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静心

抓住当下的幸福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我们必须活在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我们只能活在现在。我们不是为未来在天国中再生而修行,而是为了现在的安详、慈悲和快乐。

活出生命的真谛

生命无常,人生几十年看似很长,其实只在瞬息之间。面对生命,我们无暇置身于争斗,无暇顾念左右逢源,只在乎是否活出了生命的真谛。

弘一法师对生命的详解叫人念念不忘,在讲经说法时,他曾引用这几句话将生命的真谛阐释得至清至纯:“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生命如此短暂,所以生命中的选择也更加重要。一天,佛陀在弟子们乞食归来后,问他们:“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为了什么?”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身体的滋养,以便长养色身,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眼光环视了弟子们之后,又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位弟子充满信心地答道。

佛陀摇摇头道:“你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位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跟花草差不多,春天萌芽出枝;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笑容,说道:“嗯,你体察到了生命就像花草的生命一样短暂,但是对佛法的了解,还仅限于表面。”

“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是浮游生物一样,早晨刚出生,到了晚上就会死亡,充其量不过一个昼夜的时间。”一位弟子无限悲怆地说道。

“哦!你虽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但对佛法的参悟还是不够深入。”

在佛陀不断地否定和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出来了。有一个弟子说道:“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朝露没有不同,看起来很美,但是被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就会干涸枯竭了。”

佛陀含笑不语。

弟子们开始窃窃私语。

这时,一位弟子站起身来说:“佛陀!依弟子看,生命只不过在一呼一吸之间。”

佛陀听罢,满意地点点头说:“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地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会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千万不可懈怠放逸。”

我们不要把事物看得过于复杂,真理往往是简单而朴素的。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勇猛精进,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出生命的真谛。

摒弃重负抓住现在

现实是客观的,但因为很多人的心中化解不开,所以他们的内心会有一份重负。这负担让他们无法走出过去,无法面对现在,因此人们需要化解内心的情节,需要重新修复自我。

弘一法师曾引用了石屋禅师的几句话来教化世人,帮助人们化解心结走出过去,“过去的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其意思被名家解释为:“过去的事不要再想,未来的尚未到,何必操心。聪明人抓住现在。梅子栀子都有季节性,一定要把握时节因缘,不能空空放过。”

人本该抓住现在,这样烦恼才会少,步履才会更坚定,如果为当下的事情烦恼而想改变明天,还不如理性地过好今天收效更大。

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每天负责早上清扫寺院里的落叶。对于这个差事,他早就厌烦了。

秋天到了,落叶更多了,这让小和尚更加头痛,于是去讨教庙里的师兄弟该怎么办才能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住持知道了他的烦恼,便主动找他谈话。小和尚很诚实地对住持说了自己的委屈。

住持对他说:“明天你在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听了住持的建议之后非常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开始摇动寺院里的树木,一直到所有的树木都不会再落下一片叶子为止,然后,他用笤帚仔细地扫了一遍。

这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晚上,小和尚高兴地想明天也许就不用这么累了,微笑着睡着了。

第二天,小和尚走到院子一看,顿时傻眼了:昨天的工夫全都白费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住持笑呵呵地向他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傻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出那个主意吗?我的意思就是要让你明白,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听完住持的话后终于顿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像小和尚一样的困惑,企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把所有的烦恼都解决掉,而实际上,很多事是无法提前完成的,过早地为将来担忧,于事无补,新的一天总会遇到新的问题。不要试图透支明天的幸福,踏踏实实做好今天的事情才会留住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

放下梦幻走向真实

有时候人的意志过于脆弱,在某种诱惑下,人们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那些幻想让他们失去了求真务实的本性,片面地追求利益和虚荣,当顿然醒悟时,发现一切原来只是个破碎的梦。与其如此,倒不如坚定意志,从一开始就不给自己幻想的机会,与真实相伴而行,心里总是踏实很多。

弘一法师劝诫那些驱逐利益的世人,“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世间人一生中能够觉悟,甚为难得。觉悟愈早愈好,功力才能踏实。自己没有真实功夫,很难体会大师的开示。

古时修行人有二三十岁即大彻大悟者,觉悟得早是放下早。我们闻法太晚,放下更晚,必无成就可言。身心世界均属幻梦尘劳,把一切虚幻不实的东西一齐放下,在戒定慧上下工夫,时时刻刻,精勤不懈,才有办法。

人只有把虚幻的东西放在心外,才不会计较形式上的轻重大小,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拥有真实的自己。

唐朝宣宗皇帝李忱在没有即位之前,曾经为了避难而隐居在佛寺中,担任那里盐官禅师的书记。他非常欣赏佛教中不立文字,不着形象,不假外求的思想。

当时,他隐居的寺庙住持是黄檗禅师。有一天,李忱看到黄檗禅师对佛像顶礼膜拜,于是走上前去问:“住持,你一直教导我们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为什么你却在这里虔诚地礼拜佛像呢?”

黄檗禅师生气地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应该要如是求,你懂什么啊?”

李忱听了很不服气,嘲笑着说:“既然如此,那么禅师以前说的话都是装模作样了?”

黄檗禅师听了,大为恼火,狠狠地打了李忱一个耳光。李忱被禅师的突然施暴吓坏了,愣在一旁,过了几秒钟才不高兴地说:“亏你还是个信佛之人,怎么能这么粗暴呢!”

黄檗禅师走上前去,又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说:“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竟然敢对我说粗说细。”

李忱不甘示弱地辩解道:“既然你能拜佛、拜法、拜僧,我为什么就不能说粗说细呢?”

黄檗禅师笑着说:“你说得很对,我可以拜佛、拜法、拜僧,你也可以说粗说细。”

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这是无心禅,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是真心的。所以,既不能跟一般人同流合污做坏事,也不要标新立异,要不拘泥于形式,形式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只要一个人能拥有坚定的意志,保持真实的自己,形式的存在就是虚幻的。

寻找人生本来的样子

平淡的绝对的清净,这才是人生本来的样子。

弘一法师告诫众生:“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心气平和来自人的内心,但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有一个叫元持的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多年,学习非常勤奋,但始终对禅法不曾领悟。

有一次,在晚参的时候,元持特意向无德禅师请示说:“大师,弟子遁入空门多年了,可是对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请大师以慈悲为怀,告诉弟子,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约束口中一条虫,并且时刻和一只熊斗争,除此之外,还要看护好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迷惑地说道:“大师!弟子来此参学,身边并没有带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又怎么去看管呢?再说了,我想了解的是与参学有关的东西,和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笑了笑说道:“我所说的两只鹫,就是你的眼睛,要你看管好它即是让你做到非礼勿视;两只鹿,是指你的双脚,你要把持好,做到非礼勿行,别让它走罪恶的道路;两只鹰,指的是你的双手,要让它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一条虫则是指你的舌头,约束它做到非礼勿言;那只熊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非礼勿想;而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

听了无德禅师的教诲之后,元持默默地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克制自己的弱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不断地完善,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净化和清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人如果耐不住烦苦,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一个游云僧找到了一座废弃的寺庙栖身,不久之后,他居然也收了几个门徒。

每天他都会让徒弟打扫寺院,管理菜园,而他则像个禅师一样,像模像样地打坐,然后把书上的佛理背下一些,给徒弟们曲解一番。

每天中午,和尚都要到自己的禅房里睡午觉。徒弟们见了,就问道:“大师,你为什么每天中午都要去睡觉呢?”

和尚说:“孔子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儿,在梦中向周公讨教,醒来后用先贤的话教育弟子。我每天睡午觉,也是去见先贤。”弟子们听了也就不再询问了。

有一天中午,弟子们在禅房打坐时,实在熬不住睡着了。恰巧和尚进来了,于是把他们叫醒,训斥道:“你们怎么能在打坐的时候睡觉呢,难道你们不知道打坐的时候应该心如止水吗?”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去见古圣先贤了,就如同孔子去见他们一样。”

和尚一听,愣了一下,他想,“这不是自己每天跟弟子们说的话吗?如果不能自圆其说,那不是否定自己吗?”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问:“那么古圣先贤给你们作了什么训示啊?说给我听听。”

弟子回答说:“我们见到了先贤,并问‘我们的师父每天都来向你们讨教,你们都讲了些什么,能不能也告诉我们一点呢?’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竟然说从来没有见过你。”

和尚一听,愣在那里,脸上红一块白一块,非常尴尬。

做人一定要诚实,谎言只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漩涡而无力自拔,只能让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失去人心。要吸取和尚的教训,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舍一份虚荣,得一份真相虚荣是指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名,是本身不存在的想象好的事物。只有舍弃虚荣才能够得到真相。

弘一法师在讲经说佛时教化世人不可有虚妄之心,当还事物本来面目。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不必执着于虚荣表象,事情就会还原。有位禅师很喜欢用偈诗来概括事理,让弟子自己去领悟。

有一天,他来了雅兴,顺手写了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让弟子们参研。

一个弟子自作聪明地抢先说:“其中没有淋到雨的人,肯定是穿了雨衣。”

禅师听了后不语,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接着另一个弟子说:“我想这应该是一次局部雨。这种现象虽然不多见,但还是有可能碰到的。没有淋到雨的人,走的正是没有下雨的这边。”说完这话,他满怀信心地看了看师父。

禅师笑了笑,仍然沉默不语。

第三个弟子见师父没有表态,于是说:“你们的解释太牵强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个没有淋到雨的人在屋檐下行走呢。”说完后,得意洋洋地瞟了两位师兄一眼,准备接受禅师的赞赏。

禅师朝弟子们笑了笑,缓缓地说道:“你们都非常聪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设想出种种不淋一人的条件或理由,但是你们钻入了牛角尖,错误地执着于不淋一人这一点上。事实上,如果你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死钻牛角尖,死死地拽住约定俗成的东西,认为那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循规蹈矩,无法解脱自我。事实上,如果你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人们有时候不愿意舍弃原有的认识,所以才不会有新的开悟。

虚荣是外相,只有懂得付出才能得到真的收获,有时候这收获就是给众生一路光明。

有一天,洞山良介禅师在晚上说法时没有点灯,有位能忍禅僧就问他:“为什么不点灯呢?”

洞山良介禅师听后,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灯油送给这位能忍禅僧!”

能忍当时并没有去想洞山禅师的话是否有其他的意思,但是经过一夜的参究,他若有所悟,于是拿出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奉大众,并跟大众一起生活。

一晃三年过去了,他来向洞山禅师告辞,意欲他去。

这时雪峰禅师刚巧在洞山禅师身边,等能忍走后,他问洞山禅师:

“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还会不会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再回来。你不放心,可以去僧堂看看他。”

雪峰到了僧堂,岂知能忍回到僧堂以后,就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往生了。

雪峰禅师立刻跑去向洞山禅师报告此事。洞山禅师说道:“他虽然往生了,但是如果和我相比较,却比我慢了三十年。”

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该舍弃的一定不要留恋,一个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不要被自己的贪念所累。只有放弃了该放弃的东西,才会有机会去争取更加有价值的东西。

做真实的自己

敢于顺从内心的人是真实的,敢于承认错误的人是勇敢的,有一颗真实而勇敢的心,你才是真正的自己。

弘一法师曾指点听他讲佛的人说:“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忏悔不是叫你天天想已做的事,这个错了,那个错了,如再这样想就是再造罪,每想一次即再造一次。已做的过失知道了,以后不再做叫忏悔,至于究竟圆满彻底的忏悔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五逆十恶的罪业都能彻底铲除,怎能不清凉呢?

如果要获得内心的清凉,回归真实的本性,做真实的自己,除了忏悔外,还要懂得原谅,不懂得原谅的人总是纠缠于一些小事儿,从而错失了自己的本性。

朱友峰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为了赶到大佛寺参加早课,天刚破晓,他就捧着鲜花及供果赶到了寺院,可是刚踏进院门就与迎面而来的香客撞了个满怀,鲜花和水果散了一地。

朱友峰看着散落在地的东西,心疼地说:“是谁这么冒失,撞翻了我的贡品,一定要给我一个交代。”

香客看着盛怒的朱友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那么凶巴巴的!”

朱友峰见对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于是提高了嗓门说:“你的态度太气人了,今天没有个说法别想离开。”

于是,他们争吵起来,后来甚至相互谩骂。

争吵之声惊动了广圄禅师。于是禅师循声找到了他们,并问起争吵的缘故。

听完他们的叙述后,广圄禅师解劝道:“莽撞自然不应该,但是不接受道歉同样不对,能够相互包容对方的过失,寻找自己的缺点并诚心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原谅是善的本心,这位居士与香客的争吵就错失了两人的本心。

弘一法师在讲述本心时就说,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这个心要是失掉,立刻就要忏悔。真心悔改,心地即清凉。

居士与香客的争执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让他们的心境更加繁杂,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所以,如失本心当即刻忏悔,内心没有繁杂才会清凉,清凉之心才能保持坚定,我们才找到真实的自己。

从容面对生死

面对生死,弘一大师的心情是何等平静,态度何等从容。他凭借佛学的智慧,想明白了生死的道理。从容来自智慧的头脑,我们平常人也应该修一颗看淡生死的宁静心。

让我们通过大师的演讲来感悟一下大师对生死的通透见解。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如下所列。

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皆悉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至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倘不如是放下一切专意念佛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如寿未尽,因其一心希望病愈,妄生忧怖,不惟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

病既重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白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痴狂大错耶。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矣。

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

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人们既然能参透生死,也不必执着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人生在世,事事随行就可以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家族兴旺写些祝语,以便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

仙崖禅师展开纸,写道:“父死,子死,孙死。”

富人看了之后非常生气,说道:“大师,我敬重您,请您写些祝语,可是您为什么会写些诅咒的话呢?”

仙崖禅师解释道:“假如你的儿子先于你离开人世,你将十分悲痛;假如你的孙子在你儿子的面前死去,那你和你的儿子都将会悲痛欲绝;假如你的家人一代一代地照我所写的次序死去,那就叫享尽天年。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兴旺。”

禅师认为,不管能否察觉到,人类的存在是不能与自然偏离的。

人生在世,一切皆为自然。事事随行,何必苛求虚无的完美呢?人越是想强调自我,想达到一种不可能的完美,就越会偏离存在的中心。

获得真正的价值

贪婪是人的本性,只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贪心的轻重也不相同。很多失败在贪念初起时就已经注定,所以去除贪心是为了让你的内心更纯净,内心越纯净目标越明确,因此你想要的真正价值——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将来到你的面前。

弘一法师在讲佛时提到贪字,就用经书中的话告诫人们:“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佛家擅长以故事让人领悟佛法劝诫,对于贪婪,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点,一起来看看贪心的结果如何。

有一个年轻人,颇有些才华,对各类技艺都有涉猎,但是真正的学业却一塌糊涂,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

万般无奈之下,他去请求禅师为他指点迷津。

禅师听完他的叙述后,微笑着说:“施主路上辛苦了,我安排人为你准备斋饭吧!”

禅师吩咐人在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不同花样的斋饭,而且很多是年轻人未曾见过的。

开始用斋后,年轻人挥动着筷子想尝尽每一道菜的味道,所以用斋完毕后,他吃得非常饱,甚至有一些腹胀。

饭后禅师问他:“你都吃出了什么味道?”

年轻人摸了摸肚子,很为难地说:“百种滋味都有,我已经无法分辨,只觉得肚子撑胀。”

禅师笑了笑,又问:“那你现在是否舒服呢?是否满足了呢?”

年轻人回答道:“现在我很难受。”

禅师笑了笑,不再说话。

第二天一早,禅师带着年轻人一同去登山。当他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年轻人发现那里有很多稀奇的小石头,于是一边走,一边把自己喜欢的石头放入口袋中。很快,他的袋子便被装得满满的,他已经背不动了,但是又舍不得丢掉。

禅师看到他气喘吁吁的样子,生气地说:“该放下了,你背这么重的东西,怎么能登到山顶呢?”

年轻人望着那未曾到过的山顶,顿时彻悟,立即抛下袋子,迈着轻盈的步伐继续前进。

人生在世,不能够贪恋任何事物,要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生活才会更加轻松,才能向更高的人生顶峰冲刺。

其实一切众生大的烦恼是贪嗔、嫉妒。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劝我们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断掉,这是修行的根本。心中有三毒才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心中无三毒,喝毒药如饮甘露,因心内无毒,它不起作用。

若遇毒虫咬伤,应生惭愧心。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住的房中有臭虫、跳蚤、蚊虫等,都不驱除。小侍者欲为大师清理,大师不许,并说:“我的德行不够,留着它们叫我改过自新。”大师七十岁以后,所住的房间没有一个臭虫或跳蚤。

大师是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他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晚间没有浮云,可以看到星星月亮清清楚楚,这可以用来比喻人若离开贪嫉,则心中清净,见事不逡。

很多人总是容易在生活中患得患失,为过去的所作所为后悔,为将来的生活和目标愁苦郁闷。其实只有抓住当下才能投入地生活,只有投入地生活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幸福所在。

弘一法师就曾对听他讲佛的僧众和信徒们说:“凡夫之心,不能无依,而娑婆耳根最利,听自念佛之音亦亲切。但初机未熟,久或昏沉,故听钟念之,最为有益也。”

大师擅长以故事点化那些暂时无法开悟的人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香客每天络绎不绝。

大殿横梁上的一只蜘蛛,天长日久受香火的熏陶,渐渐有了佛性。一转眼,一千年过去了,蜘蛛的悟性提高了不少。

一天,佛祖问蜘蛛:“你在这里受了千年的香火也算是前世修来的造化,我问你个问题吧,考考你的悟性如何。”

蜘蛛高兴地答道:“能够得到佛祖的指点,是我的造化。”

佛祖问:“你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蜘蛛想了想,回答:“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听后只是微微一笑,离开了。

转眼又一千年过去了,蜘蛛依旧在横梁上修行,悟性又提高了不少。

一日,佛祖又问蜘蛛:“还记得我一千年前问你的问题吗?你现在是否有了新的感悟呢?”

蜘蛛依旧回答道:“我依旧觉得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转眼又一千年过去了。

突然刮了一场大风,一滴甘露被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见甘露晶莹透亮,顿生爱慕之意,于是久久凝视着甘露出神,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欢喜。可不久之后,甘露又被风带走了,蜘蛛觉得怅然若失。

于是佛祖问蜘蛛:“你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蜘蛛还沉浸在失去甘露的痛苦中,于是随口答道:“‘得不到’

和‘已失去’。”

佛祖无奈地说:“既然你依旧是这样的认识,不如带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蜘蛛投胎做了官宦人家的小姐,父母给她取名为“珠儿”。

一晃,十六载过去了,珠儿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经常被召进宫陪伴长风公主玩耍。

一天,皇上在宫中宴请新科状元郎甘露,珠儿也被请入宫中。

甘露在席间吟诗作赋,文笔和才华都很出众,在场的所有少女都被倾倒了。珠儿并没有在意身边少女们的欢呼,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给她的因缘。

一日,珠儿陪母亲去上香,在寺院碰到了甘露和他的家人,两位长者在拜过佛后到一边话家常了,珠儿和甘露闲来无事,于是到走廊上歇息。

珠儿开心地问甘露:“你还记得十六年前的事情吗?”

甘露很诧异,说:“珠儿姑娘看来聪慧过人,但是未免有点异想天开。”说罢,便转身离去了。

珠儿很伤心,佛祖既然安排了这段姻缘却又为何让甘露对我视而不见呢?

几天后,皇帝下诏,赐婚给新科状元,新娘是长风公主,并命令蛛儿和太子芝草也择吉日完婚。珠儿听到这个信息后,如五雷轰顶,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佛祖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在接下来的几日,珠儿茶不思饭不想,人日渐消瘦。

太子芝草得知珠儿的情况后,马上赶来探望,看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珠儿,他哭道:“那日,我对你一见倾心,发誓非你不娶,如果你死了,我必定不会苟活。”说完拔出了宝剑要自刎。

这时佛祖出现了,他对奄奄一息的珠儿说:“你太执迷不悟了,你想想甘露是谁带来的?是风,也是风将他带走了,所以甘露是属于风的,他对你来说不过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已。而芝草是当年庙前的一棵小草,他仰慕了你三千年,但是你却从没有低头看它一眼。

蜘蛛,你现在想想,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蜘蛛恍然大悟,于是回答道:“佛祖,之前是我太痴妄了,世间最珍贵的是眼前的幸福。”

佛祖微笑着离开了,珠儿和太子芝草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很多时候,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缘则聚,无缘则散。爱情在动静之间,缘分在聚散之间。如果说爱情是源源不断的小溪,缘分则是偶尔投到溪水中荡起阵阵涟漪的石子;如果说爱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缘分则是偶尔光顾的浪迹四方的旅人。有缘人自会发现,无缘者任他寻千百度也会错过。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