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周易解题及其读法

六 《周易》之本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自古以来,传《易》者众,屡有更定,而文王、孔子之《易》,不可复考见。据《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易经》十二篇,施、孟、梁邱三家。师古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孔颖达《论夫子十翼》曰:“但数《十翼》,亦有多家。既文王《易经》本分为上下二篇,则区域各别,彖、象释卦亦当随经而分,故一家数《十翼》云:‘《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然《十翼》之说,不知起于何人?隋唐以前,大儒君子不论。《史记·孔子世家》虽有“《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之文,而不言《十翼》,“说卦”二字亦疑衍。《论衡·正说篇》曰:“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皇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所说《易》益一篇,盖《说卦》也。据王充说,《说卦》至宣帝时始出,非史公所得见,故疑《世家》“说卦”二字,疑后人刻本衍者。《汉志》称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二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然十篇之目虽具,亦不云《十翼》。孔颖达亦以《十翼》说有多家,但称“一家数《十翼》”云云而不论定。十翼之说既无据,则汉志所谓“《易经》十二篇”者,盖指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而孔子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各依之分上下,得十篇;并十二篇也。盖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但重爻而未系辞,故有画而无文耳。《春秋左氏传》载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所谓“《易象》”者,盖即文王重《易》六爻所作之上下篇,徒有爻画之象,而无《彖》、《系》之词,故称之曰“《易象》”也。既文王《易象》本分为上下二篇,而孔子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各出为篇,故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易》如此,费直《易》亦如此。《汉书·儒林传》载直治《易》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其言可征也;厥为《周易》之第一古本;未晓谁何合孔子之《系辞》而缀于文王重爻之上下篇。其后晋武帝太康之世,汲县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大得古书;《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无《彖》、《象》、《文言》,杜预《左氏传集解后序》。则已合孔子之《系辞》,而缀于文王重爻之上下篇矣。是即师古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之一本也;厥为《周易》之第一翻本。然《彖》、《象》尚别为篇,而未缀诸卦《爻》、《系辞》之后也。初费直治《易》,无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而不闻合《彖》、《象》于《上下经》也。后汉郑玄传费氏《易》,而作《易注》,乃合《彖》、《象》于经而题“彖曰”“象曰”者,欲使学者寻省易了也。可称为《周易》之第二翻本。然郑玄之合《彖》、《象》于经,不过缀《彖》、《象》于一卦六爻之后。迨魏王弼作《周易注》,又以为《象》者本释经文,宜相附近,其义易了,故分爻之《象辞》,各附其当爻下。孔颖达:坤,初六。《象》曰:“疏。”如坤以下六十三卦是也。其《乾》卦《彖》、《象》、《文言》,则以总附六爻之后,盖存郑玄所合之例。可称为《周易》之第三翻本,遂为后来所遵用。至宋大儒程子作《伊川易传》,所据者王弼本也。至吕大防、晁说之、吕祖谦诸儒,以为应复十二篇之旧。吕大防乃于元丰壬戌昉刻《周易古经十二篇》于成都学官。晁说之建中靖国辛巳并为八篇,号《古周易》。而吕祖谦则因晁氏书,参考传记,乃以《上下经》、《十翼》各为一篇,如师古注《汉志》所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者。而十二篇之《易》始定。自谓“篇目卷帙,一以古为断”。然《十翼》之说,古所未闻,则所谓“古”者,亦第师古之“古”,未必合于十二篇古本之真也。可称为第一翻本之复古而已。朱子《周易本义》以《经》为二卷,《十翼》为十卷,即用此本也,较之程子《易传》用王弼本者原不相同。其后董楷乃以程子之《传》、朱子之《本义》合为一书,而以世次先程后朱,移《易本义》次序以就程《传》。至明永乐中,翰林院学士胡广等奉敕撰《周易大全》,因焉,于是又别出一非程非朱亦程亦朱之监本,可称为《周易》之第四翻本。世所通行者三本:一王弼注本,一《朱子本义》用吕祖谦本,一坊刻监本。而以坊刻监本为最陋劣,传布最广。其序文则程《传》也。目录之标题,则《本义》也。目录之卷帙,则程《传》也。首列河图、洛书及先后天八卦、六十四卦各图,亦《本义》也。而《上下经》与《系传》之篇第,则又皆程《传》也。其注则又皆《本义》也。可谓极参伍错综之能事,而不名一家者矣!观其封面则署曰“监本易经”者,推求其故,盖明刻永乐之大全监本,固程子之《传》与《朱子本义》并列,篇第章句悉依程《传》,而以《本义》之注录于程《传》之后者。后以考试功令,专重朱《义》,坊贾射利,节减篇幅,于是去《传》留《义》,而篇帙则仍未之改。嘉靖间,苏州学官成某不求甚解,从而刊布之。非驴非马而题曰“监本易经”者,此物此志也。可称为《周易》之第五翻本。斯固卑之无甚高论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