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幼科释谜

卷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总论

运合阴阳。胚胎在腹。五行相参。乃成孕育。逐月成形。男女攸属。九窍既分。肢体随蓄。脏区以五。腑部以六。

内生筋骨。外 肌肉。至于经脉。无不联属。至于毛发。无不攒簇。气通于母。呼吸盈缩。母息是同。如璞孕玉。母热热侵。母寒寒促。母怒脉兴。母惊阴触。母思气拘。母忧神局。凡此诸因。皆能停毒。而毒之停。更甚淫欲。毒停先天。

后天斯酷。古人胎教。所由谆勖。十月涵濡。胎元具足。一旦临盆。蒂脱瓜熟。此后哺乳。更须周笃。易虚易实。 病惟速。疾痛莫知。 痒谁告。如哑不言。如谜难卜。保赤维艰。常忧手束。遍考方书。广搜秘录。识取其精。论采其卓。爰辑斯编。释谜标牍。既分门类。更详款目。欲幼幼者。当为三复。

总论

察色

钱乙曰。儿医号为哑科。脉来驶疾难凭。故以察色为要。形色若不相应。然后听声切脉。如面上症。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黄者积也。白者寒也。青黑者痛也。随症治之。又如目内症。赤者心热。导赤散。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青者肝热。泻青丸。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

若见面目浮肿。主久咳嗽。乃脾受疳积也。又如唇上症。白主吐涎。呕逆。吐白。便血。红主渴饮烦躁。若久咳泻唇红者。是虚症也。勿用凉药。黄主脾受积。后发肿紫色及吐涎。主虫痛。不吐涎。是积痛。唇口四畔黄如橘。主口臭。乃脾之积热也。青主血虚脾寒。为冷所乘。盖唇主脾土。木来克土。知脾弱不能食也。又如舌上症。凡小儿舌干、舌白、舌燥、舌苔、舌黄、舌赤肿。皆主大便不通。或通利必赤色焦黄。如舌裂。舌上芒刺。舌上出血。皆热极。阳毒也。舌上生疮。心脾有热。舌卷主惊。久患泻利。舌黑而润。不可认为热。盖久病上焦虚热故也。久泻利舌黑者。必死。

李仲南曰。面上青色。为惊积不散。欲发风候。红赤色。为热。为痰积壅盛。惊悸烦躁。增进黄色。亦为热。为食积症伤。欲作疳候。或作痞癖。若神思昏沉。其候潮热气粗困倦。或呕哕。或泻痢。白色为寒。为肺气不利。大肠滑泄。

欲作吐利。黑色为痛所传。不烦。症变即为逆候。荣卫失序。为疾危恶。虞抟面上形症歌曰。痢疾眉头皱。惊风面颊红。渴来唇带赤。毒热眼朦胧。山根若见脉痕青。此病明知两度惊。赤黑困疲时吐泻。色红啼夜不曾停。青脉生于左太阳。须惊一度见推详。赤是伤寒微燥热。黑青知是乳多伤。右边青脉不须多。有则频惊待奈何。红赤为风抽眼目。黑青三日见阎罗。

李 曰。小儿诸病。但见两眼无精光。黑睛无运转。目睫无芒锋。如鱼猫眼状。或两眼闭而黑睛朦胧者死。或外若昏困。而神藏于内不脱者生。黑珠满轮。睛明者少病。眼白多。睛珠或黄或小者。禀弱多病。

总论

听声

危亦林曰。睡中惊啼声浮者易治。声沉不响者难痊。或声如鸦中弹者不治。

李 曰。声轻者。气也。弱也。重浊者。痛也。风也。高喊者。热欲狂也。声急者。神惊也。声塞者。痰也。声战者。寒也。声噎者。气不顺也。喘者。气促也。喷嚏者。伤风也。惊哭身沉不响者。重也。声浊沉静者。疳积也。如生来不大啼哭。声啾唧者。必夭也。火之大发。忽狂惊叫。乃火盛气虚。必死。夜半发者。多有口疮。宜看之。直声往来而无泪者。痛也。连声不绝而多泪者。惊也。ht 煎声烦躁者。难愈。躁促声音者。感寒也。

李仲南曰。小儿有疾。既见于色。必应于声。其声不一。必细审之。有重实声者。歌曰。重实声雄体热为。三焦气壅在心脾。伤风咳嗽咽喉痛。结涩肠中粪出迟。有悲焦声者。歌曰。声悲焦有燥。恐怖欲生风。重浊声沉静。疳攻必耳聋。有啼哭声者。歌曰。但哭无啼只有惊。多啼不哭痛分明。声轻颤嘎风痫病。速缓声频吐泻成。有ht 煎声者。

歌曰。ht 煎烦躁病难安。躁促声音为感寒。语短气微尿主涩。长迟声细痢多般。有迟缓声者。歌曰。促短声迟缓。肠鸣泄泻频。嘎声多不响。风热肺虚因。

总论

脉法

钱乙曰。候儿脉。当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为平和。八九至为发热。五至为内寒。诀曰。小儿脉紧风痫候。沉缓食伤多呕吐。弦急因知气不和。急促急惊神不守。冷则沉细风则浮。牢实大便应秘久。腹痛之候紧而弦。脉乱不治安可救。变蒸之时脉必乱。不治自然无过谬。单细疳痨洪有虫。大小不匀为恶候。脉沉而迟有潮热。此必胃寒来内寇。泻痢脉大不可医。仔细酌量宜审究。

王肯堂曰。张云岐云。未及五岁不能视听者。不可别脉。五岁以上。方可以脉别浮沉迟数。按前钱氏论。则不拘五岁上下也。水镜诀又云。三岁以内看虎口三关。若三岁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八至为平脉。

九至不安。十至危困。四岁以下。用一指衮转寻三部。以关为准。七八岁移指少许。九岁次第根据三关部取。十一二岁后。

根据大方脉部位诊视。按此又与前二说不同。医者临时参酌用之可耳。

总论

脉应杂病

王肯堂曰。诸脉数为热属腑。诸迟脉为冷属脏。阳数脉。主吐逆。不吐必发热。阴微脉。主泄泻。不泻必盗汗。沉数脉。寒热。寒多热少。亦主骨蒸热。紧数脉。寒热。热多寒少。又主骨蒸。急则惊痫。沉紧脉。心腹痛。短数同。亦主咳嗽。沉细脉。乳食不化。亦主腹痛下痢。沉伏脉。为积聚。亦主霍乱。微缓脉。乳不化泄泻。沉缓亦同。微涩脉。

螈筋挛。微急脉。寒热唾血。浮滑脉。宿食不消。亦主咳嗽。浮紧脉。疳气耳聋。浮洪脉。头疼身热。紧滑脉。吐血恶心。心脉急数。惊痫。否则疳淋。肝脉急。癫痫风痫。痰涎流液。肺脉浮实。鼻塞。并大小便不通。关脉紧滑。主蛔虫。尺脉沉同。尺脉微细。溏泄冷利。乳食不化。尺脉微涩。便血。否必盗汗。脉入鱼际。主遗尿。

总论

看虎口三关法

滑伯仁曰。小儿三岁以内。看男左女右虎口三节。日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黄色淡红。乃平常小恙。其筋纹宜藏。不宜暴露。若黑色。则为危险。再脉纹见下截风关为轻。中截气关为重。上截命关为尤重。直透三关为大危。

鳌按。从前言看三关。法虽大同小异。总不如滑氏之直截明简。

王肯堂曰。全幼心鉴十三种脉纹云。流珠只一点红色。环珠差大。长珠圆长。以上非谓圈子。总皆红脉贯气如此。

来蛇即是长珠散出。一头大一头尖。去蛇亦如此。分上下向。故曰来去。角弓长张向里为顺。向外为逆。枪形直上。鱼骨分开。水字即三脉并形。针形即过一二粒米许。射甲命脉向外。透指命脉向里。虽然余尝治之。亦有不专执其形脉而投剂者。盖但有是症。即投是药。而亦多验。流珠形。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胃膏。环珠形。主脾虚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五味异功散加山楂、枳实。长珠形。主脾伤饮食腹痛。寒热不食。大安丸。

异功散。来蛇形。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此疳邪内作。四味肥儿丸。去蛇形。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气短。喘急不食。困极。七味白术散。弓反里形。主感寒惊悸。哽气出气。四肢梢冷。倦怠。小便赤。咳嗽吐涎。惺惺散。

弓反外形。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痫痰盛。天麻防风丸。枪形。主风热。生痰惊。抱龙丸。鱼骨形。主惊痰发热。抱龙丸。抑青丸。水字形。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顿闷少食。或夜啼痰盛。口噤搐搦。大安丸。针形。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顿闷困倦。痰盛搐搦。抱龙丸。射指形。主惊风痰食聚膈。牛黄清心丸。射甲形。主惊风。及一切木克土之败症。六君子汤加木香、钩藤钩、官桂。未应。即加附子。

总论

小儿指形图(十五幅)

左三关 右三关 流珠形 长珠形 环珠形 来蛇形 去蛇形 弓反外形 弓反里形 枪形 鱼骨形 针形 水字形 透关射指形 透关射甲形

初生诸病

婴儿堕地。一声哑哑。形体虽具。犹是血茄。肌肤脆嫩。骨肉么么。如水中泡。如树上葩。八风之贼。六淫之邪。

岂能速害。

从外而加。由在母腹。感受淫汗。或伤冷热。或被惊哗。烹包燔炙。酒醴纷奢。乱气狡偾。阴血周遮。酿灾蕴毒。贻害婴芽。降生之后。调护多瘥。绷ht 恐吓。乳哺擎叉。致令疾作。一一堪嗟。胎黄撮口。惊痫搐拿。脐风锁肚。逼肖饥鸦。凡兹种种。难与搔爬。坐视其毙。谁之咎耶。昔黄帝言。悯彼咿哑。吾不能察。幼小如麻。善为调理。别是一家。

诚哉斯语。千古堪嘉。敢告医士。存心勿遐。

初生诸病

胎惊胎痫胎风胎黄

钱乙曰。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两三次必死。假者频发不为重。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盖血气未实。不能胜任。乃发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气出热。治之可发散。大青膏主之。

王汝言曰。小儿未盈月。惊搐似中风。欲死者。用辰砂以新汲水浓磨汁。涂五心。最效。

曾氏曰。胎痫者。因未产前。腹中被惊。或母食酸咸过多。或为七情所汨。致伤胎气。儿生百日内有者是也。发时。

心不宁。面微黄。气逆痰作。目上视。身反张。啼声不出。先用参苏饮。次用琥珀抱龙丸。轻者可愈。重者难全。

李 曰。胎惊痫风者。乃孕妇嗜欲。忿怒惊扑。或伤风邪。儿初生下。即呕吐搐掣。口眼 斜。声啼气短。腮缩囟开。或颊赤。或面青。噤口切牙。眼合涎潮。筋骨拘挛。身腰强直。脐腹肿起。与噤口撮口同症。视其眉间气色。红赤者生。青黑者死。辰砂膏最妙。

王肯堂曰。胎惊者。初生月内。壮热吐 。心神不宁。手足抽掣。身体强直。眼目反张。是胎惊。皆由妊妇调摄乖常。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母有所触。胎必感之。或外挟风邪。有伤于胎。故子乘母气。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内壮热。

眼翻握拳。噤口切牙。强直涎潮。呕吐搐掣。惊啼。腮缩囟开。或颊赤。或面青。但胎惊眼合。不可误作慢脾。妄用温药。其有搭眼噤口之类。亦此一种之所发也。虎口指纹曲入里者可治。反出外者不治。先宜解散风邪。利惊化痰开气。

及贴囟法。甚则以朱银丸利之。若面青拳搐。保命丹、钩藤散、全蝎散之类。大抵芽儿脏腑脆弱。不可辄用铅粉镇坠之剂。如遇此候。急用猪乳细磨牛黄麝香各少许调。抹入口中。仍服导赤散以泻肝之子。即愈矣。胎风者。小儿初生。其身有如汤泼火伤者。此皆乳母过食膏粱所致。其母宜服清胃散。及逍遥散。以清气血。儿亦时饮数滴。有身无皮肤而不赤者。由产母脾气不足也。粳米粉敷之。 赤发热者。产母胃火炽也。石膏敷之。经谓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知病脾肺也。未盈月而撮口握拳。腰软如随者。此肝肾之中邪胜正弱也。三日内必不治。如男指向里。女指向外。尚可治。宜全蝎散、钩藤散。眉红者不可治。胎黄者。小儿生下。遍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黄之候。皆因母受湿热而传于胎也。凡有此症。母子皆宜服地黄汤、地黄饮子。有生下百日。及半周。不因病后身微黄者。胃热也。若自生而身黄者。胎疸也。经云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犀角散。若淡黄兼白者。

胃怯也。白术散。

初生诸病

胎寒胎热

虞抟曰。何谓胎寒。芽儿百日内。觉口冷腹痛。身起寒粟。时发战栗。曲足握拳。日夜啼哭不已。或口噤不开。名曰胎寒。其症在胎时。母因腹痛而致。亦有产妇喜啖甘肥生冷。或胎前外感风寒暑湿。治以凉药。内伤胎气。则生后昏昏多睡。间或 乳泻白。不早治。必成慢惊、慢脾风。宜冲和饮合当归散加煨姜微泄。次用匀气散调补。次参苓白术散养胃。白芍药汤去寒湿。何谓胎热。儿在胎中。母多惊恐。或食热毒物。生后旬日间。儿多虚痰。气急喘满。眼闭目赤。

目胞浮肿。神困呵欠。吸吸作声。遍身壮热。小便赤。大便秘。时惊烦。由胎中受热。或误服温剂。致令热蓄于内。熏蒸胎气。故有此症。不早治。则鹅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自此而生。母宜先服木通散。亦与儿服。次以四圣散温洗儿两目。目开。进地黄膏、天竺黄散、当归散、牛蒡汤。亦同母服。凡有胎疾。当先令母服药。使药过乳。渐次解之。百无一失。如以凉药攻之。必生他病。乳母尤必忌口。

初生诸病

撮口

孙思邈曰。小儿初出腹。筋骨未敛。肌肉未成。血凝乃坚成肌肉耳。其血沮败。不成肌肉。则使面目绕鼻口左右悉黄。而啼闭口。聚口撮面。口中干燥。四肢不能伸缩者。皆是血脉不敛。此多不育。宜龙胆汤。

李仲南曰。外症。舌强唇青。聚口撮面。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啼声不出。饮乳有妨。若口出白沫。而四肢冷者。

不可救疗。其或肚胀筋青。吊肠卵疝。内气引痛。皆肠胃郁结不通致之。治法贵疏利。宜辰砂膏。初生七日后。此症可免。

初生诸病

鹅口(一名噤口风。又名雪口。)

巢元方曰。儿初生。口里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故名。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治法。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时。黄丹 。出火气。掺舌上。如用此法不效。敷保命散。

李 曰。噤口风者眼闭。啼声渐少。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血沫。二便皆通。此胎中热毒流于心脾也。

此症亦初生七八日内患之。

鳌按。鹅口疮。用硼砂细研敷之。立效。

王肯堂曰。茅先生论。儿喉中壅一块肉瘤闭却。为喉痹。身大热。舌硬不转。为木舌。口闭。满口黄如膏。名鹅口。

三症皆热甚生风。风壅热毒至此。为实热。先用三解牛黄散。微与通利。次用天竺黄散、共牛黄膏与服。如喉响似锯。

及眼直视。面青黑。不乳食者。死。

初生诸病

脐风脐湿肿脐疮脐突

孙思邈曰。脐风者。断脐之后。被水湿风冷所乘。风湿之气入于脐。而流入心脾。遂令肚腹胀满。脐肿。身体重着。

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食乳。甚则发为惊搐。若脐边青黑。撮口不开。是为内搐。不治。爪甲黑者即死。

朱震亨曰。初生七日内。见噤口撮口脐风三症者危。百日内见此症。手足蜷者。亦不治。

曾氏曰。如禀赋充实。发热有痰。惊搐。投黑白饮、温蜜汤。空心调下。微泄似茶褐色二三行。进白芍药汤加姜枣。

常用此法。亦妙。

脐突一症。又非脐风。此亦因初生洗浴。系脐不紧。秽水浸入于内。产后旬日外。脐忽光浮如吹。捻动微响。间或惊悸作啼。治用白芍药汤加苡仁。次以外消散涂贴。自然平夏。

陈无择曰。小儿初生一七日内。忽患脐风撮口。百无一效。坐视其死。良可悯也。有一法世罕知者。凡患此症。看儿齿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以温水蘸熟帛裹连 指。轻轻擦破。即开口便安。不药神效。

李 曰。断脐后。为风湿所乘。或尿湿 裙。遂成脐风。面赤喘急。啼声不出。其症脐肿凸。腹胀满。日夜多啼。

不能乳。甚则发搐。撮口噤口。宜调气益黄散。甚者金乌散或宣风散。亦有热在胸堂。伸引努气。亦令脐肿发风。千金龙胆汤。

钱乙曰。脐湿肿者。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入风冷。致令四肢不和。脐肿多啼。不能乳哺。宜柏墨散、五通膏。

滑伯仁曰。婴儿脐中肿湿。经久不瘥。若至百日。即死。宜速治之。用枯矾龙骨为末。入麝少许。拭脐干掺之。须避风。

巢元方曰。脐疮者。水入脐中。或受尿湿。肿烂成疮。或解脱为风所袭。入于经络。则成风痫。若脐肿不干。久则发搐。宜金黄散。

王汉东曰。断脐作疮。枯矾龙骨 当归末皆可掺。或油调敷之。

李仲南曰。脐突者。芽儿有热在胸堂。则频频伸引。呃呃作声。努胀其气。抑入根本之中。所以脐突肿赤。虚大可畏。无识之人。将谓断脐不利而使然者。非也。此由胎中母多惊悸。或恣食热毒之物所致。宜对症与药。其热自散。其脐归本。不必敷药。恐反为害。

惊风

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惊必发搐。惊必窜睛。惊必牙紧。惊必面青。惊必鱼口。惊必弓形。心经热积。肝部风生。

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或急或慢。随其所撄。急由阳盛。慢属阴凝。急缘实病。慢自虚成。急惊之症。暴疾难名。种种恶候。一一并呈。迨其发定。了了神清。揆厥所原。调护失情。昼抱当风。

夜卧浓衾。多食辛辣。偶触鼓钲。跌扑嚷叫。人物雷霆。凡诸惊恐。动魄乱经。一旦疾作。讵比寻恒。慢惊之症。睡卧靡宁。乍发乍静。神思昏瞑。大抵久病。逐渐热增。吐泻疟痢。消耗匪轻。脾虚胃弱。阳常不升。虚邪火旺。肝木来乘。

淹延困顿。遂致命倾。有慢脾风。症更堪憎。慢惊之后。虚极难胜。病全归脾。故慢脾称。脾家痰饮。凝聚胸膺。脾家虚热。来往相仍。脾困气乏。肢冷目瞪。频呕腥臭。微搐焦声。无风可逐。无惊可平。十不救一。魂魄归冥。又有天吊。

状若祟凭。头目仰视。身热不停。爪青肢 。是真病情。邪热毒瓦斯。壅遏心精。颇难调治。医药速营。诸惊疾发。诊视察听。表里虚实。尤贵详明。惊风之属。痫痉易醒。更多兼症。一一细评。毋轻心掉。毋躐等行。方治无误。医始称能。

惊风

惊搐由脏腑

钱乙曰。因潮热发搐在寅卯辰时者。此脾用事之时也。身体壮热。目上视。手足动摇。口内生热涎。项颈强急。此肝旺也。当补肾治肝。补肾地黄丸。治肝泻青丸。因潮热发搐在巳午未时者。此心用事之时也。心惕。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急。口内涎生。手足动摇。此心旺也。当补肝治心。补肝地黄丸。治心导赤散、凉惊丸。因潮热发搐在申酉戌时者。此肺用事之时也。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视。身热如火。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黄水。此肺旺也。当补脾治肝治心。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因潮热发搐在亥子丑时者。此肾用事之时也。不甚搐而卧不稳。身体温。

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此肾旺也。当补脾治心。补脾益黄散。治心导赤散、凉惊丸。

惊风

惊搐痫痉不同

娄全善曰。惊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里之异。身热力大者为急惊。身冷力小者为慢惊。仆地作声。醒时吐沫者。

为痫。头目仰视者为天吊。角弓反张者为痉。各不同也。

惊风

伤风伤食发搐

钱乙曰。伤风搐者。因伤风得之。口中热气出。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当发散。大青膏。小儿生来怯弱者。多此病也。伤食搐者。因伤食后得之。身温。多唾多睡。或吐不思乳食而发搐。当先定搐。如羌活防风煎汤下泻青丸。搐退。

白饼子下之。后服安神丸。

惊风

惊风先见之症

危亦林曰。惊者。虚惕怔忡。气怯神散。痰涎来去。其泻必青。积渐而生风也。

杨士瀛曰。惊邪入心。则面红脸赤。惕惕夜啼。入肝则面目俱青。眼睛窜视。入肾则面黑恶叫。咬乳切牙。入肺则面淡白。喘息气乏。入脾则面淡黄。呕吐不食。凡乳儿欲发惊风者。先神志不定。恍惚惧人。扎眼上视。左顾右盼。伸手握拳。闷郁努气。情态不如寻常。皆惊风先症也。

钱乙曰。切牙甚者发惊。目直视。面色青。身反折者生惊。呵欠面青者惊风。呵欠面黄者脾虚惊。目赤兼青者发搐。

肝脏实热。手寻衣领。乱捻物。目直视者。必发惊。肝有风。目连札。不搐。有热则目直视。亦不搐。得心热者则搐。

肝主风。风动而上行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定。儿不任。故目连札也。若热入于目。牵其筋脉。

两皆系。不能转动。故目直视也。若得心热则搐。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

虞抟曰。王氏云。木能胜土。热动心忡而生惊也。

惊风

惊搐有声无声

钱乙曰。惊痫发搐。男发搐。目左视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目右视无声。左视有声。相胜故也。男反右视。女反左视。亦皆有声。

李杲曰。男为木。故左视木位无声。右视金位。相击则有声。女为金。故右视金位无声。左视木位相击亦有声。

惊风

急惊风

钱乙曰。急惊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热气出。二便黄赤。剧则发搐。盖热盛则生风属肝。此阴盛阳虚也。利惊丸主之。以除热痰。不可用巴豆及温药大下之。恐搐虚。热不消也。小儿热痰客于心胃。因闻大声非常。则动而惊搐矣。若热极虽不闻声及惊。亦自发搐。

张元素曰。急惊者。阳症也。俱腑受病。热痰客于心肺。是少阳相火旺。经云。热则生风。因闻人声而作。若谓东方震卦。得火气而发搐。火本不动。焰得风而动。当用利惊丸、导赤散、泻青丸。搐止。宜服安神丸。

危亦林曰。惊风形症不明。若言阴症。则浑身又温。若作阳症。则又不大搐。乃阴阳不和。宜用防风温胆汤下大惊丸、小惊丸。

杨士瀛曰。急惊先当定搐。搐由风也。风由热也。搐已定。方可下热退惊。热若不退。惊亦不散。急惊。截风定搐为要。风搐既定。次与下热。热去则无风。风散则不搐。

朱震亨曰。老医常言小儿惊搐。多是热症。若先便用惊风药。若白附子全蝎僵蚕川乌之类。便成坏症。后有医幼科者。只用导赤散加地黄防风进三服。导去心经邪热。其搐便止。次服宁神膏。神效。

曾氏曰。急惊之论。前代书所不载。惟曰阳痫。大概失所爱护。或抱于当风。或近于热地。昼则食多辛辣。夜则衾盖太浓。郁蒸邪热。积于心。传于肝。再受人物惊触。或跌扑叫呼。雷声鼓乐。鸡鸣犬吠。一切所惊。未发之时。夜卧不稳。睡中或哭或笑。切牙咬乳。鼻额有汗。气喘痰喘。忽尔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急。口噤不开。手足搐掣。此热甚而然。况兼面红脉数可辨。盖心有热而肝有风。二脏乃阳中之阳。心火也。肝风也。风火阳物也。风主乎动。火得风则烟焰起。此五行之造化。二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热则神魂易动。故发惊也。心主乎神。独不受触。

遇有惊则发热。热极生风。故能成搐。名曰急惊。治之之法。先发表。次通心气。疏涤肝经。安魂退热。惊风既除。与之去痰。免成痴疾。但不可用大寒凉药。

李仲南曰。大要急惊用药。有次第。有轻重。开关以后。且与截风定搐。风搐既定。却下痰热。理为至当。若患在痰热。未有惊风。只可退热化痰。不可妄投惊风药。盖药中多用寒凉。恐引痰热入经络。凡病在热不可妄治痰。止当解表。病在惊不可妄治风。盖惊由痰热。只可退热化痰。而惊自止。病在痰不可便治惊。急须退热化痰。病在风不可便治搐。盖风由惊作。只可利惊化痰。其风自散。若惊亦有搐。须用截风散。至妙之道。若治惊而痰不化。热亦不退。惊安得自止。化其痰。热若不退。风亦不散。痰安得去。是知不治之治。所以治之也。急惊初传。风搐得定。而痰热一泄。

又须急与和胃定心之剂。若搐定而痰热无多。则但用轻药消痰除热可也。然急惊虽当下。切不可过用寒凉。致成慢惊。

且如只下痰热。不必太骤。但斟酌处。只用大黄一味足矣。且急惊症。原在于去肝风。降心火。幼幼书以为至要之说也。

薛己曰。急惊之候。牙关紧急。壮热涎涌。窜视反张。搐搦颤动。口中气热。颊赤唇红。脉浮洪数者。此肝经血虚。

火动生风。盖风生则阴血愈散。阴火愈炽。火动则肺金愈亏。肝木愈旺。宜滋肝血养脾气。

王肯堂曰。急惊由内挟实热。外感风邪。心家受热积惊。肝家生风发搐。肝风心火。二脏交争。风气壅盛。无可发泄。故暴烈也。又有搐搦反张斜视。而牙关不紧。口无痰涎而气热。未可直指为惊风。恐是伤风伤寒夹食夹惊疹痘等症。

此即钱氏假搐之说。又各根据本症施治。又急惊搐搦。不可把捉。但扶持之。否则风痰逆入经络。遂使手足拘挛。或成废疾。小儿急慢惊风。古谓阴阳痫。急者属阳。阳盛而阴亏。慢者属阴。阴盛而阳亏。阳动而躁疾。阴静而迟缓。

皆因脏腑虚而得之。虚能发热。热则生风。是以风生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热发于肝。而心亦热。以惊风痰热。

合为四症。搐搦掣颤。反引窜视。为八候。凡眨眼摇头。张口出舌。唇红睑赤。面眼唇青。及泻皆青。发际印堂青筋。

三关虎口纹红紫或青者。皆惊风候也。大抵肝风心火。二者交争。必挟心热而后发始于搐。故热必论虚实。症先分顺逆。

治则有后先。盖实热为急惊。虚热为慢惊。慢惊当无热。其发热者虚也。急惊属阳。用药以寒。慢惊属阴。用药以温。

然又必明浅深轻重进退疾徐之机。故曰热必论虚实。男搐左视左。女搐右视右。男眼上窜。女眼下窜。男握拇指出外。

女握拇指入里。男引手挽左直右曲。女引手挽右直左曲。凡此皆顺。反之则逆。亦有先搐左而后双搐者。但搐则无声。

搐逆则有声。其指纹弯弓入里者顺。反外者逆。出入相半者难痊。故曰症必分顺逆。阳病阴脉。阴病阳脉。亦为反。

热甚生痰。痰甚生惊。惊甚生风。风甚发搐。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豁痰。治痰先于解热。其若四症俱有。又当兼施并理。一或有遗。必生他症。故曰治有先后。纲领如此。若分三者言之。暴烈者为急惊。沉重者为慢惊。

至重者肝风木之克脾土。为慢脾风。丹溪云。忽惊用降火下痰丸。养血药作汤下之。慢惊当补脾。兼用朱砂安神丸。清米汤下。更于血药中求之。如四物四君东垣黄 益黄散之类。世以一药通治。甚妄。薛氏于急慢惊痫之外。又出惊风一症。

其候虚惕。怔忡。气怯。神散。痰涎来去。泄泻色青。盖惊之轻而虚者也。若惊入心。则面赤夜啼。用栀子清肝汤加黄连。若入肝则面青眼窜。用柴胡清肝汤。若入脾。则面黄呕吐。虚汗嗜卧。用六君子汤加柴胡、山栀。若入肺。则面白喘急。用异功散加柴胡、桔梗。若入肾。则面黑啮乳切牙。用六味地黄丸。

叶桂曰。小儿仓猝骤然惊搐。古曰阳痫。从热症治。古人用凉膈散为主方。按急惊属阳热病。用凉膈以清膈间无形之热。膈上邪热。逼近膻中。络闭则危殆矣。此宣通乃一定之法。然必询病因察时候治之。幼科以痰热风惊四治。犹可说也。吾乡有专科。立方钩藤、连翘、木通、薄荷、前胡、枳壳、桔梗加入表散消食。多不效验。惊为七情。内应乎肝。

肝病发惊骇。木强火炽。其病动不能静。且火内寄肝胆。火病来必迅速。后世龙荟芩连。必加冰麝硝黄。取其苦寒直降。

咸苦走下。辛香通里窍之闭也。如牛黄丸、至宝丹、紫雪皆可选用。凡热邪塞窍。神迷昏愦者仿此。钩藤、丹皮之属。

仅泄少阳胆热。与急惊暴热内闭之症。无益。若火热劫烁血液。苦寒咸寒。不中与也。宜犀角地黄汤之属。方书有镇坠金石之药。有攻风劫痰之药。虽非常用。要不可不考。惊与厥。皆逆乱之象。仲景云。蛔厥都从惊恐得之。凡吐蛔腹痛呕恶。

明是肝木犯胃。幼医乱治。束手告毙。余宗仲景法。每效。

惊风

慢惊风

钱乙曰。慢惊。因大病后。或吐泻。或只吐不泻。变成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螈 。昏睡露睛。

此无阳也。宜栝蒌汤主之。

张元素曰。慢惊者。阴症也。俱脏受病。

曾氏曰。治慢惊者。考之古书。亦无所据。惟载阴痫而已。盖慢惊属阴。阴主静而搐缓。故曰慢。其候皆因外感风寒。内作吐泻。或得于大病之后。或传误转之候。目慢神昏。手足偏动。口角流涎。身微温。眼上视。或斜转。或两手握拳而搐。或兼两足动掣。各辨男左女右搐者为顺。反此为逆。口气冷缓。或囟门陷。此虚热也。脉沉无力。睡则扬睛。

谓两目半开半合。此真阳衰耗。而阴邪独盛。阴盛生寒。寒为水化。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螈 渐生。其螈 状。两肩微耸。两手垂下。时复动摇不已者。名曰慢惊。宜以青州白丸子、苏合丸入姜汁杵匀。米饮调下。虚极者。加金液丹。

虞抟曰。慢惊者。因吐泻日久。中气大虚而得。盖脾虚则生风。风盛则筋急。宜用温白丸。

鳌按。脾虚则生风者。非风自脾生。以脾虚则肝木必强。乃风生于肝也。故风盛则筋急。以肝主筋故耳。观温白丸中僵蚕全蝎白附天麻等。皆治肝药可见。

李 曰。阴症慢惊。自阳症急惊传来。才经吐泻。便是慢惊。男子以泻得之为重。女子以吐得之为重。慢惊因吐泻得者。宜醒脾散、加味术附汤。虚风痰多者。宜八仙散。慢惊纯阴症。宜乌蝎散。或阳症尚在。宜蝉蝎散。若有急惊方传慢候。而尚有阳症。八候尚在。不必回阳。但与截风调胃。用蝉蝎散、醒脾散。若手足冰冷。方可回阳。用硫黄、附子。泻滑青者。宜防慢惊。盖泻青色乃夹惊。木克土也。

李杲曰。小儿慢惊。或吐利不止。变成虚风搐搦者。非风也。胃气欲绝也。用来复丹五粒研碎。米饮调下。即效。

史演山曰。慢惊之候。盖由急惊过用寒凉。或转太骤。传变成之。又有吐利不止而成者。有气虚暴吐泻而成者。有夏月脾胃伏热。大吐泻。当解暑热。不可专曰固阳。有脏虚洞泻成者。有得之久嗽作痫者。有得之发痫不已者。有得之虫积冲心者。惟吐泻积痢成虚致之。则症变甚速。凡才经吐泻。便是慢惊。须用温中扶里。或搐来紧急。乃慢惊初传。尚有阳症。不可误作急惊。世言搐慢为慢惊。非也。若泥此。往往指慢脾为慢惊矣。凡慢惊。男子以泻得之为重。女子以吐得之为重。又吐有五症。泻有五症。各明所因主治。古云。病家怕惊不怕泻。医家怕泻不怕惊。如因泄泻不止。且先治泻。若更治风。则惊风愈甚。如因他症。则当循原施治也。其慢惊候。若从急惊传来。只可截风调胃。均平阴阳。不可全用阳药。使阳归阳。复作急惊之症。

张涣曰。急惊以关窍不通。略用冰麝开通。定其搐搦尚可。慢惊阴重阳亏。诸经已虚。不宜开通。又凉其脏。易作慢脾风。致不易疗。

闻人 曰。慢惊危急。如眼睛昏定。定而砭。虽砭不左右顾。或窜视。四肢厥冷。汗出如流。口面黪暗。指甲黑。

四体垂。至重。慢惊症。眼半开半合。似睡不睡是也。其脉或浮或沉。身或热或凉。或吐或泻。或不吐不泻。或食乳。

或阻乳。名半阴半阳合病。即如伤寒半表半里也。

叶桂曰。慢惊古称阴痫。其治法。急培脾胃。理中汤为主方。有痰呕吐。用南星、白附子、六君子汤。声音不出。

开窍。加竹沥、姜汁、菖蒲根、郁金之属。是病。皆他病致变。其因非一。有过饥。禁食气伤。有峻药强灌伤胃。有暴吐暴泻。脾胃两败。其症面青 白。身无热。虽热不甚。短气骨软。昏倦如寐。皆温补治之。惟呕逆不受乳食。温补反佐姜连。连理汤、钱氏益黄散、钱氏异功散。

惊风

慢脾风

杨士瀛曰。慢脾风。由慢惊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故曰脾风。风无可逐。惊无可疗。但脾间痰涎凝滞。虚热往来。其眼合者。乃脾困气乏神迷也。若见眼合。便是脾风。慢惊眼在半开半合之间。乃知阴气所盛。传入脏间。阳气已亏。脾经属阴。次第入脾。故言慢脾风候也。慢惊其眼半开半合。则当预作慢脾风调理。慢脾风之候。

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头吐舌。频呕腥臭。噤口切牙。手足微搐而不收。或身冷。或身温。而四肢冷。

其脉沉微。阴气极盛。胃气极虚。十救一二。盖由慢惊风传变。宜黑附汤救之。又生附四君子汤、蝎附散皆可。慢脾风用药。乃不得已也。其危如灯无油。渐见昏减。钱氏用金液丹与青州白丸子各半研匀。米饮薄荷汤下一钱或钱半。此截风阳也。

张云岐曰。小儿头虽热。眼珠青白而足冷。头虽热。或腹胀而足冷。头虽热。或泄泻而足冷。头虽热。或呕吐而足冷。头虽热。或渴而足冷。以上五症作搐者。名曰慢脾风。速与补脾益真汤加全蝎一枚。或全蝎观音散。

谭殊圣曰。慢脾风。又名虚风。小儿或吐或泻后。面色虚黄。因虚发热。才见摇头斜视。昏困额汗。身亦粘汗。声沉小而焦。即是脾风之症。不必定因急慢惊传次而至。慢脾。惟吐与泻积与痢传入。其症变至速。虚更速也。治必循次平和。无令速愈之理。调脾养胃。不可过剂也。

鳌按。汤氏法。凡因吐泻成虚风慢脾者。先用夺命散、青州白丸子末。煎如稀糊。入蜜调。控下涎后。服醒脾散。

惊风

天吊(内吊附内)

李 曰。小儿螈 不定。翻眼戴睛。状若神祟。头目仰视。手足抽掣。如鱼之上钓。故曰天钓。甚者爪甲亦青。此由乳母过食热毒。心肺生热。加以外感风邪所致。宜用九龙控涎散、钩藤散。热胜则保命丹。痰盛则抱龙丸。又有惊风内钓之症。腹痛多啼。面青唇黑。伛偻反张。外肾肿。尿如米泔。眼有红筋血点。乃寒气壅结也。宜钩藤膏。

阎孝忠曰。天吊。亦惊风症也。但天吊发时。头目必仰视。惊风则无此症状。

张涣曰。小儿心膈壅滞邪热。痰涎蕴积。不得宣通。或乳母饮酒食肉。烦毒之气。流入乳中。令儿宿滞不消。邪热毒瓦斯。乘于心神。致使惊悸。眼目翻腾。壮热不休。螈 。病名天钓。甚者爪甲皆青。状如神祟。宜一字散、牛黄散。

薛己曰。内钓者。腹痛多喘。唇墨囊肿。伛偻反张。眼尾赤。此胎中受风及外惊所致。若五内抽掣作痛。狂叫。或泄泻缩脚。内症一作。外症亦然。极难调理。内症服聚宝丹。外症服钩藤饮。进乳食者可治。若因乳母浓味。宜加味清胃汤。若因乳母郁怒积热。加味逍遥散加漏芦。

惊风

急慢惊诸恶候

曾氏曰。急惊天吊之后。有变作潮热似疟者。手足逆冷。盖因病愈时。不善将护。风邪乘虚而入经络所致。此症所用药品。可间使苦寒之味。务在消阳盛之火。肺金得胜。肝木自平。而风邪亦散。斯为良法。

阎孝忠曰。惊风或泄泻等症。有烦渴者。皆津液内耗也。不问阴阳。宜钱氏白术散。使满意取足饮之。愈多愈好。

薛己曰。诸惊有目睛 动者。盖目者。肝之窍。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动。宜用四物汤益其血。柴胡、山栀清其肝。阴血内荣。则虚风自息矣。有唇口蠕动者。唇为脾之华。口乃脾之窍。又阳明之脉。环唇口而交人中。是以脾胃虚者。多有此症。不独病后而已。夫脾主涎。脾虚不能收摄。多兼流涎。或误认为痰而祛逐之。则津液益枯。不能滋养筋脉。遂致四肢抽搐。病势愈甚。原其治法。与慢脾风相同。当大补脾胃。加升柴。切勿用青皮、龙胆之类。有忽然惊搐目直者。皆肝之风热也。若肝虚生风。则目连札而不搐。及多欠切牙。若肝经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若肝经有热。则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气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其症手寻衣领。及乱捻物。宜泻青丸。壮热喘闷。宜泻白散。有睡中惊动者。由心肾不足也。盖心主血与神。肝藏血与魂。肺主气与魄。肾主精与恐。小儿脏腑脆弱。易于惊恐。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根据。神无所归。且人之神气。寤则行于目。寐则栖于肾。今心肾既虚。则不能宁摄精神。故睡中惊动。治宜清心安神。用茯苓补心汤加茯神、枣仁、五味。亦有惊吓而作者。因击动其肝。故魂不安也。治宜镇惊定魄。用安神镇惊丸。有惊后目微动切牙者。皆病后亡津液。不能荣其筋脉也。亦有肝经虚热而生风者。当审其气血有余不足而治之。有惊泄者。肝属木。盛则必传克于脾。脾土既衰。则乳食不化。水道不调。故泄泻色青。或兼发搐者。盖青乃肝之色。搐乃肝之症也。亦有因乳母脾虚受惊。及怒动肝火而致者。

法当平肝补脾。若用峻攻之药。脾气益虚。肝邪弥甚。甚至抽搐反张者。亦肝火炽盛。中州亏损之变症也。凡见惊症。

即宜用四君、六君、异功等方。加白附子定风。柴胡平肝引经以杜渐。则必不至泻搐而自安矣。今已见泻吐惊搐。尚不知补脾平肝。以保命丹、抱龙丸、镇惊丸等治之。其亦去生远矣。

惊风

惊风诸变症(惊瘫鹤膝摇头)

曾氏曰。肝属木。其动则应风。病则主惊骇。诸热引肝风。风生痰。痰作搐。小儿惊风之际。手足动掣。当听其自定。然后疗之。免生异症。或父母见病势可畏。从而按伏之。岂知筋者肝之合也。临发病时。若按束其手足。则筋不舒伸。遂至经络为风所闭。致成惊瘫鹤膝。变为废人。凡小儿心悸不常。及遍身肿痛。或手足不随。此为惊瘫候也。若治之稍迟。至臂腕膝胫骨节之间。流结顽核。或膝大而胫肉消。胫骨露。如鹤膝之状。或为痈为疖。此名鹤膝候也。并宜发汗为先。使腠理开通。则风热可除。有湿亦去。用百解散和五苓散料。倍加麻黄加姜葱煎服。微汗为度。次用防己汤、独活汤加桑寄生。或黑虎丹作少丸子间服。使风不生而痰不作。则易愈。若为痈为疖疼重者。用黑牵牛半生半炒研煎无灰酒调下五苓散。以除流注之寒湿。则肿毒自消。如入腑闭而不通。是风热内蕴。其右腮红紧。及右手三部脉浮而滑实。

宜五和汤或当归散。其加减尤在临机。若泥一方。非良医也。前症更宜间服排风汤。

薛己曰。鹤膝风者。其腿渐细。其膝愈粗。状如鹤之膝。是以名之。此因肾经不足。外邪乘之。初则膝内作痛。外色不变。伸屈艰难。若一二月间。 肿色赤而作脓者。可治。肿硬色白而不作脓者。难治。初起以大防风汤为主。而佐以益气养荣汤。乃为正治。

娄全善曰。肝风摇头者。乃肝血液盛。外有风热乘之。故相引动摇而不定也。

王肯堂曰。犹忆少时闻友人孙彭山云。尝见一小儿患惊搐。延医治之。诸症悉退。独头摇不止。后一老医。于常服药中。加入紫河车草。实时愈。按此草。神农本经名早休。唐本名金线重楼。钱氏方名白甘遂。主治惊痫摇头弄舌。乃本经正文。古人谓遵白文疗病多效。不虚也。

惊风

诸惊不治症

龚信曰。眼睛翻转。口中出血。两足摆跳。肚腹搐动。摸体寻衣。神昏气促。喷药不下。通关不嚏。心中热。忽大叫者。皆急惊不治之症也。四肢厥冷。吐泻咳嗽。面黯神惨。胃痛鸦声。两胁动气。口生白疮。发直摇头。眼睛不转。

涎鸣喘噎。项软。二便不禁。手足一边牵引。皆慢惊不治之症也。

罗谦甫曰。患慢惊者。若似搐而不甚搐。似睡而精神散漫。四肢与口中气皆冷。睡中露睛。或胃痛而啼哭如鸦声。

此症已危。盖脾胃虚损故也。

杨士瀛曰。慢惊欲绝之候。虚痰上攻。咽喉引气。呼吸粗大。脉来浮数。是谓阴盛强阳。错认以为阳气已复。与药下痰。痰随药下。气随痰绝。殊不知覆灯将绝之时。虽不下药。亦无生意矣。

慢脾风。身冷粘汗。直卧如尸。喘嗽头软。背直口噤头摇。二便不禁。唇缩气粗。痰如牵锯之声者。不治。慢脾风。

若一脏绝。即不可下药。如眼无光。指甲黑四肢垂 。五体俱冷。并不须下药。

滑伯仁曰。诸惊搐而不休。休而再搐。惊叫发搐。汗出足冷。痰满胸喉。口开目直者。皆不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