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金匮要略白话译文

杂疗方二十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 白朮八分 陈皮五分 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 生姜五分 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实 减白朮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每贴分作三小贴,每小贴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疑非仲景方。

长服诃黎勒丸方:疑非仲景方。

诃黎勒煨 陈皮 厚朴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饮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三物备急丸方:见《千金》司空裴秀为散用亦可。先和成汁,乃倾口中,令从齿间得入,至良验。

大黄一两 干姜一两 巴豆一两 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歇。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治伤寒令愈不复,紫石寒食散方:见《千金翼》。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钟乳研炼 栝蒌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各十分 太乙余粮十分烧 干姜 附子炮去皮 桂枝去皮各四分

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救卒死方:

薤捣汁,灌鼻中。

又方:

雄鸡冠,割取血,管吹内鼻中。

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救卒死而壮热者方:

矾石半斤,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

救卒死而目闭者方:

骑牛临面,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

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差。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者,水煮干者,取汁。

尸蹶,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治方:脉证见上卷。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又方:剔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救卒死,客忤死,还魂汤主之方。《千金方》云:主卒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无脉,口噤拗不开,去齿下汤。汤下口不下者,分病人发左右,捉肩引之。药下复增取一升,须臾立苏。麻黄三两 去节。一方四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千金》用桂心二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诸感忤。

又方:

韭根一把 乌梅二七个 吴茱萸半升,炒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之,以病人栉内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去滓分饮之。

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凡中暍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

屈草带,绕暍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车缸,以着暍人,取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温,若汤,便可与之,不可泥及车缸,恐此物冷,暍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

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两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上疗自缢溺暍之法并出自张仲景为之,其意殊绝,殆非常情所及,本草所能关,实救人之大术矣,伤寒家数有暍病,非此遇热之暍。见《外台》《肘后》目。

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见《肘后方》。

大黄一两,切浸汤成下 绯帛如手大烧灰 乱发如鸡子大烧灰用 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 败蒲一握三寸 桃仁四十九枚,去皮尖熬 甘草如中指节,炙銼。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成汤,内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滓,分温三服,先銼败蒲席半领,煎汤浴,衣被盖覆,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差,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解析:

这个第23篇,是一个综合论述,是中医理论方法的一个总结和归纳,综合论述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急救方法,所以,同样与以往学习的内容同等的重要。

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术八分,陈皮五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生姜五分,桔梗七分,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术共六味,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上各呚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每贴分作三小贴,每小贴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退五脏虚热。这里就是说五脏虚热的治疗方法,什么是五脏虚热呢?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见的虚劳病,各种疑难杂证都是虚劳病,身体阴阳不足,先是虚了,体寒了,然后气气循环缓慢,生理代谢热量散发不出去,体内就会生郁热,然后又生瘀,百证丛生,实际就是一个寒热夹杂证,虚实并病,开始时是典型的少阳证,既怕冷,又怕热,严重时会发展成少阴病,畏冷,怕热,五脏风寒积聚,这都可以说是虚劳病,只是病情轻重不同,但发病原理是相同的,治疗方法也是大体相同的。

(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这个各种杂病,都可以用少阳病的基本方小柴胡汤来加减治疗的。各种杂病都是由少阳病发展演变而来,所以,可以用小柴胡汤的方义去组方来治疗,用药可变化,原理是相同的。同时要根据四时的寒热不同,来加减变化用药。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术八分,陈皮五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生姜五分,桔梗七分。

这个冬三月,什么意思呢?张仲景辨证论治,从来不讲脏腑,他用气来说明病理,这个冬三月,冬月为寒,人与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说在人体上,就是说病人有怕冷的体质时,可以用这六味药来治疗,实际就是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意思大体是一样的。

柴胡,味苦,辛,性寒。苦味入心,能升清气,降泻浊瘀浊湿浊热,辛入肺行气,寒养阴液。白术,味甘,苦,性湿。甘生津,湿生液,苦降浊,所以甘湿能补养,苦能排毒泻浊。

陈皮,味辛,苦,温。辛行气,温补气,苦泻浊。槟榔,味辛,苦,性温,同样是辛行气,苦泻浊。生姜,味辛,性温,辛温补气行气。桔梗,味苦,辛,同样是行气泻浊。中医治病方法就是这样,用苦味养阴降浊,把体内垃圾毒素排出体内,用甘来生津,寒湿养液,津液得辛味之气则转化为人体阳气,阳气有发布政令,并施行政令的功能,对人体起管理作用。内环境畅通,再能有效管理,还有什么病不能治愈呢?

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术六味。什么意思呢?春气为温,我们正常的人体是摸上去是温而凉的,如果医生在切诊时感觉病人肌肤只有温而不是温中有凉时,说明病人体内有郁热,在用药上要加以调整。这个枳实,味苦,辛,性寒,同样是苦辛味,但性质有寒温之别,功效就大不相同了,寒味能收引,让人体膨胀的组织收缩变小,人体气气通道就变宽松畅通了,气流循环加快,可以让人体肌肤有温中而夹凉的感觉。

用枳实来换白术,因为白术性湿,湿会阻滞人体气血循环通道。那么,经过方剂的调整后,还是用的六味药,总共还是六味药,一个药性的调整,带来的疗效是不同的。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这个夏三月,指的是夏气炎热之气,并不是指的一定是夏天,就象讲脉诊时,说夏脉,这就是指的心脉,有的人把医书上的夏脉理解为夏天的脉象,那就错了,中医是用气来理解病理的,不可以生搬硬套。

夏三月,这里是夏气,热气,当病人身体发热严重时,可以把生姜用量加大,枳实用量加大,再加生甘草,这些都是泻热之品,生姜辛温而气薄,发散走窜迅捷,散热力强,枳实性寒,寒可胜热,甘草生津,津可化生阳气,气行也可散热。

这里三味药,同样的退热的方法,一是发散可退热,二是寒能胜热,三是生津可退热。所以,这里讲的是退热的方法。加减变化之后,是八味药了。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柴胡饮子,本来是六味药,其中有陈皮,这时可以把陈皮用量加大,还是六味药,没有增加药味,加的是用量。为什么要加大陈皮呢?这里的秋三月指的是秋气,秋气干燥,人体也有四季,秋为肺,也就是肺燥的意思,肺燥则会咳喘。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病人有咳喘现象,可以把陈皮用量加大,陈皮有理气化痰,止咳喘的功效。皮主皮毛,肺气与皮气相通,陈皮可以补肺气,原因就在这里。

上各呅咀,分为三贴。以上的这些药,都要把它切碎,分成三份来用。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煮药的方法是一份药加上三碗水,煮成二碗水,分次服用,药液温热时服用,一天服三次。

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也就是说,人走四五里路大概半个小时,也可以再喝一次。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对于过于肥胖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多加一些生甘草,甘草味甘,甘味生津,津能化育阳气,阳气能行气利水除湿减肥。

每贴分作三小贴,每小贴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对于肥胖的人来说,用药不宜过猛,少量服用即可,这个属于严重的疾病,不可以急于求成,宜慢慢调养,一份药可以再分成三份,煮药时用一碗水煮成半碗水,温服即可。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煮第一遍的药渣子不要扔掉,可以再煮来喝,中药可以这样水煮四遍,煮一次喝一次,煮四次后就可以把药渣子扔掉了。

这一段条文,是综合论述各种杂病的治疗方法,用药加减法,凡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的治疗,都可以这样用药来治疗。

长服诃梨勒丸方:诃梨勒,陈皮,厚朴各三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饮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这个方子是干什么用的呢?本书第17篇阳明病篇,讲呕吐哕下利里面有个诃梨勒散方,是治疗气利的,也就是下利又放屁很多,气虚不固才会这样子的。

诃梨勒,味苦,酸,涩,温,能理气而破胸膈结气,其苦酸之味能降浊,利湿,涩能收固,温能行气,中医临床上用它来治疗很多杂证,如口疮,湿疹,痢疾,失音不语,肺虚咳喘,口涎不收,涕泪不尽,尿频,遗尿,脱肛等。所以本方临床意义重大。陈皮,味辛,苦,性温,能宣肺化痰,止咳喘,生津和胃气。厚朴,味苦,辛,性温。苦降浊泻气,辛温能宣发肺气,宣通胃肠之气。

本方的作用的理肺胃,宽胸通痹,收固阳气,固脱而宣发,适用于老年体弱证的康复治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