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诊宗三昧

诊宗三昧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宗旨

石顽老人跌坐绳床,有弟子进问医学宗旨,老人怃然叹曰;崇古圣人立一善政。后世辄增一害民之事。只今伪君子之风。良由文本。夭生民之患。咎始神丹,吾尝纵观万类。无物不有成败之机。人禀造化之灵。不能超乎万类。

地水火风。常交战于一体。虽有志者。不无疾 之危。一有小剧。即从事于医药。往往贪生失生。深可哀悯。逮如愚下无知。罔悟前车已覆之鉴。缘是不得正命者。日以继踵。若夫未达不敢尝者。自古及今。能几人哉。当世之名于医者。有三种大病。一种藉世医之名。绝志圣学。株守家传。恣行削伐。罔顾本元。斯皆未闻大道之故。一种弃儒业医。徒务博览。不卒师传。专事温补。极诋苦寒。斯皆不达权变之故,一种欺世盗名,借○给之便佞,赖声气之交通。高车炫术,曲体趋时。日杀无辜。以充食客之肠。竭厥心力。以博妻孥之笑,斯皆地狱种子。沉沦业识之故,此三种病。非药可除。吾今伏医王力。运六通智。开个教外别传。普救夭札底微妙法门。汝等若有疑团。向前执问。但须迅扫胸中积染。向白地上从新点出个指下工夫。若能顿然超悟。立正宗风。何虑不直接南阳先师一脉乎。

医学

或问医药之书。汗牛充栋。当以何者为先。答曰。医林著作日繁。葛藤益甚。而识见愈卑。总皆窃取狐涎。

搜罗剩语。从无片言发自己灵者。吾故曰。教外别传。不欲汝等堕诸坑堑也。近来留心斯道者。纷如泥沙。求其具夙根者。卒不可得。是不得不稍借文本。以为接引之阶梯。但此夺权造化。负荷非轻。即有真心向道,以天下生民为己任者。

入门宗派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向后虽遇明师检点。头绪决不能清。头绪不清。审证必不能确。审证不确。下手亦无辣气。安望其有转日回天之 乎。有志之士。务在先明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四经。为医门之正法眼藏。然皆义深辞简,质奥难明。读者不可随人作解。以障己之悟门。或遇不能透脱处。撞着银山铁壁相似。于挨拶不入处。忽地顶门迸裂。自然洞若观火。然后看古人注释。却不仍其纰缪。直待胸中学识坚固。随意综览诸家。无往非受其益。即如刘张李朱。世推四大家。观其立言之旨。各执一偏。河间之学。悉从岐伯病机十九条入首。故其立方。一于治热。戴人专于拨乱除邪上起见。故汗吐下法。信手合辙。要知二子道行西北。地气使然之故。不可强也。

东垣志在培土以发育万物。故常从事乎升阳。丹溪全以清理形气为本。故独长于湿热。二子之道。虽皆行于东南。然一当颠沛。一当安和。补泻升沉之理。不可不随时迁变也。在学识粗浅者。不能委悉其全。即当因材教诲。指与个快捷方式工夫。

一般到家。惟脉学之言。自古至今。曾无一家可宗者。某不自揣。窃谓颇得其髓。惜不能力正习俗之讹。

咸归先圣一脉。是不能无愧于心。或云。夫子之道。昭乎日月。而尚有不辨明暗者。何也。曰。是某之机缘不契。亦众生之机缘不契也。教乘所谓时节因缘。非可强也。吾闻佛法无边。能度一切有情。而不能化导无缘。

岂区区智力。能充 法界。使悉归心至教乎。今观游时师之门者。一皆羊质虎皮。问其所学。无非伪诀药性等书。家弦户诵。不过如斯。今古相仍。莫知其谬。盖伪诀出自高阳生。昔戴起宗尝着刊误以辟其妄。而聋之师。犹视以为资生至宝者。以其编成俚语。易于习诵也。药性赋不知出自何人。乃诬妄东垣所着。尤为发指。

吾愿祖龙有知。凡有二书处。请用从火。造福无涯矣。至于王氏脉经。杨(原误全)氏太素。多拾经语。溷厕杂毒于中。偶一展卷。不无金屑入眼之憾。他如紫虚四诊。丹溪指掌。撄宁枢要。濒湖脉学。士材正眼等。

靡不称誉于时。要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之说。迨夫得心应手之妙。如风中鸟迹。水上月痕。苟非智能辨才,乌能测识其微于一毫端上哉。只今诸方云集。向某问个脉法大义。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显示个头头是道底活法悟门。不涉纤微陈迹。便可言下荐机。学人毋以余言为尚异也。要知冰即是水。别传之义。原不外乎轩岐仲景祖祖相承之心印。但较当世所言七表八里之法。趋舍殊途。宗旨迥乎角立耳。

色脉

或问人身四肢百骸。脏腑经络诸病。皆取决于三部。究竟脉属何类。动是何气。而诊之之法。一如古圣所言否。答言。脉本营气所主。为气血之源。故能出入脏腑。交通经络。行于肯綮之间。随气上下鼓动。其指下发现之端。或清或浊。或小或大。或偏小偏大。虽言禀赋不同。实由性灵所发。非可一途而取。纵古圣曲为摩写形象。以推阴阳寒热之机。然亦不过立法大义。明眼之士。贵在圆机活泼。比类而推。何难见垣一方人。盖脉之显着虽微。而所关最钜。其受气在混沌未分之先。流行在胚胎方结之际。天地万物。靡不皆然。如璇玑玉衡。江海潮汐。此天地脉运之常也。白虹贯日。洪水滔天。此天地脉络之病也。穷冬闪电。九夏雹冰。此天地气交之乱也。天愁雨血。地震生毛。此天地非常之变也。至于夏暑冬寒。南暄北冽,乃天地阴阳之偏。人在气交之中。脉象岂能无异。时值天地之变。诊切安得不殊。试观草木无心。其皮干茎叶,皆有脉络贯通。以行津液。顽石无知。亦中怀脉理。以通山泽之气。适当亢 阴霖。严寒酷暑。则木石皆为变色。况于人乎。姑以脉之常度言之。其始从中焦。循肺一经。而之三部。由中达外。为身中第一处动脉。较诸他处不同。古人虽有浮沉滑涩等辨论之法。然究其源。有形之脉。乃水谷之精所布。禀乎地也。其鼓运之象。是无形之气所激。禀乎天也。而交通天地之气。和合阴阳生生不息之机。此则禀乎气交也。况此气血之属。原不可以方圆端倪。即如人之面目。虽五官无异。及细察之。千万人中。从未有一雷同者。经脉别论云。诊脉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故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夫色者神气之所发。脉者血气之所凭,是以能合色脉。万举万全。得其旨。则心目昭如日月。洵非下士可得而拟议焉。阴阳应象论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病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则不失矣。此即能合色脉。万举万全之互辞。然其所重。尤在适其性情。故诊不知五过四失。终未免为粗工也。迩来病家亦有三般过差。一者匿其病情。令猜以验医之工拙。一者有隐蔽难言之病。则巧为饰词。以瞒医师。一者未脉先告以故,使医溺于成说。略不加详。虽老成名宿。未免反费推敲。

多有自认错谬。喻之不省者。苟非默运内照。鲜不因误致误也。坐次一人问曰。夫子每云。能合色脉。万举万全。

设或深闺窈窕。密护屏帏。不能望见颜色。又当何如。曰。是何言之不聪也。尼父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但须验其手腕色泽之苍白肥瘠。已见一斑。至若肌之滑涩。理之疏密。肉之坚软。筋之粗细。骨之大小。

爪之刚柔。指之肥瘦。掌之浓薄。尺之寒热。及乎动静之安危。气息之微盛。更合之以脉。参之以证。则气血之虚实。情性之刚柔。形体之劳逸。服食之精粗。病苦之逆顺。皆了然心目矣。复问五色之应五脏。愚所共知。

余皆学人未谙。愿卒闻之。以启蒙昧。曰。某所谓色脉者。仓公五色诊也。乃玉机不刊之秘。知者绝罕。其间奥妙。全在资禀色泽。以参脉证。如影随形。守一勿失。灵枢所谓粗守形上守神者。即此义也。夫神者色也。形者质也。假令黄属脾胃。若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也。黄而枯 。胃中有火也。黄而色淡。胃气本虚也。黄而色黯。津液久耗也。黄为中央之色。其虚实寒热之机。又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色白属肺。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绵软。气虚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泽。爪甲色淡。肺胃虚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脉。气虚不能统血也。若兼爪甲色青。则为阴寒之证矣。白为气虚之象。纵有失血发热。皆为虚火。断无实热之理。苍黑属肝与肾。苍而理粗。筋骨劳 也。苍而枯槁。营血之涸也。黑而肥泽。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

阴火内戕也。苍黑为下焦气旺。虽犯客寒。亦必蕴为邪热。绝无虚寒之候也。赤属心。主三焦。深赤色坚。素禀多火也。赤而 坚。营血之充也。微赤而鲜。气虚有火也。赤而索泽。血虚火旺也。赤为火炎之色。只虑津枯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形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若夫肌之滑涩。以征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之坚软。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之粗细。以征肝血之充馁。骨之大小。以征肾气之勇怯。爪之刚柔。以征胆液之淳清。指之肥瘦。以征经气之荣枯。掌之浓薄。以征脏气之丰歉。尺之寒热。以征表里之阴阳。论疾诊尺云。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斯皆千古秘密。一旦豁然。询是临机应用。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底第一义。稔须着眼。

脉位

或问古人以三部分别脏腑。而大小二肠之脉。或隶之于两寸。或隶之于两尺。未审孰是孰非。愿示一定之理。以解学人之惑。答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缘经无显论。所以拟议无凭。要知两手三部。

咸非脏腑定位。不过假道以行诸经之气耳。观灵枢经脉。虽各有起止。各有支别。而实一气相通。故特借手太阴一经之动脉。以候五脏六腑十二经之有余不足。其经虽属于肺。实为胃气所主。以脏腑诸气。靡不本之于胃也。五脏别论云。气○何以独为五脏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变见于气○。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成寸。以决死生。营卫生会云。人食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即此三段经文。可以默识其微矣。或言两手六部。既非脏腑脉位。何脉要精微论中有逐部推之之法耶。曰。此即所谓假道以行诸经之气耳。吴草庐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脾脉。此肝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

两寸关尺。皆手太阴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出气之门户。故名气○。而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李濒湖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特取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即内经所指脏腑部位。乃是因五行之气而推。火旺于南。故心居左寸。木旺于东。

故肝居左关。金旺于西。故肺居右寸。土旺于中。而寄位西南。故脾胃居于右关。水旺于北。故居两尺。人面南。

司天地之化。则左尺为东北也。东北为天地始生之界。人在胎息之中。则两肾先生。以故肾曰先天。在五行则天一生水。水性东行。膀胱为水注之器。肾司北方之令。又居下部。则其气化从此而推也宜矣。然肾本有二。

同居七节左右。右者独非肾乎。独不主精气乎。独不司闭蛰封藏之令乎。盖人身同乎造物。凡呼吸运动。禀乎干健。脏腑躯壳。合于坤舆。以分野言。则肾当箕尾燕冀之界。其地风高土浓。水都潜行地中。结成煤火。以司腐熟之权。

人应其气。则三焦之火。从此交通。况三焦鼎峙两肾之间。以应地运而右转。是虽右尺偏相火。为生人生物之源。因有命门之号。其实两肾皆有水火。原无分于彼此。以故岐伯于寸关二部。俱分左右。尺独不分者。一皆主乎肾也。肾为先天一气之始。故首言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腹者。大小二肠在其中矣。膀胱亦在其中矣。以经气言之。平居无病之时。则二肠之气。未尝不随经而之寸○也。以病脉言之。则二肠司传化之任。病则气化不顺。而为留滞。又必验之于尺矣。曷观长沙论中。凡正阳明腑证。必尺中有力。方用承气。此非尺里以候腹之一验乎。吾故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盖尺外者。尺脉之前半部也。尺里者。尺脉之后半部也。前以候阳。后以候阴。人身背为阳。肾附于背。故外以候肾。腹为阴。故里以候腹也。东方生木。木应肝而藏于左。故借左关以候肝胆之气。土居中位而旺于四季。独以长夏湿土气蒸之时。为之正令。故经以之分隶右关。所谓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膈者。膈膜之谓。中焦所主。胆在中矣。中附上者。附尺之上而居于中。即关脉也。肝为阴中之阳脏。亦附近于背。故借左关之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右关之前以候胃。后以候脾。脾胃皆中州之官。以脏腑言。则胃为阳。脾为阴。故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也。火生于木而应乎心。合乎脉。谓之牡脏。牡者阳也。左为阳。寸为阳中之阳。故宜候之左寸。金生于土而应乎肺。与胃一气贯通。而主西方金气。故经以之候于右寸。所云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胞络之别名。胸中者。膈膜之上皆是也。上附上者。言上而又上。则寸○也。五脏之位。惟肺最高。故右寸之前以候肺。后以候胸中。心为虚灵之脏。而为君主之火。

性喜上炎。又喜附木而燔。然其行令。皆属胞络。故左寸之前以候心。后以候膻中之气也。详本篇六部。但言五脏。不及六腑。而独不遗其胃者。以经络五脏。皆禀气于胃。五脏之本也。脏气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胃气乃至手太阴也。原夫两手六部。虽皆肺经之一脉。而胃气实为之总司。足阳明一经。与诸经经经交贯。为后天气血之本源。即先天之气。亦必从此而化。每见阴虚血耗之人。日服六味四物。不得阳生之力。则阴无由而长也。或问六部皆属肺经。皆主胃气。以推脏腑之病。敬闻命矣。而灵枢十二经。独以人迎寸○言者。何也。曰。此辨别脏腑诸经之盛衰。及外内诸邪之纲主也。夫寸○即是气○。又谓脉○。以配人迎。昔人所谓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即此脉也。复问其后诸经之脉。又以三倍再倍一倍言者。此又何耶。曰。三阴三阳之谓也。逆其旨。则手足太阴谓之三阴。故盛者寸○大三倍于人迎。手足少阴谓之二阴。故盛者寸○大再倍于人迎。手足厥阴谓之一阴。故盛者寸○大一倍于人迎。

在阳经则不然。其手足阳明谓之二阳。以二经所主津液最盛。故盛者人迎大三倍。手足太阳谓之三阳。以二经所主津液差少。故盛者人迎只大再倍。手足少阳谓之一阳。以二经所主津液最少。故盛者人迎仅大一倍也。或言人迎主表。气○主里。此言人迎主腑。气○主脏者。何也。盖人迎主表。气○主里。是主邪气而言。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盛坚者伤于食也。此言人迎主腑。气○主脏。是指经气而言。原未尝指腑脏也。以人迎主在津血。津血灌注六腑。而偏丽于左。气○主在神气。神气钟于五脏。而偏丽于右。此阴阳血气流行之道。以上下言之。则寸为阳。尺为阴。以左右言之。则人迎为阳。气○为阴。须知人之血气。与流水无异。

水性东行。若得风涌。即随之而逝。不可拘于南北也。人身经脉营运亦然。虽血喜归肝。气喜行脾。而有左右之属。若得其火。即随之而上炎。得其风。则随之而外扰。变幻之机。靡所不至。岂复拘于部分哉。

脉象

或问人身脉位。既无一定之法。但以指下几微之象。推原脏腑诸病。益切茫无畔岸。愿得显示至教。开我迷云。答曰:汝等今日各从何来?或言某从西南平陆而来,或言某由西北渡水而来,或言某于东南仄径遇师于不期之中。因谕之曰:良由汝等识吾居处,得吾形神。故不拘所从,皆可邂逅,否则 面错过矣。故欲识五脏诸病。须明五脏脉形。假如肝得乙木春升之令而生。其脉若草木初生。指下软弱招招。故谓之弦,然必和滑而缓,是为胃气。为肝之平脉。若弦实而滑,如循长竿,弦多胃少之脉也。若弦而急强。按之益劲。但弦无胃气也。加以发热。指下洪盛。则木槁火炎而自焚矣。所谓火生于木,焚木者,原不出乎火也。若微弦而浮,或略带数,又为甲木之象矣。若弦脉见于人迎,肝气自旺也。

设反见于气○,又为土败木贼之兆。或左关虽弦,而指下小弱不振,是土衰木萎之象,法当培土荣木,设投伐肝之剂,则脾土愈困矣。若弦见于一二部,或一手偏弦,犹为可治。若六脉皆弦,而少神气,为邪气混一不分之兆。灵枢有云。人迎与寸○气大小等者,病难已。气者,脉气也,凡脉得纯脏之气。左右六部皆然者。俱不治也。或肝病证剧六部绝无弦脉,是脉不应病,亦不可治。举此以为诸脉之例,不独肝脏为然也。心属丙丁而应乎夏。其脉若火之燃薪。

指下累累。微曲而濡。故谓之钩。然必虚滑流利。是为胃气。为心之平脉。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钩多胃少之脉也。若瞥瞥虚大。前曲后居。但钩无胃气也。若虚大浮洪。或微带数。又为丙火之象。故钩脉见于左寸。

包络之火自旺也。或并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之兆。设关之外微曲。又为中宫有物阻碍之兆也。脾为己土而应于四季。虽禀中央湿土。常兼四气之化而生长万物。故其脉最和缓。指下纡徐而不疾不迟。故谓之缓。然于和缓之中。又当求其软滑,是谓胃气。为脾之平脉。若缓弱无力。指下如循烂绵。缓多胃少之脉也。若缓而不能自还。代阴无胃气也。若脉虽徐缓而按之盈实。是胃中宿滞蕴热。若缓而涩滞。指下模糊。按之不前。胃中寒食固结。气道阻塞之故耳。若缓而加之以浮。又为风乘戊土之象矣。设或诸部皆缓。而关部独盛。中宫湿热也。

诸部皆缓。寸○独滑。膈上有痰气也。诸部皆缓。两尺独显弦状。岂非肝肾虚寒。不能生土之候乎。肺本辛金而应秋气。虽主收敛。而合于皮毛。是以不能沉实。但得浮弱之象于皮毛间。指下轻虚。而重按不散。故谓之毛。然必浮弱而滑。是为胃气。为肺之平脉。若但浮不滑。指下涩涩然如循鸡羽。毛多胃少之脉也。昔人以浮涩而短。为肺脏平脉、意谓多气少血。脉不能滑。不知独受营气之先。营行脉中之第一关隘。若肺不伤燥。必无短涩之理。即感秋燥之气。亦病肺耳。非肺气之本燥也。若浮而无力。按之如风吹毛。但毛无胃气也。加以关尺细数。喘嗽失血。阴虚阳扰。虽神丹不能复图也。若毛而微涩。又为庚金气予不足之象矣。若诸部皆毛。

寸○独不毛者。阳虚浊阴用事。兼挟痰气于上也。诸部不毛。气○独毛者。胃虚不能纳食。及为泄泻之征也。肾主癸水而应乎冬。脉得收藏之令。而见于筋骨之间。按之沉实,而举指流利。谓之曰石。然必沉濡而滑。是谓胃气。乃肾之平脉。若指下形如引葛。按之益坚。石多胃少之脉也。若弦细而劲。如循刀刃。按之搏指。但石无胃气也。若按之虽石。举之浮紧。又为太阳壬水受邪之象矣。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也。可知五脉之中。必得缓滑之象。乃为胃气。方为平脉。则胃气之验。不独在于右关也。况内经所言。四时之脉。亦不出乎弦钩毛石。是知五脏之气。不出五行。四时之气。亦不出于五行。故其论脉。总不出五行之外也。但当察其五脉之中。偏少冲和之气,即是病脉。或反见他脏之脉,是本脏气衰,他脏之气乘之也。每见医守六部之绳墨。以求脏腑之虚实者。是欲候其人。不识声形笑貌,但认其居处之地也。

若得其声形笑貌,虽遇之于殊方逆旅,暗室隔垣,未尝错认以为他人也。犹之此经之脉见于他部,未尝错认以为他经之病也。

至于临病察脉,全在活法推求,如诊富贵人之脉,与贫贱者之脉,迥乎不侔。贵显之脉,常清虚流利,富浓之脉常和滑有神。贱者之脉。常浊壅多滞,贫者之脉。常蹇涩少神,加以劳 则粗硬倍常。至若尝富贵而后贫贱,则营卫枯槁,血气不调。脉必不能流利和滑。久按索然。且富贵之证治。与贫贱之证治。亦截然两途。富贵之人。恒劳心肾。精血内戕。病脉多虚。总有表里客邪。不胜大汗大下。全以顾虑元气为主。略兼和营调胃足矣。一切苦寒伤气。皆在切禁。贫贱之人。藜藿充肠。风霜切体。内外未尝温养。筋骸素惯疲劳。脏腑经脉。

一皆坚固。即有病苦忧劳。不能便伤神志。一以攻发为主。若参 桂附等药。咸非是辈所宜。惟尝贵后贱。尝富后贫之人。素享丰腴。不安粗 。病则中气先郁。非但药之难应。参 或不能支。反增郁悒之患。在所必至。

非特富贵之脉证。与贫贱悬殊。即形体之肥瘠。亦是不同。肥盛之人,肌肉丰浓。胃气沉潜。纵受风寒。未得即见表脉。但须辨其声音涕唾。便知有何客邪。设鼻塞声重。涕唾稠粘。风寒所伤也。若虽鼻塞声重。而屡咳痰不即应。极力咯之。乃得一线粘痰。甚则咽 肿胀者。乃风热也。此是肥人外感第一关键。以肥人肌气充盛。风邪急切难入。因其内多痰湿。故伤热最易。惟是酒客湿热。渐渍于肉理。风邪易伤者有之。否则形盛气虚。色白肉松。肌腠不实之故。不可以此胶执也。瘦人肌肉浅薄。胃气外泄。即发热头痛。脉来浮数。多属于火。但以头之时痛时止。热之忽重忽轻。又为阴虚火扰之候也。惟发热头痛。无间昼夜。不分重轻。人迎浮盛者。方是外感之病。亦有表邪兼挟内火者。虽发热头痛。不分昼夜轻重。而烦渴躁扰。卧寐不宁。皆邪火烁阴之候。虽宜辛凉发散。又当顾虑其阴。独形瘦气虚,颜白唇鲜。卫气不固者。最易伤风。却无内火之患矣。

矧吾江南之人。元气最薄。脉多不实。且偏属东方。木火最盛。治之稍过。不无热去寒起之虑。而膏粱之人。

豢养柔脆。调适尤难。故善治大江以南病者。不难遍行宇内也。但要识其所禀之刚柔。情性之缓急耳。西北之人。惯拒风寒。素食煤火。外内坚固。所以脉多沉实。一切表里诸邪。不伤则已。伤之必重。非大汗大下。峻用重剂。不能克应。滇粤之人。恒受瘴热。惯食槟榔。表里疏豁。所以脉多微数。按之少实。纵有风寒。只宜清解。不得轻用发散。以表药性皆上升横散。触动瘴气。发热漫无止期。不至津枯血竭不已也。经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所谓同病异治也。是以他方之人。必问方隅水土。旁观者以为应酬套语。曷知其为察脉审证用药之大纲。故操司命之权者。务宜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向生死机关下个竿头进步工夫。自然不落时人圈缋。当知医门学问。原无深奥难明处。但得悉其要领。活法推求。便可一肩担荷。又何必搜罗百氏。博览群书。开凿寻文解义之端。

愈滋多歧之惑哉。

经络

或问奇经诸脉。何以异于十二经。而以奇字目之。答曰。夫十二经者。经脉之常度也。其源各从脏腑而发。虽有枝别。其实一气贯通。曾无间断。其经皆直行上下。故谓之经。十五络者。经脉之联属也。其端各从经脉而发。头绪散漫不一。非若经脉之如环无端也。以其斜行左右。遂名曰络。奇经为诸经之别贯。经经自为起止。各司前后上下之阴阳血气。不主一脏一腑。随邪气之满溢而为病。故脉之发现诸部。皆乖戾不和。是古圣以奇字称之。非若经气之常升。络气之常降也。所以者何。盖缘经起中焦。恒随营气下行极而上。故其诊在寸。络起下焦。恒附营气上行极而下。故其诊在尺。虽经有明谕。而世罕究其旨者。通评虚实论云。经络皆实。寸脉急而尺缓。言经中所受之邪。既随经而盛于上,络气虽实。当无下陷之邪。则尺部不为之热满矣。次云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脉○热满。尺部寒涩。有余则热满。

是指邪气而言。非经气之充实也。不足则寒涩。络气本虚之验也。又云。经虚络满者。尺部热满。脉○寒涩。

络满亦指邪气。以经中之邪陷于络。故尺部为之热满也。按金匮云。极寒伤经。极热伤络。盖经受寒邪而发热。络受热邪。而传次溢入于奇经矣。然经络之脉。虽各有疆界。各有司属。各有交会。而实混然一区。全在大气鼓运。营血灌注。方无偏胜竭绝之虞。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又言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是以十二经脉。各以分隶气血之所属也。其经络二字。方书中靡不并举。曷知络脉皆不离本经之部分。虽十二经外别有阴络阳络脾之大络三种。而为病亦不殊本经之血气也。盖络脉之病。虽略亚于本经。然邪伏幽隐。

气难升散。不似经脉之循经上下。易于开发也。而奇经又为十二经之约束。若脏气安和。经脉调畅。八脉之形。无从而见也。即经络受邪。不至满溢。与奇经亦无预也。惟是经络之邪热满。势必溢入于奇经。所以越人有沟渠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之喻。试推伤寒之邪。皆从阳维而传次三阳。从阴维而传次三阴。未尝循十二经次第也。或有脏气内结,邪气外溢。竟从奇经受病者有之。复问八脉之形象与病苦。可得闻乎。答曰。在经有也。吾尝考诸经中。言冲脉直上直下而中央牢。病苦逆气里急。督脉直上直下而中央浮。病苦脊强。不得俯仰。任脉横寸○边。丸丸紧细而长。病苦少腹切痛。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阳维尺外斜上至寸而浮。病苦寒热。

溶溶不能自收持。阴维尺内斜上至寸而沉。病苦心痛。怅然失志。阳跷寸○左右弹。浮而细绵绵。病苦阴缓而阳急。阴跷尺内左右弹。沉而细绵绵。病苦阳缓而阴急。带脉中部左右弹而横滑。病苦腹痛。腰溶溶若坐水中。内经所言奇经之脉象如是。凡遇五痫七疝。项痉背强。发歇不时。外内无定之证。刚劲不伦。殊异寻常之脉。便于奇经中求之。或问奇经之奇字。昔人咸以奇偶之奇为训。未审孰是。因语之曰。读书须要自立主见。切勿浮 地随人脚跟。设泥昔人奇偶之说。不当有阴阳维跷之配偶也。坐客皆举手称善。请着玉版。以为奇恒之别鉴。

师传三十二则

或问诊切之法。何者为宗。答曰。诊切之法。心空为宗。得其旨。言下可了。不得其旨。虽遍读五车。转增障碍。只如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客云。若尔则古人历陈某脉某病。凿凿诸例。

将有适于用乎。无适于用乎。答曰。大似向泥人祈祷。有时灵应。有时不灵应。客云。法法纰缪。安得涤除玄览。参五色之诊乎。答曰。除却胸中落索。空空地向己灵上究去。了得浮脉之义。便了得沉脉之义。触类旁通。诸脉皆了无余蕴矣。夫脉学人。大医王之心印。非大智能。大辨才。难以语此。吾尝疾首生民。不闻炎黄之垂诲。永违仲景之至言。逮后唐处士千金方。直接长沙一脉。又以立法险峻。不易跻攀。乃致造诣日卑。风斯日下。今我不惜广长。开陈圣教。为众生运无尽灯。譬诸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无尽。庶不没宿昔先师垂诲。吾当逐一为汝陈之。

【浮】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芤脉之寻之中空。濡脉之绵软无力也。浮为经络肌表之应。良由邪袭三阳经中。鼓搏脉气于外。所以应指浮满。在暴病得之。皆为合脉。然必人迎浮盛。乃为确候。若气○反盛。又为痰气逆满之征。否则其人平素右手偏旺之故。有始病不浮。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反见虚痞之兆。若浮而按之渐衰。不能无假象发见之虞。

伤寒以尺寸俱浮。为太阳受病。故凡浮脉主病。皆属于表。但须指下有力。即属有余客邪。其太阳本经风寒营卫之辨。全以浮缓浮紧分别而为处治。其有寸关俱浮。尺中迟弱者。南阳谓之阳浮阴弱。营气不足。血少之故。

见太阳一经。咸以浮为本脉。一部。

不逮。虚实悬殊。亦有六脉浮迟。而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虽始病有热。可验太阳。其治与少阴之虚阳发露不异。又有下后仍浮。或兼促兼弦兼紧兼数之类。总由表邪未尽。乃有结胸咽痛。胁急头疼之变端。详结胸脏结及痞之证。皆为下早。表邪内陷所致。究其脉虽变异。必有一部见浮。死生虚实之机。

在关上沉细紧小之甚与不甚耳。惟阳明腑热攻脾。脉虽浮大。心下反硬者。急需下之。所谓从证不从脉也。其在三阴。都无浮脉。惟阴尽复阳。厥愈足温而脉浮者。皆为愈证。故太阴例有手足温。身体重而脉浮者。少阴例有阳微阴浮者。厥阴例有脉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须知阳病浮迟兼见里证。合从阴治。阴病脉浮。证显阳回。合从阳治。几微消息。当不越于圣度也。近世陶尚文浮中沉三法。举世共推。虽卓立己见。究其所云。

不论脉之浮沉迟数。但以按之无力。重按全无者。便是阴证。曷知按之无力者。乃虚散之脉。与浮何预哉。逮夫杂证之脉浮者。皆为风象。如类中风痱之脉浮。喘咳痞满之脉浮。烦瞑衄血之脉浮。风水皮水之脉浮。消瘅便血之脉浮。泄泻脓血之脉浮。如上种种。或与证相符。或与证乖互。咸可治疗。虽内经有肠 下白沫。脉沉则生。脉浮则死之例。然风木乘脾之证。初起多有浮脉。可用升散而愈者。当知阴病见阳脉者生。非若沉细虚微之反见狂妄躁渴。难于图治也。

【沉】沉脉者。轻取不应。重按乃得。举指减小。更按益力。纵之不即应指。不似实脉之举指 。伏脉之匿于筋下也;沉为脏腑筋骨之应。盖缘阳气式微。不能统运营气于表。脉显阴象而沉者。则按久愈微。若阳气郁伏。不能浮应卫气于外。脉反伏匿而沉者。则按久不衰,阴阳寒热之机。在乎纤微之辨。伤寒以尺寸俱沉为少阴受病。故于沉脉之中辨别阴阳。为第一关捩。若始病不发热。无头痛。而手足厥冷脉沉者。此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若先曾发热头痛。烦扰不宁。至五七日后。而变手足厥冷。躁不得寐而脉沉者。此厥深热深。阳邪陷阴之热证也。亦有始本阳邪。因汗下太过。而脉变沉迟。此热去寒起之虚证也。有太阳证下早。胸膈痞硬。而关上小细沉紧者。此表邪内陷。阳分之结胸也。若能食自利。乃阳邪下陷。阴分之脏结矣。有少阴病自利清水。○干腹胀。不大便而脉沉者。此热邪陷于少阴也。有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是少阴而兼太阳。即所谓两感也。此与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痛。当温之。宜四逆汤之法。似是而实不同也。有寸关俱浮。而尺中沉迟者。此阳证夹阴之脉也。

若沉而实大数盛。动滑有力。皆为阳邪内伏。沉而迟细微弱。弦涩少力。皆属阴寒无疑。有冬时伏邪。发于春夏。烦热躁渴。而反脉沉。足冷。此少阴无气。毒邪不能发出阳分。下虚死证也。凡伤寒温热。时疫感冒。得汗后脉沉。皆为愈证。非阳病阴脉之比。有内外有热。而脉沉伏。不数不洪。指下涩小急疾。无论伤寒杂病。

发于何时。皆为伏热。不可以其脉之沉伏。而误认阴寒也。至如肠 自利而脉沉。寒疝积瘕而脉沉。历节痛痹而脉沉。伏痰留饮而脉沉。石水正水而脉沉。胸腹结痛而脉沉。霍乱呕吐而脉沉。郁结气滞而脉沉。咸为应病之脉。若反浮大虚涩。或虽沉而弦细坚疾。为胃气告匮。未可轻许以治也。

【迟】迟脉者。呼吸定息。不及四至。而举按皆迟。不似涩脉之参伍不调。缓脉之去来徐缓也。迟为阳气不显。营气自和之象。故昔人皆以隶之虚寒。而人迎主寒湿外袭。

气○主积冷内滞。又以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涩为血病。迟滑为气病。此论固是。然多有热邪内结。寒气外郁。而见气○迟滑作胀者。讵可以脉迟概谓之寒。而不究其滑涩之象。虚实之异哉。详仲景有阳明病脉迟。

微恶寒而汗出多者。为表未解。脉迟头眩腹满者。不可下。有阳明病脉迟有力。汗出不恶寒。身重喘满。潮热便硬。手足 然汗出者。为外欲解。可攻其里。又太阳病脉浮。因误下而变迟。膈内拒痛者为结胸。若此皆热邪内结之明验也。当知迟脉虽现表证。亦属脏气不充。不能统摄百骸。所以邪气留连不解。即有腹满而头眩脉迟。阳分之患未除。禁不可下。直待里证悉具。然后下之。

圣法昭然,岂不详审慎重乎。迟为阳气失职。胸中大气不能敷布之候。详迟为在脏一语。可罔顾虑脏气之病乎。

【数】数脉者。呼吸定息六至以上。而应指急数。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也。数为阳盛阴亏。热邪流薄于经络之象。所以脉道数盛。火性善动而躁急。故伤寒以烦躁脉数者为传。

脉静者为不传。有火无火之分也。即经尽欲解。而脉浮数。按之不芤。其人不虚。不战汗出而解。则知数而按之芤者。皆为虚矣。又阳明例云。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发汗。令阳气微。膈内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又胃反而寸○脉微数者。为胸中冷。又脉阳紧阴数为欲吐。阳浮阴数亦吐。胃反脉数。中气大虚。而见假数之象也。人见脉数。悉以为热。不知亦有胃虚。及阴盛拒阳者。若数而浮大。按之无力。寸○脉细者。虚也。经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病热而脉数。

按之不鼓甚者。乃阴盛拒阳于外而致病。非热也。形证似寒。按之鼓击于指下者。乃阳盛拒阴而生病。非寒也。丹溪云。脉数盛大。按之而涩。外有热证者。名曰中(平声)寒。盖寒留血脉。外证热而脉亦数也。凡乍病脉数。而按之缓者为邪退。久病脉数。为阴虚之象。瘦人多火。其阴本虚。若形充色泽之人脉数。皆痰湿郁滞。经络不畅而蕴热。其可责之于阴乎。若无故脉数。必生痈疽。如数实而吐臭痰者为肺痈。数虚而咳涎沫者为肺痿。又历考数脉诸例。有云数则烦心者。有云滑数心下结热者。皆包络火旺而乘君主之位也。有云细数阴虚者。水不制火。真阴亏损也,有云数为在腑者。阳邪干阳。脏气无预也。有云数则为寒者。少火气衰。壮火食气也,大抵虚劳失血。喘嗽上气。多有数脉。但以数大软弱者为阳虚。细小弦数者为阴虚。非若伤寒衄血之脉浮大。为邪伏于经。合用发汗之比。诸凡失血。脉见细小微数无力者为顺。脉数有热。

及实大弦劲急疾者为逆。若乍疏乍数。无问何病。皆不治也。

【滑】滑脉者。举之浮紧。按之滑石。不似实脉之 应指。紧脉之往来劲急。动脉之见于一部。疾脉之过于急疾也。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滑者紧之浮名也。言忽浮忽沉。形容流利之状。无以过之。滑为多血少气之脉。而昔人又以滑大无力。为内伤元气。曷知滑脉虽有浮沉之分。却无无力之象。盖血由气生。若果气虚。则鼓动之力先微。脉何由而滑耶。惟是气虚不能统摄阴火。而血热脉滑者有之。尝考诸内经。有脉滑曰病风。缓而滑曰热中。脉浮而滑曰新病。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弱以滑是为胃气。滑者阴气有余也。则知滑脉之病。无虚寒之理。他如伤寒温热时行等病。总以浮滑而濡者为可治。故先师论脉。首言大浮数动滑为阳。

而杂病以人迎浮滑为风痰。缓滑为中风。气○缓滑为热中。滑数为宿食。尺中弦滑。为下焦蓄血。又呕吐而寸○迟滑,为胸中实。下利而关上迟滑。为下未尽。厥逆而脉滑。为里有实。详此则滑脉之病。可不言而喻。即经有滑者阴气有余一语。是指阴邪搏阳而言。岂以阴气有余。多汗身寒之病。便可目为血多。又以滑大之脉。牵合无力。而为内伤元气乎。平人肢体丰盛。而按之绵软。六脉软滑。此痰湿渐渍于中外。终日劳役。不知倦怠。若安息则重着 疼矣。夫脉之滑而不甚有力者。皆浮滑缓滑濡滑微滑之类。终非无力之比。滑为血实气壅之脉。悉属有余。妇人身有病而脉和滑者为孕。临产脉滑疾者曰离经。若滑而急强。辟辟如弹石。谓之肾绝。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为大肠气予不足。以其绝无和缓胃气。故经予之短期。

【涩】涩脉者。指下涩滞不前。内经谓之参伍不调。叔和喻以轻刀刮竹。通真子譬之如雨沾沙。长沙又以泻漆之绝。比拟虽殊。其义则一。不似迟脉之指下迟缓。缓脉之脉象纡徐。濡脉之来去绵软也,良由津血亏少。不能濡润经络,所以涩涩不调。故经有脉涩曰痹。寸○诸涩亡血。涩则心痛。尺热脉涩为懈 。种种皆阴血消亡。阳气有余。而为身热无汗之病。亦有痰食胶固中外。脉道阻滞。而见涩数模糊者。阴受水谷之害也。

金匮云。寸○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知有宿食。有发热头痛。而见浮涩数盛者。阳中雾露之气也。雾伤皮腠。湿流关节。总皆脉涩,但兼浮数沉细之不同也。有伤寒阳明腑实。不大便而脉涩。温病大热而脉涩。吐下微喘而脉涩。水肿腹大而脉涩。消瘅大渴而脉涩。痰证喘满而脉涩。病在外而脉涩。妇人怀孕而脉涩。皆证脉相反之候。间有因胎病而脉涩者。然在二三月时有之。若四月胎息成形之后。必无虚涩之理。平人无故脉涩。为贫窘之兆。尺中蹇涩则艰于嗣。金匮云。男子脉浮弱而涩则无子。精气清冷。其有脉塞而鼓如省客。左右旁至如交漆。按之不得如颓土。皆乖戾不和。殊异寻常之脉。故素问列之大奇。

【虚】虚脉者。指下虚大而软。如循鸡羽之状。中取重按。皆弱而少力。久按仍不乏根。不似芤脉之豁然中空。按久渐出,涩脉之软弱无力。举指即来。散脉之散漫无根。重按久按。绝不可得也。虚为营血不调之候。叔和以迟大而软为虚。每见气虚喘乏。往往有虚大而数者。且言血虚脉虚。独不详仲景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东垣气○脉大而虚者。为内伤于气。若虚大而时显一涩。为内伤于血。凡血虚之病。非显涩弱。则弦细芤迟。如伤暑脉虚为气虚。弦细芤迟为血虚。虚劳脉极虚芤迟。或尺中微细小者。为亡血失精。男子平人脉虚弱微细者。

善盗汗出。则气血之分了然矣。慎斋有云。脉洪大而虚者防作泻。可知虚脉多脾家气分之病。大则气虚不敛之故。经云。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病在中。脉虚难治。仲景有脉虚者不可吐。

腹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可见病实脉虚。皆不易治。盖虚即是毛。毛为肺之平脉。

若极虚而微。如风吹毛之状。极虚而数。瞥瞥如羹上肥者。皆为肺绝之兆也。惟癫疾之脉虚为可治者。以其神出舍空。可行峻补。若实大为顽痰固结。搜涤不应。所以为难耳。

【实】实脉者。重浊滑盛。相应知参舂。而按之石坚。不似紧脉之迸急不和。滑脉之往来流利。洪脉之来盛去衰也。实为中外壅满之象。经云。邪气盛则实。非正气本充之谓。即此一语。可为实脉之总归。夫脉既实矣。谅虚证之必无也。证既实矣。谅假象之必无也。但以热邪亢极而暴绝者有之。其为病也。实在表则头痛身热。实在里则 胀腹满。大而实者。热由中发。细而实者。积自内生。在伤寒阳明病。不大便而脉实则宜下。下后脉实大。或暴微欲绝。热不止者死。厥阴病。下利脉实者。下之死。病脉之逆。从可见矣。盖实即是石。石为肾之平脉。若石坚太过。辟辟如弹石状。为肾绝之兆矣。其消瘅鼓胀坚积等病。皆以脉实为可治。若泄而脱血。及新产骤虚。久病虚羸。而得实大之脉。良不易治也。

【弦】弦脉者。端直以长。举之应指。按之不移。不似紧脉之状如转索。革脉之劲如弓弦也。弦为风木主令之脉。故凡病脉弦。皆阳中伏阴之象。虚证误用寒凉。两尺脉必变弦。胃虚冷食停滞。气○多见弦脉。伤寒以尺寸俱弦。为少阳受病。少阳为枢。为阴阳之交界。如弦而兼浮兼细。为少阳之本脉。弦而兼数兼缓。即有入府传阴之两途。若弦而兼之以沉涩微弱。得不谓之阴乎。经言寸○脉弦者。胁下拘急而痛。令人啬啬恶寒。

又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此阳弦头痛也。痛必见于太阳。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此阴弦腹痛也。痛必见于少腹。皆少阳部分耳。少阴病欲吐不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急温之。详此。又不当以兼沉兼涩概谓之阴。弦迟为胸中实也。审证合脉。活法在人。贵在心手之灵活耳。历诊诸病之脉。属邪盛而见弦者。十常二三。属正虚而见弦者。十常六七。其于他脉之中。兼见弦象者。尤复不少。在伤寒表邪全盛之时。中有一部见弦。或兼迟兼涩。便是夹阴之候。客邪虽盛。急需温散。汗下猛剂。咸非所宜。即非时感冒。亦宜体此。至于素有动气怔忡。寒疝香港脚。种种宿病。而挟外感之邪。于浮紧数大之中。委曲搜求。弦象必隐于内。多有表邪脉紧。于紧脉之中。按之渐渐减小。纵之不甚鼓指。盒饭弦脉例治。于浮脉之中。按之敛直。滑脉之中。按之搏指。并当弦脉类看。于沉脉之中。按之引引。涩脉之中。

按之切切。皆阴邪内伏。阳气消沉。不能调和百脉。而显弦直之状。良非客邪紧盛之兆。迨夫伤寒坏病。弦脉居多。虚劳内伤。弦常过半。所以南阳为六残贼之首推也。他如病疟寒饮。一切杂病。皆有弦脉。按金匮云。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小坚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主之。饮脉皆弦。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也。弦数者有寒饮。沉弦者悬饮内痛。他如腹痛鼓胀。胃反胸痹。 瘕蓄血。中 伤风。霍乱滞下。中气郁结。寒热痞满等病。种种皆有弦脉。总由中气少权。土败木贼所致。但以弦少弦多。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浮弦沉弦。以证表里之阴阳。

寸弦尺弦。以证病气之升沉。无论所患何证。兼见何脉。但以和缓有神。不乏胃气。咸为可治。若弦而劲细。如循刀刃。弦而强直。如新张弓弦。如循长竿。如按横格。皆但弦无胃气也。所以虚劳之脉。多寸○数大。尺中弦细搏指者。皆为损脉。卢扁复生奚益哉。

【缓】缓脉者。从容和缓。不疾不徐。似迟而实未为迟。不似濡脉之指下绵软。虚脉之瞥瞥虚大。微脉之微细而濡。弱脉之细软无力也。仲景云。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伤寒以尺寸俱微缓者。为厥阴受病。厥阴为阴尽复阳之界。故凡病后得之。咸为相宜。其太阳病。发热头痛。自汗脉浮缓者。为风伤卫证。以其自汗体疏。脉自不能紧盛也。缓为脾家之本脉。然必和缓有神。为脾气之充。若缓甚而弱。为脾气不足。缓而滑利。则胃气冲和。昔人以浮缓为伤风。沉缓为寒湿。缓大为风虚。缓细为痹湿。又以浮缓为风中于阳。沉缓为湿中于阴。盖湿脉自缓。得风以播之。则兼浮缓。寒以束之。则兼沉缓。若中于阴。则沉细微缓。以厥阴内藏风木之气。故脉虽沉。而有微缓之象也。

【洪】洪脉者。既大且数。指下累累如连珠。如循琅 。而按之稍缓。不似实脉之举按 。滑脉之软滑流利。大脉之大而且长也。昔人以洪为夏脉。内经以钩为夏脉。遂有钩即是洪之说。以其数大而濡。按之指下委曲旁出。固可谓之曰钩。火性虚炎。所以来盛去衰。按之不实。然痰食瘀积阻碍脉道。关部常屈曲而出。此与夏脉微钩。似同而实不类也。洪为火气燔灼之候。仲景有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为温病。温病乃冬时伏气所发。发于春者为温病。发于夏者为热病。其邪伏藏于内而发出于表。脉多浮洪而混混不清。每多盛于右手。亦有动滑不常者。越人所谓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当此不内联夺。反与解表。不至热交营度不已也。若温热时行。证显烦渴昏热。脉反沉细小弱者。阳病阴脉也。有阳热亢极。而足冷尺弱者。为下虚之证。皆不可治。又屡下而热势不解。脉洪不减。谓之坏病。多不可救。洪为阳气满溢。阴气垂绝之脉。故蔼蔼如车盖者为阳结。脉浮而洪。身汗如油为肺绝。即杂病脉洪。皆火气亢甚之兆。若病后久虚。虚劳失血,泄泻脱元。而见洪盛之脉。尤非所宜。惟悯浊下贱。脉多洪实。又不当以实热论也。

【微】微脉者。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不似弱脉之小弱分明。细脉之纤细有力也。

微为阳气衰微之脉。经言寸○诸微亡阳。言诸微者。则轻取之微。重按之微。气○之微。尺中之微。皆属气虚。

故所见诸证。在上则为恶寒多汗少气之患。在下则有失精脱泻少食之虞。总之与血无预。所以萦萦如蜘蛛丝者。仲景谓阳气之衰。尝见中风卒倒而脉微。暑风卒倒而脉微。皆为虚风之象。其脉多兼沉缓。若中寒卒倒而脉微。为阴邪暴逆。所以微细欲绝也。而伤寒尺寸俱微缓。为厥阴受病。病邪传至此经。不特正气之虚。邪亦向衰之际。是以俱虚。不似少阴之脉微细。但欲寐耳。详二经之脉。同一微也。而有阴尽复阳。阳去入阴之异。

即太阳经病之脉微。而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为无阳者。有面有热色。邪未欲解,而脉微者。有阴阳俱停。邪气不传。而脉反微者。若以微为虚象。不行攻发。何以通邪气之滞耶。必热除身安而脉微。方可为欲愈之机。若太阳证具。而见足冷尺微。又为下焦虚寒之验。可不建其中气。而行正发汗之例乎。

【紧】紧脉者。状如转索。按之虽实而不坚。不似弦脉之端直如弦。牢革之强直搏指也。紧为诸寒收引之象。

亦有热因寒束。而烦热拘急疼痛者。如太阳寒伤营证是也。然必人迎浮紧。乃为表证之确候。若气○紧坚。又为内伤饮食之兆。金匮所谓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也。仲景又云。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寒冷。故令脉紧也。

详此三下转语。可谓曲尽紧脉为病之变端。而少阴经中。又有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

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是谓紧反入里之微验。又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此即紧去人安之互辞。辨不可下脉证中。则有脉来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此亦紧反入里之互辞。因误下而阳邪内陷。欲出不出。有似厥逆进退之象。故言欲厥。脉虽变而紧状依然。非营卫离散。乍大乍小之比。而脉法中。复有寸○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之例。可见紧之所在。皆阳气不到之处。故有是象。夫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者痉。若伏坚者为阴痉。总皆经脉拘急。故有此象。若脉至如转索。而强急不和。是但紧无胃气也。岂堪尚引日乎。

【弱】弱脉者。沉细而软。按之乃得。举之如无。不似微脉之按之欲绝。濡脉之按之若无。细脉之浮沉皆细也。弱为阳气衰微之候。夫浮以候阳。今浮取如无。阳衰之明验也。故伤寒首言弱为阴脉。即阳经见之。亦属阳气之衰。经言寸○脉弱而迟。虚满不能食。寸○脉弱而缓。食卒不下。气填膈上。上二条。一属胃寒。一属脾虚。故皆主乎饮食。又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可见脉弱无阳。必无实热之理。只宜辨析真阳之虚。与胃气之虚。及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耳。在阴经见之。虽为合脉。然阳气衰微已极。非峻温峻补。良难春回寒谷也。惟血痹虚劳。久嗽失血。新产及老人久虚。脉宜微弱。然必弱而和滑。可卜胃气之未艾。若少壮暴病而见脉弱。咸非所宜。即血证虚证。脉弱而兼之以涩。为气血交败。其能荣爨下之薪乎。

【长】长脉者。指下迢迢而过于本位。三部举按皆然。不似大脉之举之盛大。按之少力也。伤寒以尺寸俱长。为阳明受病。内经又以长则气治。为胃家之平脉。胃为水谷之海。其经多气多血。故显有余之象。然必长而和缓。方为无病之脉。若长而浮盛。又为经邪方盛之兆。亦有病邪向愈而脉长者。仲景云。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脉微。阴脉涩。而长者为欲愈。盖风本阳邪。因土虚木乘。陷于太阴之经。而长脉见于微涩之中。疼热发于诸阳之本。询为欲愈之征。殊非病进之谓。且有阴气不充。而脉反上盛者。经言寸○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是也。此与秦越人遂上鱼为溢。遂入尺为覆。及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关格吐逆。不得小便。同脉异证。不可与尺寸俱长之脉。比例而推也。

【短】短脉者。尺寸俱短。而不及本位。不似小脉之三部皆小弱不振。伏脉之一部独伏匿不前也。经云。

短则气病。良由胃气厄塞。不能条畅百脉。或因痰气食积。阻碍气道。所以脉见短涩促结之状。亦有阳气不充而脉短者。经谓寸○脉中手短者。曰头痛是也。仲景云。汗多重发汗。亡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又少阴脉不至。肾气绝。为尸厥。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者难治。戴同父云。短脉只当责之于尺寸。若关中见短。是上不通寸为阳绝。下不通尺为阴绝矣。曷知关部从无见短之理。昔人有以六部分隶而言者。殊失短脉之义。

【大】大脉者。应指满溢。倍于寻常。不似长脉之但长不大。洪脉之既大且数也。大脉有虚实阴阳之异。经云。大则病进。是指实大而言。仲景以大则为虚者。乃盛大少力之谓。然又有下利脉大者为未止。是又以积滞未尽而言。非大则为虚之谓也。有六脉俱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也。有偏大于左者。邪盛于经也。偏大于右者。热盛于内也。亦有诸脉皆小。中有一部独大者。诸脉皆大。中有一部独小者。便以其部。断其病之虚实。

且有素禀六阳。或一手偏旺偏衰者。又不当以病论也。凡大而数盛有力。皆为实热。如人迎气○大紧以浮者。

其病益甚在外。气○微大。名曰平人。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而缓则生。急则死。乳子。是指产后以乳哺子而言。非婴儿也。产后脉宜悬小。最忌实大。今证见喘鸣肩息。为邪气暴逆。又须实大而缓。方与证合。若实大急强。为邪胜正衰。去生远矣。此与乳子而病热。脉弦小。手足温则生。似乎相左。而实互相发明也。伤寒热病。谵语烦渴。脉来实大。虽剧可治。得汗后热不止。脉反实大躁疾者死。温病大热不得汗。脉大数急强者死。细小虚涩者亦死。厥阴病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也。阴证反大发热。脉虚大无力。乃脉证之变。内证元气不足。发热脉大而虚。为脉证之常。虚劳脉大,为血虚气盛。金匮云。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气有余便是火也。所以瘦人胸中多气而脉大。病久气衰而脉大。总为阴阳离绝之候。孰谓大属有余。而可恣行攻伐哉。若脉见乍大乍小。为元神无主。随邪气之鼓动。可不慎而漫投汤液耶。

【小】小脉者。三部皆小。而指下显然。不似微脉之微弱依稀。细脉之微细如发。弱脉之软弱不前。短脉之首尾不及也。夫脉之小弱。虽为元气不足。若小而按之不衰。久按有力。又为实热固结之象。总由正气不充。不能鼓搏热势于外。所以隐隐略见滑热之状于内也。设小而证见热邪亢盛。则为证脉相反之兆。亦有平人六脉皆阴。或一手偏小者。若因病而脉损小。又当随所见部分而为调适机用。不可不治也,假令小弱见于人迎。卫气衰也。见于气○。肺胃弱也。见于寸○。阳不足也。见于尺内。阴不足也。凡病后脉见小弱。正气虽虚。邪气亦退。故为向愈。设小而兼之以滑实伏匿。得非实热内蕴之征乎。经云。切其脉○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又云。温病大热。而脉反细小。手足逆者死。乳子而病热。脉悬小。手足温则生。寒则死。此条与乳子中风热互发,言脉虽实大。不至急强。脉虽悬小。四肢不逆。可卜胃气之未艾。若脉失冲和。阳竭四末。神丹奚济。非特主产后而言。即妊娠亦不出于是也。婴儿病赤瓣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

脉小手足温。泄易已。腹痛。脉细小而迟者易治。坚大而急者难治。洞泄食不化。脉微小流连者生。坚急者死。谛观诸义。则病脉之逆从。可默悟矣。而显微又言。前大后小。则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则胸满短气。即仲景来微去大之变辞。虚中挟实之旨。和盘托出矣。

【芤】芤脉者。浮大弦软。按之中空。中按虽不应指。细推仍有根气。纵指却显弦大。按之减小中空。不似虚脉之瞥瞥虚大。按之豁然无力也。芤为血虚不能濡气。故虚大如芤。然其中必显弦象。刘三点以为绝类慈葱。殊失弦大而按之减小中空之义。盖虚则阳气失职。芤则经络中空。所以有虚濡无力。弦大中空之异。仲景云。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革则胃气告匮。而弦强搏指。按之无根。非芤脉中空之比。按太阳病有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本虚战汗而解者。暑病有弦细芤迟。血分受伤者。芤为失血之本脉。经云。脉至如搏。血温身热者死。详如搏二字。即是弦大而按之则减也。又云。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言浮而中空。按之旁至。似乎微曲之状。虽有瘀积阻滞。而指下柔和。是知尚有胃气。故为失血之常脉。若弦强搏指。而血温身热。为真阴槁竭。必死何疑。凡血脱脉芤。而有一部独弦。或带结促涩滞者。此为阳气不到。中挟阴邪之兆。是即瘀血所结处也。所以芤脉须辨一部两部。或一手两手。而与攻补。方为合法。

【濡】濡脉者。虚软少力。应指虚细。如絮浮水面。轻手乍来。重手乍去。不似虚脉之虚大无力。微脉之微细如丝。弱脉之沉细软弱也。濡为胃气不充之象。故内伤虚劳。泄泻少食。自汗喘乏。精伤痿弱之人。脉虽濡软乏力。犹堪峻补峻温。不似阴虚脱血。纯见细数弦强。欲求濡弱。绝不可得也。盖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类。但虚则浮大,而濡则小弱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濡脉之软弱。与微脉相类。但微则欲绝。而濡则力微也。濡脉之无力。与散脉相类。但散则从大而按之则无。濡则从小而渐至无力也。夫从小而渐至无力。气虽不充。血犹未败。从大而按之即无。则气无所统。血已伤残。阴阳离散。将何所恃。而可望其生乎。以此言之。则濡之与散。不啻霄壤矣。

【动】动脉者。厥厥动摇。指下滑数如珠。见于关上。不似滑脉之诸部皆滑数流利也。动为阴阳相搏之候。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是指人迎气○而言。然多有阴虚发热之脉。动于尺内。阳虚自汗之脉。动于寸○者。所谓虚者则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金匮有云。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因其虚而旺气乘之。

惟伤寒以大浮数动滑为阳。是专主邪热相搏而言。非虚劳体痛。便溺崩淋脉动之比。而妇人尺脉动甚。为有子之象。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又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以肾藏精。心主血。故二处脉动。

皆为有子。辨之之法。昔人皆以左大顺男。右大顺女为言。然妊娠之脉。往往有素禀一手偏大偏小者。莫若以寸动为男。尺动为女。最为有据。

【伏】伏脉者。隐于筋下。轻取不得。重按涩难。委曲求之。附着于骨。而有三部皆伏。一部独伏之异。

不似短脉之尺寸短缩。而中部显然。沉脉之三部皆沉。而按之即得也。伏脉之病。最为叵测。长沙有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少阴脉不至。令身不仁。此为尸厥等例。详伏为阴阳潜伏之候。有邪伏幽隐而脉伏不出者。虽与短脉之象有别。而气血涩滞之义则一。故关格吐逆。不得小便之脉。非偏大倍常。即偏小隐伏。

越人所谓上部有脉。下部无脉是也。凡气郁血结久痛。及疝瘕留饮。水气宿食。霍乱吐利等脉。每多沉伏。

皆经脉阻滞。营卫不通之故。所以妊娠恶阻。常有伏匿之脉。此又脉证之变耳。在伤寒失于表散。邪气不得发越。而六脉俱伏者。急宜发汗。而脉自复。刘元宾曰。伏脉不可发汗。谓其非表脉也。而洁古又言。当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临病适宜。各有权度。不可执一。若六七日烦扰不宁。邪正交并而脉伏者。又为战汗之兆。

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过庶物皆苏也。不可以伏为阴脉。误投辛热。顷刻昆仑飞焰矣。

【细】细脉者。往来如发。而指下显然。不似微脉之微弱模糊也。细为阳气衰弱之候。伤寒以尺寸俱沉细。为太阴受病。太阴职司敷化之权。今为热邪所传。营行之气。不能条畅百脉。所以尺寸皆沉细。不独太阴为然。即少阴之脉。亦多沉细。故仲景有少阴病脉沉细数。不可发汗之禁。此皆外阴内阳。非若严冬卒中暴寒。

盛夏暑风卒倒。内外皆阴之比。内经细脉诸条。如细则少气。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头痛脉细而缓为中湿。种种皆阴邪之证验。所以胃虚少食。冷涎泛逆。便泄腹痛。湿痹脚软。自汗失精。皆有细脉。但以兼浮兼沉。在尺在寸。分别而为裁决。如平人脉来细弱。皆忧思过度。内戕真元所致。若形盛脉细。

少气不足以息。及病热脉细。神昏不能自持。皆脉不应病之候。不可以寻常虚细论也。

【疾】疾脉者。呼吸之间。脉七八至。虽急疾而不实大。不似洪脉之既大且数。却无躁疾之形也。疾脉有阴阳寒热真假之异。如疾而按之益坚。乃亢阳无制。真阴垂绝之候。若疾而按之不鼓。又为阴邪炎威。虚阳发露之征。

尝攻先辈治按。有伤寒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而不能咽。东垣以姜附人参汗之而愈。又伤寒蓄热内盛。阳厥极深。脉疾至七八至以上。人皆误认阴毒。守真以黄连解毒治之而安。斯皆证治之明验也。凡温病大热躁渴。

初时脉小。至五六日后。脉来躁疾。大观发赤者死。谓其阴绝也。躁疾皆为火象。内经有云。其有躁者在手。

言手少阴厥阴二经。俱属于火也。阴毒身如被杖。六脉沉细而疾。灸之不温者死。谓其阳绝也。然亦有热毒入于阴分而为阴毒者、脉必疾盛有力。不似阴寒之毒。虽疾而弦细乏力也。虚劳喘促声嘶。脉来数疾无伦。名曰行尸。金匮谓之厥阳独行。此真阴竭于下。孤阳亢于上也。惟疾而不躁。按之稍缓。方为热证之正脉。脉法所谓疾而洪大苦烦满。疾而沉细腹中痛。疾而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难治也。至若脉至如喘。脉至如数。得之暴厥暴惊者。待其气复自平。迨夫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较之六数七疾八极更甚。得非虚阳外骛之兆乎。

【牢】牢脉者。弦大而长。举之减小。按之实强。如弦缕之状。不似实脉之滑实流利。伏脉之匿伏涩难。革脉之按之中空也。叔微云。牢则病气牢固。在虚证绝无此脉。惟湿痉拘急。寒疝暴逆。坚积内伏。乃有是脉。历考诸方,不出辛热开结。甘温助阳之治。庶有克敌之功。虽然。固垒在前。攻守非细。设更加之以食填中土。

大气不得流转。变故在于须臾。可不为之密察乎。若以牢为内实。不问所以。而妄行迅扫。能无实实虚虚之咎哉。大抵牢为坚积内着。胃气竭绝。故诸家以为危殆之象云。

【革】革脉者。弦大而数。浮取强直。重按中空。如鼓皮之状。不似紧脉之往来劲急。弦脉之按之不移。

牢脉之按之益坚也。撄宁生曰。革乃变革之象。虽失常度。而按之中空。未为真脏。故仲景厥阴例中。有下利肠鸣脉浮革者。主以当归四逆汤。得非风行木末。扰动根株之候乎。又云。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金匮半产漏下。主以旋覆花汤。得非血室伤惫。中有瘀结未尽之治乎。其男子亡血失精。独无主治。云岐补以十全大补。得非极劳伤精。填补其空之谓乎。是以长沙直以寒虚相搏例之。惟其寒。故柔和之气失焉。惟其虚。故中空之象见焉。岂以革浮属表。罔顾肾气之内惫乎。

【促】促脉者。往来数疾中忽一止复来。不似结脉之迟缓。中有止歇也。促为阳邪内陷之象。经云。寸○脉中手上击者。曰肩背痛。观上击二字。则脉来搏指。热盛于经之义。朗然心目矣。而仲景太阳例。有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有下之利遂不止而脉促者。有下之脉促不结胸者。有脉促手足厥冷者。上四条。一为表邪未尽。

一为并入阳明。一为邪去欲解。一为传次厥阴。总以促为阳盛。里不服邪之明验。虽证见厥逆。只宜用灸以通阳。不宜四逆以回阳。明非虚寒之理。具见言外。所以温热发斑。瘀血发狂。及痰食凝滞。暴怒气逆。皆令脉促。设中虚无凝。必无歇止之脉也。

【结】结脉者。指下迟缓中。频见歇止。而少顷复来。不似代脉之动止不能自还也。结为阴邪固结之象。

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言结而少力。为正气本衰。虽有积聚。脉结亦不甚也。而仲景有伤寒汗下不解。脉结代。心动悸者。有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满,小便不利。为无血者。一为津衰邪结。一为热结膀胱。皆虚中挟邪之候。凡寒饮死血。吐利腹痛。癫痫虫积等气郁不调之病。多有结脉。暴见即宜辛温扶正。

略兼散结开痰。脉结自退。尝见二三十至内有一至接续不上。每次皆然。而指下虚微。不似结促之状。此元气骤脱之故。峻用温补自复。如补益不应。终见危殆。若久病见此。尤非合脉。夫脉之歇止不常。须详指下有力无力。结之频与不频。若十余至或二三十至一歇。而纵指续续。重按频见。前后至数不齐者。皆经脉窒碍。阴阳偏阻所致。盖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所以仲景皆为病脉。

【代】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不似促结之虽见歇止。而复来有力也。代为元气不续之象。经云。代则气衰。在病后见之。未为死候。若气血骤损。元神不续。或七情太过。或颠仆重伤。或风家痛家。脉见止代。只为病脉。伤寒家有心悸脉代者。腹痛心疼。有结涩止代不匀者。凡有痛之脉止歇。乃气血阻滞而然。不可以为准则也。若不因病而脉见止代。是一脏无气。他脏代之。真危亡之兆也。即因病脉代。亦须至数不匀者。犹或可生。若不满数至一代。每次皆如数而止。此必难治。经谓五十动不一代者。

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又云。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此则阳气竭尽无余之脉耳。所以或如雀啄。或如屋漏。或如弦绝。皆真代脉。见之生理绝矣。惟妊娠恶阻。呕逆最剧者。恒见代脉。谷入既少。气血尽并于胎息。是以脉气不能接续。然在二三月时有之。若至四月。胎已成形。当无歇止之脉矣。

【散】散脉者。举之浮散。按之则无。去来不明。漫无根蒂。不似虚脉之重按虽虚。而不至于散漫也。散为元气离散之象。故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可知散脉为必死之候。然形象不一。或如吹毛。或如散叶。或如悬雍。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然。皆真散脉。见之必死。非虚大之比。经曰。代散则死。

若病后大邪去。而热退身安。泄利止而浆粥入胃。或有可生者。又不当一概论也。古人以代散为必死者。盖散为肾败之应。代为脾绝之兆。肾脉本沉。而散脉按之不可得见。是先天资始之根本绝也。脾脉主信。而代脉去来必愆其期。是后天资生之根本绝也。故二脉独见。均为危亡之候。而二脉交见。尤为必死之征。

【清】清脉者。轻清缓滑。流利有神。似小弱而非微细之形。不似虚脉之不胜寻按。微脉之软弱依稀。缓脉之阿阿迟纵。弱脉之沉细软弱也。清为气血平调之候。经云。受气者清。平人脉清虚和缓。生无险阻之虞。如左手清虚和缓。定主清贵仁慈。若清虚流利者。有刚决权变也。清虚中有一种弦小坚实。其人必机械峻刻。右手脉清虚和缓。定然富浓安闲。若清虚流利。则富而好礼。清虚中有种枯涩少神。其人虽丰。目下必不适意。

寸○清虚。洵为名裔。又主聪慧。尺脉清虚。端获良嗣。亦为寿征。若寸关俱清。而尺中蹇涩。或偏小偏大。

皆主晚景不丰。及艰子嗣。似清虚而按之滑盛者。此清中带浊。外廉内贪之应也。若有病而脉清楚。虽剧无害。清虚少神。即宜温补以助真元。若其人脉素清虚。虽有客邪壮热。脉亦不能鼓盛。不可以为证实脉虚。而失于攻发也。

【浊】浊脉者。重浊洪盛。腾涌满指。浮沉滑实有力。不似洪脉之按之软阔。实脉之举之减小。滑脉之往来流利。紧脉之转索无常也。浊为禀赋昏浊之象。经云。受谷者浊。平人脉重浊洪盛。垂老不得安闲。如左手重浊。定属污下。

右手重浊。可卜庸愚。寸○重浊。家世卑微。尺脉重浊。子姓卤莽。若重浊中有种滑利之象。家道富饶。浊而兼得蹇涩之状。或偏盛偏衰。不享安康。又主夭枉。似重浊而按之和缓。此浊中兼清。外圆内方之应也。大约力役劳 之人。动彻劳其筋骨。脉之重浊。势所必然。至于市井之徒。拱手曳裾。脉之重浊者。此非天性使然欤。

若平素不甚重浊。因病鼓盛者。急宜攻发以开泄其邪。若平昔重浊。因病而得蹇涩之脉。此气血凝滞。痰涎胶固之兆。不当以平时涩浊论也。

○问十二则

问三焦命门脉

门人问曰。读师传诸义。发智能光。如大火聚。扫却胸中无限阴霾矣。但某等根器疏陋。

尚有积疑未泮。如三焦命门。各有歧说。未获定鉴。愿师垂诲真铨。以破学人之惑。答曰。夫所谓命门者。即三焦真火之别名也。以其职司腐熟之令。故谓之焦。经谓中精之府。言其所主精气也。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者。言其气化之象也。岐伯曰。寸以射上焦。关以射中焦。尺以射下焦。此言三焦之脉位也。射者。自下而射于上。其脉即分属寸关尺。凡鼓动之机。靡不本诸三焦。则知六部之中。部部不离三焦之气也。

三焦为真火之源。故有命门之号。难经独以右尺当之。而脉诀复有男女左右之分。男以精气为主。故右尺为命门。女以精血为主。故左尺为命门。是命门之诊。尤重在乎尺内也,三焦鼎峙两肾之间。为水中之火。既济阴阳。赵氏所谓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为性命之主宰。故曰命门。越人谓其有名无形者。以火即气。气本无形。非若精津血液之各有其质也。然以气化为无形则可。以三焦为无形则不可。灵枢本藏云。肾应骨。密理浓皮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详此明言浓薄急结之状。讵可谓之无形乎。

○问十二则

问神门脉

复问神门为心经之动脉。而王氏又云。神门决断。两在关后者。是指尺中肾脉而言。其故何也。答曰。神门之脉有二。如前所言神门即是命门。命门即是三焦。属于七节之上。故于尺中求之。以尺为六脉之根也。越人云。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水为天一之元。先天之命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此与诸脉之重按有力为有根。脉象迥异。而为肾气之所司则一也。如虚浮无根。是有表无里。孤阳岂能独存乎。若尺内重按无根。不独先天肾水之竭。亦为后天不足之征。仲景所谓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脉微所云。是指心经动脉而言。按气交变论中。岁水太过一节。内有神门绝者死不治。言水胜而火绝也。其穴在掌后兑骨之端。即如人迎与气○并称。皆主关前一分而言。其穴在喉之两旁。乃足阳明之动脉。能于是处求诸经之盛衰乎。可知神门二说。各有主见。各有至理。不可附会牵合而致疑殆也。

○问十二则

问冲阳太溪脉

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阳少阴也。尝闻气○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与肾脉。虽变其名。仍当气○尺中诊之。脉法以寸○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别号。但未明言其故耳。喻嘉言释仲景平脉首条云。条中明说三部。即后面趺阳少阴。俱指关尺而言。然何以止言趺阳少阴。盖两寸主乎上焦。营卫之所司。

不能偏于轻重。故言寸○。两关主乎中焦。脾胃之所司。宜重在右。故言趺阳。两尺主乎下焦。宜重在左。故言少阴。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但二处动脉。犹可求其绝与不绝。非推原某脉主某病也。设闺中处子。而欲按其足上之脉。殊为未便。

○问十二则

问反关脉

昔人所云反关之脉。但言脉位之异。未审所见之脉,与平常之人可例推乎。抑别有所异乎。答曰。凡脉之反关者。皆由脉道阻碍。故易位而见。自不能条畅如平常之脉也。其反关之因。各有不同。而反关之状。亦自不一。有胎息中惊恐颠仆而反关者。有襁褓束缚致损而反关者。有幼时跌仆动经而反关者。有龆龀疳积。伐肝太过。目连 而左手偏小。有似反关者。有大惊丧志。死绝复苏而反关者。有一手反关者。有两手反。关者。有从关斜走至寸而反关者。有反于内侧。近大陵而上者。有六部原有如丝。而阳溪列缺。别有一脉大于正位者。有平时正取侧取俱无。覆手取之而得者。有因病而正取无脉。覆手诊之乃得者。总皆阴阳伏匿之象。

有伤寒欲作战汗。脉伏而误认反关者。大抵反关之脉。沉细不及。十常八九。坚强太过者。十无二三。欲求适中之道。卒不易得也。亦有诸部皆细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经脉阻结于其处之状。故其脉较平人细小者。为反关之常。较平人反大者绝少。不可以为指下变异。谓之怪脉也。凡遇反关殊异平常之脉。须细询。其较之平时稍大。即为邪盛。比之平时愈小。即为气衰。更以所见诸证参之。

○问十二则

问人迎气○脉

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主里。东垣内外伤辨。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之死生。

系乎右手之关脉。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缓。即或因邪鼓大。因虚减小。然须至数分明。按之有力。不至浊乱。再参语言清爽。饮食知味。胃气无伤。虽剧可治。如脉至浊乱。至数不明。神昏语错。病气不安。此为神识无主。苟非大邪瞑眩。岂宜见此。经云。脉浮而滑。谓之新病。脉小以涩。谓之久病。故新病而一时形脱者死。不语者亦死。

○开眼合。手撒喘汗遗尿者。俱不可治。新病虽各部脉脱。中部独存者。是为胃气。治之必愈。久病而左手关尺软弱。按之有神。可卜精血之未艾。

他部虽危。治之可生。若尺中弦紧急数。按之搏指。或细小脱绝者。法在不治。盖缘病久胃气向衰。又当求其尺脉。为先天之根气也。启东又云。诊得浮脉。要尺内有力。为先天肾水可恃。发表无虞。诊得沉脉。要右关有力。为后天脾胃可凭。攻下无虞。此与前说互相发明。言虽异而理不殊也。

○问十二则

问初诊久按不同说

问脉有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有下指濡软。按久搏指者。有下指微弦。按久和缓者。何也。答曰。夫诊客邪暴病。应指浮象可证。若切虚羸久病。当以根气为本。如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正气大虚之象。无问暴病久病。虽证显灼热烦扰。皆正衰不能自主。随虚阳发露于外也。下指濡软。久按搏指者。里病表和之象。非脏气受伤。则坚积内伏。不可以脉沉误认为虚寒也。下指微弦。按久和缓者。久病向安之象。气血虽殆。而脏气未败也。然多有证变多端。而脉渐小弱。指下微和。似有可愈之机者。此元气与病气俱脱。反无病象发现。乃脉不应病之候。非小则病退之比。大抵病患之脉。初下指虽见乏力。或弦细不和。按至十余至渐和者。必能收功。若下指似和。按久微涩不能应指。或渐觉弦硬者。必难取效。设病虽牵缠。而饮食渐进。便溺自调。又为胃气渐复之兆。经云。安谷者胃。浆粥入胃。则虚者活。此其候也。

○问十二则

问病同脉异病异治同

问有病同而脉异。病异而脉同。病同而治异。病异而治同。何也。答曰。夫所谓病同而脉异者。人在气交之中。所感六淫七情。八风九气。一时之病。大率相类。故所见之证。亦多相类。而人之所禀。各有偏旺偏衰之不同。且有内戕神志。外役肢体。种种悬殊。脉象岂能如一。如失血证。脉有浮大而芤者。有小弱而数者。伤胃及脏之不同也。气虚证有气○虚大而涩者。有气○细小而弱者。劳伤脱泄之不同也。

病异而脉同者。内伤夹外感。阳证夹阴寒。虚中有实结。新邪挟旧邪。表里交错。为患不一。而脉之所现。不离阴阳寒热虚实之机。其细微见证。安得尽显于指下哉。如太阳中风。瘫痪不仁。脉皆浮缓。一为暴感之邪。一为久虚之病。虚劳骨蒸。病疟寒热。关尺皆弦紧。一为肾脏阳虚。一为少阳邪盛。可不互参脉证。一概混治乎。病同而治异者。风气之病。时气之病。疟利之病。内伤虚劳之病。初起见证。往往相似。而人之所禀。各有贞脆。且有多火多痰多气。平时之资质既殊。病中之调治自异。如金匮之短气有微饮者。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消渴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若治病不求其本。不问脉证之真象假象。但见病医病。殊失逆从反正之旨矣。病异而治同者。所见之证虽异。总不外乎邪正之虚实。如伤寒尺中脉迟之营气不足。阳邪内陷之腹中痛。虚劳里急之悸衄失精。并宜小建中汤。伏气郁发之热病。太阳中热之 病。并宜白虎汤。寒疝之腹急胁急。产后之腹中 痛。并宜当归生姜羊肉汤。岂以一方主治一病。而不达权变之用哉。

○问十二则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

问古人治例。有从证不从脉。从脉不从证。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

其故何也。答曰。此节庵先生以南阳治例。下一注脚也。惜乎有所未尽耳。盖从证从脉。各有其方。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脉沉为里。治宜下之。然亦有宜汗者。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脉促为阳盛。当用芩葛清之。

若脉促厥冷。非灸百会以通其阳不可。此非促为阳盛也。脉迟为寒。当用姜附温之。若阳明病脉迟。不恶寒。

身体 然汗出。则用大承气。又非迟为阴寒也。此皆不从脉之治。以其证急也。又如表证汗之。乃常法也。仲景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痛。当温之。宜四逆汤。里证下之。亦其常也。日晡发热者属阳明。脉浮虚者宜发汗。用桂枝汤。结胸证具。当与陷胸下之。脉浮大者不可下。当与桂枝人参汤温之。身体疼痛。当以麻桂汗之。然尺中脉迟者不可汗。当与小建中汤和之。此皆不从证治。以其脉虚也,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良由不明受病之故。尝考内经多有同一见证。而所受之经各别。所见之脉迥殊。其可执一例治乎。况医有工拙。病有标本。假令正气有权之人。无论治本治标。

但得药力开发病气。元神自复。若正气本虚之人。反现假证假脉。而与苦寒伐根之药。变证莫测矣。故凡治邪气炎威。正气骤脱之病。制方宜猛。盖暴邪势在急追。骤虚法当峻补。若虚邪久淹。羸弱久困之病。不但制方宜缓。稍关物议之味。咸须远之。是以巨室贵显之家。一有危疑之证。则遍邀名下相商。补泻杂陈之际。不可独出己见。而违众处方。即不获已。亦须平淡为主。倘病在危逆。慎勿贪功奏技。以招铄金之谤也。

○问十二则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

客问内经阴阳别论所言。二阳之病发心脾。三阳为病发寒热。一阳发病少气诸例。俱论脉法之阴阳。王太仆误作经脉注解。观其提纲。悉从脉有阴阳一句而来。次言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即仲景大浮数动滑为阳。以五脏之脉。各有大浮数动滑。是为五五二十五阳也。不言五五二十五阴者。先言知阳者知阴。则沉涩弱弦微之阴。可不言而喻也。答曰。读书虽要认定提纲。一气贯彻。然中间转折。尤宜活看。不可执着。盖脉有阴阳句。岐伯原是答黄帝人有四经十二从等问。所言凡阳有五。

五五二十五阳。是言五脏之阳气。应时鼓动于脉。五五相乘。为二十五阳。与玉机真藏之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异名同类。夫脉法之阴阳。原不离乎经脉之阴阳。况下文所言。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得非明言经脉阴阳之确据乎。若以脉有阴阳。为通篇之提纲。皆附会于脉。未免支离牵强。殊失先圣立言之旨矣。曷知阴阳别论。原从阴阳应象。阴阳离合。鱼贯而下。皆论经脉之阴阳。又为提纲中之挈领。可不体会其全。妄讥先辈乎。

○问十二则

问高章纲卑损诸脉

旅泊苕溪。偶检嘉言先生仲景脉法解。坐有同人谓石顽曰。夫脉之显著共闻者。尚且指下难明。况乎险奥幽微。人所共昧。如高章纲 卑损之脉。既非恒有之象。何长沙博采古训。以眩耳目。

喻子曲为释辞。以夸博识乎。答曰。此古圣至微至显之的诀。不能晦藏于密。一时为之阐发。岂故为诡异以欺后世耶。其所谓纲者。诸邪有余之纲领。损者。诸虚积渐之损伤。恐人难于领悟。乃以高章 卑四字。体贴营卫之盛衰。虽六者并举。而其所主。实在纲损二脉也。以其辞简义深。末由窥测。喻子独出内照。发明其义。

惜乎但知高章为高章取象。 卑为 卑措辞。不知高章为纲脉之纪。 卑为损脉之基耳。盖高者。自尺内上溢于寸。指下涌涌。既浮且大。而按之不衰。以卫出下焦。行胃上○。至手太阴。故寸○盛满。因以高字名之。

章者。自筋骨外显于关。应指 。既动且滑。而按之益坚。以营出中焦。亦并胃○而出上焦。故寸关实满。

因以章字目之。纲者。高章兼该之象。故为相搏。搏则邪正交攻。脉来数盛。直以纲字揭之。 者。寸○微滑。而按之软弱。举指瞥瞥。似数而仍力微。以卫气主表。表虚不能胜邪。故有似乎心中怵惕之状。因以 字喻之。卑者。诸脉皆不应指。常兼沉涩之形。而按之隐隐。似伏而且涩难。以营气主里。里虚则阳气不振。故脉不显。有似外家婢之卑屑不能自主。故以卑字譬之。损者。 卑交参之谓。故为相搏。搏则邪正俱殆。脉转衰微。直以损字呼之。而损脉之下。复有迟缓沉三者。言阿阿徐缓。而按之沉实。为营卫俱和。阴阳相抱之象。不过借此以显高章等脉。大都高章纲 卑损之脉。皆从六残贼来。其浮滑之脉。气多上升而至于高。弦紧之脉。

邪必外盛而至于章。沉涩之脉。阳常内陷而至于卑。非阴寒脉沉。不传他经之比。凡此六者。能为诸脉作病。

故谓残贼。纵邪气盛满。而汗下克削太过。皆能致虚。虚则脉来 。按之力微。逮所必至。至于高章相搏。

未有不数盛者。 卑相搏。未有不弦劲者。所以沉伏之中。尺内时见弦细搏指。则为损脉来至。必难治也。详高 之脉。往往见于寸○。章脉每多显于趺阳。卑脉恒于少阴见之。然 卑之脉。寸○趺阳未尝不有也。高章之脉。尺内少阴。从未一见耳。观后寸○趺阳少阴诸条。皆言高章 卑之病。其阴阳死生之大端。端不出大浮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之总纲。以其非专言伤寒脉法。故长沙另辑平脉法篇。隶诸辨脉法下。由是余昔诠释缵论。略未之及。兹因同人下问。不觉为之饶舌。

○问十二则

问辨声色法

或问医以声色之辨。为神圣妙用。而审切反居其次。何也。答曰。夫色者神之华。声者气之发。神气为生阳之征验。在诊察之际。不待问而阴阳虚实之机。先见于耳目间矣。予于伤寒绪论。言之颇详。

姑以大略陈之。色贵明润。不欲沉夭。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浊壅滞。病久气虚。只宜瘦削清 。若病邪方锐。而清白少神。虚羸久困。而妩媚鲜泽。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惨。无论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惟黄色见于面目。而不至索泽者。皆为向愈之候。若眼胞上下如烟煤者。寒痰也。眼黑颊赤者。热痰也。眼黑而行步艰难呻吟者。痰饮入骨也。眼黑而面带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风痰也。病患见黄色光泽者。为有胃气。不死。干黄者。为津液之槁。多凶。目睛黄者。非瘅即衄。目黄大烦为病进。平人黑气起于○鼻耳目者危。

若赤色见于两颧。黑气出于神庭。乃大气入于心肾。暴亡之兆也。至于声者。虽出肺胃。实发丹田。其轻清重浊。虽由基始。要以不异平时为吉。如病剧而声音清朗如常者。形病气不病也。始病即气壅声浊者。邪乾清道也。病未久而语声不续者。其人中气本虚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多言者。火之用事也。声如从室中言者。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正气之夺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神明之乱也。出言懒怯。先重后轻者。内伤元气也。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客邪也。攒眉呻吟者。头痛也。噫气以手抚心者。中脘痛也。呻吟不能转身。坐而下一脚者。

腰痛也。摇头以手扪腮者。齿颊痛也。呻吟不能行步者。腰脚痛也。诊时吁气者。郁结也。摇头言者。里痛也。形羸声哑者劳瘵。咽中有肺花疮也。暴哑者。风痰伏火。或怒喊哀号所致也。语言蹇涩者。风痰也。诊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伤寒坏病。声哑。唇○有疮者。狐惑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

痰火也。声色之诊最繁。无庸琐述。以混耳目。

○问十二则

问脉沉因温补转剧

门人问曰。尝闻肥人之脉宜沉。肾肝之脉宜沉。冬月之脉宜沉。于此有人。年盛体丰。冬时腰痛不能转侧。怯然少气。足膝常逆。证脉皆寒。与肾气丸不应。转增寒热喘满。何也。答曰。不在证治也。夫肥人之脉沉者。湿伤血脉也。腰痛不能转侧者。湿滞经络也。怯然少气者。湿干肺胃也。足膝常逆者。湿遏阳气。不能旁达四末也。法当损气以助流动之势。则痛者止而逆者温。反与滋腻养营之药。则痰湿愈壅。

经络不能条畅。而寒热喘满。势所必至也。昔有朔客。初至吴会。相邀诊视。时当夏月。裸坐盘飧。倍于常人。

而形伟气壮。热汗淋漓于头项间。诊时不言所以。切其六部沉实。不似有病之脉。惟两寸略显微数之象。但切其左。

则以右掌抵额。切其右。则易左掌抵额。知为肥盛多湿。夏暑久在舟中。时火鼓激其痰于上。而为眩晕也。询之果然。因与导痰清湿而安。设不察所苦。但以脉沉。求其病之所属。失之远矣。医之手眼。可不临机活泼乎。

逆顺

诊切之要。逆顺为宝。若逆顺不明。阴阳虚实死生不别也。故南阳先师。首言伤寒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即此一语。可以推卒病之逆顺。亦可广诸病之死生。一着先机。至微至显。奈何先辈专守王氏之绳墨。不达至圣之璇玑。以至脉学之言。愈阐愈昧。求脉之道。愈趋愈蹶。良由不解活法推源之故。因是汇辑逆顺诸例。庶学人披卷晓然。虽以死生并列。而逆证尤不可忽。如伤寒未得汗。

脉浮大为阳。易已。沉小为阴。难已。伤寒已得汗。脉沉小安静为顺。浮大躁疾者逆。然多有发热头痛。而足冷阳缩。尺中迟弱。可用建中和之者。亦有得汗不解。脉浮而大。心下反硬。合用承气攻之者。更有阴尽复阳。

厥愈足温。而脉续浮者。苟非深入南阳之室。恶能及此。迨夫温病热病。热邪亢盛虽同。绝无浮紧之脉。观内经所云。热病已得汗而脉尚盛躁。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他如温病穣穣大热。脉数盛者生。细小者死。热病汗下后。脉不衰。反躁疾。名阴阳交者死。历参温热诸病。总以数盛有力为顺。细小无力为逆。得汗后。脉不衰。反盛躁。尤逆也。

至于时行疫疠。天行大头。咸以脉数盛滑利为顺。沉细虚涩为逆。然湿土之邪内伏。每多左手弦小。右手数盛者。总以辛凉内夺为顺。辛热外散为逆。当知温热时疫。皆热邪内蕴而发。若与表散。如炉冶得鼓铸之力耳。然疫疠虽多人迎不振。设加之以下利足冷。又未可轻许以治也。故昔人有阴阳俱紧。头痛身热。而下利足冷者死。

谓其下虚也。至若温毒发斑。谵语发狂等证。总以脉实便秘为可治。脉虚便滑者难治。若斑色紫黑如果实靥。

虽便秘能食。便通即随之而逝矣。其狂妄躁渴。昏不知人。下后加呃逆者。此阳去入阴。终不可救。卒中风○噤。脉缓弱为顺。急实大数者逆。中风不仁。痿 不遂。脉虚濡缓为顺。坚急疾者逆。中风遗尿盗汗。

脉缓弱为顺。数盛者逆。中风便溺阻涩。脉滑实为顺。虚涩者逆。中寒卒倒。脉沉伏为顺。虚大者逆。中暑自汗喘乏。腹满遗尿。脉虚弱为顺。躁疾者逆。暑风卒倒。脉微弱为顺。散大者逆。大抵卒中天地之气。无论中风中寒。中暑中 。总以细小流连为顺。数实坚大为逆。散大涩艰。尤非所宜。不独六淫为然。即气厥痰厥。食痰蛔厥。不外乎此。盖卒中暴厥。皆真阳素亏。故脉皆宜小弱。不宜数盛。中恶腹满。则宜紧细微滑。不宜虚大急数。中百药毒。则宜浮大数疾。不宜微细虚涩。详中风中暑。一切暴中。俱有喘乏遗尿。如中风中寒。则为肾气之绝。中暑中 。

则为热伤气化。痰食等厥。又为气道壅遏所致。死生逆顺悬殊。可不辨而混治乎。凡内伤劳倦。气○虚大者为气虚。弦细或涩者为血虚。若躁疾坚搏。大汗出。发热不止者死。以里虚。不宜复见表气开泄也。内伤饮食。

脉来滑盛有力者。为宿食停胃。涩伏模糊者。为寒冷伤脾。非温消不能克应。霍乱脉伏。为冷食停滞。胃气不行。不可便断为逆。搏大者逆。既吐且利。不宜复见实大也。霍乱止而脉代。为元气暴虚。不能接续。不可便断为逆。厥冷迟微者逆。阳气本虚。加以暴脱。非温补不能救疗。噎膈呕吐。脉浮滑大便润者顺。痰气阻逆。

胃气未艾也。弦数紧涩。涎如鸡清。大便燥结者逆。气血枯竭。痰火郁结也。腹胀。关部浮大有力为顺。

虚小无神者逆。水肿。脉浮大软弱为顺。涩细虚小者逆。又沉细滑利者。虽危可治。虚小散涩者不治。鼓胀。

滑实流利为顺。虚微短涩者逆。肿胀之脉。虽有浮沉之不同。总以软滑为顺。短涩为逆。咳嗽。浮软和滑者易已。沉细数坚者难已。久嗽缓弱为顺。弦急实大者逆。劳嗽骨蒸。虚小缓弱为顺。坚大涩数者逆。弦细数疾者尤逆。上气喘咳。脉虚宁宁伏匿为顺。坚强搏指者逆。加泻尤甚。上气喘息低昂。脉浮滑。手足温为顺。脉短涩。四肢寒者逆。上气脉数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历陈上气喘咳诸例。皆以软弱缓滑为顺。涩数坚大者逆。盖缓滑为胃气尚存。坚涩则胃气告匮之脉也。肺痿。脉虚数为顺。短涩者逆。数大实者。亦不易治。肺痈初起。

微数为顺。洪大者逆。已溃。缓滑为顺。短涩者逆。气病而见短涩之脉。气血交败。安可望其生乎。吐血衄血下血。

芤而小弱为顺。弦急实大者逆。

汗出若衄。沉滑细小为顺。实大坚疾者逆。吐血。沉小为顺。坚强者逆。吐血而咳逆上气。芤软为顺。细数者逆。弦劲者亦为不治。阴血既亡。阳无所附。故脉来芤软。若细数则阴虚火炎。加以身热不得卧。不久必死。弦劲为胃气之竭。亦无生理。蓄血。脉弦大可攻为顺。沉涩者逆。从高顿仆。内有血积。腹胀满。脉坚强可攻为顺。小弱者逆。金疮出血太多。虚微细小为顺。数盛急实者逆。破伤。发热头痛。浮大滑为顺。沉小涩者逆。

肠下白沫。脉沉则生。脉浮则死。肠 下脓血。沉小留连者生。数疾坚大身热者死。久利。沉细和滑为顺。浮大弦急者逆。虽沉细小弱。按之无神者不治。肠 下利。内经虽言脉浮身热者死。然初病而兼表邪。常有发热脉浮。可用建中而愈者。非利久虚阳发露。反见脉浮身热。○噤不食之比。泄泻。脉微小为顺。急疾大数者逆。

肠泄泻。为肠胃受病。不当复见疾大数坚之脉也。小便淋秘。脉滑疾者易已。涩小者难已。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消渴。脉数大软滑为顺。细小浮短者逆。又沉小滑为顺。实大坚者逆。头痛目痛。卒视无所见者死。清阳失守。邪火僭逆于上也。其脉浮滑为风痰上盛。可治。短涩为血虚火逆。不治。心腹痛。痛不得息。脉沉细迟小为顺。弦长坚实者逆。 瘕脉沉实者可治。虚弱者死。疝瘕脉弦者生。虚疾者死。

心腹积聚。脉实强和滑为顺。虚弱沉涩者逆。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小坚急。死不治。又癫疾脉虚滑为顺。涩小者逆。狂疾。脉大实为顺。沉涩者逆。痿痹。脉虚涩为顺。紧急者逆。 蚀阴肛。虚小为顺。坚急者逆。

痈疽初起。脉微数缓滑为顺。沉涩坚劲者逆。未遗。洪大为顺。虚涩者逆。溃后。虚迟为顺。数实者逆。肠痈。软滑微数为顺。沉细虚涩者逆。病疮。脉弦强小急。腰脊强。螈 。皆不可治。溃后被风。多此痉病。脉浮弦为阳。沉紧为阴。若牢细坚劲搏指者不治。妊娠。脉宜和滑流利。忌虚涩不调。临月。脉宜滑数离经。忌虚迟小弱。牢革尤非所宜。新产。脉宜缓弱。忌弦紧。带下。脉宜小弱。忌急疾。崩漏。脉宜微弱。忌实大。乳子而病热。

脉悬小。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凡崩漏胎产久病。脉以迟小缓滑为顺。急疾大数者逆。以上诸例。或采经论。或摭名言。

咸以病脉相符为顺。病脉相反为逆。举此为例。余可类推。颖悟之士。自能闻一知十。无烦余之屑屑也。

异脉

异脉者。乖戾不和。索然无气。不与寻常诸脉相类。内经大奇论。贯列诸脉。摹写最微。苟非逐一稽研。乌能心领神会。如心脉满大。痫螈筋挛。肝脉小急。痫螈筋挛。二条见证皆同。而脉象迥异。受病各别。其同病异治等法。良有见乎此也。若肝脉惊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喑。皆惊气失常。所以肝脉驰骤。气平自已。

毋治也。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言诸经之脉。皆有小急。但以按之不鼓者为瘕。若纵之鼓指。又为火伏之象。非瘕也。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惊。并者。六位皆然。非见一二部也。水脉当沉。以风势鼓激则浮。浮则重按不乏。虚则按之即空。以水气内蓄。不当并见虚脉。故死。并小弦欲惊者。以少阳生气。为阴邪所埋。故惕惕如惊。而实非惊也。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疝脉无不弦急者。观下文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则疝瘕之阴阳辨治。

可了然矣,二阴急为痫厥。厥属肾。而痫属心包也。二阳急为惊。闻水音则惕然而惊也。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 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病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 。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肠 之脉。总以缓小为易治。坚搏为难治。外鼓沉者。言虽浮大而根气不乏也。小搏沉者。阴邪内注而脉显阴象。不当复见虚阳外扰也。心肝二脏。水火同气。故同病者易治。脾肾同病。

为土崩水竭。故死不治。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

其从者喑。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言胃脉重按则涩。浮取则大。阴血受伤而阳气失守也。心脉小坚急。阴邪胜而上侮君主也。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心下痞鬲。而半体偏枯也。偏枯以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为逆。然虽逆而非不治也。如不喑舌转。非脏受病。见证虽逆。治亦易起。若喑不能言。肾气内亏。证虽不逆。治亦难痊。若年不满二十。气血方盛之时。而见偏废之疾。此根气之夭。不出三年必死也。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血衄身热而脉来搏指。虚阳外脱。阴血内亡。安得不死。脉来悬钩浮。言浮而中空之状。隐然言外。脉至如喘。名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言暴逆气浮。故脉喘喘乏力。肾气不能下守可知。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言暴惊气乱。故脉至如数。而实未常数。故不须治。脉至浮合。浮合如数。

言一息十至以上。如浮波之合。后至凌前。虚疾而动无常候。是经气予不足也。脉至如火薪然。言浮数而散。

瞥瞥如羹上肥。是心精之予夺也。脉至如散叶。言飘忽无根。是肝气予虚也。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言如省问之客。乍见欲言而迟疑不吐。故以脉塞而鼓四字体贴之。是肾气予不足也。脉至如丸泥。言指下动滑。如循薏苡子。是胃精予不足也。脉至如横格。言坚强如横木之拒于指下。是胆气予不足也。脉至如弦缕。言弦急而强。如转索之状。是胞精予不足也。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言指下艰涩不前。重按则不由正道而出。或前大后细。与绵绵如泻漆之绝互发。脉至如涌泉。言寸○洪盛。如泉出穴之涌。而按之散漫。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脉至如颓土之状。言涩大模糊。如雨中颓土。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脉至如悬雍。悬雍者。

浮揣切之益大。重按即无。故以 间下垂之肉喻之。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郁热。寒热独并于肾也。脉至如丸。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是大肠气予不足也。脉至如华者。言如花之虚浮。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如上诸脉。古圣目之大奇。洵非寻常可拟。余尝反复互参。始得其旨。前九条。咸以脉证异同。究其病之所属。如脾脉外鼓沉。及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之脉皆仿佛。而为病迥殊。后十四条。又以指下乖异。辨诸经之气予不足。而悉予之短期。近世但知弹石解索。雀啄屋漏。鱼翔虾游。谓之六绝。若浮合等脉。真脏七诊。

茫然不知何义。而漫治取谤者有之。多有病本濒危。药之不应。而显绝脉绝证。如病患身热脉大。服药后。忽然微细欲绝。厥冷下利。呃逆不止者死。脉转躁疾亦死。病患厥逆下利。脉微欲绝。服药后。脉暴出者死。与厥逆下利。本不能食。今骤能食。为除中者死。同义。又脉来忽沉忽浮。乍疏乍数。来去无次。皆不可治。经谓不大不小。病犹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也。真脏者。独弦独钩独毛独石独代。而指下坚强。绝无和缓之象。脏气病气。打成一片。故曰真脏。见之必死。七诊者。独小独大独疾独迟。诸部皆然。非一部两部见病脉也。独热者。尺炬然热。独寒者。尺肤寒是也。独陷下者。诸部皆陷伏不应也。真脏悉为死候。七诊犹为病脉。其所重全在胃气。胃主肌肉。故言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胃为五脏之本也。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前篇汇次逆顺。此篇专辑异脉。欲人贯彻其旨。庶无轻诺许治之失。

妇人

问妇人脉法,与男子何异。答曰。女子二七天癸通。月事以时下。故其所重。全在冲任。冲任为精血之海。

其脉常随肝肾而行。故以左尺为命门。阴阳应象论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盖天道左旋而主阳气。地道右转而主阴血。阴常从阳。为阳之守。故左尺反有命门之号。然阴禀多暴。脉多随气上章。阴性多郁。脉亦随气内 。

古人虽有女子右脉常盛。及女脉在关下之说。要非定论。其病惟经候胎产。异于男子。他无所殊也。若肾脉微涩。或左手关后尺内脉浮。或肝脉沉而急。或尺脉滑而断绝不匀。皆经闭不调之候。如体弱之妇。脉常微弱。

但尺内按之不绝。便是有子。月断呕逆不食。六脉不病。亦为有子。所以然者。体弱而脉难显也。脉经曰。妇人脉三部浮沉正等。按之不绝。无他病而不月者。妊子也。尺数而旺者亦然。经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身有病而无邪脉也;又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言尺内阴脉搏指。与寸○阳脉迥别。其中有阳象也。阴阳相kt谷鹁。

故能有子。阴虚阳搏谓之崩。言尺内虚大弦数。皆内崩而血下。若消瘦喘息。月事不来者。二阳之病发心脾也。妇人不月。脉来滑疾。重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和滑而代者。此二月余之胎息也。重手按之。滑疾而不散者。五月也。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古人悉以左尺滑大为男。右尺滑大为女。两尺俱滑大为双胎。然往往有左寸动滑为男者。以经行血泻。阴常不满。故尺常不足。不可执于尺内滑大方为胎脉之例。经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寸为阳位。故见动滑。则为血充而显阳象。左叶熊罴。右应鸾凰之兆。可预卜而无疑也。

凡妇人经水三月不来。诊其脉两寸浮大。两关滑利。两尺滑实而带数。此胎脉也。若有形而不动。或当脐下翕翕微动。如抱瓮之状。按之冰冷。又两尺乍大乍小。乍有乍无。或浮或沉。或动或止。早暮不同者。乃鬼胎也。

须连视二三日乃见。宜补气活血。温养脾胃。则水行经自通矣。若脉来疾如风雨乱点。忽然而去。久之复来如初者。是夜叉胎也。亦有左关之脉。指下见两歧而产夜叉者。总与平常之脉不类也。妊娠脉弱。防其胎堕。以气血无养也。急宜补养。若弦急亦堕。是火盛也。孕妇脉沉细弦急。憎寒壮热。唇○俱青黑。是胎气损也。当问胎动否。若不动。

反觉上抢心闷绝。按之冰冷者。当作死胎治之。妇人经断有躯。其脉弦者。后必大下。不成胎也。然有因病脉弦。又当保胎为务。气旺则弦自退矣。妇人尺脉微迟为居经。月事三月一下。血气不足故也。妇人尺脉微弱而涩。少腹恶寒。年少得之为无子。年大得之为绝孕。若因病而脉涩者。孕多难保。凡妊娠外感风邪。脉宜缓滑流利。最忌虚涩躁急。虚涩则不固。躁急则热盛伤胎。多难治也。胎前下利。脉宜滑小。不宜洪数。洪数则防其胎堕。堕后七日多凶。治疗之法。攻积必死。兜涩亦死。急宜伏龙肝汤。煎温养脾胃药。多有生者。凡妊娠之脉。宜实大有力。忌沉细弦急虚涩。半产漏下。宜细小流连。忌急实断绝不匀。临产宜滑数离经。忌虚迟弦细短涩。产后宜沉小微弱。忌急实洪数不调。新产伤阴。出血不止。尺脉不能上关者死。新产中风热病。脉宜浮弱和缓。忌小急悬绝。崩漏不止。脉宜细小芤迟。忌虚涩数实。凡诊妇人室女伤寒热病。须问经事若何。

产后须问恶露多少。及少腹中有无结块。此大法也。

婴儿

问婴儿三岁以下。看虎○三关纹色。其义云何。答曰。婴儿气血未盛。经脉未充。无以辨其脉象。故以食指络脉形色之彰于外者察之。其络即三部之所发。其色以紫为风热。红为伤寒。青为惊恐。白为疳积。惟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至见黑色危矣。若虎○三关多乱纹为内钓。腹痛气不和。脉乱身热不食。食即吐而上唇有珠状者。为变蒸也。其间纹色。在风关为轻。气关为重。命关尤重也。此言次指上三关近虎○一节为风关。

中节为气关。爪甲上节为命关。然纹直而细者。为虚寒少气。多难愈。粗而色显者。为邪干正气。多易治。纹中有断续如流珠形者。为有宿食。其纹自外向里者为风寒。自内向外者为食积也。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

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势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也。至三岁以上。乃以一指按三关。此言寸关尺三部也。其脉常以六至为则。添则为热。减则为寒。浮弦为乳痫。弦紧为风痫。虚涩为慢惊。沉弦为腹痛。

弦实为气不和。牢实为便秘。沉细为冷乳不消。沉滑为宿食不化。或小或涩。或沉或细。皆为宿食停滞。浮大为伤风。伏结为物聚。弦细为疳劳。沉数为骨蒸有热也。婴儿病赤瓣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脉小手足温。泄易已。小儿见其腮赤目赤。呵欠烦闷。乍凉乍热。或四末独冷。鼓栗恶寒。面赤气涌。涕泪交至。及耳后有红丝纹缕。脉来数盛者。皆是痘疹之候。汤药之所当忌者最多。慎勿漫投以贻其咎也。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