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难经校注

五十五難至六十三難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五十五難

提要:本難討論臟腑積聚疾病的診斷。運用隂陽動静的道理,根據疼痛和腫塊所在部位的固定與流動,作爲診斷積、聚的主要依據,以區别病變在臟在腑。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别之?

然,積者,隂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隂沉而伏,陽浮而動。氣〔1〕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積者隂氣也,其始發〔2〕有常處,其痛〔3〕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4〕。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5〕處,謂之聚。故以是别知積聚也。

〔1〕 氣 此爲“隂氣”,指精、血、津液等。或疑爲“血”字之。如張山雷云:“竊謂氣字當作血字。雖本節隂氣、陽氣皆以氣言,其實積聚爲病,輕者但在氣分,重者必及血分……意者,古人本作血之所積,氣之所聚。而傳寫者之,亦正難言。”《集注》楊注云:“積,蓋(疑爲蓄字,下同)也。言血脈不行,積蓋而成病也。”原文旣明言“積”爲“隂氣”,“聚”爲“陽氣”,雖同爲“氣”,而内涵不同。張氏未察,故有疑之説。

〔2〕 發 《句解》無。

〔3〕 痛 《千金》卷十一第五林校云:一作“病”。

〔4〕 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 《病源·積聚候》“上下”十二字作“故上下有所窮已”。《千金》“處”作“已”。《闡注》本“窮處”下有“謂之積”三字。與下文“謂之聚”相對。

〔5〕 常 《聖濟總録》卷九十四寒疝積聚作“定”。按,“常”與“定”義同。

按語:本難與五十二難内容相承接。積聚是指腹内結塊疼痛的一類病證。所述積與聚的症狀特點,頗似後世所稱的癥瘕。如《病源·癥瘕病諸候》:“其病不動者,直名爲癥。若雖有結瘕,而可推移者,名曰癥瘕。瘕者假也,爲虚假可動也。”

五十六難

提要:本難討論五臟積病的問題。對五臟積的名稱、得病原因、發病部位、積的形態和繼發病證等,作了系統的闡述,並以五行生克理論,推斷其發病的季節時日及有關内臟的傳變規律,突出了旺者不受邪的論點。指出積病多經年累月,留結而成。

五十六難曰:五藏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脇下,如覆杯〔1〕,有頭足〔2〕。久不愈,令人發咳逆〔3〕、〔4〕瘧,連歲〔5〕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6〕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7〕,故留結爲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8〕得之。

〔1〕 杯 《醫心方》卷十治積聚方第一引《醫門方》作“坏”。《説文·土部》:“坏,丘一成者也。一日瓦未燒。”

〔2〕 有頭足 《脈經》卷六第一、《甲乙》卷八第二、《千金》卷十一第一引“足”下并有“如龜鱉狀”四字。原文疑脱。

〔3〕 咳逆 《病源》卷十九積聚候、《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肝積氣諸方并無。

〔4〕《脈經》卷六第一作“痎”。“”與“痎”同。《説文·疒部》:“痎,二日一發瘧也。”《太素》卷二十五楊注:“有云二日一發名瘧。”

〔5〕 歲 《脈經》、《甲乙》卷八第二引、《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千金》卷十一第一“歲”下并有“月”字。

〔6〕 脾季夏適王,王者 《脈經》、《千金》并作“脾適以季夏王,王者”。《甲乙》引作“脾以季夏王”。下文“心之積”“脾之積”“肺之積”“腎之積”各條并同此例。“季夏”,農曆六月。《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

〔7〕 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 《甲乙》無。下文“心之積”“脾之積”“肺之積”“腎之積”各條并同此例。

〔8〕 戊己日 《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肝積聚諸方無。以下“心之積”、“脾之積”、“肺之積”、“腎之積”各條并同此例。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齊上,大如臂,上至心下〔1〕。久不愈,令人病煩心〔2〕。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1〕 大如臂,上至心下 《脈經》卷六第三、《甲乙》卷八第二引、《千金》卷十三第一,兩句并互倒。《脈經》、《千金》“心”下并無“下”字。《病源》卷十九積聚候無“大”字。

〔2〕 病煩心 《句解》、《東垣試效方》卷二五積門引《難經》并無“病”字。《脈經》、《甲乙》、《千金》“心”下并有“心痛”二字。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1〕,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2〕黄疸,飲食不爲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

〔1〕 脘:(guǎn管) 《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脾積氣諸方,并作“管”。“脘”“管”音同而通。

〔2〕 發 《脈經》、《千金》并無。《聖濟總録》卷七十一痞氣“發”下有“爲”字。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脇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1〕寒熱〔2〕,喘咳〔3〕,發肺壅〔4〕。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1〕 洒淅 《脈經》卷六第七、《甲乙》卷八第二引、《千金》卷十七第一并作“洒洒”。“洒淅”,寒冷貌。《素問·刺瘧論》:“洒淅寒甚。”

〔2〕 寒熱 《甲乙》引作“惡寒”。

〔3〕 喘咳 《甲乙》、《千金》“喘咳”上并有“氣逆”二字。

〔4〕 壅 《脈經》、《甲乙》引、《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并作“癰”。《千金》作“癕”。按“壅”“癰”“癕”并通。《釋名·釋疾病》:“癰,壅也。”一本作“癕,壅也。”

腎之積名曰賁豚〔1〕,發於少腹〔2〕,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3〕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此是五積之要法也。

〔1〕 賁豚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賁”并作“奔”。《甲乙》卷八第二引《難經》“豚”作“肫”。《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腎積氣諸方作“奔”。按“賁”通“奔”。豚、肫通。《集韻·魂韻》:“豚,通作肫。”“豚”,小豬。《説文·豚部》:“,小豕也。篆文從肉豕。”是“”即“豚”。

〔2〕 少腹 《甲乙》卷八第二引無“少”字。“聖惠方”作“小腹”。

〔3〕 若豚狀,或上或下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并作“如豚奔走之狀,上下”。

按語:一、以上五積之名亦見於《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靈樞·經筋》、《素問·腹中論》、《素問·奇病論》等篇。其所描述的症狀,不僅與本難不盡相同,即《内經》各篇亦互有差異。可見古代對疾病命名,並不統一。此或與年代、地區等不同有關。

二、五臟之積的部位都在腹部。其中肝之積在左脇下,肺之積在右脇下,乃根據五行方位而定。令人面南而立,則左爲東方,屬木,爲肝所主。右爲西方,屬金,爲肺所主。如本書第四十難云“肺者,西方金也”,第四十一難云“肝者,東方木也”可證。《素問·刺禁論》云:“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王冰注曰:“肝象木,旺於春,春陽發生,故生於左也。肺象金,旺於秋,秋隂收殺,故藏於右也。”可見肝左肺右之説,並非指臟器之解剖位置而言。

三、五臟積之形成,因素較爲複雜,有因人體本身的條件,有因外邪之侵入和飲食、起居情志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等。對五臟積發生之時日,不可作肯定的規律性的預測。本難以五行生尅之理,推測某季某日得某臟之積,難與實際相符。“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云云,乃借以圓説而已,不可憑信。但“王者不受邪”句,説明强壯者不病,虚損處受邪,有一定意義,不僅積病如此,且亦適用於其他疾病。

五十七難

提要:本難叙述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等五種泄的名稱及其症狀特點。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黄。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1〕,食即嘔吐逆。

大腸泄者,食已窘〔2〕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3〕。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4〕。

此五泄之法〔5〕也。

〔1〕 泄注 水瀉。《説文·水部》:“注,灌也。”形容瀉下如水之灌注。

〔2〕 窘 《廣韻·軫韻》:“窘,急迫也。”

〔3〕 切痛 痛如刀切。《集注》楊注:“切者,言痛如刀切其腸之狀也。”《靈樞·癲狂》:“腸若將以刀切之。”

〔4〕 莖中痛 “莖”疑爲“腹”字之。蓋驗之實際,泄而裏急後重者,多兼腹痛,而莖中痛則不多見。《集注》丁德用曰:“裏急者腸中痛。”當亦有鑒於此。

〔5〕 法 《句解》、《本義》、《集覽》本并作“要法”。

按語:本難所描述五泄的症狀,包括水穀不化之便泄水瀉,及便膿血、裏急後重之痢疾等多種病證。其中大腸泄頗似《病源》卷十七之“白滯痢疾”。該文云:“白滯痢疾者,腸虚而冷氣客之,搏於腸間,津液凝滯成白,故爲白滯痢也。”供參考。

五十八難

提要:本難内容有三:一、論述中風、傷寒、濕温、熱病、温病等五種傷寒的典型脈象。二、傷寒汗、下治法之宜忌。三、皮、肌、骨三種寒熱病的主要症候。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

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温,有熱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陽〔1〕浮而滑,隂〔1〕濡而弱。濕温之脈,陽濡〔2〕而弱,隂小而急。傷寒之脈,隂陽俱盛而緊濇。熱病之脈,隂陽俱浮。浮之而滑〔3〕,沉之而散濇〔4〕,温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1〕 陽 隂“陽”指寸部脈。“隂”指尺部脈。下同。本書第二難云:“從關至尺是尺内,隂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内,陽之所治也。”第三難云:“關之前者,陽之動也,關之後者,隂之動也。”又,對“隂”“陽”兩字的解釋,亦有指脈位之深淺者。脈在淺表爲陽,脈在深部爲隂。但本難後文有“熱病之脈,隂陽俱浮”,則以浮沉分隂陽之説,在這裏就難以説通,故不從。

〔2〕 濡 《本義》本作“浮”。

〔3〕 浮之而滑 “而”字原缺。《句解》、《本義》、《集覽》本“之”下并有“而”字。《集注》丁德用曰:“浮之而滑者,輕手按之而滑。”是丁注所據本亦有“而”字。今據補。

〔4〕 沉之而散濇 “而”字原缺。丁注曰“沉之而散濇者,沉手而按之而散濇。”是丁注所據本有“而”字。今補,與“浮之”句相對應。“濇”字疑衍。蓋濇與滑相反,不能同時出現。丹波元胤:“濇字恐衍……滑濇相反,無併見之理。”

按語:一、本難所述“傷寒有五”與《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概念相同。《素問》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凡病傷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温,後夏至日者爲病暑。”可見,“傷寒”實爲多種外感熱病之總稱。由於“所苦各不同”和發病季節不一,而有中風、傷寒、濕温、熱病、温病之分。五者之中,“傷寒”與“中風”“濕温”等並列,當屬具體病名。與“傷寒有五”者概念不同,有廣義狹義之分。

二、原文僅舉各種傷寒之典型脈象,未及其他臨床證候。但臨床所見,由於患者體質不同,受邪情況亦不一致,因此脈象常不甚典型。加之在疾病過程中,隨着病情的發展,脈象亦往往有所變動。在臨診時必須隨時注意症候與脈象之動態變化,不可執一不化。

三、“浮之而滑,沉之而散濇”兩句疑是錯簡。理由是(一)原文中風、濕温、傷寒、熱病均有隂陽脈象,獨温病之脈,未列具體脈象,於體例不合。此處似有脱文。(二)熱病之脈,既云“隂陽俱浮”,緊接以“浮之滑,沉之散濇”,不僅内容有重複、矛盾,且與前三條中風、濕温、傷寒等脈,文理亦不一致。(三)“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三句語氣乃對以上五種疾病而言,並非專指温病。根據以上分析,並從文字體例及醫理觀之,“浮之而滑,沉之而散濇”兩句,似應爲“温病之脈”。今在“隂陽俱浮”及“温病之脈”下各加句號。則文字雖不作改動而意義曉然。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陽虚隂盛〔1〕,汗出而愈,下之而〔2〕死;陽盛隂虚〔1〕,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1〕 陽虚隂盛 陽盛隂虚 “隂盛”指寒邪盛,“陽盛”指熱邪盛。“陽虚”言陽氣不足,“隂虚”言隂津虚損。詳見本文按語。

〔2〕 而 原作“即”。據《句解》改。與上下文例一致。

按語:對本難答語,部分注家提出疑問。如《集注》楊曰:“此説反倒,於義不通,不可依用也。若反此行之,乃爲順爾。”虞氏曰:“此經例義,必應傳寫也。”楊虞兩氏的意見,主要是對原文“隂”“陽”字義未作進一步分析的緣故。《素問·通評虚實論》云:“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虚。”本難所述邪氣果有寒熱隂陽之分:人的精氣,亦有表裏隂陽之别。外傷於寒邪,寒爲隂邪而隂盛。寒性收引,使陽氣遏抑,不能敷布於表,則表陽不足,是爲隂盛陽虚。汗之,使腠理開發,衛陽布達於表,隂寒之邪消散。故汗之而愈。若反下之,則陽氣不達,寒邪不散,反傷其内,故死。另一種情況,如果寒邪化熱,熱邪内結,熱爲陽邪,是爲陽盛。陽熱熾盛,則隂津受灼,此爲陽盛隂虚,下之則内結之邪熱得以蕩滌,便可保全隂津。故下之而愈。仲景急下存隂,或鑒於此。若反汗之,則内結之邪熱,依然存在,可進一步傷隂;而汗爲津液所化,不應汗而汗之,徒使隂津耗傷,病進而死。《傷寒例》引本難文,並續之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隂盛則亡。”進一步闡明了“汗出而死”和“下之即死”之理。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1〕,毛髮焦,鼻槀〔2〕,不得汗。肌寒熱者,皮膚痛〔3〕,唇舌槀,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槀痛〔4〕。

〔1〕 近席 《甲乙》卷八第一上“近”作“附”。《説文·辵部》:“近,附也。”有貼近、附着之意。“席”假爲“蓆”。

〔2〕 鼻槀 《甲乙》“槀”下有“臘”字。“槀”作“槁”。下同。按槀、槁同。乾燥也。《説文·木部》:“槀,木枯也。”

〔3〕 皮膚痛 按上下文理疑爲“肌痛”之。《靈樞·寒熱病》亦作“肌痛”。

〔4〕 齒本槀痛 《句解》“槀”作“枯”。“齒本”即牙根。《禮記·少儀》:“絶其本末”孔疏:“本,根也。”

按語:本難疑有脱文。皮、肉、脈、筋、骨分别爲五臟所主,在古醫籍中,此五者常相提並論。如本書第五難、第十四難、第二十四難等,均有明文。而本難僅有皮、肌、骨之寒熱,未有筋、脈兩項。故《集注》楊曰:“五藏六府皆有寒熱,此經惟出三狀,餘皆闕也。”

五十九難

提要:本難描述狂病與癫病發作時的症狀,並據此以作爲兩者鑑别診斷。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别之?

然:狂〔1〕之始發,少卧而不饑〔2〕,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3〕。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4〕。

癲疾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5〕。其脈三部隂陽〔6〕俱盛是也。

〔1〕 狂 《本義》本“狂”下有“疾”字。

〔2〕 不饑 《太平御覽》卷七百三十九疾病部引《八十一問》作“少饑”。按:“饑”當作“飢”。《説文·食部》:“穀不熟爲饑。”又説:“飢,餓也。”段注云:“飢與饑分别,蓋本古訓,諸書通用者有之,轉寫錯亂者亦有之。”

〔3〕 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 《本義》“貴倨”作“倨貴”。《太平御覽》引“自高”十二字作“自賢自貴”。徐灏《説文解字注箋》“辨……古通作辯”。《廣雅·釋詁一》:“辯,慧也。”“倨”傲慢不遜。《説文·人部》:“倨,不遜也。”

〔4〕 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 《太素·驚狂》此十一字作“喜罵詈,日夜不休”。《太平御覽》引無“歌”字。

〔5〕 直視僵仆 《本義》作“僵仆直視”。“僵仆”突然倒下。“僵”是向後仰倒,仆是向前覆倒。《説文·人部》:“僵,偃也。”《釋名·釋姿容》:“仆,踣也。頓踣而前也。”《爾雅·釋言》:“弊,踣也。僨,僵也。”郝疏:“然則僵仆皆顛頓之名。但細分之,仆是前覆,僵爲却偃……仰仆也卻偃之意。”

〔6〕 三部隂陽 “三部”指寸關尺三部脈。“隂陽”指切脈沉取與浮取。

按語:一、本書第二十難有“重陽者狂,重隂者癲,脱陽者見鬼,脱隂者目盲。”十八字,滑壽認爲與該難文義不貫。“當是五十九難結句之文,錯簡在此。”參閲二十難按語。

二、癲狂均屬精神異常的疾患。癲屬隂而偏静,狂屬陽而偏動。它們既可以是獨立的疾病,亦可以是見於熱性病及其他某些疾病的症候表現。本難所描述的癲疾發作情況,頗似後世所謂“癎病”。癎病卒倒後多見四肢抽搐,故“僵仆”不能解作僵死之狀。

六十難

提要:本難討論厥頭痛與真頭痛,厥心痛與真心痛的病因、病機、症狀鑑别及其預後。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

然,手三陽之脈〔1〕受風寒,伏留而不去〔2〕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其五藏氣相干〔3〕,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4〕,即名真心痛。其真〔5〕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1〕 手三陽之脈 《傷寒明理論》卷一頭痛第十一引作“三陽經”。

〔2〕 去 《句解》作“行”。

〔3〕 干 侵犯。《説文·干部》:“干,犯也”。

〔4〕 青者 《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并作“清至節”。“青”,青色也。

〔5〕 真 《類説》卷三十七引《難經》此下有“頭”字。

按語:一、本難原文“手足青者”的“青”字有兩解:其一,“青”通“清”,冷也。如滑壽云:“手足青之青,當作清,冷也。”其二,青指青色。如《難經經釋》徐大椿曰:“寒邪犯君火之位,血色變也。”查《靈樞·厥病》有五種厥心痛,其中“肝心痛”有“色蒼蒼如死狀”,“肺心痛”有“色不變”,都是以色的變化作爲心痛鑑别診斷之依據。而六種厥頭痛中,都没有提到色診。這説明頭痛與心痛在色澤變化方面是有所不同的。由於心主血脈,血脈凝滯而致心痛,則血絡及手足四末可呈現青色。《素問·經絡論》:“凝泣則青黑。”《素問·舉痛論》:“青黑爲痛。”可證。又《甲乙經》卷九第二在同一段原文中,真頭痛者,“手足寒至節”,真心痛者,“手足青至節”,正説明其不同之處。故“青”不同於“寒”。據此,“青”當作青色解。

二、本難末二句“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類説》引“真”下有“頭”字。滑壽亦認爲:“真字下當欠一頭字,蓋闕文也。”按滑氏之意,則真心痛與真頭痛均旦發夕死,夕發旦死。但查《甲乙》卷九第二云:“真頭痛,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説明真頭痛與真心痛雖均預後不良,但兩者是有明顯區别的。在病情上,“手足青至節”較“手足寒至節”更爲嚴重。蓋青者必兼寒,而寒者不必青。證諸臨床,真心痛者較之真頭痛者死亡尤爲迅速。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當專指真心痛而言。

六十一難

提要:本難論述望、聞、問、切四種診法的主要内容,及其診斷價值。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1〕,以别其病。問而知之者,問〔2〕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虚實,以知其病,病〔3〕在何藏府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1〕 五音 即角、徵、宫、商、羽。爲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音級。

〔2〕 問 原作“聞”。《濯纓》本、《句解》、《本義》、《集覽》本并作“問”。據文義及上下文體例,作“問”是。據改。

〔3〕 病 《集覽》本無。

按語:望、聞、問、切,合稱四診,是我國古代醫家在長期醫療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一套簡單而有效的診察方法。在《内經》中有頗爲豐富的論述。但如此明確地將四者並提,在現存文獻中,當以本文爲最早。

六十二難

提要:本難討論手足三隂經各有五俞穴,而手足三陽經各有六俞穴的問題。指出由於三焦行氣於六府陽經,故陽經除了井、滎、俞、經、合五俞穴外,多置一個“原穴”。

六十二難曰:藏井滎〔1〕有五,府獨有六者,何謂也?

然,府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2〕名曰原。府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1〕 井滎 “滎”原作“榮”。據《句解》、《集覽》本、《圖注》、《俗解》、《靈·九針十二原》等改。以下“滎”字并同。“井滎”即井穴與滎穴。此處代表五俞穴而言。五腧穴井、滎、俞、經、合是十二經脈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一些特定穴位。它們在治療上各有特點。參閲六十四難、六十八難文。

〔2〕 俞 人身之穴位,亦稱“俞穴”、“腧穴”、“輸穴”。

按語:井、滎、俞、經、合五俞穴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臨床常用的重要穴位,向爲後世醫家所重視。許多針灸醫籍對此多有專題論述。如子午流注法的定時開穴,主要是取五俞穴。關於“原穴”可參閲第六十六難文。

六十三難

提要:本難討論十二經脈皆以五俞穴中的井穴爲始的道理。指出井穴在方位屬東方,在季節屬春季,故象徵着萬物始生。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藏六府滎合,皆以井爲始者,何也?

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1〕,當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故歲數始於春,日〔2〕數始於甲,故以井爲始也。

〔1〕 蚑(qí 奇)行喘息,蜎飛蠕動 “蚑”泛指蟲豸。《集韻·支韻》:“蚑,蟲名。”“蜎”蚊子的幼蟲,即孑孓。《爾雅·釋魚》“蜎”郭注:“一名孑孓。”“蠕”同“蝡。”《集韻·韻》:“蝡,或作蠕。”《説文·虫部》:“蝡,動也。”兩句描寫春季各種蟲類都開始活動。

〔2〕 日 《句解》、《集覽》本、《評林》、《圖注》并作“月”。

按語:井穴爲十二經脈之始,本難對此作了專門論述。對後世醫家産生一定影響。如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卷五,就是討論井穴的專題篇章。其中詳細論述了十二經井穴的名稱、部位、主治病證以及針法、灸法等。臨床亦常用於急救及放血時取穴。十二經井穴名稱參閲六十四難附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