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宋元学案

第080卷 卷八十 鶴山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鶴山學案 (黃宗羲原本 黃百家纂輯 全祖望修定)

鶴山學案表

魏了翁      (從弟)文翁

(潛庵、宏齋講  (子)克愚

友。)

(范氏所傳。)  郭黃中

(晦翁、南軒私

淑。)

吳泳

游似(別見《丘劉諸儒學案》。)

牟子才    (子)巘     (孫)應龍

趙范

趙葵(並見《滄洲諸儒學案》。)

唐震      胡應之

毛振

王濤

屠高

王萬

程掌

史守道

蔣公順

稅與權

滕處厚

蔣重珍

虞兟

唐季乙

蔣山

許月卿(別見《介軒學案》。)

史繩祖

葉元老

許玠

嚴植

張端義(別見《慈湖學案》。)

王爚   李芾

(存齋同調。) 趙卯發

高載               唐震(見上《存齋門人》。)

(范氏門人。)

(南軒再傳。)

(五峰、紫巖三傳。)

高稼      (子)斯得

高崇

(宋氏、李氏門人。)

(南軒、清江、迂齋再傳。)

(五峰、紫巖、東萊三傳。)

高定子

(並鶴山學侶。)

真德秀(別為《西山真氏學案》。)

輔廣(別為《潛庵學案》。)

李燔

張洽(並為《滄洲諸儒學案》。)

李坤臣   魏文翁(見上《鶴山家學》。)

高斯得(見上《縮齋家學》。)

郭黃中(見上《鶴山門人》。)

譙仲午

李從周

(並鶴山講友。)

魏天祐

(附兄天啟。)

(中父學侶。)

----

鶴山學案序錄

祖望謹案:嘉定而後,私淑朱、張之學者,曰鶴山魏文靖公。兼有永嘉經制之粹,而去其駁。世之稱之者,以並之西山,有如溫公、蜀公,不敢軒輊。梨洲則曰:「鶴山之卓犖,非西山之依門傍戶所能及。」予以為知言。述《鶴山學案》。(梓材案:《鶴山學案》,謝山修補甚備,其稿具存。)

◆范氏所傳朱、張再傳。

文靖魏鶴山先生了翁

魏了翁,字華父,邛州蒲江人,慶元五年,登進士第,授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召為國子正。以校書郎出知嘉定府。在蜀十七年,而後入進兵部郎中。累官至權工部侍郎。降三官,靖州居住。史彌遠死,以權禮部尚書還朝。入對,首乞明君子小人之辨,次論故相十失猶存,又及修身、齊家。六閱月,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尋復召還,遂知紹興府安撫使而出。嘉熙元年卒,贈太師,諡文靖。(雲濠案:《四庫書目》有先生《九經要義》二百六十三卷、《鶴山全集》一百九卷,別有《經外雜鈔》、《古今考》等書。)

百家謹案:《宋史》言:鶴山「築室白鶴山下,以所聞于輔廣、李燔者開門授徒,士爭負笈從之。由是蜀人盡知義理之學」。于是《嘉興志輔漢卿傳》遂謂鶴山是漢卿之門人。然攷《鶴山集》言:「開禧中,余始識漢卿于都城。漢卿從朱文公最久,盡得公平生言語文字。每過余,相與熟復誦味,輒移晷弗去。余既補外,漢卿悉舉以相畀。」又言:「亡友輔漢卿,端方而沈碩,文公深所許與。」乃知友而非師也。(梓材案:《二江諸儒學案》《范雙流先生子長傳》云:「鶴山之初志學也,由先生兄弟及薛符溪以得門戶,及入中原,始友李敬子、輔潛庵。」案:雙流弟名子該,薛名紱。)

鶴山師友雅言

博愛之謂仁,似未盡。次言行而宜之之謂義,則非無差等矣。

某向來與李微之說,《六經》、《語》、《孟》發多少義理,不曾有體、用二字,逮後世方有此字。先儒不以人廢言,取之以明理,而二百年來,才說性理,便欠此二字不得。亦要別尋一字換,卻終不得似此精密。(以上梨洲原本。)

(梓材謹案:《師友雅言》,梨洲原錄六條,今移為《鶴山文集者》二條,又移入《五峰學案》一條,移入《南軒學案》一條。)

湯以前未言仁與信字,孔子以前未言恕字。

《乾》、《坤》後,《屯》伏《剝》,《蒙》伏《復》,所謂雜物撰德。

《周禮》女男巫職,須如《國語》楚昭王問觀射父,謂民之精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其聰能聽徹,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又曰:「使先聖之後,有光烈忠信而敬恭者,為祝使;名儒之後,心率舊典者,為宗巫,亦皆抱道懷德之人。故孔子曰:『人而無恆,不可作巫醫。』」

《周禮》與《左氏》兩部,字字謹嚴,首尾如一,更無疏漏處,疑秦、漢人所作,因聖賢遺言足成之。

祧字以廟神之兆域為義,非謂祧其親盡之廟也。康成以超然訓祧,後世承誤,不知冠于先君之祧,而成公之廟止四世,豈祧廟乎﹖

周時天下諸侯無史,及衰而齊、魯有之,故太史公謂史記獨藏周室。

明堂無屋,只以方明為壇。

《離騷》作而文辭興,蓋聖賢詩書,皆實有之事,雖比興亦無不實。自莊周寓言,而屈原始託卜者漁父等為虛辭,相如又託之亡是公等為賦,自是以來多謾語。

獻田宅者操右契。古者鄉井受田有定法,安得有獻田宅之理﹖吾嘗欲著《禮記》一部,專破漢儒曲說。

《柏舟》是傷宗國不容去之義。

井田一變于宣王之料民,再變于齊桓之內政,大壞于渠梁、商鞅之決裂阡陌。周人以厲、宣、幽、平並稱,其有以夫!

《左傳》所載,固未能全粹,而格言精義,賴此得存者居六七,如劉子受中一節,曉然為聖賢相傳之要。

講學須一字一義不放過,則面前何限合理會處,如先王禮樂刑政,始變于厲、宣、幽、平,浸微于春秋、戰國,大壞于秦,不能復于漢,而盡亡于五胡之亂。今從殘編中搜討,于孔、孟、王、鄭、伏、杜諸儒訓註中參求,諸儒已是臆度,無三代以前規模在胸中,只在漢、晉諸儒腳跡下盤旋,終不濟事。程、邵、張諸公皆由此而充者。

古者,明王祭祀,親行禮,不曾差人。東漢有不行禮,群臣爭之。只如講讀,是早間到晚,要人主不敢自暇逸。後世直是以位為樂。

天子統天下而君之,諸侯統一國而君之,上下相維相親相敬,故天子有迎送諸侯之禮,有大饗于廟之禮,有故使人致享致幣。自秦罷侯置守,尊君卑臣,無復古意,其亡宜矣。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此二句全在醜夷不爭,方是孝子之實。妻子好合,兄弟和樂,而父母其順,然則在醜夷而爭者,父母心所不樂也。

禮失則求諸野。向見靖州祭鬼,皆以人為尸,蕢桴土鼓,皆有存者,喪戴片白,不茹葷腥二年。

「敖不可長」四句,非孔氏語。敖不可有,豈止不可長哉!王肅本,敖,遊也,平聲,此義勝鄭。

古人位天地,育萬物,把做己職事,天地是我去做,五行五氣都在我一念節宣之。後世人自人,天自天,人失其人之職,說修德只在于釋囚負等做去,天當刑之,人卻存之,以是感格雨暘,偏頗莫盛,又甚則從事祈禱而已。

陰不與陽對,地不與天對。

據荀悅《漢紀》,田租行百一之稅,雖武帝窮兵四夷,榷鹽鐵,算舟車,無所不至,有司欲加賦,帝不從。末年,輪臺悔悟,下詔而根本不搖,皆民力不竭,止拾工商之貲耳。

《禮記》「祭先脾」,許氏《異義》曰:「今《尚書》歐陽說: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腎,水也。古《尚書》說: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腎,水也。」許氏又謹案:「《月令》四時之祭,與古《尚書》同。」鄭駮曰:「《月令》祭四時之物,及其五臟之上下次之耳。」愚案:以心為土,蓋漢以前大抵皆然。考于《五行傳》,以貌言視聽思于五行為木火金水土,于五常為仁義禮智信。思,即心也。《論填星》亦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也。仁義禮智以信為主,貌言視聽以思為主,故四星皆失,填星為之動。」徐鍇云:「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為火藏。鍇云,心星為大火,然則屬火也。」案:此則漢以來原有二說,但以水火為心腎,未見所出。《禮記》季夏民驚則心動,是害土神之氣。

《素問》,人以為黃帝書,但其中云「醉後入房」,決非黃帝時語。以六經考之,有門有廬,有唐有階,有陳有督,有垂有塾,有有廉,其中為堂為室,堂室各半,大率堂之向北一半為室,室之兩夾為房,乃祭祀享賓之所,非人燕休之地,謂房為婦人所在,後世語也。

《坎》中一畫,即心體,故八卦惟「《習坎》有孚,惟心亨」。心居中虛,于《坎》可見。然則心腎皆屬《坎》,水火未嘗離,非深于《易》者不及此。(以上謝山補。)

(梓材謹案:謝山補錄《師友雅言》四十三條,今移為文集者二條,移為附錄者四條,又移入《廬陵學案》一條,移入《涑水學案》一條,移入《濂溪學案》一條,移入《橫渠學案》一條,移入《漢上學案》一條,移入《五峰學案》一條,移入《晦翁學案》一條,移入《東萊學案》一條,移入《荊公新學略》四條。)

鶴山大全集

某向來多作《易》與《三禮》工夫,意欲似讀詩記之類為一書。比來山間溫尋舊讀,益覺今是昨非,安知數年後不又非今也﹖以此多懼,未易輕有著述。

又見得向來多看先儒解說,不如一一從聖經看來,蓋不到地頭親自涉歷一番,終是見得不真。來書乃謂:「只須祖述朱文公。」朱文公諸書,讀之久矣,正緣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得活精神也。(以上《答周子□》。梨洲原本。)

某循環讀經,亦以自明此心,未敢便有著述。來諭拈出《禮注》中太乙鬼神等說,乃下與鄙見合。《中庸疏》中已有氣稟之說,亦與先儒相表裏。惟所疑其誤以水屬信,蓋古來原有二說,師傳各異,如《乾鑿度》與緯中,皆謂水為信,土為智,故《王制》,《禮運》等處注、疏,皆有水主信之說,而《五行傳》、許叔重《說文》之類,又有肺火、心土等說,然亦皆有理,蓋水火相包,火土同位,各有所據。以天文察之,以一身驗之,亦有合處。惟以《坎》為腎,《離》為心,則聖賢書中未有明文,特見之岐、黃之說。(《與真西山》。)

讀書雖不可無注,然有不可盡從者,只如鄭注《三禮》,已各隨時為義,不能盡同。《禮》與《詩》異,《詩》與《書》異,《書》與《易》異,一事而自為兩說三說者極多,其改字處十有八九不可從。最害義者,以緯證經,以莽制證周公之法。(《答夔漕趙師恕》。)

(梓材謹案:以上二條,從謝山補錄《師友雅言》移入。)

《洪範講義》,明白正大,使學之者有所據依,以求端用力,私淑之功茂矣。其間所謂由玄妙而至親切,由虛無而趨實用,由沖漠而至明察,區區者未能深曉,尚俟面請所教。聖人言語,蓋欲使人事事理會,步步踏實,只在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日用飲食間作去。(《答李侍郎》。)

孔門說仁處,大抵多有敬意,四勿二如之類是也。《左傳》敬德之聚,此義極精,聖學不傳,人多以擎跽、拳曲、正坐、拱默之類為敬。周、程所謂主一無適之謂敬,方得聖賢本旨,來教所謂敬而未仁,似以世俗之謬為恭謹者為敬,蓋敬則仁矣,敬而未仁,亦未得為敬。(《答張大監忠恕》。)

古人所志所學,戰國以後無傳。鶩于高遠者,惟欲直指徑造,以步步而行、字字而講者為卑近,而安于卑近者,又以區區記誦、小小辭章為學問之極功;所謂合內外貫精粗者,百數十年間始有人講尋,以發漢、唐之所未及,又苦于實未有所見者,勦說雷同,以為斯道之病。方欲通古今為一書,使後之有志正道者,猶可以推源尋流,而學未能信,不敢輕易下筆也。(《答袁衢州甫》。)

古人格君事業,全在觀摩麗習,左右前後,出入起居,無非學也。賈生所謂習與知長,故切而不媿,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教于未濫,禁于未發,薰陶漸漬,非一朝夕之功,用能愈治愈明,愈得愈警,雖以九十之武王,功成治盛,召公猶有一簣之戒。後世之君,非無天資之美,血氣之勇,一旦發于憤悱,如漢武、宣,如唐憲、武,赫然剛斷,立底成績,然而正本澄源之道未深,終有作輟滿除之憂。(《與鄭丞相》。)

吾儒只說正心養心,不說明心,故于《離》不言心,而于《坎》言心。(《答蔣大著重珍》。)

《易》中光明,多為《艮》發,蓋人心遷于物則蔽闇,止其所則光明,是以大象申之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止非其所思。出其位則志為氣役,物欲外遷,光明內蝕。(送《左轝》。)

古來禱禳之典,于郊于宮,于方于社,若久雨則有禜祭國門之禮。後世乃舍所當事,而奔走于浮屠、老子之宮。(《乞行禜祭禮》。)

古者自天子至于士,皆有廟,廟之子姓,以昭穆為序。祭非正主,則不厭不嘏,不旅不酢;非同姓同宗同族,則不得與于祭。大烝瞽宗,雖有他姓之祀,而不立同氣之尸,與廟祀異。自鯀祀于晉,相祀于衛,周公祀于鄭,董安于祀于趙,大非先王之舊。展禽謂:「先王制祀,有法施于民,以勞定國、禦災、捍患之目。」然六經終無文。漢諸葛公之卒,巷祭野祀,朝論猶能以禮止之,即墓之近立廟,而斷其私祀。其後,所至郡國,為他人之親立廟,不知始于何年。非鬼之祭,無所無之。姑即夫禮之變而言,則有功有德于其國而祠之,尚人心之不可已也。(《諸葛武侯廟碑》。)

宇宙之間,氣之至而伸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在人則陽魂為神,陰魄為鬼;二

氣合則魂聚魄凝而生,離則魂升為神,魄降為鬼。《易》所謂精氣遊魂,《記》所謂禮樂鬼神,夫子所謂物之精神之著,而子思所謂德之盛、誠之不可揜者,其義蓋若此。古之聖賢知之,故一死生,通微顯,昭昭于天地之間,生為賢知,沒為明神,安有今昔存亡之間,自義理不競!于是,鬼神之說,不眩于怪,則怵于畏,禮壞樂廢,浮偽日滋,而人心之去本愈遠。(中江縣《感應神廟墓記》。)

古者,自入小學學幼儀,既有以固其肌膚之會,筋骸之束,而養其良知良能之本。其入大學也,所以為教之具,非強其所無也,凡以上帝所降之衷,生民所秉之彝,萬物備具而作之君師者,特因其固有而為之品節以導迪之,使明其仁義禮智之性,以行諸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倫,而無不盡其分耳。今之為教者何如哉﹖利祿之誘,梏于其前,務記覽為辭章,求合于有司之程。為規取利祿計,自始童習以階成人,耳目之所濡,心志之所之,隨事娓娓,往而不返。以是干澤,不得不已;幸而得之,又以教人,蓋不俟其入政,而固可前知之。(《石泉軍學記》。)

老為周柱下史,著書以自明其說,亦不過恬養虛無以自淑其身者之所為。世無得于其約,而徒有慕乎其高,直欲垢濁斯世,妄意于六合之外,求其所謂道者,于是神仙荒誕之說,乘間抵巇,蕩搖人主之侈心,歷世窮年,其說未已。開元觀者,實始于唐之玄宗。其始初清明,耆俊在服,二氏之書,數加擯抑。河南參軍鄭詵、朱陽丞郭仙舟投匭獻詩,語涉道法,以為不切事情,免所居官,廢為道士。承平既久,怠荒忽政,乃始外事物,棄倫理,以委其心,而方士之說入。今日表莊、列,明日祠玄元,崇信方術,繕修宮庭,若繩以老氏清虛澹泊之旨,則此又習訛踵陋,愈求而愈失之者,而天下靡然向風,以訖于今。雖然,有一于此,異端之教,揆之吾道,皆弗合也,而老氏若存之說,蓋有近于大《易》生生之旨。其所謂專氣致柔,歸根復命,視夫窮大而失居者,則又有間。誠能守澹泊,去健羨,瀹神滌慮,如潔其庭宇,修身謹行,如固其垣墉,則不惟可進于汝師之道,而存體明用,吾猶將有望焉,尚庶幾歸儒之意。(《漢州開元觀記》。)

祖望謹案:《泉州金粟觀記》略同。

太祖嘗議武成廟之配享,所退黜二十有二人,陶侃、李光弼且不得與。跡蹟其事,陶特緩于討賊,李特稽于赴援,一有暇纇,在所不錄,節之難于始終也如此。(《節齋記》。)

房公三王並封之議,謂足以褫祿山之氣。然既為之前,必慮其後。三王之封,珙、琦未出閣,惟璘赴鎮,而後五月以江淮判。然則分封之策,其然邪﹖其不然邪﹖當時如高適且盛言其不可,則後日賀蘭之譖,固有所入。(《漢州房公樓記》。)

祖望謹案:鶴山謂房太尉三王出鎮之說,豐、盛二王年少,未嘗出鎮也,而永王一出即不靜,幾誤大事,太尉之言,未見其有當也。此說惜乎深寧未之見。愚謂,蕃王屏翰王室,固一定之大義,然如梁之湘東,能討賊而不勇于赴難,竟與邵陵、武陵骨肉相殘。

帝王盛時,其交鬼神有道。自顓至舜,咸命重黎,絕地天通,俾高卑小大,各有分限,毋相侵瀆,以帥天地之度,儀生物之則,正人心,防世變。《周官》文史星歷卜筮之職,領于春官者,皆以大夫士為之;三巫之屬,凡以神仕者,亦皆精爽不貳之民。夫如是,鬼神之與人,分殊而情通也。先事而禱,以六祝之祠;有事而禳,以六祈之禮。下逮鄉遂,亦各有制。水旱之不時,則于黨鄙乎禜之,而之以正師,疾癘之不明,則于酇族乎酺之,而之以師長。交神塞明,蓋若有洋洋在上在左右者。此惟上之人,深知鬼神之情狀,故能委曲綢繆于幽明之變,雖巫覡之人,亦皆不諂不誣,為神所依,此帝王所以為民立命、立心者也。自王政不修,聖賢之學不講,于是禳禱之事,方社不舉,而諂非其鬼,雖經生學士,往往安見聞之陋,以疑陰陽之化,怵利害之私,以怫典則之經,敬不以遠,遠不必敬,況泯泯棼棼之民乎!(《天慶觀記》。)

古之人任大責重,則心愈畏,年高德劭,則禮滋恭。畢公弼亮四世,而罔不惟師言之祗。武公年過九十,而惟懼交戒之不聞。下逮秦穆,困而後知,其言尤為深切,曰:「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此非以身體之,不能及此。蓋責人甚易,受人之責,則苟有一毫未克之私橫于其中,縱變色受之,然未能全無捍格如順流然,則猶不受也。穆公閱變既久,故言之有味。(《敘州蠲役記》。)

地險則易明指其為山川丘陵矣,而獨不名天險為何物,王公所設之險為何事。愚謂,盈天地間,截然有等級之辨,不域而不可踰,不兵而不可犯,此天險也。昔人以大師為垣,以得道為助,以在德為險,以禮義廉恥為城,皆王者所設之險也。盛服以禦盜,幘坐以受使,長嘯以卻胡,單騎以見敵,則是物之效也。夫苟不明乎是,而專以城郭兵粟為山川丘陵之守,則寧怪夫離合去來之無常也!(《海州太守題名壁記》。)

近世士各挾其所以溺于人者溺人。記問,學之末也,今又非聖賢之書而虞初稗官矣;虛無,道之害也,今又非佛、老之初而梵唄土木矣;權利,誼之蠹也,今又非管、晏之道而錐刀毫末矣;辭章,技之小也,今又非《騷》、《選》之文而淫哇淺陋矣,此憂世之士所以慨然也。(《周元公祠堂記》。)

人物之生有剛柔,于是乎有善惡。剛之善也,其言直以暢;惡也,其言麤以厲。柔之善也,其言和以舒;惡也,其言闇以弱。是則言也者,命于氣稟之剛柔,剛柔既分,厚薄斷矣,雖他日事業之廣狹,時位之窮通,亦未有不由之。此誠非人力可以升沈者。然則,為士者果無所用其力乎﹖曰,不然也。志有所守,而大本先立,則氣得其養,而生生不窮,夫如是,可以變化氣質,愚明柔強,雖引為聖賢可也。(《省元樓記》。)

聖賢言寡欲矣,未嘗言無欲也。所謂欲仁,欲立、欲達、欲善,莫非使人即欲以求諸道。至于富貴所欲也,有不可處,己所不欲,有不可施,則又使人即其不欲以求諸非道,歲積月累,必至于從心所欲而自不踰矩,然後為至。曾子得之,明六欲之目,孟子傳之,開六等之科,今曰自寡欲以至無欲,不其戾乎﹖曰,性不能無感,性之欲也,知誘物化,則為私欲,故聖人雖使人即欲以求道,而于季康子,于由、求,于申棖,曷嘗以其欲為可乎﹖胡仁仲之言曰:「天理人欲,同行異情,以此求之,則養心之說備矣。」(《濂溪先生祠堂記》。)

古者祀祭享之別,不相僭瀆,未有非鬼、非族而可以言廟,不尸不厭、不嘏不綏、不旅不繹而可以言享也。魯哀公十七年,立孔廟于故宅,閱千餘載,未嘗出闕里也。漢儒所謂立學釋奠,未知先聖先師為誰,自《戴記》之外無聞焉。迨魏齊王、晉武帝釋奠于學,雖昉見史冊,而未有原廟也。唐武德二年,廟周孔于冑監。迨貞觀,定孔子為先聖,而黜周公,于是牲牢器幣,日增月益,無異廟祧之祀。古者弟子之于師,子孫之于父祖,尊之而無以加也,則稱字以別之,字之至貴也。新莽不知仲尼之為尊,妄為作諡,然宣尼之云,未敢削其字也。至其典代增,則以累諡為重,王封為貴。古者惟功臣與享大烝,未聞弟子從祀于師也。自建武祠七十二子于孔廟,然不出闕里也。貞觀末,加以左、卜諸儒祀太學,而武成王祠亦倣之。總章、開元以來,又加諸儒以三等之爵,而州縣學宮咸有從祀。夫是數者,孰非致隆極美之事﹖然則古禮非與﹖大抵先王之時,其人則四民也,其居則六鄉三釆五比四閭也,其田則一井二牧三屋九夫也,其食則九穀六畜五牲三犧也,其服則九文六釆五色五章也,其官則三吏六聯五侯九伯也,其教則五事五典六德六行也,其學則五禮六樂五射五御六書九數也,民少而習之,長而安焉,不奪于奇器異物,不撓于淫辭詖行,不蕩于姦聲亂色,族閭所學,師友所講,無適而非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雖以周之叔季,而車軌書文行倫,莫之或異也。自壞田制,燔《詩》、《書》,道失民散,至漢而不能復,詖淫邪遁之言,乘虛竊入。始也,孔、老離立,久這,而釋氏參焉。蓋自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風雨電電,下至蟲黽草木,皆為宮室衣冠以肖人類,府史胥徒以象官府,以至民之日用飲食、車服器皿亦無一而不改先王之舊舉,世由之不以為疑也。于是時,又不為之建學立師,則生民之類,幾何不胥為夷!然則,學盛而員廣,廟隆而祀煩,其起于異端日熾、大道寖微之時乎﹖曰:「生斯世也,而必古制之是,不其迂乎﹖」曰:「吾固知是古之無益,而不可以未之聞也。以郡縣之制視邦國,以塔廟之儀同庠序,以羌、胡之教釋聖言,今曰無益,而竟弗之聞也,是孰為有益乎﹖」(《瀘州學記》。)

善之與慶,不善之與殃,蓋同出而異名,非善惡之外,復有所謂慶與殃,而亦非有所覬而後為善,有所懼而後不為惡也。夫使行善于家,聲孚氣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無不各盡其分焉,則吾閨門之內,固已日由乎吉祥之中,何慶如之。是慶之傳,流及苗裔,固其所也。而一家所感,一國化之,仁遜禮義,皆由此始,則是慶所被,又不知其幾矣。董子謂:「人之所為,其善惡之極,乃至與天地流通,往來無間。」然則,雖天地間,吉凶妖祥,亦一氣之感耳。」(《積善堂記》。)

自科舉取士,讀聖賢之書者,曷嘗不知辭華之喪志,記問之溺心,權利之倍誼,姦邪之病正,淫哇之亂雅,慘刻之傷恩,聚斂之妨民,虛無之害道,妖妄之疑眾,相與辭而闢之,而夷考其朝夕之所孜孜者,則不惟實有以事乎此,而又出是數者之下焉。于是,小有才則溺益深,居近利則壞愈速,蓋其說曰:「正學以言,則有司之所必棄;直道而行,則斯世之所不容。」故雖心言行,顯然不相顧,而人不以為怪。以此胥告,固已可鄙,又有諱其名而踐其實者。豈知乖逢得喪,有義有名,況正學以言,安知其不合﹖直道而行,安知其不容﹖(《黔陽縣學記》。)

多識前言往行,所以畜其心之德,蓋畜故所以養新,而新非自外至也。昭昭之多,止于所不見,是以愈畜而愈新。今學士大夫,師傳友習,晝誦夜講,夫孰非前言往行﹖然而實未能以止健之義畜德于其中,是以聽其言則若有以事乎此,見諸事則亦知所以尚乎此,方其才壯氣新,席天資之美,挾口耳之知,往往可以名于人,歲月慆邁,志隨氣索,則前日誦說之功,浸非我有,或反假其一二,以飾辯言,以濟私欲,則反不若未嘗有口耳之知也。(《四先生祠堂記》。)

古不以繪象事鬼神,不以非族享鬼神。《戴記》謂:「釋奠于其先師。」釋者曰:「如《禮》有高堂,《樂》有制氏,《書》有伏生,《詩》有毛公。」《記》謂:「釋奠者必有合。」釋者曰:「如唐、虞有夷、夔,周有周公,魯有孔子,各自奠之。若國無其人,則與鄰國合。」夫三代之學者,有專經授徒如漢儒者乎﹖若有,功烈如夷、夔、周公,則祭于大烝,又豈學者所得祠乎﹖審如傳者之說,此必為秦、漢以後之制。而況古所謂庠序,皆為鄉民行射飲、讀教法之所,事已則返于閭塾,事親從兄,親師取友,亦未有越鄉違家,群居聚食,如漢中世以來之學校者。故予于今之郡國祠先賢于學,謂事雖甚美,而古未有考。惟是世亂民散,猶有聖賢在下,聚而教之,孔、孟氏沒,猶賴專門名家之儒,聚而教之,故生則職教于里閭,沒則釋奠于學校。習是經則祀是師,居是邦則祀是賢。記禮之儒,習見其事,而筆之于書,而有國有家者,相承不廢。事雖不純于古,猶愈于日降日下、師廢而民散者。雖然,比年以來,不惟諸儒之祠,布滿郡國,而諸儒之書,家藏人誦,乃剽竊語言,襲近似以眩流俗,以規取利祿,此又予所甚懼者焉。(《六先生祠堂記》。)

子思于《中庸》撮《易》之要而言之。《乾》、《坤》性之體,《離》、《坎》性之用。《坤》之正位,變《乾》為《離》,明見乎外者也,而曰「畜牝牛吉」,則順以養之;《乾》之正位,變《坤》為《坎》,明根于中者也,而曰「有孚,維心亨」,則剛以行之。此盡心知性之極功也。(《率性堂記》。)

古之學者,始乎禮樂射御書數,蓋比物知類,求仁入德,皆本諸此。今禮慝樂淫,射御及數,有其名,無其義。六書之法,惟小篆僅存,而莫知好之,為士者十名九舛,不暇問也。六經所傳,如仁義中誠、性命天道、鬼神變化,此致知格物之要也,今往往善柔為仁,果敢為義,依違以為中,鈍魯以為誠,氣質以為性,六物以為命,玄虛以為天道,冥漠以為鬼神,虛無以為變化。甚則以察為知,以蕩為情,以貪為欲,以反經為權,以捷給為才,以譎詐為術,流弊乃爾。若夫先王之制,又在所當講,而風氣既降,名稱亦訛,一事而數說,一物而數名,去籍于周末,大壞于秦,觖望于漢,盡覆于典午之亂。帝號官儀,承秦舛矣;郊祧廟室,踵漢誤矣;衣冠樂律,雜胡制矣;學校養不賓之士;科舉取投牒之人;資格用自陳之吏;刺平人以為軍,而聽其坐食;髡農夫以規利,而縱其自奉;授田無限,而豪奪武斷以相尚;出泉輸租,而重科覆折以相蒙。生斯世也,為斯民也,讀聖賢之書,以求帝王之法,始以春秋、戰國之壞制,衷以秦、漢、晉、魏之雜儀,終以鄭、王諸儒之臆說,學者之耳目肺腸為其所搖,而不得以自信。于是根本不立,而異端得以乘之,利祿得以移之;于是有口六經而心佛、老,篤信而實踐者,有輯為文辭,隨世以就功名者。(《天目山房記》。)

聖人之心,如天之運,純亦不已,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雖血氣盛衰所不能免,而才壯志堅,始終勿貳,曷嘗以老少為銳惰,窮達為榮悴。文辭之士,有虛憍恃氣之習,方其年盛氣強,位重志得,往往以所能眩世,歲慆月邁,血氣隨之,則不惟文辭衰颯不振,雖建功立事,蓄縮顧畏,亦非盛年之比。此無他,非有志以基之,有學以成之,徒以天資之美,口耳之知,才驅氣駕而為之耳。夫才命于氣,氣稟于志,志立于學。(《夢筆山房記》。)

有國故而祀之,此禮之經,人情之常也。合他國之聖賢而祀之,此禮之變,而人情之義起者也,出于義起,固不必皆禮之所有,然人心世變,亦于是有發焉。(《比干祠記》。)

天地不可量也,古今不可度也,人以七尺之軀,方寸之心,立乎兩間,形氣所拘,僅百年耳,然而由百世之上,以攷諸太古久遠二帝、三王之事,隨其心之所之,如生乎其時,立乎其位,與之相周旋也。蓍龜不可方物也,而是心之動,見乎卜筮;鬼神不可見聞也,而是心之誠,行乎祭享;萬世之後,不可藝極也,而是心之靈,著乎方冊;舟車所至,不可限際也,而是心之明,光乎日月。然則,心者,神明之舍,所以範圍天地,出入古今,錯綜人物,貫通幽明,其遠若此。彼溺于文藝,泥于佛、老,沈于功利者,尚為知所以用其心乎!況又文藝之末,如纂緝駢麗;佛老之弊,如梵唄土木;功利之下,如聲色貨寶,抑在所不足言矣。胡公康侯嘗為學者言:「或尚友古人,或志在天下,或慮及後世,或不求人知而求天知,皆所謂心遠也。」(《心遠堂記》。)

辭章雖末技,然根于性,命于氣,發于情,止于道,非無本者能之。(楊少逸《不欺集》序。)

書日多而說日明,慧者勦說浮道,可以欺世,不必深體篤踐也,故予不以喜而以憂。(《朱文公五書序》。)

人子不必曰踰禮佚義而後為虧且辱也,甘于中畫,安于小成,怠于為人,此皆自薄其身,以忝所受。(《跋史峴母墓志》。)

古所謂七十而致仕,蓋約言之,豈必七十!仕止久速,皆惟其時。何謂時﹖止其所而不忘,慊于中而無餒,則時也。(《跋江宗博致仕帖》。)

常夷甫晚節鄙賤可笑,其欲追帝孔子,何但知聖人汙也。(《跋李清臣疏》。)

言貴于有物,無物,非言也。(《跋蘇文忠啟》。)

心之神明,則天也,此心之所不安,則天理之所不可,天豈屑屑然與人商校是非邪﹖詩云:「敬天之怒,無敢戲渝。」違心所安,是戲渝也。(《跋師厚卿致仕詩》。)

世多言「學行之士,辭章必迂,吏事必疏,故文士能吏,雖不學無術,無害也。」不知今之為學,敻與古異,今之文,古所謂辭,今之政,古所謂事,今之才,則古所謂佞人、壬人也。夫使學而真知實踐,則非今之所謂辭與政者。(《魏嘉父墓志》。以上謝山補。)

(梓材謹案:謝山節錄《大全集》四十三條,今為許先生玠立傳一條,為嚴先生植立傳一條,又移附《魏德先傳》後一條,移附《吳鶴林傳》後一條,又移入《南軒學案》一條,移入《新學略》一條。)

鶴山奏劄(補)。

臣聞,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又為天地之太極,以主兩儀,以命萬物,不越諸此。故天之神明為春秋冬夏、風雨霜露,地載神氣為風霆流形、庶物露生,其于人也,則清明在躬,志氣如神。蓋貫通上下,表裏民物,自繼善以及于成性,皆一本而分也,而人心之靈,則所以奠人極,人極立而天地位焉。孔子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子思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夫天高地下,人位乎其中,判然三才,若不相接也,而五行二氣,自一而分,故上下同流,彼動此應。行乎宮庭屋漏之間,爛然清明,無少愧怍,則仰觀俯察,光潔昭著,前參後倚,流布充塞,無非此心之發見;一有不慊,則視上帝而夢夢,顧四方而蹙蹙,雖日星草木,亦若隨人意而不舒者。陛下謂此心之外,別有所謂天地神明者乎﹖抑天地神明不越乎此心也﹖正月之朔,風來自《乾》,丁丑既望,月蝕于翼,古者以為兵戈之應,迫近之象;而雷霆先時而發,雨雪繼雷而應,劉向亦以為陽不閉陰,陰見間而勝陽之應,然此必有感而後為應,既應則復為感,不可以其變在外而忽之,其事已應而幸焉。側聞陛下謂講讀之臣,「夜來雪作,朕終夜為之不安,當益恐懼修德」。大哉聖言,此正求端用力之要也。且陛下居深宮之中,十手十目所不聞也,而惕然終夜,若有臨乎其前者,以此見天非蒼蒼之謂也。陛下之心,與億兆人之心,義理所安,是之謂天。不愧于人,是不愧于天也。不畏于人,是不畏于天也。臣願陛下即此不安之心,而益加推廣:共見天地也,毋專以禱祀為事,常使此心兢兢惕惕,如與天陟降,如在帝左右,可以對越而無愧;奉宗廟也,毋專以備物為享,常使此心油油翼翼,如見乎位,如聞其聲,可以受終而無怍;事太母也,毋專以儼恪為恭,常使此心洞洞屬屬,如執玉捧盈,如將勿勝,可以感通而無間;對公卿百執事,毋徒以尊嚴為儀也,常使此心平虛寬夷,盡下而無所伏;對經生學士,毋徒以誦說為功也,常使此心緝熙光明,日新而不可已;播告于萬方有眾,毋徒以言語為化也,常使此心明白洞達,觀感而無所惑;心有未喻,必反覆問辨以求之,毋厭煩以自畫也;心有未可,必熟復思念以圖之,毋恥過以成非也。夫如是息養瞬存,朝習暮益,無頃刻之閒,則大本既立,何事不可為!以徵諸庶民,以考諸三王,以建諸天地,以質諸鬼神,以施諸後世,何往而不可!不然,庶民且勿信,況其他乎﹖(《乙酉上殿劄子》。)

今日風俗之弊,莫不議其尚同也,而臣則議其未嘗有同。進焉而柔良,退焉而剛方,面焉而唯唯否否,背焉而戚戚嗟嗟,成焉挾其所嘗言以夸于人,不成焉而託于所嘗料以議其上;省曹之勘當,掾屬之書擬,有司之按事,長吏之舉賢,恩則斂而歸己,怨則委之曰此安能以自由;天象之妖祥,時政之得失,除授之當否,疆埸之緩急,言而得則矜以為功,否則訕之曰此徒言而無益;龍斷而望,可左可右,踦閭而語,可出可入,蓋嗜利無恥之人,貪前慮後者之所為,其心豈復以國事為飢渴休戚者哉!蹤跡詭秘,朋友有不相知,情態橫生,父子有不相悉,使此習也而日長月益,見利則逝,見便則奪,陛下又何賴于此也﹖對章奏疏,率循故事,曰惡訐以成名,惡激以敗事,其號為讜直者,亦不過先為稱贊之辭,而後微致規切,如論治道則曰大綱已舉,而節目小有未備,論疆事則曰處置得宜,而奉行稍若未至。夫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而孟子謂其不敬莫大乎是。今之為此說者,是敬朝廷乎﹖慢朝廷乎﹖今之建言,非如漢、唐有駢頸刑戮之甚,而知莫敢言,言莫敢盡,是謂吾君吾相不能行不能受也。表順而裏藏,面從而腹誹,人見其同,而臣見其未嘗同也,至無禮也,大不敬也。然士習至此,亦有由然者:老師宿儒,零替殆盡,正人端士,散漫不合,習諛踵陋,積久不知。臣為此懼,深願陛下與二三大臣,察人心邪正之實,推世變倚伏之機,拓開規模,收拾人物。苟挺特自守者,雖無順適之可喜,而決知其無反復難信之憂,必假借而納用之;雷同相隨者,雖無觸忤之可憎,而決知其有包藏不測之患,必疏遠而芟夷之,若是,則意嚮所形,人心齊奮,平居有規警之益,緩急必無乏才之憂。(《論士大夫風俗疏》。)

孽韓柄國,學禁既密,士習日浮。嘉定以來,雖曰更轍,然後生晚學,小慧纖能,僅于經解語錄,揣摩剽竊,以應時用,文辭剽淺,名節墮頓。蓋自始學,父師所開導,弟子所課習,不過以譁眾取寵,惟官資宮室妻妾是計。及其從仕,則上所以軒輊,下所以喜悅,亦不出諸此。古人所謂為己之學,成物之本,固不及知也。一旦臨小小利害,周章錯愕,已昧所擇;不幸而死生臨乎其前,則全軀保妻子之是務,雖亂常干紀有不遑恤。平居無直諒多聞之友,臨難無仗義死節之臣,雖利在盜賊,利在夷狄,亦委己聽命而已。願陛下毋以書生為迂腐,毋以正論為闊疏,敷求碩儒,開闡正學,使人人知其有禮義廉恥之實,知其有君臣父子之親,知此身之靈于物而異于禽獸也,則見得必思義,見危必致命。周敦頤曰:「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此斷斷然如穀之可療飢也。(《論敷求碩儒開闡正學疏》。)

聞之道路,陛下聽政之暇,時以辭翰自娛。非聖賢之學也。必知聖賢相傳者何事,

朝夕所講者何學,自修身齊家、朝設官、分土授田、建學制賦,其規模制度,視秦、漢以來,率意更張之事,精粗詳略為何如。既有所見,必須審問、明辨、篤行,如生乎其時,立乎其位,以與聖賢相周旋,則持之不怠,堯舜不難至也。(《應詔封事貼黃》。)

附錄

嘗曰:「某自遷渠陽,山深日永,《易》、《詩》、《三禮》,重下鈍工,名物度數,音訓偏旁,字字看過,益知義理無窮,而歲月易失。使非假以暇日,將虛此生。今未敢便有著述,且溫舊讀,以發新知。」

又曰:「學規以謗訕朝政為第一。此規自蔡京創為之,專以禁太學諸公議政。此規當毀。」

曾見彌遠論諸賢士,彌遠曰:「恐相激成朋黨。」鶴山答曰:「朋黨有君子有小人。」彌遠曰:「然。」鶴山曰:「不知誰認作小人。」彌遠沈吟。

應懋之問鬼神,曰:「風雨霜露,無非教也,此天之神;風霆流形,庶物露生,此地之神;維嶽降神,生甫及申,此山川之神;清明在躬,志氣如神,此人之神,極其至,以為文、武之德。」(以上《師友雅言》。)

祖望謹案:鶴山最喜《禮記》,此一段以為善言天人之道。

劉漫堂回魏侍郎書曰:「張、朱、呂三先生之亡,學者倀倀然無所歸。葉水心之博,而未免誤學者于有;楊慈湖之淳,而未免誘學者于無,非有大力量如侍郎者,孰是正之!」(並補。)

◆鶴山學侶

知縣高先生載

高載,字東叔,蒲江人也,鶴山魏文靖同產長兄。鶴山之大母為高氏,其兄黃中無子,以其子孝後之。孝有子六人,而其魏氏之兄士行又無子,故鶴山復歸于魏,而高、魏稱同產。先生八歲能屬文。嘗為犬噬,作賦詈之,有云:「逐利不顧,則從跖而吠堯。為養所移,則事齊而背漢。」識者奇之。于書無所不讀。以進士累仕攝丹稜令,有兄弟搆訟者,呼其父至,則直其弟曰:「是能食我。」先生諭曰:「天倫所在,麗于法則害于教,儻以其不養,而繩以令甲,奚翅不祥之難,姑令百拜以謝,幸其翻然返于彝也。若猶不悛,以干于僇,則縣令風之未至,將無辭于責,敢緩閉 閣 之思乎﹖」于是兄弟感泣而退,敦睦如初。丁艱去,調補瀘洲錄事。范吏部子長適以帥至,先生將歸矣,吏部留之入幕府,于是朝夕講學。知靈泉縣,有聲,會以母喪,自傷不得侍養,曰:「吾何以生為也!」哀毀而卒。先生嘗語學者曰:「人若斯須廢學,則無所措其身,以故孜孜無一日之怠。」(補。)

祖望謹案:鶴山兄弟同時共學,鶴山早達,而聞道亦最早。東叔學于范氏,西叔學于李、宋之間,因以私淑于兄弟,各有所成,皆南軒之瓣香也,而鶴山益旁搜諸家以大之,盛矣。

忠公高縮齋先生稼

高稼,字南叔,東叔弟。博極群書,嘉定進士,真西山一見,以國士期之。歷宮直祕閣知沔州、利州提刑兼參議官。始至,告于神曰:「郡當兵難之後,生聚撫摩,所當盡力,去之日,誓垂櫜以入劍門。」乃葺理創殘,招集流散,民皆襁負來歸。進三官,為朝請大夫兼關外四州安撫使公事,措置西路屯田。北兵至,城陷,死之。詔進七官,諡曰忠。死之日,聞者莫不於邑。先生為人慷慨,有大志,聞人有善,稱之不容口;不善,面折無所避。推轂人士,常恐不及。著有《縮齋類■》三十卷。(參史傳。)

知州高先生崇

高崇,字西叔,蒲江人也,鶴山魏文靖公同產叔兄。與南叔同成進士。時真西山為人言:「二高不首列,是盲有司也。」會任伯起為詳定官,伯起故嘗從朱子,至喪其師傳,言「政事與議論,自是兩途,不必以人言搖國是」,于是先生兄弟皆以伊洛之說被抑置下等。釋褐眉山尉,李雁湖方家居,宋正仲為太守,從之講學。崔公與之薦于朝,知什邡縣,有惠政。通判黎州,尋為守,兼管內安撫使。黎為夷壤,先生信賞必罰,以作士氣,邊警以息。先生嘗言潘福不可為將,制司不聽。已而臺臣反以先生操大閫命帥之權,劾之,坐罷官。先生笑曰:「是誣天也。」時已病亟,歸,尋卒。先生兄弟自相師友,而淵源出自南軒。教人主于自得。嘗因校士,謂「學者竄拾關、洛方言以入舉文,絕無領會,此膏肓之病也」。其言深中南宋學者之謬。吳侍郎畏齋入蜀,先生勸以立周、程之祠,配以朱、張,昌明正學,以厲人心。其在黎,故有玉淵書院,前守薛仲章所建也,修復之以講學。顧惜其與長兄東叔俱不永年以歿云。著有《周官解》十二卷。(補。)

忠襄高著齋先生定子

高定子,字瞻叔,忠公稼之弟。博通六經,嘉泰初進士,授郪縣簿。吳曦叛,解官歸養,宇文公紹薦其忠孝兩全,調中江縣丞。父就養得疾,先生衣不解帶六旬。居喪,哀毀骨立。知夾江縣。鄰邑有爭田十餘年不決,部使者以屬先生,先生察知偽為質劑,其人不伏。先生曰:「嘉定改元詔三月始至縣,安得有嘉定元年正月文書邪﹖」兩造遂決。累官權禮部尚書,升兼侍讀。入奏,言:「國無仁賢,無禮義,無政事,有類叔世。」帝竦然。歷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嘗以忤史嵩之謫官,退居吳中,深衣大帶,日以著述自娛。卒,贈少保,諡忠襄。先生歷州縣,所至以教化為先務。嘗作同人書院于夾江,修長興學,創六先生祠。著有《著齋文集》、《北門類■》、《微垣類■》、《經說》、《紹熙講義》、《奏議》、《歷官表奏》行世。(參史傳。)

(雲濠謹案:謝山《學案劄記》:「著齋高忠襄公當是高稼。」《經義考》引盧氏熊曰:「高瞻叔學者稱為著齋先生。」則忠襄為參政,而非南叔之諡矣。)

◆鶴山講友

文忠真西山先生德秀別為《西山真氏學案》。

朝奉輔傳貽先生廣別為《潛庵學案》。

文定李宏齋先生燔

直閣張主一先生洽並為《滄洲諸儒學案》。

教授李中父先生坤臣

李坤臣,字中父,臨邛人也。大父母及其父普州教授相繼卒,歎曰:「吾無意于斯世矣。」日夜哭泣,遂喪明。授徒自給,出則門生,入則子弟,從旁代讀,有問焉,必答,有目者所不如也。嘗因痔痛夤心,為詩曰:「吾道由來貫古今,纖毫不假外推尋。只因疾病呻s吟y切,識得平生第一心。」尤邃于《易》,以周、程子書參諸邵子,每謂「太極大衍相為表裏,《彖》、《繫》多述先天心法」,而人罕知之。于《三禮》最該暢,鶴山魏文靖 家居讀《禮》,邀之共相討論。蓋嘗欲為《易》、《禮》二傳而未及也。疾甚,歎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鶴山嘗稱之曰:「中父遭家多難,以有左、卜之厄,然因此動心忍性,觸慮增知,觀身于《艮》,觀心于《復》,悠然獨得于義理之奧。」蜀中賢士大夫,自後溪劉文節公、張東父震、張義立方、虞仲易剛簡,以至鶴山兄弟皆重之。其門人曰魏文翁、高斯得、郭黃中。(補。)

教授譙說齋先生仲午

譙仲午,字仲甫,臨邛人。以進士為隆州教授。鶴山魏文靖公居相鄰,學相友。鶴山早貴,其帥潼川也,以射洪尉授之,將倚為助,辭不就。書問往復,有規警而無請寄。及官隆州,鶴山以書責隆守曰:「有賢寮而不舉,何也﹖」守謝曰:「非敢遺之,先生不欲也。」五十七歲即致仕,其高致如此。嘗論「士習之敝,不本之踐履,不求之經史,徒勦取伊洛間方言,以用之科舉之文,問之則曰先儒語錄也。語錄,一時門弟子所傳鈔,非文也,徒欲以乘有司之闇而紿取之。陸氏之學,尤為乖僻,宜速止之。」其歸也,監司太守皆言于朝,請加旌異,以激頹競。詔晉一階。時鶴山亦還靖,以詩貽之,喜其以罪行,蓋其高節如此。所著有《孟子旨義》、《漢書補注》、《三國名臣諸論》、《說齋集》。(補。)

李先生從周

李從周,字肩吾,臨邛人也。不詳其生平。鶴山講學之友,《三禮》多質之中父,六書多質之先生,嘗同在渠陽山中,稱其強志精識。所著《字通》,能追原篆隸以來流別,而惜乎今之不可得見也。鶴山門人稅與權作《雅言》,頗引先生之說,皆考證經史語。其謂「古無四聲,只其有九韻,力糾吳才老之非」云。宋《藝文志》有其書。(補。)

◆中父學侶

魏先生天祐附兄天啟。

魏天祐,字德先,蒲江人,鶴山族昆也。鶴山角時,嘗欲從之遊,既而偕試于春官,益加敬焉。先生少與兄天啟 齊名。年四十餘,當以恩補官,辭不受。于是年七十矣,益大肆力于學,聖經賢傳,歷覽博究。又即河、洛正傳,以上溯洙泗之源,歷歷乎獨而的然無所疑也。每燕坐,輒緩聲微吟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或問之,則曰:「學者須是識得到此地位,方是極至。」一日,忽書紙曰「生死事大,能當澄心靜意」等語,凡數十言,末及孟氏六等之序。卒,年八十二。著有《論孟中庸大學說》、《言》、《贅言》、《信心編》、《雞肋編》、《日錄》諸書。(參《鶴山文集》。)

(梓材謹案:鶴山誌先生墓如此,又誌李中父墓,言先生安貧樂道,與中父為久敬交。)

魏德先語

才智有餘者,其陷溺深。(補。)

◆鶴山家學朱、張三傳。

知州魏果齋先生文翁

魏文翁,字嘉父,鶴山先生從弟也。少學舉子業,既而歎曰:「是足為學乎!」同郡李坤臣中父者,宿儒也,先生從之遊。中父喪明,興居飲食,扶持必親,如古師弟子之禮。力從事于正學。成嘉定進士,歷仕至蜀制置司幹、知上津縣。鶴山以父喪家居,讀《三禮》,招中父與之偕,先生辭官侍焉,學益進。知新繁縣,縣有祖宗原廟四,每祭則用道流唱舞于庭,祭品亦不經,先生曰:「是褻神孰甚焉!」請于朝,得如禮。朔望與民講學。通判成都,政以最。知敘州,敘為夷境,橫江砦之諸峒,其最蕃曰始鵝,始鵝之諸族其最肆曰隔柱,歲入為患,先生曰:「是守封者之恥也。」乃乞師于連 帥,躬率大軍問夷罪。夷拒命,先生分軍以入,七戰殲其眾,戮其渠,夷勢蹙,乃面縛軍門,誓無反,歸所侵四十八村地及民畜。先生受降班師,知安南堡。狄厚叔者,,累有賣國誤師之罪,是役也,斬以徇。捷聞,詔增秩,且令再任。因請移安南堡于風洞市,以控諸夷,詔可。于是帥府正倚先生為助,而以病卒。先生以千載自期,氣方而行和,見義必為,雅不喜陸氏之學,而是時其傳甚廣,乃與新都令郭黃中控于提學,請有司無得以此取人,曰:「科舉之取舍,士風所係也。」所著有《讀書日記》二十卷、《中庸大學講義》二卷、雜稿十卷。(補。)

知州魏靖齋先生克愚

魏克愚,號靖齋,文靖子。寶祐中,知徽 州,為政知先務,闢貢闈,作橋梁,政恬事熙,民安其化。(參《姓譜》。)

◆鶴山門人

縣令郭先生黃中

郭黃中,字方叔,利州安撫正孫子也。嘗往來鶴山之門。安撫殉難,一門遇害,惟先生免。為新都令,以學行著。(補。)

尚書吳鶴林先生泳

吳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二年進士。累官權刑部尚書,出知寧國、溫州、泉州而罷。輪對,嘗言:「澄源正本,使君身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夫然後移所留之聰明以經世務,移所舍之精神以強國政,移所用之心力以卹罷民,移所省之浮費以養兵卒。」所著有《鶴林集》。

(梓材謹案:《勉齋學案》《吳季永昌裔傳》云:「與兄泳師事黃勉齋」知先生本勉齋門人。《儒林宗派》則列先生于鶴山之門。」)

附錄

鶴山《答吳寺丞書》曰:「周、程諸先生祠堂,近世太泛,古無此典。先聖先師之祀,只是漢儒之說。先師之廟,原不出闕里,封諡之類尤不經,不知何為。朱、張諸先生亦皆謂當然,益知讀書窮理工夫無窮。此不是矜奇衒博,義理所係,世變所關,不容草草。」

丞相游克齋先生似(別見《丘劉諸儒學案》。)

清忠牟存齋先生子才

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學于魏鶴山,又從李公晦。嘉定十六年進士。累官權禮部尚書,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諡清忠。

宗羲案:《宋史》《文靖傳》言:「游似、吳泳、牟子才皆蜀名士,造門受業。」

知府王淡齋先生萬

王萬,字萬里,蒲江人也。于鶴山魏文靖公為寮。篤學通經術,尤善《戴氏禮》,。鶴山每稱之曰:「真吾徒也。」嘉定三年,省試第一。歷仕太常博士。史彌遠當國,應詔言三事。其一曰:厚風俗必本于明人倫。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所以彌綸天地,扶植人極,使不為禽獸夷狄之歸者,以有是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俗之不厚,未之有也。《書》曰:「惟民生厚,因物有遷。違上所命,從厥攸好。」今天下風俗,可謂薄矣。化薄即厚,在陛下一轉移之頃。陛下設廉恥以厲臣節,明聽斷以強主威,赫然如大明正中,萬物畢照,而君臣之義立矣。以四海之歡心為孝,不以一己之服勞,念遺大投艱之託,思繼志述事之重,而父子之恩隆矣。致嚴喪紀,不邇聲色,俟三年終喪,求婚士族,禮備而後聘,而夫婦之道正矣。陛下之于兄弟,不幸而居人道之變,然友愛素深,神人所共知也,若垂念于死喪之戚,致厚于卹終之典,而兄弟之愛篤矣。日御經幄,親近友臣,惟正人是親,而朋友之化行矣。凡此五者,陛下既躬其厚,誰忍復趨于薄。二曰:尊朝廷在于聚賢才。漢梅福謂:「孝武時,淮南王安緣間而起,所以計慮不成者,以眾賢聚于本朝也。孝成時,蜀郡山陽亡徒布衣,乃窺國家之隙,見間而起者,此皆輕量大臣,無所畏忌,國家之權輕,故匹夫欲與上爭衡也。」賢才足為國輕重者如此。然所以聚之,則必有道。蓋天地沖和之氣,鍾而為人,賢者尤其氣之清也,利祿不能誘,威勢不能壓,惟虛心忘我,用其人而行其言,則賢者樂為吾用,自靖自獻之恐後,寧復有遲回偃仰,召而不至,知而不言者﹖三曰:崇學校在于養士氣。士者,國之元氣,而天下之精神也。故可殺可貧而不可辱者,謂之士。京師者,首善之地也,太學者,賢士之關也,士聚其間,豈徒誦說詞章,攫取聲利而已哉!蓋將講明義理,涵養氣質,以成其材,而待國家之用也。上之人宜嬰以廉恥,不可恐以戮辱;宜閑以禮義,不可繩以刑辟。今朝廷並建長貳,所當專其職任,勿煩以他職。博士正錄,不徒以課試為事,日進諸生,相與講論經術,陳說古今,以作其氣。如有佻達不檢,則成規具在長貳,以次舉而行之,誰曰不然。今乃郡吏得以繩之,下走得以辱之,殆非以章好示俗風厲四方也。世之論治者,鮮不以城郭甲兵、田野貨財為有國之先務,而孟軻獨以禮壞樂廢為憂,非闊于事情也。而況揆諸今日之事,三邊風寒,赤子露立,非無城郭不修之患;客強主弱,誨盜納侮,非無兵甲不多之憂;兵荒之餘,屯墾未就,非無田野不闢之慮;幣輕物重,十室九空,非無貨財不聚之歎,而臣區區惟前三者是急,亦曰人倫薄則世道廢,賢才散則主勢孤,士氣索則邦家空匱,此孟軻所謂「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者,臣之所為大懼也。時有濟邸之獄,有蜀邊之擾,有山陽之變,有郡吏卒繫捕弟子員之辱,故先生及之。所引蜀郡山陽輕量大臣,尤切中時務,宰相已深惡之。其秋輪對,又上疏曰:「乃者中外之臣,指陳得失,願忠于陛下,而在廷之臣,已過憂其沽激,逆慮其朋黨。夫留班伏閣,封章叩匭,此在先朝常常見之。今以降詔求言,久而後應,尚曰沽激乎﹖內外小大之臣千數,言者無幾,尚云朋黨乎﹖今天下議論,大概有三,勸陛下崇孝道,厚天倫,篤意儒學,以養聖明之資,親近正人,以杜邪佞之口,此愛君憂國之論也,其言必懇惻;憤主威之撓奪,傷國體之搶攘,疾貪暴如仇讎,惡佞諛如惡臭,此憤世嫉邪之論也,其言必激切;聽其言,汪洋汗漫,察其意,避就回曲,此模棱兩可論也,其言必依違。臣願陛下以懇惻者施行之,激切者獎借之,依違者斥絕之,則朝廷之是非,即天下之是非也,何憂乎沽激﹖何慮乎朋黨﹖」其二論蜀之利害,謂:「任梱寄者,聞命勇往,慨然以功名自任,然政令峻急,人情惶駭;任總餉者,承命算寄,奮然以了辦自居,始謂不以累公上,今乃有七百萬緡之請,既上欺朝廷,又苛取州縣。陛下端拱穆清,亦知數千里外,有歎息愁恨之聲矣乎﹖」時鄭損制蜀,李景翱司蜀餉,故先生及之。理宗反覆顧問,先生隨事條析,理宗頷之,而宰相益怒。于是朱端常疏劾魏鶴山有不食周粟語,并及真希元與先生,一時君子皆去國。先生既忤柄臣,又忤蜀之大吏,人皆危之,而先生浩然歸里,逍遙若將終身焉。又二年而起用,然不得入朝。再分符知紹興府。史彌遠歿,始有赴闕奏事之命,而先生卒矣。所著有《心銘》、《淡齋規約》。(補。)

祖望謹案:宋理宗朝有二王萬,其一力排鄭清之者,見《東發先生杜範傳》。

教授程先生掌

程掌,字叔運,眉之丹稜人。紹定二年進士,授揚州觀察推官,再調巴州教授。嘗徒步杖策訪魏鶴山于山中,曰:「嘗見洪公咨夔于於潛,謁真公德秀于浦城,聿求當今名教宗主,觀善而歸。今見先生,志願畢矣。」先生嗜關、洛之書,尤精《通鑑》。平生為人負氣,不肯少屈,鶴山嘗曰:「以子剛大之氣,而加之直養無害之功,則行行之由,亦可為聖門之高弟矣。」其後先生自贊曰:「粗厲猛起,頗欠時中。強矯磨,晚果有功。」鶴山喜曰:「叔運進矣。」不幸早卒。

進士史傳齋先生守道

史守道,字孟傳,丹稜人。讀書一覽不忘,發之為文,援據詳明,辭辯雄放。當時學者託周、程諸儒先語以自標榜,先生為詩曰:「但使躬行為孔、孟,何憂吾道不周、程。」每誦先儒語曰:「士不可多受恩,亦不可多受知。」故所依惟鶴山而已。後溪劉文節公、雁湖李文懿公皆恨相見之晚。考試有欲為之地者,謝不可。嘉定十三年,將入對,忽以疾卒。詔附劉渭榜,賜同進士出身,追授迪功郎。所著有《傳齋集》十卷、《傳齋有用之學》二十卷、《書略》十卷、《詩略》十卷、《周禮略》十卷、《春秋統會》十二卷、《國朝名賢年譜》十卷。

縣尉蔣一齋先生公順

蔣公順,字成父,清湘人。研精義理之學,從鶴山遊者七年,築室湘源,命之曰一齋。稅巽甫嘗謂《易》上經似指體,下經似指用,先生云:「經之有上下,本謂造化互相終始,于《乾》、《坤》體用皆不可分。如上經《坤》終于《復》,下經《乾》終于《姤》;上經《坤》盡于《復》,又二卦而《乾》盡,下經《乾》盡于《姤》,又二卦而《坤》盡。《乾》、《坤》之畫,盡于《升》,遂繼以《困》,則上下經不可分體用明矣。」此說甚精。鶴山亦云:「成父從子渠陽山中,所得甚多。」在別之傑幕,以解安豐之圍補官,監施州靜江稅,再為沅州黔陽尉。辟桃源令,未赴而卒。

稅先生與權

稅與權,字巽甫,巴郡人。受業鶴山之門,精于經學。其所著《易學啟蒙小傳》,自序云:「文公以伏羲先天理數之原,特于《易學啟蒙》而抉其祕,圖象咸本諸邵氏。間與袁機仲談後天《易》,則謂嘗以卦畫縱橫反覆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懼,未敢妄為之說。與權曩從先師鶴山魏文靖公講究邵氏諸書,乃於《觀物篇》得《後天易上下經序卦圖》,反覆觀之,皆成十有八卦,然後知《乾》、《坤》、《坎》、《離》、《頤》、《中孚》、《大小過》不易之八卦為上下兩篇之幹,其互易五十六卦為上下兩篇之用。自漢揚子雲謂『文王重《易》,六爻互用,兩卦十二爻』,而唐孔穎達亦謂『驗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變』,孔子取上下經名而序其相次之義,非邵氏此圖,則後天之旨,千載不明矣。竊嘗因此圖推之,上下經皆為十八卦者,始終不出九數而已。九者,究也,萬物盈牣于天地間者,究之象也,是故《易》以十八變而起卦,元以十八策而生日,大抵《易》六十四卦,不越《乾》、《坤》奇耦之九畫,而《乾》、《坤》奇耦之畫,又重為二九而窮,窮則變,故《革》在先天當十八,二九之究也,在後天當四十九,蓍數之極也,四十九而《革》去,故五十而《鼎》取新,開物于寅,帝出乎《震》,而循環無窮矣。蓋天地五十有五之數,《河圖》、《洛書》實互用之,先天則《河圖》之九,而分左右,皆疊二九而周乎六十四,後天衍《洛書》之九,而分上下,亦合二九而總乎三十六,邵氏此圖,豈非明羲、文之《易》,同中異,異中同也與﹖嗚呼!孔子《雜卦傳》專以反對而發後天《易》互用兩卦十二爻之深旨也,學者潛玩《雜卦》,而參以子雲、穎達之說,則于邵氏此圖,信其為寫出天地自然之法象矣。文公殆亦留斯義以俟後人耶﹖輒不自揆,敬述而申之曰《易學啟蒙小傳》。」(雲濠案:《四庫書目》,《易學啟蒙小傳》一卷,附《古經傳》一卷。)先生又嘗述鶴山講《周禮》語為二卷,曰《周禮折衷》。(補)。

附錄

史子翬曰:「巽甫以後天以《震》、《兌》為用,故孔子謂《歸妹》天地之大義,予因謂《艮》、《巽》者,《震》、《兌》之反也,《震》東《兌》西,乃天地生成之方,日月出沒之位,實備《乾》、《坤》、《坎》、《離》而為下經之用,故《泰》之六五,亦曰『帝乙歸妹』,以互體有《震》、《兌》耳。然則巽甫得于邵子者固深。雖然,巽甫謂《乾》九能兼《坤》六,《坤》不能包《乾》,予謂六之中有一三五焉,則九數固藏于六也,巽甫以為如何﹖」

帥幕滕先生處厚

滕處厚,字謹仲,清湘人。鶴山稱為通經窮理之士。(原本下有《鶴林玉露》云云」六字。)嘗答其論《易》書曰:「康節先天後天之說,所以發明盡心踐形之義,而人未盡知也。先天之《易》,《乾》、《坤》以定上下,《離》、《坎》以列左右,此天地陰陽之定位,而人物之生,必得是理,必稟是氣,是所謂性之體也。後天以《坎》、《離》居南北之正,則所以位天地命萬物者,莫不本諸此。《離》之二爻自《坤》來變《乾》為《離》,蓋《坤》道之光而為《離》,故《離》火外明,以明來自外也,元是《坤》體,故曰「畜牝牛吉」。《坎》之二爻自《乾》來變《坤》為《坎》,蓋《乾》道之涵而為《坎》,故《坎》水內明,以明根于中也,元是《乾》體,故曰「有孚,惟心亨」,乃以剛中也,是所謂性之用也。大抵陽居尊而陰居卑,陰為虛而陽為實,此性之體,即《乾》南《坤》北是也。陽以剛實居中,而陰以文明發外,此不睹不聞之極功,為性之用,、即《離》南《坎》北是也。」累官潭州帥幕,守正不阿。或笑其迂,曰:「迂,吾所自取,但媿予之不迂耳。有謂予迂者,予披襟當之矣,豈以彼易此哉。」易簀時,賦詩談笑而逝。

忠文蔣先生重珍

蔣重珍,字良貴,無錫人。嘉定十六年進士第一,簽判建康軍。紹定二年,召入對,首以「自天子至于庶人,所當知者,本心、外物二者之界限」為言。火災應詔,以「親攬大柄,盡破恩私」為言。後又進《為君難》六箴,乞召真西山、魏鶴山用之。每草奏,齋心盛服,有密啟則手書削■,務積精神,以寤上意。後以刑部侍郎致仕,諡忠文。先生本鶴山校試禮山校試禮部門下士也,其後遂問業,嘗有「心授神予」之語。(修。)

虞先生兟

虞兟,字退夫,仁壽人,滄江先生從子也。于鶴山。傳其家學,又得婦翁之傳。(補。)

教授唐先生季乙

唐季乙,字述之,崇慶之晉原人也。與高西叔兄弟同居,類試高等,西叔因以女妻之。鶴山與西叔為同產兄弟,先生遂從鶴山遊,稱其體行醇固。官州教授,不久卒。(補。)

蔣先生山

蔣山,字得之,靖州人也。鶴山以言南遷,先生從焉。鶴山嘗答其論《易》之書曰:「朱子九圖十書之說,引邵子以證之,但邵子第言《圖》圓《書》方,不言九十,故僕未敢以為證也。得之斷然謂《河圖》則先天數也,《洛書》則五行生成數也,此不為無見。蓋九宮數見之《乾鑿度》與《張平子傳》,自是太乙圖而長民取為《河圖》,誠可疑。先天乃天地自然之數,必為古書無疑。得之定為《河圖》,雖未有明證,而僕心善之。魏伯陽《參同契》所載月法,《乾》、《坤》、《坎》、《離》、《震》、《巽》、《艮》、《兌》二位相對,即先天圖也。土王四季,羅絡終始,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稟中宮戊己之功。」又云:「太乙乃君移居中州,則又似九宮圖矣。至于上弦《兌》數八,下弦亦如之,則不惟九宮圖,亦是後天圖也。伯陽所取,蓋非一圖,故其後又云,上察《河圖》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參和考三才。其意若取《河圖》數為天,五行數為地,後天卦為人,雖不明言,而一書之中,實兼舉錯用,然《參同》之末云:『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則道家步斗法;地九還七反八歸六居,則道家還丹法。』步斗與還丹,亦太乙下行九宮法,乃知三圖二法,起數雖異,其論則一,故朱子謂:『安知《圖》不為《書》﹖《書》不為《圖》﹖』此又得之所當知也。」觀鶴山所以告先生者,則其致功于《易》可知矣。

提舉許山屋先生月卿(別見《介軒學案》。)

祕監史先生繩祖

史繩祖,字長慶。官祕監。著有《孝經解》一卷,鶴山跋曰:「朱文公嘗著《孝經刊誤》,公之子在,嘗舉元■以遺予,予既授梓,與學士共之。史長慶又以告予曰:『昔者,繩祖嘗集先正名賢《孝經》註解,今願得《刊誤》,為之章指。』予舉以畀之,俾得彙次成編,則又以黃直卿《孝經本旨》及其所輯《洙泗論孝》合為一書。嗚呼!此民生日用之常,后王降德之本,而由之不知,觀是書者,其亦知所發哉。」(補。)

葉先生元老

葉元老,吳門人。鶴山送其歸浮光序曰:「元老識度器藻,敻出儕類。嘗受學于陸伯微,具有師法。所交多天下賢士。予因陳正父識之,傾蓋如舊交。一旦匹馬數童,來自浮光,為予數月留,每日聚友讀書。元老從容出一詞,率中要會。談古今治忽,人物優劣,山川險易,下至甲兵良窳,米粟多少之數,皆探原索委,蓋有志之士也。」(參《鶴山文集》。)

(梓材謹案:《滄洲諸儒學案》《寶從周傳》引劉漫塘云:「近世吳門葉元老忘其年之長,往從鶴山于渠陽。」謝山原底標云:「葉元老,陸伯微弟子。伯微,象山子也。」蓋即據《鶴山集》言之。)

(又案:先生逸其名,元老,其字也。攷慈湖弟子葉同庵祐之,字元吉,吳縣人,內弟張荃翁師事之。元吉、元老,其字相似,且同為吳人,同為陸學,未知即一人否也。)

許先生玠

許玠,字介之。鶴山嘗答其書云:「來翰稿山筆塚,至老未衰。駸駸六十,胡不深自收斂,以趨于實。而多求題識序引,為是無益。介之儻以為然,涵泳而體習焉,其得也不亦多乎!」(補)

嚴先生植

嚴植,鶴山之徒也。鶴山答其書曰:「師席易被人推許,便少講摩。須從勝己者交,更從諸經字字看過,思所以自得,不可只從前賢言語上作工夫。」(補。)

張荃翁先生端義(別見慈湖學案。)

◆存齋同調

少保王修齋先生爚

王爚,字仲潛,一字伯晦,新昌人。登嘉定進士。咸淳八年為左丞相。言賈似道誤國喪師之罪,于是始降詔切責似道。日食,乞罷黜,以答天譴。京學生上書詆陳宜中,或謂先生實使之,遂罷職奉祠。初先生兼中書時,請詔大臣「哀恫警省,修德行政,摧抑陰邪之氣燄,保護微陽之根本」。時論壯之。度宗詔充上蔡書院山主,後進率多成就。及登相位,卒與宜中不協,去。生平清修剛勁,李芾、趙卯發、唐震皆從之遊,皆以節死。忠義之士,萃于一門,可謂沆瀣相承,千載猶勁者矣。(參史傳。)

◆縮齋家學

簽樞高恥堂先生斯得

高斯得,字不妄,南叔子。少從李中父遊,成紹定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簽樞兼參政,因爭留夢炎庇護賈似道,遽罷去,而宋亦亡。著有《易膚說》、《儀禮合鈔》、《增損刊正杜佑通典》、《徽宗長編》、《高孝二宗繫年要錄》、《恥堂文集》。(參史傳。)

(梓材謹案:先生本名斯信,嘗跋李秀巖《學易編》《誦詩訓》云:「斯得受業于門,每念有以廣其傳者。來守桐江,首以《詩》、《易》二書刻之,與同志共。」故謝山《學案劄記》云:「高斯得,李心傳弟子也。」是先生又為微之門人。)

◆中父門人

知州魏果齋先生文翁(見上《鶴山家學》。)

簽樞高恥堂先生斯得(見上《縮齋家學》。)

縣令郭先生黃中(見上《鶴山門人》。)

◆存齋家學(朱,張四傳。)

提刑牟陵陽先生巘

牟巘,字獻甫,一字獻之,清忠公子才子也。以父蔭累歷浙東提刑、大理少卿,以忤賈似道去官。宋亡,不出。討論《六經》,尤雄于文,蜀中自蘇氏父子後,推巽巖李氏父子,繼之者,牟氏也。學者稱為陵陽先生。理宗嘗曰:「汝名臣之子,漢人所謂家之珍寶,國之英俊者也。」以得罪時相,幾得大禍。國亡三十六年而卒,得年八十五歲。(修。)

教授牟隆山先生應龍

牟應龍,字成父,一字隆山,陵陽子也。咸淳進士。賈似道欲引之,不受。對策極言時弊。官定城尉。宋亡,留夢炎招之,不出。已而為溧陽教授。

◆存齋門人

忠敏趙先生范

忠靖趙庸齋先生葵(並見《滄洲諸儒學案》。)

忠介唐先生震

唐震,字景實,會稽人。少居鄉,介然不苟交,有言其過者,輒喜。既登第,歷官知饒州,所至以神明稱。先生為霅主簿時,執弟子禮于牟存齋。存齋以其用志堅苦,必有所立,甚敬之。存齋之子陵陽忤權貴,幾得大禍于越中,先生以書勞之江上,論甚偉。明年,元兵陷饒州,死節,諡忠介。(補。)

◆修齋門人

忠節李肯齋先生芾

李芾,字叔章,衡州人。生而聰警,少時即自樹立,名其齋曰無暴棄。魏鶴山一見禮之,謂有祖風。蓋先生高祖升為名進士。金人破汴,與父俱死,因易其齋額曰肯齋。先生嘗從王仲潛遊,以蔭補南安司戶。後攝湘潭縣,不避貴勢。再知潭州,敵兵已至城下,先生誓以死守。城破,命帳下沈忠曰:「吾家人不可辱于俘,汝盡殺之,而後及我。」忠泣而刃之。先生乃受刃。忠亦自刎而死。事聞,諡忠節。子裕孫、孫輔叔,先生初至潭,即遣他適,未及于難。(參史傳。)

文節趙先生卯發

趙卯發,字漢卿,昌化人。與唐忠介震師事王仲潛。咸淳十年,判池州。攝州事,元兵薄城,與妻雍氏同縊從容堂。先生始為此堂,至是指所題扁謂客曰:「古人謂『慷慨殺身易,從容就義難』,此殆其兆也。」事聞,諡文節。(參史傳。)

忠介唐先生震(見上《存齋門人》。)

◆唐氏門人(朱、張五傳。)

隱君胡先生應之

毛先生振(合傳。)

王先生濤(合傳。)

屠先生高(合傳。)

胡應之,字泰來,嵊縣人也。受業于唐忠介公,以明善誠身為本。東發先生一見重之,曰:「古君子也。」中表諸父為王衛公瀹兄弟,亦與為忘分交。平居若與世忘,及言天下事自了了。宋亡,隱居不仕。忠介之弟子有名者曰毛振、王濤、屠高,而先生尤為之魁。屠高,字仰之。王濤,字東之,本堂云:「不得其死。」毛振,字翔父。(補。)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