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白话《元史》

欧阳玄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欧阳玄,字原功,祖籍庐陵,与欧阳修同宗,曾祖父时迁居浏阳,故为浏阳人。玄幼年时智慧超群,母亲授以《孝经》、《论语》、小学各书,八岁拜本乡张贯之为师,已能日记千字,并能做文。一次部使者巡视时,令学生做梅花诗,他立即写了十首,到晚上增加到百首,人们都很惊骇。十四岁学习词章,能提笔成文,在校考试成绩皆为优秀。二十岁左右闭门读书,经史百家,无不研究,对于宋代程颐、程颢诸儒的学说渊源,尤其融会贯通。

延..元年(1314),科举得了贡生。次年赐进士,任命为岳州路平江州同知。后调为太平路芜湖县尹。在他任职期间,长期积压的疑案都做了处理。对不法的豪强,公正地判罪,得到民众的拥护,全境出现太平景象。后调任为武冈县尹。这里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常有武斗。玄到任一个多月后,赤水太清两洞聚众,互相攻杀,官府对此束手无策。玄带着两个随从,独自骑马去肇事地点,看见双方仍在战斗,伤亡者遍地皆是。獠人得知欧阳玄来此,立即放下兵器下拜,并说:“我等并非不畏法,只因诉讼时县官不能秉公执法,反加重徭役,因之被迫武斗。不意清官来此。”玄对他们讲明武斗的祸福,并恰当地处理了诉讼案件,獠人信服,不再闹事。

以后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升为国子监丞。致和元年(1328)升迁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值兴兵,玄每日都参与宫廷的军机大事,凡远近调发,都由他草拟诏书,传令施行。不久改元为“天历”,一切公文书写由他起草。还条陈时政数十事,也多推行。次年初设奎章阁学士院,后又设艺文监附属于它,推选清廉和威望高的人任职,文宗亲自任命玄为艺文少监。玄奉诏编纂修订《经世大典》,升艺文太监,以及检校书籍事。

元统元年(1333)改任太常礼仪院事,拜为翰林直学士,编修四朝实录,不久又兼国子祭酒,后又召到中都商讨事务,升为侍讲学士,再兼国子祭酒。后至元五年(1339),因足患麻木症,请假南归医治,顺帝未允。授予翰林学士,不久恳请辞官,顺帝仍未允,让他上朝时免于行礼,改元“至正”,更改朝政,凡行不便的事,在宫廷中议政时,玄都直言无忌。不久南归,后又起任翰林学士,因病未行。

皇上下诏修辽、金、宋三代历史,玄任总裁官。他为此制定统一的条例,文中有不合要求者,玄亲笔改正,至于论、赞、表、奏都由玄执笔。至正五年(1345),顺帝因他历任几朝的官职,且修三史有功,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不久玄又请求辞官,顺帝仍未答应,御史台奏请任命玄为福建廉访使,行至浙西,旧病复发,请求退休,隐居南山。后又任翰林学士承旨。玄多次恳切辞官,未获批准,于是授给湖广行中书省右丞的职务,并赐白玉束带,给以终身的俸养。正要动身,顺帝又不同意,仍命其任翰林学士承旨,进阶为光禄大夫。

至正十四年(1354),汝、颍义军风起,蔓延于附近各州县,玄献上招捕之策,虽条条可行,但当时不能用。十七年春,玄又请求辞官,想由蜀地返乡,顺帝未同意。当时要大赦天下,宣布玄赴内府。玄长期生病,不能行走,丞相传皇帝圣旨,准坐轿子到延春阁下轿,这实在是特殊的待遇。这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于崇教里的寓所,享年八十五岁。顺帝赐给优厚的财物厚葬。并赠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国等称号,追封为楚国公,谥号文。

玄气度宽宏,生活节俭,为官清廉。做官四十多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朝廷,三任成均,两任祭酒,六入翰林,三次拜承旨。编纂《实录》、《大典》及辽、金、宋三史,皆是大部头著作。多次任科举主考官,两次任知贡举及阅卷官,凡宗庙朝廷的雄文要令,皆出自玄手。海内名川大山,佛道庙宇,王公贵人之碑都以得到玄的文辞为荣。片言只字,流传社会,都很宝贵。著有《圭斋文集》若干卷传于后世。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