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九卷 帝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项 籍

项籍,字羽,下相人。梁兄子。长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器过人。与季父梁避仇吴中。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奇之。

梁起兵,籍为裨将,击斩会稽殷通。徇下县,时年二十四。从梁渡江,别攻襄城、城阳,屠之。西略地,与秦军战雍丘,大破之,斩李由。攻外黄,未下,去攻陈留。项梁死,解而东,军彭城西。

章邯破赵,赵数请救于楚怀王,以羽为鲁公,为次将,与上将军宋义,末将范增北救赵。宋义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饮酒高会,士卒冻饥。羽争之,不听。乃因晨朝,即帐中斩义头,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阴令籍诛之。诸将皆慑伏,莫敢枝梧,遂代义为上将军。

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战少利,绝章邯甬道。陈余复请兵。乃悉引兵渡河,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示士卒必死,无还心。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自烧杀。当是时,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侯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已破秦军,召见诸侯将,诸侯将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将诸侯兵三十余万,西行至新安,秦降卒多怨言。召黥布、蒲将军计,夜击坑秦军二十余万。

至函谷关,时沛公已破咸阳,守关不得入。羽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关。进至鸿门,欲击沛公。沛公因项伯谢。范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应。

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收其宝货妇女而东。分天下王诸将。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田荣反齐地,羽自将击之,败之于平原,荣走死。荣弟横复收散卒,起城阳。连战未能下,而汉王还定三秦,劫五诸侯兵东伐楚,破彭城。项王闻之,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相随入谷、泗水,死者十余万人。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遂与汉相拒于荥阳、成皋间。

久之,韩信尽灭齐、赵、魏诸国,进兵击楚,彭越数绝楚粮道。羽自知少助,食尽,会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洪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归太公吕后,引解而东归。至固陵,汉信、越来追,羽击汉军,大破之。

会诸侯兵皆会,羽势益蹙,败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何楚人之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虞氏常从,骏马名骓,常骑。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羽上马,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渡淮至阴陵,迷失道,陷大泽中。汉追及之,从骑尽亡。至乌江,自刎死。汉王以鲁公礼葬羽于谷城。羽将项悍、项冠从羽距汉,不知所终。

(史记)

刘 邦

刘邦,汉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螟,父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意豁如也。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时饮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尝繇咸阳,纵观始皇帝曰:嗟乎,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到丰西泽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经泽中,令一人行前。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因忽不见。后人至,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压当之。高祖隐于芒、砀山间,吕后与人俱来,常得之。高祖怪问。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又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沛令欲以沛应胜。沛父老皆曰:生平所闻刘季奇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乃立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

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降轵道旁,遂西入咸阳。召诸县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怀王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 。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民大喜。

五年,项羽灭,诸侯尊汉王为皇帝,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置酒南宫。高祖曰:通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然陛下攻城略地,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者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

戍卒娄敬说高祖曰:洛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国。上以问张良,因劝上即日车驾西都长安。

九年,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上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尝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与仲力孰多?群臣皆称万岁,大为笑乐。高祖回归,过沛,留。置酒沛富,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尽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

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亦何益!遂不使治病。四月甲辰,崩于长乐宫。时年六十二。在位十二年,葬长陵。群臣上尊号为高皇帝。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也。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从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治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模弘远矣。

(史记)

南朝 宋

刘 裕

高祖武皇帝,姓刘氏,讳裕,彭城绥舆里人。夜生有神光之异,是夕甘露降于墓树。

尝游下邳,遇一沙门于逆旅,沙门言及中原事故,因云江表寻当丧乱。高祖曰:便遂至乱亡,当有拯之者不?沙门曰:拯之者其在君乎?其意甚至。初,高祖患手疮,积年未瘳。沙门曰:此疮难治,先有良药,当以相与。因出怀中黄散裹留之。沙门既去,高祖追而望之,倏忽不见。以黄散治疮,一傅而愈。余散宝录之,被金疮则用有验。晋陵人韦叟,少以占相为事,其言多验,尝相高祖曰:君当立主方伯。久之,又曰:君当辄进,贵不可言,唯愿富贵无相忘。

晋末,妖贼孙恩作乱,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高祖参军事。牢之命高祖觇贼远近,将勇士数十人。会遇贼至,仍迎击之。贼众数千,高祖所将人多死,而战意方酣,奋长刀,所杀伤甚众。牢之子敬宣疑高祖淹久,恐为贼所杀,乃轻骑赴之。既而众骑并至,贼遂火崩。高祖为流矢所伤通中,信宿而愈。自后屡被重伤,皆弗以为患,军中益加敬惮。恩北走海盐,高祖追而翼之,筑城于海盐故治。恩知城弗可下,乃进向沪渎。高祖复弃城追之。恩乘风浮海,奄至丹徒,师众数万,鼓噪登于蒜山,居民皆荷担而立。高祖率所领奔击,大破之,投毒赴水死者甚众。恩颠沛仅得还船。虽被摧破,犹恃众力,遂径向京师。朝廷震惧,以高祖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帅舟师讨恩于郁洲,复大破之。

桓玄从兄循以抚军将军镇丹徒,以高祖为中军参军。玄篡帝位,循入朝玄,高祖从至京师。玄既宿惮高祖威名,又悦高祖之风仪姿貌,语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卿不得独擅其清。或说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必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玄曰:我方欲平荡中原,使裕以万人为前驱,关、陇不足定也,事定之后,当更议之耳。

高祖乃与弟道规、沛郡刘毅、东海何无忌潜谋匡复。桓循弟弘以征虏将军领广陵,以道规为中兵参军。刘毅先亦为弘吏佐,遭母忧还京口,是至住江北,与道规共集义徒。高祖托游猎,会无忌及任城魏咏之、高平、檀凭之及从弟蕃等同谋二十七人,并愿从者百余人。是时大风暴起,丙辰诘朝,城门开,义众驰入,称有诏,齐声大呼,吏士惊散,即获桓循,斩而徇之。与桓弘主簿平昌孟昶等帅壮士六十人,斩弘于广陵城。因收众济江。

玄遣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北拒义军。或曰:裕等众力甚弱,岂有办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众推高祖为盟主,移檄京邑。

遇吴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径入其阵,众皆披靡,即斩甫之。进至罗落桥,高祖望贼旗鼓,誓众驰进,挺剑指麾,光曜如电,将士皆莫敢仰视,但凭神武,争为先登,殊死而战,无不一当百,呼声动天地,风火并起。钲鼓之音,震骇京邑。桓谦等诸军一时土崩。

高祖镇石头,留台百官、群僚、宿卫各率其职。于是,推高祖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

桓玄经浔阳,江州刺史郭昶之备乘舆法服以资之。收略二千余人,挟天子奔于江陵。冠军将军刘毅、辅国将军何无忌帅诸军南讨,破玄大将军郭钤等于桑落洲。玄弃众复挟天子西走。

初,益州刺史毛璩遣弟子循诱玄以入蜀,至于枚回州。益州督护冯迁斩玄首,传于京师。天子反正,诏进位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高祖固让,加录尚书,封豫章公,邑万户,绢三万匹。

鲜卑慕容德僭号于青州,德死,从子超袭伪位。公抗表北讨,屠广固,超逾城走,获之,戮其王公以下,纳口万余,马二千匹,夷其城隍,献超于京师,斩于建康市。

卢循寇南康,庐陵、豫章诸郡守皆委任奔走。驰使征公。公至下邳,留船运辎重,自帅精锐步归。孟昶、诸葛长民惧寇之深也,欲拥天子过江,公弗听。昶穷窘无余图,饮药而卒。群贼大至,公悉出轻利,帝躬提幡鼓,命军众齐力击之。贼众大败,追奔,逮夜乃收兵而归。循等还浔阳。

公更简练三军,将进攻讨。循闻大军至,欲遁还豫章,乃悉力栅断左里。丙申,大军至左里。将战,公麾以进兵,幡竿折,遂沉于水,众皆失色,公自忻笑曰:往年覆舟之战,亦幡竿折,今复然,贼必破矣。众乃大悦,即攻栅并进。循兵虽死战,犹弗能禁。诸军乘胜击之,循单舸走。

刘蕃、孟怀玉斩徐道覆于始兴,传首京师。交州刺史杜慧度斩卢循父子,函七首送都。

刘毅为荆州刺史,矜功骄纵,公表请讨之。毅单骑出自隘道侧,分遣诸军伐蜀,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公授以谋略,遂平成都,斩伪蜀王谯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潜结雍州刺史鲁宗之,宗之得书响应。公帅众军西讨,休之不敢战,乃弃城走奔伪羌。伪主姚兴死,子泓新立,人情骚扰。公乃抗表北伐。诸军入关,及姚泓战,大破之,泓肉袒稽首。公至长安,长安丰稔,帑藏盈积,后宫数千人。公先收彝器、浑仪、土圭之属,献于京师。其余珍宝、珠玉,悉以班诸将士。执姚泓归之有司,斩于建康市。

公至洛阳,常有紫云见于军上,晋帝乃命有司禅位于王,改元熙二年为永初元年。三年正月,崩于西陵,年六十。

(宋书)

刘义隆

刘义隆,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授西中郎将、荆州刺史。长七尺五寸,博涉经史,善隶书。

少帝废,百官备法驾奉迎,即皇帝位,改元元嘉元年。三年,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徐羡之,尚书令、护军将军傅亮有罪伏诛。遣中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荆州刺史谢晦。上亲帅六师,擒晦于延头,送京师伏诛。

京师疾疫,遣使存问给医药,死者若无家属,赐以棺木。十二年,大水,京邑乘舡。二十四年,货贵,制大钱一当两。

三十年三月,遇弑于含章殿。年四十七。

(宋书)

刘 骏

刘骏,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累迁南中郎将、江州刺史。

元凶弑逆,以为征南将军,加散骑常侍,上帅众入讨。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并举义兵。

元嘉三十年四月,上至于新亭,即皇帝位。五月,克京城。

孝建元年春,亲祠南郊,改元,大赦。诏凡诸守莅亲民之官,可申详旧条,劝画地利。力田善蓄者,具以名闻。更铸四铢钱,立皇子业为太子。赐为父后者爵一级。

大明元年正月,大赦,改元。四月,京师疾疫,遣使案行,赐给医药。死而无收敛者,官为敛埋。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听设凶门,余悉断。司空南州刺史竟陵王诞有罪贬爵,诞不受命,据广陵反。上亲御六师,车驾出顿宣武堂。三年七月,克广陵城,斩诞。初立驰道,自阊阖门至朱雀门,又自承明门至于玄武湖。七年,于博望山立双阙。八年闰五月,帝崩于玉烛殿,年三十五。

(宋书)

刘 彧

刘彧,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也。为雍州刺史。

景和末,上入朝,被留停都。废帝诛害宰辅,杀戮大臣,恒虑有图之者,疑畏诸父,并拘之殿内,收上府廷尉,一宿被原。将加祸害者,前后非一。既而害上意定,明旦便应就祸害。上先与腹心阮佃夫、李道儿、寿寂之等密共合谋,殒废帝于后堂。建安王休仁便称臣,引升西堂御坐,召见诸大臣。于时事出仓卒,上失履,跣至西堂,犹著乌帽。坐定,休仁呼主衣以白帽代之,令备羽仪。虽未即位,凡众事悉称令书施行。

上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景和元年为太始元年。镇军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举兵反,镇军长史邓琬为其谋主。雍州刺史袁颧帅众赴之。车驾亲御六师,出顿中兴堂。司徒、建安王休仁帅众军大破贼,斩伪尚书仆射袁额,进讨江、郢、荆、雍、湘五州,平定之。晋安王子勋并赐死,同党皆伏诛。

太豫元年四月,上大渐,袁粲、褚渊、刘勖、蔡兴宗、沈攸之同被顾命。上崩于景福殿,年四十四。

帝少而和令,风姿端雅。早失所生,养于路太后宫内。大明世,诸弟多被猜忌,唯上见亲,常侍路太后医药。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世。及即大位,四方反叛,以宽仁待物,诸将帅有父兄子弟同逆者,并授以禁兵,委任不易,故众为之用,莫不尽力。平定天下,逆党多被全宥,其才者并见授用,有如旧臣。才学之士,多蒙引进,参考典籍,应对左右。于华林园含芳堂讲周易,常自临听。末年好鬼神,多忌讳,近谗慝,剪落皇枝,宋氏之业,自此衰矣。

(宋书)

南齐

萧道成

萧道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汉相何二十四世孙也。何孙侍中彪免官居东海兰陵郡,于是为兰陵人。太祖以元嘉四年丁卯岁生。龙颡钟声,鳞文遍体。

儒士雷次宗立学鸡笼山,年十三,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袭爵晋兴男,江夏王大司马参军,迁员外郎、直阁中书舍人,右军将军、寻阳王子房反,加辅国将军,帅众东讨。一日破十二垒。转冠军将军、持节、北讨诸军事,镇淮阴。征还,迁督徐、兖二州军事,南兖州刺史。

明帝常嫌太祖非人臣相,民间流言云:萧道成当为天子。帝愈以为疑,遣镇军将军吴喜以三千人北使,令喜留军破釜,自将银壶酒封赐。太祖戎服出门迎,即酌饮之。喜还,帝意乃悦。七年,征还京师,部下劝勿就征,太祖曰:诸卿暗于见事。主上诛诸弟,太子稚弱,作万岁后计,何关佗族?唯应速发,事缓必见疑。今骨肉相害,自非灵长之运,祸难将兴,方与卿等戮力。及还京,拜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时世祖以功当别封赣县,太祖以一门二封,固辞不受。诏许之,加二百户。

明帝崩,遗诏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加兵五百人。与尚书令袁粲、护军褚渊、领军刘共掌机事。加侍中。

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反,出顿新亭以拒之。加使持节、平南将军,给鼓吹一部。治新亭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太祖方解衣高卧,以安众心。索白虎幡,登西垣,使宁朔将军高道庆、羽林监陈显达、员外郎王敬则,浮舸与贼水战。自新林至赤岸,大破之。贼平,振旅旋凯入,百姓缘道聚观曰:全国者此公也。迁散骑常侍、中领军、都督二兖、徐、青、冀五州、镇东将军、南兖州刺史。进爵为公,增邑二千户。与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入直,号为四贵。

四年,加尚书左仆射。威名既重,苍梧王深相猜忌,几加大祸。陈太妃骂之曰:萧道成有功于国,今若害之,后谁复为汝著力者?乃止。杨玉夫等杀苍梧王,迎立顺帝。太祖移镇东府,进侍中、司空、录尚书事,封竟陵郡公,进太尉、十二州诸军事。

自大明、太始已来,相承奢侈,百姓成俗。太祖辅政,罢御府,省尚方诸饰玩,至是,又上表禁人间华伪,杂物:不得以金银为箔,马乘具不得作金银渡,不得作织成绣裙衣,道路不得著锦履,不得用红色为幡盖衣服,不得剪彩帛为杂花,不以七宝饰乐器,不得以金银为花兽,不得辄铸金银为像。

又进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署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太尉、录尚书事、南徐州如故。

三月,进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位在诸侯王上。四月,进爵为王。又命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乐舞八佾。

辛卯,宋使兼太保渊、兼太尉僧虔,奉玺绂禅位。建元元年四月甲午,即位于南郊。柴燎告天,升坛受禅。礼毕,即建康宫,大赦,改升明三年为建元元年,封宋帝为汝阴王。五月,汝阴王薨,追谥为宋顺帝。

四年三月庚申,有疾,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曰:吾遘疾弥留,至于危笃,公等奉太子如事吾。当令太子敦睦亲戚,委任贤才,崇尚节俭,弘宣简惠,则天下之理尽矣。壬戌,崩于临光殿,年五十六,谥曰太祖高皇帝。

上少有大量,博涉经史,善属文,虽经纶夷险,不废素业。后宫器物栏槛以铜为饰者,改用铁,内殿施黄纱帐,宫人著紫皮履,欲以身率下,移风变俗。每曰:使我治国十年,当使金土同价。

四月庚寅,葬武进大安陵。

(齐书)

萧 赜

萧赜,世祖武皇帝,讳赜,字宣远。太祖长子也。小讳龙儿。生于建康清溪宅,其夜陈孝后、刘昭后同梦龙据屋上,故以字上。

初为寻阳国侍郎,辟西曹书佐,出为赣令,尚书库部郎。桂阳王休范反,上遣军袭寻阳,事平,除晋熙王咨议,迁司徒右长史、黄门郎、散骑常侍、江州刺史。征拜侍中、领军将军,给鼓吹一部。又加持节、都督京畿诸军事、仆射、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给班剑二十人。

齐国建,为世子,加侍中、南豫州刺史,给油络车,羽葆鼓吹。以石头为世子宫,置二率,坊省服章一如东宫。进为太子。及太祖即位,为皇太子。

太祖崩,上即位。乙丑,称先帝遗诏,以司徒褚渊录尚书事,左仆射王俭为尚书令。丙申,立皇太妃王氏。永明元年正月辛亥,南郊,大赦,改元。四年正月辛亥,藉田礼毕。甲寅,幸阅武堂,劳酒小会。十一年正月,皇太子长懋薨。甲午,立太孙昭业为皇太孙。

七月,上不豫,徙居迎昌殿。始登阶而屋鸣咤,甚恶之。戊寅,大渐。诏曰:始终大期,圣贤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但皇业艰难,万机事重,不能无遗虑耳。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子良善相毗辅,思弘正道。百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太孙,勿有懈怠!又诏曰:我识灭之后,身著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常所服身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我入梓宫。灵上勿以牲牢为祭。祭,唯设、茶饮、乾饭、酒脯而已。丧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百官六时入临。又显阳殿玉像诸佛及供养,具如别牒,可尽心礼拜供养。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并严断之。唯年六十,必有道心,听朝贤选序,已有别诏。是日崩,年五十四。九月丙寅,葬景安陵。

帝刚毅有断,为治总大体,以富国为先。颇不喜游宴、雕绮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顿遣。诏凡诸游费,宜从休息。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珠玉玩好,伤工尤重,严加禁绝。

(齐书)

萧 鸾

萧鸾,高宗明皇帝,讳鸾,字景栖。始安贞王道生子也。少孤,太祖抚育,恩过诸子。宋世为安吉令,有严能之名。迁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太祖践祚,迁侍中,封西昌侯。建武元年,持节、冠军将军、郢州刺史。世祖即位,转度支尚书、侍中,领骁骑将军。王子侯旧乘缠帷车,高宗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迁中领军、左卫将军、豫州刺史、尚书左仆射、领右卫将军。武帝遗诏,为侍中、尚书令,加镇军、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海陵即位,为使持节、都督杨、南徐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镇东城。给五千人。录尚书、假黄钺、中外都督。加殊礼,进爵为王。

太后令废海陵王,以上入纂大位,群臣三请,乃受命。建武元年十月癸亥,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戊子,立皇太子宝卷,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

二年十月丁卯,诏曰:轨世去奢,事殷哲后,训物以俭,理镜前王。朕思所以迁淳改俗,反古移民,可罢东田,毁兴光楼。并敕水衡量省御乘。

永太元年四月甲寅,改元,大赦。五月,以太子中庶子梁王为雍州刺史。己酉,崩于正福殿,年四十七。

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大存俭约,罢世祖所起新林苑,以地还百姓。废文帝太子所起东田卖之。永明中,舆辇舟乘,剔去金银还主衣库。太官进食,有裹蒸,帝曰:可四片破之,余充晚食。世祖掖庭中宫殿服御,一无所改。

(齐书)

萧 衍

萧衍,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汉相国何之后也。皇考讳顺之,齐高帝族弟也。参预佐命,封临湘县侯。高祖以宋大明八年生于秣陵同夏里三桥宅。生而有奇异,两骻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字。及长,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焉。所居室常若云气,人或过者,体辄肃然。

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等并游焉。隆昌初,明帝辅政,起高祖为宁朔将军,镇寿春。除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入直殿省。预萧谌等定策勋,封建阳县男,邑三百户。

建武二年,魏遣将刘昶、王肃帅众寇司州,高祖为冠军将军,帅所领自外进战。魏军表里受敌,乃弃围退走。军罢,以高祖为右军晋安王司马、淮陵太守。还为太子中庶子,领军羽林监。顷之,出镇石头。

四年,魏帝自率大众寇雍州,明帝令高祖赴援。又遣崔惠景督诸军,高祖等并受节度。明年三月,惠景与高祖进行邓城,魏主率十万余骑奄至。惠景军死伤略尽,唯高祖全师而归。俄以高祖行雍州府事。

明帝崩,东昏即位,始安王遥光、徐孝嗣、江祀更直内省,分日帖敕。高祖闻之,谓从舅张弘策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时高祖长兄懿罢益州还,仍行郢州事,乃使弘策诣郢,陈计于懿曰:若隙开衅起,必中外土崩。今得守外藩,幸图身计。郢州控带荆、湘,西注汉、沔。雍州士马,呼吸数万,虎视其间,以观天下。此盖万全之策。如不早图之,悔无及也。懿闻之色变,心不之许。弘策还。是岁至襄阳,于是潜造器械,多伐竹木,沉于檀溪,密为舟装之备。

二年冬,懿被害信至,高祖密召长史王茂、中兵吕僧珍等谋之。以十一月召僚佐集于厅事,谓之曰:昔武王会孟津,皆曰:纣可伐。今昏主恶稔,穷虐极暴,诛戮朝贤,罕有遗育,生人涂炭,天命殛之。卿等同心疾恶,共兴义举,公侯将相,良在兹日,各尽勋效,我不食言。是日建牙。于是收集得甲士万余人、马千余匹、船三百艘,出檀溪竹木装舰。

东昏以刘山阳为巴西太守,配精兵三千,使过荆州,就行事萧颖胄,以袭襄阳。颖胄伏甲斩之,送首于高祖。仍以南康王尊号之议来告,且曰:时月未到,当须来年二月。遽便进兵,恐非庙算。高祖答曰:所藉义心,一时骁锐,事事相接,犹恐疑怠。天时人谋,有何不利?处分已定,安可中息?

三年二月,南康王为相国,以高祖为征东将军。高祖发襄阳,移檄京邑。高祖至竟陵,命长史王茂与太守曹景宗为前军,轻兵济江,逼郢城。张冲出军迎战。茂等邀击,大破之。三月,南康王即帝位于江陵,改永元三年为中兴元年,遥废东昏为涪陵王。以高祖为尚书左仆射,加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黄钺。五月,东昏遣宁朔将军吴子阳等救郢州。六月,子阳进据加湖,去郢三十里,傍山带水,筑垒以自固。七月,高祖命王茂潜师袭加湖。贼俄而大溃,子阳窜走,众尽溺于江。王茂虏其余而旋,郢主程茂以城降。高祖又遣军主唐修期攻隋郡,并克之。司州刺史王僧景遣子入质,司部悉平。八月,天子遣黄门劳军。

九月,诏高祖平定东夏,并以便宜从事。是月,豫州刺史申胄弃姑熟走,大军进据之。遣曹景宗、萧颖达领马步进顿江宁。东昏遣李居士率步军迎战,景宗击走之。大军次新林,命王茂进据越城,曹景宗据皂荚桥。十月,东昏又遣征虏将军王珍国等列阵于航南大路,精手利器尚万人。阉人王伥子持白虎幡督率诸军。王茂、曹景宗等犄角奔之,鼓噪震天地。珍国之众,一时土崩,诸军望之皆溃。茂军追至宣阳门,李居士以新亭垒、徐元瑜以东府城降,石头、白下诸军并宵溃。高祖镇石头,命众军围六门,东昏悉焚烧门内,驱逼营署、官府并入城,有众二十万。青州刺史桓和绐东昏出战,因以众来降。高祖令诸军筑长围。

十二月,卫尉张稷、北徐州刺史王珍国斩东昏,送首义师。高祖命吕僧珍勒兵封府库及图籍,收嬖妾潘淑妃及凶党王咺之以下四十八人属吏。宣德皇后令追废涪陵王为东昏侯,依汉海昏侯故事。授高祖中书监、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食邑万户,给班剑四十人,黄钺、侍中、征讨诸军事并如故。高祖入屯阅武堂,下令大赦。

二年,天子遣慰劳京邑,追赠赠高祖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考侍中丞相。宣德皇后临朝,入居内殿。诏进高祖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又诏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刺史。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高祖固辞。

二月,进梁公爵为王。以豫州之南谯、庐江、永嘉等十郡,益梁国,并前为二十郡。三月,命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丙辰,齐帝禅位于梁。高祖谦让不受。太史令蒋道秀,陈天文符谶六十四条,并明著。群臣固请,乃从之。

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类于天,大赦。改齐中兴二年为天监元年。封齐帝为巴陵王。

八月,诏中书监王莹等八人参定律令。十一月,立皇子统为皇太子。四年正月,诏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是岁大穰,米斛三十。

五年三月,魏宣武帝从弟翼率其诸弟来降。陈伯之自寿阳率众归降。八年正月,舆驾亲祠南郊,赦天下。九年三月,幸国子学,亲临讲肄。诏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从师者,可令入学。十年,亲祠南郊,大赦。三月,邓?以煦山引魏军,遣振远将军马仙碑讨之。十月,马仙碑大破魏军,斩馘十余万,复克煦山城。十八年,亲祠南郊。

普通元年正月,改元,大赦。五年六月,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经处树木倒折。七年,赦死罪已下。

大通元年三月,幸同泰寺舍身。甲戌还宫,赦天下,改元。二年十月,以魏北海王元颢为魏主,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卫送还北。魏豫州刺史邓献以地内属。

中大通元年九月,幸同泰寺舍身。公卿已下,以钱一亿万奉赎。十月,舆驾还宫,大赦,改元。三年十月,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大般若涅槃经义。六年春,亲耕籍田。四月,荧惑在南斗。

大同元年正月,改元,大赦。二年三月,诏:文武在位,举尔所知,公侯将相,随才擢用。十年三月,幸兰陵,谒建宁陵。十一年四月,魏遣使来聘。

中大同元年四月,于同泰寺讲说法会,大赦,改元。十月,以前东扬州刺史岳阳王詧为雍州刺史。

太清元年二月,魏司徒侯景以豫、广、颍、洛、阳等十三州内属。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大行台,制承如邓禹故事。四月,大赦,改元。八月,以大将军侯景录行台尚书事。

二年八月,侯景举兵反。十月,景自横江济于采石。景至京师,临贺王正德率众附贼。十一月,贼攻陷东府城。三年三月,前司州刺史羊鸦仁等进军东府北,与贼战,大败。贼攻陷富城,纵兵大掠。侯景自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

四月,高祖以所求不供,忧愤寝疾。五月丙辰,崩于净居殿,时年八十六。十一月,追尊为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梁书)

萧 纲

萧纲,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高祖第三子。天监五年,封晋安王。中大通三年四月,昭明太子薨,五月,立为皇太子。

太清三年五月,高祖崩,即皇帝位。

大宝元年正月,大赦,改元。西魏寇安陆,执同州刺史柳仲礼,尽没汉东之地。二月,邵陵王纶自寻阳至于夏口,郢州刺史南平王恪以州让纶。侯景逼帝幸西州。夏大饥,人相食,京师尤甚。前司州刺史羊鸦仁自尚书省出奔西州。八月,湘东王绎遣领军将军王僧辩率众逼郢州。侯景自进位相国,封二十郡为汉王。邵陵王纶弃郢州走。十月,侯景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二年三月,侯景自率众西寇。自石头至新林,舳舻相接。四月,西阳景分遣魏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闰月,景进寇巴陵,王僧辩连战不能克。五月,湘东王遣游击将军胡僧祐、信州刺史陆法和援巴陵,景遣任约帅众拒援军。六月,僧韦占等击破任约,擒之。景解围宵遁,王僧辩督众军追景,攻鲁山城,克之。七月,景还至京师。王僧辩军次湓城。

八月,侯景遣卫尉卿彭隽率兵入殿,废帝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害皇太子大器、浔阳王大心及浔阳王诸子二十人。矫诏禅于豫章嗣王栋,大赦,改元。

十月,帝崩于永福省,时年四十九。贼伪谥曰明皇帝,庙称高宗。明年三月,王僧辩率百官奉梓宫升朝堂,世祖追崇为简文皇帝,庙曰太宗,葬庄陵。

(梁书)

萧 绎

萧绎,世祖孝元皇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高祖第七子也。天监十三年,封湘东郡王。大同六年,出为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太清元年,徙为都督荆雍湘司郢等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三年三月,侯景寇没京师。太子舍人萧韶至江陵,宣密诏,以世祖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余如故。是月,世祖征兵于湘州,湘州刺史河东王誉拒而不遣。七月,遣世子方等帅众讨誉,战败。又遣将军鲍泉代讨誉。九月,雍州刺史岳阳王詧举兵反,来寇江陵,世祖婴城拒守。詧将杜贯及杨混各率其众来降,詧遁走。鲍泉攻湘州不克,又遣左卫将军王僧辩代将。

大宝元年五月,王僧辩克湘州,斩河东王誉,湘州平。二年二月,魏遣使来聘。三月,侯景悉兵西上,会任约军。王僧辩帅众屯巴陵。景进寇巴陵。世祖遣将军胡僧祐、陆法和帅众下援。任约败,景遂遁走。僧辩帅军追景,所至皆捷。八月,僧辩下次湓城。十月,王僧辩等表称侯景弑逆皇帝,贼害太子,宗室在寇庭者并罹祸酷。世祖奉讳,大临三日,百官缡素。司空南平王恪率宗室,将军胡僧祐率群寮,并奉笺劝进。世祖固让。

三年二月,王僧辩众军发自浔阳,世祖驰檄告四方:有能缚侯景及送首者,封万户开国公。三月,王僧辩等平侯景,传其首于江陵,告明堂、太社。

四月,益州刺史、新除假黄钺、太尉、武陵王纪窃位于蜀,改号天正元年。世祖遣司空萧泰拜谒茔陵,修复社庙。五月,以尚书令、征东将军、江州刺史王僧辩为司徒,斩贼左仆射王伟、尚书吕季略于江陵市。是月,魏遣太师潘乐、辛术等寇秦郡,王僧辩遣杜尉帅众拒之。以陈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是月,魏遣使贺平侯景。八月,萧纪率巴蜀大众东下,遣护军陆法和屯巴峡以拒之。

是月,四方征镇王公卿士复劝世祖即尊号。表三上,乃从之。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即皇帝位于江陵。立太子方矩为皇太子,追尊所生妣阮修容为文宣太后。

二年,西魏遣大将尉迟迥袭蹈益州。三月,以郢州刺史陆法和为司徒。四月,以征北大将军陈霸先为司空。

三年九月,魏遣其柱国万纽于谨率大众来寇。冬十月,魏军至于襄阳,萧詧率众会之。内外戒严,舆驾出行都栅。征王僧辩等军。十一月,魏军至栅下,征广州刺史王琳入援。辛卯,魏军大攻。世祖出枇杷门,亲临阵督战,六军败绩。反者斩西门以纳魏师,城陷于西魏,世祖见执。十二月,西魏害世祖,遂崩焉,时年四十七。太子皆见害。明年四月,追尊孝元皇帝,庙 曰世祖。

(粱书)

李子通

李子通,沂州氶人。少贫,以渔猎为生。居其乡,见斑白负戴,必代之。家有余,则以赒人,而喜报仇。

隋大业末,长白山贼左才相自号博山公,子通依之,以武力雄其间。乡人有陷贼者,子通专经护之。方是时,群盗暴忍,独子通仁爱,归者遂多,不半岁,有徒万人。才相畏忌,子通乃引众度淮,与杜伏威合。为隋将来整所破,奔海陵,得众二万,自称将军。大业十一年,僭号楚王。

宇文化及杀炀帝,以右御卫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已而稜降,高祖授以总管,即守其郡。子通攻棱,稜穷,乞师于沈法兴、杜伏威。伏威自将屯清流,法兴遣子纶屯扬子,间数十里。子通纳言毛文深请募吴人诈为法兴兵,夜袭伏威,二人遂交恶,无敢先战者。子通得悉力取江都,遂据之,棱奔而免。子通僭即皇帝位,国号吴,建元明政。齐贼乐伯通先为化及守丹杨,即以众万余降之,子通用为尚书左仆射。又败法兴兵,遂取晋陵,以法兴所署掾李百药为内史侍郎,典文檄,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司礼乐,繇是,江南士人多归之。会伏威命辅公祏拔丹杨,进屯溧水,子通战败,粮且尽,弃江都,保京口,伏威尽得其地。俄东走太湖,裒散兵二万人,复张,袭法兴吴郡,破之。据余杭。东举会稽,南距岭,西抵宣城,北太湖,悉有之。

武德四年,伏威遣将王雄诞讨子通。战苏州,败绩,退保余杭,雄诞进傅城。子通穷,乃降,伏威受之,并乐伯通送京师。高祖薄其罪,赐宅一区,田五顷,赉予颇厚。及伏威来朝,子通语伯通曰:东南未靖,而伏威来。我故兵多在江外,若收之,可建大功。遂皆亡。及蓝田,为关吏所获,并伏诛。

(新唐书)

后梁

朱全忠

朱全忠,本名温,宋州砀山人也。父诚,生三子,曰全昱、存,全忠其季。诚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萧县人刘崇家。全昱无他材,存、全忠有勇力。

乾符四年,黄巢起曹、濮,存、全忠亡入贼中。巢攻岭南,存战死。巢陷京师,以全忠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以为同州防御使。是时,僖宗在蜀,诸镇会兵讨贼。全忠数为河中王重荣所败,屡请益兵,巢不从。全忠乃杀其监军严实,自归于河中,因王重荣以降。都统王铎承制拜全忠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僖宗赐温名全忠。

中和三年三月,拜全忠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四月,诸镇兵破巢,复京师。巢走蓝田。七月丁卯,全忠归于宣武。是岁,巢出蓝田关,陷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叛附于巢,遂围陈州。徐州时溥为东南面行营兵马都统,会东诸镇兵以救陈。陈州刺史赵箪亦乞兵于全忠。溥虽为都统而不亲兵。四年,全忠乃自将救簟,率诸镇兵击败巢将黄邺、尚让等。筚以全忠为德,始附属焉。是时,晋王下兵太行,渡河,出洛阳,与东兵会击巢。巢已败去,全忠及晋王追败之于郾城。巢走中牟,又败之于王满。巢走封丘,又大败之。巢挺身东走,至泰山狼虎谷,为时溥追兵所杀。九月,以全忠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封沛郡侯。光启二年三月,进爵王。十二月,改封吴兴郡王。

三年春二月,承制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俾募兵于东道,得兵万人,马千匹以归。是时,秦宗权称帝,遭其将秦贤军板桥,张晊军北郊,卢瑭军万胜,环汴为三十六栅。全忠乃亲引兵攻秦贤,拔其四栅。又击瑭、万胜,瑭败,投水死。宗权闻瑭等败,乃自将精兵数千,栅北郊。全忠以轻兵出北门袭晊,遂大败之。宗权与呸夜遁。复遣晊攻汴。全忠引伏兵出,断晊军而击之。晊大败,脱身走。宗权怒,斩晊。而河阳、陕、洛之兵,因各溃去。十月,赐全忠纪功碑。全忠帅骑巡师于濮上,因破朱瑄援师于范县,遂攻陷濮州而还。十二月。赐全忠铁券及德政碑。以全忠兼淮南节度使。乃表杨行密为副使,又请行营司马李瑶为留后。

文德元年,全忠率师赴淮南。行次宋州,闻行密已拔扬州,遂还。二月丙戌,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三月庚子,僖宗崩,昭宗即位。四月戊辰,魏博、乐彦贞失律,其子从训乞师于全忠,乃遣朱珍攻之。魏军杀彦贞,从训战死。魏军立罗弘信,乃命班师。张全义逐李罕之于河阳,罕之出奔,乞师于太原,晋王发兵围之。全义来求救,乃遣丁谓、牛存节赴之,击败晋兵于沇河。九月,攻蔡,不克,移兵伐徐。十月,遣朱珍与时溥战于吴康,大败之,取其丰、萧二县。遂攻宿州,下之。

龙纪元年正月,庞师古败溥于吕梁。淮西牙将申丛执秦宗权,折其足。别将郭瑶杀丛,篡宗权来献,全忠遣送京师斩之。三月,封全忠东平王。

大顺元年春,遣师古攻孙儒于淮南,大败而还。六月辛酉,儒遣使修好,全忠表请授儒淮南节度使。辛未,全忠兼宣义军节度使。二年正月,全忠与魏军战于内黄,大败之。十月,克宿州。十二月,丁会败朱瑾于金乡。

景福元年二月,攻郓州,前军朱友裕取濮州。遂攻徐州。二年四月,师古克徐州,杀时溥。全忠遂克兖、郓。

乾宁元年二月,全忠及朱瑄战于鱼山,大败之。二年八月,又败瑄于梁山。十一月,又败之于巨野。兖、郓求救于晋,晋王发兵救之,假道于魏。既而魏人击之,全忠怒,大举攻魏。三年五月,战于洹水,擒晋王子落落,送于魏,杀之。七月,李茂贞犯京师,天子出居于华州,全忠请以兵赴难,优诏止之。又请迁都洛阳,不许。四年正月,师古克郓州。全忠遂攻兖州,朱瑾奔于淮南。九月,攻淮南,师古出清口。杨行密遣瑾先击清口,师古败死。全忠惧,驰归。

光化元年三月,以全忠兼天平军节度使。四月,遣葛从周攻晋之山东,取邢、沼、磁三州。襄州赵匡凝与岐、晋通。七月,遣氏叔琮、康怀英攻匡凝。匡凝请和,乃止。二年四月,遣氏叔琮攻晋太原,不克。晋王取泽、潞。三年八月,晋取沼州。全忠如洺州,复取之。是时,镇、定皆附于晋,遂攻镇州。破临城,进攻定州,其将王处直以定州降。唐宦者刘季述作乱,天子幽于东宫。

天复元年正月,护驾都头孙德昭诛季述,天子复位。封全忠为梁王。三月,大举攻晋。五月,天子以全忠兼河中尹、护国军节度使。六月,晋取慈、隰。自刘季述等已诛,宰相崔胤外与梁交,欲假梁兵尽诛宦者。而李茂贞、王行瑜等皆遣精兵宿卫天子,宦者韩全诲等亦阴恃以为助。天子与胤计事,宦者属耳,颇闻之。乃阴令人伺察,果得胤奏谋诛宦者之说。全诲等惧,思图胤以求全。胤知谋泄,即矫制召梁兵入诛宦者。十月,全忠以兵七万,至于河中,取同州。复攻华州,韩建出降。全诲等闻梁兵且至,即以邠、岐宿卫兵劫天子奔于凤翔。全忠乃上书言胤召之之意。天子怒,罢胤相,诏梁兵还镇。二年春,全忠退兵于河中,遣朱友宁击败晋军于蒲县。四月,友宁引兵及李茂贞战于武功,大败之。三年正月,茂贞杀韩全诲等二十人,囊其首,以示梁军,约出天子以为解,甲子天子出幸梁军。遣使驰召崔胤,胤托疾不至。全忠使人绐之。天子还至兴平,胤率百官奉迎。全忠自为天子执辔,且泣且行,见者咸以为忠。己巳,天子至自凤翔,全忠杀宦者七百余人。二月甲戌,赐全忠再造竭忠守正功臣,以为诸道兵马副元帅。引兵东归,天子饯于延喜楼,赐杨柳枝五曲。九月,遣朱友谋杀胤于京师。

自天子奔华州,全忠请迁都洛阳,虽不许,而命修洛阳宫以待。天祐元年正月,全忠如河中,遣寇彦卿如京师,请迁都洛阳,并徙长安居人以东。天子行至陕州,全忠朝于行在,先如东都。是时,六军诸卫兵已散亡,其从以东者,二百余人。全忠教医官许昭远告其谋乱,悉杀而代之,然后以闻。由是,左右皆梁人矣。四月甲辰,天子至自西都。是时,晋、岐、楚、蜀、吴闻梁迁天子于洛阳,皆欲举兵讨梁。全忠大惧。六月,杨崇本复附于岐。全忠乃以兵如河中,声言攻崇本,遣朱友恭、氏叔琮等行弑。昭宗崩,昭宣帝嗣位。十月,全忠朝京师,杀朱友恭、氏叔琮。天祐二年春二月戊戌,杀德王裕等九王于九曲池。六月戊子朔,杀左仆射裴枢等。并聚朝士贬官者数十人于白马驿,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佐吏李振曰:此辈自为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从之。七月辛酉,天子赐全忠迎銮纪功碑,树于洛阳。全忠欲代唐,使人谕诸镇,襄州赵匡凝以为不可。遂攻之。全忠如襄州,军于汉北。十一月丁卯,全忠至自南征。辛巳,天子封全忠为魏王、相国,总百揆,兼备九锡之命。全忠怒,不受。十二月,天子以全忠为天下兵马元帅。全忠益怒,遂弑太后于积善宫。又杀宰相柳璨、太常卿张廷范,车裂以徇。天子下诏,以太后故停郊。天祜三年春正月,幽、沧称兵将寇魏,魏假兵于全忠。乃发兵攻刘仁恭之沧州,兵过魏,魏兵皆叛,全忠尽杀之。遂攻沧州,军长芦。仁恭求救于晋,晋取潞州,全忠乃还。

天祐占四年夏四月壬戌,全忠更名晃。甲子,篡唐位。其兄全昱闻而叱之曰:朱三,尔可作天子乎?时群臣奉册奉宝,进读称贺,遂宴于元德殿。复与宗戚饮博于宫中。酒酣,全昱忽以投琼击盆中进散,睨全忠曰:朱三,汝本砀山一民也,从黄巢为盗。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富贵极矣,奈何一旦灭唐家三百年社稷,自称帝王!行当灭族,奚以博为?全忠不怿而罢。丁卯,使宣谕州镇。戊辰,改号开平元年,国号梁。奉唐帝为济阴王。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以故东都为西都,废京兆府为雍州。改枢密院为崇政院。是月,行营都指挥使李思安败绩于晋。

天祐五年(开平二年)春正月己亥,卜郊于西都。弑昭宣帝于曹州。二月戊寅,封鸿胪卿李崧介国公,为二王后。夏五月己丑,潞州行营都虞侯康怀英及晋师战于夹城,败绩。戊戌,立唐三庙。冬十二月己亥,以介国公为三恪,酅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天祐六年(开平三年)春正月甲戌,如西都。复然灯以祈福。甲子,延州高万兴叛岐请降。六月庚戌,刘知俊叛附于岐。丹州军乱,逐其刺史宋知海。七月,商州军乱,逐其刺史李稠,稠奔于岐。甲申,襄州军乱,杀其留后王班。房州刺史杨虔叛附于蜀。冬十一月已酉,搜访贤良。镇国军节度使康怀英伐岐,克宁、庆、衍三州。及刘知俊战于升平,败绩。天祐七年(开平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乐。九月辛亥,搜访贤良。冬十一月己丑,使北面行营招讨使王景仁伐赵。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叛附于晋,晋师救赵。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

天祐八年(乾化元年)春正月丁亥,王景仁及晋师战于柏乡,败绩。夏五月甲申,改元。冬十一月,高万兴取盐州。天韦占九年(乾化二年)春三月丙戌,屠枣强。夏五月甲申,全忠有疾。闰月壬戌,病甚。谓近臣曰: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更昌炽如此!观其志不小,天复夺我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因哽咽,绝而复苏。

全忠长子郴王友裕早卒,次假子博王友文,特爱之,常留东都,兼建昌宫使。次郢王友圭,其母毫州营倡也,为左右控鹤都指挥使。次均王友贞,为东都马步都指挥使。全忠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往往乱之。友文妇王氏色美,全忠尤宠之,虽未立友文,而意属焉。友圭心不平。全忠命王氏召友文,欲付以后事。友圭妇张氏亦朝夕侍侧,知之,密告友圭曰:大家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六月丁丑朔,出友圭为莱州刺史。友圭益恐。戊寅,友圭易服微行,入左龙虎军,见统军韩勃,相与合谋。勃以牙兵五百人,从友圭控鹤士入,伏于禁中。中夜斩关入,至寝殿,侍疾者皆散走。全忠惊起,问:反者为谁?友圭曰:非他人也。全忠曰:我固疑此贼,恨不早杀之。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友圭曰:老贼万段!友圭仆夫冯廷谔刺全忠腹,刃出于于背。友圭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秘不发丧。全忠年六十一。友圭自立,以友贞为东都留守。

初,全忠迎昭宗于凤翔,素服待罪,昭宗佯为鞋脱系,呼之曰:全忠为我系鞋。全忠不得已,跪而结之,流汗浃背。时天子扈跸,尚有卫兵,昭宗意谓左右擒全忠以杀之,其如无敢动者。自是全忠被召多不至,尽去昭宗禁卫,皆用汴人矣。可知昭宗有英睿之气,而衰运不振,又无忠义奋发之臣,夹辅左右,以致全忠得肆行无忌耳。

全忠用兵严峻,每战,逐队主帅或有没而不反者,其余皆斩之,谓之跋队斩。健儿且多窜匿,州郡疲于追捕,因下令文面,其暴虐多类此。

(续唐书)

南唐

李 昪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为吴楼船军使,以舟兵屯金陵。柴再用攻宣州,用其兵杀李遇,以功拜升州刺史。徐温以齐国公就镇润州,升、池等六州皆其属。闻弄有善政,往视之,见府库充实,城壁修整,乃徙治之,而迁昪于润。昪初不欲往,屡求宣州,温不与。既而徐知训为朱瑾所杀,弄居润州,近广陵,得先闻,即日以州兵渡江定乱,遂得政。

昪事徐温甚孝谨,温诸子皆忌之,知训尤甚,尝召饮,伏剑士欲害之,赖刁彦能护解以免。后昪贵,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

昪秉政后,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延四方之士。引宋齐邱、骆知祥、王令谋等为谋客。民有婚丧匮乏,往往赒给之。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

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温行军司马徐玠数劝温以己子代昪,温遣子知询入广陵谋代,会温疾卒,知询奔还金陵。玢反为昪谋,诬知询。以罪斩其客将周廷望,以知询为右统军。杨溥僭号,拜界太尉、中书令。大和三年,出镇金陵,如温故事。四年,封东海郡王。

昪照鉴见白须,顾其吏周宗叹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宗知其意,驰诣广陵,见宋齐邱,谋禅代。齐邱不可,请斩宗以谢吴人,乃出宗为池州刺史。

吴临江王濛以次当立,怨徐氏舍己立溥,心常不平。及昪将谋篡国,先废濛为历阳公,使其亲信王宏以兵守之。濛杀守者奔庐州。节度使周本吴旧将也,闻濛至遽自出迎,其子祚闭门遮本不得出。缚濛至金陵,遂见杀。

五年,弄封齐王。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界谓人望已归。天祚三年,建齐国,置宗庙社稷,以宋齐邱、徐玠为左、右丞相。十月,溥遣摄太尉杨磷传位于昪,国号齐,改元升元。册尊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追尊徐温为忠武皇帝,封子景通为吴王,封徐知证江王,知谔饶王。周本与诸将至金陵劝进,归而叹曰:吾不能诛篡国者,以报杨氏。今老矣,岂能事二姓乎?愤惋而死。

二年,迁杨溥于润州丹阳宫。以王舆为浙西节度使,马思让为丹阳宫使,以严兵守之。徐氏诸子请昪复姓。弄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百官议,百官皆请。乃复姓李氏,改名昪。自言唐宪宗子建王恪四世孙,改国号曰唐。立唐高祖、太宗庙,追尊高祖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曾祖超为孝平皇帝,庙号咸宗;祖志孝安皇帝,庙号惠宗;考荣孝德皇帝,庙号庆宗;奉徐温为义祖,徐氏子孙皆封王、公,女封郡、县主。以门下侍郎张居咏、中书侍郎李建勋、右仆射张延翰同平章事。十一月,杨溥卒。溥子琏为吴太子时,昪以女妻之,及篡国,封其女为永兴公主。女闻人呼公主,必涕泣而辞,宫中皆怜之。溥卒,以琏为康化军节度使,未几亦卒。

三年四月,昪郊祀昊上帝天圆丘。群臣请上尊号,不许。

四年,晋安州节度使李金全叛,送款于昪。昪遣鄂州屯营使李承裕迎之。承裕与晋将马全节、安审晖战安陆南,三战皆败,及裨将段处恭死之,都监社光邺及其兵五百人被执。

六年,吴越国火,焚其宫室、府库,甲兵殆尽,群臣请乘其弊攻之,昪不许,遣使吊问,厚赒其乏。钱氏自吴时素为敌国,昪见天下久乱,常厌用兵,志在守吴旧地。及将篡国,先与钱氏约和,归所执将士,钱氏亦归吴败将,遂通好不绝。吴人亦赖以休息。

七年,弄卒,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

(续通志)

李 景

李景,初名景通。昪长子。既立,改名璟。徐温死,昪秉政,以为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年,昪镇金陵,留璟辅政。弄将篡国,召归,为中外诸军副都统。昪受禅,封齐王。及嗣位,改元保大。尊母朱氏为皇太后,册妃钟氏为皇后。封弟景遂为燕王,景达为鄂王,景逷保宁王。秋,改封景遂齐王、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景达为燕王、副元帅,盟于弄柩前,约兄弟世世继立。封其子冀南昌王、江都尹。

冬,破虔州妖贼张遇贤。遇贤自循州作乱,自号中天八国王。过岭取虔州,遂袭南康。节度使贾浩不能御。遇贤据白云洞,造宫室,有众十余万,连陷诸州县。景命洪州营屯虞候严思,通事舍人边镐率兵攻之。群盗执遇贤以降。璟以冯延巳、常梦锡为翰林学士,冯延鲁为中书舍人,陈觉书枢密使,魏岑、查文徽为副使。梦锡直宣政殿,专掌密命,而延巳等皆以邪佞用事,吴人谓之五鬼。梦锡屡言五人者不可用,璟不纳。下令中外庶政委齐王景遂参决,惟陈觉、查文徽得奏事,群臣非召见不得入。给事中萧俨上疏切谏,不报。侍卫军都虞候贾崇入谏,辞意激切,璟为之动容,遂寝所下令。

初,昪篡杨氏,宋齐邱最有力。及成事,阳入九华山,璟屡招之,乃出。寻以病罢相,出为洪州节度使。璟立,复召为相,陈觉、魏岑等皆齐邱所引用。而岑与觉有隙,谮觉于璟,左迁少府监。齐邱亦罢相,为浙西节度使。齐邱不得志,愿复归九华山。许之。

二年,闽人连重遇、朱文进弑其主王延羲,文进自立。时延羲弟延政亦自立于建州,国号殷。连兵累年,璟因其乱,遣查文徽等发兵攻建州。延政闻唐兵且至,遣人绐福州曰:唐兵助我讨贼矣。福人信之,杀文进等以降。延政遣从子继昌守福州。文徽军屯建阳,福州将李仁达杀继昌,自称留后,泉州将留从效亦杀其刺史黄绍颇,皆送款文徽。文徽克建、汀、泉、漳四州,璟分延平、剑浦、富沙三县,置剑州,迁王延政之族于金陵。以延政为饶州节度使,仁达为福州节度使,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遂议罢兵。而查文徽、陈觉等皆言:仁达等余孽犹在,不若乘胜尽取之。觉又自言可不用尺兵致仁达等。乃以为宣谕使,召仁达朝金陵。仁达不从。觉惭,还至建州,矫命发汀、建、信、抚州兵攻仁达。时魏岑安抚漳、泉,闻觉起兵,亦擅发兵会觉。璟大怒,冯延巳等为言:兵业行,不可止。乃以王崇文为招讨使,王建封为副使,益兵会之,冯延鲁、魏岑、陈觉皆为监军使。仁达送款吴越,吴越以兵三万应之。觉等争功,进退不相应,延鲁与吴越兵战,先败走,诸军皆溃归。璟怒,遣使者锁觉、延鲁至金陵。而冯延巳方为宰相,宋齐邱复自九华召为太傅,为稍解之,乃流觉蕲州,延鲁舒州。韩熙载上书请诛觉等,齐邱恶之,贬和州司马。御史中丞江文蔚亦劾冯延巳、魏岑乱政,与觉等同罪,言甚切直。璟大怒,贬江州司士参军,亦罢延巳为少傅,岑为太子洗马。

五年,以景遂为太弟;景达为元帅,封齐王;南昌王冀为副元帅,封燕王。契丹灭晋,遣使者来聘,以兵部尚书贾潭报聘。

六年,汉李守贞反河中,遣其客将朱元来求援,以润州节度使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抚使,兵攻沭阳,闻守贞已败,乃还。时汉隐帝少,中国衰弱,淮北群盗多送款于璟,璟遣皇甫晖出海、泗诸州招纳之。

八年,福州诈言吴越戍兵乱,杀李仁达而遁,遣人请建州节度使查文徽,文徽与建州刺史陈诲趋应之。福州以兵出迎。文徽进至西门,伏兵发,被擒。诲与越人战,大败之,获其将马先进。璟送先进还越,越亦归景文徽。是岁,楚马希萼弑其主希广,自立。楚人囚希萼,立其弟希崇,来附。璟遣信州刺史边镐攻楚,破之,事具楚载记。以镐为湖南节度使。

十年,分洪州高安、清江、万载、上高四县,置筠州。以冯延巳、孙忌为左、右仆射同平章事。广州刘晟乘楚乱,取桂管,遣将军张峦出兵争之,不克。楚地新定,其府库空虚,冯延巳重敛其民以给军,楚人皆叛,其将刘言攻边镐,镐不能守,遁归。

十三年,周世宗南征,拜李谷为行营都部署,攻淮南,自寿州始。时齐邱为洪州节度使,召还金陵,以刘彦贞为神武统军,刘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以拒周师。李谷退屯正阳。时世宗亲征至圉镇,闻谷退军,曰:吾军却,唐兵必追。遣李重进趋击之。刘彦贞等闻谷退,追及正阳,而重进已先至,军未及食而战,彦贞等遂败。世宗营淝水之阳,徙浮桥于下蔡。璟遣林仁肇等争之,不得。皇甫晖、姚凤以兵十五万守清流关,周师破之,取滁州,晖、凤被擒。璟惧,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称唐皇帝奉书,愿效贡赋,陈兄事之礼,世宗不答。东都副留守冯延鲁、光州刺史张绍、舒州刺史周祚、泰州刺史方讷皆弃城走,延鲁为周兵所获。蕲州裨将李福杀刺史王承隽降周。璟益惧,始改名景,以避周庙讳,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以牛酒金币犒军,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以求罢兵。世宗不报,分兵袭下扬、泰。光州刺史张承翰降周。

十四年,又遣司空孙晟奉表,辞益卑服,世宗犹不答,前遣钟谟及晟等皆留行在。乃请归取景表,尽献江北地,世宗许之,赐景书,仍存帝号。德明等还,盛称世宗英武,景不悦。宋齐邱等皆以割地无益,德明卖国图利,遂斩德明。遣齐王景达与陈觉、边镐、许文缜率兵趋寿春,景达将朱元等复得舒、蕲、泰三州。夏,大雨,周师在扬、滁、和者皆却,诸将请要击。宋齐邱曰:击之怨深,不如纵之。诫闭壁勿出,故周师皆集寿州。世宗班师,以李重进攻庐、寿,向训守扬州。训请弃扬州,并力攻寿春,乃封府库付主者,城中秋毫无犯,淮人大悦,皆负糗粮以送周师。

十五年,景达遣朱元等屯紫金山,筑通道饷寿州。世宗复南征,徙下蔡浮桥于涡口,为镇淮军,筑二城以夹淮,连破紫金诸寨。景达虽为元帅,而兵事决于陈觉。觉与朱元有隙,因元李守贞客,反覆难信,景以扬守忠代之,且召元。元愤怒,叛降周,诸军皆溃,许文缜、边镐皆被执,景达奔还金陵。刘仁赡病革,副使孙羽等以寿州降。周世宗班师。至十月,又亲征,遂围濠州,刺史郭廷谓降。又攻泗州。周师步骑数万,水陆齐进,军士作檀来之歌,声闻数十里。屯楚州北门。次年正月。改元中兴,大赦。三月,又改元交泰。周师攻楚州,城破,守将张彦卿、郑昭业战死,屠其城,海、泰、扬三州复入于周。世宗幸迎銮镇,耀兵江口。景惧其南渡,乃遣陈觉奉表,请传国于世子以听命。

初,周师南征,无水战具,已而屡败景兵,获水战卒,乃造战舰数百艘,使降卒教之,命王环将以下淮。景水军多败,长淮之舟,皆为周师所得。又造齐云船数百艘,世宗至楚州北神堰,舟大不能过,乃开老鹳河以通之,遂至大江。觉奉使,见舟师甚盛,以为从天而下,乃请还国,取景表,尽献江北诸州。世宗许之,赐景书曰:皇帝恭问江南国主。时扬、泰、滁、和、寿、濠、泗、楚、光、海等州已为周得,景遂献庐、舒、蕲、黄,画江为界。五月,景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称显德五年。

初,孙晟使于周,留不遣,世宗问以江南虚实,不对,杀之。及周罢兵,景乃赠刘仁赡太师,追封晟鲁国公。世宗遣钟谟、冯延鲁归国。景复遣谟等朝京师,手自书表,称天地父母之恩不可报。又请降诏书同藩镇,遣谟面陈,愿传位世子。世宗遣还国,优诏以劳安之。景以谟为礼部侍郎,延鲁户部侍郎。

谟素善李德明,既归,闻德明由宋齐邱等见杀,欲报其冤,未能发。陈觉,齐邱党也,与严续素有隙。觉尝使周,还言世宗以江南不即听命者,严续之谋,劝景诛续以谢罪。景疑之,谟因请使于周,验其事。谟入朝察其妄,还言觉奸诈。景怒,流觉饶州,杀之。宋齐邱坐觉党放还青阳,赐死。以景遂为洪州节度使,燕王冀为太子。

显德六年,冀卒,次子从嘉封吴王,旋立为太子。宋建隆元年,太祖即位,以书谕景,遭还周显德中江南降将周成等三十四人,景亦遣使贺登极。自是贡献不绝。

初,景之袭父位也,属中原多跨故,据江淮三十余州,擅鱼盐之利,即山铸钱,物力富盛。及频年用兵,国寝空,乃铸用铁钱。

宋太祖既下扬州,日习马舫战舰于京城南池。景闻之惧,其臣杜著、薛良并归朝,献平南策,太祖命斩著而配良庐州。景终不自安,乃谋迁都于洪州,群臣皆不欲,惟枢密使唐镐赞之,遂升洪州为南昌,建南都。建隆二年,留太子从嘉监国,景迁于南都。而洪州迫隘,宫府营廨皆不能容,群臣日夕思归。景悔怒不已。六月,卒。从嘉嗣立,以丧归金陵,遣使入朝,愿复景帝号。宋太祖许之。谥曰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

(续通志)

李 煜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性仁孝,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卒,煜以次立为太子。景卒,嗣立于金陵。尊母钟氏曰圣尊后,立妃周氏为国后。封弟从善韩王,从益郑王,从谦宜春王,从度昭平郡公,从信文阳郡公。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奉表修贡。

建隆三年,泉州留从效遣其子绍基来通好,绍基未返而从效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拜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能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九月,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拜韩熙载中书侍郎。

煜袭位之初,命诸司四品以下无执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五年,令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更直光政殿,谈论文学掌故之事。是岁,熙载卒,加赠平章事。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宋太祖不许。煜尝怏怏,以蹙弱为忧。会岭南平,煜惧上表,遂改称江南国主,请罢诏书不名。许之。国中贬损制度,下书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为司会府,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为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诸王皆为国公,以尊朝廷。煜骄侈,好声色,又性喜浮图,日与群臣酣宴赋诗,不恤政事。内史舍人潘佑上书极谏,下狱,佑自缢死。

时宋太祖既下岭南,方有志江表。江都留守林仁肇密启煜曰:淮南戍兵少,愿假数万人,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彼纵来援,可据淮以御之。兵起日,请以臣叛闻于北朝,事成,国享其利,败则族家,明陛下无二心。煜不听。太祖忌仁肇威名,用间杀之。

七年秋,遣使召煜赴阙,煜称疾不奉诏。乃以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讨之。

初,太祖将伐江南,进士樊若水诣阙献策,请造浮梁以济师。太祖遣八作使赦守浚等率丁匠营之,先试于石牌口,移置采石,三日而成,渡江若履平地。煜初闻朝廷将作浮梁,笑以为儿戏。其时,主兵者率多新进,踊跃陈利害,郑彦华、杜真督水陆二万人出御,皆为潘美所败。而煜方委兵柄子皇甫继勋,委机事于陈乔、张洎,军书告急,多不时通。至八年春,宋师傅城下。召朱令赟于上江,令连巨筏载甲士数万人顺流而下,以断浮梁。未至,为刘遇所破。又募勇士谋为掩袭,皆素不习战,以暮夜秉炬攻北砦。宋师纵其至,歼焉。煜率近臣迎拜于门。彬等执之,并其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献俘阙下。太祖御明德楼,以煜尝奉正朔,止令白衣纱帽待罪。至楼下,诏并释之,赐冠带、鞍马、器币有差,封违命侯。其弟侄各授官赐宅。太宗即位,始去违命侯,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追封吴王。

(续通志)

张士诚

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亭民也。为盐场纲司牙侩,轻财好施,人皆归之。时元政不纲,民愁苦思乱,所在拥众为敌国。至正十三年夏五月,士诚因乱起兵攻海陵县,下之,杀参政赵琏,分兵破兴化县,遂据高邮,击左丞偰哲笃走之。自称诚王,国号周,建元天祐。

淮南行省使知府李齐招降,王不从。齐抗辞不屈,被杀。六月,行省平章福寿督兵与王战,不克。天祐二年六月,王遣将徇扬州,与达识帖睦迩战,败之,遂下盱眙及泗州。九月,元右丞相脱脱总诸军击王,王与战,不利,会脱脱谗去,周军复振。

四年二月,王遣弟士德徇下平江,以为隆平府,徙都之。遂取湖州、松江、常州诸路。部将张茂先谋叛,伏诛。七月,破杭州,杀元平章左答纳失里,走达识帖睦迩。以苗帅杨完者还击,败周师,复其城。

是时,小明王称帝于亳州,天完主僭号于汉阳,明太祖起金陵,卒并有天下,而是时犹奉小明王正朔,忌王之强。八月,遣徐达侵常州,士德迎战,遇伏,马蹶被执。太祖大喜曰:士德勇略过人,为谋主,今成擒,张氏不足定矣。士德竟饿死。十月,王弟士信复败于旧馆。乃致书太祖,愿岁输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以平。太祖复书,多嫚词,王怒,益兵围徐达于牛塘。会明援兵至,杀周将张德,王复吕珍督兵固守。食尽,五年二月,珍引退,遂陷周常州。

明将耿炳文复陷长兴。五月,复取泰兴。六月,明将常遇春、吴良复侵江阴。王军于秦望山以拒之。会大风雨,周师溃,走保马驮沙,又败。

王既数为太祖所窘,南攻嘉兴,又败于杨完者,乃纳降于元。达识帖睦迩幸其降,遂承制拜王太尉,以士信为枢密同知。元至正十八年二月,明将桑世杰复来侵,州判朱锭击杀之。三月,周师率苗僚攻其严州,不克。四月,遣兵争常州,不克,又战于福山港,大败。

九月,杀杨完者,遂取杭州,进据嘉兴。十月,师围常州,不克,明将徐达遂陷宜兴。复战于太湖,擒其将廖永安。十九年正月,兵败于诸暨州,又败于闲林寨。二月,徇严州,不克,又大败于江阴。四月,复常州,不克,又败于胥口。五月,取镇江,部将邓忠以城叛降于明。九月,朝廷赐太尉、龙衣、御酒。征海运粮,太尉输粟十一万石。十月,遣兵复常州,不克。

二十年三月,天完将陈友谅弑其主徐寿辉而自立,使人约太尉同举兵下金陵。明将多以周地肥饶,争劝太祖先谋,刘基独曰:张氏自守虏耳,友谅居上流,且名不正,必先伐陈氏,陈氏既灭,取张氏如囊中物耳。太尉果不与友谅合从,太祖是以得诱破友谅于卢龙山,又击杀之于鄱阳湖。太祖用是益轻王,曰:天下不足虑矣。二十一年十月,司徒李伯昪复长兴,不克。

二十二年三月,同佥吕珍围诸全,不克。二十三年二月,吕珍攻杀刘福通于安丰。四月,明将谢再兴以诸暨来归。

初,王维降元受封为太尉,而城池甲兵钱谷,仍自拥如故。至是使人讽朝廷求为真王,不得请。七月,遂自立为吴王,以士信为丞相,即平江治宫室,立官属。元犹遣官征粮,而王不复予,元东南海运,自是遂绝。改至正二十三年为吴王元年。吴二年十月,丞相士信围长兴,不克。三年二月,将军李伯升攻诸全新城,大败。十月,徐达、常遇春侵海陵。王恐失海陵,遣兵驻范蔡港为疑兵。太祖知其诈,乃谓达曰:敌犹豫,不沂上流,吾料其非有决机乘战之谋,徘徊自老,无能为也。乘其怠慢,破之必矣。是月,遂陷海陵城,屠之。副枢夏思恭、院判张世俊退保新城。与战,不克,被擒。太祖以海陵县为泰州。四年三月,复陷高邮。四月,侵淮安,梅思祖以所部叛。八月,复败吴师于太湖。

于是,太祖谓其下曰:比岁出师,奄有两淮,今往取浙西诸郡。吾闻张士诚母葬姑苏城外,勿侵毁其墓。九月,陷德清。趋湖州。丞相士信悉发境中兵为援,屯子旧馆。王复遣平章徐义以赤龙船亲军,搏战不利。吕珍、朱暹以旧馆叛,李伯升、张天骐以湖州叛,复陷嘉兴,潘原明以杭州反,遂失绍兴路。十一月,徐达等进逼姑苏,吴师拒战于伊山桥,不利,又败绩于鲍鱼口。达遂筑长围攻城,架木塔,高与城中浮图齐,筑敌楼三层,下瞰城中。又设襄阳炮击城。城坏随塞之,备御甚严。击杀其指挥茅城。达分兵陷太仓、昆山、崇明、嘉定。朱显忠以松江叛。五年二月,吴军复击杀其将俞通海。

六月,王亲勒兵突围,撼常遇春营,战于北濠,良久未决。遇常裨将王弼挥铁骑殊死战,吴军小却。遇春复乘之,遂败。王走马惊,堕沙湓潭,几不救,舆入城。士信张幕城上,踞银椅进秋桃,未及尝,而飞炮碎其首。王收合余烬,背城百战,所杀伤略相当,而外围益急。时无锡莫天祐为王声援,其部将杨茂善泅,天祜遣间至王所,为达所擒,反为敌用。敌益知城中虚实,益尽锐攻城。九月,城陷,王夫人刘氏尽室自焚。王距户自经,未殊,叛将李伯升抱解之,达遂致王金陵。王在舟中,闭目不食。比至,太祖欲全之。王曰:吾不忍见此不义之人。卒投缳死。实至正二十七年也。

有二子,苏人匿之以免。

王起兵以来,多用弟士德及左丞史椿谋。后士德为虏,椿以叛诛。王委政士信,士信好酒色。用王敬夫、叶德新、蔡彦夫三人谋国,习为谄佞,王业遂衰。时有十七字谣曰:丞相做事业,专用王蔡叶,一朝西风起,干瘪。太祖闻之曰:我诸事经心,且被人欺,张九四终岁不出门理政事,岂有不着瞒者?吾立见其败矣。王地广国富,而将相皆恇怯庸鄙,无远略。介金陵、湖广两强敌间,一投足,左右即分轻重。而王既不附江左,又不助陈氏,使太祖坐大,遂枭劲汉,而国亦随之。与太祖争天下,小大数百战,皆在毗陵、长兴之壤,为吴故有地,未尝先发一兵,侵暴邻邑。

为政宽简,吴人爱之,有肖其像而祀之者。城困三载,民皆为王死守,无叛志。太祖使人徇于城下,父老荷戈答曰:吾糠枇犹足支数年,岂降汝乎?太祖怒,既并有天下,是以仇苏人。以区区吴中,责令半天下财赋。

(吴王载记)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