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般若心经略疏小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小钞卷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海印弟子 钱谦益 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 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以真源素范。冲漠隔于筌罤。妙觉玄猷。奥赜超于言象。

连珠记云。真源者。即实相般若。无相真如也。清凉。释刹那际三昧云。即穷法真源。谓穷彼刹那。时相都寂。则刹那无际。由达清净真如。本无相故。素范者。素。表无瑕。范。持自性。谓体若冰霜。性犹珠玉。在烦恼泥。不改贞白。论云。如如体中。过恒沙染法。皆悉空空无所有故。冲。曰深玄。漠。言广远。妙觉。即观照般若也。清凉云。离觉所觉。而尽觉故。奥赜者。谓般若渊海。深而不可极也。大论云。智慧大海。唯佛穷底。

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显。

记云。以空假皆中。色空无寄。方经为此所宗。第一义谛之真空故。

△会要云。以色即是空之空。为真谛。以空即是色之色。为俗谛。言双泯者。色即空。故色泯。空即色。故空亡。言存者。谓即空之色。色虽泯。而其相宛然。以相常存而即泯。故泯而恒存也。即色之空。空虽泯而其性不失。以性恒存而即泯。故泯而常在也。又色即空。而空存。亦空即色而色存。以相即同时。故存泯齐立。空有等者。真谛故空。真空也。俗谛故有。假有也。亦由相即。故双亡也。空非异有之空。有非异空之有。色空不异。水乳无分。故曰一味。法界观云。菩萨见空。莫非见色。见色莫非见空。以二谛互融。故事理无阂。体即第一义真故。故下疏云。令悟二谛中道故。

△记云。此二不二。存泯同时。无性故缘生。空亡也。缘生故无性。有亡也。空有俱亡。为一味法。

△肇公曰。此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辨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玄镜云。约融二谛义。初。会色归空。明俗即是真。二。明空即色。显真即是俗。三。色空无阂。明二谛双现。四。泯绝无寄。明二谛俱泯。然色。是有中之别称。通是空有二门耳。

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

记云。前科二谛圆融。空有一味者。以幻有真空无二。为中道故。清凉云。由无性故空。是空义。缘生故空。是空所以。既是从缘生。无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坏彼差别法体。然后方空。是故真空未尝不有。又即此有法。缘生无性。便名真空。故云即有以辨于空。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有。是有所以。既是从缘无性之有。则此有常无自性。是故幻有未始不空。又即此无性。举体从缘而成于有。故云即空以明于有。

△清凉云。言第一义空者。非无物为空。乃即妙有之真空也。即色之空。方曰真空。亦曰妙有。要皆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幻有从缘无性。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非真。故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为有。故名妙有。要皆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

△小钞云。真空。未尝不有者。圆成实性。非实无故。竺法汰。立本无义。肇公破曰。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未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也。幻有。未始不空者。依他起性。非实有故。支道林立即色游玄义。肇公破曰。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

记曰。有空下。即于幻有真空之上。各显一中道义也。初言有者。指幻法自体。即幻有上。非不有义也。次言空有者。谓此幻法。从缘无性。即空之有。是空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举体全空。无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义也。非有。非不有无二。是幻有义。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故。次云空者。指真空上。非不空义也。言有空者。谓此真空。是缘生无性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云有空。故不空者。不待灭缘生。方为空故。全有之空。是不空故。即真空上。非空义也。非空。非不空无二。是真空义。经云。空。不空不可说。名为真空。中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

△清凉疏云。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非空非有。是中道义。

不空之空。空而非断。不有之有。有而不常。

记云。不空不有。显正也。非断非常。拣非也。

△清凉云。缘生无性故空。则非无见断见之空。为真空也。无性缘生故有。则非常见有见之有。是幻有也。

△肇公曰。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实相。言不有不无者。非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玄谈云。虽空不断。虽有不常。此即中论。及智论文。且约空为真谛。有为俗谛者。空是即有之空。故虽空不断。斯则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龟毛兔角。方说名空。虽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则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堕常见。故中论云。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非断非常。即是中道。

△影公中论序云。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不滞于无。则断见绝息。不存于有。则常见冰销。

△小钞云。空有两门。二宗迢然。清凉广明。文繁义博。贤首三对。囊括无遗。此是真空观门。开宗枢钥。登高披图。见一班矣。清凉云。即真即有。通会二宗。即真之有。则法相宗。即有之真。是法性宗。两不相离。方成无碍。斯则贤首融通性相之枢钥也。学者详之。

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玄旨。斯之谓与。

圭山云。会色归空。无增益谤。明空即色。无损减谤。色空无碍。无双非戏论谤。泯绝无寄。无双亦相违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已当八部般若。无相大乘之极致也。

△清凉云。今显初门具德四句。一。真如是有义。二。真性是空。三。真如亦有亦空。四。真性非有非空。一重四句中更有四重四门。然执着成见。取成四谤。若能不住。无分别智。遍入四句。则远离四谤。不滞空有。何行不成。又随一句。则具余三。若随阙者。则非具德。又云。为法之相。不出有无。设非有非无。若有此者。亦不出有。若无此句。亦不出无。但遣有无。万法斯寂。

△起信钞云。一异有无等。各一四句。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若以论下文。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有相。非无无相。非有无俱相。例非一相非异等十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烦恼。亦成百非。

△记云。百非斯遣者。论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千是。非非中中。背背天天。演水之谈。足断而止。审虑之量。手亡而住。可谓般若二谛。中道之大宗也。释摩诃衍论云。百非非。非非百。非非非。中中云云。谓以非非。非去其非。故无非也。

△会要云。此之空有。与肇论有无不同。彼论有无。随世计说。相因而生。故论云。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密严经云。要待于有法。而起于无见。如见牛有角。计兔无角等。二谛收之。但俗谛耳。仁王经云。若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是也。此云即有之真空。即空之幻有。与彼遍计所执。有无之理。居然异也。

若历事备陈。言过二十万颂。若撮其枢要。理尽一十四行。

疏钞云。如大般若者。如般若清净。遍历八十余科。递为其首。成百余卷。如清净既尔。若以无生为首。亦遍历诸法。无性无相无得等。一二皆然。故贤首云。若历事备陈。言过二十万颂。

△会要云。二十万颂。属六百卷大部也。西域法。以颂定数。三十二字为一颂。一颂为一数。故大部该二十万颂。

△记云。一十四行者。行即十七字之行耳。

是知诠真之教。乍广略而随缘。超言之宗。性圆通而俱现。

广略随缘者。依起信云。以或有众生以自力广闻而取解。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又或因广论而得解。复以少文摄多闻而取解故。

△会要云。宗谓宗旨。此所诠之性宗。在广部诠量非增。在略部诠量非减。一皆圆满融通也。

般若心经者。实谓曜昏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会要云。昏衢高炬者。如仁王经。以般若喻于摩尼大宝。体具众德。乃至云。若于暗夜。置高床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苦海迅航者。则般若独能为舟也。若以六度共为舟。则施。为船底。戒。为船帮。忍。如板。进。如桌。定。如坠石。慧。如稍人也。

然。则般若。以神鉴为体。波罗蜜多。以到彼岸为功。心。显要妙所归。经。乃贯穿言教。从法就喻。诠旨为目。故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会要云。依起信中。本觉般若体也。此体灵明。本自神解。故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又云。有大智慧光明义等。若始觉。般若用也。无知论曰。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皆神妙也今通诠二种。则实相属本。观照属始也。

△记云。肇公曰。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则观照实相也。功者。用也。谓漉人天鱼。渡生死海。置涅槃岸。乃斯妙慧之功用也。前已广叙所诠之经。此特显能诠文字般若。略能摄广。是六百卷中之要妙。言是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般若。法也。心。乃喻焉。心经为诠。般若为旨。结为题目矣。

△按远法师阿毗昙释曰。阿毗昙心者。三藏之要领。咏歌之微言。源流广大。管综众经。领其宗会。故作者以心为名焉。有出家开士。字法胜。以阿毗昙源流广大。卒难寻究。别撰斯部。凡二百五十偈。以为要解。号之曰心。古师以多心目此经。即远公阿毗昙义。净觉。力拣喻法。连珠记亦云。疏主顺译人之意。皆非通义也。

○将释此经。五门分别。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振动。般若教兴。亦复如是。具多因缘。一。谓欲破外道诸邪见故。

记云。谓末伽黎等。广起有无等见。行于理外。世尊说般若等经。破实我法。化令入道。

二。欲回二乘令入大乘故。

鹿园之器。方等弹呵。渐已成熟。般若广说诸法自性皆空。引令入大。故大品云。若人欲得阿罗汉果。当学般若波罗蜜等。

△会要云。天台判为通教。以三人同修。如三兽渡河之喻。

三。令小菩萨不迷空故。

即下拣地前菩萨。有三种空乱意。

四。令悟二谛中道。生正见故。

信解真正。了悟中真。不执定实色空。方名正见。二谛中道者。以是此经之所诠故。

△晋水云。前明缘起。莫逾色空。幻色俗谛。真空真谛。二谛无碍。唯一中道。

△玄谈云。仁王虽有二谛。智照无二。涅槃本唯一谛。解惑分二。昔人云。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各。即其义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谛为真。二言成权矣。即涅槃经意也。

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

记云。欲成胜行。故演斯经。以净信大心。万行之本。又发三心。修十信。即是行故。佛德者。常等四德。及佛地河沙真净功德。同华严举果欢乐生信心也。以空宗言佛德空。多引此经无所得义。故疏云。显佛胜德。明佛德不空也。具如后文。大菩提心。即起信信成就发心三种也。离相为深。随相为广。般若具明二行故。

八。令断一切诸重障故。九。令得菩提涅槃果故。

二障二果如下。

十。流至后代益众众生故。

会要云。后门发明利益。即前九相。后门是总。前九是别。又此九益。总摄三聚。初。即邪定聚。二。三。不定聚。以三中是十信初发心故。所见犹滥小故。四既正见。乃至第九。是正定聚。故知大乘引摄无边。三聚普载。九类等运。非但一分半众生而已。

略说此十。具收彼意。令此教兴。

○第二藏摄者。谓三藏之中。契经藏摄。二藏之内。菩萨藏摄。权实教中。实教所摄。

记云。三藏经。律论也。经。非余二故。二藏。声闻菩萨也。今非二乘故。佛说一大藏教。有就机方便权宜说。有称性决了真实说。今经决了真实。故云实教摄也。教中权实多门。今依华严说。前二为权。后三为实。以戒贤。智光。所判真谛之空。非第一义空。故不摄此。准清凉云。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大品。仁王。理趣等经。皆属终教。般苦现前。即同智照无二。亦同顿教。大品云。一切法趣色。即一切皆色。一中具一切。即事事无碍。般若义该五教。即具圆矣。若约当经。显诠分齐。疏文依缨络三观释经。当前第三。双拣双拂。真空现前。不生不灭。无智无得。即当第四。前疏广叙中道。下文备彰相作相成。互存互泯。无碍自在。即当第五。是故疏主判云。实教所摄。乃将今家五教后三。合为一实也。

△会要云。今判此经实教摄者。拣前菩萨藏中。含权实故。此宗空义。亦有判一分但空之说。名曰始教。非约全部。以一经中。容有多教故。

○第三宗趣者。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趣。然。先总后别。总。以三种般若为宗。一。实相。谓所观真性。二。观照。谓能观妙慧。三。文字。谓诠上之教。不越此三。故以为宗。

记云。大论云。说智及智处。智智皆般若。晓公曰。此中即显三种般若。说智者。文字般若。及智处者。实相般若。智智。即观照般若。是三。皆此经之宗。古德云。妙心湛然。无相而相。谓之实相。实相随缘。为诸法之真性。肇公曰。实相。法性。性空。本无。缘会。一义耳。观照。即正体。智等无相。离分别之慧也。或说五种般若。不离此三。故云不越等。

△慈云式师云。实相。观照。文字。异名而同体。不可思议智境。实相也。不可思议智光。观照也。不可思议智炬。文字也。

别。亦有三。一。教义一对。以文字教为宗。余二义为趣。二。境智一对。以真空境为宗。观照智为趣。三。因果一对。以菩提因行为宗。菩提果德为趣。

记云。一。深穷教海。意在见理成智也。二。谛观正理。意其破惑发智也。因行。即观照妙慧也。果德为趣。非佛德空矣。其通宗者。般若以无相为宗。含于始顿实三教。今经。正当顿实。

△会要云。初。以能诠文字为宗。以所诠实相观照义理为趣。此则因文字般若而悟实相等。故先以教为宗也。仁王云。一十二分。皆如如文字。修文字者。不离文字。不著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乃至是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等。

△泐师云。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照见五蕴皆空。度苦者。度一切苦厄也。大乘者。菩萨所行深般若也。按泐师此解。依台家五重玄义。

○第四释题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亦有三对。

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疏】初。教义分二。谓般若心。是所诠之义。经之一字是能诠之教。即能诠般若之经。是依义立名。

记云。谓般若心者。标举也。是所诠之义者。判释也。判此题中。心。及般若等言。皆属所诠之法。不空译云。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乃至色性是空。空性是色等。即心。是所诠法。明矣。圭山曰。藏和尚。释般若心经疏。作所诠义。释心字。意云。般若之心。是万法之体。故云心也。会同坚实用。释圆觉妙心云。不同缘虑。集起之义。肉团粗浅。不必拣之。故云所诠之义。经之云者。诠上般若心也。若心作喻释。即心经二字。能诠教也。即能等者。依所诠义。立能诠名。依主释也。

二。就所诠义中。法喻分二。谓般若等。是所显之法。心之一字。是能显之喻。即般若内。统摄要妙之义。况人心藏。为主为要。统极之本。

二就下。初。约所诠以指法。就上所诠义中。复取心字。以喻能诠教胜。唯般若等。是所诠之法。故不言所喻。复云所诠。是知实相。观照。非所喻也。独将一十四行文字般若。为所喻。故言所引之喻。不言能喻。心之下。二。叹能诠以引喻。慈恩云。般若波罗蜜多者。大经之通名。心经者。此经之别称。般若之心经也。草堂曰。亦作能诠教释。意云。此半纸之经。是六百卷之中也。即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引喻略经。是大部之心藏。即文字般若。是所喻。心之一字。是能喻也。况。譬也。譬此略经。唯谈妙最。余藏六腑。喻广说经。故云统极之本。

三。就前法中。有体用分二。谓般若是体。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奥。妙证真源也。

记云。就前法中者。即就前所诠法中。非所喻文字般若中也。体用多门。略分三义。一。寂体。照用。则实相。观照。为体用也。二。权实二智。以照真。涉俗。分体用也。三。直就大乘以明体用。则以当法包含为体。运载功能为用也。此疏取到岸为用。证真为体。正用第三。兼之前二。若以翻尽为用。照源作体。则通用二三。该之第一。以无得无智之般若。会离性离相之真源。故证而称妙也。若以真源为实相。则般若但目观照文字。若约一法多名。理智互出。以无智外之如。故真源即般若。亦无如外之智。故智慧即真源矣。

△会要云。般若。智论翻为智慧。以性宗。二法。总是般若之一心。非如法相。因中名慧。果中名智。所以若智若慧。随举皆得。神悟。即观照也。玄奥者。所悟实相也。无知论云。实而非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妙证下。果证也。起信说。至地尽位。以一念相应慧。顿尽无明。妙契心源。成究竟觉等。真源。即实相般若。肇公曰。见法实际。谓之般若。

△梁法彪发题云。云何智慧义。能知诸法实相。是智义。能照诸法无生。是慧义。若有照有得。不名智慧。无照无得。而本圆寂。是智慧义。

波罗蜜多是用。此云到彼岸。即由斯妙慧。翻生死过尽。至真空之际。即拣不到岸之慧。故以为名。

记云。以到岸为用。正约运因成果也。一。由斯妙慧者。运行令增也。二。生死过尽者。运惑令灭也。三。真空际者。运理令显也。即杂集三转依义。一。心转。真性现故。二。道转。行渐增故。三。断转。惑障灭故。又起信云。破和合识。是转灭。显现法身。是转显。智淳净。是转增。但小不次。

不到之慧。拣权小也。

△会要云。生死。是此岸。烦恼。是中流。涅槃。是彼岸。此经色即是空。何有自此岸到彼岸之异耶。问。菩萨未出生死。应同二乘。答。菩萨悲智俱修。空有双照。到与不到。两途一致。华严云。菩萨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此岸众生。到于彼岸。肇公云。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法彪云。波罗此言彼岸。蜜多。此言度。又言到。言彼岸到者。盖是国语不同。云何为到义。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烦恼为中流。以无生慧。能证涅槃。未到云到。是体性能到。故名为到。不见因有能到。不见果有所到。是为到义。

谓体即用故。法之喻故。义之教故。立斯名耳。

会要云。一。以体就用。般若即波罗蜜。持业也。二。法喻两殊。能所是别。即般若等之心。三。教义宛殊。能所诠异。即般若等之经。皆依主也。若经字通余。般若当自。亦拣别依主。又法喻两殊。相违释也。

○自下第五解文。向下广释。此既心经。是以无序。及流通也。

记云。慈恩云。录大经妙最。别出此经。三分二序。故皆遗阙。然。余译各具。

△会要云。应是结集圣人。安不安也。

文中分二。初。显了般若。后。即说咒曰下。明秘密般若。何以辨此二者。谓显了。明说。令生慧解。灭烦恼障。以咒。秘密言。令诵生福。灭罪业障。为灭二障。成二严故。说此二分。

会要云。问。何故不配报障。答。报由业招。业谢报亡。如四谛中。断集谛因时。苦谛之果自灭也。修显生福。历文皆是。诵蜜生慧。在教尤多。

如华严四十二字母。即皆般若。修此门者。现身之中。成就慧身。如不空三藏。四十二字观行中说。

就前文中。亦二。初。略标纲要分。二。从舍利子色不异空下。明广陈实义分。以义非顿显。故先略标。非略能具。故次广释。必前。是据行略标。后。即就解广陈。

会要云。照五蕴空。度一切苦厄。是般若之大体也。虽曰蕴空。谓异色空邪。即色空耶。此之空相。垢邪。净邪。如是义相。苟不广释。何能悟入。前是据行等者。适公云。自在。与般若相应。名行也。后段。不别标行。故唯生解出行。谓观行。在观心中。只须要见五蕴皆空。一句之经。印持显现。自能度一切苦厄也。

△记云。今经略分。则别译序分之文。译者之妙。巧应秦人。而皆别相修多罗摄。略为广本。亦本略收。

前中。有四。一。能观人。二。所行行。三。观行境。四。明能观利益。

文句云。第一节。言五蕴皆空。为一经之纲领。

今初。

【经】观自在菩萨。

【疏】观自在菩萨者。是能观人名也。

清凉疏云。言观自在者。或云观世音。梵云婆卢枳底。此云观也。湿伐罗。此云自在。若云摄伐多。此云音。梵本有二。故译有二名。而法华云。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即观世音也。若具文业摄化。即观自在故。彼中初。语业。称名除七灾。二。身业。礼拜。满二愿。三。意业。存念。净三毒。今多念观世音者。语业用多故。又人多称故。今取义圆。云观自在。

△慈恩说十自在。恐繁不引。

△西域记。阿嚩罗枳低湿伐罗菩萨。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嚩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也。

△证真钞云。诸经标名。唯大悲心陁罗尼。具云观世音自在。

△记云。不空译云。菩萨白言。我欲于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蒙佛听许。入慧光定。照五蕴空。度苦厄等。

△泐注云。按施护译本。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遂说此经。此经。即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萨之说。即是佛说。

谓于理事无阂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

又观机往救。自在无阂。故以为名。前释。就智。后释。就悲。

唐三藏云。观有。不住于有。观空。不住于空。闻名。不惑于名。见相。不没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可谓无碍智慧也。

△记云。以观不可分之理。圆摄一尘中。本分限之事。全遍法界内。理事圆融。广大甚深三昧。自在三摩地时。解脱若斯。是以从三昧起。如证而说。故云观达自在。

△泐注云。观自在者。能修般若之菩萨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此自行也。复念世间受苦众生。令其修习此法。改过迁善。离苦得乐。应时往救。无不自在。此利他也。

菩。谓菩提。此谓之觉。萨者。萨埵。此曰众生。谓此人。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从境得名故。

文句云。菩提。云觉。萨埵。云有情。有情。则有众生也。众生。云有情者。以草木有生。而无情。一切众生。有佛性者。皆有生而有情。菩萨。在有情中觉悟。故云觉有情也。

【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疏】二。明所行之行。谓般若妙行。有其二种。一浅。即人空般若。二深。即法空般若。今简浅异深。故云行深般若。

记云。妙行二者。即二空行也。人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法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法空。如。为所显。智。是能显。二执空无。故名二空。太一云。人空。通小乘。而未清净。三乘方清净。法空在三乘。而未清净。至一乘究竟清净。

△清凉云。言甚深般若者。般若。有二。一者是共。如云。欲得声闻果。当学般若等。法华亦云。一切诸法。悉皆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即共般若。

今悲智双运。理事齐观。故其所发。即是不共。为甚深般若。悲济九类。而无所度。悲智相导。方为真实不共般若。

△广承云。共般若者。三乘同修。二乘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钝根菩萨。亦然。空。即偏真。是故为浅。不共般若者。别圆菩萨所修。菩萨之人。不见但空。但见不空空。即中道法界。故名深也。菩萨久已入实。将说此经。示为仪式耳。

△泐注云。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实相般若。非初心浅智者。所观也。

言时者。谓此菩萨。有时亦同二乘人。入空观。故法华曰。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等。

今非彼时。故云行深时也。

记云。般若时。贯五三。教。诠权实对浅论深。旨该多义。清凉引理趣大般若一段经文。初云。尔时世尊依一切无戏论法。说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甚深理趣。轮字法门。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无相。离众相故。一切法无愿。无所愿求故。一切法寂静。永寂灭故。一切法无常。无常性故。一切法无乐。非可乐故。一切法无我。不自在故。一切法无净。离净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寻其相不可得故等。钞曰。此上显性空理趣。有法不有。义当始教空宗。次引经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一切有情。住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一切众生。皆金刚藏。以金刚藏所灌洒故。一切众生。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语转故。一切众生。皆妙业藏。一切事业加行依故。钞曰。前。明有法非有。后。明无法不无。非有非无。是中道理趣。此则义通后三。实教理趣。今经实教。理当后义。故云行深时也。

今于疏外。率愚。以助解。辄谓慧光三昧。广大甚深。穷法源底。当体难思。菩萨游此。故云行深。如理而证。照理究竟。当斯之时。乃曰甚深时也。原夫经意。未必须俟拣显。疏主循荥阳之请。顺译人三乘宗旨。以大拣小。略显一理耳。

△小钞云。诸宗抑般若。但为空教。恐谓菩萨空观。亦同小乘人空。疏主特为遮表。引法华以证成。正明菩萨此观。真空绝相。顿入华严法界。已当八部般若无相大乘之极致。故曰行深般若也。言时者。念劫圆融。即是无时之时。亦兼破彼宗第二时。非真般若也。会师料简。疏主。狥请顺译。穿凿师心。未敢闻命。

△会要云。以别译经中。是此菩萨告舍利子。说此法门。故疏云。此菩萨有时亦同二乘人。入空观故。以同事摄化。现同类身。行同类行。如世尊引二乘机。亦作无常等观。等者。等取应以辟支佛身等。今非彼时者。拣浅显深。可知。

【经】照见五蕴皆空。

【疏】三。明观行境。谓达见五蕴自性皆空。即二空理。深慧所见也。

泐注云。照者。观也。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也。空者。真空也。识。即心王。受。想。行。是心所也。色。独是色。余四。皆心。

△记云。清凉曰。五蕴者。身心之异名。行人。若不识身心真妄。何能悬契。不达真妄之本。诸行徒施。是以菩萨。先入慧光大定。以离念之明智。彻法之慧目。洞达五蕴自性。空无所起。当体即如。然后。从三昧起。告鹙子曰。应如是学。故以达五蕴空。为观行境。然以深慧。观蕴性空。对之起观。故名为境。若成般若。境即所行。清凉曰。如般若中。虽有实相。为成智慧。所行境中。若能若所。皆是所行。如诸菩萨行深般若。能观所观。皆所行矣。

△圭山云。行境有二。一。是行家之境。唯行所到。非解境故。二。行即是境。行分齐故。

△记云。清凉又曰。生死之本。莫过人法二执。迷身心总相故。计人我为实有。迷五蕴自相故。计法我为实有。智眼照知五蕴和合。假名为人。一一谛观。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先观色蕴。是观身。了知坚则地。润则水。暖则火。动则风。观余四蕴。则是观心。了知领纳为受。取相为想。造作为行。了别为识。依此身心。谛观分明。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名为人空。若观一一蕴。皆从缘生。都无自性。求总相不可得。则五蕴皆空。名为法空。是以照五蕴。而二空理现。

△宗镜云。问。既以圣教正理比知。已生胜解。欲入圣位。缘何境界。亲证修行。答。但了人法二空。即入此观。

△佛海证云。照见。乃能观之智。五蕴。乃所观之境。以一切众生。色心常现前故。止观。初观阴境。意取此也。大庄严法门经云。五阴体性。即是诸佛体性。菩萨虽现五阴烦恼。不与五阴烦恼和合。体性无染故。菩萨虽现五阴生死。教化众生。知一切法。无去来故○禅要经云。见自心性。名之曰照。

○智证传云。华严十万偈。而十地品第六地。唯论十二缘生者。三苦已成之躯也。首楞严。披剥根境详矣。而其终。特言五蕴。亦三苦已成之躯也。佛曰。吾之法妙。不出众生日用。使学者。于凡夫身实证耳。永嘉曰。明识一念之中五阴者。谓历历分明。即是识阴。领纳在心。即是受阴。心缘此理。即是想阴。行用此理。即是行阴。秽污真性。即是色阴。此五阴者。举体即是一念。一念者。举体全是五阴。历历见在一念之中。无有主宰。即是人空慧。见如幻化。即是法空慧。予。观永嘉之谈五蕴。如骇鸡犀杭。四面视之。其形常正。益以证明般若经。照见五蕴皆空之旨。

【经】度一切苦厄。

【疏】四。明利益。谓证见真空。苦恼斯尽。常得远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菩提涅槃究竟乐果。故云度一切苦厄也。

记云。一切苦厄。二死收尽。今见真空。度已尽矣。清凉曰。乘人空观行。出分段生死。永处涅槃。乘二空观行。双照人法二我。毕竟空无所有。则离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变易生死。名究竟解脱。

△晋水云。菩提智果。觉法乐也。涅槃断果。寂静乐也。照而常寂。心安如海。

△泐注云。苦厄者。五苦八苦。世间诸苦也。菩萨照五蕴空寂。离生死海。复悯在迷众生。颠倒妄想。受诸苦恼。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皆得解脱也。

△紫柏云。五蕴。为万苦根株。千殃之本。众生未能空此。萦缠苦厄。如蚕作茧。于百沸汤中。头出头没。丝无断日。菩萨既断蕴丝。故得空色两融。智慧并运。若事若理。譬庖丁解牛。无物迎刃。故得自在。

△会要云。证菩提下。即二转依果。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也。究竟者。穷极义。无上义。亦毕竟义。以二果超于因地。出过二乘。一得永得故。对前苦厄。故曰乐果。酬因曰果。亦遂也。则行华先敷。果道后遂耳。

△泐注云。上乃结集别序。下段。是菩萨答舍利子所问。

○上来略标竟○自下第二。明广陈实义分。于中有五。一。拂外疑。二。显法体。三。明所离。四。辨所得。五。结叹胜能。初段。文有四释。一。正释小乘疑。二。兼释菩萨疑。三。便显正义。四。就观行释。

文句云。第二节。详言五蕴皆空。

【经】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玄镜云。色。是法相之首。五蕴之初。故诸经。凡欲说空义。皆先约色。如大般若。从色已上。种智已还。八十余科。皆将色例也。会玄云。举要而示。则六道众生。及十方诸佛菩萨。二乘人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也。

△圭山观门注云。虽有空色二字。本意唯归于空。以色。是虚名虚相。无纤毫之体。故修此观者。意在此故。第三色空无阂门中。举色为首。云空现。举空为首。不言色现。还云空不隐也。是故虽有空色无碍。但真空观。不言真空妄色观。私谓。圭山此义。是空观要门。华严云。菩萨得如是十空三昧门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现前。此杜顺真空观门。相传之宗旨也。故于唱经之初。特标此文。

【疏】初中言舍利子者。举疑人也。

舍利。是鸟名。此翻为鹙鹭鸟。以其人母。聪悟迅疾。如彼鸟眼。因立其名。是彼之子。连母为号。故曰鹙子。是则母因鸟名。子连母号。

聪慧第一。标为上首。故对之释疑也。

记云。异译经云。佛在鹫山。与大比丘众。满千百人。今特告之。故曰上首。下科释菩萨疑。不指疑人。即鹙子也。鹙子等。皆是已在三乘中。太一曰。舍利弗。身在佛法中。当聪明位。又曰。其位在于熟悟顿教。义通初教。又回心声闻。约本。则名声闻。据现学法。则名菩萨。

△按泐师云。聪慧第一。为众请问。故菩萨呼而告之。文句则云。佛呼舍利而告之也。

○一。正释小乘疑者。彼疑云。我小乘有余位中。见蕴无人。亦云法空。与此何别。今释云。汝宗蕴中无人。名蕴空。非蕴自空。是则蕴异于空。今明诸蕴自性本空。而不同彼。故云色不异空等。又疑云。我小乘中。入无余位。身智俱尽。亦空无色等。与此何别。释云。汝宗即色非空。灭色方空。今则不尔。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故不同彼。以二乘疑。不出此二。故就释之。

记云。初。举疑。彼闻大乘说法空理。而生此疑。有余者。太一云。有余身智故。(会要云。谓二乘无学。已断三界九地见思二惑。余有苦依身在故。)见蕴无人者。蕴中无我。显人空故。彼正疑与大乘法空无别。今释之曰。床上无人。床固非无。蕴中无人。蕴岂空耶。今明下。以经遣也。

△会要云。由修我空。推求蕴中。实无主宰。故云空也。如云舍空。见舍中无人主。舍非空也。非蕴自空者。二乘计诸法从缘生。故为实有。未达从缘故空之理。故色等诸蕴。与空两异。以诸蕴由缘而生。蕴性自无。岂同汝宗。蕴中无人为法空乎。

△记云。无余者。太一曰。无余身智故。同数灭无为为体。此位身智俱尽。无色心等蕴。故今释之曰。汝小乘㭊色观。色尽方空。大乘体色观。色即是空。非灭色明空。如始教说。今则下。以经遣也。

△玄镜云。灭色明空。谓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须灭色。今正拣此。故中论云。先有而后无。是即为断灭。然外道二乘。皆有断灭。外道断灭。归于大虚。二乘断灭。归于涅槃。故肇公云。大幻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又云。智为杂毒。形为桎梏。故灰身灭智。拨丧无余。若谓入灭。同于太虚。全同外道。故楞伽云。若心体灭。不异外道断见戏论。故今文云。不即断空。

△会要云。云以二乘等者。以此部兼被小故。天台云。般若名带。带小说大故。

○二。兼释菩萨疑者。依宝性论云。空乱意菩萨。有三种疑。一。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今明色不异空。以断彼疑。二。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今明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以断彼疑。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明空即是色。不可以空取空。以断彼疑。三疑既尽。真空自显也。

清凉疏云。三种空者。地前空乱意菩萨。有三种疑。一。疑空灭色。取断灭空。此失空如来藏。即损减也。二。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钞云。宝性论第四。若散乱心。失空众生者。谓初发心菩萨。离空如来藏义。以失变坏物修行者。名为空解脱门。此名何义。初发心菩萨。起如是心。实有法可灭。后时得涅槃。如是菩萨。失空如来藏修行。又有人。以空为有物。我应得空。又生如是心。离色等法。别更有空。我应修行。彼人不知空。然般若经中四句。正遣此三空疑。一。疑空灭色。故以色即是空遣之。二。疑空异色。故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遣之。三。疑空是物。今明空即是色。故非别有空也。

△会要云。论说有四种人。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一。凡夫。二。声闻。三。缘觉。四。初心菩萨也。初心者。意在十信位中。下云。散乱心无定力故。乱意菩萨者。彼云。散乱心失空菩萨。谓初心散乱。失空如来藏。疏一疑。即彼论第三义。二疑。即彼论第一义。三疑。即彼论第二义。

△小钞云。准法界真空观门云。言真空者。非断灭空。非离色空。即有明空。亦无空相。故言真空。四门十句。不离三义。清凉玄镜。初二门八句。以法拣情。重重委释。总结三门。则曰。既拣三种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说真空也。贤首此疏。以二门八句。束归于遣空乱意之三疑。遣初疑。即观文非离色空也。遣次疑。即观文非断灭空也。遣后疑。即观文即有明空。亦无空相也。空有断灭。三相俱空。即。离。形。显。不拣自破。此中色即是空。是第一会色归空门。空即是色。是第二明空即色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第三空色无碍门。故结成曰。三疑既尽。真空自显。清凉亦云。离此三过。方曰真空清净法界。良以入初观人。拣显多文。恐烦观智。故柬归三门。使学者可得其门而入也。

言三疑既尽者。并荡尽小乘计执之余疑。如奔流迳刃。一尽都尽。无别有疑可尽也。言真空自显者。已洞开行人迥绝之后观。如初日照山。一显都显。无别有真可显也。下科既云。便显正义。便显之言。蹑上释疑而来。所谓遮照同时也。会师于此。重烦料拣。谓荥阳熟闻译旨。疏主曲狥初机。后顺本宗。方为正释。斯则又多乎哉。君子阙如者矣。

别在缘起。智者请详。

△按玄镜。引十地经云。有。不二。不尽。此一句经。拣三乱意空。以有。拣断灭空。以不二。拣异色明空。以不尽。拣空为有。不谓有体尽灭。清凉钞引论云。云何取此自性空。有。不二。不尽。如是取。此句。显离三种空摄。一。离谤摄。二。离异摄。三。离尽灭摄。云有者。即初离谤摄。不谓断灭。如兔角故。言不二者。即离异摄。不谓异此空智。更有异空。言不尽者。离尽灭摄。不谓有彼此自体。彼此转灭故。今疏中。一。疑空异色。即二离异摄。二。疑空灭色。即一离谤摄。三。疑空是物。正取三离灭尽摄。贤首列三疑。以顺经文。故与论文不次。又清凉别解云。谓空不碍于色。明空非色外。遣第一疑。谓无定实色。举体即空。非断灭故。遣第二疑。谓空尚无色。岂有体耶。况色中无空。空定。无体。以空中无色。遣第三疑。此文次第如疏。而第三明空中无色。则兼摄第四泯绝门。皆发明空色同如之妙。不嫌于互异也。

○三。便显正义者。但色空相望。有其三义。

记云。经说色空相即。互无异者。良由具此三义故。清凉曰。缘起之事。与性空之理。二互相望。有乎三义。由此三义。成于理事无碍。

△清凉疏云。离此三空。即见自性本空。空如来藏。钞云。论先列三病。即返问辨非。后列三名治之。即顺问彰是。

论云。自体空者。可如是取。如兔角耶。不也。可如是取。异此空智。更有异空耶。不也。可如是取。有彼此自体。彼此转灭耶。不也。此返问彰非也。经云。有不二不尽。上论先举所拣。以经对治。即顺问彰是也。初离谤摄者。即取三空乱意中。第一乱意。会同经文。下之二摄。例此可知。第三摄有二释。疏言此明非灭有体之智。成有体之空者。由论云。彼此自体故。以空为此。智为彼。既离尽灭。故非灭有体之智等。疏言亦非空有物。可转灭者。即第三释。前释双就智空上。论尽灭。

今就空上论尽灭。正顺上第三。谓空为有谤。不要约智论有也。离此三空下。结成正义。初二。是有。后义。非有。自互相违。何成正义。故说正义。智相是有。智性说空。今此智空。由有三德。离上三谤。由空义故。与智非一。由前二义。与智非异。非一非异。是中道故。故此真空。是智之体。体相无二。为智之相。是同相也。同相。即是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即性净涅槃。其体一耳。

△小钞云。观文云。三疑既尽。真空自显。清凉云。离此三空。即见自性本空。空如来藏。良以初乱意菩萨。以不了知空如来藏。执三种空。此论所列之三病也。明色空相即三义。遣三种疑。此对治之方也。上之三疑。所治之病也。下之三义。能治之方也。清凉钞曰。上论先举所拣。以经对治。今疏。乃分其能治所治。兼经对释。于义易了。贤首于是中。开拂疑显义二科。其章门一也。会师结弹。谓于大乘中。颠倒推求。及起疑惑等。实非疏主。及经宗旨。既不知列病遣疑。对治应有次第。又不知离空见性。遮显本自同时。明背疏文。兼违观义。未知何取。造此曲说。蒙。是以力辨之。

△会要云。详下释意。以色属事。则该通依他遍计之事。以空为理。即真空实相之理。理事交彻。故云不异。及㸦即也。此三如是次第者。由初相害。空色两分。然后依此以辨无阂。由真空幻色。两无阂故。所以全体相作也。

一。相违义。下文云。空中无色等。以空害色故。准此。应云。色中无空。以色违空故。若以互存。必互亡故。

会要云。初空中无色者。谓色举体浑是尽色之空。故空现而色亡。诸法皆然。故云等也。观文。真理夺事。及真理非事。皆此义也。以空下。出所以。事虚而理实。故如水夺波。波相自尽。准此等者。以空例色。谓空举体浑是尽空之色。故色存而空隐。观文。事能隐理。及事法非理。皆此义也。以色下。出所以。㸦存下。谓存空。则色亡。存色。则空泯也。然相违义。约空色非一义说也。

△小钞云。此疏中释成空色三义。印前显后之文也。是中具含第二观门。统收五对之义。观文。疏义。浅深硕异。今钞依文列叙。而结文。则统论焉。

○今初。一。相违义者。依观文。即真空观。初一二门。双拣色空之文。彼初文云。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即是空。次文云。前约空中无色拣。此正反前。应云色中无空故。空中无色。有理有文。色中无空。文理俱绝。圭山注云。有理者。真空绝相故。水中现火相时。水中必无故。有文者。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眼界等。此文正双拣空色。而空中无色。即摄泯绝无寄第四门也。清凉疏钞。结释三空义云。三。相违义。以体非有。故无可尽。安谓空为有耶。即三离异灭释。贴释上文。明空即是色。遣第三疑空是物疑也。若据玄镜则云。色空相望。总有三义。一。相成义。二。无碍义。三。相害义。广如第二理事无碍观中。今文含有三。连珠记。清凉循文委释。辞句全同略疏。末文云。即理事无碍中。五六九十四门。记主遂以理事十门。贴释色空。无复二门次第。此观疏诸文。浅深之大凡也。下之二义。例此可知。

○清凉云。真空必尽幻有。以若不尽幻有。非真空故。是相害义。以事揽理成。遂令事相无不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有少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般若中。是故空中无色等。

二。不相阂义。谓以色是幻色。必不阂空。以空是真空。必不妨幻色。若阂于色。即是断空。非真空故。若阂于空。即是实色。非幻色故。

会要云。色不碍空。亦色不异空也。以色等缘生。相即假有。性即真空。故名幻色。幻色本虚。岂碍空耶。空不碍色。亦空不异色。谓真空与幻色。不相妨碍故。若碍下。对拣。初。拣断空。谓灭色所显。如穿井见空。若碍于空下。拣实色。然色等诸法。本非真实。由情不了依他性空。依名取着。谓为实相。由此色空相碍。今了色等幻妄。从缘无性。当体无非真空。故不相碍也。此拣。如法界观初门广示。

○小钞云。观文云。第三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是真空故。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故。空即色而空不隐。故无障无阂。为一味法。圭山云。先标无阂所以。下出无阂之相。谓若色是实色。即阂于空。空是断空。即阂于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阂空。空是真空。故不阂色也。会玄云。空色无碍观。即般若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此皆用初观。第三门释成也。清凉钞云。二不相碍义。是故不异。异则有碍于空。定性有故。空碍于有。定性无故。既不相阂。故非色外别更有空。故离异摄。此依第二离异摄。遣上文疑空异色疑也。若据玄镜。即云第三色空无碍观。正明无碍义。二无阂义。即具足理事无碍十门也。

○清凉云。真空必成幻有。以若碍幻有。非真空故。是相作义。及无碍义。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性。由无性理。事得成故。如波揽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来藏。得有诸法故。幻有必不碍真空。以幻有必自尽。令真空彻现故。是不相碍义。亦相作义。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之理。挺然露现。如由波相虚。令水露现。

三。明相作义。谓若此幻色。举体非空。不成幻色。是故由色即空。方得有色。故大品云。若诸法不空。即无道无果等。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真空亦尔。准上应知。

会要云。三。相作义等者。望下各用。故云直释。若此下。反显。举。遍也。谓色心等法。浑体即是真空。方得成色等。是幻色也。由色下。顺明。由色即空故。方得成幻色也。此乃体色即空。知色是幻。大品下。引证。道。即万行。意云诸法若实。则凡圣迷悟。不可移易。以无实故。所以舍迷就悟。背凡向圣。趋道证果也。中论大同。此则依法显空也。真空亦尔者。例空作色也。将上幻色字。改真空字即了。又色若非空。凡夫遍计。空若非色。小乘断见。今幻色真空相作。始为大乘正理也。

○小钞云。观云。初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第二明空即色观。但翻云。断空不即色。以真空必不异色故。上以空望于色。而成相作。色望于空。作义亦然。故曰真空亦尔也。清凉钞云。一。相作义故。离初谤摄。谓若无智。则无有空。若无真空。智不成立故。若诸性不空。即无道无果。故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故论经云有。能离谤摄。既空能成有。岂待灭智。方说空耶。此依论经有字。第一离谤摄。遣上文疑空灭色疑也。若据玄镜。即云前二相即。亦相成义。第三色空无碍。正明无碍。今第四观。即相害义。相害。相泯故。虽有此三。意俱显于真观耳。清凉云。真空必尽幻有。是相害义。即真理夺事门。真空必成幻有。是相作义。及无碍义。即依理成事门。幻有必覆真空。是相违义。亦事能隐理门。幻有必不碍真空。是不相碍义。及相作义。亦事能显理门。此则三门五对。全彰无碍。所谓圆通无寄。为一味法也。

△今按观文。第二事理无碍观中。通标十门。即别束十门。以成八字。八义之中。束为五对。五对之中。又束为三义。十门开合。为入理事法界之诠门。今略疏释成空色。标列相害。不相阂。相作。三门。即取五对中所收之三。盖已束而又束矣。初。相害门。显空中无色。色中无空。于三空门。遣空灭色疑。为离异灭摄。于本观。即摄第四泯绝无寄。相害相泯义。于理事无碍观。即摄五六九十四门。亦互存互亡义也。二。不相阂门。显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于三空门。遣空异色疑。为离异摄。于本观。则正明色空无碍。双拣双显义。于理事无碍观。则正明二门无碍。而初二门中。镕融理事。正通显无阂之体相也。三。相作门。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于三空门。遣空灭色疑。为离谤摄。于本观。克指会色归空。明空即色。于理事无碍观。则真空初二门。皆是相成相作。即具含理事三四二门也。然而法界钩锁。已通摄理事十门。疏义铺舒。终不出真空一观。其故何哉。良以炬火重关。门无广狭。崇台秘钥。枢有浅深。约此三义为门。以生观智。空色同如。行起解绝。真空绝相。理极于斯。若夫理事十门。真空三义。后先映望。理具文含。贤首于此文。但指空色。不标理事。于次文。但略标存泯四义。不配列理事十门。所谓不以第三色空无碍。滥于第三事理无碍观者。良以章门观网。不容错互故也。夜摩偈赞疏云。若约相成。二门峙立。若约相夺。二相寂然。双照此二。非即非离。若说一者。离之令异。若云异者。合之令同。善须得意。勿滞于言。清凉明五对。收归不即不离。前四。明事理不离。后一。明事理不即。此中三义。终始镕融。理正如此。

○是故真空。通有四义。

会要本云。二。空色各开四义。真空望色。通有四义。以空望色四义中。则空为自。色为他。

△记云。是故。蹑上之辞。由上三义无碍。故令真空妙色。各具四义。而成空色圆通。当知此经所诠。即色之空。即空之色。各具四门三义。双存双泯。逆顺隐显。具德自在。无滥始教空宗。所诠真谛之空也。

△会玄记。约理望事。即真空四义。理望于事。以理为己。以事为他。约事望理。即妙有四义。事望于理。以事为己。以理为他。

一。废己成他义。以空即是色故。即色现空隐也。

会要云。初句标。以空下。释。由空即色。故唯色非空也。空体真故。但可云隐。不可云尽。如经众生现。而法身不现等。

二。泯己显他义。以色是空故。即色尽空显也。

幻色本虚。故可言泯。泯犹尽也。故云色尽。由色即空。故唯空非色也。

三。自他俱存义。以隐显无二。是真空故。谓色不异空为幻色。色存也。空不异色名真空。空显也。以互不相阂。二俱存也。

隐。即初门。显。即二门。今第三门。空色两存也。疏即举经以释。

四。自他俱泯义。以本体相即。全夺两亡。绝二边故。

何以俱泯耶。由二相即。互形夺故。何者。由色即空而色亡。非有边也。空即色而空隐。非空边也。此四句。通释经中色空即异四句。初二门。单用相即二句。以明废泯。第三。用不异二句。以显俱存。第四。双用相即二句。以彰两亡。

△玄谈云。真空四义。一。废己成他义。即依理成事门。二。泯己显他义。即真理夺事门。三。自他俱存义。即真理非事门。四。自他俱泯义。即真理即事门。由其相即。故得互泯。又由初及三。即事遍于理门。以自存故。举体成他。故遍他也。

△会玄云。理既废己同他。事对谁立。故亦泯也。

色望于空。亦有四义。一。显他自尽。二。自显隐他。三。俱存。四。俱泯。并准前思之。

会要云。四义中。色为自。空为他。初二。二句。㸦显㸦隐。隐自者。谓色相元虚。见色唯㸦。故云隐也。如见波是水。睹器浑金。隐他者。谓色相宛然。事能隐理也。准前等者。但色空㸦举为异。可例前说。亦以初二及四。释经中色空二即。初二门。单用二句。以明隐显。第四。齐用二句。以释双亡。第三。用不异二句。以辩俱存。意易可了。故云思之。问。前空望于色中第一句。何异色望于空第二句。以废己隐他。皆真空故。成他显自。皆幻色故。色望于空中第一句。何异空望于色中第一句。以隐自泯他。皆幻色故。显他显己。皆真空故。俱空色互先。成此四义。亦何太殊。俱存俱泯。尤一贯之。答曰。深有所以。谓初四义中。虽成他泯他。即是色望于空中。显自隐自。仍属空望色。后四义中。虽隐自显自。即是前门泯他成他。仍属色望空。俱存俱泯。体义似同。亦所望异故。故前后四句。各有由致。理非重并。释经四句。意义方周。

△玄谈云。妙有四义。一。显他自尽义。即事能显理门。二。自显隐他。即事能隐理门。三。自他俱存义。即事法非理门。四。自他俱泯义。即事法即理门。又由初及三。即事遍于理门。以自存故。而能显他。故遍他耳。

△是则幻色存亡无阂。真空隐显自在。合为一味。圆通无寄。是其法也。

玄镜云。故约幻有存亡无阂。真空隐显自在。故逆顺自在。无障无碍。

△清凉云。存亡隐显。于中二意。一者结上。空中无色。亡也。不碍色故。存也。举体即空。非断空故。兼存亡也。存亡约色。隐显约空。空理真常。不可言亡。而色存。则空隐。色亡。则空显。此唯约会色归空以说。若兼第二不碍现色。是明空即色观。论存亡隐显者。色即是空。则色亡空显。空即是色。则空隐色存。然。皆即亡即存。即隐即显。故云自在。即总结第三空色无碍观。其泯绝无寄。在下释文。

△又云。相违是存。相害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义。泯上有不泯之义。若唯泯。无不泯。则色空俱亡。无可相即。以不全泯故。虽相即而色空历然。若唯存。无不存。则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存不存故。虽历然而得相即。以体虚故。

△记云。是则者。承前之语。由色。有显他自尽等。不思议玄奥之德。故能或存或亡。无有障碍。具德之空。或隐或显。逆顺自在故。即幻有之真空。即真空之幻有。圆妙融通。无有异相。故曰合为一味。圆通无寄。是所诠之法。故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也。若依此释斯经分齐。正当圆中同教。于中若唯取双存。义当终教。唯取俱泯。则当顿教。若欲属当经文。如前所引玄镜二义。亦当终顿。疏主合五教后三。判为一实。其宗旨全具于此。

△会要云。色中四句。不出存亡。初二句。㸦即以显存亡。第三。㸦不相异。唯存非亡。第四。相即㸦夺。唯亡非存。无碍者。谓存不碍亡。亡不碍存。正存即亡。正亡即存。真空四句。不出隐显。谓初门。废己显他。次门。泯他显己。第三。㸦不相异。唯显非隐。第四俱泯。唯隐非显。自在者。欲显即显。欲隐即隐。法无留碍。故云自在。幻色生灭。可言存亡。真空体实。俱云隐显。若色则存亡一致。若空则隐显无殊。若色空相望。则二㸦相即。二㸦不异皆一味也。然。色云无碍。空云自在。但㸦变文耳。存亡。亦可云自在。隐显。亦可云无碍。此则圆通无寄也。

○四。就观行释者。有三。

会要云。前解诸义。就色空法上。以明玄妙。未会心观。故今云尔。前即解也。此即行也。

一。观色即空。以成止行。观空即色。以成观行。空色无二。一念顿现。即止观俱行。方为究竟。

还原观云。起信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之见。远离凡夫不修善根。止观两门。共相成助。不相舍离。若不修止观。无由得入菩提之路。依此义故。要修止观。起六观者。依前五门。即观之止。而起即止之观。理事无碍。法如是故。定慧双融。离分齐故。

△记云。观色即空。色是外尘。观之即空。论谓止一切境界相。即经第三句。观空即色。论谓分别因缘生灭相。即经第四句也。空色无二。即二不异句也。

△会要云。空色无二者。止观齐修也。以二句相望。同时㸦即。成此俱修也。一念顿现等者。谓一念齐照。空色两融。即止。而观照历然。正观。而寂然无相。现非前后。故云顿也。止观等运。定慧均融。自能流入萨婆若海。故云究竟。

△二。见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见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境不二。悲智念不殊。成无住处行。

记云。论曰。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智也。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悲也。色空下。二不异句。即悲之智。观彼即生之空。即智之悲。以化即空之生。随顺法性。不住二边。故云成无住处行。

△清凉云。即智之悲。故乐住生死。即悲之智。远离轮回。有悲无智。即堕爱见。有智无悲。即滞二乘。无智。不能观空。无悲。不能起行。大智自利。导凡。大悲利他。乐小。此二相导。成无住道。

△三。智者大师。依缨络经。立一心三观义。一。从假入空观。谓色即是空故。二。从空入假观。谓空即是色故。三。空假平等观。谓色空无异故。

记云。天台云。有次第三观。一心中三观。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空观为方便。得入第一义谛观。此名出缨络经。一心三观者。出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乃至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准此。即三观之名。本出璎珞。论以一心融之。名一心三观。论本于经。人承于论。故曰依缨络经。文中初观。会色归空。次观。明空即色。后。即空色无碍。泯绝无寄。中道第一义谛观也。清凉云。空如不二为真空。不坏假名。即为假观。合上空假。为中道故。又玄镜云。若约三观就心经者。色不异空。明俗不异真。空不异色。明真不异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即上四句。为空假中之三观也。二祖配经不同。则知经意融通。无定法耳。

△疏钞引台教云。言从假入空者。谓观因缘假有之法。皆是空寂。云何知空。若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此十一色。合成色蕴。故色蕴空。又于此中。一一推徴。谓一眼色。从八微生。假合成色。㭊至极微。都无实色。故曰色空。此藏教也。若云因缘所生。而无自性。举体即空。不须㭊破。故净名云。色性自空。无色灭空。体达此色。有染即空。故云体法明空。有通教起也。言从空入假者。即三观迤逦。故成别教。谓先观真谛。本来空寂。出观入俗。涉有化生。净佛国土等。故云从空入假。由入俗故。又多流散。次观中道。动寂无二。远离空有动寂二边。三观不在一时。故名别教。言三观一心中得。有圆教起者。即空即假即中。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三种皆空者。言思道断故。三种皆假者。但有名字故。三种皆中者。即是实相故。但以空为名。即具假中。悟空即悟假中。余亦如是。

△小钞云。此中依台教安立三观。谓空假中三观。即色空无异等三句。贤首。清凉。配文不一。皆是真空观中。观网交罗。故玄镜云。虽有三观。意明三观融通。为真空耳。近师。有专依一心三观。委释全经者。此亦认贤首之一沤者也。

○上来初段四释科竟。次下。重列别释色空等四句诸文。

○净名经。喜见菩萨云。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肇论引云。非色败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肇曰。色即是空。不待色灭。然后为空。是以见色异于空者。则二于法相也。

○肇论曰。经云。(大品习应品文)色不异空。色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如来旨。观色空时。应一心见色。一心见空。(空色殊照。故各一心)若一心见色。则唯色非空。若一心见空。则唯空非色。然则空色两陈。莫定其本也。(真空幻色。本自不二。今既各说。故失不二之本也)是以经云。非色者。(牒上即色明空义)诚以非色于色。(经说真空。即幻色故。)不非色于非色。(上非色。是真空。下非色。是断空。不说真空。是离色。灭色故)若非色。(空也)于非色。(离色灭色)太虚则非色。(牒上非理也。若离色。唯太虚离色耳)非色何所明。(出过也。断灭之空。无知无用。非修非证。何必辨明)若以非色(真也)于色。(幻也)即非色不异色。非色不异色。色即为非色。(色空不二。为经正义。经文初句。简实也。次句。简断空。后二句。一念双简。得智用者。则事不异理。理不异事。事理互融。空有双照矣)。

○肇公宝藏论曰。夫以相为无相者。即相而无相也。故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譬如水流。风击成泡。即泡是水。非泡灭水。夫。以无相为相者。即无相而相也。故云空即是色。色无尽也。譬如坏泡为水。水即泡也。非水离泡。夫。爱有相。畏无相者。不知有相即无相也。爱无相。畏有相者。不知无相即是相也。是故无相。及有相。一切悉在其中矣。

○宗镜云。法界观真空门。一。色即是空者。以色举体全是真空。不是即于此断空也。以即真空故。谓即于心体离念之真空也。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名阿梨耶识等。而为能变。变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明色等诸法。故今推之。都无其体。故举体归于真心之空。不合归于断灭之空。以本非断空之所变故。断空。则是虚豁断灭。无知无用。不能现于万法。如镜外之空。非同镜内之空。色相宛然。求不可得。谓之空。又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相。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空。既非灭色取空。离色求空。又不即形显色相之空。又不离形显无体之空。故即真空若不即色相。即无遍计所执。不离无体。即是依他缘起。缘起无性之真理。即是圆成。二。明空即色者。真空必不异色。故云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是故空即是色。若离事求空理。即成断灭。今即事明无我无性。真空之理。离事何有理乎。以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诸事法。则举空全色。举理全事。又真如正随缘时。不失自性。则举色全空。举事全理。三。空色无碍者。谓色举体。全是尽色之空。故。色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全尽空之色。即空即色而空不隐。是故看色。无不见空。观空。无非见色。无障无碍。为一味法。如举众波全是一水。举一水全是众波。波水不碍同时。而水体挺然全露。如即空即色。而空不隐。

△又云。观色一法。小乘。见是实色。不说性空。初教见此色从缘所成。必无自性。即空无所有。如波归水。终教。见色空无碍。以真空不守自性。随缘成色。即是幻色全赖空成。即此赖空之色。虚相无体。恒自性尽而空现。是故色即空而常泯。空即色而常存。要由自尽之色。方是空色。成色之空。乃是真空。举体互融。无有障阂。如水入波。

△泐注云。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如水之成冰也。菩萨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其犹融冰为水。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冰不异水。水不异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冰即是水。水即是冰。此乃一经之要。般若之心也。

△文句云。色不异空者。明色乃幻化所为。必不碍空。若碍于空。即是实色。非幻化矣。

空不异色者。则空乃一真显露。必不妨色。若碍于空。即是断空。非真空矣。此言色空不相碍也。

色即是空者。明非色灭空也。空即是色者。明不可以空取于空也。此言色空无二也。真空。如大圆镜。应物现形。而镜中初无其物。故曰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色。如泡影电云。当其出现。何尝无像。一刹那顷。变灭归空。故曰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受想行识等。具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等。此文。是结例诸法也。

○小钞云。约观门言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初二会色归空。明空即色二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乃第三空色无阂门。则观门有次第也。

约观理言之。凡是色法。必不异空。是故色即是空。凡是真空。必不异色。是故空即是色。则观理无历别也。若约消文言之。应云。云何色即是空。以色不异空故。云何空即是色。以空不异色故。今经文四句。不依次者。意明真空圆观。同时顿起之义耳。永明宗镜。合清凉圭山之说。委释观文。最为详密。今师则曰。既云不异。已是相即。重言即是。以示绝待。拘文滞义。讲习相仍。一则倒置观门。标深为浅。二则测量观理。拣圆成别。夫。言即是之深于不异者。此今人制科习气。推解深经。斯以抟黍博金钱耳。能龙不免。矧余人乎。

△一切法体。不出有无。清凉有其三义。一者。谓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胜义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此约当体以明。即今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二。谓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尝不空。空。是有空。非断空。则空何尝不有。此明即有是空。即空是有。二谛交彻成一。即今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三。谓空有。有空。体一名殊。名殊。故真俗互乖。迢然不杂。体一。故空有相顺。冥然不二。一与不一。不即不离。镕融无碍。此则色空相即。空色不异。已具足泯绝无寄。真空绝相之玄旨。以观门自有次第。义不顿彰。至后门。而方显。故仁王般若经云。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菩萨智契其源。所以迥绝无寄。而善修安立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小钞卷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