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水经注译注

济水(卷七至卷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本卷导读

济水是古代中原的重要河流之一,古籍中以江、淮、河、济为“四渎”,而中国第一篇地理文献《尚书·禹贡》,以名山大川为九州的分界,其中“济河惟兖州”,兖州就在济水和大河之间。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对济水构成严重的干扰,所以不同时期的济水,水道流向变化甚大,自从清朝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一八五五年八月一日),黄河在开封决堤,改道夺取济水河道出海,从前的济水,已变成黄河下游主流,济水从地图上消失,原本在济水南岸的山东省会济南市,仍留下残存的地名印记而已。

古人认为,济水分为两段,前段在黄河以北,“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济水的源头出于大河以北,穿越大河,再从大河向南流出)”,两条大河互相交叉穿越,在地形的结构上不太合理,但这说法可能保留了一些远古的记忆。近代有学者认为,黄河的下游在郑州、开封一带进入大平原,水流纵横奔流,在历史上主河道曾多次在东北、东南之间摆动(正东受泰山山区所阻,不可能直往东流),《尚书·禹贡》所记述的河道向东北偏北流,但《禹贡》以前的黄河,有可能曾经向东南流,注入黄海,而发源于太行以南王屋山的济水,则向东北偏东流,注入渤海,两条水道互不相连,各成水系。到《禹贡》撰写之前,黄河改道,折向东北流,切断了济水,再往北流经北方的沼泽,散为多条水道(九河),注入渤海。经此改道,济水被分为两段,上游小部分注入黄河,成为黄河的支流;下游从黄河分出,继续向东北偏北流,注入渤海。济水又称为沇水,沇与兖互通,因此黄河下游与济水下游之间的地带称为“兖州”。而民间对济河的记忆,仍是一条与大河不同的独立水道,是古代传说中的“四渎”之一,源头在王屋山,而尾闾入渤海,因此有济水穿越黄河的说法。这推断是否成立,仍有待地质学家的验证。

经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1,为沇水2;又东至温县西北3,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屈从县东南流,过城西4;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

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5;又东过荥阳县北6;又东至砾溪南,东出过荥泽北7;又东过阳武县南8;又东过封丘县北9;又东过平丘县南10;又东过济阳县北11;又东过冤朐县南12;又东过定陶县南13;又屈从县东北流。又东至乘氏县西14,分为二,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15;又东北过寿张县西界16,安民亭南,汶水从东北来注之;又北过须昌县西;又北过谷城县西17;又北过临邑县东;又东北过卢县北18;又东北过台县北;又东北过菅县南;又东过梁邹县北19;又东北过临济县南;又东北过利县西20;又东北过甲下邑,入于河。

其一水东南流者,过乘氏县南;又东过昌邑县北21;又东过金乡县南22;又东过东缗县北23;又东过方与县北,为菏水。菏水又东过湖陆县南,东入于泗水。又东南过沛县东北24;又东南过留县北25;又东过彭城县北26;获水从西来注之;又东南过徐县北;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27,入于淮。

1 “济水出”句:战国后期,秦兼并魏国西部领土,设置河东郡,即今山西省南部临汾市及运城市。垣县在河东郡东部,今山西省垣曲县,王屋山在县东,又称“天坛山”,又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四十公里处,王屋山风景区位于济源境内。为道教名山,道教经典《列子》所说的“愚公移山”故事,发生在王屋山。因山中有洞,俨如王者之宫,故名王屋。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汉魏时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称为“天下第一洞天”。

2 沇(yǎn)水: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沇:水,出河东东垣王屋山,东为泲。从水允声。”

3 温县:在黄河北岸,属河内郡,今河南省温县。

4 隤(tuí)城:河内郡修武县有隤城(《后汉书·郡国志》)。

5 成皋(gāo)县:成皋,古东虢国,春秋时被郑国所灭,改设制邑,又名虎牢,春秋战国时为战略重地,秦末楚汉相争,两军主力在此对峙。汉置成皋县,后世黄河水患频繁,县废,并入荥阳。今荥阳市汜水镇西北有成皋故城遗址。

6 荥阳县:战国时韩国在荥泽之北筑城,称为荥阳,为战略重地。汉置荥阳县,后世陆续并入河阴、广武、汜水、成皋四县,成为今荥阳市。

7 荥泽:《尚书·禹贡》有“荥陂既潴”的记述,意思是济水自温县流入黄河,向南溢出,成为荥水,流至邙山东南麓,积水为泽,称为荥泽。

8 阳武县:战国时韩、魏交界地,秦攻取,设置阳武县,县境有博浪沙,即张良行刺始皇未遂地点。秦以后经多次废复,县城亦曾迁徙,一九五三年与原武县合并为原阳县。

9 封丘县:古中原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属卫国,战国初属韩,宋、韩黄池之战即发生于此地。公元前二四二年,秦攻夺韩国的平丘等十二城,设置东郡,封丘是其中之一。今为河南省封丘县,属新乡市。

10 平丘县:西汉初,分封丘东部置平丘县,西晋时撤,并入封丘。

11 济阳县:春秋战国时为齐国西部边境,在济水北岸,位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与山东交界处。东汉光武帝刘秀出生于此县,因此升格为济阳郡,东晋南朝时,济阳江氏、蔡氏为名门望族。隋朝以后郡县俱撤。今山东省济南市以北有济阳县,秦汉时为漯阴县、著县等县地,金朝置济阳县。两济阳县同名异地,而且置县时代不同。

12 冤朐(qú)县:秦置宛朐县,亦作冤句、冤朐。故城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

13 定陶县:西周时为曹国封邑,春秋时曹为宋国所灭,改称陶。其后范蠡“以陶为天下之中”,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死后葬于陶。秦以后称为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

14 乘氏县:西汉时置,南北朝废。在钜野泽南岸。

15 钜野泽:古代湖泊名,春秋时在齐、鲁、宋三国交界,秦末彭越曾在钜野泽聚众为游兵,后来与刘邦结盟对抗项羽。由于泥沙填积,南北朝以后逐渐湮废成陆地,湖水转移至其东北方,积聚为梁山泊,即《水浒传》聚义之地,今已缩小,改称东平湖。

16 寿张县:原名寿良,东汉改名寿张,一九六四年废县,县境分别划入河南及山东省。

17 谷城县:在东平湖北,有谷城山。

18 卢县:在今山东省平阴县北。

19 梁邹县:在今山东省邹平县北。

20 利县:在今山东省广饶市北。

21 昌邑县:秦朝在钜野泽以南设昌邑县,隶属砀郡。在今山东省西部。汉景帝中元六年(前一四四),分设山阳国,治所在昌邑,后废国为郡。汉武帝分封其爱子刘髆为昌邑王,先武帝死,其子为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今山东省东部有昌邑市,始设县于北宋初,同名异地。

22 金乡县:位于今山东省西南部,西汉昌邑国东缗县地,在县内高平山为武帝之子凿山筑墓时掘出金矿,因此名为金乡。东汉设县至今。

23 东缗县:秦朝置县,东晋时废。

24 沛县:在今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春秋战国时期,沛为宋国城邑,宋国灭后,楚国得沛地,设县。秦时置沛县,属泗水郡(出土秦封泥有“四川郡”,或许后世误读为泗水)。汉高祖刘邦于秦时在沛县为吏,后据沛县起兵反秦。

25 留县:秦县,在沛县东南泗水西岸,属泗水郡。张良在此县结识刘邦,其后成为开国功臣。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留县废于唐朝。

26 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上古为大彭氏国地,相传首领称为彭祖,八百岁。自古以来是中原战略要地,战国时曾为宋国都城,宋亡后入楚。秦汉之际为西楚霸王项羽都城。直至现代,徐州附近发生过多次关键性战役。

27 下邳(pi)睢陵县:下邳,秦县,属东海郡,东汉设置下邳国,晋以后改为郡;睢陵,下邳郡属县。

译文

济水发源于河东郡垣县东面的王屋山,称为沇水;又往东到了温县的西北面,称为济水;又往东经过这个县的北面,曲折地从县的东南面流去;经过隤城的西面;又往南对着巩县的北面,往南注入大河。

济水与大河合流,又往东经过成皋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荥阳县的北面;又往东到了砾溪的南面,往东流出,经过荥泽的北面;又往东经过阳武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封丘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平丘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济阳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冤朐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定陶县的南面;又曲折地从县的东北面流去;又往东到了乘氏县的西面,分为两条水道,其中一条水道往东南流,另一条水道从乘氏县的东北方流去,注入钜野泽;又往东北经过寿张县的西界,安民亭的南面,汶水从东北方而来注入济水;又往北经过须昌县的西面;又往北经过谷城县的西面;又往北经过临邑县的东面;又往东北经过卢县的北面;又往东北经过台县的北面;又往东北经过菅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梁邹县的北面;又往东北经过临济县的南面;又往东北经过利县的西面;又往东北经过甲下邑,注入大河。

另外一条往东南流的水道,经过乘氏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昌邑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金乡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东缗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方与县的北面,称为菏水。菏水又往东经过湖陆县的南面,往东注入泗水。又往东南经过沛县的东北面;又往东南经过留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彭城县的北面,获水从西面而来注入;又往东南经过徐县的北面;又往东到了下邳郡睢陵县的南面,注入淮水。

济水源头、王屋山

经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注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泰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1,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2。』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贞也。』《风俗通》曰3:『济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4,庙在东郡临邑县。济者,齐也,齐其度量也。』余按二济同名,所出不同,乡原亦别,斯乃应氏之非矣5。今济水重源出轵县西北平地6。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其水南径其城东故县之原乡。杜预曰『沁水县西北有原城』者是也。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流水注之。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

1 共山:今河南省辉县市为西周共伯封邑,因境内有共山得名。相传是古代共工氏居地,春秋属卫,战国归魏,秦、汉为河内郡共县,隋、唐为共城县,明以后为辉县。

2 原城: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西周、东周时,今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原是其中之一。

3 《风俗通》:东汉学者应劭撰。

4 赞皇山: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距离王屋山数百里。

5 “郭景纯”至“之非矣”段:郦道元指出郭璞、应劭等前人的错误。

6 轵(zhi)县:今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春秋战国时为位于今山西省南部的晋国(及其后的韩国)东出中原的交通孔道,称为“轵道”,东端设关城防守,称为“轵关”,秦朝置县,隋以后废。

译文

济水发源于河东郡垣县东面的王屋山,称为沇水。

《山海经》说:“联水从王屋山流出,往西北流,注入泰泽。”郭景纯说:“联、沇二字的读音相近,联水就是沇水。潜流在地底,到了共山的南面,在东丘重新冒出地面。现今原城的东北方有东丘城。”孔安国说:“源头的泉水称为沇,流出之后称为济。”《春秋说题辞》说:“济,是齐的意思;齐,是度的意思,贞的意思。”《风俗通》说:“济水发源于常山郡房子县的赞皇山,济水庙在东郡的临邑县。济,是齐的意思,齐一度量的意思。”我查核两处济水,同一名称,发源不同,流向也有差异,这是应氏的错误。现今济水重新冒出的源头在轵县西北方的平地,水源有两处:东源从原城的东北面流出,就是从前晋文公攻伐原重承诺,原人因而投降,就是这座城。民间认为这里是济水重新发源的地方,因此又称之为济源城。这条水道往南流,经过济源城东面旧县城所在的原乡。杜预说“沁水县的西北面有原城”就是这城。济水往南流,与西源会合,西源发源于原城的西面,有东流水注入。东流水发源于西南,往东北流,注入济水。

赏析与点评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王屋山是太行山向南延伸的余脉。王屋山为后世人所熟悉,是因为《列子·汤问》篇中有“愚公移山”的故事。故事的开头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两列山脉是华北大平原西侧的屏障,山脉以西便是现代的山西省黄土高原和汾河流域。山脉阻隔了从山西通往大平原的交通,于是古人想象以神力把两列山脉移走,但这只是幻想而已,想要交通顺畅,只能靠世世代代一点一滴地开山辟路,于是产生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太行山和王屋山中,有不少河流流向平原,其中济水和沁水都往东南流注入大河。古人沿着河谷开辟道路,贯通太行、王屋山脉的两侧。春秋时代的晋国,封地在山西,晋国要称霸中原,必须打通及控制济水、沁水河谷中的道路,进入大河北岸的平原。晋国把这地区称为“河内”,而大河以南(即洛阳、郑、宋一带)应该就是河外。秦朝和汉朝,设置了河内郡,成为洛阳北面的屏障,地位十分重要,济水和沁水,都是河内郡的主要河流。

郦道元又指出,河北大平原的中部,有另一条发源于太行山脉赞皇山的济水,同名异地,道元作出了辨析。

荥泽、石门、浚仪渠、王景治河、三皇山(三室山)

经 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又东至砾溪南,东出过荥泽北。

注 《释名》曰:『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1。』《尚书》曰:『荥波既潴2。』孔安国曰:『荥泽波水已成遏潴。』阚骃曰:『荥播,泽名也。』故吕忱云:『播水在荥阳。』谓是水也。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荥阳下引河3,东南以通淮、泗,济水分河东南流。汉明帝之世,司空伏恭荐乐浪人王景4,字仲通,好学多艺,善能治水。显宗诏与谒者王吴始作浚仪渠5,吴用景法,水乃不害,此即景、吴所修故渎也。

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浚仪渠。明帝永平十五年,东巡至无盐6,帝嘉景功,拜河堤谒者。灵帝建宁四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故世亦谓之石门水。门广十余丈,西去河三里,石铭云:『建宁四年十一月,黄场石也。』而主吏姓名,磨灭不可复识7。魏太和中,又更修之,撤故增新,石字沦落,无复在者。水北有石门亭,戴延之所云新筑城8,城周三百步,荥阳太守所镇者也。水南带三皇山,即皇室山,亦谓之为三室山也。

1 泆:即溢。

2 潴:积水。

3 淫水:指泛溢的河水。

4 司空:官名,东汉三公之一。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坐朝论道,统摄百官。乐浪:汉郡名,汉武帝灭朝鲜国,设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乐浪郡在今朝鲜西部,治所在今平壤。

5 显宗:汉明帝庙号显宗。谒者:官名,为君主传达诏旨的官员,如果是宦官,称中谒者。浚仪渠:战国时魏国在都城大梁城北修筑人工水道名为浚水或浚仪渠,秦灭魏,改称大梁为浚仪。

6 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市为春秋战国时齐国的无盐邑,“无盐丑女”的故事流传后世,民间误称为“钟无艳”。

7 “而主吏”两句:汉人立碑,往往在背面(碑阴)刻上当地官吏姓名及职位。

8 戴延之:东晋学者,晋末为刘裕参军,北征入长安。撰《西征记》,广为时人引述。

译文

和河水合流,又往东经过成皋县北面;又往东经过荥阳县北面;又往东到砾溪南面,往东经过荥泽北面出来。

《释名》说:“济,是渡过的意思。济水的源头出于大河以北,渡过大河而向南流。”《晋地道志》说:“济水从大伾山下注入大河,与河水相冲激,向南溢出,积水成为荥泽。”《尚书》说:“荥波已经蓄了水。”孔安国说:“荥泽波水已经堵塞,水积聚起来。”阚骃说:“荥播,是泽名。”因此吕忱说:“播水在荥阳郡。”就是指这条水道。从前大禹堵塞它溢出的水,而在荥阳下引向大河,向东南流通往淮水、泗水。济水从大河分出,流向东南方。汉明帝的时候,司空伏恭推荐乐浪郡人王景,别字仲通,他好学而多技能,擅长水利工程。明帝下诏,命他与谒者王吴开通浚仪渠,王吴采用王景的方法,杜绝了水患。这就是王景、王吴所修建的旧水道了。

渠水往东流,注入浚仪,因此又称为浚仪渠。明帝永平十五年(七二),皇帝到东方巡视,来到无盐,赞扬王景治水功绩,任命他为河堤谒者(官名)。灵帝建宁四年(一七一),在敖城西北面,用石块砌筑了一道水门,以拦截渠水,称为石门,所以民间又称之为石门水。石门宽十余丈,西距大河三里,石上刻有铭文说:建宁四年十一月,以黄场石修建。而负责的官吏姓名,已磨损得很模糊,不能看得出来了。魏太和年间(四七七至四九九),又加以重修,拆除旧门,增建新门,刻有字迹的石块全都废弃,已不再存在了。水的北面有石门亭,这是戴延之说的新筑城,城方圆三百步,是荥阳太守的驻地。济水南傍三皇山流过,三皇山就是皇室山,又称为三室山。

赏析与点评

自从有文献记载以来,济水已经是黄河的一条分支。济水的下游在今郑州附近,从黄河干流分出,向东北偏东流去,最终注入渤海。济水下游又分出多条水道,其中以菏水较为著名,菏水没有注入大海,而是注入泗水,而泗水的下游注入淮水,这些水道,使古代的黄河与淮河连结。济水从黄河分出的地方,古代是一片沼泽,称为荥泽,附近又有圃田泽,《水经注》引述典籍,记述了这些沼泽。

水流纵横交错,沼泽散布,黄河下游经常决堤泛滥,情况严重的话,黄河甚至会改道,成为两岸百姓的灾难。历史上黄河泛滥和改道多不胜数,历代帝王对于治理黄河非常重视。西汉后期,黄河水患困扰多年,百姓灾难深重,延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六九),朝廷决心根治水患,乐浪人王景获明帝重用,负责整治工程。王景、王吴全力以赴,成功平息水患。乐浪郡在今日的朝鲜半岛北部,治所就是平壤。

广武城(项羽射刘邦胸处)、广武涧(项羽叱娄烦处)

【】注 济水又东径西广武城北。《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1。山下有水,北流入济,世谓之柳泉也。

济水又东径东广武城北,楚项羽城之。汉破曹咎2,羽还广武,为高坛,置太公其上3,曰:『汉不下,吾烹之。』高祖不听,将害之。项伯曰4:『为天下者不顾家,但益怨耳。』羽从之。今名其坛曰项羽堆。夹城之间,有绝涧断山,谓之广武涧。项羽叱娄烦于其上5,娄烦精魄丧归矣。

1 “高祖”三句:楚汉对峙于成皋、荥阳一带,见《史记·高祖本纪》记述:“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余。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又记:“楚汉久相持未决……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

2 曹咎:项羽将,官拜海春侯大司马。

3 太公:高祖父亲。

4 项伯:项羽叔父。

5 娄烦:也作楼烦,汉将,挑战楚军,项王亲自上阵,《史记·项羽本纪》云:“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西广武城的北面。《郡国志》说:“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是汉朝所修建。”高祖与项羽隔深涧两岸互相喊话,高祖斥责项羽十条大罪,项羽放箭,射中汉高祖胸膛,就在这地方。山下有水,向北流入济水,民间称为柳泉。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东广武城的北面,城墙是楚王项羽所建。汉军打败了曹咎,项羽退回广武,筑了一座高坛,把高祖父亲太公放在坛上,对高祖喊话:“汉军不投降,我把他放在锅里煮熟!”高祖不理会,项羽准备杀掉太公,项伯说:“打天下的人顾不了家人,你这样做,只会增加怨恨。”项羽听从了他的劝告。现今这坛名为项羽堆。在两座城之间,有一处切断山脉的深涧,名为广武涧。项羽曾在涧上厉声叱骂娄烦,吓得娄烦魂飞魄散,向后撤退了。

赏析与点评

济水南岸的广武城,是古代战略要地,是荥阳城的外围防守据点。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双方曾在广武对峙,留下了一些故事。

敖山、敖仓城、荥口石门碑

【】注 济水又东径敖山北,《诗》所谓『薄狩于敖』者也1。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迁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2,或曰敖矣3。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4,盖故荥播所导,自此始也。

门南际河,有故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疏达河川,遹荒庶土。往大河冲塞,侵啮金堤5,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6,坏无已7,功消亿万。请以滨河郡徒8,疏山采石垒以为障,功业既就,徭役用息。未详诏书9,许诲立功府卿10,规基经始,诏策加命,迁在沇州11。乃简朱轩授使司马登12,令缵茂前绪,称遂休功。登以伊、洛合注大河,南则缘山,东过大伾,回流北岸,其势郁蒙,涛怒湍急激疾,一有决溢,弥原淹野,蚁孔之变,害起不测,盖自姬氏之所常蹙13。昔崇鲧所不能治14,我二宗之所劬劳于是15。乃跋涉躬亲,经之营之,比率百姓,议之于臣,伐石三谷,水匠致治,立激岸侧,以捍鸿波,随时庆赐,说以劝之,川无滞越,水土通演,役未逾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谋,上德之弘表也。昔禹修九道,《书》录其功;后稷躬稼,《诗》列于《雅》。夫不惮劳谦之勤,夙兴厥职,充国惠民,安得湮没而不章焉!故遂刊石记功,垂示于后。』其辞云云。使河堤谒者山阳东缗司马登,字伯志;代东莱曲成王诲16,字孟坚;河内太守宋城向豹,字伯尹;丞汝南邓方,字德山;怀令刘丞,字季意;河堤掾匠等造。陈留浚仪边韶字孝先颂17。石铭岁远,字多沦缺,其所灭,盖阙如也。

1 《诗》:即《诗经》。

2 亳(bó):地名,商朝都邑称为亳,从汤到中丁,商朝一共六代十一王,一百五十年都于亳,但亳都的位置,历来学者争议甚大,曾有六种说法,因此有北亳、南亳、西亳、郑亳等,其中一说是河南洛阳附近的偃师,又一说是郑州的商城遗址。嚣(áo):商朝都城之一,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的小双桥商代遗址。

3 敖:嚣的另一写法。

4 地形殊卑:地势卑下。

5 侵啮金堤:侵蚀坚固的河堤。

6 葺(qì):堆压。堨(è):阻塞。

7 隤(tuí):墙土或山壁崩塌。

8 滨河郡徒:沿河各郡服劳役的民夫。

9 未详诏书:《水经注疏》作“辛未诏书”,可从。

10 府卿:指少府卿,汉朝主管工程的首长。

11 沇州:即兖州的别写。

12 简:挑选。朱轩:涂上红色的大马车。

13 姬氏:指周朝。

14 崇鲧:崇伯鲧,尧、舜时以偃塞方法治水,未能成功,其子禹疏导洪水成功。

15 二宗:指东汉的显宗明帝及肃宗章帝。

16 代:代理。王诲:东莱郡曲成县人。

17 边韶:东汉晚期著名学者,字孝先,陈留郡浚仪县人,桓帝时征拜太中大夫,著作东观,再迁北地郡太守,入拜尚书令。后为陈国相,死在任上。学识渊博,熟习五经,有“五经笥”美誉。笥是古代贮物的箱子。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敖山的北面,这就是《诗经》提及的“薄狩于敖”的敖山。敖山之上有一座城,就是殷帝仲丁迁都的地方。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仲丁从亳迁都到大河旁的嚣地。”又称为敖。秦朝在这里设置粮仓,所以又名敖仓城。济水又往东流,与荥渎会合,荥渎源头引入河水,有石门与河相通,称为荥口石门,由于地势较低,所以荥渎的水,从这里开始引出。

石门南临大河,有一块旧石碑,碑文说:“惟阳嘉三年(一三四)二月丁丑日,朝廷派遣河堤谒者(官名)王诲,在荒芜的大地上疏导河流。从前大河冲积沙土淤塞河道,洪水泛滥侵蚀金堤,过去用竹笼装载石块堆上泥土修补缺口,但河堤仍然不断崩坏,枉费了亿万人力。王诲请求临河各郡派出民夫,开山采石砌筑坚固的河堤,工程完成之后,徭役也就停止了。辛未日朝廷颁布了诏书,赞扬王诲所立的功绩,从规划基础开始,他的才能相当于少府卿,在诏书中予以赏赐,迁任兖州刺史。于是挑选了一辆漆了红色的大马车,给予继任的使者司马登,命令他继承前人的事业,完成这重大的工程。司马登考虑到伊、洛两水合流之后注入大河,南岸倚靠山坡,往东经过大伾,回旋的水流冲激北岸,水势凶猛,波涛汹涌而湍急,一旦决堤泛滥,整片平原都会被淹没,即使是蚁孔那么小的漏洞,也会引发无法估计的灾害。自从周朝以来,朝廷经常为此而忧虑。昔日崇伯鲧不能把洪水治好;我朝两位先帝为水患而身心疲弊。于是他奔波劳累亲自驾临,与群臣商量规划,率领百姓从三处山谷采石,指挥治水工匠施工,在岸边砌筑石堤,以阻挡巨浪。工程期间经常给予赏赐,以资勉励。于是河道不再阻滞,波涛不再汹涌,水土调和畅通,工程未满一年,便大功告成,这实在是元勋大臣督导有方的谋略,皇上圣德宏大的彰显。从前大禹疏导九河,《尚书》记录了他的功绩;后稷亲自耕种,《诗经》在《大雅》有歌颂的诗篇。这些不辞劳苦,早上起来便克尽职责,为治水而辛劳,为国家谋利益,为人民谋福祉的人,怎么可以埋没他们的功绩,而不加以表扬呢!因此在石上刻记他们的功勋,使他们流芳后世。”后面的颂辞从略。这些名垂后世的人包括:使河堤谒者山阳郡东缗县人司马登,字伯志;代理东莱郡曲成县人王诲,字孟坚;河内太守宋城县人向豹,字伯尹;郡丞汝南人邓方,字德山;怀县县令刘丞,字季意;河堤掾匠等造。陈留郡浚仪县人边韶,字孝先,撰写颂辞。石碑的铭文久经岁月,字迹多已模糊残缺,完全看不出来的,就只好从略了。

赏析与点评

广武城的东面,是古代官府储存粮食的仓库所在,称为敖仓,是战时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形势险要,历代都有重兵驻守,并加固河堤以确保运输和仓储的安全。《水经注》抄录了东汉阳嘉三年(一三四)治水工程纪念碑的碑文,表扬工程的策划、监督者王诲,而撰写碑文的人是当时名臣、学者边韶(孝先)。

宿须水口、虢亭、断山、砾石溪水

【】注 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次东得宿须水口,水受大河,渠侧有扈亭水,自亭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宿须在河之北,不在此也,盖名同耳。自西缘带山隰1,秦、汉以来,亦有通否2。济水与河浑涛东注3。晋太和中,桓温北伐,将通之,不果而还。义熙十三年,刘公西征4,又命宁朔将军刘遵考仍此渠而漕之,始有激湍东注,而终山崩壅塞,刘公于北十里更凿故渠通之。今则南渎通津,川涧是导耳。济水于此,又兼邲目5。《春秋》宣公十三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京相璠曰6:『在敖北。』

济水又东径荥阳县北。曹太祖与徐荣战7,不利,曹洪授马于此处也。济水又东,砾石溪水注之。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有水,即古冯池也。《地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也。东北流,历敖山南。《春秋》,晋、楚之战,设伏于敖前,谓是也。径虢亭北。池水又东北径荥阳县北断山,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即《经》所谓砾溪矣。《经》云济出其南,非也。

1 隰(xí):本义为低湿之地。

2 “亦有”句:有时畅通,有时淤塞。

3 浑涛:水流互相混合。

4 刘公:刘裕。

5 邲(bì):地名,在今河南省郑州荥阳市东北。春秋时曾发生晋楚大战。泌水入荥阳称“蒗”。

6 京相璠:西晋著名学者,杰出地图学家,助宰相裴秀修《晋舆地图》,有《春秋土地名》三卷,现已散佚,部分靠《水经注》引述而得以保存。

7 曹太祖:曹操。

译文

荥渎又往东南流,注入济水,现在已经干涸无水了。稍为偏东,有宿须水口,宿须水承接大河而出,水道旁有扈亭水,从扈亭往东南流,注入济水,现在也干涸无水了。宿须在河以北,不在这里,不过名称相同而已。宿须水从山坡的西侧流过,自秦汉以来,时通时塞。济水与大河会合,波涛相混往东奔流。晋太和年间(三六六至三七一),桓温领兵北伐,准备把宿须水贯通,但没有成功就退兵了。义熙十三年(四一七),刘裕西征,又下令宁朔将军刘遵考利用这条渠道运粮,开始时有较湍急的水往东注入,但最终因为山崩而壅塞,刘裕在北方十里重新开凿旧渠以贯通粮道。但现在只有南渎可以通航,因为引入了附近溪涧的水。济水在这里,又称为邲水。《春秋》记载:宣公十三年(前五九六),晋、楚两国交战,楚军屯驻于邲水附近,就是这条水。音卞。京相璠说:“邲水在敖的北面。”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荥阳县的北面。曹操与徐荣作战,打了败仗,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就在这地方。济水又往东流,砾石溪水注入。砾石溪水发源于荥阳城西南方的李泽,泽中有水,就是古时的冯池。这就是《地理志》所说“荥阳县,冯池在西南面”里面的冯池。冯池流出的水往东北流,经过敖山的南面。《春秋》记载:晋、楚两国交战,在敖山前设下伏兵,说的就是这里。池水又经过虢亭的北面。池水又往东北流,经过荥阳县北的断山,往东北流,注入济水,民间称之为砾石涧,也就是《水经》所说的砾溪了。《水经》说“济出其南”,不对。

赏析与点评

荥泽一带水道纵横,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不少古战场遗址,春秋时期晋、楚邲之战发生在这里,结果晋胜楚败,奠定了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局面。东晋末,刘裕北伐,打通了已淤塞的旧渠作为粮道。

索水、荥阳县故城、荥阳郡、鸿沟水

【】注 索水又东径荥阳县故城南。汉王之困荥阳也,纪信曰:『臣诈降楚王,宜间出。』信乃乘王车出东门,称汉降楚。楚军称万岁,震动天地,王与数十骑出西门得免楚围。羽见信大怒,遂烹之。信冢在城西北三里。故蔡伯喈《述征赋》曰1:『过汉祖之所隘,吊纪信于荥阳。』其城跨倚冈原,居山之阳,王莽立为祈队,备周六队之制2。

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县,自巩、阙以东3,创建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以南乡筑阳亭侯李胜,字公昭,为郡守。故原武典农校尉4,政有遗惠,民为立祠于城北五里,号曰李君祠。庙前有石跖5,跖上有石的,《石的铭》具存。其略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诚。』今犹祀祷焉。

索水又东径周苛冢北6。汉祖之出荥阳也,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项羽拔荥阳获苛,曰:『吾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侯,能尽节乎?』苛瞋目骂羽,羽怒,烹之。索水又东流,北屈西转,北径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水。杜预曰7:『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东入汳。』《春秋》襄公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即是水也。济渠水断汳沟,惟承此始,故云『汳受旃然』矣8,亦谓之鸿沟水,盖因汉、楚分王,指水为断故也9。《郡国志》曰『荥阳有鸿沟水』是也。盖因城地而变名,为川流之异目。

1 蔡伯喈:蔡邕字伯喈,东汉后期名士,曹操挚友,其女蔡文姬在战乱中被匈奴所掳。

2 “王莽”两句:王莽篡汉之后,依照《周礼》更改官制,造成混乱,为后世讥笑。

3 巩:巩县。阙:即伊阙,今洛阳西南的龙门石窟所在地。

4 典农校尉:曹操设置官职,主管地方屯田以供应军粮。原武县在大梁北,今为原阳县。

5 跖(zhí):本义为脚掌,此处引伸为石板。

6 周苛: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时的御史大夫,即秘书长。

7 杜预:西晋名臣,注释《左传》至今传世。

8 汳:即汴(biàn)。旃:读zhān。

9 断:分界。见《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译文

索水又往东流,经过荥阳县旧城的南面。汉王刘邦在荥阳被困,纪信对他说:“我(冒充你)向楚王项羽诈降,你可以乘机逃出。”于是纪信乘坐汉王的马车从东门出城,诈称汉王降楚。楚军欢呼万岁,欢声震天动地。汉王与数十名随从骑马出西门,逃脱了楚军的包围。项羽看见投降的汉王竟是纪信假冒,非常震怒,把他烹煮了。纪信的墓冢在荥阳城西北方三里,因此蔡伯喈(邕)《述征赋》说:“经过汉高祖受困之处,凭吊纪信于荥阳。”荥阳城倚靠着一连串山冈高地,位于山冈的南面,王莽时在这里设立祈队,完全按照《周礼》所载的六队编制而设。

魏正始三年(二四二),岁在甲子,按照癸丑诏书的指令,分割河南郡部分属县,从巩县、伊阙以东,创立了荥阳郡,合共二万五千户,任命南乡人筑阳亭侯李胜,字公昭,为郡守。李胜原任原武典农校尉,施政惠及地方,百姓在城北五里处为他立祠纪念,称为李君祠。祠庙前面有块形似脚掌的大石,脚掌上有石箭靶,上面刻了《石的铭》,保存完整。铭文大致说:“百姓欣然拥戴,都出自真心诚意。”至今仍然祭祀他。

索水又往东流,经过周苛墓冢的北面。汉高祖逃出荥阳之后,下令御史大夫周苛继续镇守,项羽攻陷荥阳,俘虏周苛,对他说:“我任命你为上将军,封三万户侯,你能为我尽忠守节吗?”周苛张大双眼痛骂项羽,项羽大怒,把他烹煮了。索水又往东流,向北弯曲又再西转,往北流,经过荥阳城的东面,再往北流,注入济水。杜预说:“旃然水发源于荥阳郡成皋县,往东注入汳水。”《春秋》记载:襄公十八年(前五五五),楚国攻打郑国,右翼军队涉过颍水,屯驻在旃然水附近,就是这条水。济渠水(被大河)涉断了,汳沟就在这里开始承接这条水,所以说“汳水承受了旃然水”,也称为鸿沟水,这是因为汉、楚划地分王,以这条水为界线的缘故。这就是《郡国志》所说“荥阳县有鸿沟水”里面的鸿沟水。水名因经过不同的城邑和地方而改变,成为河川的别名。

赏析与点评

荥泽附近的战略要地,以荥阳城最重要,刘邦曾经据守荥阳,与项羽争天下,项羽大军围攻荥阳,刘邦弃城逃走,但留下了纪信代主诱敌、周苛宁死不降的事迹。曹魏正始三年(二四二)分河南郡东部设置荥阳郡。荥阳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汳水在荥阳附近从济水分出,向东南流,战国时魏惠王开凿运河,连接汳水与淮水,称为鸿沟,于是南方的物资,可以沿鸿沟北上,运抵中原,而荥阳成为重要的仓储之地。

阳武县、蒗渠分出、南济、白马渊

经 又东过阳武县南1。

注 济水又东南流入阳武县,历长城东南流2,蒗渠出焉。济水又东北流,南济也,径阳武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阳桓矣。又东为白马渊3,渊东西二里,南北百五十步,渊流名为白马沟。又东径房城北。《穆天子传》曰:『天子里甫田之路4,东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以为赵郡房子也5。余谓『穆王里郑甫』,而郭以赵之房邑为疆,更为非矣。

1 阳武县:秦县,县境及县城经过多次变化,现与原武县合并为原阳县。

2 长城:战国时韩、魏两国之间筑长城为界,遗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郑州市之间。

3 渊:深潭。

4 甫田:又写为圃田,在今郑州市北,已湮填为陆地。

5 赵郡房子:房子县,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战国时为赵国地,因此郦道元称,郭璞把《穆天子传》所说的郑地“甫田”,误以为是赵地的房邑。

译文

又往东经过阳武县的南面。

济水又往东南方流,进入阳武县境,经过(魏国)长城,向东南方流去,蒗渠在这里分出。济水又往东北流,这是南济,经过阳武县旧城的南面。王莽改名为阳桓。又往东流,是为白马渊,白马渊自东至西长二里,自南至北宽一百五十步,渊中往外流的水道称为白马沟。又往东流,经过房城的北面。《穆天子传》说:“天子(周穆王)因为甫田之路泥泞难行,绕道东行,到达了房城。”估计就是这座城。郭璞《注》以为是(河北)赵郡的房子县。我认为穆王所走过的应该是郑国的沼泽地,而郭璞则认为是大河以北赵郡的房邑境内,更不对了。

赏析与点评

济水的下游有多条水道分出,蒗渠是其中之一。蒗渠分出之后,济水又分为南、北两条水道,这些水道在平原之上奔流,经过不少古史上的城邑。但由于古史记述简单,后人对这些城邑的所在,难以确定,有些注释家未经查核,随意指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依据地理情况提出质疑,并予以更正。

封丘县、大梁城、小黄县故城(汉高祖葬母处)、东昏县、户牖乡(陈平家乡)、济阳县故城(汉光武出生地)

【】注 济水又东径封丘县南,又东径大梁城北1,又东径仓垣城,又东径小黄县之故城北。县有黄亭,说济又谓之曰黄沟2。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水以名县。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3,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4。丹蛇自水濯洗,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焉。故谥曰昭灵夫人,因作寝以宁神也5。

济水又东径东昏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6,汉丞相陈平家焉。平少为社宰7,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是后置东昏县也,王莽改曰东明矣。济水又东径济阳县故城南,故武父城也。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王莽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生济阳宫8,光明照室,即其处也。《东观汉记》曰9:『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熟,因名曰秀。』

1 大梁城:战国中期,魏国迁都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因此又称梁国。孟子见梁惠王,即魏惠王。

2 说:另一说法。《水经注疏》此处有增补:“县有黄亭近济,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

3 “沛公”三句:沛公,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时的称号。皇妣,汉高祖称帝后,对亡母的尊称。

4 梓宫:梓木造的棺材。

5 寝:寝殿。

6 牖(you):古建筑中内室与厅堂之间的窗,后泛指窗。户牖,是阳武县辖下的乡名,汉高祖谋士陈平的家乡。

7 社宰:古代乡村节令庆典全体村民的集会,负责杀猪分肉的人称为宰。现代词语“社会”、“结社”从此衍生。

8 光武:汉光武帝刘秀。当时他的父亲是济阳县令。

9 《东观汉记》:东汉官方所修史书,现已残缺不全。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封丘县的南面;又往东流,经过大梁城的北面;又往东流,经过仓垣城;又往东流,经过小黄县的旧城北面。小黄县有黄亭,又有说法,这里接近济水,黄水从这里流出,称为黄沟。小黄县是从前阳武县的东黄乡,县因黄水得名。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在山野作战,他的母亲死在黄乡,天下平定之后,派遣使者带了梓宫(梓木棺材)到这里的荒野招魂。一条红色的大蛇在水中沐浴,之后爬入梓宫,大蛇沐浴的地方还留有一些头发。因此给她谥号为昭灵夫人,就地修建陵寝使她的神灵得以安息。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东昏县旧城的北面,这就是阳武县的户牖乡,汉丞相陈平的老家在这里。陈平少时在村社祭祀时负责杀猪,他分肉平均受到称赞,至今村民仍然祭祀这个村社。陈平为汉高祖开国立功,封为户牖侯,其后设立了东昏县,王莽改名为东明。济水又往东流,经过济阳县旧城的南面,是从前的武父城。武父城在济水的北面,因此县名为济阳,王莽时改名为济前。东汉光武帝在济阳宫出生,诞生时祥光照耀,满屋明亮,就是在这地方。《东观汉记》说:“光武帝在建平元年(前六)诞生于济阳县,这年长出了一株嘉禾,一根茎秆长出九个稻穗,比一般禾穗更大,这年全县大丰收,因此为他取名为刘秀。”

赏析与点评

济水流经的地方,有不少历史遗迹,其中有汉高祖母亲去世的地方小黄县,有陈平的家乡阳武县的户牖乡,又有东汉光武帝的出生地济阳。历史遗迹都会流传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水经注》记述了这些民间传说。“黄水”、“黄乡”等地名引起了史学家钱穆的注意,钱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撰写《黄帝故事地望考》,认为轩辕氏称为黄帝,与生息在这一带有关。春秋后期,中原东南方长江下游的吴国崛起,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打通了长江、淮水的水道,凭着强大的水师,沿淮水的支流泗水北上,再转入菏水,与晋国争霸于黄池之滨。这黄池就是黄水附近的沼泽。

济阳县、济川、冤朐县、定陶县、南济、菏水分出

经 又东过济阳县北。

注 北济也,自武父城北。阚骃曰:『在县西北,郑邑也。』东径济阳县故城北。圈称《陈留风俗传》曰1:『县,故宋地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

经 又东过冤朐县南,又东过定陶县南。

注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径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2。济水又东北径冤朐县故城南。吕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刘执为侯国,王莽之济平亭也。

1 圈称:姓圈名称,撰《陈留风俗传》。

2 “菏(hé)水”句:菏水是济水的分支,向东流,与泗水连接。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济阳县的北面。

这是北济水,从武父城北面流过。阚骃说:“武父城在县的西北方,是郑国的城邑。”北济水又往东流,经过济阳县旧城的北面。圈称《陈留风俗传》说:“济阳县是从前宋国的地方。”《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三十年(前三四○)修筑济阳城。”汉景帝中元六年(前一四四),分封梁孝王的儿子刘明为济川王。应劭说:“济川是现在的陈留郡济阳县。”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冤朐县的南面;又往东流,经过定陶县的南面。

这是南济水。济水水道从济阳县旧城的南面,往东经过戎城的北面。《春秋》记载:隐公二年(前七二一),“鲁隐公在潜地会见戎人”。就是杜预所说“陈留郡济阳县东南方有戎城”里面的戎城。济水又往东北流,菏水往东面分出。济水又往东北流,经过冤朐县旧城的南面。吕后元年(前一八七),分封楚元王的儿子刘执于冤朐,立为侯国,王莽时改名济平亭。

赏析与点评

济水分为南、北两支,上文的封丘、小黄、济阳故城等地,是南济所经,而济阳、冤朐、定陶是北济所经。这些城邑,都是战国至秦、汉的历史名城。而菏水又从南济分出。

秦相魏冉冢(安平陵)、定陶恭王陵、魏郡治、曹叔振铎国、范蠡寓陶

【】注 济水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1。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2,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富于王室。范雎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封出关,辎车千乘,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济水又东北径定陶恭王陵南3。汉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送葬定陶,贵震山东。王莽秉政,贬号丁姬4,开其椁户5,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十余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6,二旬皆平。莽又周棘其处7,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8。今其坟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数周,面开重门9,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坟墓,事与书违,不甚过毁,未必一如史说也10。坟南,魏郡治也。世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寝也。

济水又东北径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11。县,故三鬷国也12,汤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于陶,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致千金,富好行德,子孙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1 魏冉:秦宣太后弟,昭襄王舅父,拥立昭襄王。昭襄王年幼,魏冉为丞相辅政,封穰侯,执政三十多年,权势显赫。昭襄王渐长,重用客卿范雎,魏冉逐渐失势,昭襄王三十六年,魏冉罢相,放逐出函谷关,就藩封邑。《史记》载,魏冉出关时带去大量财物,“辎车千乘有余”。其后在陶逝世。

2 穰(rǎng):本义为丰收。此处为地名,秦、汉南阳郡有穰县,今为邓州市。

3 定陶恭王:西汉元帝之子刘康封为定陶王,成帝异母弟,死后谥号为恭王,又写成共王。成帝无子,立定陶恭王子刘欣为嗣,是为汉哀帝。

4 丁姬:哀帝祖母家傅氏及母家丁氏外戚与成帝母家王氏外戚争权,哀帝死后无子,太皇太后立平帝,起用其侄王莽辅政,贬斥丁、傅外戚。

5 椁户:外棺为椁,椁户即外棺之门。

6 将作:即将作大匠省称,主管皇家工程。

7 “莽又”句:在四周种植荆棘(有刺植物),使人不能走近,墓中鬼物亦不能出来。

8 竁(cuì):墓穴。

9 “今其坟冢”至“重门”段:意思是仍然完整,未受破坏。

10 “未必”句:史书所记与实地观察并不符合。

11 侧城东注:在城侧往东流过。

12 三鬷(zong)国:鬷,古代一种做饭的器皿。三鬷国,夏朝诸侯国。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秦丞相魏冉墓冢的南面。魏冉是秦国宣太后的弟弟,代替客卿寿烛成为丞相,封于穰地,增加封邑在陶地,称号为穰侯,他的财富比王室还多。范雎向秦王游说,秦王才警觉到他专横弄权,罢免他的丞相,要他离开秦国,到函谷关外的封地居住。他出关时,运送物资的马车多达一千辆,后来死在陶,就地安葬了。民间称他的墓冢为安平陵,墓南已经崩裂的石碑还在。济水又往东北流,经过定陶恭王陵墓的南面。定陶恭王是汉哀帝的生父,哀帝即位之后,母亲丁太后在建平二年(前五)驾崩,皇上说:“应该为她在恭皇的墓园内建筑陵墓。”她的灵柩送往定陶安葬时,豪华的排场使山东地区为之震撼。王莽执政时,把她的名号由太后贬为丁姬,打开她的放置棺椁的墓门,开门之际,冒出四、五丈高的火焰,官吏和士卒取水扑灭,才可以进入,但棺椁中所有陪葬器物已全部烧毁。公卿大臣派遣子弟、诸生、四方蛮夷等十余万人,手持工具,协助将作大匠(官名,负责国家工程)掘平恭王母亲傅太后的坟丘,以及丁姬的墓冢,掘了二十天才完全铲平。王莽又在四周种了荆棘,作为后世的鉴戒。当时数千只燕子成群飞来,衔泥投在丁姬的墓坑中。现在她的坟丘仍然高大壮观,坟丘的四角没有损坏,互相连接,围墙有好几重,每面都开着几重门,南门内的道路两旁,有两座崩裂的石碑,民间仍称之为丁昭仪墓,又称为长隧陵。王莽所破坏的,只是傅太后的陵墓。丁姬的坟墓的情况,与书中所说不同,没有遭受太严重的破坏,未必如史书上记述的一样。丁姬坟的南面,是魏郡的治所。民间称之为左城,又名为葬城,因为这是定陶恭王陵寝的所在地。

济水又往东北流,经过定陶县旧城的南面,济水在城旁流过,往东奔注。定陶县是从前的三鬷国,商汤追赶夏桀,攻伐三鬷,就是这地方。周武王把这地方封给弟弟叔振铎为封邑,就是从前的曹国。汉宣帝甘露二年(前五二),改济阴郡为定陶国,王莽时改名为济平。战国的时候,范蠡洗雪了会稽的耻辱,于是改名换姓,在陶地居住,称为朱公。因为陶的位置在天下的中央,各方诸侯往来,四通八达,是货物交易的集散地。他在这里经商,累积了千金资产,他很富有但乐于行善助人,子孙继承他的事业,成为了家财百万的巨富。因此后人谈到富翁,都要说到陶朱公了。

赏析与点评

济水与菏水分流处附近,有一座古代的历史文化名城──定陶。定陶蕴藏了许多历史故事:西周、春秋时的曹国所在地,地处中原东部水路交通枢纽,一直被邻近的强国所垂涎,春秋后期越国谋士范蠡协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之后,深知越王反复无常,带领家人离开越国,泛舟五湖,到了定陶,以经商为业,逐渐致富,而且乐善好施,人称陶朱公,被后世奉为商业之神。战国中期定陶被秦国占据,成为秦国在东方的飞地(归于秦而不与秦本区接壤),其后秦国权相穰侯魏冉失势被安置在定陶,死后葬在附近。汉成帝的弟弟刘康封为定陶王,早死,他的儿子刘欣三岁继承王位,长大后喜好文辞、法律,汉成帝在位多年没有子嗣,立定陶刘欣为太子,继位后成为汉哀帝,时年十九岁。汉哀帝以外藩入继大统,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太后的兄弟受到重用,入朝辅政,而掌握朝政二十多年的成帝生母王太后的外戚被排挤,两派外戚展开激烈的斗争,而哀帝本人信任同性恋人董贤,使政局混乱不堪。哀帝在位七年,突然驾崩,无子,王太后控制宫廷,迎立平帝,诛杀董贤,罢斥丁、傅外戚,任命侄儿王莽辅政。王太后和王莽下令摧毁、填平在定陶的丁太后、傅太后陵墓。但据郦道元所见,丁太后墓没有毁坏,可见史书的记载只是官方记录,未必是实地状况。

南济、菏水、五丈沟、陶丘、氾水、汉高祖称帝处

经 又屈从县东北流。

注 南济也。又东北右合菏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又东径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贡》陶丘在定陶西南。』陶丘亭在南,《墨子》以为釜丘也。《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于釜丘』者也。《尚书》所谓『导菏水自陶丘北』,谓此也。菏水东北出于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氾水西分济渎,东北径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濋。』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氾,广异名也。』氾水又东合于菏渎。昔汉祖既定天下,即帝位于定陶氾水之阳。张晏曰:『氾水在济阴界,取其氾爱弘大而润下也,氾水之名,于是乎在矣。』菏水又东北,径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渠上承黄沟,东北合菏而北注济渎也。

译文

济水又转弯从定陶县的东北方流去。

这是南济水。又往东北流,与菏水会合。菏水上游在济阳县的东面承接济水,民间称之为五丈沟。菏水又往东流,经过陶丘的北面。《地理志》说“《禹贡》陶丘在定陶县西南”,陶丘亭在陶丘的南面,《墨子》称之为釜丘。《竹书纪年》记载:魏襄王十九年(前三○○),薛侯来到釜丘,与魏王会面。《尚书》所说“从陶丘北面疏导菏水”,就是这地方。菏水发源于东北方的定陶县,转向北,左方会合氾水,氾水从济水西面分出,往东北流,经过济阴郡的南面。《尔雅》说:“济水分支为濋水。”吕忱说:“水从河道分出,其后又回到原来的河道,称为氾,异名很多。”氾水又往东流,与菏水会合。昔日西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在定陶氾水的南岸建号称帝。张晏说:“氾水在济阴县边界,取名的意思是氾爱博大,能滋润下方,于是有了氾水的名称。”菏水又往东北流,经过定陶县的南面,又往东北流,右方会合黄水的分支水道,这水道的上游承接黄沟,往东北流,会合菏水,往北注入济水。

赏析与点评

定陶附近有济水、菏水、氾水、黄水支渠等众多水道汇集,是古代中原东部的水道交通枢纽,商业繁盛,人口会聚,因此《史记·货殖列传》记述:“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钜野。此梁、宋也。陶、睢阳亦一都会也。”而据《汉书·地理志》的资料,济阴郡(定陶国改名)的户口是“户二十九万二十五,口百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八”,位于天下一百零三郡国的前列,而济阴只得九县,户口密度是天下之冠。汉高祖打败项羽之后,便在定陶举行登基大典,由汉王变为汉皇帝。

历城县、舜祠、舜井、大明湖、历水、泺口

经 又东北过卢县北。

注 济水又东北1,泺水入焉。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2,泉源上奋,水涌若轮3。《春秋》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是也。俗谓之为娥姜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4。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所未详也。其水北为大明湖5,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6,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7,物我无违矣。

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陂,水上承东城历祀下泉,泉源竞发。其水北流径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燕,公私多萃其上。分为二水,右水北出,左水西径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与泺水会。又北,历水枝津,首受历水于历城东,东北径东城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泺水。又北,听水出焉。泺水又北流注于济,谓之泺口也。

1 济水:古代济水下游,清咸丰时黄河在开封决堤改道,夺济水下游河道出渤海,现已成为黄河下游。

2 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被黄河夺流,但城市名称不变。

3 “泉源”两句:济南有泉城美誉。

4 舜妃娥英:帝尧二女娥皇、女英,姊妹同嫁虞舜为妻。

5 大明湖:在今济南老城北,仍为风景名胜。

6 楸(qiu):落叶乔木。

7 濠梁之性:《庄子·天下篇》提及的一次庄子和惠施的辩论,其重点是,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因此又称鱼乐之辩。

译文

又东北经过卢县北部。

济水又往东北流,泺水注入。泺水发源于历城县旧城的西南方,源头的泉水向上腾涌,水势好像车轮滚动。《春秋》所载:桓公十八年(前六九四),鲁桓公在泺会见齐侯,就是这地方。民间称之为娥姜水,原因是泉源附近有一座舜妃娥英庙。城的南面向着一座山,山上有大舜祠,山下有大洞穴,称为舜井,或许这是茅山禹井之类的附会。《尚书》说:“舜耕历山。”有些人说是在这里,但不太确定。泺水北面是大明湖,西面就是大明寺,寺的东、北两面靠在湖边,这一泓湖水便成为大明寺的净池了。池上有客亭,亭的左右两边有楸树桐树,在这里享受阳光,仰望飞鸟,俯视游鱼,看水中的树木倒影,水清景秀,身在这美景之中,真有庄子游濠梁的乐趣,在大自然中,万物与我融为一体了。

湖水循着引水道,往东流,进入城郭的西边。往东流到了历城的西面,沿城墙边往北流注入陂塘,陂塘水的上游,承接东城的历祀下泉,泉的源头从地下争相冒出,汩汩有声。水往北流,经过历城的东面,又往北流,水引出成为流杯池,州郡官吏公私宴客,很多是在这地方聚会。陂水又分为两条水道,右面的水道往北流出,左面的水道往西流,经过历城的北面。西北有一片陂塘,称为历水,与泺水会合。又往北流,历水的一条支流,源头出自历城东面的历水,往东北流,经过东城西面,往北流出城外,又往北流注入泺水。泺水又往北流,听水分出。泺水又往北流,注入济水,合流处称为泺口。

赏析与点评

《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但没有说明有何根据。然而济水下游流经的地方,有不少与大舜相关的史迹。这些大舜史迹的所在地,就在现在山东省会济南市附近。济南是著名的泉城,自古以来,有“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景观。郦道元笔下,济南的大明湖具备涤净心灵的美景。

华不注山、华泉

【】注 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1,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2,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故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华泉,华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传》成公二年,齐顷公与晋郄克战于鞌3,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4。逢丑父与公易位5,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6。丑父使公下7,如华泉取饮,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郄子将戮之8。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矣。』郄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即华水也。北绝听渎二十里,注于济。

1 单椒秀泽:即孤峰挺立,形态秀美。

2 虎牙桀立:山顶尖似虎牙。

3 郄克:春秋时晋国将领。

4 “齐师”三句:绕山三周走避。

5 逢丑父:为齐顷公驾马车的御者。

6 骖(cān):由三匹马驾驶的马车。絓(guà):通“挂”,此处是悬挂的意思。

7 “丑父”句:让顷公下车,到华泉饮水,逃过敌人追杀。

8 戮(lù):杀死。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华不注山孤峰独立,秀丽而光润,不与其他山丘相连而独自拔地而起,有如虎牙挺立,孤峰插向天空。石崖之上一片青葱,翠色怒发,远望恰似画中点上水墨。山下有一泓华泉,所以京相璠《春秋土地名》说:“华泉是华不注山下的泉水。”《春秋左传》记载:成公二年(前五八九),齐顷公与晋国大夫郄克在鞌地交战,齐军战败,郄克随后追逐,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逢丑父与齐顷公交换了位置,就要跑到华泉,马车被树木绊住,无法前行。丑父催促顷公下车,顷公到华泉饮水,得以逃脱。韩厥俘虏了丑父,押回军中献俘,郄克准备杀掉他。丑父大叫说:“从今之后,没有人会代替他的君主受难了!这里有一个,快要被杀了!”郄克说:“有人为他的君主免祸,肯毅然赴死,我如果杀了他,太不吉利了,放过他,勉励忠心事君的人吧。”于是放了他。就是这华水。华水往北流,穿过听渎,前行二十里,注入济水。

赏析与点评

元朝著名画家赵孟頫有一卷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被后世视为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先驱杰作,清乾隆帝爱不释手,一七四八年南巡时抵达山东济南,登城眺望城外远处的鹊山和华不注山,并命人飞骑回宫,提取《鹊华秋色图》带到济南,参照《水经注》的记述,与实景对照,乾隆赞叹“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引证得神髓”,在画上写上题记。华不注山是济南北郊的山丘,高一百九十七米,孤峰挺立于平原之上,远远望去,像在水中含苞欲放的荷花,李白游罢华不注山之后,有诗句云:“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后人因此以“芙蓉”或“青莲”形容华不注山。然而,春秋时的华不注山,并非以风景和文艺闻名,而是古战场所在地。

菏水、钜野泽(梁山泊)、黄水、金乡、西狩获麟处

经 又东过方与县北,为菏水。

注 菏水又东与钜野黄水合,菏泽别名也。黄水上承钜泽诸陂1,泽有濛淀、盲陂。黄湖水东流,谓之黄水。又有薛训渚水,自渚历薛村前,分为二流,一水东注黄水,一水西北入泽,即洪水也。黄水东南流,水南有汉荆州刺史李刚墓2。刚字叔毅,山阳高平人3,熹平元年卒。见其碑。有石阙4,祠堂石室三间,椽架高丈余,镂石作椽瓦5,屋施平天,造方井,侧荷梁柱,四壁隐起,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鳞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作制工丽,不甚伤毁。

黄水又东径钜野县北。何承天曰6:『钜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故欲置戍于此城。』城之所在,则钜野泽也。衍东北出为大野矣,昔西狩获麟于是处也7。《皇览》曰:『山阳钜野县有肩髀冢,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蚩尤与黄帝战,克之于涿鹿之野,身体异处,故别葬焉8。』

黄水又东径咸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经》书『焚咸丘』者也。水南有金乡山,县之东界也。

1 陂(bēi):水池、池塘。

2 汉荆州:《尚书·禹贡》九州之一,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刺史部,监察地方行政,今湖北、湖南两省,汉朝为荆州。

3 山阳高平: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济宁境。

4 石阙:墓前两石柱相对如门,称为石阙。

5 “镂石”句:石上刻有仿屋瓦浮雕。

6 何承天:南朝学者,以天文历算知名。

7 西狩获麟:《春秋》记录,鲁哀公十四年(前四八一),哀公西狩获麟。即鲁哀公在鲁国西部狩猎,捕获一头麒麟。孔子认为麒麟是吉祥的瑞兽,应在天下太平时出现,却在捕猎大队搜山惊扰之中被擒,是政治动荡不安的象征,于是孔子删订史书《春秋》,在这年结束。

8 “山阳”至“葬焉”句:很有可能是史前恐龙的骸骨化石,古人以为是蚩尤骨,建冢安葬。

译文

又往东经过方与县北,称为菏水。

菏水又往东流,与钜野黄水会合,这是菏泽的另一名称。黄水上游承接钜泽周围众多陂泽的水源,陂泽之中包括濛淀、盲陂。黄湖水往东流,称为黄水。又有薛训渚水,从薛训渚流出,经过薛村前面,分为两条水道,一条往东注入黄水,另一条往西北注入钜野泽,这就是洪水。黄水往东南流,水的南面有汉荆州刺史李刚的墓冢。李刚别字叔毅,山阳郡高平县人,死于熹平元年(一七二)。他的石碑仍可见到。墓前有石阙,祠堂是三间的石室,屋顶的椽架有一丈多高,用石材雕凿成椽瓦形状,室内的顶上铺了平整的天花板,造成方形藻井,两侧的石柱承托着梁柱,四面墙壁嵌有浮雕,雕刻了君臣、官属,龟龙、鳞凤等图形,飞禽、走兽等形像,制作工艺十分美丽细致,没有太大损坏。

黄水又往东流,经过钜野县的北面。何承天说:“钜野泽湖面广阔,南通洙水、泗水,北连清水、济水,旧县故城就在湖中,所以准备在这城中驻兵防守。”城的所在地,就是钜野泽。向东北延伸,就是大野了,从前鲁哀公在西境打猎,捕捉到一头麒麟,就是在这里。《皇览》说:“山阳郡钜野县有一座肩髀冢,坟丘的大小,与蚩尤的阚冢差不多。相传蚩尤与黄帝作战,在涿鹿之野战败被杀,身体被分割,葬在不同地方。”黄水又往东流,经过咸亭的北面。《春秋》桓公七年(前七○五),经文说“火烧咸丘”就是这地方。水的南岸有金乡山,在县的东界。

赏析与点评

菏水是从济水分出来的一条水道,连接济水和东面的泗水,泗水发源于泰山以南的山区,向西南流,会合菏水之后转向东南,再会合另一条从济水分出的水道睢水,然后注入南方的淮水。因此,菏水是一条连接淮水、泗水、济水和大河的水道。古籍中以江、淮、河、济为中原的“四渎”,菏水连接了其中三渎,可见其重要。但菏水并非天然河流,而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也是古书记述中最早的运河。据《国语·吴语》记述,夫差“阙为深沟,通商(宋)、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古时济水与泗水之间,为宋国(宋是商朝后裔,又可称为商)和鲁国之间的边境,沼泽散布,夫差发动民夫,开凿人工水道,连接泗水和济水,这人工水道就是菏水。于是吴国的水师,可以北抵沂水;又可以沿泗水北上,经菏水到达济水。夫差征发的开河民夫之中,可能有不少越人俘虏,他们为日后越王勾践复仇打败夫差,应作出过不少贡献。然而郦道元没有提及吴王夫差开凿菏水的史实,因此在这里补充。由于水道淤塞,菏水在隋、唐之后已经湮没,现在已不存在,但山东省西南部,仍然有菏泽市,即明、清时期的曹州府治,保留了古代曹国和菏水的历史记忆。

钜野泽是中原东部的巨型湖泊,与济水、菏水等水脉相通,附近有传说的蚩尤墓冢,又有不少汉代古迹。《水经注》成书之后,钜野泽逐渐缩小,唐、宋时期改称为“梁山泊”,这就是《水浒传》梁山英雄聚义的水寨所在。如今梁山泊缩得更小,残留的湖沼改名为东平湖,而昔日的梁山泊水寨已成为陆地。

金乡山、白马空、鲁峻冢、疑汉昌邑哀王冢、范巨卿冢

【】注 金乡数山皆空中,穴口谓之隧也1。戴延之《西征记》曰:『焦氏山北数里,汉司隶校尉鲁峻穿山得白蛇、白龟2,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庙3,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4。又有石床,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时太尉从事中郎傅珍之、咨议参军周安穆拆败石床5,各取去,为鲁氏之后所讼,二人并免官。

焦氏山东即金乡山也,有冢,谓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堑深十丈,两壁峻峭,广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门6,门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谓之白马空,埏门内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后,又得内堂,观者皆执烛而行,虽无他雕镂,然治石甚精,或云是汉昌邑哀王冢7,所未详也。东南有范巨卿冢8,名件犹存。巨卿名式,山阳之金乡人,汉荆州刺史,与汝南张劭、长沙陈平子石交,号为死友矣。

1 “金乡”两句:应是石灰岩洞穴。

2 司隶校尉:汉武帝设置官职,负责京城及周围郡县治安和警卫,权力极大。鲁峻:东汉时人,曾任司隶校尉。下面可能有脱字,与下文不贯通。

3 冢前:《鲁峻碑》至今保存,现存济宁市孔庙。碑立于熹平三年(一七三)四月,全碑十七行,每行三十二字,为隶书书法名品。

4 墓室石壁有浮雕画像,是东汉后期墓葬特征,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及墓群是其实例,至今保存。

5 太尉从事中郎:东汉太尉属吏。

6 埏(yán):古代墓道有八道八埏,埏即边际。

7 哀王:汉武帝爱子刘髆,封昌邑王,先武帝死。

8 范巨卿:范式,东汉晚期名士,生平行事载于《后汉书·独行列传》。

译文

金乡有几座山,都是中空的,穴口称为隧。戴延之《西征记》说:“焦氏山以北数里,有汉朝司隶校尉鲁峻墓,他在山上开掘墓穴时,掘出白蛇、白龟,于是不葬在那里,改葬在山南,凿墓穴时掘得金子,因此称为金乡山。”山势高峻陡峭,墓前有石祠、石庙,祠庙的四面墙壁都有青石浮雕,以图像记述了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的事迹,图像的旁边都刻上文字题记,文字很清楚。又有石床,长八尺,打磨得非常晶莹光滑,敲叩声音可传到远处。当时的太尉从事中郎傅珍之、咨议参军周安穆两人,把石床拆开,各自取去部分石块,被鲁氏后人控告,两人都被免去官职。

焦氏山的东面,就是金乡山。山上有墓冢,称之为秦王陵,往山上走二百步便是冢口,墓道是十丈长的深沟,两壁直立,宽两丈,前行七十步,便是埏门,门外左右两方都有空间,可容纳五、六十人,称为白马空,埏门里面二丈,便是外堂,外堂的后面,又到了内堂,进内观看的人,都要拿烛炬照明前行,里面虽然没有什么雕刻,但石块打磨得很细致,有人说是汉朝昌邑哀王刘髆的墓冢,但不知是否属实。东南面有范巨卿的墓冢,仍有一些遗物。巨卿名式,山阳郡金乡县人,汉朝荆州刺史,与汝南人张劭、长沙人陈平子建有牢固的友谊,号称为死友。

赏析与点评

菏水南岸是春秋时期鲁、宋、曹、邾(邹)等诸侯国交界的地方,儒学比较发达,两汉魏晋时学者辈出,因此遗留了不少古迹和古墓。《水经注》记述了金乡县的鲁峻墓,墓前的祠庙和墓室都以青石砌筑,壁上有精美的石刻浮雕,非常华丽。又记述了有官员盗取石块,被鲁氏族人追究控诉的案件。鲁峻墓和石刻已毁坏消失,但墓前的石碑仍然存在。《鲁峻碑》是隶书书法的名碑,与同时期的《张迁》、《曹全》等碑齐名。碑的正面(碑阳)是对碑主歌功颂德的文辞,背面(碑阴)往往列出捐资刻碑者的身份、籍贯、姓名和捐钱数目。捐钱者多数是碑主的“门生”、“故吏”。由于东汉朝廷公卿及地方郡守、县令可以自择属吏,并且可以从地方的儒生之中,选拔“孝子廉吏”举荐出任官职,因此不少大臣聚结了大批“门生”和“故吏”,形成政治势力,碑阴列出门生故吏的集资,是政治力量的展示。事实上,这一带有不少类似的汉墓石刻,例如现在金乡县北面的嘉祥县(孔子弟子曾参的家乡),有东汉武氏家族的墓冢和祠庙,有精美的石刻保存至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