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农候杂占

農候雜占卷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福州梁章鉅撰  男恭辰校刊

晴雨

春雨乙卯,夏糴貴。夏雨丁卯,秋糴貴。秋雨辛卯,冬糴貴。冬雨癸卯,春糴貴。 《開元占經》引《黃帝要經》

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凍死。 此見《朝野僉載》。其來最古,其占亦最準。「赤地千里」或作「麥爛蠶死」,「牛羊凍死」或作「雪飛千里」。 《田家五行》云:「赤地」或作「尺地」,言行者苦雨,尺地若千里也。然則「麥爛蠶死」亦或作雨占歟。 又云:一說夏雨甲子,主秋旱四十日。蓋取久陰之後必有久晴。諺云:「半年雨落半年晴。」亦此理也。往年夏月忽值甲子日雨,正以妨農為憂,老農曰:喜遇雙日是雌,甲子雖雨無妨。後果少雨,因考《歲時雜占》注云:甲子值隻日多驗,雙日少驗。乃知老農之言有稽也,冶至秋大收穫。

驟雨不終朝,迅雷不終日。又,望雨看天光,望雪看天黃。 並見《月令廣義》 按《田家五行志》引《道德經》亦云:驟雨不終日。故又有快雨快晴之語。

雨住午,下無數。 《田家五行志》久雨後,若午前少住,午後雨必多。引諺如此。

春壬子雨,人無食。夏壬子雨,牛無食。秋壬子雨,魚無食。冬壬子雨,鳥無食。一云:壬子雨,更須看甲寅日,若晴,謂之抝得過,則不妨。一說:壬子雨,丁丑晴,則陰晴相半;二日俱晴,六十日內少雨;二日俱雨,六十日內多雨。 見《田家五行》。故諺又有「春雨壬子,秧爛蠶死。」云云。

春丙寅光,無水下秧。夏丙寅光,曬殺秧娘。秋丙寅光,乾曬入倉。冬丙寅光,無雪無霜。 此延建間土諺。光謂晴明,謂丙寅日無雨即成旱象也。

春甲申雨,主米貴。秋甲申雨,稻禾吐茅,亦主穀貴。 見《道山紀聞》

冬雨是麥命,春雨是麥病。 《樂清縣志》引諺。

甲午旬中無燥土。 《田家五行》引諺。 按吳下方言「午」作「子」。

甲雨,乙抝。 同上。又云:甲日雨,乙日晴;乙日雨,直到庚。又云:庚辛自拗,寅午不同。又云:久晴逢戊雨,久雨望庚晴。按吳下方言云:甲子日雨乙酉晴,乙日雨直到庚申。

雨打六壬頭,低田便罷休。 同上。又引諺云:壬子是哥哥,爭奈甲寅何。謂甲寅可望晴也。按《農田餘話》云:世俗占候雨晴,惟甲子、壬子、甲申、甲寅四日最可憑。

甲申猶自可,乙酉怕殺我。 《田家五行》云:言申日雨,尚庶幾;酉日雨,主久雨。閩中見四時甲申日雨,則富家閉糶,價必踊貴也。

初一下雨初二晴,初二下雨不得晴。 此通行諺。或曰:初三雨,過月半。或曰:初二雨,上半月皆雨;十六日雨,下半月皆雨。頗有驗。 《田家五行》亦云:朔日晴,主月內晴。

日出早,雨;日出晏,晴。 《農政全書》載,老農云:言久陰之餘,夜雨連旦,正當天明之際,雲忽一掃而捲即日光出,所以言早,少刻必雨。言晏者,日出之後,雲晏開也,是日必晴,非日出真有早晏也。

雲籠日,雨不止。 見《田家五行》

開門落雨,喫飯晴。 此嘉湖俗諺,謂春間清晨雨,則午刻必晴也。

閉門雨,開門晴。 《田家五行》云:晏雨難晴,俗謂之黃昏雨。引諺云云。

十日晴不厭,一日雨便厭。 同上。凡雨喜少惡多。

十日雨連連,高山也是田。 見《明詩綜》載,廣信府田家諺。按,辰州田家諺亦云云。

大、小漏天在雅州西北,山谷高沈,深晦多雨,又,黎縣多風,俗謂黎風雅雨。 見宋任弁《梁益記》

日頭晾晝,大雨即到。 此福州諺,故「晝」與「到」叶韻。晝謂當午也,久雨之日而當午忽現日光則仍雨也。《農政全書》云:凡久雨,至午少止,謂之遣。在正午時遣,或可晴。午前遣,則午後雨不可勝。 按俗諺亦云:日若當晝見,三日不見面。

占鶴神。 《田家五行志》鶴神,己酉日下地東北方,乙卯轉正東,庚申轉東南,丙寅轉正南,辛未轉西南,丁丑轉正西,壬午轉西北,戊子轉正北。癸巳上天,在天上之北,戊戌日轉天上之南,甲辰轉天上之東,己酉復下,周而復始。上天、下地之日晴,主久晴;雨,主久雨。轉方稍輕,若大旱年,雖轉方,天並不變。諺云:荒年無六親,旱年無鶴神。又吳下方言云:風吹鶴神口,米長千錢斗。後有一條云:纔逢癸巳上天堂,己酉還歸東北方,乙卯正東纔五日,庚申選上六朝藏,離位丙寅坤辛未,值丙之日正當彊,壬午乾宮戊子坎,對衝其位定相妨。今以五行志校之,乃知是論鶴神歌括。

亮一丈,下一丈。 《田家五行》云:久雨雲黑,忽然明亮,主大雨至。又云:病人怕肚脹,雨落怕天亮。亦謂天亮即是雨候,俄頃復雨耳。

夏末秋初一劑雨,賽過唐朝百斛珠。 見《羣芳譜.天譜》。一說「斛」作「囤」。

早禾壯,宜白撞。 見《廣東新語》。凡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雨點大而疏,粵人謂之白撞雨。引諺云云。

丙丁相鬭拗,戊己不同天。 此建甯府諺。謂丙、丁,戊、己此兩日晴雨,往往不同也。福州亦有庚辛相拗之說。

未雨先雷,到夜不來;未雨先風,來也不凶。 見古占雨語。 以五卯日,候西北有雲如羣羊者,即有雨。 見《師曠占》

雨月額,千里赤。 《金樓子》余初至荊州,時孟秋之月,陽亢日久,月旦雖雨,俄而便晴,有人引諺云云,葢旱徵也。

交月無過念七晴。《農政全書》引諺云云。謂此日最宜晴也。又云:廿七廿八交月雨,初二初三忽肯晴。 《田家雜占》。又云:二十五日謂之月交日,有雨,主久陰,

廿五廿六若無雨,初三初四莫行船。 《田家五行》云:月盡無雨,則來月初必有風雨。

久雨不晴,且看丙丁。 《田家五行志》引諺。

久雨久晴,多看換甲。 同上。

久雨逢庚必晴,久晴逢庚必雨。 此語到處有之,庚取更變之意,往往有驗。 或曰:久雨逢庚單日晴,久晴逢庚雙日雨。以單日屬陽,於晴為近;雙日屬陰,於雨為近,則所占愈精矣。按《田家四時占》亦云:久雨望庚晴。

逢庚則變,遇甲方晴。 范石湖大雨紀事詩。或云逢庚變,或云換甲始,葢用此諺。 《月令廣義》又云:逢庚隻變,遇甲雙晴。

西南陣,單過也落三寸。 見《田家五行志》。言雲陣起自西南來者,必多雨。

每月廿四五間有雨,往往成潦,連至後月,謂之騎月雨。 見陸放翁詩自注。

太婆年八十八,弗曾見東南陣頭發。 見《田家五行志》。言雲起自東南,無雨。又云:干歲老人不曾見,東南陣頭雨沒了田。

下旬雨,不肯止。 《談苑》云:九江人最畏下旬雨,引諺云云。

陰天卜晴。 諺云:朝要看頂穿,暮要四腳懸。又云:朝看東南,晚看西北。又云:西北赤,好曬麥。 並見《田家五行》

戊午己未甲子齊,便將七日定天機,七日有雨兩月泥,七日無雨兩月灰。 見楊慎《古今諺》

甲寅乙卯晴,四十五日放光明;甲寅乙卯雨,四十五日看泥水。 同上。

壬辰裝擔子,癸巳上天堂,甲午乙未雨茫茫。 同上

執破無雨,危成當災。 同上。

神農治天下,欲雨則至,五日為行雨,旬日為穀雨,旬五日為時雨,萬物咸利,故謂之神。 見《尸子》

《漢書》董仲舒止雨,閉諸陰門,縱諸陽門。

《管子》云:如天雨然,澤下尺,生上尺。注:澤從土降潤有一尺,則苗從下生上引一尺。

陰占

元旦晴,主人安,國泰,歲豐,寇息。若三日無風雨而陰和不見日色,一歲大美。 見《田家五行》

正旦微陰,主大熟。 見《羣芳譜》

開歲微陰不雨,法當有年。 見陸游詩註。

立春天陰,東風吉,人民安,果穀盛。 見《腛仙神隱》

自正月一日至八日為雞、狗、猪、羊、牛、馬、人、穀,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陰則災。 見東方朔《占歲書》。按,《占歲書》莫知由來,其說已見于《論衡.物勢篇》及《北史.魏收傳》,《遼史》以五日為馬,六日為牛,微異。

雨水後陰多,主少水,高下田均大熟。諺云:正月陰坑好種田。 見《臺笠須知》。謝眺詩:連陰盛農節,臺笠聚東菑。

三月三日陰不見日,主蠶大吉。 見《月令廣義》

《蘇州府志》云:四月十六日,晴則旱,雨則水,惟陰雲為佳。

重午只喜薄陰,但欲曬得蓬艾,主豐。 見《四時雜占》

熟不熟,但看五月廿五六。 見《月令廣義》。又引諺云:二十五六陰沈沈,穀子壓田塍。按,據《羣芳譜》五月二十六諺云,則此日陰沈沈,穀子壓田塍,專指二十六一日也。

秋分要微雨,或陰天最妙。 見《月令廣義》

《田家五行》云:雙日白露有雨不損苗,惟單日白露雨則損苗,如連陰則不為害,此日名天收。

十月初一陰,柴炭貴如金。 《玉芝堂談薈》引諺。

冬至西南風,主久陰。 見《田家五行》

十二月上旬酉日雨,主冬春連陰兩月。 見《月令廣義》

天將陰,鳴鳩逐婦啼中林,鳩婦怒啼無好音,此土語也。按,梅堯臣詩:天欲陰,鵓鴣怒,鳴鳩出。又云:楚人因此卜陰晴,陰逐晴呼無定聲。

土日多晴,水日多陰。 《七修類稿》引諺語而釋之曰:土日其實得二數,則地二己生火,至水日其實得五數,則天五己生土矣,故土日多晴,水日多陰。

急脫急著,勝如服藥。 《粵述》晁錯曰:粵地多陰少陽。李待制曰:南方地卑而土薄,故陽氣常泄,陰氣常盛。陽氣泄,故四時常花,三冬不雪,一歲之蒸熱過甚,人居其間,氣多上壅,膚多汗出,腠理不密,蓋陽不反本而然。陰氣盛,故晨昏多霧,春秋雨淫,一歲之間蒸溼過半,盛夏連雨即復淒寒,人易中溼,肢體重倦,多腳氣等疾,蓋陰常盛而然。陰陽之氣偏而相搏,一日之內氣候屢變,故諺云云。

日占

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影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 見《周禮》

日暈,主雨。 《農政全書》引諺。 按《田家五行》云:凡正月丙丁日暈,主旱;戊己日,主水;庚辛日,主兵;壬癸日,主江河決。四月占同。

日暈黃,主風雨時,農田治。 同上。

南耳晴,北耳雨,日生雙耳斷風截雨。 同上,日生耳主晴雨,引諺云云。又云:若耳長而下垂通地,則又名曰日幢,主久晴。

日沒臙脂紅,無雨也有風。 同上。日沒返照,主晴,俗名為日返隖。又云:日返隖,明朝水沒路;日打洞,明朝曬背痛。或問二候相,似而所主不同,何也。老農云:返照在日沒之前,臙脂紅在日沒之後。 按《山海經》注云:「日西入則景反東照」,故曰反景,楊雄賦所謂倒景也。《尚書》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屬之仲秋。葢倒景反照在秋為多,其變千狀,有作胭脂紅者,故諺云云。

日頭𨂝雲障,曬殺老和尚。 《田家五行志》日自雲障起,主晴。引諺云云。

烏雲接日,明朝不如今日。 同上,引諺云云。又云:日落雲沒,不雨定寒。又云:日落雲裏走,雨在夜半後。以上皆主雨,此言一朵烏雲漸起,而日正落其中者。 按陸放翁詩:頗憂晴夜雲吞日,猶幸今朝雨壓風。自注:俗以黑雲接落日為風雨之候。

日落烏雲半夜枵,明朝曬得背皮焦。 同上。言半天原有黑雲,日落雲外,其雲必開散,明日必甚晴也。

今夜日沒黑雲洞,明朝曬得背皮痛。 見《田家五行》。亦云:日沒後返照,曬得貓兒叫。

日出早,雨淋腦;日出晏,曬殺雁。 同上,引諺。亦見《鶴林玉露》 按《羣芳譜》引范石湖占雨詩注作「曬殺南來雁」。

日初升有黑雲在上下,如飛鳥、花辦狀,本日申未時有雨。 見《測海錄》

日出生紅雲,日沒黑雲接,有大風雨。 同上

早間日珥,狂風即起。申後日珥,明日有雨。午前日暈,風起北方;午後日暈,風勢愈狂。早白暮赤,飛沙走石。日沒暗紅,無雨無風。返照黃光,明日風狂。 同上。

雷掩日不動,天色黃復赤,皆主大風。 同上。

日落時,西北方雲起重疊數十層,如層巒複障,各各矗起,主大風大水,應在七日之內。暈主雨,重亦然。 同上。

太陽未出將晨時,看日邊黑雲,如旗幟,如山峰,如陣鳥,如龍頭,如魚,如蛇,如靈芝,如牡丹,主當日下午雨。或日上下有紫黑雲貫穿者,應上午即雨。 見《陶朱公書》

月占

月離於畢,俾傍沱矣。 見《詩經》。又《春秋緯》引古語:月麗於畢,雨傍沱;月麗於箕,風揚沙。

月暈主風。 《農政全書》引諺云。何方有缺即此方風來。 《玉歷璇璣》云:凡孟月七日,仲月八日,季月九日之夜月暈不已,三日內有暴風甚雨。 《田家五行》云:大風將至,月暈重圓。

月赤,天將旱。 同上。又云:月色鮮紅,明日雷雨。青色亦同。

初三月下有橫雲,初四日裏雨傾盆。 同上。云:新月下有黑雲橫截,名曰繳雲,不出三日有暴雨。又云:雲如人頭在月旁,白風,黑雨。

月仰船,雨綿綿;月挂弓,晝夜雨。 見《樂清縣志》

月暈上,難盪槳;月量落,好扦箔。 同上。

月如鉤,米價貴;月如衡,米價平。 見《天文秘苑》

月如彎弓,少雨多風;月如仰瓦,不求自下。 見《江鄰幾雜志》。又羅大經《鶴林玉露》,王逵《蠡海錄》皆引此諺。

月偃偃,水漾漾;月子側,水無滴。 見《玉芝堂談薈》

月光生毛,大水推濠。 此湘邵間農謠。

月照後壁,人食狗食。 《田家五行》云:新月落北,主年荒,米貴。引諺云云。

月終歲無暈,則天下偃兵。 同上。

月兒仰,水漸長;月兒昃,水無滴。 《七脩類稿》引此而釋之曰:月有九行,青白赤黑各二道,皆出入於黃道之中。不中而過南,則為陽道;不中而過北,則為陰道。行陽道旱,行陰道水。月借日為光,月生時如仰瓦,是行陰道矣;如弓絃昃樣,是行陽道矣,故知旱潦者以此。

月上早,好收稻;月上遲,秋雨徐。 按謂六月十六日之月。亦見《羣芳譜》

月珥且戴,不出百日,主有大喜。 見《荊州占》

月有圓光大如車輪者,來日大風,或三日後應之。 見《陶朱公書》

星占

星光閃爍不定,主來日風。星明滅不動,主雨。夏月星密,主來日熱。 見《田家五行》

凡星自東流向西,來日有雨。自北流向東,連日雨不斷。自北流向南,來日陰而無雨。自西流向東,二內有風。自西流向北,來日風雨交作。自南流向東,主旱。自北流向西,主水。自東流向北,主霧。自東流向南,主火。自西流向南,水旱灾傷并。自南流向西,秋霜冬雪。自東流向北,七日內報盜賊。 同上。

《孝經援神契》歲星守星,年豐。又《晉書.天文志》太白在南,歲星在北,名曰牝牡,年穀大熟。

二月昏,參星夕,杏花盛,桑葉赤。 見《四民月令》 按,一作「桑葉白」。又按,學津討源本《齊民要術》「桑」作「椹」。

《春秋元命苞》咸池主五穀,其星五者,各以其職以精委其地也。

太乙一星乃天使之神,主使十六神,知風雨、水旱、兵革、饑饉、疾疫,明而有光則吉,暗則凶。 見《星經》

八穀八星在垣外華葢之西,主歲豐凶,土官也。一主稻,二黍,三大麥,四小麥,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子,明則八穀成,暗則不熟。 同上

天田二星,在角之北,主畿內之田,火守之則旱,水守之潦。 同上。

箕四星狀如簸,箕明大而直則五穀熟。箕口歛則雨,開則風。箕以簸揚調弄為象,又為播揚五穀之器。《詩》曰: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同上。又按《荊州星占》箕星一名卷舌,動則大風至。

杵三星在箕南,主杵臼之用。縱主豐,橫主饑。糠星在箕口前,主簸揚糠粃,明潤則豐熟;不見,人相食。 同上。

農丈人一星在南斗西南,主稼穡,明則天下大稔。 按《天元歷理》農坐箕東,繞箕偃仰,東熟西饑,南旱北水,此星當入箕度。 同上。

九坎九星在天田南,主溝渠水旱,所以導達泉流,星小而明則吉。 同上。

羅堰二星在牛東南,亦為拒馬,主隄塘壅蓄水潦,灌溉田苗,明大則有水灾,黃河驟決。 同上。

內杵三星在人星東旁,主春糧儲正直與臼星相當則吉,否則凶荒。杵下四星為臼,覆則大饑。 同上。

天倉六星在婁南,倉穀所藏也。明大而戶開中多小星,則豐稔多積聚。其東南 四星曰天庾,主露積場圃之所也。 同上。

胃三星鼎足河之次,又名大梁、天中府、天庫、密宮,金星也,為天之廚藏,五穀之倉。明則五穀豐稔,天下和平。 同上。 按《天官書》胃為天倉。又《天皇會通》云:胃主五穀之府。

四瀆四星在井南,江淮河濟之精也。明大動搖則水泛濫。 同上。

天罇三星在井東北,主盛饘粥。積薪一星在積水東,備庖廚之用,與積水相去五尺以內,則禾茂,年豐;若相去一丈以外,則凶荒。 同上。

《陶朱公書》曰:金水二星初出初入之日,多主風雨。葢月犯畢星分野必雨也。又云:月離箕宿則風,月離畢宿則雨,所謂箕畢好風雨也。

斗占

夜占北斗,若有雲氣蒼潤如魚龍鱗狀,主當日大雨。又,北斗前方四星名魁,有黑雲掩於斗口,主當夜雨。北斗後斜三星名杓,第七星曰天罡,罡星前黃氣明潤,主來日雨。 見《陶朱公書》

黃昏時看北斗上雲氣之有無,如烏雲徧掩北斗,主三日有雨。斗間或一二星被雲遮蔽,主五日內有雨。如斗中黑雲低而廣厚,主當時有雨。又云:斗中有赤雲氣,主旱。諺云:赤雲蔽斗,明日大熱。如黃雲昏黑蔽斗,亦主多風之象。 見同上。

白雲遮北斗,明日天變,應未申時。斗下有白雲氣,皓色如水,明日大風。斗上下有雲如飛絮止,有大風。斗中有雲如魚鱗,明日變風雲。斗下黑雲湧上者,當夜風雨至。如斗口有紫色黑氣,三日後有雷雨。青色應木日,赤色應火日,黃色應土日,白色應金日,黑色應水日。雲氣與霞彩亦同驗。斗下有電閃過斗及斗口者,當夜有雨。若閃不過斗,應在明日。黃雲貫斗,亦主來日大雨。白雲氣不過三日內。黑雲貫斗,即日風雨。最驗。 見同上。

河漢占

星者元氣之英,水之精氣上浮,宛轉隨流名曰天河,又名雲漢、銀漢、天漢、天津、絳河、明河。更曰長河,曰秋河,眾星出焉。 見楊泉《物理論》

天河從北極分為兩條至於南極。其一經南斗中過,其一經東斗中過,兩河夾天轉入地中,過而下水相得,又與海水合,三水相蕩而天運之,故激湧而成潮。 見抱朴子。 按,此可與潮占條參看。

《爾雅》析木謂之津,箕、斗之間漢津也。注云:箕,籠尾。斗,南斗。天漢之津梁也。

七夕天河去探米價,回快米賤,回遲米貴。 見《紀歷撮要》。去回謂隱見也。 按七月七夕視天河顯晦,卜價之豐歉,蓋老農有驗之占云。故諺又云:日暈長江水,月暉草頭空。又按《丹鉛總錄》卷二十一詩話類,予舊日秋成詩云:「草頭占月暈,米價問天河。」即用此諺語。

王者有道則河繩直。 見《緯書》

天河東西,漿洗寒衣。 見《玉芝堂談薈》

河射角,堪夜作。犁星没,水生骨。 見《四民月令》 按《田家五行志》引諺云:河東西,好使犁;河射角,可夜作。上句謂田家二月二上工也。

天河中有黑雲生,謂之河作堰,又謂之黑豬渡河。黑雲對起,一路相接亘天,謂之天女作橋。橋下濶,又謂之合羅陣。皆主大雨立至,少頃必作滿天陣,名通界雨,言廣濶普徧也。 見《農政全書》 按《太平御覽》引黃子發相雨詩:天河中有雲如浴豬豨,三日大雨。蕭立等謂之黑豬渡河。

熒惑,火星也。火星守天河及天河中星象稀少,皆主旱。辰星,水星也。漢泊即天河,乃天之餘氣也。水星守天河及天河中星象煩多,皆主雨。 見《陶朱公書》

風占

春己卯風,樹頭空。夏己卯風,禾頭空。秋己卯風,水裏空。冬己卯風,欄裏空。 此通行諺。《田家五行》則單言「乙卯風,樹頭空。」乙字或是己字之誤。

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 《田家五行》云:「春風多,秋雨必多。」引諺云云。

凡風單日起者單日止,雙日起者雙日止。 見《田家五行》

西南轉西北,搓繩來絆屋。 同上,引諺云云。又云:惡風盡日沒。又云:日出三竿,不急便寬。大凡風至日出之時必略靜,謂之風讓日。并言隆冬之風。

行得春風有夏雨。 同上,引諺云云。言有夏時應雨可種田也,非謂水必大。又按《後山叢談》為春之風數,為夏之雨數,小大緩急亦如之。

風急雨落,人急客作。 同上,引諺云云。又諺云:「東風急,備蓑笠。」言必雨也。

春風踏腳報。 同上,引經驗諺云云。言易轉方如人傳報不停腳也。一云:既吹一日南風,必還一日北風報答也。二說俱應。

西南早到,晏弗動草。 同上,言早有此風而晚必靜,引諺云云。

東北風,雨太公。 同上,引諺云云。言艮方風雨卒難得晴,俗名曰牛筋風雨,指丑位故也。

南風尾,北風頭。 同上,言南風愈吹愈急,北風初起便大,引諺云云。

颶母。 同上,船家名曰破蓬挂,蓋言見此物則蓬必為風所破。按《國史補》云:南海人言海風四面而至,名曰颶風,颶風將至則多虹蜺,名曰颶母,然三五十年始一見。

船䑲風。 《田家五行》云:吳中梅雨過,風彌日,海人謂之船䑲風,是日船䑲初回,云此風與海棹俱至。諺云:白䑲風雲起,旱魃精空歡喜。仰面看青天,頭巾落在麻圻裏。一說「白棹」作「船䑲」,無「精」字。

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 見《風俗通》

六月秋,極早收;七月秋,慢慢收。 《樂清縣志》云:此言秋早則多颶風也。

六月西南天皎潔,十二月西南天落雪。 同上。

礟車雲起,舟人急避。又云:雲似礟車雲形,没雨定有風。 《田家五行》云:此風候也。按雲起下散四野,滿目如烟如霧,名風花,主大風立至,故諺云云。蘇詩云:今日江頭天色惡,砲車雲起風暴作。又按李國史補云:暴風之後有礟車雲。

夏至前、芒種後西南風急,名曰哭雨風,主雨立至。 見《田家五行》

西風吹過午,三日內有火。 此福州諺。

甯下甲申雨,莫發乙酉風,雨下猶自可,風吹餓殺我。 《樂清縣志》云:冬月最忌乙酉風。

粵中瀕海多風,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九月發者為颱,颱甚於颶,而颶急於颱。習海道者設為占候之法,或按節序,或辨雲物。正月初四日為接神颶,初九日為玉皇颶,〈此日驗,則一年皆驗。〉十三日為關王颶,二十九日為鳥狗颶。二月初四日為白鬚颶。三月初三日為元帝颶,十五日為真人颶,二十三日為媽祖颶。〈即天后誕辰也。凡真人颶多風,媽祖颶多雨。〉四月初八日為佛子颶。五月初五日為屈原颶,十三日又為關王颶。六月十三日為彭祖颶,十八日為彭祖婆颶,二十四日為洗炊籠颶。〈自十二日至二十四日皆大颱旬。〉七月十五日為鬼颶。八月初五日為大颶旬。九月九曰九降。〈自初一日起至十八日止,往往風迅發不常。〉十月初一日亦為大颱旬,十八日為彌陀颶。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颶。舟行大洋,颶可支,颱不可支,蓋颶散而颱聚也。大約三月九月均多風,故諺云: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

正月初至八,行船去還泊;十三至十七,觀燈雨最急。 二月二與九,元武風必有。 三月三日晴,還要過清明。 五月端午前,風高雨亦連。 七月降黃姑,望後風始和。 重陽前後三四日,忌九廟風,又曰九降風,颶風多挾雨,九降風恆不雨而風。 春暴畏始,冬暴畏終;南風多間,北風少斷。 以上俱見《測海錄》

冬南夏北,有風必雨。 《田家五行志》「夏天北風,主雨;冬天南風,主雪。」諺云云。

朝三暮七,晝不過一。 《廣東風土記》云:南中五六月多風,迄七月止,朝發或三日止,暮發或七日止,晝發不過一日耳,大害農穡。 按《南越志》南海熙安間多颶風,颶者,具西方之風也。或曰懼風,怖懼也。將發則兆以斷虹,時為颶母,初則自東而北、而西、而南乃止,未止時,三日鷄犬為之不甯,甚至林宇悉拔,覆舟殺稼。

暴風不終日。 《田家五行志》云:凡風終日,至晚必稍息。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松窗夢語》卷二,蒲州為古蒲坂,即虞帝都。鹽池所產為形鹽,又曰解鹽,不俟人工煎煮,惟夜有南風即水面如冰,實天地自然之利,大舜撫絃歌「風以阜民財」正指此也。

春分明庶風至,正封彊,修田疇。立秋涼風至,報土功,祀四鄉。 見《易卦通驗》

南中六月有東南長風,俗號黃雀風,時海魚變為黃雀,因以名也。 見《風土記》

河朔春時疾風數日,一作三日乃止,名吹花擘柳風。見韻齋

立秋坤卦用事,晡時西南涼風至,黃雲如羣羊,宜粟穀。 見《占候圖》

《陶朱公書》云:伏裏西北風,主秋稻旱,冬冰堅。諺云:伏多西北風,到臘船弗通。

青龍風急,大雨將來。朱雀風回,烈日晴燥。白虎風至,必有雨霧。元武風生,雨水相尋。 按寅卯時為青龍,巳午時為朱雀,申酉時為白虎,亥子時為元武,隨時起風,應於雨晴。 見同上。

雲占

雲行東,雨無蹤,車馬通。雲行西,馬濺泥,水没犁。雲行南,雨潺潺,水漲潭。雲行北,雨便足,好曬穀。 《農政全書》引諺云云,亦見《四民月令》 按中州方言亦云:雲朝東,一場空;雲朝西,觀音老母披蓑衣;雲朝南,水潭潭;雲朝北,乾硯墨。 見《鐵槎山房見聞錄》。又孔平仲《談苑》引占諺云:雲向南,雨潭潭;雲向北,老鸛尋河哭;雲向西,雨沒犁;雲向東,塵埃沒老翁。

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馬濺泥;雲往北,好曬麥。 見楊慎《升庵經說》 按《易》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天地之氣,東北陽也,西南陰也。雲起東北,陽倡陰必和,故雨。雲起西南,陰倡陽不和,故不雨。引諺云云,是其驗也。

京東一講僧云:雲向南與西行則有雨,向北與東行則無雨,每試之絕有神驗。

雲走邵陽,曬破腦漿;雲走安化,衝爛新霸。 此湘邵間農謠,見《沅湘耆舊集》

旱年只怕沿江跳,水年只怕北江紅。 《農政全書》「北江紅」一作「太湖晴」。上句言亢旱之年望雨如望恩,纔見四方遠處雲生陣起,或自東引而西,自西引而東,所謂沿江跳也,則此雨非但今日不至,必每日如之,即是久旱之兆也。澇年每至晚時雨忽至,雲稍浮北,似霞非霞,紅光耀日,雨必隨作,當主夜夜如此,直至大暑而後已,謂之北江紅。此吳語也,故指北江為太湖。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同上,此言雲細細如魚鱗斑者。一云:老鯉斑雲障,曬殺老和尚。此言滿天雲大片如鱗,故云老鯉,往往試驗各有準。又云:冬天近晚,忽有老鯉斑雲起,漸合成濃陰者,必有雨,名曰護霜天。

黃雲覆車,五穀大熟。 見《東方朔別傳》

日旁雲氣,青為蟲,白為兵,赤為旱,黑為水,黃為豐。 此《事類賦》載《周禮》保章氏以五色雲物辨吉凶之祲象。又按《易通卦驗》云:冬至日見雲迎送,從其鄉來,歲美人和。又《春秋感精符》云:南至有雲迎日者,來歲大美。

五卯日,候西北有雲如羣羊者,雨至矣。 見《師曠占》,按《京房易飛候》凡候雨,有黑雲如羣羊,奔如飛鳥,五日必雨。

飾羅天,海湖雲。 《謝華啟秀》卷一風花下注云:雲如斑駁形,舟人謂之風花。見《濟北集諺》云。

《京房易飛候》曰:有蒼雲細如杼軸蔽日月,五日必雨。

山雲蒸,桂礎潤。 見《淮南子》

四方有濯魚雲,疾者立雨,遲者雨少難至。江漢雲疾駛者,即日雨。 見黃子發《相雨書》

早看日出處,有黑雲積土之狀,主雨。晚看日入處,有黑雲氣狀如累盂,疊疊而起,主雨。又云:晨旦雲掩日,當日主大雨。 見《陶朱公書》

張仲才《文始真經》云:五雲之變可以卜當年之豐歉。

旱雲烟火,雨雲水波。 見《呂氏春秋》

霧占

春霧花香夏霧熱,秋霧涼風冬霧雪。 此杭紹間諺,花香謂晴也。

大霧三日必有甚雨,雨未降不可冒行也。 此《事類賦》引《帝王世紀語》 按《測海錄》云:霧三日濃,必起狂風。

江淮人以立春連三日看湖中霧氣高尺寸則水亦至其處,如無霧必旱。又以一九日占霧,定四月之水。二九日占五月,三九日占六月,四九日占七月,五九日占八月。以霧高之尺寸定水之有無及大小,極驗。 見《月令廣義》

霿淞重霿淞,窮漢置飯甕。 曾子固齊州冬夜詩自注,引諺云云,以為豐年之兆。 按東坡除夜大雪詩,施注引農諺作:霜淞打霿淞,窮漢備飯甕。又見《墨莊漫錄》引齊魯人諺語,冬月寒甚,夜氣塞空如霧著於林木,凝結如珠玉,旦起視之乃薄雪也,見睍乃消,謂之霧淞。《升菴詩話》作霜淞打雪淞。《墐戶錄》「雪」作「霜」。

一場冬霧,一場春雪。 此吳中諺。

霧溝晴,霧山雨。 蜀語山頂霧曰山戴帽,引諺如此,凡霧在山頂必雨。按王充《論衡》云:雲霧雨之徵也。

十月沫露塘瀊,十一月沫露塘乾。 《田家五行》云:十月有霧,俗呼為沫霧,主來年水大,相去百有五日水至,老農咸謂極驗。或云:霧著水面則輕,離水面則重。

丹山天晴時,忽有霧起,迴轉如烟,不過再朝雨必降。 見《宜都山川記》

五月有霧,主水。諺云:五月有迷霧,行舟不問路。 見《陶朱公書》

六月有霧,主旱。諺云:六月有迷霧,要雨直到白露。 見同上。按兩月相連所占不同如此。

十一月有霧,主來年旱。《月令》云:仲冬行夏令,大旱。 見同上。

臘月有霧露,無水做酒醋。 《農政全書》云:酉日尤準,主旱,引諺云云。

霞占

早霞紅丟丟,晌午雨瀏瀏。晚了紅丟丟,早晨大日頭。 見明楊慎《古今諺》

早霞暮雨,晚霞晴。 此通行諺。《孔氏談苑》云:「京東人言: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言雨後朝晴尚有雨,須得晚晴乃真晴也。 按范石湖詩亦載吳諺云:朝霞不出市,暮霞行千里。又《沅湘農諺》亦云:朝霞雨漣漣,晚霞火燒天。按又云:朝霞於雨後乍有則定雨無疑,或本晴天,隔夜雖無今朝忽有,則斷之顏色,倘間有褐色仍主雨。滿天謂之霞得過,主晴。霞不過,主雨。若西北有雲,雨當立至。故京師諺云:火燒雲者晴,雲燒火者雨。

朝霞暮霞,無水煎茶。 《農政全書》言:此久晴之霞,主旱。又云:暮霞若有火熖形而乾紅者,非但主晴,必主久旱之兆。 按:朝霞晴作雨。 見李嘉祐詩。報雨早霞生。 見耿湋詩。落日燒霧明,農夫知雨止。 見儲光羲詩。

侵早火雲不過中,晚來火雲一場空。 此吳中諺。亦謂朝霞則雨,暮霞則晴也。

元日日出時有紅霞,主絲貴。 見《陶朱公書》

虹霓占

螮蝀在東。 見《詩經》謂虹霓也

朝隮於西,崇朝其雨。 見《詩經》,多驗。

虹霓者,天之忌也。又曰:虹霓不出,賊星不行。 見《淮南子》

豆盧署曰:夫虹霓,天使也,降於邪則為沴,降於正則為祥。 見《祥驗集》

東鱟晴,西鱟雨。 《農政全書》云:虹俗呼為鱟,引諺云云。又諺云:對日鱟,不到晝,主雨,言西鱟也。若鱟下便雨,則還主晴。

雨久而晚見于東則晴,晴久而早見于西則雨。見《詩經注》 又鄭元注,日旁氣白者為虹,青赤者為霓。

虹霓紛錯,陰陽之沴也。 見宋務光論。

東霓日頭西霓雨。 同上,引諺云云。又諺云:南霓刀鎗,北霓灾殃。

霓者斗之亂精也,斗失度則虹霓見。 見《春秋孔演圖》

東扛日頭西扛雨。 見《傳家寶》。扛謂虹也。《田家五行》亦云:虹挂東,一場空;虹挂西,雨瀰瀰。

虹食雨主晴,雨食虹主雨。 見《田家五行》,云萬歷壬寅六月望日,雨後偶出郊外,忽東南鱟出,旋為雲蔽,亟歸來,抵舍大雨如注且連雨數日。

虹下雨垂,晴明可期。斷虹早挂,有風不怕。 見《測海錄》

虹雙出色鮮盛者為雄,雄曰虹。闇者為雌,雌曰霓。 見《爾雅注》 按,霓亦作蜺,常依陰雲而晝見于日旁,無雲不見,大陰亦不見,率以日西見於東方,四時常有之。惟雄虹見藏有時。

祭邕曰:陰陽不和則見為虹。虹有青赤之色,輒與日相互,朝陽射之則在西,夕陽射之則在東,大率又與霞相映。《莊子》曰:陽炙陰成虹。禮疏云:日照雨滴則虹生。蓋雲心漏日,日腳射雲,故虹明耀異常。《詩》謂之蝃蝀,其字從虫;俗謂之鱟,其字從魚。又謂之旱龍,依其形質而名之也。

五月二十九日,有黑氣墮溫德殿東,黑如車蓋,騰起奮迅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完似龍,占者以虹蜺對。 見《蔡邕奏議》

正月至八月凡有虹見,主米麥貴。 見《陶朱公書》

蝃蝀出自東,無雨必生風。 同上。

雷占

凡雷初發聲,微和者歲內吉,猛烈者凶。 見《農政全書》

當頭雷無雨,卯前雷有雨。 同上,引諺云云。吾閩有「上晝雷,下晝雨;下晝雷,三日雨。」之諺,與「卯前雷有雨」占同。

未雨先雷,船去步回。 同上,引諺云云。主無雨。 又見《四民月令》 按,凡雷聲響烈者,雨陣雖大而易過。雷聲殷殷然響者,卒不晴。

未雨轟轟,戽車莫停。 徐禎稷《恥言》引諺如此,喻成事者後言也。

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見《五燈會元》錄鼓山永安師語云,今俗諺「雷聲大,雨點小。」本此。

驚蟄前動雷,一月斷火灰。 見《樂清縣志》 按,福州諺亦云:驚蟄未至雷先起,四十九日雨不止。

春雷始發,其聲拍拍格格歷歷者,雄雷也,旱氣也。其聲音音依依大不震者,雌雷也,水氣也。 見《月令廣義》,又見《師曠經》

秋孛轆,損萬斛。 見范成大〈秋雷歎〉詩注。

雷初發在北方,歲吉。 同上,引《𦡱仙占》

正月一日雷,則七月有霜。二月一日雷,則八月有霜。 見《談苑》

雷發於春分前後一日,主歲稔。 見《羣芳譜》

春甲子雷,五穀豐登。 《田家五行》云:發雷喜甲子日,主歲熟。秋雷忌甲子日,主歲凶。

八月一聲雷,遍地都是賊。 《田家五行》云:八月內不宜雷,引諺云云。 按,賊字叶作平聲,當是北方之諺。

雷從金門起,上旬者田熟。 見《師曠占》

九月雷,主穀貴。 見《戎事類占》

雷鳴雪裏,主陰雨百日不止。 見《農政全書》

梅雨雷,低田拆舍回。 《月令廣義》云:言低田遇巨浸,屋舍無用也。大抵芒種後半月不宜雷,謂之禁雷天,故諺云云。 《田家五行》云:或言雷聲多及震響反旱,往往有驗。

雷時不蓋醬,俗言令人腹中雷嗚。 見《風俗通》

積風成雷。 見《物理論》

驚蟄前後有雷,謂之發蟄,雷聲初起,從乾方來,主人民災;坎方來,主水;艮方來,主米賤;震方來,主歲稔;巽、坤方來,主蝗;離方來,主旱;兌方來,主五金長價。一云:未蟄先雷須見冰。 見《陶朱公書》

十月雷,主疫。諺云:十月雷,路白雨來催。又云:正月雷多,主人民不安。 見同上。

凡先雷後雨,其雨小;先雨後雷,其雨大。 同上。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共雷。 見王充《論衡》

雷耕。 房千里《投荒雜錄》云:雷入陰冥雲霧之夕呼為雷耕,晚視田中必有開墾之迹,乃為嘉祥。

電占

電,激氣也,以為鞭策。 見《淮南子》

天笑。 《神異經》注云: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不下雨而有電光是天笑也。

南閃半年,北閃眼前。 楊慎補占陰晴諺詩「電光分南北,陰霽在俄晷。」自注引此二句,半或作千,言北閃必有大風雨也。

電光東南,明日炎炎;電光西北,雨下連宿。 見《廣輿記》 按,杭州諺亦有「南閃火門開,北閃雨就來。」之語。

電北來則南風起,南風來則雨。 見《測海錄》

寒露前後有雷電,主來年有水。 見《陶朱公書》

電收麥。 《酉陽雜俎》云:介休百姓夜止晉祠宇下,有人叩門云:介休王暫借霹靂車收麥。遂見數人共持一物如幢授之,扛上環綴旗旙十八葉,每葉有電光起。百姓遍報鄰村,及午注雨如綆,風雷震電,凡損麥千餘頃。

霜占

露凝為霜。 見蔡邕《月令》。又按《國語》駟見而霣霜,霣霜而冬裘具。注云:駟,房星也。

每年初下只一朝,謂之孤霜,主來年歉;連得兩日以上,主熟。上有鋒芒者吉,平者凶。 見《農政全書》

春霜不出三日雨。 此福州諺。

穀雨前一兩朝霜,主旱。 見《月令廣義》

冬前霜多,主來年旱。冬後霜多,主晚年好。 見《農政全書》

春宜連霜。 見《樂清縣志》。又云:冬忌單日霜,曰孤霜,連夕則愈佳。

秋霜白露下,桑葉鬱為黃。 見《古豔歌》

布穀鳴,小蒜成,秋霜熟,蕓薹足。 見《田家歲時占》引諺。

霜降而婦功成。 見《家語》

卷簾莊,秋冬不下霜。 《明詩綜》諸城縣漢王山西南五里有卷廉莊,雖嚴冬,無霜降,里諺云云。

《逸周書》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古今詩話》北方白雁來則霜降,謂之霜信。

霜始降則百工休。 見《禮記月令》

《齊民要術》云:凡麥、穄於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凍樹日種之,萬不失一。注:凍樹者,凝霜封著木條也。又云:天雨新晴,北風寒切,是夜必霜。

二月三月有霜,主大旱。 見《陶朱公書》

露占

立秋,白露下。 《易通卦驗》

露陰陽之氣也,陰氣盛則凝為霜雪,陽氣盛則散為雨露。 見《大載禮》

觸露不搯葵,日中不剪韭。 《齊民要術》卷三種葵篇:凡搯葵必待露解。故諺云云。

桓帝永康元年秋八月,魏郡言嘉禾生,甘露降。 見《後漢書》

東方朔游吉雲之地,漢武問之。曰:其國以雲氣占吉凶、苦樂之事,吉則滿室雲氣,五色照人,著於草木皆成五色,露味甘。帝曰:可得否。朔乃東走,至夕而還,得元精青露,盛之琉璃器,以授帝。帝遍賜羣臣,得嘗者老者皆少,病者皆愈。 見《洞冥記》

《春秋佐助期》武露布,文露沈。注:甘露降其國,布散者,人尚武;沈重者,人尚文。

周處《風土記》白鶴性警,至八月露降,流於草葉上,滴滴有聲,則鳴。又《春秋元命苞》云:霜以殺木,露以潤草。又《述征記》作五明囊,盛取百草頭露,洗眼,眼明。

崑崙山有甘露,以瑤器盛之,如飴,人君有盛德則下。 見《拾遺記》

露為上池水。 《史記.扁鵲傳》注: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天乳星,在氐東北,主雨露,明則甘露降,雨澤均。 見《星經》並列星圖。

黍心初生畏天露,令兩人對持長索㮣去其露,日出乃止。 見《齊民要術》

背明國,有含露麥,穗中有露,味甘如飴。 見王嘉《拾遺記》

甘靈淋漉以霄墜,嘉穗阿娜而盈箱。 見《抱朴子》

甘露時雨,厥壤可游。 見《史記.司馬相如傳》

甘露降和,花雪表年。 見《宋書.樂志》

雪占

農及雪澤。 《夏小正》註:澤,釋也。

要宜麥,見三白。 《朝野僉載》引西北人諺云云,謂臘月有三番雪也。 按《農政全書》云:冬至後第三戌為臘,臘前三番雪謂之臘前三白,大宜菜麥。 又,李壁注王安石雪霽詩亦用此諺。又,韓琦詩:「嘗聞老翁語,一臘見三白,是為豐年兆,占驗勝蓍策。」俱本此說。

冬無雪,麥不結。 見《種樹書》

夾雨夾雪,無休無歇。 《農政全書》言:「雨夾雪,難得晴也。」引諺云云。 按,宋詩中亦有「夾雪雨難晴」之句。又按《丹鉛總錄.天文類》「𩂪、雪兩字音義各異,𩂪音屑。《說文》雨䨘為𩂪。《爾雅》雨䨘為𩂪雪。注:冰雪雜下曰𩂪雪。《說文》霰,稷雪也。詩補傳曰粒雪。郭璞《爾雅注》謂雨雜下也。雪初作未成花,圓如稷粒撒而下。杜詩所云:『帶雨不成花』是也。」

冬雪年豐春雪無。 見石成金《傳家寶》

臘雪是箇被,春雪是箇鬼。 此吳中諺。 按《種樹書》云:臘雪宜菜麥,若立春後雪則不宜。

凡雪日闇不積謂之羞明,霽而不消謂之等伴,主再有雪,又是來年多水之兆。 見《田家五行》

雪至地三日內即化者歲成民安,七日不消者秋穀不成。 同上。

正月雪等雪,二月雨不歇。 見《樂清縣志》

立春後遇火日雪,則後一百二十日有疾風驟雨,謂之雪報。 見《臺笠須知》。一作:立春後遇何日雪,則數至一百二十日後必有風,名雪報風。

取雪汁漬原蠶屎五六日,和穀種之,能禦旱,故謂雪為五穀精也。 見《氾勝之書》 按《齊民要術》謂雪汁使稼耐旱,冬令以器埋土中,治以此則收十倍。

董仲舒曰:太平之世,雪不封條,彌毒害而已。謝惠連賦云: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陰德。

《陶朱公書》引《農書》云:以雪汁浸種,倍收且不生蟲。

霰占

暴雪。 《詩》先集維霰。傳:霰,暴雪也。箋:雪自上遇溫氣而摶謂之霰。又《大戴禮》云:陽之專氣為霰。按《釋名》霰,星也。冰雪相搏如星而散。

花雪。 大明五年元日,花雪降殿庭。謝莊下殿,花雪集衣還白,上以為豐瑞,於是公卿並作花雪詩。史臣案:霰為花雪,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獨六出。 見《宋符瑞志》

米雪。 《埤雅》霰,閩俗謂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即所謂稷雪是也,今名濇雪,亦曰溼雪。白居易詩:風飄細雪落如米。

雪前鋒。 楊萬里詩:雪花遣霰作前鋒,埶頗張皇欲暗空,篩瓦巧尋疏處漏,跳階誤到暖邊融。

雹占

苞凍傷穀。 見《禮記》

《後漢書》延光二年,河西雹如斗。安帝問孔季彥,對曰:此陰乘陽之徵。又《西京雜記》董江都曰:雹,陰脇陽也。 按《左傳》曰: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為灾。

《十六國春秋》石勒時,雹起西河界平地三尺,行人鳥獸死者萬餘,樹木摧折,禾稼蕩然。勒問徐光,光曰:去年禁寒食,介推帝鄉之神,故有此灾。

韓稜,字伯師,為下邳令,吏民愛慕,鄰縣皆雨雹傷稼,稜界獨無。 見《東觀漢記》

齊有山泉如井,深不測。春秋時,雹從井出,敗傷五穀,以柴塞之則止。

當雨不雨故反雹下,夏雹者為蝗蟲傷穀。 見《易緯》

曾子曰:陽之專氣為雹,氣化蓋沴也。唐張鼎禦雹賦:當純陽之用事,有伏陰之相蒸。

九月雨雹,不利牛馬。 見《文林廣記》

劉居中至嵩山,見大蜥蜴數百,皆長三四尺,各飲冰入口,即吐雹如彈丸,積之於側,忽震雷一聲,彈丸皆失。明日人言昨午雹大作於某地,乃知蜥蜴所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