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西夏记

西夏记序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

余校邑人陈友松先生《西夏事略》,参以张氏鉴《西夏纪事本末》、吴氏广成《西夏书事》,已成书矣。继念史所以备一代事实,陈氏条分件系,自谓就架上书五十馀种编成,而未见李氏《通鉴长编》;张、吴见《通鉴长编》矣,所捃摭虽较陈氏为备,而中秘之藏,仍未窥也。

余僻处西南山中,为汉朐忍、唐开州,古谪宦所居地。家鲜藏书,又少贤士大夫相往还,闻见之博,又不逮数子。然因乱辟地京师,承乏史馆,适值图书馆启,而宋、元善本及《四库全书》本均灿然在目,因得次第纵观,左右采获,津逮绠汲,时有获于数子之外,则时与地之幸也。

西夏建国二百馀年,颇怪当时史臣不为建议,勒成专书,仅附见《宋》、《辽》、《金》三史以传。岂以地处西偏,人为羌族,故外之欤?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置博士弟子员、尊孔子为文宣帝,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乃辽、金有史,而西夏无史,何也?

余从数百年后,远溯数百年前,而成此书。以三家为先河,合百氏为一冶,不复区为谁某,而各溯所自出。上自朝章、国典,下至小说、短书,苟匪不经,皆在所录。更于《西夏纪》外,成《丛刊》十馀卷,西夏一代事实略具矣。每条仿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例,各注书目,虽乖史法,为便省阅,亦征信之意也。至所引书,有经三家缀缉、联贯而仍注以原书者,以三家虽异流而同出一源。史为天下万世公共之书,非一人一家所得私也。余治此十馀年矣,念陈氏限于地,张、吴二氏限于时,余得地与时,而手自辑录,稿数四易,至是而始底于成。然欲以为纪传,仍未能也。吁!学问之道,有穷乎哉?余益用兢兢焉。因书其缘起于此。开县戴锡章。

是书初以陈书为主,辅以张、吴二氏,用低一格双行,以示区别。质之胶西柯凤荪先生,先生颇称善。既而,先生以张、吴书中亦有大事,当顶格单行大书者,因屈于陈氏,列置低格,不无稍欠。谓不如独自成书,而以陈书另行,既靡喧宾夺主之嫌,并免削足适履之病,因特谨从,用志教益。

是书初拟全注原书,继因见闻有限,未能悉考所出,即以三家书标目,亦谭锺麟《通鉴长编拾补》称《西夏书事》之例。后有所获,当再改注。

是书未改编以前,经教育部审定,颇蒙嘉许,其评语云:“西夏建国二百馀年,文献无征。近世有张氏鉴之《西夏纪事本末》、吴氏广成之《西夏书事》、周氏春之《西夏书》,皆不免于疏漏。作者因其乡人陈氏昆之《西夏事略》,重加改订,成此巨制,引书至三百馀种之多,考核精详,尤为前人所不及,真名山之盛业也”云云。录此,以为改编后之印证。

是书未改编以前,初校有同邑谢君升庵盛堂,欧阳君周辅煦、黎君生广芬、余君郅廷秉隆、刘君涵章雨田、彭君作桢,郾城陈君山铭伟勋,华阳余君汉丞承萱,郫县李君鹏;改编以后,则汉阳李君星樵哲明,山阳吴君濂溪怀清,吴县胡君绥之玉晋,罗田王君季香葆心,绵竹曹君𬙋蘅经沅,或任校雠,或代搜辑,皆于此书有参订之益,例得备书。锡章又识。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