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张氏医通

卷十五 痔门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目门

千金磁朱丸 治神水宽大渐散。光采不收。及内障拨后。翳不能消。用此镇之。

磁石(能吸铁者良) 朱砂先以磁石置巨火中 七次。每 必淬以醋。研细水飞。澄定晒干。取净二两。朱砂亦研细水飞晒干。取净一两。用生神曲末三两。与前二味和匀。更以神曲一两。水和作饼煮浮。搜入前药为丸。加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按千金磁朱丸方。本指南之制而立。昔黄帝征蚩尤。玄女授帝指南以定方隅。法用神砂雄黄拌针入生雁胫骨空中锻炼而成。锻过必置磁石之上。盖朱禀南方离火之气。而中怀婴 。磁禀北方坎水之精。而外发氤氲。真匡正辟恶之灵物也。得阴阳二气之交。所以入水不濡。戾天能飞。用以佐磁朱而制针。则最重之质。置水能浮。随磁吸引。以为指南之准则。近世以雁胫难得。用白雄鸡血朱砂雄黄。拌针入活鲤鱼首。 过同磁石收贮。取其准上午下子者用之。与雁胫之义不殊。凡羽禽之目。皆自下睫而交上睫。性皆升举。所以能飞。非若毛兽之目。悉自上睫而交下睫也。吾尝静观飞走升沉之理。于兹可默识矣。千金爰悟其旨。取磁之重。以镇神水之不清。而收阴霾之障蔽。用生曲者。籍以发越丹石之性。犹雁胫鼓跃二气之义也。噫。崇古立方之圣。莫如长沙。长沙之后。唐进士一人而已。

皂荚丸 治外内一切障膜。翳嫩不宜针拨者。此丸与生熟地黄丸并进。

蛇蜕(酥炙。七条) 蝉蜕 元精石 穿山甲(炮) 当归 白术(生) 茯苓谷精草 木贼 白菊花 刺 皮(蛤粉炒) 龙胆草 赤芍 连翘(各两半)

猪爪(三十枚。蛤粉炒) 人参(一两) 川芎(半两)

共为细末。一半入牙皂十二挺。烧存性和匀。炼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空心食前杏仁汤送下。一半入仙灵脾(即淫羊霍)一两。每服三钱。用猪肝三片。批开夹药煎熟。临卧细嚼。用原汁送下。

生熟地黄丸 治肝虚目暗。膜入冰轮。内外诸障。

生地黄(八两) 熟地黄(十二两) 石斛(盐水炒) 牛膝(酒蒸。各四两) 菊花(去蒂。

六两) 羌活 防风杏仁(汤泡。去皮尖) 枳壳(各二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以黑豆三升。炒令烟尽。淬好酒六升。每用半盏。食前送下。盐汤亦可。或用生鸡肝捣烂为丸。尤妙。 此即明目地黄丸加菊花、羌活。其间防风、杏仁、枳壳与地黄、牛膝同用者。以其久风袭入寒水之经也。若精血亏人。则当去此三味。易白蒺藜、当归、枸杞。未为不可也。

夏枯草散 治肝虚目珠痛。至夜疼剧。

夏枯草花(一两) 香附(童便浸。二两) 甘草(炙。二钱)

为散。每服四钱。茶清调。日三服。或加芽茶煎服。痛久血伤。加当归六钱。白芍四钱。生地黄一两。黄 二两。每服五钱。入芽茶一撮。水煎去滓服。

洗肝散(局方) 治风毒上攻。暴赤肿痛。

薄荷 当归 羌活 防风 山栀(酒炒黑) 甘草(炙。各一两) 大黄(酒蒸。二两)

川芎(八钱)

为散。每服三钱。沸汤调。日二三服。

酒煎散 治暴露赤眼生翳。

汉防己(酒洗) 防风 甘草(炙) 荆芥穗 当归 赤芍药 牛蒡子甘菊(去蒂。等分)

为散。每服五六钱。酒煎。食后温服。

大黄当归散 治眼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攻脉见翳。

大黄(酒蒸) 黄芩(酒炒。各一两) 红花(三钱) 苏木屑 当归 栀子(酒炒) 木贼(各五钱)

为散。每服四钱。水煎。食后服。

泻肺汤 治暴风客热外障。白睛肿胀。

羌活 黑参 黄芩(各一钱) 地骨皮 桑白皮 大黄(酒蒸) 芒硝(各一钱)

甘草(炙。八分)

水煎去滓。半饥温服。(世本。无桑皮。多桔梗)

密蒙花散(局方) 治 泪昏暗。

密蒙花(塞鼻即嚏者真) 甘菊花(去蒂) 白蒺藜(炒。去刺) 白芍药(局方无) 羌活石决明( ) 木贼(去节)

甘草(炙。各半两。局方。无)

为散。每服二三钱。茶清调服(准绳。无羌活)

还睛丸(局方) 治男子女人风毒上攻。眼目赤肿。怕日羞明。多饶眵泪。隐涩难开。眶痒赤痛。睑 红烂。瘀肉侵睛。或患暴赤眼。睛疼不可忍者。并服立效。

白术(生) 菟丝子(酒浸。别研) 白蒺藜(炒。去刺) 木贼(去节) 羌活(去苗)

青葙子(去土) 密蒙花防风(去芦)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白汤下。日三服。又治偏正头风。头目眩运。

石膏散 治头风患眼。

生石膏(三两) 本 白术(生) 甘草(炙。各两半) 白蒺藜(炒。去刺。一两)

为散。每服四五钱。热茶清调。空腹临卧各一服。

通肝散 治辘轳转关。睑硬睛疼。风热翳障。

栀子(炒黑) 白蒺藜(炒。去刺。各一两) 羌活(二两) 荆芥穗 当归 牛蒡子(炒研) 甘草(炙。各一两二钱)

为散。每服三钱。食后竹叶汤调服。(世本。无羌活当归。多枳壳车前)

绛雪膏(即宝监春雪膏) 治昏暗痒痛。隐涩难开。眵泪生翳。

炉甘石(四两。银罐内固济。 过水飞。预将黄连一两。当归五钱。河水煎汁。去滓入童便半盏。将甘石丸如弹子。多刺以孔。 赤淬药汁内。以汁尽为度。置地上一宿。去火气。收贮待用)

硼砂(研细。水调盏内。炭火缓缓炖干。取净一钱半) 黄丹 明乳香( 存性。研) 乌贼骨(烧存性。研) 白丁香(真者。各一钱半) 麝香轻粉(各五分) 炼白蜜四两。

先下制净炉甘石末一两。不住手搅。次下后七味。搅至紫金色不粘手为度。捻作挺子。每用少许。新水磨化。时时点之。忌酒、醋、荞麦。

又方 用炉甘石一两。 赤。以羊胆汁、青鱼胆汁、荸荠汁、梨汁、人乳、白蜜等分相和。

淬之。再 再淬。汁尽为度。入冰片、麝香、青盐、硼砂( 过) 各二分研匀。每用少许。井花水调点两 。

石燕丹 点外障诸翳。

炉甘石(四两。用黄连一两。归身木贼羌活麻黄各五钱。河水二升。童便一升。同煮去滓。制法如绛雪膏。取净一两) 硼砂(铜杓内同水煮干) 石燕琥珀 朱砂(水飞。各取净钱半) 鹰屎白(一钱。如无。白丁香代之) 冰片 麝香(各分半)

上为极细末。每用少许点大 。如枯涩无泪。加熊胆一分。白蜜少许。血翳。加真阿魏。黄翳。加鸡内金。风热翳。加蕤仁。热翳。加珍珠、牛黄。冷翳。加附子尖、雄黄。老翳。倍硼砂加猪kt子。

助阳和血汤 治气血不和。痛如针刺。

黄 (生。三钱) 当归 甘草(炙。) 防风(各一钱) 白芷 蔓荆子 升麻(各六钱)

柴胡(八分)

水煎。食后服。赵以德。加赤芍药七分。

白蒺藜散 治肝肾虚热生风。赤涩多泪。

白蒺藜(炒。去刺) 菊花 蔓荆子 草决明 甘草(炙) 连翘(等分) 青葙子(减半)

为散。每服三四钱。水煎。去滓热服。

羌活胜湿汤 治目疾。一切风热表证。

羌活(钱半) 白术(一钱) 川芎 枯梗 枳壳 荆芥 柴胡前胡 黄芩(各八分) 白芷(六分) 防风(五分) 细辛(一分) 薄荷(三分) 甘草(炙。四分)

水煎。食后热服。(世本。无细辛。有独活)

泻肝散 治肝热目赤肿痛。一切里证。

栀子仁 荆芥 大黄 甘草(等分)

为散。每服四五钱。水煎热服。此治肝热。不用赤芍、胆草、当归。反用栀子清肝。则血热疼肿。何能便退。详此四味。

治白睛赤痛则可。治风轮赤痛则不可。

春雪膏(局方) 治风热生翳。

蕤仁(去皮。研细。纸包压去油。再研再压。数十次)

上取净蕤仁五钱。入龙脑五分。炼白蜜一钱五分。再研匀。瓷罐收贮。每用少许。箸头点大 。

蕤仁膏 治风热眼生赤脉。痒痛无定。

蕤仁(去皮。研极细。压去油)

上取净蕤仁霜五钱。浓煎秦皮汁调和。隔纸瓦上焙熟。有焦者去之。涂净碗内。以艾一钱。分作三团。每团中置蜀椒一粒。烧烟起时。将碗覆烟上。三角垫起熏之。烟尽晒干。再研入朱砂、麝香各半钱。瓷瓶收贮。每用麻子大点大 。日二度。如点老翳。加硼砂少许。一方。但用蕤仁研压去油。净五钱。麝香、朱砂水飞各五分。每用少许点大 效。

碧云散 治外障攀睛。眵泪稠粘。

鹅不食草(一两。嗅之即嚏者真) 青黛 川芎(各半两)

为散。先噙水满口。每用绿豆许搐鼻内。以嚏泪为效。搐无时。 一方。加北细辛、牙皂末各一钱。

宣明丸 治瘀血灌睛。赤肿涩痛。

赤芍 当归 大黄(酒蒸。) 黄芩(各二两) 生地黄(三两) 黄连 川芎薄荷(各一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米饮服。

羌活除翳汤 治太阳翳膜遮睛。

麻黄根 薄荷(各五分) 生地黄(酒浸。一钱) 当归 川芎 黄柏(酒炒) 知母荆芥(各六分) 本(七分) 防风(八分) 羌活(钱半) 川椒(炒去汗) 细辛(各三分)

水煎。食前稍热服。忌酒醋湿面炙 。

龙胆饮 治肝经湿热。目赤肿痛。

黄芩 犀角 木通 车前 黄连 黑参(各一钱) 栀子(炒黑)

大黄 芒硝(各钱半) 龙胆草 淡竹叶(各八分) 黄柏(酒炒黑。五分)

水煎。食后分二次热服。

清凉膏 治打扑伤眼肿胀。

大黄 芒硝 黄连(酒炒) 黄柏 赤芍 当归(各一钱) 细辛(五分)

薄荷(八分) 芙蓉叶(三钱)

为细末。用生地黄一两。酒浸捣绞汁。入鸡子清一枚。白蜜半两。同调贴太阳及眼胞上。

四生散 治肾风上攻。耳中鸣痒。目痒昏花。

白附子 黄 独活 白蒺藜(等分)

为散。每服二钱。用猪肾批开入药。湿纸裹煨熟。稍入盐花。细嚼温酒送下。

万应蝉花散(局方名蝉花无比散) 治奇经客邪目病。

蝉蜕(半两) 蛇蜕(酥炙。三钱) 川芎 防风 羌活 甘草(炙) 当归茯苓(各一两) 赤芍 石决明(煮一伏时。研细) 苍术(童便浸去腐。刮去粗皮。切。麻油拌炒。各两半)

为散。每服二三钱。食后临卧茶清送下。(秘旨。无苍术。多白蒺藜)

保命羚羊角散 治陷翳久不得去。用此 发。

羚羊角(镑。二两) 升麻(两半) 细辛(一两) 甘草(五钱)

一半蜜丸。一半为散。以泔水煎。吞丸子五七十丸。食后热服。取散为前导。丸为后合也。

阿魏搐鼻法 去星翳。

阿魏(三钱) 鸡内金(一钱) 冰片(三分)

蜜和捻箸头上。令中空通气。外裹乌金纸。去箸。每夜塞鼻中。星翳目退。

拨云退翳丸 治阳跷受邪。内 赤脉攀睛。

蔓荆子 木贼(去节。) 密蒙化(各二两) 川芎 白蒺藜(炒。去刺) 当归(各两半)菊花荆芥穗(各一两) 楮实子 薄荷 蜀椒 黄连(酒洗) 蝉蜕(各五钱) 蛇蜕(酥炙)

甘草(炙。各三钱)

蜜丸。每两分作八丸。食后卧时细嚼一丸。茶清送下。

熊胆膏 治一切老翳。

炉甘石( 过水飞。丸如弹子大。每净一两。分作十丸。用川黄连三钱滤煎去滓。烧淬之。汁尽为度。每料用净者二钱) 琥珀(五分) 玛瑙(水飞。净三钱) 珊瑚(水飞。净三分)

珍珠( 。飞。净三分) 朱砂(水飞。净五分) 冰片(二分) 麝香(二分)

和匀。瓷罐收贮。每用少许点大 上。日二三次。

照水丹 治攀睛翳障。

乌贼骨(一钱) 辰砂(半钱)

为散点之。白翳。加冰片少许。赤翳。加五灵脂少许。

蝎附散 搐鼻退冷翳。

鹅不食草(一两) 青黛(一作细辛) 生附子尖 姜黄 薄荷 全蝎(各五钱)

为散。口含冷水搐少许。

神消散 治黄膜上冲。

黄芩 蝉蜕 甘草(炙) 木贼(各一两) 苍术(童便浸。麻油炒) 谷精草(各二两) 蛇蜕(酥炙。四条)

为散。每服二钱。临卧新汲水调服。

炉甘石散 治烂沿风眼。

炉甘石三两。银罐 飞。丸如弹子。多刺以孔。先以童便一盏。 淬七次。次以黄连三钱煎浓汁。 淬七次。后以芽茶一两浓煎。 淬七次。又并余汁合一处。再 淬三次。安放地上一宿。出火气。细研。入冰片、麝香少许点之。 时选大炭鉴一孔以安炉甘石。 一方。不用童便、黄连、芽茶。用车前草一斤捣取自然汁。淬数十次。汁尽为度。细研。瓷罐收贮。临用加冰片少许。

防风泻肝散 治蟹眼睛疼。针去恶水用之。

防风 羌活(一作远志。) 桔梗 羚羊角(镑) 赤芍 黑参(一作人参) 黄芩(各一两)

细辛 甘草(各五钱)

为散。每服二三钱。沸汤调服。

羚羊角散(与局方不同) 治内外翳障。但酸疼涩痛。不热不肿者。

羚羊角(镑。一两) 白菊花 川乌头(炮) 川芎 车前 防风 羌活半夏 薄荷(各半两) 细辛(二钱)

为散。每服二钱。生姜汤调。薄荷汤送下。陷翳。加升麻五钱。肉桂二钱。

补肾丸 治肾虚。眼目无光。

巴戟肉 山药 补骨脂(盐酒炒) 牡丹皮(各二两) 茴香(一两。盐水炒) 肉苁蓉(酒浸。去腐。切焙) 枸杞子(各四两)

青盐(半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羚羊角汤 治肝热生风内障。

羚羊角(镑) 人参(各钱半) 黑参 地骨皮 羌活 车前(各一钱二分)

水煎。食前热服。

羚羊角饮子 治风轮热翳。及黑泡如珠。

羚羊角(一钱) 五味子(二十粒) 细辛(三分) 防风 大黄(酒蒸) 知母(各一钱)

芒硝(七分)

水煎。食前温服。龙木羚羊角饮子、羚羊角散、羚羊补肝散等方。并以羚羊为主。丹溪云。羚羊力能舒筋。入厥阴经甚捷。惟翳在风轮者。用之为宜。若不在风轮。漫投宁不引邪入犯耶。

黄连羊肝丸(局方) 治目多赤脉。

黄连(一两) 白羯羊肝(一具。生用)

先以黄连为细末。用竹刀将羊肝刮下如糊。除去筋膜。入盆中研细。入黄连末捣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茶清送下。睛痛者。当归汤下。忌猪肉冷水。 其胆冬月以生白蜜相和盛满。悬挂当风。胆外渐生黄衣。鸡翅刷下。点赤脉热翳良。

补肾磁石丸 治肾虚肝气上攻。目昏渐成内障。

磁石(醋 七次。水飞) 甘菊花 石决明( 。各一两) 菟丝子(酒煮。捣丝焙) 肉苁蓉(酒浸去腐。切焙。各二两)

为末。雄雀十五枚。去皮嘴留肠。以青盐二两。水三升。煮雀至烂。汁尽为度。捣如膏。和药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羚羊补肝散 治肝风内障。

羚羊角(镑) 人参(各三两) 茯苓 防风(各二两) 细辛 黑参 车前黄芩 羌活(各一两)

为散。食后米汤调服二钱。

除风汤 治五风。变成内障。

羚羊角(镑) 车前 人参 芍药 茯苓 大黄(酒蒸) 黄芩芒硝(各一钱) 蝎尾(醋泡。三分)

水煎。食后服。

夜光椒红丸 治火衰目无精光。至夜昏甚。

川椒(去白。二两) 生地黄 熟地黄(各四两) 枸杞子(四两) 牡丹皮(三两) 麦门冬(四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酒、盐汤任下。又方。用椒红四两。巴戟肉二两。金铃子肉、熟附子、茴香各一两。另研干山药末二两。酒煮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酒送下。

前方治阴血亏而真火离散。后方治阳精伤而真火无光。不可不求其故而为施治也。

蛤粉丸 治雀目。日落后不见物。

蛤粉 黄腊(等分)

上熔腊。搜蛤粉成剂。捏作饼子。每饼重三钱。用猪肝一片。重二两。竹刀批开。裹药一饼。

麻线缠。入砂锅内。以泔水煮熟。乘热熏目。至温吃肝并汁。以愈为度。 杨氏家藏方。用乌贼骨净末六两。黄腊三两。制服同此方。

煮肝散 治雀目羞明。疳眼翳膜。

夜明砂(淘净) 青蛤粉(即蚌壳灰) 谷精草(各一两)

为散。每服三钱。以猪肝竹刀批开。勿犯铁。摊药在内。麻线缠定。米泔水一碗煮肝至熟。取出。汤倾碗内熏眼。肝分三次细嚼。用煮肝汤热下。一日服之。

决明夜灵散 治高风内障。至夜则昏。

石决明(煮一伏时。另研) 夜明砂(淘净。另研。各三钱)

为散。用猪肝二两。竹刀批开。入药以线缠定。用泔水二碗。砂锅中煮至半碗。先熏眼。候温。临卧连药汁服之。

防风饮子 治倒睫拳毛。 睑赤烂。

蔓荆子 黄 (生) 黄连(各钱半) 甘草(炙) 防风 葛根(各一钱) 细辛(三分)

虚人。加人参一钱。当归七分。

水煎。食远热服。

柴胡饮子 治风热眼眶赤烂。

柴胡 羌活 防风 赤芍 桔梗 荆芥 生地黄(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煎热服。

止泪补肝散 治肝虚。迎西北风流泪不止。

白蒺藜(炒。去刺) 当归 熟地黄(各二两) 川芎 白芍 木贼 防风羌活(各一两) 香附(童便制。二两)

为散。每服三钱。入生姜三片。红枣一枚。肥人。加夏枯草一两。瘦人。加桂枝一两。水煎。

去滓热服。

菊花散(与局方不同) 治目风流泪。见东南风则甚。渐生翳膜。

苍术(半斤。同皂荚三挺砂锅纳河水煮一日去皂荚。将苍术刮去皮。切片。盐水炒。净三两)

木贼(去节) 草决明 荆芥 旋复花甘草(炙) 菊花(去蒂。各半两)

为散。每服二钱。浓茶调。空心临卧各一服。有翳者。加蛇蜕一钱。蝉蜕三钱。

人参漏芦散 治眼漏。脓水不止。

黄 (三两) 防风(两半) 大黄(酒浸) 人参 远志(甘草汤泡。去骨) 当归尾(一作地骨皮) 赤茯苓(各二两)

黄芩 漏芦(各一两)

为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后服。

竹叶泻经汤 治 内窍如针孔。津津脓出。

柴胡 栀子 羌活 升麻 甘草(炙) 黄芩 黄连大黄(各八分) 赤芍药 草决明 茯苓 车前 泽泻(各六分) 竹叶(十片)

水煎。食后热服。

加减地芝丸 治目能远。视不能近视。

生地黄(四两) 天门冬(烘热去心。另焙) 枸杞子(各三两) 甘菊(二两) 熟地黄(四两) 麦门冬(去心) 山茱萸肉(各三两)

当归身(二两) 五味子(一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沸汤、温酒任下。

加味定志丸 治目能近视。不能远视。

大远志(甘草汤泡。去骨) 石菖蒲(各二两) 人参(四两) 茯苓(三两) 黄 (蜜酒炙。四两) 肉桂(一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温酒任下。

加减驻景丸 治肾虚目kt kt 如无所见。

熟地黄(六两) 当归 枸杞(各四两) 车前 五味子(各二两) 楮实(五两) 椒红(净一两)

菟丝子(酒煮捣。焙。二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卧时温酒下。

决明散 治痘疮入目。

草决明 赤芍药 甘草(炙) 栝蒌根(等分)

为散。入麝少许。三岁儿一钱五分。米泔调。食后服。以愈为度。

密蒙散 治小儿痘疹。热毒入目。

密蒙花 青葙子 决明子 车前(等分)

为散。每服一二钱。日用生羊肝一片。竹刀切开。掺药末麻扎。湿纸裹煨。空心食之。以愈为度。

谷精散 治斑疮入目生翳。

谷精草 猪蹄退(酥炙。另为末。) 蝉蜕 白菊花(去蒂。等分)

为散。每服二三钱。食后米泔煎汤调服。

神功散 治痘入目生翳。

蛤粉 谷精草(各一两) 羌活 蝉蜕(各五钱) 绿豆皮(四钱)

为散。每服二三钱至四钱。以猪肝一片。批开入药末。线扎煮熟。不拘时与汁同服。

羚羊散 治痘后余毒。攻目生翳。

羚羊角屑(一两) 黄 黄芩 草决明 车前 升麻 防风大黄 芒硝(各五钱)

为散。每服二三钱。水煎。食后服。

决明鸡肝散 治小儿疳积害眼。及一切童稚翳障。

决明子(晒燥。为极细末。勿见火) 骟鸡肝(生者。不落水)

上将鸡肝捣烂。和决明末。小儿一钱。大者二钱。研匀同酒酿一杯。饭上蒸服。如目昏无翳。

腹胀如鼓。用芜荑末一钱。同鸡肝酒酿顿服。翳障腹胀。用鸡内金、芜荑、决明末。同鸡肝酒酿顿服。若小便如泔者。用黄腊同鸡肝酒酿顿服。风热翳障。加白蒺藜一钱。轻者数服。重者三十服。

剧者四五十服。无不愈也。或用生骟鸡肝研糊丸服亦可。

又方火硝(一两) 朱砂(三钱)

上二味。为末。每服四分。用不落水雄鸡肝一个。竹刀剖开。入药扎好。同酒酿半盏。饭上蒸熟。空腹服之。轻者一料。重者不过二三料。则翳膜推去半边而退也。

保元汤(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生脉散(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泻青丸(下血门)

选奇汤(头痛门) 洗心散(狂门) 普济消毒饮(伊芳尹三黄汤下) 神效黄 汤(保元汤下) 五苓散(方祖)

导赤散(伤暑门) 益元散(方祖) 清震汤(头痛门) 清空膏(头痛门) 三因芎辛汤(头痛门)

冲和养胃汤(保元汤下) 礞石滚痰丸(痰饮门) 大追风散(头痛门) 黄连解毒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凉膈散(方祖)

双解散(凉膈散下) 四物汤(方祖) 伊芳尹三黄汤(方祖) 益气聪明汤(保元汤下) 八珍汤(四君子汤下)

芎辛汤(头痛门) 滋肾丸(大补丸下) 栀子柏皮汤(栀子豉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川芎茶调散(头痛门) 崔氏八味丸(方祖) 逍遥散(虚损门) 泻黄散(疠风门) 神芎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金花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千金托里散(保元汤下) 天王补心丹(生脉散下) 升阳除湿防风汤(湿门) 犀角地黄汤(伤风门)

金匮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卷十五

耳门

桂辛散 治风虚耳鸣。

辣桂 川芎 当归 石菖蒲 木通 麻黄(去节。另为末。各一两)

细辛 木香(一作全蝎) 甘草(炙。各五钱) 白蒺藜 南星 白芷(各两半)

为散。每服四钱。加葱白一茎。苏叶五片。水煎去滓。食前服。一方。加全蝎去毒三钱。

黄 丸 治肾风耳鸣及痒。

黄 (酒炒)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各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脐)

为末。用羯羊肾一对。去脂膜勿犯铁。酒煮捣烂绞汁糊丸。梧子大。空心盐汤。临卧温酒下五十丸。

姜蝎散 治肾虚气塞耳聋。

全蝎(四十九个。去螫。滚水泡去咸。以糯米三合放瓦上铺平。将蝎焙黄去米。又切生姜四十九片置蝎。再焙至姜焦为度去姜)

为细末。三五日前。每日先服黑锡丹一服。临服药时。夜饭半饥。随其酒量。勿令大醉服。服已。熟睡勿叫。醒令人轻轻唤。如不听得。浓煎葱白汤一碗令饮。五更耳中闻百十攒笙响。自此得闻。

犀角饮子 治风热上壅。耳内 肿。胀痛流脓。

犀角屑 本通 石菖蒲 甘菊 黑参 赤芍 赤小豆(炒)

甘草(炙) 生姜(三片)

水煎。不拘时热服。

烧肾散 治肾虚耳聋。

磁石( 赤醋淬。飞。净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蜀椒(炒去汗。取椒红。

半两) 巴戟肉(一两。宝鉴。无)

为散。每服一钱。用猪肾一枚。去筋膜细切。葱白盐花和匀。裹十重湿纸。于糖灰中煨熟。空心细嚼。温酒送下。以粥压之。十日效。

通神散 治耳聋。

全蝎(炮) 地龙 蜣螂(各三枚) 明矾(生半。枯半) 雄黄(各五分) 麝香(一字)

为散。每用少许。葱白蘸药。引入耳中。闭气面壁坐一时许。三日一次。

蓖麻丸 治久聋。

蓖麻仁(二十一粒) 皂角(煨取肉。五分) 地龙(大者。二条) 全蝎(二个) 远志肉磁石( 。飞) 乳香(各二钱)

麝香(少许)

为末。熔黄腊为丸。塞耳中。

栀子清肝散 治寒热胁痛。耳内作痒生疮。

柴胡 栀子(炒黑) 牡丹皮(各一两) 茯苓 川芎 白芍 当归牛蒡子 甘草(炙。各五钱)

为散。每服五钱。水煎去滓。半饥热服。

排风汤(续命汤下) 复元通气散(蓄血门) 养正丹(金液丹下) 四物汤(方祖) 龙荟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滚痰丸(痰饮门) 温胆汤(二陈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小柴胡汤(方祖)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正元散(眩晕门) 黑锡丹(金液丹下) 安肾丸(虚损门) 四生散(目门) 凉膈散(方祖)

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汤下) 加味逍遥散(虚损门)

卷十五

鼻门

丽泽通气汤 治久风鼻塞。

羌活 独活 防风 苍术(去皮。切。麻油拌炒) 升麻 葛根(各八分)

麻黄(连节。四分) 川椒(五分) 白芷(一钱) 黄 (钱半) 甘草(炙。七分)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擘)

葱白(三寸)

水煎。食远服。冬月。倍麻黄加细辛三分。夏月。去独活加石膏三钱。忌一切冷物。及风凉处坐卧。

穹 散 治鼻 。

川芎 槟榔 辣桂 麻黄 防己 木通 细辛石菖蒲 白芷(各一两) 木香 川椒 甘草(炙。各半两)

为散。每服三四钱。生姜三片。苏叶一撮。水煎。去滓热服。

辛荑散 治鼻塞不闻香臭。涕出不止。

辛荑仁(一两) 细辛(三钱) 本(七钱) 升麻 川芎 白芷 木通防风 甘草(炙。各五钱)

为散。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千金通草辛荑搐鼻法 治鼻塞脑冷清涕出。

通草 辛荑(各钱半) 细辛 甘遂 桂心 芎 附子(各一钱)

上七味。为末。蜜丸。绵裹纳鼻中。

千金搐鼻法 治鼻 。

通草 细辛 附子上三味。等分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又方。加甘遂。用白雄犬胆丸。取涕瘥。

千金矾石藜芦散 治鼽鼻。鼻中 肉不得息。

矾石 藜芦(各六铢) 瓜蒂(二七枚) 附子(十二铢)

上四味。各捣筛合和。以小竹管。吹药如小豆许于鼻孔中以绵絮塞之。日再。以愈为度。

升麻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香苏散(伤寒门) 当归内补建中汤(桂枝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生脉散(方祖) 双解散(凉膈散下) 凉膈散(方祖) 甘露饮(二冬膏下) 消风散(咳嗽门)

泻青丸(下血门) 升阳散火汤(升麻汤下)

卷十五

口门

兰香饮子(白虎汤下) 滚痰丸(痰饮门) 三黄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小柴胡汤(方祖) 佐金丸(方祖) 生脉散(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甘露饮(二冬膏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下) 连理汤(理中汤下) 凉膈散(方祖)

金花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五苓散(方祖) 导赤散(暑门) 理中汤(方祖) 苏子降气汤(七气汤下)

养正丹(金液丹下) 瓜蒂散(痰饮门) 神 丸(十枣汤下) 浚川散(伊芳尹三黄汤下)

卷十五

齿门

茵陈散 治齿龈赤肿疼痛。及骨槽风热。

茵陈 连翘 荆芥 麻黄 升麻 羌活 薄荷僵蚕(各五钱) 细辛(二钱半) 大黄 牵牛头末(各一两)

为散。每服三钱。先以水一盏。煎沸入药搅之。急倾出。食后和滓热服。 世本。多半夏、黄芩、射干、独活、丹皮。

当归龙胆散 治齿痛。寒热身疼。

升麻 麻黄 生地黄 当归梢 白芷 草豆蔻 草龙胆 黄连 羊胫骨灰(等分)

为散。每用少许。擦牙疼处。良久有涎吐去。

五倍子散 治牙齿为物所伤。动摇欲落。

川五倍(为末) 干地龙(微焙为末。等分)

先将生姜擦牙龈。后以药敷之。七日不得嚼硬物。用骨碎补浓煎。时时漱之。如齿初伤欲落时。以膏擦药贴齿槽中至齿上。即牢如故。

乌金散 治牙齿动摇。须发黄赤。用此即齿牢发黑。

生姜(半斤。捣取自然汁。留滓待用) 生地黄(一斤。酒浸一宿捣汁。留滓待用)

大皂荚(不蛀者。十梃。刮去黑皮。将前二汁和蘸皂荚。文火炙干。再蘸再炙。汁尽为度)

上将皂荚同地黄滓。入瓷罐内 。存性为末。牙齿初摇。用药擦龈。如须发黄赤。以铁器盛药末三钱汤调。过三日。

将药汁蘸擦须发。临卧时用之。次早如黑。三夜一次。其黑如漆。不伤须发。

长春牢牙散 乌须发。去牙风。除口气。

升麻 川芎 细辛 白蒺藜 甘松 丁香 五倍子皂矾 青盐(各半两) 诃子肉 没石子(各三钱) 麝香(五分)

为散。早暮擦牙。次以水漱。吐出洗髭须。

小承气汤(方祖) 凉膈散(方祖) 清胃散(衄血门) 越鞠丸(郁门)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消风散(咳嗽门) 羌活附子汤(头痛门)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犀角升麻汤(中风门)

小安肾丸(衄血门) 还少丹(遗精门) 黑锡丹(金液丹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甘露饮(二冬膏下)

卷十五

髭发门

七宝美髯丹 补肾元。乌须发。延龄益寿。

赤白何首乌(重斤余者。各一枚。竹刀刮去皮。切作大片。同黑豆蒸晒九次。去黑豆。) 川牛膝(去苗。八两。与何首乌黑豆同蒸同晒。切焙) 补骨脂(八两。同黑芝麻炒无声为度。去芝麻)

赤白茯苓(去皮。各八两。为粗末。白者用,人乳拌蒸。赤者用牛乳拌蒸) 菟丝子(淘净。酒蒸一宿。隔水煮二炷香。捣成丝作饼。焙干取净末。八两) 当归(去梢。酒净。切晒勿见火。取净八两)

枸杞子(八两。捣碎晒干)

共为细末。炼白蜜丸。龙眼大。每日清晨午前临卧。用盐汤、沸汤、温酒各嚼一丸。忌莱菔、猪血、糟、醋。

乌金丹 染须黑久。

清烟好墨一块。嵌大红凤仙梗中。仍将剜下者掩扎好。以泥涂之。有花摘去。勿令结子。候两月余。自壤取出。又将青柿。去蒂镂空入墨。仍将柿蒂掩扎好。埋马矢中七昼夜。收藏铅盒中。临用以龟尿磨搽。则黑透须根。经月不白。

不伤须。 取龟尿法。用三脚竹架顶起龟腹。令足无着。不得扒动。置大盆中。以受其尿。

将猪 唾湿。蘸麝香细末。捻入鼻孔。其尿即出。或用麝香捻纸条烧烟熏其鼻。尿亦出。

赤金散 染须黑润不燥。久不伤须。

红铜落(打红铜器落下者滚水淘净。铜杓中炒赤米醋 七次。每料用三钱) 川五倍(如菱角者佳。碎如豆粒。去末。无油锅内炒。先赤烟起。次黑烟起即 如泥。若不透则不黑。又不可太过则须色绿。第一要火候得宜。将湿青布一方包。压地下成块,每料一两。)

何首乌(干者碎为粗末。炒黑存性。忌犯铁器) 枯矾(三钱) 没石子(碎如米粒。醋拌。炒黑存性)

上五味。各为极细末。入飞面三钱和匀。每用二三钱。量须多少。临用每钱入食盐一厘。浓煎茶浆。调如稀糊。隔水炖发。候气如枣。光如漆。再调匀。先将肥皂洗净须上油腻拭干。乘热将刷子脚搽上。稍冷则不黑。以指捏须。细细碾匀。搽完以纸掩之。晨起以温水洗净。须连用二三夜。

即黑亮如漆。过半月后。须根渐白。只用少许。如法调搽白根上。黑处不必再染。 又方。无没石子、何首乌。有青盐三钱。细辛一钱。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四君子汤(方祖) 乌金散(齿门)

卷十五

唇门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汤下)

清胃散(衄血门) 犀角升麻汤(中风门)

逍遥散(虚损门) 归脾汤(保元汤下) 小柴胡汤(方祖) 竹叶石膏汤(白虚汤下) 真武汤(术附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黄芩芍药汤(即黄芩汤桂枝汤下)

卷十五

舌门

黄连泻心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凉膈散(方祖) 甘露饮(二冬膏下) 金沸草散(咳嗽门)

三黄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卷十五

面门

鼠粘子散 治面上风痒。

鼠粘子(生。两半) 连翘 防风 荆芥 枳壳 桔梗 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 当归 蝉蜕 浓朴(各一两)

为散。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熏服。

硫黄膏 治面上生疮。及臭脸赤风粉刺。

生硫黄 白芷 栝蒌根 铅粉(各五分) 芫青(七枚。去翅足) 全蝎(一枚) 蝉蜕(七枚)

为细末。麻黄、黄腊各半两。熬烊离火。入诸药末调匀。瓷器收贮。久则愈妙。至夜洗面后。

以少许细细擦之。擦过即拭去。否则起泡。近眼处勿擦。三四日间。疮肿自平。赤色自消。风刺粉刺。一夕见效。

消风散(咳嗽门) 凉膈散(方祖) 升麻汤(方祖) 犀角升麻汤(中风门) 升麻胃风汤(中风门)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桂苓五味甘草汤(咳嗽门) 当归龙会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地黄饮子(中风门)

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四逆汤(方祖) 通圣散(凉膈散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人参养荣汤(保元汤下) 羌活胜湿汤(湿门)

卷十五

咽喉门

硼砂丹 治缠喉风。风热喉痹。

硼砂(生研) 白矾(生研。各一钱) 西牛黄 人爪甲(焙脆。研。各一分)

为极细末。以烂白霜梅肉三钱。研糊分作四丸噙化。取涌顽痰立效。

本事利膈汤 治脾肺积热。咽喉生疮。

薄荷叶 荆芥穗 防风 桔梗 人参 牛蒡子 甘草(等分)

水煎。不拘时缓缓服。如口疮甚而多痰声者。加僵蚕。壮热脉实。去人参加黑参、犀角、山豆根。

乌龙膏 治一切缠喉急证。

皂荚(二梃。去皮弦子。捶碎。滚水三升泡一时许。挪汁去滓。砂锅内熬成膏。入好酒一合搅令稠。入下项药) 百草霜 焰硝 硼砂人参(另为极细末。各一钱)

上四味拌匀。入白霜梅肉一钱细研。入皂荚膏内。以少许鸡翎点喉中。涌尽顽痰。却嚼甘草二寸。咽汁吞津。若木舌。先用青布蘸水揩之。然后用药。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玉极丹(臭毒门) 稀涎散(中风门) 凉膈散(方祖)

普济消毒饮(伊芳尹三黄汤下) 荆防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桔梗汤(方祖) 都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半夏浓朴汤(二陈汤下)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卷十五

痈疽门

活命饮 治一切痈毒赤肿。未成者消。已成者溃。但漫肿色白不起。及脓出而痛不止。元气虚者禁用。

穿山甲(炮) 白芷 防风 乳香 没药 甘草节 赤芍栝蒌根 归身 贝母(去心。研) 陈皮 皂角刺(各一钱) 金银花(三钱)

水酒各半煎服。

清热解毒汤 治疮疡 肿赤痛。形病俱实。

黄连(酒炒) 山栀(炒黑) 连翘 当归(各钱半) 芍药 生地黄(各一钱) 金银花(二钱) 甘草(六分)

水煎热服。

豆豉饼 治疮疡肿而不溃。溃而不敛。

江西淡豆豉上一味为末。唾和成饼。如钱大。三四钱浓。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干即易之。如疮大作饼覆患处。以艾铺上灸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祛逐毒邪则愈。如郁证败痰失道。漫肿不赤不溃者。以香附一味为细末。唾调作饼。如上法灸之。或先用葱一握。切碎焙热熨之。冷则更迭而熨。使气血调和。毒邪 发。然后灸之。尤妙。

竹叶黄 汤 治气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一握) 黄 (生)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当归 川芎 甘草黄芩 芍药 人参(钱半) 石膏( 。二钱)

水煎热服。

乌金膏 治溃疡肉死不腐。若有毒根。以纸捻蘸 即敛。

巴豆(去心膜。炒黑)

一味研如膏。点歹肉上。临用修合则不干。

珍珠散 治不拘何疾。溃烂不肯长肉者。

炉甘石( 如目门绛雪膏法。净八两) 珍珠( 。净一钱) 琥珀(净末。七分)

龙骨( 。水飞净。四分) 赤石脂( 。水飞净。四分)

钟乳石(甘草汤煮一伏时。水飞净。六分) 朱砂(水飞净。五分) 麒麟竭(二分) 象皮(焙干为末。五分)

上九味。务令极细。每药一钱。入冰片二分。研匀和调。敷上立长。

三白丹 治霉疮结毒。

水银(一两) 白矾 焰硝(各二两)

上三味。纳铁铫中。以浓瓷碗合定。盐泥固济。压定碗足。文火 三炷香。升在碗内。取出放地一夕以出火毒。瓷罐收贮。经年后方可用之。每服三分。入飞面三钱。壮者分三服。中者分五服。羸者分七服。每日以土茯苓半斤。捶碎。用水七碗。煮至五碗。去滓入前丹一服。再煎至三碗。一日服尽。明日如前法再服。二三日后。喉 肿痛。齿龈出水。七日毒尽自愈。肿甚者。用黄连、犀角、骨碎补各一钱。黑豆一合。煎汤漱之。

加味三白丹 治元气虚寒人结毒。

本方加滴乳石一两。天灵盖二两。服法如前。

五宝丹 治虚人结毒。不胜三白丹。及服三白丹余毒未尽者。

韶粉(三钱。铜杓内隔纸焙黄。微火缓焙。勿令焦黑) 珍珠(勿见火。另研) 滴乳粉(净。取极细末) 琥珀(勿见火。另研) 朱砂(水飞。各一钱)

上五味杵匀。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分作七服。弱者分十服。每服用土茯苓四两。煎汤服之。

归 饮 治脑疽背痈。毒盛 肿。及虚人肛门发毒。

当归(重八钱者。一只) 绵黄 (生) 金银花(净。各五钱) 甘草(生。三钱)

水酒各碗半。煎至二碗。分三次热服。一日令尽。在上者。加升麻三分。在下者。加牛膝三钱。

四顺清凉饮(燥门) 参 内托散(保元汤下) 千金托里散(保元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八珍汤(四君子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保元汤(方祖)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

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托里消毒散(保元汤下) 四君子汤(方祖) 四物汤(方祖)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归脾汤(保元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栀子清肝汤(耳门) 内补黄 汤(保元汤下)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凉膈散(方祖)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理中汤(方祖)

四柱饮(泄泻门)

六柱饮(泄泻门) 二神丸(泄泻门) 四神丸(泄泻门) 连理汤(理中汤下) 万灵丹(疠风门)

卷十五

汗门

素问泽术麋衔散 治酒风汗出如浴。恶风短气。

泽泻 术(各十分) 麋衔(五分)

上三味。合为散。以三指撮。水煎。为后饭(后饭者。先服药而后饭也)

当归六黄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附汤(术附汤下) 术附汤(方祖) 参附汤(术附汤下) 真武汤(术附汤下) 玉屏风散(保元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逍遥散(虚损门)

都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凉膈散(方祖) 羌活胜湿汤(湿门) 防己黄 汤(方祖) 桂枝汤(方祖)

五苓散(方祖) 参苏饮(伤寒门) 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下) 二陈汤(方祖)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生脉散(方祖) 归脾汤(保元汤下) 二妙散(大补丸下) 小柴胡汤(方祖) 葛根汤(麻黄汤下)

白虎汤(方祖)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茵陈蒿汤(湿门) 保和丸(伤饮食门)

理中汤(方祖)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当归龙荟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人参养荣汤(保元汤下) 大建中汤(保元汤下)

小续命汤(续命汤下)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小承气汤(方祖)

卷十五

不得卧门

半夏汤(灵枢) 治痰饮客于胆府。自汗不得眠。

半夏(五合。姜汁泡) 秫(一升)

上二味。以流水扬之万遍。煮秫米取汤内半夏煮。去滓饮一杯。日三。稍益。以和为度。 此灵枢方也。后世方书。以此汤加入黄连、远志、生地、枣仁、干生姜。仍用流水煎服。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酸枣汤(虚损门)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茯苓甘草汤(桂枝汤下) 温胆汤(二陈汤下)

导痰汤(二陈汤下) 独活汤(惊门) 珍珠母丸(惊门) 栀子豉汤(方祖) 朱砂安神丸(劳倦门)

益元散(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胃苓汤(平胃散下) 升阳益胃汤(保元汤下)

卷十五

不能食门

胃苓汤(平胃散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保和丸(伤饮食门) 枳术丸(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导痰汤(二陈汤下) 二神丸(泄泻门) 二陈汤(方祖)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人参白虎汤(白虎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卷十五

不能语门

导痰汤(二陈汤下) 至宝丹(中风门) 牛黄丸(中风门) 苏合香丸(中风门)

卷十五

消瘅门

文蛤散(玉函) 治渴欲饮水不止。

川文蛤(即蛤蜊中一种。壳浓色苍而滑者。火 用)

上一味。杵为散。沸汤服方寸匙。

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五苓散(方祖)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下) 谓胃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理中汤(方祖) 生脉散(方祖) 千金朴硝煎(火门)

清心莲子饮(生脉散下) 宣明麦门冬饮子(生脉散下) 易老门冬饮(生脉散下) 兰香饮(白虎汤下) 甘露饮(二冬膏下)

泻黄散(疠风门)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固本丸(二冬膏下) 加味导痰汤(二陈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佐金丸(方祖) 滋肾丸(大补丸下) 保元汤(方祖) 独参汤(保元汤下)

卷十五

痰火门

玉竹饮子(新定) 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满。

葳蕤(一名玉竹。三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 橘皮(一钱) 紫菀(二钱) 川贝母(去心。研。三钱)

生姜(同橘皮蜜煎。四钱)

上八味。长流水煎。入熟白蜜二匕。分二服。 气虚。加人参二钱。虚火。加肉桂半钱。客邪。加细辛二分。香豉三钱。咽喉不利唾脓血。加阿胶三钱。藕汁半怀。头额痛。加葱白二茎。便溏。用伏龙肝击碎煎汤。澄清代水煎服。气塞。临服磨沉香汁数匙。

香苏散(伤寒门) 金匮枳术汤(方祖) 沉香降气散(气门)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局方七气汤(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六味地黄丸(崔氏八味丸下) 生脉散(方祖) 灵飞散(养性门)

卷十五

黄痹门

消石矾石散(金匮) 治肾瘅额上黑。

硝石 矾石(皂者等分)

为散。大麦粥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大黄硝石汤(金匮) 治黄瘅腹满。小便不利自汗。

大黄 硝石 黄柏(各四钱) 栀子(七枚)

上四味。水煎去滓。纳硝更煮。分二服。

猪膏发煎(金匮) 治女劳瘅。及阴吹正喧。

猪膏(三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上二味。合煮。发消药成。分二服。病从小便出。

桂枝加黄 汤(桂枝汤下)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下) 栀子大黄汤(栀子豉汤下) 茵陈蒿汤(湿门) 芍桂酒汤(桂枝汤下)

栀子柏皮汤(栀子豉汤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汤下) 小柴胡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大黄附子汤(小承气汤下) 四君子汤(方祖) 茵陈附子干姜汤(四逆汤下) 茵陈四逆汤(四逆汤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温中丸(二陈汤下) 枣矾丸(平胃散下) 越婢加术汤(麻黄汤下)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汤下) 理苓汤(理中汤下) 瓜蒂散(痰饮门) 桂苓丸(五苓汤下)

卷十五

嘈杂门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保和丸(伤饮食门) 越鞠丸(郁门) 二陈汤(方祖) 导痰汤(二陈汤下)

佐金丸(方祖) 四君子汤(方祖) 枳术丸(方祖) 抑青丸(佐金丸下) 逍遥散(虚损门)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四神丸(泄泻门)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卷十五

身重门

除湿汤(平胃散下) 渗湿汤(理中汤下) 胃苓汤(平胃散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防己黄 汤(方祖)

消暑十全散(暑门) 甘姜苓术汤(理中汤下) 虎潜丸(大补丸下) 清燥汤(保元汤下)

卷十五

脱营失精门

益气养营汤(四君子汤下)

卷十五

过饥胃竭门

保元汤(方祖) 四君子汤(方祖)

卷十五

药蛊门

独参汤(保元汤下) 保元汤(方祖)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卷十五

臭毒门

玉枢丹(一名紫金绽) 治一切药毒食毒瘴毒虫毒痰毒痈毒臭毒疫毒溪毒。并用水磨。内服外敷。无不神效。

惟正气虚人。及孕妇忌服。

川文蛤(二两。即五倍子。形如菱角者佳) 千金子(即续随子。去壳取净霜。一两) 红芽大戟(杭州者良。去傍根。酒煮去骨。焙。净两半) 山茨菇(姜汁洗。净一两)

雄黄(明净者。水飞。净一两) 麝香(取当门子。三钱)

上为细末。以糯米粥糊捣成剂。分作四十饼。于端午七夕。或辰日。于石臼中杵千下。(一方。多水飞朱砂一两)

点眼砂(一名人马平安散) 治时疫毒瓦斯臭毒。痧胀腹痛。

冰片 麝香 雄黄(水飞) 朱砂(水飞。各半钱) 焰硝(一钱)

共为极细末。瓷瓶收贮。男左女右。以少许点目大 立效。用此入时疫病家。则不沾染。并治六畜瘟。亦点眼大 。

越鞠丸(郁门) 沉香降气散(气门) 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 苏合香丸(中风门)

卷十五

番沙门

香苏散(伤寒门) 栀子豉汤(方祖) 黄芩汤(桂枝汤下) 凉膈散(方祖) 白虎汤(方祖)

卷十五

岭南瘴毒门

苍术芩连汤 治瘴疠湿热。

苍术(泔制。炒黄。钱半) 黄芩(酒炒) 黄连(姜汁炒) 木香 枳实 半夏(姜制)柴胡升麻 川芎 浓朴(姜制) 桔梗 木通(各一钱) 甘草(炙。七分) 生姜(三片)

水煎温服。

苍术羌活汤 治瘴疠。腹满寒热。

苍术(制) 黄芩 枳实 半夏 柴胡 川芎 羌活 陈皮(等分) 甘草(减半) 生姜(三片)

水煎温服。

苍术柴胡汤 治瘴疟。

柴胡(钱半) 知母 苍术(泔制。炒黄) 黄芩(酒炒) 葛根 陈皮 半夏川芎(各一钱) 甘草(炙。七分) 生姜(三片) 乌梅肉(一个)

水煎。清晨服。

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 平胃散(方祖) 四君子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苍术白虎汤(白虎汤下)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下) 理中汤(方祖) 栀子豉汤(方祖)

卷十五

虫门

秦川剪红丸 治虫积为患。噎膈反胃不能食。

雄黄(油煎) 木香(各五钱) 槟榔 三棱(煨) 蓬术(煨) 贯众 椒红(各一两)

大黄(酒蒸。两半) 干漆( 令烟尽。三钱)

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五更用鸡汤送下。方中椒红。世本皆作陈皮。惟何继冲藏本作椒红。乃合立方命名之意。方后五更用鸡汤送下。亦异世本。

化虫丸(局方) 治虫积肚腹常热。

鹤虱(即天名精子。炒) 槟榔 苦楝根(各一两) 胡粉(炒。半两) 白矾(一钱五分)

为末。米饮糊丸。梧子大。一岁儿五丸。大人七八十丸。酸浆水入麻油少许和匀送下。清米汤亦可。痛时用蜀椒汤调化服。

集效丸 治虫积四肢常冷。

木香 鹤虱 槟榔 诃子肉 芜荑仁(炒。各五钱) 大黄(一两) 熟附子炮姜(各三钱) 乌梅肉(十四枚)

炼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陈皮汤下。妇人醋汤下。孕妇勿服。

万应丸 治腹中诸虫血积。

黑牵牛头末 大黄 赤槟榔(各一两) 白雷丸(醋炒) 木香 沉香(各半两)

上将牵牛一处为末。槟榔、雷丸、木香、大黄一处为末。沉香另自为末。以大皂荚、苦楝皮各四两。煎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四五十丸至百丸。小儿量减。孕妇忌服。

遇仙丹 治膈上痰气虫积。

白牵牛头末(生。一两。炒。一两) 白槟榔(一两) 茵陈 三棱(醋炒) 蓬术(醋炒)

大皂荚(去皮弦子。酥炙净末。各三钱) 沉香(另末。勿见火。五钱)

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服四五十丸。五更时茶清送下。天明当有所下。有积去积。有虫去虫。小儿量减。孕妇忌服。

服艾葙归汤(千金) 治虫蚀肛门。痒痛。

阿胶 当归 青葙子(各六钱) 艾叶(一把)

上四味。水煎。分三服。

雄黄兑法(千金)

雄黄(半两) 桃仁(一两) 青葙子(三两) 黄连(一两) 苦参(一两)

上五味。为末。绵裹如枣核大。纳下部。

又方雄黄 皂荚 麝香 朱砂(等分)

上四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纳下部日二。

乌梅丸(理中汤下) 九痛丸(心痛门) 妙功丸(癫门)

卷十五

蛊毒门

归魂散(千金) 治蛊毒国中在膈上者。以此药吐之。

白矾(枯。半。生。半) 建茶(各一两)

为散。每服五钱。新汲水顿服。服一时许。当吐出毒。此药入口。其味甜不觉苦涩者。即有蛊毒也。

雄朱丸(千金) 治蛊毒从酒食中下者。

雄黄 朱砂(俱另研。水飞) 赤脚蜈蚣(微炙。去足) 续随子(为细末。各一两)

麝香(钱半。另研)

上五味。拌匀再研。以糯米粥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热酒吞下。毒当与药俱下。端午日修合尤妙。

千金太乙追命丸 治百病。若中恶气。心腹胀满。不得喘息。心腹积聚胪胀疝瘕。宿食不消。

吐逆呕哕寒热。瘰 蛊毒。妇人产后余疾。

蜈蚣(一枚) 丹砂 附子 矾石 雄黄 藜芦 鬼臼(各一分)

巴豆(二分)

上八味。蜜丸如麻子。服二丸。日一。阴毒伤寒。遍身疼痛。爪甲青黑。服一丸。当汗出。绵裹两丸。塞两耳中。下痢。服一丸。下部塞一丸。蛊毒。服二丸。在外膏和摩病上。在膈上吐。膈下利。有疮。以一丸涂之。毒自出。产后余疾。服一丸。耳聋。绵裹塞耳中。

五香散(千金) 治岭南毒瓦斯恶核。射工中人。暴肿生疮。

甲香(即螺甲靥) 薰陆香 丁香 沉香 青木香 黄连 黄芩(各四钱)

黄柏(六钱) 犀角 羚羊角 鳖甲 牡蛎 升麻 甘草乌(各四钱) 吴茱萸(二钱)

上十六味。治下节。水服方寸匕。日二。并以水和少许。洗之。仍以鸡子白和散涂疮上。干即易之。

解水毒饮子(千金) 治人忽中溪碉水毒。手足指冷。或至肘膝。

吴茱萸(汤泡。七次。二两) 升麻 犀角 橘皮(各六钱) 生姜(三两) 乌梅肉(十四枚)

水煎。分三服。或以生犀磨汁服尤效。身上赤斑退为度。

玉枢丹(臭毒门) 千金耆婆万病丸(积聚门) 理中汤(方祖) 生脉散(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卷十五

妇人门上

旋复花汤(金匮) 治虚风袭入膀胱。崩漏鲜血不止。

旋复花(三钱) 葱(五茎) 新绛(生用。尺许)

上三味。水煎顿服。 旋复性专下气。兼葱。则能散结祛风。佐以茧丝专补膀胱。加以红蓝染就。深得本经散结气之旨。

矾石丸(金匮) 治妇人经水不利。下白物。

矾石(用绿色者。烧过。三钱) 杏仁(一钱)

上二味。蜜丸。枣核大。纳阴中。

土瓜根散(金匮) 治瘀积经水不利。或一月再见。及阴颓肿。

土瓜根 芍药 肉桂 虫(等分)

上四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土瓜根。黄瓜根也。药铺不收。往往以栝蒌根代用。

考之本经栝蒌根。性味虽同苦寒。而无散瘀血通月闭之功。此治虽专。惜乎其力弹缓。故以桂、弼之。芍药监之。与旋复花汤之用新绛不殊。

归附丸 治气乱。经期或前或后。

当归(四两) 香附(八两。童便浸透。晾干。再加酒醋盐姜四制)

为细末。醋糊丸。空心砂仁汤下三钱。 血虚。加熟地八两。虚寒。加桂、附各一两。带下气腥。加吴茱萸、靳艾各一两。

脐下冷痛。加桂、附、沉香各一两。丁香三钱。经行少腹先痛。或血色紫黑结块。加醋煮蓬术二两。沉香一两。经后少腹虚痛。加参、 、阿胶各四两。蕲艾二两。经水色淡。加姜、桂各二两。人参四两。

醋煎散 治经行少腹结痛。产后恶露不行。

三棱 蓬术 香附 乌药 赤芍 甘草 肉桂(等分)

通用醋炒为散。每服三钱。空心。砂糖汤调服。

芦荟丸 治肝疳口舌生疮。牙龈腐烂。遍体生疮。及妇人热结经闭。作块上冲梗痛。

芦荟 青黛 朱砂(另研。水飞。各三钱) 麝香(一钱) 大皂荚(去皮弦子。一两)

干蟾(一两。同皂荚烧存性)

为细末。蒸饼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汤下。

防风丸 治风入胞门。崩漏下血。色清淡者。

防风(勿见火)

为末。醋丸梧子大。空腹。葱白汤下二钱五分。

子芩丸 治风热入犯肝经。崩漏下血。色稠紫者。

条黄芩(酒炒)

为末。酒丸梧子大。空腹。乌梅汤下三钱。

千金茯苓补心汤 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恙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烦热。独语不觉。妇人崩中面赤。

茯苓(六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紫石英(碎如米粒。一两) 人参 麦门冬(去心。各五钱) 大枣(四枚)

赤小豆(一合) 水煮。日三服。

千金小牛角腮散 治带下五崩下血。外实内虚之病。

牛角腮(一枚。烧令赤) 鹿茸 禹余粮 当归 干姜 续断(各二两) 阿胶(三两)

乌骨 龙骨(各一两) 赤小豆(六合)

上十味。为散。空腹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伏龙肝汤 治劳伤冲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脐腹冷痛。口干食少。

伏龙肝(如弹子大。七枚) 生姜 生地黄(各两半) 甘草 艾叶 赤石脂 桂心(各六钱)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失笑散 治妇人瘀结。少腹急痛。

五灵脂(酒研。澄去砂) 蒲黄(筛净。生半。炒半。等分)

为散。每服二钱半。酒煎入砂糖少许。和滓服。少顷再服。瘀结腹痛。经水反多。元气亏弱。

药力不行者。用人参二三钱调服以击搏之。

千金七子散 治丈夫风虚目暗。精气衰少无子。补不足。

五味子 钟乳粉 牡荆子 菟丝子 车前子 菥 子 石斛干地黄 薯蓣 杜仲 鹿茸 远志(各八铢) 附子 蛇床子芎(各六铢) 山茱萸 天雄 人参 茯苓 黄 牛膝(各三铢)

桂心 苁蓉(各十铢) 巴戟天(十二铢)

上二十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至二匕。以知为度。禁如药法。不能酒者。

蜜丸服亦可。

紫石门冬丸(千金) 治全不产及断绪方。

紫石英 天门(各三两) 当归 芎 紫葳 卷柏 桂心乌头 干地黄 牡蒙 禹余粮 石斛 辛荑(各二两) 人参桑寄生 续断 细辛 浓朴 干姜 食茱萸 牡丹牛膝(各二十铢) 柏子仁(一两) 薯蓣 乌贼骨 甘草(各一两半)

上三十六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渐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热为度。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

禁如药法。比来服者不至尽剂即有娠。

庆云散(千金) 治丈夫阳气不足。不有施化无成。

覆盆子 五味子 菟丝子(各一升) 天雄(一两) 石斛 白术(各三两) 桑寄生(四两)

天门冬(九两) 紫石英(二两)

上九味。治下节。酒服方寸匕。先食服。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细辛四两。阳气不少而无子者。去石斛加槟榔十五枚。

朴硝荡胞汤(千金) 治妇人立身已来全不产。及断绪久不产二三十年者。

朴硝 牡丹 当归 大黄 桃仁(生。各三铢) 细辛 浓朴桔梗 人参 赤芍药 茯苓 桂心 甘草 牛膝橘皮(各一铢) 附子(六铢) 虻虫 水蛭(各十枚)

上十八味。 咀。以清酒五升。水五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每服相去三时。更服如常。覆被取少汗。汗不出。冬日着火笼之。必下积血。及冷赤脓如赤小豆汁。本为妇人子宫内有此恶物使然。或天阴脐下痛。或月水不调。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尽。气力弱大困。不堪更服。亦可二三服即止。如大闷不堪。可食酢饭冷浆。一口即止。然恐去恶物不尽。不大得药力。若能忍。服尽大好。(如无水蛭。用鲮鲤甲以生漆涂炙脆代之)

白薇丸(千金) 治月水不利。闭塞绝产。

白薇 细辛(各三十铢) 人参 杜蘅 牡蒙 浓朴 半夏白僵蚕 当归 紫菀(各十八铢) 牛膝 沙参 干姜 秦艽(各半两)

蜀椒 附子 防风(各一两半)

上十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此药不可长服。觉有娠即止。用之大验。

葆真丸 治房劳太过。肾气虚衰。精寒不能生子。

鹿角胶(八两。即用鹿角霜拌炒成珠) 杜仲(盐水拌炒。三两) 干山药(微焙)

白茯苓(人乳拌蒸。晒) 熟地黄 山茱萸肉(各三两)

北五味 益智仁(盐水拌炒) 远志(甘草汤泡。去骨) 川楝子(酒煮。去皮核) 川巴戟肉(酒炒) 补骨脂胡芦巴(与补骨脂同羊肾煮。汁尽为度。焙干。各一两) 沉香(五钱。另为末。勿见火)

上十四味。共为细末。入沉香和匀。以肉苁蓉四两。洗去皮垢切开。心有黄膜去之。取净二两。好酒煮烂捣如糊。同炼蜜杵匀。丸如梧子。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下。以美物压之。精薄者。

加鳔胶六两。 此方不用桂、附壮火助阳。纯用温养精血之味。独以沉香、益智鼓其氤氲。又以楝子抑其阳气。引诸阳药归宿下元。深得广嗣之旨。

千金种子丹 此方服之。令人多子。并治虚损梦遗白浊。

沙苑蒺藜(取净末。四两。水一大碗熬膏。候用) 莲须(取净末。四两) 覆盆子(去核。

取净。二两) 山茱萸肉(取净。三两) 芡实(取净。四两) 龙骨( 。飞净。五钱)

上用伏蜜一斤炼。以纸粘去浮沫。滴水成珠者。止用四两。将前五味药末。先以蒺藜膏和作一块。再入炼蜜捣千杵。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忌房室二十日。此药延年益寿。

令人多子。

五子衍宗丸 此药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然平秘。

甘州枸杞子 菟丝子(酒蒸。捣成饼。各八两) 北五味子(一两) 覆盆子(酒洗。去目。

四两) 车前子(炒。二两)

上五味。俱择道地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服九十丸。卧时服五十丸。沸汤、盐汤任下。

炼真丸 治高年体丰痰盛。饱饫肥甘。恣情房室。上盛下虚。及髓脏中多着酒湿。精气不纯。

不能生子者。服之并效。

大腹子(七两。童便浸。切) 茅山苍术(去皮。泔浸。麻油炒) 人参 茯苓(各三两)

浓黄柏(三两。童便乳汁盐水各制一两)

鹿茸(大者一对。酥炙) 大茴香(去子。一两) 淫羊霍(去刺。羊脂拌炒) 泽泻 蛇床子(酒炒) 白莲须(酒洗) 沉香(另末。勿见火)

五味子(各一两) 金铃子(即川楝子。酒煮。去皮核。三两) 凤眼草(一两。即樗树叶。中有子一粒。形如凤眼。故名。如无樗根皮代之。)

上为末。用干山药末调糊代蜜为丸。空心盐汤送下三四钱。临卧温酒再服二钱。炼真者。 炼精气。使之纯粹也。故方中专以大腹佐黄柏、茅术涤除身中素蕴湿热。则香、茸、茴香不致反助浊湿痰气。何虑年高艰嗣哉。

抑气散 治妇人气盛于血。所以无子。寻常头目眩晕。膈满体疼怔忡皆可服。

香附(制炒。净二两) 陈皮(焙。二两) 茯神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不拘时白汤调下。

秦桂丸(即螽斯丸) 治妇人子宫虚寒。不能摄精成孕。

熟附子(二枚) 桂心(勿见火) 浓朴(姜汁炒) 浓杜仲(盐酒炒) 细辛 秦艽(酒洗。焙) 白薇川牛膝(酒净) 沙参(各二两) 茯苓 人参(各四两)

炼白蜜丸。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五七十丸。得孕二三月。不可更服。忌牛马肉。犯之难产。

此方郑心 手裁。较世本减附子四两。细辛三两。茯苓二两。削去干姜。易入当归。以和阳药之性。不致阳无以化。且免经水紫黑。胎息不育之虞。其秦艽、朴、半专理痰积。沙参、膝、薇专清浊带。使子户温和。阳施阴化。孕自成矣。

皱血丸(局方) 治妇人血海虚冷。百病变生。气血不调。时发寒热。或下血过多。或久闭不通。崩中不止。带下赤白。 瘕癖块。攻刺疼痛。小腹紧满。胁肋胀痛。腰重脚弱。面黄体虚。饮食减少。渐成劳怯。及经脉不调。胎气多损。胎前产后一切病患。无不治疗。

熟地黄 甘菊(去心蒂梗) 茴香(去子) 当归身 延胡索(炒) 赤芍药 桂心蒲黄(取净粉。焙) 蓬术 牛膝 香附(炒去毛。酒浸三日。焙。各三两)

上十一味。为末。用细黑豆一升。醋煮候干为末。再入米醋三碗。煮二碗为糊和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温酒或醋汤下。血气攻刺。煨姜汤下。 瘕绞痛。当归酒下。忌鸭肉、羊血。方以皱血命名。取醋之酸。引药归宿子脏以收摄精气也。盖血海之虚寒。皆缘肝脏生阳气衰。不能宣散浊阴而致子脏不净。子脏不净乌能摄精而成胎息乎。故立方专以推陈致新为纲旨。是以清热散瘀之剂。反过于归、地、桂茴等味。使子脏安和。生生之机不竭矣。大抵妇人之百病变生。总属气血不调。

即寒热虚怯。经闭崩中。靡不因血海不净所致。其妙用尤在醋煮乌豆。以血得酸则敛。不致滑脱。瘀得辛则散。不致留蓄。更虑阴寒内结。势必虚阳上浮。故用菊花以清在上之虚阳。冷积胞门。势必热留经隧。又需牛膝、赤芍辈。以祛在经之积热。与秦桂丸中用浓朴、秦艽、白薇、沙参之意不殊。良工苦心。非深究其旨。何以获先哲立方之旨哉。但服此而得坤仪者多。良由纯属血药。血偏旺而气偏馁。是不能无阴胜之过。宜于方中增入人参一味。或等分。或倍加。随质而助阳和之力。鼓氤氲之气。为干道之基。未始其为不可也。 再详广嗣诸方。男子世称葆真丸。

妇人首推秦桂丸。然服之有验有不验者。质之偏胜不同也。盖男子肾脏阳衰。妇人血海虚冷。则二方为专药。若男子体肥痰盛。精气不纯。妇人瘀积留着。子户不净。岂可纯以暖肾温经为事哉。又需炼真丸之大腹、茅术、金铃祛涤蕴湿。皱血丸之蓬术、牛膝、甘菊清解瘀热。为合剂耳。用方者审诸。

千金大黄丸 治带下百病无子。服药十日。下血。二十日。下长虫及青黄汁。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而能成孕。

大黄(破如豆粒。熬黑) 柴胡 芒硝(各一斤) 芎 (五两) 干姜 蜀椒(各一升)茯苓(鸡子大。一枚)

上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米饮服七丸。加至十丸。以知为度。五日微下。

桂心茯苓丸(金匮) 治妊娠 瘕下血。胎动在于脐上。

桂心 茯苓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熬) 赤芍药(等分)

上五味。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当归贝母苦参丸(金匮) 治妊娠烦热小便难。

当归 贝母(去心) 苦参(等分)

上三味。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葵子茯苓散(金匮) 治妊娠小便不利。恶寒头眩。

葵子(五两。向日葵子也。) 茯苓(一两)

上二味。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术散(金匮) 治妊娠胎寒带下。

白术 芎 (各二十分) 蜀椒(三分。炒去汗) 牡蛎(熬。五分)

上四味。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

千金半夏茯苓汤 治妊娠恶阻。心烦头眩。恶寒汗出少食。

半夏 生姜(各四钱) 干地黄 茯苓(各二钱半) 橘皮 旋复花 细辛人参 芍药 芎 桔梗 甘草(各一钱六分)

上十二味。水煎服二剂。便急。使服茯苓丸。令能食便强健也。

千金茯苓丸 治妊娠恶阻。心中烦闷。不能健运。

茯苓 人参 桂心(熬) 干姜 半夏 橘皮(各一两) 白术葛根(煨) 甘草(炙) 枳实(各二两)

上十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妊娠忌桂故熬。

干姜地黄散 治妊娠漏胎下血。

干姜(炮。一两) 干地黄(六两。切焙。)

上二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香桂散 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服片时。如手推出。

肉桂(三钱) 麝香(三分)

为散。酒煎和滓服。加生川乌三钱。为下私胎猛剂。

千金鲤鱼汤 治妊娠遍身浮肿。胎间有水气。

白术 茯苓 当归 芍药(各三钱) 橘皮(一钱) 生姜(五片) 活鲤鱼(重斤许者。一头)

上六味。先煮鲤鱼至熟。澄清取汁纳药煎。汁分五服。日三夜二。虚。加人参一钱五分。

千金竹沥汤 治妊娠子烦。

竹沥(一盏) 麦门冬(去心) 防风 黄芩(各三钱) 茯苓(四钱)

上五味。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二升。分三服。不瘥更作。

加味竹叶汤 治妊娠心烦不解。名曰子烦。

白茯苓(钱半) 麦门冬(去心。二钱半) 黄芩(一钱) 人参(一钱) 竹叶(五片)

粳米(一撮)

水煎。空腹热服。肥人。加半夏、生姜。(原方。无人参粳米)

千金石膏大青汤 治妊娠伤寒。头疼壮热。肢节烦疼。

石膏(八钱) 大青 黄芩(各三钱) 葱白(四茎) 前胡 知母 栀子仁(各四钱)

上七味。水煎。去滓温服。此方既可散邪。又能安胎。允为妊娠伤寒温热时行神方。非千金不能立也。

千金胶艾榴皮汤 治妊娠利下不止。

阿胶 艾叶 酸石榴上三味。水煎温服。

千金钟乳汤 治妇人肺胃虚寒。乳汁不通。

石钟乳(四钱) 甘草(二钱) 漏芦(二钱) 通草 栝蒌根(各五钱)

上五味。水煎温服。 一方。有桂心。

千金麦门冬散 治妇人寒热阻逆。乳汁不通。

麦门冬 通草 理石(即石膏之硬者) 石钟乳(等分)

上四味。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有热。去钟乳加漏芦。如无理石。以石膏代之)

千金白薇散 治妊娠肺热遗尿。

白薇 白芍(等分)

上二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服。

千金芩术芍药汤 治妊娠腹中满痛。叉手不得饮食。

黄芩(二钱) 白术(六钱) 白芍(四钱)

上三味。水煎分三服。半日令尽。微下水则易产。日饮一剂为善。

全生白术散 治妊娠子肿。

白术(一两) 姜皮 大腹皮(去外垢内膜尽) 橘皮 茯苓(各半两)

为散。每服三钱。水煎。和滓。日三服。 此方较澹寮五皮汤稍善。中间惟白术易桑皮。而功用悬殊。点铁成金手也。

兔脑丸 治妊娠难产。催生第一神方。

麝香(取当门子。一钱) 明乳香(二钱半) 母丁香(二钱)

上为细末。拣腊月天医日修合。活劈兔脑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蜡和收藏。待临盆腰痛儿不能下。用白汤囫囵送下。其子立产。兔用小者为真。若形如兔而大者。乃 也。误用则不验。

即真兔之死者亦不验。

瘦胎饮(即枳壳散) 治妊娠体肥。胎气不运。在九个月服。

黄芩(酒炒。一两) 白术(一两) 枳壳(炒。七钱半)

为散。每服二钱。饥时砂仁汤下。不可多服。恐伤正气。瘦弱者勿服。

琥珀黑龙丹(局方) 治死胎胞衣不下。败血逆冲。

五灵脂(酒研。澄去砂) 当归 川芎 干地黄 良姜(各三两)

上五味。入炀成罐内。盐泥封固。炭火 通红。去火候冷研细。入下项药。

琥珀 百草霜 硫黄(各三钱半) 花蕊石( ) 乳香(各三钱)

上五味。逐为细末。同前药和匀。米醋和丸。如弹子大。临服以炭火 通红。投入生姜自然汁内。浸碎研化。以无灰酒入麝香少许。不时频服一口。加童子小便尤宜。

二味参苏饮 治恶露入胞。胀大不能出。及产后败血冲肺。喘满面赤。大便溏泄者禁用。

人参 苏木(碎。各五钱)

水煎。入童子小便热服。

千金牛膝汤 治儿产胞衣不下。

牛膝 瞿麦(各一两) 当归 通草(各两半) 滑石(二两) 葵子(半升)

上六味。水煎。分三服。(一方。无滑石。有桂心一两)

四乌 一芦茹丸(虚损门) 胶艾汤(四物汤下) 大黄甘遂汤(小承气汤下) 抵当汤(抵当丸下) 当归芍药散(四物汤下)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温经汤(四物汤下) 加味逍遥散(虚损门) 归脾汤(保元汤下) 小柴胡汤(方祖) 四物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八珍汤(四君子汤下) 大温经汤(四物汤下) 逍遥散(虚损门) 导痰汤(二陈汤下) 滚痰丸(痰饮门) 保元汤(方祖) 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 八物汤(四君子汤下) 艾煎丸(四物汤下)

养胃汤(平胃散下) 四物汤(四物汤下) 桂枝汤(方祖) 增损四物汤(四物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大建中汤(保元汤下) 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加减龙荟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 人参养荣汤(保元汤下) 三补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朱砂安神丸(劳倦门) 生料八味丸(方祖即崔氏八味丸作汤) 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巽顺丸(虚损门) 乌骨鸡丸(虚损门)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加减四物汤(四物汤下) 二陈汤(方祖) 平胃散(方祖) 内补当归建中汤(桂枝汤下) 萆 厘清饮(小便不禁门)

局方七气汤(方祖) 越鞠丸(郁门) 大补丸(方祖) 清心莲子饮(生脉散下) 清胃散(衄血门) 四七汤(二陈汤下) 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佐金丸(方祖) 二妙散(大补丸下) 控涎丹(十枣汤下) 聚精丸(虚损门) 滋肾丸(大补丸下) 附子汤(术附汤下) 干姜人参半夏丸(理中汤下) 当归散(四物汤下) 理中汤(方祖) 沉香降气散(气门) 紫苏饮(四物汤下)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加味归脾汤(保元汤下) 升阳除湿汤(平胃散下)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胃风汤(四君子汤下) 香壳散(蓄血门) 下瘀血汤(小承气汤下) 当归活血汤(蓄血门) 圣愈汤(保元汤下) 香苏散(伤寒门) 胃苓汤(平胃散下) 葱白香豉汤(伤寒门)

凉膈散(方祖)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小承气汤(方祖) 黄连解毒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桂枝白虎汤(白虎汤下) 人参白虎汤(白虎汤下) 浓朴汤(平胃散下) 甘草干姜汤(理中汤下)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陈汤下) 黄芩芍药汤(桂枝汤下) 香连丸(佐金丸下) 连理汤(理中汤下) 千金三物胶艾汤(痢门) 驻车丸(方祖)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痢门) 生脉散(方祖) 导赤散(暑门) 加味清胃散(衄血门) 五苓散(方祖) 黄芩清肺饮(栀子豉汤下) 川芎茶调散(头痛门) 千金托里散(保元汤下) 生地黄黄连汤(四物汤下) 黑神散(衄血门) 大七气汤(局方七气汤下) 代抵当丸(抵当汤下) 达生散(四物汤下) 佛手散(四物汤下) 五积散(平胃散下) 加味佛手散(四物汤下)

卷十五

妇人门下

枳实芍药散(金匮) 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方中枳实烧黑。全是散逐瘀积。故痈脓亦能主之。

竹叶汤(金匮) 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满而头痛。

竹叶(一把) 葛根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炙。各一钱)

大枣(四枚。) 生姜(三片)

上九味。水煎服。温覆使汗出。项强。加附子。呕者。加半夏。此桂枝汤去芍药、加竹叶、葛、防、桔梗、人参。因方后所加附子。向来混入方内。故此着明。不便归入方祖。以混检阅。

竹皮大丸(金匮) 治产后虚烦呕逆。

生竹茹 石膏(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 桂枝 白薇(各二钱半。)

上五味。末之。煮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倍白薇。烦满。加柏实。

千金三物黄芩汤(金匮) 治产后烦热。

黄芩(一钱) 苦参(二钱) 干地黄(四钱)

上三味。水煎热服。 上三味。皆纯阴苦寒伤胃滞血之药。产后虽有烦热。难以轻用。当时立方。必有质壮气盛。脉证俱实。能食便硬者。始堪任此。用者审之。(千金。义见中风门千金三黄汤下)

抵圣散 治产后腹胁满闷呕吐。

人参 半夏(各一两) 赤芍药(六钱) 泽兰叶(四钱) 橘皮(三钱) 甘草(炙。三钱)

为散。每服四五钱。水煎。入姜汁数匙。和滓热服。日二三度。以呕吐止为效。有瘀。加炮黑山楂肉半两。按方中赤芍。

性味酸寒。非产后呕吐者所宜。宜易赤茯苓下水止呕为当。此必传写之误耳。

千金远志汤 治产后心悸恍惚。语言错乱。

远志肉 麦门冬 人参 甘草(炙) 当归 桂心 芍药(各一钱)

茯苓(一钱半) 生姜(三片) 大枣(四枚)

上十味。水煎。去滓温服。心胸逆气。加半夏七枚。

严氏清魂散 治产后气虚血晕。

人参 川芎(各一两) 荆芥穗(二两) 泽兰叶 甘草(炙。各八钱)

为散。沸汤、温酒各半盏。调服二钱。童便尤良。

辰砂七珍散 治产后血虚不语。

人参 菖蒲(各一两) 川芎(七钱半) 细辛(二钱半) 防风(四钱) 甘草(炙。三钱半。一作生地)

辰砂(水飞。三钱)

为散。每服三钱。薄荷汤调服。 肥人。加半夏、茯神、僵蚕。瘦人。加当归、蝎尾、钩藤。

局方调经散 治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于四肢。留滞日深。腐坏如水。渐致身体面目浮肿。或因产败血上干于心。心不受触。致心烦躁。卧起不安。如见鬼神。言语颠倒。并宜服之。

赤芍药 没药(别研) 桂心 琥珀(别研) 当归(各一两) 麝香(别研) 细辛(去苗。各半钱)

上七味。为末和匀。每服一钱。温酒入生姜汁少许服。大抵产后虚浮。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凡治水气。多以导水药。极是虚人。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因致枉夭。但服此药。血行肿消即愈。

千金当归芍药汤 治产后虚羸。

当归身(钱半) 芍药 人参(各二钱) 干地黄(二钱半) 桂心 甘草(各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五枚)

上八味。水煎去滓。温分三服。

琥珀地黄丸 治产后恶露未净。胸腹痛。小便不利。

琥珀(另研) 延胡索(同糯米炒。去米) 当归(各一两) 蒲黄(四两。生半。炒半)

生地黄(干者。半斤) 生姜(一斤)

右将地黄咀碎酒浸。生姜切片。各捣取汁留滓。无油杓中用姜汁炒地黄滓。地黄汁炒姜滓各干为末。忌犯铁器。炼白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空腹当归煎汤调服。

千金甘竹茹汤。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

甘竹茹(一把) 人参 茯苓 甘草 黄芩(各三钱)

上五味。水煎。分三服。

千金知母汤 治产后乍寒乍热。手足身温。心胸烦满。

知母(六钱) 芍药 黄芩(各四钱) 桂心 甘草(各二钱)

上五味。水煎。分三服。

千金淡竹茹汤 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烦乱不解。

淡竹叶(一把) 麦门冬(一两) 甘草(三钱) 小麦(一撮)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上六味。水煎。分三服。虚悸不已。加人参。少食。加粳米。气逆。加半夏。

千金当归芍药汤 治产后烦满不安。

当归(三钱) 芍药 人参 麦门冬(去心) 干地黄(各半两) 桂心(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擘) 粳米(一撮)

上九味。水煮。分三服。

千金茯神汤 治产后冲悸。志意恍惚。语言错谬。

茯神 人参 芍药 当归(各六钱) 桂心 甘草(各三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上八味。水煎。分三服。

千金人参丸 治产后大虚心悸。志意不安。恍惚恐畏。虚烦不眠少气。

人参 茯苓 麦门冬(去心) 薯蓣(各二两) 泽泻 甘草 菖蒲干姜 桂心(各一两)

上九味。为末。蜜和枣膏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二三十丸。日三夜一服。

千金蜀椒汤 治产后心痛大寒。

蜀椒(二合。炒去汗。) 芍药 当归 半夏 甘草(炙) 桂心 人参茯苓(各二钱) 蜜(一合) 生姜汁(半合)

上十味。先煮蜀椒令沸。纳诸药。去滓。入姜汁、蜜。禁勿冷食。此本金匮三物大建中。但饴与蜜稍变耳。

千金大岩蜜汤 治产后心痛。

干地黄 当归 独活 甘草(炙) 芍药 桂心 远志肉细辛(各二钱) 吴茱萸(去闭口者。半合) 干姜(炮。一钱) 蜜(半盏)

上十一味。水煎去滓。纳蜜重煎。温分二服。

千金羊肉生地黄汤 治产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气力消血。

羊内(一斤) 生地黄(二两) 人参 当归 芍药(各一两) 桂心 芎甘草(各半两)

上八味。先煮羊肉。去滓煎药。分四。日三夜一服。 有风热。去人参、地黄、肉桂。加防风、黄 、生姜。咳嗽。本方加紫菀、款冬、细辛、五味。腰痛。本方加杜仲、黄 、白术、附子、萆 。

鹿茸散(千金) 治妇人漏下不止。

鹿茸(酥炙。) 阿胶(蛤粉炒。各三两) 乌贼骨(醋炒) 当归(各二两) 蒲黄(筛净。二两。生半。炒半)

上五味。为散。温酒调服方寸匕。日三服。 本方去阿胶、乌贼骨。名蒲黄散。治同前。

野狼牙汤 治妇人阴中生疮蚀烂。

野狼毒牙(一两)

上一味。水煎。取汁半盏。以绵缠箸头如茧。浸汤沥阴中。日三四遍。

小柴胡汤(方祖)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当归生姜羊肉汤(疝门) 下瘀血汤(抵当汤下) 阳旦汤(桂枝汤下)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痢门) 内补当归建中汤(桂枝汤下) 佛手散(四物汤下) 八珍汤(四君子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芎归汤(四物汤下) 二陈汤(方祖) 琥珀黑龙丹(本门上) 失笑散(本门上)

龙齿清魂散(颤振门) 花蕊石散(虚损门) 五积散(平胃散下) 平胃散(方祖) 来复丹(金液丹下)

二味参苏饮(本门上) 理中汤(方祖) 沉香降气散(气门)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桃仁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四乌汤(四物汤下) 当归芍药散(四物汤下) 胶艾汤(四物汤下) 导痰汤(二陈汤下)

地黄饮子(中风门)

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汤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 四物汤(方祖)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增损四物汤(四物汤下) 醋煎散(本门上) 参苏饮(伤寒门)

增损柴胡汤(小柴胡汤下)

柴胡四物汤(小柴胡汤下) 指迷七气汤(局方七气汤下) 局方七气汤(方祖) 逍遥散(虚损门)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越鞠丸(郁门) 桔梗汤(方祖)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旋复花汤(本门上)

生脉散(方祖) 都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灵砂丹(金液丹下) 四君子汤(方祖) 归脾汤(保元汤下)

黄建中汤(桂枝汤下) 香苏散(伤寒门) 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葱白香豉汤(伤寒门) 伏龙肝汤丸(痢门)

乌骨鸡丸(虚损门) 人参养荣汤(保元汤下) 玉烛散(四物汤下)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下)

五苓散(方祖)

四神散(四物汤下) 川芎茶调散(头痛门) 养胃汤(平胃散下) 甘草干姜汤(理中汤下)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千金伏龙肝汤(本门上) 代抵当丸(抵当汤下) 四七汤(二陈汤下) 紫苏饮(四物汤下)

当归拈痛汤(湿门)

加味逍遥散(虚损门) 加味归脾汤(保元汤下) 清胃散(衄血门) 千金芎 汤(四物汤下)

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千金钟乳汤(本门上) 千金麦门冬散(本门上) 猪肤发煎(黄瘅门) 益气养营汤(四君子汤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豆豉饼(痈疽门)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卷十五

婴儿门上

千金紫丸 治小儿变蒸发热不解。并挟伤寒温热汗后热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进。乳则吐。食痫先寒后热。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两) 巴豆(三十粒。去油)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为末。加蜜少许。密器中收。三十日儿麻子大一丸。与少乳令下。食顷后与乳勿令多。至半日当小下热除。

百日儿如小豆一丸。夏月多热。善令发疹。慎用。紫丸无所不疗。虽下不虚人。

千金黑散 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

麻黄(净末。二钱) 杏仁(别研。二钱) 大黄(净末。一钱)

上三味和匀。内密器中。一月儿服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见风。百日儿服枣核大一枚。温粉方。用龙骨、牡蛎各 为细末。取净三钱。入生黄 末三钱。和粳米粉一两。稀绢包缓缓扑之。

大连翘汤 治湿毒利小便。

连翘 瞿麦 车前 木通 滑石(研) 当归 赤芍防风 荆芥 柴胡(各一钱) 蝉蜕 黄芩(酒炒) 山栀(炒黑) 甘草(炙。各七分)

水煎。食前热服。热甚。加酒大黄。儿小量与。 本方去山栀加紫草。名连翘防风汤。治痘疹热毒壅闭。小便不通。

钩藤散 治胎惊夜啼。

钩藤钩 茯神 茯苓 川芎 木香 芍药 当归(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为散。每服一钱匕。入姜、枣煎服。心经有热面赤。去木香加朱砂少许。惊搐。加蝎尾五分。

柳华散 治口疮赤烂。

黄柏(炒。为细末) 蒲黄 青黛 人中白( 过。等分)

为散。临用加冰片少许。再研敷之。

辰 膏 治口噤目闭。啼声不出。吐乳不化。

辰砂 牙硝(各一钱) 硼砂 全蝎(各五分) 珍珠 麝香(各三分)

共为细末。入生白蜜研膏。每用豆大许。薄荷汤下。潮热。甘草汤下。月内儿涂ru头。令儿吮之。

胡黄连丸 治热疳。

胡黄连 川黄连(各半两) 朱砂(二钱。另研)

为末。填入猪胆中。以线扎悬挂铫中。酸浆水煮数沸。取出入芦荟、麝香各二钱。饭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

米汤下。若热疳生虫。去朱砂加芜荑仁、鹤虱、青皮、雷丸。

贴囟法 治百日内婴儿发搐。

麝香(一分) 蝎尾 蜈蚣(炙。去足。各五分) 牛黄(三分) 青黛(三分) 薄荷叶(三分)

上除牛黄。先捣蝎尾等五味。各取净末。再入牛黄细研。煮红枣肉和成膏。涂绵贴囟上。四边略出一指。以手烘暖。频频熨之。

秘旨安神丸 治心经虚热。睡中惊悸夜啼。

人参 枣仁 茯神 半夏(制。各一钱) 当归 橘红 芍药(各七分)

五味子(七粒) 甘草(炙。三分)

为末。姜汁和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大青膏 治惊搐吐泻身温。

天麻(钱半) 青黛(二钱) 白附子 干蝎(去毒。各三钱) 乌梢蛇肉(酒煮。焙干。三钱) 天竺黄(二钱)

麝香(三分) 朱砂(飞净。五分)

为末。生白蜜和膏。每服豆大许。月中儿半粒。薄荷汤化下。或涂ru头吮之。

钩藤饮 治脾虚伤风。身热足冷。欲成慢惊。

钩藤钩 蝉蜕 防风 人参 麻黄 白僵蚕(炒) 天麻蝎尾(去毒。各五分) 川芎 甘草(炙。各三分) 麝香(一分。另研。)

水煎。温分二三服。 愚按慢惊属脾胃亏损所致。前方乃辛温散表之药。无调补之功。须审而用之。徐用诚云。小儿脾虚伤风。身热足冷。欲成慢惊。用钩藤饮。然必大便实者为宜。若吐泻痰逆。身无大热。

而四肢清冷。当用乌蝎六君。此汤非所宜也。

抱龙丸(局方) 治急惊。

陈胆南星(一两) 天竺黄(三钱) 辰砂(飞净。半入剂。半为衣) 雄黄(各钱半) 麝香(五分)

上五味。为末。甘草汤丸。皂角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服后呕吐稠痰即愈。如痘疹发惊。去辰砂易琥珀三钱。

利惊丸 治急惊发热。喘胀腹满。大小便秘。

天竺黄 轻粉 青黛(各一钱) 黑牵牛(头末微炒。三钱)

为末。蜜丸。豌豆大。一岁儿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羌活散(即人参羌活散) 治伤寒惊热。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茯苓 桔梗枳壳 广皮 天麻 人参(等分) 甘草(减半)

为散。每服一二钱。加生姜一片。簿荷五叶。水煎去滓。稍热服。取微汗效。

千金射干汤 治小儿发热喘咳。喉中水鸡声。

射干 麻黄 紫菀 甘草 半夏 桂枝(各一钱) 生姜(一片)

大枣(三枚)

上八味。水煮分三服。服后热除而喘咳不已。本方去麻黄、射干、大枣。加细辛、款冬、阿胶、白蜜。

千金龙胆汤 治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大吐 者。若已能进哺。食入不消。壮热及变蒸惊痫。方悉主之。

龙胆 钩藤钩 柴胡 黄芩 桔梗 芍药 茯苓甘草(各一钱) 蜣螂(二枚) 大黄(三钱)

上十味。以水一升。煎五合。儿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为三服。儿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为三服。儿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为三服。儿生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分三合为三服。儿生三十一日至四十日。尽以五合为三服即止。勿再服也。

益黄散(局方) 治脾虚乳食不化。

陈皮(一两) 青皮 诃子肉(煨) 甘草(炙。各半两) 丁香(二钱)

上为散。每服二三钱。水煎服。或黑糖调服一钱。 益黄不用补益中州。反用陈青二橘辟除陈气。其旨最微。婴儿久泻连绵不已。乳食积滞于内。故需二皮专理肝脾宿荫。即兼诃子以兜涩下脱。丁香以温理中州。甘草以和脾气。深得泻中寓补之法。非洞达斯义。难与言至治也。

肥儿丸(局方) 治食积五疳。头项结核。臂瘦发稀。发热作渴。口疳目翳。小便色白。腹大青筋等证。

肉豆蔻(煨) 使君子(去壳。焙) 麦 (炒) 黄连(姜汁炒黑色) 神曲(炒。各五两)槟榔(二十枚。勿见火) 木香(二两。勿见火)

上七味。为末。蒸饼调糊。稍加白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米饮调服。(汪石山。加白术五两。山楂肉枳实各二两) 此方近世所传。尚多胡黄连、雷丸、芜荑等味。大苦大寒。大伤元气。而因名误实。故世喜服之。意谓有益于儿也。曷知立方之义。本为疳热腹胀羸瘦。故用祛热伐肝之剂。消去疳积。元气得复。儿自肥矣。若本无疳热服之。与引寇破家何异。尝见富有之家。从幼好服此丸。至十岁外渐至蒸热咳嗽。盖缘真阳亏损。不能振生发之令而成童劳者不少。奈何习俗成风。多所未悟。因特表而出之。

加味陷胸丸 治痰积痞满。疳热喘嗽。

黄连(姜汁炒) 半夏(姜制) 栝蒌实 焰硝(各三钱) 轻粉(二钱半) 滑石(飞净。

一两)

炼白蜜丸。芡实大。大儿五六丸。周岁儿一丸。沸汤调化服。

蟾蜍丸 治无辜疳。

蟾蜍(大者。数枚)

以粪蛆三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将蟾活捣烂。与蛆食之一昼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流水中漂净。取出瓦上焙干。入麝少许。陈米饭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或砂糖汤服之。一服虚热退。二服烦渴止。三服泻利愈。或用陈米炒为粉。入糖霜作饼服之亦可。

马鸣散 治口舌生疮。痘后疳烂。

人中白( 。一钱) 蚕蜕纸(如无。僵蚕代之) 五倍子(生半。 半) 白矾(生半。

枯半) 硼砂(生半。 半。各五分)

为散。先以青布蘸水拭净。用鹅翎管吹口中患处。

兰香散 治鼻疳赤烂及疠风证。

兰香叶(二钱。即香草) 铜绿 轻粉(各五分)

为散。干掺患处。干者香油调敷。

白粉散 治诸疳疮。

乌 骨(三钱) 白芨(二钱) 轻粉(一钱)

为散。浆水洗。拭干敷之。

如圣丸 治热疳善食腹大。

使君子肉(二两) 胡黄连 川黄连 白芜荑仁(炒。各一两) 干蟾(五枚。 存性)

麝香(五分)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化下。

木香丸 治冷疳泄泻少食。

木香 肉豆蔻 砂仁(炒。各三钱) 麝香(一钱) 续随子(去油。三钱) 干蟾(三枚。烧存性)

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五丸。薄荷汤送下。虚者。去续随子加姜、桂、参、术。

止汗散 治睡中多汗。

故蒲扇(烧存性)

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或乌梅汤调服。 蒲灰止血利小便。与蒲黄不异。汗即血之液。

故取多曾沾汗之旧扇烧灰。主治睡汗。同气相求之妙。世医都未悟也。

石南散 治小儿通睛。

石南叶(一两) 藜芦(三分) 瓜蒂(七枚)

为细末。每用少许吹鼻中。日三。内服牛黄平肝药。

龟胸丸 治龟胸高起。

大黄(酒煨) 麻黄(去节) 百合 桑皮(姜汁炒) 木通 枳壳 甜葶苈(微炒)

杏仁(炒黑) 芒硝(等分)

上七味。为细末。以杏仁、芒硝同研如脂。蜜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葱白汤化下。

菖蒲丸 治心气不足。不能言语。

石菖蒲 赤茯苓(各三钱) 人参(五钱) 丹参(二钱) 天门冬(烘热去心切焙) 麦门冬(去心)

远志肉(甘草制) 甘草(炙,各一钱)

为末。蜜丸。赤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灯心汤下。

清胃散(衄血门)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泻黄散(疠风门) 六味地黄汤(崔氏八味丸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逍遥散(虚损门) 保元汤(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温脾散(四君子汤下)

人参安胃散(保元汤下)

活命饮(痈疽门) 四物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小续命汤(续命汤下) 白饼子(备急丸下)

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汤下) 泻青丸(下血门) 朱砂安神丸(劳倦门) 辰砂妙香散(溲血门) 加味导痰汤(二陈汤下)

四君子汤(方祖) 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桂枝汤(方祖) 乌蝎六君子丸(四君子汤下)

加味清胃散(衄血门)

加味逍遥散(虚损门) 丁香楝实丸(疝门) 加味通心散(疝门) 保和丸(伤饮食门) 惺惺散(四君子汤下)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理中汤(方祖) 钱氏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清凉饮(燥门)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下)

麻黄汤(方祖) 参苏饮(伤寒门) 二陈汤(方祖) 桔梗汤(方祖) 凉膈散(方祖)

小青龙汤(桂枝汤下) 三拗汤(麻黄汤下) 金匮麦门冬汤(咳嗽门) 养胃汤(平胃散下)

玉露散(白虎汤下)

吴茱萸汤(呕吐哕门) 小柴胡汤(方祖) 香连丸(佐金丸下) 理苓汤(理中汤下) 升阳益胃汤(保元汤下)

五苓散(方祖) 黄连犀角散(痢门) 栀子仁汤(栀子豉汤下) 黄芩清肺饮(栀子豉汤下)

滋肾丸(大补丸下)

芦荟丸(妇人门上) 四神丸(泄泻门) 消积丸(备急丸下) 塌气丸(伤饮食门)

泻心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导赤散(暑门) 栀子豉汤(方祖) 酸枣汤(虚损门)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人参白虎汤(白虎汤下) 三补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茵陈蒿汤(湿门)化虫丸(虫门)

乌梅丸(理中汤下) 沉香降气散(气门) 冲和养胃汤(保元汤下) 煮肝散(目门) 益气聪明汤(保元汤下)

决明鸡肝散(目门) 栀子清肝散(耳门) 消风散(咳嗽门) 小乌沉汤(衄血门) 止衄散(衄门)

十补丸(崔氏八味丸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 生地黄黄连汤(四物汤下)

卷十五

婴儿门下

百祥丸 治痘疮黑陷。喘胀便秘。

红芽大戟(去傍枝。煮软去骨)

枣肉和丸。粟米大。三岁儿十丸。黑芝麻汤送下。

宣风散 治痘毒肿乘肾。腹胀黑陷。

尖槟榔(二个) 橘皮 青皮 甘草(各二钱) 牵牛头末(四钱)

为散。三岁儿一钱匕。蜜水调服。(准绳。无青皮)

紫草饮 治痘疹血热。口渴不能起发。

紫草(一钱。一作紫铆) 甘草(炙。五分) 黄 (钱半) 糯米(一撮)

水煎。日再服。 一方。无黄 、糯米。多人参、蝉蜕、穿山甲。治气虚血热。 一方。无黄、糯米。多归、芍、麻黄。治血热复感风寒。不能起发。按紫草饮本方。系保元汤去参易紫草之制。更迭一味。而气血攸分。且补中寓发。直是大匠运斤。足补桂岩未迨。

消毒饮 治痘疹咽痛而起发迟。

鼠粘子(研。钱半) 甘草(五分) 荆芥(一钱)

水煎。日二服。

化毒汤 治痘已发。毒盛不能起胀。

紫草茸(一钱) 甘草 升麻 蝉蜕(各五分) 地骨皮 黄芩(各七分) 糯米(一撮)

水煎。日再服。

加味四圣散 治痘灌浆时。热渴引水或作痒。

紫草茸(一钱) 甘草(五分) 黄 (一钱) 木通(七分) 川芎(五分) 木香(三分)人参(一钱)

蝉蜕(七枚)

水煎。热服。

紫草木通汤 治痘疹行浆时。气虚血热。小便不利。不能起发。

紫草(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糯米(一撮)

水煎。不时温服。

快斑汤(即人参快斑散) 治痘毒盛。起发迟而作痒。

紫草(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人参(一钱) 芍药(一钱) 蝉蜕(七枚)

水煎。热服。 一方。多当归、防风。 一方。无芍药。多当归、防风、木香。

鼠粘子汤 治痘疹咽喉肿痛。

鼠粘子(钱半) 甘草(五分) 荆芥(七分) 防风(六分)

水煎。不时温服。

如圣饮 治痘出不快。咽喉不利。

鼠粘子(一钱) 甘草(五分) 荆芥(七分) 桔梗(六分) 防风(五分) 麦门冬(一钱) 竹叶(十片)

水煎。不时温服。 一方。无竹叶。有黑参。

独圣散 治痘疮毒盛伏陷。

鼠粘子 僵蚕(炒研) 紫草茸(等分)

水煎。日二三服。

陈氏木香散 治痘疮泄泻后。虚寒痒塌。

木香 大腹皮 肉桂 半夏 青皮(炒) 柴胡 人参赤茯苓 甘草(炙) 诃子肉 丁香(等分)

为散。每服一二钱。加姜、枣煎服。 自汗痒塌。去腹皮、青皮、柴胡。加黄 、白术、糯米。

陈氏异功散 治痘疮灰白伏陷。大渴泄泻。

木香 当归身 茯苓 肉桂 肉豆蔻 丁香 熟附子人参 白术 半夏 浓朴 橘皮(等分)

为散。每服二三钱。入姜、枣煎服。

参 四圣散 治痘胃虚少食。发热作渴而起发迟。

人参 黄 白术(各一钱) 紫草茸 茯苓 芍药(各八钱) 当归(七分)

木通(六分) 防风 甘草 川芎(各五分) 粳米(一撮)

水煎。热服。

白螺散 治痘湿不收。

白螺壳(陈年土墙内者。 过)

为散。痘疮湿处干掺之。

金华散 治痘后肥疳。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黄丹(等分) 轻粉(减半) 麝香(少许)

为散。疮湿则干掺。燥则猪脂调敷。

生肌散 治疳蚀不敛。脓血杂流。

黄连 黄柏 甘草 五倍子 地骨皮(等分)

为散。干掺疮上。

白虎化斑汤 治痘后火闷。不得发出。

石膏(生用) 知母 生甘草 蝉蜕 麻黄 大黄(生用) 黄芩连翘 黑参 竹叶水煎。大剂频服。

大黄甘草汤(金匮) 治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大黄(一倍) 甘草(生。减半)

水煎。频服取吐。不应。更服。 金匮本方用大黄四倍于甘草。治食已即吐。专取大黄之沉降。以泄逆满之滞。此用大黄再倍于甘草。治痰闷痘闭。反借甘草之上溢以涌固结之积。一方小变。

而功用不同若此。

椒梅丸 治痘为虫闷。不得发出。

秦椒(三钱) 乌梅 黄连(各一钱)

为末。饴糖丸。如黍米大。量儿大小分二三服。服后须臾得入虫口。次与紫草承气汤下之。

猪尾膏 治痘倒 。心神不宁。

小猪尾尖上刺血数滴。入冰片少许。辰砂末一钱。同研成膏。分作三五服。木香汤化下。

柴胡饮 治痘疮初起热甚。表里俱实。

柴胡 防风 荆芥 黑参(各八分) 大黄(二钱) 黄芩 滑石(各钱半)

甘草(五分)

水煎。不时服。

犀角消毒饮 治痘疮发疔。胃热咽肿便秘。

犀角(七分) 连翘 鼠粘子(各一钱) 荆芥(六分) 甘草 防风(各五分) 忍冬(钱半)

水煎。不时服。

羌活汤 治痘疹未报点时。热甚不发。头痛腹胀。

羌活 防风(各八分) 荆芥 紫苏(各七分) 川芎(四分) 赤芍(六分) 枳壳(八分)

山楂(一钱) 木通(五分) 甘草(生。三分) 葱白(一茎) 生姜(一片)

水煎。热服。

珍珠散 治痘疔。

珍珠(生。研) 绿豆(生。研) 豌豆(烧存性) 发灰(等分)

为散。胭脂调。银针挑破。口含清水。吮去毒血。涂之。 一方。无绿豆。加冰片少许。

三仙散 治痘疔。

紫花地丁 番白草 当归尾为散。水煎。温服。

升均汤 治痘出隐隐不起。面上红晕成片。根窠琐屑者。

人参芦 白术芦 茯苓 甘草(生) 防风芦 桔梗芦水煎。顿服取吐。痰出气升。痘自起矣。 一方。无防风。有升麻。

羚羊解毒汤 治痘初起。根窠不分。颧颊一片如朱涂。以此汤分之。

紫草 黑参(各一钱) 柴胡(八分) 荆芥(六分) 蝉蜕(四分) 川芎(五分) 红花(三分) 山楂(一钱) 连翘(八分) 木通(七分) 羚羊角尖(镑细。一钱)

水煎。去滓。入羚羊角末。搅匀服之。

化斑汤 治痘与斑夹出。用此消斑起痘。

黑参(二钱) 鼠粘子(一钱) 柴胡(八分) 荆芥 防风(各六分) 连翘(七分)

木通(八分) 枳壳(七分) 蝉蜕(五分) 生甘草(四分) 灯心(二十茎) 淡竹叶(十五片)

水煎。温日二三服。

解毒饮子 治痘为风寒所遏而起发迟。

柴胡(八分) 紫草(六分) 防风(七分) 白芷(五分) 荆芥(七分) 鼠粘子(一钱)川芎 蝉蜕 木通(各五分)

水煎。热服。 本方去白芷加黄芩、羌活。名荆防解毒饮。

透肌散(即人参透肌散) 治痘发迟作痒。大便不实。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 紫草(各一钱) 甘草(五分) 蝉蜕(七枚)

当归 木通(各六分) 糯米(一撮)

水煎。日再服。

紫草快斑汤 治痘色不红活。不能起发。

紫草 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蝉蜕(七枚)

水煎。热服。日再。

二宝散 治痘顶色白。肉红肿而痘反不肿。或黑陷不起。

生玳瑁 犀角(等分)

为散。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调服。

大鼠粘子汤 治痘色红根散不长发。

鼠粘子(钱半) 甘草(五分) 当归(七分) 黄 连翘(各一钱) 柴胡 黄芩地骨皮(各八分)

水煎。温服。

四圣散 治痘出不快。将欲倒 。

紫草茸 黄 (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水煎。热服。日三。 大便秘。加枳壳。大便如常。加糯米。气虚少食。加人参。 按四圣散。乃起痘干紫倒 之专药。其功在于紫草茸一味。世医咸用紫草代充。是以用多不效。原夫紫草茸。本名紫铆。乃蚁穴麒麟竭树脂凝结而成。

不但可以活血起胀。兼得虫毒。攻发内陷之邪最锐。且无咸寒过润作泻之虞。盖缘紫铆之功。

甚于紫草。故有紫草茸之名。其实非一物也。

夺命丹 治痘触邪。黑陷不起。

麻黄(去节。蜜酒拌炒) 升麻 山豆根 红花 大力子 连翘 蝉蜕紫草茸 人中黄(等分)

为末。蜜酒和丸。辰砂为灰。儿大者二钱。中者钱半。小者一钱。薄荷汤化下。

托里快斑汤 治痘起发迟而热不止。及痂后发热。

紫草 黄 鼠粘子 连翘(各一钱) 木通(六分) 当归(七分) 甘草桂枝 川芎 防风(各五分) 木香(三分) 蝉蜕(七枚) 淡竹叶(十片)

水煎。温服。

羌活救苦汤 治痘头面太多。及大头证。

羌活 白芷 川芎 蔓荆 防风 桔梗 黄芩连翘 升麻 葶苈 人中黄(等分)

水煎。不时热服。

攻毒汤 治痘出不快。伏陷倒 。大便实者宜之。

大鳝鱼头。丹雄鸡头。鲜笋尖各三五枚。加生姜三五片。淡水煮熟。加酒酿少许。令儿先饮汁。次食鸡冠笋尖。余俱不用。(如无鳝鱼头。 □鱼代之。)

豆蔻丸 治痘出气虚。吐利不止。

肉豆蔻 木香 砂仁 龙骨( 过。水飞) 诃子肉(煨) 赤石脂 枯矾(减半)

为末。神曲糊丸。黍米大。周岁儿二十丸。米饮下。

当归丸 治热入血分。大便秘结三五日不通。

当归(五钱) 黄连(二钱) 大黄(酒蒸。三钱) 紫草(三钱) 甘草(一钱)

先取当归、紫草熬成膏。以三味为细末。膏和为丸。弹子大。每用一丸。水煎三五沸。和滓服之。不下。再服。以利为度。

加味消毒饮 治痘疹血热。咽喉不利。

鼠粘子(钱半) 甘草(五分) 荆芥(七分) 紫草(一钱) 防风(六分) 糯米(一撮)

水煎。不时服。

解毒防风汤 治痘干燥毒盛。

防风 地骨皮 黄 芍药 荆芥 鼠粘子 枳壳(等分)

水煎。不时热服。 一方。多升麻、葛根。

神应夺命丹 治痘触寒邪。肌表固闭。黑陷不起。

辰砂(以绢囊盛。线悬箸上。同升麻麻黄紫草连翘四味。用新汲水入砂锅内桑柴火煮一昼夜。

取出辰砂研细。将药汁滤净飞砂。取净二钱) 麻黄(连根节。蜜酒炙。八分) 蝉蜕(去翅足。三分)

紫草(酒洗。五分) 红花(五分) 真蟾酥(三分) 穿山甲(酒炙。五分)

为末。用醇酒杵和。分作十丸。周岁儿半丸。二岁者一丸。大者不过三丸。热酒化下。暖覆取汗。汗出痘亦随发也。必择天医生气日修合佳。

神授散 治痘黑陷切牙。昏热闷乱。烦躁不宁。

人牙(酥炙。) 苦参(各五钱) 紫草 生地黄 犀角(镑) 麦门冬(去心。各六钱)

黄芩(酒炒)

烧人矢(童男者。各二钱)

为散。醇酒调服一钱五分。日二夜一。良久痘起光润而恶候除。不能酒者。糯米饮调服。

至宝丹 治痘脾胃虚寒。肢冷不食。伏陷不起。

以生糯米与黄色雄狗饱食。取矢中米淘净。炙干研细。每两入麝香三分。随证用温补脾胃药。

或独参、保元送下。

无价散 治痘毒伤胃黑陷。

取腊月人矢干者烧灰为散。砂糖汤调服方寸匕。服后即变红活。

人牙散 治痘疮寒闭。毒邪干肾而黑陷手足清。

人牙烧存性。为极细末。每服四五分至一钱。 猪尾血调紫草汤下。 古方入麝少许。酒酿调服。 钱氏云。痘疹最怕麝与酒触。恐防发痒。

珍珠人牙散 治痘疮毒伏心肾。黑陷神昏。

人牙( 。五钱) 珍珠(一钱) 血竭(五分)

为散。每服四五分。酒浆调服。

桑虫浆 治痘气虚毒盛。白陷不起。

生桑树内虫一二枚蒸熟。酒酿捣绞。炖服之。

地龙酒 治痘血热毒盛。黑陷不起。

治地龙五七枚。同乌芋捣绞。入酒浆少许。炖热服之。

鸡冠血 治痘青干紫黑陷。血热毒盛者。

穿山甲炮研极细。每用五六分至一钱。刺老雄鸡冠上血数滴。酒酿调匀炖热服。

牛李膏(一名必胜膏) 治痘黑陷不起。

牛李子(一名鼠李子。又名乌绛子。俗名绿子。可以染绿) 一味。熬膏收干。丸如皂子大。桃胶煎汤化下。如无鲜者。干者熬膏用之。

枣变百祥丸 治痘疮黑陷便秘。

大枣(十枚。擘) 大戟(二两。去骨。)

上二味。煮烂去大戟。将枣捣丸。如绿豆大。周岁儿十丸。紫草汤或木香汤下。从少至多。以利为度。

周天散 治痘黑陷。项强直视。喘胀发搐。

地龙(去土。焙干。二两) 蝉蜕(去翅足。半两)

为散。每服半钱至一钱。乳香汤调下。日三夜一。痘起为效。周天之名。因轸水蚓为二十八宿之末。故取此义。与地龙酒功用稍有不同。若但黑陷喘胀。用地龙酒最捷。如兼作痒。则周天散为合剂耳。

水杨浴法 治痘出顶陷。浆滞不行。或为风寒所侵。俱宜用之。如初出及收敛时。痒塌破损者勿用。用水杨五斤。三时用叶。冬用枝。以长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取三分之一。置浴器内。

候温浴之。内服应用之药。然后浴洗。渐次加汤。良久。乃以灯照累累然有起势。陷处晕晕有丝。

此浆影也。后必满足。如未满足。又浴如前。力弱者只浴头面手足。若无起势。则气血败而津液枯矣。必难救治。

白花蛇散 治痘虚寒。白陷毒匿不起。

白花蛇(三钱) 丁香(十枚)

为散。每服三五分。热酒调下。

熏秽散苍术 细辛 甘松 川芎 乳香 降香(等分)

为散。烧烟解血厌及诸秽气。

辟秽香大黄(一倍) 苍术(减半)

为散。烧烟辟尸厌诸秽。

芍药汤 治痘将靥时微痒。

白芍(酒炒) 甘草(炙) 忍冬 茯苓 黄芩(等分) 薏苡仁(倍用)

水煎。热服橘皮茱连散 治痘疮初起。干呕而哕。

橘皮(六钱) 吴茱萸(三钱) 黄连(一两。同吴茱萸炒) 竹茹(一团)

为散。每服一钱。水煎服。

前胡枳壳汤 治喘嗽上气。烦渴引饮。便实溺赤。

前胡 枳壳 赤茯苓 大黄(酒蒸) 甘草(炙。等分)

为散。每服三钱。水煎温服。身温脉微者禁用。

补肺汤 治气虚痘毒乘肺。咳嗽不已。

黄 鼠粘子(各一钱) 阿胶(八分) 马兜铃 甘草(各五分) 杏仁(去皮尖。七枚)

桔梗(七分) 糯米(一撮)

水煎温服。

黄芩泻肺汤 治肺热喘嗽。里实便秘。

黄芩(酒炒) 大黄 连翘 山栀(熬黑) 杏仁(去皮尖) 枳壳 桔梗薄荷 生甘草水煎温服。

射干鼠粘子汤 治痘不起发。咽喉疼肿。

鼠粘子(钱半) 甘草(五分) 射干(六分) 升麻(四分)

水煎。不时服之。

紫草消毒饮 治痘疹血热咽痛。

紫草 连翘 鼠粘子(各一钱) 荆芥(七分) 甘草 山豆根(各五分)

水煎。不时温服。

生津葛根汤 治痘疮发渴。

葛根 栝蒌根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等分) 升麻 甘草(生。减半)

用糯米泔水煎去滓。入茆根自然汁一合服之。

人参酸枣汤 治心肺虚热。烦躁不宁。

人参 枣仁(炒研) 山栀(熬黑)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当归(等分) 甘草(炙。减半)

水煎温服。

栀子仁散(即栀子汤) 治痘疹毒盛。色黑便秘。

栀子仁(熬黑。一两) 白鲜皮 赤芍药 升麻(各五钱) 寒水石(如无。石盐代之) 甘草(炙。各三钱)

为散。每服一二钱。水煎。量儿大小。调紫草茸末半钱匕。服之。

移痘丹 治痘出目中。初见点时。用此移之。

守宫(十枚。去头足。配辰砂一钱。阴干) 珍珠 茯神 远志肉(各一钱) 琥珀(五分)

为末。紫草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二分。欲移在手足。观桂、威灵仙煎汤下。欲专移在足。牛膝、木瓜煎汤下。微汗为度。再用后药二服。

川芎 本 荆芥 白芷(各五分) 蝉蜕(三分) 防风 生姜(一片)

葱白(一茎)

水煎温服。 血热者。加紫草、连翘。 此方出麻城家秘。黄石峰极言其神。而吾吴以痘疹名世者。莫不以守宫为方士异端。曷知医学正传、圣济总录、卫生宝鉴、丹溪摘玄、圣惠方等。咸取入剂。岂可以方士目之耶。

排毒散 治痘后余毒发痈。能食便秘。

大黄(酒蒸。一两) 白芷(七钱五分) 沉香(另研) 木香(各二钱五分) 穿山甲(炮。三钱) 归尾(五钱)

为散。每服二三钱。忍冬花煎汤调。日三服。虚者。减大黄加荆、防、连翘、甘草节。欲托。

加黄 、防风解毒内托散 治痘后发痈。

黄 当归 防风 荆芥 连翘 赤芍 木通(等分)

甘草节(减半) 忍冬花(倍用)

水煎。入醇酒少许服之。

真人解毒汤 治痘母。

木通 连翘 防风 荆芥(各三钱) 忍冬花(半斤) 甘草节(一两)

水酒各半煎。温分三服。以肿消痘出为度。

清咽滋肺汤 治麻后余热。咳嗽声喑。

黑参 鼠粘子 荆芥 葳蕤 贝母(去心) 栝蒌根 马兜铃桔梗 麦门冬(等分) 甘草(减半)

水煎温服。 缪仲淳。无马兜铃。有薄荷。

清热透肌汤 治麻疹未透。热甚而咳。

黑参 石膏 鼠粘子 荆芥 防风 前胡 葛根杏仁(等分) 生甘草(减半)

水煎热服。

葛根解肌汤 治麻疹初起。发热咳嗽。或乍凉乍热。

葛根 前胡 荆芥 鼠粘子 连翘 赤芍 蝉蜕木通(等分) 生甘草(减半)

水煎热服。

凉血饮子 治麻疹火毒炽盛。紫赤而黯。

生地黄(钱半) 黄连(五分) 黄芩 荆芥 黑参(各一钱) 红花(三分) 赤芍丹皮(各八分) 木通(七分)

水煎温服。

甘桔汤 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疮。

甘草 桔梗 山豆根 黑参 鼠粘子 荆芥(等分) 麦门冬(倍用)

水煎温服。

石斛清胃散 治麻后呕吐。肾虚不食热滞。

石斛 茯苓 橘皮 枳壳 扁豆 藿香 丹皮赤芍(等分) 甘草(减半)

为散。每服三四钱。加生姜一片。水煎服之。

门冬甘露饮 治麻疹热甚而渴。

麦门冬(二钱。去心) 黑参 黄芩 栝蒌根 连翘(各一钱) 生甘草(五分) 灯心(二十茎) 竹叶(二十片)

水煎温服。

除热清肺汤 治麻疹尽透。而壮热咳嗽。大便秘结。

石膏(三钱) 黑参 生地黄 赤芍 贝母 栝蒌根(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钱半)

甘草(五分)

水煎温服。

射干消毒饮 治麻疹咳嗽声喑。咽喉肿痛。

射干 黑参 连翘 荆芥 鼠粘子(等分) 甘草(减半)

水煎温服。

当归散 治口舌生疮。牙根毒发。大便秘结。

当归 赤芍(各一钱) 川芎(五分) 大黄(三钱) 甘草(生。五分)

为散。加生姜一片。水煎服之。

无比散 治麻后牙疳腐烂。

取黄牛粪 存性。入龙脑少许。研细吹之。

烧盐散 治牙疳溃烂。

取橡斗大者实盐满壳。合起铁丝扎定。烧存性。以碗覆地。入麝少许。研细敷之。

绿袍散 治一切口疮腐烂。

荆芥穗 薄荷 青黛(各二钱) 玄明粉 硼砂(各二钱) 甘草(钱半) 百药煎(二钱半)

为散。点舌上。令其自化。

双和汤 治麻后虚羸。

熟地黄 白芍(酒炒。各一钱) 黄 (蜜酒炒) 当归(各七分) 川芎 甘草(炙。各四分) 肉桂(三分。有热。去之)

生姜(一片) 红枣(一枚。去核。)

水煎温服。

四顺清凉饮(燥门)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惺惺散(四君子汤下) 参苏饮(伤寒门)

升麻汤(方祖)

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益元散(方祖) 麻黄汤(方祖) 理中汤(方祖) 大连翘汤(本门上)

甘露饮(二冬膏下) 小柴胡汤(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保元汤(方祖) 四君子汤(方祖)

和解汤(升麻汤下) 解毒汤(四物汤下) 生脉散(方祖) 桔梗汤(方祖) 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四苓散(五苓散下) 紫草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枳壳汤(平胃散下) 宽中散(四物汤下) 麦门冬汤(四物汤下) 润燥汤(凉膈散下) 钱氏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钱氏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 凉膈散(方祖) 桂枝汤(方祖)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导赤散(暑门) 泻青丸(下血门)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活命饮(痈疽门)

参内托散(保元汤下) 四物汤(方祖) 枳实栀子豉汤(栀子豉汤下) 连翘升麻汤(升麻汤下) 黄芩汤(桂枝汤下)

生圣散(桔梗汤下) 六味地黄丸(崔氏八味丸下) 保和丸(伤饮食门) 黄连解毒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胃苓汤(平胃散下)

八珍汤(四君子汤下) 人参固肌汤(保元汤下) 归脾汤(保元汤下) 人参白虎汤(白虎汤下)清胃散(衄血门)

加味逍遥散(虚损门) 枳术丸(方祖) 二陈汤(方祖) 泻黄散(疠风门) 平胃散(方祖)

益黄散(本门上)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门) 桂枝大黄汤(桂枝汤下) 五苓散(方祖) 小承气汤(方祖)

三黄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蜜煎导(燥门) 连翘防风汤(附见本门上大连翘汤下) 猪苓汤(五苓散下)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三奇散(痢门) 消风散(咳嗽门) 芎苏散(伤寒门) 栀子豉汤(方祖) 清肺汤(桔梗汤下)

白虎汤(方祖) 清心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下)

化虫丸(虫门)

马鸣散(本门上) 谷精散(目门) 决明散(目门) 密蒙散(目门) 神功散(目门)

羚羊散(目门) 十宣散(保元汤下) 托里消毒散(保元汤下) 枳实导滞汤(伤饮食门) 大青汤(白虎汤下)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加味清胃散(衄血门) 越婢汤(麻黄汤下) 三拗汤(麻黄汤下)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泻白散(咳嗽门) 柴胡饮子(目门) 麻杏甘石汤(麻黄汤下) 白头翁汤(痢门) 浓朴汤(平胃散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