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淡定的智慧

心不动更淡定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淡定是人的定慧,只有内心坚强的人才淡定,只有内心没有恐惧的人才从容。想要修一颗淡定的心,就要有一种岿然不动的定慧作为根基。

不要违背自己

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时候很多,但一定要记住,只要你可以选择,就不要违背自己。如果你违背了自己的内心,你将背上沉重的枷锁,从此心无宁日。

弘一法师对修行之人指点迷途:“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念佛人随缘绝不攀缘。光阴非常快,往生西方有无把握,自己知道。如无把握,人情俗事必须摆脱。所以菩萨劝我们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人只有懂得反观自心,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就像修行中佛家弟子要有认知自我的能力一样重要。

马祖道一禅师,是四川广汉县人,幼年在罗汉寺出家,唐开元年间,来到南岳山,在一个草庵里修习禅定。怀让禅师每次路过草庵都看到马祖禅师关门用功,就想点悟他,于是敲门问道:“大师每天枯坐在这里,图的是什么?”

马祖禅师没有理解怀让禅师的话,反而觉得他打扰了自己的清修,于是继续坐禅。

怀让禅师看到后,觉得他太执著、固执,但是又不忍心不理会,于是拿起砖头,在马祖草庵前用力磨了起来,一连磨了很多天,声音非常刺耳。马祖禅师没法静心,于是打开了庵门,循声音望去,看见怀让禅师在那里不停地磨砖,于是不高兴地问道:“大师,你磨砖究竟是要干什么?”

怀让禅师哈哈大笑,说:“我想把砖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禅师奇怪地问:“砖怎么可能做成镜子呢?”

怀让禅师说:“你说的没错,砖是磨不能成镜的,那么你一味枯坐就能成佛吗?”

马祖禅师一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于是投在怀让禅师的门下聆听教诲,终于成了禅宗的一代宗师。磨砖成镜,同掘地看天、缘木求鱼一样,虽是苦行,但无法达到目的。禅悟不等于一味枯坐,要反观自心,才能洞见真如。

我们在做事情时,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埋头蛮干,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突破困境

突破困境要用一种超越常规的智慧,这智慧里面有佛禅的玄机。也许可以说这智慧体现了一个人卓越不凡的思维方式,但方法永远是工具,关键是你要想到去突破。

对于突破困境这件事,弘一法师的教化更加发人深省,他借用某位大师的话来开示众人:“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这一教化说出了智慧的根源。

大师是教化世人如何避免陷入困境,然而一旦真的陷入困境,佛家的智慧也能超越众生。

一天,一位信徒找到一休大师说:“我要自杀,请师父超度我吧!”

“那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要寻短见呢?”一休大师问道。

“不瞒禅师,我经商失败了,借了许多的外债,每天被债主们逼得生不如死,已经走投无路了,所以想一死了之!”信徒回道。

“难道除了死你就没有想过其他的办法吗?”一休大师问道。

信徒痛苦地说:“师父,现在我除了年幼的女儿外,什么都没有了。”

一休大师惊喜道:“哦,我有办法了,你可以将你的女儿嫁人,找一个乘龙快婿,帮你还债啊!”

信徒失望地说:“大师,我的女儿只是8岁的幼童啊,怎么可以现在就嫁人呢?”

一休大师道:“怎么不可以呢,你可以将你的女儿嫁给我啊!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

“这……这是行不通的,你是出家人,怎么可以做我的女婿呢?”信徒大惊失色地说。

一休大师胸有成竹地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我已经决定了,你现在赶快回去宣布这件事情吧!到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好了,好了!赶快回去吧!”

这位信徒很敬重一休大师,于是立刻回家宣布了婚事。这个消息一经传出,马上轰动了全城。到了迎亲的那天,看热闹的人把信徒的家围得水泄不通。

一休大师到达后,吩咐信徒在门前搬一张桌子,置上文房四宝,写起了书法。大家看一休的书法写得很好,就争相购买,反而忘了今天是一休大师给人家做女婿的日子,看热闹的人也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来这里的。结果,一整天一休大师都在忙着写字,看热闹的人则疯狂购买,很快卖字的钱积攒了几箩筐。

“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吗?”一休大师问信徒。

信徒惊喜地跪倒在地说:“够了,够了……你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赚到了这么多钱!”

一休大师拂袖于背道:“好了,你的问题解决了,你的女婿我也不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出现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不要坐以待毙。“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肯想办法,就一定能克服暂时的困难。

低调处事保留余地

低调本来就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得意不张扬,失意不自卑。这样的心境能让人回归平淡,这样的做法也为今后任何的可能保留了几分余地。

印光大师曾经教化弟子们说:“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弘一大师以此警戒自己,其低调、其智慧、其修佛之心可见一斑。众生处事张扬,或者智慧受阻,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执着于外向很难开悟,难以开悟的人对于低调一词也只是表面的理解罢了。

白云禅师曾在方会禅师的座下参禅,学习了很久依然无法开悟,方会禅师也为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而着急。

有一天,方会禅师带着白云禅师来到了庙前的广场上闲谈。

方会禅师问:“你还记不记得你的师父是怎么开悟的?”

白云禅师回答:“我听说是因为一天摔了个大跟头,才突然开悟的。”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故意发出了几声冷笑,转身扬长而去,白云禅师愣在当场,心想:“是不是我说的不对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呢?为什么大师会耻笑我呢?”

从这以后白云禅师总是想方会禅师的笑声,几天下来,根本没有心思吃饭,就连睡梦中也常被方会禅师的笑声吓醒。终于,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前往方丈的禅房请求大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后,说:“你还记得在广场上表演把戏的小丑吗?你比他差不了多少。”

白云禅师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啊,请师父指点!”

方会禅师说:“小丑使出浑身解数,为的是博取观众的一笑,你却害怕人笑。我那天只不过冲着你笑一笑,你就为此而不思饭食,梦寐难安,像你这么认真对外界的人,连一个表演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渗透无心无相的禅法呢?你太执著于外界的假相,从而生起得失心,所以才会产生痛苦啊!”白云禅师一听,立刻就大悟了。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心中不能自主,就会经常受外境的影响。自己的喜乐忧苦都被別人左右,便是失去了自己。

不要太注意别人对你的想法和看法,你活着是为你自己,把外界的印象看淡一些,你会生活得更加轻松。只有顺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你才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低调智慧才是由内而外的,凡事只有真正从内心出发了,你才能给自己留足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和可以回旋的余地。

修一份平和之心

平和是一种心态,拥有这种心态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气度。修一份平和之心,生活才能多一份淡雅之情。

弘一法师教化世人不要有虚浮怠忽之相,要以忠恕为怀,则恶念自无从而起,业障才能消掉。人之悲欢在于心念之间,参透生死,则面对悲欢亦能平淡安然,执着于生死之间,则饱受折磨之苦。

有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年轻时由于战乱失去了一条腿;中年时,妻子因病而撒手人寰;没过多久,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丧生。他觉得世界对他太不公平了,于是到寺院请求佛陀开示,希望能够得到解脱。

佛陀默默地盯着老人看了很久,然后,捡起地上的一片树叶举到他的眼前,若有所思地说道:“你仔细看看,它像什么?”

这时恰是深秋,叶子早已枯萎。老人知道这是一片白杨树的叶子,可是,它到底像什么呢?

老人默默思考着,佛陀说:“难道你不觉得它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它就是一颗心呢?”

佛陀的话提醒了老人,的确,这片树叶看起来太像一颗心了,老人的内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佛陀将树叶凑到老人的眼前。老人清楚地看到,树叶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

佛陀把叶子放到了手掌中,缓缓地说道:“它在春风中生芽,在阳光中长大,到寒冷的秋末,走过了自己的一生。在此期间,它默默地承受蚊虫的叮咬,以至于千疮百孔,经受了狂风的肆虐,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叶子之所以完整地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完全是因为它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无限的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挫折和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每天的太阳照常升起,我们并不感觉到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赏赐,而只有我们失去光明,失去温暖的时候,才会真正了解此刻是多么幸福。

人的一生难免经历种种挫折和痛苦,但是要牢记,只要我们心中有幸福的种子,便会开出美丽的花朵。不论生活中遇到了多大的艰难,我们都要咬紧牙,坚韧地活下去。

开悟心智世事洞明

禅心智慧本无字,一切在于人的悟性,要想世事洞明,就要培养悟性、开悟心智。

弘一法师借古圣先贤的祭祀之礼来开示众生:“古时候古圣先王所有一切制度仪规,都是教化众生。读《礼记》五礼中之祭礼,明白规定祭祀祖先,不是祖先不祭。孔夫子说:‘非其鬼不祭。’”

鬼是归去的意思。至于祭天地山川是天子诸侯的事,非平民之事。祭祖先时要阐明祖先过去在生时之德行教诲,使后人常常追念遵行,这个祭祀属于教育。仪式留传于后世只有形式而无真实内容,常被人视为迷信。佛门中祭鬼神之仪式很多,其中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使民众都能明白。

释迦牟尼的弟子般特,因天生愚钝,一直没有开悟,所以佛祖让五百罗汉轮流给他讲解禅理。可是几年下来,般特仍然是不开悟。

佛祖知道后心生怜悯,只好把他叫到面前,一字一句地教导他:“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说:“禅,本身不立文字,全靠人去心领神会。你要认真诵读这首偈子,天长日久一定会有所得!”

于是,般特反复思索这首偈子,终于有一天悟出了其中的禅理。

有一次,佛祖让般特去给僧尼说法。那些僧尼早就对般特的愚笨有所耳闻,所以想成心刁难他。

般特对他们的举止充耳不闻,很有礼貌地合掌说:“我天生就很愚钝,所以只在佛祖身边学到了一首偈子而已,现在讲给大家听。”

刚说完,僧尼们就开始哄笑,般特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讲。他说的头头是道,而且讲出了很多的新意,从一首普通的偈子中悟出了无限深邃的禅理。

僧尼们听得如痴如醉,连连赞叹,对他肃然起敬。

成道的因缘,不在所学的多少,而在于受用行持。般特虽然天资愚笨,但是一心向佛,自然能够心领神会。

禅其实就是人的一种深层体会。虽然无形的门不容易跨越,但是跨越后的禅道却是真实不虚的动人世界。所以,学不在多,贵在力行。

行为随心而动

行为是由内心决定的,心有所想,必有所行动。不管你多么用心隐藏自己的心迹,你的行为将把你的所想展示给众人。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五浊恶世被袁宏道居室一语道尽。但这一切都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所想,然后才以或污浊或怪异的现象呈献给众人。弘一法师也曾点化在家之人万事要先想而后动,这样才能寻得自己的真心迹。

禅宗二祖慧可初入佛门时为了表达决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

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请你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当即说:“简单,把你的心给我。”

慧可无奈地说:“弟子无法找到它。”

达摩微笑着说:“那就对了,如你能找到它,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吗?”

慧可恍然大悟。

几十年后,慧可终于大悟,成了中国禅宗的第二祖。

一天,僧璨前去拜谒慧可,问他说:“请师父帮弟子忏悔罪过。”

二祖慧可眼前突然出现了当年达摩启发自己的情景,于是微笑着对僧璨说:“简单,你把罪过拿来!”

僧璨说道:“我找不到罪过。”

慧可便点化他说:“现在我已经为你忏悔了!你看到了吗?”

僧璨恍然大悟。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僧璨求教,当时的僧璨已经是禅宗的三祖了,小和尚问三祖:“如何才能解除束缚?”

僧璨像慧可一样想到了当年自己被开悟的情景,于是当即反问:“谁在束缚你呢?”

小和尚说:“没有谁在束缚我!”

僧璨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

小和尚豁然领悟。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的第四祖——道信。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醉心于功利,便会被名缰利锁缚住;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别人的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贪欲、争名夺利,哪一个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嫉妒和猜疑?遇到问题,重要的是自我解脱,而不是求人解脱。

让世情淡一分

世情常常牵扯着人们,让人们左右难舍、举棋不定。其实,在人生路上挣扎的人们看不清,世情浓一分,心就沉重一些。所以在生活之中要懂得培植轻松的心情,把世情看淡一分。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弘一法师也告诫世人:“世情要看破看淡,不为世间情爱所累。不求奢侈丰盛,心在道上,不要为了顾念人情世故,让道心退失。”

顾念人情世故是一种外在的心态,人有时候就会被这种外在的心态所束缚而让自己的决定左右摇摆,苦累其心。

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的父亲去世后,他找到佛光禅师说:“久闻大师慈悲,请你为我的父亲超度吧!”

佛光禅师欣然同意了,并开始筹备香花素果之类的供品,这个人看到这些东西之后想到了诵经的费用,于是不停地追问禅师诵一卷《阿弥陀经》需要多少钱?

佛光禅师知道他是一个吝啬鬼,所以想教训他一番,答道:“诵一卷《阿弥陀经》要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太贵了,禅师看在我一片孝心的份上,还是打个折吧!给你八两银子,怎么样啊?”

禅师点头道:“好吧!”

诵经如期开始了,只听禅师念念有词地道:“十方诸佛菩萨,请将今天诵经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亡者,让他能往生东方世界。”

这位“孝子”听了后感觉不对,于是打断禅师问道:“禅师,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只听说人死后会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怎么让父亲到东方世界呢?”

禅师回答道:“施主有所不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十两银子,你坚持要给八两,只好超度他到东方世界去啦!”

孝子不得已说道:“我再加二两好了,还是麻烦你超度我父亲到西方世界吧!”

这时,棺木里的父亲突然发起火来:“你这个不孝子,为了省几两银子,害得我一下子到东方,一下子到西方,让我东奔西跑,好不辛苦啊!”

佛法不是商品,怎么能够用金钱衡量呢?佛经上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同样,施舍也不能因为受者的价值不同而千差万别。

佛法无价,不能以金钱的多寡来决定功德的大小,同样,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亲情、爱情、友谊、公益事业、爱心……都是无价之宝,都值得我们付出。但付出一定要是真心的,如果像故事中的这位“孝子”一样,既顾念金钱、之后又顾念世情,你的心最终会被累到筋疲力尽。

不为情绪所动

人如果让自己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事情必然会纷扰不断。情绪就如生长的杂草,时时刻刻试图吸收我们的智慧,改变我们的生长方向,因此,只有克制自己不为情绪所动,你才能更淡定。

弘一大师引用某大师之语来阐述修佛的定力:“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困;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

“子”,古时对男子之尊称。既然发愿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必须要有一副铁石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烦恼所动,此谓之铁石心肠,禅宗称之为禅定。色、声、香、味、触是外尘,法是内尘。世间法不能沾染,出世间法亦不能诱惑我们,心才能定。修行有此觉观功夫与心态,必成无疑。

修行修的是心,心不动则万物不动。佛家潜心修行之人甚多,来看看云居禅师的修行吧:

为了潜心修行,云居禅师每晚都会到寺院后面的山洞里坐禅。

山下的几个调皮年轻人一直想找机会跟云居禅师开个玩笑,看看他到底悟道了没有。

一天晚上,他们藏在了禅师上山的必经之路上,等禅师经过时,一个年轻人从石头后伸出手放在了禅师的头上。

他们原以为禅师会吓得大叫,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禅师竟然站着没动,反而把他们吓了一跳,于是急忙缩回了手,灰溜溜向山下跑去。而禅师却又若无其事地向山上走去。

第二天,几个年轻人一起到寺院找禅师,并问他:“大师,听说寺院后的山上经常闹鬼,你觉得是真的吗?”

云居禅师微笑着说:“怎么可能会有这回事,你们不要信以为真。”

“是吗?可是我们却听说,昨天晚上你就遇到了鬼,而且还被鬼按住了头。”年轻人继续说。

云居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昨晚在山上被按住了头是有其事,不过按我头的并不是鬼怪,而是一些调皮的孩子在跟我开玩笑。”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当时你就没有害怕吗?”年轻人不解地问。

禅师回答道:“鬼怪的手是不会有那么厚实和温暖的!我又怎么会害怕!即使真的是鬼怪也无需害怕,你们没有听说过吗,将军之勇是临阵不惧,猎人之勇是不惧虎狼,渔人之勇是不惧蛟龙,而和尚的勇是就是一个‘悟’。我连生死都看透了,又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人生在世不称意的事情十有八九,祸福无常,无论遇到了什么危险和困难都要处变不惊,不为情绪和外物所动,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更多化险为夷的机会。

放下心中的“怕”

人们的内心时常会被恐惧所笼罩,其实“怕”或者“不怕”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怕”,只是因为我们放不下。

弘一法师最初出家也是因为身体常常有病弱之相。他皈依佛门之后,就曾对众生说:“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地念,工夫得力,使贪嗔的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疗宿疾之法。

导致一个人恐惧的信息来自外界,想要真正消除恐惧,就要会辨识外界的信息,找到可以安心的一点,这样心安自在其中。

一个学僧去拜访行海禅师,希望禅师可以为他讲解《临济录》。

行海禅师道:“如果你真的想有所开悟,不妨去找圆觉寺的洪川禅师,他讲解的《临济录》是最好的。”

学僧说道:“不瞒禅师,我已经听过他的讲述了,你是天龙寺滴水禅师的真传弟子,我现在想听听你的讲解。”

行海禅师见推辞不得,于是示意学僧跟着他走。他把学僧带到了平时僧人们操练的武场,并教了学僧一套剑法,直到学僧练得大汗淋漓才带他回禅房。

行海禅师看着不断擦汗的学僧问:“你觉得我讲解的《临济录》如何?”

学僧大惊,答道:“禅师何曾讲解过《临济录》,不是一直都在练剑吗?”

行海禅师说:“我就是在讲解《临济录》,你觉得讲得如何?”

学僧不解地问道:“难道禅师的《临济录》就是一套剑谱吗?”

行海禅师恳切地开示道:“我本来就善于剑道,所以我只能讲解剑道,我虽然是滴水禅师的弟子,但是并没有学习一般禅者的作为。但是《临济录》绝非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从语言口舌上去了解,师父虽然讲过,但是我不是传声筒,所以没有办法学!”

学僧不以为然地说道:“照禅师这种说法,历代祖师传法传心的功德岂不都成了传声筒了吗?”

行海禅师摇头反驳道:“传法传心是传法传心,传声筒是传声筒。”

世间岂止是学禅不能当传声筒,凡事都不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或者知识一定要自我消化,融会贯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能有所得。学禅是这样,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学会了分辨信息,才能心中有数。人们越趋于理智,离恐惧和无知也就越远。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