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杨仁山居士遗著

等不等观杂录卷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等不等观杂录卷三目录

汇刻古逸净土十书缘起 会刻古本起信论义记缘起 天竺字母题词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题词 心经浅释题词(代梅撷芸作) 欧阳母朱生西行述题词 大藏辑要叙例 贤首法集叙 日本续藏经叙 大乘中观释论叙 中论疏叙 成唯识论述记叙 普贤菩萨圆妙方便总持法门叙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自叙 释摩诃衍论集注自叙 佛教初学课本自叙 道德经发隐自叙 冲虚经发隐自叙 南华经发隐自叙 重刊净土四经跋 华严一乘十玄门跋 起信论法数别录跋 起信论真妄生灭法相图跋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圆图跋 西归直指跋 书起信论海东疏记後 书华严念佛三昧论後 书居士传汪大绅评语後

等不等观杂录卷三

清石埭杨文会仁山着

汇刻古逸净土十书缘起

净土家言流传於世者。以天台观经疏及十疑论为最古。嗣後作者寥寥。咸谓学道之士。羣趋於禅。而净业中衰。斯言也。余未之信。顷年四海交通。遂得遨游泰西。遇日本南条上人於英伦。上人名文雄。净土宗杰士也。既各归国。适内戚苏君少坡随使节赴日本。属就南条物色释典。凡中华古德逸书辄购之。计三百余种。其中专谈净土之书。自元魏以迄南宋。择其尤雅者得十种。汇而刊之。庶几後之学者。一展卷间。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也。

无量寿经义疏(隋沙门慧远撰) 观无量寿佛经疏(唐沙门善导撰) 阿弥陀经义疏(宋沙门元照撰)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疏(唐沙门靖迈撰) 往生论注(元魏沙门昙鸾撰) 安乐集(唐沙门道绰撰) 西方要诀(唐沙门窥基撰) 游心安乐道(唐新罗沙门元晓撰) 净土论(唐沙门迦才撰) 释净土羣疑论(唐沙门怀感撰)

会刊古本起信论义记缘起

大藏教典卷帙浩繁。求其简要精深者。莫如起信论。而解释此论者。自隋唐以来无虑数十家。虽各有所长。然比之贤首。则瞠乎其後矣。藏内贤首疏五卷。人皆病其割裂太碎。语意不贯。盖圭峰科会之本也。莲池重加修辑。刻於云栖。憨山治为疏略。刻於径山。文义虽觉稍联。总不能如原作之一气呵成也。近年求得古逸内典於日本。自六朝以迄元明。凡数百种。内有起信论义记。以十门开释。始知圭峰删削颇多。致失原本规模。然经日本僧徒和会。仍不免割裂之病。求之数年。复获别行古本。真藏公原文也。雠校再三。重加排定。务使论文记文。自成段落。庶几作者义味。溢於行间。後之览者。恍如亲承指教也。另有别记一卷。似作於义记之先。盖别记所详者。义记则略之。遂并刊以成完璧云。日本南条文雄与余友善。此记赖以得之。其嘉惠後学。岂浅鲜哉。

天竺字母题词

华严经云。十方刹土。有以诸佛音声为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天竺字母。音声之本也。又经中有三种般若。从文字起观照。从观照证实相。天竺字母。文字之源也。音声文字。既为入道之初门。故以天竺字母。刊示同学焉。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题辞

有学戒人问於予曰。贤首疏梵网戒经。而不疏上卷。何也。予应之曰。此非浅见所能知也。不观夫天台智者大师乎。既证法华三昧。得无碍辩才。於梵网经亦不疏上卷。盖卢舍那佛为诸菩萨说心地法门。非凡位所能测知。其文从四禅天传来。不类天竺语言。什公译经时。禁笔受者率意润文。是以悉仍其旧。不但天台贤首深知其意。即唐宋诸师。如胜庄太贤辈。皆专释下卷。自明季以来。始有并上卷而释之者。虽各抒所见以惠初学。而未达古人不疏之意也。问曰。上卷法门。既不能解。然则流传人间。将何益耶。予曰。弘法大士。欲令世人生仰慕心。修行昇进。中下之流。作未来因。利根上智。慧眼开时。不烦解释。而了如指掌矣。贤首此疏。深达戒经奥旨。学者苟能悉心研究。信受奉行。自然从凡夫地直趣佛果。不遭歧路。岂非破烦恼障之利器。行菩萨道之正轨乎。经中称为光明金刚宝戒。可知上卷所说四十心地法门。定当以此戒为基也。学戒人欢喜踊跃曰。今而後知所从事矣。

心经浅释题辞(代梅撷芸作)

或有问於予曰。往昔疏心经者多矣。今独作为浅释。何也。予应之曰。心经文约义丰。诵之者众。皆以古疏难通。无从窥其蕴奥。不有浅释。初学何由得入。故浅释者。心经之津梁也。夫心经以二百六十余言。摄尽六百卷般若妙义。果能自浅而深。彻见真空实相。则一大藏教。无不从此流出。所谓般若为诸佛母也。此经以心为名。心也者。十界圣凡所同具也。迷则万别千差。悟则平等一致。迷悟之机。即在照见五蕴皆空一语耳。五蕴本空。非照之使空。乃照见其本空也。奈何众生颠倒昏迷。以空为有。沈没於苦海之中。而不自觉。若依经照之。浅者渐脱尘劳。深者顿超彼岸。随机获益。岂有定法。问者唯唯而退。遂记其言於简首。

欧阳母朱生西行述题词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经语也。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此祖语也。信如此言。则归心净土者。何患不得往生乎。岭南欧阳氏号石芝者。向道之士也。事母极孝。尝以念佛法门劝进其母。行之七年。正念往生。阅所述八瑞五奇。求诸往生传中。亦不多见。信乎石芝孝道精纯。有以致之也。推此生度母之心。以至西归证道之後。度多生父母。亦复如是。极而至於无量劫来六亲眷属。不可称。不可数。莫不如今生度母之诚。方便化导而度脱之。同归无量寿佛清泰国中。是则石芝从一孝道。证穷法界之大愿也夫。

大藏辑要叙例

此书专为初学而辑。分别部类。以便检阅。凡羽翼经律论者。概从本文为主。亦臣子随君父之义也。

华严部 经分大小二乘。大乘以华严为首。凡贤宗及各家着述。发明华严经义者。概归此部。

方等部 开小显大之经。及有注疏者。概归此部。

净土部 系由方等分出。另立一部。以逗时机。凡天竺震旦诸师演畅净土宗旨者。概归此部。

法相部 亦从方等分出。以为专门之学。慈恩宗及各家着述。汇入此部。

般若部 经论注疏。汇为一部。

法华部 法华各种注疏。及开权显实之经。汇入此部。

涅盘部 扶律谈常。自为一部。

以上通为菩萨藏。

小乘经 此为声闻藏。不依说时。列於方等之前者。所以别於大乘也。

以上大小二乘。统为显部。

密部 凡有坛仪之经。及印度支那诸师撰述。均入此部。

显密二门。圆融具足。一代时教。总括无遗矣。

大乘律 菩萨调伏藏。七众同遵。并诸家疏释。择要汇集。

小乘律 声闻调伏藏。非受具戒者。不宜检阅。故所收从略。

大乘论 菩萨对法藏。为入大乘之要门。释经各部。已随本经。别行之论并诸疏释。辑录於此。

小乘论 声闻对法藏。卷帙繁多。今略辑数种。以见一斑。

西土撰集 论藏所不摄者。别为一类。所谓杂藏也。

禅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语录一兴。浩如烟海。今择其要者。汇为一宗。

天台宗 释经各部。随入经藏。余归此宗。

传记 古圣高贤。流风余韵。具载此篇。

纂集 编辑成部者。归此一类。

弘护 摧邪显正。责在僧伽。救弊补偏。功归檀越。灵山付嘱。意在於斯。

旁通 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儒道心传。岂有隔碍耶。

导俗 真俗二途。霄壤之别。不假方便。心何由发。言浅意深。阅者毋忽。

贤首法集叙

世之学华严者。莫不以贤首为宗。而贤首之书。传至今日者。仅藏内十余卷耳。後人阅清凉大疏。咸谓青出於蓝而青於蓝。因欲易贤首宗为清凉宗。盖未见藏公全书故也。近年四海交通。得与东瀛南条文雄游。求觅古德逸书数百种。所谓贤首十疏者。已得其六。方知清凉大疏皆本於探玄记也。贤首作新华严疏。未竟而卒。後二十七年。清凉乃生。及其作疏。一宗贤首。岂非乘愿再来。阐发大经乎。今将贤首着述。去伪存真。汇而刊之。名曰贤首法集。世之学华严者。其以是为圭臬也可。

晋译华严经探玄记百二十卷 至相作搜玄记。文义甚略。贤首继之。作探玄记。发挥尽致。海东元晓得之。立命弟子分讲。遂盛行於新罗。其时唐土重译华严既成。学者舍旧从新。贤首因疏新经。未及半部而卒。其徒慧苑足成之。命曰刊定记。多逞己意。违背师说。清凉疏内辨之綦详。今以二本对阅。方知清凉作疏。全宗此记。钞录原文十之五六。其为古德所重如此。而蕅益辄议之曰。经既未全。疏亦草略。盖系臆度之辞。此记宋元以来。无人得见。蕅益何从而见之耶。 东洋刻本。未会经文。单记二十卷。足六十万言。今以经合於记。厘为百二十卷。 另有华严文义纲目一卷。与此记同处颇多。故不列入。(谨案华严经探玄记 先生未及编会此云以经合於记厘为百二十卷者盖其预定卷数也编者识)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古本六卷今作十卷) 重戒以十门解释。轻戒以八门解释。精深切当。超越古今。学菩萨道者。得此疏而研究之。则亦庶乎其不差矣。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疏一卷 此疏与基师幽赞一时。而各出手眼。判然不同。宋僧师会作连珠记以辅翼之。前於此者。有靖迈疏。唐人疏心经。流传至今者。惟此三种耳。

入楞伽心玄义一卷 考本传有楞伽经疏七卷。求之日本。仅得玄义一卷。已可见全经大旨矣。 贤首十疏中。已得者。华严探玄记。梵网经疏。心经略疏。起信义记。十二门论宗致义记。法界无差别论疏。及此卷。未得者。新华严经未完之疏。幸有清凉疏钞补其缺略。密严经疏。得日本残缺写本。核其文义。不类贤首之作。法华经疏。无可寻觅。惜哉。

大乘起信论义记(古本三卷今作七卷)别记一卷 此论古疏传至今时者仅见三家。隋之净影。唐之贤首。海东之元晓。虽各有所长而以贤首为巨擘。後世作者。何能企及。今於东瀛得贤首原本。会而刊之。实为学摩诃衍之要门也。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古本二卷今作三卷) 杜顺和尚法界观门。以真空观居首。为後二观之基。藏公此记。即以成就空观也。学者能於此记。及心经略疏。融会贯通。则得速入般若波罗密门。

法界无差别论疏(古本一卷今作二卷) 非得此疏。论中深义。後人何从而知之。

华严指归一卷 内分十门。每门又分为十。以显十十无尽法门也。学华严者。切宜深究。 世人以华严指归。还源观。金师子章。名为贤首三要。由今观之。岂止三要。

妄尽还源观一卷 内分六门。一体。二用。三徧。四德。五止。六观。台家每谓贤宗有教无观。曷一览此文乎。

华严三昧章一卷 新罗崔致远作贤首传。用华严三昧观直心中十义。配成十科。证知此章即观文也。东洋刻本。改其名为发菩提心章。於表德中。全录杜顺和尚法界观文。近三千言。遂疑此本非贤首作。庚子冬。南条文雄游高丽。得古写本。邮寄西来。首题华严三昧章。雠校尽善。登之棃枣。因来本作章。故仍其旧。尚有华严世界观。求而未得也。

华严义海百门一卷 以一尘畅演法界宗旨。文献通考作百门义海。元明以来。无人得见。今从日本取来。系由宋本重刻者。末後阙一总结。第八门亦有脱文。是宋时已无完本矣。

一乘教义分齐章(一名华严教分记古本三卷今合疏作十卷) 贤首宗旨。备於此章。宋道亭作义苑疏。更为详明。近代杭州僧柏亭。撰贤首五教仪。分门别类。备列名相。欲与台家教观争衡。而不知其违於古法。尝试论之。教义章内凡提顿教。所引经文。皆无位次。柏亭则概列位次。华严四十二位。不列四加。柏亭则概列四加。圆教十住初心。便成正觉。应判分证位。柏亭则判相似位。此其显然者也。贤首既有此章。学者苟能神而明之。於一乘教义。彻底通达矣。 此章之末。说十玄门。本於至相原书。及作探玄记。改易数名。为清凉张本。後人谓清凉十玄。异於贤首者。盖未见探玄记也。

华严金师子章一卷 贤首说此章。至一一毛处。各有师子。武后遂悟华严宗旨。宋沙门净源参酌四家注释。作云间类解。盛行於世。

三宝章 内分八门。传称三宝别行记。想即此也。○明藏以下之六章。合为两卷。统名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相沿数百年。无人厘正。学者麤心看过。以流转等章。与三宝名目义味无涉。遂不措意。今将各章分析刊行。俾後之学者。随举一章。皆得探其蕴奥也。

流转章 即生灭显无生。即流转显不动。入道捷径。无过於此。有志之士。请细玩之。

法界缘起章 内有四门。仅了第一门。余三门缺。

圆音章 举一语业。显三业之胜。佛果妙用。众生心地本自有之。但以无明障蔽而不能显。既读此章。当知愧愤策励修行也。

法身章 内分四门。

十世章 此观纯熟。一切妄执。自然消落。立法之巧妙。迥出常情也。

玄义章 内分十门。即华严玄义也。

华严经传记(占本五卷今作三卷) 一名华严感应传。後代屡有改作。渐失原本规模。今得此书。内称贤首法师处甚多。想系门下士增修之本也。

贤首国师别传一卷 新罗崔致远作。此本中土。无传。且撰述在各家之先。故附於法集末卷。

华严策林一卷

普贤观行法门一卷

华严经问答二卷

华严游心法界记一卷

以上四种。均系贋作。故不收录。

日本续藏经叙

三藏教典。结集於印度者。不可知其部帙之数。自流传震旦。至隋唐以来。代有增益。由五千以至七千。此其大较也。明紫柏尊者以方册代梵筴。阅者便之。大藏以外。复有续藏。合之已逾万卷。以遭兵燹。板已无存者。予与同志欲踵刊之而未成也。近年日本藏经书院以聚珍版刷大藏经。较弘教书院之本。字大而便览。予已购而藏之。顷复制续藏经。凡印度支那古德撰述。未入大藏者。悉集而刷之。为部千六百有奇。卷逾八千。仍搜求古遗之本。正未有艾也。予亦为之搜辑。乐观其成。是辑也。得六朝唐宋之遗书。为紫柏所未见。诚世间之奇构。实足补隋唐所不足也。

大乘中观释论叙

经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故三藏教典。以般若居首。盖真空实相。为诸佛母也。龙树菩萨造五百偈。发明空义。青目菩萨释之。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出。名曰中论。凡二十七品。分别明菩萨又释之。亦二十七品。译於唐波罗颇密多罗。名曰般若灯论。安慧菩萨又释之。译於宋惟净三藏。名曰大乘中观释论。三部均入大藏。惟宋译仅十三品。不无遗憾。近时日本新印大藏经。由高丽古本钞出後分十四品。而成完璧。金陵贯通大师见之欢喜踊跃。集资锓板。以广流传。俾後之学者。三部参观。豁然证契。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则六百卷般若妙义。一时现前。岂非法门之快事乎。

中论疏叙

龙树菩萨传佛心印。为十四祖。其教人之法。以般若真空为本。尝作中论五百偈。阐扬第一义空。初至东土。传习之士。首推罗什门下生肇二公。肇公作论。至今独存。生公诸论。仅存其名。惜哉。隋唐间。嘉祥吉藏禅师。专弘此道。作三论疏行世。当是时。学天台教者。每以北齐慧文遥宗龙树。仅取三观一偈为台教之祖。而禅宗诸师。又以不立文字。弃龙树妙论於不顾。於是三论一宗。遂成绝学。近代四海交通。嘉祥三论疏自扶桑传来。梅撷云居士见而爱之。玩味不释手。遂将论疏二本纂合锓板。俾世之学者。由此证入般若波罗密门。则知如来心传。不即文字。不离文字。与其苦参一句无义味语。谓之教外别传。何若快读此论此疏。如清凉水。洗涤尘垢。一旦豁然透脱。即证择灭无为。较之禅家所证非择灭无为。(出百法明门六种无为之二)岂有二哉。

成唯识论述记叙

性相二宗。有以异乎。无以异也。性宗直下明空。空至极处。真性自显。相宗先破我法。後彰圆实。以无所得而为究竟。乃知执有执空。互相乖角者。皆门外汉也。唐以前。相宗典籍。未被东土。自玄奘法师西游印度。而後唯识一宗。辉映於震旦矣。有窥基法师者。奘公之高弟也。亲承师命。翻译成唯识论。会萃十家而成一部。并以闻於师者。着为述记。学相宗者奉为准绳。迨元季而失传。五百年来。无人得见。好学之士。每以为憾。近年四海交通。得与日本博士南条上人游。上人以此书赠予。金陵讲经沙门松岩见而心喜。亟募资锓板。扬州观如大师愿任其半。未及竣工。而观松二公相继西逝。江表缁素。踵而成之。嗟乎。此书失之如此其久。得之如此其难。而倡刻之人。皆不见其成。以是见唯识一宗。流传於世。非偶然也。後之览者。其勿等闲视之。

普贤菩萨圆妙方便总持法门叙

显宗居士者。故友曹君镜初之法号也。遗箧中得其所着书若干种。内有普贤菩萨圆妙方便总持法门一卷。其子咏香齎以示余。余受而读之。叹曰。此真所谓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者乎。夫牙牌者。戏具之小焉者也。居士即以普贤乘六牙象目之。因而畅演十法界。六波罗密。五时。八教。参互错综。贯摄於三十二支之内。顿使支支点点。放光动地。炽然说法。无有间歇。而众生现前受用。不闻不覩。惟应度者乃能知之。尝思华严法华等经。真俗融通。理事无碍。昔李长者以卦象释义。藏国师以金狮说法。今曹居士以牙牌示象。推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棒一喝。莫不皆具法界体用。後之作者。尘说刹说。海墨书而不尽。其以是为嚆矢也夫。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自叙

大宗地玄文本论。建立金刚五位。以众生无量劫来。业果相续。非三僧只修证之功。不能尽除。故立无超次第渐转位。以众生一念相应。即同诸佛。故立无余究竟总持位。以众生心含法界。普融无尽。故立周徧圆满广大位。以众生念念着有。违解脱门。故立一切诸法俱非位。以众生弃有着空。趣於断灭。故立一切诸法俱是位。上之五位。为佛法之总纲。摄尽一切破障法门。该括一切称性法门。纤毫无遗。若明此义。则谈宗谈教。说有说空。皆不相妨。何有分河饮水。互相是非之弊哉。奈何千余年来。无人提倡。遂使无上妙法。秘而不宣。诚不解其何故也。或以论中名义玄微。皆是法身大士行相。非凡位所知。师家艰於应对。故不以此论示人。然一切悉知。必至佛果。等觉以还。随分演说。不害其德望也。儒门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会窃取此义。略加注释。所未知者。断不强解。庶几後学得一隙明。或有利根上智。顿入甚深法界。彻底通达。是所望也。其文义明显者。亦不诠释。阅者自能领会耳。

高丽古藏作二十卷。与起信论序相符。宋元藏皆未收入。明藏作八卷。复并作四卷。今从之。

此论穷微极妙。专接利根上智。兼为凡小权渐之机。作一乘胜因。伏愿见者闻者。熏习成种。久久纯熟。心光发宣。即能顿入金刚信位。圆修圆证。五位齐彰。与论主大愿。注者诚心。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辗转开导。无有既极。

释摩诃衍论集注自叙

翻译释论。当在译大乘起信论之後。因本论全文。与真谛所译相同也。卷首题姚秦时译。误矣。隋唐五代。未见流行。永明禅师作宗镜录。始引此论。至辽时大显於世。疏记钞相继而出。考至元法实勘同录尚有释论十卷。而疏记钞久。佚矣。近时从日本传来。亟欲刊行。而科文繁多。恐後人疲於心力。转令本释二论。不能精究。因摘其要言。注於释论之内。科文一概删去。如肇公注维摩经之例。另有圣法记数纸。作时最先。亦摘录之。以成善本。(谨案 先生拟辑是书未遑属稿今可见者仅此叙文惜哉编者识)

佛教初学课本自叙

释教三字经者。明季吹万老人效世俗训蒙之书而作也。敏修长老为之注释。流传二百余年矣。顷者普陀印光法师从而新之。正文改十之三。注释改十之七。原本编为两排者。改而为一排。考据精详。文辞圆润。超胜旧作。而题名之处。不将重订者列於其次。可谓坦然忘我者矣。予不揣固陋。率尔改作。与新旧两本。迥不相同。事略而法备。言简而义周。人有劝予易其名者。因名之为佛教初学课本云。

道德经发隐自叙

憨山清禅师解道德经。历十五年方成。虽与焦弱侯同时。而弱侯未之见也。故其辑老子翼。阙憨山解。诚为憾事。弱侯所采凡六十四家。後解之者。更有多种。故经中奥义。发挥殆尽矣。予阅道德经至出生入死一章。见各家注解。无一合者。遂以佛教义释之。似觉出人意表。复益二章。总阴符发隐梓之。或问孔子既称老子为犹龙。何以其书不入塾课耶。答曰。汉唐以来。人皆以道家目之。不知其真俗圆融。实有裨於世道人心。若与论语并行。家弦户诵。则士民之风。当为之一变也。

冲虚经发隐自叙

列子书八篇。唐时尊为冲虚经。与道德南华并重。注道德者多於南华。而注冲虚者特少。在晋则有张湛。在唐则有卢重元。此二种现行於世。考书目所载。有唐殷敬顺宋江遹二解。求而未得也。甲辰夏。索居避暑。取列子读之。妙义显发。多出於张卢二家之外。如开宝藏。如涌醴泉。实与佛经相表里。信笔直书。得四十二章。约计全书三分之一。因名之为冲虚经发隐云。

南华经发隐自叙

太史公言庄周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岂知渔父盗跖。皆他人依托。大违庄子本意。观其内篇推尊孔子处。便可知矣。司马氏不於内篇窥庄子之学。而据伪撰以判庄子。宜其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也。至唐初尊之为南华经。而作注解者渐多。唯明之陆西星憨山清二家以佛理释之。憨山仅释内篇。西星则解全部。今阅二书。犹有发挥未尽之意。因以己意释十二章。与古今着述迥不相同。质之漆园。当亦相视而笑。尝见宗镜判老庄为通明禅。憨山判老庄为天乘止观。及读其书。或论处世。或论出世。出世之言。或浅或深。浅者不出天乘。深者直达佛界。以是知老列庄三子。皆从萨婆若海逆流而出。和光混俗。说五乘法。(人乘。天乘。声闻乘。菩萨乘。佛乘。)能令众生。随根获益。後之解者。局於一途。终不能尽三大士之蕴奥也。

重刊净土四经跋

予初闻佛法。惟尚宗乘。见净土经论。辄不介意。以为着相庄严。非了义说。及见云栖诸书阐发奥旨。始知净土一门。普被羣机。广流末法。实为苦海之舟航。入道之阶梯也。无如兵燹之余。仅见小本弥陀经。而於大本无量寿经。及十六观经。迄不可得。适来金陵获见此本於王君梅叔处。觅之数年者。一旦得之。喜出望外。此本为邵阳魏公默深所辑。魏公经世之学。人所共知。而不知其本源心地净业圆成。乃由体以起用也。世缘将尽。心切利人。遂取无量寿经参会数译。删繁就简。订为善本。复以十六观经。及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合为一集。名曰净土四经。使世之习净业者。但受此本。无不具足。自逆匪窜扰以来。其板想不复存。今者广募信施。重锓棃枣。庶几魏公一片婆心。末学咸受其惠。伏愿世间修佛乘者。毋於净土便生轻慢。须信念佛一门。乃我佛世尊别开方便。普度羣生之法。傥不知其义旨深微。但能谛信奉行。自有开悟之期。知其义者。正好一心回向。万行圆修。转五浊为莲邦。证弥陀於自性。是则予之所厚望焉。

华严一乘十玄门跋

华严大教。阐扬十玄门者。此为鼻祖。贤首仍之。载於教义章内。大意相同。而文有详略。及作探玄记改易二名。用一华叶演说。为清凉悬谈张本。後人不知。以为清凉十玄。与贤首有异者。盖未见探玄记也。今教义章与悬谈并行於世。而复刻此卷。欲令人知其本源耳。

起信论疏法数别录跋

右依百法明门论。唯识一宗。名相繁多。慈氏菩萨所说瑜伽师地论。有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约之为百法。即此百法明门也。起信论虽专诠性宗。然亦兼唯识法相。盖相非性不融。性非相不显。故特录百法於篇末。庶易检寻焉。

起信论真妄生灭法相图跋

马鸣大士撰起信论。贯通宗教。为学佛初阶。不明斯义。则经中奥窔。无由通达。贤首国师特为造疏。判属大乘终教。盖下接小始。上通顿圆也。慈云灌顶法师总括论义。辑成一图。真妄诸法。了如指掌。长沙曹显宗居士复加参订。俾教网脉络。毫发无遗。可谓精益求精。简而又简矣。爰附刊於论疏之後。以广流传焉。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圆图跋

昔善导和尚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岁远年湮。不可复覩。近代彭二林居士绘极乐庄严手卷。系以诗偈。予曾见之。叹赏不置。然篇幅甚长。未便悬供也。有拙道人者。专修净业。雅尚莲宗。见南北丛林所刊极乐图。未臻精妙。乃考净土三经。参以造像量度选择良工。绘而刊之。时在同治癸酉岁也。五年之间。流布二千余幅。板渐销磨。道人慨然曰。此图之出。启人净信者多矣。然作者之心。犹有进焉。於是转方广为圆融。现毫端之宝刹。大含细入。隐显交参。以重重无尽之心。写无尽重重之境。脱稿成於帀月。开雕竣在期年。一佛当阳。现万德庄严之报相。羣生皈命。遵十方交赞之深经。其托质莲池者。有少有长。顺凡情也。克实而论。六道往生。女转为男。老变为少。永无衰耗之相。又其中菩萨缘觉声闻为上首者。略标九品。复有初出花胎。未入圣位者。不妨权现人天相也。他如经行坐禅诵经听法。或在地上。或在虚空。有从他方飞身来者。有从空中化身去者。神用无方。略见一斑也。楼阁栏楯。行树罗网。宝幢旛葢。水鸟光明。随方点缀。以表无量经中备言娑婆极乐苦乐之相。及两土修行难易差别。弥陀本愿有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成佛以来。已十劫矣。此愿非虚。切宜谛信。若夫利根之士。高谈性理。轻视莲邦。是皆未达空有圆融之旨。弃大海而认涓滴者也。当知一真法界。迥绝思议。以言其体。则纤尘不立。以言其用。则万有齐彰。娑婆既唯心所现。极乐岂外乎唯心。是故上品者圆证无生法忍。以其解第一义也。即中下之流。信心坚固。愿行纯笃。但得往生。径登不退。无始轮回。一朝永断。岂不截然大丈夫哉。画者山阴张益。刻者円徒潘文法也。

西归直指跋

玉峰周安士先生着述传於世者。计有四种。一曰阴骘文广义。二曰万善先资集。三曰欲海回狂。四曰西归直指。凡有见者。莫不欢喜信受。以故各处刊板。流通最广。西归直指一书。经吴门江铁君删改。非复周氏原制。江君以为纲要一卷。撮举王龙舒所辑大弥陀经及四十八愿等。今已先将魏译无量寿经。及二林居士所着论。合刻流行。则纲要可以不列。不知周氏此书。全从各家撰集中摘来。若以他本所有者。概不重出。则此书不至删除净尽不止也。今於虞山朱君保之处。得胜莲居士施刻原本。见者庆喜无量。咸谓周君愿力所持。特留此本嘉惠後学也。亟授手民。以复旧观。周君有云。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惟冀辗转流通。以相传於无穷耳。

书起信论海东疏记後

尝考传记。义想与元晓入唐参禅。晓公悟唯心之旨。中途而返。义想(宋传作湘)就学终南。岁久方归。贤首作华严探玄记寄之。想公命弟子分讲。大阐华严宗旨。又考诸宗章疏。录载元晓着述四十七种。而义想仅一卷耳。及见日本大安所作海东别记序。称元晓与法藏同受学於至相之门。始悟义想元晓一人也。如此方称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之类。後人不察。歧而二之。误矣。宋赞宁作二公传。恍忽离奇。尤不足信。因校疏记。并以识之。

书华严念佛三昧论後

彭二林居士撰华严念佛三昧论。以五门分疏。可谓尽善尽美矣。唯後之问答第四章内。谓方山吃紧提倡。在十住初心。即成正觉。若依自力。积劫熏修。程途尚远。此语与华严圆顿门似觉有碍。何则。方山宗旨。唯是一时一处法门。不立日劫远近之见。二林见地圆明。当不至以时量为实法。想是偶失检点耳。

书居士传汪大绅评语後

居士传内汪大绅评语。直截痛快。实具宗匠手眼。但其中每引程朱为契合。似觉不类。度其意。无非欲引理学家究明心宗耳。然理学家既宗程朱。决不信有此事。是汪君援引之意。不能令儒者生信反令儒者易视禅宗。以为不出程朱心学矣。甚哉。立言之不可不慎也。予愿他日重刻此传。将评语内与儒家牵合者节去。未始非护法之一端也。

等不等观杂录卷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