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雍正山西通志

卷二十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二十三

山川【七】

泽州府

凤台县

太行山在县南三十里天井关横望岭诸峰雄峙为山总会西南接砥柱析城王屋又西迤姑射中条雷首东北跨陵川壶关潞城黎城辽州和顺武乡诸州县又东为燕山至碣石绵亘数千里随地异名北岳霍山五台句注芦芽皆其支脉海内名山繇崑仑而下当以此山为第一云 禹贡太行恒山至於碣石入於海 正义地理志云太行山在河内山阳县西北恒山在上曲阳县西北太行去恒山太远恒山去碣石又远故云此二山连延东北接碣石而入沧海也【顔师古注同】山海经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山 河图括地象太行天下之脊括地志太行山连亘河北诸州凡数千里为天下之脊【林少颖曰为河北脊以接恒岳文翔凤云梦药溪谈太行为脊黄河为肠中水】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於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轵关陉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三陉今在河内】第四?口陉【在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隂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尔雅山中絶曰陉元和志连山中断曰陉 程子曰太行千里片石衆山皆石上起尔 朱子语録太行山一千里河北诸州皆旋其趾潞州上党在山脊最高处过河便见太行在半天如黑云然又曰太行山极高晋州蒲坂山之尽头又曰太行自崑仑北支入中国西南行历并冀三晋抵河东复与河会 王伯厚地理通释秦汉之间称山北山南山东山西者皆指太行以其在天下之中故指此山以表地势 唐枢太行山记山自北纪云中发宗行平定州至上党辽沁潞泽衍亘多起彰卫怀三府南受藩垣中原自是西奔为中条至雷首东发为燕山至碣石左右行皆其托祖故曰太行又以介省故名省曰山之东山之西太行中原之正脉两腋如华盖所以冒中原而重其力惟其起张两脉故身不自结而凝为所冒之中以其行局之宏非太行不足以当之而其伊止之所乃所以为行之地盖言意也 五朝志丹川有太行山【隋志同】括地志太行山在河内县北二十五里南属怀州北属泽州 元和志太行山在晋城县南四十里山海经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璧有兽焉其状如麢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踞其名曰駍善还其鸣自?有鸟焉其状如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是善警其鸣自詨 列子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仭淮南子武王克殷欲筑宫於五行之山周公曰夫五行之山固塞险阻之地也丹铅録太行山一名五行山高诱曰五行之山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西北上党关也 崔伯易感山赋?然若鞍者曰鞍山突然若竈者曰竈山色黑者曰黑山形方者曰方山 墨翟察而知骥之贵尸佼过而辨牛之难穆王升由雀道而出世宗行自大河而还孝明尝登幸上党郡章帝以游至天井关孟德北上纪摧轮之恐谢公西顾引忧生之端阮籍失路而咏怀刘峻怀交而发叹归晋阳子惠之便道对二坂祖濬之祥观开元锡问於逢车武德置县而当烦霍褰吾襟共附吾肘纒午壁之势探长城之口天门掲其部分鸟岭支其?蹂姑射王屋隆虑雷首靡迤嶔岑参错飣餖或拱其左或捧其右或导其前或赞其後让以奇巘贡以重岫 六帖昔王烈尝入太行山闻雷声往视之见山石上破数百丈石中有一孔尺余中有青泥流出烈取抟之随手坚凝气味如稉米饭仙经所谓石髓也服之寿与天齐 苏轼志林王烈入山得石髓怀之以饷叔夜叔夜视之则坚为石矣当时若杵碎或错磨食之岂不贤于云母钟乳辈哉然神仙要有定分不可力求退之有言我能诘曲自世间安能从汝巢神山如退之性气虽出世间人亦不能容叔夜婞直又甚于退之也 上有孔子囘车辙 王世贞适晋纪行初九日黎明冒雨发道有古祠刻石崖表曰孔子囘车处按赵杀鸣犊孔子临河而返此去河远盖傅会语也 陈棐囘车庙解经太行天井关关有孔子庙号曰囘车石上辙迹深尺长数十武客曰天井关俗亦名拦车父老传为孔子见黄鼠拱立或曰小儿拱揖因之囘车岂必尽诬陈子曰古地志高都县有天井关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关关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刘歆遂初赋曰驰太行之峻坂入天井之乔关史汉光武建元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天井关击赤眉别校是关亦两汉三国前所设至于拦车之名果俗因囘车之妄附会之而狼车则又拦车流讹也 汉永平十三年登太行幸上党 隋大业三年凿太行山达於并州以通驰道 唐元和二年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

石人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太行絶顶有石似人有龙潭 水经注丹水又迳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 郝经太行望诗西北两峰寒云是双石人【按泽州山胥太行山録数山以概其余】

月院山在县南六十里太行絶顶下临天柱峰有潭深不可测中挺峭峰鑱诗云溪潭直上孤峰底怪栢苍苍老不死藜杖长拖啸一声虎豹潜形尽缩耳须臾有客话无生旋煮新茶汲氷水樵歌依约耳边来诗情只在烟岚里仙人李题

黑石岭在县南八十里太行絶顶登其上中原胥在目矣

横望岭在县南六十里 唐书狄仁杰自汴州参军移并州法曹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者久之云移乃得去王世贞适晋纪行午饭万善驿自是始入太行亦

不甚险恶舁夫鱼贯而上久之以为絶顶矣乃复有山障之愈上愈不穷至碗子城为豫并界两山相对数十百丈巨壑陡絶无底中为岭道石梁如玉雪又复数岭囘顾中原惝恍无尽平楚郁郁纷吐苍翠日色与云气争长俄而雨缭数十里中亘其半狂风骤发万窍怒号食顷雨亦随至诵唐人三晋河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语俨然若画

谼谷元好问宝严纪行诗太行有谼谷胜絶无出右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哀湍下絶壑电激龙怒鬬崩奔翻雪窖莹滑泻琼甃

洞子岩在县东十五里下临圣字泓一名琵琶泓有黑虎洞

磨齿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有娲皇庙连珏山浮山丹水流其下

龙门峡在县东三十五里两山夹流即丹水也传为禹凿

天池岭在县东三十七里巅石壁立如城南北二石门中容千人古尝建寨

玲珑山在县东七十里一名崆峒山有风穴

松林山在县东九十里连晋普山白龙观音二洞腹背分踞

浮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连珏山磨齿山丹水流其下高似云浮北谷有娲皇窟中虚如囊相传链石补天地 崔伯易感山赋序太行一名皇母一名女娲庸或於此链石耶今山连磨齿女娲祠

硖石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双石壁立如门丹水湍奔西有掷笔台上有青莲山寺下有?崖袤丈余广倍之夏秋暴雨中罅似雷鸣相传慧远注涅盘经成掷其笔曰若疏义契理笔当驻空已而果然 僧传北远法师作涅盘经疏毕掷札於庭柳枝生焉

珏山在硖石山南一名角山上有欵月台连浮山磨齿山丹水流其下

蟠龙山二一在县东南九十里一在县西北六十里龙潭峡在县东南九十里 水经注丹水东南历西严下岩下有大泉涌发洪源巨轮渊深不测苹藻冬芹竟川含緑虽严辰肃月燕麦暄萋 五股泉滙流陡下为潭乃慧远说法地也

紫金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太行之支有黄龙洞东五十五里有莲花洞

十八盘 潦波 铁橛山胥在县东南

九里谷在县南九里 元李俊民诗连峰忽断开山门碾子谷在县南二十里 宋石守信破李筠於此香炉山二一在县南三十里悬崖断涧中峰突起太行之支也一在大阳镇西山上有虎跑泉

羊肠坂在县南三十里盘曲如羊肠

天井谷在县南四十五里

磨盘寨在县南六十里

天柱山在县南六十里

宝山在县西南五里即碧落之支下为冶家河

吴神山在县西南六里即晋普之支上祀泰伯仲雍玉仙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有白石先生洞

晋普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积雪不消乃松林高峰也山有九泉上有李卫公庙

松岭山在县西南九十里晋普山之次 杨廷秀诗泽居太行巅绕郭山如带西南古松岭杰出羣峰外

万松山刘龙灵岩寺藏经塔记泽西南有山曰万松中有寺为灵岩其山蜿蜒绵亘双峰矗耸若鸾凤腾翥松桧森蔚行竟日不见天日以是得名为太行一支胜槪寺亦兹山佳境也

佛头山在县西南对峙晋普山

追山在县西南

金刚岭在县西二里

五门山在县西十二里连碧落山形似城墉有五门桃固岭在县西二十里一名寨子岭

可寒山二一在县西三十五里连岳神山有乾明寺一在县东北三十里有龙王庙

岳神山在县西四十里连阳城史山沁山榼山沁河流其下上有天仙洞以乐氏二女名

方山在县西四十里壁立如砥可寒之支也

洞阳山在县西四十二里上有天仙庙

黄沙山在县西四十五里晋普之支也有神仙掌碧落山在县西北十五里连司马山沙河流其下一名卧云山

伊侯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沙河水源此 相传伊尹从汤祷雨经此有伊尹庙

圣王山在县西北四十里连司马山有汤庙有显化池石佛谷在县西北四十五里碧落山下皇甫湜诗曰漫澶太行北千里一块石平腹有壑谷深广数百尺又曰金仙琢灵象相好倚北壁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

梧山在县西北六十里相传梧丘子隐此

蟠龙山在县西北六十里

香山在县西北

吾山在县西北

司马山在县北十里连圣王山上有晋司马懿碑风土记司马山在晋城晋代祠此因以为名盖司马就司马望胥守郡也一名小析山有嘉润池泉之支源也

宿凤台在县北四十里李村相传晋太始元年凤鸟集於高都之北

莒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有道泉溪即浮山之支有蔺相如庙

金玉岭在县东北四十五里莒山左相传蔺相如持璧归赵经此

步佛山宋绍兴十年太行义士王忠植诣庆阳城下大呼曰我河东步佛山忠义人也

丹谷魏建义三年九月丙辰诏大都督行台源子恭率步骑一万出西道行台杨昱募勇士八千往东路子恭仍镇太行丹谷 壬申尔朱世隆停建兴之高都尔朱兆自晋阳来会之十二月壬寅朔兆寇丹谷都督崔伯凤战殁都督羊文义史仵龙开栅降兆子恭奔退

丹水在城东北三十里旧号泫水源出高平县西北仙公山南流入县境经城东一里又出丹口南流三十里入沁河 水经注丹水又东南流注於丹谷即刘越石扶风歌所谓丹水者也 晋书地道记曰县有太行关丹溪为关之东谷途自此去不复繇丹水又迳二石入北又东南历西岩又南白水注之又东南出山流注於沁谓之丹口 刘餗隋唐嘉话泽州北有丹水其源出长平山下传云秦杀赵卒其水变赤因以为名今上始幸太原知其故改为怀水

双泉在县东三十里白湍奔流

乾河在县东南八里白水至此伏流唐李德裕请令陈许兵过乾河立寨即此 昭义腹心将高文端降言泽州兵大约万五千人贼常分兵大半潜伏山谷伺官军攻城疲弊则四集救之今请令陈许军过乾河立寨自寨城连延筑为夹城环绕泽州李德裕奏请诏示王宰

温泉二一在县东南十里一在县东三十里郭壁山中五龙溪在县东南三十里上建五龙宫

马跑泉在县东南三十里传为魏道武帝蹟

瀑水帘在县东南三十里郭壁村一名水帘洞石崖高矗洞口有泉泻崖而下 李俊民诗倒倾峻室泻琼瑰派落空岩雪浪堆

白水在县南一里源出五龙池东入丹水 水经注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县故城西所谓长平白水也东南流历天井关晋太元十五年征虏将军朱序破慕容永於太行遣军至白水去长子百六十里白水又东天井溪水会焉白水又东南流入丹水谓之白水交 金志晋城有太行山丹水白水天井关【通考同】明一统志白水在城南三里源出湖泓水东南流合丹水

天井溪在县南四十五里注白水一名圣井关源出天井关北流注白水土人名北流泉

小山泉水在县西南三里一拳堵立泉出岩罅淙淙流响

洞灵泉在县西南五里一名流盃泉

沙河发源伊侯山一流至东关一流至西关合入白水锦溪在县西七里夹岸屈曲

嘉润池在县北十里源出司马山祷者诚则香楮沉不则浮

黑龙潭在县东北十里司马山下祷雨以石投之源漳水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可寒山东入丹水 汉地理志高都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泫水是也源漳水即源泽水 旧唐志唐武德元年移丹川於源泽水北

琵琶泓杨谟诗晋城出郭十里余百丈悬崖挂层屋耳瞶不闻琵琶声但见一泓春水緑

渊灵泉在米山西谷有祠祷雨多应宋赐号渊灵高平县

七佛山在县东五里高出羣山有渊灵泉左右环河上建七佛寺

米山在县东十里赵将廉颇积米於此土人名大粮山一说春秋米子国赤狄後有定林寺内定林泉西谷乃渊灵泉也 金志有头髗山米山丹水刘龙米山镇修垣墙记高平县之东南十里许有镇曰米山居民稠密犹一邑然当泽潞之冲商贾辏聚百货咸集

营房岭在县东十里廉颇屯军於此背峰面泽有险可凭

虸蚄岭在县东十里旱蝗祭於此

巃嵸山在县东二十里山形崆葱土人传可望黄河风洞在县东南十里山坡出恒三日入恒三日

游仙山在县南十里前有游仙寺金李游仙读书於此尝启地得古钟声彻山下数十里後年百岁终里人名里为游仙坊山亦名游仙山

头髗山在县西南五里上建头髗庙

悬壶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形似悬壶上有悬壶真人祠卧佛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马村镇

玉泉谷在县西南三十里石壁嶙峋下有清泉

吾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接泽州境山有三峰

空仓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秦白起诡运米置仓於此以绐赵括

金峰山在西郭外上有金峰灵岩寺

五龙山在县西二十里上有五龙池祷雨多应传为慕容永时五色云见地

浩山在县西四十里有石朶山峰似花朶山西为老马岭沁水界

董峰山在县西四十里上有马仙姑石椁

空箱山在县西四十里形似箱

走马岭在县西北十五里有铁鑛

省寃谷在县西北二十里唐志有省寃谷本名杀谷玄宗幸潞州过之因更名

凤头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发鸠山巅县城遥望殆似补县缺然

金门山在县北五里土赤色耀日似金山当赵垒之门韩王山在县北十五里山形特起上平地数亩俯瞰羣山如培塿然相传秦围韩王於此有玉女泉

釡山在县北三十里形似覆釡一名朗公山朗公仓颉也上建仓颉庙

黑龙洞在朗公山下深数百步中有清泉

石室山在县北三十里昕见五色云晡散毕振姬尝憩此

伞盖山在县北三十里长子界

仙公山在县北三十里相传张果老过此

牛心山在县北三十里产石甚润可砚

羊头山在县北四十里长子界有黍二畔其南隂地黍白其北阳地黍红因之以定黄钟隂地黍白乃高平界也

丹朱岭在县北四十五里长子界

发鸠山在县北五十里丹水源此夕常闻风雨声明月不辍

莲花山在县东北十里回峰曲嶂中有莲花石

谷远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羊头山之次产红嘴鸦舍利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上有五音洞下有舍利泉唐释大愚公隐此调演五音於洞中常闻五音不絶後撰韵母三十上昭宗赐田及紫衣盖洞中所调演也

翠屏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层峰秀石

龙王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上有石佛洞三教洞子孙洞石渠

丹河源出发鸠山旧名泫水经县境自西北而东南入凤台县境合白水穿太行山泻於沁 上党诸山之水建瓴而下暴雨辄涨二三丈涌赤土似丹色然祝志云方舆胜览谓白起坑赵卒於此血流成川斯盖好奇之说恐未可据 水经注沁水又东与丹水合水出上党高都县故城东北阜下俗谓之源源水山海经曰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出高都东北当即今长河】丹水自源东北流又屈而东注左会絶水地理志曰高都县有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絶水是也絶水出泫氏县西北杨谷里地理志曰杨谷絶水所出东南流左会长平水水出长平县西北小山东南流迳其县故城泫氏之长平亭也白起坑赵卒於此汉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将军卫青为侯国其水东南流注絶水【絶水当即今浮云河长平水当即今许河】絶水又东南流迳泫氏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絶水东南与泫水会水导源县西北玄谷东流迳一故城南俗谓之都乡城又东南迳泫氏县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万普为侯国而东会絶水【此县志所谓旧名泫水者也】乱流东南入高都县右入丹水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长平北山南流秦坑赵衆流血丹川由是俗名为丹水斯为不经矣 唐志有泫水一曰丹水贞元元年令明济引入城号甘泉 通典高平汉泫氏县西北有泫谷水故为名【通考同】汉志注泫氏杨谷絶水所出南至埜王入沁应劭曰山海经泫水所出者也

天王池在县治集贤桥西水族不生

舍利泉在开化寺

定林泉在县东十里米山镇北有定林寺山穴涌泉似喷珠洒空可池可轩

渊灵泉在县东十里米山西谷有祠祷雨多应宋赐号渊灵

横涧河在县南五里

许河在县南二十里滙县西南之水经许庄流入丹河济渎池在县西南六里骷髅村

原洁泉在县西二十里原村即许河之源也周四丈深一丈五尺清而甘冬温夏凉东西分引溉田西南流十余里合山涧经许庄名许河【此岂所谓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者耶】

浮云河在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龙见於河因名浮云金皇统元年龙复见

金龙泉在县北二十里团池村相传二鱼时跃於泉遇雨即飞去今名莲花池

玉女泉在韩王山冇玉女祠土人时祷雨焉

鸦儿沟在丹朱岭南金明昌间张胜家沟南麓羣鸦驱之不去

长河在县东北南流入丹水环萦袤渺而七佛山界其中故有东西长河之别

阳城县

太行山在县东南连析城王屋诸山 魏散骑常侍陆旭好老易纬候之学撰五星要诀及两仪真图得其指要太和後知符象遂隐於太行山

底柱山在县东南五十里连析城王屋山 山有三峰中峰最高秀其下皆土唯起峰处为石若石柱然故名西南三十里为析城五十里为王屋 禹贡底柱析城至於王屋 孔传此三山在冀州之南河之北东行 尚书注陕州三门山有底柱石其形如柱似凿後得名 正义地理志云析城在河东濩泽县西王屋在河东垣县东北地理志不载底柱底柱在大阳关东析城之西【按正义指底柱在析城之西是指阳城底柱山也】通考禹贡底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皆在州境是全有太行之险固 杨鹏翼诗方迎峭壁疑无路才转深谿别有天

析城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太行支山 晁氏曰草木分析曰析山峰四面如城 巅东岩有龙洞有龙池龙窠 上有成汤庙二泉亢旱不竭传为成汤祷雨地又传泉通济渎 水经注上涧水南历析城山北山在濩泽南禹贡所谓砥柱析城至於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东浊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数十步外多细竹其水自山隂东入濩泽水 顔师古注析城山在濩泽西南 刘昭注濩泽侯国有析城山前志曰在县西南 索隐析城山在河东濩泽县西南七十里 通典阳城县有嶕嶢山濩泽水析城山禹贡所谓砥柱析城也【通考同】古今地名析城山方七百里高万仭是连王屋山言也 吴澄曰析城在王屋山西北七十里山峰四面如城有南门焉 王屋山志析城之山升白气於天落五斗峰化为湿云自窦中滴水降太乙池 寰宇记山顶有汤王池土人传汤旱祈雨处今池四岸生龙须草

王屋山在县南八十里西南跨垣曲县境 刘会孟曰在山西泽州唐武德间尝升阳城县治为泽州 金志阳城有王屋山 程百二方舆胜览山有三重其状如屋与陆应阳广舆记胥谓在阳城县 山堂肆考王屋山在山西泽州阳城县南上有仙宫洞天广三十里状如屋故名列子所谓愚公谋徙者即此

盘亭山在县西南八十里羣峰亭立一名塔楼山铁盆嶂在盘亭山左壁立千仭有石泉形若仰盂悬崖滴溜白孕谦铁盆嶂大士殿碑记阳城西南多山其秀削攒竦称最奇者惟盘亭盘亭之尤奇者惟铁盆嶂嶂纯石骨一壁万寻而顶有微肤凝滑若脂方广仅数尺当佛座下兼有神瀵出自石隙珠滴成泉下有凹石仰承之渟涔晶彻俨若盆然嶂以此得名

嶕嶢山在县西三十里下有濩泽县址 水经注阳衆水东迳阳陵城南即阳阿县之故城也汉高帝七年封卞欣为侯国水历焦嶢山东下与黑岭水合 五朝志濩泽有嶕嶢山濩泽山 通典嶕嶢山在濩泽县 通考嶕嶢山在阳城

清凉龛在县东二里厓巅有石室有风隧

峪沟山在县东二十里苍崖揷沁曲磵穿林

小天坛山在县东二十里形类王屋一峰耸峙俯瞰沁水 白孕谦小天坛山神庙碑东二十里曰刘善村当沁水之隈其北一峰最为崷桀羣向诸山頫下之梯级始届顶以视王屋殆具体而微者耶旧有轩辕庙亦名小天坛或古者用以副王屋也

金裹谷在县东三十里谷中龙泉建海会寺松柏森蔚楼阁参差曲水回廊修篁游鲤所谓海会龙湫也张金铭尝撰种松铭并独夜听泉诗内有凤尾竹清夜无风自响似金玉声所谓海会竹风也

虎谷在县东三十五里屯城清溪悬崖 张慎言诗石室溪桥泊水东盖溪尽有小梁梁上悬崖有苖阁似飞楼云

可乐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层峦曲磴上有瀑布二径数围高可数十丈山半有龛瀑布挂前似水帘

羊肠坂在县东六十里下有栖龙池

北隐谷在县东长河北南有梵洞

南隐谷在县东长河南

小崦山在县东南二里峭崖临沁河上有甘泉

石门在县东南二里两山中划泽水流其中 白孕谦石门诗万山奔一城石门当水口仰垂千仭壁清潭俯承臼

香台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上有唐太宗庙

莽山在县东南四十里相传萧王追王莽至此 峰峦雄亘北巅曰北立门由此而下如入渊井行数十里至麓有红峪水转而上如陟梯磴又十里至巅曰南立门侧立一峰曰系马桩有试剑山双岩夹红峪水巅有石人山又有三盘山

九女台在县东南四十里屹峙沁河中涛响轰雷上有九天仙女祠 陈廷敬九女台北黑龙潭诗河流雨沄沄此山罄而控其北皆连峰排拶故纵送陡崖临数仭潭水郁澒洞相传是海眼仰口若大瓮

石塘洞在县东南四十五里阳阿水入沁之侧洞悬山坳 白孕谦游石塘观龙潭登九女台纪事石塘至台顶不肯不崎

小寨山在县东南五十里沁水东绕有鸟道裁可容步隐谷在县东南六十里岩谷嵌空下俯危崖侧有梵洞龙崖在县东南六十里崖半有龙洞燃炬行里许有潭孤山在县东南八十里

麻楼山在县南四十里有东西中三峰相距四五里实不连属

蒸饼洞在麻楼山南石壁百余丈梯绳而上中长二百余步昔人作板桥三十间今圮後有一泉可饮数百人

峰山在县南四十五里孤起高峻

黑龙洞在县南六十里西南深涧中林木环密有黑龙庙

千峰岭在县西南四十里析城山东石壁临清溪仄径裁通

修真洞在县西南五十里临涧村一名仙人洞洞门屹悬跻攀里许有石龙石象石狮石流苏石炉石榻变幻千状

云蒙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府志作九十里峭壁密林钟鼓山在县西南百里垣曲县界

卧虎山在县西四十里山势殊险麓有灵泉寺谷有万松亭

陶峪在县西四十里峪左即淘峪河也两山对峙前突高阜土人名石龙戏珠内建福胜寺寺侧双潭澄碧其一四周石崖水由厓出似门其一似盆左右蹲石似狮

画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形肖一画

营匠山在画山前旧志清渊水自表山而来疑即此灵通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山半有风洞

万户山在县西北五十里登巅见县旧治及聚落傅齐岭在县西北七十里沁水县界

白岩山在县北三十里中有龙岩刹後围栩障前钩栢带一石梁斜通岩壑上有地平广六十弓又倚大岩壁立数十仭陟巅可望析城底柱莽樊诸山石梁东南弹碁石下有泉 左崦山又左方山胥一山也杨贞肃继宗读书于此

崦山在县北三十里方山右东有白龙潭祷雨多应又有白龙神洞 王国光诗谷转出清池

方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形似凭几

史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产铁西五里有金裹谷堆堆下有铁鑛

龙岩山杨继宗尝读书於山有诗

金谷在龙泉寺前

隐洞白东谷居此东谷千佛精舍记予归山中所居隐洞岩壑险絶独西峰有洞名梵延

白涧岭在濩泽水西下有濩泽泉

郎家山

沁河繇沁水县郭壁镇南入县境东北屯城里经润城东会百眼泉又经沁渡迤逦而南西滙芦河泽河桑林河又东滙长河至公娥涧出山口建瓴下注至潭怀滙丹水入河 沁河有润城津 沁渡津 王村津 水经沁水又南过阳阿县东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按沁水出山始过沁水县北宜考】水经注沁水南迳阳阿县故城西魏土地记曰建兴郡治阳阿县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沁水又南与濩泽水合又东南阳阿水左入焉又南五十余里上下步径裁通小竹细笋被於山渚蒙笼拔密奇为翳荟也 沁水南迳石门谓之沁口

濩泽在县西北十里源出嶕嶢山东南流至平头庄入於沁瀦水一泓澄莹不竭县名濩泽州名泽胥以此西白涧岭下有濩泽泉东北流合沁河泉西有濩

泽灵源祠 通典泽州因濩泽水为名 金志有王屋山濩泽 濩泽城西三十里泽城村汉置县唐初改泽州治寻移端氏 世纪尧求贤四岳荐舜尧命之于顺泽之阳即濩泽也濩泽之渔争坻舜乃往渔焉鲛人巽长争以深潭与之 路史淮南子云钓于河滨濩泽在今泽之阳城唐濩泽县应劭云泽在县西北沁水东迳濩县故城南汉之泽氏县魏土地记云阳阿有沁与濩泽水合者纪在梁惠王十九年晋取原武濩泽墨子亦言舜渔在此故金钥谓泽州为舜泽十道记云泽州以濩泽得名皆在河东或云渔于济隂雷泽非也

栖龙潭在县东六十里建龙神祠上有羊肠坂 阳阿水自章训里经境内数十里至栖龙潭两山夹峙一綫裁通石磴悬陡建瓴瀑注乃入沁河焉 水经注沁水又东南阳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阳阿川南流迳建兴郡而其水又东南流迳午壁亭东而南入山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西南流入於沁水 俞时栖龙潭记盘涡伏流奇成自天 白孕谦栖龙潭神庙碑潭当谿谷衆流穿射之冲泓然深窈莫测底极或值暑雨秋涛荡潏凌啸及夫沍寒收潦湛然一碧若巨螺盛醁万斛沿岸石凝滑如脂履之头涔欲坠习传其中为神龙之官潭遂以此名四外山雄立矗起稍南平冈迤靡磊然若画置名曰龟山土人庙其阳享祀惟? 徐乾学午园记午壁亭不见於志乘以道元之言考之当在故阳阿县南为今高平县西南界泽州西界与阳城接境其南五十余里小竹细笋被于山渚蒙茏拔密又南则石门枋口回辕孔庙接河南野王之地今考其形势惟栖龙潭尤肖

沇水在济源县西源本太乙池东北流注於秦泽为济西源?水在济源县东北南流与西源合为济东源水经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水经

注山海经曰?水出焉西北流注於秦泽郭景纯云?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於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员也 汉地志王屋山沇水所出 释名济源也言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 洞天福地记济渎源出王屋山名沇水系清源王所理

玉泉二一在东关青阳坊街北元主簿丞相托克托子图卜岱建清风亭一在西关同固北土人名西大泉

百眼泉在县东三十里沁水滨有泉百眼滙流於沁青萝河在县东南九十里源出底柱山缘谿环转繇王屋山下入济源 山海经人鱼在太行之东北二百里凡记?鱼鲵鱼孩儿鱼名鳎名魶能缘声如婴儿土人云闻雷则奔窜山谷

泽河在南郭外源出西三十里析城山之支东合清渊水即西河也自表山而来入於泽水迳城南折而东繇石门下入於沁 水经注沁水又南与濩泽水合水出泽城西白涧岭下东迳濩泽墨子曰舜渔濩泽应劭曰泽在县西北又东迳濩泽县故城南盖以泽氏县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晋取原武濩泽者也其水际城东注又东合清渊水又东得阳泉水口又东南有上涧水注之水导源西北辅山东迳铜干崖南历析城山北自山隂东入濩泽水濩泽水又东南注於沁水 路史阳城汉濩泽县墨子则言舜渔在此泽今在阳城西北十二里寰宇记为乌虢切矣郡国志言邑西今有地名舜田

桑林河在县南四十里一名大河源出麻楼诸山历西冶合龙洞川水东北入於沁地多桑名曰桑林相传成汤祷雨於桑林即此今汤庙前瀦水澄泓不竭

盘亭河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析城山麓滙诸涧水绕王屋隂迅流而下瀑布垂岩悬河注壑南流入济源界

西河自画山经县西南上王曲李丘遶县西南入於泽河 水经注泽水又东合清渊水水出其县北东南经泽城东又南入於泽水

芦河古阳泉水也发源沁水县鹿台山楼子坡经县西北芹池刘村蒿谷美泉孔寨至下孔入於沁 水经注阳泉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迳阳陵城南历嶕嶢山东下与黑岭水合水出西北黑岭下即开蹬也其水东南流迳北乡亭下又东南迳阳陵城东南注阳泉水阳泉水又南注濩泽水 阳泉水古入泽水今直入沁

长河发源凤台大阳镇经县境入沁河

龙泉明文翔凤龙泉行险乃在濩泽之西芹池之东岩壁或悬六七寺涧石频推两三松羊肠盘处天如带豕腹胀时水似弓 王国光曰海会亦名龙泉前有金谷 王恽憩阳城北龙泉寺诗万松亭废久重拂短碑看诗注碑大定间泽州刺史杨庭秀撰

灵泉司空图灵泉禅院记中条发於蒲企於艮杰出而为太行则天坛不得不冠冕嵩华争勍日观也其北川壑会流盘郁浓粹自高平西顾以至灵泉极矣泉之为灵非惟利物当以滋润所及不育毒螫也

暖泉王国光诗泉暖犹闻野荇香

陵川县

黄围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孤峰揷天陟巅见黄河山半洞内有山有谷有风门有云门有神井有石鸽双飞有石乳墖昔人秉炬深入四五里遇黄河一朽木不敢越而返洞口一峰中空如门名天门 孙必振诗洞口霏霏烟雾轻庄严妙相当牕牖座後突兀说法台宝墖玲珑三五耦石乳悬空滴蔗浆龙泉清冽琼玖四壁斑斓翡翠屏凤篆龙章杂蝌蚪石芝倒挂白鸽飞石脊蜿蜒苍螭走

孤围山在县东七十里高十里盘踞八里四面山麓至此胥为絶壁周围环合殊肖石城中突涌一峰青揷天际惟飞鸟可至其上水莹峦映互相喷薄虽画工不能摹也一名孤峰山下有平田水

状元峰在东川双峰峭峙殊肖青萍吉祥院碑宋崔有孚十五岁乡贡第一二十五岁状元及第苏村墓表金武明甫贞元中状元及第明甫犹子武天佑承安五年状元及第天佑弟天和太和中状元及第仕林庄墓表赵安时字全老号东冈正隆间状元及第官至中顺大夫南京路兵马都总管上骑都尉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安时弟安荣状元及第又晋宁路李俊民状元及第尝避兵邑之嵩山故建七状元祠於东川

东海神山在县东十一里

箕子山在县东二十里逓高五里西南山麓石上巨人足迹相传箕子避地憩山中及武王访以治道於此纳履焉

花瓶山在县东五十里逓高五里盘踞七里

板山在县东五十里连熊耳山山方而峭

马武山在县东五十里周百里四壁峭立有汉马武砦山中棘无倒刺蛙不鸣土人传汉光武蹟

风门山在县东六十里连板山形似门

天柱山在县东八十里下为辉县泊

含珠砦山在县东河南辉县界

王莽岭在县东百二十里辉县界

菊巘山在县东南五里高二里一名漳门山扞水口多菊上建龙王祠

黄围洞在东南五十里黄围山夐邃莫测相传达紫团翠微洞云洞中石乳滴为浮图中有灵湫殊清冽旱祷辄雨

锦屏山在县南二十里山形似屏霞彩标映产芍药宋元丰间都君锡栖此邑令吕由庚偕闻人高子美谷汉臣入山访之为芍药会焉

栖凤山在县西南四里东有泉绕山麓伏流

灵泉山在县西南十里上有灵泉

马鞍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临附城镇

九仙台在县西南六十里石台突起高数十丈相传有仙栖此丹成乃去

凤凰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形似凤接高都河至凤台县五十里

古贤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志美名也】

龙门山在县西一里两山横亘中缺似门

鲁山在县西十五里上有松峰

秦岭在县西北三十里

宝应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逓高七里连长治西火岭乃秦岭之北峰也雨则云散於下霁则云卧于上有甘泉傍有古洞相传宝应寺僧修寺取物料洞中寺成拥石闭洞化此

黄沙山在县北十里高三里盘踞七里北接蒲水一名天一山又名太乙山

圣宫山在县北二十里壶关界西南有蒲水流合丹河嵩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接佛山五里

六泉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上有六泉自山半六泉洞中出

佛山在县东北四十里矗高三里太行絶顶文翔凤曰俯视中州九千四百八十仭

熊耳山在县东北四十里连六泉山双峰峭对若熊耳然月自峡中吐出

一斗水在县东九十里山石上用之旋盈不用亦不溢可容斗许接河南辉县

平田水在县东南九十里源出孤峰山下流注河南辉县入於卫

瀑布泉在县东南百里悬崖泻下似飞烟之轻漾一名鲤池

西溪在县西南四里发源凤山之麓

双泉在县西南四十里二井一甘一苦

清凉泉在县西南六十里元好问曰陵川峙太行之巅天壤间清凉界也

义井在县西二十里汲以序

蒲水在县北二十里发源圣宫山西南流入长平丹河东接壶关马鞍山

淅水在县东北四十里经壶关界东南流入县境又东流入河南林县注於?阳

落雁池元郝经故第侧拟汴金明池也 郝文忠充国信使北还之岁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帛书云霜落风高恣所如归期囘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臣有帛书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於真州忠勇军营新馆是时南北隔絶不知中统之久改至元也又文忠仪真馆中杂题持节江头久食鱼馆人供雁意踟蹰呼儿细看云间足恐有中原问讯书则故第之名落雁池也固宜【事详元史及宋濂题後】王逢读国信大使郝公帛书诗注公覊旅日有以雁四十饷公内一雁体质稍异命畜之於後雁见公辄张翮引吭而鸣公感悟择日率从者二十七人具香北拜二人舁雁跽其前手书尺帛亲系雁足且致祝曰累臣某敢烦雁卿通信朝廷雁其保重欲再拜雁奋身入云而去未几虞人获之於苑中以所系帛书托近侍以闻上恻然曰四十骑留江南曾无一人雁比乎遂进师南伐越二年宋亡书今藏诸秘监河南主客刘澹斋云

六泉出六泉洞

甘泉在宝应山味甘如饴

沁水县

龙冈在县东二里

夫妻岭在县东十五里迤东三十里连仙翁山岭上高峰为尖山山东数十里有紫沙门相传夫妻挽车力穷而毙张昌诗夫妻推车上长坂化为两鸟常相偶杨?复授建州刺史镇车厢及齐神武围玉壁别

令侯景趣齐子岭檦恐入寇邵郡率骑御之景闻?至斫木断路者六十余里犹惊而不安遂退还河阳

拾崇凹岭在县东十五里连将军腰小尧岭

马邑山在县东二十里金志沁水有鹿台山沁水马邑山 通考有沁水鹿台山马邑城

偃月山在县东三十里一名车辋山

峰岳山在县东四十里上有峰岳寺

三皇岭在县东五十里

紫金山在县东五十五里

仙翁山在县东六十里东南三十里连子沙腰东十五里连榼山高压羣岫繇仙翁而东南高峰倏峙是为三纒凹

三纒凹在仙翁山东南距县七十里有奇明崇祯六年三月丙午山西兵击贼於阳城北张道濬设伏於三纒凹贼至伏起击之斩其魁生擒贼首满天星闯王贼大奔巡抚许鼎臣献俘阙下奏道濬功第一按此闯王非高迎祥也

熊耳山在县东六十里繇佛庙岭而东两山高峙佛庙岭在县东六十里

林村岭在县东六十里

凤凰山二一在县东七十里连大尖山高峰迤东连岳阳浮山界相传秦始皇斩絶二十余步一在县东北十五里

孤山在县东八十里一名笔山邑人常评事伦十五岁着笔山赋曰山形噩山色碏驱神兵加斧凿

榼山在县东九十里清泉飞阁松栢参霄白松三左二围一丈五尺右一差小高胥数丈肤理莹腻似雪山中万松皆然此其巨者耳明张五典三松说曰密县白松彼一此三其数不敌也今存二

金山在县东九十里古端氏城西南

卧牛山在县东百里一名大岭横亘十余里上有西子梳洗台东北为栏杆岭又东下陡立一峰名散石台

文笔峰在卧牛山东一名华盖

嵬山在县东百里羣山绵延一名隗山 唐志端氏有隗山按山在古端氏城东势甚峻巅有浮图下有九龙祠

西岳神山在县东百一十里山麓有贾封镇在贾封者为西岳神在湘峪者为东岳神

岳神山在县东百二十里凤台界高十里迤东北四十里连老马岭山麓为湘峪村 张慎言勒石曰肫岳

樊山在县东百二十五里山後即可乐山 午亭诗注樊山一名芙蓉九蘂山 陈廷敬老姥掌游记上党南三百里有山曰方山又南十五里曰洞阳山又南十五里曰樊山三山高出地上皆直下万仭繇樊山则枝分条披为峰为壑为为?为巘为峦为岫为岩其又南则砥柱析城岩壁重复如楼堞如墉隍如玦如环缭络数百里其中长川夹岸若断若连盖陟樊山之巅皆见焉樊溪东涘在山之南有曰老姥掌数十里之内联岚亘辉俯可抟撷如置诸掌 昔以掌名肖其形矣

元天洞在县东一百三十里燕丹砦上

吴山在县东百四十里山半有贾寨迤逦至东北为蟠龙岭上有马跑泉

空仓岭在县东百五十里高平界相传秦白起诡运米置仓於此以绐赵括

老马岭在县东百五十里高平界迤北五十里连秋峪岭

鵰黄岭在县东百六十里长子界崔府君蹟见搜神记秋峪岭在县东百七十里高平长子界迤北三十五里连宇峻岭

子沙腰在县东南八十里连方山南十五里连眼子腰梁家庄阳城界下有沁河

石楼山在县南二里崚嶒崒嵂形似楼台山半旧有石楼後废下有濯缨泉入杏谷水 何景明石楼赋沼清溪跨絶涧控天梯鈎石栈罗羣山於膝下挺层台於天半 彭甫六柳庄记沁之南一里许有山曰石楼林峦峭壁川原奥衍其畔有田田有泉自地涌出清冽可爱

鹿台山在县南二十五里迤东北二十里连石楼山御屏山又迤东二十余里连夫妻岭高峻隂森夏日积雪山有文石冈双蟾岭巅上时闻仙乐声 水经注阳泉水出鹿台山山有水渊而不流 王恽鹿台山诗注在泽州沁水县南二十里时被安西王命伐石於此诗曰远寻文石冈来历南山纒鹿台台为山幽径蟠古?後峪行未尽前岭已当面行经双蟾岭石怪惊变现闯首槲树间气自太古练 山海经有鸟状如雄鸡人面名曰鳬徯

小尧岭连鹿台山

御屏山在县西南二里形似屏

南阳仙洞在县西南五十里南阳村南山洞名仙人碣洞口辟虚牖石莲倒垂进数武石云层涌色苍白又百武洞高至五六丈广半之有石牀石龟石龙石狮石象又一里有石莲台石佛石鼓击之声彻洞外後有窦时闻风涛声云

凤原冈在县西半里高二里连玉岭高峰繇玉岭迤逦而下平冈袤衍一名平原岭水环抱

玉岭在县西五里迤西袤三十里连东坞岭繇东坞岭东南而下起伏蜿蜒至此突峙峻峰俯挹羣岫有涧曰龙池

烽燧岭在县西二十里明初驻师於此

汉岭在县西三十里保义村相传汉光武讨铜马贼经此

杏谷在县西三十里

天子岭在县西三十里保义村东南相传萧王讨铜马经此

阜山在县西四十里隋书名辅山 五朝志沁水有辅山 金主簿瓜尔佳陞擒贼常文宪作阜山战胜传

历山在县西五十里有舜庙庙侧有沩汭二泉北有大洪池小洪池西北有陶壑 谷幽榛密民居尠少

黄士洞在历山西内有丹竈石牀

丹坪山在县西六十五里白华村有下叠中叠上叠上叠有泉巅有平地三十亩山下为丹沟岳将军七砦之一

关子门在县西翼城界东南十余里连拾崇凹岭东乌岭在县西北四十里南连关子门杏水源岭麓地理志名黑岭避宇文讳易今名 县志穆天子传鈃隥即此二山【山西郡县志多书鈃隥胥涉傅会】

碧峰山在县北三里逓高四里盘踞五里东连凤凰山又东连车辋山至河头村下有沁河西十余里连清风岭高峰又十余里连东坞岭峭壁茂林建五龙神庙有灵泉东崖有槲树鼓掌声应一名惊鸡树

大尖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东数里一冈横亘北跨岳阳浮山二县袤五十余里名横岭鹤鸣老人图记曰长城

三尖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三峰并峙

宇峻山在县东北百里长子界古名巨峻山 五朝志端氏有巨峻山 金志端氏有石门山巨峻山 迤北三十里连鵰黄岭迤南折六十八里连佛庙岭又西南三十里连三皇岭岭下乃郑庄也

洪谷唐洪谷子荆浩字浩然隐太行洪谷工丹青尤长山水为唐季之冠所谓荆关董巨也

石门山

沁河在县东十五里源出沁源县绵山经岳阳县东大匠村入县界大将村西南流经佛庙岭紫金山间又经三皇岭车辋山间凡五十余里至郑庄村又南合梅河又东南流五十里至端氏镇又南流三十余里至武安镇入阳城界西南流百五十里至河南济源县境复折而东经河内武陟入黄河 水经注沁水又南与驫驫水合水出东北巨峻山乘高泻浪触石流响世人因声以纳称西南流注於沁沁水又南与秦川水合水出巨峻山东带引衆溪积以成川又西南迳端氏县故城东昔韩赵魏分晋迁晋君於端氏县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於沁水 金地理志济源县有太行山以沁水为界西为王屋东为太行 河有曲堤渡 郑庄渡 武安渡 沁河在怀庆府城北二里 枋口水在济源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木为门故名晋司马孚垒石为之又名沁口 沁水自太行南出由枋口而东会尧王泉水又东丹水注之 魏建义元年六月葛荣使其仆射任褒率车三百余乘南寇自沁水

梅河源出东乌岭梅谷村东涧东流三十余里合梅谷沟水名梅水又东流至县东南合杏水又至河头五十里入沁河

杏河源出东乌岭陕沟村南涧南流三十余里合杏谷沟水名杏水折而东十余里合梅水

海子河源出秋谷岭西南流至端氏入沁河

玉溪河源出空仓岭西北流五十里至金峰东合海子河

慈泉在樊山巅 陈廷敬慈泉铭序樊山之阳高千仞未至巅百步有泉在山径沙石间坎甃清澈味甘冽异他水不盈不涸百鹤阡在其东故名慈泉

灵泉在笔峰山五龙庙内深尺许旱涝恒盈少汚辄涸?祷辄应相传饮之却疾云唐李端金李广明陈清胥有诗

义井在县西二十里义井村地少水一井味甘百里人以次而汲无敢少紊

芦河在县西四十里发源鹿台山西流至阳城县东十八里入沁河

可陶谿在历山西北传为舜作陶器地

龙潭在县西北二十里

马跑泉在汉封村内石崖上相传萧王马跑地得泉濯缨泉

山西通志卷二十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