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疸门

单方

食劳黄病,身目俱黄:青矾隔锅煅赤,米酢拌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 《急救方》】

酒疸黄疾,心下懊憹,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黑黄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黄蘗三两,木兰一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 《肘后方》】

五种黄疸:崔元亮《海上方》云,凡黄有数种,伤酒发黄,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多痰涕,目有赤脉,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也。用秦艽一两剉,作两贴,每贴用酒半斤,浸绞取汁,空腹服。或利便止。就中饮食人易治,屡用得力。

黄病内外皆黄,小便赤,心烦口干:秦艽三两,牛乳一大升,煮取七合,分温再服。《千金方》加芒硝六钱。 【 《广利方》】

湿热黄疸: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作一剂,以水一盏,白茅根一握,煎至七分,任意时时服之。 【 《秘宝方》】

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也。黄汗者乃大汗出入水所致,身体微肿,汗出如黄蘗汁。用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食。 【 《肘后》】

谷疸,因食而得;劳疸,因劳而得。用龙胆一两,苦参三两为末,牛胆汁和丸梧子大,先食以麦饮服五丸,日三服,不止稍增。劳疸加龙胆一两,栀子仁三七枚,以猪胆和丸服之。 【 《删繁》】

白黄色枯,舌缩,恍惚语乱者死。当归、白朮二两,水煎入生地汁蜜和服。 【 《三十六黄方》】

遍身黄疸: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于胷前四肢,日日擦之。

男子酒疸:用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白酒一大盏,冲汁饮之,秘方也。

湿热黄疸:灯草根四两,酒水各半,入瓶内,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 《集元》】

酒疸,黄色遍身者:鹿葱根捣汁服。

黄疸:漆草一杷,捣汁和酒服,不过三五次,即愈。 【 《肘后》】

热黄疸疾:萹蓄捣汁,顿服一升。多年者,日再服之。 【 《药性论》】

黄疸内热:地丁末,酒服三钱。 【 《乾坤秘韫》】

黄疸肿疾:藜芦灰中炮为末,水服五分,小吐。不过数服效。

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半夏、生姜各半斤,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温再服。有人气结而死,心下暖,以此少许入口,遂活。 【 仲景】

黑黄:面黑黄,身如土色,不妨食,脉沉,若青脉入口者死。宜烙口中黑脉、耳会、玉泉、章门、心俞。用生鬼臼捣汁一小盏服。干者为末,水服。 【 《三十六黄方》】

酒疸,眼黄脾热:用青(艹舌)蒌焙研,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七分,卧时服,五更泻下黄物立可。名逐黄散。 【 《普济》】

黑疸危疾:(艹舌)蒌根一片,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服。

黄疸变黑,医所不能治:用王瓜根汁,平旦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当从小便出,不出再服。

五般急黄:山豆根末,水服二钱;若带蛊气,以酒下。

脾劳黄疸:如圣丸。用草血竭、羊膻草、桔梗、苍朮各一两,甘草五钱为末,先以陈酢二杯入锅,用皂矾四两,煎熬良久,下药末,再入白面,不拘多少,和成一块,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酢汤下,一日二服,数日面色复旧也。 【 《乾坤秘韫》】

黄疸如金:薏苡根,煎汤顿服。

黄汗染衣,涕唾皆黄:用蔓菁子捣末,平日以井华水服一匙,日再服,加至两匙以上为度。每夜以帛浸小便,逐日看之,渐白则瘥,不过服五升。

黄疸如金,睛黄,小便赤:用生蔓菁子末,熟水调方寸匕,日三服。 【 孙真人食忌】

急黄黄疸,及内黄腹结不通:用蔓菁子捣末,水绞汁服二三钱,当得嚏,鼻中出黄水,及下利则愈。以子压油,每服一盏,更佳。 【 《拾遗》】

热黄便结:用芜菁子捣末,水和绞汁服,少顷当泻一切恶物,沙石、发草并出。 【 《食疗》】

急黄病:苦瓠一枚开孔,以水煮之,绞取汁,滴入鼻中,去黄水。 【 《本草》】

黄疸肿满:苦壶卢瓤如大枣许,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一时,取两酸枣大,纳两鼻中,深吸气,待黄水出,良。

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日一服,十日愈。然有吐者当详之。 【 《伤寒类要》】

食积黄疸:丝瓜连子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因面得病,面汤下。因酒得病,温酒下。连进数服愈。 【 《易简》】

黄疸如金:晴明时侵晨,勿令鸡犬妇人见,取东引桃根,细如箸若钗股者一握,细切,以水一大升,煎一小升,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开,百日方平复也。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中易散,否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 《必效》】

急黄喘息,心上坚硬,欲得水吃者:瓜蒂二小合,赤小豆一合,研末,暖浆水五合,服方寸匕,一炊久当吐,不吐再服。吹鼻取水亦可。 【 《伤寒类要》】

遍身如金:瓜蒂、丁香各四十九枚,砂锅内烧存性为末,每用一字吹鼻,取出黄水;亦可揩牙追涎。

黄疸阴黄:并取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为末,吹豆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日一用,瘥乃止。 【 《食疗》】

黄疸初起:柳枝煮浓汁半升,顿服。 【 《外台秘要》】

五种疸疾:黄疸,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黄汗如黄蘗汁,用猪脂一斤,温热服,日三,当利乃愈。 【 《肘后》】

妇人黄疸,经水不调,房事触犯所致:白矾、黄蜡各半两,陈橘皮三钱为末,化蜡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以滋血汤或调经汤下。 【 《济阴》】

血证黄肿:绿矾四两,百草霜一升,炒面半升为末,砂糖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姜汤下。 【 《郑时举传》】

又方:小麦淘净一斤,皂矾半斤,同炒黄为末,黑枣肉半斤,捣匀,米酢糊为丸梧子大,姜汤下八九十丸,一日三服。 【 《简便方》】

脾病黄肿:青矾四两,煅成赤珠子,当归四两,酒酻浸七日,焙,百草霜三两为末,以浸药酒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温水下。一月后,黄去立效。此方祖传七世。

又方:绿矾四两,百草霜、五倍子各一两,木香一钱,为末,酒煎,飞面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丸。

酒黄水肿,黄肿积痛:青矾半斤,酢一大盏,和匀,瓦盆内煅干为度,平胃散、乌药顺气散各半两为末,酢煮糊丸梧子大,每酒或姜汤下二三十丸。不忌口,如锅灰。 【 《济急方》】

火黄身热,午后却凉,身有赤点或黑黯者,不可治。宜烙手足心、背心、百会、下廉,内服紫草汤。紫草、吴蓝、木香、黄连各一两,水煎服。 【 《三十六黄方》】

谷疸食劳,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太饱,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为末,牛胆丸梧子大,生大麦苗汁服五丸,日三服。 【 《肘后方》】

疸黄如金,好眠吐涎:茵陈蒿、白藓皮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 【 《三十六黄方》】

伤寒黄疸表热者:麻黄醇酒汤主之。麻黄一把去节,绵裹,美酒五升,煮取半升,顿服取小汗。春月用水煎。 【 《千金方》】

酒疸,尿黄发黄,心懊痛,足胫满:芫花、椒目等分烧末,水服半钱,日二服。 【 《肘后方》】

酒疸脾黄:木鳖子磨酢,服一二盏,见利,效。 【 《济急方》】

遍身黄肿:掘新鲜百条根,洗捣罨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在药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后,口内作酒气,则水从小便中出,肿自消也。百条根,一名野天门冬,一名百奶,状如葱头,其苗叶柔细,一根下有百余个数。 【 《经验方》】

伤寒发黄:生乌麻油一盏,水半盏,鸡子白一枚,和搅服尽。 【 《外台》】

妇人血黄:黄茄子竹刀切,阴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 《摘元方》】

腹胀黄肿:用亚腰壶卢连子烧存性,每服一个,食前温酒下。不饮酒者,白汤下。十余日见效。 【 《简便方》】

酒疸:咸平树根白皮捣碎,米酢浸一宿,平旦空腹,温服一二升。 【 《开宝》】

食气黄肿,气喘胸满:用不蛀皂角去皮子,酢涂炙焦为末一钱,巴豆七枚,去油膜,以淡酢研好墨,和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后陈橘皮汤下,日三服。隔一日增一丸,以愈为度。 【 《经验方》】

时行发黄:竹叶五升切,小麦七升,石膏三两,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细服尽剂愈。 【 《肘后方》】

房劳黄疸,体重不眠,眼赤如朱,心下块起若瘕,十死一生。宜烙舌下,灸心俞、关元二七壮;以妇人内衣烧灰,酒服二钱。 【 《三十六黄方》】

湿热黄疸:蟹烧存性研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日服二次。 【 《集简方》】

酒疸诸疸:用田螺将水养数日,去泥取出,生捣烂,入好酒内,用布帛摅过,将汁饮之,日三服,效。 【 《寿域》】

黄疸酒疸:小螺蛳养去泥土,日日煮食,饮汁,有效。 【 《永类钤方》】

吐血病后,身面俱黄,吐血成盆,诸药不效:用螺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五更取清,饮二三次,血止即愈。一人病此,用之,经验。 【 《怪证方》】

时行发黄:用金色脚黄雌鸡,治如食法,煮熟食之,并饮汁令尽,不过再作。亦可少下盐豉。 【 《肘后方》】

黄疸困笃:用半斤大雄鸡,背上破开,不去毛,带热血,合患人胷前,冷则换之,日换数鸡,拔去积毒即愈。此鸡有毒,人不可食,犬亦不食也。 【 《经验方》】

面目黄疸:鸡矢白、小豆、秫米各二分为末,分作三服,水下。当有黄汗出也。 【 《肘后方》】

三十六黄急救方:用鸡子一颗,连壳烧灰,研,酢一合和之,温服,鼻中虫出为效。身体极黄者,不过三枚,神效。 【 《外台秘要》】

时行发黄:酢酒浸鸡子一宿,吞其白数枚。 【 《肘后方》】

酒积黄肿:五灵脂末一两,入麝香少许,饭丸小豆大,每米饮下一丸。 【 《普济方》】

酒积面黄,腹胀不消:猪腰子一个,批开七刀,葛根粉一钱,掺上合定,每边炙三遍半,手扯作六块,空心吃之,米汤送下。 【 《圣济总录》】

湿热黄病:黄牛粪日干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食前白汤下七十丸。 【 《简便方》】

伤寒黄病:发髲烧研,水服一寸匕,日三。 【 《伤寒类要》】

女劳黄疸,气短声沉:用女人月经,和血衣烧灰,酒服方寸匕,一日再服,日三瘥。 【 《必效方》】

黄疸尿赤:乱发灰,水服一钱,日三次,秘方也。 【 《肘后方》】

谷疸食黄:用牛胆汁一枚,苦参三两,龙胆草一两,为末,和少蜜丸如梧子大,每姜汤下五十丸。

又方:鲋鱼作脍,和五味食之。又取活者置水中,常常看之,日一易,最效。 【 俗方,下同】

又方:鲤鱼如鲋鱼法用之。

酒疸:取鳖烹熟如常法,作羹食数个愈。 【 《种杏》】

黄疸,遍身如金色:瓜蒂一十四个,母丁香一个,黍米四十九粒,先捣瓜蒂为末,次入二味,同为细末,每用半字,夜卧,令病人先噙水一口,两鼻内各半字,吐了水,令病人便睡,至夜或明日,取下黄水,旋用熟帛搵了,直候水定,便服黄连散。病轻者五日,重者半月。

黄疸:取生小麦苗捣绞取汁,饮六七合,昼夜二次,饮三四日便愈。无小麦,穬麦亦得用之。 【 《千金方》,下同】

黄疸变成黑疸,医所不能治者:土瓜根捣汁一小升,顿服,日一。平旦服,至食时,病从小便出。先须量病人力,不得多服,力衰则起不得。

治疸:取藜芦置灰内炮之,少变色,捣为末,水服半钱匕,小便不利,数服瘥。 【 《百一》】

脾劳黄病:针砂四两,酢炒七次,干漆烧存性二钱,香附三钱,平胃散五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 【 《摘元方》】

又方:车前子捣取汁服之。 【 《直指》】

通身发黄,小便赤:以茵陈蒿水浓煎服。生食亦良。 【 《本草》,下同】

黄疸:腊雪水微温饮之。

酒疸,小便赤濇:取葛根一两,水煎服。

黄疸:酸浆草根,捣取汁饮之,多效。

酒疸:萱草根,捣取汁饮,又嫩苗煮食之。

热黄心痛:青蒿捣取汁饮之。

黄疸:黄蘗水煎服之。

胃热食疸:栀子,水煎饮之。

酒疸:小麦苗,捣取汁服,或煮食之。

黄疸:大麦苗,取汁服。

五种黄病:取水芹捣汁饮之,作虀葅,或煮食,或生食,并得。宜常食。

伤寒发黄,目不识人:生葱火煨熟,去粗皮,取心批出汁,蘸香油,点两目大小眦,立明。《种杏方》用烧酒口噙,令病人开口喷之,其眼自明。

热疸:丝莼作羹作虀,常食佳。

时行黄病:冬葵煮汁饮,或作羹作虀,常食。

天行黄疸:取熊胆少许,和水服。

又方:猪粪渍水,取清顿服。

五疸,及胃中有干屎发黄:煎猪脂取三合,日三服,大便干屎下,乃愈。

黄疸:谷芒为末,酒服。 【 《日华》】

又方:薏苡仁捣汁,和酒服效。 【 时珍】

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疸:取苜蓿捣服一升,令人吐利,便愈。 【 苏恭】

五种黄病:野蚕豆捣汁服之,以瘥为度。 【 藏器,下同】

黄疸病:柞木烧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伤寒发黄,昏闷不省,死在须臾:白乌骨雄鸡一只,去毛及肠屎,以刀拦切,铺心头上,少顷即活。 【 《医鉴》,下同】

酒疸:茵陈蒿一两,清酒煎服。名酒煮茵陈汤。

针灸

《甲乙经》曰:黄疸,刺脊中。

黄疸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

黄疸目黄,劳宫主之。

嗜卧,四肢不欲动摇,身体黄,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

黄疸,热中善渴,太冲主之。

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膝内内踝前痛,少气,身体重,中封主之。

消渴黄疸,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然谷主之。

《千金方》曰:章门,主伤饱身黄。

中封、五里,主身黄,时有微热。

脊中,主黄疸,腹满,不能食。

脾俞、胃管,主黄疸。

疸病,正面所取诸穴:寅门、上龂里、上腭、侠人中、侠承浆、舌下、唇里、颞颥、巨阙、上脘、阴缝。

寅门穴: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断,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头针,是穴治马黄、黄疸等病。

上龂里穴:正当人中及唇。针三锃,治马黄、黄疸等病。

上腭穴:入口里边,在上缝赤白脉是。针三锃,治马黄、黄疸、四时等病。

舌下穴:侠舌两边针,治黄疸等病。

唇里穴:正当承浆里边,逼齿龂。针三锃,治马黄、黄疸、寒暑温疫等病。

颞颥穴:在眉眼尾中间,上下有来去络脉,是。针灸之,治四时寒暑所苦,疸气温病等。

侠人中穴:火针,治马黄黄疸疫通身并黄,语音已不转者。

侠承浆穴:去承浆两边各一寸。治马黄、急疫等病。

巨阙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壮,治马黄、黄疸、急疫等病。

上脘穴:在心下二寸。灸七壮,治马黄、黄疸等病。

男阴缝穴:拔阴反向上。灸治马黄、黄疸等病。若女人,玉门是穴。男女针灸无在。

治疸病,覆面所取诸穴:风府、热府、肺腧、心腧、肝腧、脾腧、肾腧、脚后根。

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去上骨一寸。针之,治头中百病,马黄、黄疸等病。

热府穴:在第二节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针灸无在。治马黄、黄疸等病。

肺腧穴,从大椎数第三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灸主黄疸,通治百毒病。

心腧穴:从肺腧数第二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肝腧穴:从心腧数第四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脾腧穴:从肝腧数第二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肾腧穴:从脾腧数第三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脚后跟穴:在白肉后际。针灸随便。治马黄、黄疸、寒暑诸毒等病。

治疸病,侧面所取诸穴:耳中、颊里、手太阳、臂石子头、钱孔、太冲。

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

颊里穴:从口吻边入,往对颊里,去口一寸。针,主治马黄、黄疸、寒暑温疫等病。颊两边同法。

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疸。

臂石子头穴:还取病人手,自捉臂,从腕中太渊文向上一夫,接白肉际。灸七壮,治马黄、黄疸等病。

钱孔穴:度乳至脐中,屈肋头骨是。灸百壮,治黄疸。

太冲穴:针灸随便,治马黄、温疫[温疫 原作「黄温疫毒」,据《千金》卷十伤寒发黄改。]等病。

《医学纲目》曰:黄疸,腕骨三分,灸七壮;中脘,补。

黄疸发虚,伤寒饮食过多,取脘骨一分,涌泉三分,灸百劳、三里、中脘、膏肓。

黄疸久久变为黑疸,身黄额黑,或身面俱黄是也。若身不黄,口面黑,于章门主之。《针灸经》云:神门亦治疸。

导引

《保生秘要》曰:黄疸,乃湿气氤氲于内,脉络胶固不通,致有此病。先捻背数次,复行通关法以导其血脉,通其内外;后用两手心按两乳下,揉擦数十遍,其丹田气海处,至沥沥有声方止。

中湿病,色有黄黑肿,用火烧丹田数圈几遍,次行通关法,其汗自出而湿自消。

医案

《儒门事亲》曰:蔡寨成家一童子,年十五岁,病疸一年,面黄如金,遍身浮肿乏力,惟食盐与焦物。戴人以茶调散吐之,涌涎一盂;临晚又以舟车丸七八十粒,通经散三钱,下四五行。待六七日,又以舟车丸、浚川散下四五行,盐与焦物见而恶之,面色变红。后再以茶调散涌之,出痰二升,方能愈矣。

又有一男子作赘,偶病疸,善食而瘦,四肢不举,面黄无力,其妇翁欲弃之,其女子不肯,曰:我已生二子矣,更适他乎?妇翁本农者,招婿意欲作劳,见其病甚,每日辱诟。人教之饵胆矾丸、三棱丸,了不关涉,针灸祈禳,百无一济。戴人见之,不诊而疗,使服涌剂,去积痰宿水一斗,又以泄水丸、通经散,下四五十行不止。戴人命以冰水一盂饮之,立止。次服平胃散等,间服槟榔丸,五七日黄退力生。盖脾疸之证,湿热与宿谷相搏故也,俗谓之食劳黄。

朱葛周黄刘三家,各有仆病黄疸。戴人曰:仆役之职,饮食寒热,风暑湿寒,寻常触冒也,恐难调摄,虚费治功。其二家留仆于戴人所,从其饮饵。其一仆不离主人,执役。三人同服苦参散以涌之,又服三花神佑丸下之,五日之间,果二仆愈而一仆不愈,如其言。

安喜赵君玉为掾省日,病发遍身黄,往问医者。医云:君乃阳明证,公等与麻知己皆受训于张戴人,是商议吃大黄者,难与论病。君玉不悦,自揣无别病,乃取三花神佑丸八十粒,服之不动。乃悟曰:予之湿热甚矣,此药尚不动。以舟车丸、浚川散作剂,大下一斗,粪多结者,一夕退黄。君玉由此益信戴人之言。

蔡寨一女病黄,遍身浮肿,面如金色,困乏无力,不思饮饵,惟喜食生物泥煤之属。先以苦剂蒸饼为丸,涌痰一碗;又舟车丸、通经散下五七行如墨汁;更以导饮丸,磨食散气,不数日肌肉如初。

《丹溪心法》曰:一妇人四月内产,发黄,四肢倦怠,食少,经事不来,时发热,脉弦。用白朮一两,人参、秦艽、丹皮、生地、木通、柴胡、芍药各半两,川芎、黄芩、干葛各一钱,甘草三分,十二贴,水煎,食前热服而愈。

《卫生宝鉴》曰:元颜正卿丙寅二月间,因官事劳役,饮食不节,心火乘脾,脾气虚弱,又以恚怒气逆伤肝,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次传身目俱黄,微见青色,颜黑,心神烦乱,怔忡不安,兀兀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时下完谷,小便癃闭而赤黑,辰巳间发热,日暮则止,至四月尤盛。其子以危急,求请治之,具说其事。诊其脉浮而缓。《金匮要略》云:寸口脉浮为风,缓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则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宜茯苓栀子茵陈汤主之。

至元丙寅六月,时雨霖霪,人多病瘟疫。真定韩君祥因劳役过度,渴饮凉茶,及食冷物,遂病头痛,肢节亦疼,身体沉重,胷满不食,自以为外感伤,用通圣散两服。药后添身体困甚,方命医治之。医以百解散发其汗;越四日,以小柴胡汤二服后,加烦热躁渴。又六日,以三一承气汤下之,躁渴尤甚。又投白虎加人参柴胡饮子之类,病愈增。又易医,用黄连解毒汤、朱砂膏、至宝丹之类。至十七日后,病势转增,传变身目俱黄,肢体沉重,背恶寒,皮肤冷,心下痞硬,按之而痛,眼濇不欲开,目睛不了了,懒言语,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命予治之,诊其脉紧细,按之虚空,两寸脉短不及本位,此证得之因时热而多饮冷,加以寒凉药过度,肝木乘心,反来侮土,先困其母,后薄其子。经云:薄所不胜,乘所胜也。时值霖雨,乃寒湿相合,此为阴证发黄明也。予以茵陈附子干姜汤主之。《内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淡渗之,以苦燥之。附子、干姜辛甘大热,散其中寒,故以为主。半夏、草豆蔻辛热,白朮、陈皮苦甘温,健脾燥湿,故以为臣。生姜辛温以散之,泽泻甘平以渗之,枳实苦微寒泄其痞满,茵陈苦微寒,其气轻浮,佐以姜附,能去肤腠间寒湿而退其黄,故为佐使也。煎服一两,前证减半,再服悉去。又与理中汤服之,数日气得平复。或者难曰:发黄皆以为热,今暑隆盛之时,又以热药治之何也?予曰:理所当然,不得不然。成无己云:阴证有二:一者,外伤寒邪,阴经受之,或因食冷物,伤太阴经也。二者,始得阳证,以寒治之,寒凉过度,变阳为阴也。今君祥因时令暑热,冷物伤脾,过服寒凉,阴气大胜,阳气欲绝,又值霖雨寒湿相合,发而为黄也。仲景所谓当于寒湿中求之。李思顺云:解之而寒凉过剂,泻之而逐寇伤君,正以此也。圣贤之制,竟敢越哉!或者曰:洁古之学,有自来矣。

《医学纲目》曰:一妇人年六十岁,病振寒战栗,足太阳寒水也;呵欠喷嚏,足少阳胆也;口中乏津液,足阳明不足也;心中急痛而痞,手少阴受寒,足少阴血滞也;身热又欲近火,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脐下恶寒,丹田有寒也;浑身黄及睛黄,皆寒湿也。余证验之,知其为寒。溺黄赤而黑又频数者,寒湿胜也。病来身重如山,便着床枕者,阴湿盛也。其脉右手关尺命门弦细,按之洪而弦。弦急为寒;加之细者,北方寒水;杂以缓甚者,湿盛出黄色。脉洪大者,心火受制也。左手又按之至骨,举手来实者,壬癸肾旺也。六脉按之俱空虚者,下焦无阳也。用药法,先宜以轻剂去其寒湿,兼退其洪大之脉,以理中加茯苓汤投之,水煎熟,以冰冷与之。此热因寒用,以假寒对足太阳之假热,以干姜辛热泻膀胱之真气,故曰真对真,假对假。若不愈,当以朮附汤与之。按此证虽小便黄赤,亦作寒治者,盖以余证及脉别之也。

一人病身体痛,面黄喘满头痛,自能饮食,大小便如常。予诊之,脉大而虚,鼻塞而烦。予曰:非湿热宿谷相搏,此乃头中寒湿,非茵陈五苓,不可行也。仲景云:湿家病身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攻鼻故塞,纳药鼻中则愈。仲景无药方,此方见《外台》删繁证云治天行热病,盖通贯脏腑寒湿,沉于骨髓之间,或为黄疸,宜瓜蒂散,即此方也。

一舟梢病伤寒发黄鼻酸,通身与目如金色。小便赤而数,大便如常。或者欲用茵陈五苓。予曰:非其治也。小便利,大便如常,则知病不在脏。今眼睛鼻额痛,是病在清道中。清道者华盖,肺之经也。若下大黄,则必腹胀为逆。亦用瓜蒂散,先含水,次(口畜)之鼻中,黄水尽乃愈。

赵宗颜因下之太过生黄,脉沉细迟无力,海藏次第用药,至茵陈附子汤,大效。按海藏次第用药者,谓先投韩氏茵陈茯苓汤,次投茵陈陈皮汤,又次投茵陈附子汤。后赵秀才次第仿此。赵秀才因下之早,黄病,脉寸微尺弱,身冷,次第用药至茵陈四逆汤,大效。

一僧伤寒,发汗不彻,有留热,身面皆黄,多热,期年不愈。医作食黄治之,治不对,病不去。问之,食不减。寻与此药,服五日,病减三分之一;十日,减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茵陈、栀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钱,末之,每用三钱,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滓,食后温服,以和为度。

《医学正传》曰:一男年三十余,得谷疸证,求予治,以胃苓汤去桂加茵陈,数十贴黄退。自以为安,不服药。十数日后,至晚,目盲不见物。予曰:此名雀目。盖湿痰盛而肝火有余也。用獖猪肝煮熟,和夜明砂作丸服之,目遂明如故。来谢。予曰:未也。不早服制肝补脾消痰之剂,必转蛊胀。伊不信,半月后,腹渐胀,痞满,复求治。予仍以胃苓汤,倍二朮,加木通、麦门冬,煎汤下褪金丸,一月平安。

《薛己医案》曰:大司徒李蒲汀南吏部少宰,时患黄疸,当用淡渗之剂。公尚无嗣,犹豫不决。余曰:有是病而用是药。以茵陈五苓散加芩、连、山栀二剂而愈。至辛卯得子,公执余手而笑曰:医方犹公案也,设君避毁语残喘,安得享余年而遂付托之望哉?由是礼遇益厚。

应天王治中,遍身发黄,妄言如狂,苦于胷痛,手不可近,此中焦蓄血为患,用桃仁承气汤一剂,下瘀血而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