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代汉语

第十一单元文选 沈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沈约(公元441-513),字休文,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人,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武帝时官至尚书令。博通群书,著述很多,有《晋书》《宋书》《齐纪》《四声谱》等书。他主张作诗必须讲求声律对仗。他和谢脁、王融作诗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世称为"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就是指这一时期诗的风格)。永明体偏重形式,忽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助长了当时绮丽柔靡的文风。但是他的声律论对诗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

谢灵运传论[1]

史臣曰[2]: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3],刚柔迭用[4],喜愠分情[5]。夫志动於中,则歌咏外发[6]。六义所因[7],四始攸系[8],升降讴谣[9],纷披风什[10]。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11],禀气怀灵,理无或异[12]。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注释】

[1]谢灵运,南北朝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袭封祖父谢玄的爵位康乐公,所以后人称他为谢康乐。他的诗文都很好,特别长於山水诗。他先做永嘉太守,游山玩水,不理政务。后来做临川内史,放浪无异过去。被人弹劾,徙广州。不久,因有人告他谋反,被杀。这篇是附在《宋书·谢灵运传》后的一段议论文字,《昭明文选》列入"史论"一类。文中共谈两个问题,一是情和文的问题,一是声律问题,并以此来评论前人的作品。全文以后者为主,因为这在沈约看来是他独得之秘。

[2]史臣曰,史臣即指沈约自己,这是仿《史记》"太史公曰"之例。

[3]五常,即五行,指水、火、木、金、土。德,德性,性质。古人说人承受天地的精气,含有五行的本性,这是古人不科学的说法。

[4]刚柔,指人的本性有刚有柔。迭,更替,轮换。

[5]愠,怒。情,感情。旧有所谓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6]志,心意,即思想感情。《毛诗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欢之不足,故永歌之。"《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7]六义,诗有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见《毛诗序》。

[8]四始,古来有不同的说法。《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呜》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攸,所。

[9]升降,指歌唱,唱时声音有高有低。讴,歌。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

[10]纷披,双声连绵字,等於说缤纷,繁盛的样子。风,指国风。什,指雅颂,因雅颂十篇为一什。

[11]虞夏以前,未见有遗文(遗诗)留传下来。伪古文《尚书·虞书·益稷谟》:"帝庸(乃)作歌。"又伪古文《尚书·夏书》有《五子之歌》。

[12]李善注《文选》作"理或无异"。以"理无或异"为是。无或异,没有什么不同。这是说,虽然远古没有诗歌传下来,只要是禀气怀灵的人,志动於中,就一定要歌咏外发,和远古没有什么差异。

周室既衰,风流弥著[1]。屈平、宋玉导清源於前[2],贾谊、相如振芳尘於后[3]。英辞润金石[4],高义薄云天[5]。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徒[6],异轨同奔[7],递相师祖[8]。虽清辞丽曲[9],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10],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艳发[11],文以情变[12],绝唱高踪[13],久无嗣响[14]。至於建安[15],曹氏基命[16],三祖陈王[17],咸蓄盛藻[18]。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19]。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工为形似之言[20],二班长於情理之说[21],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22]。并摽能擅美[23],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源其飚流所始[24],莫不同祖风骚[25];徒以赏好异情[26],故意制相诡[27]。

【注释】

[1]这是说到了西周末季,王室无道,人们作诗(以讽刺王室)的风气盛起来了。风流,指作诗的风气。

[2]屈平,即屈原。导清源,比喻开辟了好的先路。

[3]相如,即司马相如。振,举。芳尘,等於说美好的名声。振芳尘,指创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4]英辞,华美的文辞。润金石,使金石增光生色。金,指钟鼎之类。石,指碑碣之类。古人颂功、纪事、寓戒之文,常刻在金石之上,以垂久远。

[5]高义,表现於作品中的作者的高洁的思想。薄,迫近。

[6]王褒,字子渊。刘向,字子政。扬,指扬雄,字子云。班,指班固。崔,指崔駰(yin),字亭伯。蔡,指蔡邕。这几个人都是汉代的辞赋家。

[7]异轨,等於说不同的道路。同奔,一齐向前奔驰。这是说所取的道路虽然不同,却共同努力於创作。

[8]递,顺次,一个接一个地。师祖,等於说效法。这句是说王、刘、扬、班、崔、蔡等人一个接一个地以前人为师祖。

[9]曲,乐曲,曲调。这里指文章的声韵。

[10]芜音,芜杂之音。累气,累赘的言辞。

[11]平子,张衡的字。张衡,东汉西鄂(今河南南阳一带)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作《两京赋》,构思十年乃成。艳发,指文章漂亮有文彩。

[12]情,思想感情。这是说文章随着思想感情不同而变化。

[13]绝唱,等於说绝调,指无人能及的文章。高踪,等於说高的造诣。

[14]嗣响,指能继续平子之作的作品。"响"字和"唱"字相应。

[15]建安,汉献帝年号(公元196-220),当时曹操执政。

[16]基命,等於说始受命,指建安末曹丕做了皇帝。基,始。

[17]三祖,曹操是魏太祖,曹丕是魏高祖,曹叡是魏烈祖。陈王,指曹植。植字子建,封为陈王。

[18]这是说曹氏诸人具有文学的才华。盛藻,丰盛的辞藻。

[19]甫,开始。纬,织物的横线,这里用如动词,等於说组织。这两句是说根据思想感情来组织文辞,用文辞来润饰内容,也就是思想内容与形式并重。

[20]工,巧,擅长。形似之言,指描写物态之文。

[21]二班,指班彪、班固父子。情理之说,指抒情说理之文。

[22]仲宣,王粲的字。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气质,指材性。

[23]摽(biāo)能,表现出才能。擅美,独具优点。

[24]源,用如动词,等於说推寻。飚(biāo),暴风。飚流,略等於上文的"风流",这里指汉魏四百余年的诗赋创作。

[25]风骚,指国风(《诗经》)、离骚。

[26]赏好,欣赏爱好。

[27]意,指内容。制,指体裁。诡,异,不同。

降及元康[1],潘陆特秀[2],律异班贾[3],体变曹王[4]。缛旨星稠[5],繁文绮合[6],缀平台之逸响[7],采南皮之高韵[8]。遗风余烈[9],事极江右[10]。在晋中兴[11],玄风独扇[12],为学穷於柱下,博物止乎七篇[13]。驰骋文辞,义殚乎此[14]。自建武暨于义熙[15],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16];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17],遒丽之辞,无闻焉尔[18]。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19]。爰逮宋氏[20],颜谢腾声[21],灵运之兴会摽举[22],延年之体裁明密[23],并方轨前秀[24],垂范后昆[25]。

【注释】

[1]元康,晋惠帝年号,由公元291年至299年。

[2]潘,指潘岳,字安仁。陆,指陆机、陆云。

[3]律,指诗文的声律。班贾,指班固、贾谊。

[4]体,指诗文的体裁。曹王,指曹植、王粲。

[5]缛,繁复杂。旨,指作品的思想。星稠,像星辰一样稠密。

[6]文,指作品的文采,即指辞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合,和。绮合,像绮一样组织得那么协调。

[7]缀,联接,这里指继续。平台,西汉梁孝王在睢阳(今河南商邱县)修建宫室,筑复道,从王宫到城东北的平台,招揽四方才士。司马相如也曾客游於梁,和诸文人一起住了几年,并著《子虚赋》。逸响,指司马相如的文章。逸,高超。

[8]南皮,今河北南皮县,魏文帝为五官中郎将时,曾与诸文士游於此。高韵,指应瑒、徐干的文章(依《文选》李善注)。

[9]余烈,余业。

[10]极,尽。江右,指西晋。东晋建都建业(今南京),称江左;西晋建都洛阳,故称江右。

[11]中兴,衰而复兴。西晋亡后,元帝建都建业,东晋建国,故称中兴。

[12]玄风,玄学的风气,指老庄之学。扇,后来写作煽,炽盛。东晋时士大夫崇尚老庄之学,清谈之风很盛。

[13]为学,治学。柱下,指老子,老子曾做过周柱下史。博物,多识事物。七篇,指《庄子》内篇七篇。这两句是说当时人所学习研究的只是老庄之学。

[14]义,理。殚,尽。这两句是说当时人作起诗文来,所谈的道理完全是老庄的思想。

[15]建武,晋元帝年号,当公元317年。暨,到。义熙,晋安帝年号,由公元405年至418年。

[16]缀,《文选》作比。缀响联辞,指诗文写作。属(zhu),连接。委,聚积。波属云委,比喻作品众多。

[17]寄言,寄托言论。上德,指老子的学说。《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玄珠,指庄子的学说。《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18]遒(qiú),刚劲。大意是说,这一百年之间,不再看见(无闻)遒丽的文章了。

[19]仲文,姓殷,陈郡(今河南淮阳一带)人。孙,指孙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榆次县)人。许,指许询,字玄度,高阳人。孙、许都是东晋的玄言诗人。叔原,谢混的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太元,晋孝武帝年号,由公元376年至396年。太元之气,仍指以孙、许为首的玄言诗风。

[20]宋氏,指南朝宋(420-479)。

[21]颜,指颜延之,字延年,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谢,指谢灵运。《南史·颜延之传》:"延之、灵运,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江右称潘陆,江左称颜谢焉。"腾,飞腾。声,名望。

[22]兴会,情兴所会。摽举,高举,昂扬。

[23]明密,明白细密。

[24]与前代的优秀作家并驾齐驱。方轨,见第三册705页注[8]。

[25]垂范,传下法式。后昆,后代子孙,这里指后人。

若夫敷衽论心[1],商榷前藻[2],工拙之数,如有可言[3]。夫五色相宣[4],八音协畅[5],由乎玄黄律吕[6],各适物宜[7]。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8],若前有浮声,则后须节响[9]。一简之内[10],音韵尽殊[11];两句之中,轻重悉异[12]。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注释】

[1]衽,裳(下衣)两旁的襟,用以掩前后幅间的缝隙。敷衽,铺开衣襟。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襟要铺开。《离骚》:"跪敷衽以陈词兮。"心,指文心。

[2]商榷(què),商讨。前藻,前人的作品。

[3]数,术。如,好像,似乎。

[4]五色互相映衬,使彼此显得更加鲜明。五色,青黄赤白黑,这里指文学作品的藻饰。宣,显。

[5]八音合奏,声音协调流畅。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所奏出的声音,这里指文学作品的声律节奏。

[6]玄,黑中带赤之色。玄黄,泛指颜色。律吕,古代用来确定乐音高低的十二个律管,这里指律吕所发的声音。

[7]每一样都安排得当。宜,安,得其所。

[8]宫羽,泛指五声。在这里宫指平声,羽指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必须四声交替,文章才有声律的美。互节,《文选》作"舛节"。低昂互节,高低的声音互相调节。

[9]切,不浮。《文心雕龙·声律》说:"凡声有飞沈",浮声正是飞,切响正是沈。浮声可能指平声,切响可能指仄声。

[10]一简,指五言诗的一句。《南史·陆厥传》说沈约以平上去入四声制韵,"五字之中,音韵各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与本文相比,可知"一简"即等於一句"五字"。

[11]音韵,指双声叠韵。除连绵字外,一句之中不能用双声叠韵。例如曹植《赠丁仪、王粲》:"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殊""城"双声,又:"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皇""扬"叠韵。这是沈约所主张避免的(参照《文镜秘府论》)。

[12]轻重,指声调的高低。轻重悉异,即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之类。例如《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都是平声,就犯"上尾"的毛病(参照《文镜秘府论》)。

至於先士茂制[1],讽高历赏[2]。子建"函京"之作[3],仲宣"灞岸"之篇[4],子荆"零雨"之章[5],正长"朔风"之句[6],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7]。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8]。自灵均以来[9],多历年代,虽文体稍精,而此秘夫睹[10]。至於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11]。张、蔡、曹、王[12],曾无先觉;潘、陆、颜、谢[13],去之弥远[14]。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知此言之非谬[15]。如曰不然,请待来哲[16]。

【注释】

[1]先士,前代的文士。茂制,好的作品。

[2]讽高,讽诵的人都以为高妙。历赏,历代辞人共同欣赏。

[3]曹植《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

[4]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5]子荆,孙楚的字。孙楚是孙绰的祖父。他的《征西官属送於陟阳候作》诗中有"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之句。

[6]正长,王瓒的字。王瓒,义阳(今河南信阳一带)人。他的《杂诗》中有"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之句。

[7]傍,依靠。诗史,指别人的诗句和史实(历史典故)。

[8]比起前人作诗的法度来,取得更高的成就。式,法度。

[9]灵均,屈原的字。

[10]稍精,渐精。此秘,指声律方面的道理,沈约认为这是他独得之秘。

[11]理,也指声律方面的道理。匪由思至,不是自觉地经过思考达到的。

[12]张蔡曹王,指张衡、蔡邕、曹植、王粲。

[13]潘陆颜谢,指潘岳、陆机、陆云、颜延之、谢灵运。

[14]去,离。之,指声律的美。

[15]《文选》作"此言非谬"。

[16]来哲,将来的明智之人。

陶弘景

陶弘景(公元452-536),字通明,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不到二十岁时,萧道成为相,就引用他为诸王侍读,后隐居於句容的句曲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他爱山水,好道术,精通阴阳五行、地理、医药。著有《帝代年厝》《古今州郡记》《本草集注》等书,都秘而不传。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又《古今刀剑录》旧题为陶弘景所作。

答谢中书书[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3],猿鸟乱呜。夕日欲颓[4],沈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

【注释】

[1]谢中书,指谢征(或作微),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曾做中书鸿胪,所以称"谢中书"。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很像一首清新优美的山水诗。

[2]交辉,交相辉映。

[3]歇,这里指散尽。

[4]颓,坠落。

[5]沈鳞,指潜游水中的鱼。

[6]欲界,指人世。佛家把生死往来的世界分为三界:一、欲界,有淫欲和食欲。二、色界,在欲界之上。色指外在的有形物质。色界已无淫食二欲,但还有物质的障碍。三、无色界,在色界之上。此界已无一切物质。欲界之仙都,等於说人间之仙境。

[7]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吴均

吴均(公元469-519),字叔庠,故鄣(故城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人。好学,有俊才。南朝梁时曾任吴兴刺史、郡主簿,官至奉朝请。他的诗文清新挺拔,当时有些人摹仿他,号为"吴均体"。有《吴朝请集》辑本一卷传世。

与顾章书[1]

仆去月谢病[2],还觅薜萝[3]。梅溪之西[4],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5],孤峰限日[6];幽岫含云[7],深溪蓄翠[8];蝉吟鹤唳[9],水响猿唬[10],英英相杂[11],绵绵成韵[12]。既素重幽居[13],遂葺宇其上[14]。幸富菊花,偏饶竹实[15]。山谷所资[16],於斯已办[17]。仁智所乐[18],岂徒语哉[19]!

【注释】

[1]顾章,生平不详。本文语言清新,意境高远,是一篇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优秀作品。

[2]去月,上月。谢病,告病,即因病辞官。

[3]薜萝,即薜荔与女萝。《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参看第二册557页),后世以称隐者之居。还觅薜萝,是说自己要隐居。

[4]梅溪,在浙江安吉县境。

[5]森,众多的样子。壁,险峻的山崖。霞,早晚的彩云。

[6]限,阻,这里指拦住。

[7]岫(xiù),山洞。

[8]翠,指绿水。

[9]唳(lì),鹤呜。

[10]唬,同啼,呜。

[11]英英,和盛的样子。《吕氏春秋·古乐》:"其音英英。"杂,同杂。

[12]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韵,和声。

[13]幽居,指隐居。

[14]葺(qì)宇,盖房子。

[15]饶,富裕。菊花、竹实,都是隐者之所食。《楚辞·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苏门山有隐者,莫知姓名,有竹实数斛,臼杵而已。"

[16]资,藉。所资,所需的东西。

[17]这几句是说,有了很富饶的菊花与竹实,隐居的需要已经具备了。办,具备。

[18]仁智所乐,指山水。《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19]徒语,等於说空话。

刘勰

刘勰(生卒年不可详考,约在公元465-521),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今江苏丹徒县)。他出身於贫寒家庭,早年丧父。青年时代依靠沙门僧佑生活,专心学问,博通经论。南朝梁时,做过东宫通事舍人等几任小官,昭明太子很看得起他。晚年出家,改名慧地。他的思想受儒家和佛家的影响都很深。

他最有名的著作是《文心雕龙》,这部书完成於齐代,分上下两篇(编)共五十篇。上篇前五篇阐述他的文学应宣扬圣道以便有益风化的道理,其余各篇详论文体,阐明各种文体的源流和特征,并评论前人作品的优缺点。下篇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创作问题。这部书可以说是六朝以前文学批评的全面的总结,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巨著。

现在通行的《文心雕龙》,有黄叔琳注本和范文澜注本。

情采[1]

圣贤书辞[2],总称文章,非采而何[3]?夫水性虚而沦漪结[4],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5]。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6],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7],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8],敷写器象[9],镂心鸟迹之中[10],织辞鱼纲之上[11],其为彪炳缛采名矣[12]。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13];二曰声文,五音是也[14];三曰情文,五性是也[15]。五色杂而成黼黻[16],五音比而成韶夏[17],五情发而为辞章[18],神理之数也[19]。《孝经》垂典[20],丧言不文[21];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22]。老子疾伪[23],故称"美言不信[24]";而五千精妙[25],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26]",谓藻饰也[27];韩非云,"艳采辩说[28]",谓绮丽也[29]。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30],文辞之变,於斯极矣。研味李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31];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32]。若择源於泾渭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33],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34],而盼倩生於淑姿[35];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於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36];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37]:此立文之本源也。

【注释】

[1]情,指文章的思想内容。采,指文章的修辞,亦即文章的形式。全篇先论情与采不可偏废,内容要有真情实感,而形式要美。进而着重说明思想内容决定表现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抨击了当时的淫丽文风。

[2]书辞,指著作。

[3]文章原指绘画与刺绣上彩色的交错,所以说"非采而何"。

[4]沦,小的波纹。《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沦猗。""猗"本是语气词,后人把"沦猗"当作双音词,并加水旁於"猗"为"漪"。

[5]文,指表现形式。质,指思想内容。

[6]语出《论语》,参看第一册109页。鞹,同鞟,去掉了毛的皮。

[7]犀兕虽然有皮,但要恁藉丹漆才能有色彩。资,等於说恁藉。《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从(纵)其有皮,丹漆若何?"

[8]若乃,至於。性灵,性情。综述性灵,是说抒情。

[9]敷,铺陈。写,描绘。器,指万物。《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说凡是具体的东西都叫做器。)敷写器象,是说状物。

[10]镂心,刻画思想感情。乌迹,指文字。许慎《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乌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告书契。"(这是说仓颉因见鸟兽的足迹得到启发而创造了文字。)

[11]织辞,组织文辞。鱼纲,指纸。《后汉书·宦者传》:"[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纲以为纸。"

[12]彪炳,文采焕发的样子。缛采,丰富的文采。名,当作明。

[13]形文,形中之文。这是说绘画中有文章。

[14]声文,声中之文。五音,宫商角征羽。这是说音乐中有文章。

[15]情文,情中之文。五性,喜怒哀乐怨。这是说辞章中有文章。作者在这里用广义的文,包括绘画音乐在内,而以绘画音乐来衬托辞章。

[16]黼黻(fufú),古代礼服上绣饰的花纹。白与黑相间的花纹叫黼,黑与青相间的花纹叫黻。这句与"形文"相应。

[17]比(bì),并列,这里指配合在一起。韶夏,古乐章名,这里泛指音乐。这句与"声文"相应。

[18]五情,当作五性。这句与"情文"相应。

[19]神理之数,天然的规律。神理,等於说天理;数,等於说规律。

[20]孝经,书名,十三经之一,是一部宣传封建孝道的书。垂典,传下法则。

[21]丧言不文,父母死了,居丧期间,说话不加文采。《孝经·亲丧》:"孝子之丧亲也……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

[22]常言,平常说的话。未尝质,未曾没有文采。

[23]疾,憎恶。

[24]信,真实。《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5]五千,指《老子》,因为《老子》有五千字。

[26]辩,巧言。雕,雕饰。《庄子·天道》:"故古之王天下者,……辩虽雕万物,不自说(悦)也。"

[27]藻饰,文采。

[28]艳采,艳丽的文采。辩说,巧妙的语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这里作"艳采","采"可能是"乎"字之误。

[29]绮(qi),华丽,有文采。

[30]用艳丽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言的雕饰使文章达到藻饰。

[31]研,穷究。味,体会。李老,当作"孝老",因上文提到《孝经》《老子》。文质附乎性情,文章的华美或朴质依附於所表现的性情。文,文彩。质,朴质。

[32]华实过乎淫侈,文采(即形式)和实质(即内容)过於淫侈。华实,《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淫侈,凡事过分都叫淫或侈。

[33]泾渭,二水名。《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旧说泾浊渭清,其实是泾清渭浊。按辔,指停住车马不前进。这里用选择清流和正路来比喻情采不偏废。采过於情,就是择浊流,趋邪路。

[34]铅,古人用铅粉化妆。黛,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妇女用以画眉。

[35]盼,眼睛黑白分明。倩(qiàn),口颊含笑的样子。盼倩,这里泛指女子妍媚之态。《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淑,善,美好。

[36]经、纬,织物所用的直线叫经,横线叫纬。必先有直线才能织,所以经被认为比纬重要。

[37]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认为上文以经配纬,则"理定"句应以情配辞,作"情定而后辞畅"。

昔诗人什篇[1],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2],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3],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4],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5],心非郁陶[6],苟驰夸饰[7],鬻声钓世[8],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9],为文者淫丽而烦滥[10]。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11],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12],逐文之篇愈盛[13]。故有志深轩冕[14],而泛咏皋壤[15];心缠几务[16],而虚述人外[17]。真宰弗存[18],翩其反矣[19]。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20];男子树兰而不芳[21],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22]!

【注释】

[1]诗人,指《诗经》的作者。什篇,即篇什。《诗经》的"雅"和"颂"都以十篇为什(什就是以十为一个单位的意思),所以后人泛称诗篇为"什篇"或"篇什"。

[2]辞人,泛指汉代的辞赋家。

[3]风雅,这里指全部《诗经》。

[4]志思蓄愤,《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司马迁《报任安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吟咏情性,以讽其上"见《毛诗序》,但"讽"作"风"。

[5]诸子之徒,指上文所说的"辞人"。

[6]郁陶(yáo),精神郁结的样子。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孟子·万章上》:"郁陶思君尔。"

[7]夸饰,指夸张修饰之辞。

[8]鬻(yù)声钓世,等於说沽名钓誉。鬻,这里是买的意思。钓世,作伪来骗取世人对自己的称赞,好像钓者用饵来诱鱼上钩。

[9]要,扼要。约,简约。

[10]淫,过分。烦,多而乱。滥,指浮辞,即无真情实感的话。

[11]忽,忽略,轻视。

[12]体情,体现出思想感情。制,指作品。疏,稀少。

[13]逐文,追求文采。

[14]轩,古代大夫以上所乘的车。冕,古代大夫以上所戴的礼帽。轩冕,指官爵。

[15]泛,浮泛。皋壤,泽边地,这里指隐居。《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16]几,通机。几务,官府中的事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

[17]人外,等於说世外。

[18]真宰,这里指性情。真,指本性。宰,主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不得其眹(同朕,征兆,迹象)。"

[19]翩其反矣,等於说结果适得其反。《诗经·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騂騂,调和的样子。翩,清人陈奂认为是"偏"的假借字,见《诗毛氏传疏》。)

[20]蹊(xi),人们践踏出来的小路。实,果实。这话的大意是:桃李从来不说话,而人们常常到树下去,因而走出路来,因为那里有果实。《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1]《淮南子·缪称训》:"男子树兰,美而不芳。"

[22]征,凭信。《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1];采滥辞诡[2],则心理愈翳[3]。固知翠纶桂饵[4],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5],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6],恶文太章[7];贲象穷白,贵乎反本[8]。夫能设谟以位理[9],拟地以置心[10],心定而后结音[11],理正而后摛藻[12]。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13],正采耀乎朱蓝[14],间色屏於红紫[15],乃可谓雕琢其章[16],彬彬君子矣[17]。

【注释】

[1]经,一本作理,从上下文来看,理字是。

[2]采滥,文采过多。辞诡,言辞虚伪。

[3]心,思想。理,道理。翳(yì),掩蔽。

[4]翠纶,用翡翠装饰着的钓鱼的丝线。桂饵,用丹桂(肉桂)做钓鱼的鱼食。《太平御览》八三四引《阙子》:"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黄金之钩,错以银碧(镀上银白色和青绿色),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不能希望了)。"

[5]言语的真义被文采所隐蔽了。隐,隐蔽。荣,草的花。华,木的花。荣华,在这里指文采。《庄子·齐物论》:"言隐於荣华。"

[6]穿着锦衣,外面再罩上一件麻布衣。第一个衣字读yì。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物。褧(jiong),麻布衣。《诗经·卫风·硕人》:"衣锦褧衣"。《礼记·中庸》:"衣锦尚褧,恶其文之著也。"(尚,指套在上面。)

[7]章,通彰,明显。

[8]贲(bì),卦名。象,指象辞。《易经·贲》:"上九,白贲无咎。"贲是装饰的意思,"白贲无咎"是说用白色做装饰,就不会有什么过错。穷,极,到最后。上九是贲卦的最后一爻(卦的每一横行叫一爻),象征着装饰到极点又返回到素,即用白色做装饰,所以说"穷白",即终於白,也就是返本之意。本辞太华丽不好,应回到素朴上来。

[9]设谟,指布局。谟,通谋。位,动词,安置。理,指思想。

[10]拟地,也指布局。拟,酌量。地,地位。置,安排。心,指感情。

[11]结音,把声音联结起来,即组成篇章。

[12]摛(chi)藻,铺陈辞藻。

[13]文不灭质,文采不隐没内容。博不溺心,博学而不淹没心灵。《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14]正采,正色。古人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这里的朱蓝就是赤色和青色。

[15]间(jiàn)色,杂色,指不正的颜色。古人以红紫为间色。按:赤白相间为红(今称粉红),赤青相间为紫。屏(bing),除去,抛弃。《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又《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16]雕,刻金。琢,治玉。章,这里指花纹。《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追琢即雕琢。相,当质讲。)《诗经》的话是说:雕琢的是器物的花纹,金玉是器物的本质。这里只说了"雕琢其章",其实兼有"金玉其相"的意思,比喻文章的形式固然要美,但不能忽视思想内容。

[17]彬彬,文质各半的样子。《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用"彬彬君子"来比喻内容丰富正确、文采美丽焕发的文章。

赞曰[1]:言以文远[2],诚哉斯验[3]。心术既形[4],英华乃赡[5]。吴锦好渝[6],舜英徒艳[7]。繁采寡情,味之必厌[8]。

【注释】

[1]赞,文体的一种。《文心雕龙》的赞则是概括全篇大意,作为简短的结论,和一般的赞不同。赞一般是韵文。

[2]《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3]验,证明。

[4]心术,等於说内心的活动。形,表现。《礼记·乐记》:"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5]英华,指文藻。赡,丰富,充足。

[6]吴锦,吴地织的锦。好(hào),等於说容易。渝,变质。

[7]舜英,木槿花。徒艳,白白地艳丽。木槿花朝开暮落,所以说"徒艳"。连上句是比喻文章只有华丽的形式而无真实的内容,就不能垂之久远。

[8]厌,厌烦,腻烦。

熔裁[1]

情理设位[2],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3],变通以趋时[4]。立本有体,意或偏长[5];趋时无方,辞或繁杂[6]。蹊要所司,职在熔裁[7],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也[8]。规范本体谓之熔[9],剪截浮词谓之裁[10]。裁则芜秽不生[11],熔则纲领昭畅[12],譬绳墨之审分[13],斧斤之斩削矣。骈拇枝指,由侈於性;附赘悬疣,实侈於形[14]。二意两出[15],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

【注释】

[1]熔,熔铸,指使文章内容得体合度。裁,剪裁,指斟酌繁略,使文辞不致芜杂。本文指出处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应该像铸金器、制衣服一样,要做到恰到好处。思想内容的杂乱、空乏,语言的繁杂、枯竭,都是不好的。

[2]情理,情感道理,指思想内容。设位,安排位置,即布局。

[3]凭着气势的刚柔来建立文章之本。刚柔,指文章的气势而言。本,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4]文辞的变化是为了适应临时的需要。变通,等於说变化,指文辞而言。趋时,追随时势,等於说适应情况。

[5]确定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体制,但有时意思偏颇冗长,就超出体制的限制。体,即体制。或,有时。偏,偏颇,不正。长,冗长。

[6]适应情况,没有固定的方法,所以有时文辞显得繁芜杂乱。

[7]蹊,路。要,要衡。蹊要,这里指写作的关键。司,主管。职,主要。

[8]櫽(yin)括,矫正邪曲的工具,这里用如动词,当矫正讲。矫,使曲者直。揉,使直者曲。矫揉,使……屈伸。这两句大意是:使文章的情理和文采都纳入正规。

[9]本体,指思想内容,即情理。规范本体,使思想内容纳入一定的规范,即纳入一定的纲领中。

[10]浮词,虚饰不实的言辞。

[11]芜秽,田不整治,生出许多杂草。这里指没用的词句。

[12]昭畅,明白畅通。

[13]审分,指审定曲直、分辨曲直。

[14]骈拇,脚的大拇指和二指相连,合成一指。枝指,手的大拇指旁枝生一指。侈,过多,多余。骈拇枝指都是先天生长的,所以说是性。附赘,附生的多余的肉。悬疣(yóu,通疣),悬在身上的小瘤。附赘悬疣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说是形。《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赘县(悬)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

[15]二意,黄叔琳校本作"一意",甚是。一意两出,同一个意思两次出现。

凡思绪初发[1],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2]。是以草创鸿笔[3],先标三准: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4];举正於中,则酌事以取类[5];归余於终,则撮辞以举要[6]。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7]。绳墨以外,美材既斩[8],故能首尾圆合[9],条贯统序[10]。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11],异端丛至[12],骈赘必多。

【注释】

[1]思绪,思想的头绪,等於说思路。

[2]权衡,就是秤。轻重,指或轻或重,即有偏差。

[3]草创,指起草。《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鸿笔,等於说鸿文,大文。

[4]开始走第一步,就要确定思想内容,安排纲领。履,践,走。端,开始,即第一步。设情,立意,即确定思想内容。位体,安排纲领,亦即布局。

[5]其次,取用正确的合适的材料,也就是要斟酌用典。《文心雕龙》有《事类》篇,专讲用典。举,取,用。於中,等於说其次。

[6]最后,归到余下的事,就是要用最精炼的言辞来突出要点。於终,等於说最后。撮,摄取。以上所说三准,可概括为:一、立意与布局,二、考虑用典,三、用精炼语突出要点。《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余於终。"那是讲历法的。这里断章取义,和《左传》原文的意义不同。

[7]舒,铺展。华,指辞藻。布,铺陈。实,指思想内容。替,应作质。节,节制。这句是说华实兼顾,文附於质。

[8]美材,好的木材,比喻文章所用的好材料。斩(zhuó),砍削。大意是:美材之在绳墨以外的也去掉了。

[9]首尾圆合,前后圆满吻合。

[10]条贯,有条理。统序,有次序,有层次。

[11]术,方法、路子。素,预先。委心,指一心放在追求辞藻上。逐辞,追求辞采。

[12]异端,指绳墨以外的东西。

故三准既定,次讨字句[1]。句有可削,足见其疏[2];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精论要语,极略之体;游心窜句[3],极繁之体。谓繁与略,随分所好[4]。引而申之,则两句敷为一章;约以贯之[5],则一章删成两句。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删[6]。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7]。字删而意阙,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8],则芜秽而非赡。

【注释】

[1]讨,探讨,研究。

[2]疏,这里当松散讲。

[3]游心,游荡心思。窜句,穿凿文句(依司马彪说,见《经典释文》引)。《庄子·骈拇》:"骈於辩者,垒瓦结绳,窜句游心於坚白同异之间。"

[4]随分所好,随着作者性之所好。分,天分,秉性。剪裁不一定要删削,有时反而要敷陈。这要看各人的天分。下文即讲明这个道理。

[5]约,约束,压缩。

[6]核(hé),谨严。

[7]辞殊,辞句不同,即多变化。

[8]重(chóng),重复。

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1]。张俊以为艾繁而不可删[2],济略而不可益。若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矣[3]。至如士衡才优[4],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5],而雅好清省[6]。及云之论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7],盖崇友于耳[8]。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虽玩其采[9],不倍领袖[10]。巧犹难繁,况在乎拙[11]?而《文赋》以为榛楛勿剪,庸音足曲[12]。其识非不鉴[13],乃情苦芟繁也[14]。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15],万趣会文[16],不离辞情[17]。若情周而不繁[18],辞运而不滥[19],非夫熔裁,何以行之乎?

【注释】

[1]谢艾、王济,二人名,谢艾见《晋书·张重华传》,王济不见於传。西河,指凉州(在今甘肃)。

[2]张俊,应作张骏,字公庭,东晋时人,十岁能属文,《晋书》有传。

[3]练,熟练,这里指擅长,会。

[4]士衡,陆机的字。陆机,晋吴郡(今江苏江南一带地)人,与弟云并有才名。武帝末,兄弟二人一同到洛阳,太常张华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后事成都王颖,为人所谗,与弟云同时被杀。

[5]士龙,陆云的字。

[6]雅,甚,很。清省,清淡省略。陆云《与兄平原(即陆机,因机曾为平原内史,故称)书》:"云今意视文,乃好清省。"

[7]亟(qì),屡次。陆云《与兄平原书》:"兄文章之高远绝异,不可复称誉,然犹皆欲微多,但清新相接,不以此为病耳。"

[8]崇,尊重。友于,指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友,指兄爱弟,弟敬兄。)"于"本是介词,后人把"友于"连用,作为兄弟的代称。

[9]玩,同玩,这里是欣赏、喜爱的意思。

[10]倍,加倍,指加宽加大。领,衣领。

[11]即使文章工巧,也不能让它芜秽,何况是拙的呢?

[12]榛(zhēn),树名。楛(hù),树名。榛楛都是不好的树。庸音足曲,平凡之音能补足乐曲。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这是比喻因有珠玉之句,所以榛楛之辞也美。《文赋》又说:"放庸音以足曲。"这是说平凡的辞句,配合着美妙的辞句,也显得美妙。按:刘勰不同意陆机的说法,所以在下面批评他。

[13]识,见识,见解。鉴,等於说高明。

[14]苦,意动用法。

[15]百个关节共成一个身体,必须依靠血脉的流通。节,关节。荣(营)卫,指血脉。《黄帝内经》:"营卫不行,五藏(脏)不通。"

[16]万趣,万种意趣。会文,会合成文。

[17]辞情,辞句和思想内容。

[18]周,周密。

[19]运,运用。

赞曰:篇章户牖,左右相瞰[1]。辞如川流,溢则泛滥。权衡损益[2],斟酌浓淡[3],芟繁剪秽,弛於负担[4]。

【注释】

[1]大意是:文章好比门窗,左右对照着,要求配置得当。牖(you),窗。瞰(kàn),窥看。

[2]权衡,衡量。损益,删增。

[3]浓淡,指详和简。

[4]弛,解除。

萧统

萧统(公元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武帝的长子。两岁时立为太子。长大后博览群书,和一些才学之士共同研讨,并从事著述。年三十一,病卒,谥昭明,所以世称"昭明太子"。他的著述以《文选》三十卷(今本分六十卷)为最有名。这部书集先秦至梁代的诗文很多,包括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唐以后很受世人的重视;但是文体分得太碎杂,为后世所讥。

文选序[1]

式观元始[2],眇觌玄风[3],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4],世质民淳,斯文未作[5]。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6]。《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7]。"文之时义远矣哉[8]!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9]?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10]。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11],变其本而加厉[12]。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13]。

【注释】

[1]这是《文选》的序文,叙述文章的源起、体制及选文的标准,从中也论述了文学的性质。

[2]式,句首语气词。元始,指原始时代。

[3]眇,远。觌(dí),见。玄风,远古的风俗、风气。

[4]《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zēng)巢(聚柴木所做的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茹,吃。

[5]质,质朴。淳,淳厚。斯文,指文章。作,兴起。《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这里借用"斯文"二字来指文。

[6]逮,及,到。伏羲氏,相传为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帝王。八卦,≡(乾)、≡(坤)、≡(坎)、≡(离)、≡(艮)、≡(震)、≡(兑)、≡(巽)。书契,指文字。结绳,上古用绳子打结以记事。从"逮乎"到"生焉",见《尚书序》,只是"逮乎"作"古者"。

[7]语见《周易·贲(bì)》。天文,指日月星辰。时变,四时的变化。人文,指诗书礼乐。化成,教化人民使有成就。

[8]时义,等於说时代的意义,作用。这句是说,文随时代而产生、演进,这很早就体现了。《周易·随》:"随之时义大矣哉。"(依王肃本。)王巾《头陀寺碑文》:"时义远矣,,能事毕矣。"

[9]椎轮,指古代无辐无辋的车,是极原始的简陋的车。大辂(lù),天子所乘的车。质,朴质。

[10]增冰,即层冰,等於说厚冰。曾微,曾无,并没有。凛(lin),冷。

[11]踵,继。华,文饰。

[12]变其本,变了它本来的样子。加厉,加甚,这里等於说更加寒冷。后代因此有"变本加厉"的成语,但是用於贬义,指变得更加厉害或严重。

[13]悉,知道。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1]:"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2]。"至於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3]。荀宋表之於前[4],贾马继之於末[5]。自兹以降,源流实繁[6]。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7],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8]。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注释】

[1]诗序,指《毛诗序》。

[2]赋、比、兴,是诗的写作方法。直陈其事叫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正意叫兴。

[3]大意是:古代所谓赋只是诗的一体;现在直陈其事的诗却索性叫做赋,不再叫做诗了。

[4]荀,指荀卿。宋,指宋玉。《汉书·艺文志》载荀卿赋十篇,宋玉赋十六篇。按:《文选》所说的赋是以体物为主的赋,以荀宋为宗;而屈原等人的以抒情为主的作品则归入骚一类。

[5]贾,指贾谊。马,指司马相如。骈体文为了字句整齐和对仗,往往把复姓改成单姓。至於用"马"而不用"司",则是习惯。《汉书·艺文志》载贾谊赋七篇,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

[6]源流,偏义复词,这里就是流的意思。实,通实。

[7]凭虚,张衡《西京赋》托凭虚公子(凭,依托;虚,无。意思是无有此公子)述西京咸阳。亡(wú)是,司马相如《上林赋》托亡是公(意思是无此人)夸上林苑。

[8]畋(tián),打猎。长杨、羽猎,指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

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1],臣进逆耳[2],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诉[3]。临渊有"怀沙"之志[4],吟泽有"憔悴"之容[5]。骚人之文,自兹而作。

【注释】

[1]君,指楚王。匪,通非。从流,指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如流,比喻快速。

[2]臣,指屈原。逆耳,不顺耳,指忠言。《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3]耿介,守正不阿。壹郁,等於抑郁。靡诉,无处申诉。

[4]怀沙,指怀石自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於江滨……乃作怀沙之赋。……於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5]这里用《楚辞·渔父》的语意,参看第二册569页。

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於中而形於言[1]。《关睢》《麟趾》,正始之道著[2];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3]。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4]。自炎汉中叶[5],厥涂渐异[6],退传有"在邹"之作[7],降将著"河梁"之篇[8]。四言五言[9],区以别矣[10]。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11],各体互兴,分镳并驱[12]。颂者,所以游扬德业,褒赞成功[13]。吉甫有"穆若"之谈[14],季子有"至矣"之叹[15]。舒布为诗,既言如彼[16];总成为颂,又亦若此[17]。次则兴箴兴於补阙[18],戒出於弼匡[19],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20],美终则诔发[21],图像则赞兴[22]。又诏诰教令之流[23],表奏笺记之列[24],书誓符檄之品[25],弔祭悲哀之作[26],答客指事之制[27],三言八字之文[28],篇辞引序[29],碑碣志状[30],众制锋起[31],源流间出[32]。譬陶匏异器[33],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34],俱为悦目之玩。作者之致,盖云备矣[35]。

【注释】

[1]这话出自《毛诗序》。《毛诗序》原文是:"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志,心意,即思想感情。"所之"的"之",在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2]《关睢》是《周南》的第一篇,《麟趾》是《周南》的最末一篇,这里用这两篇代表全部《周南》。《毛诗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正始之道,正其初始的大道,指先正家而后正国的大道。

[3]《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郑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於此之水出也。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已而自沈於濮水。后师涓过焉,夜闻而写之,为晋平公鼓之,是之谓也。桑间在濮阳南。"

[4]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粲然,鲜明的样子。

[5]炎汉,古人以水火木金土五行生克作为帝王递相更代之应,认为汉是火德,所以称炎汉。

[6]厥,其。厥涂,指诗歌发展的道路。

[7]退传,指西汉韦孟。孟为楚元王、夷王及王戊祖孙三代之传,戊荒淫不遵正道,孟作诗讽谏。后退职居邹,又作了一篇。因为是退职后在邹作的,所以称"退传",称"在邹之作"。

[8]降将,指李陵。河梁之篇,相传李陵为苏武在河梁(河桥)上送别,作了三首诗送他,其中的第三首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

[9]四言,指韦孟的讽谏诗和在邹诗。五言,指李陵给苏武的诗。萧统认为这是最早的五言诗,其实这是后人伪托的。

[10]《论语·子张》:"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区即区域,区域用来分别,所以区就是别(依刘宝楠说,见《论语正义》)。

[11]《文选》五臣注吕向说:"《文始》:三字起夏侯湛,九言出高贵乡公。"夏侯湛,西晋人。高贵乡公,名髦,曹丕之孙。

[12]分镳并驱,这里用来比喻不同的诗体同时并起。镳(biāo),马勒,在马口中为衔,在马口旁为镳。

[13]游扬,称扬。《毛诗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

[14]吉甫,指尹吉甫,周宣王之臣。《诗经·大雅》中有《烝民》一诗,是尹吉甫作的,通篇颂扬仲山甫。中有"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之句。穆,和。穆若,等於穆如。"若"、"如"都是词尾。

[15]季子,指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聘於鲁,观乐。为他歌《颂》,他赞叹道:"至矣哉!……盛德之所同也。"

[16]舒布,展示铺陈。"诗""舒"双声,这是从声音上解释,叫做声训。彼,指国风、小雅、大雅以及汉中叶以后的诗。

[17]总成为颂,"颂""总"叠韵,这也是声训。此,指诗经中的颂和汉代以后的颂。

[18]由弥补缺陷过失的需要产生了箴。以下几句的结构同。箴(zhēn),用以规戒劝告的一种文体。补阙,最初指臣弥补君王不尽职的地方。《诗经·大雅·烝民》:"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参看第一册27页注〔22〕。

[19]戒,用以警戒的一种文体。弼(bì),辅助。匡,纠正。

[20]铭,用以称扬功德或申明鉴戒的一种文体。

[21]美终,赞扬死去的人。诔(lěi),用以累列死者生前功业而加以称扬的一种文体。

[22]赞,用以称赞人之美的一种文体。《文选》录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一篇,萧统可能以为图像与赞有关系,所以说"图像则赞兴"。

[23]诏诰教令,是四种文体。诏,皇帝颁发的诏书。诰,皇帝对臣下的一种训戒或勉励的文告。教,诸侯王公的文告。《文选》载有传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令,诸侯王公的书信。《文选》载有任昉《宣德皇后令》。

[24]表奏笺记,也是四种文体。表,臣对君有所陈请的书信。奏,进之於君以言事的书信。笺,下属对上级的书信。记,又叫奏记,也是下级给上级的信。据《文心雕龙·书记》说:"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笺。"《文选》载有杨修《答临淄侯笺》、阮籍《奏记诣蒋公》等。

[25]书誓符檄,也是四种文体。书,书信。誓,誓师的文告,如《尚书·甘誓》。符,用以传达命令或声讨的文书。《全后汉文》载有《讨羌符》。檄,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26]弔,指弔文;祭,指祭文;哀,指哀文。这三种文体的性质都差不多。但是祭有祭品,弔没有祭品。哀文往往用以哀悼夭折的人,但也用於一般的哀悼。《文选》载有贾谊《弔屈原文》,谢惠连《祭古冢文》,潘岳《哀永逝文》等篇。弔祭悲哀只指三种文体,因为要凑成四个字,所以加上一个"悲"字。

[27]答客,借答人问难以抒自己情怀的一种文体,如东方朔的《答客难》。指事,即"七"体,《文选》载有枚乘的《七发》,即说七事以启发太子,所以称"指事"。

[28]三言八字之文,不好懂。有人说这都指隐语。如《古微书》引《孝经援神契》:"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是三言之文。《后汉书·曹娥传》注引《会稽录》:"邯郸淳作《曹娥碑》,援笔而成,无所点定。其后蔡邕又题八字曰:'黄绢幼妇,外孙 (ji)臼。'"是八字之文。按:"卯金刀"是"刘","禾子"是"季"。"黄绢"八字是"绝妙好辞"。《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 臼,受辛也,於字为辞(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29]篇辞引序,也是四种文体。篇,诗篇,《文选》乐府类载有曹植《美女篇》,《白马篇》,《名都篇》,这里的"篇"可能是指乐府。辞,《文选》有辞一类,载有汉武帝《秋风辞》,陶渊明《归去来辞》。引(yìn),歌曲之一种。《文选》载有曹植的《箜篌引》。序,用来陈述作者的意旨的文章。《文选》有卜子夏《毛诗序》等。

[30]碑碣志状,也是四种文体。碑,指碑文。碣(jié),也是碑文之类。志,墓志,记死者之年代行事。状,行状,叙述死者的德行。参看本册1100页通论第二十三节。

[31]锋起,同蜂起,言其众多。锋,同蜂(蜂)。

[32]这是说:许多文体的源与流相互间杂交错着出现。间(jiàn),间杂,交错。

[33]陶,指埙(xun),一种乐器,用土烧成。匏,指笙,笙用匏(葫芦)为座,上设簧管。

[34]黼黻,参看本册1135页注〔16〕。

[35]由於有这许多文体,作者在各方面的情致意趣可以说是完备了。致,情致。余监抚余闲[1],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2],未尝不心游目想[3],移晷忘倦[4]。自姬、汉以来[5],眇焉悠邈[6],时更七代[7],数逾千祀[8]。词人才子,则名溢於缥囊[9];飞文染翰[10],则卷盈乎缃帙[11]。自非略其芜秽[12],集其清英[13],盖欲兼功,太半难矣[14]。

【注释】

[1]监,指监国,皇帝外行,由太子代摄国政。抚,指抚军,太子随从皇帝巡行外地。《左传》闵公二年:"冢子(太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萧统当时是太子,所以这样说。

[2]文囿,文章的园囿。辞林,文章之林。称"囿"称"林",极言其多。

[3]心游目想,应理解为"心想目游",这是古人的一种修辞手法。

[4]晷(gui),日影。移晷,等於说移时,指经过一段长时间(例如一两个时辰)。张衡《西京赋》:"白日未及移其晷。"那是甚言时隙之短,这里用"移晷"则甚言时隙之长。

[5]姬,指周代,因周天子是姬姓。

[6]眇焉悠邈,指年代久远。眇、悠、邈,都是久远的意思。

[7]七代,指周、秦、汉、魏、晋、宋、齐。

[8]祀,年。

[9]缥(piǎo),青白色的帛。缥囊,指青白色帛做的书袋。

[10]飞文染翰,形容才思敏捷,书写快速。翰,笔。染翰,用笔蘸墨。

[11]缃,浅黄色的帛。帙(zhì),书套。缃帙,用浅黄色帛做的书套。

[12]自非,若非。略,删略。芜秽,指不好的文章。

[13]清英,指好的文章。

[14]要想两方面兼顾,多半是很难的了。功,事。兼功,等於说两方面(芜秽、清英)兼顾。太半,等於说多半。

若夫姬公之籍[1],孔父之书[2],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3],孝敬之准式[4],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5]?老、庄之作,管、孟之流[6],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7]。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8],谋夫之话,辨士之端[9],冰释泉涌[10],金相玉振[11]。所谓坐狙丘,议稷下[12],仲连之却秦军[13],食其之下齐国[14],留侯之发八难[15],曲逆之吐六奇[16],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17],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18],而事异篇章[19],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於记事之史,系年之书[20],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21],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22],事出於沈思,义归乎翰藻[23],故与夫篇什[24],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25],都为三十卷[26],名曰《文选》云耳。

【注释】

[1]姬公,指周公旦。

[2]孔父,指孔子。鲁哀公诔孔子,称孔子为"尼父"。姬公之籍,孔父之书,泛指儒家尊奉的经典。

[3]鬼神争奥,上文"与"直贯到这句,是说与鬼神竞赛奥妙。

[4]准,同准,准则。式,法式。

[5]这是说,经典是不可以选录其中的一部分的。重,加。芟(shān)夷,除草,这里指删削。

[6]老庄之作,管孟之流,泛指诸子之书。

[7]撰,编纂。诸,之。

[8]抗直,这里指高抗不屈、正直无私的话。

[9]辨,通辩。端,指舌端,实指言论。《韩诗外传》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10]冰释泉涌,形容言辞滔滔不绝。

[11]相,质。振,发声。玉振,喻声调铿锵。金相玉振,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美。《诗经·大雅·棫朴》:"金玉其相。"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参看本册1139页注〔16〕。

[12]狙丘、稷,都是齐国的山名。稷下,稷山之下。曹植《与杨德祖书》李善注引《鲁连子》:"齐之辩者曰田巴,辩於狙丘而议於稷下,毁五帝,罪三王,一日而服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索隐》引虞喜说:"齐有稷山,立馆其下,以待游士。"

[13]见《战国策·赵策》,参看第一册114-123页。

[14]食其(yìji),姓郦,陈留高阳(在今河南杞县西)人。楚汉相争时,他说齐王田广归汉,下齐七十余城(见《史记·郦生陆贾传》)。

[15]留侯,指张良。难(nàn),辩驳。汉高祖用郦食其之计,想封六国之后来削弱楚权。张良连发八难来拦阻,这才作罢(见《史记·留侯世家》)。

[16]曲逆,指陈平,平封曲逆侯。《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17]概,梗概,大略。坟籍,《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这里泛指典籍。

[18]简牍,泛指书籍。古代没有纸时,写在竹上的叫简,写在版上的叫牍。

[19]事,指以上所说贤人、忠臣、谋夫、辩士之辞。篇章,指文学作品。

[20]系年之书,亦指史书。杜预《左传序》:"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四季),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

[21]方,比。篇翰,也指文学作品。

[22]赞论,指"史论",是对某一史实加以评论,提出作者看法的文字。综缉,综合联缀。辞采、文华,都指华美的辞藻。序述,指"史述赞",是对历史人物加以重点扼要的叙述,於叙述之中,寓褒贬之意。赞论和序述都是史书里的一部分。错比,错杂比次,亦即组织。

[23]事,指"史述赞"中的事实。沈思,深刻地构思。义,指"史论"中的道理。翰藻,指文学辞藻。这里互文见义,即"事"与"义"都是出於沈思、归乎翰藻的。

[24]与夫,等於说与。篇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后人泛称诗篇为篇什。

[25]圣代,指梁代。

[26]都,总共。

凡次文之体[1],各以彙聚[2]。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3];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

【注释】

[1]次,编次,排列。

[2]彙,等於说类。《文选》把文体分为三十七类: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弔文、祭文。

[3]《文选》中赋分十五类,诗分二十三类。

庾信

庾信(公元513-581),字子山,南朝梁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起初在梁任抄撰学士、东宫学士等官,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出使西魏,被强留在长安(西魏国都),并在强迫下做了官。北周代魏后,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他虽位望通显,但由於梁元帝被西魏杀死,梁朝快要灭亡了,自己却屈身仕敌,内心里产生矛盾,因此常常怀念故土,自伤身世。后来陈与北周通好,曾请求北周让他回到南朝,但没有成功。

庾信前期在梁朝做抄撰学士时,为迎合帝王的口味,与徐陵等人作了许多绮艳靡丽的宫体诗和骈体文,世称"徐庾体"。后期由於生活境遇的改变,创作面貌也随之而有所转变。这期的作品里,充满着故土之思和对自己身世的感伤。艺术上也更趋於成熟,风格苍劲悲凉,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就是指他后期的作品而言。有《庾子山集》传世,清代倪璠为它作过注。

哀江南赋序[1]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2],大盗移国[3],金陵瓦解[4]。余乃窜身荒谷[5],公私涂炭[6]。华阳奔命[7],有去无归。中兴道销[8],穷於甲戌[9]。三日哭於都亭[10],三年囚於别馆[11]。天道周星[12],物极不反[13]。传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14];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5]。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16]。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17];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18]。信年始二毛[19],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於暮齿[20]。燕歌远别,悲不自胜[21];楚老相逢,泣将何及[22]!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23];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24]。下亭漂泊[25],高桥羁旅[26]。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27]。追为此赋,聊以记言[28],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29]。

【注释】

[1]《哀江南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篇有名的长赋,内容以自己的遭遇为线索,叙述梁朝的兴亡和人民遭遇的痛苦,抒发了他内心的悲哀。"哀江南"出於《楚辞·招魂》的"魂兮归来哀江南"。梁武帝建都建业(今南京),元帝建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县),都在江南,所以借用成语作为赋名。本篇是赋前面的序,概括了赋的全篇大意,并说明作赋的动机。这篇序是用骈体文写成的。庾信的骈体文,实集六朝之大成,而《哀江南赋序》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2]粤,句首语气词。以,介词,在这里相当於"於"。戊辰之年,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建亥之月,阴历十月。

[3]大盗,指侯景。侯景原先在魏做官,后降梁。太清二年八月反,先攻进金陵(即建业),又攻陷台城(梁的宫城),梁武帝被逼饿死。立简文帝。后又逼简文帝禅位於豫章王萧栋而杀简文帝。不久,又废萧栋,自立为帝。移国,等於说篡国。

[4]瓦解,比喻崩溃。

[5]窜,逃匿。荒谷,春秋楚地名。《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这里借指江陵。

[6]公私,公室和私门。涂,泥。炭,炭火。伪古文《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涂炭,指陷入污泥炭火之中,比喻陷於极端困苦的境地。

[7]华阳,指西魏。《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据胡渭考证,华阳在今陕西商县(见《禹贡锥指》)。西魏京都在长安,用华阳是活用典故。奔命,为王命奔走。这是指梁元帝承圣三年,庾信从江陵奉命出使西魏的事。

[8]中兴,指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即位江陵,梁亡而复兴。销,消,削减。《周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这里借用"道销"二字来说明中兴越来越没有希望。

[9]穷,指中兴道销到了极点。甲戌,即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这年西魏派于谨来攻,梁王察(古察字,元帝的侄子)与于谨合兵攻下江陵,杀死元帝。

[10]都亭,城郭附近的亭舍。三国时,魏兵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守永安城的蜀将罗宪听说后,率部下到都亭哭了三天。这是庾信写他对梁朝灭亡的哀痛。

[11]囚於别馆,庾信出使西魏后,梁朝接近灭亡,西魏扣留住他,他成了囚徒,不能居使臣的正馆,而住在正馆以外的馆舍里。

[12]天道,天理。周星,指岁星(木星)运行一周天,岁星约十二年绕天一周。

[13]物极不反,古人认为事物发展的常理是"物极必反"(语见《鶡冠子》),而梁朝自江陵失败至甲戌元帝被杀,却未能复兴,所以说"物极不反"。连上是说:按天理,周星之时,应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现在却是物极不反了。

[14]传燮(xiè),字南容,东汉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人,任汉阳(今甘肃天水一带)太守。被王国、韩遂围攻,城中兵少粮尽。他儿子劝他弃城归乡,他慨叹道:"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终於临阵战死。这里用传燮来比喻自己的遭遇,是说梁不复兴,身羁异国,只能悲叹自己的身世,而无处求生。

[15]袁安,字邵公,东汉汝阳(故城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官至司徒。因和帝幼弱,外戚窦宪专权,每当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谈论国事时,总是呜咽流涕。这里以袁安自比,表明自己对梁朝的覆亡时时悲叹。

[16]桓君山,名谭,东汉光武时人,著有《新论》。志事,有志於事业。事,一本作"士"。杜元凯,名预,西晋时人,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通叙。自序,写文章来叙述自己的身世和志趣。《太平御览》卷六百十四载杜预的自序,中有"少而好学,在官则观於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等语。桓谭的自序已佚失。

[17]潘岳,字安仁,晋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人,曾作《家风诗》。

[18]潘岳首先以华美的辞采述其家风,陆机首先以辞赋陈其祖德。陆机,字士衡,晋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擅长诗赋,他曾作《祖德》《述先》二赋。又,他的《文赋》中有"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的句子。(陆机的祖父陆逊是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都有功於吴。)庾信在这里隐含着自己要向潘陆学习的意思。

[19]二毛,头发有黑有白,即花白头发,指年已半老。时庾信年三十六岁。

[20]大意是:远远地离开故国,流落在异城,一直到晚年。藐,远。流离,因灾荒或战乱而转徒流落在异乡。暮齿,晚年。

[21]燕歌,曹丕有《燕歌行》。王褒(庾信同时诗人)曾作《燕歌》,元帝与庾信等诸文士都有和作。《燕歌》多是伤别之作。

[22]大意是:遇到故国遗老,也只有对泣,但哭又有什么用呢!《后汉书·逸民列传》载:桓帝时,党锢事起,兼代外黄令陈留张升弃官归乡,路上遇见一位朋友,两人坐在草上共谈,谈到悲痛处,相抱而泣。陈留老父走过,放下拐杖长叹道:"吁!二大夫何泣之悲也?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纲罗高悬,去将安所,虽泣何及乎!"陈留古为楚地。

[23]这是说本想洁身远害,却又出使西魏。《列女传》载:陶答子妻嫌丈夫贪位怀禄,不修名节,说道:"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忽,快速。秦庭,喻魏都。魏都长安,秦都咸阳,二城相距不远。春秋时,吴兵攻陷楚都,楚国几亡,申包胥到秦国乞师救楚,才恢复了楚国。

[24]让东海之滨,让位而居於东海之滨。战国时,田和把齐康公迁到海滨,自立为齐国的国君。这里指宇文觉篡夺西魏,改国号为北周。"让"是委婉的说法。因庾信在北周作官,只好这样说。餐周粟,周武王灭商,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於首阳山。这话是说自己先失节於西魏,又失节於北周,不像伯夷叔齐耻食周粟而死,表示惭愧。

[25]下亭,《后汉书·独行列传》载:孔嵩被征召,在去京师的路上,宿在下亭(地名),马被盗去。这是说旅途漂泊之苦。

[26]高桥,又作皋桥,在江苏吴县阊门内,相传汉时皋伯通居此桥旁。《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曾至吴依皋伯通,居庑(廊下的小屋子)下。羁旅,寄迹於外,他乡作客。这是说在异乡过着羁旅生活。

[27]楚歌,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又《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对戚夫人说:"为我楚舞,吾为若(你)楚歌。"鲁酒,《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忘忧,陶潜《饮酒》:"凡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这里用"楚歌""鲁酒"这两个现成的词泛指歌与酒。这是说歌与酒都不能取乐忘忧。

[28]《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里说"记言"也是指记事。因为"言"字平声,合於这里所要求的平仄。

[29]危苦,危惧愁苦。嵇康《琴赋》:"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从"追为"到"为主",大意是:作赋是要记载历史事实,虽有写自己危苦的话,但主要是哀痛梁朝的灭亡。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1]!将军一去,大树飘零[2];壮士不还,寒风萧瑟[3]。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4];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5]。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6];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7]。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8];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9]。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10];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11]!

【注释】

[1]世变多故,不知现在是个怎样的世界,而自己已老,不能再有所作为了。日暮,喻年已垂老。远,一作"穷"。《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涂远。"人间何世,《庄子》有《人间世》篇。

[2]《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这里只借用字面,不用故事。"将军"是庾信用以自比。大树飘零,比喻军队溃散。侯景进攻金陵时,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驻札於朱雀航(即朱雀桥),侯景兵到,信率众先退。

[3]这是说他一去西魏,即不得重返故国。《战国策·燕策》(又见《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入秦,燕太子丹在易水上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瑟,双声连绵词,形容秋风吹拂树木所发的声音。

[4]这是说相如出使没有被骗,而自己却为西魏所欺。荆璧,即和氏璧,因楚人卞和得玉於楚国的荆山,所以称荆璧。睨柱,斜视着柱子。连城,相连的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愿以十五连城换和氏璧。赵王使蔺相如奉璧见秦王。相如见秦王无意偿赵城,於是诡称璧上有瑕,要指给秦王看。相如取回璧后说:"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於柱矣。"说后就"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怕他摔破了璧,於是向他道歉,并召有司案图指出所要给的十五城。

[5]这是说毛遂能订盟而自己却不能。载书,盟书。珠盘,用珠子装饰的盘子。珠盘是盟会时所用的。《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供)珠盘(盘)玉敦。"《史记·平原君列传》载:平原君与楚合从,从早晨到正午,还没谈妥。毛遂按着宝剑迈几层台阶闯上前去,责备楚王,楚王这才答应了。毛遂捧铜盘和楚王歃(shà)血(饮血,借以示信)而定合从之约。

[6]这是说自己本是楚人,而被留在北朝,有如南冠之囚。钟仪,春秋时楚人。入,指入晋。就,成。《左传》成公七年载:楚伐郑,郑人俘虏了钟仪,献给晋国。晋人把他囚在军府(储藏军器的地方)。又九年载:晋侯到军府去,见了钟仪,问道:"南冠(戴着南方楚国式的帽子)而絷(拘禁)者谁也?"有司回答说:"郑人所献楚囚也。"问明了钟仪的先人是个伶人,於是让他弹琴,奏出了南方楚国的音乐。范文子说:"楚囚,君子也。"

[7]季孙,名意如,春秋时鲁大夫。行人,官名,掌朝观聘问之事。西河,地名,在陕西东境。《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晋侯与诸侯盟於平丘,季孙意如相鲁昭公去参加盟会,由於邾人莒人告鲁侵伐他们,以致无力给晋国进贡,於是晋人不让昭公参加盟会,并把季孙意如扣住带回晋国。后来晋国要释放季孙,季孙要求按礼把他送回。晋人恐吓他说要把他拘囚在西河。这是比喻自己被留在西魏。

[8]顿地,叩头。碎,破。碎之以首,即碎首,碰破了头的意思。《左传》定公四年载:楚破於吴,申包胥到秦国乞师,秦哀公不肯出兵,申包胥"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等到秦哀公允许出兵,申包胥才"九顿首而坐"。

[9]刘向《说苑·权谋》载:"下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以血。"邻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吾国且亡。"下蔡是春秋时邑名(蔡昭侯时蔡国的都城),在今安徽寿县一带。从"申包胥"到"以血"是说自己对於梁朝之亡,不能像申包胥那样设法拯救,只能像下蔡威公那样痛哭罢了。

[10]钓台,在武昌。移,一作栘(yí),柳的一种。《晋书·陶侃传》载:陶侃镇守武昌,曾经考核诸营士兵种柳的情况。玉关,即玉门关,在甘肃敦煌县西北。这话表面是说钓台的柳不是玉门关可以望见的,实际是说自己望不见故乡的树木。

[11]华亭,在今上海市所属松江县西平原村,陆机的故宅在这里。唳(lì),鹤叫。河桥,在河南孟县南。陆机和弟云事成都王颖,颖进攻长沙王乂,使陆机都督前锋诸军事。机败於河桥,受到卢志的谗毁,与弟云同时被颖杀死。《世说新语·尤悔》载:机临刑前叹道:"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这话是说自己听不到故乡的鸟鸣。从"钓台"到"可闻",表示怀念家国而不得见。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1];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2]。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3]。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4],芟夷斩伐[5],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6]。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7];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8]。将非江表王气,终於三百年乎[9]?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10];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11]。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12];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13]。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14]!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15];风飚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16]。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17]。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18];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19]。

【注释】

[1]孙策,孙权的哥哥,字伯符。《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载:逊上疏曰:"昔桓王(孙策谥号为长沙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三分,指魏蜀吴三分天下。一旅,五百人。

[2]项籍,字羽。《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籍随叔父梁起事,"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吴郡的属县),得精兵八千人。"项籍临死前,对乌江亭长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江东,长江下游南岸之地。

[3]贾谊《过秦论》:"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4]卷,同卷。卷甲,把战衣卷起来,形容军队败退的情况。侯景破金陵,梁兵号称百万纷纷败走。

[5]芟(shān),割草。芟夷,削平。斩伐,砍伐。侯景入金陵,杀人很多。于谨入江陵,虏男女数万口充当奴婢,弱小的都杀死。从"岂有"到"如草木焉",大意是:梁兵百万,一旦溃退,使得侯景、于谨杀人像割草伐木一样,难道古来有过这样的事吗?

[6]这是说,江淮不起险阻的作用,而防御工事还不如藩篱坚固。涯岸,指河岸。亭,指亭候。古人在边塞的险要处,筑亭驻兵以伺候寇盗。壁,营垒。藩篱,用竹木编的篱笆或围栅。

[7]这是说,人民因为不堪横征暴敛之苦,於是互相联合,结成武装集团,起兵反抗。会、敛,抽税。头会箕敛,秦时按人头数抽税,用簸箕来收敛租谷,以充军用。《汉书·张耳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合从,战国时六国南北联合以抗秦叫合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这里指起事者互相联合。

[8]这是说,南朝陈的开国皇帝陈高祖(名陈霸先)和拿着低劣武器的平民乘机推翻了梁朝。耰(you),摩平田地的一种农具。棘,通戟。矜,矛柄,这里指戈戟的柄。棘矜,即戟柄。锄耰棘矜,用如动词,是拿着锄耰棘矜的意思。《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銛(xin,锋利)於钩戟长铩(shā,长刃矛)也。"因利乘便,是两个同义词组,乘时势之便利的意思。《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9]将非,等於说岂不是。江表,即江南,这里指金陵。王气,王者之气。古人迷信,认为某地出帝王,就有王气。三百年,金陵作为国都,自吴孙权黄龙元年至孙皓天纪四年(公元229-280)共五十二年;又自东晋元帝大兴元年至梁敬帝太平二年(公元318-557)共二百四十年。两段时间合计为二百九十二年,说"三百年"是举其整数。

[10]这是以秦始则强盛,终不免灭亡,比喻江陵陷后梁元帝投降西魏。六合,天地四方,指天下。《过秦论》说秦有"并吞八荒之心"。又说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轵(zhi)道,亭名,在今陕西咸阳县东北。刘邦入关,秦王子婴降於轵道旁。

[11]这是以晋比喻金陵陷后,梁武帝和简文帝先后被害死。混一车书,即"车同轨,书同文"的意思(见《礼记·中庸》),这里指统一天下。干宝《晋纪·总论》:"太康(晋开国皇帝武帝的年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攻陷洛阳,怀帝被虏至平阳,后被杀。又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刘曜攻陷长安,愍帝被俘至平阳,也被杀。从"是知吞并六合"到"无救平阳之祸",含有即便是统一了天下的国家也难免灭亡的意思,所以下文说"天意人事"。

[12]山岳崩颓,比喻国家覆灭。履,践,走上。

[13]迭代,更替。春秋迭代,四时更替,比喻朝代更替。去故,指离开故土。班昭《东征赋》:"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恨(chuànglǎng)而怀悲。"

[14]凄怆,悲伤。阮籍《咏怀诗》:"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15]星汉,天河。槎(chá),用竹木编成的筏子。张华《博物志》有一段神话,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八月,有浮槎按期往来。有个人好奇,带着食粮乘槎而去。起初还能见到日月星辰,后来一片茫茫,不分昼夜。忽然来到一处,城郭环绕,房屋整齐。远远望见宫里有许多织妇,又见一男子在水边饮牛。牵牛人很惊奇,问他怎么来到此处的。他说明之后,并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人告诉他回去后到蜀郡问严君平便知。他回来后去问严君平,君平说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经过计算,那正是他见到牵牛人的时间。

[16]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和方丈、瀛洲并称海中三仙山。据说其上有不死之药。战国时齐燕诸王及汉武帝都曾派人去寻求。《汉书·郊祀志》说三仙山"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患且至,则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从"况复"到"可到之期",是说自己不可能回到江南,就像天河蓬莱之不能到达一样。

[17]这两句是说自己写《哀江南赋》的动机。穷与达相反。不得志的人希望立言,也就是在言中求得志(达)。《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劳者歌其事。"这是说劳役的人只能唱歌以减少辛苦。

[18]陆士衡,即陆机。抚掌,拍手。《晋书·左思传》载:陆机刚到洛阳,打算作《三都赋》,听说左思也在作,便拍掌大笑,并在给陆云的信中说:"此间有伧父(等於说鄙夫),欲作《三都赋》,须(等待)其成,当以覆酒瓮耳。"等左思把赋写成之后,他见了却十分敬佩,自己就不再写了。

[19]张平子,即张衡。班固作《两都赋》,张衡薄而陋之,另作《二京赋》。陋之,认为不好。从"陆士衡"到"宜矣",都是自谦之辞,意思是:自己写这篇赋,被人嘲笑,是甘心情愿的;受人轻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勃

王勃(公元649-676),字子安,龙门(今山西稷山县)人,是唐初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当他二十八岁时,在探视父亲的路上,渡海溺水,惊悸而死。他和杨烱、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文坛四杰。他们的作品突破了齐梁以来绮丽诗风的束缚,对开创唐代新诗风,有一定的贡献。王勃在五言律诗上曾起促进作用。他的文章以《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简称为《滕王阁序》)为最有名,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有《王子安集》传世。

滕王阁序[1]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3],地接衡庐[4]。襟三江而带五湖[5],控蛮荆而引瓯越[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7];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8]。雄州雾列[9],俊采星驰[10],台隍枕夷夏之交[11],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12],棨戟遥临[13];宇文新州之懿范[14],襜帷暂驻[15]。十旬休假[16],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17],孟学士之词宗[18];紫电青霜[19],王将军之武库[20]。家君作宰[21],路出名区[22];童子何知[23],躬逢胜饯[24]。

【注释】

[1]唐高祖的儿子滕王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在长洲上建阁,人称滕王阁。阎公(张逊业校正《王勃集》序,说是阎伯屿,未知何据)任洪州都督时,重修此阁。九月九日在阁上宴集宾客幕僚。正好王勃省亲经过洪州,也参加了宴会,对客写成这篇序。本文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叙述了当时的热闹情况,也抒发了封建时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篇序不像一般骈体文那样单纯堆砌辞藻典故,而能生动流畅地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感情。

[2]豫章,一作南昌。豫章是汉时郡名(郡治在南昌,今江西南昌县)。隋曾一度改为洪州,不久又恢复豫章郡之名,所以称"故郡"。唐又改为洪州,设大都督府,所以称"新府"。这话大意是:豫章故郡,它的郡治就是现在的洪州都督府所在地。

[3]翼轸,二星宿名,翼轸是楚的分野。豫章古为楚地,所以说"星分翼轸"。

[4]衡卢,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

[5]襟三江,以三江为襟。对"三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尚书·禹贡》伪孔传说:"自彭蠡江分为三。"彭蠡即今鄱阳湖,在豫章附近,王勃大约是用的这个典故。带五湖,以五湖为带,五湖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都在太湖东岸,古时各为一湖,今则相连(依高步瀛说,见《唐宋文举要》)。

[6]蛮荆,指今两湖全部及四川、贵州各一部分地区。瓯越,包括东瓯、闽越、南越、西瓯,指今浙江温州一带以及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由於瓯越更远,所以说引。

[7]物华天宝,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龙光,指宝剑的光。《晋书·张华传》载:晋惠帝时,张华见斗牛之间有紫气,问雷焕是怎么回事。雷焕说是丰城(属洪州)宝剑之精上通於天的缘故。张华於是派雷焕为丰城令,让他寻找那宝剑。雷焕到县后,掘狱屋基,得到一个石匣,里面有两把宝剑,都刻着字,一把叫龙泉,一把叫太阿,光芒夺目。雷焕送给张华一把,自己佩带一把。后来张华被杀,失剑所在。雷焕的那一把掉到水中,派人下水去找,只看见两条龙。牛斗,二星宿名。墟,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星座。这两句是说洪州有奇宝。

[8]人杰地灵,人中之俊杰是由於地的灵气。徐孺,即徐孺子,名稚,东汉人。家贫,在家种地,不肯做官。陈蕃做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时才招待,并为他特设一榻,徐稚去后,就把榻悬挂起来,不准别人用。按:称徐孺子为徐孺,是骈体文要求语句整齐的缘故。下文称杨得意为杨意,钟子期为钟期,同此。这是说洪州有杰出的人才。

[9]雄,雄伟。雄州,指洪州。雾列,〔房屋〕像雾一样罗列着。这是形容洪州的富庶和繁华。

[10]采,一作彩。俊采,指人才。星驰,比喻洪州才士之多。众星看起来是运行的,所以说驰。

[11]隍,指护城河,有水叫池,无水叫隍。夷,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居住地。夏,指中原地区。交,指交接之地。这是说洪都处於要害之地。

[12]都督,官名,唐有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设在各州,各设都督一人。望,名望。

[13]棨(qi)戟,有衣套的戟,衣用赤黑缯做成。古代官吏出行,有骑吏带剑持棨戟前驱。这话大意是:阎公远远地来到洪州做官。

[14]宇文,名与事都未详。有人说是宇文钧,更有的说是《王子安集·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中所说的宇文峤,都无确证。新州,治新兴县,今广东新兴县治。大概宇文为新州刺史,故称宇文新州。懿,美。

[15]襜(chān)帷,车帷,这里指车马。这是说宇文路过洪州暂住。

[16]旬,十天。十旬,这里也等於说十天。唐制,官吏遇旬则休沐,叫做旬休。假,一作"暇"。

[17]腾蛟起凤,形容文才之丰富多彩,有如蛟龙凤凰腾空飞起,光彩夺目。《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18]孟学士,名未详。王定保《唐摭言》说是阎公之壻,不可靠。孟学士可能是用典,不是指参与宴会的人。有人说是指东晋时的孟嘉。词宗,众人所仰望的文章能手。

[19]紫电,宝剑名。《古今注》:"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二曰紫电。"青霜,亦指剑。《西京杂记》载:汉高祖的斩白蛇剑,十二年磨一次,剑刃常像霜雪那样白亮。按:传说主霜雪之神是青女,所以称为"青霜"。见《淮南子·天文训》。

[20]王将军,名未详。可能指王僧辩。梁徐陵《为贞阳侯(萧明)与王太尉(王僧辩)书》:"霜戈雪戟,无非武库之兵。"又杜预被称为"杜武库"。从"腾蛟"到"武库",是说参与宴会的人无论文臣武将,都是很有才学的。

[21]家君,家父。作宰,作县官。当时王勃的父亲作交趾令。

[22]名区,指洪州。

[23]童子,王勃自称。

[24]饯(jiàn),饯行。这里用如名词,指饯别的酒宴。可能当时阎氏宴会同时是给宇文饯行,所以这里用"饯"字。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潦水尽而寒潭清[2],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於上路[3],访风景於崇阿[4];临帝子之长洲[5],得仙人之旧馆[6]。层峦耸翠,上出重霄[7];飞阁流丹[8],下临无地[9]。鹤汀凫渚[10],穷岛屿之萦回[11];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12]。

【注释】

[1]序,时序。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也就是九月。

[2]潦(lǎo)水,因雨而积的水。潭,渊,大的深水池。

[3]俨,整肃的样子。杨炯《王公神道碑》:"车徒俨兮在门。"骖騑、驾在两旁的马,这里指车马。上路,地势高的路,跟下句"崇阿"的意思差不多。这句是形容来宾车马之盛。

[4]崇阿,高的山陵。

[5]帝子,指滕王。长洲,指建滕王阁於其上的长洲。

[6]仙人,一本作天人。仙人之旧馆,指滕王阁。这是说来到了滕王阁。

[7]翠,绿色。重霄,等於说高空。

[8]飞阁,架空的阁道。班固《西都赋》:"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辇路,阁道;修除,长级。)《三辅黄图》:"於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流丹,流着红光,因阁是用红色油饰了的。"流",一本作"翔"。

[9]下临无地,因为飞阁是架空的,又高,所以人们觉得好像看不见地。王巾《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10]汀(ting),水边平地。鹤汀,鹤所栖的汀。渚,水中小洲。凫(fú)渚,野鸭所聚集的小洲。

[11]穷,极。这话大意是:达到了岛屿萦回曲折的极点。

[12]高高低低的桂殿兰宫,排列成冈峦的体势,也就是说看样子像起伏的冈峦。

披绣闼[1],俯雕甍[2],山原旷其盈视[3],川泽纡其骇瞩[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5];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9];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0]。

【注释】

[12]高高低低的桂殿兰宫,排列成冈峦的体势,也就是说看样子像起伏的冈峦。

[1]披,开。绣闼,绘饰华美的门。

[2]俯,指俯视。甍(méng),屋脊。

[3]旷,空阔。盈视,指山原尽入眼中。

[4]纡(yu),曲折。一作"盱"。瞩(zhu),注视。骇瞩,骇其所瞩,等於说对所看到的吃惊(惊的是曲折非常)。

[5]闾阎,里巷的门,这里指住宅。扑地,等於说满地、遍地。鲍照《芜城赋》:"廛閈扑地,歌吹沸天。"钟鸣鼎食之家,鸣钟列鼎而食的人家,指富贵人家。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这是说遍地住宅都是富贵人家。

[6]舸(gě),大船。迷津,迷乱了渡口。青雀黄龙,船的形制象青雀黄龙。舳(zhú),船后持舵的地方,这里指船。

[7]霁(jì),雨止。彩,指阳光。区,指天空。

[8]鹜(wù),鸭,这里当凫(野鸭)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脱胎於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9]渔舟唱晚,渔船上的渔夫在傍晚歌唱。彭蠡,即鄱阳湖。

[10]衡阳,今湖南衡阳县。断,等於说止。浦,水边。据《一统志》载:衡阳有回雁峰,雁至此不过,遇春而回。庾信《和侃法师》:"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九月九日正是雁南归的时候,所以有这样说。

遥吟俯畅[1],逸兴遄飞[2]。爽籁发而清风生[3],纤歌凝而白云遏[4]。睢园绿竹[5],气淩彭泽之樽[6];邺水朱华[7],光照临川之笔[8]。四美俱[9],二难并[10]。

【注释】

[1]遥,指远望;俯,指登高俯视。吟,一本作"襟"。俯,一本作"甫"。

[2]逸兴,超逸豪迈的兴致。遄(chuán),急速。

[3]籁,类似箫的一种乐器,这里比喻自然的声音。《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爽籁,比喻秋声(爽是秋高气爽的意思)。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爽籁警幽律。"

[4]纤歌,声音柔细的歌。凝,指歌声慢慢拉长。遏(è),阻止。白云遏,流动的白云被高入云霄的歌声阻止住。这是用"响遏行云"的典故。《列子·汤问》:"薛谭学讴(歌唱)於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於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返),终身不敢言归。"

[5]睢园绿竹,此用梁园事。《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经过)於竹圃,水次(水滨)绿竹荫渚,菁菁(茂盛的样子)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梁孝王常和能文善赋之客在这里饮宴。

[6]鄴,通凌,压倒。彭泽,指陶渊明,渊明曾做过彭泽令,喜饮酒。《归去来辞》:"有酒盈尊。"从"睢园"到"之樽"是说,此日滕王阁上盛宴,座中嘉宾都有陶潜的雅量高致。

[7]此用曹植公宴事。邺,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是曹魏兴起之地。朱华,指芙蓉,即荷花。曹植《公宴诗》:"朱华冒绿池。"

[8]临川,郡名,故治在今江西临川县西,谢灵运曾做过临川内史。这里的临川,即指谢灵运。从"邺水"到"之笔",借曹植的公宴与谢灵运之善诗来赞美阎公及座中善於作诗的人。

[9]四美,指音、味、文、言。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10]二难,指贤主嘉宾。

穷睇眄於中天[1],极娱游於暇日[2]。天高地迥[3],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4]。望长安於日下,指吴会於云间[5]。地势极而南溟深[6],天柱高而北辰远[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8]?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9]。怀帝阍而不见[10],奉宣室以何年[11]?

嗟乎!时运不齐[12],命途多舛[13]。冯唐易老[14],李广难封[15],屈贾谊於长沙[16],非无圣主;窜梁鸿於海曲[17],岂乏明时[18]!所赖君子见几[19],达人知命[2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1]。酌贪泉而觉爽[22],处涸辙以犹欢[2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2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5]。孟尝高洁[26],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27]。

【注释】

[1]穷,动词,极,尽。睇眄(dì miàn),邪视,这里指目光左右流动着看。中天,半天空。

[2]极,动词,尽。娱游,娱乐嬉游。

[3]迥(jiong),远。

[4]盈虚,指盛衰、兴亡、贵贱、穷通等。数,运数,即命运。

[5]长安,唐之京城。指,一作"目"。吴会,指苏州。日下,指京都。云间,地名,古属吴郡。《晋书·陆云传》载陆云与荀隐互通姓名,陆云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这里是说南北遥望远指,引起下文的悲哀。

[6]极,远。南溟,《庄子·逍遥游》:"南冥(同溟)者,天池也。"参看第二册376页。

[7]天柱,《神异经》说:昆仑山上有一根铜柱,高入天际,叫做天柱。北辰,北天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和上文一样,越联想到天高地迥,就越是悲从中来。

[8]失路,比喻不得志。

[9]萍水,指流浪生涯如萍随水。萍,一本作"沟"。

[10]帝,指天帝。阍,看门的人。《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帝阍,这里喻君门,即宫门。

[11]宣室,汉未央殿前正室。汉文帝曾在这里召见贾谊。这是说想入朝做官而不能。

[12]时运不齐,等於说命运不好。

[13]舛(chuǎn),不顺。

[14]冯唐,西汉人。文帝时,冯唐已经很老了,还只做个职位低下的郎中署长。(郎中署,官署名,主管宫中警卫的事。)

[15]李广,西汉名将,功虽大,但终身未得封侯。

[16]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传。参看本册883页。

[17]窜,隐匿,这里是使动用法。梁鸿,见本册1161页注〔26〕。他曾作《五噫歌》,汉章帝听说后,不以为然,派人去找他。他改名换姓,和妻子住在齐鲁之间,后来又到吴地去。海曲,岛。齐鲁滨海,故以海曲称齐鲁。

[18]明时,指政治清明之时。

[19]见几,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见几,一本作"安贫"。

[20]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左传》昭公七年:"其后必有达人。"知命,知道自己的命运。《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21]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后汉书·马援传》:"〔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宁,难道。知,一本作"移"。白首,指年老。青云,比喻有德行,有声望。《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士,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於后世哉!"从"老当"到"之志",是说自己想建功立业,修德立名。

[22]贪泉,《晋书·吴隐之传》载:广州北二十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说谁喝了那水就要怀无厌之欲。隐之到了那里,喝了泉水,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23]涸(hé)辙,水枯竭了的车辙,比喻困境。《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从"酌贪泉"到"犹欢",是说自己不为外物所沾污,不因穷困而愁苦。

[24]赊,远。扶摇,旋风。这是活用《庄子·逍遥游》的语意。参看上册376-377页。这里是说还有达到自己目的的机会。

[25]东隅,东方日出的地方,指早晨。桑榆,日落时,余光还留在桑榆之上,喻黄昏。《后汉书·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里大意是说,如果能奋发有为,还不算晚。

[26]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操行高洁。汉顺帝时,做合浦(郡名,今广东合浦县一带)太守,后因病辞职。桓帝时,尚书杨乔上书推荐孟尝,但终没被用。七十岁时,死在家里。

[27]阮籍,魏晋间人。因不满於司马氏,藉饮酒来掩护自己,以免被害。常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再也不能前进时,就痛哭着回来。从"孟尝"到"穷途之哭",是说虽然不为世用,也不要颓废。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1]。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2];有怀投笔[3],慕宗悫之长风[4]。舍簪笏於百龄[5],奉晨昏於万里[6]。非谢家之宝树[7],接孟氏之芳邻[8]。他日趋庭,叨陪鲤对[9];今晨捧袂[10],喜托龙门[11]。杨意不逢,抚淩云而自惜[12];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13]?

【注释】

[1]三尺,指衣带结余下垂的部分(绅)的长度。《礼记·玉藻》:"绅长制,士三尺。"微命,指卑贱的官阶。《周礼·春官·典命》郑注:"王之下士,一命。"王勃曾为虢州参军,所以自比於一命之士,而说"三尺微命"(依高步瀛说)。一介,一个,谦词。

[2]请缨,请求赐与长缨,意思是请求赐与杀敌的命令。缨,系在马颈用以驾车的皮条。等,等於。终军,字子云,西汉济南人。二十多岁时,曾请缨要去缚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王。弱冠,二十岁。这是说自己虽同於终军的年龄,但没有请缨的门路。

[3]投笔,用班超投笔从戎故事。班超当初做抄写工作,有一天,投笔叹道:"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后来从军,因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

[4]慕,一本作爱。宗悫(què),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今河南南阳县)人。年少时,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官至将军。

[5]簪,冠簪。笏,手版一类的东西。都是做官者所用的。舍簪笏,指不做官了。百龄,指一生。

[6]晨昏,旧时人早晚都要向父母问安。《礼记·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qìng,使凉),昏定(安其床衽)而晨省(问其安否)。"大意是:舍掉一生前程而到万里之外去探望父亲。

[7]谢家之宝树,指谢玄。《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问他的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子弟好。侄子谢玄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庭阶耳。"因之称谢玄为谢家宝树。这是王勃谦言自己无才。

[8]据说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为了要找个好的邻居。这是说自己能和众贤士相交游。

[9]趋庭,在庭中疾步走过(趋是礼节)。叨(tāo),忝辱。谦词。鲤,孔子之子的名字。鲤对,指孔鲤在父亲面前对答父亲的话,并接受父亲的教导。《论语·季氏》有一章记载鲤趋而过庭,孔子问他学了《诗》和《礼》没有,他回答说没有。孔子告诉他所以要学《诗》学《礼》的原因,他从此就学《诗》学《礼》。

[10]晨,一作兹。袂(mèi),衣袖。捧袂,等於说奉陪。

[11]龙门,在山西稷山县西北,陕西韩城县东北,相传为禹所凿。《后汉书·李膺传》注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类不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世因以龙门比喻高名硕望。《后汉书·李膺传》载:李膺名望很高,被他接见的,就叫登龙门。这是恭维阎都督的话。

[12]杨意,即杨得意。司马相如得到他的推荐而做了官。淩云,本指超出尘世,在这里用来代表司马相如的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淩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这是以司马相如自比,又叹惜遇不到引荐的人。

[13]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见本册901页注〔14〕。这是以伯牙自比,表示既遇阎都督知音,所以敢作此序。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1],梓泽丘墟[2]。临别赠言[3],幸承恩於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於群公[4]。敢竭鄙诚,恭疏短引[5]。一言均赋,四韵俱成[6]。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7]。

【注释】

[1]兰亭,在会稽郡山阴县境,约在今浙江绍兴县境内。晋王羲之曾与人在此宴集。

[2]梓泽,晋石崇之金谷园的别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石崇以奢侈著名。墟,大丘。这是说名园也荒废成了丘墟。

[3]赠言,指作序。

[4]《韩诗外传》七:"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汉书·艺文志》:"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这是恭维在座的宾客都是君子、大夫。

[5]诚,一本作怀。疏,陈述。引,序。

[6]这是说每人都按自己分得的韵字赋诗,完成一首四韵八句的诗。一言,即一字,指分韵所得的字。

[7]潘,指潘岳。陆,指陆机。江、海,喻才学渊博。钟嵘《诗品》:"晋平原相陆机","其源出於陈思(曹植)"。"晋黄门郎潘岳,其源出於仲宣(王粲)"。"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云尔,语气词,表示结束。从"一言"到"云尔",是说请在座的客人各展才笔,赋诗一首。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