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般若心经解义节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义节要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引用诸家解义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唐贤首国师法藏疏宋孤山沙门知圆疏元古云沙门元粹注元佛海沙门性证注大明天界禅寺住持宗泐奉敕注解大明翰林学士潜溪宗景濂文句

佛者,觉也,觉自性也。其法繇戒而定而慧,外不著相,内不着空,真见本来面目,虚灵要妙,清净圆融,然后可以应用无染,而了出世间一大公案。又悯群生尘劳障重,烦恼根深,往往认贼为子,迷妄为真,故说此经以解脱之。其文古,其义奥,其语约,而其指趣综括无遗。予燕处翛然,爱阅此经,病诸家解义之繁,乃掇其精切者录之,将以俟得佛书之三昧者质焉。

嘉靖癸巳夏五月既望无念居士书于紫微华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义节要

宗泐曰:此经即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萨之说,即是佛说。传至中华,凡五译。今从玄奘所译者,以中国盛行故也。般若者,梵语也,华言智慧。波罗蜜多者,华言到彼岸。众生由迷慧性,居生死,曰此岸。菩萨由修般若,悟慧性,到涅槃,曰彼岸。心者,般若心也。此般若心,人人本具。说此经者,欲令众生断除妄心,显发本性故也。经者,法也,常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此五者,皆经中所说之旨。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也。度苦者,即度一切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深般若也。

贤首曰:般若是体,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奥,妙证真源也。波罗蜜多是用,此云到彼岸,即由斯妙慧,翻生死过尽,至真空之际。

古云曰:此慧离念,偏觉极圆。即色即空,不生不灭。背之则心路顿绝,用之则法界弥纶。即由妙慧,从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涅槃者何?达生死是经,是诸法空相。空一切妄故,即名实相。显体宗照,即圆照也。经所谓行深般若,见五蕴皆空,空即实体。全此体以发照,即圆照以会体。体非实相,照则不圆。照若不圆,实相非有。

佛海曰:此是大部六百卷之文心,故云心经。非智慧心,非草木心,非肉团心也。然此心体,寂照虚融,灵明洞彻,凡圣该括,真妄同源。奉译无多字,乃梵音之略。从观自在下,至度一切苦厄,乃别序兴致。又谓略标纲要,又谓据行标起。从舍利子,色不异空下,至三菩提,乃正宗明空。

宋景濂曰:摄归万善于心源,贯穿诸经之骨髓,经以七种立题,此盖因法喻所立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梵语波罗,此云彼岸;梵语蜜多,此云到。西土俗言,以事毕者为彼岸,到佛生其土,乃因俗言以明教化。故谓此岸者,乃众生作业浊世,生死受苦之地;彼岸者,乃佛菩萨究竟超脱清净极乐之邦。心者,世间及出世间万法总相,其别有五:一肉团心,状如蕉蕾,生色身中,系无情摄;二缘虑心,状如野烧,忽生忽灭,系妄想摄;三集起心,状如草子,埋伏识田,系习气摄;四赖耶心,状如良田,细种无厌,系无明摄;五真如心,状同虚空,廓彼法界,系寂照摄。此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者,谓人能以智慧断绝情想,如操舟渡到彼岸,始为了此心也。

此经以心名,终篇只露出一心字,此是文字巧处。此经只言上达,不言下学,其工夫当观金刚、楞严、圆觉三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宗泐曰:观自在菩萨者,能修般若之菩萨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萨所修之法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故称自在,此自行也。复念世间受苦众生,令其修习此法,改恶迁善,离苦得乐,无不自在,此化他也。菩萨者,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众生。但称菩萨者,从略也。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粗心浅智者所观,故云深也。时者,菩萨修行般若时也。贤首曰:观自在菩萨,谓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菩者菩提,此谓之觉。萨者萨埵,此曰众生。般若妙行有二种:一浅即入空般若,一深即法空般若。菩萨者,诸法王子之通称。深般若者,穷源极际,

宋景濂曰:菩提此云觉,萨埵此云有情,有情则有众生也。众生而谓之有情者,以草木皆有生而无情,一切众生有佛性者,皆有生有情,唯菩萨在有情之中觉悟者,故谓之觉有情也。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宗泐曰:照者,观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也。空者,真空也。色者,色身也。受者,领纳也。想者,思想也。行者,造作也。识者,分别也。识即心王,受想行是心所作也。度者,度脱也。一切苦厄者,世间之众苦也。菩萨由照五蕴空寂,离生死苦,复闵在迷众生,颠倒妄想,悖理乱常,十恶五逆,到受众苦,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皆得解脱也。已上一段,乃阿难结集法藏时,叙述观自在菩萨度生之功行,此是别序也。下段自舍利子起,始是观自在菩萨答舍利子所问也。

五蕴不空,性有障蔽不能虚,不虚故不灵。五蕴者,非本性所有。五蕴既空,则本性自然虚灵,如尘垢去而镜明,如泥沙去而水清,度一切苦厄。先儒谓佛氏兼爱者,此也。张虚静曰:大道不远在身中,色相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皈元海寿无穷。

贤首曰:诸心俱空,而唯观五蕴者,以一切众生,色心常现前故。止观初观阴境,意同此也。皆空者,以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但有名,色宁有实?故曰皆空。

一切虽多,不出心身二法。身为众苦之本,心为群妄之原。伐树得根,诸幻息矣。

古云曰五蕴者,即五阴。新云五蕴,积聚义也。旧云五阴,盖覆义也。

佛海曰:照见乃能观之智,五蕴乃所观之境。大庄严法门经云:五阴体性,即是诸佛体性。菩萨虽现五阴烦恼,不与五阴烦恼和合,体性无染故。菩萨虽现五阴生死,教化众生,知一切法无去来故。

宋景濂曰:蕴以包含为义。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色蕴,四大所成。受蕴,领纳苦乐,又不苦不乐。想蕴,取种种境,奔驰不息。行蕴,诸心所法多,贪境弗止。识蕴,于所缘境,炽然了别。五蕴之中,识以分别居先。因其分别,而领纳在心,谓之受。心既领纳,相续寻思,谓之想。想之不已,遂成造作,谓之行。众生沉迷于此,了不自觉。殊不知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众幻,并非实相。唯菩萨达见五蕴自性皆空,二空理深,慧所见也。功者,如刀也,言齐也。苦厄者,诸苦也。盖生者苦器,寒而不得衣则苦,饥而不得食则苦,劳而不得息则苦,病而不得愈则苦。又有所谓冤憎会苦,如骨肉喧争是也。爱别离苦,如骨肉死亡是也。求而不得苦,凡有所营求,不得遂意是也。老苦,一切衰弱,徒慕强状是也。死苦,生前万端,尽皆舍离是也。然此诸苦,皆五蕴使之也。菩萨证见真空,苦恼斯尽。远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得菩提涅槃。故云:度一切苦厄。此第一节,言五蕴皆空,为一经之网领,下文乃详之。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即空观、幻观)。

宗泐曰:舍利子,佛之弟子,智慧第一。因其为众请问,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譬如水之成冰也。菩萨因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其犹融冰为水。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冰不异水,水不异冰。复恐钝根众生不了,犹存色空二见。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水即是水,水即是冰。若受、想、行、识,莫不皆然。此乃一经之要,般若之心也。

此节当与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涅槃参见。

贤首曰:小乘中即色非空,灭色方空。今则不尔,色即是空,非色灭空。

除云桥曰:六尘中人易著相者,色为甚,余次之,故佛氏摘此一字首言之也。

宋景濂曰:凡有形者谓色,无形者谓空。色不异空者,明色乃幻也。所谓色不碍空,若碍空即是实色,非幻色矣。空不异色者,明空乃一真显露,必不妨色。若碍于色,即是断空,非真空矣。此言色空不相碍也。色即是空者,明非色灭空也。空即是色者,明不可以取空也。此言色空无二也。大抵真空如圆镜,应物现形,而镜中初无其形。所谓真空未常不有,即有以辨于空也。幻色如泡影电露,当其出现之时,何常无像?一刹那顷,变灭弗存。所谓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宜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若想若行若识,莫不皆然。恐文繁故略之,但云亦复如是也。此第二三节,详言五蕴皆空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宗泐曰:是诸法者,指前五蕴也。空相者,即真空实相也。菩萨复告舍利子云:既了诸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之体,本无生灭。既无生灭,岂有垢净?既无垢净,岂有增减乎?

此言性之本然,即孟子所谓分定故也。真空实相,即中观。

贤首曰:不生不灭者,在道前凡位。谓凡夫死此生彼,流转长劫,是生灭位。真空离此,故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者,在道中菩萨等位。谓诸菩萨障染未尽,净行已修,名垢净位。真空离此,故云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者,在道后佛果位中。生死惑障,昔未尽而今尽,是减也。修生万德,昔未圆而今圆,是增也。真空离此,故云不增不减。色从缘起,真空不生。色从缘谢,真空不灭。又从随流不染,出障非尽。又障尽非减,德满不增。翻此以显真空之相,故云空相也。

孤山曰:色不异空故不生,空不异色故不灭;色不异空故不垢,空不异色故不净;色不异空故不增,空不异色故不减;生死即涅槃故不生,涅槃即生死故不灭;烦恼即菩提故不垢,菩提即烦恼故不净;结业即解脱故不增,解脱即结业故不减。

古云曰:法既常寂,妄自奚生?不受一尘,故曰空相。空一切妄,亦名实相。昔本不生,今则无灭。烦恼非垢,涅槃非净。处圣不增,在凡不减。究竟平等,遍一切处。作是观者,即同诸佛。

宋景濂曰:此三节言五蕴空相,初无生灭等,以足第二节之意也。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宗泐曰:此真空实相之中,既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未之。故总结云:无色,无受、想、行、识也。无即空也。

古云曰:妙空混然,洞万有于真如,荡一无于毕竟,方是圆宗般若空慧。

宋景濂曰:是故承上文而言也。空中之空,即空相之空,谓真空也。谓真空之中,恶有五蕴者哉?

此节至无智亦无得十三个无字,文法亦奇特。自五蕴至十二因缘、四谛、菩萨性中,泯然俱无。然其下手工夫,当看金刚经曰云何降伏其心一句。不然,又看圆觉经三观、二障、四失,方可了此十三个无字也。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宗泐曰:真空实相之中,亦无六根、六尘,此空十二入也。既无十二入,亦无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也。乃至者,举其始末而略其中。如上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二法。为迷心重者,说为五蕴;为迷色重者,说为十二入;为色、心俱迷者,说十八界。已上三科,修学之人,随其根器,但修一科,即能悟入。

佛海曰:旧云十二入,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新云十二处,谓内根外尘,各有处分。行者日用,照此根尘,体即般若,顿圆空觉,故言无也。

宋景濂曰: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根,犹草木之有根也,亦谓之六入。根则主内而言,入则主外而言。眼见为色尘,耳闻为声尘,鼻臭为香尘,舌尝为味尘,身染为触尘,意着为法尘,是谓之六尘,谓如沙尘之障蔽也。根尘二者,和合为十二处。处,所也,言各有所在也。从见为眼识,从闻为耳识,从臭为鼻识,从尝为舌识,从染为身识,从分别为意识,谓之六识。识谓妄生辨折,昏翳真智也。三者和合为十八界。界者,限也,言各有限域也。乃至者,省文。上举无眼界,下举无意识界,中间四识,可以例知也。众生所以汩没生死,为三者互相钩引,不能脱离,真空之中,初无是也。三者本一道,而有广略之异者,盖如来为钝根说十八界,为中根说十二处,为利根说五蕴,随机施教,故不同也。

触者,不尽也,佛氏谓之身根,即孟子所谓四肢。法者,事也,万法皆从心起,佛氏谓之意根,即孟子行法俟命之法。普庵禅师曰:捏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六根门户无人到,惹得胡僧特地来。徐士英曰:凡人有思则易入于邪,无思则又如土木。必也有思而非邪,无思而非土木,知此则知菩萨了十三个无字之不易也。无字则空字,要除根结诸有,必须闭其目观空,观字即智慧也。凡夫动念著有,小乘息念沈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宗泐曰:此空十二因缘也。无明者,痴暗也。谓于本性,无所明了,非瞢然无知,乃违理强觉之谓也。无无明等者,菩萨以般若智,观此无明,其性本空,无生灭相,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乃至无老死尽者,义与前同,但举其始末,而略其中也。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一曰无明,亦名烦恼;二曰行,谓造作诸业,此二支乃过去所作之因也;三曰识,谓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从托胎后,生诸根形也;五曰六,入于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触,成胎后,六根对六尘也;七曰受,谓领纳世间好恶等事,此五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八曰爱,谓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谓于诸境,生取着心也;十曰有,谓作有漏之因,能招未来之果,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也;十一曰生,谓受未来五蕴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谓未来身既老而死,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此十二因缘,该三世因果,展转因依,如轮旋转,无有休息。一切众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此本缘觉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彻照此境,皆无实性,故云无也。

孤山曰:十二因缘生为凡夫,十二因缘灭为圣人。空无凡圣,故生灭俱无。

佛海曰:始无明,终老死,因缘生也。无明尽,至老死尽,因缘灭也。尽即灭义。

宋景濂曰:无则顺观,无明流转,门以真空,故云无也。尽则逆观,无明还灭,门以真空,故无可尽也。乃至者,亦省文。上举初支,下举后支,中间十支,可以例知也。十二因缘,乃推五蕴之至详者乎?

十二因缘即西域轮回因果之说,菩萨性中则无此也。朱子未曾究竟此缘,乃以西方缘业贬驳大雄氏,过矣。禅之下者说轮回,盖欲临行一念不差,则可以投胎夺舍,再来修行也。禅之上者则不说轮回,或问赵州和尚曰:和尚百岁后向何处去?赵州曰:火烧后成一株茅苇。则是赵州和尚不说轮回也。川禅师曰:这个息皮袋,别了无挂碍。烈焰洪烬中,明月清风外。则是川禅师不说轮回也。禅上者且然,况佛乎?佛之言止有心经,不说轮回。

无苦、集、灭、道。

宗泐曰:无苦、集、灭、道,观四谛清净也。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业苦因,此三者世间之法也。灭即涅槃乐果,道即道品乐因,此二者出世间之法也。说此四谛者,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离苦得乐。此本声闻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照了此境,当体空寂,故云无也。

宋景濂曰:如是四谛,真空中皆无也。然四谛与十二因缘,亦名异义同,不过有开合之异耳。亦为机宜不同,所以重说也。

道字即戒定慧也,当与金刚经非法非非法参看,不然终无捉摸。

无智亦无得。

宗泐曰:智者,般若之智也。大乘菩萨以智照境,既无五蕴及四谛诸法,即是人法界空,境智俱泯,如病去药忘,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宋景濂曰:非但空中无前诸法,彼知空之智,亦不可得。非但知空之智不可得,即此所知空理,亦不可得。盖一真之至性,湛然常寂,不假修证,了无一法故也。此总结上文,以起下文。此第四节,言空中本无五蕴,而详及诸法,以终前三节之义。第前言五蕴皆空,以人而言。此言空中无五蕴等,以性而言。

真空之中,独有本性,无佗物也。傅大士曰:到岸不须船。六祖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黄龙禅师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川禅师曰:斩新日月特乾坤。既曰无智无得,则是桥木死灰,何能在觉?当看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又当看圆觉经诸幻虽尽,不入断灭二句,则知无上正觉,自本性生出虚灵也。始觉但泯,而本觉朗然独存,此正所谓离情遣着时也。始觉者,人也。本觉者,天也。无智即人泯天定也。

以无所得故。

宗泐曰:此结前起后之言。

宋景濂曰:无所得,承上文无得而言也。以无所得之故,菩萨依般若等而得涅槃断果,三世诸佛依般若等而得菩提智果,盖诸法本空故也。详见下文。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无念子曰:菩萨与佛乃圣贤之分也,究竟涅槃者当自识之。

宗泐曰:菩提萨埵者,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罗蜜多者,所依之法也。菩萨之人,依此般若法门修学,功成理显,故得心无业缚。因无业缚,故无生死恐怖。既无生死恐怖,则无颠倒烦恼。此三障既空,三德乃显,故云究竟涅槃。涅槃者,梵语摩诃般涅槃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三德非别有,即三障是也。迷即三障,悟即三德。所谓生死即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然障即是德,自非般若之功德不能显。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斯之谓也。

贤首曰:无有恐怖在外,无魔冤之怖,即恶缘息也。远离颠倒梦想在内,无惑障之到,即恶因尽也。

古云曰:依妙空慧,了境性心,念念圆常,尘尘究竟。结业即解脱,故无挂碍;苦道即法身,故无恐怖;烦恼即菩提,故离颠倒梦想。三障非离而离,三德非圆而圆,寂灭涅槃,任运流入。

宋景濂曰:挂谓如丝之悬,碍谓如石之阻。恐,惧。远,违。离,脱也。颠,顶也。颠倒,言倒悬也。在寐为梦,在悟为想。究,穷。竟,尽也。梵语涅槃,此云圆满清净也。菩萨依此法修妙行,洞见自性清净,证入真空,故心无挂碍。心无挂碍,自然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而究竟圆满清净之际矣。

无恐怖,则生死忧患不入其中,刘铁汉平日受用佛书在也。

○梦游华胥,梦见周公,虽圣人不能离梦。思兼三王,终夜以思,虽圣人不能离想。远离梦想,所以为出世间法也。涅槃二字,世人误认以为死,非也。裴相国序圆觉经曰:寂静常乐,故曰涅槃。徐士英曰:梵语涅槃,此言无为。又曰:涅槃即是不动无为之义,无为即杨雄所谓玄默也。无恐怖自处变,言离梦想自处常。言无恐怖离梦想,惟心无挂碍者能之,心有挂碍者则不能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宗泐曰: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华言无上正等正觉。此言非唯菩萨如是修证,而一切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觉也。

贤首曰: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也;三藐者,此云正也;次三者,此云等也;菩提者,此云觉也,即无上正等觉也。

宋景濂曰:三世,谓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也。梵语佛,此云觉。觉者,迷之对。以佛之觉,见众生之迷也。诸佛,谓三世之中,各有千佛,不止于一也。三世诸佛,依此一门,言无异路。梵语阿,此云无。梵语耨多罗,此云上。梵语三,此云正。梵语藐,此云等。菩提,解见上文。三世诸佛,亦依此法修妙行,洞见自性清净,证入真空,而得无上正等正觉。此第五节,引佛菩萨之行以实之,知依般若而证真空不得也。五蕴之义,至是盖无余矣。

无上正等正觉,即书之睿作圣,即孟子之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即中庸之聪明睿智达天德者。知此,则知佛与吾儒体同而用不同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宗泐曰:前是显说般若,后是密说般若。良由众生根器不同,所入有异故也。四种咒者,盖言般若功用,能破魔障,名大神咒;能灭痴暗,名大明咒;能显至理,名无上咒;极妙觉果,无与等者,名无等等咒。宋景濂曰:言故知者,结前起后也。咒者,佛说密语,即第一义也。神者,精妙不测之称。明者,鉴照不昧之谓。然皆谓之大者,非小神小明比也。无上,无可加过也。无等等,独绝无伦也。既言大,则以极矣。又重言无上等等者,所以深着般若,溥博无际。溥博无际,惟真空足以当之。

道家、佛家皆有咒,而儒不然之。然周人有司咒之官,秦人有咒楚之文,毛诗有出三物以咒之词。下至汉有木人之咒,而成江充之祸;梁有腊[烏*我]之咒,而成昭明之冤。则中夏之有咒,亦已久矣。求其用咒神妙,能役使鬼神,运用风霆,降伏龙虎,至今惟西域则然。此盖天地间理之不可晓者也。昔在关中,闻士夫云:往年有西僧来此,咒大石即成灰。欲宰牛,念咒,牛即死,然后剥食之。长水禅师曰:苦梅无边,回头是岸。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宗泐曰:此结般若,功用广大,除苦得乐,决定无碍。

古云曰:结叹不虚,劝令修进,度苦趣极,真实法船,愿众生速发智地。

宋景濂曰:能除一切苦,即度一切苦,非证真空者不能也。恐众生不信心佛,乃第一节既言之,又如此申言之,而复继以真实不虚者,谓能决定除苦也。真慈悯有情,为何如哉?此第六节,承上文而言,赞咏般若真空之妙,如此之盛。自此以上,通谓之显了般若。

六祖曰: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其机在我而无难者,此佛所以有真实不虚之叹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宗泐曰:已上密般若,此五种不翻之一也。盖咒是佛之密语,非下凡所知。法华疏云:咒是鬼神王之名号,称其王名,则部落煞王,故能降伏一切鬼魅。又咒者,愿也,如蜾裸之咒螟蛉,愿其类我。佛菩萨说咒,愿诸众生如我之得成正觉。能诵此咒者,则所愿无不成就也。

贤首曰:欲强释者,揭谛者,此云度也,即深慧功能,重言所到处也。波罗揭谛者,自度度他。波罗揭谛者,波罗,此云彼岸,即度所到处也。波罗僧揭谛者,僧者,总也,溥也,即谓自他普度,总到彼岸也。言菩提者,至何等彼岸?谓大菩提处也。言萨波诃者,此云速疾,令前所伊,疾速成就故也。

孤山曰:诸佛密语,不须解释。凡当密语,例该不翻。深求其到,只是密说前般若无所得心耳。

宋景濂曰:前云是大神咒,未显咒辞,故今说之。此第七节,专说秘密咒辞。已上谓之秘密般若。佛家论性,与吾儒论性不同。儒之论性,以理言;佛之论性,以虚灵知觉言。然究其所以虚灵知觉者,何也?神也。人若能于神字契勘得破,则知佛家所谓法身者,此也;主人翁者,此也;金刚不坏身者,此也;本来面目者,此也;父母未生前我是谁,此也。在吾儒亦有然者。戴记曰:心之精神之谓圣。子思曰:至诚如神。孟子曰:心之精神之谓圣。子思曰:至诚如神。孟子曰:所存者神。周子曰:神应故妙。在道家亦有然者。道德经曰:元神。南华经曰:至道之精,抱神以静。魏伯阳曰:真人潜深渊。张平叔曰:婴儿入圣机。皆此物也。类而徴之,鼎湖乘龙,乘此也;辽东化鹤者,化此也;嵩山面壁者,面此也;华山熟睡者,睡此也。天地间道之至妙至妙者也。其机在我,谁来着力?但恨予发种种役志风波,岂所谓梦中梦者未觉耶?呜呼!何日远客还,仰天一笑。无念居士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义节要(终)

般若心经颂一卷

(收于小室六门)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