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老子翼[道藏本]

老子翼卷之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光庙在潜邸,程文简公大昌时为宫僚,尝索其所着《易老通言》,大昌以割子缴纳,其略曰:夫老子之可重者,何也?秉执枢要,而能以道御物,是其长也。贵无贱有,而罕言世故者,亦非其或短於此也。故师老子而得者,为汉文帝。盖其为治,大抵清心寡欲而渊默朴厚,以涵养天下,其非不事事之谓也,则汉以大治而基业绵固者,得其要,用其长故也。至於西晋,则闻其言常以无为为治本,而不知无为者如何其无为也。意谓解纵法度,拱手无营,可以坐治。无何纪纲大坏,而天下因以大乱。故王通论之曰:清虚长而晋室乱,非老子之罪也。盖不得其要而昧其所长也。区区之意,深望殿下采其秉要之理,而以西汉为法,鉴其谈治之略,而以西晋不事事为戒,则老子之精言妙道,皆在殿下运用之中矣。又尝着《潜藩盛德录》,内一篇曰:某旧得侍谈,凡及大道,常取《易击》道器与孔子下学上达之语而参言。盖道器学达,可从上下立为形容。正如烧火,薪能生焰,是上形之道,必资下形之器,学乎下,可以达乎上。是薪虽粗实,而其英华能炎能上者也。六经论孟说器多,而说道少,是蓄薪以求生焰者也。老庄之书说无多於说有,是谓六经说薪已多,不必赘言者也。儒者之於求道,自有六经,宜若无藉於老庄矣。然老庄之书,言微趣深,助发道秘,尤为精要。苟能博取,当大有补。特不可如晋人谈虚,直谓弃捐礼乐刑政,而天下可以自治焉耳。天下尝有无薪而能自起火焰者邪?又曰:今道士修老子教者,舍道本不言,而及方药祈禳等事,其 失本意,又益太远。惟唐人白居易诗语能明其确,曰:何况元元皇帝道德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元元皇帝即老子也。道家以老子为教祖,而八十一章自清浄寡欲之外,别无一语他及,如何凿空妄云有药有仙、及祈禳胜厌等事邪?恭蒙圣谕,以某言为是,且明诵白诗上语全文,益深嘉居易之谈老子能得要妙也。并见本集。

永嘉郑伯熊景望曰:盖公治黄老,曹相国参用於齐而称治。儒家多訾黄老言,何哉?吾尝杜门终日默坐,谨动作,薄滋味,而心和气平,百病不侵。节以备其无,推以散其有,不妄求,不过忧,而老者、穉者安於恬淡。尝意此理推之天下有余地,何独数百里之齐。孔孟之术岂有外是者,而訾黄老言,何哉?盖今道家所谈清浄者,舍此而趋诞也。见《郑先生慧语》。

薛蕙君采作《老子集解》成,高叔嗣序之曰:亳,老子所产也。初老子着书,言天道玄虚,自汉以下,莫能遡其本旨,咸窥见一偏,说繇此起,故其书日离。州人薛考功先生始覃思大道之原,究意天人之一,折衷群言,舍於矩度,老子之道则灿然大明。书成嘉靖九年,岁在庚寅之次,序曰:大道之归,一致而百虑。圣人之旨,同情而异言。昔仲尼之门,罕言天道,是以后世无得闻焉。然《周易》乾爻,配象六龙,始於勿用,终於穷亢。不以吉凶告人,用九。见群龙无首,则吉。而仲尼赞之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乾元用九,乃见天则。盖刚而能柔,天之道也。此与老子何异?故称吾见老子其犹龙乎。夫学者独患不知天人之一。不知天人之一,则其议圣人者陋矣。自古言仁义礼乐有过於老子者乎?然而非不知天也。言阴阳刚柔有过於孔子者乎?然而非不知人也。顾圣人示人有不同,其所言者,学者之所信也,所不言者,学者之所疑也,故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夫知人而不知天者近乎愚,知天而不知人者近乎诬,奈何以此议圣人也。或曰《老子》养生之书,夫圣人之道,内之以养其身则寿而康,外之以理乎物则顺而治,圣王之事同条共贯,岂有他哉。作者既皆已没,景向仆绝,所谓其人与骨皆已朽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薛氏《老子集解》二卷,藏於家。子录其副焉,又曰:考功薛先生既屏居亳一纪,致崇於学,庚寅始注《老子》,号曰《集解》,余为序。其书刊之甚着,先生意未覃尽,时复损益。丁酉乃成,视予读之,义加精微。要以至道,协於大中,县汉以来言老子者,盖至是决矣。顾世莫有与知老子者,又孰以知先生之注?序曰:始余少读《老子》,谓犹皇帝王伯之降,所言殆上皇事尔。朴而不华,后世弗能用也,诚窃之亦足寡营而致治。壮益读之,则见与圣人之道亡抵牾,可施於世。特其辞所出,抑扬已甚,骤不能通,愚者欲信之,助以灵异。繇是遂为儒家所诎,置为养生之书,其徒守之,至言湮晦。要之古之圣人所学,咸修己治人之事,或得有浅深,见有纯驳尔,奈何绝去,使世讳言之,老子之书殆於息矣。余怀此意,未有以明。其后仕都,质之今祭酒武城王纯父先生,孔老所以异,奈何?纯父答之,聃与尼父意同而言异。彼生於周末,睹文之盛也,疾欲还之古,故激言之,激则不能无过中已,试言之。仲尼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与其奢也宁俭。而聃则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故激如此,去仲尼之辞远矣。故尼父之书诵法万世,而聪卒废而为它也。余藏其牍,他日仕山西,复质之今京尹曹德芳先生。其言圣人之言道也,犹人之名天也。中国谓之天矣,彼匈奴则谓之撑犁,岂有二哉,特其辞异耳。天固不自知,而人强名之,又争辨之,故学者诚求至於道,凡支言可忘也。达哉言乎。盖二先生皆深於老子者,今以观考功之注,尤信。《易大传》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学者习而常闻,如不见其同与一,独以其异也,遽诋诃之。盖读其篇未讫,往往已惊,岂但老子邪,呜呼,难言矣。百世倘有其人,固自知之,余何暇置誉毁哉。记二先生之语篇首复作序。

李宏甫刻子由解於金陵,题其后曰:食之於饱,一也。南人食稻而甘,北人食黍而甘,此一南一北者,未始相羡也。然使两者易地而食焉,则又未始相弃也。道之於孔老,犹稻黍之於南北也,足乎此者虽无羡於彼,而顾可弃之哉,何也?至饱者各足,而真饥者无择也。盖尝北学而食於主人之家矣,其初盖不知其美也,天寒大雨雪三日,绝粮七日,饥冻困踣,望主人而向往焉。主人怜我,炊黍饷我,信口大嚼,未暇辨也。彻案而后问曰:岂稻粱也欤?奚其有此美也。主人笑曰:此黍稷也,与稻粱埒。且今之黍稷也,非有异於向之黍稷者也,惟甚饥,故甚美,惟甚美,故甚饱。子今以往,更不作稻粱想,亦不作黍稷想矣。予闻之,慨然而叹。使予之於道,若今者之望食,则孔老暇择乎?自此发愤学道,穷日夜不寝不食,而时获子由《老子解》於焦弱侯氏。解《老子》者众矣,而子由最高。子由之引《中庸》曰:喜怒一及乐之未发谓之中。夫未发之中,万物之奥,宋自明道以后,递相传授,每令门弟子看其气象为何如者也。子由乃独得微言於残篇断简之中,宜其善发老子之蕴,使五千余言烂然如皎日,学者断断乎不可一日去手也。解成示道全,当道全意。寄子瞻,又当子瞻意。今去子由五百余年,不意复见此奇特。嗟夫,亦惟真饥而后能得之也。万历二年冬十二月二十日宏甫题。

李宏甫先生既刻子由《老子解》,逾年复自着解老二卷,序曰:尝读韩非解老,未始不为非惜也,以非之才,而卒见杀於秦。安在其为善解老也,是岂无为之谓哉。夫彼以柔弱,而此以坚强。此勇於敢,而彼勇於不敢。己方圆冰炭若矣,而谓道德申韩宗祖可欤?苏子瞻求而不得,乃强为之说,曰老子之学重於无为而轻於治天下国家,是以仁不足爱而礼不足敬,韩非氏得其所以轻天下之术,遂至残忍刻薄而无疑。呜呼,审若是,则不可以治天下国家者也。老子之学果如是,夫老子者非能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者也。故善爱其身者不治身,善爱天下者不治天下。凡古圣王所谓仁义礼乐者,皆非所以治之也,而况一切刑名法术欤?故其着书专言道德,而不言仁义,以仁虽无为而不免有为,义则为之而有以为又甚矣。是故其为道也,以虚为常,以因为纲,以善下不争为百谷之王,以好战为乐杀人,以用兵为不得已,以胜为不美,以退为进,以败为功,以福为祸,以得为失,以无知为知,以无欲为欲,以无名为名,孰谓无为不足以治天下乎?世固未知无为之有益也,然则韩氏曷为爱之,曰顺而达者,帝王之爱也,逆而能忍者,黄老之术也。顺而达,则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是故顺事恕施,而后四达不御,其效非可以旦夕责也。逆而能忍者,不见可欲是也,是故无政不达而亦无心可推,无民不安而亦无贤可尚,如是而已矣。此至易至简之道,而一切急功利者之所尚也。而一切功利者欲效之而不得,是故不忍於无欲而忍於好杀,不忍以己而忍以人,不忍於忍而忍於不忍。学者不察,遂疑其原,从而曰道德之祸,其后为申韩也如此。夫道德之后为申韩固矣,独不曰仁义之后其祸为篡弒乎。古今学术亦多矣,一再传而遂失之,其害不可胜言,岂少哉,独老子乎。由此观之,则谓申韩原道德之意,亦奚不可?予性刚使气,患在坚强而不能自克也,喜读韩非之书,又不敢再以道德之流生祸也,而非以道德故。故深有味於道德而为之解,并序其所以语道德者以自省焉。先生名载赞,温陵人,仕至姚安太守,请老归。

老子考异

古书传世,为人所窜易者多矣,而老子尤甚。开元注明言:我独异於人而贵求食於母,先无求於两字,予所加也。则后人之妄增而不及自道者,可胜言哉。史迁言着书五千余言,亦其大率耳。妄者至尽削语助之词,以就五千之数,是史迁言为此书祸也。薛君采氏作《老子集解》,别为考异一篇附焉。顾其所见,裁十数本耳。余睹卷轴既多,异同滋甚,其为余所安者已载正经,而悉以其余系之卷末,仍名曰《考异》,俟世之好古者参焉,弱侯题。

第二章

斯恶已苏已作矣。皆知善之为善皆上一有天下字。故有无相生龙兴碑无故字。传奕古本相上并有之字。万物作焉而不辞碑本作作而不为始。功成而不居古本作功成不处。夫唯不居古本作不处。

第三章

使心不乱古本作使民心。是以圣人之治古本治下有也。一无之治。使天知者不敢为也一无敢字。古本无也字。则无不治古本作无不为矣。彭耜本无不治矣。

第四章

冲古本作盅。或不盈陆本作不满。开元本、苏本或下有似。纷碑本作忿。渊兮河上、陆兮作乎。湛兮似或存碑本无兮,或作常。一或作若。吾不知其谁之子陈碧虚、司马本无之。

第五章

不屈河上、陆作不诎。多言碑本作多闻。

第六章

天地根古本、《列子》并作天地之根。

第七章

天长地久碑本作天也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黄茂材地下有之。碑本无且。故能长生碑本作长久。非以其无私耶河上、陆作以其无私。古本非作不。

第八章

而不争碧虚、司马、曹而作又。处众人之所恶古本处作居。故几於道叶本下有矣。

善仁古本作善人。故无尤一下有矣。

第九章

持司马作恃。揣而锐之古本作颛而税之。王弼亦作说。长保碑本作长宝。满堂古本作满室。骄司马作憍。功成名遂身退碑本作名成、功遂、身退。王弼作功遂身退。又名作事。

第十章

抱古本作袌。无离乎一无乎,下同。能婴儿乎一能下有如。生之畜之一无此四字。

第十一章

埏司马、碧虚作挺。

第十三章

何谓宠辱若惊一无若惊。宠为下碧虚作宠为上,辱为下。吾以有大患者一无者。及吾无身古本作苟吾无身。吾有何患古本下有乎。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古本作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天下矣。开元本则作若,无二矣。一寄托下并有於。

第十四章

此三者一无此。故混而为一苏故下有复。古本一下有者。上下古本作上之下之。绳绳兮一无兮。无物之象苏作无象之象。是谓惚怳碑本无四字。古本作芴芒。执古之道古本道下有可。

第十五章

豫犹一下并有兮。客碑本作容。释碑本作汋。敦兮其若朴碑作混若朴。旷兮其若谷碑无兮其。浑兮其若浊碑本混若浊。静古本上有澄。徐清徐生古本二徐上有而。安以久邵本安作谷。故能敝不新成古本是以能敝而不成。碑本、李荣本作能敝复成。

第十六章

观其复王弼本无其。静曰复命王弼本

作是谓复命。芸芸庄子作云云。各归其根各下一有复。公乃王王乃天碑本作公能生,生能天。没身不殆叶本无此。

第十七章

不知有之一作下知有之。亲之誉之王

弼作亲而誉之。其次侮之彭本无其次。陈作其

次畏而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王弼有二焉。犹

兮其贵言王弼作悠兮。一无兮。碑本作其犹贵言。事遂一作各遂。皆曰司马无皆。陈、苏、曹、程、黄曰作谓。

第十八章

废出古本下并有焉。孝慈一作孝子。忠臣古本作贞臣。

第十九章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程无此。古本以为文而未足也。

第二十章

善古本作美。荒兮其未央哉碑本作莽其未央。古本无哉。如享古本作若享。如春登台古如作若。一春在登下。怕兮古本作魄,碑本作我魄未兆。乘乘兮古本作儡儡。沌沌碑作纯纯。昭昭察察古作皆昭昭、皆察察。闷闷古作闵闵。忽若晦寂若无所止晦一作海。一作忽兮其若晦,飘兮似无所止。一作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一作飘兮其若海,飕兮若无所止。异於人古本上有欲。贵食母开元本作求食于母。

第二十一章

怳惚古本并作芒芴。惚兮怳兮其中有象一其字上无兮字。一无其字,句末有兮字,下同。其精甚真碑本无此。

第二十二章

直古本、碑本并作正。岂虚言哉古本言下有也。

第二十三章

故飘风不终朝一无故终。古本作崇,下同。孰为此者天地古本地下有也。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古本作从事於德者,德者同於德,从事於失者,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古本无同乐二字,下同。信不足古本足下有焉。

第二十四章

跂王弼、陆作企。其在道也司马、曹、陈、苏在并作於。物或恶之或一作故。不处一处下有也。

第二十五章

寥兮陆、王弼寥作寞。强为之名曰大司马、程作强名之曰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一作而王处一焉。陈无此两句。

第二十六章

奈何古本作如之何。失根古本、碑本作失本。诸本作失臣。

第二十七章

善行古本行下有者,下并同。善计不用筹策古本作善数者无筹策,又策作算。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叶故作而。傅奕云:古无此,独河上有之。善人古本人下有者,下同。

第二十八章

故大制不割古本作大制无割。

第二十九章

而为之古本下有者。天下神器古本上有夫。为者碑本者作故,下同。故物苏、叶、黄、陈故并作凡。呴陆、王弼作歔。一作嘘。古本作噤。羸古本作锉。王作挫。载古本作培。碑本作接。隳古本作堕。是以司马以作故。

第三十章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碑本无此。果而已古本下有矣。取强古本下有焉。果而勿强古本上有是。一作是谓。不道古本、碑本并作非道。

第三十一章

之器一无此二字。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古本作以恬澹为上,故不失也。若美必乐之,乐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人之杀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碑本志作意,无矣字。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一作言以丧礼处之。众多王弼作之。众古本下有则,下同。

第三十二章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一无朴虽小。古本作莫能臣也。侯王梁武本、陆本、古本并作王侯。万物将自宾万物一作天下。自均古本下有焉。犹川谷古本犹作由。之於一作之与。江海古本下有也。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古本下有也,下并同。有力叶无有。不失其所邵所下有止。

第三十四章

泛陆、王弼作汜。不居碑本作不名有。爱养一作衣被。可名於小一作可名为小。一作可名於小矣。下同。归焉古本作归之。不为主为一作知。以其不自大古本其下有终。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古本下有者。出口古本、碑本口并作言。淡乎古本作淡兮。

第三十六章

歙古本作翕,王弼作。柔胜刚弱胜强古本胜上有之。脱古本作侻。邦一作国。

第三十七章

侯王古本作王侯。镇以一作镇之以。亦将不欲古本亦上有夫。不欲以静一作无欲。

第三十八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古本作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仍之王弼作扔。乱之首也愚之始也一无二也。处其厚古本四句并作处。王弼作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第三十九章

侯王古本作王侯,下同。天下贞一作正。其致之一也开元本无一也。万物得一以生君平本无此并下万物无以生恐灭十四字。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蹙一作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蹙。自称古本作自谓。此其古本作是其。非乎古本作非欤。数舆无舆舆,古本作誉,一作车。琭一作录。如玉如,古本作若,下同。落落一作珞珞。

第四十一章

闻道大笑之古本道下有而。故建言一无故。有之古本下有曰。类一作颣。进道若退一在夷道若颣上。辱古本作。偷古本作偷。渝古本作输。

第四十二章

王公以为称古本作王侯以自称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古本作人之所以教我,亦我之所以教人。一作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教父古本作学父。

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於无间古本、《淮南子》并作出於无有,入於无间。王弼作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一无吾也二字。希及之政和本下有矣。

第四十四章

是故甚爱必大费程本无是故。

第四十五章

冲古本作盅。屈古本作诎。清静为天下正古本为上有以。

第四十六章

却走马以粪古本粪作播。吴幼清本作以粪车。罪莫大於可欲王弼本无此。咎莫大於欲得韩非本、古本作咎莫僭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司马无之足,又无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古本出户窥牖下俱有可以二字。韩非作不出於户,可以知天下,不窥於牖,可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弥古本作,下同。韩非远下有者。不行而知一作不行而至。

第四十八章

为学为道古本下有二者。又损之一无之。无为而无不为矣古本作无为则无不为。故取天者王弼无故者二字。不足以取天一下古本作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第四十九章

德善矣一作得善,一无矣,下同。惵惵古本作歙歙。一下有焉。浑其心古本作浑浑焉。孩之陆、王弼作咳。

第五十章

人之生动之死地韩非本、古本作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生生之厚古本下有也。夫何故古本下有也。无死地古本下有焉。

第五十一章

夫莫之爵一无夫,一作莫之命。畜之古本作德畜之。亭之毒之一作成之熟之。养之古本作盖之。

第五十二章

有始古本始下有可。得其母得一作知。袭常叶作袭裳,非。

第五十三章

而民好径碧虚、司马、苏、林并作民甚好径。资货有余古本作货财。一作资财。盗竽旧俱作盗夸。非道哉一道下有也。赵志坚作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韩非无者,下同。子孙祭祀不辍彭耜本孙下有以。韩非作子孙以其世世祭杞不绝。修之於身一无於,下同。乃真赵志坚乃作能,下同。乃余赵作能有余。修之於邦邦旧俱作国,下同。何以古本作奚以。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古本作含德之厚者,比之于赤子也。毒虫古本作蜂趸。□古本作朘。陆作全。至也碧虚、苏、曹无也,下同。而不嘎一作嗌不嘎。黄茂材曰:古本无嗌,后人以庄子之文增入之。古本嘎作。,於由切,气逆也。曰强古本作则强。是谓古本作谓之。不道碑本作非道。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古本言下有也。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贱古本上泣有亦。

第五十七章

以正古本正作政。无事达真本事作为。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一作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民多技巧奇物滋起古本作民多智慧,邪事滋起。滋彰古本作滋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河上本此下有我无情而民自清。

第五十八章

闷闷古本作闵闵。醇醇古本作偆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韩非及古本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韩非作人之迷也,其故以久矣。一作民之迷,其日固久。刿纂微作秽,非。

第五十九章

莫若啬若一作如。是谓早服谓,韩非作以。服,一作复。谓之重积德韩非作是谓重积德。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黄无下四字。深根固柢韩非作深其根固其柢。柢一作蒂。

第六十章

治大国韩非作治大国者。烹烹不当加火。其神不伤人韩下有也。圣人亦不伤之韩作不伤民。

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一作天下之交牝。以静为下古本作以其静,故为之下也。司马作以其静为之下。一无此句。故大者宜为下一无故,一作为之下。

第六十二章

奥一下有也。善人之宝司马、程之下有所。加人彭本加於人。坐进此道古本作进此道也。所以贵此道者何一作何也,一无何。不曰纂微、曹、陈曰作日。有罪以免邪罪下一有可。

第六十三章

图难於其易古本难下有乎,下同。一无其。天下难事难上亦有之,下同。轻诺多易古本下各有者。犹难之程犹作由。故终无难古本下有矣。

第六十四章

易判判一作泮,一作破。为之於未有古本作为之乎其未有,下同。豪一作毫。九成一作九层。千里之行一作百仞之高。圣人无为一上有是以,一无圣人。常於几成一於下有其。则无败事一下有矣。复众人。古本复上有以。恃旧并作辅,非。不敢为一下有也。

第六十五章

以其智多古本作以其多智也。国之贼国之福下古本各有也。知此两者亦楷式古本作常知此两者亦稽式。乃至古本作乃后至。一上有然后。

第六十六章

以其善下之古本下有也。以其言下之古本作必以其言下之。一作必以言下之,下句同。民不害古本下有也。

第六十七章

夫惟大故似不肖清源本无此句。其细也夫一无也夫。宝而持之一作持而宝之。宝一作保。慈故能勇古本上有夫。器长韩非作事长。舍其慈且勇一无其,下二句同。死矣古本作是谓入死门。以战则胜一作以陈则正。以慈卫之叶上有必。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古本作古之善为士者不武也。善胜敌者不争林希逸本作善胜战者不与。一无敌字。古之极古本下有也。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古本下有曰。仍无敌执无兵古本作执无兵,仍无敌。王弼作扔。轻敌古本作无敌。轻敌几丧吾宝古本作无敌则几亡吾宝。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古本作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古本作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不我知也一无也。则我贵矣一作则我者贵。被褐一作披褐,一褐下有而。

第七十一章

上古本作尚矣。病古本作病矣。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韩非作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

第七十二章

大威至矣一作则大威至。无狭一作无狎。夫唯不厌吴幼清作夫唯不狎。

第七十三章

此两者一此上有知字,非。繟一做坦,一作默。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一民下有常。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古本作吾得而杀之孰敢也。一得作岂。而代司杀者而,一作夫。是代大匠斲是下一有谓。希不自伤其手矣一作希有不伤手矣,一作希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古本下有者,下二句同。食税之多也一无也,下同。以其生生之厚也一作以其上求生之厚。唯无以生为者一上有夫,一为下有贵。贵生政和本下有也。

第七十六章

草木一上有万物二字。柔脆脆一作弱。之徒古本下有也,下句同。兵强古本下有者。共一作折。强大处下古本作故坚强处下。

第七十七章

其犹张弓乎古本作其犹张弓者欤?邵犹作由,非。补之一作与之。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古本作孰能损有余而奉不足于天下者,其唯有道者乎。功成而不居一作功成不处。见贤耶一无耶。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一作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能先先一作胜。以其无以易之也一无以也。柔之胜刚强之胜强一上有故,无二之莫不知莫能行古本作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故圣人云故一作是以。古本人下有之言。是谓一作是为。若反古本下有也。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一下有者。必有余怨一无必。故有德司契一无故。

第八十章

使民有什伯之器一无民,一作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一下有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叶本无此句。甘其食古本上有至治极民各六字。安其俗俗一作居。乐其业业一作俗。音一作声。使民至一无使。而不相往来一无而,相下有与。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古本作善言不辩,辩言不善。不积不一作无。天之道一无之。

老子翼卷之六竟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