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朝鲜王朝实录[英祖实录]

五十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甲午)五十年清乾隆三十九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乙卯,下諭八道兩都,勸飭農桑。

○上詣昌德宮,至鐘閣住駕,命承旨諭路傍觀光民人曰:「汝輩皆昔年遺民,欲見之。故特捲轎窓耳。」民皆呼千歲。仍詣璿源殿展拜,歷拜毓祥宮。

1月2日

○丙辰,太白晝見。

○上御集慶堂,召見奉朝賀、時、原任大臣、耆社堂上。備堂諸大臣進前呼千歲,諸臣皆呼千歲。上曰:「殿上豈有呼嵩之事?」大臣以古有殿上,皆呼萬歲仰對。領議政金相福,請金漢耆陞資,上特除知敦寧。

○敎曰:「次對進定,意蓋深矣。諸堂皆會,三司入侍,意謂聞嘉言善謨,壓於時體氣沮而然乎?昔年金槹,初入臺地,能爲十啓,今則此何世界,此何臺風?暮年歉然。今日入侍實職人幷推考,兩司雖一啓,而儒臣默無一言,遞差。」又敎曰:「牛禁外諸禁,十日內皆停,各司牌,亦限此日,懸房贖限十日。特減刑曹用刑,望後擧行,囹圄輕囚,捕廳拘留,卽日放送,令此輩咸知暮年君心焉。」

1月3日

○丁巳,上御崇政殿月臺,犒饋新舊番入直軍兵,命舊軍中,有能講者入講,一人應講,上曰:「極了了矣。」命付本營執事。

○御製二句詩,使入侍諸臣賡進。

○上御集慶堂,召見各司久任郞官,詢問所懷,皆以無有仰對。

1月4日

○戊午,憲府〈持平李濟萬。〉申前啓,不允。又啓曰:「恭陵令洪志漢,曾爲監察,爲人徵債,與同其利,及爲陵官,飯饌朔柴之類,亦用掊克之政,請削去仕版。今番都政,平壤人趙昌大,無履歷雜技堂上,而見差五衛將,潼關前僉使朴成恒,古豐山前萬戶崔斗元,卽地草記旋改,此謂假銜,請趙昌大汰去,兩邊將假銜勿施,政官推考。」上幷從之。

1月5日

○己未,太白晝見。

○以洪纉海爲大司諫。

○掌令李弘濟上疏言:

吉州牧使李邦鵬,三載居官,一事貪淫。搜括峽氓,以充漁戶之役,而山民疾首,憑藉方物,以豐肥己之資,而海鎭蹙頞,寵妓干預於獄訟,而貨賂公行,猾吏橫行於閭里,而橫斂無厭,宜施削版之典。

上從之。

○上御集慶堂,召見太學掌議色掌。上曰:「予二十九歲入學時講《大學》,今尙不忘。予當誦,諸生能講者,亦誦之。」諸生皆不能誦,命誦《夙夜箴》,亦不能誦。上曰:「予爲五十年君師,實予之愧。」各給筆墨紙。有一生,在鄕親老者,上引唐陽城語,給糧資,使之歸覲。

1月6日

○庚申,命承旨儒臣春坊翰注騎省堂郞承文院官員,製進七律,居首金魯淳施賞。

○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仍詣紫極門望社壇,俯伏移時,還御光明殿。命承旨徐有元、李瀰肅謝,幷下諭八道,使之淨潔社壇,誠慤祀典,蓋是日祈穀祭受香也。

○上御建明門,招入五部民人,問所懷。

○命罷禁衛大將李潤成職,以徵債累朔拘留人也。

1月7日

○辛酉,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齋宿典設司。

○命宣傳官,率來流丐人,各賜米三斗。

○命畿伯率入鄕民,亦各賜米三斗。

1月8日

○壬戌,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李徽之爲江華留守。

○大司諫洪纉海,啓請復樂,上曰:「文昭殿建閣,猶在今日,臣子何敢開喙?」命禁推。

1月9日

○癸亥,以徐晦修爲大司憲,金熤爲大司諫。

○上御金商門試士,名曰賢良科。策以三代治國之道不同,對策百餘人,皆平平無直言當世事。上甚不悅,取李頤祥、李東馨二人賜第。宋銓入合考見屈,上命入侍,令誦其文,更出論題試之,特命賜第,非科規也,而人無敢言者。

1月10日

○甲子,上御集慶堂,晝講《大學》。右參贊趙明鼎曰:「新字文義好矣。新年法講旣新,賢良科名,亦新矣。對策宜有直言者,而甚平平。臣以爲新民之化,不復作於今日者,聖德有所未逮也。此是殿下反省而加勉處也。」上曰:「善」命賜熟馬,仍除知經筵。

○行館學儒生殿講,純通愼師稷等三人,幷命賜第。

1月12日

○丙寅,上御崇政殿月臺,行香祗迎禮。

○命禁軍中能誦陣法者入侍,三人能善誦,令龍虎營禁御兩營敎鍊官,待闕塡差。

○命承旨讀諸道歲饌單子。百歲人加資,八十以上人,加給斤肉匹紬。

○以金應淳爲承旨。

1月13日

○丁卯,上御集慶堂,行文臣製述,居首朴相甲賜半熟馬。

1月14日

○戊辰,以徐有臣爲檢詳。

○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

1月15日

○己巳,上詣勤政殿舊基,設登俊科,蓋遵成廟丙戌故事也。文取趙德成等十五人,武取李春琦等十八人,命幷圖像作帖,文藏禮曹,武藏兵曹。

○上自北辰門,詣毓祥宮,王世孫隨駕。上還御勤政殿,行唱榜。安𠍱以耆社人,宋載禧以耆科人,皆參榜,故命幷加資,壯元趙德成陞除右尹,文武科三十三人,各賜表裏一襲,又賜蠟燭歸家。

○命政府柏府,各以麪餠肉一器待令。

1月16日

○庚午,上御崇政殿東月臺,受新榜人謝恩,仍晝講《小學》。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咸興民家二百餘戶延燒,上命道臣,自官造給家舍。

1月17日

○辛未,太白晝見。

○上御集慶堂,受知事鄭基安小科回榜謝恩,命賜虎皮,令展拜靈壽閣。

○耆社進麪一器。

○召見奉朝賀鄭宲,命本官特給疋帛斤肉。尹象厚兄弟同參登俊榜,故其母令該曹特給米肉帛。

1月19日

○癸酉,右參贊趙明鼎上疏,略曰:

復樂一節,臣旣發端於前席,而禮樂之於邦國,關係甚重,誠不可一日或廢。只緣聖孝之不匱,一時義起,創行無前之禮,不免爲過中之歸矣。且藥院之批,建功二字,無日不登,此非關於政令大體,而其有妨於心學則大矣。所進蔘料,亦過累百斤之多,而只見奇效,了無微害,其不可以凡見常情,容易增減也。伏願殿下,無或一日間掇焉。

○以徐命善爲承旨。

1月20日

○甲戌,咸鏡監司李最中上疏乞休,上不許。

○上御隆武堂,試射開國扈聖保社三功臣嫡長忠義。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1月21日

○乙亥,敎曰:「頃者賢良科,已涉孟浪,今日聚文蔭,當問爲國之道。」仍發策以試,入格者李寅燮等五人也。命陞敍寅燮,其餘有賞。

1月22日

○丙子,以朴師訥爲大司諫。

○居昌儒生金重鎰等上疏,請肅廟尊號,昭寧園封陵,上召入,令讀不能句絶,上曰:「予若有誠,豈令此輩若此乎?事當嚴處,而以忌器參酌停擧。」使京兆卽逐江郊,其疏藏于史庫。翌日令京兆考籍,乃嶺南常民也。

○上詣彰義宮,招入宮墻外梅谷十字橋所居老人十八人,各賜帛肉。

1月23日

○丁丑,以宋文載爲大司憲。

○上以不論金重鎰事,兩司諸臺,幷命刊版。

○憲府〈大司憲宋文載。〉申前啓,不允。又啓請,重鎰遠地定配,又啓曰:「梁周翊對策之文,全無敬謹之意,顯有希覬之心,請邊遠定配。」上幷從之。

1月24日

○戊寅,以申光緝爲廣州府尹。光緝,晦之子也。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命罷前都憲徐晦修。蓋晦修爲都憲時,以前任惠郞時事,發怒於惠堂,而因治惠廳下人,故惠堂鄭弘淳陳達,有是命。

1月25日

○己卯,上御集慶堂,藥房入診。召見江華留守李徽之,上曰:「尹鐸曰:『抑爲保障』,江都國之要地也。」軍政軍餉,一心勉之,不可少忽,卿其懋哉。「

○上御德游堂,招入兩本宮老人,各賜米肉帛。

1月27日

○辛巳,上御集慶堂,會三公禁府堂上,尹光莘、尹九淵,幷命給牒。光莘爲忠淸兵使,因事被拿,慢命不就理,故拿鞫杖斃人,以狂人稱之。九淵以酒禁時酒壺,被捉於宣傳官,梟示南門外,事在令前,人皆冤之,至是有是命。

○上候靡寧,內局移直廚院,時原任大臣及鄭厚謙、金漢耆諸都尉,竝留直闕中。

1月28日

○壬午,朝廷庭候,藥房入診,耆社堂上同爲入侍,上宣饌,賜御製命賡進。

○李益炡請今番親臨勤政殿登俊試,依丙戌年崇政殿進宴時圖畫作帖之例,令政院圖進,上從之。

○執義黃榦請復樂,上命遞其職。

1月29日

○癸未,藥房入診,時時原任大臣奉朝賀同爲入侍。上命史閣,《永垂百世錄》,卽爲洗草,謂相臣曰:「予了債矣。」

二月

2月1日

○朔甲申,上候就寢,發汗後快安。命八道,今月內賦稅徭役特減,都民三江人,幷減今月徭役。

2月2日

○乙酉,王世孫上疏曰:

伏以邦慶,何歲不有,而豈有若今歲,何日不然,而豈有若今日哉?今歲卽寶算望九之歲也,今日卽聖候平復之日也。藥院移直,中外憂遑,凡有五日。荷上天之祐,賴祖宗之靈,曾未數時,汗水浹洽,旋得天和,此非但聖上稟受强健,卓越凡人,抑亦上天祖宗之陰隲於不知之中者,的然可見,則聖上之受賜於上天與祖宗者無疑矣。三代盛時,亦未聞如此不常有之大慶。顧小子懽忻忭祝之誠,自不覺形於色而發於言,發於言而成於文也。至如薄海蒼生愚夫愚婦,凡有血氣之類者,莫不皷舞動盪。翹首跂足,皆願望九重而呼千歲,則在廷臣僚之心當如何,在廷臣僚之心亦不自已,則在小子日夜如渴之心,尤當如何哉?今番邦慶,受賜於高高冥冥,則雖以我聖上恒日撝謙之德,亦豈無仰答下副之擧乎?此不待臣之陳請,聖上亦有以默察矣。伏願天地父母,特允所請,卽令儀曹以涓吉日,亟行縟禮,俾遂秉彝同得之心焉。且伏念近日雖有停樂之成命,旣許皷吹於曝曬之行,則凡於所重,宜無異同。而目下邦慶,固當告由陳賀,其所重豈比於曝曬之行哉?大庭法樂,亦不可須臾廢也。至今獨不聞管籥之音,抑鬱之忱,常切于中。廼於請賀之疏,尾陳數語,惟聖明之體諒焉,臣無任顒望祈懇之至。謹拜疏以聞。

答曰:「省爾之章,嘉爾之誠。前月三日,今月一日,朝則稍勝,旋復有氣,非癨非疝,難形難狀,至於昨朝,尤涉殊常,特召奉朝賀時原任,意蓋深矣。僅能數語,其宿乎其昏乎?若醉若癡,將至三時,强吐數次,加以泄焉,吐瀉兼而似寒非寒,手足幾乎厥冷,甚至於戰慄,滯氣復作,自量誠難。故欲諭而召,僅數語而昏睡,此豈眞宿?誠可謂醉生。今予八旬一,咸曰陟降賜焉。今日朝鮮只有衰君與沖子,而其君逢今歲氣若此,故爲宗國悶不肖與孫,丁寧眷祐,若耳提面命,於此何敢曰偶然?故許爾請陳章,而其章勝於頃章,數月之間,文何夙成?至於稱彼蒼陟降句語,正若爾祖意,不覺涕流于席。至於尾陳二字,汝何學此文,予則曰濫矣。祖其孫孫其祖,夙夜在側,莫體祖心何也?予雖涼德,何心爲其孫而忘其昔乎?深嘉之餘,以十字古語勉爾,卽少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此擧專由仰謝,而陟降眷不肖不踰其夕,不肖小子,亦何敢踰日?其宜卽告而仰答也。明曉告由祭,宗社永寧殿,今番遣大臣攝行,儲慶宮、毓祥宮、徽寧殿,遣重臣攝爲。雖停皷吹,今予氣勝,可能致力資政,起立果難。隆福在近,欲以贊拜聲徹。當於日永門臥內,着笠受賀,爾與百官,袞衣冠帶成禮焉。予亦有附於尾者,曾孫有慶,深有祝於爾。」仍敎曰:「都承旨持此批答,傳諭世孫。」

○司諫李崇祜疏請,賀日設樂,上許之,特命錫馬。

○命藥房都提調鞍具馬面給,提調李重祜加資,副提調熟馬面給,其餘醫人皆有賞,翰注陞六,諸都尉知敦寧,各廐馬賜給。

2月3日

○丙午,朝廷庭候,王世孫率百官庭賀,上尙在調攝中,不能臨座,臥於堂中而受之。告太廟頒敎。上下御製五言一句,使王世孫及入庭文臣賡進。

2月5日

○戊子,上書下策題,命闕中諸臣應製,都承旨金應淳居首,賜虎皮。

2月6日

○己丑,命撤廚院直宿,命諸大臣入侍,判府事韓翼謩請老,上不許。

2月7日

○庚寅,上御集慶堂,引見時原、任大臣、備堂、奉朝賀、耆社堂上。領議政金相福,請罷理山府使尹光紹,上從之。初光紹請特減虛欠之穀物,監司洪麟漢,遣裨摘奸,元無腐穀,以此狀聞,故大臣請罷矣。

○以李章吾爲判義禁。古者武臣爲此任者甚罕,而近日武將陞崇品,便同例授,官方之壞,可知矣。

2月8日

○辛卯,海運君槤等,聯名陳疏,請擧揄揚之典,命海運君罷職不敍。

2月10日

○癸巳,上御集慶堂,召見時原任大臣奉朝賀,命蕩減甲山各還穀鼠耗陳腐一千一百八十石零,因本道監司査狀,而大臣陳達也。初理山府使尹光紹上疏陳本府之弊,而上慮他邑亦有此弊,使西北兩道監司査報,平安監司狀聞,與光紹疏相左,故罷光紹職。至是咸鏡監司狀陳甲山之弊,上命光紹仍任。大司憲宋文載請收還,上命該府問啓。宋文載請鄭弘淳推考,以卿宰而論卿宰也,蓋弘淳筵白徐晦修囚治惠局下人事也。

2月12日

○乙未,八十二歲人,以鄕解上來者,命該廳留京,糧饌顧助。

2月13日

○丙申,流星出房星下,入西方,色赤。

2月14日

○丁酉,上御集慶堂,引見時原任大臣備堂奉朝賀。

○以李昌任爲承旨。

○金應淳,以寺奴婢痼弊,建議陳白。上欲盡革女貢之名,寺婢驛婢貢及巫女布,皆令除之,私婢亦勿使收貢,命廟堂議成節目,廟議難於給代,久不決。

2月15日

○戊戌,上召見新榜進士聞慶居李世林,特除僉中樞,卽八十二歲人也。

2月16日

○己亥,命內局,自是日輪直。

2月17日

○庚子,命姜柱濟爲章陵參奉。柱濟漆原人,以年七十,參新榜者也。

2月19日

○壬寅,諸大臣會于賓廳,論啓請揄揚聖德,上命動駕舊邸。藥院三提調諸大臣政院三司,皆求對入侍,上入見賓啓草,命一竝解見任,動駕下敎還收。

2月20日

○癸卯,敎曰:「孔聖事君盡禮,時人猶謂謟,況今日豐亨,此渾世皆謟也。」敎曰:「嗟哉!八旬一欲得剛方正直人,擧世迷昏,君亦氣昏,嗟哉嗟哉。」敎曰:「堯、舜盛時,稷、契其亦豐亨乎?以予涼德誠淺而然也。君若德,臣何敢張大,君若誠,臣若是昧焉?有三公乎?有九卿乎?君少愈而受困於臣,八字必欲加請,此萬古謟諛。噫!堯、舜百十歲,果有此請,武王九十三,亦有此請?於賀於宴,其猶近諂,其況此請?撤直日其欲爲此,是果愛君,其亦體君?嗟哉!今予恃誰?自決其心自守而已。」

2月21日

○甲辰,以任希敎爲大司憲,徐逈修爲大司諫。

○命原任大臣、儒臣解見任,下敎還寢,三公復拜前任,藥房都提調復授。

2月22日

○乙巳,上召見三相。上曰:「予見卿等愧矣。三十二字外,復何所請?事君盡禮,猶以爲謟,況此請乎?」領議政金相福曰:「將順爲謟,臣等每逆聖意,非謟也。」左議政金尙喆曰:「堯、舜、禹、湯皆封禪,後王德薄不能爲封禪矣。」上曰:「堯、舜豈封禪乎?」尙喆曰:「載於經史。臣豈敢誣也?」

2月24日

○丁未,命書律題,試闕中入直人,洪樂純居首,賜虎皮,餘皆有賞。

2月25日

○戊申,尙州儒生蔡景龍上疏,獻孝廟御筆御製,上具翼善冠袞龍袍,詣德游堂,拜送御製御筆,奉安于於義洞本宮,命書御製文示沖子,親誦《陟岵三章》。

2月27日

○庚戌,西春君燁疏請肅廟加上尊號,又請揄揚邦慶,命藏其疏於史閣,以所重在故,不之罪焉。

2月29日

○壬子,是日,乃儲慶宮生辰也。上命茶禮自內備行,遣王世孫替奠酌。

○上詣德游堂,親傳香,王世孫跪受。上步隨詣合章門外,還御德游堂。特命禮房承旨趙宗鉉及禮貌官李養遂加資,春坊僚員,賞賜有差。

○命書御製文,示沖子。

○以李養遂爲承旨。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三月

3月1日

○朔甲寅,以李重祜爲咸鏡監司,重祜以鰲興府院君之姨從。故兄弟子姪,皆爲名宦雄藩,而彼亦自處以戚里,人竊笑之。

3月2日

○乙卯,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命設三日製,取五人,居首進士韓光綮賜第。

3月3日

○丙辰,憲府〈持平尹慶龍。〉申前啓,不允。又啓曰:「章陵參奉姜柱濟,素無行檢,見棄鄕里,率其居憂之兩子,冒入初試場中,南來之人,莫不傳說,宜令本道査聞科罪。」上從之。

○上御崇政殿月臺,行皇壇肄儀。上候尙在靜攝中,而不憚勞動,親視祭儀,尊周之誠至矣。

3月4日

○丁巳,命金普淳加資,以五次應製居首也。謹按普淳,本無文名,而翰林召試壯元,文臣製述壯元,三次律詩應製居首,可怪也已。

3月6日

○己未,上詣延和門外,行皇壇香祗迎禮,仍詣敬奉閣展拜後,歷臨摠府,親書憶昔懷萬四字,使揭板,命讀祭報府。上曰:「進排官李鳳模,卽瀞之子也。瀞之所爲,蓋寬饒後再聞者,年過七十云,其子特爲陞六。」仍詣光明殿,命書御製文,示沖子。

3月8日

○辛酉,上詣德游堂,親傳香,詣毓祥宮,王世孫隨駕。上行酌獻禮,執禮金思穆加資,贊禮諸承旨皆錫馬,特命崔東岳加資。〈史臣曰:東岳怙勢驕濫,多行不法,大臣希旨,薦授雄閫,聞者寒心。〉

3月9日

○壬戌,上還宮。

3月10日

○癸亥,洪檢爲承旨。

○命吏曹判書朴相德刊版,以不參毓祥宮祭班也。領議政金相福,營護相德,上震怒,命罷職不敍,旋卽寢之。

○以韓光會爲吏曹判書,洪述海爲吏曹參議,鄭昌聖爲大司憲,沈觀之爲大司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金思穆爲承旨。

○領議政金相福,請罷惠堂鄭弘淳,上從之。弘淳以災減貢價之停止,引義不行公,相福以當初災減,未免輕遽,到今引義,亦涉太過,有是請。

○上駕臨毓祥宮後麓,審視補土處。

○以申益彬爲承旨。

3月11日

○甲子,上御資政殿,行常參,因戶曹判書徐命膺所奏,關西稅收米一萬石及別餉錢二萬兩木一百同,特命劃給戶曹。

○大司憲鄭昌聖,請輔相及銓官,以任怨奉公,憂國忘身之意,面加申飭,上曰:「今日欲求嘉言善謨,所奏任怨奉公四字,可謂渾世頂門上一針。另加嚴飭。」大司諫沈觀之,請六曹長官常參不參人罷職,上曰:「在京者依啓。」

○上御集慶堂,召見時、原任大臣、備堂。命寢朴相德處分下敎,遣承旨宣諭于領相,與之偕來。

3月12日

○乙丑,原豐府夫人卒。命凡諸擧行,依己丑年爲之,大殿中宮殿,朝廷庭候。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3月13日

○丙寅,上以驛婢貢與寺婢貢,一例蕩減事,命大臣惠堂,商確成節目以稟,而巫女布,亦命特減。

3月15日

○戊辰,中宮殿成服後,朝廷庭候。

3月16日

○己巳,以朴道源爲大司憲。

○命設式年殿試於崇政殿庭,韓光綮加資,文科甲科第二人也。

○海運君槤卒。槤爲人恬靜,不事芬華,居家如寒士,人多稱之。

3月18日

○辛未,以李在簡爲承旨。

○上御崇政殿東月臺,行新恩唱榜。

3月20日

○癸酉,憲府〈持平權坪。〉申前啓,不允。又啓請,蔭官年未準仕者,雖有承傳,毋得備擬,以杜倖門,以存政格,上從之。

○特除趙載俊廣州府尹。

3月21日

○甲戌,上詣敬奉閣,王世孫隨詣。上展拜後,命皇朝人子孫入侍,仍御玉署,誦《匪風》、《下泉》二章,仍命儒臣讀奏,又命世孫讀奏,又命春坊讀奏。敎曰:「今者臨此,體昔臨玉署,呼謹甫之盛意也。」卽與沖子來,入直儒臣幷陞敍。謹甫卽成三問之字,昔成廟幸玉署,以字呼之,待以友道也。仍詣春坊,命世孫讀《聖學輯要》。歷臨政院,親題兩句詩,使政院玉堂春坊翰注賡進,玉署吏隷,皆命賞賜。兩注書陞六,承旨春坊左右史錫馬,親寫恪謹惟允四字,使揭板。

3月22日

○乙亥,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鄭好仁爲承旨。

○諫院〈司諫崔�。〉申前啓,不允。又啓請還寢全孝曾特放之命,上不納。蓋孝曾,以逆賊鼎衍寫手,全孝舜之食主人,沿海定配,今因其妻之上言,有放釋之命故也。又請還收向來禁江居下敎中驅入封鎖四字,上嘉納。

3月23日

○丙子,上御建明門,拿入吏曹判書韓光會,參議洪述海,上曰:「八十人君,今將開政,汝輩何敢不卽承牌乎?」仍施不敍之典。以李潭爲吏曹判書,李命植爲參議。蓋新榜人河範錫年踰七十,故有開政付職之命,而光會、述海,互相推讓,未卽膺命,上震怒,有是擧也。

○以蔡弘履爲承旨。

○特除洪名漢爲兵曹判書。

3月25日

○戊寅,上詣德游堂,行明陵香祗迎禮,命儒臣講《陟岵章》。

3月27日

○庚辰,中宮殿私服公除,朝廷庭候。

○上御集慶堂,行翰注召試。

○憲府〈持平洪樂恒。〉申前啓,不允。又啓曰:「坡州牧使權拭題目之下,物論喧騰,請改差,銓官推考,竹山府使李殷福,族徵謀於猾吏,疑訟付諸奸鄕,不可置之字牧之任。請罷職。」上從之。

3月29日

○壬午,上親製諭沖子文。

夏四月

4月1日

○朔癸未,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仍詣光明殿,命儒臣讀《陟岾章》。

4月2日

○甲申,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仍詣廚院,命入直郞廳宋煥翼守令調用,以先正臣宋時烈五代孫也。

4月3日

○乙酉,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校理鄭元始,以李夏集伸雪之後,兩司長官不爲爭執,請罷職,上曰:「依啓,李夏集伸雪勿施。」

○命刊大司諫沈觀之職,上察其以不言自引,欲爲免臺地計,故有是命。

○儒生朴大和,爲其先祖事上疏,上謂都提調元仁孫曰:「卿其陳之。」仁孫曰:「聖祖癸亥改玉後,先正臣朴知誡,先正臣金長生,俱膺禮羅之招,朴知誡以爲,帝王家何可無禰祖?而亦有元廟追崇之論,金長生以爲,聖朝旣繼體於穆廟,則不必別之禰廟,兩說不同。而亦有所據,故贊成朴弼周,作朴知誡諡狀矣。朴弼周文集校正時,其門人具常勳不錄其諡狀,故大和以此陳疏,此非推上之事也。」上曰:「私家私藁之增減,何聞於君?申飭政院,如此章奏,切勿捧入。」

4月4日

○丙戌,上詣崇政殿東月臺,行肄儀。

4月7日

○己丑,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仍詣長樂殿,登龍飛樓,東向俯伏,少頃又詣光明殿南廡,命承旨書御製,傳于東宮。歷臨憶昔窩,上謂宋瑩中曰:「莊陵復位時,申奎上疏,果是東平尉所敎耶?」瑩中曰:「莊陵復位事,東平尉使臣父煒製疏,權以相又潤色,置之床頭矣。申奎適來,故使之呈納,申奎慨然爲之矣。」上曰:「本事今始快知矣。」

4月8日

○庚寅,以前縣監洪駿漢擢除承旨,駿漢卽鳳漢之弟也。

4月9日

○辛卯,以徐晦修爲大司憲,申益彬爲大司諫。

○上御建明門,拿入丘泰垕嚴刑,機張縣充軍。初上思丘從直之賢,命索其子孫,以泰垕爲孝陵參奉,泰垕不學無識,始學《史略》於陵書員輩,或與陵卒相爾汝,陵卒輩不爲忌憚,犯斫陵寢近地大松二株。故上駭痛而有是命。司諫崔�曰:「此後另飭銓曹,另擇陵官好矣。」上曰:「丘泰垕事,非渠之過,卽予慕古而然矣,追悔何及?」

4月10日

○壬辰,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上御延和門,拿入懿陵摘奸宣傳官,決棍。

○以鄭枋爲承旨。

4月11日

○癸巳,平壤幼學崔配浩上疏,略曰:

宣廟壬辰,自永柔向江西路,在平壤府西村抄道洞,而中路遇大風,入御于臣六代祖崙家,經宿而行,昭載邑誌。所御家舍,年久傾頹,古墟荒蕪,伏乞特賜竪喪之典。

上特允其請,親書癸巳年駐蹕處六字,命本道建閣竪碑。以配浩爲宣陵參奉,配浩時年七十四也。以關西微賤之人,濫除寢郞,僥倖�覬之徒,皆生心矣。

4月12日

○甲午,以趙宗鉉爲承旨。

4月13日

○乙未,上詣中日廳,試取兩西圻甸直路人,蓋壬辰年宣廟龍灣去來路,而出於追慕之聖意也。文取李果等三人武取七人,竝命賜第。

4月14日

○丙申,上御隆武堂,試射龍灣、平壤、皇華坊洞人。

○以直赴人童蒙洪聖臣,特除宣陵參奉令戶曹助給加冠。聖臣時年十八,尙未加冠也。

○以吳戴純、趙英鎭爲承旨,蔡濟恭爲平安監司。

○給洪聖臣榮親時,所經官給糧,到本官後,自監營米太食物題給,自惠廳先爲給糧,亦給刷馬。又命道臣給婚需,成婚後狀聞。

○以趙德成爲承旨。

4月15日

○丁酉,上詣彰義宮,仍詣儲慶宮,行酌獻禮,大祝加資,執禮準職陞敍,諸承旨通禮錫馬。

○特除具允鈺爲戶曹判書。

4月16日

○戊戌,陞除金漢老爲兵曹參議,因金相福所請也。以具明謙爲忠淸水使。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任希簡爲承旨。

4月17日

○己亥,上因交河儒生閔喜天等疏,下詢入侍諸臣,韓翼謩對曰:「先正臣文成公李珥、文敬公金集,皆承嫡矣。」上曰:「嫡室無子有妾子,而以他人子爲後,渠輩當冤之矣。文武旣通淸,何獨不爲承嫡乎?嫡妾俱無子云者,是欺君也。」仍召時原任大臣、備堂、三司諸臣,下詢後,敎曰:「心常慨然者也。此後依法施行。」

4月18日

○庚子,應製排律入格人宋景煥等,賞賜有差。

4月19日

○辛丑,上幸西江稅船點檢所,王世孫隨駕。上命放砲,首船放砲,諸船無砲,以皷代應。各邑監官以下,依昨年例賞賜,歷臨懿昭墓。

4月20日

○壬寅,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4月21日

○癸卯,以閔弘烈爲承旨。

4月23日

○乙巳,上御集慶堂,朝講《小學》。上曰:「沈壽賢講經時,曰:『道合則服從,不合則去,臣等有愧於此』。其言誠是矣。今予臨御五十年,諸臣無不合,則去者何也?」右議政元仁孫曰:「此戰國時旅進旅退之臣也。我國則喬木世臣,處義各異,不可比而論之。」

4月24日

○丙午,上御隆武堂,行西北別付料武士試射。

○上御集慶堂,召見宗臣,命講《小學》。

4月25日

○丁未,命削安興僉使徐必修職,以稅船指路之慢忽也。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大司憲宋瑩中、大司諫任希曾奏曰:「大臣以藥院問候陳達,未蒙允許,遽然就坐,誠慨然矣。目今萬事,無過於保嗇聖躬,而藥院全空,鎖抄不下,此不得請,則循例傳啓,有不暇及矣。藥院提調,亟命備員,仍下鎖抄,卽臣等區區之望也。」上曰:「其言是矣。不先傳啓,以此事仰達,可謂得體。」瑩中曰:「臺臣之啓,異於廟謨.不得請則不敢退矣。」上卽以入侍左相,爲藥房都提調,吏判爲提調,都承旨依例兼副提調,宋瑩中、任希曾特爲錫馬於差備門,以示嘉奬之意。大司憲宋瑩中申前啓,不允。又啓曰:「近來國綱解弛,干連逆獄之類,敢生伸雪之計,至若柳綏、柳綎所坐何如,而頃者柳哥之擊皷鳴冤,都出於僥倖之望。此不嚴處,無以懲後,請擊皷人柳哥邊遠定配。」上曰:「定配可也。」

○上詣彰義宮,親酌孝章廟,王世孫隨駕。執禮大祝皆命準職,承旨以下賞賜有差。

4月26日

○戊申,命前判府事李溵敍用。

○上御集慶堂,召見各司久任郞廳,詢問職掌。

○以洪良漢爲承旨。

4月28日

○庚戌,以沈翔雲爲承旨。

○命北道前監司李最中入侍,下詢北道人心,最中曰:「今則淳朴之風,漸不如古矣。」

4月29日

○辛亥,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命宣傳官,往看南郊牟麥,而以憫旱,命減膳。

○特命故進士羅以俊贈職。閔百興奏曰:「丙子胡亂時,太學生皆逃散,進士羅以俊,與守僕鄭信國,作布袋裹,大聖五賢位板,使信國負而跨馬,追到南漢。守僕則以扈聖之功,有旌褒之典,齋生則獨漏,故榮川儒生前後呈單非一再。請下詢大臣處之。」領議政金相福曰:「果如重臣所奏,以俊則其時有參奉除授之命云,而其後十年登第,榜目書以進士,未知其由。而宜蒙追施之典也。」上特許贈職。

○上御延和門,召見貢市人及鄕民,下詢弊瘼與農形。

○以崔�爲承旨。

4月30日

○壬子,上御集慶堂,召見時原任大臣。上曰:「在予道理,卽修省二字也。」韓翼謩曰:「聖心安然後,對越之道,可以致之,保護聖躬,非湯劑則莫可。」上曰:「如此則解弛矣。」

五月

5月1日

○朔癸丑,上詣彰義宮,回鑾時歷臨宗臣問安廳。

○擢除前文學趙載翰爲承旨。載翰卽顯命之子也。

5月2日

○甲寅,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領議政金相福曰:「今已得雨,減膳限秋成之敎,宜可還收。」上曰:「此月後當復之。」右議政元仁孫曰:「體天之道,不當若是。」上曰:「豈可遽復乎?」金相福曰:「前以全孝曾之妻上書,自上放釋,而臺臣爭執,臣不敢言。而孝曾兄弟被竄,其母八十云。其所犯則素知鼎衍之寫手,適來故饋飯,而事在獄事前,合有疏釋之道矣。」上曰:「臺臣爭執,予猶曰過。令該曹特放兩人,以奏。」

○上御延和門,召入湖南節扇陪持人,下詢雨後農形,仍問曰:「扇子櫃,道臣卦進乎?」對曰:「外以印封,內以臣謹封矣。」上曰:「如此安有中間換扇之事?今日中官,果以京扇充貢云者,必是中官求情債不得,有此奏也。」仍入前排,杖問中官後,命中官黑山島定配,廂庫庫直,喬桐府充軍。

5月3日

○乙卯,以崔東岳爲平安兵使,洪檢爲吏曹參議,鄭晩淳爲大司成,徐逈修爲承旨。

5月4日

○丙辰,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仍詣光明殿,命《書》本固邦寧,書示沖子御製。

○以韓光綮爲承旨。

5月5日

○丁巳,上御紫極門,遣承旨奉審社壇,驪州奉審承旨崔�命賜鹿皮,以其往還之速也。

5月6日

○戊午,上御集慶堂,召見平安監司蔡濟恭曰:「此重臣,予不必勉飭矣。」左議政金尙喆曰:「此人之如是奬用,莫非大成廣運之化,自上若不簡拔,豈能至此乎?濟恭卽南人,而卽上之所寵愛者。其後金鍾秀爲監司,狀聞臚列,濟恭軍官金致維,幻弄錢木穀偸食,殆爲累巨萬云,監司不知,而軍官豈敢如此耶?濟恭不能副聖上委任之意也。」

5月7日

○己未,上御集慶堂,會三公禁府刑曹堂上,疏決罪人,以憫旱也。命特放趙榮順。

5月8日

○庚申,上御建明門,召見儒生坊民。先是上悶其湯劑之苦,下令有能言湯劑之可停者,當超二資賞百金,人無有應之者。至是懸皷庭中,仍敎曰:「謂理中過者,撞皷二,謂下敎過者,撞皷一。」有安載圭者二鼓之,上敎曰:「成王以桐葉戲,史官書之,仍以封焉,況人無信不立。」仍命超二資賞百金。其翌日賓對,大臣諸臣齊奏載圭之猥越無嚴,且有�覬之心,大司憲宋瑩中,以人心不古,倖門多岐,此路一開,希覬之徒,恐將接踵爲陳戒,上嘉納。

5月9日

○辛酉,以閔弘烈爲慶尙監司。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大司諫任希曾,請行祈雨祭,上從之。

5月10日

○壬戌,上御崇政殿月臺,行望拜禮,仍行祈雨祭傳香禮。召見皇明人子孫及丙子殉國人子孫,還御資政殿,召見禁府刑曹堂上及館學儒生西北武士。

○上謂承旨崔�曰:「高皇帝所稱關西夫子,於承旨爲幾代祖,夫子之稱,有所以乎?」�曰:「於臣爲十三代祖,而奉使皇朝時,帝命監蕫玉河館營建,其後因使臣聞其作故,帝震悼曰,朕不復見東國楊震,命畫工模畫其形二件,一則掛置便殿,一則付使臣歸,傳其子孫。仍賜謚齊貞公,以御筆親寫齊貞公崔龍蘇之像,至今奉安於宗孫家矣。」

○時原任大臣請對入侍,以不進湯劑,有藥院三提調解見任之敎故也。

5月11日

○癸亥,以金若行爲承旨。

○上詣彰義宮。

5月12日

○甲子,上御德游堂,親傳香,仍行祗迎禮後,親受籍田兩麥。

○上詣垂恩墓陳酌,歷臨關王廟,仍詣景福宮,王世孫隨駕。都承旨贊禮以下,賞賜有差。

○副應敎洪相簡等曰:「路馬失足,玉體驚動,內乘僉正,旣已汰去。而提調若善檢飭於平時,豈有顚躓?本寺提調,宜施罷職。」上從之。

○擢校理李奭輔爲承旨,特除閔百興爲兵曹判書,命敍用恩彦君䄄,復恩信君禛官。

5月13日

○乙丑,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仍詣紫極門北向社壇,跪伏良久,還內。

○特除李翼元爲禮曹判書。

5月14日

○丙寅,以李海重爲大司憲,李致中爲大司諫。

○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

○上御延和門,召入湖南嶺南騎船監色,下詢農形。又招見士庶耆老人八十八歲四人,幷命加資。

5月17日

○己巳,因統制使趙濟泰狀聞,韓鼎漢、徐永郁以二萬兩錢,生殖納本,得數千石穀,仍爲監官,賑活窮民,特命加資。

○上以久旱,下求言下敎。

5月18日

○庚午,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冒雨詣紫極門,俯伏良久,還內。

5月19日

○辛未,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奉朝賀。

○諫院〈大司諫李致中。〉申前啓,不允。又啓曰:「近日中批特擢,首尾相接,卿宰侍從之數殆過半。千古何嘗有是乎?究厥弊源,則不但資級之太濫,實由科擧之太頻。自在韋布,已懷倖望,一占科第,擧皆躁競,自今以後,勿創無名之科,痛抑罔功之賞。」上嘉納。

○譯舌李宗聃,進所述一卷冊,蓋論酒禁、南草、髢䯻、紋緞油果、章服等六條也。命賜表裏,以示開不諱門之意。

5月20日

○壬申,以趙宗鉉爲大司憲,李崇祜爲大司諫。

○河東幼學李慶星疏陳民瘼七條,一曰官長虐民,二曰戶役層生,三曰吏卜濫徵,四曰軍布濫徵,五曰還糴逋欠,六曰軍額苟充,七曰獄訟不公。上嘉納,下其疏於備局,可以申飭者,條列草記。

○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仍隨詣建明門跪伏,內局都提調金陽澤曰:「伏乞還內,靜臥默禱,以爲孚格之道。」上曰:「誰能臥而潛心乎?予以無才無能涼德淺誠,致有貽慼於太室矣。」王世孫出來侍側,諸臣曰:「伏見王世孫焦遑之色,不勝感泣。俯聽世孫之懇請,亟下還內之命。」陽澤使內侍待令轎子,王世孫與大臣,共扶起,上乘轎還內。

5月21日

○癸酉,執義宋濟魯上疏,請節賜與之費,懋和平之規,上嘉納。

○前司藝李尙運上疏,言無時動駕之急遽,閭巷衣服之侈濫,上嘉納。

○命自檀君廟至前朝諸陵尙在祀典者,令道臣親爲奉審,兩都留守亦一體奉審,趁卽修補,而皆用募軍,以儲置米會減。

5月22日

○甲戌,上御延和門,召見鄕民之來京者,下詢農形。

○憲府〈掌令安鼎大。〉申前啓,不允。又啓曰:「全州居宋姓兩班,武斷鄕曲,爲人徵債,捉致洞內女人,私施惡刑,以致自斃。一婦含冤,五月飛霜,今者亢旱,安知非不由於此乎?請分付該道,刻期跟捕,依律處斷。」上曰:「聞甚慘然。令道臣,爲先分付本官,刻期跟捕,道臣親執嚴問。」

5月23日

○乙亥,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

○因湖西畢賑狀聞,以泰安郡守王漢禎,自備穀至於千餘石之多,特命加資,舒川郡守羅忠佐,璽書表裏賜給。

○命入侍各司,有所懷官員所言,皆平常,上優容。

○命敍用前領府事韓翼謩。

5月24日

○丙子,以李𡊠爲大司諫。

○上御資政殿,會三公九卿,命書仰籲文十二條以自責,而又曰:「昔之成湯只稱六事,而小臣今以倍焉,肌膚何惜之敎,仰聞于昔。以一人代萬民,恒祝于中,及今不霈,民其何救?沖子隨來,三公九卿六承旨,皆令入侍,若頃年司寒祭時,限午時俯伏於此。嗚呼!三百餘年朝鮮,祖依於孫,孫依於祖,豈特癸酉年申奏慈聖者乎?何敢臥於高堂?當留庚子居廬草舍,得甘霈後當回。蒼蒼照臨,陟降俯察,臣何敢欺?」上詣彰義宮,歷入太常神室,行拜禮,王世孫隨駕。敎曰:「今日沁沁泄泄,隨駕大臣備堂罷職。」旋卽還寢,承旨幷遞差。

○上御興化門,放釋囹圄重囚。

○以具㢞、金思穆、洪述海、鄭好仁、趙英鎭爲承旨。

5月25日

○丁丑,大雨,是日祈雨祭官,賞賜有差。

○以宋載禧爲大司憲。

○副司直李有喆上疏,請還收安載圭之超資,邊遠定配,以懲日後之弊,上以其非臺臣而請律安載圭,特施不敍之典,命勿復檢擬於臺望。

○是日上始還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戶曹判書具允鈺,以戶曹頒祿貢價不足,請軍作米一萬石,上從之。

○大司諫李𡊠奏曰:「職在三司,無一人應旨陳疏,請不言三司,一倂罷職。」上從之。又請:「令選部,凡踈逖之積年沈滯者,勿拘顔私,次次甄用,以爲應天之實。」上嘉納。

○特寢物膳停封之命。

5月26日

○戊寅,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

○以韓光綮爲承旨。

○上曰:「李有喆其能應旨勉君,亦有愛君之誠,而安載圭子亦豈曰純然公心?子曰:『去食去兵,人無信不立。』故有是命矣。李有喆非臺臣非刑官,則何敢以邊遠定配,定律名而請乎?關係國體,不可不處分矣。」

5月27日

○己卯,行報謝祭。

○諫院〈司諫金瑞應。〉申前啓,不允。又啓曰:「前司直李有喆應旨陳疏,其志可尙,而遽下嚴敎,恐有欠於大聖人容受之量。請寢李有喆不敍勿復檢擬之命。」上嘉納。

○以李復祥爲承旨。

○命寢趙榮順父贈職墨抹之命。

5月28日

○庚辰,上詣毓祥宮,歷臨寧嬪房、靑平尉家,王世孫隨駕。

5月29日

○辛巳,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大司憲宋載禧啓曰:「臨門釋囚,寔出於我聖上體昔年繼述之德意。解澤旁流,囹圄一空,刑措之化,不獨專美於成周。而至若金奉大,渠旣承款,情節難掩,比他囚尤別,揆以國體,有難容貸。請寢金奉大酌處之命。」上特施宋載禧刊版之典。

○以鄭好仁爲承旨。

5月30日

○壬午,司諫金瑞應啓曰:「聖彦窮凶情節,昭載《勘亂錄》,得免收司,已是寬典,益謙之駕前鳴冤,萬萬無嚴,其在嚴隄防杜後弊之道,決不可嶺沿定配而止。請具益謙島配。」上從之。

○以李𡊠、沈翔雲爲承旨。

六月

6月1日

○朔癸未,以金漢老爲水原府使,漢老戚臣,而登科未三載矣。

○淸道幼學金垽等上疏,略曰:

臣等始祖駕洛國首露王,天毓嘉祥,首出荒屯,紫纓金榼,實符於玄禽之墮卵,巨人之降跡。而金海龜旨峰,卽王誕降之地,而歲値亢旱,有所祈禱,則靈應不忒,朝家區劃七十名良丁,以爲守護之道。逮于壬辰,倭寇掘塚之變,則自朝家特遣禮官,望祭于咸陽之境,崇奉之至意,孰不欽歎?始祖姓孫諸人,創設數十間廳事,三十頃祭田,田屬於本府鄕廳,惟行冬至一祭。而鄕品獻侑,胥吏執事,禮儀乖錯,牲酒酸瘠。願如崇仁、崇德之規。

答曰:「所請不無意思。而與崇仁、崇德、崇義有異,且新羅本始祖,亦無此例,今何可創開於新羅小國?噫!千有餘年塋域尙在,以鄕廳功也。令道臣詳細看審修築,體國初守塚之義,令府使,祭文稱國王致祭,爾等可謂千載一時,隨本官參祭。」

○上御集慶堂,藥房入診。上曰:「安兼濟爲宋明欽停啓賢矣。」右議政元仁孫曰:「聖敎以安兼濟爲賢,而宋明欽尙未給牒矣。」上曰:「卿亦賢矣。」特命故贊善宋明欽給牒。〈史臣曰:明欽以山林禮遇之臣,甲申一書,扶植彝倫,有補世道大矣。而壬辰臺臣承望搆論,至於追奪,中外士林,莫不喪氣,至是有是命,朝野相賀。〉 ○司諫金瑞應,啓請咸從府使田文顯不敍之典,以武臣而乘轎也,上從之。敎曰:「擧直措枉,王者之政,近者臺閣寒心之時,金瑞應前後擧措,暮年初見。特賜熟馬,以示予奬一聳百之意。」

6月2日

○甲申,以宋淳明爲大司憲,朴師訥爲大司諫,任聖周爲軍資正,特除具允明爲內局提調。

6月3日

○乙酉,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大司諫朴師訥啓曰:「頃年罷四山監役,而創設參軍後,軍門軍士,自稱契房,亙相偸斫,請令備局,商確變通,以爲各別嚴禁之地。」上命三軍門大將重推,四道參軍,使兵判決棍汰去。

○行司直李最中,疏請致仕,上許之。〈史臣曰:最中歷敭淸顯,躐至冢宰,至壬辰身名壞謬,人皆嗤點。自不勝羞愧,連章乞休,時年六十矣。〉

6月4日

○丙戌,以徐命善爲承旨。

○命致祭于故右議政金宇杭。

6月5日

○丁亥,特罷昌城尉黃仁點、靑城尉沈能建之職,以其不居所賜第宅也。

6月6日

○戊子,上命文蔭武儒生中,有志者皆令來待,儒生朴文絢應旨入侍。上曰:「有何所欲言?」文絢曰:「建功乃保議聖躬之良劑,每下厭進之敎,此後勿復如此,是臣之望也。」上曰:「汝以安載圭爲何如耶?」文絢曰:「可殺之人也。」上曰:「又有所言乎?」文絢曰:「科擧連設,動駕頻數,國用易竭矣。」上曰:「又有所言乎?」文絢起伏曰:「殿下知今日世道之至此乎?不用山林之致也。」上曰:「何爲而然也?」對曰:「山林老成之人不用,故年少輩用事,而三綱不明,風俗日渝矣。」上厲聲曰:「所奏有甚麿意思,爲先停擧,速爲退去。」敎曰:「武臣子謟諛山林,其何有益?此等口尙乳臭者,何敢挾雜于此?朝象如此,由於《家禮源流》。諸症有加,亦由於此,庚子以後,我慈聖每當下敎,其亦流涕,予一心惟在於此,幺麿之輩焉敢生意於其間?令訓局,卽爲軍官傳令,使之現身。」〈史臣曰:文絢故水使朴載河之子,而年才二十五矣。慷慨奏對,頗有士氣,不識時諱,語多觸忤,難免矯激之譏。〉上仍命詣昌德宮。

6月8日

○庚寅,上詣毓祥宮,召入昌德宮洞口及毓祥宮洞口內居民六十以上,各賜米,隨駕承旨儒臣堂上侍衛幷賜馬。

6月9日

○辛卯,掌令吳著上疏略曰:

以殿下撝謙之苦心,致有豐亨之戒。在廷臣僚,固當揄揚聖德,仰答洪休,而應行之典,側聽多日,尙未有聞,三事之責固如是乎?敦寧都正鄭景瑞,本無敦親,晏然行公,宜施譴罷之典,景陽察訪徐彙本以全州吏屬,馹騎黜陟,吏卒使役,皆有定賂,掊克多端,刑杖太濫,宜施刊版之典。向者大小科考講之命,自庚辰三日製爲始,而趙重瞻爲其年人日製居首,以不能通講,特命拔榜,命講旣係令前,立法貴在必信,物論之冤惜,蓋亦久矣。「

答曰:」職在憲臣,一則謟諛,一則挾私,予何例批?「

○以金用謙爲右尹。

○上御崇政殿東月臺,宣奉朝賀李最中麻,上親書御製七言一句,面給,最中拜受曰:「臣方退休矣。有一言可以陳達者,日前臨門廣詢之擧,孰不仰殷湯反躬之德?翌日得雨,此亦聖德之咸應也。然而時或不槪聖心,則辭旨過嚴,故群臣惶恐而雖奉行,退則憂歎。自今以後,毋或如是,使群下得以誠心事之。」上曰:「以誠事之云,則所請八字,亦可受之乎?」對曰:「受之可也。」上曰:「功德有何增乎?」對曰:「聖壽已過八旬,邦慶莫大,功德豈非年年有加乎?」上曰:「若如是,予欲臥舊邸或鍊戎臺矣。」對曰:「臣下有罪則治之何難,而有如此之敎耶?凡於辭氣之際,必加雍容和順,使群下各盡其所懷。今日滿庭群臣,皆不免面謾也,非臣所達,殿下何以知之乎?」

○上御資政殿,行館學儒生殿講,居首李普榮賜第。

○正言朴聖泰啓請各宮房稅納,自戶曹一體監捧,劃送各宮,上以戶曹句管,有欠國體不允。

6月10日

○壬辰,上御隆武堂,頒賞試射入格武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洪樂純、趙英鎭、韓光綮、李致中爲承旨,具顯謙爲統制使。

6月11日

○癸巳,以徐命善爲承旨。

○上御中日廳,行試射,命訓鍊大將,小開門,只以金皷爲之,以訓鍊院正軍器寺官員,不卽來待,訓鍊正李邦城,軍器主簿康堯愼,除面灰等節,回示後,邦城海南縣充軍,堯愼喬桐府充軍,旋卽還寢。

○命贈前縣監林德躋左承旨。〈史臣曰:居家孝友,立朝讜直,壬午樹立,無愧古人,而坐是沈滯,以咸平縣監,歿于任所,上覽湖南畢賑狀,始覺其作,故差惜久之,特命贈職。〉 ○以諭書,賜湖南湖西道臣各虎皮,海西道臣鹿皮,蓋以善賑也。靈光郡守鄭煥猷、高敞縣監金聲九,以自備穀最多,命加資。

6月12日

○甲午,上御建明門,行三廳勸武軍官試射。命拿入朴文絢,敎曰:「今日試射,爲汝而設矣。新射者不能得中固也,誠能勤射,雖不中豈遠乎?汝故如是,則其更爲山林者流乎?」

6月13日

○乙未,副修撰李昌伋上疏,略曰:

向日靑平故第之歷臨,實出於聖上念舊敦親之盛意,而旣非貴主獨享之所,乃是沈氏累世之廟,則左右諸臣,初不提稟,以致至尊之嚴臨。此已萬萬未安。至於親酌之曠典,尤異賜祭之常例。非人臣所敢承當者,則職在元輔,不思覆難,奔走執事,視若應行,自同家人之禮,大臣之以道事君,固如是乎?惟彼沈翔雲身爲家主,不能力辭於不敢當之恩,乃復進現其不當現之人,而反稱私家之榮。至陳叩謝之章,守分畏義,雖不足責,國體所關,不容仍置,臣謂前承旨沈翔雲,亟命刊削。「

上不從。

○以徐逈修爲承旨。

○上御集慶堂,命童蒙敎官,率童蒙入侍,講《小學》,賞賜有差,敎官各賜鹿皮。

6月14日

○丙申,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敎曰:「昔年節製,亦有賜會試者,於黃柑每年一第,此亦孔子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之義,況於今雖節製,比前異焉,黃柑製當依例賜第,而三九製,亦遵古例,當直赴會試,到記科則勿論親臨命官,皆直赴會試,殿講人數已定式,而此後非親臨,以直赴會試定式,少抑希覬之心。」

6月15日

○丁酉,上御集慶堂,開坼諸道殿最。

○上以耆社褒貶古例,命耆社進饌。仍命在京奉朝賀入侍,洪鳳漢奉進湯劑,三呼嵩,上命書一句詩,使諸臣賡進。

6月16日

○戊戌,命禁私門用刑。

6月17日

○己亥,以沈頤之爲承旨。

○上御隆武堂,行扈衛軍官試射。

6月18日

○庚子,幼學李滯謙等上疏,請入鄕錄,上優批答之。

6月19日

○辛丑,上御集慶堂,行都政,以李在簡爲吏曹參議,洪鑰爲大司諫,李瀰爲副提學,吏曹判書李潭政也。〈史臣曰:潭嗜利趨勢,隨世化身,三載秉銓,政無由已。〉 ○以沈履之爲刑曹參判,中批也。

○上御延和門,行香祗迎禮。

6月20日

○壬寅,以趙明鼎爲弘文提學。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又召見都政新除人。

○大司諫洪鑰啓曰:「各道都事,卽是外臺之職也。旣居佐幕,又掌課試,其爲任不輕,而近年以來,便作冗官,每以無勢疲軟之類,率多差送。以宋文楫事言之,此豈獨文楫之罪哉?反以半歲濡滯之罪,歸之於下官之稽慢,而使文楫致有卽其地定配之命,原其事實,則矇然不審之失,處事顚倒之責,實在道臣。請江原監司李溎從重推考。」上從之。

6月21日

○癸卯,上詣摠府,王世孫隨詣。召見畿民,問農形,摠府入直堂郞,皆鍚馬。吏隷米布賜給。命充軍趙明鼎於喬桐府,特補趙曮爲喬桐水使,旋命充軍喬桐,皆以弘文提學,不膺命故也。

○特除李潭爲弘文提學。

○行都堂錄,取任希雨等十七人。

○領議政金相福、左議政金尙喆入侍,乞解上許之,以韓翼謩爲領議政,李溵爲左議政。

○以徐命善爲吏曹參判,徐浩修爲全羅監司,皆中批也。

○執義黃榦啓請,節財用,廣儲蓄,上嘉納。

6月23日

○乙巳,執義黃榦啓曰:「伏聞奴案中,年過百餘歲者,不可勝計云,此眞白骨徵布之至冤者也。及此婢貢釐正之日,幷與奴案而査頓,則乙亥節目,亦不爲紙上空文矣。湖南、湖西,則奴口之數,都合不過數三千,嶺南則餘奴木之數,亦爲不小,査頓之際,雖或有見縮之患,以嶺南之多,補兩湖之縮,則庶可以不失定數。」答曰:「旣有乙亥節目,人豈有過百者?所啓的確,令備局商確,登對時稟處。」又啓曰:「申聞皷之復設,蓋爲疏冤鬱而通下情也,近來紀綱解弛,四件事外,鄕曲希覬干恩之類,紛紜來擊,事之猥褻,極爲可駭。此後四件事外,如有亂雜之弊,當該堂郞,特施譴責之典。」答曰:「此後若此者,非特勿施,嚴繩事定式。」

6月24日

○丙午,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徐逈修爲江原監司,鄭民始爲副修撰,皆中批也。

6月25日

○丁未,上御集慶堂,召見下直守令。

○掌令權坪,請還寢趙明鼎、趙曮充軍之命,上不從。

○校理鄭義達上疏辭職,上優批。〈史臣曰:義達相門浪子,目不識丁,力占科第,施登瀛選,有識寒心。〉

6月27日

○己酉,以蔡弘履爲承旨,金尙默爲兵曹參議。相默亦壬辰見枳之人也。

6月28日

○庚戌,上御崇政殿東月臺,親傳香,仍詣光明殿,命承旨沈頤之書戒豐亨洞諭文,是時朝廷方請揄揚之擧,故有是洞諭。

○上詣彰義宮,特免領議政韓翼謩、右議政李溵,以力請揄揚,故有是命也。

○右議政元仁孫,以情病,上疏乞解,上許之。〈史臣曰:仁孫沾沾自喜,太欠威儀。〉 ○以申晦爲領議政、李思觀爲右議政,皆中批也。

史官曰:「申之貪淫縱恣,李之持身卑賤,幷據台位,國人駭然。」

6月29日

○辛亥,上御右文閣,命承旨敦諭于領議政申晦,右議政李思觀,幷承命肅謝,上引見。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命放趙明鼎、趙曮。

〈英宗至行純德英謨毅烈章義弘倫光仁敦禧體天建極聖功神化大成廣運開泰基永堯明舜哲乾健坤寧翼文宣武熙敬顯孝大王實錄卷之百二十二〉

秋七月

7月1日

○朔壬子,上御德游堂,召見同中樞李浲,浲卽延平府院君李貴之庶裔,而時年九十,小科回榜人也。入庭時,上起立,命賜饌,又命度支給軺軒,判府事元仁孫後陪,皆濫恩也。入直儒臣李祖源、洪國榮,上箚爭之,上嘉納。

○上御集慶堂,召見時原任大臣,特許初四日陳賀,是日卽昔年庭賀日,勉循王世孫睿誠也。敎曰:「此不過逢此日,行其禮奏其樂之意。雖然尙在停吹中,皷吹無可論,只設軒架。」

○持平朴俊源上疏,略曰:

先蠶壇祭享時,亞獻官前判書李翼元,徑出都門,終獻官徐晦修晩後追到,請幷施譴罷之典。臺閣之含默不言,未有甚於近者。臣謂求言後,只事謄傳諸臺,幷施不敍之典。前掌令盧允中,不念君父之恩,終無一言仰答,其後二人繼居憲地,一遵允中之約束,孤負聖恩,臣謂盧允中輩三人,幷施刊改之律,以言獲罪者,次第甄用,宜示優容之意。職在淸要者,罕出州郡,俾一世曉然知內重外輕之義。御題何等至重,而賢良科場中,掠取爭裂,而試所承旨,未敢啓聞,自歸於壅蔽之科,臣謂當該試所承旨,宜施譴罷之典也。

上優批嘉納。

7月2日

○癸丑,幼學鄭㙫復上前疏,上命京兆卽逐門外,俾懲希覬之徒。

7月3日

○甲寅,上詣延和上下門上下外,行香祗迎禮。

○執義黃榦申前啓,不允。又啓曰:「稱慶之舊甲重回,呼嵩之縟儀將擧。第軒架只設於螭陛,皷吹無聞於鵷班。況黑團領行禮,極爲太簡。伏願更下若禮之命,俾盛禮無闕。」上不從。

7月4日

○乙卯,上御崇政殿,受百官賀。特減今年田稅半,士庶年八十人,各加一資,貢市人,依前例減數,懸房贖限,今朔蕩減。李潤成加資憲,尹泰淵加嘉義,兩將臣罔功濫資,物情駭惑。

7月5日

○丙辰,禮曹啓:「大殿停膳三日限,止於今日,自明日復舊封進。」答曰:「今年初旱,卽由一人,今者晩雨,亦一人。其若循例,高高監臨曰,有是君,更待下敎。」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7月6日

○丁巳,上,製下示大小群工文。

7月7日

○戊午,上御中日廳,行試射。

○上幸摠府,追感昔年摠管,入直者二人,各賜馬郞廳陞敍。

○以金普淳爲承旨。

○上詣敬奉閣,行四拜,御中日廳,試射武士。又下御題五言十韻律,命闕內入直文臣製進。居首修撰鄭民始特賜鹿皮。

○洪龍漢、沈觀之特除承旨。

7月9日

○庚申,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召見時、原任大臣、戶惠堂、畿伯及鄕民,敎曰:「今年減田租代,諸道還耗,一倂蕩減事,下諭八道兩都。」

7月10日

○辛酉,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小科回榜人辛敦復命入侍,使地方官,衣資食物題給。

7月11日

○壬戌,掌令李弘濟上疏,略曰:

近年以來,科目歲增,人才薪積,或調郞十年而終未得斗邑,或進身三司而終未得薄縣。經幄論思之臣,不免桂玉之愁,臺地出入之人,率多凍餒之憂。至於兼史,有乞飯而供仕者,銓郞有徒步而就直者,瞻聆所及,足可見世道之寒心。而我東州縣三百六十,而其中文武交遞者,三十餘窠,以文差出者三十餘窠,以武差出者八十餘窠,其餘一百九十餘窠,皆以蔭官差出者也。臣謂東萊、義州外其他牧府郡縣,幷作三年窠,以文武蔭輪回差遣。都事責任不輕,而便作冗官,申飭銓曹,各別擇差,依各道虞候例,受其常廩,準其瓜限,以爲內擬之階梯宜矣。

上嘉納。

7月12日

○癸亥,持平柳榮鎭請敬奉閣傍,別立一閣,以奉淸國勅文,上嘉納,命戶曹判書,相地始役,名曰奉安閣。

7月13日

○甲子,掌令安鼎大申前啓,不允。又啓:「向日堂錄時,素乏地望之李東郁,無文庸騃之李昌漢,苟然充數,請施刊改之典,參圈諸臣,倂推考。」上雖不允,答以優批,仍賜虎皮而奬之。〈史臣曰:鼎大初以所懷奏之,上曰:『啓辭可也。』鼎大曰:『聖敎如是,則臣當以啓辭仰奏矣。』凡臺臣之啓辭與所懷,體各不同,而旣非齋日,則奏以所懷,已損臺體。及承上敎,忽變啓辭,如許臺閣,前所未有也。〉 ○以李𡊠爲承旨。

○上御延和門,拿入昌慶宮守直中官等決棍,以其不能禁雜人也。

7月14日

○乙丑,特罷判書趙明鼎職,以其奴子無端入空闕中也。

○以金鍾正爲大司成,尹彛復爲黃海水使。

○上御集慶堂,引見備堂。上曰:「減還穀之數,比田租之半,幾至倍蓰,而予則謂減雀鼠之耗,終涉苟且矣。」領議政申晦曰:「不必以減耗爲名,直以減還穀什一,擧行好矣。」上曰:「如是則名色正矣。」仍敎曰:「注書日記,史官史記,今日所減數,特書以今年還穀某石蕩減,以表予必也正名之意。」

7月15日

○丙寅,敎曰:「昔唐太宗初則於四百,不過給由,無遺盡來,故一倂放釋。先儒雖譏,予則曰:『非貞觀治,豈有是事?』予雖衰,豈可八旬暮年,徒取其名,以誑一世乎?嗚呼!八十一歲,重逢甲午,卽八朔侍湯之年也。咸曰,爲慶若有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惠,此誠追慕昔年之意也。今番此擧,豈效唐宗?況囹圄諸囚,皆不過頑忍尙存者,而敢體癸亥洞開囹圄之盛德,此非今甲午惠也,昔甲午恩,而亦仰體甲子舊例也。」

○執義黃榦啓曰:「聖化淸明,囹圄空虛,五十年刑措之治,中外咸仰,而兩捕廳至有滯囚之事。捕將張志恒、趙𡷗,請施竄配之典。」上允之。〈史臣曰:刑措之治,不可强致,而治盜滯囚,本非可罪,迎合上意,張皇論啓,白首老臺,能無愧心?〉

7月16日

○丁卯,府院前啓停,奉承上敎也。

○黃榦擢除承旨、鄭厚謙爲工曹參判。〈史臣曰:厚謙都尉之螟蛉,而十八登第,淸官美職,惟意所欲,驟躋宰列,至占文任。開門招權,勢傾一世,趨利之徒,無不蝨附。自作威福國政日非,中外憂憤,莫敢誰何。〉 ○持平朴俊源啓請同推罪人,亦爲究覈處決,俾無滯囚,上曰:「所啓誠得臺體。嚴飭八道二府。」又啓請:「罪關貪汚逆案之類,雖値大霈之時,切勿輕議,以礪世道嚴隄防。」上從之。

○上御集慶堂,召見大臣刑判兩司畿伯,持入各道徒流案,可放者點下。

7月17日

○戊辰,掌令李弘濟上疏:「請嚴立科條,雖卿宰家婚幣首髢之費,從略定式。」又言:「黃海兵使李國賢,多行不法,恣意侵虐,刑杖之濫,椎剝之酷,無非招怨之政,宜施譴罷之典。」上優批嘉納,特賜虎皮。敎曰:「體昔年開不諱之意。」

○持平柳榮鎭請飭夜禁,上曰:「今者所請,可謂捄時弊。然夜不閉門狗莫吠,卽盛時事,今何爲也?」

7月18日

○己巳,執義洪秀輔,請陳疏之儒,雖有其言之可取,賜帛賜糧,慰諭遣之,勿輕除官,以杜僥倖,上嘉納。

○以具㢞爲承旨。

○上御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禜祭諸獻官以下,賞賜有差。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大司憲宋淳明啓曰:「黃海兵使閔範洙,爲人闒茸,性且貪鄙,題目之下,物情駭歎,請罷職。」答曰:「予則謂其人可用,故末擬以點,今聞所啓,莫重閫任,豈可作撕捱之窠,强允焉。」正言申禹相啓曰:「宜寧縣監趙潞鎭,與道臣謂有世嫌,許久曠官,請罷職。」上從之。

○以尹得養爲吏曹參判,李溎爲大司諫,田光勳爲黃海兵使,徐命善、李碩載爲承旨。

○洪秀輔擢除承旨。

7月20日

○辛未,上御集慶堂,行文臣製述,居首吏曹正郞洪履健特命陞敍。

7月21日

○壬申,上詣崇政殿,行望拜禮,板位上行四拜,陞殿上香,少退復行四拜。仍詣敬奉閣,次詣奉安閣行禮。訖,召見皇明人後裔及殉國人後孫,命印進《三學士傳》。還御崇政殿月臺,召見鄕民,下詢農形。仍設科試,取殉國人後孫,居首金履厚其次許晪幷賜第。皇明人後裔,試射於中日廳。命懷墓別定守墓軍,歲一祭,自本官設行,懷墓卽燕山母墳,燕山時封陵處也。

7月22日

○癸酉,上幸彰義宮,王世孫隨詣。上受饌後,仍命賜饌癸酉甲戌生老人金致明等,而耆社堂上賜虎皮,其餘各賜紬綿。上下詢于都承旨徐命善曰:「減租與減還,爲惠孰勝?」命善曰:「減租則無田土之民,未得蒙惠,減耗則一夫一婦,無非受還之人,實爲均惠。而但國家所失,比諸減租,不啻五倍,方當婢貢給代之餘,又有此擧,經用可悶矣。」上曰:「惠廳何爲艱乏。」對曰:「戶曹收稅,每年減縮,故取用惠廳三萬石,以至於惠廳之難繼也。」上曰:「戶曹惠廳之匱竭,皆予之過也。」

7月23日

○甲戌,上御隆武堂,試射殉國人子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持平朴俊源請嚴禁京外牟利,上嘉納。

○以趙晸爲承旨。

7月24日

○乙亥,正言李鼎運所懷,首論別科卽日應榜之弊,請復庭試初會試之法,上不從。

○上御會祥殿庭,召見百五歲老人及八十八歲以上老人,或加資錫馬,或賜米肉表裏。金器大、金孝大、尹東晢、魚必溟入侍,各面給馬,承史亦錫馬。命必溟讀《大學》首章,上亦親誦。

7月25日

○丙子,上幸彰義宮,王世孫隨詣,歷臨義烈宮。

7月26日

○丁丑,上召見百歲人。以追慕之聖意,留宿永慕堂,是日始還宮,歷臨校洞主第。

7月27日

○戊寅,李致中特除承旨。

○右尹金應淳卒。上悼惜之,特贈禮曹判書。應淳字會元,江都殉義人文忠公尙容八代孫。聰明慧悟,早登文科,歷慶尙監司副提學,進途方闢,上甚眷遇,一夕以疾暴逝,年纔四十七矣,人多惜之。

○上御德游堂,賜饌八十一歲老人。命鶴城君楡,誦《大學》經一章,上亦親誦,面給熟馬,其餘各賜鹿皮。

7月28日

○己卯,以成天柱爲大司憲,李商舟爲大司諫。

7月29日

○庚辰,上候違豫,內局移直廚院。

八月

8月1日

○朔壬午,日有食之。

○設庭試武科初試,上候平復之慶,至是行焉。是年上以前甲午侍湯回甲,追慕藏樂,至是復樂。

8月2日

○癸未,命朝廷,勿爲庭候,蓋上候患癨候,卽瘳故也。

○上曰:「在昔甲午九月十三日參外宴,十五日參內宴,揷花出興元門,怳然如昨,今異於昔,若受一杯,非子道也,況有加於此者乎?」時廷臣連請陳賀,上靳允而有此敎,寔出於追孝之道,執謙之德也。

8月4日

○乙酉,以金器大爲兵曹判書。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諸臣咸請賀儀,上不允。大司諫李商舟啓請踰越宮墻之禁旅,依律施行,番將刑配,入直兵曹堂郞,幷罷職,上曰:「禁旅充軍,番將徒配,騎堂事依施,大司馬亟施不敍之典,摠管亦施此律,龍虎將削職。」又啓:「請西北諸邑剩穀掃穀之名,一切革罷,八道官用耗條中折米之規,亦令嚴禁。」上從之。掌令金東淵啓曰:「黃海水使尹彛復,以雜技加資,濫叨閫任,爲人邪誕,前後居官,貪虐剝割,民不堪苦,請爲先罷職,永勿更擬於閫帥之望。」上曰:「遠外風聞,其何盡信?爽誤引嫌,古亦美事,更加詳察處之。」

○趙曮特除兵曹判書。

8月5日

○丙戌,掌令林蓍喆啓曰:「昨日臺啓,所謂邪誕二字,可謂着題目。蓋其行身處事,專尙奸譎,居官莅民,率多詐僞,屢典郡邑,輒多貶遞,備局公座,將臣論斥,況中路濫杖,以致到處之騷擾。請尹彛復爲先罷職,永勿更擬於閫帥之望。」上從之。

8月6日

○丁亥,以徐命善爲承旨。

8月7日

○戊子,咸平儒生鄭弘臣上疏,言多荒雜,全無倫脊,上賜優批,蓋出於來諫之意也。

8月9日

○庚寅,大司諫李商舟上疏,略曰:

咸平儒生鄭弘世之疏,外托民瘼時弊,而其他陳列,無非藏頭去尾,隱映說去,詬罵一世,陵侮朝廷,萬萬可駭。而至於歷指某年,提及不當言之事,遣辭陰譎,情狀怳惚。此而置之,大關後弊,宜施竄配之典。

答曰:「人皆結舌之時,雖荒雜,其猶若此,所請雖是,靳允意亦在焉。」

8月10日

○辛卯,以洪樂純爲大司憲。領左相因鄭弘臣疏,聯名上辭疏,上賜優批,不允。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關西遼軍木四十同,劃給訓局,俾行中旬,因領議政申晦所陳也。持平柳榮鎭啓請鄭弘臣竄配,上從之。

8月12日

○癸巳,八道儒生南宮鋈等上疏,請追崇昭寧園,上召見賜批而不從。鋈將退,奏曰:「臣有所條陳民瘼,書在袖中。」上命退去。

○奉朝賀金始煐卒。

8月14日

○乙未,儒臣李祖源等上箚,請還寢動駕之敎,上不從。先是有十五日眞殿展拜之命,而上候尙在靜攝,故儒臣有箚。敎曰:「儒臣陳箚,政院求對,若問其由,卽予誠淺。承旨儒臣,一倂遞差,鄭尙淳、尹坊、李廷壽、李壽鳳、金光默、趙㻐爲承旨。今日開端,卽內局三提調也,幷解兼帶。

8月15日

○丙申,上詣眞殿,王世孫隨駕。回鑾時,將詣毓祥宮,至松峴,上忽以癨氣吐痰涎,進建功湯,卽差安。王世孫下輦趨進,仍乘步輿,不離咫尺,盡誠扶護,仍請直還大內,王世孫誠孝益著於倉皇造次之際,陪扈諸臣,至於軍卒輿儓,莫不感歎。都承旨直宿政院。

8月18日

○己亥,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命注書讀賓對座目。上曰:「金應淳可惜也。今日備堂濟濟,而獨無之,予心愴然。」因江華留守狀聞,領議政申晦請:「湖南別會米劃給後,十餘年一不輸送。勢難一時幷納,待其年豐,次次輸送,申飭道臣。喬桐湖西移轉米,幷耗收捧,待明春盡數輸納之意,分付宜矣。」上從之。備局會案,句管堂上以鄭弘淳、金鍾正差下,從晦之所奏也。上以禁軍咸道亨事,當啓不啓臺臣,命刊版,應啓不飭該房承旨罷職。

8月20日

○辛丑,設文科庭試于景福宮,同設武科會試。初命親臨,以靜攝未果,領議政申晦爲命官,取試券詣闕,考于崇政殿,依親臨例也。

8月21日

○壬寅,入侍科次,取金魯永等二十人。

○以李在簡爲吏曹參議,趙英鎭爲大司諫,趙曮爲藝文提學,金魯永以文科第上下一人上下,登科前資窮,加資。

8月22日

○癸卯,上御集慶堂,召見新恩。

8月24日

○乙巳,以李福源爲吏曹參判,金鐘正、鄭尙淳加資,爲西北別遣試官,領議政申晦之所奏也。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因黃海監司狀聞,領議政申晦仰請:「常平穀每年分糴後留庫條六萬石中三萬石,耗條三千石劃給,而各庫錢,依所請蕩減。」上許之。司諫李惠祚啓論,掖隷往武所作挐者,一倂嚴處,上命杖治諸掖隷。

8月25日

○丙午,製下祭文,遣禮官致祭于金應淳。敎曰:「惜未大用矣。」

8月26日

○丁未,義州儒生金夏璉等上疏,請太祖大王戊辰五月回軍時留陣所及宣祖大王壬辰駐驆處,立石以紀之,上召見賜批。

8月27日

○戊申,上御崇政殿唱榜,王世孫率百官行禮。

○以徐命善爲承旨。

8月28日

○己酉,上御德游堂,召見新恩,上謂金魯永曰:「汝以具慶,不爲張樂云,似是汝父之意也。汝之所居洞,卽予舊邸。龍虎營三絃特給,汝今日遊焉。」仍命該曹,米綿題給,魯永卽月城尉金漢藎之孫也。

8月29日

○庚戌,以趙晸爲吏曺參議,沈墢爲大司憲,尹養厚爲副提學,黃景源爲弘文提學,金魯永特除承旨。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掌令慶再觀啓:「請成川府使任聖周經學固有裕,而治郡本非所長。向除全州,至有大臣之請遞,其踈於事務可知。及其到任之後,廢衙養痾,邑務委積,請罷職。」上從之。又啓曰:「德川郡守具八柱,性本狂妄,行已鄙悖,惑於妖妓,所言皆聽,刑杖太濫,賄賂公行,請削職。」上曰:「令該府嚴問。」

○固城儒生李鳳徵上疏,論時弊民瘼,上召見賜批,下其章令備局稟處。

○副提學尹養厚本館圈點,取李魯述等六人。

九月

9月1日

○朔辛亥,上御集慶堂,行翰注召試,翰以表,取注以賦試。

○以金魯鎭爲吏曹參議,李碩載爲大司諫,尹養厚爲慶尙監司。

○命內乘梁垸海南縣充軍,以朔試射時使人代射故也。

9月2日

○壬子,都堂錄,取李魯述等九人,上以姜俒,故大提學鋧之孫,特除校理。

○以趙㻐爲大司成,李𡊠爲承旨。

9月3日

○癸丑,時、原任大臣入侍,咸請合慶陳賀,上不從。時上壽八十一,臨御五十年,舟梁十六年,上候平復,俱是莫大之慶也。諸臣連日仰請,上以撝謙之意,靳允。

○咸陽幼學鄭之僑上疏,陳民瘼,上賜批,下其章,令備局稟處。

9月5日

○乙卯,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大司諫李碩載啓曰:「日昨掌令慶再觀之論任聖周也,旣稱經學之有裕,謂不可任以民社之責,其言首尾橫決。且成川本非劇邑,赴任不過旬餘,廢務爲弊等說,專出捃摭,請慶再觀罷職。」上從之。

9月6日

○丙辰,雷動電光。

9月7日

○丁巳,修撰朴在源因災異上疏,略曰:

空圄之化,非不郅隆,而閭巷之偸竊日肆,求言之誠,非不懃懇,而草野之干恩相接,度支之經費耗匱,年年區劃,艱辛取用,則殿下之節財,終有所未盡矣。推恩之狀報冒濫,家家金玉,人不知榮,則殿下之愼爵,或有所未至矣。

上優批。

○安州儒生尹應履等及懷德儒生李志遠等上疏,上曰:「志遠挾雜干恩,豈因莫重而不飭乎?永刊儒案。尹應履語涉囫圇,隱而未彰,其何召問?幷逐送。此後此等儒疏,喉院使該吏逐之,勿復以聞。」

○時、原任大臣入侍,咸請賀儀,上始許之,及朴在源陳戒,上賜批,仍寢陳賀之命。是時大司憲沈墢、大司諫李碩載亦以災異陳戒,呈疏政院,忽又持去,兩司長官之疏,到院還持去,前所未有也。

9月8日

○戊午,時、原任大臣、承旨、儒臣、諸備堂,幷求對,請依前成命陳賀,上不從。

9月9日

○己未,時、原任大臣,又請依前陳賀,上不從。

9月10日

○庚申,王世孫上疏,請依前成命陳賀,上許之。王世孫上疏曰:

伏以今年之慶,卽我東不再有之慶也。寶籌之望九旬,始於今年,盛事之回舊甲,在於今年,勿藥之喜,疊於今年,光御之恰滿五紀,又屆於今年,舟梁之禮成,至于今又十有六年,則此皆我東方不再有之慶也,而況誕彌之辰,在於今月乎?乃有此五大慶,而一未伸蹈舞之輿情,玩愒度日,乍請旋止,居然已到,今年之今月。此固臣誠孝淺薄之致,而顧其鬱結之忱,豈敢食息而少弛也?何幸宸心誕感,縟儀涓吉,臣竊歡欣忭祝,屈指以待,猶以六日之間,爲久且遠也。昨伏見傳敎下者,有賀儀退定進饌還寢之命,臣於是驚惶抑塞,罔知所以攸措也。懋積忱誠,導達回天,尙有望於大臣之筵奏,故姑且泯默,遂至于今。不意今日大臣所以仰達者,全沒誠意,太欠懇惻,草草數語,未免應文之歸,是豈臣分之所敢出,而民彝之所固然乎?噫嘻!使今日大臣苟知此請之不可已,而此日之不可踰,則豈如是看作例事,苟且彌縫乎?究其意旨,似怵威譴之或加,而揆以情理,是豈漫漶而止者哉?臣誠莫曉今日大臣之擧,何爲而然也?今則大臣之請,已無可恃矣。衷情所迫,不避煩瀆,忙陳短章,仰干崇聽,惟聖明之垂察焉。第伏念日昨允從之命,一則仰謝,一則繼述,從前一賀一宴,莫非出於仰謝繼述之聖意,則況今省約之儀節,草草未備,何嘗一毫近似於豐亨豫大之擧?而已成之命,何爲而復反也?況日昨備忘中,旣有十二日告由之敎,則伏念於昭陟降,想必俯鑑於洋洋之中,則聖上視無形、聽無聲之孝,應不待臣言之畢,而有所幡然而仰體矣。誠深愛日,懇切籲天,言不知裁,惶悚惶悚,臣無任祈懇之至。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諸臣請進饌,不許,只許十九日行賀儀。〈史臣曰:聖心非不執謙,而王世孫睿孝所格,得以回天,誠慶幸也。〉 ○敎曰:「予心雖若金石,豈無感動之事?吾孫賢矣。豈無褒嘉之意乎?入侍春坊兩臣準職承傳,以示八方。」

9月12日

○壬戌,以趙明鼎爲弘文提學。

9月13日

○癸亥,命設九日製於泮宮,提學取試券來考賓廳,京取李得永,鄕取李壽岱,皆賜第。

○上御集慶堂,召見時、原任大臣、奉朝賀。諸大臣請進湯劑曰:「臣等以此爲金丹,將以獻壽矣。」洪鳳漢與諸大臣咸奏曰:「殿上呼千歲,古亦有之。」仍齊呼千歲,是日卽大殿誕日也。誕日陳賀,國典所當擧行者,而聖心篤於追慕,撝謙而不許,故諸臣有是擧。

9月14日

○甲子,上詣崇政殿月臺,親傳香。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上以癨氣,夜有未寧之節,朝廷庭候,內局移直廚院。

9月18日

○戊辰,敎曰:「今者予心,其惟追慕,況耆耉諸臣乎?耆社諸臣,明日令該曹,衣資食物題給,以示予意。」九十歲以上人,幷命加資。

9月19日

○己巳,罷廚院直宿。

○上御集慶堂,受百官賀。王世孫率百官,先四拜,進箋文後四拜,陞堂侍坐,御製頒敎文。

王若曰,稱觴崇政,侍宴光明,兩日承歡,揷花回邸而冥然,今日重逢此辰,强起受禮,專在追慕,是豈爲予?意在繼述。己卯奏殿,寔爲宗國,而卽阼五十年,得壽八十一,是誰賜也?舟梁十六歲,其亦陰隲。春秋兩賀,於予太康,而臣欲豐亨,君則仰謝。今者此擧,沖子竭誠,强以臨殿,其何應文?自今日以前雜犯以下幷宥,在官者加一資,自今日限三日禁牌,京外九十以上,各加一資,拯劣米欠縮者,一倂蕩滌。邦慶罕聞,施惠廣蕩,意專在於追慕,咸須聞而知悉。

9月20日

○庚午,耆社諸臣,請進小饌,上許之。李益炡奉饌以進,以銀盃酌酒,拜以獻壽,諸臣於殿上呼千歲。銀盃,卽先朝乙亥景賢堂耆社臣賜宴時所賜也。

9月21日

○辛未,上御集慶堂,召見大臣、備堂、奉朝賀。

9月22日

○壬申,命內局三提調皆解其任,特除金陽澤都提調,韓光會提調,徐命善都承旨。

○領左相上箚辭免,上曰:「內局纔撤,此何景像?時任將闕焉,君將兼輔相乎?當詣舊邸。」於是承旨、玉堂求對,領左相胥命金吾。

9月23日

○癸酉,以李在恊爲承旨。

9月24日

○甲戌,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金文淳、趙英鎭爲承旨。

○上御集慶堂,行夕講,王世孫具冠袍玉帶侍講。上講《大學》經一章,又誦至《補亡章》,世孫繼讀,諸臣各奏文義。上曰:「聖經之旨,皆有次序,而修身則天子庶人一也。」又敎曰:「今日祖孫同講,意蓋深也。」入侍諸臣,幷有賞典。時聖壽彌高,久在違豫,而尙開法講,誦讀靡懈,中外聳聽。

9月25日

○乙亥,持平南鶴遠上疏,略曰:

前後稱慶,輒由春宮之疏懇,其可謂國有大臣乎?當此無前之邦慶,宗臣之首先陳請,亦是古例,而日前諸宗臣,以請賀請宴事,會議公堂,治疏將上之際,以疏頭厭避,爭詰起鬧,臣謂宗親府首堂,宜施刊版之典。漆原縣監徐命國,人旣狂悖,政多不法。每因乘醉,輒施重棍,一境嗷嗷,如逢亂離,臣謂亟施削職之典。定山縣監姜必敎,性本回邪,行又貪汚,托以公廨,大興土木,貧窮之民,督令赴役,稍實之民,勒捧雇價,以爲肥已之資,宜施刊削之典。

答曰:嗚呼!今者予心,可質陟降。彼蒼照臨,其豈聲音笑貌而然乎?君若此,故相亦不敢,其何譏乎?宗臣事聞而可笑,事體則殊常,而予何以預知焉?徐命國、姜必敎事,予心惟在乎民,旣聞何默?依施。「

○上御集慶堂,召見各司久任郞廳,下詢所掌,雖於靜攝之中,勤勵自强,董飭百工。

○以尹得養、崔台衡、趙昌逵爲承旨。

9月30日

○庚辰,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領議政申晦因黃海監司狀聞,請加給災一千五百結,上許之。

冬十月

10月1日

○朔辛巳,以吳載純爲承旨。

10月2日

○壬午,以李亨逵爲大司諫,李應爀爲忠淸水使。

10月3日

○癸未,關西道科,桂德海等五人,預差洪箕叙,及北道道科朱重純等五人,預差金載聲幷賜第。

○吏曹判書李潭上疏請許恩暇,俾伸至情,上優批不許。〈史臣曰:潭因名家緖業,早歷淸要,貪戀名位,不恥諂媚,人皆鄙唾之。〉

10月4日

○甲申,掌令李世孝上疏,略曰:

咸從府使朴載文,惟知肥已,漫不省事,一政一令,專委下吏,昌原府使金致晙,專聽奸鄕之言,濫捧國穀,偏信妖妾之愬,酷施刑杖,宜幷削職。

上幷從之。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領議政申晦因京畿監司狀聞,請加給災一千二百結,三軍門保米,從民願以錢收納,上從之。

10月5日

○乙酉,上詣崇政殿庭,行香祗迎禮。

10月7日

○丁亥,司諫李商輅上疏,略曰:

今番關西試券封內違格處,特令改書,而此雖出於我聖上惜才柔遠之盛意,而其爲後弊則大矣。至於兩道預差之一體賜第,亦係格外,宜卽收還成命,以嚴科制。

上嘉納而不允。

○正言李重馥上疏,略曰:

今番慶科,所重有在,尤宜克恢公道,慰悅多士。而況京師,比諸道尤重,必以秉心公正者,任其考試之責,然後可以服人心而得人才。臣謂嚴飭該曹,大小科初會試試望,各別精擇,而如黃景源、趙明鼎,爲世指目之人,勿爲混擬。

承宣讀奏,上曰:「直斥而少無隱諱乎。」命李重馥入侍。上曰:「古人云:『簠簋不飾。』彼二人,俱以重臣,久掌文衡,汝今指名,斥之以用私,用私事,汝可指斥以奏?」重馥對曰:「景源則前有洪相直、金養心二臺臣所彈,明鼎則故重臣李鼎輔於主試時,雖同入試院,使不得干預,至今傳誦。」上顧大臣曰:「何如?」領議政申晦曰:「景源臣有親嫌,不敢可否,而明鼎能文而主試久矣,豈其然乎?臣未之聞也。」重馥曰:「書明鼎公私二字,使滿朝圈之,其在畏天之義,必無圈公字者矣。」上笑之,下優批。重馥避嫌,以臣於聖明之朝,有欠忠厚之風。上又優批。右議政李思觀曰:「重臣爲人和平,近來浮囂,故榜出則必有浮謗,重臣不幸爲浮謗中人。以悠悠浮謗,至於論劾臺臣,誠過矣。」持平金養根啓:「請精選春桂坊僚員,使我邸下睿學,必從事經術,以基萬化之源焉。」上優批從之。領議政申晦因全羅監司狀上下聞上下,請加給災一千三百結,舊災六千二百結零,依昨年例,今年劃災外頉許各樣身布,從民願以錢代捧,上從之。晦因江原監司狀聞,請加給災五百結,上許之。

○應敎鄭趾煥,擢除承旨,以奉朝賀宲之子也。

10月8日

○戊子,藥房入診。領議政申晦因慶尙監司狀聞,請加給災七千三百結,上許之。

10月9日

○己丑,戶曹判書具允鈺曰:「日昨因全羅監司狀聞,舊災六千二百結,依上年例許頉,而名以舊頉,以當年災許勘,固是法典之所無。其宜一番査實,果是永無田形,莫可下手,則不可白徵,永爲許頉,猶或可也,不然則勸耕之政,不容少緩,自明年申飭,勿以舊頉三字,循例狀聞宜矣。」上從之。

10月10日

○庚寅,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獻納任希雨啓曰:「柳匡國行己鄙悖,取笑吏隷,金養根蚩蠢無識,日昨登筵,擧措駭異,請施刊版之典。」上從之。又啓請精査各道災結,上嘉納。

10月11日

○辛卯,以趙晸爲承旨。

○司諫李商輅啓曰:「兵曹入直,必爲面看,而日昨該堂,稱病徑出,政院只請推考而止,當該騎堂該房承旨,請罷職。」又啓:「文科試望,時任提學,任自拔望,有違公格,該房承旨,請罷職。」上幷從之。又啓:「向者陳箚儒臣,入對前席,反以應文故事等語,漫漶彌縫,箚辭奏語,自相矛盾,陳戒之道,全沒誠敬,請陳箚儒臣,一倂刊削。」上曰:「所謂四字,予亦若何,而事遠之後,其何提說?」不允。陳箚儒臣,卽李祖源、姜俒也。

10月13日

○癸巳,以李在簡爲承旨。

○領議政申晦因忠淸監司狀聞,請加給災五千八百結,舊初不二千七百六十結許給,上許之。

10月14日

○甲午,雷動電光。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朴師訥爲承旨。

10月15日

○乙未,政院因雷異,聯啓陳戒。

○大司憲沈墢上疏陳戒。

○左議政李思觀上箚陳戒,仍乞斥退,領議政申晦,於診筵乞賜斥退,上不許。

○以李壽鳳、崔台衡爲承旨。

10月16日

○丙申,趙明鼎上疏辭文任,且乞査究,上許遞。領議政申晦曰:「重臣疏請査覈者,蓋李重馥筵奏,以故重臣李鼎輔,與之同入試院,使不得干預云。故其時試官,尙多生存者,重臣之所以欲爲査問也。若無査問之事,科場用私之人,不可置之朝紳,黃景源、趙明鼎幾年任使,而今以黯䵢之事棄之,誠可惜也。」

10月17日

○丁酉,以趙昌逵爲大司諫,洪良漢爲大司成。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李萬育、李澤遂爲承旨。

○執義鄭彦暹上疏,論高敞縣監金聲九、鳳山郡守李觀夏。疏未入,左議政李思觀奏請守令勿爲數遞,領議政申晦曰:「左相多經守令,故知其弊也。臺臣風聞,亦未的知,所以難也。」已而彦暹疏入,上笑謂大臣曰:「何如?」晦曰:「李觀夏善治守令也。」思觀曰:「金聲九以善賑加資矣。」上曰:「然乎?命書臺批不允。〈史臣曰:近來臺職濫雜,彈駁武倅之習,其亦陋矣。咸陽、昌原二倅之遭彈也,上曰,俱大邑而武弁乎,蓋疑之也。今彦暹所彈二邑,其前不無人言,而及其疏之將入,大臣先爲周旋,下詢之際,齊聲各護,彦暹避嫌。啓中所謂觀夏之善事干譽,聲九之近家招誘,以其實狀矣,臺臣相臣,可謂胥失之矣。〉

10月21日

○辛丑,以洪趾海爲吏曹參判,趙晸爲吏曹參議。

○宗簿提調徐命膺《璿源錄》奉安後入侍,奏曰:「全羅水使金永㻐修治軍器,樂安郡守權𢜬出月俸造稅船,宜有激勸之道。」上命永㻐右職調用,𢜬特爲加資。

10月22日

○壬寅,吏曹參議趙晸,以其兄方爲西銓長,上疏辭遞,以李在簡代之。

○以趙晸爲承旨。

10月23日

○癸卯,判府事元仁孫卒。上親製祭文,命成服日致祭,令內局賜其母蔘附之劑,又命禮官,連三日存問。又敎曰:「此相承乃父之心,其知熟矣,爲沖子期待者,奚特愴然?」〈史臣曰:仁孫爲人佻賤,全無體貌,及其拜相,其輕躁無異少時。其父景夏,以蕩平協贊之臣,持論頗示公平,仁孫得於家庭,不甚偏論。上之深加悼惜,亦以此也,而其實勢利惟視,可謂累變其身。謹按仁孫字子靜,興平尉夢麟之曾孫。兄弟登文科,以其父景夏之故,歷踐淸要,累秉兩銓,纔過五旬,登庸台席。聰慧捷捷,頗多才藝,而輕佻趨利,乃其天賦,相業無足稱者。〉

10月25日

○乙巳,上詣延和門外,行香祗迎禮,明日乃翼陵忌辰也。上曰:「昔年求差祭官,往齋室半餉垂涕,心事莫定。重逢此日,豈進薑桂乎?」

10月26日

○丙午,命領敦寧金陽澤入侍,以翼陵外戚也。

10月27日

○丁未,以李致中爲大司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10月28日

○戊申,湖南御史朴天衡,按覈海南掛書告變事,乃其鄕人,爭爲座首,以爲誣陷擠去之計也。上命掛書人嚴刑,承款後施法。仍敎曰:「以座首傾軋,掛榜之事,至於此境,若不飭勵,後弊勝道。海南縣監李堉亟施不敍之典,湖南伯徐浩修亦爲重推。」領議政申晦曰:「若有重難之事,則爲守令者,掩置亦難矣。」上曰:「李堉詳明可愛,而此事無可奈何。」

10月29日

○己酉,以李蓍廷爲大司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命罷北行貿官帽事。平安監司蔡濟恭狀啓以爲:「勑需庫銀子四萬兩,雖爲出給,請速捧其代給。」狀啓中辭意以爲,勑需庫所重自別,廛人若有嚴畏紀綱之心,豈敢請此銀乎?承旨讀至此,上以手叩門扇,大加嘉賞。上曰:「何必盡讀?其止之。關西事今年爲之,而明年何以爲之耶?國家紀綱如是耶?」申晦曰:「其時臣等仰奏,亦迫不得已,關西伯狀啓是矣。」上曰:「必也正名。官帽二字,予嘗陋與民爭利矣。」仍詢諸備堂,僉曰:「名上下已上下不正。」上特命罷之,曰四萬兩銀,充於保民司乎?晦曰:「此銀乃譯官之物,當出給之。保民司五千兩,則臣等當區處矣。」趙曮曰:「保民司自當有區劃,而四萬兩,乃是包外矣,包外四萬兩,不可全給。本是國銀,給其半而留其半貿穀,以充保民司似好。」具允鈺、李思觀曰:「兵判包外之說,誠善矣。」上曰:「二萬兩許譯官,二萬兩充保民司事,實圓滿矣。」

史臣曰:官帽之設,始於洪鳳漢,如漢榷酒之制。上敎所謂予嘗陋矣。與民爭利者。大哉!王言,以廛人未備銀子,領左相與戶判,同奏出給勑需庫銀子者,可謂駭然,而濟恭方居要藩,何敢違廟堂之意哉?惟以速捧其代給爲結辭,中間遣語,有市人若有嚴畏紀綱之心,則豈敢有此請之句?亦可謂錚錚矣。上大加嘉賞,卽命還寢,宮中灑然動色,領左相與戶判,皆不敢非之,俱奏以關西伯狀啓得體者,實堪一笑。若使濟恭據其所重,不可推移之意,直爲防啓,則眞可謂得體矣。信乎朝廷之無人也。

十一月

11月4日

○癸丑,上御金商門,頒柑試士,京取金鍾純,鄕取朴長卨,幷賜第。上親製祭文,命唱榜日致祭于故奉朝賀金在魯,又遣史官,傳諭于奉朝賀金致仁。〈史臣曰:是科也,金相福爲命官,科次五張,入侍定壯元,將書等之際,忽拔出在下者爲魁,乃鍾純也。提學趙曮出語人曰:『是何事也?』云矣。〉

11月5日

○甲寅,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慶科大小初試榜中,多有年過七十者,上皆命本官,助其衣資路費。

11月9日

○戊午,時,八道老人單子,連爲入啓,過百歲者二十餘人,九十以上六百餘人。上驚曰:「怪矣。安知其的然?」左議政李思觀曰:「不無其弊,豈其多乎?」上曰:「雖有所加,亦壯矣。運氣所致也。」思觀曰:「壽域亦造化中所致也。」上命各賜衣資食物。

11月10日

○己未,以金鍾正爲吏曹判書,宋淳明爲大司憲,閔百奮爲大司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11月11日

○庚申,命停冬至賀禮。

11月12日

○辛酉,執義鄭彦暹陞除承旨。

○命漣川縣監趙重國亟施刊版,令禮官尋置先正臣趙憲木主於其奉祀孫家,製下祭文,令本官致祭,食物衣資題給其家,奉祀孫待年長調用,春秋祭物,令本官助給,以待奉祀孫得官官享。先是,朝廷以先正家子孫零替,香火不繼,故趙㷜父子,謂可調用,㷜爲丹城倅,重國又因大臣筵奏,出六爲漣川倅,重國隱然懷奪宗之計,勒奉先正祠宇於任所。其奉祀孫年方十三,其母吳氏着揮項入闕門,擊申聞皷,上賢之,有是命。

11月14日

○癸亥,以李得臣爲大司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戶曹判書具允鈺,請改集慶堂鋪陳。上曰:「於予亦過矣。」

11月17日

○丙寅,執義宋德中擢除僉中樞。上曰:「與鄭彦暹事同矣。」左議政李思觀曰:「莫非造化,如鄭彦暹、宋德中者,非聖恩,則何以爲堂上乎?」上曰:「予雖爲之,亦自有時。」

○上御集慶堂,召見小科會試入格人。

11月18日

○丁卯,以趙載俊爲大司憲,朴師訥爲大司諫。

○上詣崇政殿庭,行香祗迎禮,仍御月臺,召貢市人,問弊瘼,引見大臣、備堂。

11月20日

○己巳,宋德中特除承旨。

○該曹以徐命膺首擬大科會試試望,命膺上疏:「以方帶內局,例不可擬試望。且今秋庭試,與命官有所可否,至被勿考券出去之責,考試一事,鐵限在前云。」其時命官卽申晦也。昨日賓對,申晦奏以弘文提學李潭在鄕,藝文提學趙曮方主本兵,不可擬望,請通擬舊文任,而蓋指命膺也。晦憤李重馥之彈趙明鼎,必欲使命膺輩主試,命膺陳疏,諸試望皆違牌。上以手叩門扇,連下嚴敎曰:「因大臣之奏,文任公然除望,以內局提調備擬,其曰公乎?」命以趙曮爲試官,曮四牌不進。上以有下問事,使之入侍上問其違牌之故,曮對曰:「本兵乃漢之太尉所掌,非一六七日不通外間事,實重難矣。」上笑之。曮曰:「文衡李福源,與臣有嫌,上試與文衡,不得相議,莫重國試,何可爲乎?」上卽命以鄭尙淳爲上試。其後晦以李弘濟通淸事,不入賓對,上命入侍,謂曰:「以試望事乎?」晦曰:「臣不得已仰奏,而此不宜奏者。」

11月21日

○庚午,以趙載俊爲承旨。

11月22日

○辛未,掌令李弘濟上疏論引議趙榮約狂妄悖戾,請施刊汰,又請檢擬銓官罷職。上命知入其時銓官,乃尹得養也上不允。

11月23日

○壬申,上問承旨曰:「趙榮約誰也?」趙載俊曰:「泰億之從孫也。」上曰:「以復職事,論政官如此乎?」仍敎曰:「此非貪官汚吏,則於銓官其律一何重乎?挾雜舊心李弘濟令銓曹,勿復檢擬於臺望,使渠懲舊習於牖下。」此誠大成受號,君暮年一造化也。

11月24日

○癸酉,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洪相纉特除副修撰。昨日上命入前《甲午日記》,命讀至月臘月座目,故相洪致中,爲同副承旨矣。上曰:「此乃初頭協贊首相也。尙今思焉,豈無表意?其曾孫相纉特爲陞六。」仍除是職,親製祭文,命致祭于故相。又親製祭文,命致祭于故相李宗城曰:「予受建極號時,故相曰:『以臣觀之,殿下受之是矣。』故相賢哉。」

○執義洪九瑞啓論李弘濟曰:「因一微官之復職,幷請銓官之譴罷,宜施刊版。」上曰:「先彈趙泰億之從孫者過矣,而洪九瑞亦陋矣。互相層加,至請刊版過矣。」命與弘濟一體刊版。領議政申晦曰:「九瑞與弘濟同論,而人皆怪弘濟故言之,非爲對擧也。」上曰:「然則慷慨爲之乎?」命寢九瑞刊版之敎。

11月25日

○甲戌,上落齒復生。命示入侍大臣曰:「黃髮兒齒,聞之古語,此亦異常事也。」

○慶科大科會試榜出,取鄭一祥等三十三人。徐龍輔年十八連上下捿上下大小科,時人壯之。

11月27日

○丙子,以金思穆爲承旨。

11月28日

○丁丑,上御崇政殿月臺,行慶科殿試,擢李永喆等四十四人。

○以任希曾爲大司諫。

11月29日

○戊寅,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大司憲宋淳明啓曰:「趙重國自其父,敢生奪宗之計,前後情狀,極可痛惡。請遠竄。」上從之。

十二月

12月1日

○朔庚辰,以鄭好仁爲承旨。

12月2日

○辛巳,上御德游堂,召見新恩,特除鄭一祥校理,李得永命調準職。一祥以故重臣亨復之子,得永以故重臣台重之子也。禮曹判書鄭尙淳奏曰:「正朝賀命置之,臣民之抑鬱姑勿論,而睿誠豈不俯察乎?」上曰:「不行禮於太廟,陳賀於正殿,於心安乎?」

12月3日

○壬午,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以洪龍漢爲承旨。

12月4日

○癸未,上御集慶堂,行翰林召試。

12月5日

○甲申,以鄭晩淳爲吏曹參議。

12月6日

○乙酉,洪樂信擢除承旨。

○敎曰:「李述源孫尙未仕,特爲調用,益昌府院君職在領相,能立節,誠可貴,而今聞益昌孫,爲殿參奉云,特爲今日口傳陞六,其令謝恩後入侍。」

12月7日

○丙戌,以鄭弘淳爲兵曹判書,洪麟漢爲右議政。麟漢締結厚謙,纔遞雄藩,旋拜大官,氣焰已成,恣行威權,無忌憚之心,於是乎益增。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上曰:「益昌府院君獻議,可謂名獻議。其立節頗似圃隱矣。」領議政申晦、左議政李思觀曰:「然矣。」上曰:「致雲凶慘矣。懷其逆心而事予,尤豈非凶慘乎?」晦、思觀曰:「自古梟獍之徒如是矣。上曰:」䥃[1]、壽垣以戊申事,看作義理,凶惡矣。維賢之逆賊,前所未有也。「又曰:」李述源事,如顔果卿矣。其孫昨除職,何當上來耶?「大司諫任希曾奏曰:」濟州御史洪相聖率中路所眄之妓,携至海上。御史事體自別,其所自飭,尤爲嚴謹,事未前聞。請削職。「上從之。

12月9日

○戊子,掌令兪彦脩上疏,請儒臣之陳章乞郡,使不得踰三百里之限,上命下廟堂,因大臣之奏,遂不行。

○前判書洪名漢卒。

12月10日

○己丑,上御集慶堂,召見各司久任郞廳,下詢所懷。

12月11日

○庚寅,以鄭彦暹爲承旨。

○命注書吳大益陞六,以光運之姪也。

○命罷徐命膺職,申晦因命膺之疏,陳箚自引,故有是命。

12月13日

○壬辰,朴相德特除兵曹判書。

○上御集慶堂,召見譯科入格人。

12月14日

○癸巳,以金魯鎭爲大司成,李敬倫爲承旨。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12月15日

○甲午,上御集慶堂,開坼諸道褒貶。

○命童蒙敎官,率童蒙入侍,使童蒙講《小學》,敎官趙榮慶、李商烈特爲陞六調用。榮慶以忠翼公泰采之孫,商烈以判書成中之姪也。

12月16日

○乙未,命鏡城判官李邦榮特爲加資,以其修補軍器之多也。

12月17日

○丙申,命濟州御史洪相聖刊名侍從案,海南縣投界,以其載妓渡海也。

○司諫金養心上疏,略曰:

士習不古,試圍無嚴。至於今春之山叱試官,近日之手毆郞官,實是曾所未聞之變怪也。臣謂亟令國子長,一一摘發,以爲嚴繩可也。前持平尹行晋,向日筵席之做錯,誠極怪駭,臣謂亟施譴削之典。騎曺二軍色所捧騎步布,爲國家經費,而向日軍色郞任自擅用,多至千有餘緡,致有該堂替治書吏庫直之擧,若此不已,軍國之需,將歸郞官之私櫜,臣謂査實嚴繩宜矣。

上嘉納。

○右議政洪麟漢肅謝入侍,敎曰:「今兼內局,因予敦勉。三章陳懇後,與都承旨偕來,夜深謝恩,右相心予知之。暮年得相,欣喜曷極?」麟漢曰:「新元將屆,無疆之慶,擧國同歡,其宜亟回謙德,卽賜允許。」上曰:「入侍之初,先陳乎此,感歎其誠。旣召見拒其言,豈是用其人用其言之意乎?其能展禮展拜,予當親受,令儀曹知悉,只依正朝賀。予心弛矣。」

12月18日

○丁酉,以徐命善爲吏曹參判,趙㻐爲吏曹參議。

12月19日

○戊戌,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原任大臣同入,齊請稱慶,上不許。

○趙晸特除吏曹參議。

12月20日

○己亥,上御集慶堂,行都政,洪九瑞、金養心命除僉中樞,以諫官進言也。

12月21日

○庚子,以洪述海爲大司成。

○上御集慶堂,召見新除守令邊將初仕人。麟蹄縣監李國亨特賜鹿皮,以故師傅之孫也。參奉崔炅、奉事李益燦特爲陞六,以其年多也。參奉趙宗喆以忠翼公泰采孫,命直長調用,玄啓寅以故醫悌綱之孫,亦命陞六。

12月22日

○辛丑,以李亨逵爲大司諫。

12月23日

○壬寅,以李奭輔爲大司諫。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

○上嚴飭五部,今月內使無都下釀酒。

○以李長爀爲忠淸水使。敎曰:「同是武弁閫任,先後豈可兄弟倒置乎?李長燮卽爲調用。」

12月25日

○甲辰,命加設同中樞,特除邊得讓,以悅其親心,蓋得讓有八十兩親也。

12月27日

○丙午,以鄭尙淳爲吏曹判書。

○正言權以綱上疏,略曰:

頃有王世孫邸下正朝禮安徐之命,固知出於追慕之誠撝謙之德,而在春宮迎新獻忭之儀,夫豈無抑鬱之情,而亦豈非欠闕之典乎?

上嘉納。

○上御集慶堂,引見大臣、備堂,命故相李宗城家、故府院君魚有龜家,使該曹輸送米太,以助正朝祭需。

○延祥詩居首朴相甲,命賜鹿皮。

12月28日

○丁未,王世孫上疏曰:

伏以一歲其暮,三陽將泰,天休滋至,寶籌彌高,此實宗社莫大之慶也。顧小子歡忭蹈舞之忱,願酌北斗之斟,以獻南山之壽,而正朝賀禮,旣命權停,軒懸等節,亦皆不設,爲今日臣子者,何日不慶,何事不慶,而矧玆新年之祝,載典之禮乎?人臣而不盡臣道,人子而有闕子職,天下後世,將謂斯何?竊伏念今春賀禮,旣行於集慶便殿,而鐘皷管籥,得以備禮,則獨乎正朝之賀,法樂未具,微誠未展,小子抑鬱悶隘之心,轉益靡定。親元只隔二日,籲誠不容小緩,忙陳短章,仰瀆崇嚴。伏願聖上特降兪音,便殿行禮,依例軒懸,一如今春賀禮,千萬幸甚。

答曰:「省爾章嘉爾誠,以予追慕心,展禮展拜皆闕,此豈孝也,亦豈子道?因右相所奏,雖許正朝賀,臥此聞贊拜聲,與殿庭何異?若禮于庭,爾必悵缺,特許所請。」

12月29日

○戊申,奉朝賀南泰著卒。〈史臣曰:官至亞卿,未嘗有當國論事,年未懸車,遽意勇退,其亦可取。〉 ○是歲京中五部元戶,三萬八千五百三十一,人口十九萬七千五百五十八,〈男九萬五千四百三十五口,女十萬二千一百二十三口。〉八道元戶,一百六十六萬四千四百九十九,人口六百九十萬八百八十三,〈男三百三十四萬二千六百五十二口,女三百五十五萬八千二百三十一口。〉

〈英宗至行純德英謨毅烈章義弘倫光仁敦禧體天建極聖功神化大成廣運開泰基永堯明舜哲乾健坤寧翼文宣武熙敬顯孝大王實錄卷之百二十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