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弥兰王问经

第七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瓶之一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瓶满不发声音。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通达圣教、得达、教说、沙门位而不发声音,是故不生起慢心,不表示尊大,舍慢心,舍尊大,正直,不饶舌,不夸大。大王!此是应把持瓶之一支。

不满者发声   充满者为静

愚者如空瓶   贤者如满池」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黑铁之二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二支。」

「大王!譬如善锻治黑铁搬运〔重物〕。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搬运(实行)如理作意所决定事。大王!此应把持黑铁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黑铁不吐出一度吸收之水。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若对『彼世尊正等觉者,法是善说,僧伽是善行道』一度生信,不再吐出。又若对『色是无常,受是无常,想是无常,行是无常,识是无常』一度生智,不再吐出。大王!此应把持黑铁第二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说:

[p.528] 见之净化时   定圣法胜人

彼有多部份   普徧达涅盘」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伞之三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三支。」

「大王!譬如伞〔遮〕头上而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行於烦恼之头上。大王!此应把持伞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伞顶端为支柱。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如理作意为支柱。大王!又次如伞防止风、热、云、雨。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有种种见防止多沙门婆罗门之思风、三火热、烦恼雨。大王!此应把持伞之第三支。大王!又依长老舍利弗法将军如是说:

譬如又宏大   无穴坚牢伞

防止於风热   防止大天雨

佛子亦同是   持戒伞清净

防止烦恼雨   防止三火热」

[p.529]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田之三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三支。」

「大王!譬如田具足灌溉路。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具足善巧、种种务之灌溉路。大王!此应把持田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田具足畦道,依其畦道而保护水,令成熟谷物。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具足戒、惭之畦道,依其戒、惭之畦道保护沙门位,把持四沙门果。大王!此应把持田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田为丰作,令农夫微笑,种子虽少收获多,若种子多收获愈多。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施者〕具足成果,与宏大之果者,令施者微笑,少与为多,多与愈更多。大王!此应把持田之第三支。大王!又依持律者长老优波利如是说:

恰如田〔好良〕   给与宏大果

给与宏大果   此称最胜因」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阿伽陀药(解毒剂)之二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二支。」

[p.530] 「大王!譬如阿伽陀药蛆不生存。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不令存续烦恼於意。大王!此应把持阿伽陀药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阿伽陀药防止所咬、触、见、食、嚼、味嚐之一切毒。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防止贪、瞋、痴、慢、见之一切毒。大王!此应把持阿伽陀药之第二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说:

欲见诸行实相义   〔如是此等〕瑜伽者

如阿伽陀药〔除毒〕   可除烦恼毒」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食物之三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三支。」

「大王!譬如食物支住一切有情。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为一切有情之道支住。大王!此应把持食物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食物增进有情之力。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依慧增大而增大。大王!此应把持食物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食物是一切有情所善好。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喜好一切世间。大王!此应把持食物之第三支。大王!又依长老大目犍连如是说:

依调依调伏   依戒依行道

对一切世间   当有所喜好」

[p.531]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射手之四支。』何等是应把持其四支。」

「大王!譬如射手放箭时,令两足强固确立,伸膝,置箭束於腰之关节部,身直,举两手於〔弓与箭之〕接合点,握紧其拳,令指间为无间,伸首,闭目与口,订定目标微笑言:『我射。』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令确立精进之足於戒地,久示忍辱、柔和,令立心於律仪,专心於调御调伏,压伏欲与惑溺,令心无间於如理作意,勉励精进,闭六〔根〕门,确立其念,言:『我依智箭射一切烦恼。』而微笑。大王!此应把持射手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射手用矫正机令曲、歪、弯曲之箭真直。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用〔四〕念处矫正机於此身令曲、歪、邪曲之心真直。大王!此应把持射手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射手练习於标的。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练习於此身。大王!如何瑜伽者、瑜伽行者练习此身耶?应练习无常,应练习苦, [p.532] 应练习是无我……病……痈……箭……痛……疾……敌……毁……恼……祸……怖畏……灾……动……坏……不恒……无救护所……空虚……空……过患……不坚实……痛根……杀戮……有漏……有为……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苦法……忧法……恼法……烦恼法。大王!如是,瑜伽者、瑜伽行者练习此身。大王!此应把持射手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射手朝夕练习缘。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朝夕练习於所缘。大王!此应把持射手之第四支。大王!又依长老舍利弗法将军如是说:

譬如射手   朝夕练习

不怠练习   获得报酬

佛子亦同   练习於身

不怠练习   得罗汉果

[p.533] 以上於本书所传六部、二十二品弥兰王之问二百二十六已完结。然,不被传颂之〔问〕有四十二,传不传全部合有三百零四问。全称弥兰王问

王与长老之问答完毕时,大约八万四千由旬,此大地至水之边涯止,六种震动,雷光闪烁,诸天神雨降天华。大梵天呼善哉,於大海底如雷鸣发大音。如是,彼弥兰王与反对者之众皆合掌於头面礼拜。

弥兰王心甚欢喜,善拂去慢心,思惟佛教之真实,於三宝无疑,不杂,不傲,於长老之德与出家、善行道、威仪,心甚净、信仰、无着,舍去慢与尊大,恰如拔去蛇王之毒牙。如是言:「善哉!善哉!尊者那先!有关佛境之问,依卿而疑释。於此佛教,除法将军舍利弗长老外,於其他之问答,无等於卿者。尊者那先!宽恕予之过失。尊者那先!容予今後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p.534] 於此,王与军队奉侍长老那先,造名为弥兰王精舍,献於长老,以四资具供养长老那先与百俱胝之漏尽比丘。再复净信长老之慧,委任国政於王子,由家出家而无家,增大毘鉢舍那(观),达阿罗汉果。故如是言:

於世称赞慧   资正法久住

谈论慧断惑   贤者达寂静

於躯慧确立   无处欠念者

殊胜恭敬彼   最高上受持

是故贤达人   观察自己利

恭敬具慧者   如恭敬塔庙

弥兰〔王〕与那先长老之问答书毕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