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太平寰宇记 四库本

卷一百六十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二

宋 乐史 撰

岭南道六

桂州

桂州始安郡今理临桂郡禹贡荆州之城春秋时越地七国时服於楚战国时为楚越之交境秦始皇三十三年发尝捕亡人赘媚贾人畧取陆梁地是为桂林郡二汉属零陵苍梧二郡吴甘露元年於桂林置始安郡东晋孝武帝改为始建郡宋不改萧齐复为始安郡天监六年立桂州於苍梧?林之西境无定理处大同六年移桂州於今理隋平陈废始安郡所领县并入桂州乃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废总管府置都尉府三年罢州为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平萧铣复置桂州总管府桂象静融乐荔南昆州龙九州并定州一总管其桂州领始安福禄纯化兴安德源永福阳朔归义宣风象十县寻改定州为南尹州其年又置钦州总管隶桂府五年置南恭鷰梧三州隶桂府九年置晏州隶桂府贞观元年又以钦玉南亭三州隶桂府二年省玉州南亭州五年置宁州隶桂府六年又以尹藤越白相绣郁羌南岩南方南晋十二州隶桂府其年置龚州都督亦隶桂府其年废龙郁二州八年改越州为廉州南简为横州南方为澄州南岩为潘州南晋为邕州尹州为贵州静州为富州乐州为韶为南昆州为柳州铜州为容州废福禄归义二县十年废羌州十二年废晏州以建陵县来属废荔州以荔浦崇仁二县来属省宣风县今督桂昭贺福梧藤容潘白廉绣钦横邕融柳贵十七州天宝元年改为始安郡依旧都督府至德二年九月改为建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桂州刺史充经畧军使北界有越城岭今谓之临源岭卽五岭之一也

元领县十 今十二内一场

桂林 灵川 兴安 阳朔 永福 俢仁

理定 慕化 荔浦 丰水 义宁新置

古县场新置

州境

东西六百里 南北五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陆路三千六百七十九里水路四千六百三十里 北至西京陆路三千四百五里水路四千三百二十三里 北至长安三千七百五里东至昭州陆路二百三十里 南至象州陆路

五百二十里 西至柳州五百四十里 北至道州陆路四百八十里 东南至贺州五百三十一里 西北至融州陆路四百九十里 东南至梧州水路六百三十里 西北至西演岭接叙州【阙】溪界一百五十里

唐开元户一万七千五百九十七皇朝管户主一万六千七百一十九客七千七百五十九

风俗

按汉书云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人好用劎轻死易发又火耕水耨人食鱼稻以猎山伐木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尝足故啙窳偷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

姓氏

【阙】

人物

【阙】

土产

朱砂 冷石 零陵香 桂心 银 麖 簟铜器 蚺蛇 蟾

临桂县元十乡州所置治汉始安县元鼎六年置属零陵郡吴分置始安郡梁置桂州隋末复为始安郡县界有漓水一名桂江有荔水亦曰荔水江其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唐至德二年改为临桂县逍遥楼在州城东角上轻盈重叠俯视山川宋考功

陪王都督登楼诗云晦日登楼望江山一半天卽此也逥涛堤在城东南十五步桂江西岸水自岭南流桂

岭去州二百余里水势极高每年三月至五月大水瀑涨淹浸城池唐贞元十四年刺史王珙筑此堤长五百五十四步以扞水势居人免垫溺之患 駮鹿山一名福禄山在州东北十五里 漓山在城南二里漓水之阳因以名焉一名沈水其山孤拔下有源潭上高三百余尺周回二里可容五百家旁有洞穴广数丈南北直透上有怪石欹危藤萝蓉茂世乱民保以避寇旱或祷祈颇灵 隐山在州之西郊先是榛莾翳荟古莫知者唐宝历初李渤出镇遂寻其源见石门牙开有水渊澈乃夷薙芜秽踈通岩穴石林磴道若天造灵府不可根本因号隐山 弹丸山在县东二里隔离水按郦元水经注云山有涌泉奔流迅激东注於漓水龛及溪中有石如弹丸因以名焉验其山高十余丈周回三四里复有石窦下深数丈洞穴深处莫究其极 独秀山在城西北一百步直耸五百余里周回一里平地孤拔秀异迥出郭中下有洞穴凝垂乳窦路通山北傍回百余丈豁然明朗宋光禄卿顔延之牧此郡尝於此石洞中读书赋诗云未若独秀者嵯峨郭邑间 南溪山在县南五里其耸拔千尺烟翠凌空其溪东注於桂江合流泝五里却合阳江直抵隐山萦带二十余里通舟楫於三江之上下 漓水一名桂江出临源县东南阳海山汉志零陵县阳海山漓水所出汉武帝讨南越遣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漓水 湘水今名小湘江源出临源县阳海山漓水湘水同源分为二水水在全义岭上南流为漓水北流为湘水罗含记云湘水出於阳朔州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没於其中 甘水在灵川县北三十里其源出融州北界潭洞涓流引????百余里经灵川县西南穿过大山下萦回五百余步江阔十丈深一丈东流经甘棠驿南而东注漓水今邑人呼为甘岩卽此水也 阳江在县之直南二里源出灵源县思磨山下东流百余里渐胜舟楫经郊郭之中东流合於桂江 紫家洲在子城东南百余步长河中先是紫家所居因以名焉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浮也又云昔欧阳都护坟土流下成此洲 顔延之宅在独秀山下按山在郭中居子城正北百余步高耸约十二丈周回一里余迥出郭中下有岩谷旧有宋时名儒顔延之宅读书亭後为从事所居往往见精灵居者罕宁 欧阳都护坟在府北郭外松林尽处唐初安南都护名普赞本灵川人也旧宅今圣寿寺是也有庙在寺北垣下 会仙里南去县五十里旧有羣仙会於此辎軿羽驾遍於碧空竟日而去里人聚伏闻之因名会仙里 双妃塜高十余丈周回二里旧传二妃寻舜而卒葬於此 伏波庙在郭中府之东北二里即马伏波之祠唐乾符二年?封马灵昭王 越王庙乡党祈祷之所 舜庙虞山之下是舜祠设庙之处有潭号曰皇潭言舜南廵游其潭因名

灵川县东六十里元十乡唐龙朔二年始分始安县置东临江 冷石山在县西南一百里出滑石 尧山在府城东北四十四里按史传尧封履不到苍梧以其西与舜祠相对邑人慕尧之风遂名为尧山 银江水出西上东流合漓水

兴安县北一百五十里元【阙】乡本汉始安县地隋置临桂镇武德四年析始安置临源县大历三年土将万重光诱桂临等九县构逆惟临源显独守臣节改为全义县皇朝兴国二年避御讳史改为兴安县 湘水出县东八十里阳海山水斗北流经县理东又北流入永州界 阳海山在县城北一百七十里属兴安县按郦元水经云阳海山一名阳朔山其山自永州零陵县西迤逦冈峦连亘不絶此山即湘漓二水之源南为漓水北为湘水卽此水也 龙蟠山在郡东北一百七十里属兴安县本名盘龙山天宝六年勅为龙山有石洞洞门内数里人秉烛游於回溪泥沙中尝见龙迹其大如盌洞中之水有鱼四足而有角人不敢伤恐生风雨岭表録异云全义岭之西有盘龙山山有乳洞斜贯一溪号为灵水溪入灵川县界溪内有鱼皆修尾四足丹其腹游泳自若渔人不敢捕之尔雅注云鲵似鮎声如小儿今商州山溪内亦有此鱼谓之纳鱼卽此类也 越城岭一名始安岭在县北三里即五岭从东来之第五岭 秦凿渠在县南二十里本漓水自柘山之阴西北流至县西南合灵渠五里始分为二水昔秦命御史监史禄自零陵凿渠至桂林故汉归义赵侯严为戈舡将军出零陵下漓水卽此郡郡志至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开湘水为渠六十里穿度城今城南流者是因秦旧溃耳唐宝历初渠道崩坏舟楫不通观察使李渤遂叠石造堤如铧觜劈水分二水置石斗门一使制之在人开闭开漓水则全入於桂江拥桂江则尽归於湘水又於湘水凿分水渠三十五步以便行舟漓水经县郭中而流 阳海祠在县南乃漓湘二水之源也流至县北三百步分流为湘江南为漓江其下有庙後封为广济侯

阳朔县南一百四十里元二乡本汉始安县地隋开皇十年置在漓水东二十里永乐水西 乌浒郡国志云阳朔县有夷人名乌浒在深山洞内能织文布以射翠取羽割蚌取珠为业 竹王祠郡国志云竹王者女子浣衣水次有三节竹入足间推之不去中有声破之得一男儿养之有材武遂雄诸夷地今宁州始兴三狼乌浒即竹王之裔故有竹王三郎祠於此地

永福县西南百里元二乡本汉始安县隋开皇十一年割始安县永福县於废龙口戍置 白石水东北自临桂县来经县理东又西南入理定县界 永福水在邑界修仁县西北三百四十里元二乡本汉荔浦县地吴孙氏置建陵县梁武帝立为郡隋开皇十年废郡为县唐长庆三年桂管观察使殷侑奏县名肃宗陵号并同今县有修仁乡请改修仁县 建水出县北建山南流经县东 骆駞水在县西七里源出龎山下西南流注连水 崇仁水源出谢山东流合白石水

理定县西南三百里元四乡本汉始安县地隋仁寿初分置兴安县唐至德二年改为理定县 兰麻山属县界在府城西南二百里从府向柳州路经此山过溪百余里方至平路山中有毒出路寻溪水行其溪水有伏流有平流峭絶险隘更无别路其山自衡岳迤逦南亘於郡州融州等界到此过入柳州象州山阔一百里高二十余里 橄榄山在邑界

慕化县西南二百二十里元二乡本汉潭中县地晋太康元年分吴所置武丰县置长安县於此萧齐又於县置常安戍梁大同八年於县置梁化县郡改长安县为梁化县十八年改梁化县为纯化县大业二年省唐武德四年复置纯化县永贞元年十二月改为慕化县以避宪宗庙讳梁开平元年复为归化县後唐同光初复为慕化县 常安水源出县西南二十九里须离山东北流经县南又经县东屈而东南流经福水西又南注白石水

荔浦县南二百四十里元二乡本汉县属桂林郡唐贞观三年於是置荔州十三年州废复为县以隶桂州在荔江北以江为县名 卧石郡国志云其形似人而举体青黄隐伏起卧或谓之石人可以祈雨小举卽雨小大举而雨大 建水水口有尉佗伏波二庙 湘水即小湘江也 荔江今名荔水汉志荔浦县有荔平关源出崇仁县西北荔山 荔溪地记云荔溪源多桂桂所生处不生杂木樵采皆桂 方山对九疑山高下相类丰水县南二百一十里元二乡本汉荔浦县地隋置永丰县唐长庆三年观察使殷侑奏与信州永丰县同今县下有丰水请改爲丰水县 丰水源出思君山下羌女山 白面山皆在邑内

武宁县东八十里一乡晋天福八年析灵川县归义为场复昇为义宁县

古县场西南一百五十里元十乡唐乾宁二年分慕化县三里一乡为县场 南越志云桂林郡本治阳溪今移郁江口有铜鼔瀬是也武熙县有桂山围山本草曰桂生山谷间久服令人身轻又平阳县有阳溪在县数百里伏流通於岷山又云潭中县二百里则桂林故郡所理也中留县秦置也次三百里至於江则桂江也与郁林合浦水并归於海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遂分建宁牂牁二郡地为兴古郡延康元年步隲出交州自长沙趋於此道故吴书曰权遣吕岱步隲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逆命隲上益阳备旣败绩而灵桂诸郡犹相惊扰隲周旋征讨皆平之 有终古藤俚人以为布故书曰岛夷卉服此之谓也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