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卷之二十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二十二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风毒脚气方

论风毒状第一

论曰: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士人多有遭者。岭表江东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意经方,偏善斯术。晋朝仕望多获全济,莫不由此二公。又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法存等诸家旧方为三十卷,其脚弱一方近百余首。魏周之代,盖无此病,所以姚公《集验》,殊不殷勤,徐王撰录,未以为意。特以三方鼎峙,风教未一,霜露不均,寒暑不等,是以关西河北,不识此疾。自圣唐开辟,六合无外,南极之地,襟带是重,爪牙之寄,作镇於彼,不习水土,往者皆遭。近来,中国士大夫虽不涉江表,亦有居然而患之者,良由今代天下风气混同,物类齐等所致之耳。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经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深师述支法存所用永平山敷施连范祖耀黄素等诸脚弱方,凡八十余条,皆是精要。然学者寻览,颇觉繁重,正是方集耳,卒欲救急,莫测指南。今取其所经用灼然有效者,以备仓卒,余者不复具述。

论何以得之於脚

问曰:风毒中人,随处皆得,作病何偏着於脚也?答曰:夫人有五脏,心肺二脏,经络所起在手十趾;肝肾与脾三脏,经络所起在足十趾。夫风毒之气,皆起於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头项也。微时不觉,痼滞乃知。经云次传、间传是也。

论得已便令人觉不

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得此病,多不令人即觉,会因他病,一度乃始发动,或奄然大闷,经三两日不起,方乃觉之。诸小庸医,皆不识此疾,馒作余病治之,莫不尽毙。故此病多不令人识也。始起甚微,食饮嬉戏,气力如故,惟卒起脚屈弱不能动,有此为异耳。黄帝云缓风湿痹是也。

论风毒相貌

夫有脚未觉异,而头项臂膊已有所苦;有诸处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内已有所困。又风毒之中人也,或见食呕吐、憎闻食臭,或有腹痛下痢,或大小便秘涩不通,或胸中冲悸,不欲见光明,或精神昏愦,或喜迷妄、语言错乱,或壮热头痛,或身体酷冷疼烦,或觉转筋,或肿不肿,或□腿顽痹,或时缓纵不随,或复百节挛急,或小腹不仁,此皆脚气状貌也,亦云风毒脚气之候也。其候难知,当须细意察之。不尔,必失其机要。一朝病成,难可以理,妇人亦尔。又有妇人产後,春夏取凉,多中此毒,宜深#1慎之。其热闷掣瘲,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又但觉脐下冷痞,愊愊然不快,兼小便淋沥,不同生平,即是脚气之候,顽弱名缓风,疼痛为湿痹。

论得之所由

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靴袜,当风取凉,皆成脚气。若暑月久坐久立湿地者,则热湿之气蒸入经络,病发必热,四肢酸疼烦闷;若寒月久坐久立湿冷地者,则冷湿之气上入经络,病发则四体酷冷转筋;若当风取凉得之者,病发则皮肉顽痹,诸处□动,渐渐向头。凡常之日,忽然暴热,人皆不能忍得者,当於此时,必不得顿取於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复不得受之,皆生病也。世有勤功力学之士,一心注意於事,久坐行立於湿地,不时动转,冷风来击,入於经络,不觉成病。故风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开,腠理疏通,风如急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趺,或先中膝已下端经表裹者。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觉处二三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黄帝云:当风取凉,醉已入房,能成此疾。

论冷热不同

问曰:何故得者有冷有热?答曰:足有三阴三阳,寒中三阳,所患必冷;暑中三阴,所患必热。故有表裹冷热、冷热不同,热者治以冷药,冷者疗以热药,以意消息之。脾受阳毒即热顽,肾受阴湿即寒痹。

论因脚气续生诸病

虽患脚气不妨乳石动发,皆须服压石药疗之。夫因患脚气续生诸病者,则以诸药对之。或小便不利,则以猪苓、茯苓及诸利小便药治之;大便极坚者,则以五柔麻仁丸等治之;遍体肿满成水病者,则取治水方中诸治水之药治之。余皆仿此,更无拘忌。

论须疗缓急

凡小觉病候有异,即须大怖畏,庾意急治之。伤缓气上入腹,或肿或不肿,胸胁逆满,气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宽者数日必死,不可不急治#2也。但看心下急,气喘不停,或自汗数出,或乍寒乍热,其脉促短而数,呕吐不止者,皆死。

论虚实可服药不可服药

凡脚气之疾,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致虚而殂。故脚气之人,皆不得大补,亦不可大泻,终不得畏虚,故预止汤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治也。

论看病问疾人

世间大有病人亲朋故旧交游来问疾,其人曾不经一事,未读一方,自骋了了,诈作明能,谈说异端,或言是虚,或道是实,或云是风,或云是蛊,或道是水,或云是痰,纷纭谬说,种种不同,破坏病人心意,不知孰是,迁延未定,时不待人,钦然致祸,各自散走。是故大须好人及好名医,识病深浅,探赜方书,博览古今,是事明解者看病。不尔,大误人事。窃悲其如此者众,故一一显析,具述病之由状,令来世病者读之以自防备也。但有一状相应,则须依方急治,勿取外人言议,自贻忧悔,但详方意。人死不难,莫信他言以自误也。余尝为人撰门冬煎,此方治脚气大有验,病者须用之。

论脉候法

凡脚气,虽复诊候多涂,而三部之脉,要须不违四时者为吉,其逆四时者勿治。余如脉经所说,此中不复具载。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厚赤白者难愈。黑人耐风湿,赤白不耐风。瘦人肉硬,肥人肉软,肉软则受疾至深,难愈也。

论肿不肿

凡人久患脚气不自知别,於後因有他病发动,治之得瘥後,直患呕吐而复脚弱。余为诊之,乃告为脚气。病者曰:某平生不患脚肿,何因名为脚气?不肯服汤。余医以为石发,狐疑之间,不过一旬而死。故脚气不得一向以肿为候,亦有肿者,有不肿者。其以小腹顽痹不仁者,脚多不肿。小腹顽後不过三五日,即令人呕吐者,名脚气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凡患脚气到心难治,以其肾水克心火故也。

论须慎不慎

凡脚气之病,极须慎房室、羊肉、牛肉、鱼、蒜、蕺菜、菘菜、蔓菁、瓠子、酒、面、酥油、乳糜、猪、鷄、鹅、鸭。有方用鲤鱼头,此等并切禁,不得犯之。并忌大怒。惟得食粳、粱、粟米、酱豉、葱、韭、薤、椒、姜、橘皮。又不得食诸生果子、酸酢之食,犯者皆不可瘥。又大宜生牛乳、生栗子矣。

论善能治者几日可瘥

凡脚气病,枉死者众。略而言之,有三种:一觉之伤晚,二骄狠恣傲,三狐疑不决。此三种,正当枉死之色。故世间诚无良医,虽有良医,而病人有性灵堪受入者,更复鲜少。故虽有麒骥,而不遇伯乐;虽有尼父,而人莫之师。其为枉横亦犹此也。今有病者,有受入性依法,使余治之,不过十日,可得永瘥矣。若无受入性者,亦不须为治,纵令治之,恐无瘥日也。非但脚气,诸病皆然。良药善言,触目可致,不可使人必服。法为信者施,不为疑者说。

论灸法

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瘥者,惟急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如此者半瘥半死,虽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复更发动,觉得便依此法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十愈。此病轻者,登时虽不即恶,治之不当,根源不除,久久期於杀人,不可不精以为意。

初灸风市,次灸伏兔,次灸犊鼻,次灸膝两眼,次灸三里,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绝骨。

凡灸八处:第一风市穴,可令病人起,正身平立,垂两臂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当手中央指头髀大筋上是。灸之百壮,多亦任人。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

第二伏兔穴,令病人累夫端坐,以病人手夫掩横膝上,夫下傍与曲膝头齐,上傍侧夫际当中央是。灸百壮,亦可五十壮。

第三犊鼻穴,在膝头盖骨上际,外骨边平处,以手按之得节解则是。一云在膝头下,近外三骨箕踵中,动脚以手按之得窟解是。灸之五十壮,可至百壮。

第四膝眼穴,在膝头骨下两傍陷者宛宛中是。

第五三里穴,在膝头骨节下一夫,附经骨外是。一云在膝头骨节下三寸。人长短大小,当以病人手夫度取。灸之百壮。

第六上廉穴,在三里下一夫,亦附陉骨外是。灸之百壮。

第七下廉穴,在上廉下一夫,一云附经骨外是。灸之百壮。

第八绝骨穴,在脚外踝上一夫,亦云四寸是。

凡此诸穴,灸不必一顿灸尽壮数,可日日报灸之,三日之中,灸令尽壮数为佳。凡病一脚则灸一脚,病两脚则灸两脚。凡脚弱病皆多两脚。又一方云:如觉脚恶,便灸三里及绝骨各一处,两脚恶者,合四处灸之,多少随病轻重,大要虽轻不可减百壮。不瘥,速以次灸之,多多益佳。一说灸绝骨最要。人有患此脚弱不即治,及入腹,腹肿大,上气,於是乃须大法灸,随诸输及诸管关节腹背尽灸之,并服八风散,往往得瘥者。诸管输节解法,并在别卷中。觉病入腹,若病人不堪痛,不能尽作大灸,但灸胸心腹诸穴,及两脚诸穴,亦有得好瘥者。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夫有两种,有三指为一夫者,此脚弱灸以四指为一夫也,亦依支法存旧法。梁丘、犊鼻、三里、上廉、下廉、解谿、太冲、阳陵泉、绝骨、崑仑、阴陵泉、三阴交、足太阴、伏溜、然谷、涌泉、承山、束骨等,凡一十八穴。旧法多灸百会、风府、五脏六腑输募,顷来灸者,悉觉引气向上,所以不取其法。气不上#3 者可用之。其要病已成恐不救者,悉须灸之。其足十趾去指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其足十趾端名曰气端。日灸三壮,并大神要,其八冲可日灸七壮,气下即止。病者非深相委悉,慎勿为人灸之。慎之慎之。凡灸八冲,须小作艾炷。

论服汤药色目

风毒之气入人体中,脉有三品,内外证候相似,但脉有异耳。若脉浮大而缓,宜服续命汤两剂应瘥;若风盛,宜作越婢汤加白木四两;若脉浮大紧转□,宜作竹沥汤;若病人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此人脉多是因虚而得之;若大虚短气力乏,可其间作补汤,随病冷热而用之,若未愈,更服竹沥汤。若病人脉浮大而紧□,此是三品之中最恶脉也。或沉细而□者,此脉正与浮大而紧者同是恶脉。浮大者,病在外;沉细者,病在内。治亦不异,当消息以意耳。其形尚可,而手脚未容至弱,数日之中,气上即便命终。如此之脉,往往有人得之,无一存者,急服竹沥汤,日服一剂,切要汤势常令相及,勿令半日之中空无汤也。此汤竹汁多服之。若不极热,辄停在胸心,更为人患,每服当使极热。若服竹沥汤得下者,必佳也。若已服三剂竹沥汤,病及脉势未折,而苦胀满,可以大鳖甲汤下之。汤势尽而不得下,可以圆药助汤令下。下後更服竹沥汤,趣令脉势折,气息料理便停,服三十二物八风散佳。凡初得病便摩野葛膏,日再,顽痹脚弱都愈乃止。若服竹沥汤,脉势折如未病时,气力转胜,脚故未能行,体力充足,然後渐微行步。病重者,瘥後半年始能扶人行耳。既觉脉及体内瘥,但当勤服八风散,勿以脚未能行轻加余治,余治未必全得益,更生诸恶,失此诸治也。猥人边亦勿行野葛膏。有人闻竹沥汤,云恐伤腰脚者,即勿与治,宜知此法,此皆人无受入性,不可与医故也。不为疑者说,此之谓也。竹沥汤有三首,轻者服前方,重者以次第服後方。此风毒乃相注易病人,宜将空缺服小金牙散,以少许涂鼻孔、耳门。病困人及新亡人喜易人,强健人宜将服之,亦以涂耳鼻,乃可临近亡人,及视疾者,绦囊带一方寸匕,男左女右臂上,此散毒,服宜从少为始。金牙散方见别卷。病人惟宜饮赤小豆饮,冬服侧子金牙酒。续命汤治风毒,病初得似时行毒病,而脉浮缓,终不变□,此不治,或数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识人,或发黄,或发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烂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续命汤一剂,须服葛根汤、麻黄汤下之。若故不折,更与续命汤两三剂必瘥。此病大急,常令汤势相接,不可使半日阙汤,即便杀人。续命汤方见别卷。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二十二竟

#1宜深:此二字原倒,据影宋刻本乙正。

#2治: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3上:原作『止』,据影宋刻本改。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