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华严经疏论纂要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三十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之一)

○释此品亦四门。初来意.

【疏】来意者。谓前二品.明位及行。今显胜德。举初况後.巧显深胜。故次来也。又前品末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未知此心。有何功用。顿得尔耶。今释此义。故次来也。

○二释名。

【疏】释名者。初有二义。一三种发心之初。二十住之初。(【钞】一三种者。起信论发趣道相中。论云。略说发心有三种相。云何为三。一信成就发心。二解行发心。三证发心。今当第一。故云三种中初。二十住之初者。拣余九住。彼名初发心住故。)发亦二义。一发起上求。二三德开发。能知三世佛智故。永断一切疑网故。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等故。在於信位.久已研穷。至此位中.豁然开悟。故得功齐果位。摄德无边。受斯称矣。(发起上求者。望後论发。三德开发者。望前论发。从初信心.始入佛法。即发趣求如来果位。寂照双流。常观心性。功行既着。至此开发。如发金藏.见真金等。)

○三宗趣。

【疏】宗趣者。即初心摄德为宗。令物穷究发心为趣。

○四释文二。初料拣。二正释。今初。

【疏】然住会发心。定是信成就摄。解行及证。自在後文。(【钞】初料拣。即安国意。彼有二意。一云.此中三贤。别说十地。十地一会。总说十地。故其四会。皆是十地。二者以此品中文义深奥。同十地故。今疏一文.一时双破。而正破初意。今十住是信成就摄。後二属第五六会。何得浑和。若言别说合说。略有四失。一令此经无三贤义。二令余经三贤虚设。三成此经文义杂乱。谓以地义名住行向故。四何不一天总别说耶。而历四天。盖有所表。是知此说。殊乖教理。故云住会发心。定是信成就等。)生如来家。自约解说。不应谓此便是证收。若谓久习无明.云何顿成大智者。岂不闻千年暗室。一灯倏忽顿除耶。若谓云何能知三世佛法者。岂不闻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藏耶。余义至文当释。(生如来家下。第二遮破。彼云。据文既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应是初地。况下经云。以生如来广大家。能生三世诸佛家。永断一切诸疑网。尽除一切诸障碍。若非初地.安得尔耶。岂有久习无明.才一发心.便成大智。能知前际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乃至涅盘。能信後际一切诸佛所有善根。能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即能震动一切世界等耶。若谓不作齐限而能尔者。今何不发耶。已发何不能尔耶。以斯义理.应知证发。释曰。此中彼释。自有三段。一正立。二岂有久习下。引文反质。三若谓不作下。纵破法性。今疏文中亦有三节。但通前二。今初通其第一正立。彼以生家.故名证发心。今拣生家不同。故非证也。然彼引四句。今但通一。余例可知。且通生家。生家有六。如法界品。前十住内.亦说生家。言虽同而义有异。岂以解生同证生也。解生生菩提心家。证生生真如家。故不同也。此义若成.其余皆成。故云不通余也。若通余三者。既许解生。何得不能生三世佛家。断诸疑网。除诸障碍。又彼初云。初发心时.更成正觉。最初建立。是初地义。此义前品已曾广释。故不通耳。若谓久习下。二通引文反质。彼引四句。今为两节通之。初通久习无明。文可知也。若谓云何下。三通知三世佛法。此即涅盘第六如来性品。南经即四依品云。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云何名为具烦恼性。若有人能奉持禁戒。威仪具足。建立正法。从佛所闻。解其文义。转为他人。分别宣说。所谓少欲。多欲。非道。广说如彼八大人觉。有犯罪者。教令发露。忏悔灭除。善知菩萨方便所行秘密之法。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为菩萨。不名为佛。释曰。远公亦名为种性解行人。非是登地。此初依人.既云具缚能知秘密。何言十住不能知耶。前义若成。动刹何惑。其第三段纵破法性。文理易故。疏不通之。意云。此中非独作无齐限。便得尔也。亦久研穷。方至此位。何得为此无理难也。)夫机差教别.圣旨深玄。并未证真如.同居学地。共详圣智.诚曰才难。且以浅为深.有符理之得。以深为浅.有谤法之愆。以远为近.则有益於行人。以近为远.法非我分。诸佛说教.贵在俯就物机。後辈学人.若欲高推圣境。傥失大利。岂不伤哉。且夕钓磻谿.朝升台辅。岂与夫明经常选而语其优劣者哉。况才生王宫.贵极臣佐。宁同百战夷项.备历艰辛。况十千劫之功高。亦非聊尔人耳。是以语其智.等虚空而非类。论其德.碎尘刹而难量。极念劫之圆融。尽法门之重现。初心契於智海.岂有边涯。犹微滴入於天池.齐无终始。故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法慧仰推。良在此也。如或未喻。胜鬘有文。推佛能知.斯言无过。余如贤首品。(百战夷项.即汉高祖。古人咏史云。百战方夷项。三章且代秦。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十年征战。七十二疮。方南面称孤。在位无几。岂与上同。胜鬘有文.十地当释。胜鬘说三种智。此即第三仰推智也。【校】上钞引涅盘经.须陀洹人下.经有斯陀含人四字。)

【论】夫以初发心之士.功德难量。举等虚空.无以比其类。磨尽刹尘.无以酬其匹。虚空.但明无相之大。一切刹尘.但明形碍之广。焉能对其菩提心福智之境。其智也。於刹那之际。满十方现身如云。状因陀罗网。妙像相入.光影重重。各各以一言音。普周法界。说等众生教门。如雨洒众生心。得清凉乐尔。其福也。妙相庄严。与华藏而同其体。为初发心之际。与十方诸佛等。住无尽劫海。在刹那之中。延促相似。如一小流.入大海中.与大海等。以水体不别故。如初发心菩萨.才入诸佛大智慧流中.等佛功德故。为初入与究竟.时无延促.又智慧一故。为誓度众生.悉令成佛.志愿等故。又如十方世界.尽抺为尘。一一尘中.有无量佛刹.无量众生.如菩提心大智慧身。於一刹那际.等一切刹尘.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一时等徧。但以智慧力故。法如是故。智徧周故。亦不作神通变化之想。初发心菩萨.志乐广大.与佛界众生界等.无限量故。故今此品所叹初发菩提心.以十种功德.广大难量。无比不可喻。於此佛果根本不动大智不思议法界乘而发心者。如轮王太子.初生之时.具足王相。如师子王之子.威势与父相似。体不异故。如初发菩提心菩萨.初生如来智慧种性家时.智慧所知.不异佛故。三世时劫.无延促见.不异佛故。志乐广大.教化众生.不异佛故。从初发心.乘如来一切智乘.不出刹那际.成等正觉.教化众生.不异佛故。设於三乘顺世情教.说三只劫而成佛者.毕竟回心.入此一切智境界乘.方得成佛。如法华经.即是所回三乘.入一切智境界之教.如龙女.一刹那际.一生成佛者是也。一切众生.总须悟如此法.方得成佛。不可取如来三乘中顺世方便之言。以法如是故。如此品下文云.初发心菩萨.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所共称叹。即能说法.教化调伏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乃至示现成佛等。广如此品.下文所说.此品之内.长行总有四十段经意也。颂有二百四十二行。以叹初发心菩萨之功德。其文如下。

○次正释文。长分为七。一天王请说分。二叹深难说分。三约喻校量分。四就法略示分。五动地兴供分。六他方证成分。七以偈重颂分。又释.於中分二。初长行。後偈颂。前中亦二。初此界。後结通。前中亦二。初正说。後证成。前中亦二。先问。後答。今依前辨。

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

【疏】初中天帝问者。在彼宫故。闻前速成.生疑念故。菩提心.是万行主故。问法慧者。是会主故。初心具後之德.唯慧境故。下正显问端。虽则正问发心功德。下法慧答功德之量。便显发心之相。是为菩萨善巧辩才。

○第二叹深难说分。

法慧菩萨言。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

【疏】所以叹者。法体深广。去疑令乐故。下寄言说。显未尽其源故。於中初句总。言甚深者。谓约时.深彻後际。约德.深至佛果。约理.深同法界。约行.深包万行。并深中之极.故云甚深。又数广难量.理玄叵测.虽深非甚。今即少而多。即事而理.初心具後。是谓甚深。下十句别。由斯十义.故曰甚深。於中初四。能所对辨。各前能後所。一离言故难宣示。二无相故超心识。三非自力辩能分别。四非劣慧能信解。後六通能所。五非有所得.及一慧能证。六非起行及一行能行。七次第修慧不能通达。八九思慧不能思惟筹度。十闻慧不能信向趣入。此六後後劣於前前。巧显深也。所以广说难者。非唯成上甚深。正诫今後令信。

○第三约喻校量分。於中二。初结前生後。

虽然。我当承佛威神之力而为汝说。

【疏】谓约自力.则甚深。承力.则可说。

○二正显校量中。有十一大喻。一利乐众生喻。二速疾步刹喻。三知劫成坏喻。四善知胜解喻。五善知诸根喻。六善知欲乐喻。七善知方便喻。八善知他心喻。九善知业相喻。十善知烦恼喻。十一供佛及生喻。然此十一喻。後後过前前。故皆舍置前前。更举後後。巧显深胜。此诸喻文.皆应有四。一举喻。二徵问。三领答。四校量。初後具四。中九略无中二。又诸喻内。一一皆有十重小喻。今初喻十重中。初一广说。後九略明。初中有四。一举广事。二徵问。三答显广。四辨超过。今初。

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东方阿僧只世界所有众生经於一劫。然後教令净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疏】文三。先与现世益。文有三广。谓供具.界.时。次然後下。与後世乐。後南西下。类余九方。

○二徵问。

佛子。於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宁为多否。

○三答显广。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余一切.无能量者。

【疏】可知。

○四辨超过。

法慧菩萨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那由他亿分。百那由他亿分。千那由他亿分。百千那由他亿分。数分。歌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疏】云歌罗者。此云竖。析人身上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中之一分。义译为校量分。优波尼沙陀者。此云近少。谓少许相近。比类之分也。百千後.即云亿分者。中等数也。(【钞】或曰.十六分之一者。如秤有十六两故。然此言出涅盘第六.如来性品云。若有众生。於四恒河沙佛所.发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一分之义。虽复演说。亦不具足。供五恒佛。能说十六分之八分。六恒说十二分。七恒说十四分。八恒说十六分。方具。远公亦举如秤。不别解释。)

○後九略说。

佛子。且置此喻。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十阿僧只世界所有众生经於百劫。然後教令修十善道。如是供养经於千劫.教住四禅。经於百千劫.教住四无量心。经於亿劫.教住四无色定。经於百亿劫.教住须陀洹果。经於千亿劫.教住斯陀含果。经於百千亿劫.教住阿那含果。经於那由他亿劫.教住阿罗汉果。经於百千那由他亿劫。教住辟支佛道。佛子。於意云何。是人功德宁为多不。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

【疏】文四同前。今初举喻中。并举九事。乐具皆同。一切所经劫数.渐渐增多。其所教法.转转增胜。据初世界。亦合渐增。以此十前。文标一故。余无者略。若十方共十。则界不增。

二佛子下。徵问。

三天帝下。领答。

法慧菩萨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诸佛初发心时。不但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十阿僧只世界所有众生经於百劫.乃至百千那由他亿劫故发菩提心。不但为教尔所众生令修五戒.十善业道.教住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教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故.发菩提心。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充徧一切世界故。为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故。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为悉知一切世界中众生垢净故。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於无上菩提之心。

【疏】第四校量中三。初辨超过。二何以故者徵。徵意云。前云功德。除佛难知。何以比此。犹少非类。三释意有二。一别翻前喻。谓发心无限。前有限故。亦是反释。二为令如来种性不断下。通对前十。总显具德。亦是顺释。於中有十二句。初三总相对前辨胜。一翻前小果。二翻前限处。三翻前有限众生。下九句.即下十喻之本。一即第三知劫成坏喻本。二即第四善知胜解喻本。故下文云。乃至垢解净解等。三却是第二步刹喻本。四即第六及第十本。五即第九本。六即五七本。七八皆第八喻本。九知佛境界平等。即第十一供佛喻本。此中九句。即佛十力智。一知成坏垢净自性.即业报智。心乐.即种种解智。知烦恼.即漏尽智。生死.即天眼智。诸根.即根胜劣智。方便.即禅解脱三昧智。此及佛境.并是一切至处道智。心行.即种种界智。三世智.即宿命智。其处非处智.以是总故.亦是前三总句中摄。然此所知。皆约一切无齐限也。下文广释其相。

○第二明速疾步刹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过东方阿僧只世界。念念如是。尽阿僧只劫。此诸世界无有能得知其边际。又第二人。於一念顷。能过前人阿僧只劫所过世界。如是亦尽阿僧只劫。次第展转。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中凡有百人。一一如是过诸世界。

是诸世界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有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

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往尔所世界得了知故.发菩提心。为了知十方世界故.发菩提心。所谓欲了知妙世界即是粗世界。粗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广世界即是狭世界。狭世界即是广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别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体性。欲知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无体性。欲以一念心尽知一切广大世界而无障碍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然次下九喻。文皆分四。初举广喻。二辨超过。三徵。四释。释中皆先反释。後顺释。今初喻中。前三可知。四释中。先反释。彰前不及後。为了知下。顺释。辨此过前。於中十一句。初句总。所谓下.别。知世界相即相入无障碍义。前七正明即入。八一毛端下二对。释上即入所由。略举三门。初以法性融通门释。谓一切世界差别性.与一毛端体性无二故。是故事随性融.此彼相即。事揽性起.彼此相入。各有同体异体。准上思之。(【钞】事随性等者。如经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别性者。谓一毛端性.即是一切世界差别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随其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诸界即性故。下句亦然。一切世界中性.即是一毛端性。一毛随性.即一切世界。上句多即一。下句一即多。事揽性起等者。谓一毛端之事。揽一切世界性成故。一切世界随其多性在一毛中。下句亦然。一切世界揽一毛端性成故.一毛随性.徧在一切世界中。各有同体异体者。谓一毛端及一切刹.为各有也。云何异体。一一刹等各有体故。云何同体。差别界体.同一体故。今一毛中自有体性.是为异体。而同诸刹体.故曰同体。一一诸刹.各自有体。即与毛端共同一体。今诸刹相.随其异体.即彼毛端之同体故。刹即毛端。毛端异体.随其同体.徧於诸刹之异体故。彼体即刹。故毛即诸刹。然上释理性融通中.却不广出同异体义。但有其意。如上文云。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即同体义。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於一中现。即异体随同也。故云准上思之。)九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者。此约缘起门释。谓诸缘起.更互相生.有其二义。一约体。有体无体义。是故相即。二约用。有力无力义。是故相入。亦有同体异体义。并准上思之。欲知一切世界无体性者。约无自性门。以大非定大.故能即小等。十总结。欲以一念尽知如是广无边际。重重即入无障碍事故。发菩提心。又此言知。偈中亦身往彼。(诸缘起等者。一毛之一.由刹之多。刹为能生。毛为所生。因毛之一.有刹之多.多为所生。所生无体.多即是一。能生有体.毛摄诸刹。上毛为所生.反此可知。一毛是能生.即是有力。诸刹是所生.即是无力。力摄无力.一毛有於多刹。多刹能生.一毛即无力。力摄无力.毛入诸刹。同体异体.广如玄中。以大非定大等者。等取小非定小.故能即大。及等染非定染.故能即净。净非定净.故即染等。至大有於小相。不坏於大。小入大也。反显至小有於大相。不坏小相。则芥纳须弥。)

○第三知劫成坏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阿僧只世界成坏劫数。念念如是。尽阿僧只劫。此诸劫数.无有能得知其边际。有第二人。於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只劫所知劫数。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阿僧只世界成坏劫数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成坏劫数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文亦有四。初明喻广大。举成摄住。举坏兼空。二佛子下。对辨超过。三徵。四释。释中亦二。先反释。後顺释。

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劫尽无余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知长劫与短劫平等。短劫与长劫平等。一劫与无数劫平等。无数劫与一劫平等。有佛劫与无佛劫平等。无佛劫与有佛劫平等。一佛劫中有不可说佛。不可说佛劫中有一佛。有量劫与无量劫平等。无量劫与有量劫平等。有尽劫与无尽劫平等。无尽劫与有尽劫平等。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一切劫入非劫。非劫入一切劫。欲於一念中.尽知前际後际及现在一切世界成坏劫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名初发心大誓庄严。了知一切劫神通智。

【疏】顺中三。初总。次所谓下。别。三是名下。结能知智。别中言平等者。通相即相入.就缘就性.唯心等殊。皆无障碍.故云平等。一长短者。如娑婆为短.安乐为长。递传相望以为长短。二三及四。文并可知。五量无量者。如胜莲华界劫.更无有上。名为无量。已下皆有量。(【钞】言平等者。总取诸句平等。而平等字.要须长短等相。方有即入故然云劫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分别时分.故名为劫。即体五蕴生灭以成於劫。大乘即以时为体。经云.长劫与短劫平等等者。意云.长劫即短劫。短劫即长劫。亦是平等。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亦是平等。就缘.即缘起相由门。就性.即法性融通门。唯心.即唯心所现门。即十因中之三。等取余梦幻等七。二三及四等者。二即一多。三即有佛无佛。如过去庄严。现在贤劫。未来是星宿。各有千佛。名为有佛劫。此後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名为无佛劫。四即多少。如威光修因。种种庄严劫中。有十须弥山微尘数佛。大通智胜佛处东南方。梵王赞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准十住婆沙第十云。如经中说。诸比丘。是贤劫前.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出。一百三十一劫.有二佛出.一名尸弃。二名毗式婆。此贤劫中.鸠楼逊.迦那含牟尼.迦叶佛出。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如胜莲华界等。即寿量品。)六有成坏则有尽。无成坏则无尽。标中但云成坏。从多分说。亦粗尽细不尽。七念劫相望。八劫非劫。自有三义。一约未经增减。纵百千年。名为非劫。若经增减.成坏名劫。二如胜莲华刹。既不可校量。亦无劫数。故名非劫。三推妄归真.劫入非劫。依真起妄.非劫入劫。斯则前七事事无碍。此乃理事无碍。九一念速知。兼总包无尽。以斯无限.安可比前。三结能知智。即十通中.知尽未来际劫神通也。

○第四善知胜解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阿僧只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解。念念如是尽阿僧只劫。有第二人。於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只劫所知众生诸解差别。如是亦尽阿僧只劫。次第展转.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众生种种差别解.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解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文四同前。初举广喻。梵云阿地目多。此云胜解。谓於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今译存略耳。释中二。亦先反。後顺。(【钞】谓於决定等者。谓以邪正教理证力.於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

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解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欲知一切差别解无边故。一众生解无数众生解平等故。欲得不可说差别解方便智光明故。欲悉知众生海各各差别解尽无余故。欲悉知过现未来善不善种种无量解故。欲悉知相似解不相似解故。欲悉知一切解即是一解一解即是一切解故。欲得如来解力故。

【疏】顺中初总。後所谓下别。别中总有十三句。初有八句.总相以辨。後有五句.一一别明。前中又二。初三解。为得方便解智光。此光通因通果。於中一广。二深。约理等故。三即能知。後五句.为得佛十力中胜解智力.解一切法。初一约人。语众生海解故。次一约时及性。三约境.明似不似。上来明所知广。四事事相即.显所知深。上皆所知。後一能知。即佛十力之一也。(【钞】别中总有十三句者。此是义句。以一解为一句故。)

欲悉知有上解.无上解.有余解.无余解.等解.不等解差别故。

【疏】第二从欲悉知有上下。一一别明。上但云多。未识差别之相。今略示之。於中五句。各是一义。初句三对。约佛菩萨相望。一妙觉无上。余皆有上。此约竖论。二约横辨。尽未尽故。三同位互望为等。高下位相望为不等。

欲悉知有依解.无依解.共解.不共解.有边解.无边解.差别解.无差别解.善解.不善解.世间解.出世间解差别故。

【疏】第二句有六对。约五乘凡圣相望差别。有依无依.约自性差别。托於根境及称真故。二约浅深差别。甚深般若.不共小乘故。三约境差别。佛解无边。余未尽故。四约二谛。世谛差别。胜义无差故。五巧拙差别。六漏无漏差别。

欲於一切妙解.大解.无量解.正位解中.得如来解脱无障碍智故。

【疏】第三句有四解.约佛乘说。一深。二广。三无分量。四契真如正位.得果解故。事理无碍。无二碍故。

欲以无量方便.悉知十方一切众生界.一一众生净解.染解.广解.略解.细解.粗解.尽无余故。

【疏】第四句。唯约众生以辨差别。於中初能知方便。不碍空而知假故。後悉知下。明其所知。有三对六解。与惑相应名染。不相应名净。广略者。约境及作意差别。粗细者。约行相差别。委悉不委悉故。

欲悉知深密解.方便解.分别解.自然解.随因所起解.随缘所起解。一切解网悉无余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第五句多约知圣教解。於中文二。先正明。二一切下。通结前文。初中深密者。开则深约方广一乘。密谓密意。合则深即是密。以秘以妙.即事而真故。二方便者。略有三种。一进趣方便。谓见道前方便道是。二施为方便。即第七波罗蜜。依实起权.皆善巧故。实无此事.假施设有故。三集成方便。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如六相巧成.亦名方便。今并能解。言分别者。凡於一法.多门决择故。言自然者。法尔本觉。内熏发故。随因所起者。过去闻熏之所发故。或於现在正思惟等而能知故。言随缘所起者。善友增上缘力(【校】缘力.纂要误作绝方。)所开悟故。二一切下。总结。广多交络。故如网也。为此无限而起大心。岂同前喻。

○第五善知诸根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诸根差别。念念如是。经阿僧只劫。有第二人。於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只劫念念所知诸根差别。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世界所有众生诸根差别.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根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众生根种种差别。广说乃至欲尽知一切诸根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可知。

○第六善知欲乐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欲乐。念念如是。尽阿僧只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此十方众生所有欲乐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欲乐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欲乐。广说乃至欲尽知一切欲乐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欲谓於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即胜解智所摄。会释如前。(【钞】即胜解智所摄者。约十力智。以种种解脱智.亦名乐欲。若约法相.欲与解别。皆是别境五中之一也。而在十力.合之为一.取名有差。)

○第七善知方便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方便。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此十方众生种种方便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种种方便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方便。广说乃至欲尽知一切方便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善知方便喻者。即禅善巧.及至处道智。方便三种.如向所辨。所望别故.无相滥失。(【钞】所望别故等者。前三方便属解。今属欲故。)

○第八善知他心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心。广说乃至此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心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心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悉知尽法界虚空界无边众生种种心。乃至欲尽知一切心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善知他心喻。心义兼王所。即他心智。(【钞】即他心智者。若是十力。即属界摄。)

○第九善知业相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业。广说乃至此十方众生种种差别业.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根边际.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业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悉知三世一切众生业.乃至欲悉知一切业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善知业相喻.即业报智。上皆文四。同前可知。若辨其名体。具如初会十力章中。若广显差别.如第九地。

○第十明知烦恼差别喻。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烦恼。念念如是。尽阿僧只劫。此诸烦恼种种差别.无有能得知其边际。有第二人。於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只劫所知众生烦恼差别。如是复尽阿僧只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众生烦恼差别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根边际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烦恼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文亦分四。前三可知。第四释中。亦先反。後顺。

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烦恼差别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欲尽知轻烦恼.重烦恼.眠烦恼.起烦恼.一一众生无量烦恼.种种差别.种种觉观.净治一切诸杂染故。

【疏】顺中初总。後所谓下别。别有六门。各先惑後治。谓非但空知。意在断故。初门总明。後一义兼总别。中间别举其重。今初门中。轻重眠起.通下诸惑。故名为总。就中轻重.总中之总。以品言之。一切烦恼各有轻重。约起惑者.心有异故。据难易断。现行为轻。种子为重。即眠起是。又分别为轻。俱生为重。若据破坏三宝.焚烧善根。则邪见最重。余悉名轻。若据损恼自他.障菩萨道。瞋恚最重。余悉名轻。若据发润生死流转。无明爱取为重。若依为诸惑根。则三毒为重。若依障初圣道不受圣教。见慢为重。若据远随现行.障无学道。我爱慢为重。余可名轻。若烦恼当体相望。十大烦恼为重。随惑为轻。随中大中小随。展转轻重。又正使为重。习气为轻。更有异门。可略言也。(【钞】一切烦恼各有轻重者。分九品故。约起惑者下。出轻重所由。如一贪惑重者.於下劣境.起猛利贪。中者.称境而起。下者.设於胜境.心亦微薄等。三品各三.故成九品。据难易下。别别相望以论轻重。言种子为重者。如俱生惑种。金刚喻定方断尽故。故下经云。金刚道灭方毕竟。又分别为轻者。真见道中.一时顿断故。唯识云。见所断惑.十俱顿断。以真见道.总缘谛故。此约大乘。若通三乘。唯识论云。烦恼障种。见所断者。三乘见道位真见道中.一时顿断。俱生为重者。於修道位中.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方能断故。余如十地初说。则邪见最重者。涅盘经云。一切烦恼.邪见摄尽。戒经十重。谤三宝为最重。十恶亦然。瞋恚最重者。如普贤行品。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无明爱取为重者。净名经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涅盘经云。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等。三毒为重者。本行经云。世间之毒。莫过三毒。诸随惑等.皆从此生。见慢为重者。见则偏执一理。究彻在心。安受圣教。慢既恃己。岂复他求。我爱慢为重者。略有三义。一约识。至第七故。四惑相应是也。二约行。通至诸禅故。如明法品当辨。三约果。至阿罗汉。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则不得故。十大烦恼为重者。唯识论云。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即六根本。俱舍论云。六由见异十。谓开恶见为五。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随烦恼中.大中小随.展转轻重者。大随为重。中小为轻。中随为重。小随为轻。名为展转。言随惑者。唯识颂云。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与无愧。掉举及惛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长行释云。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依疏释云。谓忿等十.及失念不正知放逸等.假染心所.是贪等差别位。名随烦恼。无惭.无愧.掉举.昏沉.散乱.不信.懈怠.七法。虽别有体。是前根本之等流。故名随烦恼。由烦恼为因.此得有故。论云。此二十种类。别说有三。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惭等二.徧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等八.徧染心故.名大随烦恼。更有异门等者.上来已有十门解释。有以五住烦恼.无明为重.障大菩提故。前四为轻.障见修故。今谓以前四位.亦障菩提。无明住地.亦障见修。故不存之。又有云。等分为轻.称境起故。多分为重.过境起故。又云。暂起.间起.羸劣起者.为轻。多起。常起.猛利起者.为重。此二即前约品中收之。又云。迷事为轻.後得智断故。迷理为重.根本智断故。此则与前无明为重.障菩提故.亦小相违。故略不言耳。非无有理。故云可略。迷事迷理.至十地中.当广分别。)言眠起者。眠即种子。眠伏藏识。起即对境现行。言一一众生无量烦恼.总结多端。种种差别.如後略说。广唯佛知。种种觉观.通能所治。有染净故。染为所治.烦恼依故。如欲.恚.害觉.能生贪等无量烦恼。涅盘加五。说有八觉。一欲觉。求可意事。二瞋觉。念欲瞋他。三恼觉。念欲恼他。四亲里觉。忆念亲缘。五国土觉。念世安危。六不死觉。积财资养。七族姓觉。念族高下。八轻侮觉。侮即是慢。念自恃欺人。此等非一.故云种种。皆能引起一切烦恼。对上一一众生无量烦恼.亦名引起分别。言净治者。欲以不净观治。瞋以慈治。恼害以悲治。次四以无常观治。後一以无我我所观治。故云.种种觉观.净治一切杂染。(能生贪等者。即第二十三经。高贵德王菩萨品。经云。复次善男子。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於三种恶觉。以是因缘。虽断烦恼.得生非想非非想处。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於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垂尽三有.还堕三涂。何以故。无善觉.故。云何善觉。所谓六念。下广说恶觉之过。故云如涅盘说。【校】上钞烦恼障种见所断者。种.纂要及嘉兴藏南藏金陵本误作重。兹据续藏改正。与唯识论合。)

欲尽知依无明烦恼。爱相应烦恼。断一切诸有趣烦恼结故。

【疏】第二依流转门。於所治中.即痴爱发润。断一切下。明治。由痴爱故.诸趣流转。从痴有爱.菩萨病生故。一切众生三有五趣三结.要当断尽。一欲界诸爱.别名欲结。二上二界爱.合名有结。三三界无明.名无明结。三结亦名三漏。即上痴爱。断已.永尽生死流故。

欲尽知贪分烦恼。瞋分烦恼。痴分烦恼。等分烦恼。断一切烦恼根本故。

【疏】第三依病行门.四分分别。分是性义。各据偏多.受贪等名。名为不等。三分俱多。名为等分。然不出三。此三别名三不善根。故治中.云断根本也。

欲悉知我烦恼.我所烦恼.我慢烦恼。觉悟一切烦恼尽无余故。

【疏】第四依通诸识门.明我我所。谓第七识恒执第八为自内我故。或谓为我所。染之起慢。故云我慢。通至第六。内执我身。外执资具。恃己陵人。又此我者。亦兼法我。若尽此惑。则诸惑皆尽。故治中云尽无余也。

欲悉知从颠倒分别.生根本烦恼.随烦恼。因身见生六十二见。调伏一切烦恼故。

【疏】第五约相生门.以利钝分别。先钝後利。故净名推身以欲贪为本。贪欲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别以颠倒想为本。颠倒想以无住为本。今以无住非烦恼。故略不言耳。而顺明之。从颠倒虚妄分别.生贪等惑。依贪等惑.有诸随惑.展转相生。颠倒想者。不净计净等故。利中即身见为本。生六十二见。此有二说。一依三世五蕴。至下当明。二依异道邪见。具如瑜伽八十七说。

欲悉知盖烦恼.障烦恼。发大悲救护心。断一切烦恼网。令一切智性清净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第六约出家修行者。以障盖分别。盖谓五盖。已见上文。障即二障。此亦总结前惑.不离二障。发大悲下。明能治道。谓救有障者。护修行者。此言在末。义兼总结。谓菩萨发心不自为己。但以大悲救护一切。令断上来诸惑之网。断之何为。令本智清净。然能治道.虽复众多。不出二种。一通。二别。别如上来随分开示。如不能断。应宜转治。谓如起贪。以不净观治之。不去。当起慈悲。缘於前境。应以净.法与之。云何出家。无慈悲心。反更染污。如是随便种种回转。皆以无得而为方便。所言通者。但当深观第一义谛。谓当观诸惑。即是本觉菩提。故无行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故。惑性智性.皆本净故。但由虚妄分别.凡夫不了。如大富盲人.动转为宝所伤。二乘热狂.谓为虫蛇.惊走远避。权菩萨辈.犹谓有之可断。今乘一切智乘。以净慧眼.观惑即真。则烦恼自虚。智性常净。是为开佛知见。使得清净。不断烦恼而入涅盘。有斯悲智.如是知断.发菩提心。岂与夫前喻同年而语哉。(【钞】皆以无得。即大般若意。至回向当释。贪欲即道.胜热处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三十四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