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国学常识

四一 辑佚及辨伪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辑佚及辨伪是校雠学里面两个重要贡献。所谓辑佚就是将已经失传的古书恢复起来的工作,所用方法是从许多别的书里面将引用的文字一点一滴地摘抄出来,再加以整理编辑。这样辑成的本子虽然不能和原书密合,但至少可恢复原书的一部分。

从事辑佚工作著名者如宋明时期的王应麟、陶宗仪、祁承㸁,清代的马国翰、黄奭、洪颐煊等。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经部四百五十三种,史部八种,子部一百七十三种。黄奭的《逸书考》(一称《汉学堂丛书》),经解一百一十二种,纬书七十二种,子史八十四种,又《通德堂经解》十七种。洪颐煊的《经典集林》,内佚书三十六种。严可均辑刻《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七百四十六卷。清代辑佚书对于清末今文学派的兴起,大有帮助,因为久已失传的“三家诗”等今文家著作,已有了辑佚本。

辨伪是辨别古书中伪托的作品。有些古书全部系后人伪托的,例如《伪古文尚书》(参看第四六节);有些古书是经后人掺了一部分文字进去或修改过的,例如“四书”、《史记》(司马迁在扬雄以前,竟说及扬雄)。经部伪书还有孔安国《尚书传》,郑玄《孝经注》,孙奭《孟子疏》(晋人作)以及《汉魏丛书》中的《子贡诗传》等。史部有《越绝书》(汉人托名子贡作)、《飞燕外传》、《汉武内传》(宋人作,列入《汉魏丛书》)、通行本《竹书纪年》(明人作,王国维另有古本《竹书纪年》辑佚本)等。子部有《吴子》、《文子》、《列子》(均两晋六朝人作)等。

辨伪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思想、事实、文字时代性的辨别,其次是别的典籍的旁证,篇章语句的分析等。关于辨伪书的名著,首推清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所提证据达一百二十八条之多。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则罗列各种伪书,可资学者参考。近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主要论点是,秦焚书没有烧六经,西汉经书都是足本;孔子时所用的篆字,秦汉时也用,当时字体没有今古文的分别;所有古文经传,全系刘歆一手伪造。近今一般学者多认为康氏的考据含有成见,全凭主观,不大可靠。最近学者又主张辨秦前之伪,如战国时人托名虞夏时人而作《帝典》、《禹贡》等,也当辨明。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