。

2稍稍:渐渐,逐渐。

【译文】

太阳、月亮亏缺叫作“食”,逐渐侵蚀亏缺,好像虫子蚕食草木叶子一样。

1.70 晦1,灰也,火死为灰,月光尽似之也。

【注释】

1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由于月之受光面不能反射光线于地球上,地球上看不到月光,夜晚昏暗,故名。

【译文】

晦,得名于“灰”,火灭后成灰,月亮的光芒穷尽后就像火灭成灰。

1.71 朔1,苏也2,月死复苏生也3。

【注释】

1朔(shuò):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名。旧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与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

2苏:复活,恢复。

3月死:月球运行于日、地中间时,其受光面不能反射光线于地球之上,月亮消失,有如死去。苏生:复活,苏醒。

【译文】

朔,得名于“苏”,月亮死亡后又苏醒了。

1.72 弦1,月半之名也2。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3。

【注释】

1弦:半圆形的月亮。农历每月初七、初八为“上弦”,廿二、廿三为“下弦”。

2月半:月亮之半。指弦月,半圆之月。

3张:安上弓弦或拉紧弓弦。施:设置,安放。

【译文】

弦,是月亮只有半边时的名称。它的形状一边弯曲、一边较直,犹如绷弓安弦。

1.73 望1,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

【注释】

1望:月相名。旧历每月十五日(有时为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的月亮最圆满,这种月相叫“望”。

【译文】

望,是月亮圆满时的名称。大月十六日、小月十五日,太阳在东方、月亮在西方,遥遥相望。

1.74 昏1,损也,阳精损灭也2。

【注释】

1昏:天刚黑的时候,傍晚。

2阳精:指太阳。

【译文】

昏,得名于“损”,太阳消失了。

1.75 晨,伸也1,旦而日光复伸见也。

【注释】

1伸:同“申”。明,明白。

【译文】

晨,得名于“伸”,天亮后阳光又明亮地显现了。

1.76 祲1,侵也,赤黑之气相侵也2。

【注释】

1祲(jìn):日旁云气。古人认为此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发生,能预示吉凶。常指妖气、不祥之气。

2赤黑:暗红色,紫酱色。

【译文】

祲,得名于“侵”,暗红色的云气侵犯了太阳。

1.77 氛1,粉也,润气著草木2,因寒冻凝,色白若粉之形也。

【注释】

1氛:古代指预示吉凶的云气。泛指雾气,云气。

2润气:水汽。著(zhuó):依附,附着。

【译文】

氛,得名于“粉”,水汽附着在草木上,因为遇冷而凝结,颜色惨白,犹如粉末的形状。

1.78 雾,冒也1,气蒙乱覆冒物也。

【注释】

1冒:覆盖,笼罩。

【译文】

雾,得名于“冒”,水汽混乱无序地蒙蔽物体。

1.79 蒙1,日光不明,蒙蒙然也。

【注释】

1蒙:阴暗。

【译文】

蒙,太阳光线不明朗,模糊不清的样子。

1.80 彗星1,光梢似彗也2。

【注释】

1彗星:绕太阳运行的一种有独特外貌的星体。后曳长尾,呈云雾状。俗称“扫帚星”。

2彗:扫帚。

【译文】

彗星,星光的尾梢像一把扫帚。

1.81 孛蒲没反星1,星旁气孛孛然也2。

【注释】

1孛(bèi)星:彗星的一类。蒲没反:古代反切注音法,简称“反”。即根据当时的语音,取“蒲”的声母、“没”的韵母和声调,互相拼合,为“孛”字注音。现代汉语“蒲没”反切的结果和“孛”的读音有些差异,是因为语音变化了。

2孛孛(bó):犹“勃勃”。旺盛貌。

【译文】

孛星,星星旁边的云气蓬勃旺盛。

1.82 笔星1,星气有一枝,末锐似笔也。

【注释】

1笔星:彗星的一类,也称“昭明”。因其尾部锐尖如笔头,故称。

【译文】

笔星,云气状的星光有一枝干,末端尖锐像毛笔。

1.83 流星,星转行如流水也1。

【注释】

1转行(zhuǎn xíng):转移运行。

【译文】

流星,星星转移运行好像流淌的水。

1.84 枉矢1,齐鲁谓流星为“枉矢”2,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亦言其气枉暴,有所灾害也。

【注释】

1枉矢:星名。行曲如蛇,流速如矢,故名。枉,弯曲,歪曲。

2齐鲁:春秋战国时期,以泰山为界分为齐国和鲁国。山北称为齐,山南则称为鲁。在今山东境内。流星:原作“光景”,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光景’二字疑‘流星’之讹。《史记·天官书》云:‘枉矢类大流星,蛇行而苍黑,望之如有毛羽然。’据此,枉矢亦流星之类。‘流’字脱‘水’旁而为‘’,类‘光’字;‘景’与‘星’皆从‘日’,由是讹为‘光景’与?”

【译文】

枉矢,古齐国、鲁国一带的地区把流星叫作“枉矢”,说它的光线路径好像发出的箭矢射到的地方;也是说它的属性邪曲残暴,会带来祸害。

1.85 厉1,疾气也,中人如磨厉伤物也2。

【注释】

1厉:病灾,瘟疫。后作“疬”。

2厉:同“砺”。磨砺。中(zhòng):侵袭,伤害。

【译文】

厉,疾病之气,伤人就像在磨刀石上磋磨而伤害物体那样。

1.86 疫1,役也,言有鬼行役也2。

【注释】

1疫:瘟疫。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通称。古代以为发生瘟疫是疠鬼在作祟,故指疠鬼。

2行役:泛称行旅,出行。此指出行作祟。役,原作“疫”,据卢文弨、段玉裁等校改。周祖谟说:“案玄应书卷廿一引作:‘疫,役也,言有鬼行役,役役不住也。’下‘疫’字误,当作‘役’。”

【译文】

疫,得名于“役”,说的是有疠鬼出行作祟。

1.87 1,截也2,气伤人如有所断截也3。

【注释】

1(zhá):疫疠。又指夭折,短命早死。

2截:断,割断。

3所:原书无,据吴志忠本等校补。沈锡祚曰:“《韵补》卷五有‘’字,引《释名》:‘,截也,气伤人如有所截断也。’”

【译文】

,得名于“截”,疫气伤害人好像有所截断。

1.88 灾1,烖也2,火所烧灭之余曰“烖”3,言其于物如是也。

【注释】

1灾:自然发生的火灾。泛指灾害、祸患。

2烖(zāi):同“灾”。危害,焚烧。

3余:之后,以后。

【译文】

灾,得名于“烖”,火烧毁之后的状况叫“烖”,是说它对于物体而言有如灾祸。

1.89 害1,割也,如割削物也。

【注释】

1害:祸患,灾害。

【译文】

害,得名于“割”,就像切割物体那样。

1.90 异者1,异于常也2。

【注释】

1异: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2异:不相同。常:正常状态或秩序。

【译文】

灾异之异,就是与正常状态相比显得怪异。

1.91 眚1,也2,如病者瘦也。

【注释】

1眚(shěng):灾异,妖祥。原指眼睛生翳(yì,眼中遮蔽视线的膜)。引申为日月蚀、灾异。

2(shěng):原作“痟”,据吴志忠、徐复校改。吴翊寅曰:“吴本‘省’作‘’。案《一切经音义》引亦作‘’,经典借‘省’字。《周礼·大司马》:‘冯弱犯寡则眚之。’郑注:‘眚犹人省瘦也。’此即本郑为说。《说文》:‘渻,减少也。’此正字,‘’后出字。”,瘦。

【译文】

眚,得名于“”,好像病人身体消瘦那样。

1.92 慝1,态也2,有奸态也3。

【注释】

1慝(tè):灾害,祸患。

2态:通“慝”。邪恶,欺诈。

3奸态:犹“奸慝”。奸恶的心术或行为。奸,同“姦(奸)”。奸邪,罪恶。

【译文】

慝,得名于“态”,有奸邪罪恶。

1.93 妖1,殀也2,殀害物也。

【注释】

1妖:指反常、怪异的事物。

2殀(yāo):杀死。

【译文】

妖,得名于“殀”,杀害生物。

1.94 孽1,孽也2,遇之如物见髡孽也3。

【注释】

1孽(niè):灾害,灾祸。

2孽:通“蘖(niè)”。树木砍去后重生的枝条。此指砍去枝条。下同。

3见:被,受到。髡(kun):整枝,剪去枝条。

【译文】

孽,得名于“孽”,遇到它就好像植物遭到砍伐。

释地第二

【题解】

地,指地面,陆地。本篇解释了平原地区地形及泥土方面名词的得名之由,如田、土、壤、原、陆、隰等,但不包括山、水、丘、道等,后者另有各篇分释之。

2.1 地者,底也1,其体底下2,载万物也。亦言“谛”也3,五土所生4,莫不信谛也。《易》谓之“坤”5。坤,顺也,上顺乾也6。

【注释】

1底:最低下的地方。

2体:形体。底下:犹“低下”。

3谛(dì):确凿,确实。

4五土:指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这五种土地。

5《易》谓之“坤”:《周易·说卦》:“坤也者,地也。……坤为地。”坤,地,大地。坤,《周易》卦名。象征地。

6乾:指天。

【译文】

地,得名于“底”,它的形体低下,承受一切物类。又说的是“谛”,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这五种土地生长出来的,无不真实可信。《周易》把地叫作“坤”。坤,得名于“顺”,顺从于上面的天。

2.2 土,吐也1,吐生万物也。

【注释】

1吐:长出,生出。

【译文】

土,得名于“吐”,吐冒生长出所有植物。

2.3 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满其中也1。

【注释】

1五稼:五谷。一般指稻、稷、黍、麦、豆,泛指所有的粮食作物。

【译文】

已经耕种的土地叫作“田”。田,得名于“填”,五谷填满田地之中。

2.4 壤1,瀼也2,肥濡意也3。

【注释】

1壤:松软的泥土,即已经耕作的土地。

2瀼:通“(rǎng)”。肥。

3肥濡:肥沃滋润。

【译文】

壤,得名于“瀼”,肥沃滋润的意思。

2.5 广平曰“原”。原,元也1,如元气广大也。

【注释】

1元:指元气。宇宙自然之气。

【译文】

宽阔平坦的地方叫作“原”。原,得名于“元”,像宇宙自然的元气那样宽广阔大。

2.6 高平曰“陆”。陆,漉也1,水流漉而去也。

【注释】

1漉(lù):液体往下渗流。

【译文】

隆起而平坦的地方叫作“陆”。陆,得名于“漉”,水渗流着离去。

2.7 下平曰“衍”1,言漫衍也。

【注释】

1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译文】

低下而平坦的土地叫作“衍”,说的是它绵延伸展。

2.8 下湿曰“隰”1。隰,垫也2,垫湿意也。

【注释】

1隰(xí):低湿的地方。

2垫:原作“蛰”,据王先慎校改,下同。徐复《释名音证》说:“王先慎曰,‘蛰’为‘垫’字之误。《说文》:‘垫,下也。从土,执声。’执、隰音近。古音湿、隰、垫皆在七部。”垫,陷没,下陷。

【译文】

低湿的土地叫作“隰”。隰,得名于“垫”,低洼而潮湿的意思。

2.9 下而有水曰“泽”1,言润泽也2。

【注释】

1泽:水汇聚处。

2润泽:湿润,不干枯。

【译文】

低下而又有水的地方叫作“泽”,说的是湿润的意思。

2.10 地不生物曰“卤”1。卤,炉也,如炉火处也。

【注释】

1生物:此指生长农作物。卤:盐碱地。

【译文】

土地不生长农作物叫作“卤”。卤,得名于“炉”,就像炉中之火燃烧的地方。

2.11 徐州贡土五色1,有青、黄、赤、白、黑也。

【注释】

1徐州贡土五色:《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是说徐州贡五色土。孔颖达疏:“贡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徐州,古九州之一。大致在今淮北一带。

【译文】

徐州上贡五种颜色的土壤,有青、黄、红、白、黑。

2.12 土青曰“黎”1,似黎草色也2。

【注释】

1黎:青黑色。后作“黧”。

2黎草:即藜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也称灰藋(diào)、灰菜。黎,通“藜”。

【译文】

青黑色的土壤叫作“黎”,好像藜草的颜色。

2.13 土黄而细密曰“埴”1。埴,腻也,黏胒如脂之腻也2。

【注释】

1埴(zhí):黏土。

2黏胒(nì):今写作“黏腻”。油腻,黏腻。胒,同“腻”。

【译文】

黄色而又精细密致的土壤叫作“埴”。埴,得名于“腻”,黏糊得像油脂一样黏腻。

2.14 土赤曰“鼠肝”1,似鼠肝色也。

【注释】

1鼠肝:质次的红色硬土。

【译文】

红色的土壤叫作“鼠肝”,像老鼠的肝脏那种颜色。

2.15 土白曰“漂”,漂轻飞散也1,

【注释】

1漂(piāo)轻:轻飘,不坚实。

【译文】

白色的土壤叫作“漂”,轻飘飘地飞扬四散。

2.16 土黑曰“卢”1,卢然解散也。

【注释】

1卢:通“垆”。黑色或黄黑色坚硬而质粗不粘的土壤。

【译文】

黑色的土壤叫作“卢”,粗疏地分解离散。

释山第三

【题解】

山,是地面上以石头为主体构成的隆起部分,区别于以土为主体构成的丘。本篇解释了与山有关的各种名词的得名之由,包括表示山体各个部位的名词,如陂、冈、涌、麓等;表示山体大小高低的名词,如嵩、岑、峤等;表示山上事物的名词,如石、林、森等。

3.1 山,产也,产生物也。土山曰“阜”1。阜,厚也,言高厚也。大阜曰“陵”2。陵,隆也,体高隆也。

【注释】

1阜(fù):土山。

2陵:大土山。

【译文】

山,得名于“产”,出产生物。土山叫作“阜”。阜,得名于“厚”,是说它体高土厚。大的土山叫作“陵”。陵,得名于“隆”,体形高高隆起。

3.2 山顶曰“冢”1。冢,肿也,言肿起也。山旁曰“陂”2,言陂陁也3。

【注释】

1冢(zhong):山顶。

2陂(bēi):山坡。

3陂陁(po tuó):倾斜不平貌。

【译文】

山顶叫作“冢”。冢,得名于“肿”,是说它肿起来了。山的旁侧叫作“陂”,是说它陂陁不平。

3.3 山脊曰“冈”1。冈,亢也2,在上之言也。

【注释】

1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脊骨似的隆起部分。

2亢(kàng):高。

【译文】

山的脊梁叫作“冈”。冈,得名于“亢”,说的是它高高在上。

3.4 山旁陇间曰“涌”1。涌犹桶2,桶狭而长也。

【注释】

1陇(long):通“垄”。高丘。涌:指山谷。

2桶(yong):本指古代量器名。方形的斛,受六斗。后指盛水或盛其他物品的容器,多为长圆形,读tong。

【译文】

山丘旁边的山谷叫作“涌”。涌好像桶,桶狭窄而细长。

3.5 山大而高曰“嵩”1。嵩,竦也2,亦高称也。

【注释】

1嵩:山高。

2竦(song):高耸。

【译文】

山又大又高叫作“嵩”。嵩,得名于“竦”,也是高耸的称谓。

3.6 山小高曰“岑”1。岑,崭也2,崭然也。

【注释】

1岑(cén):小而高的山。

2崭(zhǎn):高峻,突出。

【译文】

山比较小叫作“岑”。岑,得名于“崭”,高峻的样子。

3.7 上锐而长曰“峤”1,形似桥也2。

【注释】

1峤(qiáo):高而锐的山。

2桥:木名。引申指高。

【译文】

上边尖锐而高长叫作“峤”,形状像是桥树。

3.8 小山别大山曰“甗”1。甗,甑也2;甑一孔者,甗形孤出处似之也3。

【注释】

1甗(yǎn):一种炊器。外形上大下小,分两层,上部是透底的甑,可蒸;下部是鬲,可煮。

2甑(zèng):蒸食炊器。其底有孔,古用陶制,殷、周时代有以青铜制者,后多用木制。

3孤:独特,特出。

【译文】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叫作“甗”。甗,就是甑;甑是一个孔眼的,甗的形状特别突出的地方像它。

3.9 山多小石曰“磝”1。磝,尧也2,每石尧尧独处而出见也3。

【注释】

1磝(áo):山多小石貌。

2尧(yáo):高。

3出见(xiàn):出现。见,同“现”。

【译文】

山上有很多小石头叫作“磝”。磝,得名于“尧”,每块石头都高高地以独居状态出现。

3.10 山多大石曰“礐”1。礐,学也2,大石之形学学然也3。

【注释】

1礐(què):多大石的山。

2学:通“峃(xué)”。山多大石的样子。

3然:原作“形”,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校改。周祖谟说:“下‘形’字毕本据《初学记》《御览》引改作‘然’,是也。”

【译文】

山上有很多大石头叫作“礐”。礐,得名于“学”,大块的石头坚硬嶙峋的样子。

3.11 山有草木曰“岵”1。岵,怙也2,人所怙,取以为事用也3。

【注释】

1岵(hù):多草木的山。

2怙(hù):依赖,凭恃。

3事用:使用,应用。

【译文】

山上生长有草木叫作“岵”。岵,得名于“怙”,人所依恃,借以使用。

3.12 山无草木曰“屺”1。屺,圮也2,无所出生也。

【注释】

1屺(qi):不长草木的山。

2圮(pi):原作“圯(yí)”,据段玉裁、疏证本、吴志忠校改。圮,毁坏,断绝。

【译文】

山上没有草木叫作“屺”。屺,得名于“圮”,没有什么出产的东西。

3.13 山上有水曰“埒”1。埒,脱也2,脱而下流也3。

【注释】

1埒(liè):原作“垺”,为“埒”之形误。下同。埒,山上水流。

2脱:脱落,掉下。

3下流:向下流动。

【译文】

山上有水流动叫作“埒”。埒,得名于“脱”,脱落而向下流动。

3.14 石载土曰“岨”1,岨胪然也2,土载石曰“崔嵬”3,因形名之也。

【注释】

1岨:同“砠(ju)”。戴土的石山。

2岨胪(lú):错落貌。

3崔嵬(wéi):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也形容高耸、高大貌。

【译文】

石头上面负载泥土叫作“岨”,土石错落的样子,泥土上面负载石头叫作“崔嵬”,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命名的。

3.15 山东曰“朝阳”1,山西曰“夕阳”2,随日所照而名之也。

【注释】

1山东:山的东坡。朝(zhāo)阳:指山的东面。

2山西:山的西坡。夕阳:指山的西面。

【译文】

山的东面叫作“朝阳”,山的西面叫作“夕阳”,是依据阳光照射的地方命名的。

3.16 山下根之受溜处曰“甽”1。甽,吮也,吮得山之肥润也。

【注释】

1溜(liù):向下流的水。甽(quǎn):山谷。

【译文】

山脚下边承受流水的山谷叫作“甽”。甽,得名于“吮”,吮吸得到山体的肥润水土。

3.17 山中藂木曰“林”1。林,森也2,森森然也。

【注释】

1藂(cóng):同“丛”。聚集,丛生。

2森:众多貌,众盛貌。

【译文】

山里丛生的树木叫作“林”。林,得名于“森”,树木繁密众多的样子。

3.18 山足曰“麓”1。麓,陆也2,言水流顺陆燥也3。

【注释】

1麓:山脚。

2陆:物体运行的轨道。

3燥:焦急,焦躁。

【译文】

山脚叫作“麓”。麓,得名于“陆”,说的是水流顺着通道快速急躁。

3.19 山体曰“石”1。石,格也2,坚捍格也。

【注释】

1山体:山的主体。体,事物的主要部分,主体。

2格:通“垎(hè)”。坚硬。

【译文】

山的构成主体叫作“石”。石,得名于“格”,石头坚硬牢固。

3.20 小石曰“砾”1。砾,料也2,小石相枝柱其间3,料料然出内气也4。

【注释】

1砾(lì):小石,碎石。

2料:通“寮(liáo)”。空。

3枝柱:支撑。

4出内(nà):出入。内,同“纳”。入,使进入。

【译文】

小块石头叫作“砾”。砾,得名于“料”,小石头与小石头之间互相支撑,中间有空隙出入空气。

释水第四

【题解】

水,指各种河流、水域。本篇解释了与水有关的诸多名词的得名之由,包括渎、江、淮等河流之名,滥泉、沃泉等泉名,澜、波等水中现象之名,以及洲、渚等水中陆地之名。

4.1 天下大水四1,谓之“四渎”2,江、河、淮、济是也。

【注释】

1大水:大海或大河。

2四渎(d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译文】

全国的大江大河有四条,叫作“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就是。

4.2 渎1,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2。

【注释】

1渎:江河大川。

2所:处所,地方。

【译文】

渎,得名于“独”,各自从发源地流入海洋。

4.3 江1,公也,小水流入其中2,公共也。

【注释】

1江:专指长江。后来“江”成为大江大河的通称,此水始称“长江”。

2小水:小水流。

【译文】

江,得名于“公”,小的江河流入长江,因此成为公用的水道。

4.4 淮1,围也,围绕杨州北界2,东至海也。

【注释】

1淮:即淮河。

2杨州:即扬州,或称“维扬”。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译文】

淮,得名于“围”,围绕扬州北面,东流直到海洋。

4.5 河1,下也2,随地下处而通流也3。

【注释】

1河:专指黄河。后来“河”成为河流的通称,此水改称“大河”“黄河”。

2下:位置在低处。

3通流:指通行。

【译文】

河,得名于“下”,随着地面低下处而流通。

4.6 济1,济也2,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

【注释】

1济(ji):古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汉书·地理志》《说文解字》作“泲”,他书作“济”。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发源于河南济源王屋山。

2济(jì):渡过。

【译文】

济,得名于“济”,发源于黄河以北,渡过黄河向南流。

4.7 川1,穿也2,穿地而流也。

【注释】

1川:河流。

2穿:穿通,贯穿。

【译文】

川,得名于“穿”,贯穿地面而流通。

4.8 山夹水曰“涧”1。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

【注释】

1涧(jiàn):两山间的水沟。

【译文】

两山夹着一条水叫作“涧”。涧,得名于“间”,说的是夹在两山之间。

4.9 水正出曰“滥泉”1。滥,衔也,如人口有所衔,口闿则见也2。

【注释】

1正出:从主水口涌出。滥(jiàn)泉:涌出的水泉。

2闿(kǎi):开启。见(xiàn):同“现”。

【译文】

水从主水口涌出叫作“滥泉”。滥,得名于“衔”,就像人嘴里有衔的东西,嘴一张就出现了。

4.10 悬出曰“沃泉”1,水从上下,有所灌沃也2。

【注释】

1悬出:从悬崖上流出。沃泉:由上向下流的泉水。

2灌沃:浇灌,滋润。

【译文】

从悬崖上流出的水叫作“沃泉”,水从上向下流,有所浇灌滋润。

4.11 侧出曰“氿泉”1。氿,轨也,流狭而长,如车轨也。

【注释】

1侧出:旁出。此指从山崖侧旁流出。氿(gui)泉:从山崖侧旁流出的泉水。氿,原作“汍”,据段玉裁、邵晋涵校改。邵晋涵曰:“从《尔雅》改。”下同。氿,泉水从旁流出。

【译文】

从山崖侧旁流出的水叫作“氿泉”。氿,得名于“轨”,水流狭窄而细长,像行车的轨迹。

4.12 所出同、所归异曰“淝泉”,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淝者也1。

【注释】

1淝(féi):即淝河。也叫淝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北。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注入巢湖;一支西北流至寿县,又西北经八公山南入淮河。

【译文】

发源相同、归向不同的水叫作“淝泉”,源头共同流出的时候滋润的地方少,归向各自分散而变多,就像淝水分为二支那样。

4.13 水从河出曰“雍沛”1,言在河岸限内2,时见雍出3,则沛然也4。

【注释】

1河:此指黄河。出:决口而出。雍沛:冲决河岸而别自成流的水。

2岸限:犹“界限”。

3雍:通“壅”。聚积。

4沛然:充盛貌,盛大貌。

【译文】

洪水从黄河决口而出叫作“雍沛”,说的是在黄河堤岸以内,时而见到洪水积聚涌出,就沛然盛大了。

4.14 水上出曰“涌泉”1,濆泉并是也2。

【注释】

1涌泉:水向上喷出的泉。

2濆(pēn)泉:地下喷出的泉水。濆,原作“渎”,据邵晋涵、吴志忠校改。徐复说:“‘渎泉’当为‘濆泉’之误,形相近也。考之各书,得确证二、旁证五,依次疏之。一、《公羊·昭五年传》:‘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濆泉。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左氏》作‘蚡泉’,《穀梁》作‘贲泉’,皆音近通用。……”

【译文】

向上喷出的泉水叫作“涌泉”,濆泉也是这样。

4.15 水泆出所为泽曰“掌”1,水停处如手掌中也。今兖州人谓泽曰“掌”也2。

【注释】

1泆:通“溢”。水满而泛滥。泽:聚水的洼地,沼泽。掌:水泽。

2兖(yǎn)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

【译文】

水漫出聚集为湖泽叫作“掌”,水停留的地方就像在手掌里一样。现在的兖州人就把湖泽叫作“掌”。

4.16 水决复入为“汜”1。汜,已也2,如出有所为,毕已而还入也。

【注释】

1决:冲破堤岸,堤岸溃破。汜(sì):从主河道分出又流回主河道的水。

2已:完毕,完成。

【译文】

洪水冲破堤岸后又流回主河道叫作“汜”。汜,得名于“已”,像出去有所作为,完毕后又返回进入。

4.17 风吹水波成文曰“澜”1。澜,连也,波体转流,相连及也2。

【注释】

1成文:形成纹理。文,纹理,花纹。此指波纹。澜:大波浪。泛指波纹。

2连及:原作“及连”,据沈锡祚、丁山等校改。周祖谟说:“《倭名抄》卷一引作‘风吹水波成文曰涟,波体转相连及也。’《韵补·先韵》引亦作‘相连及也’,当据改。”

【译文】

风吹水波形成纹理叫作“澜”。澜,得名于“连”,水波形体转移流动,相互牵连涉及。

4.18 水小波曰“沦”1。沦,伦也2,小文相次有伦理也。

【注释】

1沦(lún):水的小波纹。也指水起小波纹,或使起波纹。

2伦:条理,顺序。

【译文】

水的小波纹叫作“沦”。沦,得名于“伦”,小的水波纹相继为次第而有条理。

4.19 水直波曰“泾”1。泾,俓也2,言如道俓也。

【注释】

1泾(jing):直流的水波。

2俓(jìng):同“径”。小路。

【译文】

较直的水波纹叫作“泾”。泾,得名于“俓”,说的是犹如小径一样。

4.20 水草交曰“湄”1。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水经川归之处也。

【注释】

1交:交际,两者相接触。湄(méi):岸边,水和草相接的地方。

【译文】

水和岸边的草相接触的地方叫作“湄”。湄,得名于“眉”,草靠近水就像眉毛挨着眼睛一样,是水经过河流归向的地方。

4.21 海,晦也1,主承秽浊2,其水黑如晦也。

【注释】

1晦:昏暗,阴暗。

2主:主宰,主持,掌管。承:接受,承受。秽浊:污浊,肮脏。

【译文】

海,得名于“晦”,主管承受污浊肮脏的东西,它的水颜色蓝黑而阴暗。

4.22 水注谷曰“沟”1,田间之水亦曰“沟”。沟,搆也2,纵横相交搆也3。

【注释】

1注:流入,灌入。谷:山间的水流,又指山间流水的通道。

2搆(gòu):同“构”。交结,连接。

3纵横: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交搆:同“交构”。交通,连接。

【译文】

水流入山谷叫作“沟”,田地里的水也叫“沟”。沟,得名于“搆”,横竖交叉互相连通。

4.23 注沟曰“浍”1。浍,会也,小沟之所聚会也。

【注释】

1浍(kuài):大沟。

【译文】

水流入的大沟叫作“浍”。浍,得名于“会”,小水沟聚集会合的地方。

4.24 水中可居者曰“洲”1。洲,聚也,人及鸟物所聚息之处也。

【注释】

1居:停息,止息。洲:水中的陆地。

【译文】

水面上可以停留的地方叫作“洲”。洲,得名于“聚”,人和鸟类等动物聚集休息的处所。

4.25 小洲曰“渚”1。渚,遮也2,体高能遮水,使从旁回也3。

【注释】

1渚(zhu):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2遮:遏止,阻拦。

3回:指变换方向、位置等。

【译文】

水里的小块陆地叫作“渚”。渚,得名于“遮”,陆地形体较高能够拦阻水流,使它从旁边变向拐弯。

4.26 小渚曰“沚”1。沚,止也2,小,可以止息其上也。

【注释】

1沚(zhi):小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2止:栖息。

【译文】

水里比渚更小的高地叫作“沚”。沚,得名于“止”,体形更小,人和鸟类等动物可以在上面停留休息。

4.27 小沚曰“泜”1。泜,迟也2,能遏水使流迟也3。

【注释】

1泜:同“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2迟:缓慢。

3遏:抑制,阻止。

【译文】

水里比沚更小的高地叫作“泜”。泜,得名于“迟”,能够遏阻水流使流速迟缓。

4.28 人所为之曰“潏”1。潏,术也,堰使水郁术也2,鱼梁、水碓之谓也3。

【注释】

1所为:所作。潏(shù):指水中的堤堰、鱼梁等土石工程。

2堰(yàn):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以堵塞水流。郁术:迂回曲折貌。

3鱼梁:用编网、竹笱(gou,竹制的捕鱼器)等置于水门处以捕鱼的设施。水碓(duì):利用水力舂米的器械。

【译文】

人工用土石筑堤横截水中以堵塞水流叫作“潏”。潏,得名于“术”,筑堤堰塞使水迂回曲折,说的是鱼梁、水碓之类。

4.29 海中可居者曰“岛”1。岛,到也,人所奔到也。亦言“鸟”也,物所赴如鸟之下也2。

【注释】

1岛:海洋及江、湖中被水环绕的陆地。

2赴:到,去,前往。

【译文】

海里能够停留的地方叫作“岛”。岛,得名于“到”,人能奔走到达的地方。也说的是“鸟”,生物前往好像鸟儿飞下。

释丘第五

【题解】

丘,指自然形成的土堆,小土山。《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郑玄注:“土高曰丘。”本篇解释了各种土丘的得名之由。丘的得名,因层级、形体、位置等因素而各不相同。

5.1 丘一成曰“顿丘”1,一顿而成2,无上下大小之杀也3。

【注释】

1一成:一重,一层。顿丘:即“敦丘”。一层之丘。

2顿:通“敦(dùn)”。土堆,引申为堆土。后作“墩(dun)”。

3杀(shài):等差。

【译文】

土丘只有一层叫作“顿丘”,堆土一层就成了,没有上下大小的等差。

5.2 再成曰“陶丘”1,于高山上一重作之2,如陶灶然也3。

【注释】

1再:两次,第二次。陶丘:两重的山丘。

2上:增加,添补。重(chóng):层。

3陶灶(zào):烧制陶器的土窑。

【译文】

山丘有两层的叫作“陶丘”,在高山上增加一层土而形成,就像烧制陶器的土窑那样。

5.3 三成曰“昆仑丘”1,如昆仑之高而积重也2。

【注释】

1三成:三重,三层。昆仑丘:三重相迭的土山。

2昆仑:山脉名。在新疆、西藏、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古代神话传说,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积重(chóng):积累多重。

【译文】

山丘有三层的叫作“昆仑丘”,就像昆仑山那样高峻而积累多重。

5.4 前高曰“髦丘”1,如马举头垂髦也2。

【注释】

1髦丘:即“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2举头:抬头。髦:马颈上的长毛。

【译文】

前边高的山丘叫作“髦丘”,就像马抬头垂下颈上的长毛时那样前高后低。

5.5 中央下曰“宛丘”1,有丘宛宛如偃器也2。陉上有一泉水亦是也3。

【注释】

1中央:中间。下:低。宛丘:四方高中央低的丘。

2宛宛:盘屈凹陷的样子。偃器:周边高中间凹下可以盛装的器具。

3陉(xíng):原作“泾”,据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泾’当为‘陉’字之误。《说文》云:‘陉,山绝坎也。’或又疑为‘丘’字。”陉,山脉中断的地方。

【译文】

中间凹下的山丘叫作“宛丘”,有山丘盘旋屈曲宛如周边高中间凹可以用来盛装的器具。山丘中断的地方有一眼泉水的也是这样。

5.6 偏高曰“阿丘”1。阿2,荷也3,如人担荷物,一边偏高也。

【注释】

1阿(ē)丘:偏高的土山。

2阿:大而曲的丘陵。

3荷(hè):肩负,扛,担。

【译文】

一侧偏高的山丘叫作“阿丘”。阿,得名于“荷”,就像人担荷物件,一边偏高那样。

5.7 亩丘1,丘体满一亩之地也2。

【注释】

1亩丘:一亩地大小的丘。

2亩:地积单位,市亩的通称。秦、汉时以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

【译文】

一亩地大小的山丘叫作“亩丘”,是因为山丘的面积占满一亩地。

5.8 圜丘、方丘1,就其方圜名之也2。

【注释】

1圜(yuán)丘: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后来也用以祭天地。圜,同“圆”。方丘:古代帝王夏至祭地之坛。

2就:依从,按照。方圜:同“方圆”。方形与圆形。也泛指事物的形体、性状。

【译文】

圜丘、方丘,是按照山丘的方圆形状而命名的。

5.9 锐上曰“融丘”1。融,明也,明,阳也2,凡上锐皆高而近阳者也3。

【注释】

1锐上:上部尖锐。融丘:尖顶的高丘。

2阳:用以指太阳。

3凡:凡是。

【译文】

上部尖锐的山丘叫作“融丘”。融,得名于“明”,明,就是“阳”,凡是上部尖锐的都高起而接近太阳。

5.10 如乘曰“乘丘”1。四马曰“乘”,一基在后似车2,四列在前似驾马车之形也。

【注释】

1乘(shèng):车子。春秋时多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

2基:根基,主体。

【译文】

形同马车的山丘叫作“乘丘”。四匹马拉的车叫作“乘”,山丘的一座主体在后像车,四条余脉在前像驾驶马车的形状。

5.11 如陼之与反者曰“陼丘”1,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广也。

【注释】

1陼(zhu):同“渚”。水中小块陆地。陼丘:形似洲渚的小土山。

【译文】

形似洲渚的山丘叫作“陼丘”,形状像是水里的高地,高起而又广大。

5.12 水潦所止曰“泥丘”1,其止污水留不去成泥也2。

【注释】

1水潦(lǎo):积在田地里或流于地面的水。止:停留,阻拦。泥丘:丘阜顶上积水泥泞处。

2去:离开。

【译文】

顶上积水的山丘叫作“泥丘”,它阻拦污浊的水使之停留不离开而成为泥泞。

5.13 泽中有丘曰“都丘”1,言虫鸟往所都聚也2。

【注释】

1泽:水聚汇处。都丘:池泽中的小土山。

2虫鸟:指蛇和鸟。都(du)聚:汇聚。

【译文】

沼泽里边的山丘叫作“都丘”,说的是蛇和鸟前往汇聚的地方。

5.14 当途曰“梧丘”1。梧2,忤也3,与人相当忤也。

【注释】

1当(dāng)途:当路,挡路。当,抵挡,阻拦。梧(wù)丘:当路的高丘。

2梧:抵触。

3忤(wu):违逆,触犯。

【译文】

挡住道路的山丘叫作“梧丘”。梧,得名于“忤”,与人互相抵牾。

5.15 道出其右曰“画丘”1,人尚右2,凡有指画3,皆用右也4。

【注释】

1右:此指西边。面向南,则右为西。画丘:被道路环绕的山丘。

2尚:爱好。

3指画:指点,比划。

4右:右手。

【译文】

道路在其右边的山丘叫作“画丘”,人们喜欢右边,凡是需要比划的,都习惯用右手。

5.16 道出其前曰“载丘”1,在前,故载也2。

【注释】

1前:此指南边。面向南,则前为南。载丘:即戴丘,道路北侧的山丘。

2载(dài):同“戴”。加在头上,用头顶着。

【译文】

道路出现在其南边的山丘叫作“载丘”,因为在前边,所以说像用头顶着。

5.17 道出其后曰“昌丘”1。

【注释】

1后:此指北边。面向南,则后为北。昌丘:其后有路的小土丘。一说,指与道路正相对的小土山。

【译文】

道路出现在其北边的山丘叫作“昌丘”。

5.18 水出其前曰“址丘”1。址,基趾也2,言所出然。

【注释】

1前:此指南边。址(zhi)丘:即渻(shěng)丘。南面有水流过的小土山。

2基址:地基,基础。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南面的山丘叫作“址丘”。址,就是基址,说的是它得以出现的基础。

5.19 水出其后曰“阻丘”1,北水以为险也2。

【注释】

1后:此指北边。阻丘:北面有水阻隔的土丘。

2北:原作“此”,据吴志忠等校改。北,同“背”。背部对着,后面靠着。险:险阻,险隘。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北边的山丘叫作“阻丘”,背靠水流当成险隘。

5.20 水出其右曰“沚丘”1。沚2,止也,西方义气有所制止也3。

【注释】

1右:此指西边。面向南,则右为西。沚丘:位于水流左方(东边)的土丘。

2沚(zhi):小渚,水中小块陆地。

3义气:谓刚正之气。制止:阻止。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西边的山丘叫作“沚丘”。沚,得名于“止”,西方的刚正之气阻止不义的事物。

5.21 水出其左曰“营丘”1。

【注释】

1左:此指东边。面向南,则左为东。营丘:位于水流右方(西边)的土丘。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东边的山丘叫作“营丘”。

5.22 丘高曰“阳丘”1,体高近阳也。

【注释】

1阳丘:祭坛。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

【译文】

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叫作“阳丘”,因为丘体很高接近太阳。

5.23 宗丘,邑中所宗也1。

【注释】

1邑(yì):人民聚居之处。大曰都,小曰邑。泛指村落、城镇。宗:尊重。

【译文】

宗丘,是村镇里人们尊重的地方。

释道第六

【题解】

道,指道路。古代道路的名称较现在复杂,故名词较多,如“一达”至“九达”,皆各有专名。本篇一一解释这些道路名称各自的得名之由。

6.1 道一达曰“道路”1。道,蹈也2。

【注释】

1一达:道路直达一个方向,没有岔道。

2蹈:踩,踏。

【译文】

路直达一个方向的叫作“道路”。道,得名于“蹈”。

6.2 路,露也1,人所践蹈而露见也2。

【注释】

1露:显露,暴露。

2践蹈:踩踏。露见(xiàn):显现,显露。

【译文】

路,得名于“露”,因人们践踏而显露。

6.3 二达曰“岐旁”1。物两为“岐”2,在边曰“旁”,此道并通出似之也。

【注释】

1二达:道路通往两个方向。歧旁:双岔路。

2岐:同“歧”。分叉,岔出。

【译文】

通往两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岐旁”。物体分为两股叫作“岐”,在一边叫作“旁”,这样的路一并通达两出像它。

6.4 三达曰“剧旁”1。古者列树以表道2,道有夹沟以通水潦3,恒见修治4,此道旁转多5,用功稍剧也6。

【注释】

1三达:道路通往三个方向。剧旁:通达三个方向的道路,三岔路。

2列树:成行列地种植树木。表道:标明道路。

3夹(xiá):通“狭”。窄。水潦(lǎo):积在田地里或流于地面的水。

4恒:经常,常常。修治:修理整治。

5旁转:旁出转弯。

6用功:下功夫。剧:用力多。

【译文】

通往三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剧旁”。古时候成行列地种植树木用来标明道路,路旁有狭窄的水沟用来通水,常常受到修理整治,这种路旁出转弯多,下的修整功夫略微多一些。

6.5 四达曰“衢”1。齐鲁谓四齿杷为“欋”2,欋杷地则有四处3,此道似之也。

【注释】

1四达:道路通达四方。衢(qú):大路,四通的十字路。

2齐鲁:春秋战国时期,以泰山为界分为齐国和鲁国。山北称为齐,山南则称为鲁。在今山东境内。杷(pá):农具名。一端有柄,一端有齿,用以聚拢、耙梳谷物或整地等。齿用竹、木或铁等制成。欋(qú):农具名。即四齿耙。

3杷地:用杷子在地上耙梳。处:印迹,痕迹。

【译文】

通往四个方向的道路叫作“衢”。齐鲁一带把四个齿的杷子叫作“欋”,欋在地上耙梳有四条齿痕,这种道路像它。

6.6 五达曰“康”1。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并用之2,言充盛也。

【注释】

1五达:道路通达五个方向。康:五岔路。

2车步:车辆与行人,车行与步行。

【译文】

通往五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康”。康,得名于“昌”,昌,是昌盛的意思,车行与步行并排平列一同使用它,形容它充盈昌盛。

6.7 六达曰“庄”1。庄,装也2,装其上使高也。

【注释】

1六达:道路通达六个方向。庄:六岔路。

2装:装载。

【译文】

通往六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庄”。庄,得名于“装”,装载在上面使它变高。

6.8 七达曰“剧骖”1。骖马有四耳2,今此道有七,比于剧也3。

【注释】

1七达:道路通达七个方向。剧骖(cān):七岔路。

2骖马:同驾一车的三匹或四匹马中位于两边的马。

3于:为,是。剧:多。

【译文】

通往七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剧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有四只耳朵,现在这种道路有七个岔口,比起来就是多的了。

6.9 八达曰“崇期”1。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满其上,如共期也2。

【注释】

1八达:道路通达八个方向。崇期:四通八达的道路。

2期:邀约,约定。又指会,会合。

【译文】

通往八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崇期”。崇,得名于“充”,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充满路上,好像共同约定会合似的。

6.10 九达曰“逵”1。齐鲁谓道多为“逵师”2,此形然也3。

【注释】

1九达:道路通达九个方向。逵(kuí):四通八达的道路。

2逵师: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3然:是这样。

【译文】

通往九个方向的道路叫作“逵”。齐鲁一带把路口多叫作“逵师”,就像这个样子。

6.11 城下道曰“壕”1。壕,翱也,都邑之内翱翔、祖、驾之处也2。

【注释】

1壕(háo):原作“”,据《太平御览》《一切经音义》引改。丁山说:“《御览·一九三》引作‘城下谓之壕’。”壕,沟道,低凹如沟状的通道。

2都邑:城市。翱翔:遨游。祖: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驾:把车套在马等牲口身上。

【译文】

城墙下边的通道叫作“壕”。壕,得名于“翱”,城市里边遨游、饯行、套车的地方。

6.12 步所用道曰“蹊”1。蹊,系也2,射疾则用之3,故还系于正道也4。

【注释】

1步:步行,用脚走。蹊(xi):小路,也泛指道路。

2系(xì):继续,接续。

3射疾:趋射急疾,射猎急切。

4还(huán):返回。正道:要道,主干道。

【译文】

步行用的道路叫作“蹊”。蹊,得名于“系”,射猎急切时才使用它,所以返回时接着走大路。

6.13 俓1,经也2,人所经由也3。

【注释】

1俓(jìng):同“径”。步道,小路。

2经:循行,经过。

3经由:经过。由,经过。

【译文】

俓,得名于“经”,是人们经过的地方。

6.14 鹿、兔之道曰“亢”1,行不由正2,亢陌山谷、草野而过也3。

【注释】

1亢:通“迒(háng)”。道路,兽径。

2行不由正:行进不顺着大路。正,正道,正路。

3亢(kàng):隐蔽,保护。陌:义同“抹(mò)”。紧贴,紧挨着转弯。山谷: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草野:野草丛生之处,原野。

【译文】

野鹿、野兔走的路叫作“亢”,它们行进不顺着大路,而是贴着低凹狭窄的山间、野草丛生的原野跑过去。

6.15 涂1,度也2,人所由得通度也3。

【注释】

1涂:同“途”。道路。

2度:过,逾越。

3由:用。得:能,可以。通度:通过,经过。

【译文】

涂,得名于“度”,人用它才可以通过。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