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道光重庆府志

卷之一輿地志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重慶府沿革表重慶府兩漢 巴郡 秦置,兩漢隸益州部。獻帝初平元年,劉璋改曰永寧郡。建安六年複。蜀漢 巴郡 隸梁州。晉 巴郡 隸梁州。宋齊 巴郡 宋隸益州,齊隸巴州。梁 巴郡 太清中兼置楚州。魏周 楚州、巴郡西魏 大統中改曰巴州,周閔帝複。隋 巴郡 開皇初廢郡,改曰渝州。大業初,罷州複郡。唐五代渝州、南平郡 武德元年複置州,天寶初改南平郡,乾元初複置州,隸劍南東道。宋 重慶府 初曰渝州南平郡,屬夔州路。崇甯元年改恭州,淳熙十六年升府。元 重慶路 至元六十年改路,兼置四川南道宣慰司。明 重慶府 屬四川布政司。嘉靖中,隸川東道。

巴縣 江津縣 長壽縣 永川縣

兩漢 江州縣 江州縣地 江州、枳縣地 江州縣地

巴郡治

蜀漢 江州縣

晉 江州縣

宋齊 江州縣

齊末徙,更名曰墊江縣

魏周 巴縣 —魏周 —周武成三年 江津縣 —魏周 —西魏置江陽縣,兼置七門郡。 江陽縣

隋 郡治 江津縣,開皇十八年改。 巴縣地

巴縣 江津縣 長壽縣 永川縣

唐五代 州治 南平縣 貞觀四年置,並置南平州,改霸州。十三年廢,縣屬渝州。 江津縣萬壽縣,武德三年置萬春縣,五年更名,屬渝州。 樂溫縣,武德二年置,屬南潾州,九年屬涪州。溫山縣,武德初置 永川縣,大曆十一年分璧山縣置屬昌州。

宋 府治,雍熙中省 江津縣,乾德五年徙治馬駿山,省萬壽縣 樂溫縣,屬涪州,熙寧三年省為溫山鎮 永川縣,屬昌州

元 路治 江津縣 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至正中,明玉珍移置今縣,更名長壽。 至元中,入大足縣

明 府治 江津縣 長壽縣,洪武六年置,改屬重慶府 永川縣,洪武初複置,屬重慶府。

榮昌縣 綦江縣 南川縣 合州

兩漢 資中、江陽、墊江縣地 江州縣地,元鼎六年改置母斂縣,隸牂牁郡。 枳縣地 墊江縣,屬巴郡,建安六年屬巴西郡。

蜀漢 母斂縣 墊江縣,建興十五年還屬巴郡。

晉 母斂縣 墊江縣

宋齊 母斂縣 東宕渠郡,元嘉中置,墊江縣,郡治。

梁 母斂縣 東宕渠郡,墊江縣。

魏周 母斂縣 合州,墊江郡,西魏置州,更郡名。石鏡縣,恭帝三年更名,州郡治。

隋 隆陽縣,隸牂牁郡 巴縣地 涪陵郡,開皇初廢郡改州,曰涪州。大業初改郡。石鏡縣,郡治。赤水縣,開皇初置,屬涪州。

唐(五代) 昌州,乾元初置。昌元縣,乾元初昌州治,後周移置羅市鎮。 南州南川郡,武德二年置,治隆陽縣 南川縣、唐(五代) —貞觀中,置隆化縣,屬涪州。先天初改曰賓化。 合州,巴川郡武德中複州名,天寶初改巴川郡。石鏡縣,州治赤水縣,屬合州。

宋 昌州昌元郡,屬潼川府路。天禧中又徙縣今治。 南川縣,初為羈縻州,皇祐中,廢州為南川縣;熙寧七年,省置南平軍,旋複後廢。 南川縣、宋—初復舊名隆化,熙寧中,屬南平軍。嘉熙三年,移軍來治。 合州,巴川郡,乾德三年,複州郡名,更縣名石照。石照縣,州治,淳祐初徙。赤水縣,屬合州。

榮昌縣 綦江縣 南川縣 合州

元 廢 南川縣,屬重慶路。南平綦江長官司,屬播州宣撫司,後廢。 南川縣,至元二十二年軍廢,改置南川縣,屬重慶路。赤水縣,至元二十年,併入石照。 合州至元二十年為散郡,二十二年複故治。石照縣,州治。

明 榮昌縣,洪武初置,屬重慶府。 綦江縣,洪武初改置,屬重慶府。 南川縣,屬重慶府。 合州,屬重慶府。洪武初省入合州。

涪州 銅梁縣 安居鄉 大足縣

兩漢 枳縣,屬巴郡 墊江縣地 資中縣地

蜀漢 涪陵郡,蜀漢置,治漢平。枳縣漢平縣,蜀漢置,屬涪陵郡。

晉 涪陵郡,永和中移治漢複城。枳縣,涪陵郡治。漢平縣。

宋齊 涪陵郡枳縣,郡治漢平縣,宋省,齊複置。

梁 涪陵郡枳縣漢平縣

魏周 涪陵郡,周廢枳縣,仍移郡治漢平。漢平縣 安居郡,柔剛縣,郡治。

隋 開皇初郡廢。涪陵郡,開皇中改置,屬巴郡。(漢平縣)徙廢。 開皇初廢。柔剛縣,屬普州。十三年改曰安居縣。大業初,屬資陽郡。

唐(五代) 涪州,涪陵郡,武德初置州,天寶初改郡。涪陵縣,州治。武龍縣,武德初置,屬涪州。 銅梁縣,長安四年置,屬合州。巴川縣,開元初置,屬合州。 安居縣,武德二年屬普州,大曆十年改隸遂州,尋複故。 大足縣,乾元元年置,屬昌州。光啟初,移州來治。靜南縣,本元元年置,後為州治。

涪州 銅梁縣 安居鄉 大足縣

宋 涪州涪陵郡,屬夔州路。涪陵縣武龍縣,宣和初改枳縣,紹興初複故名,熙寧二年省。 銅梁縣巴川縣 安居縣,屬普州。 大足縣州治。省入大足、永川、昌元三縣。

元 涪州,屬重慶路。至元二十年省入州。武龍縣 銅梁縣移治省。 廢入銅梁縣 州縣俱廢,入合州。

明 涪州,屬重慶府。武隆縣,洪武初更名,仍屬涪州。 銅梁縣,屬合州。 安居縣,成化十七年置,屬合州。 大足縣,洪武初複置,屬重慶府。

璧山縣 定遠縣 江北廳

兩漢 江州縣地 墊江縣地 江州縣地

蜀漢 江州縣地

晉 江州縣地

宋齊 江州縣地

梁 墊江縣地

魏周 巴縣地

隋 漢初縣,大業中置,屬涪陵郡。 巴縣地

唐(五代) 璧山縣,至德二載置,屬渝州。 武德中,併入合州。 巴縣地

宋 璧山縣,屬渝州。 漢初縣,元豐間置,屬合州巴川郡。寶祐中兵亂廢。 巴縣地

元 省入巴縣 至元二年省定遠縣,至元四年置武勝軍,尋改定遠州,又降為縣,屬合州。 巴縣地

明 璧山縣,成化十九年複置,屬重慶府。 定遠縣,嘉靖三十年移治,屬合州。 巴縣地

建置沿革

重慶府 禹貢梁州之域。《山海經》:西南有巴國,大皞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昭,是為巴人。郭璞注為巴之始祖。周為巴子國。《華陽國志》:武王克殷,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左傳正義》:昭十三年,楚共王與巴姬

埋壁,則巴國姬姓也。戰國時,秦滅蜀,置巴郡。《華陽國志》: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為求救于秦。秦遣張儀、司馬錯伐蜀,滅之。因執巴王以歸,置巴郡焉。兩漢仍之,屬益州部。武帝元封五年,分天下為十三部,初置刺史。益州刺史部領郡九:漢中、廣漢、犍為、武都、越巂、益州、牂牁、巴、蜀。蜀漢,巴郡隸梁州。州治漢中,蜀漢重鎮也。黃權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晉、宋、齊俱為巴郡。梁太清四年,蕭紀據蜀,于郡置楚州。西魏大統十七年,改曰巴州。後周閔帝元年曰楚州。隋開皇初,郡廢改州,曰渝州。大業初,複罷州為巴郡。唐初曰渝州。天寶初改曰南平郡。乾元初複為渝州,屬劍南東道。五代時,王建、孟知祥前後僭據渝州,屬蜀。宋初亦曰渝州南平郡,屬夔州路。崇甯元年,改曰恭州。淳熙十六年,升為重慶府。以光宗潛邸也。元至元十六年,置重慶路總管府,為四川南道宣慰司治。屬四川行省。至元末,明玉珍據之,僭號曰夏。明初仍為重慶府,屬四川布政使司。

國朝因之,屬四川省,領州二、縣十一、廳一。曰:

巴縣 本春秋巴國都。《寰宇記 ·三巴記》雲: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厄如巴字,故謂之三巴,蓋因水得名也。漢置江州縣為巴郡治,後漢、晉、宋皆因之。齊末更名為墊江縣。梁為楚州治。後周武成三年,改曰巴縣。隋初為渝州治,後為巴郡治。唐複為渝州治。貞觀四年,分巴縣地置南平縣,在縣東南二百三十里,並置南平州。領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縣。八年改州曰霸州。十三年,州廢,以清穀等縣俱省入南平,屬渝州。宋雍熙中,縣亦廢。宋初為重慶府治,元屬重慶路治。明複為重慶府治。

國朝乾隆二十四年,以縣治遼闊,分江北之義、禮二里及仁里上六甲,隸理民同知管轄。又分縉雲山西祥里、依來鄉,隸璧山縣管轄。

江津縣 本漢江州縣地,西魏分置江陽縣,在今縣西,地名僰口。兼置七門郡。縣西七十里,有大石橫江,凡七,望之如門,郡因之名。隋開皇三年郡廢,十八年改縣曰江津,《寰宇記》:以斯地在江之津,故名。屬渝州,唐宋仍之。唐武德三年,分置萬春縣。五年改曰萬壽縣,在府西南九十里。宋乾德五年,省移江津縣,治馬鬃山,現巴縣固圍山。元屬重慶路,明屬重慶府,今因之。

長壽縣 漢江州、枳二縣地,周隋為巴縣地。唐武德二年,析置樂溫縣,屬南磷州。九年,改屬涪州。樂溫縣在縣西北五十里,武德二年又置永安縣,在縣西南,屬涪州。開元二十二年省入樂溫縣,又置溫山縣,在縣西,屬南潾州,尋改屬涪州。宋初因之,熙寧三年省為溫山鎮,屬樂溫縣。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至正中,明玉珍改置長壽縣,仍屬涪州。明洪武六年,置長壽縣,《郡志》:長壽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此山人多壽考,故名。改屬重慶府,今因之。

永川縣 漢江州縣地。唐大曆十一年,分璧山縣地置永川縣,《寰宇記》:山川遼闊,因名永川。屬昌州。宋仍之,元至元中省入大足縣。明洪武初複置,屬重慶府,今因之。

榮昌縣 本漢犍為郡資中、江陽,巴郡墊江三縣地。唐初為瀘、普、渝、合、資、榮六州之界。乾元元年,分置昌州,治昌元縣。昌元廢縣在今縣西北,今為昌元里獅子壩,社稷壇石刻尚存。大曆六年,州廢,縣屬資州。十年,複置州,治靜南縣。光啟元年,徙州治大足縣,昌元並屬焉。周顯德初,移縣治羅市鎮。宋仍隸昌州,昌元郡屬潼川府路。天禧中,又徙今治。元州、縣俱省。明玉珍置昌寧縣,洪武七年省。明洪武四年,改置榮昌縣,《名勝記》:以界于榮州也。今因之。

綦江縣 本漢江州縣地。武帝元鼎六年開牂牁郡,改置母斂縣,隸焉。後漢、晉、宋、齊、梁仍之。隋曰隆陽縣。唐武德二年,兼置南州,治隆陽縣。並置扶化、隆巫、丹溪、靈水四縣。三年改曰僰州,四年複曰南州。貞觀五年又置三溪縣,七年又置當山、嵐山、歸德、汶溪四縣,俱屬南州。八年省。十一年又省扶化、隆巫、靈水三縣。十六年並廢丹溪置溱州、溱溪郡,治榮懿縣,領扶歡、樂安。咸亨初,廢三溪縣。宋初始廢。先天元年改隆陽曰南川縣,天寶初改州曰南川郡,乾元初複曰南州,屬江南道黔州今彭水縣都督府。宋初為羈縻州,慶曆八年改屬渝州。皇祐五年,廢州為南川縣。熙寧七年省縣改置南平軍,屬夔州路。元豐初複置南川縣。嘉熙三年軍徙治,隆化縣廢。大觀初,別置溱州,改榮懿縣為溱溪,宣和初廢。元置南川縣,屬重慶路。又置南平、綦江長官司,屬播州宣撫司,後廢。明洪武初改置綦江縣,《名勝記》:綦江水發源夜郎,至縣作蒼帛色,故名綦。屬重慶府,今因之。

南川縣 本漢枳縣地,周、隋為巴縣地。唐貞觀十一年,分置隆化縣,在今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屬涪州。先天元年改曰賓化。宋初複曰隆化,熙寧七年,改屬南平軍。嘉熙三年,徙軍來治。元至正二十二年軍廢,改置南川縣,《名勝記》:按《通志》,縣有南江,發源夷獠之界,眾溪會合由三溪口至綦市,又至南江口流人大江,此名縣之故也。屬重慶路。明屬重慶府,今因之。按南江即今綦江水,《名勝記》誤。

合州 古巴子故都。《志》雲:州南五里有巴子故城。秦為巴郡地,漢置墊江,《說文》:墊,重衣也,從衣執聲,巴郡有墊江縣。孟康雲:音重疊之疊,盡以渠江、嘉陵、涪江會於此,如衣之重疊。然知《漢書》本不作墊江縣也。屬巴郡。後漢因之,建安六年改屬巴西郡。蜀漢建興十五年,還屬巴郡,晉因之。宋元嘉中,置東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改郡曰墊江縣,曰石鏡,又於郡置合州。《元和志》:以涪江自梓遂州來,至州南與嘉陵江合流,故名。隋初郡廢,開皇末,改州曰涪州。大業初,又改州曰涪陵郡。廢赤水縣,開皇中置,在州西北百三十里,屬洛州,唐因之。宋熙寧四年,省入銅梁縣,七年複置。元至元二十年併入石照縣。唐武德初,複曰合州,天寶初又改巴川郡。乾元初,複曰合州,屬劍南道。廢巴川縣,開元二十三年析石鏡、銅梁二縣地置,屬合州,宋因之,元省入銅梁縣。宋乾德三年,改縣曰石照,仍為合州巴川郡,屬潼川府路。淳祐三年,徙州治釣魚山,縣並徙焉。廢漢初縣,南齊置,在州西北百九十里,屬東宕渠郡。梁為新興郡治,西魏改郡曰清居,隋廢郡,縣屬合州。唐宋因之,皆屬合州,寶祐中,兵亂縣廢。元至元二十年為散郡,二十二年合州石照縣複,還故治,改屬重慶路。明洪武初,以州治石照縣,省入屬重慶府,今因之。

涪州 戰國時楚枳地。漢置枳縣,屬巴郡,後漢仍之。蜀漢置涪陵郡,宋白曰:先主以地控涪江,於此立郡,領漢平、漢葭二縣。《方輿紀》:漢平廢縣在涪州東百二十里,漢葭縣在州東百里,後周時縣廢。晉永和中徙涪陵郡,治漢複城,在州南九十里。宋、齊因之。周廢積縣,移郡治漢平。隋開皇初,郡廢。十三年,仍移漢平縣於涪陵鎮,改曰涪陵縣,《名勝記》:按集韻,涪漚,水泡也,水出牂牁費州。屬巴郡。唐武德元年,改州,省陵字,屬江南西道。天寶初曰涪陵郡。乾元初,複曰涪州。武德二年,析涪陵、枳二縣地置武龍縣,屬涪州。宋宣和初,改枳縣。紹興元年,複故名。熙寧二年,省元複置。明初改龍為隆,屬涪州。康熙七年省。宋仍曰涪州涪陵郡,屬夔州路。元至元二十年,以州治,涪陵縣省入。二十一年,改屬重慶路。明屬重慶府,今因之。

銅粱縣 漢墊江縣地。西魏為石鏡縣地。唐長安四年,始置銅梁縣,《元和志》:取小銅梁山為名。屬合州,宋因之。元移縣治,劉昫曰:縣初治奴侖山。開元三年,移治武金坑。王象之曰:舊治在縣北列宿壩,後移治涪江南岸,又移於東溪壩,元時始移今治。明仍屬合州。國朝康熙元年,省入合州。六十年複置,屬重慶府。

安居鄉《方輿紀》:在銅梁縣西北七十里。本漢資中縣地。後周置柔剛縣,並置安居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普州,十三年改曰安居縣。《方輿紀》:縣東有安居溪。大業初,屬資陽郡。唐武德二年,仍屬普州。大曆二年,改隸遂州,尋複故,宋仍之。元廢,入銅梁縣。明成化七年,析銅梁、遂寧二縣地複置,屬合州。國朝雍正六年,併入銅梁,仍存縣名,屬重慶府。乾隆四十一年,更名鄉。

大足縣 本合州巴川縣地。唐乾元元年,置大足縣,《寰宇記》:以界內大足川為名。屬昌州。大曆六年,州廢,十年移州治靜南縣。《元和志》:州為狂賊張朝等所焚,遂罷廢。大曆十年,本道使崔寧奏請複置,以鎮壓獠夷。其城南憑赤水,北倚長岩,極為險固,又雲靜南縣郭下。乾元元年,與州同治,按靜南廢縣在大足縣東南,今為舊州壩。光啟初,移州治大足縣。宋仍為昌州治,靜南省入大足三縣。元時,州縣俱廢,入合州。明洪武四年,複置,屬重慶府。國朝康熙元年,省入榮昌縣,雍正六年複置。

璧山縣 本漢江州縣地。唐至德二載析巴縣及江津、萬壽縣地置璧山縣,《元和志》:以中有一座孤山,西北險峻,東南稍平,土人號重璧山,因名。屬渝州,宋仍之。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縣。明成化十九年複置,屬重慶府。國朝康熙元年,省入永川縣,雍正六年複置。

定遠縣 本漢墊江縣地。隋為漢初縣地。宋為石鏡縣地。開禧間嘗置和溪縣,尋廢。元至元四年置武勝軍,後改為定遠縣,《名勝記》:元改定遠軍,言永遠安定也。二十四年降為縣,屬合州。明因之舊,治女菁平。涪江漲溢城垣,嘉靖三十年移治江岸南十里,地名廟壩,即今治也。國朝康熙八年併入合州,雍正六年複置,屬重慶府。

江北廳 本漢巴郡治。《華陽國志》: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甘橘宮,今北府城是也。後為江州縣地。齊末,改江州為墊江,是為墊江縣地。後周以後俱為巴縣地。明為巴縣之江北鎮。國朝乾隆十九年,因鎮所形勢衝要,以重慶府同知移駐江北。二十四年,複以巴縣義、禮二里及仁禮六甲隸之,屬重慶府。

疆域

古巴子國,《華陽國志》謂其地:東至魚複,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今重、保、順、綏四府,忠、酉二州,夔以西,敘以北,皆其境也。此巴國地漢巴郡領十一縣地:江州縣今江北、巴縣、江津、璧山、永川、綦江、南川之半皆是。臨江縣今忠州、墊江、石柱之北是。枳縣今涪州、長壽、豐都都是。閬中縣今保寧府、閬中、蒼溪、順慶府、儀隴是。墊江縣今合州、銅梁、大足、定遠其榮昌及順慶府廣安州皆三分之一焉。朐肕縣今梁山、萬縣、雲陽、開縣是。安漢縣今順慶府南充、西充之半,蓬州、岳池、廣安三分之一。宕渠縣今綏定府達縣、東鄉、新甯、渠縣、大竹、太平,保甯府巴州、通江、南江,順慶府營山、鄰水,廣安州三分之一。魚複縣今夔州府奉節、巫山、大寧是。充國縣今南充、西充之半,保寧府南部縣是。涪陵縣今酉陽州,秀山之半,黔江、彭水是。胡三省曰:漢之涪陵,今彭水縣;今之涪陵,漢枳縣也。後漢巴郡領十四城:江州宕渠朐肕閬中魚複扡水有扡關臨江枳、涪陵墊江安漢平都《巴記》曰:和帝分枳置。充國永元二年分閬中置。宣漢《巴漢記》曰:和帝分宕渠之東置。漢昌永元中置。《巴記》曰;分宕渠之北置。幅員廣矣。《巴郡圖經》:境界南北四千,東西五千,周萬餘里,屬縣十四,鹽鐵五官各有丞史。獻帝初平元年,安漢趙穎議分巴為三郡,以墊江以上為巴郡,治安漢故城在今順慶府南三十五里,江州以下為永寧郡,朐肕以下為固陵郡。建安六年,魚複蹇允爭巴名,劉璋乃改永甯為巴郡,固陵為巴東郡,前巴郡為巴西郡,自安漢移治閬中,是為三巴。蜀漢又分巴郡置涪陵郡,治涪陵縣領漢複等五縣,宕渠郡治宕渠縣,尋省入巴西郡。巴西郡領閬中等九縣,巴東郡領魚複等三縣,而巴郡領江州等四縣。魏晉以後,或因或革,闊狹不一,今之疆域自府治至京師驛程五千七百七十里。在省治東少南九百九十五里,廣七百有五里,袤五百一十里。東至酉陽州彭水縣界三百五十里,西至敘州府隆昌縣界三百五十五里,北至順慶府岳池縣二百六十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桐梓縣二百五十里,東南至遵義府界三百里,西南至遵義府仁懷縣界四百里,東北至忠州墊江縣界三百有五里,西北至潼川府安嶽縣界四百三十里。

巴 縣 附郭 東至沙溪交長壽縣界二百里,西至走馬岡交璧山縣界八十里,南至犁牛鋪交綦江界一百五里,北過江北廳界通江面五里,陸路至風埡一百七十里交合州界。江津縣 在府南少西一百四十里,東至綦江縣界一百五十里,西至永川縣界九十里,南至貴州遵義府仁懷縣界二百里,北至巴縣界六十里。

長壽縣 在府東少北二百三十里,東至涪州界三十里,西至江北廳界四十里,南至南川縣界九十里,北至順慶府鄰水縣界八十里。永川縣 在府西少南一百九十五里,東至璧山縣界四十五里,西至大足縣界五十里,南至瀘州合江縣界一百里,北至銅梁縣界四十里。榮昌縣 在府西少南三百一十五里,東至永川縣界四十五里,西至敘州府隆昌縣界四十五里,南至瀘州界三十五里,北至大足縣界四十里。綦江縣 在府南少東二百里,東至南川縣界九十里,西至江津縣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桐梓縣界一百七十五里,北至江津縣界三十里。南川縣 在府東南三百一十五里,東至涪州界七十里,西至綦江縣界七十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正安州界一百里,北至涪州界一百里。合 州 在府北二百一十里,東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一百一十里,西至潼川府安嶽縣界二百四十里,南至璧山縣界六十里,北至定遠縣界六十里。涪 州 在府東少南三百三十里,東至三華山交忠州豐都縣界九十里,西至黃草山交長壽縣界六十里,南至冷水關交南川縣界一百里,北至沙河交忠州墊江縣界一百里。銅梁縣 在府西少北二百四十里,東至合州界八十里,西至大足縣界一百一十里,南至永川縣界一百里,北至潼川府遂寧縣界六十里。大足縣 在府西三百二十里,東至銅梁縣界六十里,西至潼川府安嶽縣界六十里,南至永川縣界九十里,北至潼川府遂寧縣界五十里。璧山縣 在府西北一百里,東至巴縣界七十五里,西至銅梁縣界二十里,南至江津縣界九十五里,北至合州界九十里。定遠縣 在府北三百二十里,東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七十里,西至潼川府蓬溪縣界九十里,南至合州界三十里,北至順慶府南充縣界五十里。江北廳 在府北十里,東至長壽縣界二百里,西至合州界一百里,南至大江面與巴縣分界二里,北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三百里。

形勢

《寰宇記》:巴城在岷江之北,漢水之南。

王爾鑒《巴縣誌》:全蜀形勝。瞿塘、灩澦,東捍荊襄;石門、崆峒,西禦蕃猓。南通六詔,固以瀘水、大峨;北走秦鳳,矗以劍閣、鐵山。四塞之險甲於天下。渝州雖東川腹壤,而石城削天,字水盤郭。山則九十九峰,飛拴攢鎖於縉雲、佛圖間。內水則嘉陵、白水,會羌、涪、宕渠來自秦。外水則岷、沫衣帶,會金沙來自滇,赤水來自黔,俱虹盤渝城下,遙牽吳楚、閩越、兩粵之舟。昔人以地屬必爭置重鎮,間為制撫軍駐節,良有以也。說者謂:東川式廓,扼要不僅渝城。不知雲安今夔州巨郡重嶺複岡,陸行則細路繚雲,水行則急峽矗霆,故往來舟楫莫可停泊。臨江今忠州跨山枕水。涪關今涪州左衛酉陽、石城一帶,控楚連黔,直蠻部之襟喉耳。惟渝城會三江、沖五路,鞭長四百三十餘里,俯瞰夔門,聲息瞬應。而西玉壘,北劍閣,南邛崍、牂牁,左挾右帶,控馭便捷,故渝州能守,可俾錦官風雨坐安和會矣。

按府據三巴之腹壤,會二江之洪流,水陸交沖,山川剛險,從來為戰守必爭之地。而巴縣之浮圖、二郎更據重關之阻,其前則璧山之重山複嶺,永川之扼吭稱雄,銅梁連綿乎巴嶽,大足依倚乎長岩,皆所以保障西南。而榮昌為巴蜀分界之區,又陸路之衝要也。江津在府上遊,前峙鼎山,後臨幾水。長壽居府地軸,岷江前繞,菩提後依,是固水程之襟要也。下而涪州,則扼瞿唐之險阻,為黔蠻之要會,在唐宋時置鎮設兵,不更重歟。至於綦江、南川為屏,于南莫不依山為城,據水為池。定遠、合州擁護于北,尤為漢中要津,北道主人。蓋不獨江北之險,廓銅鑼以為門,據鐵關而為隘也,豈非東川一巨鎮哉!然地闊則易以藏奸,民貧易於為患事,固有相因而至者,則剔弊鋤強,保泰持盈,又在德不在險矣。

城池

古灘城,《舊志》:在府城東八十里。《輿地紀勝》:在縣東七十里岷江岸,週一百步,闊五步。相傳巴子於此置津立城。江州故城,《方輿紀》:在府治西,相傳張儀所築置江州縣。《後漢書》注:江州故城在巴縣西北。皆不詳其地。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北府城是也在江北廳。後徙南城在府城江之南十里,故南平城是。蜀漢昭烈初年,以江夏費觀為太守,領江州都督。建興四年,丞相亮欲出軍漢中,李嚴當知後事,自永安移屯江州,因築大城,周回十六里,即今府城也。明洪武初,指揮戴鼎因舊址修砌石城,高十丈,周十二里六分,計二千六百六十六丈七尺,環江為池,門十七,九開八閉,俗以為 “九宮八卦 ”之象,曰:朝天開、翠微閉、通遠開、金湯閉、定遠閉、南紀開、鳳凰閉、金紫開、仁和閉、太平開、儲奇開、大安閉、臨江開、洪崖閉、千斯開、福興閉、東水開。明末甲申六月,張獻忠自通遠門攻城,城圯。國朝康熙二年,總督李國英補築。是時,總督自順治十四年即駐節重慶。

巴縣附郭 江州故縣,在僰溪口。《寰宇記》:南齊永平五年,江州縣自郡城移治僰溪口。後周閔帝時改江州為江陽縣,又移墊江,就江州舊治也。古霸州《舊通志》:在縣東南二百六十里。唐貞觀四年,分巴縣南界置南平府,八年改曰霸州,十三年廢。南平廢縣《舊志》:在縣東南二百二十里。貞觀四年分巴置南平縣,屬南平州,十三年州廢,移南平縣於西北。永淳二年又東南移六十里。宋雍熙中,省入巴縣。

古東陽郡丹陽縣《方輿紀》志雲:在府東百里。南齊置東陽郡,治丹陽縣。後周廢,今為東陽鎮。《舊通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唐置誤。

江津縣 舊系土城,歲久圯。明成化中,同知莫琚修築,其北瀕河,始甃以石。正德間,知縣楊威築石城,高一丈八尺,週五里六分,計一千零八丈,門九,各建城樓,東西南更置月城。國朝乾隆三十一年,知縣曾受一重修,門仍九,後只開四門。嘉慶九年,城樓毀于雹,知縣徐鼎補修。

七門故郡西魏置,在七門灘,距今縣西七十里。

江陽故縣在縣西僰口,本江州縣移治。南齊末,江州仍移舊治。周武成三年更名巴縣,隋開皇十八年始改江陽為江津縣。宋乾德五年移治馬鬃山,今江巴交界之固圍山也。鼎山故縣《方輿紀》:鼎山在縣南,三峰鼎峙。志雲:宋置鼎山縣,今正史不載。

萬壽故縣在漢東驛,距縣西一百六十里。唐武德三年置,宋乾德五年廢。

長壽縣 土城。明天順中,知縣時順修築,外環以濠,瀕於河,歲久圯。國朝嘉慶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教匪王三槐陷之。六年,知縣余鈺依鳳山改建石城。八年工竣,高二支,險峻處兩尋厚一丈,週五里有奇,計一千零六十丈,門四,更名鳳城。

樂溫廢縣在縣西北五十里,唐武德二年置,元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

永安廢縣在縣西南,以縣北永安山為名,開元中省。

樂城廢縣在縣西,《華陽國志》:蜀延熙十七年省巴郡樂城縣。舊志:今縣西一百里有樂跡鎮,即其故址。按樂跡鎮今分屬江北,非長壽地。

永川縣 舊無城。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縣劉鳳始砌石城,高一丈五尺,週二里二分,計三百九十六支,門六。國朝乾隆三十年,知縣張宗文重修,合江知縣蔣兆奎分董其役。五十六年,知縣薛諧律補修,恢廓舊址,計八百丈有奇,嘉會、文明二門舊閉。張宗文以義正門有妨,聖廟廢之,複開文明門。道光十九年,知縣福昌阿重修。

榮昌縣 石城。明成化中,同知莫據、知縣覃琳修砌,高一丈五尺,週五里五分,計九百九十丈,門四,外環以濠。國朝乾隆三十四年,知縣郭成巍重修,於城東隅特開東水門一道,便於蓮花洋取水,並原門五。

古昌州按《新唐書》、《寰宇記》皆雲:州初治昌元縣,獨《元和志》以為州治靜南。今以年代考之,蓋乾元初治昌元,大曆中治靜南,光啟初,又治大足也。

昌元廢縣《一統志》:在榮昌縣西北。《元和志》:縣東至昌州一百二十里,乾元元年與州同置。東接瀨波,西臨耶水。《輿地紀勝》:周顯德初,為寇所焚,移治羅市鎮。天禧中,又移今治。《舊志》:故昌元縣,今為昌元里。按《宋志》作:鹹平四年,移置羅市,與《紀勝》不同。

綦江縣 土城,前臨綦水,後枕劍山。明成化中,知縣徐榮、主簿宋璧始築石城。正德七年,知縣劉玉增其制,高一丈八尺。週二里七分,計五百七十丈,正門三,水門二,明末圯。國朝康熙八年,知縣李秉直重修。乾隆二十六年,知縣尹漣複修二門,各建城樓。三十年知縣鄧麥琴、四十年知縣鄧金榜、嘉慶十五年知縣圖敏前後補修。道光十年庚寅五月,河水氾濫城垣,南關俱圯。十二年壬辰,知縣鄧仁堃捐廉倡修,四月興工,明年四月落成,高二丈二尺,厚一丈三尺,計六百一十丈,西仍無門,增築炮臺以備不虞,沿河築堤以衛城址,名曰金墉堤。

古綦市即綦江鎮,《輿地紀勝》:宋紹興二十六年.移南川鎮稅務于大綦市。《明統志》:綦江鎮即古綦市。洪武初改為縣,在府城南二百里。

南川故縣《縣誌》:唐武德二年,置南州南川縣,即今綦治也。宋皇祐五年始廢。南州南川縣屬渝州,熙寧八年,平木鬥之亂,複於縣之銅佛壩,置南平軍,南川縣又改隸焉。

廢南平軍《明統志》:在綦江南九十里。

三溪廢縣《元和志》:縣西北至南川三十里,以縣內有僰溪、東溪、葛溪三溪合流為名,其城甚高險。《寰宇記》:縣城俗名石城,宋初廢。

丹溪廢縣《寰宇記》:在南川縣東南三十里,于丹溪水曲置,因名,貞觀十七年廢。

瀛山廢縣《舊志》:在縣東南瀛山下,今曰瀛山壩。貞觀四年置,十三年省。

廢溱州《舊志》:在縣南接貴州遵義府桐梓縣界。《縣誌》:今扶歡場之司土壩即溱州,故城其小,河即古溱溪,青羊市即榮懿縣也。

南川縣 舊無城。明成化中,知縣劉裴始築土牆,環以濠。嘉靖九年,知縣陳光道改修磚城,高一丈二尺,週三里五分,計六百三十丈,正門四,小北門一。國朝康熙二十四年,重修。雍正十二年夏六月,大雨傾圯,知縣張喧補修。乾隆十年,知縣陸玉琮續修塞,小北門、四門各建城樓。三十一年,知縣文運隆重修。

隆化故城《舊志》按《元統志》雲:嘉熙三年,徙軍治於此。至元十二年,並縣入南川,於此置理,自後遂為南川縣治,是則今之南川,唐之賓化也。唐之南川,今之綦江也。《明統志》:不經詳別,致山川古跡混雜不明,今據《元史》改正。

合 州 巴子故城。《括地志》雲1:在合州、石鏡縣南,故墊江縣也。宋淳祐三年,制置使餘玠徙城釣魚山。元至元二十二年,複還故治。明成化中,知州唐珣沿瑞應山麓砌石城,高一丈七尺,週一十六里二分,計二千九百一十六丈,門十二。嘉靖十八年,同知黎一夔、知州唐宗1此處應為顧野五所著《輿地志》,非唐李泰《括地志》。

元塞三門。萬曆三年,知州史修復塞觀德門,今存八門。國朝乾隆三十一年,知州王爾鑒、冀宣明、段琪、黃叔顯重修。五十三年知州周澄、嘉慶八年知州吳士淳先後補修,增高七尺。二十四年,知州紀大奎補修,又增二尺有奇。

巴子城《華陽國志》:巴子或治墊江,在巴郡西北,中水西百里。顧野王。《括地志》:巴子故都在石鏡縣南五里。《九域志》:舊傳楚襄王滅巴子,封庶子于濮江之南,號銅梁侯即此。石鏡廢縣即今州治。魏恭帝三年,改縣為石鏡,以涪水北有圓石似鏡,因名。宋初,改曰石照。明初,省縣入州。赤水廢縣《一統志》:在州西。隋開皇八年置,屬涪陵郡。唐屬合州。宋熙寧四年,省入銅梁;七年,複置。元至元二十年,併入石照。《舊志》:按《九域志》,在合州西北一百三十里。蓋宋時,又徙而北也。

宋王城州治即巴子城,《圖經》誤作宋王城。涪 州 明宣德中,知州邵賢始創土城。成化初,砌以石,高一丈八尺,週四里,計七百二十丈,門五。國朝康熙二十四年修葺。乾隆二十九年,知州陳于上重修。枳縣故城《一統志》:在州西古巴邑,漢置枳縣。晉永和中,為涪陵郡治。後周廢入巴縣。隋於此置涪陵縣。唐宋為涪州治。元省。《輿地紀勝》:故枳城在巴縣東北一百十五里。漢平廢縣《寰宇記》:漢平縣在今涪州東一百二十里,羅浮山北,岷江之南,白水入江處。開元三年,移入涪陵。武隆廢縣《元和志》:武隆縣西北,至涪州二百五十里,本漢涪陵縣地。武德元年分立。《舊志》康熙七年,歸併涪州,設巡司,有城,週二里有奇,在州南一百七十里。

溫山廢縣《新唐志》:涪州有溫山縣,本屬南潾州,亦武德初所置。《九域志》:熙寧三年省為鎮,入涪陵。《舊志》:在州西北一百一十里,舊作樂溫縣誤。

銅梁縣 土城,建于明初。天順中,始築石城。成化中,同知莫琚重修,高一丈三尺,週六里六分,計一千一百八十八丈,門四。明末圯。國朝乾隆三十六年,知縣樓星增修,高一丈三尺,周九里三分,長一千九百六十六丈九尺,門六。

銅梁故城 在縣北。《九域志》:在州西一百三十里。《明一統志》:在州西南九十里,元移今治。蓋即並巴川縣之後,遂南移于巴川舊縣側近也。巴川廢縣《九域志》:在合州西南一百十里。《輿地紀勝》:在州南七十五里。崇龕廢縣《元和志》:縣西至州一百十里。隋開皇三年於此置崇龕鎮,大業十二年於鎮置縣。先天二年更名。《九域志》:乾德五年,省入安居。

安居鄉 明成化中,初築石城,明季毀於兵。國朝康熙十年,吏民修茸,高一丈二尺,週三里有奇,門八。嘉慶初,教匪滋擾,添修內城一座,旋廢。安居廢縣今遂寧西南四十里,有安居鋪,即安居故城,以縣東有安居溪得名,廢徙靡常。《通志》謂非今廢安居,誤。大足縣 唐宋時舊址靡存。明天順中,知縣趙恕砌石城。成化中,同知莫琚重修,高一丈二尺,週四里八分,計八百六十七丈,門四。嘉靖中,知縣袁衍又增修,東南帶河為池,西北負山為濠,歲久傾圯。國朝嘉慶二年,知縣徐景東建新城垣,高一丈二尺,周八百八十五丈,四門各建城樓。七年知縣張聰思續修竣事。大足故縣《輿地紀勝》:舊治在虎頭大足壩。《縣誌》:故城或雲在縣米糧關,或雲在崇勝里之妙高山,又雲在龍水鎮,鎮有古昌州碑。

璧山縣 舊系土城。明成化中,知縣張本砌石城,高一丈五尺,週三里八分,計六百八十四丈,門四。明末圯。國朝乾陵三十五年,知縣蔡宗建補修,增高三尺。定遠縣 舊城圯于水。嘉靖三十年,知縣胡濂遷今治,築石城,高一丈五尺,週三里七分,計六百六十丈,門四。國朝雍正時,城多傾圯。乾隆二年,知縣邱仰文、署知縣胡觀海修築完固。四十四年,知縣袁文煥補修。

定遠故城在江北十里。宋時名女菁坪,元創為武勝軍。

江北廳 分駐初無城。嘉慶三年,同知李在文築土城,南面臨江,西北東三面依山,周十五里,門四。十一年,署同知譚光祐補修,歲久圯。道光十三年七月,署同知高學濂倡士民捐修石城,旋卸篆去。本任福珠朗阿、董其成,曆十九月而工竣。正南高三丈有奇,餘三面形勢陡峻,高一丈四五尺,厚一丈,計五里三分,週一千零一十一丈,門八,各建城樓。複於河岸添砌護城堤二道,長一十六丈五尺,寬一丈,高一丈八尺。倚山置四炮臺,以資守禦,觀陽門內又建渝關一座,洵巨鎮也。

多功城《通志》在巴縣西。宋淳祐中築,今在廳西北,山石,回岩為城,左高三丈餘,右丈餘,週二百余步,東、西二門,創建年月無考。惟西門石上鐫 “端明殿大學士大中大夫四川安撫制置大使朱孫建此”,則宋淳祐間築無疑,或謂與合州釣魚城同造,即保辜城也。

公署

學院行署,在通遠門內,銅鼓台左側。舊為總督署,康熙五十四年移節駐成都府,始改建焉。巴子故宮《華陽國志》,今無考。生雲石在行署大堂左階旁分巡川東道署,在東水門內,康熙八年設。

重慶府知府署,在太平門內宋嘉泰間建,元末明玉珍據作偽官。明洪武初,郡守袁維真改修。明末毀於兵。康熙八年,郡守呂新命重建,原系南向,右倚金碧山,為江州結脈處,左與白象街廛舍毗連,每虞火災。乾隆二十四年,郡守書敏移署,倚山東南向,重建金碧山堂,前開新豐街巷,官民兩便。又于署北建譙樓,顏曰 “新豐”,南與豐瑞樓相對。金碧台在府治後。《舊通志》:漢時分祠金馬、碧雞處也。宋淳祐中,制置使餘玠因舊址累為台,曰“金碧台”。王爾鑒雲:按王褒所祠之金馬、碧雞在滇。褒,資中人,即望祭道,亦不經此,其訛無疑。明郡守張希召建堂山上,額曰 “金碧山堂”。豐瑞樓即府治古譙樓。康熙四十七年,郡守陳邦器記:渝郡古制,控轄三州十七邑,合岷、涪兩江,為全川一大都會。自昔兵革以來,雖休養生息者二十餘年,而諸務缺略,即一府治頹敝荒涼,不禁有舉目蕭條之感。歲辛巳,餘奉命來守是邦,愧以菲材遭時多故,終日平反司讞,矻矻如不勝任,其於吏治、生民外,悉不暇計,遑敢及居處之微焉者乎?閱四年乙酉,囂風漸息,政有餘閒,遍覽城垣、學校多在荒煙蔓草中,慨然動修廢舉墜之思。念黌宮為首善重地,自宜先眾務而興,因與各學諸子約昌義鼎新,令教授曾君光祖,諸生周子典、楊子世泰、雷子生春董其事,曆六月告成,殿堂門廡,規制稱畢備焉。又念太平門外為商賈鱗集之區,列廛而居,動遭回祿,因議建樓二所,令經歷塗君廷俊專督工,奉水、火二德星君以壓其氣。至於千斯、東水、臨江各門,控帶雄勢,輻輳肩摩。城隍為一郡司命,歲時伏臘於焉,祈禱皆宜,輝煌生色,不得簡陋者,節次捐修於丙戌、丁亥、戊子三歲內,先後告竣,又皆學博曾君及周子驤、楊子憬、李子長華、雷子生春分任其勞焉。凡此有裨地方之事,不敢或後所可因任苟安者,惟餘一身之奉,荒殘衙舍,聽其聊蔽風雨而已。然鼓樓實郡治觀瞻司漏傳,更非官居私署可比,生財、福德攸關,亦與學舍、城隍相等。爰寸銖積累,議一新之專責,經歷塗君廷俊、周子典朝夕襄事,刻期成功,已蔚然改觀,非余下車時故轍矣。落成之日,題曰 “豐瑞”,冀時和年豐,長為吾民禎瑞也。因延夙昔,諸子稱觴,其上慰勞勤苦,咸請勒石以記,餘曰:補殘起廢,守土者之所宜也,原非邀譽百姓而誇示後人,何以記為?但諸君或廢詩書、或忘寢食,數載經營,賢勞特甚,豈可久而失傳,因鼓樓之舉,並憶興建始末,不文不次,約志其概。漏壺台在府治譙樓上。明洪武初建,萬曆中通判張啟明記:我太祖混一寰宇,酌古定制,頒漏壺式於天下,所以立萬古之規模,聳萬民之視聽,時正令善莫大於此。蓋自洪武十四年,渝郡奉而創之,鼓樓設為四台,上為日天池,次為夜天池,又次為平水壺,其下為萬分壺。池、壺水各下漏,以管相遞,出入萬分壺,上制木人像,手執時晷尺,尺上定十二時,共分為百刻。尺下為泡筒,尺入壺中,隨水上升,以水之入壺有高低,而尺之出壺時刻因有次第,其法盡衍於渾天儀制,誠善矣。但歲久浸廢,其晝晷聽堪輿家所報,其夜籌憑雞人所傳。初正莫分,晨昏多爽,沿襲而不知講者非朝夕故矣。予與介石、重庵二公來襄渝,治侍忠所傳公堂側,朝夕論政,或早肅朝儀,或宵趨迎送,而漏聲曉箭傳報舛錯,深切慨惜。一日傳公攜予輩登樓往觀之,有毅然重修之議,無何以入期迫,未暇厘正,而介石公典篆之初,首重茲舉,命陰陽生龐文表董匠修之,其鉤引交錯、關鎖互持、蓄滴傳送、上下應接,舉如舊制。殆不繁推步,而晝夜之分,時刻之數,井井畫一,是有以開不夜之天,使人曉然,趣時不怠,而況又翕然修復古制者如此。工成,重庵公命予紀之,以識歲月,予不敏而敬述其始末,如左傳公,名良諫,臨川人;介石,趙公,諱方立,周至人;重庵,趙公,名完珍,宗師人,一時寅好,更膾炙人口雲。時萬曆癸未正月上元之吉。又王應熊有記碑,殘蝕不可卒讀。丹鳳石在府署內,豐標珊然,昂如威鳳,郡守陳邦器題。

同知署舊在白象街,故試院也。雍正十一年,分駐黔江,轄黔、彭二縣。乾隆元年,裁酉陽土司改直隸酉陽州,分設秀山縣,割黔、彭隸焉,同知仍移郡城署。十九年,始分駐江北鎮。白象池《巴縣誌》:在宣化坊同知署後白象街,緣此得名。

通判署舊在豐瑞樓內,南向。乾隆二十五年,通判陳金涵遷建府署右,東向。道光十三年,裁,今為行台。

經歷署舊在府署右。乾隆二十四年,改司獄為江北廳,照磨以經歷兼司獄事,移駐司獄署,嗣經歷徐紹庸以監舍逼近民居,每苦火患,複遷署於通判新署右。墨池在經歷署內。或曰即巴橘園故址,餘價別墅也。價自比橘中叟,名其園曰 “巴橘”。庫在府署內。獄在府署右。

育嬰堂原置千斯門內。乾隆十二年,護川東道宋諤、知府林興泗、知縣張松等率紳士公捐銀一千四百兩,買置洪崖坊貢生鄧雯房一所,前後四層,左右廂房四向,廚房一向,為育嬰堂,規制宏敞,詳明各憲,經前撫紀山撰文勒石。餘銀七百兩,按月生息,每兩月利一分二厘五毫。每乳婦領喂遺嬰,月給口糧銀一兩六錢。設堂役一名,月給工食銀五錢,在垣內菜地收租支發。遇遺棄嬰兒報縣,某月日某乳婦領養某嬰兒註冊,地方官不時驗其嬴茁。豢養漸大,以出院之日截扣乳婦口糧,除按月支銀造報外,餘銀仍呈繳貯庫。乾隆二十一年,川東道宋邦綏將育嬰堂改東川書院,易渝州書院作育嬰堂,其生息銀於乾隆二十一年四月每兩增改利銀一分五厘。

府學教授署、訓導署俱在臨江門內學宮左側。

蒼聖閣在儒學明倫堂左,屹立岩畔。奎星閣在儒學前,夫子池左。七星坎《縣誌》:在臨江坊,土人雲:在府學前左岩。

重慶鎮總兵署,在金紫門內,康熙八年建。中營遊擊署,在楊柳街。中軍守備署,在旗纛廟街。

左營遊擊署系重慶衛改建、中軍守備署俱在八仙土地街。

左營都司署,在鳳凰門內。鳳凰台在右營署前,相傳有鳳凰鳴其上,因名,今石址猶存。

巴縣知縣署,在府署右,康熙六年知縣張枬建。乾隆二十三年知縣王爾鑒重修。巴子國《通志》:在縣治左,一名巴子岩。巴石在縣署左廳階畔,計蕊二十七,磊疊蒼堅,天然秀拔。一名巴子石。巴署靈湫《縣誌》:在縣署望江書屋之右,一脈清泠,靈泉也,知縣王爾鑒名。清風閣、朝陽閣《縣誌》:並在縣治前數十步,左右對峙,高二丈餘。康熙中,以形類火字廢朝陽閣。雍正中,並毀清風閣。

縣丞署,在縣西六十里白市驛,雍正七年分駐。典史署,在縣署左。庫、獄在縣署內、右。養濟院一在佛圖關下,一在通遠門外。棲流所在白市驛巡檢署,在縣東九十里木洞鎮。

縣學教諭訓導署,在學宮中。巴字園在縣學前,明倪思蕙別墅。

汛署,在教場演武廳左。專城一在佛圖關中,道光二年分駐。

江津縣署,在北固門內,康熙九年知縣沈維垣重修。典史署,在縣署右,康熙二十年典史朱茂謙捐修。心舟亭在廳署後。宋嘉祐中,知縣冉木記:予過江皋,遇一石臥沙中,左右皆曰:此縣碑也。予聞之欣然,即維舟取之,得焉。既乃建置,想涪亭下,立亭以覆之。因大書碑曰 “皇宋嘉定執徐江邑還浦之碑”。或曰亭亦壯觀是不可不名,亦不可無記也。予於是取黃山谷 “心源清不系,虛舟盡日橫 ”之句,命亭曰 “心舟”,以書其上。碑刻之曰:心以虛能容舟,以虛能載邑,素號難治,期會之紛、簿書之煩、舞文弄法之擾,政強梗不率之慢,令系人意者,日不知幾作邑者,惟不能虛心以臨之,其何能容大江滔滔。自蜀通吳,商賈之往來、貨泉之流行,溯而上下者,又不知幾操舟者。倘不能虛厥舟以受之,其何能載?然則,舟不虛不能載物;心不虛不能容人,以舟喻心,以心名舟,命亭之意,其在是乎?敢問是舟將涉巨川而濟斯人乎?抑盡日無人而橫野水乎?將順流去而朝宗於海乎?或擊楫櫂而渡長江乎?抑飄然泛五湖而徜徉乎?曰承流

而行,遇坎則止,可止可行,任理而已,于舟何有哉。庫,在縣署內。獄,舊在儀門左,嘉慶八年知縣徐鼎改建儀門右。養濟院在西門外,一在東門外,道光十一年知縣郭彬圖建。縣學教諭署,在學宮左。訓導署,在學宮右。駐房營地在四牌坊。長壽縣知縣署舊在銅鼓山下,嘉慶二年毀於教匪。六年,知縣余鈺移建新城西門內。典史署在縣署西。庫、獄在縣署內、西。養濟院、恤孤堂在北門外。縣學教諭署,舊在學宮內,嘉慶六年移建縣署西。駐防署在西門內。永川縣知縣署,康熙六年,知縣金湯建,吳逆之變被焚。十九年,知縣項強重修。石鼓樓,在縣治前,明宣德時建。康熙三十三年,知縣歐陽明萬重建。典史署,在縣署東,乾隆四年,典史倪輝嶽詳修。庫、獄在縣署內、東。養濟院,在東門外。縣學教諭署,在學宮內。駐防署,在東門內。水塘汛署,在松溉鎮。榮昌縣知縣署,在城正中,康熙元年知縣王濂建。乾隆四十九年,知縣朱瑴重修。聽春樓在縣署左,乾隆甲辰知縣朱瑴建,記曰:歲乙未,餘以需次入都,攜小照自隨賢士。夫各有題跋,太僕蔣螺川弁其首曰 “聽春圖”。殿撰張酉峰同年有 “他年花縣里,添寫一囊琴 ”之句。二公蓋信餘情好之篤,而期望為甚殷也。戊戌捧檄來榮,距今七載,邑之大工役,以次舉行。爰捐廉而有事於署,外而門楹堂宇,內而廳室軒廊,因地制宜,頗為愜目。又于東北隅建樓一所,屏障黌宮,以培一邑人文之盛。公退之暇,與二三友朋攜琴酒登臨其上,洞開窗戶,目極千里。雖霜繁木脫,時而煙樹迥還,禽聲上下,不啻坐春風暖日中也。四明袁子問餘曰:“樓何名”?余未及答,袁子啞然笑曰:“東坡志喜雨而歸美太守,晦翁建考亭而衍道來。茲古人命名均非無故,今良有司,寔心任事,正欲邑之士民共躋春台之上,日恬熙於樂土已耳。即以,聽春,名之,胡不可”。餘恍然曰:“事固有前,後不相謀,而名義適相合者,圖與樓二而一也。”微子言,孰為引伸其意耶?遂記其命名之意,援筆而書之於壁。時乙巳陽月小雪之後五日也。香霏亭在縣署右,道光六年知縣龍翔補修。典史署,在縣署左。庫、獄在縣署內、右。養濟院,在西門外。縣學教諭署,在學宮左。明臥碑在明倫堂右,字殘蝕不可卒讀,惟“石榜諭眾通知 ”六字存。駐防署,在縣署後街。

綦江縣知縣署,在東關內,順治十七年知縣孟易吉建,嗣知縣李秉直、虞兆清、方岳、杜蘭、

尹漣、圖敏歷次修補。典史署,在縣署右。庫、獄在縣署內、右。養濟院,在縣北。縣學教諭署在學宮左。訓導署,在學宮右。駐防署,在北門,一在石壕地界貴州仁懷縣,道光十八年穆繼賢以邪教煽亂,討平之。二十年,奉文添汛弁兵丁,以重邊防。

南川縣知縣署,在城西南,康熙六年知縣劉德健建。典史署,在縣署東南。庫、獄在縣署內、左。養濟院在青坪關。棲流所在西關外,署知縣恒泰建,縣學教諭署,在學宮東。訓導署在學宮西。

駐防署,在南門。合州知州署,康熙七年知州于成龍建,三十六年知州常學易改建。瑞應山房《州志》:在州署西廨。宋嘉祐間,周敦頤簽書合州判官,後人立祠祀之。嘉定間,魏了翁使東川,移書少卿安癸仲,得官舍於川岡,匾“瑞應山房”,以祀先生。有記,失傳。沉厚堂在舊州署西偏。《方輿記》:張柬之守合州,姚崇薦其沉厚具相才。宋嘉祐間,州守任逢記。映書軒《州志》:在舊署西北隅,宋守何騏讀書處,有記。醉石《州志》:相傳州治前有石,宋守何麒醉則休其上,因名,今廢。朝宗閣《一統志》:在合州會判廳。吏目署,在州署旁。庫、獄在知州、吏目署內。養濟院、漏澤園在南津街北門外。育嬰堂州牧李宗沆建,有記。州學學正署、訓導署俱在學宮內。培德堂在城內,劉光顯倡募收掩浮屍。駐防署,在管馹門內。棲流所在城外。一吳宗泰捐,一蕭王煥募。

涪州知州署,康熙七年知州朱麟正建。二十二年,知州蕭星拱重修。州同署,在鶴游坪,嘉慶七年建。武隆巡檢署,在州東一百八十里。吏目署,在州署左。庫、獄在州署內。養濟院在土門子。州學學正署、訓導署俱在學宮內。放生池在天慶宮,州牧楊上容捐募置。駐防署在西門內。棲流所道光十四年,州牧楊上容捐募修置,男女各一所。

銅梁縣知縣署,在城中飛鳳山東北,康熙六十一年知縣諸清建。典史署,在縣署右。庫、獄在縣署內、右。養濟院,在南門外。縣學教諭署,在學宮內。駐防署,在縣署左。安居鄉分司署,在化龍山下,雍正十年知銅梁縣莫陶、巡檢張芳建。道光十三年缺裁。鄉學訓導署,在學宮內。駐防署,在城北江岸。大足縣知縣署,雍正八年知縣陳九夏建。棠花亭《縣誌》:在署內,今廢。典史署,在縣署左。

庫、獄在縣署內。養濟院、棲流所均在東門外。縣學訓導署,在學宮右。駐防署,在城北。璧山縣知縣署,雍正十年知縣許紹熙建。建置碑《縣誌》:在署內,字磨滅,不可考。典史署,在縣署左,雍正十年典史繆文榮建。庫、獄在縣署內。養濟院,在南門外。縣學訓導署,在學宮右。駐防署,在東門外。定遠縣知縣署,雍正九年知縣吳作霖建。退思閣古碑亭在縣治,乾隆四年知縣邱仰文重修。典史署,在縣署左,雍正九年典史張正倫建。庫、獄在縣署內。棲流所、養濟院在署前南街。縣學訓導署,在學宮前。駐防署,在東門內。江北廳理民同知署,乾隆十九年分建。照磨署在廳署左。庫、獄在廳署內。養濟院在雙碑。憫惻堂在廳治右,王廷常等募建,惜字紙、瘞枯骸、施棺。廳學訓導署,在學宮內。駐防署,一在廳署西,一在大庵。西躔王夢庚曰:《輿地志》考校詳明,附見《古跡》,猶為去繁就簡。

山川關、鎮、津、梁、塘、堰、古跡、寺觀附見  府治

巴山《巴縣誌》:郡城坐山,曆無定考。《輿地紀勝》:以縉雲山為巴山,方向既殊,義亦無取。惟《通考》載:巴子國,後周縣有巴山、塗山。雖未指巴山在城,而塗山與城對峙,似連而及之之義,且水以三折而成 “巴”字,故江曰巴江,縣曰巴縣,則山名巴山。于義正、於地更切,其最秀結穴處,則府治後金碧山也。金碧山《巴縣誌》:巴山之頂,名金碧山,即縣學後山主峰也,右為金碧台,在府治左岩上。崇因寺在府治北,宋熙甯初建,康熙四年邑人劉如漢重修。治平寺在府治北,後有古佛岩,詩刻甚多。白龍池在崇因坊東嶽廟前五福宮山在府治西南巴山入脈最高處,建有炮臺。《名勝志》:俯瞰闤闠,坐帶江流。藏經閣在治平坊,明嘉靖初建。楊慎諸名人詩碑五,內有寶素亭。西湖池在治平坊,古名淡泉,明太師蹇義貯御賜大湖石故園也,池中有台四,通小艇。萬曆中,侍郎倪斯蕙即其地,開西湖大社,游泳極一時之盛。東華觀在城南,元至元間建。《名勝志》:觀後有東華十八洞,皆相通,邑人呼其處為 “神仙口”。爽心閣《通志》:在城北,今廢。招賢館《通志》:在城東,宋餘玠建其供帳,一如帥府所居,令曰:欲有謀以告者,近則徑詣公府,遠則自言於郡所在,以禮聘之。按館址無存,或雲在澄清樓側。澄清樓在朝天門內,第三門洞古城上。

銅鼓臺山在通遠門內蓮花坊,台址尚存,銅鼓無考。

園在通遠門內,上下有二池,皆種蓮花,名蓮花池。又有亭榭台閣,先屬馬氏,繼蹇氏,後王氏,凡三易主。蹇忠定賜第明宣宗賜公京城第,又賜第于巴,階用納陛,瓦用琉璃,賜廠在江北鳳居沱,賜堂額曰:“一個臣”,賜門聯曰 “祈天永命天官府,與國咸休國老家”,皆宣廟宸翰也。

息園在南紀門內九塊橋,倪斯蕙別墅。七星池在通遠門。內洗墨池在城內文昌廟。相傳張三豐畫帝君像洗墨處,又一在東水坊,一在巴橘園。大熄火池在儲奇門內舊倉後,舊基週三十八丈,長十丈五尺,闊八丈。小熄火池在宣化坊城隍廟大街,前臨官道,後抵周姓,左右抵王姓,東西闊七尺五寸,南北長一丈五尺,二池均經前巴縣知縣王爾鑒堪明界址,載入縣誌。紫雲洞在巴子園遇仙橋西北。報恩寺在東水門內,唐岑參詩見《巴縣誌》。洪崖洞《巴縣誌》:在洪崖廂,即城壁有詩殘缺,洞下有滴珠泉,石泉湧溜,夕陽反映,隱若虹流,即隱虹亭。新井《通志》:在縣南。《圖經》:唐先天時,刺史皇甫珣鑿井六丈得泉,號為 “新井”。孝婦石南紀門外孝婦宅,有岩石飛墮。

巴縣

塗山在縣東南,岷江南岸。《舊志》:夏禹塗後祠故址在焉,山因以得名。元賈元《塗山碑記》:《華陽志》雲:渝郡塗山禹後家也,古廟廢。元至正壬辰,郡守費著仍建廟。嘗考娶于塗山之說,一謂在此,一謂在九江當塗。東漢《郡志》雲:塗山在巴郡江州。杜預考曰:巴國也,有塗山禹廟。又古《巴郡志》雲:山在縣東五千二百步,岷江東折,高七里,週三十里。酈道元《水經注》雲:江州塗山有夏禹廟塗後祠,九江當塗亦有之。杜預所謂巴國江州,乃今重慶巴縣,江州非九江之江州也。《漢史 ·蜀志》:有稽至今,洞曰塗洞,村曰塗村,灘曰遮夫,石曰啟母。複合《帝王世紀》《蜀本紀》《華陽國志》《元和志》等書參考之,禹乃汶山郡廣柔人,其母有莘氏感星之異,生禹于石紐廣柔。隋改廣柔為汶川,石紐在茂州域,隸石泉軍。所生之地方,百里夷人共營之,不敢居牧,靈異可畏。禹為蜀人,生於蜀,娶於蜀,古今人情不大相遠。導江之役,往來必經,過門不顧,為可憑信。先是帝曾大殳曰:昌意為黃帝次子,娶蜀山氏,生帝顓頊。顓頊生鯀,鯀生帝,帝之娶於蜀。又有自來。又謂蜀塗山肇自人皇,為蜀君,掌塗山之國,亦一征也。至會諸侯于塗,當以九江郡者為是。東漢《郡志》雲:山在當塗。杜預雲:在壽春東北,今有禹會村。柳子有銘,蘇子有詩,且于天下稍向中,會同於此宜矣。《通鑒外紀》亦雲:禹娶塗山之女,生子啟,南巡狩,會諸侯于塗山,如是則娶而生子,生子而後南巡,南巡而後會諸侯,娶則在此,會則在彼,次序昭然。會稽乃致君臣之地,或崩葬之所,故有禹穴,所謂塗山,一曰棟山,一曰防山,紛紛不一。太平乃晉成帝世,當塗之民徙居於此,故亦名其縣曰 “當塗”。好事者援此以為說,而實非塗山。世次綿遠,地名改易煩亂,傅會不足征。況會稽塗山在禹時未入中國,禹安得娶彼哉?今特辯而正之。庶祠廟之建得其本真,而後受享於誕生之地,尤不可闕爾。張澍《蜀典》:晉太康三年《地記》:古當塗國,夏禹所娶也,西南有禹邨,今九江當塗縣有禹娶之地。皇甫謐曰:今九江當塗有禹廟,則塗山在江南。《世紀》雲:塗山氏合昬于台桑之野,鐘離西七十里,即當塗縣。杜預雲:塗山在壽春東北。《輿地記》謂:即禹所娶塗山氏國。《呂氏春秋》雲:禹娶塗山氏,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複往治水。故《說文》雲:九江當塗,民以辛、壬、癸甲之日嫁娶。《水經注》亦雲: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為嫁娶日。而《吳越春秋》、《越絕》等書又雲:禹娶會稽塗山。應邵雲:在永興北。永興今蕭山也。按禹娶塗山,乃蜀巴縣之塗山,非壽春會稽之塗山也。《水經注》雲:江州縣有塗山,禹所娶,山有禹王及塗後祠。陶宏景《水仙賦》雲:塗山石帳,天后翠幙,指此。東漢《郡國志》雲:塗山在巴郡江州。為重慶巴縣,至今洞曰塗洞,邨曰塗邨,灘曰遮夫,石曰啟母也。《寰宇記》:塗山在渝州巴縣東南八里,岷江南岸。古《巴郡志》:山高七里,周圍二十里,尾接石洞峽,峽東西約長二里許,劉先主置關於此山之上。酈善長、庾仲雍輩並以為禹娶于江州之塗山,夫禹之娶於蜀,豈獨以生於蜀哉。蓋其祖昌意為黃帝次子,娶蜀山氏昌僕,生帝顓頊乾荒,亦娶蜀山氏淖子,禹不得遠締姻也,亦人情矣。當塗山氏遠適鳴條,思戀本國,築乃清台,遠望蜀土,猶陝虢峙有娀之虛,章邱留姜原之跡矣。是會稽為禹計功之地,壽春為大會諸侯之所,均非賦雄狐九尾之處也。又禹本生於石紐,而《蜀王本紀》乃雲:禹母含珠孕禹,坼疈而生於塗山,舛矣。顏師古《漢書注》引《淮南子》雲:禹治洪水過轘轅山,謂塗山氏曰 “欲餉鑿鼓聲乃來”。禹化為熊,跳石誤中鼓,塗山氏來見禹,慚而去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 “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夫禹治水詎無官師役徒,何至使後持饁如田婦上畦,其謬不待辯。而嵩陽啟母廟前有高二丈,中裂之石,益為無稽,且既為石矣,登封之墓又何為者考?盧元明《嵩高山記》:昔陽翟有婦人,孕身三十月乃生子從母背上出,五歲便入此山學道神明,為母立祠,因號曰:啟母祠。是嵩高之祠,非高密之配,徒以同為啟母因疑相混也。又《倦遊錄》雲:三門禹廟,神儀侍衛極肅,後殿一氊裘像,侍衛皆胡人,雲是禹婦翁。夏《塗山歌》:綏綏白狐,九尾厐厐。我家嘉夷,來實為王。成子室家,我都攸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唐寇泚詩:小年弄文墨,不識戎旅難。一朝事鞞鼓,策馬度塗山。塗山橫地軸,萬里流荒服。悠悠征旆遠,驂一何速。流月揮金戈,驚風折寒木。行聞漢飛將,還向皋蘭宿。□朱爾邁詩:昔我上三關,匹馬向風發。草青嘶益驕,高下淩出沒。顧見雙石門,峨峨接天關。虎眎一夫雄,萬人豈能越?可憐戰伐移,竟為豺狼窺。酒肉厭朱門,風雨閉白骨。亦有桃李花,開落春三月。千里無人煙,棲宿在林樾。今我泛舟還,風波走臲卼。一望去時路,岩霜披榾柮。哀猿啼不休,饑鳥啄空穴。天地終茫茫,人事多鬱結。漫拭青萍刀,更拂珊瑚玦。乘時在壯年,俯仰慚時哲。

大禹廟塗後祠在塗山上。明曹汴記:今川東兵憲田公之駐節我郡也,開忠益之實亭,廣諮諏之使務,於是于郡東塗山之麓得禹廟舊址,與元巨劉志道所題廟碑焉。顧碑漫缺不可讀,又乃於《郡志》得元臣賈易岩所撰碑,引東漢《郡志》及《華陽國志》諸古籍,辯禹之娶于塗山,實茲山也,其會諸侯乃在會稽塗山,而世遂以為娶於彼,非也。其考既明備而核,足破近世膚聞之誤,而文複《爾雅》可傳。於是公讀之,歎曰:昔人睹河洛而思禹功,矧梁岷之高山迅川,其利鑿疏導之難,殆又倍於河洛,而今之享既藝之利而被安流之澤者,顧漫不思禹功也。縱令禹非蜀人,其娶非塗山,猶當郡為之祠廟,以報厥萬世永賴之功。而舊籍之可考,班班若是,其舊址遺碑,今猶儼然焉。而顧坐視其鞠為瓦礫草莽之墟,此豈非觀風守土者之責哉。遂毅然亟為重建之舉,乃首以語我郡守朱君,君遂率郡二與邑令尹躬視其址,以複於公,公乃隨以督建之役,委之衛使陳嘉勳,且複親為之指授曰:“是舉也,基視舊址宜拓三之二,庶廟貌宏邃,足壯觀瞻。棟宇宜掄楩楠之材,庶無速朽,足垂久逖。禹位宜遵洪武七年帝王廟例,塑袞冕坐像,庶謁者如見廟益藉以尊嚴。然茲山以塗後而傳,禮宜合祀,顧像則弗典,仍宜前設木主二:一稱夏大禹王神主,一稱夏後塗山氏神主,庶禹不獨血食,而山靈亦與榮矣。苐其役計費,吾帑贖之,餘若干而足以此構材,以此募役可無更,役夫里一人也”。指授既定,乃遂移上,撫臺鐘祥確庵曾公、按台徽州環一郭公既後先報可,而時為分守,少參汪公駐涪陵,公複以其事告之,亦欣然贊焉。於是嘉勳日在工督建唯亟,而城野之人顧晏然若不知其有興作也。蓋拓基於萬曆甲戌之冬十有二月,至乙亥之春三月,廟乃訖工。廟基凡為台三,台皆甃石為之,前為門凡四楹,躡級而上為亭,亦四楹。亭後左右各為房,亦各四楹。又躡級而上,始為廟四楹,而廟地勝棟,隆後依朝曦之輝,而挹郡基金碧之秀,龍門抱其下,塗洞峙其左,遮灘障其右,殆儼然古塗山國之故宮。而禹之像則考宋人所刻聖賢遺像為之,複藹然錫圭告成之度如生也。公於是諏日瓣香爰率郡邑長貳,恭謁於廟而告成,事退乃顧汴城墟命載筆焉。既而朱君複以公意申命之,而汴遂無容辭也。汴惟賈碑塗山辯甚詳,顧未暇及塗山氏之賢、之有功于禹也。按漢劉向《烈女傳》稱:禹之治水而南也,塗山氏蓋賦倚南之歌,其後周之二南實取風焉。及生啟,禹弗子,塗山氏獨能教訓,而使之化,至立庶子之官以翼之。故禹不惟獲告成功,而卒至啟能象賢繼世,以有天下,善乎。遷、固之敘三代後妃之助,曰:夏之興也以塗山,然則今日之配享茲廟也,固以其生茲山之故,然實祀德、祀功之典所,弗可遺也。汴故繼敘之用,補前碑之缺,庶昭公之舉也,殆不獨使巴夔之間睹廟貌而思禹,抑將使聞塗山氏之風者,化不在周、召之南,而在川以東矣。其有裨風教,豈小哉。於是碑方擬登刻,而學憲沔陽陳公適校士至渝,郭公按部偕汪公至,聞廟成,鹹後先登謁,於是一時塗林之旌,無不躍然快觀也。然公之意以山在江之東岸,猶石紐在蜀之西陬,皆冠蓋之所弗經,故其傳不甚著也。又欲仿之神禹鄉邦,樹石南紀之衢,題以 “塗山舊國 ”以告觀風者。而公去郡矣,至是柱史任公來代公出巡,於是朱公具以事白焉,任公乃遂諏日登謁,且面授嘉勳,亟成公之所未及備也,而朱君亦以是月上丁四日登修,嘗祀以肇歲典。噫!山何幸於數千載之下,有茲曠遇哉。汪公名仲川,系黃岡;田公名子堅,系永寧;任公名惟一,系周至;朱公,名孟震,系新淦;其郡貳趙侯方立,倅盧侯晉、梁侯棟、朱侯昆推、王侯邦俊,暨邑令鄭侯宗學,或典經其始,或樂觀厥成,而嘉勳則重慶衛指揮僉事,蓋終役獨效勞也,法固當備著於篇。龍門在禹廟前大江水中。《明統志》:山址有石中分,名曰 “龍門”。宋紹興中,左石楷書,右石行書,各鐫 “龍門 ”二大字,斷處可容小艇出入,即俗所謂 “龍門浩 ”也。

真武山即塗山絕頂。《縣誌》:山勢極高,雲岩泉,鳥道曲盤。山左有真武宮,為郡城第一屏障,“真武 ”俗稱也。真武宮在山之凹。萬曆中張稽古、吳禮嘉有游塗山詩碑。澄鑒亭塗山北出一峰,卓立山表上,有亭曰 “澄鑒”。登臨雄視,兩江城如泛葉。亭側有明萬曆二十三年鐵柱,乾隆二十五年川東道張九鎰更名曰 “覽勝”。覺林寺《通志》:即塗山寺,在山之麓。宋紹興中建,乾隆二十三年增修蓮池、亭、閣、石塔。唐白居易詩 “野徑行無伴,僧房宿有期。塗山來去熟,惟是馬蹄知”。宋餘玠詩:“木魚敲罷起鐘聲,透出叢林萬戶驚。一百八聲方始盡,六街三市有人行”。老君山在縣東南,塗山之左。塗洞山頂有石洞,即《華陽國志》所謂 “塗洞 ”也,俗訛為 “老君洞”。陳卓題名:由海棠溪曲折而上,至山頂有老君洞,即塗洞也。康熙庚子二月中旬,同忠州施使君春岩、巴縣周駿聲、會稽余宗建、僧穀泉攜壺往游,三水環城,雲煙閭井,皆在足下,蕩胸豁目,可稱壯觀矣。然予觀塗山,群峭摩天,城中動靜,絲毫在眼,世苟有故此最為要地,不可不慎防者也。豈但供遊人眺望而已乎?酒罷題名洞壁而去。

黃葛埡縣東南十里。渡江自海棠溪而上,峭削入雲,憑高下瞰,郡城虛實都收眼底,亦要隘也。石馬山縣東南七十里,石形如馬,襟帶雙溪。銅鼓寺在石馬山下,明宏治十六年建。九井山縣東南二百四十里。《縣誌》:舊傳山半石隙,泉流九渠,灌溉百畝。石英鎮《舊志》:在縣東南。按《縣誌》,宋四鎮石英、峰玉、藍溪、新興也,今無考。龍岡山縣東六十里,自盤沱山發脈,迤邐至廣陽壩,突高二十余丈,周里許。興隆寺在龍岡山,明萬曆八年建。蕉坪山縣東六十里,高五里,長五十里,上接官莊埡,下踞盤沱。廣福寺在蕉坪山,創建無考,明宏治時碑猶存。天井坪山縣東九十里,高五里,長八十里,上中下三坪有田數百畝。清華庵、紹興寺、荔枝寺、複心寺俱在天井坪。白沙山縣東一百六十里,高三里,疊亙五十里。山半有仙女洞,高一丈,闊二丈,長八十丈,滴翠飛香,宛然堂奧,上有白沙寺。金華山縣東一百九十里,上界南川縣神童壩,山高二里,峭峰排疊,長四十餘里。金華庵邑人文甫卿施田有碑。雙寨關縣東二百二十里,兩峰對峙,山頂寬平,老松千章,皆淩雲合抱,斬木為城,可拒南川及貴州、正安州一帶奸匪。昔人於此建寨避兵。扶桑壩《通志》:在縣東。宋建炎三年,元將不花等攻重慶,守將張玨與戰於扶桑壩,即此。長延坪山縣東北九十里,高五里,綿亙三十餘里,北接木洞慈光寺。龍岡山縣東北一百四十里,高三里。白蓮寺在龍岡山,原名嫦月宮。正德十三年建,王應熊更今名,賦詩鐫壁。飛雪岩縣北六十里,石澗斷截,河水直瀉數十丈,望若飛雪,右壁崩崖,削如城墉。相傳太白、東坡皆題詩岩間,殘蝕無存。明邑人詹朝用、王應熊複鑿古九曲池,建九層閣,今泯滅矣。清水關《通志》:在縣北六十里。豐文山縣西北七十里,高二里,三面陡絕,山左文昌宮,後有洗墨古池,方廣數丈,深三四尺許。舊傳豐文有八景,今無考。雪峰山縣西北九十里,上有龍井泉,瀑落岩畔,入流水溪。大霖山縣西北一百七十里,高五里,長六十里,茂林箐密,有高灘岩,聞水響即沛甘霖,里人以此蔔雨。石華寺在大霖山半,寺後有石筍,高十丈,週五丈。明學士江朝宗有《諭祭墓表碑》。佛圖關縣西十五里,即李嚴欲鑿通泯、涪二江處,上有石佛像,故名。孫氏曰:重慶三面臨江,春水泛漫,不可卒渡,其處入必經要道,惟佛圖關至二郎一路耳。奢酋據重慶時,識者謂但守佛圖關,賊立可餓死,既而諸軍齊進,奪其佛圖關,重慶遂下。蓋佛閣關者,重慶之襟要也。明劉詩:“當年先業樹蠶叢,奕葉何堪振父風。自信承家慚長子,敢雲報國紹元戎。兒童舊頌平蠻績,父老新傳剿播功。武烈謬叨綿世澤,孤忠一脈貫長虹。東逐西馳歲又深,凱旋駐馬漫開襟。三巴兵革龍泉迥,六月烽煙雁字沉。關塞自惟憐白髮,廟廊誰為報丹心。良弓鳥盡應無用,緩整魚竿釣海潯”。劉時俊詩:“軍駐岩關扼上頭,憑欄百里望皆周。群山翠點高低列,兩水清涵上下流。地險我何妨進退,城孤彼自愛羈囚。一時縱目還生喜,釜底游魚可待休”。又《讀劉將軍佛圖關石刻有感詩》:後事宜從前事求,奢酋未必勝楊酋。朝中命甫三推寄,閫外功旋一陣收。錦字石間空萬古,鴻名紙上重千秋。邇來舊業堪追否,自笑將軍亦姓劉”。

蟄龍岩《通志》:在縣西二十里,有泉出石縫間,瀉入岩下。舊傳有二小蛇磅礡泉中,禱雨即應。歌樂山縣西三十里,群峰北向,翠靄深濃。王爾鑒賦:乾隆癸酉八月晦日,熊耳山人于役于梁灘之壩憩息乎!歌樂之山,煙消萬井,雲淨層巒,孤峰拔地,石磴盤天。攀藤附葛,乃陟其巔,東眺巴渝、夔、萬,荊楚回環,西瞰青神、玉壘,峨眉蜿蜒,閬漢、涪、嘉龍盤于後,金、滬、岷、沫虹控於前。登是山也,胸可拓,塵可湔,摘星斗,傲偓佺,上下乎千古,橫覽乎八埏,爰顧名思義 “歌樂”。昔傳非風非雅,無管無弦,即而聽之,空山寂然。豈仙歌之有異,抑塵聽之無緣,求其故而不得,攜匡以倦眠。爾乃夜夢山靈,莞爾而笑,笑予汨塵,未識至道,無形無聲,含孕大造,形形聲聲,難名厥奧。出沒於山水之間,隱約乎高深之妙。河嶽效靈,現乎龜龍,熊耳嵩高,巍峙天中。子乃去之,之乎山東,東有滄海,無風自震,日月含光,島嶼列映。子乃去之,弗遊弗泳。梁父累累,泰山岩岩,層雲淡宕,碧霞蹁躚。子雖登之,未叩其關。自東徂西,取道華陰,三峰雲障,秀嶺塵侵。子雖過之,未陟遙岑。南來馭棧,劍外是遊,錦城三載,星馳雲流。洎來巴渝,歲逾兩周,雲山雅戀,心血空嘔,乾坤傀儡,川嶽癭瘤,亦烏識夫元音之緲緲,仙樂之悠悠乎。山人曰:鳳凰之鳴,鳴以嶰竹,律呂之調,調以金玉。既備乃奏,神來賓肅,六代宮懸,四朝樂器,聲有正變,器無不備,山靈之言,道存器廢,將何以鳴萬物之和,宣天地之氣哉。山靈曰:器不可廢,樂不可執。執器求樂,器存樂逸。因樂制器,器從樂出。樂無所在,無所不在,宣於寰中,超然象外。不見夫青峰插漢,麗日當空,樵吟牧唱,響答穀風。不見夫絕巘雲合,雪飛雨瀉,珠碎晶簾,玉敲鴛瓦。聿聞鳥雀,嘯雨啼晴,聿聞蟲蠕,草吟岩鳴,喓喓唧唧,啞啞嚶嚶。維篁有韻,戛然鳴穀。維瀑飛花,泠然削玉,淙淙琤琤,悠悠曲曲。若乃長江夜靜,波撼雲湍。老樹風搖,聲與盤旋。叩之杳杳,聽之間間。若乃松濤泛月,碧落聲送。雲陣排空,清虛鼓動。于焉怡情,於焉悅性,是惟無形,形由心生,是惟無聲,聲發籟聞。上乃鈞天,下乃奮地。維山之歌,疇識三昧,言求之而難名。神領之而可會。山人聽之,憬然悟默,然退實獲,我心喜而不寐。山靈載歌曰:“孕鴻鈞兮氣渾函,洩元音兮山水間,與子遇兮歌樂山”。熊耳山人賡歌曰: “山水薄兮有清音,綿地天兮無古今,山靈啟予兮發長吟。”

雲頂寺在歌樂山上,寺側有龍泉,下有冷水、鳳凰二溪。《縣誌》:俗傳雲頂寺祀川主李冰次子二郎,佐父導水,駐節山上,樂作如聞鈞天之音,故名歌樂,其說近誕。山接縉雲之脈,登其巔,九門三江宛在眉睫,松杉翳日,遇風雨則萬籟齊鳴,是即山靈清響,非可以形器求者。余曾登山作賦,蓋深契歌樂之妙,而不以耳食為口談雲。高店縣西四十里,高鄰歌樂山,北俯嘉陵,南接龍洞,據險置守,水陸相為犄角。

二郎關縣西四十五里少南,高五里,崖路曲折,萬仞深壑,一門壁辟,又佛閣鎖鑰也。

龍洞關縣西五十五里,高五里許,關踞山腰,石門尚存。自佛閣至此,三關疊障,守得其人,縱西方有警,渝州實未易窺也。

聖燈山縣西五十五里,高三里,山下有石油泉,隨水湧出,居民利之。

白市驛縣西六十里,四山環繞,縣丞分駐。

虎峰山縣西七十里,自走馬岡逶迤東向,巋峨峭立,上有川主廟。

長安洞縣西八十里,洞深,窅入必秉燭,行里許,有石,若二龍,過此則積水泓衍,不可入矣。

縉雲山西接璧山界。《寰宇記》:在縣西一百三十七里,其山高聳,林木密茂,下有泉水,東西分流。《元統志》:山有九峰:朝日、香爐、獅子、聚雲、猿嘯、蓮花、寶塔、玉箋、石照,香爐、獅子峰最秀。左接魚鹿峽入涪江,右人江津縣界,華蓋峰達於岷江,橫亙二百餘里。泥封山在縉雲山上二十里,一峰特起,山巔有泉方丈,色如墨,味甘冽。白雲山在縉雲山上二里,峭削不可攀,中有軒轅洞,旱久風出,如吼必雨,土人以此卜陰晴焉。相思岩在縉雲山,娟秀奇麗,躋其巔者輒徘徊不忍去,故名。岩產紅豆樹,高數丈,實如豆,色正赤,名相思子;又產相思竹,形如桃釵:又有相思鳥,羽毛綺麗,巢竹樹間,食宿飛鳴,雌雄相應,籠其一則一隨之,豈山靈孕秀鐘此情物歟。縉雲寺《縣誌》:劉宋景平元年建。唐乾符元年賜額 “相思寺”。宋景德中敕賜 “崇教寺”。吳均《春秋》:渝州相思寺之北,石山有佛跡十三,皆長三尺許,闊一尺一寸,深九寸,中有魚文,在佛堂北十余步,按寺今隸璧山。陸氏讀書岩在獅子峰。八角池在縉雲山上,池中有神龍,土人遇旱,禱雨輒應。狀元鄉碑在縉雲山下五里梁灘壩內,馮時行故里也。

待漏山縣西南三十五里,高百丈,形似象笏。華嚴洞在待漏山,洞壑幽奇,有羅漢像詩碑。華嚴寺始創無考,破山和尚說法處。

白君山縣西南五十里,高二里。《縣誌》:昔江津令白君於此學道,故名。《省志》載:入江津,誤。白君寺在山上。白君塚碑在山下,碑目考字殘缺。

仰山縣西南七十里,高三里,上有天池,水深丈余,周二百五十餘丈。

寨山縣西南九十里,高一里,周十里,有古寨。

多子山縣西南一百里,高五里,長十里,自下躡巔,峰翔岫回,幽曠與縉雲等。慈雲寺在多子山右。邑人李為棟記曰:明季僧智卓建庵堂,凡三十餘所,今僅存三甍,廊房二十餘楹。老樹千章,為名山垂蔭,勿翦勿伐,是所望於里中善士者也。

龍腦山縣西南一百里銅罐驛東,江中有石曰:“雞心”,山勢直齒,江湍若戲珠狀,群峰秀擁,雙溪映帶,一名飛龍山,宛轉巍峨。玉皇觀在龍腦山上,觀有天池,方廣二十三丈,四時不涸,又有古井,周回一丈二尺,其深莫測,為一域勝地。煙墩山縣西南一百里銅罐馹側,昔曾設戍。南平關縣南十里,即南平城古關也。三峰山縣南十二里,三峰秀峙。玉皇觀在三峰山,明正德間建。建禹山縣南五十里,高四里,下有溫泉,左有仙女洞。溫泉寺在山下,明萬曆五年建,溫塘二。沱江山《通志》:縣南五十里,又南十里有冠山,又南十里有太華山。荔枝園《華陽國志》:江州有荔枝園,熟時二千石常設廚膳,命士大夫會樹下食之。《縣誌》:園無考。按《通志》以為在太華山。固圉山縣南八十五里,即馬鬃嘴坐山,巴江交界處城址,即江津故治。馬鬃寺在固圉山,有明隆慶六年碑。霖峰山縣南百里,高七里,遇旱禱之即應,一名霖降山。雲篆山縣南八十里,綿亙入江津界,岩畔有磐石,高丈餘,長十余步,中空若門,全無鑿痕,清泉長流,四時不竭,中有遊魚,人行其上如置身雲霄,側有一石,形似海螺,牧人吹之,嗚嗚有聲,下達魚洞馹。分水嶺縣南一百四十里,高十餘丈,綿亙三十餘里,交綦江界。嶺脊淩雲鳥道一線,據隘而障之,可無桐梓、仁懷奸徒之患,亦要地也。崛江在府城東南,自江津縣一百五十里至銅罐馹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古馹,今裁。流入巴縣界經大茅峽《元統志》:有棲真洞,在巴縣西八十里大茅峽內。相傳茅君升仙於此,故名。峽曰 “大茅”,洞曰 “棲真”。朱錫穀曰:按《列仙傳》,大茅君名盈,字叔申,茅濛之孫,漢地節中得道于金陵句曲山,此當是傅會,俗呼 “貓兒峽”。王漁洋《蜀道驛程記》:過貓兒峽,連峰疊崿,虧雲蔽日,一山突起,石稜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長年雲:夏秋水漲,石尾沒則舟不敢行。魚洞驛,縣西南六十里,今裁。九龍灘縣西南八里玉坪山,岩高十餘丈,灘在岩下,江心有九石,昂首如龍。鷓鴣石在朝天門外。《縣誌》:江心巨石,一名鷓鴣堆,或曰本名遮夫堆,又名望夫石,塗後古跡也。唐武元石詩:佳名望夫處,苔蘚封孤石。萬里水連天,巴江暮雲碧。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夜啼江樹白。雍熙碑《縣誌》:在朝天門外,內江水底,石盤天成碑形,見則年豐,一名靈石。漢晉以來皆有石刻。水涸始見。康熙二十三年、四十八年碑兩見,乾隆五年又見,字跡依稀可考,碑有二,邑人龍為霖錄之。雍熙樓康熙甲子冬,雍熙碑見,乃建是樓,太守孫世澤有記。東北流至府城東,內江水北來注之。

內江在府城東北,自合州六十里至草街子,流入江北巴縣界府西北一百四十里經溫湯峽府西北一百二十里,峽長五里許,兩岩幽深秀削,古松虯蟠,每月朗風來,松韻與泉聲互答,泠泠然直泛江波,里人鮮與尚有 “泉落松門咽峽風 ”句絕佳。溫泉崇聖寺在峽西南,題詠石刻林立。宋周敦頤有《渝州彭推官溫泉寺詩序碑》,又詩:公程無暇日,暫得宿清幽。始覺空門客,不生浮世愁。溫泉喧古洞,晚磬度危樓。徹曉都忘寐,心疑在沃州。明劉漢儒詩:三月興師疾如,好風吹我舟之軸。江聲淅瀝曉霞明,江水噴薄渾似轆。瞬息萬狀不可言,高者低者山之腹。巨如丈人美如姬,瘦者偏嫌肥者肉。繩繩小徑鳥難過,樵子持柯尋猿宿。健兒報道曇花開,雲間直上有天竺。攝齊仗劍叩如來,何事倉黎道荼戮。試問誰戴進賢冠,一身積諐千家哭。上帝降罰罰我躬,免使閭閻堆死髑。頭陀披衲撒腳迎,羞殺宰官著戎服。溶溶有水暖如湯,激我熱血濺飛瀑。可能偏三巴間,借與流離洗瘡瘯。溫泉巴縣溫泉五,一在溫湯峽,雲根泉瀉,分竇而出。昔人迎流砌池,方廣四丈許,上翼以亭,嚴冬可浴,郡守陳邦器題碑:泉流繞方丈至佛殿前匯為大池,沸水中綠藻參差,赤魚游泳,複轉回廊至寺門外,懸岩作瀑布而下,為各溫泉之冠。雲:一在縣南五十里觀音寺;一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神龍山;一在縣西北一百里寶峰山;一在桶井峽,今隸江北。文筆石在峽下五里,石筍一枝,聳秀標奇,形類不律。三分水洞在文筆石下,水自岩洞出分流為三,清冷陰森,人不可近。權石去文筆石五里,將出峽,有巨石,穿孔如權。觀音峽府西北九十里,兩岩石壁數仞,左有龍洞,高二丈許,深不可測,水漲洞口淹沒,則舟不敢行。右岩多瀑布,濺玉飛雪,直注江湍,三峽之中,此峽尤險。半壁蜀漢時鑿有匾路,道光十六年,合州陳大猷等捐金開三峽大路,水漲則登岸,由坦道出峽矣。玉女峽府西北六十里,兩岩各十餘丈,嶄嶻如削,上有一石獨立,雨髻風鬟,天然媚秀。相傳有女子坐石而化,遂名玉女石。魚鹿峽府西北二十里,即石門峽,兩石聳峙江心,各高數丈,水三分而下,其狀隨水漲落變易,故有魚鹿之名,夏秋水漲最險。

至府城東會岷江,《水經注》:庾仲雍所謂江州正對二水口,北則涪內水,南則蜀外水是也。《方輿勝覽》:水自渝上合州至綿州,謂之內江。自渝上戎滬至蜀,謂之外江。明萬曆中奢崇明陷重慶,攻合州,石柱宣撫女官秦良玉進營城下,遣兵襲兩江,燒其船,阻賊泛舟東下,即此。岩陰石在臨江門外。明天啟中奢酋陷重慶,合州董盡倫帥鄉兵戰歿,倪天和刻石:董公死難處。

岷江又東北流經江北廳城南,曆石洞峽府東北二里。陽關《水經注》:江水東逕陽關巴子梁,江之兩岸猶有梁,處巴之三關,斯為一也。後漢延熙中,車騎將軍鄧芝為江州都督治此。《寰宇記》:州東北二里有石洞峽,即劉先主置關之所。《舊志》:今亦名石洞關。銅鑼峽府東北四十里。銅鑼關《縣誌》:峽長五里許,兩岩峭壁摩天,峽口石壁間鑿有欄江鐵鎖孔眼,乃渝州水路最要之門戶也。明洪武初討蜀,廖永忠引舟師至銅鑼峽,明升出降。昔人又於此設官榷稅,江心石上舊鐫 “水榷 ”二字,大水最險。明月峽府東五十里,李膺《益州記》:廣陽州東七里,水南有遮要三塠石,石東二里至明月峽,峽首南岸壁高四十丈,有孔形如滿月,因名。《江北廳志》:峽南為明月沱,北岸山形如半月,約高四十丈。春夏之交紅日西斜,晶光直射南岸沱水之中,反映北岸石壁上,圓光閃爍,璀璨奪目,月光照映亦然。峽號 “明月”,殆以此歟。木洞鎮巴縣東九十里大江中壩,明設水驛,今裁,巡檢分駐。大臂峽江北廳東一百三十里,東岸岩懸數仞,上土有石,長十餘丈,直插峽口,若巨靈伸一臂然,西對金雞背三灘,大水絕險。玉峽口巴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兩山交錯,一水中穿,曲折而下,陸路馬難並蹄,竟日行乃得出峽。鹿度關峽口如磬,關在峽口,亦要隘也。東北流入長壽界。

丹溪口源出綦江涅婆山,水色如丹。《舊志》:東北流五十里入江,曰丹溪口。海棠溪在太平門大江對岸,源出南平山塢,沿壑帶澗曲折入溪,溪邊昔多海棠,騷人每觴詠其間。虎乳溪距塗山半里,溪橫立一石如屏,下有泉,深三丈。相傳禹生啟,虎為之乳,故名。萬歷時鐫 “虎乳泉 ”三字于石。石油溪在縣東南,有井出油,可供燈火。巴子魚池《元和志》:在南平縣西北十里。《輿地記勝》:在巴縣東南二百五十里,流合岷江。粉水龍門浩之上,瀑布如練,數折入江右,即粉水。《水經注》:縣下又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為粉,則皜耀鮮芳。貢粉京師,因名粉水。世謂 “江州墮林粉”,亦謂之 “粒水”。

府城橋樑八:遇仙橋治東東水門內 響水橋治南鳳凰門內 香水橋治北洪崖門內 蹇家橋治北臨江門內 會仙橋治西華光坊 九塊橋治西金湯門內 天生橋治西金湯門內 觀音橋治西南南紀門內

關廂橋樑七:太平橋治南仁和廂 望江橋治西南南紀廂 太平橋治西定遠廂 石洞橋治西南望江廂 承恩橋治西洪崖廂 板橋治北千斯廂二 閘鼓橋治北西水廂

岷江津渡六:黃葛渡南紀門對岸 海棠渡儲奇門對岸 龍門浩太平門對岸 元壇廟岷江南岸 彈子石岷江南岸 東山坪朝天門對岸

內江津渡六:上關江北岸 鄢家渡江北岸 鶯花渡江北岸。王爾鑒詩:春江明似練,春日渡鶯花。鶯語隨波轉,花香逐浪奢。詩敲山寺裹,酒醉野人家。薄暮歸來晚,風吹一笠斜。江會照詩:花發媚遊客,鶯啼歡酒家。春城環二水,野渡豔三巴。香雨流金碧,清風渡落珈。會當攜鬥酒,買櫂問鶯花。羅伽渡江北岸 寶蓋渡江北岸 魯班渡江北岸

巴縣扶桑橋、永定橋、行祠橋、永興橋皆在治東。萬壽橋、永濟橋、萬年橋、回龍橋、白楊橋、龍潭橋皆在治南。桑溪橋、翦桐橋、大定橋皆在治西。龍鳳橋、虎溪橋、永順橋、高灘橋、巨虹橋、梁灘橋皆在治北。萬節橋、永恆橋在治東南。儒林橋、登榮橋在治西北。萬順橋在廉里,邑人文萬順捐修。三元橋在智里,邑孀婦彭王氏建。

岷江上游黃磏溪縣西一百四十里 甕壩溪縣西一百二十里 太平渡縣西百一十里 銅罐驛縣西百里 白沙沱縣西九十里 五里渡縣西七十里 伏牛渡縣西六十五里 魚洞溪縣西南六十里 大渡口縣西四十里 閣老溪縣西三十里 河高崖縣西十五里 三道口縣西九里

內江上游炭壩溪縣西北一百三十里 澄江口縣西北百一十里 下溪口縣西北一百五里 彭家渡縣西北八十里 雞關渡縣西北七十五里 井口鎮縣西北七十里 白崖鎮縣西北三十里

岷江下游木洞鎮縣東九十里,通南川、涪州。岷江救生船上至江津,下至長壽,大小險灘七十七處。乾隆三年知縣王裕疆擇最險者十一灘,詳設五板船五隻,通融救濟。

灶子中水設船一隻。小水、大水無灘,移青岩子。豬腸子小水設船一隻。中水移牛頭溪,大水移烏龜石。觀音梁大水;設船一隻。中水移峨堆。巨梁灘大水設船一隻,中水移黑石堆。鮓魚坑大水設船一隻,中水移馬嶺灘。每船水手六名,每名每月給工食六錢,閏月同。

內江救生船上至合川界,大小險灘著名四處,知縣王裕疆詳設平底快船二隻,通融救濟。石門灘大水設船一隻,中水移鏵頭嘴。北碚梁中水設船一隻,大水移大洞口。每船水手四名,每名月支工食六錢,均於鹽羨請領造報。乾隆十五年載。

海棠溪義渡道光十四年,廖春瀛捐田業銀一萬四千兩,置渡船二十只。二十年吳澤厚子光裕又捐田業銀八百三十兩入海棠渡。李家沱義渡道光十七年,牟張氏子戒三捐田業銀一千四百一十兩,置渡船二隻、救生船一隻。魚洞溪義渡乾隆六十年,邑人穆遜庵捐置二產:一大正溝,一鍋底氹,載糧九分,造船一隻,永作義渡。

塘堰忠里九,孝里十一,廉里十,節里十一,仁里七甲、八甲、九甲、十甲共七,智里七,慈里十一,祥里九,正里七,直里十一。《縣誌》:巴之堰指不勝屈,擇其古且巨者一百八十二著於冊,至於舊塘,為數五百八十七,新塘一千七百一十九。按今分去義、禮二里及仁里上六甲歸江北,祥里依來鄉隸璧山,舊堰實九十三。

江津縣

鼎山縣南一里,三峰鼎峙。禦書閣在縣治南二百步,明學士江淵建,藏御賜書籍。荔枝園在縣治西,《舊志》:開元時所植也。黃山谷《心舟亭次韻李任道食荔枝有感三絕》:一錢不植陳衛尉,萬事稱好司馬公。白髮永無懷橘日,六年惆悵荔枝紅。今年荔子熟南風,莫愁留滯太史公。五月臨江鴨頭綠,六月連山柘枝紅。舞女荔枝熟雖晚,臨江照影自惱公。天與蹙羅裝寶髻,更挼猩血染衣紅。五桂樓在縣東,今廢。水心亭在縣東,明楊彝有記,楊元吉有詩。聚寶山即石子山,在南安門外,脈自播來,迤邐千里,風氣蔥郁。白龍井石子山演武廳側,明時主簿宋秀清鑿。

風門關縣南五里。屯營縣南二十五里,四圍險絕,中如砥平。明正德庚午,都憲林俊破賊曹甫屯兵於此。金鳳山縣南五十里,形如飛鳳。聖燈寺縣南五十里 石燈盞縣南六十里,石穴如盞,水溢如油,今尚存。紫金山縣南八十里。大埡縣南一百二十里,高峰連峙,中僅一路。明正德中副使李越破賊方四於此。合小坪在縣南,亦官軍破方四處。雙峰寺縣南一百二十里,明時建。牛心山縣南一百五十里。南山經堂在牛心山,宋張紘讀書處。棋盤山縣南三百里 岩門關縣南三百里,接貴州遵義府界。元末明玉珍築,一名雁門關,關南屬遵義,關北屬縣界,出入要路。山坪《通志》:在縣西南。明正德中,賊曹甫據江津,撫臣林俊攻敗之於山坪伏子岸諸處,盡殲其眾。漢東鎮在縣西南。淩錦山《通志》:在縣西南。《元和志》:在萬壽縣西八十五里,花木如錦,故名。石板井縣西南四十里,明林俊破賊曹甫處。茅香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石門馹西十里。高寨在思善鄉,平地突起一峰,懸岩僅通一線。昔人避兵於此,有叢林寺。寶屏山縣西南一百五十里,高極百仞,石壁五色,左有螺髻,右有石獸。五峰書院縣西十里。昔有兄弟五人鑿五石室讀書於此,有“公生明、思無邪、性天德、存天理 ”石刻,旁題溫國文正公宋知縣馮忠始立五峰書院。鶴山縣西二十里,上有仙鶴池。石佛洞在鶴山坪內君井山《通志》:在縣西隔江四十三里,上有井泉,深淺不常,若邑宰賢,則水清溢,否則濁涸。聖威山《通志》:縣西五十里,禱雨輒應,故名。

周望山縣西六十里。邑人龔懋熙記:古肇十二州必表十二山,以為之鎮焉。蜀在《禹貢》為梁州之域,表于梁者,則岷山是也。然古今稱蜀者輒雲:峨眉天半,而故不列于《禹貢》,何歟?蓋禹服梁州之制,峨眉僻在南隅,周以梁為雍阻,固更合梁為雍,而峨眉之南隅又甚矣。至後代分梁為犍為郡,為建南道,而峨眉在焉,遂為其郡山水冠冕。然則十二山之封,固必宅中以臨,遠邇周望者,而後當之乎。《泰山記》:秦觀者望見長安,吳觀者望見會稽,周望者望見齊,以是為東方之嶽,稱又昭然已。准斯以言,一郡一縣亦必有名山水為之表焉,其建樹均也。津,幅員相距,古諸侯大國也,其間高山嵸嶐摩穹障日者,不可勝數。然而千里奔騰,一突雄麗,俯瞰大江,遠帶城郭,四至望之,罔不欽其偉秀者,則惟周望山焉。因其名繹其義,以之表津治,亦猶泰山之表魯乎?山有招提,恢宏璀璨,昔罕其麗,有僧某者,年八十餘,披榛住錫,捐已鴆眾,圯者作之,存者飾之,為之不嘩,而成之甚駛。既訖工,來征予言為記,噫!是所表於津治者,功詎不偉耶,遂應老僧之請,而為之記。

隆興寺在周望山,宋時建。金注子在周望山下。《名勝志》:昔有僧憩於此,或告以家貧無養親者,僧思所以濟之,躊躇間,忽有烏鴉銜僧衣袖牽而上,見石縫中有一金注子,手不能及,乃折石畔苦檀枝挑出,至今蹤跡儼然。金釵影在周望山下。《名勝志》:昔有孝婦周氏,姑以渴病思泉,旱甚水涸。婦方徘徊山下求之,忽遇異人謂之曰:“與吾釵,吾與若泉”。婦拔釵授之,乃以釵投地,而清泉迸出,婦得以歸,姑飲之愈,今石跡中有淺水一泓,周圍五六尺,金釵一雙,隱隱可見。大聖寺縣西七十里。長池縣西七十里,石生一池,四時清洌。

樓臺山縣西八十里,邑人陳渭潛修處,額曰:樓風書院,遂以自號。範鎮村在樓臺山麓,範蜀公移居處。同心山縣西九十里,兩山各有泉流合為一,知縣楊元吉刻 “石室煙霞 ”四字。張公山縣西一百里。相傳張公曾據險避賊,上有古城、古井。碧雲莊縣西一百里,石壁數仞,上鐫此三字。寶鼎山縣西一百二十里,上有三石如鼎。明正德中鄧剛率眾築寨,賊不敢犯。石筍山縣西。《通志》:隔江一百二十里,南去永川縣五十里,孤峰如筍,上有石泉。營盤山縣西一百三十里。正德辛未賊方四屯兵於此。遊心山縣西一百三十里,上刻 “遊心山 ”三字,銘曰:既富而壽,培養萬物,於汝觀仁,喜樂時足。鄰母洞游心山左二里,宋劉幹有記。華蓋山縣西北二十五里,與鼎山對峙。老龍池在華蓋山上,履之地動如陂澤狀。皮袋古井在山下,廢。女仙山縣西北一百五十里,相傳羅氏女遇仙於此,故名。石佛山《通志》:在縣北,與馬驍山相接,一名鐘秀山,宋張商英居此。藏秀亭在石佛山,宋冉木有記。石佛寺在石佛山上。巨蟹泉在石佛寺後,歲旱禱雨于此,石隙中水微出,有蟹隨之,黑者即雨,黃者無雨。又一泉在禪居寺前,砌石九十九級,石壁十餘丈,銘曰:天下大亂,此地無憂;天下大旱,此地薄收。聖泉寺縣北十里。聚仙亭聖泉寺後,有石高數丈,頂寬平,可容百人。明嘉靖時,知縣楊元吉建亭其上。棲清書院在寺側,邑人江淵讀書處。魚池在縣北,《圖經》:常有神龍遊此,或雲即巴子魚池。馬驍山縣東隔江,宋驍騎將軍馬邈葬此,故名。永福寺在縣東,元至元間建。廣壽寺在縣東,明初建。蓮池縣東二里許,廣三十餘畝。元時鑿渠引水入泮池。明嘉靖中,知縣楊元吉葺舊亭,顏曰 “君子池”,亭曰 “水心”,即其地也。

歸雲洞縣東二十里,深廣可容數百人,中有泉不竭,邑人楊彝別業。九盤山縣東四十里,路九折而上,即龍門之尾,珞黃峽之後山。龍門山縣東六十里,兩峰如門,故名。二賢山縣東七十里,母雅、石公恕先後居此,故名。虎頭山縣東七十里,宋杜莘老題 “虎岩 ”二字。雲篆山縣東七十里,山勢險絕,跨江南岸,曲折蜿蜒,狀若篆紋,與巴縣接壤。官山縣東八十里,上有大塚,名官子墓。仙馬石縣東八十里張村溪,石壁上有馬蹄跡二百餘處。龍登山縣東一百里。《縣誌》:宋太祖龍潛時常登此,故名。西去綦江縣七十里,上有虎跳嶺,雙峰並峙,絕頂有井泉。又有龍塘石蟹泉,四圍石壁高聳,有一路可升。明正德壬申歲盜起,屯義兵於此,為一方保障。石寨在龍登山後,四圍石壁百丈,深澗百尺。關口縣東一百里,兩山對峙,中通一線,要地也。

西山縣東一百二十里,石壁上刻有 “終古礙新月,半邊無夕陽 ”二句。筆架山縣東一百二十里,道光壬寅歲,里人楊為翰于山建卓觀樓,藏古今書籍,墨刻數萬卷,以備考核。升平寨縣東百二十里,道光戊戌歲,楊為暄倡建。

玉屏山縣東一百三十里,與龍登山屹然對峙。石筍縣東二百里,平地突起一石,高二十餘丈,旁有石磴可升絕頂,方平可容數十人。

固城山縣東南二十里,長一里,四面岩塹,固若城郭。《巴縣誌》誤,入巴東南八十里,雲:古煙墩基址尚存,時代無考。《江津縣誌》又誤以馬鬃嘴在縣西十里,舊有屯鎮,不知固城山即馬鬃嘴,與巴縣固圍山相接,上有馬鬃寺。又以馬驍山為馬鬃山,亦誤。

間樂堂在固城山,宋馮壽故居,黃庭堅為作《間樂記》。

香草樓縣東南三十里。《益州記》:江州縣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于池側置樓而居,多植香草於樓下,一夕忽縱火焚其樓,天降紫雲,飄然而去,後人指其地為香草摟。明鄒佑詩:香草無蹤跡,神仙竟渺茫。獨留天上月,夜夜下寒塘。

雙山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二峰特起,青翠可人。邑人鄒魯結書屋其上,因以自號。

李市、白沙、福市、清溪、保甯、南川皆古鎮,無考。

岷江自瀘州合江縣四十里流入縣界,經大小糯米堆灘極險,宋淳熙乙巳,廣漢陽公鑿之,東南流至縣二百四十里。黃石龍在糯米堆下,一石直起江中,長數十丈,小水反險在沙跡。漢東廢馹東流至縣一百六十里。石門廢馹即龍門峽,峽門置石門驛,東北流至縣一百二十里。七門灘大石橫江如門凡七,東流至縣七十里。石羊廢馹有石如羊,東流至縣六十里。龍門灘石樑如門,蜀王命工鑿之,東流至縣二十四里。流杯池縣西二里,江邊石盤,引水九曲,碑刻殘缺。繞縣治如幾字,即幾江也治北二里。蓮花石俗名跳蹬石,在幾江北水中不見,見則人占豐年。又東北流經珞黃峽縣東七十里,峽上一石如貓,又名貓兒峽,青石尾即峽之右,春水漲峽口,極險。響石峽縣東八十里,在五岔之下。金剛峽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石龍峽縣東一百三十里。至銅罐驛縣東一百五十里,流入巴縣界。

梅溪江北二里入江。梅溪書院明江淵建。油溪縣西北四十里,自璧山縣鬥牛石流十里,經華蓋山下二十五里入江。宋公橋在油溪,明主簿宋秀清倡建。樂城溪源出馬鞍山,東流二十里出明德橋,至縣西三十里入江。砦溪源出鼎山北,流半里入城,環帶學宮,又半里至大通橋,出城北入江。僰溪縣東南三十里,自綦江西北流入縣界,東入大江,即南江口。筍溪源出棋盤山,北流十里至續昌橋,又一百五十里至牛渡,又一百五十里至南江口合流,小舟可通至牛渡。石門縣南三十里,在筍溪河岸。清溪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有古井廢鎮。

大通橋在城內治西三十步,俗名板橋。太平橋在城內治西北七十步 大中橋在城內治西一百五十步,俗名楊嗣橋。文明橋在縣治西南二百步,舊名小石橋。續昌橋縣南三十里 惠遠橋縣南七十里 八龍橋、吼驢橋俱縣南一百里 廣濟橋縣東四十里 馬鬃橋縣西八里 永濟橋縣西十里 嘉惠橋縣西三十里 德明橋縣西七十里 萬古橋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濟美橋在杜里,邑人戴登霄倡建。奉親橋在杜里,邑人梁耀彩奉母陳氏命建。敦古橋在德感壩,邑人鄢三重建。巴江橋、宏農橋俱邑人楊為翰、為城,率弟姪捐修。花萼橋、楊子橋俱楊為龍率弟姪捐修

漢東渡縣西一百五十里 皮魚渡縣西一百四十里 石門渡縣西九十里 白沙渡縣西八十里 石羊渡縣西六十里 遊溪渡縣西三十里 上渡縣北二里 中渡縣北一里 僰溪渡南江河口縣南三十里 仁沱渡縣南四十里 五里渡縣南八十里 牛渡縣東一百五十里 白渡縣東一百七十里

游溪義渡雍正十三年,邑庠生熊屏藩等倡捐募,置義田共二處。燕壩義渡邑人王心一等倡捐募,置義田四處。真武渡一真武場、一楊滿嘴、一白漩子,三處均系赴綦通黔省要路,邑人戴登霄率弟姪捐貲,置買義田。仁沱渡巴綦要路,邑民婦袁楊氏倡捐,募眾置田。德感渡省垣要路,乾隆三十五年,邑人張聖兆等捐募置田。松溉鎮上中下三溪義渡,田在江南岸。下渡口在松溉對岸,蹇應元等募設,於渡頭壩義渡田內支給。青草背渡王慶衍、徐常臣等募置義田。青草背渡梅子口渡邑人鄭颺捐銀一千兩於二處各置田產船隻。五福場上下渡口縣東百二十里,川黔通衢,邑人楊為城置買義田二處。

救生船,康熙五十年,奉文于黃石龍、蜂窩子在珞黃峽二處險灘設船二隻。乾隆三年,奉文黃石龍、大磯腦在松溉下共船一隻。滅虎脊在五臺山下。觀音背在銅罐驛中,共船一隻。石牛欄在縣治後、蜂窩子共船一隻,共水手十八名,每月給工食銀六錢。

塘堰無官設。

長壽縣

鳳山縣治西南一里。韓村在鳳山下,宋開禧中,邑人韓由之見山陂有綠袍人端坐,指揮僕人入村沽酒,白騾齕草其傍,即化書所謂牧騾化也。丹岩在鳳山左,岩高二十餘丈,縣景所謂西岩瀑布也,下有清陰洞,洞中留題皆剝蝕,許魯齋亦嘗憩此。風月台《一統志》:在縣西北。《輿地紀勝》:在樂溫縣北白虎山下,有石龕名 “風月台”。《舊志》《圖經》雲:白虎山石龕篆 “風月之台 ”四字,甚古,其上石岩,桃花水出焉。有洞古邃幽深,銀鴨石筍,杳然人境,即桃花洞也。史子讀書處《名勝志》:在鳳山,一名白虎山,石刻 “讀書處 ”三大字,旁識:端平二年,鶴山赴召,過樂溫為史子書。按眉人史大用讀書樂溫白虎山,即此。吉祥石在鳳山東南山隅,石面鐫布袋和尚一座,笑容可掬,即縣景所謂 “吉祥飛石 ”是也。紫雲岩縣西南一里,有宋紹興碑,字漫漶不可識。

樂溫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其地溫燠,稻穀早熟,民樂之,因名,下有樂溫灘。《寰宇記》:山在樂溫縣南四十八里。

牛心山縣西十里,形類牛心。

三峰山縣西十里,三峰高峙。三友岩縣西二十里,石壁鐫此三字,無考。

西山縣西三十里,為縣治主山。北真觀縣西北隅山巔,宋時建,高敞幽邃,為邑中名勝第一。煉丹台在北真觀右,相傳徐仙翁煉丹處,每於天清月朗,其台煙霞直起幹霄,故縣景以 “北觀煙霞 ”為最。煙霞台在北真觀內,乾隆己酉,邑人餘光等複於蔓草中鋤出之。香泉書院在北真觀下,明天啟中李氏建,今毀,基尚存。雪香閣在香泉書院前,亦李氏建,今改建社稷壇。

菩提山縣北十里,山頂中凹若盂,四圍峰巒環擁,蒼翠鬰然。明僧大智鑄鐵柱五丈有奇,高插峰頂,然燈其上,百里皆見之。

華蓋山縣西北二十五里。

金盤山縣西北七十里 老龍洞在金盤山下,洞口方廣各數丈,深數十步,稍折而東有泉一泓,深不可測,龍窟也。

明戴錦記:吾邑西北七十里有山曰金盤,盤之下有洞焉。龍潛其中,洞口谺然,狀如吐吸。入數步有石結若雲,懸若鐘,二石立若危柱,似經乎斧削者。水由地行左折,而東有石堂焉,深三丈餘,闊視深者減數尺,堂之上有隙焉。天光下燭,仰視溜石之象,若繪若塑若鐫刻。然或伏或起,或欹或正,或伸縮飛潛,而海島諸物萃焉。堂之左水出成溪,獲溉者無旱,居民神其地而祠之,前覆以廈,歲不雨,眾鹹戾茲焉以禱,先是頗穢褻,頃複琢石,肖以神形,被以袞冕,飾以金紫,而稱曰 “龍王 ”焉,有禱即應,民亦歸心,故又上為甃龕,下列幾案,中列爐,左右列棹凳,皆鑿石為之俾禱焉,香燭致侑辭,而以拜以跪者,有瞻依。

或曰:“頭角爪介,龍之形也,肖以人而僭稱王焉,可乎?”餘曰:“噫,龍,神物也,變態百出,況敷大澤以活民,而功豈在侯牧之下哉。人而王之也,固宜惜乎,發靈久矣。元至正始有碑而褒揚缺典,有良牧至,吾將述之以告,而因之以聞于天子焉,姑記之以俟。”

子山縣西北七十里,玉溪之南。

淵故宅在山下,山以淵名也。《縣誌》:山下為譙定淵故宅。

巾子山在縣西北,《輿地紀勝》:在樂溫縣北一百里。

集仙山在治北,相傳徐神翁飛升處。

白龍山在治北山下有松柏灘。靖難時,雪庵和尚遁跡于此,與隱士杜景賢往來,灘水清駛,篁蘿交映,雪庵結廬其間,每夜梵誦琅然,人或窺之,乃讀《易》乾卦也。時棹小舟中流攜《楚辭》誦之,誦一頁輒投一頁于水,投已輒哭,人莫能測也,事見《明紀》。

漏明山縣北四十里,四面積石千仞,岩穴透漏日光,故名。

天臺山縣北四十里 天臺寺在山上 天臺寨山勢陡峭,明末鄉人建寨其上。雲臺山縣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安樂山。雲台觀在山上 木葉符相傳雲臺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家符篆。羅紋山縣東北四十里。長壽山縣東北七十里,嘉慶時教匪滋擾,鄉人建寨其上。明月寺、朝陽寺《通志》:俱在縣東北八十里。歸山在縣東,《輿地紀勝》:在樂溫縣東八十里。崇真觀縣東五里,元時建。皛山寺縣東十里神山在縣東。《通志》:在樂溫縣東北。白岩縣東四十里 白岩寺四壁險絕,天然寨堡。東山寺縣東四十里銅鼓山縣東南一里 定慧寺縣東南五里,宋紹興中建。青煙洞在縣東南十里,一名清淵洞,上有龍王廟,禱雨最應,雪庵和尚曾飛錫於此。龍寨山縣南八里 蓬萊洞在山下 千佛寺縣南二十五里,接涪州界。懷清台《一統志》:懷清台在縣南。《史記 ·貨殖傳》: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之利,用以自衛,始皇以為貞婦,為築女懷清台。《括地志》:清臺山,俗名貞女峽,在永安縣東北七十里。《輿地紀勝》:貞女山在涪州,溯江四十里江北岸。按《舊志》載:在南川境內,皆無所考。又按蜀有清氏,古婦人多以姓系,清乃寡婦姓也,司馬禎以清為名,誤。古書山去縣四十里,有大曆初石刻,雲:昔人砌山,始見石穴,中有蝌蚪書數軸,故名。岷江自江北廳石門溪,東流入縣境經石佛峽在縣西,《輿地紀勝》:在樂溫縣西四十里,有石佛像。龍門灘《輿地紀勝》:在廢樂溫縣龍安鎮之下,其灘三級,去縣南半里。三江灘《通志》:在縣西六里。龍舌灘《通志》:在縣南六里,水落石出,狀如龍舌。白頭灘《縣誌》:在縣東五里。不語灘《縣誌》:在縣東八里,相傳張桓侯泝流略劉璋地,駐縣之詹家沱,後人因立廟以祀名灘,曰“桓侯不語灘”,寺傍有井,號桓侯井,水味清冽。黃草峽縣東十五里。《水經注》:江水又東經黃葛峽,山高險全無人居。《益州記》:涪州黃葛峽,今名黃草峽,山草多黃,故名。《唐書》:大曆四年,瀘州刺史楊子琳叛,沿江東下,涪州守捉使王守先伏兵黃草峽為子琳所擒。杜甫詩:黃草峽西船不歸,赤甲山下行人稀。秦中驛使無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萬里秋風吹錦水,誰家別淚濕羅衣。莫愁劍閣終堪據,聞道松州已被圍。相思岩在黃草峽,岩產相思竹,連理若桃釵之形。赤甲戍《舊志》:在黃草峽。《寰宇記》:漢末為赤甲兵屯聚處。又東南流八里入涪州界。

玉溪縣西北七十里,《通志》:即鄰水,自鄰水縣流入名玉溪,一名梅溪,西南流七十里至江北廳界,名“交龍溪”,溪側古木盤曲,狀如交龍,因名。又南流七十里入大江,即宋儒譙定、淵二先生講學處,上有子祠。桃花溪在縣東二里,舊《府志》:溪源出老龍洞,南流三十里至桃花洞,又五里過新橋入江。海棠溪源出雲臺山,東南流七十里合桃花溪。溶溪《通志》:在縣東,自墊江縣流入,又西南入江,一名龍溪,古名溶溪。

迎春橋縣東半里,跨桃花溪。悅來橋縣東南五里,明知縣陳英重修。冉師橋縣東北十里,邑冉姓建。三通橋縣東北百里,邑人陳柱廷建。新橋縣西北三十里 杜舟橋縣北十五里,邑人古照然建。葛蘭橋縣北五十里 海棠橋縣北八十里 興賢橋縣西三里 攀桂橋在縣北,知縣衛賡揚建。龍灘渡在舊治前,龍舌灘通南川要路,上接巴江,下達涪州。扇沱渡縣西南三十里 龍溪渡縣東南十五里,設有塘汛。

塘堰無。

永川縣

真武山在縣治後,上有元天上帝殿。鐵嶺縣東二十里,《明統志》所謂石色如鐵,蓋指此山也。《通志》:鐵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寰宇記》:其山出鐵。

《舊志》:宋有鐵山鎮,明為鐵山鋪,別是一山。同心山縣東二十里,《縣誌》:與石筍、二郎相連,故名。雞子山《通志》:縣東四十里,自頂至足,分為數峰。英井山縣東南三十里。

二郎山縣東南四十里,孤峰聳秀。淩錦山縣東南八十里,已見江津。龍泉山縣南二里 元天觀普照寺、紫薇觀俱在縣南 雲南石佛岩在縣南雲峰山縣南十里,上有雲峰寺。仙人跡《舊志》,在縣南三十里,巨石上有雙足跡,其大如箕。石筍山縣南五十里,孤峰如筍,上有丹爐古跡,又見江津縣。蒼寶山縣南六十里,古新屯上有仙峰寺。聖水寺縣南六十里,寺後石上二孔,水從中出,稱為雙清雲。伏龍山縣南六十里,接江津縣界。伏龍寺、廣興寺俱在伏龍山。

四明山縣南八十里,上有李克用祠,明初建。八角井縣西南十里。太平山縣西南四十里,前有箕嶺,後有英山,左有玉岡,右有瀘龍。如龍山縣西南四十里,上有金輪寺。來蘇鎮縣西南六十里,《九域志》:縣有牛尾、來蘇、永興、侯溪、龍溪、羅市、歡樂、鐵山、鹹昌、永祥、永昌共十一鎮。松石坪《輿地紀勝》:在縣來蘇鎮,相傳有松化石,石質而松理,或二三尺許,大可合抱,然不過相望數山有之,俗稱“雷燒松”。杜詩所謂萬年松化石,即此。紅岩寺縣西南六十里 東登寺縣西南六十里,即今桂山禪院。玉屏山治西文明門外。英山在縣西,《元和志》:縣南,接延陵英山。《輿地紀勝》:在縣西北十里,下有龍洞,又英山洞在縣西三十里,相傳山間有石洞,窮絕處有一潭,或漂出舊篷破板,疑與江河相通。石洞山縣西二十里,洞在山前,明淩仲曾留題有詩。五華山縣西三十里,洞壑幽邃。大通寺在五峰山上綾波山《通志》:縣西三十里。箕山縣西北十里。寶峰寺縣西北三十里。溪山在縣西北,《輿地紀勝》:去縣一百里,接沙溪源,因名。望華山縣北二十里,峭壁處有觀音庵,即今碧桃寺也。又有大通寺。桂子山縣北三十里,山多產桂。侯溪在縣南。《元和志》:縣東西北三面並枕溪。《寰宇記》:在縣西南一百八十步。《舊志》:有文曲水繞城四流,達松子溉,即此。鳳溪在縣北 三河在縣西南,一水自東,一水自西,一水自中,會之。漏孔河縣南十五里,河岸有大士廟,其左有甘泉,病者飲之輒痊。臥龍潭縣東南三里許,潭水幽深,禱雨輒應。相傳有神龍宅焉,上有龜魚寺。單石溪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源出大足縣玉口山,流三十里至烏龍潭,入縣界經雙石橋,又五十里入銅梁縣界。松子溉縣南百里,源出龍洞山下,別流東入大江。羅洪載《大磯賦》:大磯,九磯之首,磯在松溉東南,遠見巨石橫江,然未嘗一至也。每夏江水氾濫,聲震百里,艘上下斷絕,蓋絕險矣。時夏,予系艇而觀焉,因為之賦:予觀大磯之奇也,發乎箕山之支,鎮乎江岷之口。其來也或聳而為峰,或委而為坡,或深而為阜,及其底于江也。巨石嶄嶄截江橫亙,而孤峙若虎之伏,形若龍之驤首。當秋至而水落,江過其下,靜若鏡花,厥波不揚,兩涯曾不里許,若尋丈之可量。及夫春氣融、夏日烈,雪山頹水壑決,注雨連書,百川奔溢,江於是乎潏潏漰漰,排天浴日,旁溢彌漫,陡起千尺,馮夷喜而歎洋,天吳駭而喪魄,於千里而下趨,忽此磯之見厄鼓萬頃之漰濤,戰數仞之巨脊,若勁兵之遇強敵,勢不相下,氣不相伏,而力足相抗也。于斯時也,江欲決石而東注,石欲回江以西折,勇心不回,鬥氣愈傑。其怒也,搖地軸而欲動,其號也,震天樞而若裂,日月為之薄晦,風雲為之慘惻,目化而渤澥遷立,颶母猛而風沙四塞,馭萬雷於九霄,鼓三軍而一決,轟百里而聾聵,壓千峰而僕跌,蓋江之最險而觀之奇絕也。予昔下巫峽,越漢塞,北曆秦晉,南游江浙,盡嘗劌目於胥潮,悸心於砥柱,而掉膽于瞿塘,三者天下之至險也,曾不知此磯之險,殆有甚焉,不但爭衡而頡頏。予於是又不知天下之事所謂奇特者,必有激於不得己。夫然後舍其庸常,抗為雄偉,插八翼而無飛驚一鳴於眾耳,功足以盡當世名,足以垂千祀。莫不奮發於困厄,振掉於險阻,拂其志而後通達,窮其身而能興起。彼區區之流,俗玩易故。常莫不神沮而氣折,顏汗而心死,殆有似夫此磯,激奇于此水,不然何渺渺茫茫、悠悠洋洋,千里就下而同塵和光,忽然破天地而震響,吒風霆而飛揚,觀物理之同,然而信予說之,非荒唐也。迎恩橋縣東五里 相公橋在縣東北 惠民橋縣東南一里 永濟橋縣西關外 殷家橋縣西二里 躍龍橋縣西三里 雙石橋縣西北二十五里塘堰無。

榮昌縣

百長坪在縣城內西北,相傳葛仙翁煉丹處。奎星閣原在學宮左,道光辛卯,教諭寇宗相度形勢改建,學宮右,百長坪之左,負郭特立,文筆照耀。普澤廟在縣東北隅,祀唐趙延之,今廢。忠賢祠在東街,祀郝仲連、趙昂發、王鐸、喻茂堅,今廢。喻月梧故宅在縣城內東街左側灌壩子。爾雅書院縣城東門外,明喻思慥建,院有九曲水,今廢。爛柯坪在東關外三十步,古碑尚存,喻氏祠。長安石在爛柯坪,明喻思恂友石也,自陝西移回,光怪瑩白,題曰:群石長。

朝陽關縣東一里,今廢,俗名關口。賢侯李光謙去思碑縣東七里許,板橋之前。道光二十三年,民懷舊德建,有記。太平寺在縣東十里,兵馬灘岸上。葛仙山《輿地紀勝》:《圖經》雲:山去昌元百餘里,下臨中江,上幹霄漢,以葛仙翁名,有煉丹岩、洗藥池、甘露茶、打子石。按山在今峰高鋪後二里,去縣東三十里,一名桃香嶺,嶺有桃樹,根從石出,實無寸土,相傳仙翁遺核於此而生。舊《通志》:峰腦山岩畔有巨石,縫中突出桃一株,高丈余,葉幹與凡桃異,花實不常。明宣德中,桃實各圍尺許,每遇結實,邑必有登第者,邑令張秉義名之曰 “桃香仙嶺”。《明統志》:在縣東十五里誤。又按《晉書》:葛洪從祖元號仙公,即仙翁也。舊傳以為葛洪仙跡誤,洪未嘗入蜀也,不必讬其遺跡。太平寨在葛仙嶺東,嘉慶五年建,中有祐聖寺。

桃香仙嶺碑在峰高鋪西二里。青松山縣東三十里。玉皇殿去峰高鋪十里,明萬歷時建。乾隆初,歲旱,里人祈雨,迎縣城隍神其中,神遂棲止焉。慶雲山縣東南六十里。寶蓋鎮縣南一里。《九域志》:昌元縣有寶蓋鎮,蓋以山名也,今名白象山。臥佛寺在寶蓋山,山頂有文昌閣,百尺高樓,俯瞰縣治,纎悉無遺。文筆小山也,在寶蓋山左。羅孝子故里碑在南壇左側紅岩坪縣南二里,石色赤而質靡。碧雲寺在紅岩坪上,宋元豐時建。紅岩井在坪之隅,張姓宅後,味甘而美,知縣李光謙有汲水符。楊馬踏縣南六里,在紅岩坪大道中,馬跡不甚深,而終古不磨,相傳楊泗將軍馬跡所踏。七寶岩縣南十里,下臨思濟河,石壁有大小諸佛像。真常寺縣南十五里,古柏參天,蒼老奇古。縣水口關鎖也。馬鞍山縣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祿寄白雲溪縣南二十五里天常寺前,溪石上鐫此五字,無姓氏,蓋宋元隱者也。羅漢寺縣南三十里,寺踞山脊,左右二洞,右洞羅漢五百余尊,今淪沒無幾。文殊坡縣南四十里,接瀘州界。桃源洞在文殊坡山麓,洞曲折,縋而入,高下不一,數十武有一長河,不可入矣。文殊寺在山半,又有清水溪從山谷中流出,雖盛夏暴漲,澄清不濁。三層岩縣南六十里,山高峻,層疊三級,最易藏奸。石櫃在岩半懸出一石,長丈餘,寬五尺,中空,宛如方櫃。井九山在縣南。《寰宇記》:在昌元縣南一百五十里,側有鹽井,土人呼井九山。《輿地紀勝》:在昌元縣西百餘里。

寶城寺在西門外。海棠香國碑在西關外一里。靈溪觀縣西十五里。

古石岩縣西二十里,距桙梓場里許,長岡綿亙,上有巨石高丈餘,長數丈,斷續崢嶸,形如筆架,俗稱筆架石。龍興寺在古石岩後,即四寶山。倪於義故宅縣西二十五里,陳家岩前,岩穴中空,即於義讀書處,堂室、園亭舊址尚存。甕窯山縣西三十里。石燕子縣西四十五里,路旁一古石,約高三尺,長五尺,宛如飛燕,塘鋪因以名焉。瀨婆山縣西四十五里。《寰宇記》:在昌元縣南七十里,四面懸絕,唐大曆四年,於山置行州。按縣《舊志》,有綾波羅山在縣西北。考《輿地紀勝》:綾波羅山在昌元縣南七十里,岩谷高峻,疑即瀨婆一山也。仙人碁石在瀨婆山頂,相傳李戡于此遇仙人奕碁,拜受學焉,遂為第一國手。瀨川鎮即唐置行州。太陽寺縣西七十里,佛殿上生菌,大如釜,百餘年不腐,乃塑觀音大士像坐其上。普朝古寺縣西八十里,又名五龍山。龍王洞縣西九十里,岩高十數仞,一洞宏敞,可容數百人,中有龍王像,泉水自石隙中,四時不涸,禱雨輒應。瑞蓮古寺縣西九十里,宋進士姚柬之讀書其中,額曰:瑞蓮精舍。山高十數仞,鑿石為池,水泉不竭,中產石蓮,從石縫中茁芽,花開時左紅、右白,紅兆科第,白兆豐年,然花不常開,不結實,明喻茂堅題曰:天池鯤化。寺前石坊尚存,並非大足地,《大足志》殊未考。玉泉井縣西百二十里,昌元里有石井如境,深二尺余,冬溫夏涼,沿村數十家汲之不竭,明王賔禮刊 “玉泉並 ”三字。李家坪山縣西北二十里,山麓有洞如仰釜形,四周溝渠之水俱從此洞放出。洞高丈餘,寬數尺,中有清泉,每風起雲興即有霞氣自洞蒸蒸而上,旱年祈禱,頃刻如注,洞水不見出處,或雲通小灘橋,或雲在思濟橋側。洞前有白馬將軍廟,士女報賽恒聚於此焉。老鴉山《輿地紀勝》:在昌元縣南三十里,按在今縣西北七十里,接隆昌縣。野鴉池在老鴉山下,去縣八十里,池廣二畝,四圍平水環繞匯池,而池水反高,今其地折入隆昌。三拱橋即池中橋也,旁有古井深不可測,味甘而冬溫,雖大旱未嘗涸。宋譙南薰故里明周複俊《全蜀藝文志》:南薰,昌元人,居鴨子池,登皇祐五年進士第,後以秘書丞知閬州,文彥博贈以詩雲。李戡故宅《名勝志》:在縣南三十里老鴉山。《輿地紀勝》:李戡、李戣兄弟善棋,會虜索棋戰,詔求天下善弈者,蜀帥以戡應詔,虜望風知謂不敢措手。宋文彥博詩:昌元建邑幾經春,百里封疆秀色新。鴨子池邊登第客,老鴉山下著棋人。按據潞公詩,李戡固宋進士也,今俗猶相傳鴨子池壩為譙李兩進士故里,而《選舉》皆逸之,《通志》列人《藝術》,知古人之湮沒者多矣。

九龍洞《輿地紀勝》:在昌元縣北一里,按在今縣西北八十里,即九龍寺也。泥倉在九龍寺側,泥色瑩白。嘉慶十年大饑,江津流民來此掘而食之,後遇歲皆飽泥倉雲。海棠堰《縣誌》:在廢昌元縣,當蜀四道之交,乃井星中所產海棠,花色微黃獨有香,故以名堰,今無存。或雲在吳家鋪縣北百二十里,堰有香霏閣,閣下有香靠橋,皆古名勝地。《方輿》考曰:昔有調昌州守者,求易便地,彭淵材聞而止之曰:昌州佳郡也。守問其故曰:海棠無香,獨產昌州者香,故號海棠香國,非佳郡乎?或疑堰在大足,不知昌州徙置不常,海棠之香原非必定在一縣,今俱犁為平田,求所謂堰與閣渺不可得,而海棠都無香矣。古塔在獅子壩大道旁,高三丈余,巍然尚存,惜字磨滅不可辨。古鐘在獅子壩上主廟,明萬歷時,鑄重千餘斤,其聲清越,異於凡響。滴水岩在縣西北九十里,岩高數丈,水卷若簾,下有石洞,週二丈餘,積水一泓與小溪通,產異魚,中有石棺一,不類雕鑿,而溪水泛溢不能淹沒。演教院碑《縣誌》:在昌州舊基院有斷碑,唐鹹通中,縣令唐九中建。淨土院碑《舊志》:在昌元縣東四十里,唐太和五年建。曾異撰故里縣《舊志》:在北關外。

觀音閣縣北二里,下臨觀音灘。樂觀山縣北十五里,寺後有玉皇洞。玉屏山縣北十里。倪於義故宅縣北三十里天臺寺側,相傳有海墁層基,亦於義故宅也,宅右為倪先瑩。大榮寨縣北三十里,即路孔河場。東北踞山,西南臨水。嘉慶五年建,榮大要衝。倪公井縣北四十里,地名空洞岩,下有小溪,溪旁有石泉,清澈甘美,倪於義書 “瑞澤靈湫 ”鎸石上。

峰門寺縣北四十里,大足接界。

三奇寺縣北五十里,日本僧建山門,有古柏三株,直上參天,對面一巨石如船形,上有古碑。

白塔寺縣北六十里。

觀音寺縣北八十里,去寺半里有睡佛洞。

永昌寨舊《通志》,在縣北,唐乾寧二年,昌州刺史韋君靖、靜南縣令胡密撰文雲:永昌寨者,君靖韋公所建也,頃乾符之際,天下騷然,旱蝗相仍,兵戈四起,公目睹遐僻民不聊生,遂合置義兵安戶口,抑強扶弱,務織勸農,足食足兵,以殺去殺。自黃巢侵陷京闕,鑾輿出幸成都,四海波滕,三川鼎沸,韓秀升悖亂黔峽,侵軼巴渝。公乃統帥義軍討除逆黨,值秀升盡挽舟楫圍逼郡城,公乃詳度機宜,上下攔截,依山排陣,背水布兵,兩面夾攻,從中翦撲,賊勢大敗,我武維揚。渝牧田公備錄聞奏,除拜普州刺史。值川師叛逆,帥臣專征,公乃收複合州,絕其枝蔓,加右散騎常侍,拜合州刺史。洎鄭雄失律廣漢山行章攻圍當州,故太尉顧公屢降命旨,頻招延應公統領精銳二萬餘人虔告蓍龜,申令士卒並破二十七砦,殺戮五萬餘。上聞偉績,特進刑部尚書右僕射,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使,公以臨郡歲久,乃思退居,上表陳情宸衷。未久,敕旨量留,加金紫光祿大夫、簡校左僕射、扶風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屢銜鳳詔,爰剖魚符,政懋潁川,化隆河內,邑有箱倉之詠,俗多襦袴之謠,求瘼之念彌堅,去害之心益切。其于駕馭英傑,取捨毫釐,重仁義如邛山,輕金帛如泥滓,憐孤恤老,濟弱扶危,行旅如歸。遠邁鄭莊之驛,遊人若市,悉登漢相之門,其拯綏四方,乃如此也。每遇良辰美景,月夕花朝,張管弦以追歡,啟華筵而召侶,周旋有禮,揖讓無嘩,樽俎不空,座客常滿,王衍之水壺轉潤,嵇康之玉軸寧頑,其禮讓又有如此也。至若立功立事為國為民,或身提黑槊,或坐運元機,身先士卒,首挫凶徒,謀必十全,舉無遺算,其剛毅果敢又如此也。當夫賞功討罪,激濁揚清,甄獎公勤,黜棄私黨,三異感德,萬眾歸心,其恩威刑賞有如此也。公以海濤未息,雲陣猶橫,常願驅脅,安置左綿,載實倉庾,奔沖遂府,使牒呼逼,邊檄征行。然士馬雖精,其如柵未固,何思大易。習坎之義,征王公設險之辭,乃于景福元年歲春月,蔔築當鎮西北,維沿岡建寨。茲山也,上掩霄靄,下抗元平,矗似長雲,崒如斷岸,岩巘重疊,磴道崎嶇,一夫荷戈,萬人失據,由是芟剃草萊,相度地形,人力子來,畚鍤雲至,連甍比屋,萬戶千門,高亢濬流,煙籠粉堞,霧捧朱樓。龍吟笳角之聲,雷動鼓鼙之響,而乃良工削墨,心匠設規,築城堡二千餘間,建敵樓百十餘所。遙瞻天際,非龜城之可倫,高倚雲間,豈蜃樓之能擬其上則飛泉迸出,綠水奔流,崢嶸一十二峰,周回二十八里,盡造化之凝結,豈金湯之比倫。況糧儲十年,兵屯萬數,遐邇征休,軍民胥慶,耕織無妨,徭役不缺,可謂一勞永逸,有備無患者矣。其軍中節級將校,多賢傑,達機略,博識古今,有如同志弟兄,異姓骨肉,一心報國,戮力從軍,鹹奉渥恩,皆沾爵賞。或崇帶劍,或位專城,或榮授金貂,或職兼霜憲。雅荷際會,允屬休明,請列署石銜,庶不墜勳業雲爾。乾寧二年乙卯十二月朔日癸未十九日辛醜記。

銅鼓山縣北一百二十里。《輿地紀勝》:在昌元縣東四十里,接安嶽縣界,上有銅鼓廟,祀土主,宋將軍楊明陣亡於此。

思濟河在縣西,源出安嶽縣岳陽溪,經大足縣東郭長橋下為長橋河,又六十里至榮昌縣界為路孔河,又二十八里至觀音灘,又西南流二里至縣西思濟橋為思濟河,又三十五里至清江灘入瀘州界,又四十里至福集場繞玉蟾山下為思晏江,合九曲溪人資江。《通志》:據《圖經》謂,此水至榮昌西南而止,不入他水,又疑即瀨婆溪,並誤。小舟自三溪河可通至玉蟾山下,踰中山會資水至瀘州城,北則入岷江也。《方輿紀》以此水為雒江,亦謂之中江,自內江縣流入,誤甚。觀音閣在思濟橋下東岸,邑令光時亨題額,鐫石。宛在洲思濟河下,流縣南五十里,在河之中,原有田載糧二百餘畝,河周圍曲包合流處有一小澗可以通舟。《舊志》:洲有石樑,水涸可渡。昔人繞洲種桃,春月水綠漣漪,桃紅錦爛,人擬桃花源。

壇坡灘溪縣東十里,匯諸小溪,流經東水門,達縣南三橋,西折入思濟河。蓮花洋在東水門外,水中無藕,種間出蓮花,亦幻境也。兵馬灘溪縣東北十里,源出縣之沙壩子,曲折經峰高鋪後至此,名兵馬灘,灘上因建太平寺,逶迤繞縣,城北經彌陀橋入思濟河。

白雲溪《舊志》:縣南二十里。瀨婆溪即瀨婆山小溪也,溪中有石橫亙,水漲可渡,俗謂之仙人橋。又一石長三丈餘,逼真船形,俗謂之仙人船。溪口一石高五尺,中空如劍穿過,俗謂仙人穿劍石。《寰宇記》所謂多有石磧,不通舟行,是。

《元和志》謂在昌元縣南五十步,誤。印石溪縣北三十里,源出三奇寺後,溪流曲折,兩岸林木蔭翳,一石方瑩如印。明隆慶四年,漁樵山人題鐫 “印石溪 ”字。趙文節公故里在印石溪,原名趙市鎮。今名趙市河,其下為西禪寺。明喻茂《堅碑記》:寺前後代出偉人,若郝、趙二公為宋室忠臣,是郝仲連故里去文節甚近,惜無他考證,而昂發舊址,父老皆能指其地,此固確有可據。若文節殉難後,池州人葬公夫婦于齊山,山在池州南三里,世亂固不能歸葬也。《大足縣誌》載,文節墓在永川縣,又據潘紱《謁墓詩序》,謂在大足,並誤。

大榮橋縣北三十里 觀音橋縣北二里 小灘橋縣西二里 思濟橋縣西南二里,即廣思濟橋,嘉慶中,里人羅運禮建。高橋縣西南二十里均跨思濟河。偕樂橋東水門外,邑令光時亨題。三洞橋縣南門外至西門,接建三橋。板橋縣東八里 永濟橋縣東十六里 清平橋縣東二十里 平津橋在縣東南 永利橋縣東南五十里 靖樂橋縣南二十里 仁智橋縣北三十里,側有仁智洞。飛虹橋縣北六十里,邑人唐天倫、天化同建。萬古橋縣北一百二十里,原名萬仞橋,邑人敖萬仞建。嘉慶中,廖一鼇等募資另修,規模闊大矣。

塘堰無。

綦江縣

崇山在城內學宮後,縣治主山也。旌善亭在石佛岡,道光十九年知縣毛輝鳳建。瀛山縣東南二十里,週一百餘里,壁立峭削,四時蒼翠。《廣輿記》載宋人劉望之詩有:“山盤四十八面險,雲暗三百六旬秋。”之句,以其高峻象海中蓬瀛,故名。王爾鑒《巴縣誌》:瀛山在綦江東南,與貴州桐梓、仁懷毗連。明正德中,綦人李元、陽鳳有記:《通志》載入巴縣,巴人又以塗山為瀛山,並誤。相公嶺在瀛山之巔,昔人掘得夫子石像,蒼古無痕,建殿覆之,因名夫子殿,其頂為相公嶺。白雲觀在瀛山東南,明嘉靖壬子,洪都羽客楊常符創建,掘基得石硯一,上刻 “白雲 ”二字,因以名觀。玉井在觀前,常符創基時乏水,插劍禱之,甘泉迸出。香碑在觀之西,一岩突出如龍舌,其下萬丈絕壁,遊人以新巾拭之,其香經旬不散,名曰香碑。天目庵在白雲觀右。觀音堂在天目庵前。銀佛庵在瀛山小河坮上。樂隱寺在瀛山東。蓮花洞在瀛山,宋綦祥乙避兵處,石室古記 “宋寶祐四年丙辰歲仲冬月”。勝水關在瀛山西,石壁留題。

盈山縣東南三十里。《寰宇記》:在廢丹溪東七十六里。橫山縣東三十里,上多平田。得勝山縣東六十里,一名定軍山。鳳冠石得勝山右,明知縣劉憲題字。西禪院鳳冠石下,又前有大興寺。仙女洞縣東七十里,即悟真洞,內有石柱塞,門下有暗河,深不可測,兩旁有石床、石凳。伏魚洞去仙女洞五里,上下有二洞。乾隆間知縣鄧夢琴題曰:伏龍古洞。青山縣東九十里,與桐梓、南川、巴縣毗連,延長數百里,即最高山。聖燈山縣東北六十里,巴縣接壤,山半石峽中出油,燃之風雨不息。天臺山縣東北六十里,與瀛山對峙,上有天臺寺,石洞涓涓出泉,禱雨甚驗。牛岡山縣北二十里。分水嶺《縣誌》:守險者北則分水,南則石壕趕水,東則通坎,黃河坎、梁山坡數處皆要地也。趕擁峰縣北一百二十里,江津接壤,山半有天靈寺。嘉慶時,土人築寨避賊,名天靈寨。紫金山縣西北一百里,抵江津界,上有紫金寺。南山縣西南。《輿地紀勝》:與瀛山對峙,其上平廣,有石筍數峰,嶄然秀拔,下名石筍峽。古劍山縣西南三十里,脈由黔來,三面懸崖,高不可仰,鑿徑而升。上有巨石如雞翹立,俗名雞公嘴,東嶽廟在其上,

相傳掘基時得古劍一、古鏡一,劍為知縣杜蘭取去,鏡尚存。官祿山在縣南。《輿地紀勝》:在軍西北,倅廳所枕也。觀音岩在南關外,絕頂上有閣三重,宋節度使王堅題詩刻石。觀音閣在南關外望魚坎右,石壁有大士像,相傳為吳道子畫。聖果寺在南關外,元刱建時掘地得石果一盤,形肖

桃李,因名。元天觀縣南一里,明萬曆二十八年總兵劉平播凱旋,駐節於此。廣惠錢監《一統志》: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南一里許,渡溪而上,於歸正壩、松嶺等處取鐵,歲鑄錢四萬貫。自元豐二年,吳洪申請複增鑄至六萬貫,名廣惠監。紹興末,郡守張鼎以取炭遠,鼓鑄不充,遂廢。塞樂園《一統志》:在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郊,去城一里。初太守封固,以邊方寧靜,營治為遊晏之地。

細石屈曲,鱗砌錦紋,作小徑。嘉木名卉,最為可人。有二亭,曰風月,曰賞心,軒曰綠漪,士大夫留詠甚多。紹興末,溪水泛浸稍壞,今為荒圃,獨荔枝一株在耳。萬山亭《一統志》:在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治西南,其峰最高,過溪而上約五里,乃至其頂,舊有亭曰萬翠,後改今名。桂花亭在南沱後山下,宋時有桂花兩樹,香盈半畝,因構亭其間,今石柱基址猶存。菊坡亭在沙灣,來隱士李釣鼇種菊處,基址猶存。朝爽堂《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倅廳。孝婦泉在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一里,俗稱有孝婦,感出此泉,極甘而冷。插旗山縣南四十里,劉

征播,插旗於此,故名。吹角壩縣南四十里。古磨崖《碑目考》:吹角壩有古磨崖,風雨朘剝,苔蘚侵蝕,惟識 “建安 ”二字,他不可辨,在溱州堡。薑維碑《碑目考》:在吹角壩內,相傳為薑維碑,今已磨滅。南州石像頌《碑目考》:南州鎮下三里崖上,有石像,近歲有碑出於下,《雲南州城門前石岸、石像頌並序》,司法參軍員外郎置,同正靳豫撰,乃開元十八年十二月丙戌中大夫使持節南州諸軍事、守南州刺史上柱國普昌唐虞景所造廬舍那石像也。西心墈隸書《碑目考》:西心墈上有隸書雲 “太初二年三月十六日”,共二十餘字,多殘缺不可讀,在溱溪寨。祝融山縣南五十里,上有祝融峰。興文山縣南六十里,舊名寨子山,播酋楊應龍破縣,屯兵於此,蕩平後楊繼宸更名興文。白崖寺縣南六十里。扶歡山縣南八十里,唐以名縣,播逆破綦結寨其上。莘野崖縣南八十里,《舊傳》:宋羅敏、羅窺明、羅文蔚讀書處。崇恩寺在縣八十里扶歡壩,宋淳祐間敕賜青蓮院也。白錦堡縣南八十里。《宋志》:端平三年,以白錦堡置播州。《輿地紀勝》:南平軍有白錦堡,去播州三百里,系納土官楊光榮子孫世襲守之。曲崖隘縣西南九十里,界白錦夷五里。石筍崖縣南一百里。《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北一百里,有石如筍,高者數丈,低者丈餘,凡數十焉。三舍溪關縣南一百里,近古縣。九盤子堡縣南一百三十里,明劉攻楊應龍處。趕水關縣南一百五十里,元於東溪置巡司,明嘉靖十一年移置,今裁。吼洞縣南二百里,風吼則晴,否則雨,土人于此洞占天時。安穩寨縣南二百四十里。《九域志》:南川縣有榮懿、開邊、通安、安穩、歸正五寨。黑崖山《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北七十里,石崖峭拔,夷賊李光吉敗入此山,官軍勁弩逐之,遂平。

崖《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有獠居之。櫃崖《輿地紀勝》:在南平軍東南一百里,峭崖壁立,有洞不可攀援,其門有一櫃,故名。

正春埡《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南八十里,原系巡檢駐紮,名吼灘崖,以其似無寧息之意,取近地正春埡名之。

綦河《元和志》:僰溪在三溪縣西,亦名夜郎溪,此郎綦河也。大抵在趕水一帶為夜郎溪,自綦江城下江津為僰溪,至入江口為南江也。《府舊志》:自趕水鎮三派合流,名三岔河,順流一百十里入縣界為綦江,又順流四十里至縣城東,又西北流三十里至白渡口入江津縣界,又一百二十里至南江口入大江。三溪在縣東南,自貴州桐梓縣松坎河,來者為僰溪,自桐梓縣坡頭河,來者為東溪,自南川縣水淙溪折入蒲渡河,來者為葛溪,至縣南三溪鎮合流,古三溪縣也。又四十里至縣城東,其趕水鎮之三岔河非綦江三溪也。丹溪在縣東南,源出涅婆山,流經巴縣丹溪口入江。骨溪《通志》:在縣東,源出瀛山,流五十里至縣東下入綦江。清溪按《輿圖》:縣西清溪河有二源,東曰三岔溝,西曰魚子溪,自貴州仁懷縣界東北流百餘里合為清溪河,順河下出溪口在縣北三十里入綦河。

登瀛橋縣北關外,一名望仙,舊傳張三豐過綦寄宿其下,故名。德感橋縣北十里,明萬歷時,邑庠生李鳳募修後屢圯屢修,更名官升,今存。隆遠橋縣北十五里,明李鳳募建,屢經補修。萬壽橋縣北百二十里,道光乙酉年建。永濟橋縣東北十五里,明李鳳募建。廣灘橋縣東北三十里,明李鳳募建。二郎橋縣東十里,明萬歷時建。大橋縣東二十里,道光元年重建。廣濟橋即廣惠橋,縣東三十里,明鄉宦羅天秀建,乾隆三十九年建。文明橋南門隄岸上,道光十三年,知縣鄧仁堃倡修。仙壽橋即魚梁河橋,縣南二十里。飛鳳橋縣南二十五里,在飛鵝石下。孝感橋縣南六十里,相傳宋紹興甲戌,婦隨姑渡溪,姑墮水,婦赴救之,若有人掖出,俱得無恙。太平橋縣南七十里,張象《翀記》:綦市,古之南平軍也。宋劉望之詩有 “山盤四十八面險,雲暗三百六旬秋 ”之句。然則此地崇山峻嶺,源匯溪深,行者褰裳可知。而橋在綦之南七十里,墜岩三仞,驚濤亂激,任舟楫不能施。舊有砥柱遺跡,傾圯。每遇水漲,行者尤為病之,適軍中有府郎來者,上其狀于大司馬少保李公,捐俸命隨征遊擊田文廣董其事。於是金川文武士庶佩公之德,咸欲觀成焉,而樂輸之文,廣構材度石,曆歲橋成,屬餘為記。少保公自涖蜀以來,芟初平荒以定之,養民致賢以安之,瀝血嘔心幾二十載而後成,此開天宏業,實渡世之津梁,豈雲濟川之舟楫已哉。昔韋南康節度西川,士人圖形頂禮,至今稱說。矧公之積歲累功,更有什伯于韋者,則將與錦水、岷山並埀天壤矣,區區一橋不過良有司事耳;鳥足以為公記,餘不敏不知甕渡所由得名,意者如淮陰破魏,以木罌濟抑,或仙之以杖釋之以杯,而又若石鐘山之以鐘名也,橋成作記,甕渡之意姑闕焉。時康熙五年丙午歲也。名遠橋縣南一百二十里,夜郎溪上,今圯。接龍橋在附里,邑民吳光現之妻李氏年九十命子呂舉建。永安橋在遵里,原系塘路。清溪橋在附里,明鄉宦楊為棟、杜長春重修,後圯,張以堅又修。報恩橋在附里,邑池騰龍獨建。三元橋在渡帶溪,邑王仕鳳獨建。

龍角渡在東關外 明月渡在南關外 白渡縣北二十里 三角塘義渡里人彭維福等倡捐置產 觀音磴渡里人楊琢玉買舟作義渡 馬桑溪渡邑人倪正龍等倡捐置產 板橋灘渡邑人張玉先等倡捐置產 中峰渡邑人胡成等倡捐置產,以上旨附里。雀子口渡邑人陳煥捐置渡田 百福渡邑人陳能許等倡捐置產 佛安渡邑人陶秀華捐施山七 永安渡邑人羅先現施田 萬綠渡邑人趙太元等倡捐置產,以上皆安里。石角上渡邑人張子阡等倡捐置產 石角下渡邑人曾美珍捐施,二渡皆遵里。

塘堰無。

南川縣

九盤山《通志》:縣東十二里,峰巒高遠,九折而上。《縣誌》:蜿蜒五里。西陽關縣東二十五里。東華容山縣東三十里,高十五里。報恩寺在東華容山下,經樓曰慈雲樓。馬嘴山通志,縣東五十里,高三十里,有小路通正安州。九遞山《通志》:在治東。《輿地紀勝》:在廢隆化縣東六十里,高廣不知幾里,絕壁如銀,人視其昏明以候晴雨,上有水瀦為洞,深廣百尺,左右石台有雨泉,溫冷靡常,池上各蟠石龍,初非鐫刻,洞以龍名。

駱家關縣東七十五里,明設,今廢。

白崖關圓村壩東。

七渡水寨《通志》:在縣東。李氏園《通志》:在縣東。《名勝志》:李氏園側有秋泉,宋李紹隆倅是縣居之。

金佛山縣東百里,眾山環拱高,廣百餘里。清涼頂金佛山絕頂也,下有鳳皇寺,寺有九曲河、天生橋。櫃岩縣東百里,峭壁中有木櫃,常聞斤斧聲,或有飛屑擲下,疑洞中有神物也。石牛洞金佛山北最高處 獅子石在石牛洞西,有巨石,中空,每晴雨既久則雲出,如練發,聲聞數里。水花崖在金佛山東北,瀑布飛瀉,風卷散若煙雲。蓮花寺金佛山東,明季建,今廢,有椒樹數十株,大者合抱。鐵瓦寺金佛山西,明季建。龍崖城縣東百里,即馬腦山、金佛山之東角也。古磨崖碑二,皆宋寶祐間刻,一字大四寸,中一字大一尺,刻雲:宋寶祐四年,上有旨,築南郡四城,南平守臣史切舉奉,令城馬腦山,四月丁卯而裁,六月戊寅而畢。又記雲:宋寶祐乙卯,上有旨,城南平,越三年,守臣淮東都梁茆世雄戍羅播城,龍崖畢事,奉命領郡寄始至,韃已及境。正月,賊酋重兵攻城。二月再寇,斬虜使焚偽書,諸將爭擊賊,敗而退。獻俘,授馘,功不一書。先是城池草創,浚之崇之,遂為南方第一屏障。

台以全城卻敵,聞之公朝,上恩疊頒,宰揆樞宣,鈞翰踵至,鹹謂興築以來所創見也。共事者鈐路趙全、茆士龍、王用、寇青、常喜、樊文貴、郭德、何展、朱珍、劉儲、烋江司總管雷震、鈐路張福、孟世英、韋喜、汪與、汪世雄,興國王富前、太守李奕承、郡丞石大異、僚屬劉應炳、張震珪、張善祥、姚鼎、張熙載、程師望、楊鈞勾印,文已傳。張德、何友賢、唐化龍、馮炎之、趙孟僾、韋翔鳳、張起南、侯應申、王韓,開慶改元七月既望拜,手謹書。龍尾城縣東百四十里,四壁峻絕,與龍崖城相似。柏枝壩山縣東南,去金佛山十里,山南麓屬桐梓縣。黃蜂洞在山東麓,深遠無際,中有伏流,柏枝溪源出此。三界山縣東南,一名頂箐,孤峰突兀,與桐梓、正安接界。熊井山縣南三里,高三里。馬頸關《通志》:在縣南。雀子岡關在縣南,接貴州正安州界。蘿綠山《元和志》:南川縣南二十里。《九域志》:在隆化縣。白霧坪縣南三十里,東西華容之間,香爐峰之中枝也。山高氣蒸時有霧合。靈龜山縣南四十里,山下有泉,每產靈龜。香爐峰縣南六十里,高二十里。天生橋在峰西十餘里,兩山斷處巨石如粱,高數丈,下懸石鐘,水從鐘腹瀉出,行人有聲則鐘鳴,水亦擊縮,良久,又傾瀉如故。方竹箐山縣南九十里,達桐梓縣。土地關在山上,今廢。佛頭台縣南一百二十里,積石入雲狀,如擊鼓,即金佛山西角。西華容山縣西南四十里,高十五里。明暮鴉關縣西南五十里,今廢。東鄉壩縣西南七十里,楊應龍據為界。永隆山在縣西。《元和志》:隆化縣因此山得名。漢清平關縣西二里,今廢。來遊山縣西七里,《通志》誤作七十里。唐來游關縣西八里,今廢。海棠園縣西十餘里,樹合抱,垂蔭一畝。水淙山縣西二十里,南江別源出此。奉恩山縣西四十里。青山縣西四十里,山跨綦江。獅子峰縣西五十里。清平寺縣西七十里,山層疊如畫。

福祿關縣西八十里。鳳凰山《通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七十二里,有峰屹立,二小山翼之如鳳然,距獅子峰數里。九臺山縣西一百六十里,每將陰雨,輒有白雲蒸蔚其上,土人以候陰雨。河圖寺縣西北七十里,小溪曲流如太極,故名。明洪武時建,前有甘泉,可以療疾。回龍寺距河圖寺二里,溪水環之,溪側一石穴中有巨魚,長丈餘,鱗甲皆黃,數年一出,人偶見之。海螺洞在縣西神童壩,洞盤折如螺。漱玉崖在縣西,下有甘泉,知縣蔣作梅題曰:漱玉。冠岌山縣東北三十五里,高十八里。鐵佛寺在山下,明正德三年建。治平山縣東北六十里,高十五里,下即舊縣治。水井山在縣東北,高二十餘里,俯視黔蜀,諸山上有井,味甘而洌。龍泉寺在水井山,明崇禎元年建。普澤寺在北關外,宋時建,寺有飛雲閣。明月寺縣北二十里三泉洞縣北八十里,泉出石壁,凡三孔,觸之輒激,禱雨立應。冷水關縣北九十里,接涪州界。明月關見《明史·馬孔英傳》,地無考。鳳嘴江源出方竹箐山北老龍洞,西北流三十里會石鐘溪,又三十餘里會半溪水,又十二里會龍崖江,又四十里會龍川。石鐘溪源出金佛山西麓,至西華容山入鳳嘴江。半溪源出香爐峰下,西流二十里尋南關,西折入鳳嘴江。龍崖江源出龍崖城西,西流二十里入兩山間,行者凡經四十八渡乃出峽,謂之四十八渡水,第一渡石壁下有溫泉,出峽三里即西陽關,又二十里虹濟橋,又五十里合鳳嘴江。龍骨溪源出金佛山北蓮花寺下,南流至四十八渡入龍崖江。冷水溪源出龍骨溪南十里,至溫泉渡入龍崖江。龍川源出水潀壩小風埡,北流四十里張鐵橋,又十八里龍川書院,又十五里河圖壩,又二十里八仙橋,又十五里石牛河場合鳳嘴江。孝婦泉在南城下,昔有民婦錢氏孝事孀姑,姑病篤思,泉水不得,婦抱甕泣江岸,石裂泉出,姑病以是愈,至今不竭。三潮泉《通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五里,晨夕兩潮,晷刻不差,每潮泉下有聲如雷,泉湧高三五尺,春秋二分必大潮,高可數丈,聲聞十餘里,故老相傳其泉通海中。龍塘在縣東百八十里,周百畝,四壁蒼崖,水作鴨綠色,產嘉魚,不見淺處。龍床灘在縣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五十五里,又有朱婆渡灘,面廣百步,與龍床灘相近。古刻雲:龍床如拭,濟舟必吉床,仿佛濟舟必沒其語,頗信。奉恩溪《通志》:在縣西十餘里,溪中流有色如水銀、形如白蛇者,二泝灘上下人以為寶劍之精。水淙溪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水淙山,西流十里即綦江縣界,入南川。

鐵索橋在龍崖江第二十八渡 龍現橋治平山下,即魚泉河與螃蟹塘溪合流處。團扇橋龍現橋下五里 魚泉橋在水井山下 如虹橋在石樑河 頭渡橋即淨石寺流入柏枝溪處 三匯橋在三匯場 起鳳橋三匯橋下十里 鳴玉橋在石牛場 八仙橋在鳴玉橋上流 虹濟橋縣東二十里,明末邑人張文仲重修。永安橋虹濟橋下十八里,今廢。孝泉橋縣南關外 福南橋縣南十五里,即古鎮江橋。平灘橋縣南百二十里 接龍橋縣南百二十里孝子河口下流 西成橋縣西關外 龍濟橋縣西五里,邑人馮魯山建。張鐵橋縣西五十里 觀音橋縣西六十里 銅墈橋複新橋縣西七十里 太平橋縣西太平場 水洞橋縣西九十里 明心橋縣西百四十里 彩虹橋縣西百八十里新橋縣北二十里,即古水東橋。三元橋縣北七十里 鴻漸橋縣北九十里塘堰福里一甲 堰二十九塘七龍泉十二甲 堰四塘二泉一三甲 堰十六塘十五四甲 堰三十九塘二十七五甲 堰九塘三龍泉四六甲 堰七塘一 豐里一甲 堰十五二甲 堰二十七三甲 塘七四甲 堰六五甲 堰十上六甲 堰四塘二十一下六甲 堰六塘四七甲 堰三 塘四 龍泉三

合州

瑞應山在城西北州署後。《輿地紀勝》:本名坐龍山,唐改瑞應。宋乾德中,有異木生文成 “天下太平 ”字,魏了翁有記。連珠洞在瑞應山左,中為太極洞。

忠宣樓在州治南,元成都總兵李忠宣公受王立降,不戮一人,民建樓志德,今廢。會江門樓在州治前,唐時建。

招鶴亭在州治西。《名勝志》:西鶴鳴里有 “招鶴亭 ”三字,宋徽宗書。按宣和間許生舉進士,愛其鄰人朱受家群鶴,起亭招之,鶴果來集,朱憤而愬諸朝上,命均之為書亭額焉。

黑龍池在城中。《州志》:宋濂溪周子判合時講《易》,池上旁一老人竊聽,須臾,大雷雨,老人化龍去。

文瑞軒在瑞應山西北,州牧陳仲良建。

白花山在城東,上有嘉福寺。

清華樓在州東,宋晁公武有記。紫清樓在州東土主廟前,今廢。養心亭在州東張宗范所居,背山面水,構亭其中,周濂溪愛之,題曰:養心亭。

甘泉洞渡江東四里,石崖欹有洞,宛若堂奧,清泉從石罅中瀉出,味甘而冽。

學士山渡江東五里,曲端嘗憩之,故名。

東山州東五里,俯瞰大江,有唐張柬之、宋趙伯璋別墅,岩高四五丈,長松夾道,上建白塔。明李作舟《創建東山文筆塔碑》:原夫天波廣徹,化人宣白玉之台;真宰下窺,太乙授青藜之照。毓人文於象緯,選佛地以金湯,涪濮之都,風氣所萃,兩江瓶注,匯為東山。上列梁域星躔,舊稱唐賢精舍,背巘面水,置曇宮焉。爾其溝塍綺錯,原隰緯經,城闕神州,既霞開乎百雉。河沙淨土,又貝諷於三乘。沙磧流金,峽峰掃素。銅梁左負,望洞口以逶迤。魚城右驅,指釣竿而睥睨。若其棹歌欸乃,水色漣漪,機織浪花,倒涵天影。之白鏡開蘭,槳分搖黛色。之青雨欲來,而雲蒸林乍,煙而月起。遠燈明滅,知懸賈客之帆。一帶澄泓,漸逼沙溪之路,盡塵外之佳憩,亦息心之勝遊。今天子開禦極之元,值形家建文峰之議。山容異發,高占尺五之天。地脈鼎開,廣迓魁三之象。大夫國人曰:可宰官長者,用旃有懷。公為郡開士屬之部署群力,極雕鎪。由是檀施之倫,煙翔繈至。匠氏之力,輪運斤輸。曆三載而文筆峰成,湧出如初,淩空直上,僧複以餘力修藏經、慈恩、天王諸殿,腋以舍,繚以垣,金碧之光仰闞霄漢,嶙峋之勢下勒奔流。屬我輩之登臨,睹香城之勝跡,爾時風傳宮征,日起光芒,寶鐸響于封中,奔潮來自天上。連山吹浪,動搖鼇極之雄。射鬥千霄,咫尺帝闕之近。軼慈恩於北望,步珠網於西伽,包陰陽之神靈,含元氣而震盪。夫道德所至,山川即為寶林。江漢為鐘,英哲由之踔曆。當必業樹三立,藻煥八。豈徒丹彩津梁眩工師之手,卿雲黼黻拾才子之牙慧者哉。懷公乃力征餘言,用垂本末,飾歌鐘於石,猶奢侈覽觀,篤亥步於蟠輿,莫窮涯涘。餘愧乏淩雲之筆,謬紀成象之文,輒染兔毫,用陳爵躍。嗣北海之譜牒敢讬後塵,掞西蜀之元黃聊占初地雲爾。是役也,綱紀有光,禪律不墜沙門,懷公有焉。經始于無錫,吳侯聿成于高陵。王侯剏議,則鄉搢紳陳公元初、程公嵩華、何公紹鶴、王公約吾、黃公鳳岡、王公衷赤、王公劬慕、李公石鏡、王公凡生,同庠中華南見、吾雲麓、兆行、洪蓼、兩虞諸公等若,而人檀施載厥,碑成其記,而勒之山靈者,則不佞舟也。

釣魚山州東十里,宋淳祐三年餘玠兼知重慶府,徙州治釣魚山,縣亦隨徙。明無名氏《釣魚城記》:城在州治之東北,渡江十里至其下。其山高千仞,峰巒岌岌,聳然可觀。其東南北三面據江,皆峭壁懸崖,陡然阻絕。修城之後,鑿山通道,路曲之次,方可登臨。其西南稍低,於此築城,高十一仞,城之門有八,曰護國、青華、正西、東新、出奇、奇勝、小東、始關。其山腳周回四十餘里。峰頂有寺,曰護國,堂殿廊廡,百有餘間,宋紹興間思南宣慰田少卿所建,至元戊戌,為兵火焚熄滅燼。寺門之外,突然一台,曰釣魚臺,其上平正,可坐十餘人。上有巨人足跡,年代雖久遠,風雨不能磨滅。岸邊插竿之目尤存焉。宋高宗南渡之後,北兵益熾。彭大雅奉命入蜀,令郡縣圖險保民。太尉甘閏至州,觀此山形勢可以據守,故城之。郡牧王堅發郡所屬石照、銅梁、巴川、漢初、赤水五縣之民,計戶口八萬丁一十七萬,以完其城。西門之外,因溝為池,周回一百步,名曰天池,泉水汪洋,旱亦不涸,池中魚鱉,可掉舟舉網。又開小池十有三所,井九十二眼,泉水春夏秋冬足備不幹。城中之民,春則出屯四野,以耕以耘;秋則收糧運薪,以戰以守。厥後,秦、鞏、利、沔之民皆避兵至此,人物愈繁,兵精食足,兼獲池地之利,官民協心,是以能堅守力戰而效忠節。東有溝曰天澗,溝東北有山曰天澗嶺。龜山與魚山對峙,城上呼語相聞,元憲宗蒙哥于此駐蹕。王堅去任之後,繼任乃安撫張玨也,有謀略應敵,出奇制勝,尤有過人。其時北兵大營駐漢中、利、沔,初冬嚴寒則來攻圍,春夏暄熱則複退去。己未歲,值大旱,自春至秋,半年無雨,北兵圍逼其城,意城中無水,急攻之。一旦,至西門外築台建橋樓,樓上接桅,欲觀城內之水有無。城內知其計,置炮於其所。次日,憲宗親率其兵於下,玨命城中取魚二尾,重三十斤者,蒸面餅百數,俟緣桅者至其竿木,方欲舉首,發炮擊之,果將上桅人遠擲,身殞百步之外,即遺鮮活之魚及餅以贈。諭以書曰:“爾北兵可烹鮮食餅,再守十年,亦不可得也。”時北兵遂退。憲宗為炮風所震,因成疾,班師。至愁軍山,病甚,遺詔曰:“我之嬰疾,為此城也,不諱之後,若克此城,當赭城剖赤而盡誅之。”次過金劍山溫湯峽而崩。期年之間,世祖皇帝即位,北兵大集,總元帥蒙古軍等於本州雲門、虎頭、渠口、魚邨、富峪、石子山等處,連營對壘,攻圍甚急。而城中設奇制勝,或擊卻之,或掩襲之,斬獲累捷。嗣後不敢久留城下,春去秋來,出沒不常者,十有餘年。安撫張玨以功生渝州制置使,繼以王立為安撫。立至任,益嚴守備,兵民相為腹心。聲息稍緩,即調兵討捕鄰邑之降北者,取果州之青居城,複潼川、遂州境土,攻鐵爐城堡,承命旌賞,擢授遷秩矣。至元丁醜,北兵攻圍甚急,加以兩秋被旱,人民易子而食,王命不通三年矣。戊寅春,正月,渝城為守門者獻之北兵矣,制置使張玨被俘,而釣魚城孤而無援矣。北軍畢至攻城,且曰:“宋已歸我國久矣,爾既無主,為誰守乎?”城中之民惶惶岌岌,危於累卵釜魚,知其禍在頃刻,然皆協力而無異謀。王立命眾曰:“某等荷國恩厚,當以死報,然其如數十萬生靈何?今渝城已陷,制置亦擒,將如之何?”愁蹙無計,歸家不食。其家之義妹者,乃北營所掠北平渠帥之妻,名熊耳夫人。初至,王立問之,答曰:“妾姓王氏”,立乃喜曰:“作吾之妹,侍吾之母,待獲爾夫,俾其完聚”。待之若同乳之妹已數年矣。至是,熊耳夫人憂城危禍及,素知有兄在北營而不敢言,因見王立之憂而告之曰:“妹本姓李,今成都總兵李德輝是吾親兄。若知安撫待我恩禮,必盡心上聞,親來救此一城人民。”立乃大喜,即令致書。熊耳夫人嘗為兄作鞋有式,兄甚愛之,仍作一鞋以奉兄,見手澤為信。遂遣儒生楊獬等潛赴成都納欵。李相得其降書,知妹在魚城,喜不自勝,乃遣使星馳赴闕奏聞,仍領兵親至城下,先遣獬歸,語王立,夤夜樹降旗於城上。次日,北兵見說納欵降,欲登城而門閉,壁堅而不能入。又次日,乘舟至城下,民皆歡呼,焚香望拜,李相公麾退圍兵。汪總帥蒙古軍曰:“我等攻守此城數十餘年,戰而死者以萬計,憲宗皇帝亦因此致疾而崩,臨崩遺詔,來降必因攻困致斃,赭城剖赤,當上為先帝雪恥,下為亡卒報仇。”李相諭慰未決。又數日,朝使適至,奉詔旨:“魚城既降,可赦其罪,諸軍毋得擅便殺掠,宜與秋毫無犯。”李相仍推其功于汪總帥,賚立降書,大軍隨退。李相令城中之民悉力修城築門,旬日仍徙其民復舊治所。士、農、工、商各複其業,黔黎老稚咸感李相再生之恩。安撫王立隨李相至京,奏賀對品,蒙授懷遠將軍、合州軍民安撫使。合民遂於城之西南隅建樓立祠,以奉李忠宣公,歲時祭祀,以報其恩雲。鄒智跋《釣魚城志》:後予嘗觀天下之大勢矣,立國於北者,恃黃河之險;立國于南者,恃長江之險。而蜀,實江之上游也。敵人有蜀,則舟師可自蜀浮江而下,而長江之險,敵人與我共之矣。由此言之,則守江尤在於守蜀也。元南侵而必自蜀始,豈非有見於此歟?冉氏弟兄,受知餘玠,而首畫城釣魚之策,王立、張玨且戰且守,至死不渝,豈非有見於此歟?向使無釣魚城,則無蜀久矣;無蜀,則無江南久矣。宋之宗社豈待崖山而後亡哉!鳴呼!當此城之成也,宋無西顧之憂,元無東下之路。使賈似道能用汪立信之策,陳宜中能用文天祥之策,上游與下游齊奮,內郡與外郡並力,天下事未可知也。天時不齊,人事好乖,令人有千古不平之憤。馮衡詩:宋祚奄奄一線長,魚山高處壯城隍。三江送水開巴塹,千嶂飛雲拱蜀疆。餘玠有謀資璡璞,蒙哥無計屈王張。英雄事業昭青史,廟食何人為表章。護國寺見前。釣魚臺見前。天池在釣魚山上,週五百余步,大旱不涸。飛鳥樓在釣魚山,宋乾道中邑令杜定建。石庵在釣魚山,宋石頭和尚鑿石二十四片,合成一庵,為修道之所。補骨脂園在釣魚山下,方廣二畝。

書臺山州東七里,漢末薛融讀書處,俗名東臺山。

梳耳岩州東百二十里,與華鎣山接壤。

斜岩山州東北八十里,高十餘里,有石橫亙,岩腹迤長四五里,崖以此名,下有龍洞,水由此出,旱禱輒應。

馬鬃山州東北一百五十里,宋鹹淳九年,叛將劉整計築馬鬃、虎頭二山,扼三江口以圖合。合將張玨聞之,乃張疑兵于嘉渠口,潛師渡平陽灘,火其資糧器械,越砦七十里,焚其船場,由是馬鬃城築不就。既而,玨言於朝,請城馬玨、虎頭二山,或先城其一,以據險要,不果。

雲門鎮在州東北渠江口。《九域志》:石照縣有雲門、龍會、安壩、來灘、來蘇、扶山、銅期、董市、茆域九鎮。曲水鎮在州東北 獨柏鎮在州西北 大安鎮在州西純陽山州北一里,相傳唐女冠範志元得道處。

黑岩州北五里,俗名黑頭岩。

思洛亭在州北岩,宋建,今廢。

九煉山州北七里,上有丹井、丹龜,石床。《九域志》:唐道士任處華居此。

雲門山州北三十里,嘉陵、渠河二江匯處。相傳漢隱士蘇汝礪所居。雲門寺豸山州北四十里,形如蹲豸。洪武時,龍泉湧出。辛酉歲,叢竹挺生,一本萬斡。豸山寺冠山州北四十里,明郡人龔進士鐘故里。薌林書岩州北五十里,石壁多古篆。龍多山州西北一百里。仙台、放生池、東岩、靈陰泉、駕鶴軒俱在龍多山。《輿地紀勝》:在赤水縣北五里。晉時,廣漢人馮盡羅煉丹于龍多山之仙台。永嘉三年,舉家十七人仙去。山東有大池及武后時放生池,有東岩,廣五十丈,多唐人刻字。泉自岩出,為方池,大旱不竭,有駕鶴軒石刻,雲其山高明窈深,變態萬狀,下視涪水,如帶煙雲出沒,山之偉觀也。唐孫樵錄:梓潼南郡,越五百里,其中有山,崛起中天,即山之趾。得逕委延,舉武三千,北出其巔,氣象鮮妍,孕成陰煙,屹石巉巉,別為東岩,槎牙重複,爭先角逐,若絕若裂,若缺若穴,突者虎怒,企者猿踞,橫者木僕,挺者碑植。又有似乎飛簷連軒,櫨交攢,攲撐兀柱,懸棟危礎,殊壯詭類,愕不得視。下有畝平,砥若戶庭,攄乳側脈,膏停泓石,俯對絕壑,杪臨蘭薄,仙台標異,藂石負起,屹與山別,猿鳥跡絕,腹竇而空,路由其中,齗齶相望,攀緣上下,闖然而出,曜見白日。始時永嘉飛真,蓋羅元蹤,斯存石刻。傳聞丹成而倦,駕鶴騰天,一去遼廓,千載寂寞。澄泉傳靈,別壑絕明,風間境清,寂寞無聲。嘉木美竹,岡巒交植,岡來怒黑,雷動崖谷。山禽岩獸,捷翔牙騖,曉吟喧嗁,聽之。回環下矚,萬類在目,因山帶川,青縈碧聯。莽蒼際天,杳杳不分,月居於東,日薄於泉。魄朗輪昏,出入目前,其或宿霧朝雲,糊空縛山,漠漠漫漫,莫知其端。陽曜始浴,徹天昏紅,輪高而赤,洪流散射,濃透薄釋,綿裂綺折,千狀萬態。倏然收霽,樵起來而游,泊車而休,登降信宿,聞見習熟,始曰山乎。曾未始有得乎無處,誇世釣名者汙此岩扃乎,且欲聞于頴陽之徒乎。鷲台泉在龍多山,見馮時行《鷲台院記》。仙柏在龍多山,圍丈有二尺,中空而柯葉敷腴。唐令長新戒《碑目考》:在赤水縣,開元二十四年立,明皇嘗擇縣令百六十三人賜以丁寧之戒,其後為縣者,皆以戒刻石,《集古祿》取焉。景祐中,令重刻之。雁塔題名《碑目考》:在赤水縣廨。宣和間,柳瑊始刻,置長安慈恩寺。濮岩州西北五里,上有荔枝園。濮岩銘《碑目考》:元祐五年郡守劉象公磨崖。西岩在濮岩西,上有西岩寺。李氏洞州西北六里,明李萬戶鑿有曲水。牟山州西十里,唐康元朗有讀書台,俗名西臺山。方溪寺州西十里,張兌和詩:方溪無十里,一路入煙霞。樹老依禪窟,花香近酒家。古原燒後草,春雨社前茶。簿暮鐘聲起,回頭山月斜。龍遊山州西十五里,跨涪江之上。龍游寺即華嚴寺。萬壽寺州西二十里,元初毀,明永樂時重建。砦山《輿地紀勝》:在州西二十餘里,峻峭如削,昔人避兵於此。青石山州西二百四十里,接蓬溪縣界。李膺《益州記》:昔巴蜀爭界,久而不決。蜀漢時,一朝密霧石為之裂,自上及下,破處直若引繩焉,於是州界始判。山上有古神祠,甚靈,《華陽國志》:以為青石神是也,水旱祈請,頗靈驗。虎頭寨在州西南。明玉珍據蜀,州人董孝友以兵抗之,守石坪虎頭寨,保全一境,後歸。明太祖封萬戶侯,卒命建歲寒亭,祀之。歲寒亭道光己亥,州牧陳仲良重建,有記。尋樂亭《州志》:在州南津街。明嘉靖中,禦史邱道隆建,取周子尋孔顏樂處語以名亭,明季毀於兵。康熙丙戌,吏目蔡之芳重建。乾隆十三年,知州宋錦、吏目豐作璲重修。白鹿山州南渡江四里,上有梓潼觀。銅梁山州南五里,山有石樑,橫亙如銅色,因名,崖鐫 “銅梁山 ”三大字。《寰宇記》:在石鏡縣南九里,東西連亙一十里,山頂之上平整,遠望諸山,此山獨秀。《蜀都賦》:外負銅渠,岩渠是也,山出銅及桃枝竹。宿雲崖、松風閣、讀書堂《圖經》:山有宿雲崖、松風閣、讀書堂、博古齋諸勝,趙伯宣之別業也。銅梁洞山中有石洞,深丈余,二石床,可坐十餘人。唐閭邱道人居此五十餘年乃去,碁,丹井猶存。洞靈觀在山後仁勝山州南七里,舊名火盆山,與州治對峙,州常有火患。明萬曆七年,郡守劉芳聲鑿池山頂,水以壓之,更名曰:仁勝。九峰山州南四十里。朝霞山《通志》:在州西。《元和志》:在赤水縣南八十里。

天神山《輿地紀勝》:在赤水縣西十里。浮圖山《輿地紀勝》:在赤水縣北一里,俱無考。渠江源出通江縣大巴山之宕水,近山皆可引為渠,故謂之宕渠。水即《禹貢》潛水,潛,漢志皆作灊,從水聲,言其水如在釜中喧沸有聲也。會巴州南江諸水至渠縣三匯鎮,通川江合焉。西流經渠縣城東二百九十里,經廣安州城南又西南流一百九十里,經岳池縣南界入合州界;又十里即渠河口,嘉陵江入焉;又三十里經合州城南涪江入焉;又東南流三百余里至重慶府城入岷江。

潛水源出渠縣東四十里之龍湫洞。《漢志》:巴郡宕渠縣有潛水,西南入灊水,水經潛水入江,混潛於灊矣。

涪江源出松潘衛東之雪欄山,經龍安府江油縣、彰明縣、綿州,潼川府射洪縣、太和鎮、遂寧縣,會諸水至安居廢縣十里之陽壽鋪入合州界,又一百四十里至州東南入嘉陵江。《漢志》:剛氏道涪水南至墊江入漢水。後漢建武十一年,岑彭討公孫述自墊江進攻破平曲,收其米數十萬石,既又命臧宮泝涪水上平曲拒延。岑于廣漢平曲,蓋在涪水濱,以坡平水曲為名。建安十六年,昭烈由墊江詣涪城,亦即此。

涪內水石鏡題名《方輿勝覽》:在州東,大江十里有石屹立,可三丈,形如月嵌,空圓徹朗,映江波水,涸極始見。《通志》:大唐大曆十年三月三日此石出時,兵甲息,黎庶歸,六氣調,五種熟,刺史兼侍御史王鋌記,又大曆十三年立題名記于石鏡之址。康熙間,木筏觸石鏡墜,僅存其根。

活樂鄉校在涪江西四十五里,宋度正立夫子廟,自為記士之,學者始有依歸,今廢。

嘉陵江源出陝西寶雞縣大散關之嘉陵谷,經略陽縣西會源出秦州嶓塚山之犀牛江,即諸書所誤稱為西漢水也。又經廣元朝天馹大寒水入焉,至昭化縣東三里白水入焉,又經蒼溪、閬中、南部、蓬州、順慶府,自高石墈入定遠縣界,曲折流三百余里至南溪口入合州界,又一百九十里合渠江。舊《通志》:自合州以下本涪、漢、強、白、宕渠五水合流,其別名尤紛出不一。五水之中,漢名最古,故班因《漢志》,以為經流而涪以一水獨當四流,且逼近會城。漢晉以來,用兵者多由之,故庾仲雍稱內水而獨系以涪,自後遂總稱為涪江,而漢名亦隱。然據《漢志》《水經注》,終當以西漢為正流也。

白水源出甘肅洮州西南之西傾山,入龍安府青川,所曆劍州境東流至昭化縣東合嘉陵江,即桓水也。大寒水則源于寧羌州西北,曲折流三百餘里至朝天馹北五里,斷竇水入之。出廣元縣北之木寨山,經籌筆驛至龍洞口穿石穴而入者三,出亦三,故曰斷竇,即魏晉以來諸儒所誤指為《禹貢》潛水也。此水淺不盈尺,何事於導,導矣亦安能浮世。又蒙因桓之文謂白水即潛水,亦誤。白水初無潛名,貢道泝宕渠、潛水達南江,城南舍舟陸行八十里至米倉山,逾沔不過二百里,此正道也,自漢以及宋元用兵無不由此。單公隄在州東北江岸,每夏秋水漲,嘉陵、宕渠尤為湍悍。宋治平三年,郡守單煦率五縣之民築斜隄以遏其怒,高廣皆六丈,迤長七十丈,邦人賴之,名曰單公隄。嘉定五年,州守任逢複葺治之,鑿峰壘石凡四十級,自為之記。惠濟亭在單公隄鑺梁灘距城二十里 虯門灘鑺梁灘下二十里,道光丙申,署州牧強望泰鑿,有記。新隄在單公隄左,刑部侍郎胡世賞倡修,高二丈,廣倍之,長五十餘丈,又名司空隄。嘉慶二十四年,知州紀大奎重修單公隄,長七十五丈,高四丈一尺,廣十四丈五尺,又增修護隄三十八丈,高一丈七尺,隄首接修子隄二十五丈,高一丈七尺,單公隄至司空隄接連補修平隄四十餘丈。道光元年工始竣,有碑跋,見《州志》。

通曉橋在城內文明街 聯濟橋、獅灘橋、石鼓橋、碧楓橋、三匯橋、匯通橋、端橋皆在州東 洛陽橋、李家橋、鳳棲橋、方溪橋、萬壽橋、保合橋皆在州西 通濟橋、瀼溪橋、張家橋、鎮江橋皆在州南 迎恩橋、長春橋、純陽橋、張公橋、觀音橋、大石橋、天星橋、興隆橋、七間橋、接龍橋皆在州北東渡嘉陵江城外 南津渡涪江城外 趙家渡涪江州西十里 雲門渡嘉陵江州北三十里 龍門渡白沙場 管家渡在金沱子 白岩渡在回龍寺 牛渡渭子溪上 救生船八隻,每船水手四名。乾隆元年詳設培德堂劉光顯募建收瘞浮屍塘堰《州志》:明洪武時修築塘堰,舊有一百五十處,今多開墾為田,無考。

師彥塘西距城六十里,闊三十餘丈,深十餘丈。嘉慶八年,歲旱,里人祈雨於此,用龍骨車四十餘架汲水,將盡,魚滿水面。夜半風雨大作,塘中吼聲騰空,魚悉飛去,眾複努力汲盡,下有岩穴,極深邃,鐫有大字。萬曆年間汲盡此塘,遂績刻以志之。

磨盤寨西距城六十里,地形險阻,周約二十餘里。嘉慶初,湯化龍率眾建寨,保全無算。龍井在州東,水不涸,冬溫夏涼。響水洞在州東,洞中有河一道。黑田池州東五十里,自然生成,積聚成池。老龍洞自黑田池起至老龍洞止,地下空浮,各洞之水俱歸老龍洞出。

康家洞州東百六十里,深遠莫測,中有河,有石床、古劍、碁局,禱雨輒應。赤水縣碑古赤水縣,城垣久圯,惟一碑尚存。在龍多山麓,田中農人欲移高處,風雷交作,若有神護。

涪州

種松山州東二里。《輿地紀勝》:州產松屏石,出山間。相傳爾朱先生種松于此,映山之石皆有松紋。白衣庵州東二里。碧雲亭州東三里,宋州守范仲武建,每歲春率僚佐于此勸農。龍洞庵州東十里,漢時建。開池《元和志》:在州東三十里,出鋼鐵,土人以為文刀。山谷碑《碑目考》,在涪陵尉廨廳。獅子山州東六十里山麓,有獅子廟,廟前有古柏九枝,大數十圍。銅礦山州東八十里,有開鑄遺跡。魚藏子岩州東八十里,岩壁有門,入門數百步積水,春夏多魚。掛榜岩州東一百里,山石明如水晶,橫數百丈,下有一洞,廣三四十里,可容萬人。羅浮山州東百二十里,白水入江處。《名山記》:昔羅浮真人居此。崇山州東百三十里,綿亙四五十里,居民借此牧畜。雨壇山州東百五十里,山高多霧,禱雨立應。龜山在州東。舊《通志》:在州東北,一名三臺山。宋鹹淳中,移州治三臺山,即此。石門《寰宇記》《周地圖記》雲:涪陵均堤東十三里有石門,門東有石鼓,清晨叩之聲遠。武龍山在州東南。《明統志》謂之龍橋山,在武龍縣東五十里,山形逶迤如龍,下有空洞,深邃。武隆鎮在州東南百五十里,舊武隆縣。清溪關在州東,南唐開成三年,牂牁蠻寇涪州之清溪鎮,即此地。清溪洞《輿地紀勝》:在高松鄉崖穴中有石洞二處,其一自洞門入約里許,有湫水一泓。天劍石在武隆縣西古渡頭,有斷石,其中白痕如劍。游蘭山州東南七十里。《輿地紀勝》:在涪陵縣高松鄉,地名羅□,雲蘭真人修煉之處。龍寶潭州東南。《通志》:在武隆縣東北七十里,古箐淒其,人鳥兩絕,扶藤而入,幽徑可十里許,忽平沙曠野,曲壑清泉,別有幽境。七龕山在州東。《輿地紀勝》:在武隆縣北十五里。舊《通志》:山有七竅,故名。筆架山在州東,武隆縣南二里,山勢排列如筆架。登春山在州東,武隆縣西七十里。神鳳山在州東,武隆縣東十里。白岩山小江之南,王真人修煉處,上有二洞,人跡罕到。馬援壩《州志》:州南五里一壩,平衍。昔馬伏波入五溪住此,故名。又州西五十里有馬武埡,亦雲馬武屯兵處。按建武二十五年,馬援討武陵蠻,軍次下雋,進營壺頭,賊乘高守險,水疾船不得上。會暑,士卒多疫,援亦中病,穿崖為室,以避暑氣,旋卒。考武陵蠻在今湖南辰、沅間,下雋,今辰州府沅陵縣,壺頭山在府東百三十里,連武陵桃源界。《水經注》:山高百里,廣圓三百里,山下水際有新息侯停車處,山徑曲多險,其中纖折千灘,道不經涪。馬武雖從援征五溪,亦無由屯兵,州西所謂援壩、武埡,或音同而傳會爾。許雄山州南七里。誓虎碑《碑目考》,在許雄山下,廣漢縣令神道俗傳為誓虎碑,碑僕,遂有虎入城,設祭立碑,虎害遂止。望州關州南十里,明曾英禦獻賊於此。白馬鎮在州南。《輿地紀勝》:白馬津在武隆縣北三十五里,有鹽官。《州志》:宋置白馬砦,今曰白馬鎮。桂岩在州南長灘里,岩下有古桂樹,花不常開,其年有士登科則花,石上鐫 “桂岩 ”二字。地藏庵州南三十里。白雲關州南七十里。碑記關州南八十里,又名樂豐關。八卦岩州南一百里,明劉茝講《易》於此,後在京廷杖之日,岩壁崩裂,有天然八卦圖。冷水關州南百三十里,接南川縣界。林家觀州南一百三十里,明成化中建,林端仙得道處。子山州西南五十里。崇興寺州西關外。崇孝寺明都禦使曹愈參廬墓處。龜龍山州西十里,上有東嶽廟。荔枝園州西十五里,昔楊妃嗜荔枝,當事以馬遞馳,載七日夜至京。五花山州西三十里,五山排列。李渡鎮州西三十里,青蓮流夜郎渡此,故名。觀音寺州西三十里,明洪武時建。琴台寺州西四十里,明何以讓廬墓處。藺市州西六十里,宋開慶元年,元兵攻合州,其將耨造浮橋于涪州藺市,以杜援兵,即此。明置藺市驛,今裁。夫子坪州西八十里,州人亞夫肄業處。安居寨在州西。合掌山州西北五十里,兩山對合如掌,下有毛家泉,一日三潮,禱雨輒應。諸葛山州北四里,相傳忠武侯屯兵於此。北岩山大江之北,即伊川夫子注《易》處。宋陸遊詩:艤船涪州岸,攜兒北岩游。搖楫橫大江,褰裳躡高樓。雨昏山半失,江漲地欲浮。老矣寧再來,為作竟日留。烏帽程丈人,閉戶本好修。駭機一朝發,議罪至竄投。黨禁久不解,胡塵暗神州。修怨以稔禍,哀哉誰始謀。小人無遠略,所懷在私仇。後來其鑒茲,賦詩識岩幽。鉤深堂《方輿考》:堂在北岩,即普淨寺。程頤謫涪時,辟堂注《易》。黃庭堅扁曰鉤深。《舊志》:在涪州北。嘉定丁醜,范仲武請為北岩書院。又有洞曰點易洞,舊傳伊川先生遺跡。致遠亭《舊志》:在州北點易洞側,宋守范仲武建。四賢樓在北岩西,四賢謂:程伊川、黃庭堅、尹焞、譙定也。鐵櫃山州北五里,形如鐵櫃,與涪陵舊縣相對,一名吳君山,綿亙江北。相傳武侯屯兵於此。石龍寺州北六十里。鶴遊坪州北一百里,巡司分駐。十方堂在五龍鎮,明向鼎有記。岷江自長壽縣東南流二十三里入州界,經黃魚嶺灘州西一百里,即黃草峽出口處,大水最險。黎鄉溪州西六十里,北流入岷江。麻堆灘州西三十里,小水最險。雞鳴峽州西十五里,《水經注》:江水東至黎鄉曆雞鳴峽,江之南岸有枳縣治。龜龍灘州西十里龜龍山下。黃艤沱《州志》:在州西五里,宋黃山谷嘗艤舟於此,因名。洗墨池《州志》:在州西五里,相傳宋黃山谷滌硯處。龍王沱州西北一里,又名鑒湖,水漲三漩最險。江心石魚《州志》:鑒湖上流有石刻雙魚,皆三十六鱗,一銜萱草、一銜蓮花,有石秤、石鬥在旁,現則年豐。白鶴灘州西一里。舊《通志》:爾朱真人浮江而下,漁人有白石者舉網得之,擊磬方醒,遂於涪西灘前修煉,後乘白鶴仙去,因以名灘。橫石灘在州西,俗名二石灘。《寰宇記》:在郡北,後漢建武十一年,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于黃石,章懷太子曰即橫石灘。繞州城北,涪陵江自南來注之。

涪陵太守闕《碑目考》:漢涪陵太守龐肱闕,龐士元之子,漢後帝時嘗為涪陵太守。淳熙中,賢良任子宜舟過涪陵,於小民家見漢隸隱然,遂載以歸。碑在左綿任賢良家,至今猶存。此事得之夔路,鈐幹馮田乃任之甥。齊涪陵王府州治在州西枳縣故城,誤,東昏並未至涪,何有王府也。又經歇神灘在州北,相傳漢張桓侯被刺,其首流注至此,歇一宿去,至今蠅蚋不生,後人塑像廟祀之。宋大觀間,邑人於廟前得三印及佩鉤、刁鬥,上鐫桓侯名。張士環詩: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瞞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據三分國,宇廟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堂嚴劍佩,人間刁鬥見銀鉤。空余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複為劉。石甕磧在州東,相傳在東渡高峰之上。群灘州東北十里,水落群石如水,漲噴漩最險。陡岩子灘州東北十五里,夏月大水最險。石灘州東五十里,一名百牽灘,中水最險。邊灘羊角磧二灘均系崩崖新成。南沱州東六十里。又東北流三十里入豐都縣界。

涪江在州東。《水經注》:延江北至涪陵為涪陵水。昔司馬錯泝舟此水,取楚黔中地。自黔江縣西南流經南溪河、龔灘、彭水縣、江口鎮,入廢武隆縣界,曆白馬鎮、白馬灘《州志》:在武隆司西三十里,灘石形如白馬,故名。石床灘《州志》:在武隆司西五里。關灘《州志》:在武隆司東五里,兩山排列,中多巨石,飛湍激怒,聲震如雷。宋范成大詩:黃沙翻浪攻排亭,淖百尺呀成阬。坳窪眩轉久乃平,一渦熨帖千渦生。篙師絕呌驅川靈,鳴橈飛度如奔霆。水從峨來如濁涇,夜傍黔江聊濯纓。玻璃激底鏡面平,忽思短棹中流橫,釣絲隨風浮月明。銅柱灘《寰宇記》《周地圖記》雲:涪陵江中有銅柱灘,昔人於此維舟,見水底有銅柱,故名。灘最峻急,俗傳馬援始鑄柱於此,誤。北流屈曲,逕州城,東注於岷江。

大溪河源出南川縣西北,流至武隆司南入涪陵江,即《寰宇記》所謂白水也。咸泉在州東南。《輿地紀勝》:在武隆縣白馬津東三十餘里,江岸有咸泉,初康定間有程運使舟次鶻岸,聞江中有硫黃氣襲人,謂此必有鹹泉,召工開之,果得。鹹脈遷忠州灶戶,教以煮鹽之法,至四百餘灶。信水在州東南。舊《通志》:在武隆縣南二十里,峽口其泉如沸,日有三潮,每至高尺餘。

洲在銅柱灘下,水落則出。《寰宇記》《周地圖記》雲:銅柱之東有錦洲,巴士盛以此洲人能織錦罽,故名。

溪橋州東關外,宋太守吳光輔疏南城溪後,其孫信仲仍守是邦,遂臨溪建堂名吳公堂。迨亞夫居此,更名溪。通仙橋昔有乘鶴者過此,因名。瑞麟橋西關外 晉香橋、接脈橋、後溪橋、吳公橋俱南關外 三洞橋北關外 豐濟橋州東五十五里,為黔彭通衢。卷洞橋州東六十里,里人何墨林、唐守清募建。太平橋州東百四十里,豐涪接壤。飛泉橋一名節婦橋,明劉司諫茝之女錢節婦捐建。文珂詩:殳忠女烈傲嚴霜,人跡平橋客路長。問是何年成砥柱,溪頭流出柏舟香。二南橋州南四十里,明州庠趙世英建。致遠橋州南六十里,明鄉宦文作妻陳氏捐建。太極橋州南百三十里,路通南川。柏樹橋州南百五十里,路通武隆。大石鸚哥板橋皆在藺市坪 下沙溪橋州西南百二十五里,驛遞通衢。明張與公建。太平橋州西二十里,明里人張慶庵建。印心橋州西三十里,明張公鼎建。長樂橋州西三十五里,州人何進忠重建。黎雙橋州西四十里,明州人黎葵建。龍公橋州西四十里,明太守龍公建。萬壽橋州西百二十里,即古芭蕉溪橋。通濟橋、清溪橋皆在武隆司。

岷江黃谷渡、李渡、火峰渡、蘭市渡、高家渡州庠高田捐置 石家沱渡、琛溪渡、南沱渡、北背渡、白湃渡、八角廳渡貢生舒翥捐置 東關小河渡、黃家渡。

救生船、黃魚嶺灘、橫樑馬絆二處分大小水共船一雙 麻堆灘、龍王沱二處分大小水共船一人 群豬、陡崖、白湃三處各設船一雙 拯濟會本城、蘭市各一,陳繼唐倡捐。

塘堰。

內河出龍溪河合大江間,有灌田之處。小河出兩河江合內河,有灌田之處。碧溪河下高灘有堰水,可溉田千餘畝。

老龍洞上洞水出,即伏,下洞水出,可溉田數頃。枇杷洞洞水可溉田百余畝 修鱗洞洞水可溉田百余畝 余孔洞洞水可溉田數百畝上地坡塘塘水繞山數里,可溉田千餘畝。觀音閣州東五里,小江邊傍岩為閣,遊憩勝地。佛耳岩州東六十里,岩鐫 “兄弟觀瀾 ”四大字。白龍洞州北五十里,三洞闊數十丈,水日三潮,旱禱立應。聖人岩州北六十里,有湘江子像。鹿鳴洞在州北鶴遊坪,東頂有磐石刋碁局,崖畔鐫河圖、洛書圖。安樂洞明嘉靖間,隱士劉石岡高隱處。

石牌樓明劉秋佩胞弟奇山建,今廢,坊尚存。高樓樓三層,高四丈許,劉奇山建,今尚存。印盒石劉秋佩司諫歸田後,常與騷人觴詠其上,四跡皆在州南百三十里。曲水亭州西五十里,邑人何繼先訓課處。北岩十景州牧張師範增置四。程子點易洞在岩半。三畏齋在洞之東,和靖讀書處也。洗墨池黃魯直。致遠亭、碧雲亭均宋范仲武建。觀瀾亭、不受暑齋、藏壑舫、讀書廊、江天獨坐軒。

銅梁縣

玉屏山在縣治前。崌崍山在學署前。洗墨池在學坡後,宋米芾來邑時,鑿石為之。桂花井在東郭外泉,味甘美,邑中鹹取汲焉。羅睺山縣東二里 羅睺寺即東岩寺,宋乾道間建,明隆慶中重修。張佳九記雲:羅睺天星也,化人之居何以稱焉。

以縣故巴川治,治子飛,鳳午、巴嶽兩峰突,從東西起而相峙,形家遂以羅計當之,自宋迄今稱名遠矣。羅睺去城東二里許,宋時邑大姓楊氏有其地。乾道間,名鴻漸者舍為寺,花木宮殿,爾時甚盛,語在宋人馮倓記中。

天生橋在玉皇閣前 百佛崖在天生橋右捧雲石在山巔,又有拜雨台,禱雨輒應。虎洞在百佛崖下,昔有高僧講經,虎伏潛聽後,與僧俱化去。白鶴山縣東二十里。白雲洞縣東二十里,明理學梁雲講讀書處。象王山縣東四十里,上有金鐘寺。宋治平間建,鐘赤如金,扣之聲聞百里,蓋先代物也。明晏太僕春鳴故里在晏家岩,縣東四十里。新開山縣東六十里,界接巴縣。銅梁山縣東七十里,詳見合州。白土坪縣東南六十里,地多桅子,開時望如積雪,香聞十里。中峰縣東南九十里,環二十里,上有寒泉,流為大池,名曰天池。宋周濂溪有《游天池》詩,界巴縣。鳳翔山縣南十里,上有鐵佛寺。勝泉寺縣南十八里,寺有甘泉。巴岳山縣南十五里,一名瀘昆山,高六里,廣十里。濃陰蒼翠,鳥道曲盤,上有三十五峰,多產佳茗,絕頂石如狻猊者,名香爐峰。山根一穴可側身過,石平如掌,廣二丈許。相傳張三豐禮鬥其上,陟此俯瞰,縣治小於浮葉,東望龍遊,西瞻寶頂,南眺縉雲,北顧波侖,飄飄然有羽化登仙之概。山半火石、昆侖、三豐諸洞,為三豐修真處,丹龜尚存,內多蒼玉。唐長慶時,樵者得仙茅,服之仙去。明張佳九《昆侖洞賦》:噫籲,厥洞峻窔窎兮,肇鴻蒙而倚岒嶠,爾其幽隱穆,崆窕殷殷,層窟疊宙,窈蒸雲。晨光敷霱兮赩紅璧,湛封沉廖兮數千尺,硉礧枒兮石乳涓,涓而珠泎,乃有閎爐萬丈,嶪嶻矗崿,松柏倚焉。竇流淵約,丹蕪紫莖,耀錦稱艧。遠而望之,杳杳邃閉兮若帝閽之啟戶;近而察之,石室閴寂兮若虯龍潛淪而冷冷。下則有無底之穀,披坤軸而劃良脈。伊盤古氏之朕靈,已揚神而奠宅,是以二議判元黃剖,陽鳥飛,陰兔走,厥嶽攸擘,洞乃呈泑。爾其井絡山應岷峨下,掛昆之畔,極窱渺之阜,盤碻以為壁,截以為梁,枝礎以為榻,裂以為堂,奚掄幹於太古之罔,奚礱硌于玄圃之崝,不鏤琢而制奇,不陶鍜而規京,乃有班輸束手,離朱喪睛,匠石斷斫,觜娵失精。若其勢磅磄逆拆,峻若健羅計排,其前黎山殿,其背左包巴字之水,右撼宕渠之蘅,蘺靡蔓龐磈礧。近而複遠紆回霮,其陰則積水,凝雪倐晦,歘明交讓,黝金碧,呈英其陽,遊飆走霧,若斷若續。東有蔽日之林,蒸雲之穀。西則赭龕縟霰,層層曲曲,若爾椒檓、桂檜、杞榆、桐棕、沙棠、文杏、紫楸、丹楓、楩楠、巍靄于峻石,松柏蓊菁於崇峒燦,木幹紛琪,枝揚葩簸,氣寶藏蕃滋至,其俄頃而變觸膚而起也,薆薆乎鼓霆興電波,駭山靡不崇朝而滂沱,沛一瞬於千里。其上則鳺、鸜鵒、布穀、黃鸝、白鷺、元鶴、.鸛、鶬鷗、鷦鷯、鷣鷂、鴻鵠、鳧鶺、鵜鴈隼、百勞子、規鳶、烏雞、鴇、斥鷃、鸕鷀,或巢林木,或宿江涯,浮沉上下,雲集風批。下則虎豹蹲踞,狖玃捷呼,豪豬、麚麕,狼兔、麙狐,麝香、元麂,文狸、野駒,乃有牧子樵夫唱和雲林,蹀躞岩峽,振響麓陰。於是乎發巨靈煥精,元降崧岳應配天篤,鴻儒配龍泉,峨冠冕帝閽,修禮樂,登金門,揖讓公卿之右兮,匹夔卨而揚華。眷山水之靈貺兮,奮智略於皇圖。爾其著雍,當歲修病,權主勾芒,司馭義和,停午考躔於降,唫夢於天姥,乃探奧獵秘,振策而來,茹芝拊松。

廅洞開。爰使莊生、子牟之徒,蜎蠉、聃翟之倫,齒次厔輪坐苔茵,扣杖抵掌,劇談騁論,窮巨極細,鉤賾探神,上析剛柔,下陳憲章,出入邃初,捭揚虞唐,使軫儀箝口,髠秦括囊。若爾幽

之棲真兮,三三兩兩曵雲霓。其旖旎兮,控白鹿於霄壤。於是僧擊缽,歌曰:春草兮萋萋,思君子兮傷悲,采蕨薇兮山澗幽,望天路兮雲悠悠。二童子歌曰:玉芝茁茁兮白雲長,折贈君子兮壽無疆。餘乃報歌曰:山洞崛岉兮春景鮮,雲冥窅兮泉水淺,淺懷幽人兮長夜半,望嶽兮心歷亂,明河耿耿兮何時旦。

石倉在山半,前明避兵儲積處。巴嶽寺在山上,明宣德時建。玉版泉在寺後,昔人於泉中得一玉版,叩之清越有聲。漱玉泉在寺右,泉聲如潄鳴玉,中產木蓮,出水則不植。崆峒山縣南二十里,中空無際,上有崆峒觀,元時建。紫雲庵縣南三十里,有老松一株,傳為張三豐手植。五顆山縣南五十里,界璧山縣。南峰縣南七十里,為峽山之首,兩山複出對峙,中廣十里。塗左有穴,謂之仙洞,深五里,竇水伏流其下,出為大澗,多產嘉魚。康龍洞在南峰山,洞中出泉,可溉千畝,旱年禱雨立應。聖水寺縣南七十里。西山縣南八十里,與東山對峙,多佳茗。玉口山西山缺處,兩峰對立,峭壁千仞,其北一峰狀如狻猊,名獅子岩。老箐頂縣南百一十二里,高十六里,廣三十里,上有雙峰院,絕頂為永川界,最易藏奸。雲頂山縣南百二十里,上有大悲寺。東山縣南百四十里,高八里,綿亙百里,永璧合三屬錯壤,沿山多產佳茗。萬壽寺縣南百四十里,永川接壤。玉峰山縣西南一百里,高十里,亙三十里,東聯巴嶽,西控玉口,接大足縣界。計都山縣西五里,上有計都寺。宋熙甯時建,乾隆時知縣溫清更名福慶寺。悅池縣西六里,水清如鑒,內多芙蓉,開時香聞十里,為巴人士游觀之地。望仙樓《一統志》:在縣西,趙延之仙去,後人為建此樓。古書岩《碑目考》:在巴川縣,石閑隱隱如篆文,不可讀。吳季子墓碑《碑目考》:在巴川縣。相傳為孔子書,張從申記雲:舊石湮滅,明皇命殷仲容榻本,傳之大曆中再刻。六贏山縣西二十里,高五里,橫亙十里。唐巴川令趙延之集義兵於此,六戰六克,因名。上有松風閣及文峰塔。龍透山縣西三十里,山壁峭絕,有穴洞見前後,巴川河發源於此。鐘山縣西四十里,有泉不竭。相傳民有發池見大鐘,冉冉而沒,遺跡成池,俗名鐘窠。雙山縣西五十里,昔有漁人綱得二石,其一飛去,止留其一,里人因山築室祀之,遇旱以水沃石即雨。皋陶山縣西八十五里,舊有皋陶廟。龍門山縣東北七十里,高一里。宋隱士蘇汝礪別業在焉,築有龍門書院,藏書三萬餘卷。

西泉山縣北關外,壽龍寺在焉。石罅出泉,味極甘冽。千佛岩縣北關外,一名連雲洞,列佛盈千。葛山縣北二里。翠巒山縣北五里。巴川河源出龍透山,南流二十里由城北入,環繞縣治,前出城至平灘與淮遠洞河合。明月池在縣西城外,狀如滿月,水流三折。烏木灘在縣南八里,下為深潭,有古木埋泥沙中,旱年車水見木,雷雨驟至,亦神物也。淮遠洞河源出大足縣玉口山石穀,至舊州壩入縣界,至合灘河有合灘寺,去縣三十五里入小安溪。小安溪河《元和志》:源出縣南巴山中。舊《縣誌》:源出大足縣玉口山,名單石溪。逕永川縣西北,又五十里入縣界

為跳石溪,至淺灘入臨渡河,五里入涪江。臨溪橋縣治右 新鎮橋縣治左 順濟橋東沱街 南鎮橋四面坊前 明月橋流月門上 上南橋小南街右,皆在城內。大新橋縣東南四十里,明都諫佘昌祚妻梅氏捐建。全德橋縣南二十里,邑人全寅建。塘堰無。

安居鄉

化龍山在城內,上有二井,名龍眼井。流杯池《舊志》:池有三,一在城東月宮山下仙石崖,明學巢山人周朝旦置;一在兵馬溝小溪磐石上,明兵馬司張雲逵鑿;一在龍門灘,水更曲折,不知始自何時。

飛鳳山在城東隅,上有東嶽廟。三仙洞在城西隅冠子山下。《舊傳》有黃冠三人修煉於此,後皆仙去。火盆山在城東,相傳峰崿透露,形似火星。昔人鑿八角池於上,依方畫卦中作七星鎮之。波淪山城東二里,上有波淪寺,唐時建。三仙石在山下 玉筍石在山頂 蘿月石在玉筍石左 點頭石在波淪寺中龍興寺城南五里 龍歸寺城西南十里,三寺皆安居名勝之地。鐵爐山城東五里,上有龍興寺,明帥侍郎讀書處。白羊山城東南二十里,上有土主祠。蓮花山城東七十里,接合州界,上有永清寺。石燈山城南二十里,舊傳佛座之石,每夜有光如燈。盤龍山城西十五里關箭溪北岸,上有老君殿。保安寨在山上,石壁萬仞,嘉慶四年築。如意寺城西五十里,明正統中建。石魚在如意寺前,石形自成雙魚,長可二丈,寬約丈許,首尾悉具鱗甲,宛然如下水狀,蓋山之靈氣所鐘,不假雕鑿,天然有乘潮破浪之勢,亦一奇也。

大寶山城西八十里,上有觀音寺。白雲山城西南七十里,上有千佛寺。得雲山城西南九十里,大足接壤。聖燈山城西南一百一十里,安居、銅梁、大足界山。石羊城《輿地紀勝》:石羊鎮在安居縣,又有石羊山去縣百三十里。鼓樓山城北五里,下有王中丞故宅。聖水寺城北五里。樊真人祠在聖水寺右。

龍龕山《元和志》:在崇龕縣二里,因取為縣名。按龍龕縣,唐武德中置,先天元年更名崇龕。宋乾德五年省為鎮,併入安居其地,皆隸普州,今安嶽縣也。《潼川府志》載,宋陳摶,安嶽人,生於崇龕。據《宋史隱逸傳》,搏毫州真源人。真源省入鹿邑縣,今屬河南歸德府,非安嶽人,且未嘗至蜀銅梁。《縣誌》:有陳摶故宅。引《輿地紀勝》謂,去崇龕鎮二里。安居鄉又有希夷洞,雲在鐵爐山,即古靈山。觀演易台在化龍山,相傳希夷演《無極圖》於此,皆附會之無據者。

柔剛山《元和志》:在安居縣東二十里,周柔剛縣以此名。

涪江在城北門外,自遂寧縣流入廢縣界五十里合兜溪,又五里合大安溪,逕城北烏木溪注之,又三十里入合州界,又七十里小安溪會之。關箭河一名安居溪,一名大安溪,源出樂至縣,流經安岳、遂寧二縣界,又東入安居。銅鼓在關箭河南岸觀音閣中。嘉慶八年,漁人于龍門灘得之,闊尺六寸,高尺二寸,四耳擊之,其聲鏜然。兜溪在城北五里,源出合州龍多山,西流一百里入涪江。烏木溪源出城西二十五里,由安居城注于涪江。黑龍塘城西十五里,寬不盈畝,深邃莫測,山澗之水歸之。夏不溢,冬亦不涸。相傳塘有黑龍,禱雨輒應。會龍橋在城內 烏木橋在城西 新橋在城東 寶善橋在城南,里人盧兆富建。關箭橋城西二十里,里人周志遠建。白鶴橋城西南五里,里人李昌遠建。紹先橋城北二十里,里人陳贊鼎創修。塘堰無。

大足縣

五桂山在縣東。五桂樓宋乾道中,邑人陳伯雄、文章、羅翱、鮮仲文、趙希樞五人同榜,太守曹岍建樓旌之,今圯。海棠池地無考。孝泉井在縣治西二百步,宋進士何光覺母病危渴,禱諸天地,泉遂湧出,因名孝感泉,好善者隨鑿為井,後為豪右掩匿。明嘉靖己酉,知縣李茂陽複浚之,董極有記。盂蘭寺在東關,明天啟時建。元妙觀東關外,宋元祐初建。東禪寺東關外,宋時古刹,今改為龍神廟。《名勝志》:縣之東禪寺,有宋徽宗手書碑。其西禪寺,晉永和間建。寶鼎寺,唐柳本曾學吳道子筆意,環崖數里鑿浮屠像,奇譎幽怪,古今所未有也。宋高宗禦書手詔碑《縣誌 ·名勝志》:在大足縣東禪寺,今僅存五字。報恩寺縣東一里,宋元祐中建。學堡山縣東七里。覺照登記碑在縣東二十里圓通寺。米糧關縣東二十五里,即宋米糧鎮。三華山縣東三十里。《縣誌》:按《輿地紀勝》,有寶峰山在縣東三十里,疑即三華。石門山縣東四十五里,山有石門洞,石刻鄧檉詩,碑詩殘缺,其略雲:壬寅之春,二月既望,予被台檄檢視流殍,由米糧趨石門洞,皆賑濟所也。石門居東山最高處,盤數大石,鑿為洞府,因石高下,周以屋室,蓋黃冠棲息之所,像無定刻,或仙、或釋、或諸鬼神,千百變見,混為一區。有二道士,儀狀甚野,怪而詰之,噤不能答,亦無為發明者。晉王氏設聖教、老莊異同之問于阮瞻,瞻對以將無同三語,向之刻者抑將有取於此哉。賦詩三十韻紀行,並寄此意於其末。

牛鬥山縣東六十里。《寰宇記》:山長三百里,崖石巉岩,有雙峰對峙,若牛鬥狀,因名。《宋史 ·盧斌傳》:淳化二年,賊任琇等寇昌、合州,斌率兵屯昌州南牛鬥山,偵知賊在龍水鎮,斌馳馬四十里,騎從數十人,遂斬琇等百餘級,賊眾悉平,即此山也。煙爐山、鳳頂山、明心山俱在縣東七十里。插旗山縣東南五里。《舊傳》:宋盧斌住兵於此。塔耳山縣東南二十里。化龍潭縣東南二十里烏雲山下,鐫“古跡龍潭所求靈感 ”八字。玉口山縣東南八十里,山有老君洞,宏敞可容百人。雞棲樓《輿地紀勝》:在縣南,下有藏馬崖。相傳蜀王時,產龍馬於此。

南禪寺在縣南二里廣華山,舊有大悲閣、擁翠樓、雨花堂、聽經軒諸勝,今廢。南岩書院雍正四年,南禪寺重建大悲閣,榮昌縣令程大樽記雲:余於殘編故紙中稔悉寺即南岩書院。《志》稱南岩藏書古今悉備者,是創于唐貞觀時,歷代仍之。自閱慘屠,僧亡殿圯,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複存者。玉皇觀縣南三里,踞南山之巔,上有老君閣,下為三清洞,知縣張澍于石壁得宋人石刻數種。

高山縣南五里,上有龍洞,醮壇禱雨輒應。《縣誌》:知縣張澍于石壁間搜奇,得宋淳熙時大足令何光震餞,郡守王夢應記及唱和留題諸石刻。

艾山縣南二十五里,山多艾,香聞故里。

宋古狀元故里縣南七十里狀元疃,明萬曆十二年立。

郵亭旅館碑在縣南九十里,明知縣張養性建,字剝落難讀。

五腦山縣西南五里,秀巒叢聚,中頂獨高。

啄頭山縣西南四十里,下有李司馬宅。

妙高山縣西南五十里,上有妙高寺、宋郎官馮楫碑、明洪武四年重鐫東坡羅漢頌、明雷孔文建玉皇閣記石刻。西禪寺城西一里,晉永和時建。

獅子山縣西五里。

尖山縣西七里。

官帽山縣西三十里。

聖水岩縣西三十里,俗名滴水岩。

石篆山縣西五十里,山有佛會寺,宋元祐時建,明張璧有《重修佛會禪院碑記》。

龍岡山縣西北十里,其山回環聳秀,岡脊折紋若龍鱗然。

北禪寺縣北一里,張澍詩:破落三間殿,蕭條一個僧。苔階咽流水,鐵檠閃孤鐙。黠鼠銜經葉,奔牛觸草繩。

餘耽冥靖,來此問南能。北塔寺縣北二里,張澍於六級浮圖內得《宋紹興壬申歲瀘南安撫使馮大學於昌州多寶塔內安舍利施錢造修石記》,知白塔即昔之多寶塔也。

北山縣北五里,盤繞如長幾,西連龍網,古跡叢聚。

吳季劄墓碑《碑目考》:在昌州北山,相傳為孔子書。開元中,殷仲容奉詔摹榻;大曆中,蕭定刊之潤州,張從申題其後,今在北山,尚存數字,系篆書。《通志》列入榮昌,蓋大足自康熙元年併入榮昌,至雍正六年始複設也。按《季劄碑》:銅梁縣亦有之,皆拓本也。漢高祖大風歌碑《碑目考》:在昌州北山,今存十一字,系隸書,餘駁落。《通志》亦誤入榮昌。唐昌州刺史韋君靖碑《縣誌》:在北山。嘉慶己卯,知縣張澍于岩左峭壁得石刻,其文自後而前不與他碑同,雖有駁落,大率可讀,蓋以景福壬子歲于龍岡山建永昌寨也。按碑記韋君靖始末兵事甚悉,非專為永昌寨一節,且碑只雲沿岡建寨,而改作龍岡山建永昌寨,是其巧于傅會處,不知碑在北山,著其功也,寨在西北,維別一地也,不必強合為一。張澍又雲:碑以北山為龍岡,《志》以西山為龍岡,此更遊移無據,故仍從《通志》,以永昌寨列入榮昌關隘。古文孝經碑《縣誌》:在北山。《碑目考》:《古文孝經》在昌州北山,凡二十二章,與今文十八章小異。宋趙懿簡公瞻神道碑《縣誌》:在北山,撰文者為范祖禹,書並篆額者為蔡京也。觀音洞《縣誌》:在北山內,刻觀音像,洞前一泉為觀音泉,洞內刻《宋趙懿簡公神道碑》,洞內外兩旁刻《古文孝經》二十二章,字徑二寸許。文殊問維摩詰病書像碑《縣誌》:在北山。《舊志》:惠因寺在治南四十里,宋紹興中立,壁書維摩圓寂像,後易石像。明末焚毀,今碑現存,亦不在惠因寺,並誤。明蜀總制林公像並碑《縣誌》:在北山。“石屋忘年紀,霜松記十圍。壯容驚變盡,迂叟是真歸。扃小一莊足,名逃百念希。山盤開野水,新雨蕨芽肥。”“風雨睡曾著,幽堂重乃心。龍歸先有洞,鹿觸故成林。遺脫遭逢際,孤廬怳惚臨。更闌銷短燭,涼淚落衣襟。”右二詩乃太子太保、刑部尚書素見林公之作也。正德庚午,公被召起用,征剿劇賊,巡撫四川府。時為巴縣教諭,幸從事幕下,受教最深。越明年,功成身退,蜀人為立生祠。嘉靖初,科道交薦,三聘複起,其清忠大節,天下共知,無容喙者。茲累疏乞老,榮歸雲莊,仰慕風采,不可得見。近偶蒙寄賜小像並雲莊之懷,誠如久處密林忽見長天也。攜以公行至大足,聞有奇岩,登摩 □刻,乃大宗太史公范祖禹撰《趙懿簡公神道碑》,上有遺像猶存,遂捐廩命匠,鑿一石洞,以鐫公之像,礱一石碑,以刻公之詩,用識蜀人之思,共傳不朽雲。嘉靖甲申秋八月吉,重慶府同知範府拜書,知大足縣事臨安唐鼇□。

化龍關縣北三十里,界遂寧縣。寶鼎山《縣誌》: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寶鼎寺,山崖鑿佛以萬計,精巧奇詭,俗呼為古佛灣。有足跡池、靈湫泉、圓覺洞、萬歲樓、毗盧庵、孔雀明王洞諸勝。

長橋河在縣西,上流即岳陽溪,自安岳縣石羊場流入,八十五里至縣東關長橋下,又六十里至路孔河入榮昌。赤水溪《舊通志》:一名馬灘河,源出銅梁六嬴山,南流四十里至普安場,又十五里合沙河溪。沙河溪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源出玉口山石穀,流十五里合赤水溪,又五里至舊州壩。單石溪在縣東南九十里,源出玉口山,即小安溪上源。

長橋東關外四里,長橋河以此名。清明橋縣東五里 躍龍橋縣東十五里 化龍橋縣東二十五里 流虹橋縣東三十五里 旌善橋縣東九十里,跨單石溪,內江監生唐宗舜建。濟民橋縣南五里 人文橋縣南四十里,龍水鎮。趙家橋縣南四十里,達三溪鎮。寶珠橋縣南六十里,即三溪鎮渡。觀音橋縣南七十里 放生橋縣南九十里 德通橋西關外,即西門石橋。明心橋縣西三十里,即三驅長橋。

塘堰無。

璧山縣

五峰山在縣治後,中一山建學宮,四山拱衛,故名。宋馮縉雲故宅在學宮右五十步 明趙應期宅故址在大東門內,有禦史坊。馮狀元碑在小東門內,字磨滅。蒲狀元碑在大東門內,字磨滅。敵陣樓《縣誌》:在縣臨高門外。儒林井《縣誌》:在儒學前,教諭李時命工淘之,深六丈,底一竅如竿大,直下不知幾許,泉從中湧出。白摩碑在治南關帝廟內,今磨滅。

重璧山縣南二十里,一名茅萊山。普澤廟在茅萊山,即土主廟,祀唐合州刺史趙延之。仙洞在廟後,明馬臨題石。大佛岩縣南六十里 觀音岩縣南七十里登雲坪縣南七十里,形如盤,長十里,橫八里,上有毗盧寺。皇廟在登雲坪,明建文帝隱此。映月池明建文帝修。涼傘石在毗盧寺前,下僅三四拱,上平圓,可坐百人。白石岩在涼傘石西,明靜如白玉削成。香爐山縣南九十里。華蓋山縣南百里,崖石中一井,水如豬脂,汲之最清,有寺曰凝脂。鬥牛石縣南百里,二石狀若牛鬥。龍洞山縣南百里,有洞可容百餘家。明末,津、璧兩邑民避此,全活者數十家。虎峰山縣東南二十里,山半有川主廟、觀音寺,寺後石壁上有馬蹄跡四,皆深數寸。王來山縣東南五十八里,宋王來鎮在其下。拖木槽關縣東南六十里,接江津界。金劍山縣東十五里。玉兔山縣東五十里,俗名擂鼓,三台高峻,三疊始上也。龍梭山縣北三里,擁蔽縣後。

五顆山縣北二十五里,高五里,長三十里,嶺有五阜連絡,山側有流水岩。青木關縣北三十里,寶峰山口也。上接縉雲,直抵嘉陵,下連虎峰,至於岷江,綿亙二百餘里,馹路達銅梁、合州,此其要隘也。四面山縣北三十五里,高半里,四圍絕壁,惟山南通小徑。上有觀音寺,寺右有出水洞。種錢山縣北四十里,高一里,綿亙二十里,山有雌雄二石,形如錢,故名。上有清池、天竺二寺,宋時建。祈雨山縣北四十五里,絕頂有川主廟,旱年禱雨輒應。智燈山縣北六十里,頂有一石,高二丈,橫六尺,形如壁立,上嵌一石若燈,有光四照。智燈寺在山上南堂山縣北七十里,綿亙二十里,上抵寶峰,下距縉雲,山半有古南堂寺。寶峰山縣北八十里,高四里,長六十里,山半有溫泉,泉在溫泉寺,寺側有洞,深二丈。昔傳有蟒為妖,大茅真人法驅之,民獲安居,今稱大蟒峽,邑人江朝宗有記。峰凹縣北九十里,接合州界,邑之要隘。溫湯峽水隘口縣北一百里 澄江口縣北一百里,嘉慶時,知縣張人龍拒教匪於此。縉雲山縣北一百里,詳見巴縣。張公井縣北百餘里,明時夏旱缺水,知縣張本覓井,見此土潤濕,掘三尺余,石掩一古井,深四丈,居民汲之不竭。永興寺縣北一百里,宋紹興十年建。梅井山縣西北四十里,山高大,出井油。龍洞槽縣西北四十里黃茅嶺縣西北八十里。漢平山縣西五里,山有東林寺,寺有宋理宗禦書 “蓮社 ”二字碑。太仙山縣西八里。雙溪鎮在縣西。《通志》:又有多昆、含谷、王來、依來,共五鎮。金帶水即龍溪,又名璧水,源出溫湯峽口,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自城北流入縣治前,四面環繞如帶,下與梅江合流入幾水。梅江縣西二十里,繞縣北,曲折流一百二十里,合璧水入幾水。油溪《九域志》:璧山縣有油溪。《府舊志》:馬坊橋溪在縣西,源出湯峽口,南流出相公橋,又三十里出馬坊橋,又六十里至鬥牛石,入江津界,與來鳳溪合。來鳳橋溪在縣東,源亦出湯峽口,東南流三十里出迎恩橋,又五十里出來鳳橋,又四十里至鬥牛石,合馬坊橋溪入大江。

迎恩橋縣東關外 拱秀橋縣南關外 臨高橋縣西關外 演武橋縣北關外 馬坊橋縣西南九十里,雍正八年修。來鳳橋在來鳳馹,縣東南五十里,乾隆甲申年建,道光十二年圯,邑人周繼盛捐修。接鳳橋縣東南五十里,嘉慶十七年,知縣李大經監修。月恒橋在清河,道光十六年,邑人張鎬捐修。

塘堰天池槽在牛心山,周百餘丈,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旁有伏竅,流十餘里,通青木關山峽,分灌巴、璧二邑田,可溉數萬畝。福里堰十一、登里堰十二、依里堰十三均自山溪引水。

定遠縣

天印山城東江岸二里,頂有圓石,故名,又名東山。小魯亭在東山,明禦史張一鯤建,今廢。九洞在天印山,張一鯤讀書處。東山寺在天印山下立石縣東三里,山不甚峻,上有立石,高四丈餘,不可攀躋。馬龍岩縣東十里,山形如馬。書岩縣東二十里,李元庚於岩壁橫書此二字,闊四丈餘。仙人洞在書岩,洞闊丈餘,中有一井,深五尺,泉水四時不竭,李元庚篆書 “蒙泉 ”二字。老龍洞縣東二十里,有泉自石隙中湧出,歲旱禱雨立應。圓山縣東六十里,兩峰並峙,上有圓山寺、圓山觀。夫子山在圓山後,文昌廟故址。木魚山與圓山並列,山形如魚。文筆山縣東六十里,山之西為明田大本故里。高洞縣東七十里,危崖數仞,其下深潭有怪,為害居民,龔廉妻石氏刻佛像鎮之,明隆慶時也。今為靈應寺。觀音寺縣東七十里,古鳳凰山,明永樂時建。湧泉山在縣南,山頂有泉湧出,寺名湧泉寺。龍王山縣南十里,獨立千仞,邑水口巨鎮也。大通寺縣南十里,右臨大江,左繞溪水。白馬鎮宋置,即大通寺基址。新明古刹縣南十五里,即今清明寺,危崖數十仞,刻“宋元祐河南楊子安來遊”。倒馬寺縣南十五里,即古龍靈寺。朱衣閣在縣南宰相山下。道光十二年,知縣車申田重建。海中山縣南二十里,即海中寺,明寺僧掘地得海中山殘碑。青山縣南二十里,上有青山寺。石人山縣南百二十里,絕頂兩石屹立,狀如人形。石筍寺在石人山,寺左有石筍,大數圍,高五丈餘。山頂左右有石傘,高二丈,下小上闊,石馬高丈餘,長二丈,又有石爐在石人前。石筍寨明末里人避兵於此。三峰寨在縣西。接脈樓縣西後山,乾隆十四年胡觀海建。西山縣西五里,明西山寨,又為五虎寨。嘉慶五年,賊渡嘉陵江,邑民避兵其上,全活者億萬計,今為南禪寨。坐虎石縣西八里。天臺山縣西十里,群峰疊起。八爪山縣西二十里,形如爪牙。紅岩縣西二十里,晚霞照耀,石色深赤。石印山縣西三十里,前為郁馬坪。仙女洞縣西三十里興福寺後,洞深數里,禱雨輒應。鳳臺山縣西六十里。四角岩縣西六十里,即羅圍寺,四山相連,壁立數十仞。明季之亂,邑人避兵於此。天宮石室縣西七十里,即毗盧寺,宋名天宮院,中有石室,刊佛像千餘,又有《天宮院碑》,宋鑒公和尚立。雨臺山縣西八十里,與毗盧、龍傘三山並峙。穿岩縣西八十里,在龍透寺後,山中一石,橫空若長虹,長二十余丈,高十餘丈,上下俱通行徑。武勝山縣北十里,元至元四年,總帥汪良臣請立砦于母章德山,以當釣魚之沖,從之,即武勝軍也。《舊志》載:元憲宗攻合州屯兵於此,誤。憲宗攻合州在己未歲宋理宗開慶元年。紗帽石在武勝軍舊縣,高數丈。黑岩在舊縣治下 放生池在武勝山北五里,潭中多紅蓮,明禦史李純樸有《紅蓮橋碑》。忠定書院在舊縣封山,今名天生寨。碑載:定遠封山有忠定公祠,明禦史蘇郡盧縣人嗣改忠定書院。馬軍寨即武勝山銅樁山縣北十五里,上有銅樁寺,宋紹興間建。相傳建文遁世,嘗住此寺,明李永寧記曰:山高峭拔乎雲表,以有大石,狀如擊物之樁,故名銅樁山。下有洲當江心,周十餘里,草色青翠,雖歲寒不甚衰,所謂平洋草色是也。相傳是洲為巨航,而銅樁系之,故定遠民物富阜,實足賴焉。

白鶴觀縣北三十里,元至順間,本為峰山鎮,在嘉陵江岸,明洪武初始更今名。葉家山縣北三十里沿口鎮上 七星拱月石在沿口鎮後,石高數丈,周圍七凸,中有圓影如月,故名。佛岩在沿口鎮下,危崖數十丈,宋嘉祐時刊佛像千餘。仙人橋在沿口鎮下,江中冬深水涸,浮水面長百餘丈。

焦石山縣北四十里,山高聳,石色焦赤。太平馹縣北四十里太平鋪,明設馹丞,今廢。龍鼇寶塔縣北四十里,今為龍鼇寺,遺址尚存。獨巍山縣北六十里,四圍峭壁,有獨巍寺,寺前大石有xiao穴,常出米,可供一二人食,貪僧鑿之,遂廢。武家岩縣北六十里,嘉慶五年,李繼昌堵賊遇難處。和煉寺縣北六十里,即臥龍山。大龍山縣北七十里石盤沱上,高臨霄漢。大岩在石盤沱下,岩口有石龜、石蛇。落洞岩縣北七十里,四圍絕壁,有洞闊數十丈,飛泉橫射,怪石森立。飛龍寺縣北七十里,寺前有寶泉,歲旱可供千家。寶台寺縣北七十里,唐時白廟故址。聖燈禪院縣北八十里,碑載,唐代有聖燈,現因瑞諡名。宋勅賜聖燈禪寺,明改聖興寺。

嘉陵江自南充縣李渡場流入,至高石墈,距縣一百四十里,為定遠縣界,曲折三百餘里,經縣東門外至南溪口下銅鼓沱入合州界。鹽灘溪在縣東,源出岳池縣,經武勝山合花石、苦石諸溪入江,通小舟。卜科樓在溪沙磧上,明遷縣時建。花石溪源出黑耳場,至蓮花嘴入鹽灘溪。苦竹溪源出紫雲台,入鹽灘溪,兩岸多苦竹,故名。

武勝橋縣西北一十三里,明萬歷時建,水出蓬溪縣,橋下三里入江。永濟橋縣南十五里,明天啟時建。鎮南橋縣西百二十里,明嘉靖時建。任婆橋縣西十里,明任氏建。

東門渡城外 桐子浩渡縣北十里 魚浩渡縣北十五里 沿口渡縣北三十里 張家灘渡北四十里 磨盤灘渡北五十里 石盤灘渡北六十里 金盤灘渡北七十里 鐵櫓灘渡北八十里 觀音灘渡北九十里 山刹灘渡北一百里 臨江灘渡北一百二十里 白沙灘渡北一百三十里,均系官渡。觀音閣渡縣南三里,趙助朝置。清灘浩渡南十五里 大通寺渡南二十里,趙助朝置。石梯墈渡北二十里,趙助朝置。龍女寺渡北三十里,趙助朝置,均系義渡。塘堰《縣誌》:定邑無堰,春水稍遲,民皆用龍骨車引水,層疊逆上數十丈。石硐橋縣北九十里,道光十二年,合州民吳宗泰捐二千金建。六合橋縣北一百里,道光十二年,冉大任捐修。

福善橋縣北八十里,道光十四年,陳科元捐修。永濟橋縣西北一百二十里,道光十五年,冉大任捐修,複力辭議敘。積善橋縣北九十里,道光二十二年,冉大任捐修。

江北廳

一陽觀山在廳署後,上有一陽觀。甘橘宮《華陽國志》:舊城在巴水北,有甘橘宮,今宮址不可考。白龍池在陽門內,今填塞。臥龍寨山廳東百二十里,高四里,山頂有石垣,碑載,明閔中珠建寨。石馬岡山廳東北五十里,岡側有石佛、洛伽、連珠諸寺,前臨大江,欹石嵌空,長約四十餘丈,即野豬岩。塗家坪山廳東北一百里,上皆沃壤,平田二百餘畝,下有朝陽洞,石佛像甚多,明時鐫。淨土寺在坪上,明時建。鐵山廳東北一百里,高八里,綿亙五十餘里,直奔至銅鑼峽,山下有老虎岩、崖峰洞、老龍洞、大木埡。鐵山關踞山之脊。龍腦山廳東北一百里,相傳明建文帝曾避難於此,有寺曰 “龍藏”。山後有天涼洞,清泉絕佳。大城寨山廳東北二百里,三面石壁,惟西面土岩,舊有四門,今僅餘殘壘。白岩山廳東北二百四十里,長亙五里,四時雲霧出沒,樵牧不能躡頂,下有仙女洞,刊“雲青水碧 ”字。辜寨山廳東北百五十里,四壁陡崖,上有沃壤平田百畝,明崇禎時《辜姓孝義碑》猶存。聖卦山廳東北一百八十里,舊有聖卦廟,歲久圯,山半有穿洞及大峰岩。雙峰山廳東北一百三十里,山半有龍泉寺,萬歷時建。野貓山廳東北一百四十里,山麓有華峰、清涼二寺。張關山廳東北一百八十里,上有天池、岩峰二洞,高深莫測。元末張坤氏建石寨二,右為殺人溝。明初翦平之,立新興鋪,乾隆中改為復興鋪。張關從關下十五里至沙溪鋪接長壽界。

金雞背山廳東北一百五十里,山足直趨大江,狀如金雞吸飲,有巡司署古址。妙峰山廳東北一百九十里,宋淳熙中建隆福刹,鐫千葉蓮台。長延坪山廳東北九十里,綿亙三十里,北抵木洞慈光寺。以上均仁里。紫金山廳東北九十里,上有法濟寺。嘉靖壬午石碑尚存,載劉市壩狀元劉洪章、解元劉泗相科第,年代無考。劉洪章故宅《廳志》:在金龜岩下,今僅存園林遺址。胡公積學隱居處《廳志》:在紫金山劉市里,碑存法濟院。聚蓮山廳東北一百四十里,上有聚蓮寺。青雲山廳東北一百二十里,與雲臺山相接。分水山廳東北一百二十里,嶺脊左分仁鄉,右分義鄉。山右一洞,約深半里,石壁上鐫 “感應靈洞 ”四字,禱雨輒應。鐵坪山廳東北五十里,抵大江銅鑼峽,自昔產鐵,上有梵音寺。銅鑼峽關詳見巴縣。石城山廳東北三十五里,天生石城,又名石坪寨,上有玉皇觀。石鼓廳東北七十里,高八尺,闊如之,厚五尺,左右二面平如鼓,去此百步許,嶺上有方石,古鐫 “石龍岡 ”三字。瑞峰山廳西北五里,上有寶蓋寺。悟音洞在寶蓋寺,即悟音貞女棲息處。方山廳西北四十里,相傳堯時洪水不沒,亦名浮山,又名凝脂山。石獅埡山廳西北九十里,分合州之境。皈峰山廳西北七里,形如浮龜,上有香國寺,雲壑清奇,梵宇勝地。香國寺碑碑題 “第一名山”,碑陰鐫學使宋記。蜀廣政十五碑《碑目考》:在東陽鎮市,按東陽鎮隸禮里三甲,即古東陽郡丹陽縣也,本巴縣地。削劍山廳東北五十里。《圖經》雲:昔人於此削鐵為劍,因名。昆侖山廳東北一百五十里。《明統志》謂之昆嶁山,又名塔坪山。塔坪寺宋紹興間建,塔七層,高十丈有奇。大華鎣山廳北二百六十里,高十里,踞江北、合、嶽、鄰四處界,週二百餘里,為眾山鼻祖。每秋得雪最早,山頂有光明寺銕瓦殿。大庵亦名陳家塘,乾隆十七年,重慶右營守備移駐山右,為大庵營,扼要重地。小華鎣山廳北二百二十里,脈出大華鎣山四十里,為西山始脈,山半有曇花、紫雲二寺。花耳山廳北一百三十里,有花耳岩,高數百丈,長二十餘里,岩下為合州、岳池二邑地。西山廳北一百六十里,高四里,長三十里,上有三潮水洞,深三十二丈,闊十丈,分上、中、下三洞,水石層疊,石門東向平衍,久旱洞泉日潮一次,風雨連宵則日潮三次,第一奇境。東山廳北一百里,脈出大華鎣,映帶殿子、月烏二山。禮元洞在山下,明萬歷時,巴縣孝子余壽創,爐灶宛然,碑文殘缺。中峰山廳北一百二十里,脈出大華鎣,中枝孤峰峻絕,有山羊、苦竹、天眼、走壁、乾瀝諸洞,瑪瑙觀下複出白雲、鳳翅、石岡諸山。

以上均禮里。

岷江詳見巴縣 火井近江金沙廂,三月水泛則淹,九月水涸時,打樁下三四尺,去樁有氣上升,以火引之即燃。大洪江按《圖經》,江有二源:一出大竹縣之廟壩場河,一出大竹寶石河,會鄰水芭蕉河,至廳東北百六十里入境,會桶井溫湯峽水,曲流至大臂峽上為大洪江,入岷江,明置巡司。岷江下游渡詳見巴縣

嘉陵江詳見巴縣 嘉陵江上游渡詳見巴縣永定橋在廳東,明宏治十五年建。肇源橋在廳北肇源溪,明嘉靖時建。觀音橋在廳北磨子溪,明萬曆四年建。通順橋在廳北石河溪,明嘉靖時建。永濟橋在廳北麻柳溪,萬曆四十七年建。躋橋在廳北靜觀寺,萬曆四十八年補修。歐陽橋在廳北東河,崇禎六年建。續麟橋在廳北葉家溪,崇禎九年建。羅應橋在廳北鄭家溪,崇禎十三年建。天成橋在廳北天心河,乾隆九年郡人龍為霖倡修。

石樑堰自小沱子泉引水,分灌鏵尖堰及葉、孟、余、宋四姓堰。陳家堰自辜家泉引水,通東花溝及潘、陳九姓堰。劉家堰自貓兒山引水,通李姓二古堰。潘家堰自水口溪引水,又一堰自龍王泉引水,通鄰姓二堰。段家坪泉堰自本泉引水,通鄰水,稱錘口。大柏樹堰自東山引水,分灌徐、田、唐、黃、袁五姓堰。劉家堰自涉溪溝引水,通楊家古堰。溝堰自山東引水,分灌各堰。象鼻堰自山西引水,分注柿子堰、石橋堰、茅草堰。磁瓦溝堰自山西引水,至水溝懸梘分注。渠堰自山西中文漕引水,東流分渠十一道,第一、三、五、六、十北灌本里,第二、四、七、八、十一南灌本里,均古堰。三台堰自三臺山下引水,共堰四道,上三道南灌尾堰,北灌俱古堰。柏楊堰自東山溪溝引水,分注鎖口堰、風門堰、偏崖堰、東霖堰、五路口堰、橫垣山堰、中堰、高家堰、餘堰,詳見《廳志》。

按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所以表封域也。渝郡十四屬重山複水,擇其特異者書之。唐宋以來,據山川之險,置之關鎮,以守土也。至於津梁、塘堰所以利民,原屬輿地。寺觀麗乎山川者也,非靈鷲古刹不能悉登,而古跡各以類編次焉。

王夢庚曰:《山川志》搜羅既富,詳簡得宜,取裁之正,應無遺議。

氏族

姬姓 司馬貞雲:《世本》蜀無姓相承,雲黃帝后世子孫,誤。《史記 ·五帝本紀》:青陽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索隱》自注: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國也。《國語》:晉胥臣曰: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二姬二酉、祁、巳、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華陽國志》:武王克殷,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左傳》:昭公十三年初,楚共王與巴姬密埋璧於大室之庭,《國名記》亦載楚靈王妃巴姬。杜預注:巴之江州縣。是巴固為姬姓也。

塗山氏 《呂氏春秋》:禹娶塗山氏。《華陽國志》:禹娶于塗山,今江州塗山是也。按《孔安國書傳》:塗山,國名。《史記 ·夏本紀》又雲: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此蓋如烈山氏、蜀山氏之類,胙之土即命以氏,非有二也。

巴氏 《世本》:巴氏,巴子國子孫,以國為氏。宋衷注:其地巴郡江州縣。屯、督氏 《廣韻》:蜀漢有法部尚書屯度,望出巴郡。《姓苑》:督氏,宋華督後,望出巴郡。

陽、平氏 《華陽國志》:陽譽、平直,巴郡人,俱仕本郡文學掾。

上官氏 《急就篇》注:上官氏出芊姓,楚莊王少子為上官大夫,以為氏。後漢巴郡太守張訥《蜀典》作張納碑陰有議曹椽江州上官延,又領校安漢長江州上官旦。

謁氏 《氏族略》:後漢汝南太守謁瓊,一名煥,見《獨行 ·廖扶傳》。《汝南記》:謁煥,江州人,見《方術傳》,言煥先為諸生,從廖扶學也。應氏謂見《獨行傳》,誤。又張訥功德碑陰有守屬江州謁恭。

波、然氏 《華陽國志》:江州冠族有波氏、然氏。又雲有度遼將軍、桂陽太守然溫,江州人,見《巴耆舊傳》。張訥功德碑陰有從掾位,江州然存,字元文,賊曹史江州然雄。

、、慍氏《華陽國志》:江州冠族有 、氏。《隸釋》:巴郡太守張訥碑陰,文學史江州遷、曹史江州慍益,皆奇姓也。

寋、蹇氏 唐蹇道會從僖宗西幸,僖宗謂曰:“蹇”不利西北,可更曰 “寋”,是蜀之寋氏,本蹇姓所改也。按《水經注》:劉璋臣有蹇。《杜弢傳》:李特時有蹇碩。蜀之有蹇姓久矣。元末,巴縣有蹇繼祖,子均壽、孫源斌。至曾孫義,洪武乙丑進士,仕至吏部尚書,贈太師,諡忠定,生子四:英、芳、芸、荃,芳在洪熙時擢尚寶司丞,早卒。孫霖、震、沾、露、霆,霆成化乙未進士,由侍禦出為僉憲。又有蹇賢,永樂戊子舉人,官湖廣布政;蹇惠,景泰庚子舉人,官南安州知州;蹇來譽,嘉靖庚戌進士,官僉憲,生子達,嘉靖壬戌進士,官兵部尚書,總督薊遼。達生宗伊,以文學名世,科第蟬聯,蓋先劉氏最著者也。

劉氏 其先本湖廣興國州人,六世名瑉一者,元末遷蜀,卜居巴縣,衣服不隨時變,里人稱為大袖劉氏。劉氏譜以瑉一為始祖,傳三世曰升,為丹陽縣丞,生克明,克明生剛,仕不顯,為台州赤城馹丞。六傳至規,成化乙丑進士,官侍禦,生三子,仲曰春,季曰台,並冠賢書。春登成化丁未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諡文簡。台登宏治丙辰進士,官雲南左參政,皆以文行見推士林。長曰相,不仕,生鶴年,官兵部郎中;彭年,戶部主事。鶴年生起元,郡廩生,起元生世曾,嘉靖壬戌進士,巡撫雲南。世曾生綡,萬曆己酉解元,未仕,卒。自侍禦而下,七傳至道開,崇禎癸酉舉人,篤于孝親,在明季不仕,生如漢,順治己亥進士,官太常寺卿,曆副都禦使、江西巡撫。彭年生起宗,嘉靖戊戌進士,湖廣提學;起宗生世賞,隆慶戊辰進士,湖廣布政,一門七葉,簪纓不替雲。

宿、粟氏 明時,巴縣宿氏為望族。程啟元宿公與配安人合葬,銘公諱進,字儒忠,別號一厓,自稱蹈愚子,其先楚松滋人,本宿姓。元末避地入蜀,一在重慶,誤姓粟,其名登者,甲子與餘同舉省闈,實公族孫也。公高祖仁美占籍夾江,仍為宿氏,是巴縣粟氏本宿姓也。

周氏 其先世名天祿者,本江西清江人,以忠厚傳家,再傳啟忠,入邑庠,啟忠生如璋,歲貢生,康熙中游幕入蜀,遂家成都。生長鐸,授登仕郎,長銘庠生。長鐸移家重慶巴縣,生四子,季曰桂馨,自少以孝友聞,善讀書,不求仕進,家居敦厚和平,樂善不倦,著有《日知錄》行世。屬纊時,召子孫曰:不讀書,非我子孫也,娶傳氏,尤有賢行,每延名師課讀,有子四人,曰:照、昱照,皆不仕,暹照、晟照入太學,孫十九人,曾孫二十六人,元孫三人,一家百口,五世同堂,內外無少間言。道光戊戌,傅壽介期頤。

朝廷旌之曰:寰宇熙春,而志典、志道旋同登庚子賢書,志誥先與己亥鄉薦,志信與丁酉選拔,志典為照子,志道現任高縣教諭,與志誥、志信同懷,皆昱照子,其餘春誦、夏弦、侍膳、問安,蓋濟濟一堂也,人皆謂忠厚食報雲。

程氏 其先河南人。宋南渡後,家徽州,複遷楚之麻城孝感鄉。徐壽輝兵起,辛二避亂入蜀,是為程氏之始祖。初寓巴縣之雙溪蠻洞口,後遷江津,世居五岔,代有顯者,十傳至方先,生大猷,由貢生曆官山東濱州知州,生養士。養士生源,崇禎癸未進士,官兵部尚書,晉東閣大學士,明祚既終,悲憤,疽發背而卒。

江氏 本黃岡人。在元時,萬九生文友,文友生世禋,皆有隱德,不肯仕。迨其季世兵亂,世禋避地入蜀,居江津石橋里,讀書勵行,不事表暴。時明玉珍據重慶以禮聘之,辭不就。生仲子,英靈敏好學,洪武中舉於鄉,曆官貴州布政司左參議,調浙右,又調雲南,以疾歸。子淵,宣德庚戌進士,官工部尚書加太子少師,別有傳。淵從子孟綸,成化丙戌進士,仕至禦史,巡按陝西。後有江鶚,弘治舉人,任黃州府同知;江學,隆慶舉人,任陝西郿縣知縣;江洪,萬曆舉人,任什邡教諭。獻圖、爾一、爾文皆崇禎舉人,獻圖任忠州學正,爾文任僉都禦使,閥閱為最久雲。

楊氏 江津楊氏有二派。一為江右人,元末,名芳者自豫章來牧漢州,其後德明遂籍江津,十餘傳至珩,家寖昌,卜吉葬於挑燈之旁,置蒸嘗田。乾隆四十九年,其裔孫欽智始建宗祠,益之田,率族人隆禋祀,迄今比族溫飽,人文炳蔚,蓋本其先世家法以孝、友、耕、讀為先務也。一為楚人,明初有仕敏者始遷蜀,居江津杜市里,歷代清白,數傳至文庵,有關西夫子風,生子四,俱好義樂施,而年淇為最,生三子,曰德厚、德昌、德彝,年淇別有傳。德厚兄弟三人悉稱克家,每遇歉歲,即捐貲倡賑,施藥餌棺木,習以為常。德厚生維翰,德彝生維城,其弟姪尤好義,念合族生齒日繁,更割產業千石,建承啟堂一院,以為贍族之所,而楊氏比於椒聊矣。

李氏 唐宋以來,譜失無考。元末庠生文質始由麻城徙長壽之興賢坊,生志善,為邑庠生。志善子清,以貢生官陝西鳳縣教諭,生功棐,功棐生皙,皆為邑庠生。皙子秀春,嘉靖乙酉舉人,官侍禦,崇祀鄉賢,生之一,嘉靖丙午舉人,官雲南浪穹縣知縣;之應,邑貢生。崇祀鄉賢,生士震,萬曆己酉舉人,歷任麻陽、翁源兩縣。士震子開先,崇正己卯舉人,不仕;曰長庚,為建昌令;曰芳會,官兵部郎中;曰芳聯,由山西提學歷陝西鞏昌道;庚齊官戶部員外郎;先植官南安州知州,皆由科第顯,而瑞鶴登崇禎己卯賢書,竟不仕,皆開先兄弟也。本朝定鼎後,為觀察者二,曰希賢,曰坦;官太守者二,曰世倓,曰蕃。部曹二人、知縣十三人,入詞館者一,成進士者五,登賢書者十九雲。

韓氏 宋知江南徽州府,洪故丞相琦孫也,寄籍麻城。生子至高,中武魁。明永樂初遷孝感鄉,七世孫月桂再遷長壽,三傳至大堅,又徙貴州寧遠府。明鼎革,仍歸長壽,大堅子登後,孫嗣耀,俱邑諸生。曾孫芳,乾隆庚午舉人,知碾伯縣。元孫鼎晉,乙卯進士,由檢討曆官工部侍郎,祀鄉賢,今其族登科者曰雲,曰藻,曰海,曰涵,曰壽,曰蘭,曰世億,曰穀懷,曰纘愈,曰懋建,惟蘭,愈不仕。

余氏 其先江右人,元延祐進士,官參政,名必達者,偕弟成可入籍湖廣,再遷長壽。必達子天祐,至正甲辰進士,官溧陽太守。生秉彝,庠生。其子守新,又以武魁官指揮使。守新生尚周,庠生。尚周生崇吉,登賢書,知善化縣,生子二:長雲漢,隆慶丁卯舉人;次維漢,隆慶庚午舉人。雲漢生仁選,仁選生應幹、應祥,以孝友聞。成可後三傳曰鐘,為王府教授,祀鄉賢。生雲川,雲川子二:長善繼,嘉靖戊戌進士,官戶部員外郎。次能繼,嘉靖辛酉舉人,官枝江縣令,生子二:文炌,萬曆辛卯舉人,臨洮府知府;文,萬曆乙未進士,官至總憲加太子少保,皆在前明之世。近今兩支蕃衍曰載,官太平通判;曰戴,官印江知縣;曰君輔,官貴州總鎮;曰奎,官巡城兵馬司。其餘若續武、祚遠、志迥、光暹,皆名列賢書,或仕,或不仕,雲。

華氏 原籍江西,明初,南京國子監教諭彥仲始入蜀,卜居長壽縣菩提山麓。五世邦興,由副貢知雲南楚雄府推官。生三子,長煒,貢生,祀鄉賢;次耀,隆慶庚午舉人,曆官楚雄知府;季炤,庠生。耀生成實,廩生,佐定番州守,守城死之,事在國初時,其孫灝,康熙辛卯舉人,官內閣中書。溯前明至今五百餘年,世世列膠庠,亦詩書世家也。

周氏 本楚人,明初登知江津縣事,始家長壽。子普貴,貢生。孫紹敬,刑部主事。曾孫天民,正統己未進士,曆官河南副使,生子二:長蕃,成化己醜進士,曆官左都禦使;次華,鴻臚寺序班。蕃子喬,由貢生官通州知州。九傳至振,以副貢知清平縣。入本朝,若景濂,雍正癸卯舉人;至善,乾隆壬申舉人,江西安福縣知縣;本濤,丙午科舉人,鹽源教諭;新佘,嘉慶癸酉舉人,浙江烏程縣知縣,其餘擢明經列膠庠,悉數難終焉。

羅氏 其先江西吉水人。元末避兵入蜀,家永川之松溉鎮,是為勝二,生友文,友文生志高,世有隱德。志高生瓊,以孝義著。瓊生鍪,洪治乙卯舉人,仕陝西商州學正。生洪載,正德庚辰進士,官戶部員外郎,生廷唯、廷名。廷唯,嘉靖癸醜進士,為棗強令,召拜禦史,年三十三卒。廷名為諸生。廷唯生太易,隆慶辛未副解。一門文章氣節,海內矜式,雲。

喻氏 其先江西豐城人,明宣德十年至善遷蜀之榮昌縣。三傳至茂堅,正德辛未進士,仕至刑部尚書,贈太子少保,生子五人:福、祐、禎、祜、祶,俱以科目為顯官。孫應豸,選貢,仕至尋甸知府;應台,舉人,官黎平府知府;應桐,歲貢生,陸涼州學正。六傳思恂,萬曆丙辰進士,官兵部尚書;思慥,萬曆癸卯舉人,官貴州巡撫;思煒,天啟丁卯舉人,雲南布政,殉國難,闔室自焚。七傳符慶,以選貢仕至雲南洱海道。

慶,歲貢生,官貴州貴寧道。振慶,歲貢生,榮經縣教諭。其後倩中,康熙癸酉舉人,不仕。佩,戊子恩貢,任石泉教諭,今子孫蕃衍,衣冠世族。

劉氏 本江右人,元末漢卿徙蜀,卜居富順縣之太陽井,生三子,長世昌,官布政,遂家雲南;次世賢,官侍郎,後徙貴州;季世振,貢生,子孫蕃衍分處內江、仁壽諸縣。八世為正禮,生時俊,萬曆戊戌進士,官太僕寺正卿,始家榮昌。生二子,潛,崇禎辛未進士,官上海縣知縣;泌,丙子省元,明末以勤王授兵部侍郎,改太僕寺卿,國變不食,卒於黔。生善複,貢生,仲複改名斌,康熙壬子舉人;生臨,貢生。其貢生嘉複,庠生元複,皆潛之子,由長寧縣知縣授行人司主事,懋和則潛之孫也,今螽斯濟濟,而詩禮尤不替雲。

李、吳氏 榮昌李氏,故世族,景泰辛未進士,名人儀者。天順中,任禦史疏劾總兵石亨,謫知襄陽縣,以幹濟稱見《湖北通志》,擢荊州府,卒於官。其後又文中,成化丙戌進士;汴中,丁酉舉人。兄弟聯芳在神宗朝三卯三捷,曰:尚恂,己卯舉人;春先,癸卯舉人;維翰,乙卯舉人。維翰生奇彥,崇禎時貢生,生世傑,克紹書香,其子景著,好學能文,年二十四卒,娶吳氏,以節孝聞。吳之先世名建者,永樂丙戌進士,代有文人,浸淫詩禮,數傳至鴻儒,積學不仕,為鄉里楷模,即景著妻父也。兩姓在前明,李氏以科第顯,吳氏以德行稱。

敖氏 其先江西高安縣人,繼公著《儀禮集說》十六卷,陶生著《詩品》二卷行於世。其裔孫桂高,明初移家榮昌。八世至萬仞,貢生,不肯仕,富甲一邑,代闔縣輸糧。十二年,生子二:文麟,庠生;仲麟,選貢,任保甯府教授。文麟子維銓、維鏜,皆選貢,銓雲南石屏州知州,鏜任順天大興縣丞。仲麟子維喬,萬曆辛卯舉人,維,己酉舉人,甘肅秦州知州,丙轉司業。維銓子四:慶,蒲江訓導;謙慶,南部教諭;詡慶,營山訓導,皆以貢生仕;季曰:慶,庠生,分田,族姓勸之學,而自耕其瘠者。蓋自萬仞以下九世,青衿科名勿替,知其積累者多矣。又有敖翔,弘治壬子舉人,雲南曲靖同知,庭無請謁,見《雲南通志》。敖選,萬曆甲戌進士,曆官廣東巡按禦史,皆其族也。

綦母、綦氏 《左傳》:晉有綦母,張齊神武時,有綦母懷文以道術事神武,官至信州即今忠州刺史。蜀之綦母氏,或其裔歟要盛于綦江縣。宋宣和進士綦母賁,紹興中進士綦母甯、綦母常、綦母卿,三人同榜,瀛山蓮花洞又有寶祐四年解元綦祥一記。訖明世,皆為綦氏。張澍曰:綦氏,系綦母氏所改,去母字也。

傅氏 本江西人,明初有傅文通者,官川東。其孫必勝,由監生中式,從宦來川,而以軍功授爵,遂家于巴。景泰二年,始遷南川東鄉壩,故傅氏以必勝為始祖。二世分三支,曰:魁,庠生;旭、鼎,皆貢生,旭官教諭。三世添琮,庠生;添瑾,以貢生任大邑訓導;添琳,以貢生官湖廣武陵知縣;雲漢,以貢生官江南壽州知州。四世拱章,任陝西褒城知縣,拱琦、拱位、拱彥均授教職。五世曰近川,官襄陽知縣,皆以文學顯者也。六世不仕。七世之良吏,八世之於楓,皆明末貢生,良吏,官大邑教諭,於楓,仕履失傳。順治初,良先為貢生,于悟又以武生署守璧山汛,有保城功;于位由教諭升任建始知縣;于偉又由行伍官遵義都司,恩賞花翎。乃武、乃文皆有必勝遺風,今有九世以至十五世,入邑庠者二十七人,貢生二人,選拔一人,以武從征秀山,官千戶者一人,曰之維,上壽二人,心衡年八十六,心潤年九十四,均五世同堂,婦女苦節者七人。四百餘年以來,家傳詩禮,世守農桑,可謂舊族矣。

咼、苑氏 咼與和同《淮南子 ·說山訓》咼氏之璧是也,《正字通》又音戈姓也。《合州志》:咼榮福妻苑氏守節,苑類篇音鴛,人姓。《左傳》:齊大夫有苑何忌,則苑氏之由來遠矣。

陳氏 明時有至孝者以孝聞,子直,萬曆壬午舉人,任江西廣信府丞;蓋,萬曆丙午舉人,官福建鹽運使。蓋生計長,天啟丁卯舉人,有經濟才,自雲間解組,值獻賊破蜀,避之黔州,生命世,順治庚子舉人,不仕,生峙、岱,同登康熙甲午賢書。又陳正,天啟丁卯舉人,官浙江金華府推官。陳計安,天啟甲子舉人,江西貴溪縣知縣。計明,天啟壬午舉人。今涪州陳氏更多達者。

周氏 世家於涪,有久升者,以孝聞於閭里。其六世孫菇荼,乙酉之歲以儒服勤王。戊子複成都,拜湖南路正總兵,因親病致仕,生子儼、儒。儼登康熙庚午賢書,儒為庠生,俱以孝友著。儼生珙,康熙辛卯舉人。珙生煌,乾隆丁巳進士,官兵部尚書,贈太子太傅,諡文恭,生七子:宗岐,乙未進士,授編修,早卒;次興岱,辛卯進士,官兵部侍郎,晉左都禦使;興嶧、興岷、興岳、宗華皆舉人,宗峹,監生,今閥閱最盛雲。

王氏 明王吉士,崇禎丙子舉人,官南寧府知府,疏陳時政失之,忤權貴意,遂解組歸。其曾孫名恕,康熙辛醜進士,官福建巡撫,生子汝舟,乾隆甲辰舉人;汝嘉,乙酉解元,壬辰進士,授翰林院檢討,仕未顯,旋卒;汝璧,乾隆丙戌進士,官安徽巡撫。汝嘉子賡,嘉慶庚申北榜舉人,資州學正,歷任直隸涿州知州,今為銅梁望族。

李氏 本楚之江陵人,元末有志祥者,避兵入蜀,卒于白崖。其子福海奉母範氏徙定遠之太山里,隱德弗耀,西平侯沐英嘗奇之。福海生英,勤學善教。英生永甯,正統丁醜進士及第,官廣西桂林府知府,生子三:長,次,均不仕,季藻,仕為漢陽府訓導。孫十人,邦直,宏治乙卯舉人,湖廣永興縣知縣;邦表,嘉靖丙戌進士,官兩淮都運使,皆生也。自英至邦表以布衣為封翁者兩世,其為布衣也,有處士之行,而其為吏者有清白之節,人於是多李氏雲。

按:六族九宗與國相終始者也,春誦、夏弦與風俗相維繫者也。巴郡經明季獻逆之亂,故家喬木蕩然無存,今衣冠門第非複昔日王謝。故擇其可考者,自漢以下錄之,詳於郡,略於縣,縣當別譜氏族也,俟之諸君子。

韋氏 得姓豕韋,播遷荊楚。曆漢、晉、隋代有傳人,唐時始遷南川。鼻祖曰:大郎同姪接,均有武功得職,乞骸骨歸里家圓村壩。自唐曆宋,族大丁繁,其顯名者曰應,曰正叔,曰如顏、如曾、如思、如孟,曰克有、萬有、國俊,遂為南川著姓。明代有志祿、志文、天襲、天鴻,皆貢生。國朝入庠食餼者數十人,加升以明經官太平教諭。洪瓚舉乾隆己酉賢書;近,道光丙申進士;傑生,官刑部主事,即明孝子志通裔孫也,志通事見《舊通志》,蓋方興未艾雲。

楊氏 籍遵義,宋時懷邦始居巴渝間,明初遷南川,天順中,仕新、仕敬皆顯名,而由二世至六世,以明經文學著者則有十八人。鼎革後,由七世逮九世又三十八人。十世純道,乾隆庚寅舉人,官湖南長寧知縣。浚三,道光壬午鄉薦,此外入庠貢成均者十五人。十一世又十六人,其以孝友稱者。八世之先榜,十二世之城,皆有光學校;而苦節有天申妻鮮氏、世任妻羅氏。詢為詩禮傳家矣。

風俗

《華陽國志》:江州以東,其人半楚,姿態敦重。墊江以西,精敏輕疾,上下殊俗。《元一統志》:民力稼穡,士喜靜退,其風淳質,近古。《府舊志》:士願而好學。

《巴縣誌》:邑中皆崇尚文學,民力田而不克,世守其業,非嬉即惰也。工則習於文飾,一切器具服物,互相角勝。乾隆初,士庶家不輕衣帛,其後商家以奢侈相尚,人皆效尤。至於冠婚喪祭,皆非古禮,亦守土者所宜丕變也。

江津縣 士隆文學,農重耕耘。明李廷春《天水池記》:江津東郭對大江之北,山名石佛,瞰江之幹,高萬仞。有石池焉,深三尺,廣六尺,袤倍之中,有鑿痕。水清而常盈,雖天旱不涸,旁去數步,一大石半懸為崖,其上正平,可容十數人,楹窟尚存,蓋舊有亭,而久廢也。《縣誌》曰:天水池,縣人祓無子,自袒裼摸水中,得石則兆生男,得瓦則生女,土人皆呼曰:摸兒池。

長壽縣 人尚勤儉,士習詩書,俗之剛悍,漸化。又,冬暖無雪,民多不衣棉。

永川縣 士爭濯磨,民樸少訟,衣食省約,今則侈海味、厭綺羅,由儉入奢矣。

榮昌縣 耕織營生,俗尚儉樸。

綦江縣 《元統志》:民力稼穡,士喜靜退。

南川縣 士習書藝,民守本業。

合 州 士風樸茂,民勤耕作,然五方雜處,好尚不一。

涪 州 士勤知學,民貧力田。

銅梁縣 士爭振拔,民皆食力。

大足縣 山峻水急,人多負氣,君子勇於為善,小人敢於為非,是在化之者。

璧山縣 民仍巴俗,土饒古風。

定遠縣 人性淳樸,民少詞訟。

江北廳 士習敦重,民氣淳和。

按:渝郡土宇則由狹而廣,開闢盡也。人民則由寡而眾,滋生繁也。土著則由富而貧,習於奢也。物產則由饒而減,竭其力也。若人才則由實而華,文教則由振而委,民性則由弱而悍,風俗則由厚而漓,罔不變本加厲,逐末趨弊矣。然豈特一郡為然哉。

陵墓府治

周巴子墓在治西北五里,有石獸、石龜各二,石麒麟、石虎各一,即古巴國君塚。巴蔓子墓在治西通遠門內,雍正間郡守張光重修。乾隆二年,邑人周尚義捐修砌石。道光十五年,知縣楊霈捐俸三百金,重封之,置守者。春秋二仲致祭,以妥忠魂,碑題:東周巴國將軍蔓子之墓。王爾鑒詩:穹窿哉,蔓子墓,渝城巔,石封固。多少王侯將相陵寢穴樵兒,獨此屹立兩江虹勢回盤護。頭斷頭不斷,萬里鬢眉宛然見。城破城還存,年年春草青墓門。君不見背弱主,降強主,斷主之頭獻其土。又不見明奉君,暗通鄰,求和割地榮其身。惜哉不識蔓子墳。

巴縣

唐 嚴孝子墓唐劉灣詩: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資。禮聞三年喪,汝獨終身期。下布骨肉恩,上報父母慈。禮聞哭有卒,汝獨哀無時。前有松柏林,荊棘結蒙蘢。墓門白日閉,泣母黃泉中。草服蔽枯骨,垢容載飛蓬。舉聲哭蒼天,萬木皆悲風。嚴孝子碑舊《通志》:原在忠州城西,後移郡儀門,字半磨滅,有 “延熹二年 ”等八十字,按此則嚴孝子蜀漢人。舊《通志》不載其墓,《巴縣誌》止載 “孝子碑”。新《通志》于重慶府載 “孝子墓 ”而不詳其地,則未知為二人歟。附記以備考。

宋 白啟墓在縣西南五十里白君山,《通志》誤入江津縣。馮時行墓在縣東銅鑼峽,《縣誌》:在縣東魚嘴沱石崖上,有南平老人墓去此五十步,相傳即狀元墓,或雲水葬無考。蒲國寶墓在縣西蒲坎壩

明 劉剛墓在縣西梁相村 劉規墓在縣西梁相村 劉春墓在縣西劉家廠,嘉靖十八年諭葬。劉世曾墓在縣治柳市里 劉墓在縣西梁相村 趙可懷墓在縣西十七里,官雲南巡撫、兵部尚書。曹汴墓在縣治,官戶科給事中。胥從化墓在縣東山玉皇觀下,官吏部郎中。馬麟墓在縣東北昭陽下中窯左,官雲南大理府知府。鄧玘墓在縣西九嶺埡,官左都督。孔北泉墓在縣西北北碚,碑題 “東魯遺徽”,名爵無考。陳龍橋墓在縣治馬岡,有碑題 “孝友某之墓”。

國朝 鄒九疇墓在縣西石壁山,官鎮國將軍、雲南鶴麗鎮總兵。劉如漢墓在縣西獨橋子,明解元劉季子,曆仕至江西巡撫。附體仁堂設江北鎮潮音寺,系士民韓帝簡、周、龍象昭、張宗蔚、陳尚仁、李恒、毛驥、張士貴、周尚義、陳正陽等十人各捐銀一百兩生息。乾隆六年買置義塚,建白骨塔,收瘞暴骸。知縣王裕疆據情詳請准行在案,嗣於乾隆九年買市房二所收租,以所入置棺,雇長工數名,遍斂水陸遺屍或貧無殯者,施以棺,每年約置棺三四百副有奇。又節婦蔣氏以所遺石龍溝田一段載糧二錢九分零,呈具施白襄其事。道光十四年,八省客民魏丹庭等因修義渡所剩銀兩置買老鴉灘坎上田土一分,以作義山,價銀一千兩整,每年收租穀一拾三石,載糧一錢一分,在孝里一甲。附敦義堂繼體仁堂設也,系本城監生彭元臣、里民汪子玉、樊祐周、李學易、皮佩南、李崎、舒占輝、邱懷里、蕭開國、曾子俊、王紹周、劉興漢等十二人於乾隆十八年共捐銀二千八百有奇生息取利,輪流收管,建屋於朝天觀左、前、後各三間,周以牆垣,為貯棺所買市基鋪房十一間。每年約收租銀一百四十兩,以所入購木置棺,餘銀仍留生息,別置租房以圖持久。邑人周開豐撰記勒石,知縣王爾鑒給澤廣西岐額。

江津縣

漢 樂欒巴墓在縣南三十里鶴山下。

宋 杜莘老墓在縣南杜村,官殿中侍御史,子美十三世孫。丞相虞允文題其墓曰:剛直禦史。馬邈墓在縣南一里馬驍山下,宋時官驍騎將軍。王氏墓在縣治德感壩,為龜山先生夫人與先生並塚。劉鼎銘:龜山先生晚節不事,放懷文酒,而家帑源源,實夫人王氏之力。夫人系出古並,世有種德,沖粹閒雅,言笑不苟,翁雲:篤愛之。聞龜山名,許配焉。龜山本眉之書台石氏,家法凜然,夫人既歸,舉動有禮,蘋藻修潔,若素處其家者。龜山所生母劉氏,性尤嚴峻,毫髮不可犯,夫人怡顏下氣,朝夕順事,得其歡心。中外族黨,恩意融溢,鄉士遠遊或有斃於其門者,人皆疑似,以誣其家,幾不能自辯。龜山為之營救,卒免其冤。吏有受其家金者,及鄉士還欲訴之官,夫人毅然出金償之,龜山益高其義。龜山先夫人八年卒,夫人植其門戶,愈加撙節,畢龜山喪事,豐儉適宜,閨庭肅然。雖群婿、甥侄不得亟見,迎送不逾閫常,爐薰齋居淡如也。淳熙丁未乙卯丙子,染疾而終,享年五十有二。求銘于鼎,鼎於龜山,為侄婿辭,不獲,於是乎銘。銘曰:鳴呼,聞龜山之名,人知其賢,惟夫人之德,克配龜山,既同宇於茲,宜與永存,昌而大之,有子有孫。范鎮墓在縣南八十里長池之北範鎮村,周佲祚記:予按先生華陽人,先寓臨邛,徙津不知何時。其子若孫曆幾傳而盡,或別徙而尚存與否,俱無以考。獨此一坯,眾人猶屬耳目焉,若夫塚中之物,吾知其為泥沙也久矣。先生曆事三朝,讜論亮于朗朗青史,自有其不朽者在,豈於既朽之骨計存亡哉!我輩于易朽者,不欲其或亡封而表之,俾後之人有所考而知焉,不至與欒巴之塋宅、孟嘉之故里同委於荒煙蔓草,渺無依據,而先生逾遠矣。按《東坡文集》及元孛術魯翀《菊潭集》俱雲:范蜀公墓在河南汝州襄城縣汝安鄉,範氏子孫當金季猶有居墳左者,似確鑿有據,此或相沿之說也。張弦墓在縣治張官村,官侍郎。榮夫人墓在縣治德感里 王居士墓在縣南一里,失名。明天順間,盜發其墓,有二絕鐫墓壁,雲:官無名字私無債,架有衣裳廩有餘。只此便同天上樂,不知天上又何如。芳草煙村暮雨牧,牧童歸去倒騎牛。笛中一曲升平樂,筭得平生未解愁。艾發明墓在縣南二里鼎山後,仕至吏部尚書。弟發貞、發官三墓俱在,碑殘字滅,時次莫考。光祿大夫墓在縣治金紫山,姓氏無考。官子墓在縣東八十里官山上。有大塚制度,宏敞巧麗。山以此得名,姓氏無考。四邱墓在縣治鳳冠山下,兄弟四人合葬,姓氏時次無考。

五子墓在縣治三會溪,姓氏無考。石公恕墓在縣南一百里蔡公墓在縣南石子山,仕至侍郎,失名。王公墓在縣治西鶴山,仕至參政,失名。陳紹先墓在縣治,開熙中授武德將軍,管軍萬戶。馮隱君墓在縣治石橋里,名堯卿,字進之,為人寬和孝友,稱物平施,一鄉之善士也。

明 江英墓在縣北三河口,官侍郎,為大學士,江淵之父,夫妻合葬,遣官諭祭。江淵墓在縣治石橋里,官大學士加少師。石溫墓在縣治羊滿嘴,官參議。楊旭墓在縣治鼎山,官員外郎。江孟綸墓在縣治石佛山箕星峰上,官副使。楊學墓在縣治聚寶山,官參議。施慶墓在縣西鶴山,官禦史。蘇廉祿墓在縣治石筍,官禦史。胡受墓在縣治長池,官禦史。趙鐫墓在縣治靈感里,官禦史。周世遠墓在縣治護國寺下,官布政使。程大猷墓在縣治青龍山,官刺史。

國朝 楊年淇白熊氏墓在巴江橋左,誥封朝議大夫。子德厚李氏墓在老陽壩,誥封奉政大夫。

長壽縣

明 聶賢墓在縣西二十里牛心山,曆仕戶、工、刑三部尚書,諭賜祭葬。王鳴鳳墓在縣南十五里王家壩,大學士應熊之父,誥封翰林院檢討,諭賜祭葬。陳八元墓在縣西十里古佛橋,誥封兵部尚書,諭賜祭葬。余鐘墓在縣西雙龍場,官汶川王府教授。余能繼墓在縣東北四十里羅圍城,誥贈光祿大夫、左都禦使加少保,崇祀鄉賢祠。李章墓在縣東南一里桃花溪,坊題:山川萃秀,官大中大夫、左參議。李秀春墓在縣西十里幸渡鋪,坊題:明時忠義、繡斧佳城,官監察禦史。龔文選墓在縣西菩提山下,官光祿寺卿。陳新甲墓在縣東龍井溝,官陽和總督。呂潛祖墓在縣西牛心山下,崇禎癸未進士。楊喬然墓在菩提山下,官行人司。柳申墓在縣城迎暉門內,官大名府同知。陳常墓在縣北星團嘴,官常德府同知。李士震墓在縣北麟潛山,官麻陽、翁源兩縣知縣。陳億墓在星團嘴 李之應墓在縣東八里。楊慶墓在縣北太平場,官通城縣知縣。

永川縣

宋 陳少南墓在縣南松溉鎮。按《通志》所載,在松子里,蓋即今之松溉鎮也,左為少南墓,右為孺人墓。

明 劉謹墓在縣西南三十里,官鴻臚寺卿。王南墓在縣南官墳溝,官迤西道。羅洪載墓在縣南松溉鎮官溪子,官員外郎。羅廷唯墓在縣南松溉鎮官溪子,坊題:惠文佳兆,官至禦史,李孺人墓在左。羅勳墓在縣南九十里蓮花壩,《羅洪載志》:先生羅氏諱勳,字卿續,牧謙其號也。其先江西人,元末避亂於蜀,家松溉,至先生六世矣。始以《易經》領成化甲午鄉薦第,丁未進士,授湖廣羅田令,遷浙藩經歷,丁內艱,歸,遂不復仕。宋文淵墓地無考,《康對山墓誌》雲:嘉靖十五年正月吉扡。鄔志高墓在青峰里陶對山,羅廷唯為作墓銘。張懷覃墓在縣南松溉鎮石佛寺山後,由進士曆仕至陝西按察使副使。蔣世鉉墓在城東真武山下,忠義將軍收屍葬此。彭琯墓在縣西十里琵琶彎山下,墓前有石坊一、石柱四。張鄔氏墓在縣南四十里插旗山下,坊題:天褒寵錫,系張懷覃之母,誥贈安人。胡氏墓在縣東五里通濟橋側,碑鐫 “烈婦胡氏之墓”。查妙蓮墓在縣西南四十里,碑題 “烈女查妙蓮墓”。

榮昌縣

宋 陳仲遒墓在縣南文筆山,官昌州守。易因墓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地名官墳沖。

明 範布政墓缺名,在縣北一百一十里,地名範家沖。喻茂堅墓在縣北二十里古獅山,官太子少保、刑部尚書。劉時俊父正禮、母侯氏墓在蒲家寨後二里,其側為時俊妻喻氏墓,今地隸大足縣。劉時俊墓在縣東三十里魚池壩,官兵部右侍郎。劉泌墓在縣東三十里魚池壩,鄉試第一,曆試至大理寺卿。王驥墓在縣南寶蓋山,官御史大夫。喻應豸墓在縣北三十里印誥山,官通判。曾異撰墓在縣北關外,官永寧州知州。倪于義父母墓縣北三十里天臺寺側,碑碣尚存。羅純墓在縣西關外,碑題 “明孝子某墓”。熊文炳墓在縣南古橋里薛河溝,應占父與夫人胡氏合葬。熊應占墓在縣南古橋里鄧家灘墈上,與夫人曹氏合葬。

國朝 雷動墓在縣北門觀音橋,《蜀典》疑周夷王墓是榮夷公墓,謂夷公封榮,即今榮昌,誤夷公封榮。今榮縣以地有榮德、榮隱、榮黎三山,故名。

綦江縣

宋 劉望之墓在縣南一百里,古南平軍境內。綦母寧墓在縣東三十里古鹿山,有石柱題雲:大宋國宣和元年十月十五日敦武郎綦母寧字天亨墓。綦常墓在縣東三十里岑獅壩。綦清卿墓在縣東三十里岑獅壩。李釣鼇墓在縣南菊波亭後,隱逸不仕。趙牟氏墓在縣東金蘭壩,本名輕難壩。

元 黃穀昌墓在縣南十里瀛山壩,楚人,由進士曆仕至吏部尚書,元末解組,明洪武二年,避亂入蜀,遂家于綦焉。

明 王桂隱墓在縣東六十里永城舊彎,江西安福人。洪武間綦江教諭,卒於官,遠不能歸,遂葬於此。王應熊墓在縣東龍角溪,本巴縣人,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崇禎末年,討賊至遵義,卒于永寧,遺骸歸里,路過綦江,時盜賊阻進,遂葬於此。羅文蔚墓在縣南四十里,官湖廣兵備道。楊為棟墓在縣東十里思灘壩,官雲南按察司副使。劉定昌墓在縣北瑪瑙灘,官戶部主事。戴學墓在縣南五里,官浙江處州府知府。杜長春墓在縣東十里思灘壩,官承天府司理。胡鐸墓在縣城南百步,鄱陽人。嘉靖間知綦江,卒於官,貧不能歸,遂葬於此。黃榜墓在縣東七十里國朝 張藻墓在縣東七十里葫蘆,官林縣知縣。楊純道墓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官長甯縣知縣。許應舉墓在縣東牟坪,距城三十里,原官綦江縣知縣。陳銘墓在縣東三十里大地壩,浙江秀山縣知縣。

南川縣

宋 三賢墓在縣北七十里石龍廟側,有石墓一列,三函額題:“濂溪、明道、橫渠墓所 ”八字,俗號 “夫子墳”。今旁住居民姓多周、程者,諮訪世系,亦弗能辨。按溪先生,道州營道人,初為分寧主簿,調南安司理參軍,累遷廣運判官、提點刑獄。後以疾求知南康軍,因家廬山蓮花峰下。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第進士調上元主簿,已為晉城令,改著作佐郎權禦史,顯指新法不便,力求罷職,改僉書鎮甯軍判官,最後出知扶溝縣、監汝州鹽稅。哲宗召為宗正丞,未赴而卒。橫渠先生,大樑人,家於陝西郿縣,第進士,為祁州司法參軍,遷雲岩令,熙寧中,召為崇文院校書,直規新政不合,稱疾,屏居南山下,已又薦知太常禮院,不合於有司,仍以疾歸,道卒。由此觀之,三先生未葬于斯土也,明矣。紹興間,伊川先生謫涪州,墓地界址相距止二十里,其或三賢遺跡伊川為之塚於斯歟,以故佳城鬱鬱,古刻厘然。

明 蕭氏墓在縣南六里,塋凡三台,第一台石碑篆刻殘缺,第二台、第三台墓門碑題尚存。胡謙墓在土門壩,官禦史。

國朝 朱煥墓在西關外二里,嘉慶九年教諭。桂國光墓在縣東華容山下龍塘壩 楊仕新墓在南門橋楊氏宅後

合州

周 濮子墓在州北五里,或雲在瑞應山,俱無考。

明 李實墓在州洛陽門外先農壇右,官侍郎。鄒智墓在州治雲門鎮北二里蕭家壩,官翰林。岩前為龍泉草堂,即智故里。田舜墓在州東北雲峰山,官潞州判官。張仲權墓在州西三里鮮家壩,官行人司。胡世賞墓在州東一百里雞公嶺下,官少司寇。劉九庵墓在州北二十里石柱灣,官典膳。

涪州

《舊志》:東昏侯墓在州西。按東昏侯墓在鎮江府丹陽縣東三十一里,見《明統志》。梁普通六年,豫章王綜自疑是昏侯子,微服至曲阿,潛發東昏侯塚,割血瀝骨。曲阿,今丹陽縣。並未葬涪州。唐 長孫無忌墓在州治薄刀嶺。明 劉岌墓在州治金裝岩,官尚書。夏邦謨墓在州治郝家壩,官尚書。白勉墓在州治石鼓溪,官侍郎。張善吉墓在州治鶴遊坪大墳壩,官巡撫。曹愈參墓在州治葛樹溪,官巡撫。文作墓在州治錯開河,官布政使。張桂墓在州治鶴游坪水口,官參政。譚棨墓在州治金井壩,官參議。何偉墓在州治石二邱,官參議。向鼎墓在州治東青驛,官參議。劉養充墓在州治螺回壩,官禦史。文德墓在州治長壩,官禦史。況上達墓在州治陶家壩,官禦史。劉起沛墓在州治錢家彎,官大理寺丞。馮良謨墓在州治麻堆壩,官太僕寺少卿。劉茝墓在州治鳳凰山,官給事中。王用墓在州治小溪,官郎中。夏國孝墓在州治火風灘,官員外郎。周必勝墓在州治,官主事。任傳吾墓在州治鹽井壩,官主事。陳正墓在州治舒家彎,官推官。何德明墓在州治鶴游坪金子山,爵封萬戶侯。周大江墓在州東彭家壩,晉爵虯正侯。何舜卿墓在州治鶴游坪箐林山,晉爵千戶侯。何清墓在州治鶴游坪,晉爵千戶伯。黎元墓在州治金錢寺坎下,官山東按察司僉事。陳藎墓在州治五馬石綠陰塘,官鹽運司。譚臬墓在州治金井壩,官僉事道。張與可墓在州治雙石橋,官副使道。舒忠墓在州治沙坪廟,官知府。陳計長墓在州治致遠橋,官知府。劉信忠墓在州治鳳凰高樓,官都司。劉承武墓在州治桐梓溝,官同知。夏子雲墓在州治火風灘,官同知。陳直墓在州治蒯家溝,官同知。張鎔墓在州治鶴游坪胡家橋,官同知。張建道墓在州治,官知州。文羽麟墓在州治朱沙坪,官知州。曾所能墓在州治曾家壩,官知州。何振虞墓在州治朱砂坪,官知州。張模墓在州治鶴遊坪,官知州。夏正墓在州治火風灘,碑題 “明孝子某墓”。夏彥策墓在州治金中井 夏友綸墓在州治墨石坪 周茹荼墓在州治磨沱 劉俏墓在州治金裝岩 陳一廉墓在州治鴨子壩 劉志懋墓在州治鳳凰山 陳致孝墓在州治蓮池溝 向雲程墓在州治金裝岩

國朝 周儼墓在州治磨沱 周儒墓在州治太平山,碑題 “孝子某墓”。周珙墓在州治汪渠溝 周煌墓在州治七賢溝,官至太子太傅、兵部尚書。周宗岐墓在州治汪渠溝,官翰林院編修。周興岱墓在州東插旗山,官至都察院左都禦使。夏景宣墓在州治陽穀壩,官禦史。陳於午墓在州治控鶴坪,官翰林院庶吉士。陳於中墓在州治石樓門,官糧驛道。黃志煥墓在州城南石嘴,碑題 “孝子某墓”。潘岐墓在州治五馬石,碑題 “孝友某墓”。鄒之英墓在州治深沱 夏克明墓在州治石龍寺 陳振世墓在州治沙溪溝 陳堅墓在州治藺市坪 鄒旟墓在州治深沱 潘承志墓在州治葛亮山

銅梁縣

宋 度正墓在縣南龍潭子,官禮部侍郎。

明 張文錦墓在學署右,贈兵部尚書。張佳允墓在崌崍山,太子太保。張元孫墓在縣西望仙樓畔,錦衣衛都督同知。梁珠墓在縣南二十里,大理府知府。陳價墓在破石橋里許,官都察院。余自強墓在破石橋,陝西巡撫。晏春鳴墓在石馬彎,太僕寺卿。胡小山墓在城內演武廳左,太僕寺卿。冷遂南墓在豬宛嘴,戶部侍郎。冷紹元墓在桐梓園,按察司僉事。冷大蒙墓在六贏山,戶部侍郎。冷文燭墓在學坡,刑部右侍郎。郭啟科墓在舊市壩,都察院禦史。高懋墓在縣西白碑彎,監察禦史。高啟愚墓地闕,禮部侍郎。王紹旦墓在縣東平橋河岸,雲南右參政。童蒙正墓在雞浴灘,福建鹽運使。秦觀墓在縣西三十里,雲南左參政。餘祚昌墓在舊縣場側,刑科給事中。全綱墓在山之東,銅梁知縣。王鐵洲墓在平橋河岸,荊門州從事郎。王少洲墓與鐵洲同塋,戶部郎中。郭鼎墓在洗馬池,湖廣荊州教授。國朝 高承元墓在縣南巴岳山麓,龍山縣知縣。王搢墓在迎恩門外,恩賜檢討。

安居鄉

唐 柳玭墓在鄉西南羅市鎮側,官瀘州刺史,明知縣劉讓璵有碑記。

宋 趙開墓在西南六十里永樂山側,寺僧掘地得碑,始知為轉運使趙開。

明 王勝宗墓在大深溝,明禦史寇深有墓表。王仲享墓在大深溝,明大學士李賢有墓表。周以謙墓在南三里,廣西布政使。胡堯臣墓在東火盆山,河南巡撫。周南墓在南梧桐溝,太僕寺少卿。蘇鼒墓在關箭溪五寶山下,蜀典寶。張雲逵墓在東兵馬溝,官兵馬司。孝子周朝旦墓在東仙石岩側 王儉墓在大深溝,僉都禦使。王億墓在大深溝,河南布政使。帥祥墓在南石柱彎,陝西巡撫。周達墓在東南五里,僉都禦使。王吉士墓在北松林堡,南寧府知府。

國朝 王恕墓在松林堡施義爵墓在北鼓樓山下,尉氏縣知縣。周際同墓在南淘米池,敘永廳教諭。

大足縣

明 鬍子昭墓在縣南七十里棠山,官兵部侍郎,殉金川門之難,詳見《祠廟》。馮生虞墓在縣西南六十里板橋,由進士官吏部員外郎。雷孔文墓在縣西五十里官帽山 蕭正翁墓在縣西七里獅子山,官戶部。李福仲墓在縣西二十里黃連壩,定遠將軍。李開源墓在東門外,明末知縣。鄢桂枝墓在縣南六十里三溪鎮 潘載嶽墓

國朝 劉天成墓在理民廳山,大理寺少卿。江宏道墓在縣南碾盤溝,曲靖府同知。劉溢墓在縣西三十里,慶符縣教諭。李高翊墓在縣南松李坪,常德府同知。冷時炣墓在縣東南郵亭鋪,郫縣教諭。

璧山縣

明 何自強墓在縣北十里戴家壩,官至將軍。胡公伯墓在縣治,官尚書。胡應徵墓在縣治龍梭山,官鴻臚寺序班。王新墓在縣治開基嘴,官兵備道。李文蔭墓在縣治石梯鋪,官總兵。汪德盛墓在縣北高灘岸,系學士江朝宗之曾祖。江榮墓在縣北高灘岸,系江朝宗之祖。江友朋墓在縣北高灘岸,系江朝宗之父。江朝宗墓在縣北高灘岸側,官侍讀學士,又見 “巴縣”。胡公聖墓在縣治漢平山堰水河左,官守備。胡氏墓在縣治,碑題 “孝女某墓”。

國朝 王良祿墓在縣治官墳壩,官郴州總兵。孺人寶氏張氏墓在銀杏鋪前,永川縣令馬汝愈夫人。

定遠縣

明 李英墓在舊縣武勝山 李永寧墓在縣北武勝山 李哻墓在縣北武勝山 李琳墓在舊縣北溪上 李邦表墓在舊縣武勝山下 田大年墓在西山堂左 張引墓在臨江寺右 何世英墓在城南五十里觀音山

江北廳

明 蹇義墓廳西北鳳居沱,正德十年諭葬。蹇芳墓在鳳居沱,忠定公少子,未婚卒,公主亦夭,永樂四年奉敕合葬。江朝宗墓在廳治大林山下 江階墓在廳治亭溪高現台左 張師價墓在魚嘴沱石樑子 汪言臣墓在廳治大嵐婭,有墓道碑。倪斯蕙墓在鳳凰山 靳聯芳墓在東山 蘇雨墓在葉家溝 李疇墓在李家溪

國朝 盧畊心墓在魚嘴沱郭家壩 龍為霖墓在廳治居仁壩 雒昂墓在鴛鴦橋

王夢庚曰:氏族、風俗、陵墓志精核賅備,無濫無遺,其餘詩文無關典要者,誠不容收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