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道德真经广圣义

卷之三十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三十六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疏:前章明不出不窥,不以知政理之道。此章明为学为道则至乎无为之事。首两句示进修息遣之渐,次三句明损有归无之益,后四句结成其意,戒有事不足以化人。○义曰:理世之教,以勤学而成功。修身之阶,以损知而契道。勤学则日益而进业,契道则日损而无为。倚伏本殊,语默互致,此明日益之为劣。局世居常,日损之为优。超凡证道,固以符合於不出不窥之冥寂。戒弥远弥少之烦劳,示无为可以握图,有事不足理国。此其旨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注:为学者日益见闻,为道者日损功行。益见闻为修学之渐,损功行为悟道之门。是故因益而积功,忘功而体道矣。

疏:为,修为也。损,忘损也。言初修学者日求闻见以为益,因益为道,则忘遗功行以为损。所以者何?夫为学者,莫不初则日学以知道,修功而补过,终则悟理而忘言,遣功而去执。故注云益见闻为修学之渐,盖言其初也。损功行为悟道之门,盖言其终也。

义曰:学道之人先立功行,后忘其心,所以契无为之道。理国之道,先弘德化,后忘其进,所以成太平之基也。此亦一致也。夫立身之道,不可不学。《春秋》曰:学者,殖也。不学将落。於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白虎通》云:学者,觉也,悟也。言以先王之道开道情性,使觉悟也。幼则迷昏而不悟,未可以学,长则悍格而难入,不可以教。学有三时。一就人身中为时者,十三岁之后可以习业也。故《学记》云:发然而后禁,则悍格而不胜;时过而后觉,则勤苦而难成。二就年中为时者,《内则》云:人之养子,六年教之数,一至十,十至百千万也;与方名,东西南北也。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於长者,教之让也。九年,教之数日朔望,与甲乙至壬癸六甲也。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舞勺,诵诗背文,而读曰诵也。十五年,成童,舞象学射御,先舞钥,钥似笛,执而文舞也,后舞象,武舞也。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有室,理男事,学无方。四十而仕,出谋发虑。五十,服官政是也。三就日中为时者,言随时节气受业易入。《王制》云:春夏习诗乐。言春夏是阳,阳体清,诗乐是声,声以轻清故也。秋冬习书礼。秋冬是阴,阴体重,书礼是事,事以重浊故也。以轻清之时习轻清之业,以重浊之时习重浊之事,故其气相感,皆易入也。然三时之学虽有定规,所习善道,日不可废,岂可拘於三时哉?故《学记》曰斯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也。若修道之士,先务博闻,后乃日损,反乎冥寂,以期通玄矣。藏亦自有而归於无也。

损之又损之,以至於无为。

疏:损之者,谓损为道者之功行也。

又损之者,谓除忘功行之心也。斯乃前损忘迹,后损忘心。心迹俱忘,可谓造极,则以至於无为矣。

义曰:修道之阶,渐臻其妙。初则由学而开悟,因悟而遵修,修则以立功补过,积微成着。功不在大,遇物斯拯,过不在小,知非则恢。过在改而不复,为功在立而不中倦。《洞玄经》曰:功满三千,白日升天。修善有余,坐降云车。斯皆从凡慕道,诱劝立功之旨也。夫立功之义,盖亦多途,或拯溺扶危,济生度死,苟利於物,可以勤行。或内视养神,吐纳炼藏,服饵导引,猿经鸟伸,遗利忘名,退身让物,皆修道之初门也。既得其门,务在勤久。勤而能久,可以积其善功矣。善功既积,不得自恃其功,矜伐於众,为而不有,旋立旋忘,功既旋忘,心不滞后,然谓之双遣兼忘之至尔。经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忘德不恃,其德益彰;忘功不居,其功益广。理国契无为之化,修身成不死之基矣。

无为而无不为。

注:为学者积功行,为道者忘损之。虽损功行,尚有欲损之心。兼忘此心,则至於泊然无为。方彼镜象,而无不应,故无不为也。

疏:夫有为则有碍,有碍则有所不为。今既无为,无为则无碍,故能无所不为也。此谓契道,则应用而周普也。故上卷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

义曰:功行既忘,忘心亦遣。无为之智,了能自明。既达兼忘,吻合於道。与道冥契,则无所不了,无所不知,无所不为,细合乎稊稗秋毫,大合乎阴阳天地。非无非有,非有非无,无所局滞,始可与言道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者,上经第三十七章之词也。

取天下常以无事。

注:无为无事,天下归怀,故可取天下也。

疏:此劝人君行无为也。取犹摄化也。摄化天下,必须为无为,事无事,无事则天下不扰,无为则百姓自安。以斯临莅,于何不可?言常者,无事御物,不可斯须离也。

义曰:取谓聚也。为国失道,众叛亲离。为国以道,人必悦服。离叛则散,悦服则聚。聚则国泰而昌,散则国虚而亡。欲聚人之法,常以无事为先。莅,犹临也。御,犹制也。摄,追也。《易》萃卦《正义》云:萃,聚也。情同而后聚,气合而后群。故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聚而无主,不散则乱,惟有大德之人能弘正道,得常通而利正。大人为主,聚道乃全。此谓理国圣人,以道德聚民,而安天下也,故曰取。若言取天下,非人力所能乎?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有事则有劳烦,劳烦则弊,故不足以取天下矣。

疏:夫有事谓政令烦苛,禁网凝密。令苛则人扰,网密则刑烦,百姓不安,四方离散,欲求摄化,不亦难乎?故有此事,则不足以取天下矣。

义曰:以道以德,为有国之基。无事无为,乃聚人之本。及其有事,不足安民,但有叛离,故难怀聚矣。秦皇法严而人叛,以一统致亡;汉武令峻而刑烦,故三边起怨。所以秦季年也,法如秋察。网如脂凝,嗷嗷生民,无所措其手足矣。故土崩瓦解,一旦隳亡。苛,细也。烦,急乱也。理身者常以无事,则心逸而神安。及其有事,则神痕而心扰。扰则丧道,逸则契真,不可不戒也。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疏:前章明为道日损,示修学忘遗之门。此章明圣人无心,表虚怀应物之用。初六句标圣人无心而应物,次两句示圣人混迹而用心,后两句结百姓归善之由,明圣人均养之德尔。○义曰:理国者在於无事,应化亦在於虚心。虚心则应物不常,无事则临人可久。所以善不善等以善应,善化攸同,信不信皆以信之,信诚无间。所谓融心混化,万国所归安而抚之,俱为赤子。此圣人之大旨也。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注:圣人之心,物感则应。应在於感,故无常心。心虽无常,惟在化善,是常以化百姓心为心矣。

疏:圣人虚心,物感斯应,应必玄感。感既不一,故应无常心。心虽无常,义存慈救。以百姓有不信不善之心,故混同用心而以化导。故云无常心。

义曰:广无不覆,微无不通,大道也。化无不周,感无不应,圣人也。圣人化既周普,心亦无常。从善者固以感通,不善者亦令开悟。惟德是辅,人无弃人,周布慈心,不遗毫末,而圣人无心,未始有滞也。

善者吾善之。

疏:此应感之义也。吾者,圣人也。善者回向正道之心,圣人奖之进修,以果其行,使至夫忘善之大善也。

义曰:夫善者,因心所起,对恶得名。善因恶而彰,善胜则恶灭。人既善矣,圣人因而善之,所以诱其进也。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疏:不善者,谓习染增迷,信邪背道,圣人亦以善道而引汲之。德善者,令化圣德而为善也。

义曰:人不知善之可修,恶之可改,积习为恶,迷而不回。圣人愍其执愚,亦以善道开化。化恶为善,赖于圣功。人无弃人,於是乎在。信邪者,谓世人不知正道,迷溺於邪,亦犹聩者不预金石之音,瞽者不悦玄黄之色。邪既增迷,故背於正道矣。圣人亦以善教教之,使分别邪正,而归於善也。

信者吾信之。

疏:信谓闻道勤行,心无疑执,圣人应之以至诚,赞成其善,以至於深信也。

义曰:信者亦起於心,因疑以彰信。信因疑而立,信胜则疑忘。人既信焉,圣人因而信之,所以劝其志也。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注:欲善信者,吾因而善信之;不善信者,吾亦以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而善信矣。

疏:不信谓强梁背教之人,圣人亦以平等正信而导化之,令化圣人之德,舍伪而归信也。故云德信。

义曰:人之滞俗,积习生疑,不知信之可行,疑之可舍,执疑守惑,不信正真。此弱丧之忘归同,下士之大笑,圣人亦以正信之理渐开悟之。知信舍疑,赖于圣德。德信德善,其在兹乎。强梁背教者,谓执疑之人以疑为是,以信为非,亦犹夏虫疑冰,井蛙陋海,以兹执见封彼邪心,圣人亦诱而教之,使分别信疑而归於信。所以诱之归善归信者,圣人恐其因疑获罪,滞恶罹殃。劝而勉之,盖惜人悯物之至也。

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

注:圣人在理天下,化引百姓,常惵惵用心,令得善信。而圣人凝寂,德账照圆明,浑同用心,皆为天下,故云为天下浑其心。

疏:此明圣人浑迹用心也。惵惵,忧勤也。圣人在宥天下,统御寰中,惧众生不归善信,故惵惵忧勤也。然圣人无心,复何忧喜?今所言惵惵者,皆为天下百姓未能信善,故圣人混同於物,而用其心。故云为天下浑其心,

义曰:圣人应天御时,顺人临极,黄屋左纛青,黈纩垂旒。虽身处九重,而心周万国。察臣子邪正,知稼穑艰难,宥罪宽刑,轻傜薄赋。既闷闷而不挠,亦惵惵而垂忧,导恶化疑,令归善信。而圣人澹寂常若无心,以其无事无心,物亦自宁自化矣。宥者,宽而简正也。宽宥故道行焉。混者,内外混融,无分别之貌也。

百姓皆注其耳目,

注:百姓化圣德为善,故倾注耳目,皆观听圣人也。

疏:百姓被圣德而归善,仰淳化而观风。故皆倾注耳目以观聪,则於圣人。

义曰:圣德所覃,人皆率化,上行下效,君唱臣随。四海生灵,顷耳以听其言,目以观其事。是则是效,以归於道焉。听者,侧闻也。觐者,徧览也。

圣人皆孩之。

注:圣人念彼苍生,犹如慈母。凡视百姓,皆如婴孩。

疏:百姓既倾注耳目观听圣人,圣人视之,如慈母之於赤子。故云皆孩之。又解云:百姓有分别之心,圣人化使从善,令如婴孩,无所分别。

义曰:有道圣人,慈育万有,万有奉之如慈母,圣人视之如婴孩。如此者则道德周行,上下交感,人和俗泰,不亦宜乎?理身者宝气啬神,气全神王。形神交固,则命纪遐延,斯神仙可致也。圣人化使为善,诱以修真,先祛不善之心,书归崇善之行。善行既着,乃忘为善之必,无知无为,不矜不伐,淳淳默默,内外混融,如彼婴孩,无分别相,可谓合於道矣。

出生人死章第五十

疏:前章明圣人无心混融,应善信之行。此章明出生入死,善摄超患累之门。前五句标安时处顺之人,次五句明探变求化之类,后八句结善摄之行,示长生久视之门。○义曰:天地之德,惟生为大。得其生已,当守道以安之,谷神以养之,适来不为荣,适去不为惧,不贪生而丧道,不越分而伤生,可谓安时而处顺矣。迷之者求生太厚,反失其生。善摄者以道自至,固无其害,以其无死地,诚哉。言乎安时处顺者,《庄子□大宗师篇》子祀谓子舆曰: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此古之所谓悬解,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矣。此言得生者,时有生也,失死者,顺化死也。处生而安生,得生理矣;处死而顺死,得死理矣。既无生无死,岂有衰乐哉?此古之真人无所系也。若在生而恶死,乐极之哀来。知此之流,为生死哀乐之所结矣。长生久视之道者,此经第五十九章之词也。

出生入死。

注:了悟则出生,迷执则入死。此标也。

疏:了悟生死,不厚其生,名为出生。迷执人我,动往死地,名为入死。此标章门也。

义曰:元精播气,大冶匠形,禀阳和则出生,归阴寂则入死。将明辍死延生之路,丧生趣死之由。标此章门,似若设问,具如下句以答之也。

生之徒十有三,

疏:徒者,类也。此泛论众生能安、生理,不自矜贵,适来为时,一无封执。如此之者,大泛而论,十中有三尔。此谓顺理者少,而逆理者多也。

义曰:将生不以为乐,而安其生,此生之徒也。夫当其生也,不以利欲乱其心,不以厚养伤其性,安於澹默,顺其冲和,则神守於形,气保於神,志和於气,心寂於志,静定其心。如此则不求於延生,生自延矣。不求於进道,道自至矣。

死之徒十有三。

注:此泛论众生当生安生得生理,处死顺死得死理。如此者,十中有三人尔。

疏:此亦泛论安死之道,不拒变化,适去为顺,一无惊怛。如此者,亦十中有三人尔。

义曰:将死不以为忧,而顺其死,此死之徒也。达人处世,了悟有无,知道之运化委和,所禀有厚薄。厚於阳和之气者则寿,薄於淳粹者则夭。知寿夭皆由於分,则生死可齐矣。生死既齐,则忧乐不入,泰然而身心无挠也。况髑髅见梦於庄子曰:死无君於上,无臣於下,无四时之事,泛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而王,乐不能过矣。庄子不之信曰:吾欲使司命复子之生,可乎?髑髅深膑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复为生人之劳乎?此虽寓言立理,而庄子以世人乐生者为生所拘,乐死者为死所系,滞於生死,所以有死有生,唯至人在生无生。不为生之所系,在死无死,不为死之所拘。既而不系不拘,故能无生无死。然而变而生也不可以止,变而死也不可以留,但冥契大道,则为达生死尔。其出死之表、长生为期者,在乎修真炼形,可以与语,议其玄要尔。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注:徇生太厚,以养伤生,既心矜此生,故动往死地。此则生理既失,死理亦亏。如此之辈,亦十中有三人尔。

疏:此释迷执之人养生失理之徒也。言人虽欲修生,不能悟了,动往丧生之地。安生之理既失,顺死之道又乖。如此之辈,亦十中有三人尔。

义曰:愚迷之人不知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以生为乐,以死为哀,畏死贪生,故养生过分。希生乖其道,则反丧其生,十中有三人,约其大数尔。又解云:人之禀生有三业十恶。三业者,一身、二心、三口,业也。十恶者,身业有三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心业亦有三恶,一贪欲,二嗔怒,三愚痴;口业有四恶,一两舌,二恶口,三妄言,四绮语。此三业十恶,合为十有三矣。人能制伏三业十恶,则可得道长生,可谓生之徒,由此十有三也。人若纵此三业十恶,则铃从生趣死,可谓死之徒,由此十有三也。且众生善必难构,恶乃易成,三业十恶日有所犯,犯即趣死之径。故云动之死地亦由此,十有三也。夫三业十恶,众罪之源,舍之则可以出生,行之则可以入死。修身之戒,戒之元急。此十恶事,又各有四缘,皆为罪恼之本。何者?杀生罪中有四种缘,一

实是众生,二起众生想,三有欲杀心,四令断他命。偷盗罪中亦有四缘,一实是他物,二起他物想,三有欲盗心,四使移本处。邪淫罪中亦有四缘,一实是邪境,二起邪境想,三发邪淫心,四身受染乐事。两舌罪中亦有四缘,一是所闻人,二起前人想,三起离间情,四发分构语。恶口罪中亦有四缘,一是所骂人,二起前人想,三起恶骂心,四发恶骂语。妄言罪中亦有四缘,一是所欺人,二起前人想,三有欺妄心,四成虚违说。绮语罪中亦有四缘。一是所对人,二起前人想,三发绮语心,四吐非义语。凡此十恶三业,计五十三条,动罹此罪,即之死地。慎哉戒哉。

夫何故?

疏:此设问众生动之死地之由。

义曰:将摄化之要、趣死之因重自设问,谓下句也,

以其生生之厚。

注:所以动之死地,夫缘何故?但以其求生此生太厚故也。

疏:此正答言众生动之死地者,以其耽滞有为,溺情纵欲,厚自奉养,以全其生,养之太厚,故动之死地尔。

义曰:天生蒸民,爱之甚矣。五味以食之,五色以章之,五声以悦之,五香以娱之,五利以用之,五气以和之,五官以司之,五纬以主之,五教以劝之,五常以禀之,五福以将之。居五灵之首,为万汇之长,得不自贵而保爱之乎?而纵欲适情,乐生畏死,养之过分,自掇死亡,非天怒神责,由贪生太厚所杀尔。故前之十恶三业五十条罪,动有所犯,宁无过乎?且夫躁进者亡,勇退者伤,得其中者可以议於修身尔。

盖闻善摄生者,

疏:摄,卫也。谓善能以道卫生之人,妙观生本,本来清静,於生忘生,不以情欲而滑其和,唯以冲虚而养其性,物莫能害。故称善摄。

义曰:其生也有涯,而事也无涯。以有涯之生,役无涯之事,能无伤乎?善摄生者,於事无事,以全其和,不以欲婴心,不以利伤己,任冲和之自运,托虚寂以真怀。忘生而生能全,体道而道自政,虚室生白,冥心契玄。摄生之善也。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疏:不期而会曰遇。按《山海经》,兕出湘水南,苍黑色。《尔雅》曰:形如野牛,一角重千斤。善摄生之人,不起心害物,所以陆行不求遇於兕虎,入军不被带於甲兵,故虎兕甲兵无伤之意。

义曰:潇水、湘水出九疑、零陵,其地有犀兕焉。兕虎皆害人之者也。兕虎害人,甲兵伤敌。遇之必有所害,敌之必有所伤。而善摄生者不干预於兵甲,故不为其所伤;不求遇於兕虎,故不为其所害。昔晋人郭文字文举,栖於余杭大涤山,与猛虎同处。每出城市,虎必随之。人或问之曰:先生有道乎?何挚兽之驯扰若是也?文举曰:人无害兽之心,兽无害人之意。亦何术乎?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注:善摄卫生理之人,心照清静,无贪取之意,则凡是外物不可加害。陆行不求遇兕虎,入军不被带甲兵,此不求害物,则物无害心。故无投角、措爪、容刃之地。

疏:前明善摄生之人内无害心,所以外不求遇兕虎。此明设使逢遇,此无伤害之心,自然彼无容措之处。是知忘情於物者,则海上之鸥可驯而狎,陆行之兽可系而游,况伤害乎?故无是也。

义曰:摄生之人性与道合,慈心广运,己无伤物之心,和气内充,物无伤己之执。虽遇兕虎,必无爪角之伤;或值甲兵,亦无锋刃之害。以其道德充备,物物皆柔服焉。狎鸥者,有人居於海上,其子每於海滨与鸥鸟群相狎而戏。其父异之,将往观焉。其子先诣尝游之所,群鸥见之,飞翔而不下。以其无机心,而鸥鸟狎之。今有机心,则翔而不下。则知苟有害物之意,虎兕宁容不伤?所不伤者,机心息於内也。《神仙传》:刘刚字伯鸾,与妻樊夫人俱得神仙之道。刚为上虞令,游四明山遇虎。虎见刚俯伏不敢起,以语夫人。夫人径往,以绳系虎而归,如家犬焉。盖道德所摄也如此。措,置也。容,受也。狎,近也,习也。无置爪受刃之所也。

夫何故?

疏:此问虎兕兵刃是害人之物,今不投措其爪角、无容其兵刃者,其故何也?假问其故,以晓於人。

义曰:欲明善摄生之人,无趣死之地,复重发问,将以勉励於修行耳。

以其无死地。

注:夫何故兕虎甲兵无容措之所乎?以其顺化无私,不以死为死,则物不得害其生。故云无死地。

疏:此正答也。夫见有其身者累,生生之厚者死。今善摄生之人,照法性空,悟身相假,故能於生忘生。不为厚养之过,无私顺化,故无死地可处尔。既心无死地,夫何虎兕兵刃能害其生乎?

义曰:大圣演经,广弘道要,欲使人皆趣善。众尽宝生趣善,则无过无疵。宝生则怀道怀德,无过疵则不履死地,怀道德则可致遐龄,自无兵刃爪角之伤,可合清净希夷之道。理国之君不怀五兵之力,四境协宁,能开三面之罗,百兽率舞,何所加害乎?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三十六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