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释氏六帖

释氏六帖卷第十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齐州开元寺讲俱舍论赐紫明教大师义楚集

神仙高士部第二十七

○仙人(一)

仙有八种

万行首楞严经云:一服饵坚固地行仙,涂药圆成飞行仙,金石坚固游行仙,动止坚固通行仙,咒禁坚固道行仙,思念坚固照行仙,交通坚固精行仙,变化坚固绝行仙,此皆有神通。

功能制日

六度经云:二仙在山修道,一仙夜出,误踏仙首。彼曰:踏我首。明朝日出,头破七分。仙曰:我今误踏,且器物相聚,犹有相犯,岂况人乎?汝誓太重,我头如何?仙便制曰:令五日不出。国王羣臣恠而知之,来求二仙。仙令彼以泥封其头,日出乃列七分,免也。

失念发狂

般若论云:五百仙人在雪山修道,闻瓢陀罗女入池澡浴而奏妙歌,心生欲染,失念发狂,退神通声色也。

骑颈被辱

要集云:有鹿足仙人,头有一角,两足如鹿母。本鹿也,因雨失足倒地,人皆笑之。仙怒复耻,咒天不雨。经十二年,君臣设计,以婬女惑之,乃至後骑仙人颈,失通八城等。

诈称不食

异相云:有仙诈称不食五谷,举国重之。唯太子不信,曰:人以五谷为命。乃以药薰花,仙来乃献。仙人嗅花,乃吐出食。

接足生染。

般若论云:郁头蓝子以得五通,常乘空人宫,受王供养。王常接足,迎之令坐,自下饮食。王後因出,令夫人如常接足供养。仙因触手生染,便无神通,不能乘空,乃诳徒行,令人供养。乃至寒林,重习定法,水陆禽兽相乱,令定不成,乃愿为飞狸,食彼之类。

学业从仙

处胎经云:清明城北,大雪山南,仙人师徒五百,菩萨因中曾为弟子,最小聪明。诵习业成,须报其恩,辞师下山,欲其物等,将报师恩。师惜不许下山,曰:我有余法,为日月行度,星辰灾恠,汝当未闲。仙子又住,受之皆善。前後三辞,无艺可留,乃放下山。仙人既到聚落,遇其大会祠天,求一女壻,如艺优者,与金银钱各五百,金杖[缶*喿]罐各一。仙人至,与上座婆罗门论义得胜,获宝及女。其上座即天受也,乃与佛为怨。

仙树误人

异相云:有人求仙,欲至南国,闻有仙河,夜至一家寄宿。主人翁问:客欲往何所?曰:访仙河。翁曰:我有仙树,意在诳之,与我勤作,令汝上树成仙,何用远去?其人乃止,遂与勤作。经其三年,乃谓翁云:欲[日/舛]仙树。翁指一树,令自上飞,意令自死。其人即上,以志感故,寻即飞空。老翁见之,亦寻上树,自坠而死。

大仙,无犯。

大乘庄严经云:魔王集兵欲恼坏佛,兵将谏言:昔净德王忤罗悦大仙,一国被禁,不雨大旱,况佛大仙得恼也。

仙人堕处

庄严论云:佛将成道下生时,有辟支佛为天告云:佛将生矣。辟支闻世有佛,遂上虚空,化火焚身,堕下余骨,故名仙人。堕处即鹿苑也。

现为眷属

不空绢索云:持此真言者,得诸明仙及风仙、仙女、仙男为眷属,一时周遍,游大千界矣。

化令修善。

投身饿虎经云:有五通仙人,名曰勇猛,与五百弟子在山修道,化其国人,悉令修善,皆慕道法。

为王说法

法华经四云:时有阿私仙,来白於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希有。乃至舍身而为床座,为王方说妙法。即佛因中求法时也。

洗衣生鹿

报恩经云:波罗奈国圣游山中,有南北二窟,各有仙人依之而住。时南窟仙人诣水石上洗衣,及足去後,便有雌鹿求饮其水,而乃怀孕。十月满足,生一女子。鹿产之法,须得胎处。仙人又至,见女将皈。女後长成,为王所纳为妃,乃至足生莲等。

青雀巢顶

优婆塞戒经云:有大仙人,十三年中入定,有青雀在顶,安巢不摇动,乃至禽成去也。

布发淹泥

处胎经云:摩纳仙人见定光佛布发在地,为佛淹泥,求佛踏过,乃至举身高七多罗树。佛为授记,赎花五茎,及王女寄花变盖。

遇景失通

处胎经云:有五百仙人在山修道二十小劫,闻佛出世,空中飞往礼佛,於王宫上过,下见宫女於池内浴,生染失通而堕於地。

神力不等。

宝箧经云:梵兴、法欲二仙乘空过海,法欲通劣罗刹女相留之声而堕,梵兴救之方免。

失通无翼。

异相三十九云:有仙人五百,乘空过王宫上。时王少年,令宫人裸形作舞,见便失通,如鸟无羽,寻堕於地。

忍辱被割

俱舍云:佛因中曾为忍辱仙人,在山修道,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见诱宫人,为与说法等。

婬虎起欲

异相三十九昔有仙人与牸虎行,欲生十二子。又云:有仙人有德,帝释频来礼觐。舍支夫人为有他故,隐身随来。帝释临至,方见天帝,令皈不从,以莲花茎打之。夫人美言谢之,仙人闻声起染,失通而退矣。

仙人被害

百喻经云:有父子与伴入山,子至林被熊所害,走至父所,云:有毛躭毵者伤我。父持弓剑入林,见仙人发长,寻即害之。

雪山仙人

根本杂事二十三云:雪山中有五通仙居寂静处,茂林清池,花菓繁实,松风吹韵,及好鸟和鸣,彼有五百仙人依止而住也。

仙人被污

法苑云:有五百仙人,居须弥山,半腹顶生。王上天时,象马尿下污诸仙人时,即共怒咒之,令不得上。王亦知之,王以福力摄往御车,同至上天。

神仙咒力

涅盘经云:摩罗延仙作海醎味及月增减。阿竭多仙十二年令恒河停流。瞿昙仙自化身为天帝,化天帝十二年为羝羊,及化释身生千女根等。耆免仙人一日饮四海水尽。婆薮仙作自在天三目。又经云:儒童仙人,或云摩纳,此云少端正。

求仙无益

正理云:求仙道者,或负笈从师,担簦远岳,披萝缉蕙,鸟曳熊经,金竈罕成,玉华难觏,凝髓化骨,空致斯谈。

东土诸仙

弘明呼吸太一,飡饮日月,赤斧长生於服丹,涓子飜飞於饵术,安期久视於松膏,丰人轻举於柏实。

刘安嵇叔

弘明集云:刘安准列仙传,白日上昇。汉书云:坐犯刑狱稽齐,夜遭锺会谮,诛於都市。事出晋书。得仙灵

方朔。李充。

洞冥记:汉武时,东方朔小名曼倩,父张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年二百岁,颜如童子。朔生三日,田氏死。景帝三年,隣母拾养岁星也。李充,冯翊人,自言三百岁,荷草畚,负五岳真图而至。帝礼待之,亦号负图先生。

孟岐郭琼

清河之逸人,年可七百岁,语及周初事,了如目前。周公[日/舛]坛上,岐以手摩成王足,周公以玉笏与之。常执之,每以衣袂拂拭。笏,厚也,今锐折。恒切桂叶食之。闻帝好仙,故来。郭珪,东郡人,形貌丑劣,而意度过人。曾宿人家,辄乞薪自照读书。昼卧,目不闭,行地无迹。帝乃异之,徵焉。

黄安董谒

黄安,代郡人,为代郡卒,自云卑猥不获人。时年可八十,颜如童子,常服朱砂,举身皆赤,冬不着裘。坐一神龟二尺,人问坐几年,云:昔伏羲始造网罟,获此龟以授吾,龟背以平。此虫畏日月之光,二千岁一出头。此龟已见,五出头即负龟以趍,世人谓安万岁。董谒,亦武帝臣。

○外道(二)

外道六师

净名义抄云:外道者,理外生解之徒,有其六师,印土之首。一、断见师,名富兰郍迦叶,即姓迦叶,字富兰那。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亦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灭以永无。

自然无因。

末伽离,字拘赊梨,母名。其人起邪见,为一切众生苦乐不因得之,自然有耳。

不修自得。

山闍夜,字也,毘罗胝子母名。其人为道不须求,经其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丸於高山顶,缕尽自止,意取无因。

自行苦行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其人着故弊衣,是以为名。拔发卧棘,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为今身并受苦後身乐也?

不定有无

迦罗鸠驮,姓迦旃延,字迦罗鸠驮。其人为法,不定有无,亦有亦无。

常见无转。

尼乾陀,出家外道总名,如佛法中沙门名也。矣提子,其母名其人为罪福苦乐,本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此六师佛前出世,以此邪法化人,故佛出世矣。

三德六句。

俱舍论云:有外道,此成劫初出,立三德法为勇,尘暗雨际时生,及其徒属,亦云雨众。计涅[打-丁+牛]解脱等六句,即米斋仙人说六句法,亦成劫初人立六句法为实,德业大有同异和合,乃至食米斋,故以为名。度五顶为弟子,後分九十六种等。

不兰被打

音悦经云:有大长者,四福俱至,为王封官,采宝舡还,生子象马等。请佛供养毕,佛为咒愿一偈,长者施佛千金。有外道不兰,见佛得宝,从佛乞偈。佛知得祸,故不与之。三乞不止,为佛惜偈。佛云:汝不知时,诵必被打,须乞为说。所汝得者,愿常如此等。外得此偈诵之。後至长者家,四祸并至,为诵此偈。长者大怒,被打欲死。盖不知时,贪得

世典盘特。

杂阿含云:世典外道见盘特辞义钝拙,为云:我今欲与汝论义。盘特云:我常与国王大臣等论义,况汝盲无目人。外道云:盲无目何殊?特无语对,飞身在空,现大神通。外云:我不问汝通。舍利弗在定,观见化身为盘特,从空而下,问外道云:汝是何人?云:我是男儿大丈夫。云:男儿与丈夫何别?外道无合。此即弗怛罗辩才,外道不及。

实意无恚

长阿含经云:实意居士见无恚外道为自众说:我见佛时,以破毁之,如弄空瓶。彼如老牛,当在边地静处,不敢近都聚。佛知为化於彼,至无恙所,说法悟解,自慙语失。

行因自悟。

央掘经云:昔拘留孙佛时,末法之中,有比丘得其好衣,被贼劫夺,将入山中,裸形悬树,命终生天。外道得通,知彼生天为因,於此而乃斅之,迷其因也。又有比丘,身有其疮,法须灰涂火灸,乃至投岩卧棘五热等,皆斅之,为迷宿作业。

生子得道

本行经云:有居士妇,双生一儿一女。其女相薄,乞与外道。彼得养之,教诸经法。既成长已,善能论义。刀有外道,少年相慕,共为立约:不如者,伏为弟子。女佯负堕,即为弟子。後既相染,乃有其姙。夫云:我外道法,不宜有此。乃与指环为记:若生是男,持此相访。乃弃之而去。後生是男,乃至见佛得道。

画佛礼足

阿育王传云:王弟出家,得无学果。国内一村,信邪一家,画其佛像,与外道洗足设礼等。王知杀之,出勑如有得外道头者,赏金银一枚。王弟因病发长,被误杀。

无因自然。

万行首楞严经云:外道前後见八万劫事,见人生死飞禽,黑白自然,亦非洗染,名自然外道。

涂灰别众

慈恩传云:外道者,理外生解之类。然涂灰形别,身体现肉,脂消肉尽,伛偻曲背,髻发自裹,披树皮衣,手执瓶杖,学四明论,善知吉凶。

食粪卧棘

智度论云:我昔在外道五十五年,但食牛粪,裸形卧棘等。

行相殊异

处胎经云:外道修行,或叉手、翘足、合掌,随日转,投岩赴火,持鷄狗等戒,投河入海,皆迷宿作因也。

外道作逆

西域记云:戒日王五年设一大会,供佛供僧。宝台金刚外道嫉之,暗以火箭射之烧寺,王令救之。又雇刺客,要路杀王不得。王捉得刺客,知是外道雇来,即杀首领,余者并放。

鬼辩惑人

西域记云:有外道被鬼依之,垂帏对事,无义不通。马鸣菩萨云:此鬼辩也,我当立义,必不再取。义云:果如其言,不能再述。

花面金色。

花面经云:有外道弟子,名云花面,身如金色,曾宿因中供养四人罗汉来,亦曾为君灭法,今善解天文,聪明智惠。

弥兰无足

六度经云:弥兰居士泛海,舡破独全。既至海岸,次第到金、银、琉璃、七宝等城,见四、八、十六、三十二玉女等,快乐不足,後入铁城受苦。

尼乾化身

大萨遮尼乾子经云:与八十千尼乾子作乐,受佛化也。盖示迹耳。

三天三仙

正理论云:佛未出世时,摩醯首罗天、韦纫天、大自在天三仙,迦毘罗□□楼迦勤婆仙等,行邪三宝,以化世间。

鬬胜投河

舍利问经曰:云何如来常言,不得杀众生,乃至蚁子,而以腊月八日,於舍卫国长水河边,与输丽外道等鬪胜捔术,逼以神力,令堕生羞,投河自死,自视没溺,而不极救,不亦杀乎?方复告众言:输丽持此恶法,惑乱众生,前世善熟,灭此恶身,转生善处,不亦快乎?我诸弟子,当於此日,故须设清净水,心亦清净,似结使人,无有慈悲耶?佛言:大智,政能为诸未通者,能问斯事。要输丽外道,於无量世中,积邪见,誓障正法。往昔灯明佛时,我行菩萨行,遇时人病,我悉医之。时一梵志,名云不旻,自多能艺,得病贡高,不服我药,临终求救,云:汝不能救也。梵志云:我今不能决胜负也。我当来世,负即皈之,为汝弟子,我赞善哉。今值我也,故须伏之。

九十六种

有部律云:六师各十五种弟子,见各异故,成九十六也。

提婆涅盘

涅盘论云:提婆菩萨依大乘论、外道论明涅盘。外道所说涅盘有二十种:一、小乘外道论师,如灯风灭;二、方论师,方生诸物人天地,还入灭尽,名涅盘;三、风仙论师,能成坏也;四、韦陀论师,说郍罗延天斋中生大莲花,生於梵天祖公,梵天口中生婆罗门,臂生刹帝利,髀生毘舍,两脚生首陀等;五、伊赊那论师,遍一切处,遍一切生物命;六、裸;七、毘舍论师;八、苦行论师;九、女人养属论师,摩醯首罗作人女;十、行苦行论师;十一、净郍论师;十二、摩陀论师;十三、尼乾子论师;十四、僧伽数论师;一、十四谛等法;十五、摩陀醯首罗身为天地;十六、无因;十七、时散;十八、服水;十九、口刀;二十、安茶,本从水起。

顺世立义

慈恩传第四云:三藏於那烂陀寺将赴鸟茶,先有外道立义四十余条,悬於寺门,云:有能破者,斩首谢之。数日无人与论,三藏令净人取来毁破,以足踏之。外道大怒云:汝是何人?云:我是大乘天。外道素闻其名,耻不与论。法师令唤入,将对戒贤,及命诸德为证共论。徵其宗本云:且如餔多外道,及离系、髅鬘、殊伽,此四种形服不同。僧伽胜论,立义有别。余多之辈,以灰涂身,用为修道,遍体暗恶,犹侵竈之猫狸。离系之徒,则露质标奇,拔发为德,皮裂足皴,状如朽树。髅鬘之类,以髅庄严,陷枯磈磊,若冢畔夜叉。徵伽之流,披服粪衣,饮噉便秽,腥臊臭恶,如溷中狂豕等。

○导师(三)

导以正路。

报恩经云:导师者,示涅盘径,导以正路,得安隐乐。又善友入海得盲,导师至金沙中,气绝而死。又维摩经云: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

佛如导师

法华经云:时有一导师,强识有智惠,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又云: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

被杀祭海

百喻经云:商人入海,须得导师。又遇海隅有神须祭,遂杀导师祭神,众迷失路,人皆死尽。如人出家,入法须戒,今皆破之。

逝之駃哉!

大集经云:精进王见宝聚佛入灭,伤佛导师入灭长逝,一何駃哉!世间黑暗。

日月大才

寄归传云:有大士名日月官,是大才硕净。三藏自见,问云:药之恶毒与境之毒何如?云:毒药飡如苦,毒境见便烧。毒药与毒境,相去实成遥远。

○婆罗门(四)

四姓之种

婆沙云:婆罗门者,梵语,此云净志。始自劫初,成立之後,有刹利种,次又有人,情厌居世,乐在山林,精修净戒,世号净志,因是立姓。

类多总说

异相云:诸婆罗门中,各有奇异。如檀胝迦,饶灾足祸。达多在母胎,母能论义。如舍利弗,鷄头质身。供佛诵偈,得子顿删。若学射,得妻以饮。摩纳奉佛,道果得成。跋坵多嗔,死为恶龙。或有入定,年过三百。

大树已成。

异相四十一云:有婆罗门,入定经三百年,土没其身,乃成大塚,上生其树极大。众人入山伐薪,根连仙者,寻乃出定。云:汝是何人?云:我是婆罗门,入定三百年也。汝等何忍称婆罗门?

鸺鶹极丑

须达拏经云:鸺鶹国有一婆罗门,其貌极丑,具十二种,不可具名。四十娶妻,其妻端正,因去取水,被年少笑之云:与此丑人为妻。妻白其夫云:与我奴婢,无即去耳。夫云:我贫如何?乃闻须达拏太子现有儿女在山修行,我试往乞,可为奴婢。太子见乞,悉皆乞与也。

见佛生慢

长阿含十三:摩昼婆罗门见佛生慢,佛为降之,问:卿姓何?答云:姓声王。佛言:即释种奴也。何以声磨王者?本释种青衣生也。昔有婆罗门与释青衣通生一子,生便能言,是以得姓。佛问:是否?婆罗门耻而不对。金刚执杵欲系其头,方可降伏。

梵天先祖

瑜伽云:称四姓中上,多为清净行也。咒愿吉凶,学四卫陀论,修祭祀法,禁诸生命,宗事梵天,以为先祖矣。

先尼善相。

智论云:先尼婆罗门是山若舅,善相。见牧牛女乳糜有异,相之云:食此糜者,当成其佛。牧女於是献太子也。

远来乞头

报恩经云:有婆罗门来乞大光明王头,臣等与七宝换之,不得。王舍头与之,大地为震。如是舍头数经百十。

寿年七百。

慈恩传云:有婆罗门在庵没罗林中,年七百岁,貌可三十有二,侍者年亦一百三岁。三藏就彼学中百论,称龙猛弟子。

求王被责

慈恩云:戒贤论师讲瑜伽时,有一婆罗门悲喜流泪,问云:何也?云:我三年前於观音菩萨像前求为国王,菩萨责我言:更三年闻瑜伽大论,何用为王也?

与舅论议

般若论云:长爪梵志,舍利弗舅母,怀舍利弗与舅论议,舅便不如,遂入山学十八种论。後与佛论义,立一切法不受,被佛伏为弟子也。

帝罗佛记

长阿含十云:佛告善宿比丘:帝罗婆罗门却後七日,腹胀命终,苇索系脚,拽在冢间。善宿不信,往告帝罗,令教省食。帝罗因食萝菔,七日命终。一如佛说,拽在寒林,为起尸鬼。

责佛不揖

中阿含云:有梵志来责佛云:天龙人来,佛不起揖,何也?义极不可。佛云:吾若起者,令他头破七分。

鹿头相骨

增一经云:佛与鹿头梵志共到寒林,佛将诸骸骨一一相之,而问梵志:汝知是男是女,致死之因,生在何处?除入灭也。

令贼杀夫

十诵律云:有婆罗门妇,令贼杀夫,持衣共走。至一大河,贼云:汝脱衣来,我先渡过,回来取尔。渡已不返,妇唤渡我。贼云:恶婢,汝夫不敬,安能敬我乎?

梵志名城。

西域记云:有城名波吒离子者,昔有梵志,聚徒数百,依其林薮。有一学生,至而受业。初诸人见,戏为婚姻。至夜,有一老翁,携女相与,乃至如到仙境。後生一子,寻城居之,欲别恋爱难,故名波吒离子城也。

因杖呼山

西域记云:杖林山者,昔因梵志将丈六竹竿来量於佛,佛常出丈六,因掷地而生林满山,故名也。

五热之化

华严经云:善财求法,遇大婆罗门,五热灸於身体,投於山刃。又遇鬻香,善知一切香等,以为教化也。

种禾之忧

六度经云:时有梵志种禾欲熟,至地大喜,夜遇风雹,一时皆尽,家又丧女。佛为说不得避有五:一指耗,二捐弃,三老,四病,五死。此五不可避也。

为妇盗果

善见律云:比丘不得在下与在高者说法。昔因中波罗奈国有一居士,其妇怀姙,思庵罗果,语其夫云:我甚思此。夫云:今且非时,唯王园合有。乃夜入园,至明得果,未及下树,王入园与婆罗门食果说法。王在高座盗果,居士下树责之,言不合仪,王恃尊贵贱法矣。

婆罗门相

杂事律云:婆罗门者,手执净瓶,挂吉祥线,身着鹿皮,面涂三画等。

○长者(五)

贫富情异

庄严论云:竺叉国有一长者,名伽拔吒。先家大富,尔後极贫。宗亲皆嫌,不复与语。後随商人入大秦国,厚获金宝。诸亲闻皈,各持香花,在路迎逆,不识拔吒。见者共问,吒云:在後駞马上者,是诸亲不?见云:无。吒云:诸亲来者,皆为物来,不为吒也。人皆大慙。

妇女同游

中阿含八云:郁伽长者与妇女入园,同游作乐,酒醉见佛乃醒。佛为授三皈戒,成就八法:一、见佛酒醒,二、施大夫人,三、见四谛,四、礼比丘,五、心无高下,六、施八辈僧,七、得正信,八、有大智惠。

长者事行

异相三十六云:流水救鱼,树提天福。迦罗手能雨宝,腹中出珠,忽起客作,得富音悦,受先世之福。鸺鶹饥,遇树神云难,巨富不施。

满贤悟道

百缘经云:满贤居金地国,乃常供养外道,因其知友云:此道非有佛道也,乃为说法功德。遂焚香请佛,佛与大众现通,往彼说法,因是悟道。

贫人问道

菩萨本行经云:五百长者子设大施会,有一贫人问云:汝何所求?答云:求佛。云:佛者何也?云:佛者具诸功德,诸恶永尽,众善普会。贫人闻之,亦发道意,愿求佛果等。

穷子倚门

法花二云:有大长者,财富无量,多有田宅,金银库藏悉皆盈溢,於其门内设大宝帐,尔时穷子住立门侧。又云:譬如长者有一大宅等。

乐善施金

花首经云:乐善长者供养法师,当施金造寺,设食供养,无所恡惜。

跋提铁网

增一经云:跋提长者至悭宅门七重,上罗铁网,恐有求者飞鸟等。目连、迦叶为欲化彼,知根将熟,乃从地中化出,为说五戒,称彼悭心受化也。

申日,毁佛。

异相云:申日长者被外道惑故,毁佛欲害,诈来请佛,於其门内设大火坑,食中安毒,佛为勑弟子无得先行先食,佛至彼化为花池,受化生信等。

树提天福

树提伽经云:王忽殿前有异巾仙花而坠,羣臣共贺,树提不拜,云:此是臣家萃花拭脚巾等。王等不信,请王看之。王到,见塯璃地为水,见婢为夫人妻,拜,眼中泪下,闻王火食烟气。凡是殿堂,皆是七宝食饮化出。王皈,令四军来夺,见力士守门,众皆倒地,乃至相将见佛。佛云:此是天福王力,不可得夺。

多苦失牛。

别译阿含云:有长者失牛,六日不获,见佛叹云:佛无其苦,我失牛田荒,子恶女多,欠债恶妇。佛为说因。

树提生火

涅盘经云:占波城有大长者,其妇怀姙。六师记其是女,佛记是男。六师恐谬,以药杀母尸,欲焚烧。佛令耆域入火取之,因号火生,即树提伽。

问佛幻术

涅盘经云:吒罗长者问佛幻事,佛若知幻是幻,不疑不知,非一切智。佛曰:汝知有屠人气嘘物属皆死否?云:知汝应是屠人。无对悟理。

忽起客作

五分律云:有一贫人客作,见富家供佛,私自念云:我今贫穷,昔因不施;今又贫穷,来世如何?念已,乃白主人云:留己之一食,拟殖福田。後经时岁,都请供佛。後获大富,人号忽起长者。

须达造寺

阿含经云:须达多,此云给孤独,好施孤贫,为佛造寺,买只陀园等。又上生经云:须达长者,与三千优婆塞俱等。

净名菩萨

净名经义抄:梵语维摩诘,此云净名。净即清净,体无垢染。名即名称。居广严城,资财无量,奉持沙门清净律行。郍提之子,大仙之孙。母名离垢,妻名金机,男名善思,女名月上。过去成佛,号金粟如来。现居妙喜,现为长者。助佛扬化,度诸有缘。乃至叱呵菩萨,引小向大,折挫声闻等。

○居士(六)

居士多种

菩萨行经云:有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居法之士,居朝之士,居山之士,释摩诃男,珍财无数,多於王藏,为人悭贪,不衣不食,食即闭门,唯陈麤物等。

吉利救人。

异相四十三云:有人犯罪,王欲杀之。见吉利求救,吉利救之。王云:彼人犯法,今欲救者,汝家所有,皆悉与我,兼汝代死。云:可也。欲杀时,王手足自堕,乃免。

忠信获罪

律云:有净信居士无子,养邻家一子。後妻又生一子,因出有蛇,有毒入室。养子恐螫其弟,寻杀之,止自涂口。父至,见为杀小儿,以杖杀养子。後见小儿,方知是误。

慈氏业禅

续高僧传:俗鲍居士名慈氏,弱年背俗,爱乐观门,修习禅定,生不婚娶,形无华饰,依昙伦法师受学五十余年,七十五终矣。

居士还富

有部百一羯磨四云:师子居士爱施佛僧,家业将尽。佛知,令集众作白,不许僧去。居士後还富,自至佛所,愿令僧至。

凿齿送梨

集异记云:习凿齿将梨数十送与安公,安讲次,众集,安手自将梨分割散众,数无少剩。又郗超送米千硕与远法师,齿与谢安书,再二赏叹,符以十万师伐襄阳,得一人半矣。

高阳许询

地理志云:晋时高阳公许询,字玄度,与沙门支遁等为林下之友,晋徵不就。

○信士(七)

信士在家

四辈经云:在家五戒,月持六斋,慈爱六亲,奉敬三宝,行四等心,视诸有情如亲不异,可事圣贤及苾刍众,亦名近事。

须持五戒

优婆塞戒经云:当受五戒:一、不得盗,二、不杀生,三、不欲邪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游。其屠肆、婬女、酒舍、国王、旃陀罗,皆不得亲近。

冯。衮信士。

续高僧传云:衮本冀州人,通解经史,被贡入台。私自念云:玄、素两教,颇曾谙练怀抱,至於释宗,生来未信,试往一观。正遇光法师上讲,因就而听。见僧众威容整肃,清辨惊人,伤闻其晚,遂乃毕命皈依。云:八岁能诵,八十不行,未救急也。在光门下,低头敛气。常供厨隶,日营粥饭,奉僧既了,荡涤凝淀,温煑自资,微有香美,便留後供。夜宿竈下,卧蒿半束,明相未动,粥熟,不惟阴晴

七、不应近

出曜经云:一、破戒,二、多嗔,三、无威仪,四、互相是非,五、互相鬬乱,六、贪着利养,七、圣凡被毁。有如是七人法,信士不应近也。

五、须远离

大方等陀罗尼经云:信士远离。谤方等经:破戒比丘、破戒俗士、猎师、常说比丘过者,如是等类,皆应远离,名为信士。

仁贤幻术

异相四十四云:有仁贤幻士,幻作讲堂,请佛及僧,此为试佛,佛为说法,一切诸法,皆如幻也。信佛。

牟博理惑

弘明集云:苍梧太守牟博造理惑论,意在广明佛教。其人含玄妙为酒浆,翫五经为琴簧,无不览,览无不通,信重大乘,栋梁三宝。

支亮智囊

高僧传云:亮字纪明,受学支谦,博览经藉,莫不精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奥书,通六国语,为人眼精白黄,拜为博士,附东宫。汉桓时语云:支郎眼精黄,支郎是智囊。

何充。饭圣

续高僧传云:东晋司空何充饭僧,感圣僧来赴会。饭毕,举众皆见掷鉢腾空而去也。

严公不颠

高僧传云:伪郑郎将舍官出家,在山修道。睦州刺史严选、瞿州刺史张绰、鹿州刺史闾胤、威州刺史李询闻严出家,故往寻之。见在山险,鸟兽惊人,谓严云:郎将颠耶?何为此住?严云:我颠欲醒,君颠正发,何由可救?追逐声色,在於名利。

刘慎轻尹

感通一云:会稽新义乡有许公岩。地里志云:许珣与支道林为友,历览山水,晋辟为司马,不就。刘慎为丹阳尹,有名於世,数往造之,叹云:今见许公,使我轻薄京尹也。

聂承道真

大哀经序云:晋元康元年七月九日,竺法护与聂承远子道真,并博悉洽闻,根性好古,皆善梵语。法护出经一百余部,多念笔受。法护魏青龙中来,幼而出家,年将三十,犹五戒而已。身到天竺,广求同异,所学书语三十六种,手写大哀经五十余部,皆悉梵文。晋大始中来。

○逸士(八)

隐逸如何?

高僧传云:有问杨子云:李仲堪何如人?答云:隐不违亲,贞不断俗,天子不臣,诸侯不友,名为中人也。

野人无名

正理论云:昔有无名野老,不知何许人也,未详氏族。住清溪万仞之南,紫盖七盘之北。居形胜山,号膏腴门,[木*尤]危峯,檐临碧涧。忘忧长乐,既藿靡於闲庭;荷盖莲衣,亦纷纭於曲沼。云罗暂起,影丽朝川;霞锦方舒,光含近日。布护扫坛之卉,争列翠於中园;葳蕤覆井之桐,竞垂阴於野院。阶繁倒柳,门挂悬罗。卧石似床,久横林下;飞泉若雨,每洒窻前。松风将鹤唳俱哀,春鸟共樵歌并韵。实栖心之福地,遁世之桃源。余久承灵异,始遂经过,以己未之年,仲夏之月,担簦策杖,自远造焉。野老乃抚汲郡之鸣琴,动苏门之鼓吹,因歌白云之曲,乍咏青山之篇。其辞云:元淑世位卑,长乡官情寡。二顷且营田,三钱聊饮马。悬峯白云上,住月青山下。忠心欲有言,未得忘言者。

仕合礼道

孟子云:君子务仕,思播其道,达义行仁,待礼而动,苟容干禄,踰墙之女,人之所贱,故不为也。

应礼之能

赵简子使王良与幸臣嬖奚御猎,终日不获一禽。诡御,非礼也。射则获十,不依礼。

刘虬逸士

高僧传云:刘虬为襄阳令,後为郡丞,年三十三,遂拂衣舍官事佛,饵松术,布衣草履,茅室礼诵。

○隐士(九)

隐士无欺

六度云:菩萨为隐士,积德多学,覩世溃浊,隐不仕。为商人,担夫过水,有鸟笑而复鸣云:彼有白珠,请杀我,食其肉,君取其珠。菩萨云:夫好取者不清。商主云:何也?说鸟之语。商主叹云:真菩萨也。

营葬获宝

六度云:菩萨昔为贫人,隐逸不仕,常营辅有丧之家,而得其宝,遂皈地主。乃妻与青衣,兼及家财,分与其半。道士行其行,高其德,故致此。

牟子之学

弘明云:牟子,苍梧太守辟为优文处士,不就其官。然好修经传子史,唯有神仙不死之书,抑而不信为虚诞。灵帝崩,天下乱之交州也。

然臂不起。

辩正论云:梁傅大士隐於东阳郡鸟悬双林寺,隐现不定,常有异香光明。与梁武书,说三品善。及见武帝,[口/舛]殿基坐不起,有司举之云:法地若动,一切不安。然臂为灯,用穰梁祸。太建元年夏,右脇而卧,入灭,光彩香洁,观者发心。造四十九论颂,说金刚经义也。弥勒化身

太玄闻经

感通三宝录云:永徽年中,会稽处士张太玄於寺礼诵,与沙门智悦连榻,而半夜闻诵金刚经,了了分明,出门不见圣也。

道衡。戏题

高僧传云:隐士薛道衡住中条山,学总玄儒,多所该览,与昙相重,因戏题壁云:方圆动静。命昙延体之,延应声云: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惠日,动则识波浪,静则涅盘室。道衡惊伏。

胜军不忧

慈恩传云:杖林山有胜军法师,博通内外三藏,从受因明论。满胄戒日,二王频赏封邑,再三不受,云:受人之禄,忧人之忧,今方救人生死之业,不能为他事故。

孝绪七录

广弘明云:梁朝阮孝绪述七录内外书目,卷数在传:一六艺,二诸子,三诗赋,四兵书,五术数,六方伎,七佛经。从有文字後,至夫子返鲁。後汉惠帝四年,有太常、太史、博士、延阁、秘阁,开献书路,置写书官。陈农求遗书天下,刘向、班固、傅毅等典书四万余卷。与裴文贞处士为友,谧号子野。朝贵莫亲,名利无覩等。

杨珂。慠卧

高僧传云:佛图澄有弟子云道进,石虎为云:有杨珂者,朕之民也。十年徵不得,朕自往看,慠然而卧。朕虽不得君临,四海可定。夫而慠逸也。

麻襦似狂。

高僧传云:有异人共号麻襦,在魏县,言语卓越,状如狂人。县官送之於虎,澄预先为虎云:有非常人来,勿杀。果送到,曰:终一柱耳。又弘明云:陈留阮禹者,为其旻公作墓志。戴顒隐居北岭,宋江夏王入山诣之,高卧牖下,不与相见。旻公在虎丘,萧昂守吴兴,过山礼谒,不与相见。

木工缴父

法苑云:赤将子舆者,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飡百草花。至尧时为木工,能集风雨上下,在市门中卖缯缴,因以为名。

王嘉遇。安

字子平,洛阳人。形貌鄙陋,似若不足,乃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服气,人宗事之。或问善恶,随而应答,语亦可笑,状如调辞谶记,後皆验焉。初在加眉谷中养徒,苻坚徵不就。欲南征,问吉凶无言,乘使者马东行数百步,落靴[巾*胃],弃衣服,奔马而还。以示寿春之败,安公不起,嘉往弥时候疾。安云:世事如此,行将及人,相与去乎?嘉云:诚如所言,师但前行,[仁-二+业]有小债未了,不得俱去。及姚苌得长安,嘉在城内,苌子苻坚登相持甚久,苌乃问嘉:善恶得登不?云:略得之。乃怒斩嘉,後子兴方得登。兴字子略。

戴顒隐逸

高僧传云:旻公云:昔戴顒隐居北岭,宋江夏王入山诣之,高卧牖下,不与相见。吾虽德薄,请附戴公之事。

○博士(十)

长寿博士

中阿含七十云:长寿王与梵摩达王共战,梵摩达王七度被擒而放。後长寿王欺敌不备,被梵摩王暗破其国,与夫人走投地。国改名博士,以多能故。

仙人之学

广弘明云:仪曹郎董谧服食修仙,上元魏威武帝仙经十卷。帝以置仙人博士,立其仙方,煑炼百药,封西山以供薪炭,服之无验。太医周澹苦其煎采之役,乃密令妻货其妻妾,得以惧之,乃请绝食,後无灵乃止。

修历博士。

正理论云:隋姚长谦为修历博士,学该内外,善穷算术。

○人事亲朋部第二十八

○人物(一)

人物之本

异相云:此成劫初,光音天下於海中澡浴,泄精在水,入於泥中,遂生一卵。开生一女,九百九头,二十四臂,皆捉武器,其身青黑,如须弥山。又因水中浴故,生一男儿。

次生一女:

又云:其女生儿,身四倍母,九头千眼,九百九十九手八脚,号曰修罗,噉泥及藕。又生一男,千头二千手,脐中生花,名梵天王。又生八子,乃生万物。

四种有殊

西域记云:一刹利种,共许王後;二婆罗门,即情厌居家,乐在山林等;三吠奢;四伐达罗,即肆农业。四姓皆婚不杂乱,妇人一嫁。

身有骨数

增一云:人身三百六十片,毛孔九万九千,脉有五百,筋有五百,虫有八万户。

一足极异

正法念经云:醯陀山有一州,纵广一百由旬。有一足人,饮食果根,寿命五十岁。树叶为衣,住居树下。女人面貌如狗师子,有其羽[羽*戈],飞腾自在矣。

三时之行

本行经云:年少先行欲,中年多求财,老年修行,建立一切。若人年老□思少,不行二事,此是身怨,亦名为贼。父王为太子说辞矣。

二足之人

毘昙论云:有二种人:一、自足,二、他足。自足者,断惑证圣;他足,济他广施等。

形异水居

正法念经云:人有多种在异国住,或如牛、师子、猴、狗、駞头。

耳为衣服

正法念经云:迦尸国,国中万四千聚落,城广二由旬。有人以耳为衣,穿其唇,以珠庄严,面如駞马等。

飞人之戏

央掘经云:伸头罗国,悬人在空,来往如飞为戏。

化驴之术

出曜经云:有诸商人至於南海,一人与咒术女人通,欲皈,被化为驴,同伴敏之,求药令免。

善行七法。

泥洹经云:一、观人行道,欢悦和同;二、共相晓悟,讲论善业;三、禁戒礼仪;四、俱与爱敬父母兄弟;五、亲戚和穆,各相承敬顺;六、国内支提,修治供养;七、奉持佛法,亲敬比丘也。

恶感百殃

百缘经云:有一比丘生便无手,遍身是疮。佛言:此人前生曾为长者,与其一人同其国邑,皆是巨富,情不相足,遂於王所用物打坏此人,致斯恶报。

人身鸟啄

西域云:那罗稽罗州,人身鸟啄,长及三尺余。无五谷,只食椰子,衣以皮毛,巢居穴处矣。

八、不可信。

骂意经云:一贪嫉,二妬害,三嗔恚,四轻薄,五吏人,六异心,七怨家,八女人,皆不可信。又云:怨聚官、水、火、虵、利刀,皆不可近,近即无益於人,以此为喻。

三爱下品

根本杂事二十四云:一、爱他物,二、爱他敬,三、爱他苦,下品人也。

人有七色

长阿含云:人有七种色:金、银、青、黄、赤、黑、紫等。

人化为石

慈恩传云:中印土赡波罗国,地多林木,野有象。牧牛人牧其羣牛,中有一牛,不知去处,日晚自来,日日如是,毛色充悦。牧人恠异,遂即寻之。入一石窟,见有园林台观,树有异果,金色。其人将一果不噉,至窟门,被鬼夺之。其人向口便吞,腹大头小,出窟不得。见人能言,说其所以,破窟欲出,人变为石。

趣有其九

阿毘昙论云:六趣更加菩萨、缘觉、声闻为九矣。

人名息忍。

婆沙论云:人名止息,为六趣中能止息意故。又止息烦恼之人者,忍也,於其中间能忍违顺也。

人有八义

立世阿毘昙:云何故名人摩[少/(兔-?)]沙?此有八义:一、聪明;二、为趣胜;三、意微细;四、觉;五、智惠增上;六、能别虚实;七、圣道正器,聪惠所生也;八、多思虑,故名人也。

王名立人。

新婆沙云:问:何故名未奴沙?答云:昔有王名曼驮多,告诸人云:欲有所作,应先思惟。诸众闻之,便能思察,作诸工巧。又造作增长,又多娇慢,又能寂意。又三事胜: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又有八中州。又古呼云颈多罗,云颈皆人。

各有差等。

法苑云:人有六品:一、贵中之贵,轮王;二、次粟散王;三、末臣寮;四、贱中贱,台奴、坚子;次仆隶;末姬妾等。

人有四试

三惠经云:一娆恼,二从事,三色,四为制不止。又有四因:一苦居,二久居,三共语,四共财。又有四知为道人:一闻恶不乱意,二不说人恶,三自不堕论义,四能自护。又四因受福:一处,二时,三业,四师。又洞冥云: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羽翼,善言语戏笑,常羣飞往日下,自曝身热,乃皈饮丹露,即露珠也。

孔子身貌

法苑云:孔子长一丈,周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就之如日,仰之如斗。

子胥仪容

吴越春秋云:伍子胥见吴王僚,僚望其颜色,甚可畏也。长一丈,周十围,足一尺。王僚与语,三日无覆者,偘偘有勇壮士之志气焉。

吕光肉印

凉记云:吕光,字世明,连结豪贤,身长八尺四寸,目有重瞳,肘生肉印在左臂,性沈重,质略宽大,有度量。时人莫之识,唯王猛布衣异之,云:此非凡人。

异国大人

河图玉板云:从崐仑北九万里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山东大秦国,人长十丈。又东十万佻国,人长三丈五尺。次东十万中秦国,人长一丈。又河图云:天之东西南北极,各有铜铁额兵,长二千万丈,三千亿万人。又四方各有金刚敢死力士,长三千万丈,三千万亿。大中太平之都,有申都食鬼铁面兵,长三千万丈,三千亿万人。

五丈大足。

洪范五行传云:秦始皇时,有大人长五丈,足六尺,狄见服於临洮。又魏志云:天竺国人长一丈八尺,车离国人男女皆长八尺。又咸熙二年,襄武言有大人现,长三丈,迹长三尺二寸,貌伟,着单衣黄巾,柱杖发白。

身腹围等

神异经云:东南有国,一人周行天下,长七尺,围亦七尺,箕头发乱,不食五谷,食鬼,朝三千,暮八百,吞而不咋,以雾为浆,一名天郭,亦名食邪鬼,亦黄父,俗人依此矣。

一步千里。

神异经云: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两脚中相去十里,腹围一千六百里。饮酒五升,天酒甘露,不食五谷鱼肉,向天乃饱。好游山海,不犯百姓,不干万物,与天地同生,名无路人、仁人、信人,亦名神。又蜀本记:秦襄王宕渠郡献一长人,长二十五丈六尺。

人至短小。

魏略西域传:东北极有人长九寸。又国语云:焦侥国人长三尺,短之至也。又康居国西北,男女长三尺,有商人曾到,多出珠贝,去康居可万里。又有倭南侏儒人,长三尺,去西女王国四千余里。又焦侥国人长一尺六寸,迎风即偃,背风即伏,眉首具足,皆在野宿。又日长三尺,草木夏死冬生,去九疑三万。又列子云: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焦侥国人长一尺五寸。又东地极有人名靖人,长九寸。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身长五丈,足迹六尺。又有十二人现临洮,夷狄见之皆伏。又孔子云:短者不过三尺,长者不过十丈,数之极也。今有五丈人,此则无类而生。是年,秦初兼六国,喜以为瑞,铸金人十二以像之。南伐五岭,北筑长城,西径临洮,东至辽东,径数千里。故大人先见於临洮,明祸乱所起也。後十二年而秦亡也。又王莽建国四年,池阳有小人,形长尺余,或乘车,或步行,操持万物。管子云: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不绝者,生庆忌。其形状若人,长四寸,衣冠黄也。乘小马,好疾也。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水一日返报。然池阳之景,或者庆忌也。又云:涸川水精生蟡。蟡者,一头而面短,两身,其状若虵,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鱼也。又洞冥记云:东方朔从支提国来,国人长三丈二寸,三手三足,各三指。国内小山能移之,有涧泉能尽海,苔结为衣。其戏笑,取犀象投掷也。

○父母(二)

父母无数

智度论云:以天下草为二寸筹,数过去父母,不可尽也。饮乳如四大海水,积骨比毘浮罗山,才为因缘也。

尊卑不常

央掘经云:父母、姊妹、兄弟,轮转不定,互为尊卑也。

父子有固。

十二因缘经云:一、父母本愿,先世见人有好子,愿得生;二、同业为同计校,得利相呼;三、礼当敬爱;四、来偿债子,谓子求财,与父母受用;五、索债子,父母有财,被子横用矣。

父母各五。

阿含经云:子以五事父:一、增益财物,二、备辨众事,三、所欲则奉,四、恣不违,五、所有私物尽奉。父母亦五:一、爱念,二、供给,三、令不负债,四、与婚娶,五、付与财物。

恩重难报

报恩经云:父母之恩何报?佛言:不以肩负供养等。若父母信邪,不敬三宝令敬,可为报恩,免三途苦也。

掬育情深。

父母恩重。经云:此恩难报,怀化养育,恩比山海,回乾就湿,咽苦吐甘,饮食不净,乳餔养育,教诸伎艺等。

在苦须救

盂兰盆经云:父母及七世诸亲,若在极苦,乃於七月十五日,广备香花,供养僧众,众须定意,为救彼亲。

父母掷火

处胎经云:事火外道言:火能灭罪,生於梵天。先度父母,掷在火中,言先生於彼,此邪见也。

父子有三

杂阿含云:一、随生子,随父母修其十善;二、胜生子,父母不能,子能修善;三、下生子,父母即能修善,子不能也。

失目之恩

报恩经云:善友太子入海求珠,父母思念,泣至失目。善友被弟恶友亦失其目,得如意珠,愿令重得。果如其言,孝子力也,乃宝物徧雨阎浮等。

法之父母

净名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又海龙王经云:其心清净母,一切巧便父。又梵网经云:一切女男,皆我父母,意存善普敬,非为一生互有因果。

父母三圣

庄严论三云:有老父母取婆罗树叶卖,至关索税。母欲见王,关吏送至王所。王云:何不税?母云:王识某等三罗汉否?王云:识。母云:此是我子,王常供养,以与王福,云何税我叶耶?王闻喜,与免之。

老母悟道

异相云:有老母孤独见佛,佛为说法,开悟得道,曰:此老母过去世时是我母也,因障吾出家,致是孤贫果报。

贤母生贤

分卫经云:昔佛乞食,见一母人怀姙数月。彼母人见佛生信愿:我腹中是儿,生得出家。如佛生以具足,是儿七岁出家矣。

愚母贸水

庄严论云:有老母持其苏瓶食庵罗果,多患渴,见取水者求饮,以口中有果味,其水如甘露。老母以苏瓶贸水瓶,持瓶皈,久而方悔无味也。

母悭诳儿

目连经云:母悭,儿常供僧,或因儿出,请母供之,母悭不作,儿回诈以菜叶水浆在地,死入地狱。

见死方施

增一经云:难陀老母巨富极悭,闭门作饼。宾头罗汉故往化之,老母面前地中踊出,伸鉢而乞。母云:空中倒悬,口中火出水出与汝。宾头次第为现,母仍不与,云:快死去。宾头便死,欲坏眼睛将出等。母云:王若知者,祸我财尽,何惜一饼?云:活当与汝寻活。母遂取小者相与着等。

度令出家

杂藏经云:有一老母,取水行泣。佛言:阿难从母乞水。母遂持水诣佛,阿难遮之。佛言:勿遮,前世我母爱心未止。佛令度出家,寻得道果。

母不哭子

五无返覆经云:有老母有子,死已不哭。或问云:何以?曰:子来我不单,子死我不留。如客抛我去,哭无益死者等。

子母三失

杂阿含云:水火盗贼,母子相失;生老病死,母子不能相待,以业异故矣。

老母生天

迦叶化老母经云:有一老母至贫,依粪聚边住。有少饭汁,迦叶从乞。母曰:不堪。迦叶曰:但施得。以对食讫,现大神变。老母见喜,死得生天。

鬼母护戒

摩耶经一云:鬼母有五百子,常食四天下人之小儿,为之食饮。知佛取彼小儿安在鉢下,鬼母皈不见,觅之,乃至告佛。佛云:汝惜儿耶?云:惜他子,如何可食?汝欲儿者,持不杀戒,今後所食,令比丘出生也。

比丘母观

正法念经云:若比丘见母、妹、姊,唯得视足,不得视面及衣服颜色。

施得胜福

俱舍论云:父母病,法师最後身,菩萨设非圣,获果无量等。

杀父愁恼

涅盘经云:阿闍世王杀其父已,愁恼在心。有大臣谏云:罗摩拔提毗楼王、那睺沙王、迦帝王、毘舍伽王、月光王、日光王等,皆杀其父,又何忧乎?

吮痈之慈

十诵律云:闍王囚父母为王,曰:汝父为王小时,指上生痈,疼痛难近,其痈脓血流为口吮,王方得睡,何忍杀也?

泅水儿死

异相云:有母生二子,一不解,泅水一解。不解者溺死,母不哭。後解者溺死,母哭。或问曰:何?曰:枉费功。

恩不可报

尊胜经云:其父母恩,不可报也。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经百千劫。以此为喻,亦不可报也。

恩有四种

正法念经云:一父,二母,三佛,四说法师。供养此四种人,得福无量。又以珍宝积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又与一生菩萨等也。又乃至圣贤及佛,不如供养父母也。

○兄弟(三)

弃金之善

智论云:有兄弟二人,俱负金十斤,俱起两害之心,欲相杀夺。又各默念云:同生手足,何以如此?投金在水,俱称其善,为此所作。

护戒为亲

庄严论云:昔兄弟二人俱持五戒,弟患心痛将死,医曰:须食狗肉与酒。兄为辨之,弟曰:我持戒死,终不犯也。兄曰:亲意。弟曰:怀我戒宝非亲。乃愈得道。

认他作兄

百喻经云:有人见他有财,认他作兄,取他财用。後索之时,言非兄也。如外道窃佛语,即又不肯依之修行。

呼之为弟

增一经云:忧迦陀长者,有兄姊等,俱受佛化。阿闍世王勑令事佛,今後无令输税,与我为兄弟矣。

兄弟急难

报恩经四云:善友入海,恶友亦欲同去。王云:弟兄相随,道路急难,必相救护,无至险阻,得有弃遗,故宜同去。

分居後诫

贤愚经云: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唯有二子。後自得病,知命必终,乃命二子及其亲族诫告,喻垂终之托。深诫其子:吾死之後,弟兄慎勿分居。譬如众丝,方能系象,共力为活,无能欺也。乃至後时,弟先索分。

兄弟种植

庄严论云:有兄弟二人,种植求福於神明。神观前人过去,无作福因。兄令弟入田,视其麦豆种作。神化为弟来曰:不种,可收否?兄云:无此理。神云:汝前无施因,如何也?

兄弟宿怨

增一经云:有兄弟二人,求一长者女,虽许,欲娶不从。兄遂持宝远出,数年不来,女已长成。父母频催,令弟迎娶,弟坚不从。女父诈修其书,报兄死,弟遂迎皈。未久之间,其兄乃至。弟怖恐恶迹,遂逃他国,投佛出家,即证道果。兄至家知,乃召人杀弟。後又兄死,变作毒虵,螫比丘死,为怨乃尔也。

为妻相杀

贤愚经云:有兄弟二人,兄名大军,小者名小军。兄持宝遂远出,既经岁,妻慕於弟而通之。後兄来,妻已有姙,反告於弟逼我,兄遂杀弟,结其宿怨矣。

令贼杀弟

佛大经云:佛大有妻貌美,舍而出。兄慕新妇,欲逼不从。兄云:应为夫在。遂雇贼入山杀弟,取头将来示之。其弟临终,以树皮为书报兄,言辞极切。妻闻,於是自取终也。

姑子恃势

杂阿含云:底沙比丘是佛姑子,投佛出家,恃其兄弟,不修恭敬。佛令唤来,云:勿得恃势,当修离嗔慈悲观等,速出生死矣。

三藏昆季

慈恩传云:奘法师与兄捷公在蜀学业,可为懿叶清规,芳声雅质,虽庐山兄弟无得加其美焉。

奴益兄弟。

贤愚经云:放鉢国中有一长者,名昙摩美,生其二子,大名美郍,小名胜军。其家巨富,父後身死,兄弟分居。有奴一人,是家婢所生,弟分得,能善谋生。後放出家,礼佛为师,得道,大有利益於兄弟。

兄弟相嫌

杂宝藏经云:昔维卫佛时,有父子三人。其父奉佛,受持斋戒。其兄常於中庭空地,烧香供养十方诸佛。其弟不信三宝,輙以衣覆香。兄谓弟云:此事大重,何以犯之?弟起恶言,誓欲断兄两足。兄复起恶念,欲杀其弟。父知谓云:汝二子诤,使我头痛。大儿言:愿我身为药树,令父平损。即旃檀之因缘。又诸菩萨呼舍利为法兄。

食兄宜弟。

孟子云:越之东有輙沭之国,杀长子鲜而食之,为宜弟。父死,其母弃之,为是鬼妻也,不可与居。列子:杨朱是扬布亲兄。

○舅伯(四)

舅生之恩

异相云:有大猎师,弃业出家。有外舅二人,父母亡殁,来至只园门所。舅见,度令出家。後即归俗,以屠猎为业。於後舅病而来杀之,云令长睡。

舅为盗窃

生经云:有舅生二人,善织纱,为王织师。後因纳物,见王藏中,其物无数。甥为舅云:勤苦如是,不然与舅作[穴/贡]穴,入王库中,取物而富。舅然之,大获珍宝。王知失物,令未得言,亦不闭穴,密伺此贼,必更来盗。甥谓舅云:闻王未知,何妨再作。依前入穴,令舅先行,背身入穴,後自持刀。恐有觉者,穴欲出,以被守穴者捉其舅,甥截舅头,穴中到走全皈。王云:此贼多智,令送尸城外,密令伺之,悲者便捉。甥以车载草,过之夜宿,和车烧之而走。王知,令人伺之,必来收骨。於後数日,甥担酒两瓶而过,守者见,与为乞酒,皆醉,被收骨而走。乃至其王女,亦被诳将等

舅有神异

那先经云:那先有舅出家,名楼汉,有绝妙之才,世间无比。眼能彻视,耳能远听,知一切心。那先依之出家,极有灵异。

舍利弗舅。

本起经云:舍利弗舅,即长爪梵志也。与佛论义,头戴火盆,铁叶叶腹,来索其甥,立一切不受为宗。佛质:汝学韦陀,是为受否?无对,出家。

伯叔之裸

六度经云:伯叔二人之於裸国回货,叔云:随俗。伯云:岂自人从不人者乎?伯果被君民夺财,杖打遂出。叔即类之,去其衣服。伯後怒叔:汝谗我也!世世与君共为怨对。

诫其子孙

正理论云:颜延之诫其子孙云:若愿存俗计,树立门户,不弃妻子,未能出家者,犹当修其戒行,读诵经法,以为後世资粮。人身难得,勿虚过也。夫有子孙者,是天地间一苍生耳,与身何亲乎?而乃爱护,为其勤苦,遗以产业,忧其饥饱,况於己之神,不念弃之哉?可为迷天圣之慈训。

○童子(五)

童子之相。

童子问经云:身肤血脉,支分骨节,并皆不现,圆满具足,眼目端严,赤白分明,手指纤长,脚掌齐平,八处圆满,头发青黑,心前三约,人所喜见。

童子之友。

生经云:有五百幼童,常为朋友,行动相随,不见一日,如同百年一体无异。至江水边,聚沙为塔而戏,水涨漂溺,俱时而死,俱得生天。

童子如师

本行经云:雪山童子依大仙人教五百弟子,上足者名云,年十六,声如梵天,与师无异,端正具足,艺解过人。

佛童子相。

本行经云:佛为童子时,色貌黄金,头如天盖,鼻直而圆,修臂下垂,手过於膝,支节正等,无有缺减。

童子不言。

无言童子经云:胜军大将生一童子,诸天告言:若非法语,无德之论,慎勿言也。故生便不言,父母因以立名,乃至见佛。

童子五百。

俱舍云:般遮罗王夫人生肉卵,弃殑伽河,随流而下。有邻国因戏於河,其王见之,遂令将皈。经数日间,其卵五百,各生一子。王令诸官养之,长大雄勇,所往皆伏。其邻国君,与彼父王,久来怨雠,遂令诸子而往伐之。般遮罗王,极生惶怖。夫人知已云:王不须忧,此五百子,皆是我儿。具陈本末。兵既至,妃自登城,谓诸子云:今者如何拟造逆罪?汝之五百,皆是我子。乃至如其不信,妃案两乳,出五百道,各注一口,应时信伏。两国和好等。

婴儿之名

三苍云:女曰婴,男云儿。又云:始生云婴,即胸婴也。以小儿在母胸婴前乳养也。

听戒被击

涅盘经云:有童子窃听念戒,金刚以杵击之如尘,此是化也,警慢者故。

弃子不顾

杂阿含云:僧钳舍妻子出家修道,後被本故二携两小儿至於钳所,云:此是汝子,我不能养。弃之而去。僧钳不顾,母见志道,却自将归。

童子一尺。

法苑云:程德度为寻阳参军,於鷰窠中,有一尺童子飞下,度收而鞠养。

婴儿无心

涅盘经云:小儿无心啼时,父母以金竹木为马。又圣无欲,名童子也。

儿生皈佛

异相云: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时有一天子,五衰相现,下生人间,合受猪身,怖而皈佛。佛言:汝当依三宝。七日命终,生大长者家。才生口,便皈佛,以宿习故也。

子生三别

处胎经云:菩萨为化痴父母故,初生如肉团,次生端正,又昼生夜死,次生三头、八脚、四目、八臂,见者毛竖,以息贪爱。

生塚在道。

异相云:须陀生在王妃腹中时,被太夫人妬之,密赂相师白王:此儿生便破国。令与母生埋。後於塚中,生母半身不坏。後人闻哭,破塚出之。成长,遇佛悟道也。

贼诱小儿

十诵律云:有一长者,生一童子,常礼毕陵伽尊者,以身有装严,被贼诱去,将欲杀之在水。毕陵观见现通,而往救之,送与父安。

自变小儿

杂阿含经云:天授为谄闍王化作小儿,在王膝上。王爱呜,口内唾口中。

如龟投水

庄严论云:有小儿闻佛说人身难得,如盲龟值浮木孔。小儿穿板作孔,致池水中,以头出入,终不能入。曰:盲龟在海,百年一出,何日值耶?我今为人,有两目,一日百出,值木孔难。故知人不易得,何不修行?

母悭子施

子逝经云:有长者子名逝,与母居,家大富。佛化食及门,子欲施其食,慈母悭不从。子云:请儿今日食分施。佛悟道。

小儿施土

智论云:小儿以土为戏,见佛将施,佛为受之,令阿难散吾行处。此小儿当来,吾灭後为铁轮王,王一洲界,为吾造八万四千塔,然感身皮麤也。

儿死有恩

出曜经云:有孤老母,唯有一儿,忽得病死。母来告佛:我为此儿,忧苦不已。佛言:欲儿所者,入城觅有人家,曾无丧祸来,方能令活。老母入城,次第求之,无一言有。乃至白佛,佛为说法悟道。

子以侍老。

饲身饿虎经云:旃檀提太子入山修道,母云取之,云:种谷防饥,穿井待渴,立城郭放铺防贼,养子待老,汝勿在山,速来矣。

主命童子,

七、佛咒经云:有二十六种子,一切命人皆主之也。

佛有三子:

法华经云:一善星云,二□摩那,三罗侯罗。

○孝子(六)

报父母恩

报恩经云:阿难见婆罗门子檐负老母而故乞食,好者与母,弱者自飡。阿难见已白佛,佛言:父母恩难报也。我昔因为须闍提太子,父王被罗睺逆臣所逐,在路绝粮,父欲杀母。我为太子,遂以身肉代之,与父母食免难,却返本国而复其位。乃至天帝化身为师子,舐我发愿,身复如故。

闪摩行孝

闪摩经云:闪子父母俱盲,在山修道,每采薪果,供养父母。身披鹿皮,遇王出猎,误为是鹿,发箭射之,因是命终。王至仁慈,来告父母,至其尸所,呼天而哭。闪摩重活,至孝感也。

孝礼不尽

弘明集云:以父财施不为惠,二亲在杀身为人不为仁,须达拏等尊之,何也?益大王转季为嫡,成圣取妻告父母,舜不告而成大伦,贤士待请伊尹、甯戚,皆非也。

子有偿索

异相云:长者有三子,二子各与钱二万,远出求利。长子三出,尽没皈来,父亦喜。小子三出,利倍来皈,父为少打之,次子不出受福。小子恠而问佛,佛言:长子索债,小子偿债,次子福德也。

身异悟道

出生童子经云:无念童子,生下即便变成,如年十六身量。

均提为狗

报恩经云:均提沙弥七岁悟道,因中曾为主比丘毁上座圣人如狗,遂感作狗,被商人杀之,为盗他肉,抛在深坑。目连观见而往化之,生长者家,寻悔也。

索食受化

异相云:有小儿名云惠真,三岁,在母怀抱,见比丘鉢中有欢喜丸,索之,比丘与,引至佛所,佛为说法,而後出家,得悟道法。

净光[口*束]指

净光菩萨经云:佛入王舍城,见一小儿,口[口*束]二指,众人所视。佛见,以指引之,即随佛行。佛为说偈,信心即发。童子说偈,现通受记也。

杀子求儿

百喻经云:有一女人,唯生一子,更欲余。或云:汝欲子者,当杀此子祀天,而得多子。如外道受诸苦恼,而欲息苦。

与余同担。

百喻经云:有愚人有其七子,一子忽死而不去之。或问云:何不出死子也?曰:更须一子平担而出。以无病者,遂杀一同担。如破一戒,候余即忏。

头上繖生

本行经云:有大长者,无有子息。有一树,神人多求,无不应者。长者夫妻数年求之,未应。长者怒,又从乞。神告天帝:有一天子,宿因曾施繖,来生为子,头上常有繖盖,名为上繖也。

孝误杀父

贤愚经云:有一老翁,有一小儿,将出家後,因乞食还寺,日晚路险,儿排父行倒致死。又云:父病,有蚊子在父额,去之又来,子怒,竹杖打之,父因致死也。

子死来化

百缘经云:有长者一子,死已生天,父母送尸不舍。子於天上知,下为父母。云:欲求金车,四天下游。云:不可得也。又云:汝子死已,活不可得。

留种续後

律云:耶舍比丘当出家时,舍妻与母。後因乞食至家,母云:汝既出家也,所有生计,後嗣如何?汝当与新妇通。果有其子,後名尊者种子。惭而白佛,佛云:汝破戒初也。因制戒。

○逆子(七)

不绍断种

法句经云:有长者唯生一子,不绍家业。後母死父亡,产都坏尽,怨神不护,乃来皈佛。佛云:汝先皈家,更事父母产业,然後来学道。又智论云:如人有子不绍,断其先种。佛因是嘱累阿难,绍隆法种也。

逆拒慈训

广百论云:如彼恶子,婬乱迷心,躭媔色声,猖蹶无礼,於父慈训,不知敬从,自在凶顽,返生怨害矣。

大天多逆,

西域记云:有商人少好妻,己持宝远出,而生一子,名云大天。後成长,而父犹未来,乃蒸其母。父来恐知,又杀其父。有无学常来其家,又虑事泄,杀罗汉尼。又後见母与余人通,又杀其母。为过既多,不断善根,常思灭罪。因闻比丘诵灭罪偈,乃投佛出家。己又造恶见,分佛圣教,以为二部,因此人也。

五逆过重

正法念经云:一杀父,二害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生无间狱,一逆一身,一百由旬,满无间等,无乐间苦等。

闍王杀父

观经:阿闍贳王,此云未生。怨父王频婆娑罗王,以无子故,乃仙人合为其子。仙人未死,而便杀之。又为白兔,亦又杀之。既为王子,在母胎中。相者云:此子与王为怨,故以名也。果後为王杀父也。

欠持二罪

俱舍云:有王舍国位,与子欠持,而自出家,得无学果。子後为君,奸臣辅政,枉滥无辜。有旧大臣,恐失其国,遣告先王。罗汉请暂到国,诫劝於君。奸臣密知先王将皈,恐祸其族,遂告王云:先王将还,必欲取位,王自图之。王既被惑,令人在路迎逆杀之。佛知,令使责之:汝今造二逆罪。

舍父逃逝

法华经云:譬如穷子,舍父逃逝,周流诸国,五十余年。其父求子,了不可得,顿止一城,常忆其子,而忽自来,甚适我愿。长者大富,为子所难,乃至雇令除粪。又大威德云:丈夫与女人无子,以胞边各有五虫也。

儿死不悲

五无返覆经:有梵志子父共耕,子被虵螫杀,其父不哭,耕田如故。或问曰:子死何不哭耶?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善者有应,恶者有对。令至家送一人食来,人至本家,母妻等闻,亦不悲哭,何也?俱见谛理也。

五、弃不死

六度经云:有婆罗门生一子,相者曰不祥,弃之险路、车辙、深山、坹穽、炉冶,皆不能死。後长成,令远营阁事,致教彼人杀之。有婆罗门女盗书,改易为婚,以业定故,不可輙死矣。

○朋友(八)

朋友

同党为朋,相知为友。

善友七义

佛性论云:一、施,二、受,三、尊重,四、可信,五、能说善事,六、能忍恶事,七、不惜深艺学。又具三义:一、乐怜愍,二、聪明,三、堪忍。阙一即非,不在亲也。

报以四事

优婆塞戒经云:供养知识,无有违逆者,当以四事报之:一、报修善法,二、令离恶事,三、怖惧救护,四、令不放逸,是名相报也。

七法罔亏。

律云:要具七法,名为亲友: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恩念如旧矣。

六、义无失

六拜经云:一、言出如怨,内有厚意;二、直谏是非;三、见苦共忧;四、贫穷不弃;五、死丧伤念;六、念彼儿息也。

二五之益

长阿含经十一云:一给施,二善言,三利益,四同利,五不欺。又五云:一护彼放逸,二护失财,三护恐怖,四屏相诫劝,五常相称善。

两四之伤

六拜经云:说人往短,阴求来过,与之不实,欲有其厄。又云:贪取彼物,与少望多,畏故相习,为利亲密,皆无益彼,而求自利也。

交友四种

孛仙人经云:友亦异四:一花友,好留恶弃;二利友,与物即交,不与即慢,如秤低仰;三山友,如金山鸟兽草木,至彼同□□□□诸亲友;四地友,如地产诸万物,不望其报。交友之恩,难可如此,王不及也。

交友相诫

本行经云:王令优陀童子与太子为友作伴,谏恶劝善,欢喜救难。

须辞必去

孛仙人经曰:夫亲知者相过,一宿如金,再宿如银,三宿如铜,证现如此,不去何待?又如王前意厚,如今以薄,及我无过,宜以时去。夫盛有衰,合会有离,善恶有常,祸福相追,结友不固,不可与亲。如取泉水,取深则浊,多求即恼也。

友能十事

孛经云:交友十事不失:远别不忘,相见欢喜,美味相呼,过言能忍,闻善加欢,见恶忠谏,难为能为,不相传私,急事为解,贫贱不弃也。

知识系珠

法华经云:妙庄严王净德夫人有二子,名净藏、净眼,为父邪心现大神通,作十八变。王言:此二子者,是善知识,转我邪心。又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默与而去。贫人不知,後遇见之,方示与也。

恶难亲谏

孛仙人经云:欲疏已,不可强亲。恩爱已离,不可追思。鸟宿枝折,知更求栖。朽枝不可攀,乱意不可犯。人欲相思,相见不欢。又云:如是亲友,悭贪好色,蒙笼急暴,抵突疲极,憍恣喜鬪,专愚小人,勿亲

恶友五相

瑜伽云:一、无羞耻,二、有邪见,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不可亲也。

四种之恶

六拜。经云:宣人之私,自隐其恶,面伪称善,背即兴谤也。

不可亲近

法华经云: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小女、处女、寡女、五种不男、诸恶律仪等。

八事可弃

孛经云:相见色变,盻视邪戾,与语不应,说是言非,闻衰快意,闻善不喜,毁人之善,成人之恶。

无益之俦。

孛经云:有四不用:邪伪之友,谄佞之臣,妖孽之妇,不孝之子。

亲友扶危

出曜经云:知亲第一友,有人因醉杀王被捉,走投亲友。友曰:汝作此罪,祸我亦多。不容而去。投兄弟,乃隐之,亦扶危也。

兰室鲍肆

庄子云:善人交,如游兰室,久而益香;不善人交,如游鲍肆,久而益臭。故俱含疏序云:但圆晕多幸,遘兹像化,咀以真诠,洽以兰室。即当唐朝贾曾侍郎请晕公告略疏序意也。

居审久伺。

涅盘经云:人言善者,应共居,审其行,其财相,共久远,观心是之可也。如未,不可言其善人矣。

恶友八种

六拜经云:一外顺内怨,二背後说人,三有急难前愁後喜,四如亲内谋,五小侵便怒,六请使不肯,七见有急难回避,八不顾遗托。

怨获七般

中阿含经云:恶友怨家,有七般不欲人有:一、不欲有好色,二、不欲安稳,三、不欲有大利乐,四、有友亲识,五、好名美誉,六、富贵有财,七、愿身早亡入地狱。恶友之心也。

五法不亲

四分律云:喜鬪诤,多作黑业,与胜比丘诤,爱游行不止,心不为人说法,视人善恶,比丘不可亲也。

○宾客(九)

欲请宾客

长阿含经云:种德婆罗门往请佛,诸婆罗门言:自有贵德,何须请彼?答曰:佛有无量功德,舍轮王出家,况是贵客?我当合往。於是五百同行诣佛。

客无定止。

智论云:凡夫於三界善道为客,於三恶道为家;圣即不然,善家恶客,与凡相反也。

善生作客

根本律云:长者贫生,因入寺,见三界轮回,遂客作求财,供佛僧众。遇节会,飡少剩食;遇当商客,乏食与之,大获珍宝,便即大富,共号卒富。

感神之客

慈恩传云:三藏至石门,国王遣弟迎至寺,夜有神人为诸僧曰:今有贵客支郍来,诸善神随逐,何得不诵经习定?

五蕴次第

俱舍论云:五蕴如何次第耶?答曰:喻面後求盐醋,以付厨人,使令调合,然後进客,令飡宝器。喻色米面,受助味想,厨人行识,飡食之客矣。

○端正(十)

端正无比。

百缘经云:波斯匿王有子,端正无比。王曰:无如我子者。臣曰:有孙陀利童子胜。王太子不信,召之,果然胜也。王将童子见佛,问其本缘何能感此。佛言:过去浴佛僧来。童子闻记悟道。

十因所感

花报差别经云:不嗔施衣,爱敬父母等,尊重有德,常饭佛僧,严饰佛塔,泥涂堂宇,平治寺地道路,扫洒佛塔,香花供养,见丑人不笑不嗔,见端正人说宿因报也。

为无过者。

譬喻经云:王有端正,问诸臣曰:何人似吾?曰:有。王令取之。前人在路,忘所要物。至家,见妻与奴交通,不乐。夜至王廐,见王夫人与廐子通。既俱知已,共入山修道矣。

悬金求病

法句经云:有婆罗门生一女,端正,悬之千金。有人道:得我女瑕病不端正者,实即与金赏之。竟无一人而敢言者,曰:此女之壻,唯佛可也。遂将施佛,佛不受,遂送与王也。

吉祥黑耳

俱舍云:吉祥女,亦名功德天;黑耳女,亦名黑暗女。姊妹二人,吉祥端正,所至之处,皆为吉祥。其黑耳,以耳黑故,所至之处,多不吉祥,人亡家破,二人但相随逐。

难陀如花

温室浴经云:难陀,此云喜,端正第一,颜色如花,是佛亲弟。阿难,此云庆喜,佛堂弟。并是端正。佛言:难陀因中,於辟支佛塔中,以青黛涂壁画佛像,来世愿其端正,所感如愿。阿难因中,忍辱或浴僧,佛

奘公端正

慈恩传云:法师形貌端正,身长七尺,板身赤白色,眉目踈朗,端严若塑,美丽如画,言音清远,言谈雅亮,听者无厌。一坐半日,身不摇动,西天东土,臣主倾心矣。

○丑陋(十一)

丑有十因

业报差别经云:一、嗔;二、恨;三、诳;四、慢;五、逆;六、不敬圣贤;七、夺贤圣物;八、灯在佛前灭之,取供养具;九、轻他丑人;十、习诸恶业,感丑报也。

黑丑如鬼

十诵律云:迦留陀夷极丑,如似黑鬼。夜行乞食,时遇阴雨,於雷光中,有女人见,惊怖惧怯,寻即堕胎。佛知立戒也。

恐怖可厌

处胎经云:昔有一王夫人,生其四子,二子早逝,一子患疮,一子名无畏,唇褰鼻巘,返齿横牙,人见恐怖矣。

不令见面

六度经云:昔有王太子极丑,取妇归已,恐见其面,先出家令曰:我家法礼,无白日见仪。其妻未曾见其夫面。其妻後因燃火客会,始见夫面。极丑寻惊索皈,因兴兵甲,而乃却还。

诸相不具

法华经二云:诸根暗钝,矬陋挛躄,盲聋背伛,多病痟瘦,水腹短气,身体疥癞,丑唇平鼻,眼目角昧,口气常臭,有所言说,人不信受,虽亲附,人不在意等。

使如黑鬼。

三摩竭经云:难低国王遣使至须达舍,欲求其女与子为亲。长者见使人极丑如鬼,彼国人皆应如此,长者不从而去。

黑有三缘

宝积经云:一、灭佛前灯,二、他诤横瞋,三、见他黑轻笑。如是三因,感自黑丑也。

丑如株杌。

贤愚经云:有王无子,求医得药,夫人不肯服之。余女服之,皆生其子,夫人然肯服之。以不信故,生子极丑,尤如株杌。母见而惧,後年长成,为娶其妇,见丑索皈,乃至。後因善射,降敌来矣。

丑,形怖佛。

百缘经云:有一女人生一儿,极丑似鬼,人不喜见,父母亦怖,令送在山,鬼神禽兽亦怖,何况人乎?天见问佛,佛曰:此人因中曾为山神现其恶形,恐怖吾来,故感此报。又婆罗门十二丑也。

侏儒异相

律云:上短下长,上长下短,即矬人也,多出道州。又广弘明云:江淹遂古篇云:有长股深目,丈夫女子男儿,三身结胸,反舌一臂,跂踵交胫,穿心大耳,皆曰丑相。

上座亦丑。

要集云:有僧众数百,中有上座年老,仍居凡位。有无学尼见而谓曰:此上座不端正。上座乃自剃发,洗衣饰容。尼见曰:转不端正。思曰:讥我烦恼未尽。遂尽曰端正。

○奴仆(十二)

奴仆

奴者,人之下也。仆者,附也。所谓仆隶亲附,即主也。

奴主各五。

长阿含经十一云:奴於主有五种之益:一、随能使役,常早起故;二、为事周密;三、不与不取;四、作务以次;五、称扬主名。主亦五事:一、随彼伎能遣作;二、饮食随时;三、知其劳苦;四、病与医药;五、级假限有期。

奴为郎主

庄严论云:一、极诸所作,二、不欺诳,三、忍诸打骂,四、作事精好,五、解巧方便。

奴鬬不止。

律云:有长者与婆罗门入园游戏,时奴在门外打诸从人,长者止之不得,曰:我大家来即可耳。长者有天眼,见鬪处地下有金藏,令奴凶故。

奴婢之异

贤愚经云:有人染疾,众医不差。有婢白主曰:我能疗也。遂令将息得愈。问:何求愿?曰:愿与我通。主亦不违。生一子,聪明多智,名无价大婆。此云不用钱买,即家生奴也。此奴因中曾毁圣人,虽然多智,尤得奴名。菩萨见诸有情如此也。

奴令守门

百喻经云:有人暂出,令奴守门驴。其奴闻邻有乐,系门而去,被盗窃财俱尽。主来责曰:何以令贼盗物?奴曰:令守门与驴并在,余非所言。如比丘守法专愚,失七圣财也。

奴仆十事

优婆寒戒经云:奴仆,喻下方也:一、供给无乏,二、不待教作,三、作事究竟,四、疾作不失时,五、主贫不舍,六、早起,七、守护财物,八、少恩多报,九、至心敬念,十、恶事能覆。

奴有大智。

法句经云:有兄弟二人,父母亡殁,遂共分居。一奴名郍多,有大智,分财为一分奴,为一分弟。得其奴後,奴为其弟买薪,因入山,得旃柦木。後放为出家,悟知其弟大富等。

王为奴婢

般若论云:昔和檀王大施无畏,文殊试之,化作婆罗门,来白於王:我有所愿,王能与之。王曰:不违我乞。王与夫人为其奴婢。王曰:我愿为之。遂与夫人俱共随彼文殊现身。

不恤化之。

中阿含经云:陀然焚志,於奴仆不恤。舍利子化之曰:能於奴仆财物给恤,即尊重大家,愿强健寿考无穷。然之。

奴婢将施

要集云:只陀太子因中施奴婢与毘婆尸佛,用充给於走使,便感生七宝宫殿,奴婢守门,神龙卫护。

奴身属佛

般若论云:波斯匿王兄之子,端正有力,王夫人令之狥己,不从,返告於王。王奴杀之,截其手足,送在寒林,命犹存,朝夕未尽。佛为救之,令复如故,遂舍身为佛奴。

五因所感

辩意经云:因有五种:一、娇慢不敬;二、亲之刚强,无恭恪心;三、放逸不礼;三、尊於己;四、盗窃为业;五、负债逃避不偿,故为人奴婢。

童仆事主

涅盘经云:菩萨譬如童仆,代诸有情勤苦事故。又云:一切有情所护金宝,如奴事郎主。又一切有情为烦恼使,如童仆等。

神为婢子

智论云:毕陵伽罗汉欲过河,为其神曰:婢子缩水,我欲过之。以其神因中作尊者家奴婢之生,故被唤,大惭。为缩水已,来白於佛。佛为呵之,犹对人天曰:不知婢子讳婢子等。

仆使随意

不空绢索云:若欲仆使随意者,画神形相,头如小儿,有五髻,着青衣,花香供养,当得如意也。

伏为其奴。

慈恩传云:法师将住乌茶,有外道立义四十余条,列在寺门。法师令净人取来破之,伏为奴也。

施佛勿使。

律云奴施佛者,余人不得使,以属佛物故,令为佛作守护,亦不许俗官驱役等。

因感为奴

贤愚经云:富那曾为长者子出家,名曰自在。当为寺主勾当,见一僧维那,不除粪秽,骂言如奴。缘是罗汉骂圣人故,感五百生常为奴也。後遇佛,出家得道也。

奴仆有无

法苑云:若以四方言之,北州全无,三州即有君臣、民庶、大家、仆使、奴台、竖子等也。

奴名车匿。

瑞应经云:太子生时,有奴名车匿,与太子同日生也。

奴令徇葬

法苑云:有富长者死,语其儿曰:我死,地下要奴,使令将徇葬。子遂将奴土压杀,即徇葬之。其奴地下见郎主被枷锁受苦,曰:不得汝使。王放奴还魂说之。

女与奴走

善见律云:盘特尊者之母,本长者女,其家大富,唯有一女,置七重楼上。後与奴通,相将遂走,生其二子,皆路边生,故以为名。後皆遇佛,出家得道。

奴婢出家

律云:有奴来投佛出家,僧便度之。郎主来寻之,见捉或瓶沙,王不许,人辄入道。郎主曰:沙门奴也。若郎主许者,得度千里之外。即许婢亦然,以令识者不生供敬。

奴增十力。

分别功德论云:昔有长者,与奴入寺礼佛。长者稽首十力尊,奴曰:十一力。主责之,奴曰:灭即不得,增也何妨?共问,僧如言矣。

○使役(十三)

使去相着。

四分律云:毕陵伽因骂河神有习气过,乃至诸圣令使唤来,欲作羯磨治之。使去不来,前後数人,至皆着户,不能动转,圣之如何?

腹使谒王

生经云:昔者时世大饥,人民穷困,王大施食,乃至库藏仓廪欲尽。臣等共议,出勑止之,除远方使人。有婆罗门穷急,其妻曰:汝何不从王乞,但称使。寻即谒王,王曰:汝何方来?使曰:我是腹使。王笑而与之。

奉命不拜。

不拜王论云:远法师论:有客云:沙门受信士食施,礼敬而未通道,何益之有?远曰:如王者之使,重而迎之,为奉王命;如僧传法,为佛法使,不亦然乎?何消施?

迦叶遣使

西域记云:迦业结集时,令下座小比丘往忉利天,命牛呞比丘、大阿罗汉、阎浮提有大法事等。

灵龟之使

孟子曰:禺强,北极之神,巨鳌灵龟之使。

四邪之一

律云比丘不得为他俗人,为使四方以求活命也,即邪命中一。

○伴侣(十四)

伴具诸相

苏悉地经云:夫真同伴,须福德具足,上族不黑,瘦肥长短得所,柔和聪利,无诸过犯,有大慈悲,常念布施,真伴也。

无伴得罪。

善戒经云:菩萨无伴,到白衣舍,得错谬罪;又不为说法,令信三宝,犯重也。

七种非伴

根本杂事二十四云:七种人非堪为伴:调戏人、乐儿、博奕、婬女、躭酒、盗贼、黄门、二形等。

将一比丘

法华经云:将一比丘,若无比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善恶为伴

异相云:夫妻者,为夫当地狱伴。又俱舍论云:造业圆满,亦由有伴。如行杀业,更取他财;若作邪婬,犹加诳语。

仙叹恶伴

异相云:仙叹长者与伴入海采宝,得珠颗,欲皈作善利,被诸恶伴盗投井中,失本所望,曰:合伴不良矣。

无伴起恶

中阿含十云:有弥醯比丘,见金地河清净园林,欲独宴坐,佛止不听。後自独往至彼,便生恶念,恶境界现,却来白佛。佛曰:汝根未熟,当须善伴,何得独往,不听吾言?

妻为三伴

十善婆沙云:一、戏笑伴,非後世伴;二、共食伴,非受业伴;三、是乐时伴,非苦时伴。又云:在家以妻为伴,出家以坚忍心为伴。

共破法轮

俱舍云:调达破法轮时,与四伴、七伴共破法轮,即三文达多等。

○孤独(十五)

众以多恼

生经云:有孤独,善自种作,周给一切,人多相依。便有人众子孙,後令教善,皆不从之,曰:我孤独时,一无违意,令众恼心等。

独受无代

根本杂事二十四云:生时死时,受苦轮回时,皆是孤独,无代受者。

无子,巨富。

杂阿含云:摩诃男巨富无子,身没,财物入官。王因告佛:此人何因巨富无子?佛言:大王,此人过去施一辟支佛饭,後生悔心,又曾杀他别母子来,所感孤独耳。

常给孤独

西域记云:舍卫国有大长者,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给孤施贫穷,为佛买只陀太子园为寺。

○贫穷(十六)

其心无异。

资粮论云:虽有具福,心不喜举;虽为饿鬼贫穷,心不可也,何况人乎?

贫人求佛

菩萨本行经云:有一贫人,见长者说佛功德,便发弘愿,志求佛果。恨无物施,以蜜涂身,卧於冢野,施诸禽兽。

须赖至贫

须赖经云:有一贫士,志奉净戒,少欲知足,百千人众,常乐随从,得食与财,而悉转施。

贫人悟道

华首经云:选择贫人,发心求佛。或有笑者谓曰:以佛道者,不择贫富。

贫人担粪

智论云:尼陀贫人担粪为活,佛知根熟而往度之。尼陀肩负粪担,见佛回避,一羞惭,二恐薰恶世尊。佛故往逆之,令去粪担,而为说法悟道。

得珠上王

须赖经云:有贫人须赖,得古圣王金珠,上波斯匿王。王曰:汝贫,何以与我?曰:我不贫。王曰:何耶?王无七胜之财。

卖薪施佛

贤愚经云:有贫人卖薪得钱,遇佛发心,将钱施佛,舍是身已,生大富家,手中常出钱不绝,因名金财。

贫亦可卖

贤愚经云:有一老婢贫苦,作使取水悲哭。迦旃延见,问:母何哭?答曰:我家贫,客作以求自活,常受贫苦。曰:何不将贫卖之?曰:贫如何可卖?曰:当三皈三宝而少供养,即当富也,岂不可卖也?

欲与富等。

百喻经云:有一贫人,少财宝,欲与富者等之,为齐平故,便弃物。如出家者,见宿德受利,便欲还家也。

贫人施灯

贤愚经云:有贫女人,见佛赞叹,无物可施,遂求得一钱,买油然灯供佛,其灯不灭。以因中曾为富家女请佛,被贫女先请,恶心向佛,所以感今贫也。

一,衣施佛。

百缘经云:须达长者驾象化人,令供养佛。有一贫女,唯有一衣遮体,无物可施。遂自念言:今者贫穷,昔因不作,今又不施,後复如何?我今一衣,今持施之,从他此身饿死。若是此身,不施亦死。思已便施。佛知告王:能施难施此贫女也。王与夫人闻加赏叹,遂大与衣服等。此即现报也。

金珠箔佛

异相云:迦叶佛像法中,有一贫女,在佛塔中止宿,常自尅责,见佛面上有金色少,常愿添补。後拾得一颗金珠,女心欢喜,将诣金师,请箔佛面,遂感生生身体金色,愿与金师常为夫妇等。

贫人施木

百缘经云:有一贫人,负一焦木欲卖。时有化人引至佛所,以木施佛。佛为受之,化为花树,与之受记。

穷人指树

旃檀树经云:有人贫困,入山采樵,便值大雪,饥穷失路。树神旃檀愍之,将皈养育。前後三月,穷人辞之,与金一瓶。神曰:勿言我处,我之所依。曰:既受深恩,济我穷命,兼与我金,何敢言也?後国王得病,医曰:须旃檀树也。王出勑,召慕知者爵赏。穷人违誓应召,将人指之,未至树间,其人便死。

○乞人(十七)

乞儿为王

辩意经云:有一长者设斋时,有乞者二人:一、先来,不得食,以太早故;二、後至,僧众大与饮食,曰:我若为王,当报僧恩。不得食者曰:我若为王,当断沙门命。以愿恶故,後因车过自倒,被车断头。愿为王者,以愿胜故,後感因中乃为王。

被诳堕坑

金藏经云:有五百贫人至於聚落,使一看物,余即入城乞食。有一狂人诳诸乞者,有施汤在近,引诸盲人堕坑而死。喻受邪法相诳,堕在地狱。

被打伤臂

越难经云:越难长者有子,名曰旃檀子。父极悭,後父因病不医命终,以悭贪故,生贫儿家,又无一目。行步之聚落乞食,因至旃檀之门。其子不识是其亡殁之父,令门人打之,被伤臂在坑中。佛过见之曰:子父亦不相识。

得为乞王。

异相云:有乞人求乞,得一铜鉢,进上於王。王曰:汝欲何愿?曰:为乞儿中王。王曰:候愿。王後见一乞儿而得欢喜丸,乞王夺之而走,众乞儿逐之。将及,乞王遇辟支佛便施之,後获大果。

最下乞人

净名经云:长者受珠璎,一分奉难胜佛,一分施城中最下一乞人,同彼如来福田之相。

○非男(十八)

五种非男

俱舍云:一、生无根势;二、犍生已去势;三、变生已变其形势;四、半为半月能男,半月不能;五、姤见他能作,方能势动。又云:半择迦扇佗,半择迦名曰无根,或名乐欲,乐他染故。黄门者,令守门者,故阉竪精闭。

形变成男

西域记云:有迦腻色迦王别母弟,上欲出省,方命弟令监国事。弟私自去,势封以金函,而即上王。王曰:何物?曰:随军赏护,驾回之日,自有发明。王即依之。回驾之後,果佞臣谤其王弟,言乱中宫。王怒欲杀,弟曰:愿王发函。王见余势,曰:预防也。王曰:若非此验,何以可明也?王深悔责其弟。後因见人驱牛五百欲去,其势赎之,遂感男根却生等。

男根再具。

高僧传云:魏高祖有阉官,自慨形余,奏乞入山服道,勑下许之。乃賷华严经山中,昼夜读诵礼拜。未终一年,男根却具事[门@免]奏闻。见其魏史。

五非戒依。

律云:五种黄门皆不许度,亦不发戒非戒,依恶阿势耶不坚深故。

释氏六帖卷十四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