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隋、唐两代的武功,是互相继续的。隋朝的武功,虽不如唐朝之盛,然而是唐朝开拓的先声。其规模,较汉代尤为广远。这也是世运进步,交通日益发达的缘故。

中国历代的大敌是北狄。隋、唐时代,自然也是如此。后汉时,匈奴败亡,鲜卑继续据其地,已见第七章。两晋时,鲜卑纷纷侵入中国,于是丁令入居漠北。丁令,便是今日的回族。注366异译称敕勒,亦作铁勒,中国人称为高车。当拓跋魏在塞外时,今热、察、绥境诸部落,殆悉为所并。只有热河境内的奚、契丹,未全随之入中国。注367又有一个部落,称为柔然的,则始终与之为敌。从魏孝文迁都以前,北魏根本之地,实在平城。所以其防御北族,较侵略中国,更为重要。太武帝之世,曾屡出兵击破柔然。柔然败后,逃至漠北,收服铁勒之众,其势复盛。太武帝又出兵征讨,把他打败。这时候,铁勒之众,降者甚多。太武帝都把他迁徙到漠南。柔然遂不能与魏抗。这是公元四百二三十年间的事。东西魏分立后,柔然复强。然其势不能久。至公元五五二年,遂为突厥所破。突厥也是回族,兴于金山的。注368既破柔然之后,又西破(yè)哒。尽服西域诸国。其最西的可萨部,直抵亚洲西界,与罗马为邻,东方则尽服漠南北诸族。其疆域之广,远过汉时的匈奴。

然而突厥声势虽盛,其组织却不甚坚凝。各小可汗的势力,都和大可汗相仿佛。隋文帝于是运用外交手腕,先构其西方的达头可汗,和其大可汗沙钵略构兵。突厥由是分为东西。后又诱其东方的突利可汗,妻以宗女。其大可汗都蓝怒,攻突利。突利逃到中国。隋处之于夏、胜二州之间,注369赐号曰启民可汗。都蓝死后,启民因隋援,尽有其众。于是突厥一时臣服于隋。隋末大乱,华人多往依突厥。突厥复盛。控弦之士至百万。北边的群雄,无不称臣奉贡。便唐高祖初起时,也是如此。注370天下定后,还很敷衍他。而突厥贪得无厌,仍岁侵边,甚至一岁三四入。太宗仍运用外交手腕,离间其突利可汗。注371而是时突厥的大可汗颉(xié)利政衰,北边诸部多叛。又连遭荒歉。公元六三〇年,颉利遂为太宗所擒。突厥或走西域,或降薛延陀,而来降的尚十余万。太宗初用温彦博之言,处之河南。后来又徙之河北。这时候,薛延陀继据漠北。公元六四四年,又为太宗所灭。回纥继居其地。率先铁勒诸部,尊中国的天子为天可汗。突厥的遗众,也曾屡次反叛,然都不成大患。到六八二年,骨咄禄自称可汗,中国就不能平定。骨咄禄死后,弟默啜继之。尽复颉利以前旧地,大举入攻河北,破州县数十。武后兴大兵数十万御之而不胜。直到公元七四四年,玄宗才乘其内乱,出兵直抵其庭,把他灭掉。至于西突厥,则是公元六五七年,高宗乘内乱,把他灭掉的。西突厥在当时,本是亚洲西方惟一的大国。西突厥灭亡后,诸国皆震恐来朝,中国所设的都督府州,遂西至波斯。

葱岭以东,汉时十六国之地,后来互相吞并,其兴亡不尽可考。唐时,高昌、焉耆、龟兹(qiuci)、于阗、疏勒较大,太宗于高昌、焉耆、龟兹三国,都用过兵。其余小国,则皆不烦兵力而服。

青海本羌地。晋时,为鲜卑吐谷浑所据。至后藏,则为今藏族兴起之地。其族之北据于阗,注372臣服葱岭以西,和波斯兵争的为哒,为突厥所灭。而印度阿利安人,又有一支入藏,居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是为吐蕃王室之祖。注373吐蕃至唐时始强。太宗时,因求尚主不得,入寇松州。注374太宗遣将击破之。然仍妻以宗女文成公主。公主好佛,是为吐蕃人受佛教感化之始。至今还尊为圣母。弃宗弄赞尚主后,对中国极其恭顺。死后,其大臣钦陵、赞婆等专国,才猾起夏来。东灭吐谷浑,西破西域四镇。注375高宗、武后时,与之战争,屡次失败。武后时,王孝杰恢复四镇之地,吐蕃对西域一方面,稍受牵制,而中宗时,又畀以河西九曲之地。注376由是河洮之间,受祸尤烈。直到玄宗时,才把它恢复过来。

印度和中国,虽久有宗教和商业上的关系,至于国交上的关系,则很少的。唐时,有个和尚,法名唤做玄奘,即是后来被尊为三藏法师的,因求法至印度。这时候,印度乌苌国的尸罗逸多二世在位。遣使入贡。太宗又遣王玄策报使。玄策至其国,适值尸罗逸多薨逝,其臣阿罗那顺篡立。发兵拒击玄策。玄策走吐蕃西鄙,发吐蕃、泥婆罗注377两国的兵,把他打败,擒阿罗那顺送阙下。这要算中国对西南,兵威所至最远的一次了。

东北一带,雄据辽东的是高句丽。在今热河境内的是奚、契丹。在松花江流域的,则是靺鞨(mohé)。中国对东北,国威的涨缩,要看辽东西的充实与否。自汉至晋初,辽东西比较充实。所以高句丽等,不能跋扈。慕容氏侵入中国后,辽东空虚,遂至为其所据。辽西亦受侵掠。热河境内的契丹,且不能免;吉林境内的靺鞨,其折而入之,自更不必说了。隋朝东征的失败,固由炀帝不善用兵;亦由东北空虚,军行数千里,大敌不能猝克,而中国又不能顿兵与之久持的原故。唐太宗亦蹈其覆辙。六四四年之役,自将而往,未能大克,而损失颇巨。直到高宗时,因其内乱,才于六六三、六六八两年,先后把百济和高句丽灭掉。于是分其地置都督府州,而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中国的疆域,才恢复两汉时代之旧。然新罗人既阴嗾(sou)丽、济余众叛唐,而因之以略唐地。而武后时,契丹反叛,因此牵动了入居营州境内的靺鞨。其酋长大祚荣,逃至吉林境内。武后遣兵追击,不胜。大氏遂自立为国。尽并今吉、黑两省,及俄领阿穆尔、东海滨省,暨朝鲜半岛北部之地。注378是为渤海。于是安东都护,内徙辽东,唐朝对东北的威灵,就失坠了。但是新罗、渤海,对中国都尚恭顺。其文化,也都是摹仿中国的。而日本,亦于是时,年年遣使通唐,其一切制度,亦皆学自中国。中国对东北的政治势力,虽不十分充分,其声教所及,则不可谓之不远了。

【注释】

注366 此族现在中国人统称为回,欧洲人则通称为突厥。见《元史译文证补》卷二十七中,其实突厥、回纥,都是分部之名,不是全族的总称。

注367 其分支入中国的为宇文氏。

注368 今阿尔泰山。

注369 胜州,在今鄂尔多斯左翼后旗。

注370 高祖亦尝称臣,《唐书》他处皆讳之。惟《突厥传》载太宗灭颉利时,有“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之语,微露其消息。

注371 突厥统东方的,均称突利可汗。

注372 其实“哒”二字,即系“于阗”的异译。

注373 见《蒙古源流考》。

注374 今四川松潘县。

注375 龟兹、于阗、焉耆、疏勒。

注376 青海黄河右岸之地。

注377 今廓尔喀。

注378 渤海五京:上京龙泉府,在今吉林敦化县附近。中京显德府,在吉林东南。东京龙原府,在海参崴(wǎi)附近。南京南海府,在朝鲜咸兴。西京鸭绿府,在辽宁辑安县。其都城忽汗城,临忽汗海,即今吉林镜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