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东坡禅喜集

东坡禅喜集(卷之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日本 森大狂 校订

书诸经後第六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後

余闻。世间凡富贵人及诸天龙鬼神具大威力者。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所发菩提心。旋发旋忘。如饱满人厌弃饮食。所作福业。擧意便成。如一滴水流入世间即为江河。是故佛说。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一切龙服。地行天飞。佛在依佛。佛灭依僧。皆以是故。维镇阳平山子龙灵变莫测。常依觉实二天比丘。有大檀越孙温靖公。实能致龙。与相宾友。曰雨曰霁。惟公所欲。公之与此二大比丘及此二龙。必同事佛。皆受佛记故。能于未来世。各以愿力而作佛事。观公奏疏。本欲为龙作庙。又恐血食。与龙增业。故止。乞度僧以奉祠宇。公之爱龙。如爱其身。祗令作福。不令造业。若推此心以及世间。待物如我。待我如物。予知此人与物无二。觉既圆寂。公亦弃世。其子元忠。为公亲书华严经八十卷。累万字无有一点一画见怠惰相。人能摄心。一念专静。便有无量应感。而元忠此心尽八十卷。终始若一。予知诸佛悉已见闻。若以此经置此山中。则公与二士若龙在在处处。皆当相见共度众生。无有竆尽。而元忠与予亦当与焉。

○书若逵所书经後

怀楚比丘示我若逵所书二经。经为几品。品为几偈偈为几句。句为几字。字为几画。其数无量。而此字画平等若一无有高下轻重大小。云何能一。以忘我故。若不忘我。一画之中。已现一相。而况多画。如海上沙。是谁磋磨。自然匀平。无有麤细。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潇散。无有疎密。咨尔楚逵。若能一念了是法门。于刹那顷转八十藏。无有忘失一句一偈。东坡居士说是法已。复还其经。

○书金光明经後

轼之幼子过。其母同安郡君王氏讳闵之字季章。享年四十有六以元佑八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师。殡于城西慧济院。过未免丧。而从轼迁于惠州。日以远去其母之殡为恨也。念将祥除无以申罔极之痛。故亲书金光经四卷手自装治。送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中。欲以资其母之往生也。泣而言於轼曰。书经之劳微矣。不足以望丰报。要当口诵而心通手书而身履之。乃能感通佛祖升济神明。而小子愚冥。不知此经皆真实语也。抑寓言也。当云何见云何行。轼曰。善哉问也。吾甞闻张文定公安道。曰。佛乘无大小。言亦非虚实。顾我所见如何耳。万法一致也。我若有见。寓言即是实语。若无所见。实寓皆非。故楞严经云。若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涅盘。若诸菩萨急于度人不急于成佛。尽三界众生皆成佛已。我乃涅盘。若诸菩萨觉知此身无始以来皆众生相。冤亲拒受。内外障护。即卵生相。坏彼成此。损人益己。即胎生相。爱染留连。附记有无。即湿生相。一切幻变。为己主宰。即化生相。此四众生相者。与我流转。不觉不知。勤苦修行。幻力成就。则此四相仗我诸根为涅盘相。以此成佛。无有是处。此二菩萨。皆是正见。乃知佛语非寓非实。今汝若能为流水长者。以大愿力象取无碍法水以救汝流浪渴涸之鱼。又能观诸世间。虽甚可爱。而虚幻无实。终非我有者。汝即舍离。如萨埵王子舍身。虽甚可恶。而业所驱迫。深可怜悯者。汝即布施。如萨埵王子施虎。行此舍施如饥就食。如渴求饮。则道可得佛可成母可拔也。过再拜稽首愿书其末。绍圣二年八月一日。

○书楞伽经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祖师达磨以付二祖曰。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受以为心法。如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後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无智。则狂而已。近岁学者各宗其师。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谓了证。至使妇人孺子拍掌喜笑争谭禅悦。高者为名。下者为利。余波末流无所不至。而佛法微矣。譬如俚俗医师不由经论直授方药。以之疗病。非不或中。至于遇病輙应悬断死生。则与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矣。世人徒见其有一至之功或捷于古人。因谓。难经不学而可。岂不误哉。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句。而况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于世几废而仅存也。太子太保乐全先生张公安道。以广大心得清净觉。庆历中尝为滁州至一僧舍偶见此经入手。悦然如获旧物。开卷未终。夙障冰解。细视笔画。手迹宛然。悲喜太息。从是悟入。常以经首四偈发明心要。轼游於公之门三十年矣。今年二月。过南都见公於私第。公时年七十九。幻灭都尽。慧光浑圆。而轼亦老於忧患。百念灰冷。公以为可教者。乃授此经。且以钱三十万使印施于江淮间。而金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曰。印施有尽。若书而刻之。则无尽。轼乃为书之。而元使其侍者晓机走钱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为金山常住。元丰八年九月日。朝奉即新差知登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借绯苏轼书。

○金刚经跋尾

闻昔有人受持诸经。摄心专玅。常以手指作捉笔状。於虚空中写诸经法。是人去後。此写经处。自然严净。雨不能湿。凡见闻者。孰不赞叹。此希有事。有一比丘。独拊掌言。惜此藏经。止有半藏。乃知此法有一念在。即为尘劳。而况可以声求色见。今此长者谭君文初以念亲故。示入诸相。取黄金屑书金刚经。以四句偈悟入本心。灌流诸根。六尘清净。方此之时。不见有经。而况其字。字不可见。何者为金。我观谭君。孝慈忠信。内行纯备。以是众善庄严此经。色相之外。炳然焕发诸世间眼。不具正见。使此经法缺陷不全。是故我说。应如是见。东坡居士说是法已。复还其经。

○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後

释迦以文教其译於中国。必托於儒之能言者。然後传远。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玅独出者。以房融笔授故也。柳子厚南还。始究佛法。作曹谿南岳诸碑玅绝古今。而南华今无刻石者。长老重辨师。儒释兼通。道学纯备。以谓自唐至今。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简正如子厚者。葢推本其言。与孟轲氏合。其可不使学者昼见而夜诵之。故具石请予书其文。唐史。元和中马总自虔州刺史迁安南都护。徙桂管经畧观察使。入为刑部侍郎。今以碑考之。葢自安南迁南海。非桂管也。韩退之祭马公文亦云。自交州抗节番愚。曹谿諡号决非桂师。所当请以是知唐史之误。当以碑为正。绍圣二年六月九日。

○书正信和尚塔铭後

太安杨氏。世出名僧。正信表公兄弟三人。其一曰仁庆。故眉僧正。其一曰元俊。故极乐院主今大安治平院也。皆有高行。而表公行解超然。晚以静觉。三人皆与吾先大父职方公吾先君中大夫游相善也。熙宁初。轼以服除将入朝。表公适卧病。入室告别。霜发寸余。目光了然骨尽出。如畵须菩提像可畏也。轼盘桓不忍去。表曰。行矣。何处不相见。轼曰。公能不远千里相从乎。表曰。佛言。生正信家千里从。公无不可者。然吾葢未也。已而果无恙。至六年乃寂。是岁。轼在钱塘。梦表若告别者。又十五年。其徒法用以其所作偈颂及塔记相示。乃书其末。

○书黄鲁直李氏传後

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欣慕之至。亡子见父。厌离之极。燖鷄出汤。不极不至。心地不净。如饭中沙。与饭皆熟。若不含糊。与饭俱咽。即须吐出与沙俱弃。善哉。佛子作清净饭。净米去沙。终不能尽。不如即用。本所自种。元无沙米。此米无沙。亦不受沙。非不受也。无受处故。

东坡禅喜集(卷之六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