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西游原旨

读西游原旨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西游原旨》者,吾师悟元老人之所注也。老人博通典坟,学贯天人,师事龛谷仙,留得先天性命之秘旨,穷流指源,语一该万,忧悯后学,师授罕觏,遂乃著书立说,以上卫正道,而下启后蒙,婆心独切,故著书最多。若《三易注略》、《周易阐真》、《道德会义》、《参悟直指》、《会心集》、《指南针》,或作或述,皆期释惑指迷,故言皆直指先天,不复作譬喻之词,业已付剞劂,而公诸宇内矣。惟《西游原旨》之作,较诸书最早,因卷帙繁多,工费甚巨。同人每有请之者,师都不许。今诸书既竣,而请者愈众,襄事更多。师不获已,乃重加校勘而付之梓。计生平著述,此书最为原起,而授刻独后,所谓以此始,而亦以此终也。吾师之言曰:“丹经自《参同》而后,显揭其旨者,莫过于《悟真篇》,为字字归元,诚丹经之宗主,大道之航舆也。彼二书者,或微奥而难通,或火候之未备。惟《西游记》一书,借俗语以演大道,其间性命源流,工程次第,与夫火候口诀,无不详明而且备焉。学者苟有志玩索,超凡入圣,无过此书矣。故《原旨》之作,较诸书更加详慎,殚数十年精力,唯恐古人之书,有一字之未悉,又唯恐注释之义,与古人之旨,有一字之不合者,此原旨之名,所由自表其用心焉耳。考邱祖道成之后,著《西游记》一书,自元迄明,并未有解出真义者。惟我朝山阴悟一子陈先生,获遇真传,闻道之后,取《西游》而为之注释,名日《真诠》。其注既行,人始知《西游》之作,非谈天雕龙,汗漫成书者比。则凡知《西游》为阐道之书者,大抵自悟一子始。顾其为注,炫于行文,而略于晰[ 析] 理,遂至辞胜于义,俾书中真妙,反掩埋而不彰。此《原旨》之注,真有所不得已也。”礼读《原旨》之注,而有味乎《西游》之本旨,因并读《真诠》之注,而知其《西游》之大旨。然则《原旨》之作,不但有功于《西游》,即悟一子之注,亦足以表其长而补其阙焉。昌黎云:“莫为之前,虽美弗传;莫为之后,虽盛弗彰。”《真诠》之注,得《原旨》之往而益彰,不更为异地同心之良友也哉?礼少从孙韦西夫子游,先生不弃凡陋,帖括之余,微示经籍奥义,心窃慕之。又明告以章句占毕之学,不足以穷经而明理,必从达人正士游,方足资其学问,且戒勿存畛域,以自限于师资。礼用是得谒吾师于金城之栖云山。拜谒之后,师方以愚阴柔强相期。不料担荷不力,竟不克终学不至谷之训,驰骛功名,萦心利禄,垂二十载,迄今视衰齿幕,毫无所闻。回思两地师恩,俱极高厚,自用暴弃,辜负实深焉。抑有幸者,礼以乡曲猥鄙之材,从韦西先生游,不数年而俗陋渐化,知亲近于有道矣。自谒吾师而后,教以心地用功,廿年以来,渐能事事认真,不苟且于财利,不震慕乎势位,风波场中,颇能自立,勉强之功,少有可以信于心者,皆秉于师训也,所得于师者多矣!人生得从正士游,而稍知自爱,以不流于匪僻,谓非庸人之大幸也哉?至于理未能明,学无所获,乃自非其人,非师之有所私秘也。今因刻《原旨》既竣,跋以芜辞,一以明师教无隐之公,一以志平日废学之过。惟愿读是言者,知著书之劳,用心之苦,不至轻易读过,则私心且有望焉。大抵性命微旨,窍妙真传,非至人口诀,终未易展卷而获。至于读《原旨》之书,足知先天性命之学,原本《太易》、《阴符》、《道德》诸经,乃圣人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绝非世间庸夫俗子、文人学士,误惑旁门,妄猜私议者可比。则此书之有益后学,正复无穷,礼之所及知者此耳,敢以告之同人。天山弟子笠夫樊于礼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